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311A -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311A
CN112368311A CN201980043770.5A CN201980043770A CN112368311A CN 112368311 A CN112368311 A CN 112368311A CN 201980043770 A CN201980043770 A CN 201980043770A CN 112368311 A CN112368311 A CN 112368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compound
group
formula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7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8311B (zh
Inventor
佐藤幹男
北井佑季
星野泰范
幸田征士
和田淳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68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8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1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 C08J5/24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using glass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2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G65/48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485Polyphen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9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used in the prepolymer mix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08L71/126Polyphenylene oxid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1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 H05K1/035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e.g. two or more polymers, polymer + filler, + reinforc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5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J23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J23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1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 H05K1/035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e.g. two or more polymers, polymer + filler, + reinforcement
    • H05K1/0366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e.g. two or more polymers, polymer + filler, + reinforcement reinforced, e.g. by fibres, fabr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以及苊烯化合物(B)。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Description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 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背景技术
对于各种电子设备而言,随着信息处理量的增大,所搭载的半导体器件的高集成化、布线的高密度化、以及多层化等的安装技术日趋发展。此外,作为各种电子设备中所用的布线板,寻求例如车载用途中的毫米波雷达基板等应对高频的布线板。对于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所用的布线板而言,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要求减少信号传输时的损失;对于应对高频的布线板而言,尤其需要满足上述要求。为了满足该要求,对于用以构成各种电子设备中所用的布线板的基材的基板材料,要求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低等的低介电特性优异。
另一方面,对于基材材料等的成形材料,不仅要求低介电特性优异,还要求耐热性等也优异。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对于包含在基板材料中的树脂以其能够与固化剂等一起聚合的方式进行改性,例如导入乙烯基等,来提高耐热性。
作为该基材材料,可列举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等。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含聚苯醚和交联型固化剂的聚苯醚化合物,对于所述聚苯醚而言,在分子结构内具有聚苯醚部分,在其分子末端具有乙烯苄基等,并且数均分子量为1000~7000。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要旨:可以得到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低、并且耐热性及成形性等高的层压板。认为: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等介电特性低的树脂组合物而得的布线板可以降低信号传输时的损失。
另一方面,对于布线板,要求进一步提高布线板中信号的传输速度;而且要求布线板难以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等的影响。例如,对于用以构成布线板基材的基板材料,要求可以得到耐热性优异的固化物,使得即使在温度高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布线板。此外,对于布线板的基材,还要求即使吸水也可以维持其低介电特性,使得即使在湿度高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布线板。因此,对于用以构成布线板基材的基材材料,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抑制了因吸水导致的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等上升的固化物、即可以得到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06-51629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布线板。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以及苊烯化合物(acenaphthylene compound)(B)。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21
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记载将变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浸料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覆金属箔层压板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板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金属箔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膜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是如下的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以及苊烯化合物(B)。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31
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即,R1~R3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1~R3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前述式(1)中的前述亚芳基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该亚芳基,可列举例如:亚苯基等单环芳族基;或者芳族并非单环而是萘环等多环芳族的多环芳族基等。此外,该亚芳基中还包含键合于芳环的氢原子被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者炔基羰基等官能团取代的衍生物。
前述式(1)中R1~R3所示的前述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1~18的烷基,更优选为碳数1~10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己基及癸基等。
本发明人们为了提供与以往的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相比耐热性及低介电特性更加优异、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树脂组合物而进行了各种研究。具体而言,本发明人们推测:通过使前述化合物(A)与固化剂反应,从而前述化合物(A)与前述固化剂交联,可以得到耐热性高的固化物。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人们的研究中,根据使用的固化剂,出现了:因介电损耗因数变高而不能够维持优异的低介电特性的情况;因玻璃化转变温度未充分提高等而耐热性不充分的情况;以及,吸水后,因介电特性降低而不能够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情况等。于是,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研究,其结果发现:如果使用前述苊烯化合物(B)作为固化剂,则可以维持优异的低介电特性,并且因所得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等而可以充分提高耐热性,而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固化物的低介电特性。
基于上述事项,前述树脂组合物是可以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化合物(A))
前述化合物(A)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应予说明,前述式(1)中,在n为0的情况下,表示作为亚芳基的Z直接键合于前述化合物(A)的末端或分子链。
作为前述化合物(A),可列举例如:在分子末端具有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等。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41
式(2)中,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即R1~R3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1~R3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4~R6各自独立。即,R4~R6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4~R6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如上所述,前述化合物(A)具有前述式(1)所示基团即可,该基团所结合的原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氧原子,也可以是碳原子。具体而言,在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情况下,作为前述式(1)所示基团所结合的原子,可列举例如主链末端的氧原子等。此外,在前述分子内具有上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的情况下,作为前述式(1)所示基团所结合的原子,如上述式(2)所示,可列举例如构成主链的碳原子等。此外,作为前述化合物(A),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者组合使用。
(改性聚苯醚化合物)
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只要是在分子末端具有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例如下述式(6)所示基团等。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42
作为包含前述乙烯基苄基(vinylbenzyl group)的取代基,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对乙烯苄基及间乙烯苄基等乙烯苄基(ethenyl benzyl group)、以及乙烯基苯基(vinylphenyl group)等。
关于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而言,在分子内具有聚苯醚链,例如,优选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7)所示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43
式(7)中,m表示1~50。此外,R12~R15各自独立。即,R12~R15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12~R15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炔基羰基。其中,优选氢原子及烷基。
R12~R15中,作为所列举的各官能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如下基团。
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1~18的烷基,更优选为碳数1~10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己基及癸基等。
烯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2~18的烯基,更优选为碳数2~10的烯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及3-丁烯基等。
炔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2~18的炔基,更优选为碳数2~10的炔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乙炔基及丙-2-炔-1-基(炔丙基)等。
烷基羰基只要是被烷基取代的羰基,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2~18的烷基羰基,更优选为碳数2~10的烷基羰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新戊酰基、己酰基、辛酰基及环己基羰基等。
烯基羰基只要是被烯基取代的羰基,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3~18的烯基羰基,更优选为碳数3~10的烯基羰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及巴豆酰基等。
炔基羰基只要是被炔基取代的羰基,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3~18的炔基羰基,更优选为碳数3~10的炔基羰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丙炔酰基等。
作为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下述式(8)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及下述式(9)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等。此外,作为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也可以将这两种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组合使用。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51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61
式(8)及式(9)中,R16~R23以及R24~R3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炔基羰基。X1及X2各自独立地表示上述式(1)所示基团。A及B分别表示下述式(10)及下述式(11)所示结构单元。此外,式(9)中,Y表示碳数20以下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烃。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62
式(10)及式(11)中,s及t分别表示0~20。R32~R35以及R36~R3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炔基羰基。
前述式(8)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及前述式(9)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只要是满足上述构成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前述式(8)及前述式(9)中,R16~R23以及R24~R31各自独立。即,R16~R23以及R24~R31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16~R23以及R24~R31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炔基羰基。其中,优选氢原子及烷基。
此外,式(10)及式(11)中,如上所述,s及t分别优选表示0~20。此外,关于s及t而言,s与t的合计值优选表示为1~30的数值。因此,更优选的是,s表示0~20,t表示0~20,s与t的合计表示1~30。此外,R32~R35以及R36~R39各自独立。即,R32~R35以及R36~R39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32~R35以及R36~R39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炔基羰基。其中,优选氢原子及烷基。
R16~R39与上述式(7)中的R12~R15含义相同。
前述式(9)中,如上所述,Y为碳数20以下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烃。作为Y,可列举例如下述式(12)所示基团等。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71
前述式(12)中,R40及R4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作为前述烷基,可列举例如甲基等。此外,作为式(12)所示基团,可列举例如亚甲基、甲基亚甲基及二甲基亚甲基等,其中,优选二甲基亚甲基。
作为前述式(8)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更具体的示例,可列举例如下述式(13)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等。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72
作为前述式(9)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更具体的示例,可列举例如下述式(14)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等。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073
上述式(13)及上述式(14)中,s及t与上述式(10)及上述式(11)中的s及t含义相同。此外,上述式(13)及上述式(14)中,R1~R3及n与上述式(1)中的R1~R3及n含义相同。此外,上述式(14)中,Y与上述式(9)中的Y含义相同。
(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前述聚合物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定。此外,前述聚合物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则还可以具有除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此外,前述聚合物可以包含由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重复结合而成的重复单元,也可以是“由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重复结合而成的重复单元”与“由除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重复结合而成的重复单元”无规地结合而成的聚合物。即,在具有除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的情况下,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
前述式(2)中的前述亚芳基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该亚芳基,可列举例如:亚苯基等单环芳族基;或者芳族并非单环而是萘环等多环芳族的多环芳族基等。此外,该亚芳基中还包含键合于芳环的氢原子被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者炔基羰基等官能团取代的衍生物。
前述式(2)中R1~R3所示的前述烷基,与前述式(1)中R1~R3所示的前述烷基含义相同。即,前述式(2)中R1~R3所示的前述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1~18的烷基,更优选为碳数1~10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己基及癸基等。
前述式(2)中R4~R6所示的前述碳数1~6的烷基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及己基等。
前述聚合物优选包含芳族聚合物,该芳族聚合物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两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作为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应予说明,来源于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是将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聚合而得的结构单元。此外,本说明书中,前述芳族聚合物也称为二乙烯基芳族聚合物。
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只要是在芳环上结合有两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二官能芳族化合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间二乙烯基苯、对二乙烯基苯、1,2-二异丙烯基苯、1,3-二异丙烯基苯、1,4-二异丙烯基苯、1,3-二乙烯基萘、1,8-二乙烯基萘、1,4-二乙烯基萘、1,5-二乙烯基萘、2,3-二乙烯基萘、2,7-二乙烯基萘、2,6-二乙烯基萘、4,4’-二乙烯基联苯、4,3’-二乙烯基联苯、4,2’-二乙烯基联苯、3,2’-二乙烯基联苯、3,3’-二乙烯基联苯、2,2’-二乙烯基联苯、2,4-二乙烯基联苯、1,2-二乙烯基-3,4-二甲基苯、1,3-二乙烯基-4,5,8-三丁基萘、及2,2’-二乙烯基-4-乙基-4’-丙基联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优选为间二乙烯基苯及对二乙烯基苯等二乙烯基苯,更优选为对二乙烯基苯。
前述芳族聚合物不仅具有来源于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还可以具有其它结构单元。作为该其它结构单元,可列举例如: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三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三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源于茚类的结构单元、及来源于苊烯(acenaphthylene)类的结构单元等。应予说明,来源于前述单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是将前述单官能芳族化合物聚合而得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前述三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是将前述三官能芳族化合物聚合而得的结构单元。来源于茚类的结构单元是将茚类聚合而得的结构单元。此外,来源于苊烯类的结构单元是将苊烯类聚合而得的结构单元。
关于前述单官能芳族化合物而言,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即可,在芳环上也可以结合除碳-碳不饱和双键以外的基团。作为前述单官能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而未结合除该碳-碳不饱和双键以外的基团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以及,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并且在芳环上还结合有乙基等烷基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等。
作为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而未结合除该碳-碳不饱和双键以外的基团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苯乙烯、2-乙烯基联苯、3-乙烯基联苯、4-乙烯基联苯、1-乙烯基萘、2-乙烯基萘、及α-烷基取代苯乙烯等。此外,作为α-烷基取代苯乙烯,可列举例如:α-甲基苯乙烯、α-乙基苯乙烯、α-丙基苯乙烯、α-正丁基苯乙烯、α-异丁基苯乙烯、α-叔丁基苯乙烯、α-正戊基苯乙烯、α-2-甲基丁基苯乙烯、α-3-甲基丁基-2-苯乙烯、α-叔丁基苯乙烯、α-叔丁基苯乙烯、α-正戊基苯乙烯、α-2-甲基丁基苯乙烯、α-3-甲基丁基苯乙烯、α-叔戊基苯乙烯、α-正己基苯乙烯、α-2-甲基戊基苯乙烯、α-3-甲基戊基苯乙烯、α-1-甲基戊基苯乙烯、α-2,2-二甲基丁基苯乙烯、α-2,3-二甲基丁基苯乙烯、α-2,4-二甲基丁基苯乙烯、α-3,3-二甲基丁基苯乙烯、α-3,4-二甲基丁基苯乙烯、α-4,4-二甲基丁基苯乙烯、α-2-乙基丁基苯乙烯、α-1-乙基丁基苯乙烯、α-环己基苯乙烯、以及α-环己基苯乙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并且在芳环上还结合有烷基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核烷基取代芳族化合物及烷氧基取代苯乙烯等。
作为前述核烷基取代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结合于芳环的烷基为乙基的乙基乙烯基芳族化合物、在作为芳环的苯乙烯上结合有烷基的核烷基取代苯乙烯、以及、除前述乙基乙烯基芳族化合物及前述核烷基取代苯乙烯以外的核烷基取代芳族化合物(其它核烷基取代芳族化合物)等。
作为前述乙基乙烯基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邻乙基乙烯基苯、间乙基乙烯基苯、对乙基乙烯基苯、2-乙烯基-2’-乙基联苯、2-乙烯基-3’-乙基联苯、2-乙烯基-4’-乙基联苯、3-乙烯基-2’-乙基联苯、3-乙烯基-3’-乙基联苯、3-乙烯基-4’-乙基联苯、4-乙烯基-2’-乙基联苯、4-乙烯基-3’-乙基联苯、4-乙烯基-4’-乙基联苯、1-乙烯基-2-乙基萘、1-乙烯基-3-乙基萘、1-乙烯基-4-乙基萘、1-乙烯基-5-乙基萘、1-乙烯基-6-乙基萘、1-乙烯基-7-乙基萘、1-乙烯基-8-乙基萘、2-乙烯基-1-乙基萘、2-乙烯基-3-乙基萘、2-乙烯基-4-乙基萘、2-乙烯基-5-乙基萘、2-乙烯基-6-乙基萘、2-乙烯基-7-乙基萘、以及2-乙烯基-8-乙基萘等。
作为前述核烷基取代苯乙烯,可列举例如: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间丙基苯乙烯、对丙基苯乙烯、间正丁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间叔丁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间正己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间环己基苯乙烯、以及对环己基苯乙烯等。
作为前述其它核烷基取代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2-乙烯基-2’-丙基联苯、2-乙烯基-3’-丙基联苯、2-乙烯基-4’-丙基联苯、3-乙烯基-2’-丙基联苯、3-乙烯基-3’-丙基联苯、3-乙烯基-4’-丙基联苯、4-乙烯基-2’-丙基联苯、4-乙烯基-3’-丙基联苯、4-乙烯基-4’-丙基联苯、1-乙烯基-2-丙基萘、1-乙烯基-3-丙基萘、1-乙烯基-4-丙基萘、1-乙烯基-5-丙基萘、1-乙烯基-6-丙基萘、1-乙烯基-7-丙基萘、1-乙烯基-8-丙基萘、2-乙烯基-1-丙基萘、2-乙烯基-3-丙基萘、2-乙烯基-4-丙基萘、2-乙烯基-5-丙基萘、2-乙烯基-6-丙基萘、2-乙烯基-7-丙基萘、以及2-乙烯基-8-丙基萘等。
作为前述烷氧基取代苯乙烯,可列举例如:邻乙氧基苯乙烯、间乙氧基苯乙烯、对乙氧基苯乙烯、邻丙氧基苯乙烯、间丙氧基苯乙烯、对丙氧基苯乙烯、邻正丁氧基苯乙烯、间正丁氧基苯乙烯、对正丁氧基苯乙烯、邻异丁氧基苯乙烯、间异丁氧基苯乙烯、对异丁氧基苯乙烯、邻叔丁氧基苯乙烯、间叔丁氧基苯乙烯、对叔丁氧基苯乙烯、邻正戊氧基苯乙烯、间正戊氧基苯乙烯、对正戊氧基苯乙烯、α-甲基-邻丁氧基苯乙烯、α-甲基-间丁氧基苯乙烯、α-甲基-对丁氧基苯乙烯、邻叔戊氧基苯乙烯、间叔戊氧基苯乙烯、对叔戊氧基苯乙烯、邻正己氧基苯乙烯、间正己氧基苯乙烯、对正己氧基苯乙烯、α-甲基-邻戊氧基苯乙烯、α-甲基-间戊氧基苯乙烯、α-甲基-对戊氧基苯乙烯、邻环己氧基苯乙烯、间环己氧基苯乙烯、对环己氧基苯乙烯、邻苯氧基苯乙烯、间苯氧基苯乙烯、以及对苯氧基苯乙烯等。
关于前述单官能芳族化合物而言,可以单独使用前述示例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作为前述单官能芳族化合物,在前述示例的化合物中,优选苯乙烯、以及对乙基乙烯基苯。
作为在芳环上结合有三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三官能芳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1,2,4-三乙烯基苯、1,3,5-三乙烯基苯、1,2,4-三异丙烯基苯、1,3,5-三异丙烯基苯、1,3,5-三乙烯基萘、以及3,5,4’-三乙烯基联苯等。关于前述三官能芳族化合物而言,可以单独使用前述示例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前述茚类,可列举例如茚、烷基取代茚、及烷氧基茚等。作为前述烷基取代茚,可列举例如:甲基茚、乙基茚、丙基茚、丁基茚、叔丁基茚、仲丁基茚、正戊基茚、2-甲基-丁基茚、3-甲基-丁基茚、正己基茚、2-甲基-戊基茚、3-甲基-戊基茚、4-甲基-戊基茚等。作为前述烷氧基茚,可列举例如:甲氧基茚、乙氧基茚、普氧基茚(putoxyindene)、丁氧基茚、叔丁氧基茚、仲丁氧基茚、正戊氧基茚、2-甲基-丁氧基茚、3-甲基-丁氧基茚、正己而基茚(n-hexitosiindene)、2-甲基-戊氧基茚、3-甲基-戊氧基茚、4-甲基-戊氧基茚等的烷氧基茚等。关于前述茚类而言,可以单独使用前述示例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前述苊烯类,可列举例如苊烯、烷基苊烯类、卤代苊烯类、及苯基苊烯类等。作为前述烷基苊烯类,可列举例如:1-甲基苊烯、3-甲基苊烯、4-甲基苊烯、5-甲基苊烯、1-乙基苊烯、3-乙基苊烯、4-乙基苊烯、5-乙基苊烯等。作为前述卤代苊烯类,可列举例如:1-氯苊烯、3-氯苊烯、4-氯苊烯、5-氯苊烯、1-溴苊烯、3-溴苊烯、4-溴苊烯、5-溴苊烯等。作为前述苯基苊烯类,可列举例如:1-苯基苊烯、3-苯基苊烯、4-苯基苊烯、5-苯基苊烯等。关于前述苊烯类而言,可以单独使用前述示例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前述芳族聚合物,在不仅具有来源于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并且具有其它结构单元的情况下,是来源于前述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与来源于前述单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等其它结构单元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
关于前述聚合物而言,如上所述,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定。并且,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优选包含下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即,前述聚合物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11
式(3)中,R4~R6与式(2)中的R4~R6含义相同。具体而言,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7表示碳数6~12的亚芳基。
前述式(3)中的前述碳数6~12的亚芳基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该亚芳基,可列举例如:亚苯基等单环芳族基;或者芳族并非单环而是萘环等二环芳族的二环芳族基等。此外,该亚芳基中还包含键合于芳环的氢原子被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者炔基羰基等官能团取代的衍生物。
前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优选包含下述式(4)所示结构单元。即,前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中,R7优选为亚苯基。此外,前述亚苯基中,更优选为对亚苯基。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21
式(4)中,R4~R6与式(2)中的R4~R6含义相同。具体而言,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前述聚合物优选包含在分子内进一步具有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即,前述聚合物优选包含来源于前述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作为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因此,前述聚合物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及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即,对于前述聚合物而言,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及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则还可以具有除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及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除(2)及(5)以外的结构单元)。此外,对于前述聚合物而言,可以包含除前述(2)及(5)以外的结构单元,也可以是将“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重复结合而成的重复单元”、“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重复结合而成的重复单元”、以及“前述除(2)及(5)以外的结构单元重复结合而成的重复单元”以无规地结合而得的聚合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22
式(5)中,R8~R10各自独立。即,R8~R10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8~R1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11表示芳基。
前述式(5)中R8~R10所示的前述碳数1~6的烷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与前述式(2)中R4~R6所示的前述碳数1~6的烷基含义相同。具体而言,前述式(5)中R8~R10所示的前述碳数1~6的烷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及己基等。
前述式(5)中的前述芳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未取代的芳基,也可以是结合于芳环的氢原子被烷基等取代的芳基。此外,作为前述未取代的芳基,可以是从具有1个芳环的芳烃除去1个氢原子而得的基团,也可以是从具有两个以上的独立芳环的芳烃(例如联苯等)除去1个氢原子而得的基团。前述式(5)中的前述芳基,可列举例如:碳数6~12的未取代的芳基、以及、碳数6~12的芳基的氢原子被碳数1~6的烷基取代的碳数6~18的亚芳基等。此外,作为前述碳数6~12的未取代的芳基,可列举例如:苯基、萘基及联苯基等。作为前述式(5)中的前述芳基亦即R11,更具体地可列举下述表1及表2中记载的芳基等。
表1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31
表2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41
关于前述化合物(A)而言,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上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即可,例如,可以是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也可以是前述聚合物,还可以将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和前述聚合物并用。
前述化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200~40000,更优选为1200~35000。如果前述重均分子量过低,则存在耐热性等降低的倾向。此外,如果前述重均分子量过高,则存在成形性等降低的倾向。因此,如果前述树脂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耐热性及成形性将变得优异。应予说明,此处,重均分子量只要是以通常的分子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而得的值即可,具体而言,可列举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值等。
前述聚合物中,当将前述聚合物中的结构单元的合计设为100摩尔%时,则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优选为使重均分子量成为上述聚合均分子量范围内的摩尔含量,具体而言,优选为2~95摩尔%,更优选为8~81摩尔%。此外,前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或前述式(4)所示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与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相同,具体而言,优选为2~95摩尔%,更优选为8~81摩尔%。此外,在前述聚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和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的情况下,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优选为2~95摩尔%,更优选为8~81摩尔%,前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优选为5~98摩尔%,更优选为19~92摩尔%。
前述聚合物中,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优选为使重均分子量成为上述聚合均分子量范围内的数目,具体而言,优选为1~160,更优选为3~140。此外,前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或前述式(4)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与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相同,具体而言,优选为1~160,更优选为3~140。此外,在前述聚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和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的情况下,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优选为1~160,更优选为3~140,前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优选为2~350,更优选为4~300。
作为前述聚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在分子内包含下述式(16)所示结构单元而且包含下述式(15)所示结构单元及下述式(17)所示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51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61
关于在分子内包含前述式(16)所示结构单元而且包含前述式(15)所示结构单元及前述式(17)所示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聚合物而言,前述式(15)所示结构单元、前述式(16)所示结构单元、以及前述式(17)所示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分别优选为0~92摩尔%、8~54摩尔%、以及0~89摩尔%。此外,前述式(15)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优选为0~350,前述式(16)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优选为1~160,前述式(17)所示结构单元的平均数优选为0~270。作为前述聚合物,例如可以使用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NIPPON STEELChemical&Material Co.,Ltd.)制造的ODV-XET(X03)、ODV-XET(X04)及ODV-XET(X05)的市售品等。
前述化合物(A)中的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优选为250~1200,更优选为300~1100。如果前述当量过小,则前述式(1)所示基团变得过多,反应性变得过高,例如可能会产生树脂组合物的保存性降低、或者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降低等不良状况。如果使用前述当量过小的树脂组合物,则由于流动性不足等,产生例如在多层成形时产生空隙等的成形缺陷,可能会出现难以获得可靠度高的布线板这样的成形性的问题。此外,如果前述当量过大,则前述式(1)所示基团变得过少,存在固化物的耐热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因此,如果前述树脂组合物中的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当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耐热性及成形性将会变得优异。应予说明,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即为所谓的乙烯当量。
(苊烯化合物)
前述苊烯化合物(B)只要是具有苊骨架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苊烯及苊烯衍生物等。前述苊烯化合物(B)具体可列举:苊烯、羟基苊烯化合物、烷基苊烯化合物、烷氧基苊烯化合物、及卤化苊烯化合物等。作为前述羟基苊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3-羟基苊烯、4-羟基苊烯、5-羟基苊烯、及5,6-二羟基苊烯等。此外,作为前述烷基苊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3-甲基苊烯、3-乙基苊烯、3-丙基苊烯、4-甲基苊烯、4-乙基苊烯、4-丙基苊烯、5-甲基苊烯、5-乙基苊烯、5-丙基苊烯、3,8-二甲基苊烯、以及5,6-二甲基苊烯化合物等。此外,作为前述烷氧基苊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3-甲氧基苊烯、3-乙氧基苊烯、3-丁氧基苊烯、4-甲氧基苊烯、4-乙氧基苊烯、4-丁氧基苊烯、5-甲氧基苊烯、5-乙氧基苊烯、5-丁氧基苊烯等。作为前述卤化苊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3-氯苊烯、3-溴苊烯、4-氯苊烯、4-溴苊烯、5-氯苊烯、5-溴苊烯等。此外,前述苊烯化合物(B)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示例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含量)
相对于前述化合物(A)和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质量100质量份,前述化合物(A)的含量优选为50~95质量份,更优选为65~95质量份。此外,相对于前述化合物(A)和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质量100质量份,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含量优选为5~50质量份,更优选为5~35质量份。如果前述化合物(A)的含量过少,即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含量过多,则存在无法充分发挥低介电损耗因数的倾向。此外,如果前述化合物(A)的含量过多,即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含量过少,则存在无法充分发挥耐热性的倾向。因此,如果前述化合物(A)及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所得的树脂组合物可以良好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的固化物。
在前述化合物(A)包含前述聚合物的情况下,前述聚合物与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含量比以质量比计优选为50∶50~95∶5,更优选为60∶40~95∶5。
在前述化合物(A)并用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和前述聚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前述聚合物、以及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5~50质量份,更优选为10~40质量份。此外,相对于前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前述聚合物、以及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前述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20~95质量份,更优选为30~70质量份。
(其它成分)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前述化合物(A)及前述苊烯化合物(B)以外的成分(其它成分)。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所含的其它成分,可以进一步含有例如前述苊烯化合物(B)以外的固化剂、硅烷偶联剂、阻燃剂、引发剂、消泡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染料或颜料、润滑剂、及无机填充材料等添加剂。此外,前述树脂组合物中除前述化合物(A)以外,还可以含有聚苯醚、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等的树脂。
作为前述固化剂,只要是能够与前述化合物(A)反应并且使含有前述化合物(A)的前述树脂组合物固化的固化剂,则没有特别限定。关于前述固化剂,可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有助于与前述化合物(A)的反应的官能团的固化剂等。作为前述固化剂,可列举例如: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在分子内具有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烯丙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马来酰亚胺基的化合物、改性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具有异氰脲酸酯基的异氰脲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前述苯乙烯衍生物,可列举例如:溴苯乙烯及二溴苯乙烯等。
前述在分子内具有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是丙烯酸酯化合物。作为前述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丙烯酰基的单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及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作为前述单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丙烯酸甲基酯、丙烯酸乙基酯、丙烯酸丙基酯、及丙烯酸丁基酯等。作为前述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等。
前述在分子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为前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及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为前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酯、甲基丙烯酸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丙基酯、及甲基丙烯酸丁基酯等。作为前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在分子内具有聚苯醚结构和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及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前述在分子内具有聚苯醚结构和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可列举用甲基丙烯酰基对聚苯醚的末端羟基进行了改性的甲基丙烯酰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等,具体而言,可列举将前述式(8)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或前述式(9)所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中的X1及X2部分的取代基置换为甲基丙烯酰基而得的化合物等。作为该甲基丙烯酰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更具体地可列举下述式(18)所示化合物等。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181
上述式(18)中,s及t与上述式(10)及上述式(11)中的s及t含义相同。此外,上述式(18)中,Y与上述式(9)中的Y含义相同。
前述在分子内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是乙烯基化合物。作为前述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乙烯基的单官能乙烯基化合物(单乙烯基化合物)、及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乙烯基的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作为前述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二乙烯基苯、及聚丁二烯等。
前述在分子内具有烯丙基的化合物是烯丙基化合物。作为前述烯丙基化合物,可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烯丙基的单官能烯丙基化合物、及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烯丙基的多官能烯丙基化合物。作为前述多官能烯丙基化合物,可列举例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等。
前述在分子内具有马来酰亚胺基的化合物是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作为前述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在分子内具有1个马来酰亚胺基的单官能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马来酰亚胺基的多官能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作为前述改性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分子内的一部分被胺化合物改性的改性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分子内的一部分被有机硅化合物改性的改性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以及、分子内的一部分被胺化合物及有机硅化合物改性的改性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等。
前述在分子内具有异氰脲酸酯基的化合物是异氰脲酸酯化合物。作为前述异氰脲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在分子内进一步具有烯基的化合物(烯基异氰脲酸酯化合物)等,可列举例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等的三烯基异氰脲酸酯化合物等。
关于前述固化剂而言,从能够进一步提高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耐热性的观点考虑,在上述之中,优选例如: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乙烯基的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苯乙烯衍生物、在分子内具有烯丙基的烯丙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马来酰亚胺基的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具有异氰脲酸酯基的异氰脲酸酯化合物。认为其原因在于:通过使用这些固化剂,利用固化反应能够更好地使前述树脂组合物固化。
关于前述固化剂而言,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固化剂,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关于前述固化剂而言,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5000,更优选为100~4000,进一步优选为100~3000。如果前述固化剂的重均分子量过低,则存在前述固化剂有可能容易从树脂组合物的配合成分体系挥发之虞。此外,如果前述固化剂的重均分子量过高,则存在树脂组合物的清漆的粘度、加热成形时的熔体粘度有可能变得过高之虞。因此,如果前述固化剂的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得到固化物的耐热性更优异的树脂组合物。认为其原因在于:通过与前述化合物(A)的反应,可以使含有前述化合物(A)的树脂组合物良好地固化。应予说明,此处,重均分子量只要是以通常的分子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而得的值即可,具体而言,可列举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值等。
关于前述固化剂而言,每一分子前述固化剂中的有助于与前述化合物(A)的反应的官能团的平均个数(官能团数),根据前述固化剂的重均分子量而不同,例如优选为1~20个,更优选为2~18个。如果该官能团数过少,则存在难以获得具有充分耐热性的固化物的倾向。此外,如果官能团数过多,则反应性变得过高,存在可能会产生例如树脂组合物的保存性降低、或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降低等不良状况之虞。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可以包含于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以对于树脂组合物所含的无机填充材料进行了预表面处理的硅烷偶联剂的方式而包含。其中,前述硅烷偶联剂,优选以对于无机填充材料进行了预表面处理的硅烷偶联剂的方式而包含,更有选的是,如此以对于无机填充材料进行了预表面处理的硅烷偶联剂的方式而包含,并且树脂组合物中也包含硅烷偶联剂。此外,就预浸料而言,该预浸料可以以对于纤维质基材进行了预表面处理的硅烷偶联剂的方式而包含。
作为前述硅烷偶联剂,可列举例如:具有选自由乙烯基、苯乙烯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以及苯氨基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等。即,作为该硅烷偶联剂,可列举:具有乙烯基、苯乙烯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及苯氨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反应性官能团并且具有甲氧基或乙氧基等水解性基团的化合物等。
前述硅烷偶联剂中,作为具有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可列举例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及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前述硅烷偶联剂中,作为具有苯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可列举例如对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及对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前述硅烷偶联剂中,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硅烷偶联剂,可列举例如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以及、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前述硅烷偶联剂中,作为具有丙烯酰基的硅烷偶联剂,可列举例如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前述硅烷偶联剂中,作为具有苯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可列举例如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N-苯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阻燃剂。通过含有阻燃剂,可以提高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阻燃性。前述阻燃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在使用溴系阻燃剂等卤素系阻燃剂的领域中,优选例如:熔点为300℃以上的乙撑双五溴苯(ethylenedipentabromobenzene)、乙撑双四溴酰亚胺(ethylenebistetrabromoimide)、十溴二苯醚、及十四溴二苯氧基苯。认为:通过使用卤素系阻燃剂,可以抑制高温下的卤素脱离,可以抑制耐热性的降低。此外,在要求无卤素的领域中,可列举:磷酸酯系阻燃剂(phosphate ester-based flame retardant)、磷腈系阻燃剂(phosphazene-based flameretardant)、双二苯基氧膦系阻燃剂(bisdiphenylphosphine-based flame retardant)、及次磷酸盐系阻燃剂(phosphinate-based flame retardant)。作为磷酸酯系阻燃剂的具体例,可列举双二甲苯基磷酸酯的缩合磷酸酯。作为磷腈系阻燃剂的具体例,可列举苯氧基磷腈。作为双二苯基氧膦系阻燃剂的具体例,可列举亚二甲苯双(二苯基氧膦)。作为次磷酸盐系阻燃剂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二烷基次磷酸铝盐的次磷酸金属盐。作为前述阻燃剂,可以单独使用所示例的各阻燃剂,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引发剂(反应引发剂)。前述树脂组合物即使是由前述化合物(A)和前述苊烯化合物(B)形成,也能够进行固化反应。此外,仅仅是改性聚苯醚,也能够进行固化反应。然而,根据工艺条件,有时难以升高温度直至固化进行,因此可以添加反应引发剂。反应引发剂只要可以促进前述化合物(A)与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固化反应,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α,α’-二(叔丁基过氧)二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3-己炔、过氧化苯甲酰、3,3’,5,5’-四甲基-1,4-二苯酚合苯醌、氯醌、2,4,6-三叔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过氧异丙基单碳酸酯、偶氮二异丁腈等氧化剂。此外,根据需要可以并用羧酸金属盐等。据此,可以进一步促进固化反应。此外,反应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在前述树脂组合物中含有前述引发剂的情况下,相对于前述化合物(A)和前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质量100质量份,其含量优选为0.01~2质量份,更优选为0.1~1质量份。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无机填充材料等填充材料。作为填充材料,可列举为了提高树脂组合物固化物的耐热性及阻燃性而添加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此外,通过含有填充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热性及阻燃性等。作为填充材料,具体可列举:球状二氧化硅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及云母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金属氢氧化物、滑石、硼酸铝、硫酸钡及碳酸钙等。此外,作为填充材料,其中优选为二氧化硅、云母及滑石,更优选为球状二氧化硅。此外,填充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作为填充材料,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使用以前述硅烷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填充材料。此外,在含有填充材料的情况下,其含有率(填料含量)相对于前述树脂组合物优选为30~270质量%,更优选为50~250质量%。
(制造方法)
作为制造前述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将前述化合物(A)及前述苊烯化合物(B)以成为指定含量的条件进行混合的方法等。具体而言,在得到包含有机溶剂的清漆状组合物的情况下,可列举后述的方法等。
此外,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如下述那样可以得到预浸料、覆金属箔层压板、布线板、带树脂的金属箔、及带树脂的膜。
[预浸料]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浸料1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浸料1具备: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2;以及纤维质基材3。该预浸料1具备: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2;以及存在于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2中的纤维质基材3。
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半固化物是将树脂组合物固化至中途成为还能进一步固化的程度的状态的物质。即,半固化物是将树脂组合物半固化的状态(乙阶化)的物质。例如,如果对树脂组合物进行加热,则最初粘度缓慢降低,然后开始固化,然后开始固化,粘度缓慢上升。这种情况下,作为半固化,可列举从粘度开始上升起至完全固化前的期间的状态等。
此外,作为使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而得的预浸料,如上所述可以是具备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预浸料,此外,也可以是具备未固化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预浸料。即,可以是具备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乙阶的前述树脂组合物)及纤维质基材的预浸料,也可以是具备固化前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甲阶的前述树脂组合物)及纤维质基材的预浸料。此外,作为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可以是将前述树脂组合物干燥或加热干燥而得的物质。
在制造预浸料时,为了浸透至用于形成预浸料的基材亦即纤维质基材3中,树脂组合物2大多调制成清漆状来使用。即,树脂组合物2通常大多为调制成清漆状的树脂清漆。该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树脂清漆)例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调制。
首先,将可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各成分投入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溶解。此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加热。然后,添加根据需要使用的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成分,使用球磨机、珠磨机、行星搅拌机、辊磨机等,使其分散至成为指定的分散状态,由此可以调制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此处使用的有机溶剂,只要是能够使前述化合物(A)及苊烯化合物(B)等溶解且不会阻碍固化反应的有机溶剂,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甲苯、甲基乙基酮(MEK)等。
前述预浸料的制造方法只要可以制造前述预浸料,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在制造预浸料的时候,上述本实施方式所用的树脂组合物如上述那样大多调制成清漆状作为树脂清漆来使用。
作为前述纤维质基材,具体地可列举例如:玻璃布、芳纶布、聚酯布、玻璃无纺布、芳纶无纺布、聚酯无纺布、浆纸及棉绒纸。应予说明,如果使用玻璃布,则可以得到机械强度优异的层压板,尤其优选经扁平处理加工的玻璃布。作为扁平处理加工,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用压辊以适当压力对玻璃布连续加压而将纱线压缩成扁平的方法。应予说明,通常使用的纤维质基材的厚度例如为0.01mm以上且0.3mm以下。
前述预浸料的制造方法只要可以制造前述预浸料,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在制造预浸料的时候,上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如上述那样大多调制成清漆状作为树脂清漆来使用。
作为制造预浸料1的方法,可列举例如:将树脂组合物2(例如,被调制成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2)浸透至纤维质基材3中之后,进行干燥的方法。
树脂组合物2向纤维质基材3中的浸透通过浸渍及涂布等进行。根据需要亦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浸透。而且,此时亦可以通过使用组成或浓度不同的多种树脂组合物反复浸透而调节成最终期望的组成及浸透量。
浸透有树脂组合物(树脂清漆)2的纤维质基材3在所需的加热条件(例如,以80℃以上且180℃以下加热1分钟以上且10分钟以下)之下进行。通过加热,可以得到固化前(甲阶)或半固化状态(乙阶)的预浸料1。应予说明,通过前述加热,使有机溶剂从前述树脂清漆挥发,可以减少或除去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是可以合适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因此,具备该树脂组合物或该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预浸料,是可以合适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预浸料。此外,该预浸料是可以制造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的预浸料。
[覆金属箔层压板]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覆金属箔层压板11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2所示,覆金属箔层压板11具备:包含如图1所示的预浸料1的固化物的绝缘层12;以及与绝缘层12一起层叠的金属箔13。即,覆金属箔层压板11具备:包含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绝缘层12;以及设置于绝缘层12上的金属箔13。此外,绝缘层12可以由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也可以由前述预浸料的固化物形成。此外,前述金属箔13的厚度根据最终得到的布线板所要求的性能等而不同,没有特别限定。金属箔13的厚度可以根据所要求的目的而适当设定,例如优选为0.2~70μm。此外,作为前述金属箔13,可列举例如铜箔及铝箔等,在前述金属箔较薄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处理性,可以是具备剥离层及载体的带载体的铜箔。
作为制造前述覆金属箔层压板11的方法,只要可以制造前述覆金属箔层压板11,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可列举使用预浸料1来制作覆金属箔层压板11的方法。作为该方法,可列举:取一片预浸料1或重叠数片预浸料1,进而在其上下两面或单面重叠铜箔等金属箔13,将金属箔13和预浸料1加热加压成形而层叠一体化,由此制作两面覆金属箔或单面覆金属箔的层压板11的方法等。即,覆金属箔层压板11是在预浸料1上层叠金属箔13并进行加热加压成形而得到。此外,加热加压条件可以根据所制造的覆金属箔层压板11的厚度或预浸料1的组合物的种类等而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将温度设为170~210℃,将压力设为3.5~4MPa,将时间设为60~150分钟。此外,前述覆金属箔层压板也可以不使用预浸料而制造。可列举例如:将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涂布于金属箔上,在金属箔上形成了包含树脂组合物的层之后,进行加热加压的方法等。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是可以合适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因此,具备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绝缘层的覆金属箔层压板,是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覆金属箔层压板。此外,该覆金属箔层压板是可以制造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的覆金属箔层压板。
[布线板]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板21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板21具备:将图1所示预浸料1固化而使用的绝缘层12;以及与绝缘层12一起层叠且将一部分金属箔13除去而形成的布线14。即,前述布线板21具备:包含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绝缘层12;以及设置于绝缘层12上的布线14。此外,绝缘层12可以由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也可以由前述预浸料的固化物形成。
制造前述布线板21的方法只要可以制造前述布线板21,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使用前述预浸料1来制作布线板21的方法等。作为该方法,可列举例如:将如上述那样制作的覆金属箔层压板11的表面的金属箔13进行蚀刻加工等而形成布线,由此制作在绝缘层12的表面设有布线作为电路的布线板21的方法等。即,对于布线板21而言,可以通过将覆金属箔层压板11表面的一部分金属箔13除去,由此形成电路而获得。此外,作为形成电路的方法,除了上述方法以外,还可列举例如利用半加成法(SAP:Semi Additive Process)或改良型半加成法(MSAP:Modified Semi Additive Process)来形成电路等。布线板21具有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12。
该布线板是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
[带树脂的金属箔]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金属箔31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金属箔31具备:包含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32;以及金属箔13。该带树脂的金属箔31是在前述树脂层32的表面上具有金属箔13。即,该带树脂的金属箔31具备:前述树脂层32;以及与前述树脂层32一起层叠的金属箔13。此外,前述带树脂的金属箔31还可以在前述树脂层32与前述金属箔13之间具备其它层。
此外,作为前述树脂层32,可以包含如上述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此外也可以包含固化前的前述树脂组合物。即,前述带树脂的金属箔31可以是具备:包含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乙阶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层;以及金属箔的带树脂的金属箔,也可以是具备:包含固化前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甲阶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层;以及金属箔的带树脂的金属箔。此外,作为前述树脂层,只要包含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即可,可以包含或不包含纤维质基材。此外,作为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可以是将前述树脂组合物干燥或加热干燥而得的物质。此外,作为纤维质基材,可以使用与预浸料的纤维质基材相同的材料。
此外,作为金属箔,可以不作限制地使用覆金属箔层压板中所用的金属箔。作为金属箔,可列举例如铜箔及铝箔等。
前述带树脂的金属箔31及前述带树脂的膜41可以根据需要具备覆盖莫等。通过具备覆盖膜,可以防止异物的混入等。作为前述覆盖膜,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聚烯烃膜、聚酯膜、聚甲基戊烯膜、及在这些膜上设置脱模剂层而形成的膜等。
制造前述带树脂的金属箔31的方法只要可以制造前述带树脂的金属箔31,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前述带树脂的金属箔31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将上述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树脂清漆)涂布于金属箔13上并进行加热来制造的方法等。例如通过使用刮涂机而将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涂布于金属箔13上。所涂布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在80℃以上且180℃以下、1分钟以上且10分钟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经加热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未固化的树脂层32形成于金属箔13上。应予说明,通过前述加热,使有机溶剂从前述树脂清漆挥发,可以减少或除去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是可以合适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因此,具备包含该树脂组合物或该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的带树脂的金属箔,是可以合适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带树脂的金属箔。此外,该带树脂的金属箔可以在制造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时使用。例如可以通过层叠于布线板上来制造多层布线板。作为使用该带树脂的金属箔得到的布线板,可以获得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
[带树脂的膜]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膜41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膜41具备:包含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42;以及支承膜43。该带树脂的膜41具备:前述树脂层42;以及与前述树脂层42一起层叠的支承膜43。此外,前述带树脂的膜41还可以在前述树脂层42与前述支承膜43之间具备其它层。
此外,作为前述树脂层42,可以包含如上述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此外也可以包含固化前的前述树脂组合物。即,前述带树脂的膜41可以是具备:包含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乙阶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层;以及支承膜的带树脂的膜,也可以是具备:包含固化前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甲阶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层;以及支承膜的带树脂的膜。此外,作为前述树脂层,只要包含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即可,可以包含或不包含纤维质基材。此外,作为前述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可以是将前述树脂组合物干燥或加热干燥而得的物质。此外,作为纤维质基材,可以使用与预浸料的纤维质基材相同的材料。
此外,作为支承膜43,可以不作限制地使用带树脂的膜中所用的支承膜。作为前述支承膜,可列举例如聚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聚酰亚胺膜、聚乙二酰脲膜、聚醚醚酮膜、聚苯硫醚膜、聚酰胺膜、聚碳酸酯膜及聚芳酯膜等电绝缘性膜等。
前述带树脂的膜41可以根据需要具备覆盖膜等。通过具备覆盖膜,可以防止异物的混入等。作为前述覆盖膜,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聚烯烃膜、聚酯膜及聚甲基戊烯膜等。
作为前述支承膜及覆盖膜,可以是根据需要实施了消光处理、电晕处理、脱模处理及粗糙化处理等表面处理的膜。
制造前述带树脂的膜41的方法只要可以制造前述带树脂的膜41,则没有特别限定。前述带树脂的膜41的制造方法可列举例如将上述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树脂清漆)涂布于支承膜43上并进行加热来制造的方法等。例如通过使用刮涂机而将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涂布于支承膜43上。所涂布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在80℃以上且180℃以下、1分钟以上且10分钟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经加热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未固化的树脂层42形成于支承膜43上。应予说明,通过前述加热,使有机溶剂从前述树脂清漆挥发,可以减少或除去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是可以合适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因此,具备包含该树脂组合物或该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的带树脂的膜,是可以合适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带树脂的膜。此外,该带树脂的膜可以在制造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时使用。例如,可以通过在层叠于布线板上后剥离支承膜,或者,剥离支承膜后层叠于布线板上,来制造多层布线板。作为使用该带树脂的膜而得到的布线板,可以获得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
本说明书如上所述地公开了各种实施方式的技术,其主要的技术概括如下。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以及苊烯化合物(B)。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271
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认为其原因如下。首先,认为:将所述化合物(A)固化而得的固化物的耐热性及低介电特性优异。并且,认为:如果使用所述苊烯化合物(B)而使所述化合物(A)固化,则在维持优异的低介电特性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得的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热性。认为:使用所述苊烯化合物(B)而固化得到的所述化合物(A)的固化物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据此,认为:该树脂组合物是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化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1200~40000。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并且成形性也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化合物(A)中的以所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为250~1200。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并且成形性也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所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281
式(2)中,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所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具有所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相对于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所述聚合物、以及所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含量为5~50质量份。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更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相对于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所述聚合物、以及所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聚合物的含量为20~95质量份。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更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聚合物包含芳族聚合物,该芳族聚合物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两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作为所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所述芳族聚合物还可以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包含下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291
式(3)中,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7表示碳数6~12的亚芳基。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包含下述式(4)所示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292
式(4)中,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聚合物包含在分子内还具有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293
式(5)中,R8~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11表示芳基。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中的芳基包含具有碳数1~6的烷基的芳基。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更低且耐热性更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所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所述聚合物与所述苊烯化合物(B)的含量比以质量比计为50∶50~95∶5。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并且成形性也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预浸料,其包括:所述树脂组合物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以及纤维质基材。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良好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预浸料。
此外,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带树脂的膜,其包括:包含所述树脂组合物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以及支承膜。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良好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带树脂的膜。
此外,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带树脂的金属箔,其包括:包含所述树脂组合物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以及金属箔。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能够良好地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带树脂的金属箔。
此外,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覆金属箔层压板,其包括:包含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或所述预浸料的固化物的绝缘层;以及金属箔。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覆金属箔层压板。
此外,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布线板,其包括:包含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或所述预浸料的固化物的绝缘层;以及布线。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具备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绝缘层的布线板。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使用所述树脂组合物而得的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布线板。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20及比较例1~14]
本实施例中,对于制备树脂组合物时所用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树脂化合物)
改性PPE1:在分子末端具有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具体而言,其是使聚苯醚与氯甲基苯乙烯反应而得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即,其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A)。
更具体而言,其是如下进行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
首先,向具备温度调节器、搅拌装置、冷却设备及滴液漏斗的1升三口烧瓶中装入聚苯醚(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公司制造的SA90,末端羟基数2个,重均分子量Mw1700)200g、对氯甲基苯乙烯与间氯甲基苯乙烯的质量比为50:50的混合物(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氯甲基苯乙烯:CMS)30g、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四正丁基溴化铵1.227g、及甲苯400g,并进行了搅拌。然后,进行了搅拌直至聚苯醚、氯甲基苯乙烯及四正丁基溴化铵溶解于甲苯。此时,缓慢进行了加热,并最终加热至液温达到75℃为止。然后,向该溶液中历时20分钟滴加了作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20g/水20g)。随后,进一步在75℃下搅拌了4小时。接着,用10质量%的盐酸中和烧瓶的内容物后,投入了大量的甲醇。由此使烧瓶内的液体产生了沉淀物。即,使烧瓶内的反应液中所含的产物再沉淀了。然后,通过过滤取出该沉淀物,用甲醇与水的质量比为80:20的混合液洗涤三次后,在减压下以80℃干燥3小时。
用1H-NMR(400MHz,CDCl3,TMS)分析了所得的固体。测定了NMR,结果在5~7ppm时确认到来源于乙烯基苄基(乙烯苄基)的峰。由此确认到所得的固体是于分子中在分子末端具有作为前述取代基的乙烯基苄基(乙烯苄基)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具体而言,确认到所得的固体是经乙烯苄基化的聚苯醚。该所得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是由上述式(14)表示且Y为二甲基亚甲基(由式(12)表示且式(12)中R40及R41为甲基的基团)且Z为亚苯基且R1~R3为氢原子且n为0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
此外,以如下方式测定了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末端官能团数。
首先,准确称量了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将此时的重量设为X(mg)。然后,使该称量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溶解于25mL的二氯甲烷中,向该溶液中添加10质量%的氢氧化四乙铵(TEAH)的乙醇溶液(TEAH∶乙醇(体积比)=15∶85)100μL后,使用UV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UV-1600)测定了318nm的吸光度(Abs)。然后,根据该测定结果,使用下式算出了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末端羟基数。
残存OH量(μmol/g)=[(25×Abs)/(ε×OPL×X)]×106
在此,ε表示吸光系数,为4700L/mol·cm。此外,OPL是单元光路长度,为1cm。
此外,该算出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残存OH量(末端羟基数)几乎为零,因此可知:改性前的聚苯醚的羟基几乎都被改性。由此,可知:与改性前的聚苯醚的末端羟基数相比的减少量是改性前的聚苯醚的末端羟基数。即,可知:改性前的聚苯醚的末端羟基数为改性聚苯醚的末端官能团数。也就是说,末端官能团数为2个。
此外,测定了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在25℃的二氯甲烷中的特性粘数(IV)。具体而言,利用粘度计(肖特公司制造的AVS500 Visco System)对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0.18g/45ml的二氯甲烷溶液(液温25℃)测定了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特性粘数(IV)。其结果: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特性粘数(IV)为0.086dl/g。
此外,使用GPC测定了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然后,根据该所得的分子量分布算出了重均分子量(Mw)。其结果是:Mw为2300。
此外,通过基于魏思氏法(Wyeth method)的碘值测定,来算出了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中的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乙烯当量)。具体而言,首先,将作为测定对象物的化合物溶解于氯仿以使浓度成为0.3g/35mL~0.3g/25mL。添加了相对于该溶液中存在的双键为过量的氯化碘。通过如此操作,双键与氯化碘进行反应,在该反应充分地进行之后,向该反应后的溶液中添加了20质量%的碘化钾水溶液,由此将残存于反应后的溶液中的碘成分以I3 -的形式提取至水相了。将提取有该I3 -的水相利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了滴定,并算出了碘值。碘值的计算中采用了下式。
碘值=[(B-A)×F×1.269]/化合物的质量(g)
前述式中,B表示空白实验所需要的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滴定量(cc),A表示中和所需要的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滴定量(cc),F表示硫代硫酸钠的滴定度。
通过上述的测定,结果: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中的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乙烯当量),为1000。
改性PPE2:在末端具有乙烯基苄基(乙烯苄基)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OPE-2st 1200,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A),Mw1400,以上述式(13)表示且Z为亚苯基且R1~R3为氢原子且n为0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
聚合物1: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制造的ODV-XET(X03)(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两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芳族聚合物,也就是,具有上述式(15)~(17)所示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A)),重均分子量Mw:26300,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乙烯当量):510)
聚合物2: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制造的ODV-XET(X04)(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两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芳族聚合物,也就是,具有上述式(15)~(17)所示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A)),重均分子量Mw:31100,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乙烯当量):380)
聚合物3: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制造的ODV-XET(X05)(在分子内具有前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两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芳族聚合物,也就是,具有上述式(15)~(17)所示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A)),重均分子量Mw:39500,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乙烯当量):320)
应予说明,通过基于魏思氏法的碘值测定,来算出了聚合物1~3中的以前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乙烯当量)。具体而言,首先,将作为测定对象物的化合物溶解于氯仿以使浓度成为0.3g/35mL~0.3g/25mL。添加了相对于该溶液中存在的双键为过量的氯化碘。通过如此操作,双键与氯化碘进行反应,在该反应充分地进行之后,向该反应后的溶液中添加了20质量%的碘化钾水溶液,由此将残存于反应后的溶液中的碘成分以I3 -的形式提取至水相了。将提取有该I3 -的水相利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了滴定,并算出了碘值。碘值的计算中采用了下式。
碘值=[(B-A)×F×1.269]/化合物的质量(g)
前述式中,B表示空白实验所需要的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滴定量(cc),A表示中和所需要的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滴定量(cc),F表示硫代硫酸钠的滴定度。
丁二烯-苯乙烯低聚物:克雷威利(Cray Valley)公司制造的Ricon100
苊烯:JFE化工株式会社制造的苊烯
DVB:二乙烯基苯(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制造的DVB810)
TAIC: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日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TAIC)
TMPT: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造的TMPT)
聚丁二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的B-1000
甲基丙烯酰基改性PPE:将聚苯醚的末端羟基用甲基丙烯酰基进行了改性的改性聚苯醚(以上述式(18)表示且式(18)中Y为二甲基亚甲基(以式(12)表示且式(12)中的R40及R41为甲基的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公司制造的SA9000,重均分子量Mw2000,末端官能团数2个)
填充材料(二氧化硅):经乙烯基硅烷处理的球状二氧化硅(株式会社雅都玛(Admatechs Company Limited)制造的SC2300-SVJ)
引发剂(过氧化物):α,α’-二(叔丁基过氧)二异丙基苯(日油株式会社制造的PERBUTYLP(PBP))
引发剂(偶氮引发剂):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的VAm-110(2,2’-偶氮双(N-丁基-2-甲基丙酰胺))
(制备方法)
首先,将填充材料以外的上述各成分以表3~6中记载的组成(质量份)添加至甲苯并进行了混合,以使固体成分浓度成为55质量%。将该混合物搅拌了60分钟。然后,向所得的液体中添加了填充材料,并且用珠磨机使填充材料分散了。通过如此操作,得到了清漆状的树脂组合物(清漆)。
接着,使所得的清漆浸透至纤维质基材(玻璃布: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L2116,#2116型,L玻璃)后,在110℃下加热干燥约3~8分钟,由此制作了预浸料。此时,将树脂化合物(化合物(A)等)、及固化剂(苊烯化合物(B)等)等的利用固化反应来构成树脂的成分相对于预浸料的含量(树脂含量)以成为约55质量%的方式进行了调整。
然后,重叠6片所得的各预浸料,并以3.5℃/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温度200℃,以200℃、120分钟、压力3MPa的条件进行加热加压,由此得到了评价基板(预浸料的固化物)。
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对以上述方式制备的清漆、预浸料及评价基板进行了评价。
[玻璃化转变温度(DMA)(Tg)]
使用精工电子株式会社(Seiko Instruments Inc.)制造的粘弹性分光计“DMS6100”,测定了预浸料的Tg。此时,在弯曲模量中将频率设为10Hz进行了动态粘弹性测定(DMA),将以升温速度5℃/分钟的条件从室温升温至320℃时的tanδ呈现出极大的温度设为Tg。
[玻璃化转变温度(TMA)(Tg)]
在制作前述评价基板时,通过将预浸料重叠的片数设为6片,从而得到了在两面粘接有厚度35μm的铜箔的厚度约0.8mm的覆铜箔层压板(覆金属箔层压板)。针对所形成的覆铜箔层压板的两面铜箔利用蚀刻进行了除去。对于由此得到的评价用层压体,按照IPCTM650,评价了基于TMA法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测定中使用热机会分析(TMA)装置(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制造的TMA7100),在30~300℃的范围进行了测定。
[耐热性(TMA法:T-260及T-288)]
在制作前述评价基板时,通过将预浸料重叠的片数设为6片,从而得到了在两面粘接有厚度35μm的铜箔的厚度约0.8mm的覆铜箔层压板(覆金属箔层压板)。按照IPC TM650,评价了前述评价基板的耐热性(TMA法:T-260及T-288)。
具体而言,使用热机械分析装置(TMA: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造的TMA7100),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将评价基板加热至260℃,达到260℃度,将温度保持恒定,观察了从达到260℃起60分钟后的评价基板有无分层。此时,如果在评价基板确认到产生膨胀等异常,则评价为“×”。
此外,使用前述热机械分析装置,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将评价基板加热至288℃,达到288℃度,将温度保持恒定,观察了从达到288℃起60分钟后的评价基板有无分层。此时,如果在评价基板没有确认到产生膨胀等异常,则评价为“◎”。
此外,如果在260℃进行试验时没有确认到产生膨胀等异常但在288℃进行试验时确认到产生膨胀等异常,则评价为“○”。
[吸湿焊料耐热性]
在制作前述评价基板时,通过将预浸料重叠的片数设为6片,从而得到了在两面粘接有厚度35μm的铜箔的厚度约0.8mm的覆铜箔层压板(覆金属箔层压板)。将该形成的覆铜箔层压板切割成50mm×50mm,并且蚀刻而除去了两面铜箔。使由此得到的评价用层压体在温度121℃且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保持了6小时。然后,将该评价用层压体浸渍于288℃的焊料槽中10秒钟。然后,以目视观察了浸渍后的层压体中有无产生白点(measling)或膨胀等。如果没有确认到产生白点或膨胀等,则评价为“◎”。此外,另外使用260℃的焊料槽替代288℃的焊料槽,进行了同样的评价。如果在288℃的情况下确认到产生白点或膨胀等但在260℃的情况下没有确认到产生白点或膨胀等,则评价为“○”。如果在260℃的情况下也确认到产生白点或膨胀等,则评价为“×”。
[吸水处理前的介电损耗因数]
采用谐振腔微扰法测定了10GHz时的评价基板的介电损耗因数。具体而言,使用网络分析仪(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公司制造的N5230A),测定了10GHz时的评价基板的介电损耗因数。
[吸水处理后的介电损耗因数]
参考JIS C6481,针对在前述吸水处理前的介电损耗因数的测定中使用的评价基板进行了吸湿处理,并且对于该吸湿处理后的评价基板的介电损耗因数(吸湿后的介电损耗因数)采用与前述吸水处理前的介电损耗因数的测定相同的方法进行了测定。应予说明,作为前述吸湿处理实施了如下处理:即,将前述评价基板在恒温空气(50℃)中处理24小时,接着在恒温水(23℃)中处理24小时,然后,使用干燥且洁净的布来充分擦掉了评价基板上的水分。
[介电损耗因数的变化量(吸水处理后-吸水处理前)]
计算了吸水处理后的介电损耗因数与吸水处理前的介电损耗因数之差(吸水处理后的介电损耗因数-吸水处理前的介电损耗因数)。
上述各评价的结果示于表3~6。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371
表4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381
表5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382
Figure BDA0002864239130000391
由表3~6可知:在含有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A)、以及苊烯化合物(B)的情形(实施例1~20)之下,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耐热性(TMA法)及吸湿焊料耐热性也高,并且介电损耗因数低。而且,实施例1~20涉及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充分抑制因吸水导致的介电损耗因数的上升。由此可知:这些树脂组合物是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相对而言,在不含有苊烯的情形(比较例1~10及比较例12~14)之下,与实施例1~20相比,至少呈示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耐热性(TMA法)低;吸湿焊料耐热性低;介电损耗因数高;或者,因吸水导致的介电损耗因数的变化量大。
此外,在不含有前述化合物(A)、而含有丁二烯-苯乙烯低聚物的情形(比较例11)之下,与实施例1~20相比,呈示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耐热性(TMA法)及吸湿焊料耐热性也低。
本申请以2018年7月1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36062号、以及2019年3月1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9-045682号为基础,其内容包含在本申请中。
为了表述本发明,上文中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适当且充分的说明,但应认识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或改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的变更实施方式或改良实施方式,只要是没有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权利要求的权利范围的水平,则该变更实施方式或该改良实施方式可解释为被包含在该权利要求的权利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并且即使在吸水处理后也可以良好地维持低介电特性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使用所述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布线板。

Claims (20)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以及
苊烯化合物(B);
Figure FDA0002864239120000011
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1200~4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中的以所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为250~12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所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FDA0002864239120000012
式(2)中,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所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FDA0002864239120000021
式(2)中,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所述聚合物、以及所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含量为5~50质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所述聚合物、以及所述苊烯化合物(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聚合物的含量为20~95质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包含芳族聚合物,该芳族聚合物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两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二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作为所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芳族聚合物还具有来源于在芳环上结合有一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单官能芳族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2)所示结构单元包含下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2864239120000031
式(3)中,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7表示碳数6~12的亚芳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3)所示结构单元包含下述式(4)所示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2864239120000032
式(4)中,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13.根据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包含在分子内还具有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FDA0002864239120000033
式(5)中,R8~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11表示芳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中的芳基包含具有碳数1~6的烷基的芳基。
15.根据权利要求5~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与所述苊烯化合物的含量比以质量比计为50∶50~95∶5。
16.一种预浸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以及
纤维质基材。
17.一种带树脂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含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以及
支承膜。
18.一种带树脂的金属箔,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含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的树脂层;以及
金属箔。
19.一种覆金属箔层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含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预浸料的固化物的绝缘层;以及
金属箔。
20.一种布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含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预浸料的固化物的绝缘层;以及
布线。
CN201980043770.5A 2018-07-19 2019-07-09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Active CN112368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6062 2018-07-19
JP2018136062 2018-07-19
JP2019-045682 2019-03-13
JP2019045682 2019-03-13
PCT/JP2019/027186 WO2020017399A1 (ja) 2018-07-19 2019-07-09 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311A true CN112368311A (zh) 2021-02-12
CN112368311B CN112368311B (zh) 2023-11-03

Family

ID=69164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770.5A Active CN112368311B (zh) 2018-07-19 2019-07-09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69595A1 (zh)
JP (1) JP7378090B2 (zh)
CN (1) CN112368311B (zh)
WO (1) WO20200173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6574B2 (ja) 2020-03-03 2024-05-01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キャリア付樹脂膜、プリプレグ、積層板、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CN111620982B (zh) * 2020-06-04 2023-02-10 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制作的粘结片、覆金属箔层压板与印刷线路板
WO2024101054A1 (ja) * 2022-11-11 2024-05-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基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4239A (zh) * 2004-01-30 2007-02-14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1522739A (zh) * 2006-10-04 2009-09-02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这些的制造方法、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固化物
TW201319146A (zh) * 2011-11-08 2013-05-16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含有高分枝型超高分子量體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及其組成物
WO2016104748A1 (ja) * 2014-12-26 2016-06-30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末端変性可溶性多官能ビニル芳香族共重合体、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導波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5838B2 (en) * 2001-06-29 2010-01-12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onjugated non-aromatic diene or dienophilic compound-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s
JP4184033B2 (ja) * 2002-10-11 2008-11-19 新日鐵化学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US7413791B2 (en) * 2003-01-28 2008-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oly (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laminated sheet
JP4325337B2 (ja) * 2003-09-19 2009-09-02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積層板及び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
JP5138267B2 (ja) * 2007-04-18 2013-02-06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それを用いた多層基配線板及び電子部品
JP5104507B2 (ja) * 2007-04-26 2012-12-19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セミipn型複合体の熱硬化性樹脂を含有する樹脂ワニス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配線板用樹脂ワニス、プリプレグ及び金属張積層板
JP6504386B2 (ja) * 2014-12-16 2019-04-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金属張積層板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JP6724305B2 (ja) * 2015-07-24 2020-07-1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
JP6995534B2 (ja) * 2016-08-31 2022-01-14 日鉄ケミカル&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可溶性多官能ビニル芳香族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CN108411446B (zh) * 2017-02-10 2021-08-27 旭化成株式会社 玻璃布、预浸料、及印刷电路板
WO2019208471A1 (ja) * 2018-04-27 2019-10-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板
KR102329650B1 (ko) * 2018-06-01 2021-11-19 미츠비시 가스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조성물, 프리프레그, 금속박 피복 적층판, 수지 시트 및 프린트 배선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4239A (zh) * 2004-01-30 2007-02-14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1522739A (zh) * 2006-10-04 2009-09-02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这些的制造方法、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固化物
TW201319146A (zh) * 2011-11-08 2013-05-16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含有高分枝型超高分子量體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及其組成物
WO2016104748A1 (ja) * 2014-12-26 2016-06-30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末端変性可溶性多官能ビニル芳香族共重合体、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導波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MIE BALLESTEROS ET AL: "Acenaphthylene Copolymers.II.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ART A-CHEMISTR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78090B2 (ja) 2023-11-13
WO2020017399A1 (ja) 2020-01-23
JPWO2020017399A1 (ja) 2021-08-19
US20210269595A1 (en) 2021-09-02
CN112368311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0076B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JP7316572B2 (ja) 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基板
CN112020523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JP7190649B2 (ja) 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板
CN113950509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2368311B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4174411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JPWO2019130735A1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基板
CN114402032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4430752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5884872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5803352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WO2021060178A1 (ja) 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板
US20220259363A1 (en)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film with resin, metal foil with resin, metal-clad laminate, and wiring board
WO2020203320A1 (ja) 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基板
US20220159830A1 (en) Prepreg, metal-clad laminate, and wiring board
CN114174433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6997576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JP7281650B2 (ja) 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樹脂付きフィルム、樹脂付き金属箔、金属張積層板及び配線基板
CN116018263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5996843A (zh) 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CN114423821A (zh) 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布线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