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9846A - 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9846A
CN112439846A CN202010883276.4A CN202010883276A CN112439846A CN 112439846 A CN112439846 A CN 112439846A CN 202010883276 A CN202010883276 A CN 202010883276A CN 112439846 A CN112439846 A CN 112439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roduct
carry
out path
opening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32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野慎一郎
石川芳幸
户川博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High 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High 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High Tec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High Tec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439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9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2Ejecting devices
    • B21D45/04Ejecting devices interrelated with motion of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26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in sheets or flat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包括:支承部,其对利用模具从金属板冲裁得到的金属制品进行支承;搬出路径,其构成为搬出金属制品;以及推杆,其构成为将被支承部支承着的金属制品推出到搬出路径。搬出路径的底部包含从该底部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配置在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突出部构成为被推杆推出到搬出路径的金属制品能够越过该突出部。

Description

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和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1-09631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层叠铁芯的制造装置。该装置构成为使用冲头将被间歇送出的带状的金属板依次冲裁成规定形状,形成多个冲裁部件。该装置构成为将多个冲裁部件层叠,形成层叠铁芯。该装置具备用于将已形成的层叠铁芯排出到搬出路径的推杆。
在之前已形成的层叠铁芯存在于搬出路径的情况下,当用推杆将之后的层叠铁芯推出到搬出路径时,有时之后的层叠铁芯会与之前的层叠铁芯碰撞而弹回。该情况下,会对后续的层叠铁芯的形成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对能够抑制金属制品从搬出路径退回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中包括:支承部,其对利用模具从金属板冲裁得到的金属制品进行支承;搬出路径,其构成为搬出金属制品;以及推杆,其被构成为将被支承部支承着的金属制品推出到搬出路径。搬出路径的底部包含从该底部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被配置在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突出部被构成为被推杆推出到搬出路径的金属制品能够越过该突出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包括:支承部,其对利用模具从金属板冲裁得到的金属制品进行支承;搬出路径,其被构成为搬出金属制品;以及推杆,其被构成为将被支承部支承着的金属制品推出到搬出路径。搬出路径包含被构成为能够在闭状态和开状态之间变动的开闭部,闭状态是开闭部向搬出路径内突出而阻碍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开状态是开闭部从搬出路径退出而允许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开闭部配置在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的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模具冲裁金属板并在支承部上形成金属制品;以及利用推杆将被支承部支承着的金属制品从支承部推出到搬出路径。在将金属制品推出时,金属制品越过突出部,突出部从搬出路径的底面向上方突出,且配置在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模具冲裁金属板并在支承部上形成金属制品;以及利用推杆将被支承部支承着的金属制品从支承部推出到搬出路径。在推出金属制品时,金属制品通过在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配置的开闭部,该开闭部被构成为能够在闭状态和开状态之间变动,闭状态是开闭部向搬出路径内突出而阻碍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开状态是开闭部从搬出路径退出而允许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金属制品从搬出路径退回。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层叠铁芯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排出装置的一例的垂直剖视图。
图3是示出排出装置的一例的水平剖视图。
图4是示出排出路径的底壁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排出装置的动作的垂直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排出装置的动作的垂直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排出装置的动作的水平剖视图。
图8是示出排出装置的其他例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或具有同一功能的要素使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层叠铁芯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层叠铁芯的制造装置100进行说明。制造装置100构成为用带状的金属板MS(电工钢板)来制造金属制品。金属制品例如可以是定子层叠铁芯、转子层叠铁芯等层叠铁芯1(参照图2)。如图1所示,制造装置100包括:开卷机110;送出装置120;冲裁装置130;以及控制器Ctr(控制部)。
开卷机110构成为将卷材111旋转自如地保持。卷材111是由金属板MS卷绕成线圈状(旋涡状)而成的材料。送出装置120包括一对辊121、122,该一对辊121、122将金属板MS从上下夹入。一对辊121、122构成为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而旋转或停止,从而将金属板MS向冲裁装置130间歇地依次送出。
冲裁装置130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而工作。冲裁装置130构成为利用多个冲头对由送出装置120间歇地送出的金属板MS依次进行冲裁加工,形成多个冲裁部件W。冲裁装置130构成为将通过冲裁加工而得到的多个冲裁部件W依次层叠而制造层叠铁芯1。
冲裁装置130(模具)包括:基座131;下模132;模板133;脱模器134;上模135、顶板136;以及冲裁机137(驱动部)。
基座131设置在地面上,支承被载置在基座131的下模132。下模132保持被载置在下模132的模板133。如图2所示,下模132包含排出孔132a,该排出孔132a能够使由金属板MS冲裁成的材料(例如冲裁部件W、废料等)通过。排出孔132a设置在下模132的预定的位置,并沿铅垂方向延伸。在供冲裁部件W排出的排出孔132a配置有后述的排出装置10。
模板133构成为与多个冲头P一起对金属板MS进行冲裁加工。模板133包括多个模D(模具)。各个模D分别配置在与各冲头P对应的位置,且包含能够供对应的冲头P插通的模孔Da。
脱模器134构成为在利用各冲头P对金属板MS进行冲裁时,将金属板MS夹持在脱模器134与模板133之间。脱模器134构成为将在各冲头P对金属板MS进行加工时卡紧在各冲头P的金属板MS从各冲头P推离。上模135位于脱模器134的上方。上模135安装有各冲头P的基端部。
顶板136在上模135的上方保持上模135。冲裁机137位于顶板136的上方。冲裁机137的活塞与顶板136连接,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而动作。当冲裁机137动作时,活塞会伸缩,脱模器134、上模135、顶板136、各冲头P整体地上下移动。
控制器Ctr例如基于存储于存储介质(未图示)的程序或来自操作者的输入操作等而生成用于分别使送出装置120、冲裁装置130和排出装置10工作的指示信号,并向送出装置120、冲裁装置130和排出装置10分别发送该指示信号。
[排出装置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图4对排出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排出装置10构成为在排出孔132a内对利用冲裁装置130形成的多个冲裁部件W(层叠铁芯1)进行支承,并将该层叠铁芯1排出到冲裁装置130的外部。如图2和图3所示,排出装置10包括:升降筒体20(支承部);推杆30;以及搬出路径40。
升降筒体20包含:支承台21(支承部);以及直动机构22(其他的驱动部)。支承台21配置在模D的模孔Da的正下方。支承台21构成为对利用冲头P和模D从金属板MS冲裁得到的冲裁部件W进行支承。
直动机构22构成为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而使支承台21沿铅垂方向直线地动作。直动机构22构成为例如每次一片冲裁部件W层叠在支承台21上时,直动机构22使支承台21间歇地向下方移动。通过在支承台21上层叠规定片数的多个冲裁部件W,从而形成层叠铁芯1。直动机构22构成为使支承台21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升降,上升位置是用于对利用冲头P和模D从金属板冲裁出的冲裁部件W进行支承的位置,下降位置是用于将层叠铁芯1向搬出路径40排出的位置。直动机构22例如可以是液压促动器、气压促动器、电动促动器、电磁螺线管等。
推杆30包含推出部件31和直动机构32(驱动部)。推出部件31构成为当对层叠铁芯1进行支承的支承台21位于下降位置时,与层叠铁芯1的周面抵接并将层叠铁芯1推出。直动机构32构成为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使推出部件31沿水平方向直线动作。直动机构32例如可以是液压促动器、气压促动器、电动促动器、电磁螺线管等。
搬出路径40与排出孔132a的下部连通,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搬出路径40包括:由下模132的一部分构成的上壁和侧壁;以及安装于下模132的板状的底壁41(底部)。层叠铁芯1能够通过被该上壁、该侧壁以及底壁41包围的空间内。
如图2~图4所示,底壁41包含从底面S向上方突出的突起42(突出部、倾斜部)。突起42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即,突起42配置在底壁41中靠近升降筒体20的端部。
突起42构成为被推杆30从位于下降位置的支承台21推出的层叠铁芯1能够越过突起42。突起42例如可以包含突出部42a和倾斜部42b。
突出部42a可以相对于底面S呈阶梯状(台阶状)。也就是说,突出部42a中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的端面(下游侧侧面)可以相对于底面S交叉地延伸。底面S与突出部42a的下游侧侧面所成的角度可以是90°左右,也可以是小于90°,也可以是是90°以上。也就是说,突出部42a的下游侧端面可以以随着朝向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去而突出部42a的高度变小的方式倾斜。
如图3和图4所示例,突出部42a可以沿搬出路径40的宽度方向延伸。从上方观察时,突出部42a的下游侧侧面可以呈与层叠铁芯1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在层叠铁芯1呈圆筒状的情况下,从上方观察时,突出部42a的下游侧侧面可以呈向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凹陷的圆弧状。或者,从上方观察时突出部42a的下游侧端面也可以呈直线状。
倾斜部42b位于比突出部42a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侧的位置。如图2~图4所示例,倾斜部42b可以与突出部42a一体化。或者,倾斜部42b也可以不与突出部42a一体化,而隔开规定间隔。
倾斜部42b可以以随着从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向下游端部延伸而高度变高的方式倾斜。也就是说,倾斜部42b中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侧的侧面可以是以相对于底面S倾斜的方式延伸的倾斜面。突出部42a的上表面与该倾斜面的交线从上方观察时可以呈与层叠铁芯1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在层叠铁芯1呈圆筒状的情况下,从上方观察时,该交线呈向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凹陷的圆弧状。或者,该交线从上方观察时也可以呈直线状。如图3和图4所示例,傾斜部42b可以沿搬出路径40的宽度方向延伸。
[排出装置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2、图5~图7,对排出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所示,直动机构22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来控制支承台21。例如,直动机构22对支承台21进行控制,以使得每次在支承台21上层叠一片利用冲头P和模D从金属板MS冲裁得到的冲裁部件W时,支承台21都仅间歇地向下方下降一张冲裁部件W的厚度的量。由此,在支承台21上形成层叠铁芯1。
接着,如图5所示,直动机构22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来控制支承台21。例如,直动机构22控制支承台21下降到下降位置为止。在支承台21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支承台21的上表面位于比底面S靠上方的位置。或者,当支承台21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支承台21的上表面位于底面S与突起4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的位置。
接着,如图6和图7所示,直动机构32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示信号,来控制推出部件31。例如,直动机构32可以使推出部件31向搬出路径40做进入动作,以利用推出部件31将支承台21上的层叠铁芯1推出到底壁41上。例如,直动机构32也可以使推出部件31做进入动作,以利用推出部件31推出层叠铁芯1,直至层叠铁芯1的整体位于比突起42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之后,直动机构32使推出部件31进行退回动作,以使推出部件31返回初始位置。通过以上过程,推出装置10进行的一系列动作结束。
[作用]
根据以上的例子,被推杆30推出至越过突起42的层叠铁芯1由于突起42的存在而不容易回到升降筒体20侧。因此,能够抑制层叠铁芯1从搬出路径40退回。
根据以上的例子,突起42可以沿着底壁41的宽度方向延伸。该情况下,由于突起42与层叠铁芯1的接触面积变得更大,因此能够使层叠铁芯1保持稳定的姿势越过突起42。
根据以上的例子,在比突出部42a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侧配置有倾斜部42b,该倾斜部b以高度随着从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向搬出路径的下游端部延伸而变高的方式倾斜。该情况下,由于倾斜部42b的存在,层叠铁芯1能够更容易地越过突起42。
根据以上的例子,从上方观察时的突出部42a的上表面与倾斜部42b的倾斜面的交线可以向下游端部侧凹陷。该情况下,当层叠铁芯1越过突出部42a时,层叠铁芯1容易沿着倾斜部42b的凹陷移动。因此,层叠铁芯1能够更顺畅地越过突出部42a。
根据以上的例子,直动机构32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层叠铁芯1整体位于比突起42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该情况下,由于层叠铁芯1利用推杆30强制性地通过突起42,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层叠铁芯1从搬出路径40退回。
根据以上的例子,突起42可以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该情况下,即使推杆30的进入量(冲程量)小,层叠铁芯1也能够越过突起42。
根据以上的例子,支承台21可以利用直动机构22间歇地向下方移动。该情况下,在由金属板MS冲裁冲裁部件W时,冲裁部件W始终被夹持在冲头P和支承台21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冲裁部件W中产生翘曲。
[变形例]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点都应该被认为是示例而非限定性的解释。可以在请求保护的范围以及不超出其要旨的范围内对以上的例子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等。
只要能够抑制层叠铁芯1从底壁41退回升降筒体20侧,则突起42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突起42例如也可以由至少一根突起销构成。在突起42由多个突起销构成的情况下,该多个突起销可以在底壁41的宽度方向沿直线排列,也可以沿曲线排列。
突起42可以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以外的位置。例如,突起42可以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在突起42配置在上游端部的情况下,突起42也可以不包含倾斜部42b。或者,在突起42配置在中间部的情况下,突起42可以包含倾斜部42b。
只要层叠铁芯1能够越过突起42,则直动机构32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推出部件31到达与突起42同程度的位置,直动机构32也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推出部件31到达突起42的跟前的位置。只要层叠铁芯1能够越过突起42,则直动机构32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推出部件31的前端面(与层叠铁芯1抵接的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到达比突起42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推出部件31的前端面可以呈平面状,也可以呈曲面状。
支承台21可以不设置成能够上下移动。
排出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将层叠铁芯1以外的金属制品(例如,非层叠型的转子铁芯,非层叠型的定子铁芯)排出。在层叠铁芯1为定子层叠铁芯的情况下,可以是多个铁芯片组合而成的分割式的铁芯块,也可以是非分割式的铁芯块。非分割式的定子层叠铁芯可以是多个呈圆环状的冲裁部件W层叠而成的部件。或者,非分割式的定子层叠铁芯也可以是将多个折曲型的冲裁部件层叠而成的部件,该折曲型的冲裁部件在一个磁轭设置有多个齿,并且在齿间被折曲而成为环状。
如图8所示,搬出路径40也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开闭机构43(开闭部)来代替突起42。搬出路径40也可以包含一对开闭机构43。该情况下,各开闭机构43分别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各侧壁。
开闭机构43包含可动部件43a和施力部件43b。可动部件43a例如可以配置在凹部132b内,该凹部132b设置在搬出路径40的侧壁。可动部件43a例如可以呈平板状,也可以呈棒状。可动部件43a中的上游侧的端部以相对于搬出路径40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
施力部件43b是弹簧等能弹性变形的部件。施力部件43b安装在可动部件43a中的下游侧的端部与搬出路径40(凹部132b)的侧壁之间。也就是说,施力部件43b对可动部件43a中的下游侧的端部向搬出路径40的内侧施力。
当层叠铁芯1被推杆30推出到搬出路径40时,层叠铁芯1将可动部件43a推开而进入下游侧。此时,可动部件43a退回凹部132b内。因此,开闭机构43成为允许层叠铁芯1通过的开状态。当层叠铁芯1到达比可动部件43a更靠下游侧时,由于施力部件43b的作用力,可动部件43a再次被向搬出路径40的内侧推出。因此,开闭机构43能够成为阻碍层叠铁芯1从下游侧向上游侧的移动的闭状态。
根据图8所示的例子,已通过开闭机构43的层叠铁芯1由于开闭机构43的存在而难以返回升降筒体20侧。因此,能够抑制层叠铁芯1从搬出路径40退回。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部件43a能够利用施力部件43b而自动地在开状态和闭状态之间变动。因此,当层叠铁芯1已通过开闭机构43后,开闭机构43利用施力部件43b而自动地成为闭状态,因此层叠铁心1难以回到升降筒体20侧。因此,能够在不需要使用动力源使开闭机构43工作的情况下抑制层叠铁芯1从搬出路径40退回。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直动机构32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层叠铁芯1整体位于比开闭机构43(可动部件43a)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该情况下,由于层叠铁芯1利用推杆30强制性地通过开闭机构43,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层叠铁芯1从搬出路径40退回。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开闭机构43可以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该情况下,即使推杆30的进入量(冲程量)小,层叠铁芯1也能够通过开闭机构43。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开闭机构43也可以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以外的位置。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只要层叠铁芯1能够通过开闭机构43,则直动机构32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推出部件31到达与开闭机构43同程度的位置,直动机构32也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推出部件31位于开闭机构43跟前的位置。只要层叠铁芯1能够越过突起42,直动机构32可以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推出部件31的前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到达比开闭机构43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开闭机构43也可以构成为包含驱动源来代替施力部件43b,该驱动源构成为使可动部件43a向搬出路径40进退。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部件43a可以构成为能够以从底壁41向搬出路径40内突出的方式移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以从搬出路径40的上壁向搬出路径40内突出的方式移动。
[其他例子]
例1.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所涉及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10)包括:支承部(20),其对利用模具(130、D)从金属板(MS)冲裁得到的金属制品(1)进行支承;搬出路径(40),其构成为将金属制品(1)搬出;以及推杆(30),其构成为将被支承部(20)支承着的金属制品(1)推出到搬出路径。搬出路径(40)的底部(41)包含从底面(S)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42)。突出部(42)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且构成为被推杆(30)推出到搬出路径(40)的金属制品(1)能够越过。该情况下,被推杆推出到越过突出部为止的金属制品由于突出部的存在,不容易返回支承部侧。因此,能够抑制金属制品从搬出路径退回。
例2.在例1的装置(10)中,突出部(42、42a)可以沿着底部的宽度方向延伸。该情况下,由于突出部与金属制品的接触面积变得更宽,所以金属制品能够保持稳定的姿势越过突出部。
例3.在例1或例2的装置(10)中,可以是,底部(41)包含倾斜部(42b),该倾斜部(42b)以随着从上游端部向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去而高度变高的方式倾斜,且倾斜部(42b)配置在比突出部(42a)更靠上游端部侧。该情况下,由于倾斜部的存在,金属制品能够更容易地越过突出部。
例4.在例3的装置(10)中,可以是,突出部(42a)与倾斜部(42b)一体地连接,从上方观察时的突出部(42a)与倾斜部(42b)的边界线向下游端部侧凹陷。该情况下,在金属制品越过突出部时,金属制品容易沿着倾斜部的凹陷移动。因此,金属制品能够更顺畅地越过突出部。
例5.在例1~例4中任一项的装置(10)中,可以是,推杆(30)包括:推出部件(31),其与金属制品(1)的周面抵接;驱动部(32),其构成为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金属制品(1)整体位于比突出部(42)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该情况下,由于金属制品利用推杆强制性地通过突出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金属制品从搬出路径退回。
例6.在例1~例5中的任一项的装置(10)中,突出部(42)可以被配置在上游端部。该情况下,即使推杆的进入量(冲程量小),金属制品也能够越过突出部。
例7.本发明的其他例子所涉及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10)包括:支承部(20),其对利用模具(130、D)从金属板(MS)冲裁得到的金属制品(1)进行支承;搬出路径(40),其构成为将金属制品(1)搬出;以及推杆(30),其构成为将被支承部(20)支承着的金属制品(1)推出到搬出路径(40)。搬出路径(40)包含被构成为能够在闭状态和开状态之间变动的开闭部(43),闭状态是指开闭部(43)被向搬出路径(40)内推出而阻碍金属制品(1)通过的状态,开状态是指开闭部(43)从搬出路径(40)退出而允许金属制品(1)通过的状态。开闭部(43)配置在搬出路径(40)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40)的中间部。该情况下,在开闭部为开状态时,用推杆将金属制品推出以使金属制品通过开闭部,然后,由于开闭部变成闭状态,从而已通过开闭部的该金属制品由于开闭部的存在而变得难以返回支承部侧。因此,能够抑制金属制品从搬出路径退回。
例8.在例7的装置(10)中,开闭部(43)可以包含:可动部件(43a),其构成为能够在闭状态和开状态之间移动;以及施力部件(43b),其构成为对可动部件(43a)向搬出路径(40)的内侧施力。该情况下,开闭部利用施力部件自动地在开状态和闭状态之间变动。因此,当推杆将金属制品向开闭部推出时,金属制品一边将开闭部推开一边通过开闭部。在金属制品通过开闭部之后,利用施力部件使开闭部成为闭状态,因此金属制品变得难以返回支承部侧。因此,能够在不需要使用动力源使开闭部工作的情况下抑制金属制品从搬出路径退回。
例9.在例7或例8中的装置(10)中,可以是,推杆(30)包括:推出部件(31),其与金属制品(1)的周面抵接;驱动部(32),其构成为使推出部件(31)进行进入动作直至金属制品(1)整体位于比开闭部(43)更靠搬出路径(40)的下游端部侧。该情况下,得到与例4同样的作用效果。
例10.在例7~例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10)中,开闭部(43)可以被配置在上游端部。该情况下,得到与例5同样的作用效果。
例11.例1~例10中任一项的装置(10)还可以具备其他驱动部(22),该驱动部(22)构成为每次在从金属板(MS)冲裁得到的冲裁部件W层叠在支承部(20、21)时,使支承部(20、21)间歇地向下方移动。该情况下,在由金属板冲裁冲裁部件时,冲裁部件始终被夹持在模具的冲头和支承部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冲裁部件中产生翘曲。
例12.本发明的其他例所涉及的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模具冲裁金属板从而在支承部上形成金属制品;以及以使金属制品越过突出部的方式利用推杆将被支承部支承着的金属制品从支承部推出到搬出路径,该突出部从搬出路径的底面向上方突出,且配置在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
该情况下,得到与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例13.本发明其他例子所涉及的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模具冲裁金属板从而在支承部上形成金属制品;以及以使金属制品通过开闭部的方式利用推杆将支承于支承部的金属制品从支承部推出到搬出路径,该开闭部被构成为能够在闭状态和开状态之间变动,该闭状态是开闭部被推出到搬出路径内而阻碍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该开状态是开闭部从搬出路径退出而允许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该开闭部被配置在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搬出路径的中间部。该情况下,得到与例6同样的作用效果。

Claims (8)

1.一种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对利用模具从金属板冲裁而得到的金属制品进行支承;
搬出路径,所述搬出路径被构成为搬出所述金属制品;以及
推杆,所述推杆被构成为将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着的所述金属制品推出到所述搬出路径,
所述搬出路径的底部包含从该底部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被配置在所述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所述搬出路径的中间部,
所述突出部被构成为被所述推杆推出到所述搬出路径的所述金属制品能够越过该突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沿着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包含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以随着从所述上游端部向所述搬出路径的下游端部延伸而高度变高的方式倾斜,
所述倾斜部被配置在比所述突出部更靠所述上游端部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倾斜部一体连接,
从上方观察所述底部时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倾斜部的边界线向所述下游端部一侧凹陷。
5.一种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对利用模具从金属板冲裁而得到的金属制品进行支承;
搬出路径,所述搬出路径被构成为搬出所述金属制品;以及
推杆,所述推杆被构成为将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着的所述金属制品推出到所述搬出路径,
所述搬出路径包含被构成为能够在闭状态和开状态之间变动的开闭部,所述闭状态是所述开闭部向所述搬出路径内突出而阻碍所述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所述开状态是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搬出路径退出而允许所述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
所述开闭部被配置在所述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所述搬出路径的中间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包括:
可动部件,所述可动部件被构成为能够在所述闭状态和所述开状态之间移动;以及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构成为对所述可动部件向所述搬出路径的内侧施力。
7.一种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模具冲裁金属板并在支承部上形成金属制品;以及
利用推杆将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着的所述金属制品从所述支承部推出到搬出路径,
在将所述金属制品推出时,所述金属制品越过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搬出路径的底面向上方突出且被配置在所述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所述搬出路径的中间部。
8.一种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模具冲裁金属板并在支承部上形成金属制品;以及
利用推杆将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着的所述金属制品从所述支承部推出到搬出路径,
在将所述金属制品推出时,所述金属制品通过在所述搬出路径的上游端部或所述搬出路径的中间部配置的开闭部,所述开闭部被构成为能够在闭状态和开状态之间变动,所述闭状态是所述开闭部向所述搬出路径内突出而阻碍所述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所述开状态是所述开闭部从所述搬出路径退出而允许所述金属制品通过的状态。
CN202010883276.4A 2019-08-30 2020-08-28 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4398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7859A JP2021035685A (ja) 2019-08-30 2019-08-30 金属製品の払出装置及び金属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9-157859 2019-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9846A true CN112439846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1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3276.4A Pending CN112439846A (zh) 2019-08-30 2020-08-28 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35685A (zh)
CN (1) CN1124398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9879A (zh) * 2022-07-25 2022-09-20 泰州万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反压式e型矽钢片整体冲切叠放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9086U (ja) * 1991-03-20 1993-06-29 日本スピンドル製造株式会社 繊維屑圧縮機における塊状屑排出用開閉弁機構
CN102161165A (zh) * 2010-02-23 2011-08-24 小松Ntc株式会社 搬送台车和搬送方法
CN204250422U (zh) * 2014-11-02 2015-04-08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卷烟厂 称重机构烟条定位装置
CN104550521A (zh) * 2014-12-26 2015-04-29 福安市启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冲压毛坯件的挡料止退装置
CN104828550A (zh) * 2015-04-27 2015-08-12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积放式输送机的托盘阻挡装置
CN105584767A (zh) * 2014-11-12 2016-05-18 株式会社大福 物品输送设备
CN206048867U (zh) * 2016-08-12 2017-03-2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冷压机组的防退装置
CN207521538U (zh) * 2017-12-05 2018-06-22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级进模自动送料装置
CN110034625A (zh) * 2017-12-15 2019-07-19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层叠铁芯、层叠铁芯的制造装置以及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7025Y2 (zh) * 1975-09-01 1979-09-04
JPS56139239A (en) * 1980-03-31 1981-10-30 Toshiba Mach Co Ltd Sheet pressing device
JP2001122439A (ja) * 1999-10-19 2001-05-08 Inoac Corp 容器の段積み装置
JP6401605B2 (ja) * 2014-12-25 2018-10-10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ダミーカシメを有する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9086U (ja) * 1991-03-20 1993-06-29 日本スピンドル製造株式会社 繊維屑圧縮機における塊状屑排出用開閉弁機構
CN102161165A (zh) * 2010-02-23 2011-08-24 小松Ntc株式会社 搬送台车和搬送方法
CN204250422U (zh) * 2014-11-02 2015-04-08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卷烟厂 称重机构烟条定位装置
CN105584767A (zh) * 2014-11-12 2016-05-18 株式会社大福 物品输送设备
CN104550521A (zh) * 2014-12-26 2015-04-29 福安市启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冲压毛坯件的挡料止退装置
CN104828550A (zh) * 2015-04-27 2015-08-12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积放式输送机的托盘阻挡装置
CN206048867U (zh) * 2016-08-12 2017-03-2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冷压机组的防退装置
CN207521538U (zh) * 2017-12-05 2018-06-22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级进模自动送料装置
CN110034625A (zh) * 2017-12-15 2019-07-19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层叠铁芯、层叠铁芯的制造装置以及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9879A (zh) * 2022-07-25 2022-09-20 泰州万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反压式e型矽钢片整体冲切叠放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5685A (ja)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5324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orkpiece stack
US8485238B2 (en) Stamping-lamin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29810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aminated core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laminated core
WO2012042326A1 (en) An improved mechanism for upward lancing in a progressive die assembly
KR101431977B1 (ko) 금속 판재 성형용 프레스 성형장치
KR101870804B1 (ko) 한 장씩 블랭킹된 낱장을 소정 매수씩 적층 및 정렬하여 컨베이어로 배출하는 장치
JP2016215207A (ja) 金型装置及び薄板材の打抜き方法
JP2015166095A (ja) 被加工材の打ち抜き方法及び装置
CN112439846A (zh) 金属制品的排出装置以及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US20130316035A1 (en) Press molding system
US2022039355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laminated steel core
JP2011167735A (ja) コルゲートフィン製造装置
JP5227664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20146732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プレス成形装置
JP2013141679A (ja) ブランキング加工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230143291A (ko) 하프 드로잉 프레스 및 그 제어방법
JP7401996B2 (ja) 金属製品の払出装置及び金属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00042794A (ja) プレスライン
KR101529065B1 (ko) 프로그레시브 금형조립체의 이중성형장치
JP2011189367A (ja) 鍛造ピン出し加工用金型及び鍛造ピン出し加工方法
JP5035116B2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
US20130302463A1 (en) Press molding apparatus
KR20210019724A (ko) 프레임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EP2254711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laminations
KR101875524B1 (ko) 펜슬코어 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