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627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0627B
CN112440627B CN202010840683.7A CN202010840683A CN112440627B CN 112440627 B CN112440627 B CN 112440627B CN 202010840683 A CN202010840683 A CN 202010840683A CN 112440627 B CN112440627 B CN 112440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e
tire
vertical edge
shallow bottom
la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06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0627A (zh
Inventor
昆克尔·丹尼尔
林德策·雅普
泽上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40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0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11/1281Wid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i.e. enlarged width portion at sipe bottom or along its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4Circumferential groove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4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road vehicles, e.g. passenger 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的轮胎不仅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而且发挥优良的湿滑性能。胎面部(2)包括第一陆地部(8)和第二陆地部(9)。在第一陆地部(8)上设置有横贯第一陆地部(8)的多条第一刀槽花纹(16)。第二陆地部(9)包括第一竖向边缘(9a)、第二竖向边缘(9b)以及第一竖向边缘(9a)与第二竖向边缘(9b)之间的踏面。在第二陆地部(9)上设置有自第一竖向边缘(9a)延伸而未到达第二竖向边缘(9b)并中断的多条第二刀槽花纹(17)和自第二竖向边缘(9b)延伸而未到达第一竖向边缘(9a)并中断的多条第三刀槽花纹(18)。第一刀槽花纹(16)包括底面在轮胎轴向的中央部隆起的第一浅底部(21)。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的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的轮胎。该轮胎特别指定了胎肩主槽的宽度与中央主槽的宽度的总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00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的轮胎期望进一步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滑性能。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研究出的发明,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的轮胎不仅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而且发挥优良的湿滑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包括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主槽、被所述主槽所划分的第一陆地部以及安装到车辆上时与所述第一陆地部的车辆内侧邻接的第二陆地部,在所述第一陆地部上设置有横贯所述第一陆地部的多条第一刀槽花纹,所述第二陆地部包括所述第一陆地部一侧的第一竖向边缘、所述第一竖向边缘相反一侧的第二竖向边缘以及所述第一竖向边缘与所述第二竖向边缘之间的踏面,在所述第二陆地部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一竖向边缘延伸而未到达所述第二竖向边缘并中断的多条第二刀槽花纹和自所述第二竖向边缘延伸而未到达所述第一竖向边缘并中断的多条第三刀槽花纹,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包括底面在轮胎轴向的中央部隆起的第一浅底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胎面部由被三条所述主槽所划分的四个陆地部构成,所述第一陆地部和所述第二陆地部被其他两个陆地部夹持。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并以直线状延伸。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二浅底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二浅底部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所述第二竖向边缘一侧端部的位置上。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二浅底部包括以一定深度沿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定深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最大深度与所述第二浅底部的所述定深部的深度之差为0.5mm以上。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三浅底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三浅底部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所述第一竖向边缘一侧端部的位置上。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三浅底部包括以一定深度沿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定深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最大深度与所述第三浅底部的所述定深部的深度之差为0.5mm以上。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一刀槽花纹、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和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轴向朝向相同方向倾斜。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小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缓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急倾斜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小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缓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急倾斜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缓倾斜部为直线状。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急倾斜部为直线状。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所述缓倾斜部与所述第一竖向边缘连通。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所述缓倾斜部与所述第二竖向边缘连通。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二浅底部,所述第二浅底部设置在所述急倾斜部上。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三浅底部,所述第三浅底部设置在所述急倾斜部上。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轮胎的胎面部包括被主槽所划分的第一陆地部和安装到车辆上时与所述第一陆地部的车辆内侧邻接的第二陆地部。在所述第一陆地部上设置有横贯所述第一陆地部的多条第一刀槽花纹。尽管所述第一陆地部具有转弯中接地压力增大的倾向,但所述第一刀槽花纹能够适度地缓和所述第一陆地部的刚性,从而改善在干燥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和转弯性能。
由于所述第二陆地部与所述第一陆地部的车辆内侧邻接,因而具有在直线前进时作用有大于所述第一陆地部的接地压力的倾向。因此,为了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希望抑制所述第二陆地部的刚性降低。在本发明的所述第二陆地部上设置有自第一竖向边缘延伸而未到达第二竖向边缘并中断的多条第二刀槽花纹和自第二竖向边缘延伸而未到达第一竖向边缘并中断的多条第三刀槽花纹。设置在所述第二陆地部上的刀槽花纹即使在湿滑路面上也能够利用其边缘提供较大的摩擦力,因而能够使湿滑性能提高。由于在第二陆地部上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因而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和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不仅利用其边缘在湿滑路面上提供摩擦力,而且通过抑制所述第二陆地部的刚性过度降低而有助于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包括底面在轮胎轴向的中央部隆起的第一浅底部。这样的所述第一刀槽花纹能够不损害上述边缘效应而抑制所述第一陆地部的刚性过度降低,从而能够更为可靠地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为图1的第一陆地部和第二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为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6为图2的D-D线剖视图。
图7为图1的第三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8为图1的第四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9为比较例的轮胎胎面部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
2 胎面部
3 主槽
8 第一陆地部
9 第二陆地部
9a 第一竖向边缘
9b 第二竖向边缘
16 第一刀槽花纹
17 第二刀槽花纹
18 第三刀槽花纹
21 第一浅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用于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可以适当地用作乘用车用充气轮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轮胎1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2。胎面部2具有当轮胎1安装到车辆上时位于车辆外侧的第一胎面端Te1和安装到车辆上时位于车辆内侧的第二胎面端Te2。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例如可以用文字或记号显示在胎侧部(省略图示)上。
在充气轮胎的情形下,第一胎面端Te1和第二胎面端Te2为向正规状态的轮胎1施加正规载荷且外倾角为0°并以平面方式接地时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正规状态是指轮胎被安装在正规轮辋上且填充有正规内压并为无负载的状态。如无特别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轮胎各部分的尺寸等为在所述正规状态下测定的数值。
“正规轮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
“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载荷,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 CAPACITY”。
胎面部2具有在第一胎面端Te1与第二胎面端Te2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主槽3和被主槽3所划分的多个陆地部4。
主槽3包括配置在第一胎面端Te1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第一胎肩主槽5、配置在第二胎面端Te2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第二胎肩主槽6以及配置在第一胎肩主槽5与第二胎肩主槽6之间的一条胎冠主槽7。
优选,自轮胎赤道C至第一胎肩主槽5或者第二胎肩主槽6的槽中心线的轮胎轴向距离L1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0.15~0.30倍。胎面宽度TW为自所述正规状态下的第一胎面端Te1至第二胎面端Te2的轮胎轴向距离。
胎冠主槽7例如设置在轮胎赤道C上。但并不限于这种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各主槽3例如沿着轮胎轴向以平行直线状延伸。各主槽3例如也可以以波状延伸。
优选,各主槽3的槽宽W1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5%~8%。优选,在乘用车用充气轮胎的情形下,各主槽3的深度例如为5~10mm。
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由被上述三条主槽3所划分的四个陆地部4构成。但并不限于这种方式,胎面部2例如也可以由被四条主槽3所划分的五个陆地部4构成。
陆地部4包括第一陆地部8和第二陆地部9。本实施方式的陆地部4还包括第三陆地部10和第四陆地部11。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陆地部8例如被划分在第一胎肩主槽5与胎冠主槽7之间。第二陆地部9在安装到车辆上时与第一陆地部8的车辆内侧邻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陆地部9被划分在第二胎肩主槽6与胎冠主槽7之间。第三陆地部10被划分在第一胎面端Te1与第一胎肩主槽5之间。第四陆地部11被划分在第二胎面端Te2与第二胎肩主槽6之间。第一陆地部8和第二陆地部9被其他两个陆地部(第三陆地部10和第四陆地部11)夹持。
图2表示第一陆地部8和第二陆地部9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第一陆地部8的轮胎轴向宽度W2和第二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宽度W3例如为胎面宽度TW(如图1所示,以下同样)的0.10~0.20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陆地部8的宽度W2和第二陆地部9的宽度W3被设定为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
在第一陆地部8上设置有横贯第一陆地部8的多条第一刀槽花纹16。尽管第一陆地部8在转弯中具有接地压力增大的倾向,但第一刀槽花纹16能够适度地缓和第一陆地部8的刚性,从而能够改善在干燥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和转弯性能。
第二陆地部9包括第一陆地部8一侧的第一竖向边缘9a、第一竖向边缘9a相反一侧的第二竖向边缘9b以及第一竖向边缘9a与第二竖向边缘9b之间的踏面。
由于第二陆地部9与第一陆地部8的车辆内侧邻接,因而在直线前进时具有作用有大于第一陆地部8的接地压力的倾向。因此,为了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希望抑制所述第二陆地部9的刚性降低。在本发明的第二陆地部9上设置有自第一竖向边缘9a延伸而未到达第二竖向边缘9b并中断的多条第二刀槽花纹17和自第二竖向边缘9b延伸而未到达第一竖向边缘9a并中断的多条第三刀槽花纹18。由于第二陆地部9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因而所述第二刀槽花纹17和所述第三刀槽花纹18不仅利用其边缘在湿滑路面上提供摩擦力,而且通过抑制所述第二陆地部的刚性过度降低而有助于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中,“刀槽花纹”是指在踏面上的开口宽度为2.0mm以下的切口,并区别于排水用的槽。各刀槽花纹的最大深度例如为主槽3深度的0.50~0.70倍。
图3表示图2的第一刀槽花纹16的A-A线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刀槽花纹16包括底面在轮胎轴向的中央部隆起的第一浅底部21。这样的所述第一刀槽花纹16能够不损害上述边缘效应而抑制所述第一陆地部8的刚性过度降低,从而能够更为可靠地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第一浅底部21的轮胎轴向长度L2例如为第一陆地部8的轮胎轴向宽度W2(如图2所示)的0.55~0.75倍。这样的第一浅底部21有助于均衡地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滑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浅底部21例如包括在第一刀槽花纹16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定深度的定深部21a和配置在定深部21a两侧的变深部21b。变深部21b的深度在第一刀槽花纹16的长度方向上变化。变深部21b包括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倾斜的侧面24。侧面24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的角度θ2例如为25~35°。
优选,定深部21a的深度d2例如为第一刀槽花纹16的最大深度d1的0.50倍以下。具体而言,优选,定深部21a的深度d2例如为第一刀槽花纹16的最大深度d1的0.20~0.40倍。这样的第一浅底部21不仅确保湿滑性能,而且有效地提高第一陆地部8的刚性。
如图2所示,第一刀槽花纹16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并以直线状延伸。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刀槽花纹1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例如为25~35°。这样的第一刀槽花纹16在湿滑路面上也能够在轮胎轴向上提供摩擦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刀槽花纹16、第二刀槽花纹17和第三刀槽花纹18相对于轮胎轴向朝向相同方向倾斜。而且,第一刀槽花纹16、第二刀槽花纹17和第三刀槽花纹18在轮胎周向上实质上以相同节距配置。这样的刀槽花纹配置有助于抑制第一陆地部8和第二陆地部9的偏磨损。
基于同样的观点,优选,第二刀槽花纹17的第一陆地部8一侧的端部17a相对于第一刀槽花纹16的第二陆地部9一侧的端部16a在轮胎周向上错位。第二刀槽花纹17的所述端部17a与第一刀槽花纹16的所述端部16a的轮胎周向距离L3例如为第一刀槽花纹16的轮胎周向的1节距长度P1的0.15~0.30倍。
第二刀槽花纹17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例如为第二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宽度W3的0.40~0.60倍。
第二刀槽花纹17例如既可以弯曲也可以一部分弯曲。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刀槽花纹17例如具有一个弯曲部26。自第一竖向边缘9a至弯曲部26的轮胎轴向距离L5例如为第二刀槽花纹17的轮胎轴向长度L4的0.40~0.60倍。这样的第二刀槽花纹17利用其边缘在多方向上提供摩擦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在湿滑行驶时的牵引力和旋转性能。
第二刀槽花纹17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缓倾斜部27和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缓倾斜部27的角度倾斜的急倾斜部28。缓倾斜部27与第一竖向边缘9a连通。缓倾斜部27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3例如为5~15°。急倾斜部28包括第二刀槽花纹17的第二竖向边缘9b一侧的端部17b。急倾斜部28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4例如为40~50°。优选,缓倾斜部27和急倾斜部28分别以直线状延伸。
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缓倾斜部27的所述角度θ3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急倾斜部28的所述角度θ4大于第一刀槽花纹16的所述角度θ1。这可以使第一刀槽花纹16的边缘和第二刀槽花纹17的边缘接地时的打音白噪声化,从而提高噪声性能。
图4表示第二刀槽花纹17的B-B线剖视图。如图4所示,第二刀槽花纹17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二浅底部22。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浅底部22包括第二刀槽花纹17的第二竖向边缘9b一侧端部17b。这样的第二刀槽花纹17可以维持第二陆地部9的刚性,从而确保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优选,第二浅底部22设置在急倾斜部28(如图2所示)上。这可以有效地维持第二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的刚性。
第二浅底部22的轮胎轴向长度L6例如为第二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宽度W3(如图2所示)的0.20~0.30倍。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浅底部22的所述长度L6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6的第一浅底部21(如图3所示)的轮胎轴向长度L2。
第二浅底部22包括以一定深度在第二刀槽花纹17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定深部22a和与定深部22a的底面相连并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倾斜的侧面22b。第二浅底部22的侧面22b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的角度θ5例如为5~15°。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二浅底部22的侧面22b的所述角度θ5小于第一浅底部21的变深部21b的侧面24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的角度θ2(如图3所示)。这样的第二浅底部22能够使轮胎轴向的长度变小,从而能够抑制湿滑性能受到损害。
第二刀槽花纹17的最大深度d3与第二浅底部22的定深部22a的深度d4之差至少为0.5mm以上。优选,第二浅底部22的定深部22a的深度d4为第二刀槽花纹17的所述深度d3的0.50倍以下。具体而言,第二浅底部22的定深部22a的深度d4为第二刀槽花纹17的所述深度d3的0.20~0.30倍。这样的第二浅底部22均衡地使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滑性能提高。
如图2所示,优选,第三刀槽花纹18与第一刀槽花纹16的第二陆地部9一侧端部16a在轮胎轴向上延长的假想区域不重叠。而且,优选,第三刀槽花纹18与第二刀槽花纹17的第二竖向边缘9b一侧端部17b在轮胎轴向上延长的假想区域不重叠。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第三刀槽花纹18例如分别与第一刀槽花纹16整体在轮胎轴向上延长的假想区域和第二刀槽花纹17整体在轮胎轴向上延长的假想区域不重叠。这样的第三刀槽花纹18的配置有助于抑制第一陆地部8和第二陆地部9的偏磨损。而且,这样的刀槽花纹配置能够使各刀槽花纹的打音白噪声化,从而有助于提高噪声性能。
第三刀槽花纹18的轮胎轴向长度L7例如为第二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宽度W3的0.40~0.60倍。
第三刀槽花纹18例如既可以弯曲也可以一部分弯曲。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刀槽花纹18例如具有一个弯曲部31。自第二竖向边缘9b至第三刀槽花纹18的弯曲部31的轮胎轴向距离L8例如为第三刀槽花纹18的轮胎轴向长度L7的0.40~0.60倍。这样的第三刀槽花纹18利用其边缘在多方向上提供摩擦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在湿滑行驶时的牵引力和旋转性能。
第三刀槽花纹18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缓倾斜部32和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缓倾斜部32的角度倾斜的急倾斜部33。缓倾斜部32与第二竖向边缘9b连通。缓倾斜部32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6例如为5~15°。急倾斜部33包括第三刀槽花纹18的第一竖向边缘9a一侧的端部18b。急倾斜部33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7例如为40~50°。优选,缓倾斜部32和急倾斜部33分别以直线状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刀槽花纹18的缓倾斜部32与第二刀槽花纹17的缓倾斜部27平行配置。而且,第三刀槽花纹18的急倾斜部33与第二刀槽花纹17的急倾斜部28平行配置。
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第三刀槽花纹18的缓倾斜部32的所述角度θ6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第三刀槽花纹18的急倾斜部33的所述角度θ7大于第一刀槽花纹16的所述角度θ1。这可以使第一刀槽花纹16的边缘和第三刀槽花纹18的边缘接地时的打音白噪声化,从而提高噪声性能。
图5表示第三刀槽花纹18的C-C线剖视图。如图5所示,第三刀槽花纹18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三浅底部23。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浅底部23包括第三刀槽花纹18的第一竖向边缘9a一侧的端部18b(如图2所示)。这样的第三刀槽花纹18可以维持第二陆地部9的刚性,从而确保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优选,第三浅底部23设置在第三刀槽花纹18的急倾斜部33上。这可以有效地维持第二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的刚性。
第三浅底部23的轮胎轴向长度L9例如为第二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宽度W3(如图2所示)的0.20~0.30倍。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浅底部23的所述长度L9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6的第一浅底部21(如图3所示)的轮胎轴向长度L2。
第三浅底部23包括以一定深度在第三刀槽花纹18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定深部23a。第三刀槽花纹18的最大深度d5与第三浅底部23的定深部23a的深度d6之差至少为0.5mm以上。优选,第三浅底部23的定深部23a的深度d6为第三刀槽花纹18的所述深度d5的0.50倍以上。具体而言,第三浅底部23的定深部23a的深度d6为第三刀槽花纹18的所述深度d5的0.80~0.95倍。这能够使第三刀槽花纹18发挥优良的湿滑性能。
图6作为用于表示各刀槽花纹的剖视图的图表示图2的第一刀槽花纹16的D-D线剖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刀槽花纹包括开口部38和与开口部38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相连的窄幅部39。开口部38的宽度W5例如为1.0~2.0mm。窄幅部39的宽度W6例如为0.3~0.8mm。这样的刀槽花纹有助于均衡地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滑性能。
图7表示第三陆地部10的放大图。如图7所示,在第三陆地部10上设置有自第一胎面端Te1沿轮胎轴向延伸且在第一胎肩主槽5跟前中断的多条第一横槽36。这样的第一横槽36不仅维持第三陆地部10的刚性,而且发挥优良的排水性能。
自第一横槽36至第一胎肩主槽5的轮胎轴向距离L10例如为第三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宽度W4的0.05~0.15倍。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所述距离L10小于第二刀槽花纹17的轮胎轴长度L4和第三刀槽花纹18的轮胎轴向长度L7(如图2所示,以下同样)。这可以抑制第三陆地部10的刚性被过度提高。
第一横槽36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朝向与第一刀槽花纹16相反方向倾斜。第一横槽3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8例如为5~15°。优选,第一横槽36的所述角度θ8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这样的第一横槽36有助于提高在湿滑路面上的牵引力。
图8表示第四陆地部11的放大图。如图8所示,在第四陆地部11上设置有自第二胎面端Te2沿轮胎轴向延伸并与第二胎肩主槽6连通的多条第二横槽37。这样的第二横槽37有助于提高湿滑性能。
第二横槽37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朝向与第二刀槽花纹17和第三刀槽花纹18相反方向倾斜。第二横槽37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9例如为5~15°。优选,第二横槽37的所述角度θ9小于第二刀槽花纹17的急倾斜部28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4和第三刀槽花纹18的急倾斜部33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7。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可以变更为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而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胎面图案且尺寸为195/65R15的轮胎。试制了图9所示的轮胎作为比较例。如图9所示,比较例的轮胎分别在第一陆地部a和第二陆地部b上设置有横贯陆地部的刀槽花纹c。此外,刀槽花纹c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刀槽花纹相同的断面形状。除去上述构成以外,比较例的轮胎与图1所示的轮胎实质相同。对各试验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滑性能进行了测试。各试验轮胎的共同规格和测试方法如下:
安装轮辋:15×6.0J
轮胎内压:230kPa
测试车辆:前轮驱动车、排气量1600cc
轮胎安装位置:全轮
测试方法如下。
<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利用驾驶员的感官对上述试验车辆在干燥路面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是以比较例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则表示操纵稳定性越优良。
<湿滑性能>
利用驾驶员的感官对上述试验车辆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的行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以比较例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则表示湿滑性能越优良。
测试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测试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提高了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滑性能。

Claims (18)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
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
所述胎面部包括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主槽、被所述主槽所划分的第一陆地部以及安装到车辆上时与所述第一陆地部的车辆内侧邻接的第二陆地部,
在所述第一陆地部上设置有横贯所述第一陆地部的多条第一刀槽花纹,
所述第二陆地部包括所述第一陆地部一侧的第一竖向边缘、所述第一竖向边缘相反一侧的第二竖向边缘以及所述第一竖向边缘与所述第二竖向边缘之间的踏面,
在所述第二陆地部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一竖向边缘延伸而未到达所述第二竖向边缘并中断的多条第二刀槽花纹和自所述第二竖向边缘延伸而未到达所述第一竖向边缘并中断的多条第三刀槽花纹,
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包括底面在轮胎轴向的中央部隆起的第一浅底部,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小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缓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急倾斜部,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二浅底部,所述第二浅底部设置在所述急倾斜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胎面部由被三条所述主槽所划分的四个陆地部构成,
所述第一陆地部和所述第二陆地部被其他两个陆地部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并以直线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二浅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浅底部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所述第二竖向边缘一侧端部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浅底部包括以一定深度沿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定深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最大深度与所述第二浅底部的所述定深部的深度之差为0.5m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三浅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浅底部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所述第一竖向边缘一侧端部的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浅底部包括以一定深度沿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定深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最大深度与所述第三浅底部的所述定深部的深度之差为0.5mm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刀槽花纹、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和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轴向朝向相同方向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小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缓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角度倾斜的急倾斜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倾斜部为直线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急倾斜部为直线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的所述缓倾斜部与所述第一竖向边缘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所述缓倾斜部与所述第二竖向边缘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括底面隆起的第三浅底部,
所述第三浅底部设置在所述急倾斜部上。
CN202010840683.7A 2019-08-30 2020-08-20 轮胎 Active CN112440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7537 2019-08-30
JP2019157537A JP7363209B2 (ja) 2019-08-30 2019-08-30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627A CN112440627A (zh) 2021-03-05
CN112440627B true CN112440627B (zh) 2024-04-05

Family

ID=7204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0683.7A Active CN112440627B (zh) 2019-08-30 2020-08-20 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85939B1 (zh)
JP (1) JP7363209B2 (zh)
CN (1) CN11244062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2800A (ja) * 2014-07-17 2016-02-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99118A (ja) * 2015-04-09 2016-12-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539033A (zh) * 2016-06-24 2018-01-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269565A1 (en) * 2016-07-12 2018-01-1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CN108146154A (zh) * 2016-11-14 2018-06-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2018103674A (ja) * 2016-12-22 2018-07-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18138461A (ja) * 2018-06-19 2018-09-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375634A1 (en) * 2017-03-15 2018-09-1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JP2018154188A (ja) * 2017-03-16 2018-10-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08621705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EP3489037A1 (en) * 2017-11-27 2019-05-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Tyre
CN109835122A (zh) * 2017-11-27 2019-06-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2019094006A (ja) * 2017-11-27 2019-06-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19094009A (ja) * 2017-11-27 2019-06-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09968913A (zh) * 2017-11-27 2019-07-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0547B2 (ja) * 2014-01-27 2018-11-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2800A (ja) * 2014-07-17 2016-02-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99118A (ja) * 2015-04-09 2016-12-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539033A (zh) * 2016-06-24 2018-01-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269565A1 (en) * 2016-07-12 2018-01-1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CN108146154A (zh) * 2016-11-14 2018-06-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2018103674A (ja) * 2016-12-22 2018-07-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EP3375634A1 (en) * 2017-03-15 2018-09-1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CN108621705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2018154188A (ja) * 2017-03-16 2018-10-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EP3489037A1 (en) * 2017-11-27 2019-05-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Tyre
CN109835122A (zh) * 2017-11-27 2019-06-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2019094006A (ja) * 2017-11-27 2019-06-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19094009A (ja) * 2017-11-27 2019-06-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09968913A (zh) * 2017-11-27 2019-07-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2018138461A (ja) * 2018-06-19 2018-09-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5785A (ja) 2021-03-04
EP3785939B1 (en) 2022-03-09
CN112440627A (zh) 2021-03-05
EP3785939A1 (en) 2021-03-03
JP7363209B2 (ja) 2023-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6154B (zh) 轮胎
US10710415B2 (en) Tire
US9994077B2 (en) Pneumatic tire
US10202007B2 (en) Pneumatic tire
JP6891624B2 (ja) タイヤ
US10272725B2 (en) Pneumatic tire
EP2664464A1 (en) Pneumatic tire
EP3489036B1 (en) Tyre
JP7035769B2 (ja) タイヤ
US10780743B2 (en) Tire
EP3078506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8621710B (zh) 充气轮胎
JP7206952B2 (ja) タイヤ
JP60972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43155B2 (ja) タイヤ
CN110091676B (zh) 轮胎
JP7095371B2 (ja) タイヤ
JP7342400B2 (ja) タイヤ
JP7176320B2 (ja) タイヤ
JP7052319B2 (ja) タイヤ
EP3960504B1 (en) Tire
CN112440627B (zh) 轮胎
CN110588249B (zh) 轮胎
JP7052318B2 (ja) タイヤ
CN112937222B (zh) 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