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6778A - 轮椅束缚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轮椅束缚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6778A
CN112406778A CN202010619371.3A CN202010619371A CN112406778A CN 112406778 A CN112406778 A CN 112406778A CN 202010619371 A CN202010619371 A CN 202010619371A CN 112406778 A CN112406778 A CN 112406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chair
restraint
state
occupan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93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6778B (zh
Inventor
关冢诚
大野光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06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6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4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ide, door, or roof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8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wheelchairs or stretchers
    • A61G3/0808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wheel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44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detecting seat belt parameters, e.g. length, tension or height-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43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with electrically actuated lock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5/00General identification or selection means
    • A61G2205/50General identification or selection means using icons or symbolic figures, e.g. by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symbolising the type of pathology or the organ by an im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20/00Adaptations of particular transporting means
    • A61G2220/14C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20/00Adaptations of particular transporting means
    • A61G2220/16Bu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16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locking of buck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66Displaying or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椅束缚构造具有:束缚装置,设于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被配置为能束缚轮椅;束缚感测部,对轮椅已被束缚装置束缚进行感测;以及显示部,设于车厢内轮椅的乘坐者能从轮椅束缚空间看到的位置,显示由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

Description

轮椅束缚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椅束缚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1-105157中公开了一种座椅安全带佩戴警告装置,在每个后座设有对座椅安全带的佩戴进行检测的佩戴检测单元的构造中,在通过佩戴检测单元未感测到落座于后座的乘坐者佩戴座椅安全带的情况下进行警告显示。在该日本特开2011-105157中,在落座于后座的乘坐者全员能看到的位置设有警告显示部。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11-105157所记载的构造中,健全人落座于后座的情况被设为前提,未考虑到应用于能供轮椅搭乘的车辆。因此,在易于掌握轮椅的束缚状况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能供轮椅搭乘的车辆中,轮椅的乘坐者能容易地掌握轮椅的束缚状况的轮椅束缚构造。
方案1的轮椅束缚构造具有:束缚装置,设于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被配置为能束缚轮椅;束缚感测部,对轮椅已被所述束缚装置束缚进行感测;以及显示部,设于车厢内轮椅的乘坐者能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看到的位置,显示由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
在方案1的轮椅束缚构造中,被配置为:通过将轮椅配置于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能通过束缚装置束缚轮椅。此外,通过束缚感测部对轮椅已被束缚装置束缚进行感测。而且,在车厢内,在从配置于轮椅束缚空间的轮椅的乘坐者能看到的位置设有显示部,在该显示部显示由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由此,轮椅的乘坐者能容易地掌握轮椅的束缚状况。
对于方案2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1中,还具备:约束装置,设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被配置为能将轮椅的乘坐者约束于该轮椅;以及约束感测部,对乘坐者已被所述约束装置约束进行感测,在所述显示部,除了显示由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还显示由所述约束感测部感测到的乘坐者的约束状况。
在方案2的轮椅束缚构造中,通过约束感测部对乘坐者已被约束装置约束于轮椅进行感测。并且,在显示部显示轮椅的束缚状态和乘坐者的约束状态,因此轮椅的乘坐者能掌握轮椅的束缚状态和乘坐者的约束状态。
对于方案3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1中,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有象形图,在轮椅已被束缚的束缚状态与轮椅未被束缚的非束缚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
在方案3的轮椅束缚构造中,在轮椅的束缚状态与非束缚状态之间使象形图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由此,与用文字等显示轮椅的束缚状况的情况相比较,能更直观地掌握轮椅的束缚状况。
对于方案4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2中,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有象形图,在轮椅已被束缚的束缚状态与轮椅未被束缚的非束缚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在乘坐者已被约束的约束状态与乘坐者未被约束的非约束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
在方案4的轮椅束缚构造中,除了通过象形图表示轮椅的束缚状况,还通过象形图表示乘坐者的约束状况,由此能直观地掌握乘坐者的约束状况。
对于方案5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3或4中,还具备轮椅感测部,所述轮椅感测部对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配置有轮椅进行感测,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配置有轮椅的状态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未配置有轮椅的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发生变化。
在方案5的轮椅束缚构造中,在使轮椅移动至轮椅束缚空间时,乘坐者能掌握轮椅被正常感测到。
对于方案6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1~5中任一项中,在车厢内设有多个所述轮椅束缚空间和所述束缚装置,在每个所述轮椅束缚空间设有所述显示部。
在方案6的轮椅束缚构造中,在每个轮椅束缚空间设有显示部。由此,即使在具有多个轮椅束缚空间的情况下,车厢内的乘坐者也能容易地确定轮椅成为非束缚状态的场所。
对于方案7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1~6中任一项中,所述束缚感测部通过设于车厢内的上部并拍摄所述轮椅束缚空间的摄像机对轮椅已被束缚进行感测。
在方案7的轮椅束缚构造中,通过设于车厢内的上部的摄像机来拍摄束缚空间,由此对轮椅已被束缚进行感测。此外,能通过摄像机感测轮椅,因此,在没有轮椅的状态下束缚装置被设为束缚状态的情况下,能感测到处于误使用状态。
对于方案8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1~7中任一项中,具备声音输出部,所述声音输出部在轮椅位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的状态下并且轮椅处于未被束缚的非束缚状态的情况下,向车厢内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
在方案8的轮椅束缚构造中,通过声音输出部向车厢内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由此能向车厢内的乘坐者通知存在未被束缚的轮椅。由此,能提醒轮椅的束缚,提高轮椅的乘坐者的安全性能。
对于方案9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5中,在通过所述轮椅感测部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未感测到轮椅的配置的状态下并且通过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轮椅已被所述束缚装置束缚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部显示误使用状态。
在方案9的轮椅束缚构造中,通过在显示部显示误使用状态,能使周围的乘坐者识别出处于误使用状态。由此,能提醒解除通过束缚装置实现的束缚状态,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对于方案10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1~9中任一项中,在车身外表面设有车外显示部,所述车外显示部对车外的使用者显示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是否配置有轮椅。
在方案10的轮椅束缚构造中,在车外的轮椅的使用者能容易地判断是否能搭乘车辆。
对于方案11的轮椅束缚构造而言,在方案10中,在所述车外显示部显示有由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
在方案11的轮椅束缚构造中,通过在车外显示轮椅的束缚状况,在束缚未完成的情况下,能提醒车外的行人等辅助束缚。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轮椅束缚构造,在能供轮椅搭乘的车辆中,轮椅的乘坐者能容易地掌握轮椅的束缚状况。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侧视图。
图2是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的侧视图,是表示轮椅已被束缚的状态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的俯视图,是表示轮椅已被束缚的状态的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空座时的显示。
图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感测到轮椅的情况下的显示。
图4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轮椅已成为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的显示。
图5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空座时的显示。
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空座时轮椅已成为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的显示。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变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变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0是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的侧视图,是表示轮椅已被束缚并且乘坐者已被约束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的俯视图,是表示轮椅已被束缚并且乘坐者已被约束的状态的图。
图12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空座时的显示。
图1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感测到轮椅的情况下的显示。
图12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轮椅已成为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的显示。
图12D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的象形图的概略图,示出乘坐者已成为约束状态的情况下的显示。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变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变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的变形例的概略侧视图。
图18A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外表面显示器的放大图,示出一方的轮椅束缚空间为空座、配置于另一方的轮椅束缚空间的轮椅为束缚不良的状态。
图18B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外表面显示器的放大图,示出一方的轮椅束缚空间为空座、配置于另一方的轮椅束缚空间的轮椅已束缚完成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1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图的箭头FR、箭头UP以及箭头RH分别表示应用了轮椅束缚构造的车辆的行进方向(车辆前侧)、车辆上侧以及车辆右侧。在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朝向行进方向的状态下的左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
如图1所示,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10的车辆12的车厢内,前后设有一对轮椅束缚空间S1、S2。轮椅束缚空间S1设定于车辆后方侧,在该轮椅束缚空间S1配置有轮椅100。此外,在轮椅束缚空间S1的后部,用于使轮椅100的车轮卡定的立壁14立起设置于地板面板。轮椅束缚空间S2设定于车辆前方侧,在该轮椅束缚空间S2配置有轮椅102。此外,在轮椅束缚空间S2的前部,用于使轮椅102的车轮卡定的立壁16立起设置于地板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轮椅束缚空间S1和轮椅束缚空间S2设定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即,轮椅束缚空间S1设定于车厢内的车辆右侧,轮椅束缚空间S2设定于车厢内的车辆左侧。因此,轮椅束缚空间S1和轮椅束缚空间S2在俯视时设定于车厢的对角,抑制了轮椅100的乘坐者P1和轮椅102的乘坐者P2彼此面对面。
以下,对在轮椅束缚空间S1中束缚轮椅100的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轮椅束缚空间S2中的束缚构造为同样的构造,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2所示,立壁14在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延伸,被配置为包括带固定板20、支承板22以及罩24。带固定板20位于立壁14的下部,以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支承板22位于立壁14的上部,构成能从车辆后方侧支承轮椅100的承受面。具体而言,支承板22以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在比带固定板20靠车辆前方侧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罩24为内装饰件,带固定板20和支承板22的整体被该罩24覆盖。
在此,在带固定板20设有束缚装置28,该束缚装置28被配置为包括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第一轮椅用带扣32以及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和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高度描绘为不同的高度,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配设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第一装配片20A从带固定板20的下端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出。如图3所示,第一装配片20A设于比束缚空间S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靠车辆右侧。并且,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通过螺栓和螺母被紧固于该第一装配片20A。
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具备卷筒30A,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一端部以能拉出的方式被卷取于该卷筒30A。卷筒30A被未图示的复位弹簧向卷取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方向施力,因此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成为在无负荷状态下除了另一端部之外均被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卷取的状态。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以倾斜的状态被紧固于第一装配片20A,以便向车辆前方侧且向车辆上方侧倾斜地拉出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
此外,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具备紧急锁定机构(ELR:Emergency LockingRetractor),该紧急锁定机构在车辆12碰撞时等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突然拉出时,限制该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拉出。而且,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具备对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拉出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未图示的轮椅用带锁定机构。作为这样的锁定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使用了螺线管和锁定杆的轮椅用带锁定机构。即,通过对螺线管通电来驱动锁定杆而使卷筒30A成为锁定解除状态,另一方面在未对螺线管通电的情况下,锁定杆向相反侧移动而使卷筒30A成为锁定状态。
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以与用于约束乘坐者P1的织带相同的布料形成为长条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一个面上描绘有模仿轮椅的标记,从而能直观地识别出是用于束缚轮椅100的安全带。而且,在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另一端部装配有轮椅用舌板33。
在比第一装配片20A靠车辆左侧设有第二装配片20B。第二装配片20B与第一装配片20A同样地从带固定板20的下端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出,第一轮椅用带扣32通过螺栓和螺母被紧固于该第二装配片20B。
第一轮椅用带扣32设于比束缚空间S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靠车辆左侧,轮椅用舌板33能装接于该第一轮椅用带扣32。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轮椅用带扣32而言,为了易于装接轮椅用舌板33,轮椅用带扣32以倾斜的状态被紧固于第二装配片20B,以便轮椅用舌板33的插入孔倾斜地朝向车辆前方侧且朝向车辆上方侧。
在图2和图3中,图示出轮椅用舌板33越过轮椅100的框架100A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轮椅100被束缚。
在图1所示的轮椅束缚空间S2设有与束缚装置28同样的束缚装置,该束缚装置具备第二轮椅用卷收器54(参照图6)。此外,轮椅束缚空间S2的束缚装置被配置为:除了第二轮椅用卷收器54,还包括未图示的第二轮椅用带扣和第二轮椅用带构件。并且,轮椅102被该束缚装置束缚。
在车辆12的上部配设有作为束缚感测部的摄像机18。摄像机18配设于车厢内的顶棚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且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通过该摄像机18拍摄包括轮椅束缚空间S1和轮椅束缚空间S2的车厢内。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被配置为能通过一台摄像机18对设于两处的轮椅束缚空间S1、S2双方进行拍摄。
此外,在车辆12的顶棚部设有第一显示装置36和第二显示装置38。第一显示装置36设于在车厢内轮椅100的乘坐者P1能从轮椅束缚空间S1看到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轮椅束缚空间S1的上方。此外,第一显示装置36以显示面朝向轮椅100的乘坐者P1的状态配置。
如图4A所示,第一显示装置36被配置为包括第一显示部36A和第一扬声器36B。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部36A显示模仿轮椅的乘坐者的象形图V。
第一扬声器36B与第一显示部36A邻接地设置,并形成有多个用于发出声音的开口部。
如图1所示,第二显示装置38设于在车厢内轮椅102的乘坐者P2能从轮椅束缚空间S2看到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轮椅束缚空间S2的上方。此外,第二显示装置38以显示面朝向轮椅102的乘坐者P2的状态配置。并且,第二显示装置38与第一显示装置36同样地被配置为包括第二显示部38A和第二扬声器38B(参照图6)。
在此,摄像机18、第一显示部36A以及第二显示部38A与作为控制部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40电连接。
(轮椅束缚构造10的硬件构成)
图6是表示轮椅束缚构造1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如该图6所示,构成轮椅束缚构造10的ECU40被配置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处理器)44、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46、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48、存储器(Storage)50以及输入输出接口52。各构成经由总线42相互可通信地连接。
CPU44为中央运算处理单元,执行各种程序或者控制各部。即,CPU44从ROM46或存储器50读出程序,将RAM48作为作业区域来执行程序。CPU44按照记录于ROM46或存储器50的程序来进行上述各构成的控制和各种运算处理。
ROM46储存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RAM48作为作业区域临时存储程序或数据。存储器50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构成,储存包括操作系统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ROM46或存储器50储存有使第一显示部36A和第二显示部38A的显示发生变更的显示变更程序等。
在输入输出接口52连接有摄像机18、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第二轮椅用卷收器54、第一显示装置36以及第二显示装置38。并且,这些设备由ECU40控制。
(轮椅束缚构造10的功能构成)
轮椅束缚构造10使用上述的硬件资源来实现各种功能。参照图7,对轮椅束缚构造10所实现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轮椅束缚构造10被配置为包括作为功能构成的轮椅感测部56、束缚感测部58、影像解析部60、束缚状况判断部62、显示变更部64以及声音输出部66。各功能构成通过由CPU44读出并执行存储于ROM46或存储器50的程序来实现。
轮椅感测部56对在图1所示的轮椅束缚空间S1配置有轮椅100进行感测。此外,轮椅感测部56对在轮椅束缚空间S2配置有轮椅102进行感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根据由摄像机18拍摄到的图像来确定轮椅100和轮椅102。
束缚感测部58对轮椅100的束缚已完成和轮椅102的束缚已完成进行感测。具体而言,束缚感测部58根据由摄像机18拍摄到的图像对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进行感测。此外,束缚感测部58根据由摄像机18拍摄到的图像对轮椅用舌板已装接于第二轮椅用带扣进行感测。
影像解析部60对由摄像机18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解析。并且,通过由该影像解析部60对图像进行解析,例如,从图像中确定出轮椅100。此外,从图像中确定出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位置和轮椅用舌板33的位置。
束缚状况判断部62分别对轮椅100和轮椅102的束缚状况进行判断。即,在通过束缚感测部58感测到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情况下,判断为轮椅100处于束缚状态。此外,在未感测到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情况下,判断为轮椅100处于未被束缚的非束缚状态。同样地,在通过束缚感测部58感测到轮椅用舌板已装接于第二轮椅用带扣的情况下,判断为轮椅102处于束缚状态。此外,在未感测到轮椅用舌板已装接于第二轮椅用带扣的情况下,判断为轮椅102处于非束缚状态。
显示变更部64根据轮椅100和轮椅102的配置状况以及轮椅100和轮椅102的束缚状况来变更第一显示部36A和第二显示部38A的显示状态。以下,对变更第一显示部36A的显示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变更第二显示部38A的显示状态的情况也同样地进行。具体而言,显示变更部64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
此外,显示变更部64在轮椅束缚空间S1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以外的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象形图V被点亮为红色。
而且,显示变更部64在轮椅100的束缚完成而已成为束缚状态的情况下,如图4C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和红色以外的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使象形图V点亮为绿色。此外,显示变更部64使象形图V的形状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变化成模仿轮椅被拴住的状态的形状的象形图V。
另外,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状态下,通过束缚感测部58感测到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情况下,显示变更部64使显示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显示变更部64从如图5A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的状态转变至图5B所示的状态,使象形图V进行白色闪烁。这样,使第一显示部36A显示误使用状态。
图7所示的声音输出部66向车厢内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具体而言,从第一显示装置36的第一扬声器36B或第二显示装置38的第二扬声器38B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例如,在如图5B所示处于误使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声音输出部66从第一扬声器36B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规定的声音是提醒周围的乘坐者解除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装接状态的消息等。
(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显示变更处理的一个例子)
参照图8和图9的流程图,对显示变更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CPU44从ROM46或存储器50读出显示变更程序,在RAM48中展开并执行该显示变更程序,由此执行该显示变更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对第一显示装置36的显示变更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CPU44在步骤S202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参照图4A)。此时,设为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状态。
CPU44在步骤S204中判断在轮椅束缚空间S1是否配置有轮椅100。轮椅100的乘坐者P1搭乘于车辆12并移动至轮椅束缚空间S1,由此利用轮椅感测部56的功能由摄像机18感测到轮椅100。在这样感测到轮椅100的情况下,CPU44判断为配置有轮椅100而移至步骤S20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未感测到轮椅100的情况下,CPU44判断为未配置有轮椅100而移至步骤S216的处理(参照图9)。
CPU44在步骤S206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点亮为红色(参照图4B)。由此,在使轮椅100移动至轮椅束缚空间S1时,乘坐者P1能掌握轮椅100被正常感测到。此外,由于在每个轮椅束缚空间S1、S2设有显示部,因此,即使在具有多个轮椅束缚空间S1、S2的情况下,车厢内的乘坐者也能容易地确定轮椅100、102成为非束缚状态的场所。
接着,CPU44在步骤S208中通过束缚状况判断部62的功能来判断轮椅100是否处于束缚状态。并且,CPU44在判断为轮椅100处于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210的处理。然后,CPU44在步骤S210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点亮为绿色,并结束显示变更处理(参照图4C)。这样,轮椅100的乘坐者P1能容易地掌握轮椅100的束缚状况。此外,通过在轮椅100的束缚状态与非束缚状态之间使象形图V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与用文字等显示轮椅100的束缚状况的情况相比较,能使乘坐者P1和轮椅100的周围的乘坐者更直观地掌握轮椅100的束缚状况。
另一方面,CPU44在步骤S208中判断为轮椅100未处于束缚状态、即处于非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212的处理。CPU44在步骤S212中判断车辆12是否已开始行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通过未图示的车速传感器感测到车辆12的速度为时速5km以上的情况、以及车辆12的从停止状态起的行驶距离为100m以上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判断为车辆12已开始行驶。
CPU44在步骤S212中判断为车辆12已开始行驶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214的处理。此外,CPU44在步骤S212中判断为车辆12未开始行驶的情况下,即判断为车辆12正在维持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08的处理。
CPU44在步骤S214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进行红色闪烁,并且通过声音输出部66的功能从第一扬声器36B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例如,以声音的形式输出提醒轮椅100的乘坐者P1装接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消息等。这样通过声音输出部66向车厢内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由此能向车厢内的乘坐者通知存在未被束缚的轮椅100。由此,能提醒轮椅100的束缚,提高轮椅100的乘坐者P1的安全性能。
在此,CPU44在步骤S204中判断为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移至图9所示的步骤S216的处理。CPU44在步骤S216中判断轮椅100是否已成为束缚状态。具体而言,在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情况下,即使在未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CPU44也判断为束缚状态。
CPU44在步骤S216中判断为处于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218的处理,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进行白色闪烁(图5B)。此外,以声音的形式从第一扬声器36B输出提醒周围的乘坐者解除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装接状态的消息等。这样使第一显示部36A显示误使用状态,由此能使轮椅100的周围的乘坐者识别出处于误使用状态。其结果是,能提醒解除通过束缚装置28实现的束缚状态,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另一方面,CPU44在步骤S216中判断为未处于束缚状态的情况下,在维持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的状态下结束显示变更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通过摄像机18对有无轮椅100进行感测,因此,在没有轮椅100的状态下束缚装置28被设为束缚状态的情况下,能容易地感测到处于误使用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1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7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说明。此外,仅对轮椅束缚空间S1进行说明,省略对轮椅束缚空间S2的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70中,在立壁14代替带固定板20而设有带固定板72。带固定板72位于立壁14的下部,以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此外,带固定板72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固定板20长。
在带固定板72除了设有束缚装置28之外还设有被配置为能约束轮椅100的乘坐者P1的约束装置74。束缚装置28被配置为包括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第一轮椅用带扣32以及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另一方面,约束装置74被配置为包括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以及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
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通过螺栓和螺母被紧固于第一装配片72A,该第一装配片72A从带固定板72的比束缚空间S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靠车辆右侧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出。此外,第一轮椅用带扣32通过螺栓和螺母被紧固于第二装配片72B,该第二装配片72B从带固定板72的比束缚空间S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靠车辆左侧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出。
在比第二装配片72B靠车辆左侧的带固定板72设有第三装配片72C。第三装配片72C从带固定板72的上端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出,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通过螺栓和螺母被紧固于该第三装配片72C。即,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配设于比第一轮椅用带扣32远离束缚空间S的位置。此外,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配设于比第一轮椅用带扣32靠车辆上方侧。
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具备卷筒76A,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的一端部以能拉出的方式被卷取于该卷筒76A。卷筒76A被未图示的复位弹簧向卷取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的方向施力,因此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成为在无负荷状态下除了另一端部之外均被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卷取的状态。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以倾斜的状态被紧固于第三装配片72C,以便向车辆前方侧且向车辆上方侧倾斜地拉出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
此外,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具备紧急锁定机构(ELR:Emergency LockingRetractor),该紧急锁定机构在车辆12碰撞时等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突然拉出时,限制该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的拉出。此外,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具备对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的拉出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未图示的带锁定机构,该带锁定机构被配置为能对将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设为不能拉出的锁定状态和将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设为能拉出的锁定解除状态进行电切换。
在比第一装配片72A靠车辆右侧设有第四装配片72D。第四装配片72D与第三装配片72C同样地从带固定板72的上端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出,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通过螺栓和螺母被紧固于该第四装配片72D。即,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配设于比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远离束缚空间S的位置。此外,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配设于比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靠车辆上方侧。
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相对于束缚空间S配设于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的相反侧。此外,装配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的另一端部的乘坐者用舌板79能装接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而言,为了易于装接乘坐者用舌板79,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以倾斜的状态被紧固于第四装配片72D,以便乘坐者用舌板79的插入孔倾斜地朝向车辆前方侧且朝向车辆上方侧。
在图10和图11中,图示出轮椅用舌板33越过轮椅100的框架100A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轮椅100被束缚。此外,图示出乘坐者用舌板79装接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轮椅100的乘坐者P1被约束。
(轮椅束缚构造70的硬件构成)
图13是表示轮椅束缚构造7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如该图13所示,在构成轮椅束缚构造70的ECU40的输入输出接口52连接有摄像机18、第一轮椅用卷收器30、第二轮椅用卷收器54、第一乘坐者用卷收器76、第二乘坐者用卷收器80、第一显示装置36以及第二显示装置38。并且,这些设备由ECU40控制。
(轮椅束缚构造70的功能构成)
轮椅束缚构造70使用上述的硬件资源实现各种功能。参照图14对轮椅束缚构造70所实现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轮椅束缚构造70被配置为包括作为功能构成的轮椅感测部56、束缚感测部58、影像解析部60、束缚状况判断部62、显示变更部64、声音输出部66、约束感测部81以及约束状况判断部82。各功能构成通过由CPU44读出并执行存储于ROM46或存储器50的程序来实现。
约束感测部81对乘坐者P1已被约束装置74约束进行感测。具体而言,约束感测部81根据由摄像机18拍摄到的图像对乘坐者用舌板79已装接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进行感测。
约束状况判断部82对轮椅100的乘坐者P1的约束状况进行判断。即,在通过摄像机18感测到乘坐者用舌板79已装接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的情况下,判断为乘坐者P1处于约束状态。此外,在未感测到乘坐者用舌板79已装接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的情况下,判断为乘坐者P1处于未被约束的非约束状态。
此外,显示变更部64根据轮椅100和轮椅102的配置状况、轮椅100和轮椅102的束缚状况以及乘坐者P1和乘坐者P2的约束状况来变更第一显示部36A和第二显示部38A的显示状态。以下,对变更第一显示部36A的显示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变更第二显示部38A的显示状态的情况也同样地进行。具体而言,显示变更部64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如图12A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
此外,显示变更部64在轮椅束缚空间S1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如图12B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以外的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象形图V被点亮为红色。
而且,显示变更部64在轮椅100的束缚完成而已成为束缚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2C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和红色以外的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使象形图V点亮为黄色。此外,显示变更部64使象形图V的形状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变化成模仿轮椅被拴住的状态的形状的象形图V。
另外,显示变更部64在轮椅100已成为束缚状态而且乘坐者的约束完成而已成为约束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2D所示使象形图V点亮为绿色。此外,显示变更部64使象形图V的形状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变化成模仿用安全带约束了乘坐者的状态的形状的象形图V。
此外,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状态下,通过束缚感测部58感测到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显示变更部64使第一显示部36A显示误使用状态(参照图5(B))。
(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显示变更处理的一个例子)
参照图15和图16的流程图,对显示变更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CPU44从ROM46或存储器50读出显示变更程序,在RAM48中展开并执行该显示变更程序,由此执行该显示变更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对第一显示装置36的显示变更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CPU44在步骤S302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点亮为白色(参照图12A)。此时,设为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状态。
CPU44在步骤S304中判断在轮椅束缚空间S1是否配置有轮椅100。轮椅100的乘坐者P1搭乘于车辆12并移动至轮椅束缚空间S1,由此通过轮椅感测部56的功能由摄像机18感测到轮椅100。在这样感测到轮椅100的情况下,CPU44判断为配置有轮椅100而移至步骤S30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未感测到轮椅100的情况下,CPU44判断为未配置有轮椅100而移至步骤S324的处理(参照图16)。步骤S324以后的处理将在后文说明。
CPU44在步骤S306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点亮为红色(参照图12B)。由此,在使轮椅100移动至轮椅束缚空间S1时,乘坐者P1能掌握轮椅100被正常感测到。
接着,CPU44在步骤S308中通过束缚状况判断部62的功能来判断轮椅100是否处于束缚状态。并且,CPU44在判断为轮椅100处于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10的处理。并且,CPU44在步骤S310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点亮为黄色(参照图12C)。
另一方面,CPU44在步骤S308中判断为轮椅100未处于束缚状态、即处于非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16的处理。CPU44在步骤S316中判断车辆12是否已开始行驶。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通过未图示的车速传感器感测到车辆12的速度为时速5km以上的情况、以及车辆12的从停止状态起的行驶距离为100m以上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判断为车辆12已开始行驶。
CPU44在步骤S316中判断为车辆12已开始行驶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18的处理。此外,CPU44在步骤S316中判断为车辆12未开始行驶的情况下,即判断为车辆12正在维持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08的处理。
CPU44在步骤S318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进行红色闪烁,并且通过声音输出部66的功能从第一扬声器36B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
CPU44在步骤S310中使象形图V点亮为黄色后,在步骤S312中通过约束状况判断部82的功能来判断轮椅100的乘坐者P1是否处于约束状态。并且,CPU44在判断为处于乘坐者P1的约束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14的处理。并且,CPU44在步骤S314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点亮为绿色并结束显示变更处理(参照图12D)。
另一方面,CPU44在步骤S312中判断为乘坐者P1未处于约束状态、即处于非约束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20的处理。CPU44在步骤S320中判断车辆12是否已开始行驶。并且,在步骤S320中判断为车辆12已开始行驶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22的处理。此外,CPU44在步骤S320中判断为车辆12未开始行驶的情况下,即判断为车辆12正在维持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12的处理。
CPU44在步骤S322中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进行黄色闪烁,并且通过声音输出部66的功能从第一扬声器36B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例如,以声音的形式输出提醒轮椅100的乘坐者P1装接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的消息等。这样通过声音输出部66向车厢内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由此能向乘坐者P1和周围的乘坐者通知乘坐者P1的约束未被正确进行。由此,乘坐者P1的约束被提醒,能提高乘坐者P1的安全性能。
在此,CPU44在步骤S304中判断为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移至图16所示的步骤S324的处理。CPU44在步骤S324中判断轮椅100是否已成为束缚状态。具体而言,在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的情况下,即使在未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CPU44也判断为束缚状态。
CPU44在步骤S324中判断为处于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26的处理,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进行白色闪烁(参照图5B)。此外,以声音的形式从第一扬声器36B输出提醒周围的乘坐者解除第一轮椅用带构件31的装接状态的消息等。
另一方面,CPU44在步骤S324中判断为未处于束缚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28的处理。CPU44在步骤S328中判断轮椅100是否已成为约束状态。具体而言,在乘坐者用舌板79已装接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的情况下,即使在未配置有轮椅100的情况下,CPU44也判断为约束状态。
CPU44在步骤S328中判断为处于约束状态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30的处理,使第一显示部36A的象形图V进行白色闪烁(参照图5B)。此外,以声音的形式从第一扬声器36B输出提醒周围的乘坐者解除第一乘坐者用带构件77的装接状态的消息等。这样使第一显示部36A显示误使用状态,由此能使轮椅100的周围的乘坐者识别出处于误使用状态。其结果是,能提醒解除通过约束装置74实现的约束状态,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轮椅束缚构造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通过各种方案来实施。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采用了通过车厢内的第一显示装置36和第二显示装置38来显示轮椅的束缚状况的构成,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如图17所示在车身外表面设置车外显示部84。
(变形例)
如图17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在车辆12的左侧壁设有车外显示部84,在该车外显示部84对车外的使用者显示在轮椅束缚空间S1、S2是否配置有轮椅。
如图18A所示,车外显示部84被配置为包括后部侧象形图显示部86、前部侧象形图显示部87、后部侧状况显示部88以及前部侧状况显示部89。
后部侧象形图显示部86和后部侧状况显示部88对应于轮椅束缚空间S1。此外,前部侧象形图显示部87和前部侧状况显示部89对应于轮椅束缚空间S2。
在图18A的状态下,在后部侧象形图显示部86显示有被点亮为白色的象形图V,在后部侧状况显示部88进行了表示处于空座的显示。即,示出了在轮椅束缚空间S1未配置有轮椅。因此,在车外的轮椅的使用者能容易地判断能搭乘车辆。
另一方面,在前部侧象形图显示部87显示有被点亮为红色的象形图V,在前部侧状况显示部89进行了用红字表示处于乘车中和处于束缚不良的显示。即,示出了虽然在轮椅束缚空间S2配置有轮椅,但该轮椅处于非束缚状态。
接着,在搭乘于轮椅束缚空间S2的轮椅102的乘坐者P2已完成束缚的情况下,变更为图18B所示的显示。即,在前部侧象形图显示部87显示有被点亮为绿色的象形图V,在前部侧状况显示部89进行了用绿色表示处于乘车中的显示。然后,束缚不良的显示被消除。通过这样使轮椅的束缚状况显示于车外,在束缚未完成的情况下,能提醒车外的行人等辅助束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采用了通过一台摄像机18对轮椅束缚空间S1和轮椅束缚空间S2进行拍摄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轮椅束缚空间S1和轮椅束缚空间S2分别配设摄像机。此外,也可以在各自的轮椅束缚空间的周边配置传感器类,通过这些传感器类感测轮椅。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摄像机18对轮椅的束缚状况和乘坐者的约束状况等进行了判断,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图2和图3中,也可以在第一轮椅用带扣32设置带扣传感器。在该情况下,通过接通带扣传感器,感测到轮椅用舌板33已装接于第一轮椅用带扣32,能判断为处于束缚状态。与此同样地,在图10和图11中,也可以在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设置带扣传感器。在该情况下,通过接通带扣传感器,感测到乘坐者用舌板79已装接于第一乘坐者用带扣78,能判断为处于约束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轮椅束缚空间S1的上方配置有第一显示装置36,在轮椅束缚空间S2的上方配置有第二显示装置38,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比摄像机18靠车辆前方侧的顶棚部配置有第一显示装置36。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第一显示装置36的显示面朝向乘坐者P1侧配置,轮椅100的乘坐者P1也能从轮椅束缚空间S1看到。此外,与在轮椅束缚空间S1的正上方配置有第一显示装置36的构造相比较,乘坐者P1即使不抬头看也能确认显示于第一显示装置36的内容。而且,也可以将第一显示装置36和第二显示装置38合并而以一体的显示装置配置于车厢内。在该情况下,配置于能从乘坐者P1和乘坐者P2双方看到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轮椅束缚空间S1的轮椅100被朝向车辆前方侧配置,轮椅束缚空间S2的轮椅102被朝向车辆后方侧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能将轮椅束缚空间S1的轮椅100朝向车辆后方侧束缚的方式变更束缚装置28的位置。此外,也可以以能将轮椅100和轮椅102朝向车辆宽度方向束缚的方式变更束缚装置28的位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A至图4C和图12A至图12D所示,通过使象形图V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来显示束缚状况和约束状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变更灯的颜色来显示束缚状况和约束状况。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进行轮椅100的束缚之前已使乘坐者P1成为约束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图12A至图12D中说明的显示以外的显示。例如,也可以使象形图V点亮为橙色。此外,也可以进行提醒轮椅100的束缚的广播。
此外,在图17所示的变形例中,在车辆12的左侧壁设置车外显示部84,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车辆的外部设置车外显示部,也可以将使用者所携带的便携终端作为车外显示部。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者操作便携终端,即使从远离车辆12的位置也能确认轮椅的使用状况。

Claims (11)

1.一种轮椅束缚构造,具有:
束缚装置,设于车厢内的轮椅束缚空间,被配置为能束缚轮椅;
束缚感测部,对轮椅已被所述束缚装置束缚进行感测;以及
显示部,设于车厢内轮椅的乘坐者能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看到的位置,显示由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
还具备:约束装置,设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被配置为能将轮椅的乘坐者约束于该轮椅;以及约束感测部,对乘坐者已被所述约束装置约束进行感测,
在所述显示部,除了显示由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还显示由所述约束感测部感测到的乘坐者的约束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其中,
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有象形图,
在轮椅已被束缚的束缚状态与轮椅未被束缚的非束缚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其中,
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有象形图,
在轮椅已被束缚的束缚状态与轮椅未被束缚的非束缚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
在乘坐者已被约束的约束状态与乘坐者未被约束的非约束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
还具备轮椅感测部,所述轮椅感测部对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配置有轮椅进行感测,
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配置有轮椅的状态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未配置有轮椅的状态之间,使所述象形图的颜色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其中,
在车厢内设有多个所述轮椅束缚空间和所述束缚装置,
在每个所述轮椅束缚空间设有所述显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其中,
所述束缚感测部通过设于车厢内的上部并拍摄所述轮椅束缚空间的摄像机对轮椅已被束缚进行感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
具备声音输出部,所述声音输出部在轮椅位于所述轮椅束缚空间的状态下并且轮椅处于未被束缚的非束缚状态的情况下,向车厢内输出警告声或规定的声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其中,
在通过所述轮椅感测部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未感测到轮椅的配置的状态下并且通过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轮椅已被所述束缚装置束缚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部显示误使用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其中,
在车身外表面设有车外显示部,所述车外显示部对车外的使用者显示在所述轮椅束缚空间是否配置有轮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椅束缚构造,其中,
在所述车外显示部显示有由所述束缚感测部感测到的轮椅的束缚状况。
CN202010619371.3A 2019-08-23 2020-06-30 轮椅束缚构造 Active CN112406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3067 2019-08-23
JP2019153067A JP7298389B2 (ja) 2019-08-23 2019-08-23 車椅子固縛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6778A true CN112406778A (zh) 2021-02-26
CN112406778B CN112406778B (zh) 2023-09-26

Family

ID=74646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9371.3A Active CN112406778B (zh) 2019-08-23 2020-06-30 轮椅束缚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8801B2 (zh)
JP (1) JP7298389B2 (zh)
CN (1) CN112406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8364B2 (ja) * 2019-11-25 2022-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椅子乗客拘束構造
US11597405B2 (en) * 2020-05-29 2023-03-07 GM Cruise Holdings LLC. Application-based controls for wheelchair-accessible autonomous vehicle
US20220100193A1 (en) * 2020-09-25 2022-03-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wheelchair loading system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5478A (en) * 1979-05-09 1981-05-05 Korsgaard Carl E Safety locking mechanism for wheelchairs
US20010001031A1 (en) * 1997-09-29 2001-05-10 Craft Richard D. Wheelchair restraint system for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US20020110434A1 (en) * 1996-12-02 2002-08-15 Ditch James A. Tie-down for wheelchairs
JP3116351U (ja) * 2005-09-02 2005-12-02 独立行政法人労働者健康福祉機構 車椅子移動支援装置
JP2007076381A (ja) * 2005-09-09 2007-03-2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情報表示装置
CN101952141A (zh) * 2007-07-17 2011-0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US20130088348A1 (en) * 2011-09-15 2013-04-11 Verbu B.V.B.A. Method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a wheelchair passenger in a transport vehicle
GB2506208A (en) * 2012-09-25 2014-03-26 Penny & Giles Controls Ltd Control module for electric wheelchair
KR101857461B1 (ko) * 2017-03-29 2018-05-14 사단법인 한국지능형교통체계협회 휠체어 고정상태 판단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226A (ja) * 1997-07-11 1999-02-02 Ige:Kk 車椅子運転型車両
JP4144126B2 (ja) 1999-08-03 2008-09-03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乗合自動車における車椅子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1071862A (ja) * 1999-09-02 2001-03-21 Marezo Fushimi シートベルト
US7229238B2 (en) * 2004-03-25 2007-06-12 Valeda Company Llc Wheelchair docking system
US20070061068A1 (en) 2005-09-09 2007-03-1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WO2008039810A2 (en) 2006-09-25 2008-04-03 Valeda Company Llc (D/B/A Q'straint) Wheelchair passenger station
JP2009132303A (ja) 2007-11-30 2009-06-18 Denso Corp 車載ディスプレイ作動装置
WO2010040138A2 (en) * 2008-10-05 2010-04-08 Valeda Company Llc D/B/A "Q'straint" Wheelchair passenger securement station
JP2011105157A (ja) 2009-11-18 2011-06-02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着用警告装置
US20110282543A1 (en) * 2010-05-13 2011-11-17 Ron Desmarais Seat bel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JP2012095810A (ja) 2010-11-01 2012-05-24 Hi-Lex Corporation 車椅子固定装置
JP6221643B2 (ja) 2013-11-01 2017-11-01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車両の車椅子固定装置
JP6191044B2 (ja) 2014-01-10 2017-09-06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椅子固定装置
JP6516966B2 (ja) 2014-02-12 2019-05-22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椅子固定装置
US20170072903A1 (en) 2015-09-11 2017-03-16 Saed Farshchi Vehicle occupant and seatbelt usage indicating system
US20180236936A1 (en) * 2017-02-22 2018-08-23 E-Z Lock,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Safety of a Mobile Occupant Carrier In a Motor Vehicle
JP2020131784A (ja) * 2019-02-14 2020-08-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車補助装置、車両用乗車補助装置の制御部及び車両の乗車補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5478A (en) * 1979-05-09 1981-05-05 Korsgaard Carl E Safety locking mechanism for wheelchairs
US20020110434A1 (en) * 1996-12-02 2002-08-15 Ditch James A. Tie-down for wheelchairs
US20010001031A1 (en) * 1997-09-29 2001-05-10 Craft Richard D. Wheelchair restraint system for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JP3116351U (ja) * 2005-09-02 2005-12-02 独立行政法人労働者健康福祉機構 車椅子移動支援装置
JP2007076381A (ja) * 2005-09-09 2007-03-2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情報表示装置
CN101952141A (zh) * 2007-07-17 2011-0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US20130088348A1 (en) * 2011-09-15 2013-04-11 Verbu B.V.B.A. Method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a wheelchair passenger in a transport vehicle
GB2506208A (en) * 2012-09-25 2014-03-26 Penny & Giles Controls Ltd Control module for electric wheelchair
KR101857461B1 (ko) * 2017-03-29 2018-05-14 사단법인 한국지능형교통체계협회 휠체어 고정상태 판단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28801B2 (en) 2023-04-18
US20210053528A1 (en) 2021-02-25
CN112406778B (zh) 2023-09-26
JP2021029605A (ja) 2021-03-01
JP7298389B2 (ja)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6778B (zh) 轮椅束缚构造
US9994150B2 (en) Child sea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535137B1 (en) Child seat alarm
US8190332B2 (en) Intelligent child safety seat
JP2007022401A (ja) 乗員情報検出システム、乗員拘束装置、車両
JP6575404B2 (ja)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車両用表示システム、車両用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S5819494B2 (ja) パツシブシ−トベルト装置
CN112168511B (zh) 轮椅乘坐者用约束装置
CN109649328B (zh) 安全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6222145A (ja) 乗員拘束制御装置
JP2006117046A (ja) 乗員保護システム、及び乗員保護装置
JP2014223886A (ja) 車室内監視装置
CN112168510A (zh) 轮椅固定装置
JP2003104132A (ja) 同乗者モニタ装置
CN112168509B (zh) 轮椅乘坐者用约束装置
CN206217833U (zh) 用于车辆的报警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08143457A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制御装置
JP4423744B2 (ja) エアベルト装置
US11958436B2 (en) Seatbelt interlock
JP2009173173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状態表示装置
JP2006327472A (ja) 車両警報システム、車両
JP2001202574A (ja) 警報装置
KR20170121560A (ko) 사고 차량의 탑승자 수 안내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