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1276A - 冲击吸收片、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背面板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 Google Patents
冲击吸收片、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背面板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71276A CN106471276A CN201580036462.1A CN201580036462A CN106471276A CN 106471276 A CN106471276 A CN 106471276A CN 201580036462 A CN201580036462 A CN 201580036462A CN 106471276 A CN106471276 A CN 1064712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act
- sheet
- absorbing
- double
- impact absorb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synthetic rubber co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合用作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粘合片的基材的、耐冲击性优异的冲击吸收片。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冲击吸收片的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本发明为具有至少1层以上的冲击吸收层的冲击吸收片,所述冲击吸收层在23℃时的频率1.0×104~1.0×106.5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为0.84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作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粘合片的基材的、耐冲击性优异的冲击吸收片。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冲击吸收片的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背景技术
在搭载有图像显示装置或输入装置的便携电子设备(例如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等)中,为了组装而使用粘合带。具体而言,例如,为了将用于保护便携电子设备的表面的前面板(盖板)粘接于触控面板模块或显示器面板模块、或者将触控面板模块与显示器面板模块粘接,而使用粘合带。此种粘合带例如以冲裁成框状等形状并配置于显示画面的周边的方式来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2)。
对在便携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粘合带要求以高粘合力为代表的各种性能,例如即使在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也不会剥离,且还需要不会对部件施加强冲击的耐冲击性。
作为提高粘合带的耐冲击性的方法,可列举例如使用发泡体等具有缓冲性的基材的方法。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电子设备用粘合片,其包含交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和在上述交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的一面被层叠一体化的特定丙烯酸系粘合剂层。
近年来,随着便携电子设备的大画面化,粘合带的大型化取得进展。另外,粘合带由于以框状等形状来使用,因而粘合带的窄宽度化也取得进展。因此,在如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那样的以发泡体为基材的粘合片中,在施加落下等冲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粘合带剥离的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812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376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687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用作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粘合片的基材的、耐冲击性优异的冲击吸收片。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冲击吸收片的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具有至少1层以上的冲击吸收层的冲击吸收片,所述冲击吸收层在23℃时的频率1.0×104~1.0×106.5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为0.84以上。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
在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那样的以发泡体为基材的粘合片中,作为提高发泡体的耐冲击性的方法,可列举例如降低发泡体的发泡倍率、提高密度的方法。然而,在技术上难以将发泡倍率降低至一定程度的值以下,而且若过度降低发泡倍率,则接近非发泡体,柔软性受损,耐冲击性降低。因此,在如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那样的以往的以发泡体为基材的粘合片中,难以在窄宽度化(例如宽度为1.0mm以下)取得进展的粘合带中达成优异的耐冲击性。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适合用作粘合片的基材的冲击吸收片具有在23℃时的特定频率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调整为特定值以上的冲击吸收层,从而即使在对冲击吸收片施加落下等冲击的情况下,由冲击产生的能量也会通过热或变形而更有效地发散,抑制剥离,以至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具有至少1层以上的冲击吸收层,所述冲击吸收层在23℃时的频率1.0×104~1.0×106.5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为0.84以上。
通过使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具有上述冲击吸收层,从而即使在对冲击吸收片施加落下等冲击的情况下,由冲击产生的能量也会通过热或变形而更有效地发散,抑制剥离。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优选为1.31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0以上、特别优选为2.00以上。
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但是,若上述冲击吸收层中的粘性成分多且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过大,则上述冲击吸收层吸收冲击时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因此优选的上限为3.0、更优选的上限为2.7。
予以说明,在23℃时的频率1.0×104~1.0×106.5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可以通过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例如UBM公司制的Rheogel-E4000)测定冲击吸收层的弹性模量并合成叠合曲线(master curve)来进行判断。此时,未必需要使损耗角正切tanδ的“极大值”存在于频率1.0×104~1.0×106.5Hz的范围内。但是,通过使“极大值”存在于频率1.0×104~1.0×106.5Hz的范围内,从而即使在比23℃高的温度或低的温度下对冲击吸收片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冲击吸收片也容易稳定地吸收冲击。
在此,频率1.0×104~1.0×106.5Hz是指:对于冲击吸收片,在使物体从数十厘米~1米数十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时,假想冲击吸收片位移数微米~数十微米时的频率的频率(即假想对便携电子设备施加落下等冲击的情况的频率)。
为了将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调整为上述范围,只要在后述的范围内调整上述冲击吸收层的组成即可,其中,优选使上述冲击吸收层含有弹性体。
上述冲击吸收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交联聚烯烃发泡体等发泡体,但是,为了将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调整为上述范围,优选含有弹性体等的非发泡体。
作为上述弹性体,可列举例如苯乙烯系弹性体、丙烯酸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氯乙烯系弹性体、酰胺系弹性体等。这些弹性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其中,为了将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调整为上述范围,上述弹性体优选为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丙烯酸系弹性体或聚氨酯系弹性体,更优选为苯乙烯系弹性体。
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只要为在室温下具有橡胶弹性(rubber elasticity)的苯乙烯系弹性体,则并无特别限定,但更优选具有被称作硬链段的聚苯乙烯层和乙烯-丁烯、乙烯-丙烯、乙烯-丁二烯等软链段的二嵌段或三嵌段结构的苯乙烯系弹性体。
作为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丁烯-苯乙烯(SBB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烯橡胶(HSBR)、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SEP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SIB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等。其中,从在分子结构中不具有双键且对热及光较稳定的方面出发,更优选SEBS、SEPS。
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的苯乙烯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的下限为3重量%、优选的上限为30重量%。若上述苯乙烯含量不足3重量%,则有时使上述冲击吸收层的耐热性或凝聚力降低。若上述苯乙烯含量超过30重量%,则有时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的柔软性受损而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降低,冲击吸收片的耐冲击性降低。上述苯乙烯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4重量%、更优选的上限为25重量%,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5重量%、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20重量%。
予以说明,苯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苯乙烯等各嵌段的含量可以利用1H-NMR(1H-核磁共振)测定或利用13C-NMR测定。
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的软链段中的乙烯骨架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上述软链段整体100重量%中的优选的上限为60重量%。若上述乙烯骨架的含量超过60重量%,则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的结晶化进展,柔软性受损,因此有时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降低,冲击吸收片的耐冲击性降低。上述乙烯骨架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上限为50重量%、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40重量%。
尤其,在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为SEBS或HSBR时,优选软链段中的乙烯骨架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另外,在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为SEBS或HSBR时,软链段中的乙烯骨架的含量优选为3重量%以上、更优选为4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以上。在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为SEBS或HSBR时,若上述乙烯骨架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则上述冲击吸收层变为适度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容易将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调整为上述范围。另外,SEBS的丁烯骨架由于是位阻大且容易阻碍结晶化的结构,因此tanδ的值变高,容易发挥冲击吸收性。因此,在上述苯乙烯系弹性体为SEBS时的软链段中的丁烯骨架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45重量%以上。通过使上述丁烯骨架的含量为45重量%以上,从而可以发挥优异的耐冲击性。上述丁烯骨架的含量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
对于SEPS而言,由于乙烯骨架不会3个以上连续相连,因而不易引起结晶化,另外,由于丙烯骨架体积大,因而tanδ的值变高,容易体现冲击吸收性。
SBBS在软链段中所具有的1,4-丁二烯的骨架也与乙烯骨架同样容易进行结晶化,有时损害柔软性,其结果是有时tanδ的最大值降低、耐冲击性降低。因此,SBBS的软链段中的乙烯与1,4-丁二烯的合计含量优选为6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以下。
SIBS等中所含的异丁烯骨架不易结晶化,因此能够将tanδ控制得到较高,但是存在使tanδ的峰值的频率处于规定的范围外的可能性,因此更优选在软链段中引入乙烯骨架等来调整tanδ峰位置。
作为上述烯烃系弹性体,可列举例如在烯烃系树脂(例如PP、PE)的基体中微细地分散有烯烃系橡胶(例如EPR、EPDM)的聚合物合金、烯烃结晶-乙烯-丁烯-烯烃结晶(CEBC)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乙烯-丁烯-烯烃结晶(SEBC)嵌段聚合物等。由于交联型的烯烃系弹性体不易体现柔软性,因此优选非交联型的烯烃系弹性体。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弹性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的嵌段共聚物。
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的嵌段共聚物中的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成分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的下限为1重量%、优选的上限为50重量%。若上述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成分的含量不足1重量%,则有时上述冲击吸收层的耐热性或凝聚力降低,冲击吸收片的耐冲击性降低。若上述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成分的含量超过50重量%,则有时上述嵌段共聚物的柔软性受损而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降低,冲击吸收片的耐冲击性降低。上述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成分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3重量%、更优选的上限为30重量%。
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的嵌段共聚物可以将能够共聚的其他聚合性丙烯酸单体共聚。
作为上述能够共聚的其他聚合性丙烯酸单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等烷基的碳数为1~16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烷基的碳数为13~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酐、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等官能性单体。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弹性体的市售品,可列举例如CLARITY LA2330(可乐丽公司制)等。
上述聚氨酯系弹性体包括在分子内具有部分交联的不完全热塑性型和完全为线状的高分子体的完全热塑性型两种。上述不完全热塑性型的聚氨酯系弹性体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机械强度等优异。
作为上述聚氨酯系弹性体,可列举例如:(1)在短链多元醇的存在下使将己内酯开环得到的聚内酯多元醇上加成聚合多异氰酸酯而成的己内酯型、(2)在短链多元醇的存在下使己二酸与二醇的己二酸酯多元醇上加成聚合多异氰酸酯而成的己二酸型(己二酸酯型)等酯系的氨酯系弹性体、(3)在短链多元醇的存在下使由四氢呋喃的开环聚合得到的聚四亚甲基二醇(PTMG)上加成聚合多异氰酸酯而成的PTMG型(醚型)的聚氨酯系弹性体等。
作为上述酯系的聚氨酯系弹性体的市售品,可列举例如Elastollan NY585(BASF公司制)等。
作为上述PTMG型(醚型)的聚氨酯系弹性体的市售品,可列举例如ElastollanNY90A(BASF公司制)、Elastollan NY97A(BASF公司制)等。
上述冲击吸收层可以含有增粘树脂。通过在上述冲击吸收层中配合增粘树脂,容易将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调整为上述范围。
上述增粘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萜烯系树脂、松香系树脂、石油系树脂等。
从提高柔软性的方面出发,上述冲击吸收层可以含有软化剂。
上述软化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石油系软化剂、液状橡胶系软化剂、二元酸酯、植物系软化剂、油系软化剂等。作为上述石油系软化剂,可列举例如Fkoil Flex(日文原文:フッコールフレックス)2050N(富士兴产公司制)、Diana process oil PW90(出光兴产公司制)等。
从提高耐候性的方面出发,上述冲击吸收层可以含有抗氧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
上述抗氧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酚系、胺系、苯并咪唑系等的抗氧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上述酚系抗氧化剂,可列举例如NOCRAK NS-6(大内新兴化学工业社制)等。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可列举例如SEESORB 101(SHIPRO公司制)等。
上述冲击吸收层优选被着色。通过将上述冲击吸收层进行着色,从而可以利用上述冲击吸收层来遮挡组装到便携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光。
上述着色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在为了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而使用的粘合片中一般配合的颜料、染料等,可列举例如:炉黑、热裂炭黑、乙炔黑、槽法炭黑、灯黑、科琴黑等炭黑;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铬、氧化铝等氧化物;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铁、硫酸水银等硫酸盐;碳酸钙、碳酸镁、白云石(dolomite)等碳酸盐;铁粉、铜粉、锡粉、铅粉、铝粉等金属粉;偶氮系颜料、酞菁系颜料、二噁嗪系颜料等有机系颜料;石墨等。其中,优选炭黑。
上述冲击吸收层中的上述着色剂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的下限为0.1重量%、优选的上限为10重量%,更优选的下限为0.3重量%、更优选的上限为5重量%。若过多地加入上述着色剂,则有时因上述着色剂的分散不良而使上述冲击吸收层产生着色不均。
出于耐热性、刚性、导电性等的赋予、或者轻量化等目的,上述冲击吸收层可以含有微粒。
上述微粒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包含二氧化硅、滑石、云母、氧化铝等的陶瓷微粒;包含铜、镍、钴、金等的金属微粒;包含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醚砜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等的塑料微粒;包含二氧化硅或树脂聚合物的中空微粒等。
另外,出于赋予柔软性等目的,上述冲击吸收层可以具有发泡结构。作为上述发泡结构的形成方法,可列举例如利用发泡剂的化学发泡、利用气体混炼等的物理发泡、混合中空微粒等的方法。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50~400μm。若厚度不足50μm,则有时冲击吸收片的强度降低,在施加强冲击的情况下破坏。若厚度超过400μm,则有时难以应对近年来粘合片的薄型化需求。
予以说明,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只要具有至少1层以上的上述冲击吸收层,则可以在上述冲击吸收层的基础上具有其他层。
上述其他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通过在上述冲击吸收层上层叠储能模量高的树脂,可以提高冲击吸收片的冲裁加工性或操作性。另外,通过在上述冲击吸收层上层叠导电性膜,可以对冲击吸收片赋予导电性。另外,通过在上述冲击吸收层上涂布底涂剂,可以提高上述冲击吸收层与后述的粘合剂层的密合性、或者对上述冲击吸收层赋予各种性能。构成上述其他层的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等。
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具有其他层的情况下,上述冲击吸收层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中所占的厚度比例并无特别限定,为了使冲击吸收片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优选的下限为40%、更优选的下限为50%。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将溶解有上述冲击吸收层的材料的溶液涂布于脱模膜并使之干燥而形成上述冲击吸收层的方法等。另外,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在上述冲击吸收层的基础上具有其他层的情况下,可列举例如将各层的材料共挤出而得到多层结构片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用途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用作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粘合片的基材、粘接固定车载部件的粘合片的基材。上述便携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以往的刚性便携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可变末端、可弯曲(弯曲)末端等暴露在更严酷条件下的便携电子设备。
另外,这些用途中的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长方形、框状、圆形、椭圆形、环型等。
具有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和至少1层粘合剂层的冲击吸收粘合片也是本发明之一。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粘合带可以为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单面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冲击吸收单面粘合片,也可以为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的双面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另外,在为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的情况下,双面的粘合剂层可以为相同组成,也可以为分别不同的组成。
上述粘合剂层优选含有将包含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单体混合物共聚而得的丙烯酸共聚物。
在全部单体混合物中所占的丙烯酸丁酯的优选含量为10~95重量%。若丙烯酸丁酯的含量不足10重量%,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变得过于柔软而使凝聚力降低,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热性降低。若丙烯酸丁酯的含量超过95重量%,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变硬而粘合力或粘性降低、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
在全部单体混合物中所占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优选含量为5~70重量%。若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含量不足5重量%,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力降低,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若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含量超过70重量%,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变得过于柔软而使凝聚力降低,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
上述单体混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包含除丙烯酸丁酯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外的能够共聚的其他聚合性单体。
作为上述能够共聚的其他聚合性单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等烷基的碳数为1~3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烷基的碳数为13~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酐、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等官能性单体。
为了将上述单体混合物共聚而得到上述丙烯酸共聚物,只要使上述单体混合物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自由基反应即可。作为使上述单体混合物进行自由基反应的方法、即聚合方法,使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可列举例如溶液聚合(沸点聚合或恒温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等。
上述聚合引发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有机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作为上述有机过氧化物,可列举例如:1,1-双(叔己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过氧化特戊酸叔己酯、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双(2-乙基己酰基过氧化)己烷、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己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等。作为上述偶氮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双环己烷甲腈等。这些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上述丙烯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40万~150万。若重均分子量不足40万,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变得过于柔软而使凝聚力降低,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若重均分子量超过150万,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力降低,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重均分子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50万、更优选的上限为120万。
为了将重均分子量调整为上述范围,只要调整聚合引发剂、聚合温度等聚合条件即可。
予以说明,重均分子量(Mw)是指基于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胶渗透色谱)得到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上述粘合剂层优选含有增粘树脂。
作为上述增粘树脂,可列举例如松香酯系树脂、氢化松香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脂环族饱和烃系树脂、C5系石油树脂、C9系石油树脂、C5-C9共聚系石油树脂等。这些增粘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上述增粘树脂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相对于上述丙烯酸共聚物100重量份的优选的下限为10重量份、优选的上限为50重量份。若上述增粘树脂的含量不足10重量份,则有时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若上述增粘树脂的含量超过50重量份,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变硬而使粘合力或粘性降低,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上述增粘树脂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上限为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40重量份。
上述粘合剂层优选通过添加交联剂而在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树脂(上述丙烯酸共聚物和/或上述增粘树脂)的主链间形成交联结构。
上述交联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型交联剂等。其中,优选异氰酸酯系交联剂。通过在上述粘合剂层中添加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从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异氰酸酯基与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树脂中的醇性羟基反应而上述粘合剂层的交联变缓。因此,上述粘合剂层可以间歇性地使所施加的剥离应力分散,对于在施加强冲击时伴随被粘物的变形而产生的剥离应力,从被粘物的剥离耐性进一步提高。
上述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上述丙烯酸共聚物100重量份优选为0.01~10重量份、更优选为0.1~5重量份。
上述粘合剂层的交联度无论过高或过低,上述粘合剂层都有时因伴随被粘物的变形而产生的剥离应力容易从被粘物剥离,因此优选为10~60重量%、更优选为15~50重量%、特别优选为20~45重量%。
予以说明,采集粘合剂层W1(g),将该粘合剂层在乙酸乙酯中于23℃下浸渍24小时,用200目的金属丝网过滤不溶解成分,对金属丝网上的残渣进行真空干燥,测定干燥残渣的重量W2(g),根据下述式(1)计算粘合剂层的交联度。
交联度(重量%)=100×W2/W1 (1)
上述粘合剂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增塑剂、乳化剂、软化剂、填充剂、颜料、染料等添加剂、松香系树脂等其他树脂等。
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粘合剂层的厚度(单面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0~150μm。若厚度不足10μm,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的耐冲击性降低。若厚度超过150μm,则有时上述粘合剂层的再加工性或再剥离性受损。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粘合片的总厚度优选为100~400μm。若总厚度不足100μm,则有时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耐冲击性降低。若总厚度超过400μm,则有时冲击吸收粘合片不适合于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用途。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粘合片的压缩强度并无特别限定,25%压缩强度的优选的下限为10kPa、优选的上限为2000kPa。若上述25%压缩强度不足10kPa,则在将冲击吸收粘合片压接于被粘物时作为基材的冲击吸收片有时向旁边渗出。若上述25%压缩强度超过2000kPa,则在将冲击吸收粘合片贴附于被粘物时不易脱除被粘物与冲击吸收粘合片之间的空气,贴附性有时降低。上述25%压缩强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30kPa、更优选的上限为1000kPa。
作为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可列举例如如以下所示的方法。
首先,在丙烯酸共聚物、增粘树脂、根据需要添加的交联剂等中加入溶剂,制作粘合剂a的溶液,将该粘合剂a的溶液涂布于作为基材的冲击吸收片的表面,将溶液中的溶剂完全干燥除去,形成粘合剂层a。接着,在所形成的粘合剂层a上将脱模膜以其脱模处理面与粘合剂层a对置的状态进行重叠。
接着,准备与上述脱模膜不同的脱模膜,在该脱模膜的脱模处理面涂布粘合剂b的溶液,将溶液中的溶剂完全干燥除去,由此制作在脱模膜的表面形成有粘合剂层b的层叠膜。将所得的层叠膜以使粘合剂层b与冲击吸收片的背面对置的状态重叠于形成有粘合剂层a的冲击吸收片的背面,制作层叠体。然后,利用橡胶辊等对上述层叠体进行加压,由此可以得到在冲击吸收片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且以脱模膜覆盖粘合剂层的表面的冲击吸收粘合片。
另外,按照同样的要领制作2组层叠膜,将这些层叠膜以使层叠膜的粘合剂层与冲击吸收片对置的状态重叠于作为基材的冲击吸收片的双面的各面,制作层叠体,利用橡胶辊等对该层叠体进行加压,由此可以得到在冲击吸收片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且以脱模膜覆盖粘合剂层的表面的冲击吸收粘合片。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粘合片的用途并无特别限定,优选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用途、将车载部件粘接固定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粘合片例如可以作为将便携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面板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冲击吸收粘合片来使用。上述便携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以往的刚性便携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可变末端、可弯曲(弯曲)末端等暴露在更严酷条件下的便携电子设备。
另外,这些用途中的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粘合片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长方形、框状、圆形、椭圆形、环型等。
尤其,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在以框状的形状用作便携电子设备中的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时,即使在施加落下等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便携电子设备发生破损。尤其,随着近年来的便携电子设备的大画面化,即使框状的粘合片窄宽度化(例如宽度1.0mm以下),也能发挥高耐冲击性。
图1为表示一般的便携电子设备的前面板及显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的便携电子设备的前面板及显示单元1依次层叠有底部框体2、反射膜3、导光板4、PC模块5、光学膜6(扩散片、棱镜片等)、背光单元固定用双面粘合片7、液晶面板8、高透明胶带9、触控面板模块10、高透明胶带11、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12及前面板(盖板)13。14为LED光源,15为柔性印刷电路基板。
图2中示出对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2中,为了简化而省略了除前面板、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壳体框架、背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及背面板以外的构成。
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12具有将前面板(盖板)粘接固定于触控面板模块或显示器面板模块的作用,在图2中,借助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12将前面板(盖板)13粘接固定于壳体框架18上。
在便携电子设备具有背面板的情况下,利用背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16将背面板17粘接固定于壳体框架18上。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作为此种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从而可以得到耐冲击性极优异的便携电子设备。
作为在便携电子设备中用于将前面板进行粘接固定的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带的、具有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和形成于该冲击吸收片的双面的粘合剂层的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也是本发明之一。
作为在便携电子设备中用于将背面板进行粘接固定的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带的、具有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和形成于该冲击吸收片的双面的粘合剂层的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也是本发明之一。
背光单元固定用双面粘合片7具有将背光单元与PC模块5和液晶面板8粘接固定的作用。图1中,反射膜3、导光板4、光学膜6、LED光源14、柔性印刷电路基板15构成背光单元。
图3中示出对背光单元固定用双面粘合片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3中,为了简化而省略了除背光单元固定用双面粘合片7、PC模块5、背光单元19以外的构成。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作为此种背光单元固定用双面粘合片,从而可以得到抗冲击性极优异的便携电子设备。
作为在便携电子设备中用于将背光单元进行粘接固定的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带的、具有本发明的冲击吸收片和形成于该冲击吸收片的双面的粘合剂层的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也是本发明之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适合用作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粘合片的基材的、耐冲击性优异的冲击吸收片。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该冲击吸收片的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般的便携电子设备的前面板及显示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对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3为对背光单元固定用双面粘合片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落下冲击试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粘合剂A的制备)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冷却管的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酸丁酯79.9重量份、丙烯酸乙酯5重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2重量份、丙烯酸3重量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0.1重量份及乙酸乙酯82重量份,进行氮气置换后,加热反应器,开始回流。接着,在上述反应器内添加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0.15重量份。使其在77℃回流5小时,得到丙烯酸共聚物(a)的溶液。对所得的丙烯酸共聚物(a),使用Water公司制“2690Separations Model”作为色谱柱,利用GPC法测定了重均分子量,结果为65万。
相对于所得的丙烯酸共聚物(a)的溶液中所含的丙烯酸共聚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聚合松香酯10重量份、萜烯酚16重量份、氢化松香酯10重量份、乙酸乙酯100重量份,再相对于丙烯酸聚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45”)6.2重量份,进行搅拌,得到粘合剂A。
(实施例1)
(1)冲击吸收片的制造
在装有甲苯250g的烧杯中加入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嵌段共聚物(JSR公司制的Dynaron“8905P”)150g,搅拌1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将该溶液使用敷涂机涂布在实施过硅脱模处理的厚度75μm的脱模PET膜上,在110℃使溶剂干燥4分钟,形成厚度150μm的非发泡的冲击吸收层,得到冲击吸收片。
将冲击吸收片切割成5mm×30mm宽,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UBM公司制的Rheogel-E4000)上将30mm的长边侧以卡盘间隔15mm卡紧,将升温速度设为5℃/min,在-60℃~100℃的范围测定拉伸粘弹性模量,在基准温度23℃下合成叠加曲线,由此计算在23℃时的频率1.0×104~1.0×106.5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结果为1.4。另外,损耗角正切tanδ采用极大值时的频率为1.0×104.17Hz。
(2)双面粘合片的制造
在实施过硅脱模处理的厚度75μm的脱模PET膜上使用敷涂机涂布粘合剂A,在110℃干燥3分钟,形成厚度50μm的粘合剂层。使用硅辊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得到的冲击吸收片上,得到单面粘合片。予以说明,对于上述冲击吸收片,预先使用电晕处理装置(春日电气株式会社制的“CT-0212”)在270W、18m/min的条件下对双面实施了电晕处理。
按照同样的要领将冲击吸收片的相反的表面的脱模PET膜剥离,与上述同样地贴合粘合剂层。之后,在40℃进行48小时养护。由此得到以脱模PET膜覆盖双面的总厚度250μm的双面粘合片。
(实施例2~12)
如表5及表6所记载那样变更冲击吸收层的材料、冲击吸收层的厚度、冲击吸收层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及粘合剂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双面粘合片。
予以说明,使用下述所示的冲击吸收层的材料。
·SEBS嵌段共聚物(旭化成公司制的Tuftec“H1221”)
·SEBS嵌段共聚物(JSR公司制的Dynaron“8600P”)
·SEBS嵌段共聚物(JSR公司制的Dynaron“8300P”)
·SEBS嵌段共聚物(JSR公司制的Dynaron“8906P”)
·SEBS嵌段共聚物(旭化成公司制的Tuftec“H1062”)
·HSBR嵌段共聚物(JSR公司制的Dynaron“1320P”)
·SEPS嵌段共聚物(可乐丽公司制的Septon“2063”)
·SIB S嵌段共聚物(KANEKA公司制的SIB STAR“062U M”)
·丙烯酸系弹性体(可乐丽公司制的CLARITY“2330”)
·丙烯酸系弹性体(可乐丽公司制的CLARITY“2140e”)
(实施例13)
如表6所记载那样变更冲击吸收层的材料、冲击吸收层的厚度、冲击吸收层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及粘合剂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双面粘合片。
予以说明,代替将溶解有冲击吸收层的材料的溶液涂布于脱模膜并使之干燥来形成冲击吸收层,而获得下述的片材料并将之用作冲击吸收层。
·聚氨酯系弹性体(Sheedom公司制的“DUS614”)
(实施例14)
如表6所记载那样变更冲击吸收层的材料、冲击吸收层的厚度、冲击吸收层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及粘合剂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双面粘合片。
予以说明,代替将溶解有冲击吸收层的材料的溶液涂布于脱模膜并使之干燥来形成冲击吸收层,而将在SEBS嵌段共聚物(JSR公司制的Dynaron“8600”)的双面共挤出聚乙烯(PE)(住友化学工业公司制的“SUMIKATHENE F218-0”)而得的3层结构片(厚度150μm)用作冲击吸收片。使用VHX-500(Keyence公司制)对3层结构片材的剖面的各层的厚度比例进行了测定,结果PE:SEBS(Dynaron“8600”):PE=20:110:20。
(比较例1~4)
如表7所记载那样变更冲击吸收层的材料、冲击吸收层的厚度、冲击吸收层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及粘合剂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双面粘合片。
予以说明,代替将溶解有冲击吸收层的材料的溶液涂布于脱模膜并使之干燥来形成冲击吸收层,而获得下述的片材料并将之用作冲击吸收层。
·聚氨酯系弹性体(Sheedom公司制的“DUS213”)
·聚氨酯系弹性体(Sheedom公司制的“DUS203”)
·PE泡沫(积水化学工业公司制的聚烯烃发泡体“XLH-05002”)
·PET膜(东丽公司制的Lumirror“S10”)
(比较例5~8)
如表7所记载那样变更冲击吸收层的材料、冲击吸收层的厚度、冲击吸收层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及粘合剂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双面粘合片。
予以说明,使用下述所示的冲击吸收层的材料。
·SEBS嵌段共聚物(旭化成公司制的Tuftec“H1041”)
·SBBS嵌段共聚物(旭化成公司制的Tuftec“P1083”)
·SBBS嵌段共聚物(旭化成公司制的Tuftec“P2000”)
·丙烯酸系弹性体(可乐丽公司制的CLARITY“2250”)
(比较例9)
如表7所记载那样变更冲击吸收层的材料、冲击吸收层的厚度、冲击吸收层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及粘合剂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双面粘合片。
予以说明,如下述所示那样形成冲击吸收层。
相对于上述(粘合剂A的制备)得到的丙烯酸共聚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聚合松香酯(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D-160”)13.5重量份、萜烯酚(YASUHARA CHEMICAL公司制“G-150”)18重量份、氢化松香酯(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Ester gum H”)13.5重量份以及相对于丙烯酸聚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为7.9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商品名“Coronate L45”),进行搅拌,将所得的溶液使用敷涂机涂布在实施过硅脱模处理的厚度75μm的脱模PET膜(Nippa公司制、型号V2)上,在110℃使溶剂干燥4分钟后,在40℃养护48小时,得到作为厚度200μm的冲击吸收层的丙烯酸系粘合片。
<冲击吸收层的材料的组成>
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冲击吸收层的材料中,对于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嵌段共聚物,使用核磁共振装置(BrukerBiospin公司制的“ADVANCE 400”),进行使用重氯仿作为溶剂的1H-NMR(1H-核磁共振)测定、13C-NMR测定,将测得的苯乙烯、乙烯、丁烯含量示于表1中。予以说明,表1中的()内的数字为软链段100重量份中的各成分的比率。
【表1】
在实施例及比较例所使用的冲击吸收层的材料中,对于对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SEPS)嵌段共聚物,使用核磁共振装置(BrukerBiospin公司制的“ADVANCE 400”),进行使用重氯仿作为溶剂的1H-NMR(1H-核磁共振)测定、13C-NMR测定,将测得的苯乙烯、乙烯、丙烯含量示于表2中。予以说明,表2中的()内的数字为软链段100重量份中的各成分的比率。
【表2】
在比较例所使用的冲击吸收层的材料中,对于对苯乙烯-丁二烯-丁烯-苯乙烯(SBBS)嵌段共聚物,使用核磁共振装置(BrukerBiospin公司制的“ADVANCE 400”),进行使用重氯仿作为溶剂的1H-NMR(1H-核磁共振)测定、13C-NMR测定,将测得的苯乙烯、乙烯、1,4-丁二烯、丁烯含量示于表3中。予以说明,表3中的()内的数字为软链段100重量份中的各成分的比率。
【表3】
在实施例所使用的冲击吸收层的材料中,对于对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SIBS)嵌段共聚物,使用核磁共振装置(BrukerBiospin公司制的“ADVANCE 400”),进行使用重氯仿作为溶剂的1H-NMR(1H-核磁共振)测定、13C-NMR测定,将测得的苯乙烯、异丁烯含量示于表4中。
【表4】
<评价>
对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双面粘合片进行下述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5~7所示。
(1)落下冲击试验
<试验装置的制作>
图4中使示出实施例、比较例所得的双面粘合片(冲击吸收粘合片)的落下冲击试验的示意图。将所得的双面粘合片冲裁成外径为宽46mm、长61mm且内径为宽44mm、长59mm,制成宽1mm的框状的试验片。接着,如图4(a)所示那样,将对在中央部分具有宽38mm、长50mm的方形孔的厚度2mm的聚碳酸酯板43剥离脱模纸后的试验片41以使方形孔位于大致中央的方式进行贴附后,从试验片41的上表面以使试验片41位于大致中央的方式贴附宽55mm、长65mm、厚1mm的聚碳酸酯板42,组装试验装置。
之后,从位于试验装置的上面的聚碳酸酯板侧施加5kgf的压力10秒钟,将位于上下的聚碳酸酯板与试验片进行压接,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
<耐落下冲击性的判定>
如图4(b)所示那样,将所制作的试验装置翻转后,固定于支撑台上,使可通过方形孔的大小的300g重的铁球44以通过方形孔的方式落下。缓缓提高落下铁球的高度,利用因铁球的落下所施加的冲击测量试验片与聚碳酸酯板剥离时的铁球落下的高度。将结果为120cm以上的情况判定为“◎”,将结果为80cm以上且不足120cm的情况判定为“○”,将结果不足80cm的情况判定为“×”。
(2)25%压缩强度的测定
将所得的双面粘合片切割成15mm×15mm,重叠至约5mm,得到层叠体样品。测定层叠体样品的厚度后,用1mm厚的PC板夹持,并利用岛津制作所社制“Autograph AGS-X”以10mm/min的速度进行压缩。求出压缩至原来的厚度的25%时的应力,将该应力除以面积,计算出压缩强度。
【表5】
【表6】
【表7】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适合用作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粘合片的基材的、耐冲击性优异的冲击吸收片。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该冲击吸收片的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符号说明
1 便携电子设备的前面板及显示单元
2 底部框体
3 反射膜
4 导光板
5 PC模块
6 光学膜
7 背光单元固定用双面粘合片
8 液晶面板
9 高透明胶带
10 触控面板模块
11 高透明胶带
12 前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
13 前面板(盖板)
14 LED光源
15 柔性印刷电路基板
16 背面板固定用双面粘合片
17 背面板
18 壳体框架
19 背光单元
41 试验片(框状)
42 聚碳酸酯板(厚度1mm)
43 聚碳酸酯板(厚度2mm)
44 铁球(300g)
Claims (10)
1.一种冲击吸收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至少1层以上的冲击吸收层,所述冲击吸收层在23℃时的频率1.0×104~1.0×106.5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为0.84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特征在于,其在23℃时的频率1.0×104~1.0×106.5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为1.31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特征在于,冲击吸收层含有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特征在于,弹性体为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丙烯酸系弹性体或聚氨酯系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50~4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特征在于,其被用作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主体的粘合片的基材。
7.一种冲击吸收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和至少1层的粘合剂层。
8.一种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是在便携电子设备中用于粘接固定前面板的前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带,
其具有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和形成在所述冲击吸收片的双面上的粘合剂层。
9.一种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是在便携电子设备中用于粘接固定背面板的背面板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带,
其具有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和形成在所述冲击吸收片的双面上的粘合剂层。
10.一种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是在便携电子设备中用于粘接固定背光单元的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带,
其具有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和形成在所述冲击吸收片的双面上的粘合剂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50388 | 2014-12-10 | ||
JP2014250388 | 2014-12-10 | ||
JP2015-083434 | 2015-04-15 | ||
JP2015083434 | 2015-04-15 | ||
PCT/JP2015/083951 WO2016093133A1 (ja) | 2014-12-10 | 2015-12-03 | 衝撃吸収シート、衝撃吸収粘着シート、前面板固定用衝撃吸収両面粘着シート、背面板固定用衝撃吸収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固定用衝撃吸収両面粘着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71276A true CN106471276A (zh) | 2017-03-01 |
CN106471276B CN106471276B (zh) | 2020-04-03 |
Family
ID=5610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36462.1A Active CN106471276B (zh) | 2014-12-10 | 2015-12-03 | 冲击吸收片、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背面板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6632379B2 (zh) |
KR (1) | KR20170094114A (zh) |
CN (1) | CN106471276B (zh) |
WO (1) | WO2016093133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15619A (zh) * | 2018-05-10 | 2018-08-1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10023439A (zh) * | 2017-03-29 | 2019-07-16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双面粘合带 |
CN110418716A (zh) * | 2017-05-02 | 2019-11-05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片和双面粘合片 |
CN110446916A (zh) * | 2017-04-05 | 2019-11-12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橡胶构件的耐冲击性评价方法 |
CN110494282A (zh) * | 2017-04-11 | 2019-11-2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层叠体及具有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CN110678526A (zh) * | 2017-05-31 | 2020-01-10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保护膜 |
CN111093984A (zh) * | 2017-09-22 | 2020-05-0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层叠体、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1712381A (zh) * | 2018-03-15 | 2020-09-25 | 东丽株式会社 | 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041714A (zh) * | 2018-05-22 | 2020-12-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膜、偏振片、液晶面板、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2384559A (zh) * | 2018-07-11 | 2021-02-19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片 |
CN112585527A (zh) * | 2018-08-28 | 2021-03-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3365819A (zh) * | 2019-01-29 | 2021-09-0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层压体和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0548A (zh) * | 2012-04-10 | 2014-12-17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自粘合性表面保护薄膜 |
JP7000310B2 (ja) * | 2017-01-11 | 2022-02-10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衝撃吸収シート |
JP7016509B2 (ja) * | 2017-05-31 | 2022-02-07 |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 複合緩衝材 |
WO2019097960A1 (ja) * | 2017-11-17 | 2019-05-2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WO2019097889A1 (ja) * | 2017-11-20 | 2019-05-2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WO2019117218A1 (ja) * | 2017-12-14 | 2019-06-20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
JP2020037602A (ja) * | 2018-08-31 | 2020-03-12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樹脂発泡体シート |
JP2020033528A (ja) * | 2018-08-31 | 2020-03-05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発泡体シート |
CN113396187B (zh) * | 2019-01-29 | 2023-05-2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材 |
JP6869409B2 (ja) * | 2019-10-28 | 2021-05-12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9999A (zh) * | 2000-12-21 | 2002-07-24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耐冲击性优良的双面粘接片 |
CN1471546A (zh) * | 2000-11-10 | 2004-01-28 |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嵌段共聚物及其组合物、以及由此构成的薄膜 |
CN102131639A (zh) * | 2008-06-30 | 2011-07-20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可固化的粘合剂片 |
JP2011168727A (ja) * | 2010-02-19 | 2011-09-01 | Sekisui Chem Co Ltd | 電子機器用粘着シー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81213A (ja) * | 2009-10-07 | 2011-04-21 | Fujitsu Ltd | 画像表示パネル、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表示パネルの分解方法 |
DE102010043881A1 (de) * | 2010-11-12 | 2012-05-16 | Tesa Se | Haftklebebänder zur Verklebung von Fenstern insbesondere in Mobilgeräten |
JP6152030B2 (ja) * | 2013-03-29 | 2017-06-21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用熱伝導性発泡体シート |
JP6364156B2 (ja) * | 2013-04-24 | 2018-07-25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衝撃吸収シート |
WO2014192460A1 (ja) * | 2013-05-27 | 2014-12-04 | Dic株式会社 | 両面粘着テープ |
-
2015
- 2015-12-03 KR KR1020177001751A patent/KR2017009411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5-12-03 JP JP2015560431A patent/JP663237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2-03 CN CN201580036462.1A patent/CN106471276B/zh active Active
- 2015-12-03 WO PCT/JP2015/083951 patent/WO201609313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12-10 JP JP2019222879A patent/JP2020073817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1546A (zh) * | 2000-11-10 | 2004-01-28 |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嵌段共聚物及其组合物、以及由此构成的薄膜 |
CN1359999A (zh) * | 2000-12-21 | 2002-07-24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耐冲击性优良的双面粘接片 |
CN102131639A (zh) * | 2008-06-30 | 2011-07-20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可固化的粘合剂片 |
JP2011168727A (ja) * | 2010-02-19 | 2011-09-01 | Sekisui Chem Co Ltd | 電子機器用粘着シート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3439A (zh) * | 2017-03-29 | 2019-07-16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双面粘合带 |
CN110023439B (zh) * | 2017-03-29 | 2022-05-24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双面粘合带 |
US11156536B2 (en) | 2017-04-05 | 2021-10-26 | The Yokohama Ruber Co., Ltd. | Method for evaluating shock resistance of rubber member |
CN110446916A (zh) * | 2017-04-05 | 2019-11-12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橡胶构件的耐冲击性评价方法 |
CN110446916B (zh) * | 2017-04-05 | 2022-04-22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橡胶构件的耐冲击性评价方法 |
CN110494282A (zh) * | 2017-04-11 | 2019-11-2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层叠体及具有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CN110494282B (zh) * | 2017-04-11 | 2022-02-2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层叠体及具有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CN110418716A (zh) * | 2017-05-02 | 2019-11-05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片和双面粘合片 |
CN110678526A (zh) * | 2017-05-31 | 2020-01-10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保护膜 |
CN110678526B (zh) * | 2017-05-31 | 2022-02-11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显示器表面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器表面保护膜层叠体 |
US11300712B2 (en) | 2017-09-22 | 2022-04-12 | Fujifilm Corporation | Laminat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CN111093984A (zh) * | 2017-09-22 | 2020-05-0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层叠体、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1712381A (zh) * | 2018-03-15 | 2020-09-25 | 东丽株式会社 | 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15619A (zh) * | 2018-05-10 | 2018-08-1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12041714A (zh) * | 2018-05-22 | 2020-12-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膜、偏振片、液晶面板、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2041714B (zh) * | 2018-05-22 | 2023-01-1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膜、偏振片、液晶面板、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2384559A (zh) * | 2018-07-11 | 2021-02-19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片 |
CN112585527A (zh) * | 2018-08-28 | 2021-03-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2585527B (zh) * | 2018-08-28 | 2024-09-2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3365819A (zh) * | 2019-01-29 | 2021-09-0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层压体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71276B (zh) | 2020-04-03 |
JP2020073817A (ja) | 2020-05-14 |
WO2016093133A1 (ja) | 2016-06-16 |
JP6632379B2 (ja) | 2020-01-22 |
KR20170094114A (ko) | 2017-08-17 |
JPWO2016093133A1 (ja) | 2017-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71276A (zh) | 冲击吸收片、冲击吸收粘合片、前面板、背面板及背光单元固定用冲击吸收双面粘合片 | |
KR102309944B1 (ko) | 휴대형 전자 기기용 점착 시트 | |
TWI582207B (zh) | Sided adhesive she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machine | |
JP5556987B2 (ja) | 両面粘着テープ | |
JP6653290B2 (ja) |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 |
JP7018260B2 (ja) |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 |
CN113302250B (zh) | 粘合带 | |
KR20100112528A (ko) | 양면 점착 테이프 | |
CN105073933A (zh) | 双面粘合带 | |
JP2015098554A (ja) | 防水テープ | |
JP6499586B2 (ja) | 携帯電子機器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 |
CN105647087A (zh) | 可固化组合物、压敏粘合剂、胶带、粘合制品 | |
CN110418716A (zh) | 冲击吸收片和双面粘合片 | |
CN107384230A (zh) | 粘合片 | |
JP2017008205A (ja) | 両面粘着テープ | |
CN109627994B (zh) | 粘合片 | |
JP7300599B2 (ja) |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
KR20230093413A (ko) | 점착 테이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