CN104583060A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3060A
CN104583060A CN201380045490.0A CN201380045490A CN104583060A CN 104583060 A CN104583060 A CN 104583060A CN 201380045490 A CN201380045490 A CN 201380045490A CN 104583060 A CN104583060 A CN 104583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panel
crest line
external member
vehicle body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54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3060B (zh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83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3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身后部结构(10)具有:包含加强L字形截面部(56)的后面板加强件(23);包含内侧L字形截面部(65)的后梁部(25);和由上加强延伸部(28)及后面板侧延伸部(29)构成的角面板(27)。在加强L字形截面部上具有第1棱线(52),在内侧L字形截面部上具有第2棱线(77)。上加强延伸部具有与各L字形截面部连续的上L字形截面部(89),并且具有与各棱线连续的第3棱线(86)。后面板侧延伸部(29)具有将角部闭合截面部(81)分隔的隔板部(93)。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中,在车身后部设有后外壁,从后外壁立起有后梁部,且在后外壁及后梁部的交叉部上设有角面板。
背景技术
在车身后部结构中,后外壁从车身的形成地板部等的后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由立起的后外壁形成行李箱(车室)的后部。后外壁通过从后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的后面板外构件及后面板内构件而形成为中空状的闭合截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专利文献1的后外壁通过后面板外构件及后面板内构件而形成为较大的中空状的闭合截面。因此,难以确保后外壁的刚性、强度,要求研究在后外壁上输入有载荷时,如何抑制因输入的载荷而导致后外壁发生压溃变形。
在车身后部结构中,在后外壁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连结有后梁,且后梁与车顶侧梁连结。通过将后梁连结在后外壁的外侧端部,由后外壁的上部及后梁形成车室的后部开口部。因此,在后外壁形成为较大的中空状的闭合截面的情况下,在后外壁及后梁之间难以良好地传递载荷,而还要求研究如何在后外壁及后梁之间良好地传递载荷。
作为抑制后外壁的压溃变形、且在后外壁及后梁之间良好地传递载荷的对策,考虑在后外壁的内部设置隔板部并通过隔板部分隔闭合截面。通过利用隔板部分隔闭合截面,而能够确保后外壁的刚性、强度。但是,在后外壁的内部设有隔板部的情况下,隔板部的部件增加,零部件数量增加,由此导致结构变得复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8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且能够确保后外壁(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的车身后部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具有:后面板外构件,其从车身的后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并形成将车室与外部隔开的后外壁;后面板加强件,其接合在该后面板外构件的车室内侧面上,由此,在所述车身的后部开口部的下缘,与所述后面板外构件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下部闭合截面部;后梁部,其从所述后面板外构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向上方立起,并通过所述后部开口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缘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部闭合截面部;以及角面板,其接合在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及所述后梁部上,由此,构成在所述后部开口部的凹状的角部中使所述下部闭合截面部及所述侧部闭合截面部连续的角部闭合截面部,所述车身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加强件包括由以下部分构成的L字形截面部:上表面,其从所述后部开口部的开口凸缘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和下垂面,其在与该上表面的前端之间经由第1棱线向下方垂下,所述后梁部包括由以下部分构成的L字形截面部:侧面,其从所述后部开口部的开口凸缘部向车身前方延伸;和延伸面,其在与该侧面的前端之间经由第2棱线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所述角面板具有:上加强延伸部,其具有与所述后面板加强件及所述后梁部的各L字形截面部连续的L字形截面部,在该L字形截面部上具有与所述第1棱线及所述第2棱线连续的第3棱线;和后面板侧延伸部,其与该上加强延伸部一起构成所述角部闭合截面部,并具有将所述角部闭合截面部分隔成多个部分的隔板部。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隔板部与所述后面板加强件的上表面连续地配置。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具有:一般面部,其大致垂直地配置;和弯曲面部,其设置在该一般面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从所述一般面部朝向车身前方弯曲,所述上加强延伸部具有用于对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和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进行点焊的焊枪穿插孔,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具有在所述一般面部及所述弯曲面部的整个范围内被接合的第1凸缘。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具有夹在所述后面板外构件的上端的外凸缘与所述上加强延伸部的上凸缘之间而被接合的第2凸缘。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层差部和所述后面板外构件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对齐。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加强延伸部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和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对齐。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具有:第1外棱线,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和第2外棱线,其在该第1外棱线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外棱线及所述第2外棱线之间进行支承的方式延伸的支承部。
发明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使上加强延伸部的L字形截面部与后面板加强件的L字形截面部及后梁部的L字形截面部连续,由此使第1棱线、第2棱线及第3棱线连续。
因此,能够通过上加强延伸部的L字形截面部(第3棱线)良好地进行后面板加强件及后梁部间的载荷传递。由此,能够提高后面板加强件及后梁部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并提高后外壁(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而且,在后面板侧延伸部上具有隔板部,通过隔板部将角部闭合截面部分隔成多个部分。由此,角部闭合截面部(即,后外壁)相对于压溃变形的承受力提高,能够提高后外壁(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而且,通过后面板侧延伸部所具有的隔板部将角部闭合截面部分隔成多个部分,由此,不需要独立地设置隔板部,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使隔板部与后面板加强件的上表面连续。由此,能够从后面板加强件的上表面向隔板部良好地传递载荷。
由此,能够提高从后面板加强件向后面板侧延伸部的载荷传递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外壁(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上加强延伸部上具有焊枪穿插孔。由此,即使在由上加强延伸部及后面板侧延伸部形成角部闭合截面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点焊用的电极穿过焊枪穿插孔而插入到角部闭合截面部的内部。
由此,能够从角部闭合截面部的内侧对后面板外构件及后面板侧延伸部进行点焊。
而且,在后面板外构件的一般面部及弯曲面部的整个范围内,使后面板侧延伸部的第1凸缘接合。由此,能够通过第1凸缘加强一般面部及弯曲面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面板外构件的刚性、强度。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后面板外构件的外凸缘和上加强延伸部的上凸缘上以夹持状态接合有后面板侧延伸部的第2凸缘。
由此,能够通过外凸缘及上凸缘牢固地支承第2凸缘。由此,能够提高第2凸缘的接合强度,因此能够提高后面板侧延伸部的刚性、强度。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通过使后面板侧延伸部的横层差部和后面板外构件的横加强筋对齐,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外壁(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通过使上加强延伸部的纵加强筋和后面板侧延伸部的纵加强筋对齐,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外壁(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在后面板外构件上具有第1外棱线和第2外棱线,在第1外棱线及第2外棱线之间以进行支承的方式具有支承部。
由此,能够通过支承部加强第1外棱线及第2外棱线,以阻止第1外棱线及第2外棱线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在第1外棱线及第2外棱线之间具有支承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外壁(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从车室侧观察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2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2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图2的车身后部结构分解出上加强延伸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图2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的7-7线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在后面板加强件及后梁部之间传递载荷的例子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从后面板加强件到后面板侧延伸部之间传递载荷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通过支承部来加强后面板外构件的第1外棱线及第2外棱线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通过后面板侧延伸部的隔板部来防止后外壁的压溃变形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基于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前(Fr)”、“后(Rr)”、“左(L)”、“右(R)”遵照从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车身后部结构10具有:在车身11的左右侧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的左右的后侧车架12;设置在左右的后侧车架12之间并形成车身11的地板部等的后底板14;设置在左后侧车架12上的左轮罩15;和设置在右后侧车架12上的右轮罩。左轮罩15及右轮罩分别在各自的上部设有左后柱16及右后柱。
而且,车身后部结构10具有:从后底板14的后端14a向上方立起的后面板外构件21;接合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内表面(车室内侧面)21a上的后面板加强件23;从后面板外构件21的车宽方向外侧向上方立起的后梁部25;和接合在后面板外构件21及后梁部25上的角面板27。
后面板外构件21从后底板14的后端14a向上方立起,并接合在左右的后侧车架12的各后端12a。该后面板外构件21通过在车身11的后部朝向车宽方向设置而形成后外壁18。通过该后外壁18将车室31与车外(外部)32隔开。
如图2、图3所示,后面板外构件21具有:从后底板14的后端14a(参照图1)立起的一般面部34;和设置在一般面部3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弯曲面部42。
一般面部34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从后底板14的后端14a朝向上方大致垂直地设置。该一般面部34具有: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的外L字形截面部35;设置在外L字形截面部35的上端35a的外凸缘36;设置在外L字形截面部35的下端的上鼓出部38;和设置在上鼓出部38的下方的下鼓出部39。
外凸缘36从外L字形截面部35的上端35a向车身后方向以向上坡度折曲。该外凸缘36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端具有弯曲凸缘36a。弯曲凸缘36a以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上升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状。
上鼓出部38通过向车室31侧鼓出地形成而具有第1外棱线38a。第1外棱线38a是在上鼓出部38的折曲部中向车室31侧鼓出地形成的角部。该第1外棱线38a以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
下鼓出部39通过向车室31侧鼓出地形成而具有第2外棱线39a。第2外棱线39a是在下鼓出部39的折曲部中向车室31侧鼓出地形成的角部。该第2外棱线39a以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在外端具有棱线倾斜部39b。棱线倾斜部39b从第2外棱线39a的中途朝向第1外棱线38a以向上坡度形成。通过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一般面部34上具有上鼓出部38(第1外棱线38a)及下鼓出部39(第2外棱线39a),能够由上鼓出部38及下鼓出部39加强后面板外构件21(一般面部34)。
弯曲面部4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设置在一般面部34的车宽方向外侧,从一般面部34的外侧端34a向车身前方以倾斜状弯曲。由此,一般面部34及弯曲面部42在一般面部34的外侧端34a处折曲成截面大致折弯状(参照图7)。该弯曲面部42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沿上下方向隔开规定间隔的上下的弯曲横加强筋(横加强筋)43、44。上下的弯曲横加强筋43、44朝向车身后方形成为凹状,并且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而大致水平地形成。通过在弯曲面部42上具有上下的弯曲横加强筋43、44,能够由上下的弯曲横加强筋43、44加强弯曲面部42。
如图3、图4所示,后面板加强件23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上部被接合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内表面21a上。具体来说,后面板加强件23具有:接合在外凸缘36上的上凸缘47;从上凸缘47(开口凸缘部54)向车辆前方侧延伸(伸出)的上加强部(上表面)48;从上加强部48的前端48a向下方折曲的垂直加强部(下垂面)49;和从垂直加强部49的下端49a向下方伸出的下凸缘51。而且,后面板加强件23具有由上加强部48及垂直加强部49之间的折曲部形成的第1棱线52。
通过将上凸缘47从上方接合到外凸缘36上,而由外凸缘36及上凸缘47形成开口凸缘部54的下缘54a。开口凸缘部54是形成在后部开口部61(参照图2)周围的凸缘。后部开口部61形成在车身11的后部,是用于开放车室31的开口。该后部开口部61由行李箱盖等能够开闭地形成。
上加强部48大致水平地形成。上加强部48及垂直加强部49折曲成截面大致L字形。垂直加强部49在与上加强部48的前端48a之间经由第1棱线52向下方垂下。第1棱线52是朝向车身前方鼓出的角部。
通过将上加强部48及垂直加强部49折曲成截面大致L字形,以向车身前方鼓出的方式形成有加强L字形截面部(L字形截面部)56。即,后面板加强件23包括具有第1棱线52的加强L字形截面部56。
上凸缘47以从上方重合的状态接合在外凸缘36上,下凸缘51以从车身前方重合的状态接合在一般面部34的上鼓出部38上。由此,由后面板加强件23及后面板外构件21(具体来说,一般面部34)构成后部开口部61的下部闭合截面部62。下部闭合截面部62由上加强部48、垂直加强部49及外L字形截面部35以闭合截面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提高刚性、强度。通过该下部闭合截面部62而形成后部开口部61(开口凸缘部54)的下缘54a。
如图2、图4所示,后梁部25从后面板外构件2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上部位21b向上方立起,并具有与车室31侧相面对的内侧L字形截面部(L字形截面部)65和与车外32侧相面对的外侧L字形截面部71。
内侧L字形截面部65的后凸缘67及外侧L字形截面部71的后凸缘72被接合,内侧L字形截面部65的前凸缘69及外侧L字形截面部71的前凸缘73被接合。通过将内侧L字形截面部65及外侧L字形截面部71接合,由内侧L字形截面部65及外侧L字形截面部71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部闭合截面部75。通过使侧部闭合截面部75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能够提高后梁部25的刚性、强度。
通过该侧部闭合截面部75而形成车身11的后部开口部61(开口凸缘部54)的侧缘54b。外侧L字形截面部71的后凸缘72在下端具有下弯曲凸缘72a。如图3所示,下弯曲凸缘72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弯曲状形成。下弯曲凸缘72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外凸缘36的弯曲凸缘36a连结(接合)。
如图2、图4所示,内侧L字形截面部65具有:从后部开口部61的开口凸缘部54向车身前方伸出(延伸)的梁侧面部(侧面)66;和从梁侧面部66的前端66a向车宽方向外侧折曲的梁延伸面部(延伸面)68。通过将内侧L字形截面部65的后凸缘67及外侧L字形截面部71的后凸缘72接合,而形成开口凸缘部54的侧缘54b。
梁延伸面部68在与梁侧面部66的前端66a之间经由第2棱线77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第2棱线77是朝向车身前方鼓出的角部。返回到图1,后梁部25的上端25a经由左后柱16与左车顶梁连结。
如图2、图3所示,角面板27具有:架设于后面板外构件21及后梁部25的上加强延伸部28;和设置在上加强延伸部28的下侧的后面板侧延伸部29。该角面板27以架设于后面板外构件21及后梁部25的状态被接合,由此,由后面板外构件21及角面板27构成角部闭合截面部81。角部闭合截面部81形成为闭合截面状(参照图5),是在后部开口部61的凹状的角部61a中使下部闭合截面部62及侧部闭合截面部75以弯曲状连续的截面。
上加强延伸部28具有:以弯曲状形成的上凸缘83;通过从上凸缘83向车身前方伸出而以弯曲状形成的上弯曲部84;和从上弯曲部84的前端向下方折曲的上垂直部85。由上弯曲部84及上垂直部85的折曲部形成弯曲状的第3棱线86。第3棱线86是朝向车身前方鼓出的弯曲状的角部。
如图3、图4所示,上凸缘83从上方接合在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第2凸缘96、外侧L字形截面部71的后凸缘72(下弯曲凸缘72a)及内侧L字形截面部65的后凸缘67(下端67a)上。第2凸缘96从上方接合在一般面部34的外凸缘36及后面板加强件23(上凸缘47)的外端47a。上凸缘47从上方接合在外凸缘36上。
上弯曲部84的内端84a从上方接合在后面板侧延伸部29(隔板部93)的内端93a,其外端84b从车宽方向内侧接合在梁侧面部66的下端66b。上垂直部85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并具有设置在下端85a的多个上纵加强筋(纵加强筋)87、和靠外端设置的焊枪穿插孔88。
多个上纵加强筋87朝向车身后方形成为凹状,并且沿上下方向(大致垂直方向)延伸地形成。通过在上垂直部85的下端85a设置多个上纵加强筋87,能够加强上垂直部85(上加强延伸部28)。
焊枪穿插孔88是用于对后面板外构件21和后面板侧延伸部29进行点焊而形成的孔。在此,如图5所示,由上加强延伸部28、后面板侧延伸部29及后面板外构件21形成角部闭合截面部81。
因此,难以将点焊用的电极91插入到角部闭合截面部81的内部。在此,在上垂直部85上形成有焊枪穿插孔88。由此,能够穿过焊枪穿插孔88将点焊用的电极91插入到角部闭合截面部81的内部。由此,能够从角部闭合截面部81的内侧对后面板外构件21的凸缘接合部108(后述)及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第1凸缘95进行点焊。
返回到图3、图4,上垂直部85的下端85a从车身前方接合在后面板侧延伸部29(侧垂直部92)的上端92a。而且,上垂直部85的外端85b中的下半部分从车身前方接合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弯曲面部42上(同时参照图7),其外端85b中的上半部分从车身前方接合在外侧L字形截面部71的下部71a。而且,上垂直部85的上端85c从车身前方接合在内侧L字形截面部65(延伸面部)的下端65a。
由上弯曲部84及上垂直部85形成上L字形截面部(L字形截面部)89,并在上L字形截面部89上具有弯曲状的第3棱线86。即,上加强延伸部28具备具有第3棱线86的上L字形截面部89。上L字形截面部89与加强L字形截面部56及内侧L字形截面部65连续地设置。而且,第3棱线86与第1棱线52及第2棱线77连续地形成(同时参照图2)。
由此,能够通过上加强延伸部28的上L字形截面部89(第3棱线86)良好地进行后面板加强件23及后梁部25之间的载荷传递。由此,能够提高后面板加强件23及后梁部25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并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后面板侧延伸部29与上加强延伸部28、后面板外构件21一起构成角部闭合截面部81,并且后面板侧延伸部29具有将角部闭合截面部81分隔成多个部分的隔板部93(同时参照图7)。
具体来说,后面板侧延伸部29具有:沿着后面板外构件21(一般面部34、弯曲面部42)设置的侧垂直部92;和从侧垂直部92的上端92a朝向车身后方大致水平地折曲的隔板部93。
而且,后面板侧延伸部29具有:从隔板部93的后端93b(同时参照图5)向上方折曲的侧立上表面部94;从侧立上表面部94的外端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第1凸缘95;和从侧立上表面部94的上端朝向车身后方折曲的第2凸缘96。
在此,安装托架112从车身前方接合在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下部。安装托架112安装在左后侧车架12的后端。
侧垂直部92形成为大致五边形状,并具有:设置在上端92a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侧横层差部(横层差部)98(同时参照图5);设置在上端92a的多个侧纵加强筋(纵加强筋)99;和以倾斜状设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内端92b的支承部101。
侧横层差部98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大致水平地形成,并相对于弯曲面部42的上弯曲横加强筋43配置在同一线上。即,侧横层差部98及上弯曲横加强筋43被设置成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对齐的状态。
通过使侧横层差部98及上弯曲横加强筋43对齐,能够由侧横层差部98及上弯曲横加强筋43进一步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多个侧纵加强筋99分别沿上下方向(大致垂直方向)延伸地形成,而且,是以能够与多个上纵加强筋87嵌合的方式朝向车身后方形成为凹状的加强用的部位。
侧纵加强筋99从车身前方重合于上纵加强筋87,由此,侧纵加强筋99及上纵加强筋87被配置在同一线上。即,多个侧纵加强筋99及多个上纵加强筋87被设置成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对齐的状态。
通过使多个侧纵加强筋99及多个上纵加强筋87对齐,能够由多个侧纵加强筋99及多个上纵加强筋87进一步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如图4、图6所示,支承部101的上端101a经由下凸缘51与后面板外构件21(一般面部34)的上鼓出部38接合,其下端101b与下鼓出部39接合。
即,支承部101架设于上鼓出部38(第1外棱线38a)及下鼓出部39(第2外棱线39a)。
支承部101以在第1外棱线38a及第2外棱线39a之间进行支承的方式延伸。
由此,通过支承部101加强第1外棱线38a及第2外棱线39a,以阻止第1外棱线38a及第2外棱线39a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通过支承部101进一步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如图4、图5所示,隔板部93以相对于后面板加强件23的上加强部48连续的方式大致水平地配置(设置)。
通过将隔板部93以与上加强部48连续的方式大致水平地设置,能够由隔板部93将角部闭合截面部81分隔成上下(多个)的闭合截面105、106。
由此,能够提高角部闭合截面部81(即,后外壁18)相对于压溃变形的承受力,并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而且,隔板部93一体地设置在后面板侧延伸部29上。像这样,通过后面板侧延伸部29所具有的隔板部93将角部闭合截面部81沿上下(多个)分隔,由此,不需要独立地设置隔板部93,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
而且,通过使隔板部93与上加强部48连续,能够从上加强部48向隔板部93良好地传递载荷。
由此,能够提高从后面板加强件23向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载荷传递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如图4、图7所示,第1凸缘95从侧立上表面部94的外端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
该第1凸缘95从车身前方接合在由一般面部34的上端34b中的外侧端34a附近的部位、和弯曲面部42的上端42b中的靠外侧端34a的部位形成的凸缘接合部108。
换言之,在一般面部34的上端34b及弯曲面部42的上端42b的整个范围内接合有第1凸缘95。由此,能够通过第1凸缘95加强一般面部34及弯曲面部42,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面板外构件21的刚性、强度。
在此,在上加强延伸部28(上垂直部85)上形成有焊枪穿插孔88。由此,能够将点焊用的电极91穿过焊枪穿插孔88而插入到由上加强延伸部28、后面板侧延伸部29及后面板外构件21形成的角部闭合截面部81的内部。
由此,能够从角部闭合截面部81的内侧将第1凸缘95点焊到凸缘接合部108。
第2凸缘96从侧立上表面部94的上端朝向车身后方折曲。
该第2凸缘96以夹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外凸缘36与上加强延伸部28的上凸缘83之间的状态被接合。
由此,能够通过外凸缘36及上凸缘83牢固地支承第2凸缘96。由此,能够提高第2凸缘96的接合强度,因此能够提高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刚性、强度。
此外,侧垂直部92的外端92c从车身前方接合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弯曲面部42上。
接下来,基于图8说明在后面板加强件23及后梁部25之间传递载荷的例子。
如图8所示,上L字形截面部89与加强L字形截面部56及内侧L字形截面部65连续地设置。而且,第3棱线86与第1棱线52及第2棱线77连续地形成。
由此,能够将输入到后面板加强件23的载荷F1经由第1棱线52、第3棱线86及第2棱线77如箭头所示地良好地向后梁部25传递。
另一方面,能够将输入到后梁部25的载荷F2经由第2棱线77、第3棱线86及第1棱线52如箭头所示地良好地向后面板加强件23传递。
由此,能够提高后面板加强件23及后梁部25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并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接下来,基于图9说明从后面板加强件23到后面板侧延伸部29之间传递载荷的例子。
此外,在图9中,为了容易理解载荷传递,示出了除去上加强延伸部28后的状态。
如图9所示,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隔板部93与后面板加强件23的上加强部48大致水平地连续。
由此,能够将输入到上加强部48的载荷F3如箭头所示地良好地向隔板部93传递。由此,能够提高从后面板加强件23向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载荷传递效率,并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同样地,能够将输入到隔板部93的载荷良好地向上加强部48传递。
接下来,基于图10说明通过支承部101加强后面板外构件21的第1外棱线38a及第2外棱线39a的例子。
如图10所示,后面板外构件21的一般面部34在折曲部34c处被折曲成大致く字形。因此,考虑到一般面部34会被以折曲部34c为起点向箭头A方向折曲。
因此,将支承部101架设于上鼓出部38(第1外棱线38a)及下鼓出部39(第2外棱线39a)。
由此,在一般面部34上作用有将其以折曲部34c为起点向箭头A方向折曲的载荷F4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支承部101以上顶的方式支承第1外棱线38a及第2外棱线39a。
由此,能够防止一般面部34向箭头A方向折曲,因此能够提高后外壁18(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
接下来,基于图11说明通过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隔板部93防止后外壁18的压溃变形的例子。
如图11所示,通过将后面板侧延伸部29的第1凸缘95焊接在后面板外构件21的凸缘接合部108上,角部闭合截面部81被隔板部93分隔成上下(多个)的闭合截面105、106。
由此,即使在从车身后方向角部闭合截面部81(即,后外壁18)输入有载荷F5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后外壁18(车身后部)发生压溃变形。
此外,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适当进行变更、改良等。
例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车身后部结构、车身、后外壁、后面板外构件、后面板加强件、后梁部、角面板、外L字形截面部、上弯曲横加强筋、加强L字形截面部、后部开口部、下部闭合截面部、内侧L字形截面部、侧部闭合截面部、角部闭合截面部、上纵加强筋、焊枪穿插孔、上L字形截面部、隔板部、侧横层差部、侧纵加强筋及支承部等的形状和结构不限于例示,能够适当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能够良好地适用于从车身后部的后外壁立设有后梁部、且在后外壁及后梁部的交叉部上设有角面板的汽车。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后部结构,11…车身,14…后底板,14a…后底板的后端,18…后外壁,21…后面板外构件,21a…后面板外构件的内表面(车室内侧面),23…后面板加强件,25…后梁部,27…角面板,28…上加强延伸部,29…后面板侧延伸部,31…车室,32…车外(外部),34…一般面部,35…外L字形截面部,35a…外L字形截面部的上端,36…外凸缘,38a…第1外棱线,39a…第2外棱线,42…左右的弯曲面部(弯曲面部),43…上弯曲横加强筋(横加强筋),48…上加强部(上表面),48a…上加强部的前端,49…垂直加强部(下垂面),52…第1棱线,54…开口凸缘部,54a…开口凸缘部的下缘,54b…开口凸缘部的侧缘,56…加强L字形截面部(L字形截面部),61…后部开口部,62…下部闭合截面部,65…内侧L字形截面部(L字形截面部),66…梁侧面部(侧面),66a…梁侧面部的前端,68…梁延伸面部(延伸面),75…侧部闭合截面部,77…第2棱线,81…角部闭合截面部,83…上凸缘,86…第3棱线,87…上纵加强筋(纵加强筋),88…焊枪穿插孔,89…上L字形截面部(L字形截面部),93…隔板部,95…第1凸缘,96…第2凸缘,98…侧横层差部(横层差部),99…侧纵加强筋(纵加强筋),101…支承部。

Claims (7)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具有:
后面板外构件,其从车身的后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并形成将车室与外部隔开的后外壁;
后面板加强件,其接合在该后面板外构件的车室内侧面上,由此,在所述车身的后部开口部的下缘,与所述后面板外构件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下部闭合截面部;
后梁部,其从所述后面板外构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向上方立起,并通过所述后部开口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缘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部闭合截面部;以及
角面板,其接合在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及所述后梁部上,由此,构成在所述后部开口部的凹状的角部中使所述下部闭合截面部及所述侧部闭合截面部连续的角部闭合截面部,
所述车身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加强件包括由以下部分构成的L字形截面部:上表面,其从所述后部开口部的开口凸缘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和下垂面,其在与该上表面的前端之间经由第1棱线向下方垂下,
所述后梁部包括由以下部分构成的L字形截面部:侧面,其从所述后部开口部的所述开口凸缘部向车身前方延伸;和延伸面,其在与该侧面的前端之间经由第2棱线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所述角面板具有:
上加强延伸部,其具有与所述后面板加强件及所述后梁部的各L字形截面部连续的L字形截面部,在该L字形截面部上具有与所述第1棱线及所述第2棱线连续的第3棱线;和
后面板侧延伸部,其与该上加强延伸部一起构成所述角部闭合截面部,并具有将所述角部闭合截面部分隔成多个部分的隔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部与所述后面板加强件的上表面连续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具有:一般面部,其大致垂直地配置;和弯曲面部,其设置在该一般面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从所述一般面部朝向车身前方弯曲,
所述上加强延伸部具有用于对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和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进行点焊的焊枪穿插孔,
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具有在所述一般面部及所述弯曲面部的整个范围内被接合的第1凸缘。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具有夹在所述后面板外构件的上端的外凸缘与所述上加强延伸部的上凸缘之间而被接合的第2凸缘。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层差部和所述后面板外构件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对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延伸部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和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对齐。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外构件具有:第1外棱线,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和第2外棱线,其在该第1外棱线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
所述后面板侧延伸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外棱线及所述第2外棱线之间进行支承的方式延伸的支承部。
CN201380045490.0A 2012-08-31 2013-06-25 车身后部结构 Active CN104583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1554 2012-08-31
JP2012191554 2012-08-31
PCT/JP2013/067333 WO2014034239A1 (ja) 2012-08-31 2013-06-25 車体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060A true CN104583060A (zh) 2015-04-29
CN104583060B CN104583060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5860A (zh) * 2015-06-08 2018-0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11746654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12572617A (zh) * 2019-09-27 2021-03-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163A (ja) * 1994-10-19 1996-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9208610A (ja) * 2008-03-04 2009-09-1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リヤバンパ支持構造
CN101778754A (zh) * 2007-08-21 2010-07-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后部车身构造
WO2012032884A1 (ja) * 2010-09-09 2012-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N102470898A (zh) * 2009-09-04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163A (ja) * 1994-10-19 1996-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01778754A (zh) * 2007-08-21 2010-07-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后部车身构造
JP2009208610A (ja) * 2008-03-04 2009-09-1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リヤバンパ支持構造
CN102470898A (zh) * 2009-09-04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WO2012032884A1 (ja) * 2010-09-09 2012-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5860A (zh) * 2015-06-08 2018-0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US10300959B2 (en) 2015-06-08 2019-05-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07635860B (zh) * 2015-06-08 2019-10-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11746654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12572617A (zh) * 2019-09-27 2021-03-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02711B2 (en) 2016-04-05
JPWO2014034239A1 (ja) 2016-08-08
MY173932A (en) 2020-02-27
US20150183467A1 (en) 2015-07-02
JP5941151B2 (ja) 2016-06-29
WO2014034239A1 (ja)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925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033406B2 (en)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body
JP594115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7848577B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US10300959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US948724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3888884U (zh) 车辆框架
CN105593043A (zh) 车体框架和车辆底板下侧结构
JP4867238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US9248863B2 (en)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US10899393B2 (en) Rear body structure
CN109204531A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5143022A (zh) 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
JP2014151659A (ja) 車両のドアフレーム構造
US9162711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ection structure
JP5346799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JP4799466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US11161553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6073280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CN202657116U (zh) 后背门开口的加强结构
JP650298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4108424A (zh) 车身构造
CN104583060B (zh) 车身后部结构
JP2016052852A (ja) 車体後部の構造
JP5470356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