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4559A - 冲击吸收片 - Google Patents

冲击吸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4559A
CN112384559A CN201980045839.8A CN201980045839A CN112384559A CN 112384559 A CN112384559 A CN 112384559A CN 201980045839 A CN201980045839 A CN 201980045839A CN 112384559 A CN112384559 A CN 112384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absorbing sheet
resin layer
foamed resin
m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58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栗彩叶
谷内康司
平池宏至
山崎莉纱
半田笃志
上田雄大
永井康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84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4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3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by mixing gases into liquid compositions or plastisols, e.g. frothing with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32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from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icroballoons, e.g. syntactic fo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6Porous or cellular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5/00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08J2205/04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 pores
    • C08J2205/05Open cells, i.e. more than 50% of the pores are op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为包含发泡树脂层的冲击吸收片,其13℃的温度下的损耗系数(tanδ)为0.5以上。

Description

冲击吸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吸收片,例如涉及电子设备等所使用的薄厚度的冲击吸收片。
背景技术
在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和电子纸等各种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显示装置中,在构成装置表面的玻璃板与显示部等之间、在安装了显示部的壳体主体与显示部等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冲击、振动的冲击吸收材。另一方面,具备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特别是便携电子设备由于空间上的限制,因此要求厚度为薄,与此相伴冲击吸收材也要求为薄的片状。
作为这样的薄的冲击吸收材,广泛已知由以聚乙烯为代表的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已知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通过将气泡的形状控制为一定形状,控制柔软性从而冲击吸收性能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42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薄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中,有时即使将气泡的形状控制为一定形状,也不能充分提高冲击吸收性能。例如,构成显示显示器的表面的玻璃如果被局部施加数十~百MPa左右的比较大的冲击力则可能破损,但即使控制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发泡体片的柔软性,也难以充分地缓和那样的冲击力。此外,如果对树脂发泡体施加反复冲击,则有时冲击吸收性能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能,例如,使对局部施加的比较大的冲击力的吸收性能良好,此外,即使在施加了反复冲击后也能够使吸收性能良好的冲击吸收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冲击吸收片的13℃的温度下的tanδ的值大,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以下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3]。
[1]一种冲击吸收片,是包含发泡树脂层的冲击吸收片,其13℃的温度下的损耗系数(tanδ)为0.5以上。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厚度为200μm以下。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13℃的温度下的tanδ)/(tanδ的半峰宽[℃])为0.03以上。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作为损耗系数(tanδ)的峰值温度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以上且25℃以下。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上述发泡树脂层的密度为0.3g/cm3以上且0.8g/cm3以下。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上述发泡树脂层为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上述发泡树脂层中的气泡的内壁不具有壳结构。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初始冲击吸收率为45%以上。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在将上述发泡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时,从上述发泡树脂层的一个面起算,厚度0.1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1)、厚度0.5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5)、和厚度0.9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9)分别为10面积%以上且60面积%以下,
相对于由上述空隙率(P0.1)、空隙率(P0.5)和空隙率(P0.9)求出的平均空隙率,其标准偏差(Pσ)为1.0以上且20以下。
[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用于电子设备。
[11]根据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配置于显示装置的背面侧。
[12]一种粘着带,其具备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和设置在上述冲击吸收片的至少任一个面的粘着材。
[13]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或上述[12]所述的粘着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能的冲击吸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说明。
[冲击吸收片]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是包含发泡树脂层的冲击吸收片,其13℃下的损耗系数(tanδ)为0.5以上。
在包含发泡树脂层的冲击吸收片中,为了提高常温附近的冲击吸收性能,增大实施例中的评价方法中的13℃下的损耗系数(tanδ)是有效果的,在本发明中,通过使13℃下的tanδ为0.5以上,从而冲击吸收片的冲击吸收性能变得优异。因此,在常温、或由于电子设备的发热等而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常温的电子设备内部等,即使使冲击吸收片薄也能够充分地吸收局部的冲击等。此外,即使在施加了反复冲击后,也易于将冲击吸收性能维持良好。另一方面,如果13℃下的损耗系数小于0.5,则冲击吸收性能变得不充分,不能充分地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
从使冲击吸收性能更加提高的观点考虑,13℃下的损耗系数(tanδ)优选为0.8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特别优选为1.6以上。此外,13℃下的损耗系数(tanδ)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从实用性的观点考虑,例如为4,优选为3.5。
此外,在冲击吸收片中,作为tanδ的峰值温度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以上且25℃以下。通过使玻璃化转变温度(Tg)像这样为接近于13℃的温度,从而易于增大13℃下的tanδ,易于更加提高冲击吸收性能。从使冲击吸收性能更高的观点考虑,玻璃化转变温度(Tg)更优选为7℃以上且2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以上且18℃以下。
此外,从使冲击吸收性能更高的观点考虑,优选使tanδ的峰宽度小,并且使13℃下的tanδ大。因此,(13℃下的tanδ)/(tanδ的半峰宽[℃])所示的比(以下,也称为“tanδ宽度比”)优选为0.03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9以上。tanδ宽度比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5,优选为0.3。
本发明中的13℃下的tan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tanδ的半峰宽例如可以如后述那样通过适当变更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成分来调整。例如,在丙烯酸系树脂中,通过如后述那样适当选择单体成分(a)的成分,从而易于将13℃下的tanδ等调整到上述范围内。另外,冲击吸收片的13℃下的损耗系数(tanδ)、玻璃化转变温度(Tg)、tanδ的半峰宽可以通过后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冲击吸收片的厚度优选为200μm以下。在本发明中,冲击吸收片即使比较薄,通过使上述13℃下的tanδ等为规定范围内,从而冲击吸收性能也变得良好。此外,通过使厚度为200μm以下,从而能够有助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小型化。
冲击吸收片的厚度更优选为20μm以上且19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且160μm以下。通过使冲击吸收片的厚度为20μm以上,从而在向冲击吸收片施加冲击时,可以防止所谓触底等发生。
发泡树脂层的密度优选为0.3g/cm3以上且0.8g/cm3以下。如果使密度为上述范围内,则在向冲击吸收片施加冲击时,该冲击能够被冲击吸收片充分吸收。从使冲击吸收性能更加提高的观点考虑,冲击吸收片的密度更优选为0.45g/cm3以上且0.8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g/cm3以上且0.79g/cm3以下。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初始冲击吸收率优选为45%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2%以上。另外,所谓初始冲击吸收率,是通过后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初次的冲击吸收率。
通过使初始冲击吸收率为45%以上,从而能够提高冲击吸收性能,特别是对局部冲击的冲击吸收性能。
(气泡)
本发明的发泡树脂层含有中空粒子,气泡可以通过中空粒子内部的空间形成。
此外,发泡树脂层的气泡可以通过其它手段形成,例如,优选通过混入到树脂组合物的气体形成。在该情况下,气泡为在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组合物中直接形成的空隙,气泡的内面由树脂组合物形成。即,发泡树脂层的气泡成为其内壁不具有壳结构的气泡。
内壁不具有壳结构的气泡不易通过冲击而内壁损伤,其形状不易崩溃,因此能够使冲击吸收片的反复冲击后的冲击吸收性能提高。
混入到发泡树脂层的气体可以为由配合在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发泡剂等产生的气体,但优选为通过后述机械发泡法等从树脂组合物的外部混入的气体。
在本发明中,发泡树脂层中的气泡的分布没有特别限定,但均匀更好,优选在面方向具有充分量的气泡,并且,厚度方向的气泡分布变得均匀。如果气泡的分布均匀,则从外部受到的冲击,特别是局部冲击也可以充分地吸收。
具体而言,在将发泡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时,从发泡树脂层的一个面起算,厚度为0.1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1)、厚度为0.5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5)、和厚度为0.9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9)分别优选为10面积%以上且60面积%以下。如果空隙率(P0.1)、空隙率(P0.5)、和空隙率(P0.9)为这些范围内,则无论在厚度方向的任何位置,都在面方向存在充分量的气泡。
此外,相对于由空隙率(P0.1)、空隙率(P0.5)、和空隙率(P0.9)求出的平均空隙率的标准偏差(Pσ)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该标准偏差(Pσ)成为厚度方向的气泡分布的指标,通过为上述范围内,从而显示出厚度方向的气泡分布变得均匀。
P0.1、P0.5、和P0.9分别更优选为15面积%以上且55面积%以下,此外,标准偏差(Pσ)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且15。
上述空隙率和标准偏差可以通过后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求出。
树脂发泡层可以具有独立气泡,也可以具有连续气泡,也可以具有独立气泡和连续气泡两者。
(中空粒子)
作为发泡树脂层所含有的中空粒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中空的无机系微小球状体,也可以为中空的有机系微小球状体,也可以为中空的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微小球状体。作为中空的无机系微小球状体,可举出例如,中空玻璃球等玻璃制的中空球、中空二氧化硅球、中空氧化铝球等金属化合物制的中空球、中空陶瓷球等磁器制中空球等。此外,作为中空的有机系微小球状体,可举出例如中空丙烯酸系球、中空的1,1-二氯乙烯球、苯酚球、和环氧球等树脂制的中空球等。
作为中空粒子的平均粒径,只要为发泡树脂层的厚度以下,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且1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通过中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可以获得充分的冲击吸收性。
中空粒子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通过激光衍射法、或低角度激光散射法测定。
中空粒子的平均粒径与发泡树脂层的厚度之比(平均粒径/厚度)优选为0.1以上且0.9以下,优选为0.2以上且0.85以下。通过平均粒径/厚度为上述范围,并且使后述那样的粘度为规定范围内,从而可以防止在形成发泡树脂层时中空粒子的一部分浮起,最终的空隙率的分布变得不均匀。
作为中空粒子的密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g/cm3以上且0.4g/cm3以下,更优选为0.02g/cm3以上且0.3g/cm3以下。通过使中空粒子的密度为0.01g/cm3以上且0.4g/cm3以下,从而可以在形成发泡树脂层时等防止浮起,均匀地分散。
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中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可举出丙烯酸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
它们之中,优选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为丙烯酸系树脂,发泡树脂层为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通过使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为丙烯酸系树脂,从而易于将冲击吸收片的13℃下的tanδ、tanδ宽度比等调整为规定范围内。
另外,在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中,丙烯酸系树脂为发泡树脂层中的树脂成分的主成分,其含量相对于发泡树脂层的树脂成分总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优选由发泡树脂层单独构成,但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设置除发泡树脂层以外的层。通过设置除发泡树脂层以外的层,可以赋予遮光性,或提高加工性、处理性等。例如,可以在发泡树脂层的一面或两面设置表层。表层例如为由各种树脂构成的非发泡树脂层。
表层可以通过与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相同种类的树脂形成,也可以通过其以外的树脂形成。作为形成表层的树脂,可以除了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以外,可以为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但也可以为橡胶系树脂。此外,表层可以为金属箔、无纺布等。
发泡树脂层的厚度只要是冲击吸收片可以发挥适当的冲击吸收性能的厚度即可,优选为2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且1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另一方面,表层只要是不损害发泡树脂层功能的程度的厚度即可,各表层的厚度为小于发泡树脂层的厚度为好。此外,各表层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且50μm以下左右。
以下,更具体地说明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树脂为丙烯酸系树脂的情况下的方案。
(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为将包含丙烯酸系单体成分的单体成分(a)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关于丙烯酸系聚合物,为了使冲击吸收片的13℃下的tanδ为上述范围内,只要适当调整单体成分(a)即可。单体成分(a)为具有1个乙烯基的单体成分。单体成分(a)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丙烯酸系单体成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其它类似的用语也同样。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举出具有直链或支链状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例如为1~18,优选为1~14,更优选为1~10。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等。另外,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a)中优选含有45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5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6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通过使用这些下限值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从而易于向树脂发泡层赋予必要的机械强度等。
此外,单体成分(a)除了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还可以含有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乙烯基系单体。
作为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乙烯基系单体,可举出含有羧基的单体或其酐、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含氮乙烯基单体、苯乙烯系单体等。
作为含有羧基的单体,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肉桂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等含有乙烯基的羧酸。
作为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和聚氧丙烯(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含氮乙烯基单体,可举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丁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酰胺类、(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含有氨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甲基)丙烯腈、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月桂内酰胺、(甲基)丙烯酰基吗啉、和(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甲酯等。
作为苯乙烯系单体,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等。
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乙烯基系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上述中,优选为选自苯乙烯系单体、丙烯酰胺类、含有羧基的单体或其酐中的1种以上。
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乙烯基系单体在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a)中优选含有55质量%以下,更优选含有0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0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a)优选包含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上述冲击吸收性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单体(a1)。单体(a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小于0℃,优选为-10℃以下且-80℃以上。
作为那样的单体(a1),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通过使用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从而易于将13℃下的tanδ、冲击吸收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上述那样调整到所希望的范围内。
作为单体(a1)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丙烯酸烷基酯,作为适合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另外,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公知的,例如,可以参照J.ブランドラップ和E.H.インマーグート的インターサイエンスパブリッシャーズ编辑的“聚合物手册(ポリマーハンドブック)”等。
此外,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a)优选除了上述单体(a1)以外,还含有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单体(a1)的单体(a2)。单体(a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为0℃以上,优选为5℃以上且145℃以下。
作为单体(a2),只要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有羧基的单体或其酐、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含氮乙烯基单体、苯乙烯系单体等即可。它们之中,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系单体、丙烯酰胺类、含有羧基的单体或其酐。
作为单体(a2)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更优选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
单体(a1)和单体(a2)的使用量只要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成为接近于13℃的值的方式调整即可,但在单体成分(a)中,优选含有单体(a1)为2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单体(a2)为1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此外,更优选单体(a1)为23质量%以上且87质量%以下,单体(a2)为13质量%以上且77质量%以下。
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由包含上述单体成分(a)、和将单体成分(a)部分聚合或完全聚合而获得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形成。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在描述为单体成分(a)100质量份的情况下,是指单体成分(a)的含量与来源于单体成分(a)的构成单元的含量的合计量。
在气泡通过中空粒子形成的情况下,在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上述中空粒子。此外,中空粒子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但中空粒子的含量相对于单体成分(a)100质量份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且3质量份以下。通过使中空粒子的含量为0.5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在制成冲击吸收片时可以为上述空隙率、和密度。
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通过交联剂进行交联而具有交联结构。在形成交联结构的情况下,只要在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配合交联剂即可。作为交联剂,可举出具有2个以上乙烯基的物质,优选可举出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这样的交联剂并入到通过单体成分(a)构成的主链中,将该主链彼此交联而形成网络。
作为具体的交联剂,可举出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丙烯酸酯、ε-己内酯改性三(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己内酯改性乙氧基化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基三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酯二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和液状氢化1,2-聚丁二烯二丙烯酸酯等。
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交联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相对于单体成分(a)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在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在使上述单体成分(a)通过光聚合进行聚合的情况下,优选配合光聚合引发剂。在由中空粒子形成气泡的情况下,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优选通过光聚合而形成丙烯酸系树脂发泡层。因此,在那样的情况下,使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为好。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缩酮系光聚合引发剂、α-羟基酮系光聚合引发剂、α-氨基酮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醚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烷基苯酮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系光聚合引发剂等。另外,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这些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但相对于单体成分(a)100质量份,优选为0.03质量份以上且3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
在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含有表面活性剂、金属损害防止剂、抗静电剂、稳定剂、成核剂、交联助剂、颜料、染料、卤素系、磷系等阻燃剂、和填充剂等其它添加剂。
(冲击吸收片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冲击吸收片的制造方法详细说明。以下,首先,说明由中空粒子形成气泡的情况下的发泡树脂层的制造方法。
发泡树脂层只要由含有树脂成分或通过固化等而成为树脂成分的树脂成分的前体、中空粒子、以及其它根据需要配合的添加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即可。
例如,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没有特别限制,通过在剥离膜、基材等适当的支持体上涂布含有已经说明的单体成分(a)和中空粒子、根据需要配合的交联剂、光聚合引发剂等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使涂布层形成,利用活性能量射线使该层固化来形成。
另外,在形成上述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时所使用的剥离膜(隔离物)在使用制作后的冲击吸收片之前被适当剥离为好。
这里,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所包含的单体成分(a)优选被部分聚合。单体成分(a)一般粘度非常低。因此,通过使用进行了部分聚合(一部分聚合)的物质作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可以更高效地制造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
单体成分(a)被部分聚合而得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如下述那样操作而制作。首先,对不含有中空粒子和交联剂另一方面包含单体成分(a)的组合物,通过使用了活性能量射线的聚合而进行部分聚合,由此,调制所谓糖浆状的固化性丙烯酸系树脂材料。此时的粘度优选调整为200mPa·s以上且5000mPa·s以下,更优选调整为300mPa·s以上且4000mPa·s以下。通过调整为200mPa·s以上且5000mPa·s以下,从而可以防止中空粒子的浮起,使厚度方向的空隙率均匀。另外,所谓粘度,是在B型粘度计的粘度测定中,在测定温度23℃、100rpm的条件下测定的粘度。
接着,可以将该固化性丙烯酸系树脂材料与中空粒子和交联剂等搅拌混合,调制使中空粒子分散在固化性丙烯酸系树脂材料中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另外,在涂布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时使用的涂覆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这样的涂覆方法可举出例如,槽模法、反向凹版涂布法、微凹版法、浸渍法、旋转涂布法、刷涂法、辊涂法、柔版印刷法等。
此外,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可举出例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束、电子射线等电离性放射线、紫外线等。特别适合使用紫外线。关于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能量、其照射时间等,只要可以将单体成分(a)适当聚合,就没有特别限制。
接下来,说明利用混入到树脂组合物的气体而形成气泡的情况下的发泡树脂层的制造方法的例子。在利用混入到树脂组合物的气体而形成气泡的情况下,发泡树脂层例如以树脂乳液作为原料来制造为好。树脂乳液为各种树脂的水分散体等。发泡树脂层如上述那样优选由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形成,因此,树脂乳液优选为丙烯酸系乳液。在丙烯酸系乳液中,丙烯酸系聚合物的体积平均粒径必须小于片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下。此外,为了将引入的泡稳定化,平均粒径优选为5μm以下。进一步,为了使泡的稳定性提高,平均粒径优选为500nm以下。此外,从可以将泡稳定化考虑,树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nm以下。树脂的粒径可以作为通过粒度分布测定装置(Microtrac社制,Nanotrac 150)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而测定。
丙烯酸系乳液为丙烯酸系树脂的水分散体,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丙烯酸系乳液例如可以通过在根据需要配合的聚合引发剂、乳化剂、分散稳定剂等的存在下,使单体成分(a)进行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分散聚合等而获得。发泡树脂层可以以包含丙烯酸系乳液等乳液的乳液组合物(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作为原料通过后述方法来制造。
乳液组合物包含水作为分散介质。此外,除了水以外,还可以包含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极性溶剂。此外,乳液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配合由表面活性剂等构成的起泡剂、交联剂等。乳液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量例如为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
通过在上述乳液组合物中混入气体从而形成气泡,通过使形成了气泡的乳液组合物为层状从而可以制造发泡树脂层。
气体向乳液组合物的混入优选通过机械发泡法进行。具体而言,是将乳液组合物用搅拌叶片等进行搅拌,使大气中的空气、气体混入的方法,供给可以为连续式也可以为间歇式。气体可以使用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氩气等。气体的混入量以所得的发泡树脂层成为上述密度的方式适当调整为好。具体而言,调整搅拌时间、与空气、气体的混合比例为好。
然后,将形成了气泡的乳液组合物涂布在剥离膜、基材等适当的支持体上,形成涂布层,将该层加热使其干燥,从而可以获得发泡树脂层。这里,加热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45~155℃,更优选为50~150℃。
形成了气泡的乳液组合物的粘度优选调整为1000mPa·s以上且50000mPa·s以下,更优选调整为2000mPa·s以上且45000mPa·s以下。通过将粘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内,从而可以防止混入的气泡的浮起,使厚度方向的空隙率均匀。乳液组合物的粘度可以通过混入气体时的搅拌时间、气体的混入量、乳液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量等来调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搅拌时间的延长、混入量的增加、固体成分量的增加等而提升粘度。
在冲击吸收片中,在除了发泡树脂层以外还设置表层的情况下,将用于形成表层的树脂材料涂布于发泡树脂层,根据需要进行干燥等,从而形成表层为好。此外,也可以通过将树脂层层压于发泡树脂层的一面或两面等从而形成表层。
[冲击吸收片的使用方法]
以下,对上述说明的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使用于例如各种电子设备,优选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子纸、数字照相机、摄像机等便携电子设备。更具体而言,作为设置于这些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器)用的冲击吸收片而使用。作为显示装置,可举出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但优选为有机EL显示装置。
此外,显示装置、特别是有机EL显示装置优选为柔性显示器。有机EL显示装置能够通过在膜基板上形成具备两电极、形成在该两电极间的发光层、和用于将发光层密封的密封材的有机EL元件而制成柔性显示器。
在冲击吸收片被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配置在各种显示装置的背面侧,吸收作用于显示装置的冲击。所谓显示装置的背面,是与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的面相反侧的面。
更具体而言,冲击吸收片例如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配置在壳体与显示装置间。此外,冲击吸收片通常进行压缩而配置在壳体等构成电子设备的部件与显示装置之间。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即使薄也具有高冲击吸收性能,因此能够一边将电子设备薄型化一边适当地防止显示装置的破损。此外,冲击吸收片在局部作用比较大的冲击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吸收该冲击,因此能够适当地防止在柔性显示器产生的显示缺陷等。
此外,冲击吸收片可以在一个面或两面设置粘着材而作为粘着带使用。冲击吸收片通过制成粘着带,从而能够经由粘着材而与电子设备的壳体等部件粘接。在该情况下,粘着带具备冲击吸收片、和设置在冲击吸收片的至少任一面的粘着材。
粘着材只要至少具备粘着剂层即可,可以由叠层在冲击吸收片的表面的粘着剂层单独构成,也可以为贴附在冲击吸收片的表面的两面粘着片,但优选为粘着剂层单独。另外,两面粘着片具备基材、和设置在基材的两面的粘着剂层。两面粘着片为了使一个粘着剂层与冲击吸收片粘接,并且使另一个粘着剂层与其它部件粘接而使用。
作为构成粘着剂层的粘着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丙烯酸系粘着剂、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橡胶系粘着剂等。粘着材的厚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7~150μm。此外,可以在粘着材上进一步贴合脱模纸等剥离片,在使用前通过脱模纸来保护粘着剂层。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任何限定。
[评价方法]
冲击吸收片的各物性、性能通过以下方法评价。
<空隙率和标准偏差>
将冲击吸收片粘贴于厚50μm的PET膜而以宽度3mm、长度15mm的尺寸切出,通过X射线CT装置进行了三维计测。另外,X射线CT装置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ヤマト科学株式会社制TDM1000H-II(2K)。析像度为1.5μm/1像素左右。
接下来,以PET膜与冲击吸收片的边界面作为基准面,计数存在于与该面垂直的方向(厚度方向)的截面图像的合计张数ST。另外,存在于厚度方向的截面图像为从PET膜与冲击吸收片的边界面(基准面)的图像到相反面的冲击吸收片最后显示的图像。
然后,对第0.1ST的截面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Avizo9.2.0”(FEI社制)进行二值化处理,将空隙部分与树脂部分分离。最后,算出空隙部分的面积相对于图像整体面积的比例,设为0.1T的厚度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1)。另外,在0.1ST不是整数的情况下将小数点后第一位四舍五入。
0.5T的厚度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5)、和0.9T的厚度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9)也分别进行了同样的操作。
此外,由算出的空隙率(P0.1)、空隙率(P0.5)、和空隙率(P0.9)求出平均空隙率,求出相对于该平均空隙率的标准偏差(Pσ)。
<13℃下的tan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tanδ的半峰宽>
测定装置:使用DVA-200(アイティー計測制御株式会社制),在剪切模式:1Hz,应变量:0.08%,温度范围:-50℃~100℃,升温速度:5℃/min的条件下,求出13℃下的tanδ、和tanδ成为峰值时的温度。将tanδ成为峰值时的温度设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此外,绘制tanδ的值,将tanδ的峰值的一半高度时的、峰的温度宽度设为tanδ的半峰宽。另外,试样尺寸为长度10mm、宽度5mm、厚度1mm。另外,在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将样品重叠而成为厚度约1mm。
<厚度>
将通过千分表而计测的厚度设为厚度。
<表观密度>
发泡树脂层的密度为按照JIS K6767测定的表观密度的值。
<冲击吸收试验>
将冲击吸收片(50mm见方)载置于丙烯酸系板(100mm见方,厚度10mm)的中心,在载置了该冲击吸收片的该丙烯酸系板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安装了加速度传感器。另外,丙烯酸系板是将四个角利用长度35mm的螺栓而固定于底座,以该丙烯酸系板的上表面距底座面成为25mm的位置的方式保持。
相对于冲击吸收片的中心位置,从100mm的高度使13.8g(直径15mm)的铁球落下,测定了与冲击吸收片碰撞时的加速度。此外,该冲击吸收片不交换而反复进行6次同样的铁球落下、加速度测定,将全部7次的加速度的平均值设为加速度(L1a)。此外,将冲击吸收片不放置于丙烯酸系板而进行了同样的铁球落下、加速度测定,将所得的全部7次的加速度的平均值设为加速度(L0a),由所得的加速度(L1a)和加速度(L0a)通过以下式子算出7次平均的冲击吸收率。另外,试验在温度23℃、湿度50RH%的条件下进行。
7次平均的冲击吸收率(%)=(L0a-L1a)/L0a×100
此外,关于初次(第1次),由该加速度(L11)和加速度(L0a)通过以下式子算出初次的冲击吸收率。
初次的冲击吸收率(%)=(L0a-L11)/L0a×100
在各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单体成分如下所述。另外,Tg表示各单体成分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Tg:-70℃
BA:丙烯酸正丁酯,Tg:-54℃
EA:丙烯酸乙酯,Tg:-24℃
MA:丙烯酸甲酯,Tg:8℃
AN:丙烯腈,Tg:125℃
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Tg:134℃
AAC:丙烯酸,Tg:106℃
MAA:甲基丙烯酸,Tg:228℃
St:苯乙烯,Tg:100℃
此外,实施例的树脂组合物所使用的各成分如以下所述。
2官能交联剂(商品名“NKエステルAPG-400”,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
3官能交联剂(商品名“NKエステルA-9300-3CL”,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
光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184”,BASFジャパン(株)制)
中空粒子A(商品名“エクスパンセル920DE80d30”,日本フィライト(株)制),平均粒径:80μm
[实施例1]
准备通过乳液聚合而获得的由表1所示的单体成分(a)形成的固体成分量50质量%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平均粒径120nm)的水分散体。将乳液组合物使用搅拌机(TESCOM1200)在室温条件下以第2阶段速度进行1.0分钟搅拌,从而通过机械发泡法使空气混入而形成了气泡。在将形成了气泡的乳液组合物涂布在剥离纸上后在100℃下加热5分钟使其干燥,获得了包含发泡树脂层的冲击吸收片。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将单体成分(a)的配合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并且将搅拌时间变更为0.5分钟,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将单体成分(a)的配合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并且将搅拌时间变更为1.5分钟,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将单体成分(a)的配合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并且将搅拌时间变更为1.0分钟,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将单体成分(a)的配合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并且将搅拌时间变更为0.5分钟,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
将单体成分(a)的配合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并且将搅拌时间变更为1.5分钟,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7]
将丙烯酸丁酯25质量份、丙烯酸甲酯75质量份、和光引发剂0.5质量份混合,将该混合物通过使用了紫外线的聚合进行部分聚合,获得了糖浆状的粘度为2000mPa·s的固化性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该树脂材料中加入2官能交联剂2质量份、3官能交联剂1质量份、中空粒子A 2质量份进行混合,制作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将所得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剥离纸上,在照度:4mW/cm2、光量:720mJ/cm2的条件下照射紫外线而获得了冲击吸收片。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此外,在实施例7中,空隙率(P0.1)、空隙率(P0.5)、和空隙率(P0.9)分别为22.4%、50.4%、25.3%,相对于平均空隙率的标准偏差(Pσ)为12.6。
[比较例1]
将单体成分(a)的配合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并且将搅拌时间变更为1.5分钟,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2]
将单体成分(a)的配合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并且将搅拌时间变更为1.5分钟,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将冲击吸收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2887771340000201
如表1所示那样,各实施例的冲击吸收片与比较例相比,冲击吸收率的初次和7次平均都变高,冲击吸收性能优异。

Claims (13)

1.一种冲击吸收片,是包含发泡树脂层的冲击吸收片,其13℃的温度下的损耗系数tanδ为0.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厚度为20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片,(13℃的温度下的tanδ)/(tanδ的半峰宽)为0.03以上,其中,tanδ的半峰宽的单位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作为损耗系数tanδ的峰值温度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以上且2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所述发泡树脂层的密度为0.3g/cm3以上且0.8g/cm3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所述发泡树脂层为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所述发泡树脂层中的气泡的内壁不具有壳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初始冲击吸收率为45%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在将所述发泡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时,从所述发泡树脂层的一个面起算,厚度0.1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1、厚度0.5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5、和厚度0.9T时的面方向截面的空隙率P0.9分别为10面积%以上且60面积%以下,
相对于由所述空隙率P0.1、空隙率P0.5和空隙率P0.9求出的平均空隙率,其标准偏差Pσ为1.0以上且2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用于电子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配置于显示装置的背面侧。
12.一种粘着带,其具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和设置在所述冲击吸收片的至少任一个面的粘着材。
13.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粘着带。
CN201980045839.8A 2018-07-11 2019-07-11 冲击吸收片 Pending CN1123845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1604 2018-07-11
JP2018-131604 2018-07-11
PCT/JP2019/027438 WO2020013258A1 (ja) 2018-07-11 2019-07-11 衝撃吸収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4559A true CN112384559A (zh) 2021-02-19

Family

ID=6914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5839.8A Pending CN112384559A (zh) 2018-07-11 2019-07-11 冲击吸收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6917468B2 (zh)
KR (1) KR20210031683A (zh)
CN (1) CN112384559A (zh)
WO (1) WO20200132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7758A (zh) * 2021-07-20 2021-10-22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冲击泡棉、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4480B2 (ja) * 2018-07-24 2022-11-17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技術研究所 発泡シート
CN113166629B (zh) * 2018-12-26 2024-03-22 Dic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器用发泡体粘合带和柔性显示器层叠物
JP2021088685A (ja) * 2019-12-06 2021-06-1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シート
WO2021209833A1 (en) * 2020-04-17 2021-10-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nti-reflection unitary foam sheets
JPWO2022130837A1 (zh) 2020-12-17 2022-06-23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6581A (zh) * 2002-05-10 2003-11-19 花王株式会社 发泡体
CN101616985A (zh) * 2007-02-20 2009-12-30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体组合物
WO2013191222A1 (ja) * 2012-06-20 2013-12-2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材及びシール材
CN106471276A (zh) * 2014-12-10 2017-03-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片、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背面板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JP2017190432A (ja) * 2016-04-15 2017-10-19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1987A (ja) * 2002-09-20 2004-06-10 Kao Corp 発泡体
JP6364156B2 (ja) 2013-04-24 2018-07-2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シート
JP6386832B2 (ja) * 2013-08-26 2018-09-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シート
CN109790317B (zh) * 2016-08-01 2021-12-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泡片、电气电子设备、及装设有触摸面板的设备
JP6366776B1 (ja) * 2017-05-19 2018-08-01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技術研究所 発泡シート
EP3689954A4 (en) * 2017-09-28 2021-07-07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SHOCK ABSORBING SHEE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6581A (zh) * 2002-05-10 2003-11-19 花王株式会社 发泡体
CN101616985A (zh) * 2007-02-20 2009-12-30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体组合物
WO2013191222A1 (ja) * 2012-06-20 2013-12-2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材及びシール材
CN106471276A (zh) * 2014-12-10 2017-03-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片、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背面板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JP2017190432A (ja) * 2016-04-15 2017-10-19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7758A (zh) * 2021-07-20 2021-10-22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冲击泡棉、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31683A (ko) 2021-03-22
JPWO2020013258A1 (ja) 2020-09-17
JP2021183695A (ja) 2021-12-02
JP6917468B2 (ja) 2021-08-11
WO2020013258A1 (ja) 2020-01-16
JP7332656B2 (ja) 2023-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4559A (zh) 冲击吸收片
CN111133041B (zh) 冲击吸收片
US10286420B2 (en) Double-sided tape for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50276963A1 (en) Adhesive sheet comprising hollow part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WO2020209353A1 (ja) 樹脂発泡体および発泡部材
JP2023017860A (ja) 発泡シート
CN114773755A (zh) 一种亚克力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565B (zh) 一种耐冲击的超薄型聚烯烃发泡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34262A (zh) 固化多层片材的制造方法和固化多层片材
CN113527758A (zh) 一种耐冲击泡棉、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JP6379672B2 (ja) 透明基板
JP2021172731A (ja) 衝撃吸収シート、粘着テープ、及び表示装置
JP2010242029A (ja) 異方性セル構造を有するアクリル系発泡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836152A (zh) 发泡树脂胶、光固化交联型橡胶弹性体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EP3381674A1 (en) Foamable panel-reinforcing material,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panel-reinforcing method
WO2023074764A1 (ja) 発泡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電気機器
JP2021088685A (ja) 衝撃吸収シート
JP2022109731A (ja) 衝撃吸収シート、粘着テープ、及び表示装置
JP2022109736A (ja) 衝撃吸収シート、粘着テープ、及び表示装置
KR20230109226A (ko) 충격흡수성이 우수한 발포층을 포함하는 발포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8119653A (zh) 发泡片和使用该发泡片的电子电气设备
KR20230109019A (ko) 충격흡수성이 우수한 발포체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발포시트
KR20230109018A (ko) 충격흡수성이 우수한 발포층을 포함하는 발포시트
JPH0465440A (ja) 多孔質体形成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16107440A (ja) 透明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