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211A -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0211A
CN112440211A CN202010856259.1A CN202010856259A CN112440211A CN 112440211 A CN112440211 A CN 112440211A CN 202010856259 A CN202010856259 A CN 202010856259A CN 112440211 A CN112440211 A CN 112440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rotary table
conveying
conveying section
preparation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62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山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okogi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4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1/00Methods for use of abrasive blasting for producing particular effect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 B24C1/08Methods for use of abrasive blasting for producing particular effect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e.g. smoothing a surface by making use of liquid-borne abra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1/00Methods for use of abrasive blasting for producing particular effect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3/00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 B24C3/02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mponent assemblies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7/00Equipment for feeding abrasive material; Controlling the flowability, constitution, or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brasive blasts
    • B24C7/0046Equipment for feeding abrasive material; Controlling the flowability, constitution, or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brasive blasts the abrasive material being fed in a gaseous c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9/00Appurtenances of 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e.g. working chamber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used abrasiv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3/00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 B24C3/18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essentially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moving workpieces into different working positions
    • B24C3/20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essentially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moving workpieces into different working positions the work being supported by turn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 Multi-Process Working Machines And System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针对多个工件的整体的处理时间的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加工形成有孔的工件的喷丸处理装置具备:在内部形成有供工件搬入的加工室的机箱;对配置于加工室的工件的孔喷射喷射材料的喷射机构;以及在工件的准备位置与机箱之间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具有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使工件移动的输送部设置于其上表面,能够配置多个工件的板状的旋转台,旋转台在规定的旋转位置连接输送部与准备位置以及机箱,在准备位置与旋转台的旋转轴之间,具有用于检查工件的孔的状态的检查区域。

Description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形成于工件的孔的内壁进行喷丸强化,施加压缩残留应力的装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75660号
然而,考虑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等,加工开孔的工件。而且,为了确保工件的品质,考虑对工件的加工的优劣进行检查。例如,考虑在工件的加工工序之后进行检查工序,在检查工序之后开始下一个工件的加工工序。然而,能够辨认形成于工件的孔的内壁的方向被限定,所以存在检查工序需要时间的担忧。检查工序越需要时间则下一个工件的加工工序的开始越延迟,所以结果是存在针对多个工件的整体的处理时间增加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针对多个工件的整体的处理时间的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一侧面的装置是加工形成有孔的工件的喷丸处理装置。该装置具备机箱、喷射机构以及输送装置。机箱在内部形成有供工件搬入的加工室。喷射机构向配置于加工室的工件的孔喷射喷射材料。输送装置在工件的准备位置与机箱之间输送工件。输送装置具有板状的旋转台。旋转台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使工件移动的输送部被设置于其上表面,能够配置多个工件。旋转台在规定的旋转位置连接输送部与准备位置以及机箱。该装置在准备位置与旋转台的旋转轴之间,具有用于检查工件的孔的状态的检查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的喷丸处理装置,加工前的工件通过输送装置被从准备位置向机箱输送。设置于旋转台的输送部根据旋转台的旋转而与准备位置以及机箱连接。在旋转台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加工前的工件能够从准备位置向旋转台移动,加工完毕的工件能够从机箱向旋转台移动。而且,在旋转台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加工前的工件能够从输送部向机箱移动,并且加工后的工件被配置于准备位置与旋转台的旋转轴之间的检查区域。因此,该喷丸处理装置能够使工件的加工工序、与加工后的工件的检查工序重叠。因此,该喷丸处理装置与采用了直线状的输送路的喷丸处理装置相比,能够缩短针对多个工件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孔也可以形成于工件的底部,检查区域也可以设定在旋转台的下方,也可以在旋转台形成能够从下方辨认工件的底部的第一开口。在该情况下,形成于工件的底部的孔的状态利用设置于旋转台的下方的检查区域,经由第一开口而被检查。因此,喷丸处理装置能够检查形成于工件的底部的孔的状态而不改变工件的姿势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输送部也可以具有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也可以配置为相互沿同一方向伸延,第一开口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输送部与第二输送部之间。在该情况下,喷丸处理装置能够以跨越第一开口的方式输送工件。因此,喷丸处理装置能够经由第一开口检查形成于工件的底部的孔的状态而不改变工件的姿势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输送部也可以具有第三输送部以及第四输送部,第三输送部以及第四输送部也可以配置为相互沿同一方向伸延,也可以在旋转台上,在第三输送部与第四输送部之间形成能够从下方辨认工件的底部的第二开口。在该情况下,喷丸处理装置能够以跨越第二开口的方式输送工件。因此,喷丸处理装置能够经由第二开口检查形成于工件的底部的孔的状态而不改变工件的姿势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机箱、旋转轴以及准备位置也可以以直线状排列,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第三输送部以及第四输送部也可以沿相同的方向伸延,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与第三输送部以及第四输送部也可以配置为通过旋转轴的径向的直线成为对称轴的线对称。在该情况下,在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与准备位置连接时,第三输送部以及第四输送部与机箱连接。而且,若旋转台旋转180度,则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与机箱连接,第三输送部以及第四输送部与准备位置连接。这样,输送部能够在每旋转180度时与机箱以及准备位置双方连接,所以能够在每旋转旋180度时进行旋转台与准备位置之间的工件的移动、和旋转台与机箱之间的工件的移动。由此,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所以喷丸处理装置能够进一步缩短针对多个工件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旋转台也可以以与准备位置对应的规定的高度被支承,喷丸处理装置也可以还具备使工件向准备位置升降的升降部。在该情况下,喷丸处理装置能够使工件向准备位置的配置自动化。
在一实施方式中,喷丸处理装置也可以对孔的内壁进行喷丸强化加工。在该情况下,喷丸处理装置能够对孔的内壁施加压缩残留应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喷射机构也可以具备:加压罐,其存积喷射材料,与压缩气体供给源连接;混合部,其与压缩气体供给源连接,混合从加压罐定量供给的喷射材料与压缩空气;以及喷嘴,其与混合部连接,与压缩空气一起喷射喷射材料。在该情况下,喷丸处理装置能够与压缩空气一起喷射喷射材料。
本发明的其它侧面的方法是加工形成有孔的工件的喷丸处理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将第一工件配置于准备位置的工序;使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的输送部被设置于其上表面的板状的旋转台旋转,连接准备位置与输送部的第一端部的工序;使第一工件从准备位置向旋转台的输送部移动的工序;使配置有第一工件的旋转台旋转,连接具有加工室的机箱与输送部的第一端部,并且连接准备位置与输送部的第二端部的工序;使第一工件从旋转台向加工室移动的工序;将第二工件配置于准备位置的工序;使第二工件从准备位置向旋转台移动的工序;使被加工后的第一工件向旋转台移动的工序;使配置有被加工后的第一工件以及第二工件的旋转台旋转,连接机箱与输送部的第二端部并且连接准备位置与输送部的第一端部的工序;以及使第二工件从旋转台向加工室移动,并且检查旋转台上的被加工后的第一工件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侧面的喷丸处理方法,第一工件被配置于旋转台,通过旋转台的旋转而向与机箱对置的位置输送。第一工件被向机箱搬入而被加工。而且,第二工件被配置于旋转台。被加工后的第一工件再次被配置于旋转台。配置有被加工后的第一工件以及第二工件的旋转台旋转,由此被加工后的第一工件被配置于检查区域,第二工件被向与机箱对置的位置输送。这样,喷丸处理方法在使第一工件位于检查区域时,能够处于能够将第二工件向机箱搬入的状态。因此,喷丸处理方法能够使工件的加工工序、与加工后的工件的检查工序重叠。因此,喷丸处理方法与采用了直线状的输送路的喷丸处理方法相比,能够缩短针对多个工件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针对多个工件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喷丸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工件的一个例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托盘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托盘的其它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方法进行的工件的移动的一个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喷丸处理装置,10…机箱,20…喷射机构,23…加压罐,24…混合部,25…喷嘴,40…输送装置,41…旋转台,41a…第一开口,41b…第二开口,43…输送部,43A…第一端部,43a…第一输送部,43B…第二端部,43b…第二输送部,43d…第三输送部,43e…第四输送部,45…升降部,F1~F3…内壁,H1…准备位置,G1~G3…孔,L…直线,M…旋转轴,R…加工室,W…工件,W1…第一工件,W2…第二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在图中表示方向,但也对图中的X方向、Y方向、Z方向也进行说明。这里,X方向、Y方向、Z方向在图1的视线中,分别是指相对于纸面,水平方向(X方向、Y方向)以及铅垂方向(Z方向)。
[工件的结构]
图4是表示工件的一个例子的局部剖视图。如图4所示,工件W是立体物,朝向内部形成孔。在图4的例子中,在工件W的外表面形成三个孔G1~G3。孔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工件由金属形成。工件的一个例子是发动机的气缸盖、气缸体、曲轴或者模具等。孔的一个例子是水冷孔等冷却件孔、挤压销用的孔或者深部温度计的插入孔。孔的内径作为一个例子大约是4~15mm,孔的长度(深度)作为一个例子大约是50~400mm。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置于铸造用模具的水冷孔进行了喷丸处理。
喷丸处理作为一个例子,是切削表面的喷砂加工、施加压缩残留应力的喷丸强化加工等。加工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例,可以包含能够应用在孔的侧壁的任意适当的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丸处理进行了喷丸强化加工。
[喷丸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喷丸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局部剖视图。图1~图3所示的喷丸处理装置1是对形成有孔的工件进行加工的装置。
喷丸处理装置1具备机箱10、喷射机构20、集尘机30、输送装置40以及控制部60。
机箱10在内部形成供工件W搬入的加工室R(参照图3)。机箱10作为一个例子是箱体。在机箱10的侧面设置开闭机箱10的闸门10a。闸门10a作为一个例子,开闭机箱10的侧面中的上半部分左右。闸门10a在将工件W向加工室R搬入的情况下,或者在从加工室R搬出工件W的情况下打开,打开机箱10。闸门10a在加工工件W的情况下关闭,密封机箱10。闸门10a的驱动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实现。在加工室R中,在规定的高度位置支承能够移动地支承工件W的工作台10b(参照图3)。工作台10b作为一个例子是辊输送机。
喷射机构20向配置于加工室R的工件W的孔喷射喷射材料。喷射材料的一个例子是喷丸(钢球)等磨粒。喷射机构20能够使用重力式(吸引式)的装置、直压式(加压式)的装置、离心式装置等任何类型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装置作为一个例子,使用直压式喷射机构。
喷射机构20具备加压罐23、混合部24以及喷嘴25。加压罐23存积喷射材料,与压缩气体供给源(未图示)连接。加压罐23的内部通过从压缩气体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而被加压。作为一个例子,混合部24配置于加压罐23的下方。混合部24与压缩气体供给源(未图示)连接,将从加压罐23定量供给的喷射材料与压缩空气混合。喷嘴25配置于加工室R。喷嘴25与混合部24连接,与压缩空气一起喷射喷射材料。喷嘴25的位置以及喷射方向被机器人26(参照图2以及图3)控制。喷嘴25被机器人26把持,插入到工件W的孔。
喷射机构20也可以具备再次利用在加工中使用过的喷射材料的机构。在加工室R的下部配置料斗27。通过喷嘴25喷射的喷射材料与粉尘一起向加工室R的下部落下,被料斗27收纳。管道28与料斗27连接。管道28与使用空气进行分级的旋风分离器21连接。被料斗27收纳的粉尘以及喷射材料经由管道28向旋风分离器21供给,分级为粉尘和能够利用的喷射材料。旋风分离器21与加压罐23连接。能够利用的喷射材料被向加压罐23供给,作为向工件W喷射的喷射材料被再次利用。
旋风分离器21经由管道31与集尘机30连接。集尘机30是吸引除去粉尘的装置。被旋风分离器21分离出的粉尘经由管道31而被集尘机30吸引。加工室R经由管道32与集尘机30连接。加工室R的粉尘经由管道32而被集尘机30吸引。
输送装置40在工件W的准备位置H1与机箱10之间输送工件W。准备位置H1是供由此加工的工件W配置的位置,是与收纳于加工室R的工作台10b相同的高度。准备位置H1也可以是加工完毕的工件W返回的位置。输送装置40具有能够配置多个工件W的板状的旋转台41。旋转台41例如呈圆盘形状。旋转台41设置为能够以沿Z方向延伸的旋转轴M(参照图1)为中心旋转。旋转台41通过旋转马达42而旋转。旋转台41配置于准备位置H1与机箱10之间。例如,旋转台41以旋转轴M、机箱10以及准备位置H1直线状排列的方式配置。旋转台41以与准备位置H1对应的规定的高度被支承。例如,旋转台41被支承为与准备位置H1相同的高度。
旋转台41将使工件W移动的输送部43(参照图1)设置于其上表面。旋转台41在规定的旋转位置连接输送部43与准备位置H1以及机箱10。在输送部43的第一端部43A(参照图2)与准备位置H1连接时,输送部43的第二端部43B(参照图2)与机箱10连接。由此,能够并行进行旋转台41与准备位置H1之间的工件W的移动、和旋转台41与机箱10之间的工件W的移动。此外,在图2的例子中,由于旋转轴M、机箱10以及准备位置H1以直线状排列,所以在输送部43的第一端部43A与机箱10连接时,输送部43的第二端部43B与准备位置H1连接。这样,旋转台41能够仅利用半旋转就能够再次连接输送部43与准备位置H1以及机箱1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的旋转位置是180度的倍数。输送部43的一个例子是辊输送机。
旋转台41在规定的旋转位置配置多个工件W(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工件W)。因此,输送部43能够分离为各个工件W用。例如,输送部43以通过旋转轴M的径向的直线L(参照图2)为基准而分离为两个。
输送部43具有第一个工件用的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配置为相互沿同一方向伸延。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平行分离地设置。在旋转台41的第一输送部43a与第二输送部43b之间形成能够从下方辨认工件W的底部的第一开口41a。第一开口41a贯通旋转台41而形成,在后述的检查中作为窗发挥功能。输送部43也可以在旋转台41中,在比第一开口41a靠径向外侧具备第一辅助输送部43c。第一辅助输送部43c辅助工件W的移动。
输送部43具有第二个工件用的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配置为相互沿同一方向伸延。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平行分离地设置。在旋转台41的第三输送部43d与第四输送部43e之间形成能够从下方辨认工件W的底部的第二开口41b。第二开口41b贯通旋转台41而形成,在后述的检查中作为窗发挥功能。输送部43也可以在旋转台41中,在比第二开口41b靠径向外侧具备第二辅助输送部43f。第二辅助输送部43f辅助工件W的移动。
第一输送部43a、第二输送部43b、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也可以沿相同的方向伸延。而且,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与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也可以配置为通过旋转轴M的径向的直线L成为对称轴的线对称。由此,旋转台41的每次180度旋转,都能够连接输送部43与准备位置H1以及机箱10。
旋转台41也可以在其中央,设置有与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对应的第一限位器44a。旋转台41也可以在其中央,设置有与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对应的第二限位器44b。由此,工件W能够停止在旋转台41上。也可以在第一限位器44a、第二限位器44b设置用于固定工件W的销。
喷丸处理装置1在准备位置H1与旋转台41的旋转轴M之间(图1的区域D3)具有用于检查工件W的孔的状态的检查区域。检查区域是作业员、机器人等目视观察或者使用检查设备的位置,设定在旋转台41的上方或者下方。第一检查区域D1设定在旋转台41的上方,使用第一检查设备N1检查形成于工件W的上表面或者侧面的孔的状态。第二检查区域D2设定在旋转台41的下方,使用第二检查设备N2检查形成于工件W的底部的孔的状态。第一检查设备N1以及第二检查设备N2是具有传感器功能的设备,能够根据残留应力、颜色、粗糙度、砂残留检查等、检查而准备适当的设备。
喷丸处理装置1也可以具备在准备位置H1使工件W升降的升降部45。升降部45具有能够配置工件W的第五输送部45a。升降部4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使第五输送部45a移动到准备位置H1的高度。由此,能够自动进行工件W的准备。
上述喷丸处理装置1的各结构由控制部60统一控制。控制部60作为一个例子包含显示部以及处理部。处理部是具有CPU以及存储部等的一般的计算机。控制部60使用预先设定的程序,执行工件W的输送、加工、检查等。
[输送用的托盘]
工件W也可以配置于托盘50而被输送。由于旋转台41具有开口,所以存在因工件W的宽度而无法输送的担忧。使用托盘50,由此即使是各种宽度的工件W也能够对应。在该情况下,为了检查形成于工件W的底部的孔,也在托盘50形成开口。图5是表示托盘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的(A)是俯视图,图5的(B)是侧视图。图5所示的托盘50具有将工件W定位的固定部50b、以及形成于被固定部50b围起的区域的开口50a。在托盘50形成用于与设置于旋转台的第一限位器44a或者第二限位器44b的销卡合的孔50c。销与孔50c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由旋转台41的离心力引起的工件的落下。此外,开口50a的大小、固定部50b的位置能够根据工件W而适当地改变。图6是表示托盘的其它例的图。图6的(A)是俯视图,图6的(B)是侧视图。图6所示的托盘51具有比开口50a稍大的开口51a、以及根据开口51a的形状而配置的固定部51b。在托盘51与孔50c相同形成孔51c。
[喷丸处理方法]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流程图表示从第一工件W1的准备到检查结束,包含第一工件W1之后下一个被加工的第二工件W2的处理。以下,虽对控制部60执行流程图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工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能够通过手动进行。此外,参照图8来说明流程图。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方法进行的工件的移动的一个例子的图。
最初,作为第一工件的准备工序(S10),控制部60在准备位置H1准备第一工件W1。例如,控制部60使其它输送部将第一工件W1配置在升降部45的第五输送部45a上。控制部60使升降部45,以使第五输送部45a成为准备位置H1的高度的方式将第五输送部45a上升。
接着,作为输送部连接工序(S12),控制部60连接准备位置H1与输送部43的第一端部43A。控制部60使旋转台41旋转到规定的旋转位置,从而连接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与准备位置H1的第五输送部45a。此外,在旋转台41已经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能够省略输送部连接工序(S12)。
接着,作为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14),控制部60使第一工件W1从准备位置H1向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移动。控制部60使第五输送部45a、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驱动,从而使第一工件W1从准备位置H1向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移动。第一工件W1与第一限位器44a抵接从而被定位。在使用托盘50的情况下,孔50c与第一限位器44a的销卡合而固定。
接着,作为输送部连接工序(S16),控制部60使旋转台41旋转,连接机箱10与输送部43的第一端部43A,并且连接准备位置H1与输送部43的第二端部43B。控制部60使旋转台41旋转而使第一工件W1移动到与机箱10对置的位置。例如,如图8的(A)以及图8的(B)所示,通过旋转台41的180度的旋转,第一工件W1移动到与机箱10对置的位置。此时,机箱10内的工作台10b与输送部43的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被连接。并且,准备位置H1的第五输送部45a与输送部43的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被连接。
接着,作为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18),控制部60使第一工件W1从旋转台41向加工室R移动。控制部60驱动第一输送部43a、第二输送部43b以及工作台10b,从而使第一工件W1从旋转台41向加工室R移动。控制部60在加工室R中对形成于第一工件W1的孔进行加工。
第二工件的准备工序(S20)以及第二工件的移动工序(S22)能够与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18)同时开始,在后述的输送部连接工序(S24)开始前结束。以下,为了说明,虽以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18)、第二工件的准备工序(S20)、第二工件的移动工序(S22)、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24)的顺序进行说明,但实施顺序并不限于此。
作为第二工件的准备工序(S20),控制部60在准备位置H1准备第二工件W2。例如,控制部60使其它输送部将第二工件W2配置在升降部45的第五输送部45a上。控制部60使升降部45,以使第五输送部45a成为准备位置H1的高度的方式将第五输送部45a上升。
作为第二工件的移动工序(S22),控制部60使第二工件W2从准备位置H1向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移动。控制部60驱动第五输送部45a、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从而使第二工件W2从准备位置H1向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移动。第二工件W2与第二限位器44b抵接从而被定位。在使用托盘50的情况下,孔50c与第二限位器44b的销卡合而被固定。如图8的(B)以及图8的(C)所示,成为第一工件W1在机箱10内被加工,第二工件W2配置于旋转台上的状态。
作为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24),控制部60使第一工件W1从加工室R向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移动。控制部60驱动工作台10b、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从而使第一工件W1从加工室R向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移动。第一工件W1与第一限位器44a抵接从而被定位。如图8的(C)以及图8的(D)所示,第一工件W1从机箱10向旋转台41移动。
若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18)、第二工件的准备工序(S20)、第二工件的移动工序(S22)以及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24)结束,则执行输送部连接工序(S26)。
作为输送部连接工序(S26),控制部60使旋转台41旋转,连接机箱10与输送部43的第二端部43B,并且连接准备位置H1与输送部43的第一端部43A。控制部60使旋转台41旋转,使第一工件W1移动到与准备位置H1对置的位置,并且使第二工件W2移动到与机箱10对置的位置。由此,第一工件W1位于检查区域。例如,如图8的(E)以及图8的(F)所示,通过旋转台41的180度的旋转,第一工件W1移动到与准备位置H1对置的位置移动,第二工件W2移动到与机箱10对置的位置。此时,机箱10内的工作台10b与输送部43的第三输送部43d以及第四输送部43e被连接。并且,准备位置H1的第五输送部45a与输送部43的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被连接。
接着,作为第二工件的移动工序(S28),控制部60使第二工件W2从旋转台41向加工室R移动。控制部60驱动第三输送部43d、第四输送部43e以及工作台10b驱动,从而使第二工件W2从旋转台41向加工室R移动。控制部60在加工室R中对形成于第二工件W2的孔进行加工。
第一工件的检查工序(S30)能够与第二工件的移动工序(S28)同时开始。作为第一工件的检查工序(S30),控制部60使第一检查设备N1或者第二检查设备N2检查第一工件W1。
接着,作为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32),控制部60使第一工件W1从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向准备位置H1移动。控制部60驱动第五输送部45a、第一输送部43a以及第二输送部43b,从而使第一工件W1从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向准备位置H1移动。此时,准备位置成为工件的排出位置。第一工件W1通过升降部45而下降,被排出。若第一工件的移动工序(S32)结束,则图7所示的流程图结束。工件W被依次加工。因此,如图8的(F)以及图8的(G)所示,在第一工件W1被排出之后,配置第三工件W3。以后的处理从图8的(C)开始同样地重复。
[实施方式的汇总]
根据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加工前的工件W被输送装置40从准备位置H1向机箱10输送。设置于旋转台41的输送部43根据旋转台41的旋转而与准备位置H1以及机箱10连接。在旋转台41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加工前的工件W能够从准备位置H1向旋转台41移动,加工完毕的工件W能够从机箱10向旋转台41移动。而且,在旋转台41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加工前的工件W能够从输送部43向机箱10移动,并且加工后的工件W被配置于准备位置H1与旋转台41的旋转轴M之间的检查区域(第一检查区域D1、第二检查区域D2)。因此,该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能够使工件W的加工工序与加工后的工件W的检查工序重叠。因此,该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与采用了直线状的输送路的喷丸处理装置相比,能够缩短针对多个工件W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根据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形成于工件W的底部的孔的状态,利用设置于旋转台41的下方的第二检查区域D2并经由第一开口41a或者第二开口41b而被检查。因此,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能够不改变工件W的姿势等而检查在工件W的底部形成的孔的状态。
根据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能够以跨越第一开口41a以及第二开口41b的方式输送工件。因此,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能够经由第一开口41a或者第二开口41b检查形成于工件W的底部的孔的状态而不改变工件W的姿势等。
输送部43能够在每旋转180度时与机箱10以及准备位置H1双方连接,所以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能够在每次旋转180度时进行旋转台41与准备位置H1之间的工件W的移动、和旋转台41与机箱10之间的工件W的移动。由此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所以喷丸处理装置1以及喷丸处理方法能够进一步缩短针对多个工件W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以上,虽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本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本实施方式以外,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例如,输送部43也可以是自由辊的辊输送机,也可以是传送带。在作为输送部43采用自由辊的辊输送机的情况下,作业员可以通过手作业来输送工件,也可以使自由辊的辊输送机具备推动器等而使工件的输送自动化。检查区域也可以仅设定第二检查区域D2。另外,在设置多个加工室R的情况、设置多个准备位置H1的情况下,只要以在规定的旋转位置连接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方式,设置输送部即可。另外,能够在工件W位于检查区域时,执行检查工序,所以例如也可以针对加工前的工件W实施检查工序。
第一检查设备N1以及第二检查设备N2也可以进一步检查加工不均、毛刺等的残留。

Claims (9)

1.一种喷丸处理装置,其加工形成有孔的工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机箱,其在内部形成有供上述工件搬入的加工室;
喷射机构,其向配置于上述加工室的上述工件的上述孔喷射喷射材料;以及
输送装置,其在上述工件的准备位置与上述机箱之间输送上述工件,
上述输送装置具有: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使上述工件移动的输送部被设置于其上表面,能够配置多个上述工件的板状的旋转台,
上述旋转台在规定的旋转位置连接上述输送部与上述准备位置以及上述机箱,
在上述准备位置与上述旋转台的上述旋转轴之间,具有用于检查上述工件的上述孔的状态的检查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形成于上述工件的底部,
上述检查区域设定在上述旋转台的下方,
在上述旋转台形成能够从下方辨认上述工件的底部的第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部具有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
上述第一输送部以及上述第二输送部配置为相互沿同一方向伸延,
上述第一开口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部与上述第二输送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部具有第三输送部以及第四输送部,
上述第三输送部以及上述第四输送部配置为相互沿同一方向伸延,
在上述旋转台上,在上述第三输送部与上述第四输送部之间形成能够从下方辨认上述工件的底部的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箱、上述旋转轴以及上述准备位置以直线状排列,
上述第一输送部、上述第二输送部、上述第三输送部以及上述第四输送部沿相同的方向伸延,
上述第一输送部以及上述第二输送部、与上述第三输送部以及上述第四输送部配置为通过上述旋转轴的径向的直线成为对称轴的线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台以与上述准备位置对应的规定的高度被支承,
还具备:使上述工件向上述准备位置升降的升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孔的内壁进行喷丸强化加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射机构具备:
加压罐,其存积上述喷射材料,与压缩气体供给源连接;
混合部,其与上述压缩气体供给源连接,混合从上述加压罐定量供给的喷射材料与压缩空气;以及
喷嘴,其与上述混合部连接,与压缩空气一起喷射上述喷射材料。
9.一种喷丸处理方法,是加工形成有孔的工件的喷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
将第一工件配置于准备位置的工序;
使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的输送部被设置于其上表面的板状的旋转台旋转,连接上述准备位置与上述输送部的上述第一端部的工序;
使上述第一工件从上述准备位置向上述旋转台的输送部移动的工序;
使配置有上述第一工件的上述旋转台旋转,连接具有加工室的机箱与上述输送部的上述第一端部,并且连接上述准备位置与上述输送部的上述第二端部的工序;
使上述第一工件从上述旋转台向上述加工室移动的工序;
将第二工件配置于准备位置的工序;
使上述第二工件从上述准备位置向上述旋转台移动的工序;
使被加工后的上述第一工件向上述旋转台移动的工序;
使配置有被加工后的上述第一工件以及上述第二工件的上述旋转台旋转,连接上述机箱与上述输送部的上述第二端部并且连接上述准备位置与上述输送部的上述第一端部的工序;以及
使上述第二工件从上述旋转台向上述加工室移动,并且检查上述旋转台上的被加工后的上述第一工件的工序。
CN202010856259.1A 2019-08-30 2020-08-24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24402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8178A JP7238702B2 (ja) 2019-08-30 2019-08-30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ョット処理方法
JP2019-158178 2019-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211A true CN112440211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68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6259.1A Pending CN112440211A (zh) 2019-08-30 2020-08-24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0053B2 (zh)
JP (1) JP7238702B2 (zh)
CN (1) CN11244021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08A (zh) * 1993-11-15 1995-07-19 昭和炭酸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
CN101868325A (zh) * 2007-11-20 2010-10-20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喷丸强化用反射部件及使用该反射部件的喷丸强化方法
CN101927459A (zh) * 2009-06-26 2010-12-2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钢材的喷丸装置
JP2011079094A (ja) * 2009-10-07 2011-04-21 Sintokogio Ltd 連続式のコンベア式ショットピ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ショットピーニング方法
WO2013175660A1 (ja) * 2012-05-24 2013-11-28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ショット処理方法
CN103492125A (zh) * 2011-07-07 2014-01-01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
CN203765476U (zh) * 2011-07-07 2014-08-13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
CN104010771A (zh) * 2012-02-21 2014-08-27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WO2019003647A1 (ja) * 2017-06-30 2019-01-03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45348A (ja) * 1986-10-30 1988-10-12 Nitto Kohki Co Ltd パレットチェンジャ
JPH11170101A (ja) * 1997-12-11 1999-06-29 Hitachi Seiki Co Ltd 主軸移動型立形工作機械における工作物交換装置
JP2012101304A (ja) * 2010-11-09 2012-05-31 Sintokogio Ltd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
WO2013099411A1 (ja) 2011-12-26 2013-07-04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ショット処理方法及びショット処理装置
DE112014002603T5 (de) 2013-05-30 2016-04-07 Sintokogio, Ltd. Oberflächeneigenschaftenprüfeinrichtung, Oberflächeneigenschaftenprüfsystem und Oberflächeneigenschaftenprüfverfahren
JP5780371B1 (ja) * 2014-03-10 2015-09-16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
CA2946415C (en) 2015-11-11 2023-11-07 Engineered Abrasives, Inc. Part processing and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am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08A (zh) * 1993-11-15 1995-07-19 昭和炭酸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
CN101868325A (zh) * 2007-11-20 2010-10-20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喷丸强化用反射部件及使用该反射部件的喷丸强化方法
CN101927459A (zh) * 2009-06-26 2010-12-2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钢材的喷丸装置
JP2011079094A (ja) * 2009-10-07 2011-04-21 Sintokogio Ltd 連続式のコンベア式ショットピ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ショットピーニング方法
CN103492125A (zh) * 2011-07-07 2014-01-01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
CN203765476U (zh) * 2011-07-07 2014-08-13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
CN104010771A (zh) * 2012-02-21 2014-08-27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WO2013175660A1 (ja) * 2012-05-24 2013-11-28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ショット処理方法
WO2019003647A1 (ja) * 2017-06-30 2019-01-03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志强;: "面向圆管及多边钢管内壁的喷砂机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no. 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5712A (ja) 2021-03-04
US11780053B2 (en) 2023-10-10
JP7238702B2 (ja) 2023-03-14
US20210060730A1 (en)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8131B1 (en) Shot process device
JP4046138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及び電子部品搬送装置
TWI494258B (zh) Sheet met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heet-like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1161220B2 (en) Shot treatment device
CN101213048A (zh) 超精加工机和方法
JP2010082727A (ja)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ョット処理用治具
KR101196526B1 (ko) 블라스트 가공 장치
JP2006224067A (ja) 異物除去装置および異物除去方法
EP3636357A1 (en)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leaning and drying an object
CN113043173A (zh) 喷射处理装置和喷射处理方法
US102078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ning a workpiece
CN112440211A (zh) 喷丸处理装置以及喷丸处理方法
KR20160100630A (ko) 로스트왁스 주물 탈사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842468B2 (ja) 自動供給排出装置付き工作機械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JP4893875B1 (ja) ブラスト加工装置
KR101614782B1 (ko) 가공품의 다공정 세척장치
TW201400240A (zh) 珠擊裝置
KR101765028B1 (ko) 로스트왁스 주물 탈사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368692B2 (ja) ショットピーニング機
KR200443821Y1 (ko) 전공정이 일괄수행되는 용사장치
JP4936123B2 (ja) 溝部を有する被処理製品のショットブラスト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30256564A1 (en) Workpiece processing apparatus blast gun plate assembly
JP2000107854A (ja) 鋳物の残砂除去装置
JPH0627339Y2 (ja) ブラスト装置
KR20090121845A (ko) 자동차 연료펌프 임펠라의 버 제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버제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