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7792A - 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17792A CN112517792A CN202011337135.9A CN202011337135A CN112517792A CN 112517792 A CN112517792 A CN 112517792A CN 202011337135 A CN202011337135 A CN 202011337135A CN 112517792 A CN112517792 A CN 1125177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dge
- side punching
- punching
- die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26—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in sheets or flat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34—Perforating tools; Die hol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03—Position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10—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grippers
- B21D43/105—Manipulators, i.e. mechanical arms carrying a gripper element having several degrees of freedo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10—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grippers
- B21D43/11—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grippers for feeding sheet or strip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斜楔、第二驱动斜楔、斜楔机构、侧冲凹模机构以及模具;侧冲凹模机构和斜楔机构分别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侧冲凹模机构上设有固定凸模,固定凸模用于固定制件,斜楔机构上设有侧冲凸模组件,侧冲凸模组件用于对制件进行冲孔;第一驱动斜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第二驱动斜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第一驱动斜楔用于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第二驱动斜楔用于驱动侧冲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从而使侧冲凸模组件对固定凸模上的制件冲孔;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使得汽车上的钣金件可以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冲孔,避免分件导致单车开发成本的大幅增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汽车中,为了满足汽车车身造型及消费者使用行李箱开关扣合的人机工程需要,行李箱盖上外板扣合安装孔距离其上表面的距离L越来越小,所以造成传统加工方法无法实现对侧冲扣合安装孔的加工,或加工需要大幅增加单车开发成本;如图3所示方案,当示例行李箱盖上外板扣合安装孔距离上表面L不小于190mm(根据模具强度及回退空间必要)时,冲头组件回退不会与制件干涉,满足自动化生产取件需要;如图4所示方案,当示例行李箱盖上外板扣合安装孔距离上表面L小于190mm时,采用行李箱盖外板上板分件,但增加单车开发成本。
基于上述汽车行李箱盖上外板扣合安装孔加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汽车车身钣金件行李箱盖上外板无法冲孔或冲孔成本高的问题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斜楔、第二驱动斜楔、斜楔机构、侧冲凹模机构以及模具;侧冲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侧冲凹模机构上设有固定凸模,固定凸模用于固定制件,斜楔机构上设有侧冲凸模组件,侧冲凸模组件用于对制件进行冲孔;第一驱动斜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并位于斜楔机构的一侧;第二驱动斜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并位于侧冲凹模机构的一侧;第一驱动斜楔用于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第二驱动斜楔用于驱动侧冲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从而使侧冲凸模组件对固定凸模上的制件进行冲孔。
进一步地,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斜楔机构和第二斜楔机构;第二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上;第一斜楔机构设置于第二斜楔机构上;侧冲凸模组件倾斜设置于第一斜楔机构内,并能够在第二斜楔机构水平移动过程中沿斜向对制件进行冲孔或脱离侧冲凹模机构。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斜楔与第二斜楔机构的接触面为斜面,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包括直线面和斜面;
当第一驱动斜楔由上往下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的接触面推动第二斜楔机构向左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闭合;
当第一驱动斜楔由下往上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的接触面带动第二斜楔机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斜楔机构回退,进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分离;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不发生移动;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向左移动,直至固定凸模退出取件干涉线,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分离;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向右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闭合;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不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侧冲凸模组件包括侧冲冲头、侧压芯以及弹簧组件;侧冲冲头用于沿斜向对制件进行冲孔;侧压芯的一端通过弹簧组件弹性连接于第一斜楔机构内,侧压芯的另一端用于压住制件。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斜楔驱动斜楔机构向侧冲凹模机构闭合时,侧冲冲头刃入侧冲凹模机构内,同时侧压芯通过弹簧组件压住制件;第一驱动斜楔驱动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脱离时,直到侧冲冲头完全脱离侧冲凹模机构的刃口后,侧压芯才脱离制件。
进一步地,制件为车身行李箱盖外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倾斜固定在固定凸模上,并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的冲孔面面向侧冲凸模组件;侧冲凹模机构上还设有侧冲凹模组件;侧冲凹模组件用于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内侧固定在冲孔面的内侧;侧冲凸模组件沿冲孔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进行冲孔。
进一步地,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还包括取件机械手,取件机械手与制件的外形一致;取件机械手用于将制件放在固定凸模上,并进行固定。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能够应用于上述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还包括以下过程:
S1:取件机械手将制件放在侧冲凹模机构的固定凸模上,并进行固定;
S2:第一驱动斜楔向下移动,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向侧冲凹模机构移动;
S3:第二驱动斜楔向下移动,驱动侧冲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向斜楔机构移动,从而使侧冲凹模机构与斜楔机构闭合;
S4:斜楔机构上的侧冲凸模组件对固定凸模上的制件进行冲孔;
S5:冲孔完毕后,第一驱动斜楔向上移动,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背向侧冲凹模机构移动;
S6:第二驱动斜楔向上移动,驱动侧冲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背向斜楔机构移动,从而使侧冲凹模机构与斜楔机构分离。
进一步地,制件为车身行李箱盖外板,S1步骤中,还包括:
S11:侧冲凹模机构上的侧冲凹模组件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内侧固定在车身行李箱盖外板的冲孔面的内侧。
进一步地,S2步骤和S3步骤同步运行。
进一步地,S5步骤和S6步骤同步运行。
进一步地,侧冲凸模组件包括侧冲冲头、侧压芯以及弹簧组件;S3步骤中:
当第一驱动斜楔驱动斜楔机构向侧冲凹模机构闭合时,侧冲冲头刃入侧冲凹模机构内,同时侧压芯通过弹簧组件压住制件。
进一步地,S6步骤中还包括:
当第一驱动斜楔由上往下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的接触面推动第二斜楔机构向左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闭合;
当第一驱动斜楔由下往上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的接触面带动第二斜楔机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斜楔机构回退,进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分离;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不发生移动;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向左移动,直至固定凸模退出取件干涉线,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分离;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向右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闭合;
当第二驱动斜楔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与侧冲凹模机构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不发生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汽车车身上行李箱盖上外板等钣金件等扣合孔在狭小空间的侧冲问题,避免分件导致单车开发成本的大幅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 为现有某车型中行李箱盖外板(即制件)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行李箱盖外板沿A方向剖视图;
图3 为现有技术中行李箱盖外板冲孔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4 为现有技术中行李箱盖外板冲孔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中行李箱盖外板冲孔原理示意图;
图6 为本发明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冲孔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7 为本发明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冲头回退状态示意图;
图8 为本发明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凹模回退取件状态示意图。
图中:1—制件;2—侧冲凸模组件;3—取件干涉线;4—回退状态侧冲凸模组件;5—侧冲凸模组件;6—侧冲凹模组件;7—固定凸模;8—侧冲冲头;9—侧压芯;10—弹簧组件;11—第一斜楔机构;12—第二斜楔机构;13-第一驱动斜楔;14—第二驱动斜楔;15—模具;16—废料滑道;17—侧冲凹模机构;18—扣合安装孔;19—取件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斜楔13、第二驱动斜楔14、斜楔机构、侧冲凹模机构17以及模具15;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15上,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15上,侧冲凹模机构17上设有固定凸模7,固定凸模7用于固定制件1,本实施例中,制件1为车身钣金件,具体可以为行李箱盖等;斜楔机构上设有侧冲凸模组件5,侧冲凸模组件5用于对制件1进行冲孔;第一驱动斜楔13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15上,并位于斜楔机构的一侧;第二驱动斜楔14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15上,并位于侧冲凹模机构17的一侧;第一驱动斜楔13用于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从而达到控制斜楔机构沿侧冲孔方向的左右运动;第二驱动斜楔14用于驱动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从而使侧冲凸模组件5对固定凸模7上的制件1进行冲孔;具体地,第一驱动斜楔13和第二驱动斜楔14分别通过驱动侧冲凹模机构17和斜楔机构相向运动,从而对制件1进行冲孔;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在不分件的情况,通过合理巧妙的布置斜楔机构满足狭小空间L的需要,实现侧冲扣合安装孔,降低制件冲孔的成本和难度。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斜楔机构11和第二斜楔机构12;其中,第二斜楔机构12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模具15上;第一斜楔机构11倾斜设置于第二斜楔机构12上;侧冲凸模组件5倾斜设置于第一斜楔机构11内,并能够在第二斜楔机构12水平移动过程中沿斜向对制件1进行冲孔或脱离侧冲凹模机构17。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第一驱动斜楔13与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为斜面,即第一驱动斜楔13和第二斜楔机构12分别设有斜面,并通过该斜面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包括直线面和斜面,即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上分别包括直线面和斜面;
当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上往下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推动第二斜楔机构12向左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下往上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带动第二斜楔机构12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斜楔机构11回退,进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17向左移动,直至固定凸模7退出取件干涉线3,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具体地,如图3、图5、图8所示,取件干涉线3是指:制件1的末端沿Z向的一条直线,制件1在完成本示例冲孔后,当侧冲凸模组件2先完成回退,一直退到取件干涉线外,制件沿Z轴取出后,便不会与侧冲凸模组件2干涉;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17向右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侧冲凸模组件5具体包括侧冲冲头8、侧压芯9以及弹簧组件10;其中,侧冲冲头8用于沿斜向对制件1进行冲孔;侧压芯9的一端通过弹簧组件10弹性连接于第一斜楔机构11内,侧压芯9的另一端用于压住制件1,方便进行冲孔。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斜楔机构向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时,该侧冲冲头8刃入侧冲凹模机构17内,同时侧压芯9通过弹簧组件10压住制件1;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脱离时,直到侧冲冲头8完全脱离侧冲凹模机构17的刃口后,侧压芯9才脱离制件1。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制件1为车身行李箱盖外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倾斜固定在固定凸模7上,并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的冲孔面面向侧冲凸模组件5;进一步地,侧冲凹模机构17上还设有侧冲凹模组件6,该侧冲凹模组件6用于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内侧固定在冲孔面的内侧;进一步地,侧冲凸模组件5沿冲孔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进行冲孔。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还包括取件机械手19,该取件机械手19与制件1的外形一致,这样方便抓取制件1;取件机械手19用于将制件1放在固定凸模7上,并进行固定。
相应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能够应用于上述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具体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还包括以下过程:
S1:取件机械手19将制件1放在侧冲凹模机构17的固定凸模7上,并进行固定,定位可靠、稳定;
S2:第一驱动斜楔13向下移动,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向侧冲凹模机构17移动;
S3:第二驱动斜楔14向下移动,驱动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向斜楔机构移动,从而使侧冲凹模机构17与斜楔机构闭合;
S4:斜楔机构上的侧冲凸模组件5对固定凸模7上的制件1进行冲孔;
S5:冲孔完毕后,第一驱动斜楔13向上移动,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背向侧冲凹模机构17移动;
S6:第二驱动斜楔14向上移动,驱动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背向斜楔机构移动,从而使侧冲凹模机构17与斜楔机构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在不分件的情况,通过合理巧妙的布置斜楔机构满足狭小空间L的需要,实现侧冲扣合安装孔,降低制件冲孔的成本和难度。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针对制件1为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因此S1步骤中还包括:
S11:侧冲凹模机构17上的侧冲凹模组件6沿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内侧固定在车身行李箱盖外板的冲孔面的内侧,从而形成双驱动反向侧冲。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S2步骤和S3步骤同步运行;和/或,S5步骤和S6步骤同步运行,这样均可以使侧冲凹模机构17与斜楔机构加快分离和闭合。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侧冲凸模组件5具体包括侧冲冲头8、侧压芯9以及弹簧组件10;具体地,在S3步骤中:
当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斜楔机构向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时,侧冲冲头8刃入侧冲凹模机构17内,同时侧压芯9通过弹簧组件10压住制件1。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S6步骤中还包括:
当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脱离时,直到侧冲冲头8完全脱离侧冲凹模机构17的刃口后,侧压芯9才脱离制件1。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S4步骤中,侧冲凸模组件5沿冲孔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进行冲孔。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斜楔机构11和第二斜楔机构12;第一驱动斜楔13与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为斜面,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包括直线面和斜面;具体地,
当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上往下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推动第二斜楔机构12向左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下往上移动时,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带动第二斜楔机构12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斜楔机构11回退,进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17向左移动,直至固定凸模7退出取件干涉线3,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侧冲凹模机构17向右移动,从而使斜楔机构与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驱动斜楔14与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汽车车身上行李箱盖上外板等钣金件等扣合孔在狭小空间的侧冲问题,避免分件导致单车开发成本的大幅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斜楔(13)、第二驱动斜楔(14)、斜楔机构、侧冲凹模机构(17)以及模具(15);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模具(15)上,所述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模具(15)上,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上设有固定凸模(7),所述固定凸模(7)用于固定制件(1),所述斜楔机构上设有侧冲凸模组件(5),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用于对所述制件(1)进行冲孔;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模具(15)上,并位于所述斜楔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模具(15)上,并位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用于驱动所述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用于驱动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从而使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对所述固定凸模(7)上的制件(1)进行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斜楔机构(11)和第二斜楔机构(12);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模具(15)上;所述第一斜楔机构(11)设置于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上;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斜楔机构(11)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水平移动过程中沿斜向对所述制件(1)进行冲孔或脱离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与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包括直线面和斜面;
当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上往下移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推动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向左移动,从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下往上移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带动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斜楔机构(11)回退,进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从而使得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向左移动,直至所述固定凸模(7)退出取件干涉线(3),从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向右移动,从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从而使得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包括侧冲冲头(8)、侧压芯(9)以及弹簧组件(10);所述侧冲冲头(8)用于沿斜向对所述制件(1)进行冲孔;所述侧压芯(9)的一端通过所述弹簧组件(10)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楔机构(11)内,所述侧压芯(9)的另一端用于压住所述制件(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所述斜楔机构向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时,所述侧冲冲头(8)刃入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内,同时所述侧压芯(9)通过所述弹簧组件(10)压住所述制件(1);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脱离时,直到所述侧冲冲头(8)完全脱离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刃口后,所述侧压芯(9)才脱离所述制件(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件(1)为车身行李箱盖外板;所述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倾斜固定在所述固定凸模(7)上,并使所述车身行李箱盖外板的冲孔面面向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上还设有侧冲凹模组件(6);所述侧冲凹模组件(6)用于沿所述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内侧固定在所述冲孔面的内侧;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沿所述冲孔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进行冲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还包括取件机械手(19),所述取件机械手(19)与所述制件(1)的外形一致;所述取件机械手(19)用于将所述制件(1)放在所述固定凸模(7)上,并进行固定。
8.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能够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还包括以下过程:
S1:取件机械手(19)将制件(1)放在侧冲凹模机构(17)的固定凸模(7)上,并进行固定;
S2:第一驱动斜楔(13)向下移动,驱动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向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移动;
S3:第二驱动斜楔(14)向下移动,驱动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向所述斜楔机构移动,从而使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与所述斜楔机构闭合;
S4:所述斜楔机构上的侧冲凸模组件(5)对所述固定凸模(7)上的制件(1)进行冲孔;
S5:冲孔完毕后,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向上移动,驱动所述斜楔机构沿水平方向背向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移动;
S6: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向上移动,驱动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沿水平方向背向所述斜楔机构移动,从而使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与所述斜楔机构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件(1)为车身行李箱盖外板,所述S1步骤中,还包括:
S11: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上的侧冲凹模组件(6)沿所述车身行李箱盖外板内侧固定在所述车身行李箱盖外板的冲孔面的内侧;和/或,
所述S2步骤和所述S3步骤同步运行;和/或,
所述S5步骤和所述S6步骤同步运行;和/或,
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包括侧冲冲头(8)、侧压芯(9)以及弹簧组件(10);所述S3步骤中:
当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所述斜楔机构向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时,所述侧冲冲头(8)刃入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内,同时所述侧压芯(9)通过所述弹簧组件(10)压住所述制件(1);和/或
所述S6步骤中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驱动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脱离时,直到所述侧冲冲头(8)完全脱离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刃口后,所述侧压芯(9)才脱离所述制件(1);和/或,
S4步骤中,所述侧冲凸模组件(5)沿所述冲孔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进行冲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钣金件冲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斜楔机构(11)和第二斜楔机构(12);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与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包括直线面和斜面;
当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上往下移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推动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向左移动,从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由下往上移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斜楔(13)通过其与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的接触面带动所述第二斜楔机构(12)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斜楔机构(11)回退,进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下往上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向左移动,直至所述固定凸模(7)退出取件干涉线(3),从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分离;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斜面,从而使得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向右移动,从而使所述斜楔机构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闭合;
当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由上往下移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驱动斜楔(14)与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的接触面为直线面,所述侧冲凹模机构(17)不发生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7135.9A CN112517792A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7135.9A CN112517792A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17792A true CN112517792A (zh) | 2021-03-19 |
Family
ID=7499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37135.9A Pending CN112517792A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1779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4203A (zh) * | 2021-08-26 | 2022-01-07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冲孔工装以及冲压冲孔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343693U (zh) * | 2011-11-04 | 2012-07-25 | 安徽恒明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钣金件冲孔模 |
US20150217363A1 (en) * | 2014-02-04 | 2015-08-06 |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 Forming tool with punch |
CN104959460A (zh) * | 2015-07-16 | 2015-10-07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钣金冲压件的斜向冲孔模具结构及冲孔方法 |
CN105537399A (zh) * | 2015-12-01 | 2016-05-04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四向斜楔模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
CN206373220U (zh) * | 2016-12-14 | 2017-08-04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冲孔结构 |
CN207839759U (zh) * | 2017-12-28 | 2018-09-11 | 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角度侧冲孔加工的模具 |
CN110732576A (zh) * | 2019-11-25 | 2020-01-31 | 合肥百恒设备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摆臂冲压件端孔翻孔模具及其翻孔方法 |
CN111687310A (zh) * | 2020-05-22 | 2020-09-22 |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带反向冲孔斜楔机构的复杂曲面板件成型模具及方法 |
-
2020
- 2020-11-25 CN CN202011337135.9A patent/CN1125177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343693U (zh) * | 2011-11-04 | 2012-07-25 | 安徽恒明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钣金件冲孔模 |
US20150217363A1 (en) * | 2014-02-04 | 2015-08-06 |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 Forming tool with punch |
CN104959460A (zh) * | 2015-07-16 | 2015-10-07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钣金冲压件的斜向冲孔模具结构及冲孔方法 |
CN105537399A (zh) * | 2015-12-01 | 2016-05-04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四向斜楔模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
CN206373220U (zh) * | 2016-12-14 | 2017-08-04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冲孔结构 |
CN207839759U (zh) * | 2017-12-28 | 2018-09-11 | 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角度侧冲孔加工的模具 |
CN110732576A (zh) * | 2019-11-25 | 2020-01-31 | 合肥百恒设备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摆臂冲压件端孔翻孔模具及其翻孔方法 |
CN111687310A (zh) * | 2020-05-22 | 2020-09-22 |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带反向冲孔斜楔机构的复杂曲面板件成型模具及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4203A (zh) * | 2021-08-26 | 2022-01-07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冲孔工装以及冲压冲孔方法 |
CN113894203B (zh) * | 2021-08-26 | 2024-01-09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冲孔工装以及冲压冲孔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34234B (zh) |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成型加工模具及方法 | |
CN109226471B (zh) | 轿车车身横梁的制作方法 | |
CN109954792A (zh) | 一种板材冲压工艺以及冲压设备 | |
CN112517792A (zh) | 一种车身钣金件冲孔装置及方法 | |
CN207170685U (zh) | 一种车门内板冲翻孔复合模具 | |
CN112705623B (zh) | 一种汽车隔热罩的加工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 |
CN216966027U (zh) | 一种vda模组电池壳体冲压模具 | |
CN108311586B (zh) | 一种用于车辆纵梁外部支撑板冲压成型的整形侧翻边模具 | |
CN211588260U (zh) | 汽车侧围外板的翻边成形模具 | |
CN211707890U (zh) | 一种发动机罩外板试制模具 | |
CN114192668A (zh) | 一种侧围工具箱开口模具切换结构及模具 | |
CN213350437U (zh) |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 |
CN212469451U (zh) | 一种汽车地板横梁的冲压模具 | |
CN211614049U (zh) | 一种汽车顶盖冲压模具尾部侧整机构 | |
CN210523495U (zh) | 单刀双动无力源互动翻边机构 | |
CN109158484B (zh) | 轿车车身横梁加工设备 | |
CN113333589A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翻边模具及加工方法 | |
CN211637979U (zh) | 一种冲压半切整平模及冲压机 | |
CN114700404B (zh) | 一种vda模组电池壳体用冲压成型装置及其冲压成型方法 | |
CN215544254U (zh) | 一种汽车顶盖零件侧冲压成型模具 | |
CN215879614U (zh) | 一种模具斜楔退料机构 | |
CN110976640A (zh) | 一种发动机罩外板试制模具 | |
CN218475839U (zh) | 右舵皮卡管梁一体冲压成型模具 | |
CN114130898B (zh) | 冲压模具 | |
CN217798619U (zh) | 车身c柱上加强板及其冲压模具、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