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249A -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249A
CN112567249A CN201980053099.2A CN201980053099A CN112567249A CN 112567249 A CN112567249 A CN 112567249A CN 201980053099 A CN201980053099 A CN 201980053099A CN 112567249 A CN112567249 A CN 112567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analysis
unit
reaction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30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萩原孝明
山野晃大
山泽和方
坂诘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67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01N35/0095Scheduling introducing urgent samples with priority, e.g. Short Turn Around Time Samples [STA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346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356Holding sampl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cub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01N2035/0094Scheduling optimisation; experiment desig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自动分析装置中混合测定培育时间不同的多个测定项目的情况下,将测定的周转时间的恶化抑制在最小限度。自动分析装置在接受到检体的委托时(步骤5‑1),分析模块的计算机的委托解析部取得接受到的分析委托的检查项目中的缩短测定项目的比率(步骤5‑2),计算机的计划部根据缩短测定项目的比率和排定数量决定空闲周期(步骤5‑3),在需要空闲周期的情况下(步骤5‑4),在排定先行进行测定的检体时,例如排定用于预先空出培养器的缩短测定空闲周期(步骤5‑8)。由此,在缩短测定项目的测定中,可以利用该位置并能够缩短测定开始等待。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试剂对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样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一般来说,具有由用于分析检体中的目标成分的、检体采样、试剂的添加、搅拌、培育、电信号的测量等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测定序列,并且将测定序列的开始定时每次错开一定时间,通过离散地开始而依次并行地分析多个测定项目。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这样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例子。通常,该测定序列按照自动分析装置的每个机种为一种。另外,目前还存在测定试剂的添加定时、反应所需的时间(以下称为培育时间)不同的多个项目的技术,但这也是将试剂添加定时的数量确保为最大数量,反应时间也确保最大时间,根据需要省略一部分的方式,因此基本上重复同一模式的测定序列。
另一方面,为了抑制吞吐量的降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能够通过一个自动分析装置使不同的测定序列进行多个动作,并且具有避免机构设备的重复使用、动作干扰的检查功能,进而使这些机构设备具有多个用于输送反应容器的输送机构的动作方式,并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这样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例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64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517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分析血液、尿等的试剂的进步,各种健康诊断、紧急检查的多样化在发展。因此,还开发了多个用于分析目的成分的测定序列。与此相对应,现有的分析装置能够如上述那样使不同的测定序列进行多个动作,且具有避免机构设备的重复使用、动作干扰的检查功能,进而也具有多个用于使反应容器输送至这些机构设备的输送机构的动作方式,并根据需要进行切换,由此进行测定。
在这样的分析装置中,1个测定也是从检体被设定在分注位置开始依次进行。因此,在混合培育时间不同的多个测定项目来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大多需要避免有限的机构设备的重复使用、动作干扰。例如在容器保持部的排定中,当存在反应所需的时间为T1(例如10分钟)的测定序列1和反应所需的时间为T2(例如5分钟)的测定序列2的情况下,测定序列2使用在测定序列1中已经过T1-T2的位置的容器保持部。因此,在测定序列1被连续测定的情况下,测定序列2的排定的成立将等待T1-T2(例如10分钟-5分钟=5分钟)。其结果是,测定序列2的周转时间成为与测定序列1相同成为T1而恶化。这样,即使是能够以一半的时间取得测定结果的测定序列,仍存在成为过去那样的周转时间的情况,从而其解决方案成为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能够高效地测定培育时间不同的多个测定项目,并防止测定的周转时间的恶化的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具有:培养器,其具有对收纳检体和试剂的混合液的多个反应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部,并促进混合液的反应;接收部,其接收与检体的测定项目有关的分析信息;输送部,其将多个反应容器分别输送至保持部;分析部,其针对收纳有基于分析信息在预定的定时添加了预定的试剂的混合液的各个反应容器,使预定的反应时间的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以及计划部,其基于分析信息,生成分析部进行的分析排定,在分析多个不同的测定项目时,计划部按照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以能够接受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方式进行预测,并生成分析排定。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自动分析方法,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培养器,其具有对收纳检体和试剂的混合液的多个反应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部,并促进混合液的反应;以及分析部,其针对多个反应容器各自收纳的混合液,将基于与检体的测定项目相关的分析信息在预定的定时向检体添加了预定的试剂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保持部,使以预定的反应时间执行的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在生成分析部对被测定委托的检体的分析信息进行分析的分析排定时,当分析多个不同的测定项目时,按照测定项目的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以能够接受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方式进行预测,并生成分析对象的分析的排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空闲周期进行排定,由此能够缩短测定项目的周转时间,能够有助于早期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系统框图。
图2是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模块的一个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分析模块的计算机的功能块的图。
图4是表示作为功能块之一的委托解析部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5是表示作为功能块之一的计划部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6是说明直到得到缩短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为止的经过时间的缩短效果的图。
图7是表示空闲周期排定比例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空闲周期排定优先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空闲周期排定有无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9依次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测定序列的种类存在不同的测定项目、即反应所需的时间短的测定项目(以下称为缩短测定项目)、反应所需的时间为标准长度的测定项目(以下称为标准测定项目)。后者有时称为通常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实施例,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具备:培养器,其具有对收纳检体和试剂的混合液的多个反应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部,并促进混合液的反应;接收部,其接收与检体的测定项目有关的分析信息;输送部,其将多个反应容器分别输送至保持部;分析部,其针对收纳有基于分析信息在预定的定时添加了预定的试剂的混合液的各个反应容器,使预定的反应时间的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以及计划部,其基于分析信息,生成分析部进行的分析排定,在分析多个不同的测定项目时,计划部按照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以能够接受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方式进行预测,并生成分析排定。
另外,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自动分析方法的实施例,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培养器,其具有对收纳检体和试剂的混合液的多个反应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部,并促进混合液的反应;以及分析部,其针对多个反应容器各自收纳的混合液,将基于与检体的测定项目相关的分析信息在预定的定时向检体添加了预定的试剂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保持部,使以预定的反应时间执行的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该自动分析方法在生成由分析部对测定委托的检体的分析信息进行分析的分析排定时,当分析多个不同的测定项目时,按照测定项目的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以能够接受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方式进行预测,并生成分析对象的分析的排定。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系统框图。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检体机架投入部1-1、识别符(ID)读取部1-2、输送线1-3、再检查用输送线1-4、分析模块1-7、检体机架回收部1-5、以及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
检体机架投入部1-1是向自动分析装置投入多个检体机架的部分。校准器存储部1-6是存储用于校准的试剂并能够根据要求自动地投入校准器的机构。分析模块1-7沿着输送线1-3被配置,并且能够拆卸地与输送线1-3连接。
分析模块1-7具备作为在其内部进行必要的处理控制的控制部而发挥作用的分析模块用的计算机1-10。另外,检体机架投入部1-1具备对检体机架投入部1-1、输送线1-3、再检查用输送线1-4以及检体机架回收部1-5进行必要的控制的计算机1-9。这些计算机1-9、1-10以及ID读取部1-2与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连接。在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上还连接有输入必要的信息的操作部1-12、显示分析结果的显示部1-11以及外部网络1-13。此外,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计算机1-9、1-10分别具有通常的计算机结构,具备中央处理部(CPU)、存储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部、网络接口等。另外,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计算机1-9、1-10也可以不准备独立的3个计算机,而通过1个计算机实现作为全部控制部的功能。
接着,使用图2对本实施例的分析模块的一个结构例进行说明。在与图1的分析模块1-7对应的分析模块2-1的内部,架设有保持采样的采样容器2-3的机架2-2通过机架输送线2-18移动至采样分注喷嘴2-4附近的采样分注位置。
在培养器2-5中能够设置多个反应容器2-6,成为可能进行使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反应容器2-6分别移动到预定位置的旋转运动的结构。
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2-7可以在X轴、Y轴、Z轴的3个方向上移动,在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2-8、反应容器搅拌机构2-9、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废弃孔2-10、采样分注吸头安装位置2-11、培养器2-5的预定部位的范围内移动,进行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的输送。
在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2-8上设置有多个未使用的反应容器和采样分注吸头。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2-7在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2-8的上方移动,在Z方向下降且在把持未使用的反应容器后上升,进而在培养器2-5的预定位置上方移动,下降并将反应容器2-6设置于该位置。
接着,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2-7在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2-8的上方移动,下降并把持未使用的采样分注吸头后上升,在采样分注吸头安装位置2-11的上方移动,下降并将采样分注吸头设置在该位置。
采样分注喷嘴2-4能够转动及上下移动,在采样分注吸头安装位置2-11的上方转动移动后,下降并且在采样分注喷嘴2-4的前端压入并安装采样分注吸头。安装有采样分注吸头的采样分注喷嘴2-4在载置于输送机架2-2的采样容器2-3的上方移动之后,下降并且以预定量吸引保持于采样容器2-3的采样。吸引了采样的采样分注喷嘴2-4在培养器2-5的上方移动后,下降并且向保持于培养器2-5中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2-6排出所吸引的采样。在向反应容器2-6的采样排出结束时,采样分注喷嘴2-4在采样分注吸头以及反应容器废弃孔2-10的上方移动,使使用完的采样分注吸头向废弃孔落下并废弃。
在试剂盘2-12上设置有多个试剂容器2-19。在试剂盘2-12的上部设有试剂盘盖2-13,试剂盘2-12内部保温在预定的温度。在试剂盘盖2-13的一部分上设置试剂盘盖开口部2-14。试剂分注喷嘴2-15能够旋转和上下移动,在试剂盘盖2-13的开口部2-14的上方旋转移动后下降,将试剂分注喷嘴2-15的前端浸渍在预定的试剂容器2-19内的试剂中,吸引预定量的试剂。接着,试剂分注喷嘴2-15上升后,在培养器2-5的预定位置的上方旋转移动,将吸引到的试剂向预定的反应容器2-6排出。
排出采样和试剂的反应容器2-6通过培养器2-5的旋转而在预定位置移动,通过采样分注吸头和反应容器输送机构2-7被输送到反应容器搅拌机构2-9。反应容器搅拌机构2-9通过对反应容器2-6施加旋转运动来搅拌反应容器内的采样和试剂并混合。搅拌结束后的反应容器2-6通过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2-7返回到培养器2-5的预定位置。
反应液吸引喷嘴2-16能够旋转和上下移动,分注采样和试剂,搅拌结束,在培养器2-5中向经过了预定的反应时间的反应容器2-6的上方移动,下降并吸引该反应容器2-6内的反应液。由反应液吸引喷嘴2-16吸引到的反应液由至少1个检测单元2-17进行分析。
吸引了反应液的反应容器2-6通过培养器2-5的旋转而移动到移动位置,通过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2-7,从培养器2-6移动到采样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废弃孔2-10的上方,从废弃孔废弃。
另外,在图2所示的分析模块中,为了能够使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进行动作,例如专利文献2的图5所示,作为培养器2-5的动作模式,除了逆时针1个位置这样的动作以外,还准备顺时针1个位置、逆时针3个位置这样的动作模式即可。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分析模块用的计算机1-10的各种功能的框图。这些各种功能能够由内置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部(CPU)执行存储于存储部等中的预定程序等来实现。图中的箭头表示功能块间的信息的传递方向。信息的传递例如是消息的通信等。委托输入部3-1具有由图2所示的分析模块2-1接受对检体机架上的检体的测定委托的功能。机架管理部3-2管理输入部3-1接受到的测定委托。计划部3-3通过分析模块2-1进行用于测定检体的排定。机构控制部3-4按照计划部3-3计划的排定,使分析模块的各种机构进行动作。结果输出部3-5将与测定委托对应的测定结果通知给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等上位系统。委托解析部3-6接受被输入到委托输入部3-1的测定委托,进行测定项目是缩短测定项目或标准测定项目的分类,求出测定委托中的缩短测定项目与标准测定项目的比率。另外,这里的比率是缩短测定项目相对于标准测定项目的比例。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特有的功能是图3中的委托解析部3-6、计划部3-3的功能。
以下,使用图4、图5,对委托解析部、计划部的2个功能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委托解析部3-6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首先,从委托输入部3-1接受测量委托(步骤4-1)。
确认接受到的测定委托的测定顺序的测定项目是缩短测定项目还是标准测定项目,基于其结果计算缩短测定项目与标准测定项目的比率(步骤4-2)。然后,确认计算出的比率是否存在变更(步骤4-3),在有变更的情况下记录为缩短测定用空闲周期设定,进行缩短测定用空闲周期设定更新(步骤4-4)。在无变更的情况下直接结束,等待下一个委托接受。通过该设定更新,委托解析部3-6输出更新后的缩短测定用空闲周期比率。在此,空闲周期是指分析排定中的无测定的周期,将为了缩短STAT项目的周转时间而设定的周期称为缩短测定用空闲周期。
图5是表示计划部3-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首先,从机架管理部3-2接受与机架2-2匹配的测定委托(步骤5-1)。然后,取得委托解析部3-6的图4的处理流程的解析结果即上述缩短测定用空闲周期比率(步骤5-2)。根据取得的缩短测定用空闲周期比率和当前的排定数量来决定是否将下一个分析排定设为空闲周期(步骤5-3)。
在设为空闲周期的情况下(步骤5-4中为是),排定缩短测定用空闲周期(步骤5-8)。在不作为空闲周期的情况下(否),对基于测定委托的测定项目进行排定(步骤5-5),对分析排定中的排定数量进行递增计数(步骤5-6)。之后,确认接受到的测定委托的排定是否全部结束(步骤5-7),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否),为了进行下一排定的处理,执行与步骤5-3相同的处理。如果接受到的测定委托的全部排定结束(是),则结束。
接着,将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与现有的相比且进行说明。图6是将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序列在上下层与现有的进行比较而进行图示的图。即,是对在连续地测定作为标准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A时,测定作为缩短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B时的现有技术和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来排定没有测定的空闲的情况下的、直至输出作为缩短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B的测定结果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比较的一例。另外,检查委托均为检查1~检查5的5个项目。将测定项目A、B的分析过程a~e的各个内容示于右下部。
如上所述,图6所示的测定项目A是标准测定项目,测定项目B是缩短测定项目的测定序列的一例。分析过程a~e中,a表示检体采样,b表示吸引、添加第一阶段试剂,c表示吸引/添加磁性粒子试剂,d表示搅拌反应液,e表示测定电信号,f和g表示培育,通过使该组合不同,构成测定项目A、测定项目B的测定序列。在该图中,z表示空闲(无测定)。另外,无法使分析过程a~e的同一动作在多个测定项目中在相同的定时进行动作。
如图6的上层所示,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在检查4的测定项目B中产生到横轴的时间6为止的等待时间。即,在连续测定作为标准测定项目即测定项目A时,存在等待缩短测定项目即测定项目B的测定开始的情况。另一方面,如图6的下层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结构的情况下,在检查3的测定项目A开始前进行基于空闲(z)的无测定的排定,从而能够从比横轴的时间6更早的时间5开始测定检查4的测定项目B,因此,到输出测定项目B的测定结果为止的经过时间t2比现有技术的情况下的经过时间t1更短(t2<t1)。
这样,通过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能够将缩短测定项目的周转时间缩短,能够有助于早期诊断。
接着,使用图7-图9对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空闲周期的排定比例设定、优先设定、有无设定画面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这些设定画面例如能够通过图1的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的控制而作为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显示于显示部1-11。
图7是空闲周期的排定比例设定画面的一例。在空闲周期的排定比例设定画面7-1中,能够使用取消按钮7-3或更新按钮7-4将空闲周期的比例输入到文本框7-2。也可以不依赖于来自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的指示而基于在这样的GUI画面中设定的空闲周期的比例(%)的条件来确定空闲周期的排定比例。
图8是空闲周期的排定优先设定画面的一例。在空闲周期的排定优先设定画面8-1中,通过优先条件8-2、条件选择单选按钮8-3来选择优先条件。也可以不依赖于来自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的指示而基于用户在这样的GUI画面中设定的优先条件来确定是否使空闲周期的排定优先。
图9是各测定项目的空闲周期的排定有无设定画面的一例。在空闲周期的排定有无设定画面9-2中,显示测定项目名称9-2、选择用组合框9-3、取消按钮9-4、更新按钮9-5。在测定项目名称9-2中,能够选择测定项目A-E。这样,也可以不依赖于来自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8的指示而基于在这样的GUI画面中设定的条件来确定有无排定测定项目的空闲周期。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
另外,例如如图2所示,作为分析部的分析模块具备多个使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的检测单元2-17,能够在多个检测单元中分别建立不同的测定序列的分析排定。即,能够对应该被输送到第一检测单元的第一反应容器和应被输送到第二检测单元的第二反应容器分别建立不同的分析排定。例如,也可以对第一反应容器设立分析排定,对第二反应容器不设立分析排定。另外,并不限定于分析模块内的物理性的检测单元的数量,也可以逻辑性地分配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对它们分别建立不同的分析排定。换言之,也可以构成为,在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部具备多个检测单元,能够指定对多个检测单元的每一个执行不同的测定序列的分析排定,并且将所指定的测定序列的内容保存于计算机1-10的存储部。
进而,上述各结构、功能、整体管理用计算机等以生成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的CPU用的程序的例子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通过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设计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等由硬件来实现。即,处理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功能也可以代替程序,例如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附图标记说明
1-1检体机架投入部;1-2ID读取部;1-3输送线;1-4再检查用输送线;1-5检体机架回收部;1-6校准器存储部;1-7、2-1分析模块;1-8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9、1-10计算机;1-11显示部;1-12操作部;1-13外部网络;2-2机架;2-3采样容器;2-4采样分注喷嘴;2-5培养器;2-6反应容器;2-7采样分注吸头以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2-8采样分注吸头以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2-9反应容器搅拌机构;2-10采样分注吸头以及反应容器废弃孔;2-11采样分注吸头安装位置;2-12试剂盘;2-13试剂盘盖;2-14试剂盘盖开口部;2-15试剂分注喷嘴;2-16反应液吸引喷嘴;2-17检测单元;2-18机架输送线;2-19试剂容器;7-1空闲周期的排定比例设定画面;7-2空闲周期的比例输入用文本框;7-3、8-4、9-4取消按钮;7-4、8-5、9-5更新按钮;8-1空闲周期的排定优先设定画面;8-2优先条件;8-3条件选择用单选按钮;8-5更新按钮;9-1空闲周期的排定有无设定画面;9-2测定项目名称;9-3选择用组合框。

Claims (15)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培养器,其具有对收纳检体和试剂的混合液的多个反应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部,并促进所述混合液的反应;
接收部,其接收与所述检体的测定项目有关的分析信息;
输送部,其将所述多个反应容器分别输送至所述保持部;
分析部,其针对收纳有基于所述分析信息在预定的定时添加了预定的试剂的所述混合液的各个所述反应容器,使预定的反应时间的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以及
计划部,其基于所述分析信息,生成所述分析部进行的分析排定,
在分析多个不同的测定项目时,所述计划部按照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以能够接受所述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方式进行预测,并生成所述分析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委托解析部,其在存在新的测定委托时,解析该测定委托,计算所述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比率,基于计算出的该比率进行所述分析排定的空闲周期的设定更新,
所述计划部根据所述委托解析部计算出的所述比率,生成所述分析排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包含反应所需的时间短的测定项目即缩短测定项目和反应所需的时间为标准长度的测定项目即标准测定项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率是所述缩短测定项目相对于所述标准测定项目的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显示GUI画面的显示部,通过所述GUI画面,能够设定所述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显示GUI画面的显示部,通过所述GUI画面,能够选择是否优先设定所述空闲周期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显示GUI画面的显示部,通过所述GUI画面,能够设定有无所述多个不同测定项目各自的所述空闲周期的排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部具备使所述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的多个检测单元,能够在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分别建立不同的测定序列的分析排定。
9.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自动分析方法,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培养器,其具有对收纳检体和试剂的混合液的多个反应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部,并促进所述混合液的反应;以及
分析部,其针对所述多个反应容器各自收纳的所述混合液,将基于与所述检体的测定项目相关的分析信息在预定的定时向所述检体添加了预定的所述试剂的所述反应容器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使以预定的反应时间执行的测定序列进行动作并进行分析,
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所述分析部对被测定委托的所述检体的分析信息进行分析的分析排定时,当分析多个不同的所述测定项目时,按照测定项目的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以能够接受所述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方式进行预测,并生成分析对象的分析的排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新的测定委托时,解析该测定委托,计算所述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的比率,基于计算出的该比率进行所述分析排定的空闲周期的设定更新,根据计算出的所述比率来生成所述分析排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不同的测定序列包含反应所需的时间短的测定项目即缩短测定项目和反应所需的时间为标准长度的测定项目即标准测定项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率是所述缩短测定项目相对于所述标准测定项目的比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显示GUI画面的显示部,通过所述GUI画面,能够选择是否优先设定所述空闲周期的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显示GUI画面的显示部,通过所述GUI画面,能够设定有无所述多个不同测定项目各自的所述空闲周期的排定。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部具备使所述测定序列动作来进行分析的多个检测单元,能够在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分别建立不同的测定序列的分析排定。
CN201980053099.2A 2018-08-28 2019-07-03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25672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8977 2018-08-28
JP2018158977 2018-08-28
PCT/JP2019/026440 WO2020044781A1 (ja) 2018-08-28 2019-07-03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249A true CN112567249A (zh) 2021-03-26

Family

ID=6964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3099.2A Pending CN112567249A (zh) 2018-08-28 2019-07-03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11326A1 (zh)
EP (1) EP3845906A4 (zh)
JP (1) JP7179861B2 (zh)
CN (1) CN112567249A (zh)
WO (1) WO2020044781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2161A (en) * 1974-08-22 1977-10-04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Kinetic analyzer
US4134678A (en) * 1977-03-16 1979-01-16 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Inc. Automatic blood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WO1990005293A1 (en) * 1988-11-08 1990-05-17 Applied Biosystems, Inc. Assayomate
US20030054557A1 (en) * 2001-07-27 2003-03-20 Devlin William Jackson Increasing throughput in an automatic clinical analyzer by partitioning assays according to type
WO2008050396A1 (fr) * 2006-10-24 2008-05-02 Olympus Corporation Analyseur
JP2011232249A (ja) * 2010-04-28 2011-11-17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20110293477A1 (en) * 2008-12-26 2011-12-01 Kazunori Yamazawa Automatic analyzer
JP2014106166A (ja) * 2012-11-29 2014-06-09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4119172A1 (ja) * 2013-01-29 2014-08-0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CN104024861A (zh) * 2012-01-05 2014-09-0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处理方法
JP2014228289A (ja) * 2013-05-20 2014-12-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US20150153370A1 (en) * 2012-07-25 2015-06-0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7766A (ja) * 1989-09-20 1991-05-08 Fujitsu Ltd 臨床検査装置
JPH04372859A (ja) * 1991-06-21 1992-12-25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908923B2 (ja) 1991-12-18 1999-06-23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JP2616360B2 (ja) * 1992-09-30 1997-06-0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血液凝固分析装置
JP2798080B2 (ja) * 1997-04-04 1998-09-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CN100507496C (zh) 2002-06-20 2009-07-01 视觉生物体系有限公司 带有排放机构的生物反应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2161A (en) * 1974-08-22 1977-10-04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Kinetic analyzer
US4134678A (en) * 1977-03-16 1979-01-16 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Inc. Automatic blood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WO1990005293A1 (en) * 1988-11-08 1990-05-17 Applied Biosystems, Inc. Assayomate
US20030054557A1 (en) * 2001-07-27 2003-03-20 Devlin William Jackson Increasing throughput in an automatic clinical analyzer by partitioning assays according to type
WO2008050396A1 (fr) * 2006-10-24 2008-05-02 Olympus Corporation Analyseur
US20110293477A1 (en) * 2008-12-26 2011-12-01 Kazunori Yamazawa Automatic analyzer
JP2011232249A (ja) * 2010-04-28 2011-11-17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CN104024861A (zh) * 2012-01-05 2014-09-0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处理方法
US20150153370A1 (en) * 2012-07-25 2015-06-0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er
JP2014106166A (ja) * 2012-11-29 2014-06-09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4119172A1 (ja) * 2013-01-29 2014-08-0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CN104969074A (zh) * 2013-01-29 2015-10-0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4228289A (ja) * 2013-05-20 2014-12-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1326A1 (en) 2022-01-13
JPWO2020044781A1 (ja) 2021-08-26
JP7179861B2 (ja) 2022-11-29
WO2020044781A1 (ja) 2020-03-05
EP3845906A4 (en) 2022-05-25
EP3845906A1 (en) 202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1827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reagent processing method i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US20180080949A1 (en) Automated scheduler for laboratory equipment
CN108700603B (zh) 自动分析装置
EP1376138A2 (en) Automatic analyzer
EP1881329A2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samples in a combinational clinical analyzer
CN115112910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JP2004279357A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9846170B2 (en) Automated analyzer
WO2018155190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51716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20110147294A1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magnetic particles
JP643904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34024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717986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20183982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方法
CN113272653B (zh) 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以及检体的自动分析方法
EP3901632A1 (en) Automated analysis device, and analysis method
EP3848937A1 (en)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ed analyz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