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0437U -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0437U
CN213350437U CN202021536801.7U CN202021536801U CN213350437U CN 213350437 U CN213350437 U CN 213350437U CN 202021536801 U CN202021536801 U CN 202021536801U CN 213350437 U CN213350437 U CN 213350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die
product
assembly
p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68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建广
欧阳卫星
全洪杰
徐佳
邓健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68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0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0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0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包括能进行开闭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有用于安装产品且使产品上下移动的浮升组件,且下模设置有与产品的竖直方向对应的母模入子、以及用于使母模入子上下移动的顶料组件,所述浮升组件的移动行程大于顶料组件的移动行程;所述下模还水平设置有铆合冲头、以及连接铆合冲头的铆合活动组件,所述上模设置有用于推动铆合活动组件水平滑动的插刀,所述铆合活动组件水平滑动,以带动铆合冲头对产品进行铆合。铆合后,该模具的母模入子易从产品内部脱出,能提高铆合速度及产品质量,且能降低人工和机台投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合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背景技术
支架类产品,由于其采用板金折弯成形,折弯后的内外片需要经贴合固定来增强其支承力度。贴合固定的方式主要包括焊接、鸡眼钉铆合以及产品上直接采用冲孔和翻边进行铆合(简称冲压和铆合)。前两种贴合固定方式都需要在冲压成形后,另外增加一个加工工程,这样会增加机台和人力的投入成本,还可能会增加产品的不良率。而对于产品的冲压和铆合的贴合固定方式,可以用连续模一次性的在冲压过程中完成,故而能节约机台和人工成本,降低产品不良率,因此该贴合固定方式被广泛用于支架类产品上。
但是,对于支架类产品,尤其是尺寸小、表面凸起较多、且半封闭盒型的产品(例如,产品可呈中空柱状,且该产品仅顶面不封闭,其他面均封闭),若采用连续模对其进行铆合,在铆合后,产品内部的母模入子不易脱出,影响产品的铆合速度及产品质量。所以,以往还是需采用两套模具来完成该类产品的冲压和铆合的贴合固定方式,即一套连续模将产品冲压成半封闭盒形,然后再用一套工程模来对产品进行侧向二次压铆铆合,这样仍然会导致人工成本及机台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铆合后,该模具的母模入子易从产品内部脱出,能提高铆合速度及产品质量,且能降低人工和机台投入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包括能进行开闭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有用于安装产品且使产品上下移动的浮升组件,且下模设置有与产品的竖直方向对应的母模入子、以及用于使母模入子上下移动的顶料组件,所述浮升组件的移动行程大于顶料组件的移动行程;所述下模还水平设置有铆合冲头、以及连接铆合冲头的铆合活动组件,所述上模设置有用于推动铆合活动组件水平滑动的插刀,所述铆合活动组件水平滑动,以带动铆合冲头对产品进行铆合。
优选地,所述顶料组件包括位于下模的顶料弹簧和连接所述顶料弹簧的上端部的顶料销,所述顶料销的上端部连接所述母模入子。
优选地,所述顶料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料组件对称连接于所述母模入子的下端部的左右两边。
优选地,所述浮升组件包括固定于下模的浮升弹簧和连接所述浮升弹簧的上端部的浮升两用销,所述浮升两用销的上端部还设置有安装板,以将所述产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浮升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浮升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边。
优选地,所述插刀的下端部设置有从上至下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铆合活动组件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铆合活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且依次连接的滑动块、滑动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下模,且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铆合冲头。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位于所述滑动块的上端部外侧。
优选地,所述插刀、铆合活动组件和铆合冲头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插刀、两个铆合活动组件以及两个铆合冲头均对称布置于所述产品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上模设置有用于压料和卸料的上脱板;所述插刀的上端部固定于上模,插刀的下端部能穿过所述上脱板并凸出上脱板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闭模过程中,上模下移接触产品并将产品下压,使得产品与母模入子接触,再将产品和母模入子下压至下模中,且在下压过程中,由于浮升组件的移动行程大于顶料组件的移动行程,当母模入子被压紧于下模中时,顶料组件停止下移,此时,浮升组件还能带动产品继续向下移动,以使母模入子被压入产品内部,直至浮升组件停止下移,如此,能实现母模入子对产品的冲压成型,然后,插刀推动铆合活动组件沿水平方向滑动,以使铆合活动组件推动铆合冲头对冲压成型后的产品进行铆合。开模过程中,铆合活动组件拉动铆合冲头脱离开产品,然后,上模上移,且顶料组件和浮升组件分别推动母模入子和产品上移,其中,由于浮升组件的移动行程大于顶料组件的移动行程,因此,母模入子和顶料组件先停止上移,以使冲压成型产生的脱料块能随母模入子顶出下模,而产品和浮升组件则能继续上移一段行程,如此,能使得母模入子更容易从产品内部脱离出来,该模具尤其适用于尺寸小、表面凸起较多、且半封闭盒形的支架类产品的冲压铆合;开模完成后,即可将产品送进一个工步。与采用两套模具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是连续对产品进行冲压和铆合,因此,其所需的模具套数减少,从而能降低人工和机台成本,还能缩短铆合的行程,提高铆合速度,减少铆合的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处于闭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处于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上模;2上脱板;3插刀;4第一斜面;5产品;6下模;7浮升组件;8浮升弹簧;9浮升两用销;10安装板;11母模入子;12顶料组件;13顶料弹簧;14顶料销;15铆合冲头;16铆合活动组件;17滑动块;18第二斜面;19滑动杆;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参照图1-2,包括配套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6,其中,上模1能上下移动以实现该模具的开模和闭模。
其中,下模6设置有能进行上下移动的浮升组件7,该浮升组件7包括固定于下模6的浮升弹簧8、以及连接浮升弹簧8的上端部的浮升两用销9,浮升两用销9的上端部还设置有安装板10,以将外部的产品5安装于安装板10的下方。当安装板10和产品5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安装板10和产品5能随浮升弹簧8的压缩而向下移动;当压力去除时,浮升弹簧8则经复位运动以带动安装板10和产品5向上移动;该浮升组件7向下的移动行程小于或等于浮升弹簧8的最大压缩距离,且该浮升组件7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或等于浮升弹簧8的最大拉伸距离。
具体地,浮升组件7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浮升组件7对称设置于安装板10的左右两边,以使浮升组件7与安装板10的连接更稳定、牢固,进而安装板10和产品5能更平稳的进行上下移动。
其中,下模6还设置有与产品5的竖直方向对应的母模入子11、以及用于使母模入子11上下移动的顶料组件12,该顶料组件12包括固定于下模6的顶料弹簧13、以及连接顶料弹簧13的上端部的顶料销14,顶料销14的上端部连接母模入子11。当母模入子11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母模入子11能随顶料弹簧13的压缩而向下移动;当压力去除时,顶料弹簧13则经复位运动以带动母模入子11向上移动;该顶料组件12向下的移动行程小于或等于顶料弹簧13的最大压缩距离,且该顶料组件12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或等于顶料弹簧13的最大拉伸距离。
具体地,顶料组件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顶料组件12对称连接于母模入子11的下端部的左右两边,以使母模入子11与顶料组件12连接更稳定、牢固,进而使母模入子11的上下移动更平稳。
其中,下模6还水平设置有铆合冲头15、以及连接铆合冲头15的铆合活动组件16;具体地,该铆合活动组件16包括水平设置且依次连接的滑动块17、滑动杆19和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20固定于下模6,且滑动块17连接铆合冲头15。
其中,上模1设置有用于对产品5进行压料和卸料的上脱板2、以及与滑动块17上下对应设置的插刀3。具体地,插刀3的上端部固定于上模1,插刀3的下端部能穿出上脱板2,且插刀3的下端部设置有从上至下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4,而滑动块17的上端部外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4相适配的第二斜面18。如此,在闭模状态下,插刀3下端部的第一斜面4能凸出上脱板2的下表面并推动滑动块17的第二斜面18向产品5侧水平滑动,从而使滑动块17带动铆合冲头15对冲压成型后的产品5进行铆合,与此同时,滑动块17经滑动杆19带动复位弹簧20沿水平方向进行了拉伸;进而,在开模状态下,拉伸的复位弹簧20则进行复位运动,以带动依次连接的滑动杆19、滑动块17和铆合冲头15向远离产品5侧进行水平滑动,如此,能使铆合活动组件16拉动铆合冲头15脱离开产品5。
具体地,插刀3、铆合活动组件16和铆合冲头15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插刀3、两个铆合活动组件16以及两个铆合冲头15均对称布置于产品5的左右两侧,以同时实现对产品5左右两侧的铆合,提高铆合效率。
本实施例的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在闭模过程中,上模1下移接触产品5并将产品5下压,使得产品5与母模入子11接触,再将产品5和母模入子11下压至下模6中。由于浮升组件7的浮升两用销9向下的移动行程大于顶料组件12的顶料销14向下的移动行程,在下压闭模过程中,产品5顶住顶料组件12向下运动,此时母模入子11尚未被压入产品5内部;当母模入子11的底部抵紧下模6时,顶料组件12的顶料弹簧13被压缩至极限,顶料销14停止下移,此时,上模1带动安装板10下方的产品5及浮升组件7继续向下移动,以使母模入子11被压入产品5内部,直至浮升组件7停止下移,如此,能实现母模入子11对产品5的冲压成型,然后,插刀3推动铆合活动组件16向产品5侧水平滑动,以使铆合活动组件16推动铆合冲头15对冲压成型后的产品5进行铆合。
在开模过程中,铆合活动组件16拉动铆合冲头15脱离开产品5,然后,上模1上移,且顶料组件12和浮升组件7分别推动母模入子11和产品5上移,其中,由于浮升组件7向上的移动行程大于顶料组件12向上的移动行程,因此,母模入子11和顶料组件12先停止上移,以使冲压成型产生的脱料块能随母模入子11顶出下模6,而产品5和浮升组件7则能继续上移一段行程,如此,能使得母模入子11更容易从产品5内部脱离出来,该模具尤其适用于尺寸小、表面凸起较多、且半封闭盒形的支架类产品5的冲压铆合;开模完成后,即可将产品5送进一个工步。而且,与采用两套模具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是连续对产品5进行冲压和铆合,因此,其所需的模具套数减少,从而能降低人工和机台成本,还能缩短铆合的行程,提高铆合速度,减少铆合的误差,提高产品5质量,且还能提高产品5冲压和铆合操作的安全系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能进行开闭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有用于安装产品且使产品上下移动的浮升组件,且下模设置有与产品的竖直方向对应的母模入子、以及用于使母模入子上下移动的顶料组件,所述浮升组件的移动行程大于顶料组件的移动行程;所述下模还水平设置有铆合冲头、以及连接铆合冲头的铆合活动组件,所述上模设置有用于推动铆合活动组件水平滑动的插刀,所述铆合活动组件水平滑动,以带动铆合冲头对产品进行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组件包括位于下模的顶料弹簧和连接所述顶料弹簧的上端部的顶料销,所述顶料销的上端部连接所述母模入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料组件对称连接于所述母模入子的下端部的左右两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升组件包括固定于下模的浮升弹簧和连接所述浮升弹簧的上端部的浮升两用销,所述浮升两用销的上端部还设置有安装板,以将所述产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升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浮升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的下端部设置有从上至下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铆合活动组件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活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且依次连接的滑动块、滑动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下模,且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铆合冲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位于所述滑动块的上端部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铆合活动组件和铆合冲头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插刀、两个铆合活动组件以及两个铆合冲头均对称布置于所述产品的左右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有用于压料和卸料的上脱板;所述插刀的上端部固定于上模,插刀的下端部能穿过所述上脱板并凸出上脱板的下表面。
CN202021536801.7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Active CN213350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801.7U CN213350437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801.7U CN213350437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0437U true CN213350437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6801.7U Active CN213350437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0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8621A (zh) * 2022-08-19 2022-11-15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铆合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8621A (zh) * 2022-08-19 2022-11-15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铆合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6006U (zh) 一种冲压复合模具
CN220127267U (zh) 适用于对称工件的快速折弯结构及折弯模具
CN110576100A (zh) 一种锅盖的侧冲孔模具
CN213350437U (zh)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CN103418676B (zh) 车门板冲压翻孔的方法
CN102847804A (zh) 连接件的加工模具
CN215614427U (zh) 一种汽车骨架的冲孔翻边模具
CN211071515U (zh) 一种斜面翻孔装置
CN202779462U (zh) 连接件的加工模具
CN211218275U (zh) 一种锅盖的侧冲孔模具
CN111069430A (zh) 一种驱动块在下压料芯上的复合模具结构
CN214719877U (zh) 异形缩口模具
CN211637988U (zh) 一种连动脱料的冲压模具
CN210907440U (zh) 一种高精密挤压成型模具
CN211464510U (zh) 高强度板制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冲孔侧冲孔修边三工位合模
CN209902023U (zh) 一种冲裁装置
CN211052282U (zh) 一种凸包折弯模具
CN113634703A (zh) 一种铆钉压合治具
CN205520302U (zh) 一种滑撑用封头生产装置
CN112496104A (zh) 一种用于大型板料一次折弯多棱角工件的加工方法
CN207271919U (zh) 一种接线固定支架一次成形模具
CN219401951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精准型冲压模具
CN111729968A (zh) 一种电池盒底板侧冲孔模具及工艺
CN206464444U (zh) 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
CN219944402U (zh) 一种五金件冲压出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