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6320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320A
CN112346320A CN202010780542.0A CN202010780542A CN112346320A CN 112346320 A CN112346320 A CN 112346320A CN 202010780542 A CN202010780542 A CN 202010780542A CN 112346320 A CN112346320 A CN 112346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heat
heating member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05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6320B (zh
Inventor
古市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637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02621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46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6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课题在于,抑制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偏差。加热部件(22)包括:第一发热部(60A),第一电极部(61A),第二电极部(61B),第一导电部(E1),从电阻发热体(59)向着加热部件(22)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方向(S1)侧延伸、连接至第二电极部(61B)的第二导电部(E2),以及分支路径(E3)。分支路径(E3)从第二导电部(E2)分支,向着与第一方向(S1)相反的第二方向(S2)侧延伸后,不通过第一导电部(E1),连接至第二导电部(E2)或第二电极部(61B)。冷却机构的冷却能力为加热部件(22)的第二方向(S2)的端部侧比第一方向(S1)的端部侧高。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加热装置,众所周知的有将纸张上的调色剂通过加热使之定影的定影装置,或者使纸张上的墨水干燥的干燥装置等。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加热部件的定影装置,该加热部件是在长条状的基板上设置发热体、电气接点和将它们进行电气连接的导体图形等。
但是,将这样的导体图形设置在基板上的加热部件,在使发热体发热的时候,由于导体图形通电,即便在导体图形中也会产生少量的发热。所以,严格地说,整个加热部件的发热分布受到导体图形的发热的影响。
因此,由于导体图形的发热分布,可能会对加热部件的温度分布产生偏差。特别是,若为了对应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需加大发热量而增大流向发热体的电流,则导体图形所产生的发热量也变大,由此不可忽视其影响。所以,在具备这样的加热部件的装置中,需要采取措施来抑制因导体图形的发热导致的加热部件的温度偏差。
[专利文献1]特开2016-620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冷却机构和加热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部件包括:
具有多个电阻发热体的第一发热部;
第一电极部;
第二电极部;
连接上述电阻发热体和上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一导电部;
第二导电部,从上述电阻发热体向着上述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方向侧延伸,连接至上述第二电极部;以及
分支路径,从上述第二导电部分支,向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侧延伸后,不通过上述第一导电部,连接至上述第二导电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
上述冷却机构的冷却能力是在上述加热部件的第二方向的端部侧比上述加热部件的第一方向的端部侧高。
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加热部件的温度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定影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定影装置的斜视图。
图4是定影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加热装置的斜视图。
图6是加热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加热器的平面图。
图8是加热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9是表示连接器连接到加热器的状态下的斜视图。
图10是加热器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通常的通电路径的图。
图12是表示产生意外分流时的通电路径的图。
图13是表示产生意外分流时的每个块(block)的供电线的发热量的图。
图14是表示每个块的供电线的合计发热量的图表。
图15是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平面图。
图16是表示温度传感器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截面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温度传感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截面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温度传感器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平面图。
图19是表示温度传感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截面平面图。
图20是其他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平面图。
图21是表示加热器的短边方向尺寸和电阻发热体的短边方向尺寸的平面图。
图22是表示加热器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23是表示另一个定影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另一个定影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5是表示再一个定影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形态
下面,根据所附的图纸,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另外,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各图纸中,对于具有相同功能或者形状的部件和构成零件等的构成要素,只要可以辨别,标上相同的符号,经过一次说明后,省略其他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由4个成像单元1Y、1M、1C、1Bk组成的图像形成部。各成像单元1Y、1M、1C、1Bk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3可拆装的结构,除了收容与彩色图像的色分解成分对应的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以外,构成相同。具体而言,各成像单元1Y、1M、1C、1Bk具备作为像担持体的鼓状的感光体2、使感光体2的表面带电的带电装置3、向感光体2的表面供给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4、和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5。
还有,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对各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6、提供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的供纸装置7、将形成在各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的转印装置8、将转印到纸张P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9和将纸张P排出装置外的排纸装置10。
转印装置8包括由多个辊拉伸架起的作为中间转印体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11、将各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作为一次转印部件的4个一次转印辊12、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的作为二次转印部件的二次转印辊13。多个一次转印辊12分别通过中间转印带11与感光体2接触。这样,中间转印带11和各感光体2相互接触,在它们之间形成一次转印夹持。另一方面,二次转印辊13通过中间转印带11与拉伸架起中间转印带11的辊之一接触。由此,在二次转印辊13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形成二次转印夹持。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形成用来输送从供纸装置7送出的纸张P的纸张输送路14。该纸张输送路14中从供纸装置7到二次转印夹持(二次转印辊13)的途中,设有一对定时辊15。
下面,参照图1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
当有印刷动作开始的指示时,在各成像单元1Y、1M、1C、1Bk中,感光体2沿着图1的顺时针方向被驱动旋转,通过带电装置3使感光体2的表面以均匀的高电位带电。接着,根据由原稿读取装置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或者从终端发出的印刷指示的打印信息,曝光装置6对各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曝光,由此被曝光部分的电位下降,形成静电潜像。然后,从显影装置4向该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在各感光体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当各感光体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随着各感光体2的旋转到达一次转印夹持(一次转印辊12的位置)时,依次被重叠转印到按图1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的中间转印带11上。然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随着中间转印带11的旋转被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二次转印辊13的位置),被转印到在二次转印夹持中输送的纸张P上。该纸张P由供纸装置7提供。从供纸装置7供给的纸张P通过定时辊15被暂时停止,之后,配合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的时间被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这样,在纸张P上承载全色的调色剂图像。另外,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后,残留在各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通过各清洁装置5被除去。还有,调色剂图像除了文字、图形等有意义的图像之外,也可以是没有其本身意义的图案等。另外,调色剂图像也可以是单色的图像。
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被输送到定影装置9,通过定影装置9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然后,纸张P通过排纸装置10被排出到装置外,一系列的印刷动作完成。
接下来,对定影装置9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定影装置9具备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20、作为与定影带20的外周面接触形成夹持部N的对向部件的加压辊21、以及对定影带2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9。另外,加热装置19由作为加热部件的面状加热器22、作为支撑加热器22的支撑部件的加热器座23、作为使加热器座23在长度方向上得到加固的加固部件的支架24等构成。
定影带20由环形的带部件构成,例如具有外径为25mm、厚度为40~120μm的聚酰亚胺(PI)制的筒状基体。在定影带20的最表层,为了提高耐久性,确保脱模性,形成由PFA或PTFE等氟类树脂构成的厚度为5~50μm的脱模层。也可以在基体和脱模层之间设置由厚度为50~500μm的橡胶等组成的弹性层。另外,定影带20的基体不局限于聚酰亚胺,也可以是PEEK等耐热性树脂或镍(Ni)、SUS等金属基体。还可以在定影带20的内周面覆盖聚酰亚胺或PTFE等作为滑动层。
加压辊21由例如外径为25mm的实心的铁制芯金21a、形成于该芯金21a的表面的弹性层21b、和形成在弹性层21b的外侧的脱模层21c构成。弹性层21b由硅酮橡胶形成,厚度例如为3.5mm。为了提高弹性层21b的表面的脱模性,最好由例如厚度为40μm左右的氟树脂层形成脱模层21c。
加压辊21和定影带20通过作为后述的赋能部件的弹簧相互压接。由此,在定影带20和加压辊21之间形成夹持部N。另外,加压辊21具有驱动旋转的驱动辊的功能,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驱动机构传递驱动力。另一方面,定影带20随着加压辊21的旋转进行从动旋转。若定影带20旋转,则定影带20相对加热器22滑动,为了提高定影带20的滑动性,也可以在加热器22和定影带20之间加入油、润滑脂等的润滑剂。
加热器22设计成长条状跨越定影带20的旋转轴方向或长度方向(以下称为“带长度方向”),在与加压辊21对应的位置上接触到定影带20的内周面。另外,加热器22在与记录介质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长条状。加热器22由板状基材50、设置在基材50上的第一绝缘层51、具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51上的发热部60等的导体层52、和覆盖导体层52的第二绝缘层53构成。在本实施形态中,向着定影带20的一侧(夹持部N侧),按照基材50、第一绝缘层51、导体层52(发热部60)、第二绝缘层53的顺序层叠,从发热部60发出的热量通过第二绝缘层53传向定影带20。
与本实施形态不同,也可以将发热部60设置在基材50的与定影带20相反的一侧(加热器座23侧)。这时,由于发热部60的热量通过基材50传递到定影带20,基材50最好是由氮化铝等导热率高的材料构成。另外,在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22的结构中,还可以在基材50的与定影带20相反一侧(加热器座23侧)的面上设置绝缘层。
加热器22还可以是非接触或通过低摩擦薄片等间接接触定影带20,但为了提高向定影带20的传热效率,如本实施形态那样,最好使加热器22直接接触到定影带20。另外,也可以使加热器22与定影带20的外周面接触,但由于定影带20的外周面因与加热器22的接触而有损伤,可能使定影质量下降,因此接触加热器22的面最好是定影带20的内周面。
加热器座23和支架24配置在定影带20的内侧。支架24由金属制的管道材料构成,其两端部分由定影装置9的两侧壁部支承。通过支架24支承着加热器座23的与加热器22相反一侧的面,因此加热器22及加热器座23保持相对于加压辊21的加压力不会大幅度地弯曲,在定影带20与加压辊21之间形成夹持部N。
加热器座23由于加热器22的热量容易产生高温,因此最好由耐热性材料形成。例如,在由LCP或PEEK等低导热性的耐热性树脂形成加热器座23的情况下,可以抑制从加热器22向加热器座23的传热,有效地对定影带20进行加热。
当印刷动作开始时,通过向加热器22供给电力,发热部60发热,定影带20被加热。另外,加压辊21被驱动旋转,定影带20开始从动旋转。然后,在定影带20的温度达到规定的目标温度(定影温度)的状态下,如图2中所示,通过将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输送到定影带20和加压辊21之间(夹持部N),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加压,定影在纸张P上。
图3是定影装置的斜视图,图4是其分解斜视图。
如图3和图4中所示,定影装置9的装置框架40具备由一对侧壁部28及前壁部27构成的第一装置框架25和由后壁部29构成的第二装置框架26。一对侧壁部28配置在带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通过两侧壁部28支承定影带20、加压辊21以及加热装置19的两端部侧。在各侧壁部28上设有多个嵌合突起28a,通过将各嵌合突起28a与设置于后壁部29的嵌合孔29a嵌合,使第一装置框架25和第二装置框架26被组装。
另外,各侧壁部28设有用于通插加压辊21的旋转轴等的通插槽28b。通插槽28b在后壁部29侧开口,其相反侧形成封闭的抵挡部。在这个抵挡部侧的端部设有支承加压辊21的旋转轴的轴承30。加压辊21通过将其旋转轴的两端部分别安装在轴承30上,可以由两侧壁部28支承着旋转。
还有,在加压辊21的旋转轴的一端部侧,设有作为驱动传递部件的驱动传递齿轮31。驱动传递齿轮31在加压辊21被支承于两侧壁部28的状态下,以相对侧壁部28向外侧露出的状态配置。由此,当定影装置9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时,驱动传递齿轮31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齿轮连接,形成能够传递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的状态。另外,作为向加压辊21传递驱动力的驱动传递部件,除了驱动传递齿轮31以外,也可以是架起驱动传送带的带轮或耦合机构等。
在加热装置19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支承定影带20、加热器座23和支架24等的一对支承部件32。在各支承部件32上设有导向槽32a。通过使该导向槽32a沿着侧壁部28的通插槽28b的边缘进入,使支承部件32相对侧壁部28被组装。
另外,在各支承部件32和后壁部29之间,设有作为赋能部件的一对弹簧33。通过各弹簧33使支架24和支承部件32向加压辊21一侧被赋能,使定影带20被压向加压辊21,在定影带20和加压辊21之间形成夹持部。
此外,如图4中所示,在构成第二装置框架26的后壁部29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设有作为将定影装置主体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部的孔部29b。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设有作为定位部的突起101。通过将该突起101插入定影装置9的孔部29b,突起101和孔部29b嵌合,使定影装置主体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带长度方向上被定位。另外,在后壁部29的与设有孔部29b的端部侧相反的端部侧不设置定位部。因此,伴随着温度变化的定影装置主体的带长度方向上的伸缩不受限制。
图5是加热装置19的斜视图,图6是其分解斜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加热器座23的定影带侧的面(图5和图6中的前侧的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加热器22的矩形收容凹部23a。收容凹部23a形成与加热器22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但收容凹部23a的长度方向尺寸L2设定比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尺寸L1稍长。这样,由于收容凹部23a比加热器22稍长,即使因热膨胀引起加热器22向其长度方向延伸,加热器22也不会和收容凹部23a形成干涉。此外,加热器22在收纳于该收容凹部23a内的状态下,通过作为供电部件的后述连接器与加热器座23一起被夹持支撑。
一对支承部件32包括插入定影带20的内侧并支承定影带20的C字状的带支承部32b、与定影带20的端面接触限制带长度方向的移动(偏置)的法兰状的带限制部32c、插入加热器座23和支架24的两端部侧并支承它们的支承凹部32d。定影带20通过在其两端部侧插入带支承部32b,当带不旋转时基本上不会产生周方向(带旋转方向)的张力,以所谓的自由带方式被支承。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加热器座2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设有作为定位部的定位凹部23e。通过图5以及图6的左侧所示的支承部件32的嵌合部32e嵌合到该定位凹部23e,加热器座23和支承部件32的带长度方向上被定位。另一方面,图5以及图6的右侧所示的支承部件32上没有设置嵌合部32e,与加热器座23在长度方向上没有被定位。这样,通过使加热器座23相对于支承部件32仅在带长度方向的一侧定位,即使随着温度变化,加热器座23在传送带长度方向上的伸缩也不会被限制。
还有,如图6中所示,在支架2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侧设有限制支架24相对各支承部件32移动的台阶部24a。各台阶部24a通过抵靠支承部件32,来限制支架24相对支承部件32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但,这些台阶部24a中的至少一边配置成与支承部件32有缝隙(松动)。这样,通过至少一边台阶部24a配置成与支承部件32有缝隙,即使随着温度变化,支架24在带长度方向上的伸缩也不会被限制。
图7是加热器22的平面图,图8是其分解斜视图。
如图8中所示,加热器22具有基材50、设置在基材50上的第一绝缘层5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51上的导体层52和覆盖导体层52的第二绝缘层53。
基材50是由不锈钢(SUS)、铁、铝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长条状板材。另外,作为基材50的材料,除了金属材料以外,还可以使用陶瓷、玻璃等。在基材50采用陶瓷等绝缘材料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基材50和导体层52之间的第一绝缘层51。另一方面,金属材料对于急速加热的耐久性很好,加工也很容易,有利于实现低成本化。在金属材料中,尤其是铝和铜的导热性高,不易产生温度不均,这是优点。另外,与他们相比,不锈钢在廉价制造方面有优势。
各绝缘层51、53由耐热性玻璃等的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另外,陶瓷或聚酰亚胺(PI)等也可以作为它们的材料。
导电层52由具有多个电阻发热体59的发热部60、多个电极部61和电气连接它们的多条供电线62构成。各电阻发热体59通过设置在基材50上的多条供电线62使三个电极部61的任意两个电气并联。
电阻发热体59通过丝网印刷等将例如银钯(AgPd)和玻璃粉末等调制后的糊剂涂在基材50上,然后通过烧制该基材50而形成。作为电阻发热体59的材料,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银合金(AgPt)或氧化钌(RuO2)的电阻材料。
供电线62由电阻值小于电阻发热体59的导体构成。作为供电线62和电极部61的材料,可以使用银(Ag)或银钯(AgPd)等,通过对这样的材料进行丝网印刷等,形成供电线62和电极部61。
图9是表示连接器70连接到加热器22的状态的斜视图。
如图9中所示,连接器70具有树脂外壳71和设置在外壳71上的多个接触端子72。各接触端子72由板弹簧构成,连接供电用的线束73。
如图9中所示,连接器70安装成从表侧和里侧一起夹持加热器22和加热器座23。在该状态下,设置在各接触端子72的先端的接触部72a分别弹性地接触(压接)对应的电极部61,由此通过连接器70使发热部60和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电源电气连接。这样,形成能够从电源向发热部60供电的状态。另外,各电极部61为了确保与连接器70的连接,形成至少一部分没有被第二绝缘层53覆盖的露出状态(参照图7)。
如图10中所示,本实施形态中,在基材50的长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电阻发热体59之中,由两端以外的各电阻发热体59构成的第一发热部(第一电阻发热体组)60A和由两端的各电阻发热体59构成的第二发热部(第二电阻发热体组)60B,可分别独立控制发热。具体地说,构成第一发热部60A的两端以外的各电阻发热体59,分别通过第一供电线62A,与设置在基材5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的第一电极部61A连接。另外,构成第一发热部60A的各电阻发热体59,通过第二供电线62B,与设置在第一电极部61A侧相反的端部侧的第二电极部61B连接。另一方面,构成第二发热部60B的两端的各电阻发热体59,通过第三供电线62C或第四供电线62D,与设置在基材5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区别于第一电极部61A的)的第三电极部61C连接。另外,这些两端的各电阻发热体59与第一发热部60A的各电阻发热体59相同,通过第二供电线62B与第二电极部61B连接。
当对第一电极部61A及第二电极部61B施加电压的时候,通过两端以外的各电阻发热体59通电,只有第一发热部60A发热。另一方面,当对第一电极部61A及第三电极部61C施加电压的时候,两端的各电阻发热体59通电,只有第二发热部60B发热。另外,若对所有电极部61A~61C施加电压,则可以使第一发热部60A及第二发热部60B两者的(全部)电阻发热体59都发热。当将例如A4尺寸(通纸宽度:210mm)以下的相对较小宽度的纸张通过的时候,可以仅让第一发热部60A发热,当将A3尺寸(通纸宽度:297mm)以上的相对较大宽度的纸张通过的时候,通过加热第一发热部60A之外,再加上第二发热部60B也发热,可以形成对应纸张宽度的发热区域。
但是,在实现图像形成装置和定影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时,作为配置在定影带内侧的部件之一的加热器的小型化是重要的。即,通过将加热器的宽度(图10中的箭头Y方向:沿着设有加热器22的发热部60A、60B的面,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缩小,可以使定影带小尺寸化,进而使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得以实现。具体地说,作为将加热器在短边方向上缩小的方法,可以列举以下三种方法。
一种是将发热部(电阻发热体)在短边方向上缩小的方法。但是,若将发热部在短边方向上缩小,则加热定影带的加热区域的宽度将变小,因此当为了确保赋予定影带同样热量的时候,会产生升温峰值变高的问题。一旦升温峰值变高,可能会使加热器的里侧设置的温控器或保险丝等的过度升温检测装置的温度超过耐热温度,或者过度升温检测装置误操作。另外,若升温峰值变高,则从加热器到定影带的传热效率会降低,因此从节能的观点来看也不合适。这样,使发热部在短边方向上缩小的方法难以采用。
第二种方法是将不设有发热部、电极部、供电线的部分在短边方向上缩小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发热部和供电线之间、电极部和供电线之间的间隔变小,可能无法确保绝缘性。从现状的加热器的构造来看,将发热部和供电线之间、或者电极部和供电线之间的间隔进一步缩小较困难。
剩余的第三种方法是使供电线在短边方向上缩小的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该方法有实现的余地。但是,若供电线在短边方向上缩小,则供电线的电阻值变大,由此可能在加热器的导电路径上产生意外的分流。特别是,为了对应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而增大发热部的发热量,若减小发热部的电阻值,由于供电线的电阻值和发热部的电阻值相对接近,容易发生意外的分流。作为避免这种意外的分流的方法,也可以考虑将供电线在短边方向变小的部分,相反地在厚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和短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变大,来确保截面积,抑制供电线的电阻值变大。但这时,对供电线进行丝网印刷变得困难,不得不改变供电线的形成方法。所以,很难采用加厚供电线的解决方案。因此,为了实现加热器的短边方向的小型化,需要在可预见电阻值上升的基础上,将供电线在短边方向上缩小,对于由此产生的意外的分流需要另外研究对策。
以下,以与上述加热器22相同布局的加热器为例,说明意外的分流和由此产生的弊端。
在图11所示的加热器22中,当为了仅让第一发热部60A的各电阻发热体59发热而向第一电极部61A和第二电极部61B施加电压时,通常,电流流进第一供电线62A,通过两端以外的各电阻发热体59,流向第二供电线62B。
但是,由于上述的伴随小型化带来的供电线的电阻值的增大、和伴随发热量上升带来的发热部的电阻值的下降,使得供电线和发热部的各自的电阻值的差变小,这样,如图12中所示,会产生意外路径的分流。即,通过图12中从左起第二个电阻发热体59的电流的一部分,在其先前的第二供电线62B的分支部X,流向与第二电极部61B侧相反的一侧。然后,分流后的电流通过图12中左端的电阻发热体59,进而依次通过第三供电线62C、第三电极部61C、第四供电线62D、右端的电阻发热体59之后,与第二供电线62B汇合。
这样,在图12中所示的加热器22中,包括第二供电线62B之中从分支部X向图的左侧延伸的部分、构成第二发热部60B的两端的各电阻发热体59、第三电极部61C、第三供电线62C以及第四供电线62D的部分构成在意外的路径上流通电流的分支路径E3。
另外,若加热器22的导电路径包括至少是连接第一发热部60A和第一电极部61A的第一导电部E1、第二导电部E2、分支路径E3的结构的话,则这种意外的分流就会在向第一发热部60A通电之后产生,上述第二导电部E2是从第一发热部60A向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中的第一方向S1(图12的右侧)延伸,连接到第二电极部61B,上述分支路径E3从第二导电部E2向着与第一方向S1相反的第二方向S2(图12的左侧)分支,不通过第一导电部E1,连接到第二导电部E2或第二电极部61B。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分支路径E3上设有第二发热部60B和第三电极部61C,但即使是没有设置第二发热部60B和第三电极部61C的导电路径、或设有除此以外的导电部件的导电路径,也有产生意外分流的可能性。
并且,当意外的分流产生的时候,由于电流在至今未设定的路径中流动,因供电线的发热导致在加热器22的温度分布上产生偏差。例如,在图13中所示的加热器22中,电流从第一电极部61A按每路20%均等地流进第一发热部60A的各电阻发热体59,其中流入图的左侧第二电阻发热体59的电流在先前的分支部X分流5%,这时,在按每个电阻发热体59划分的各个块内产生的供电线的发热量为同图中的表中所示。
这里,各供电线的在加热器22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较短,由于该部分的发热量很少,所以该发热量可无视,只需计算各供电线的在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所产生的发热量。具体地说,计算第一供电线62A、第二供电线62B和第四供电线62D的各自在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所产生的发热量。另外,发热量(W)由以下式(1)表示,其中图13的表中所示的发热量简化地用流向各供电线的电流(I)的平方来计算。因此,图13的表中所示的发热量的数值始终是简化算出的值,与实际的发热量不同。
W(发热量)=R(电阻)×I2(电流) (1)
根据图13,具体说明发热量的计算方法,在第一块中,第一供电线62A中流通的电流为100%,第四供电线62D中流通的电流为5%,因此,各自的平方的合计值10025(10000+25)成为第一块中的供电线的合计发热量。还有,在第二块中,第一供电线62A中流通的电流为80%,第二供电线62B中流通的电流为5%,第四供电线62D中流通的电流为5%,因此,它们的平方的合计值6450(6400+25+25)成为第二块中的供电线的合计发热量。另外,在其他块中,也同样计算出发热量。
然后,图14是将图13的表中所示的各块的合计发热量进行图表化后得出的。如图14中所示,各块的合计发热量由于上述意外的分流的影响,形成以发热区域中央的第四块为基准的左右不对称。
这样的左右不对称的供电线的发热量的偏差是造成加热器22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偏差(温度分布偏差)的原因。若加热器22的温度在跨越长度方向上有偏差,则定影在纸张上的图像在温度高的部分光泽度高,在温度低的部分相反地光泽度低,因此会产生整体光泽不均,导致画质下降。另外,这样的光泽不均在例如将多张A4尺寸的纸张通过等连续使第一发热部60A发热的情况下特别明显。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抑制加热器22在跨越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偏差,采取以下对策。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的一个形态的截面平面图。
如图15中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设置气流发生装置80作为冷却定影装置9的冷却机构。本实施形态中的气流产生装置80是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3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风扇81。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3的图的上侧及左侧的各侧壁上设有吸气口105,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3的图的右侧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107。排气风扇81设置在相比定影装置9(加热器22)更靠近排气口107的地方。当驱动排气风扇81时,通过使外部空气从吸气口105被吸入,从排气口107被排出到外部,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3内产生从吸气口105流向排气口107的气流。
此外,如图15中所示,在定影装置9的装置框架40上设有多个通气孔41。因此,主要从图上侧的吸气口105被吸入的空气通过定影装置9的各通气孔41从排气口107被排出。另外,该通气孔41为了通气形成开放的孔,与用于使纸张通过而设置的开口部(纸张入口和纸张出口)、或者使用于定影装置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定位突起和螺栓等插入的孔不同。再有,本实施形态中,在各通气孔41和排气风扇81之间设有引导气流从各通气孔41流向排气风扇81的通气通道的管道83。
这里,从吸气口105吸入的空气在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3内时,因暴露在定影装置9等的热源中而温度上升。因此,通常从排气口107排出的空气比从吸气口105吸入的空气温度高。换而言之,从吸气口105吸入的空气比从排气口107排出的空气温度低。总之可以说,在从外部吸入空气的一侧,相比向外部排出空气的一侧,气流产生的冷却能力更高。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提高因上述意外的分流导致加热器22的温度变高一侧的冷却能力,对于加热器22产生从温度高的一侧(图15的左侧)流向温度低的一侧(图15的右侧)的气流。
另外,若将图12中所示的加热器22作为对象,由于在分支路径E3从第二导电部E2分支的第二方向S2的端部侧(图的左侧)处温度变高,则向着与之相反的第一方向S1产生气流。即,在图12中所示的加热器22中,温度高的第二方向S2的端部(图15的左端部)形成气流的上游侧,温度低的第一方向S1的端部(图15的右端部)形成气流的下游侧。由此,可以在加热器22的相比第一方向S1的端部侧(图的右侧)温度更高的第二方向S2的端部侧(图的左侧)提高冷却能力。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提高因意外的分流导致加热器22的温度升高的一侧的冷却能力,可以抑制加热器22和定影带20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的偏差。
另外,为了有效地产生气流,提高冷却能力,如图15中所示,将排气风扇81配置在相比设有包括第一发热部60A和第二发热部60B的整个发热部的长度方向范围的发热区域H的中央J更靠近排气口107的一侧(换做图12指的是指在第一方向S1侧),这是合适的。另外,最好将排气风扇81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H的排气口107一侧(第一方向S1侧)的端部K1更靠近排气口107的一侧(第一方向S1侧)。
在如图15中所示的布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使排气风扇81的旋转轴方向L与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U或加压辊21的旋转轴方向V平行,便于将排气风扇81设置在设有排气口107的侧壁的里侧或其附近,也便于从排气口107排出空气。
然而,由于布局等原因,在难以将排气风扇81配置成其旋转轴方向L与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U或加压辊21的旋转轴方向V平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使排气风扇81的旋转轴方向L倾斜±θ°。但是,若排气风扇81的倾斜角度θ过大,则难以从排气口107排出空气,所以排气风扇81的倾斜角度θ相对于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U或加压辊21的旋转轴方向V在±60°的范围内(-60°≤θ≤+60°),是合适的。更好的话,排气风扇81的倾斜角度θ在±45°的范围内(-45°≤θ≤+45°),再好的话,在±30°的范围内(-30°≤θ≤+30°)。
另外,如图15中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配置有排气风扇81的空间与配置有各作像单元1Y、1M、1C、1Bk的驱动源的电机35的空间相互连通,因此若由排气风扇81产生气流,除了定影装置9的周围,在各作像单元1Y、1M、1C、1Bk的电机35的周围也会产生气流。这样,通过对定影装置9进行冷却的排气风扇81,在各作像单元1Y、1M、1C、1Bk的电机35、电源基板、显影装置或曝光装置等其他冷却对象的周围也产生气流,所以不需要对每个冷却对象设置专用的排气风扇,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此外,如图15中所示,设在定影装置9的装置框架40上的通气孔41最好配置在相比加压辊21的一侧更靠近定影带20的一侧。通过这样的配置,可以在特别是跨越长度方向上期待温度均匀的定影带20的一侧有效地产生气流,便于抑制因上述意外的分流导致的温度偏差。
另外,如图16中所示,也可以将检测定影带20的温度的作为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34设置在与通气孔41对应(相对)的位置上。通过在这样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34,有以下优点。另外,温度传感器34是非接触型或是接触型,都可以。
在定影装置9中,由于纸张P通过夹持部N时纸张P被加热,纸张P所含的水分变成水蒸气被释放。此时,若水蒸气形成水滴附着在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检测部34a上,则会产生温度检测误差。应对这个问题,如图16中所示的例子,通过将温度传感器34设置在与通气孔41对向的位置上,容易使气流在温度传感器34的周围产生,可以抑制水滴附着到温度检测部34a,因此不容易产生温度检测误差。还有,由于水滴附着到温度检测部34a受到抑制,即使在之前容易附着水滴的地方也可配置温度传感器34,这样提高了布局的自由度。另外,作为温度传感器34,可以采用因水滴的附着容易使温度检测精度下降的廉价的红外温度传感器(例如NC传感器、热电堆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由于水滴难以附着在温度传感器34上,如图17中所示,温度传感器34也可以配置在易暴露于水蒸气的加热器22的重力方向的上侧位置。即,温度传感器34只要是与通气孔41对应的位置,即使将温度检测部34a的上端配置在比加热器22的上端更靠近重力方向的上侧位置,也可以维持温度检测精度。还有,通过在这样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34,可以在温度变高的夹持部N的出口侧检测定影带20的温度,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定影带20的温度上升。
另外,如图18中所示,温度传感器34还可以配置在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也可以配置在与之相反的另一端部侧,如图19中所示。
如图18中所示的例子,将温度传感器34配置在加热器22的左端部侧(换做图12指的是第二方向S2侧),这时,温度传感器34的位置靠近加热器22的温度较高的部分。这种情况下,通过温度传感器34很容易检测到定影带20的温度高的部分,可以预知温度的过度上升。由此,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抑制纸张上的熔融调色剂由于高温附着到定影辊上,即产生所谓的高温偏移。
另一方面,如图19中所示的例子,将温度传感器34配置在右端侧(换做图12指的是第一方向S1侧),这时,温度传感器34的位置靠近加热器22的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温度传感器34很容易检测到定影带20的温度低的部分,可以抑制由于调色剂熔融的热量不足使未熔融调色剂附着在定影带20上,即产生所谓的低温偏移。
接着,根据图20,说明设置吸气风扇82取代排气风扇81的实施形态。
如图20中所示,本实施形态中,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3内设置作为冷却机构(气流产生装置80)的吸气风扇82。还有,本实施形态中,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3的图的下侧的侧壁上设有吸气口105,在图的上侧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107。吸气风扇82配置在比定影装置9(加热器22)更靠近吸气口105的位置。此外,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在定影装置9的装置框架40上设有多个通气孔41,在各通气孔41和吸气风扇82之间设有从吸气风扇82向各通气孔41引导气流的管道83。
这时,利用吸气风扇82从加热器22的温度高的一侧(图20的左侧)向温度低的一侧(图20的右侧)产生气流。即,这时,在加热器22中温度高的第二方向S2的端部(图20的左端部)成为气流的上游侧,温度低的第一方向S1的端部(图20的右端部)成为气流的下游侧。由此,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可以有效对由意外的分流导致加热器22的温度升高的一侧进行冷却,可以抑制加热器22和定影带20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偏差。
另外,如图20中所示,最好将吸气风扇82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H的中央J更靠近吸气口105的一侧(换做图12指的是第二方向S2侧)。通过在这样的位置配置吸气风扇82,可以有效地产生气流,提高冷却能力。另外,更好地话,可以将吸气风扇82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H的吸气口105侧(第二方向S2侧)的端部K2更靠近吸气口105的一侧(第二方向S2侧)。
另外,吸气风扇82若过于接近支撑各作像单元1Y、1M、1C、1Bk的内部框架110和定影装置9,则它们会成为气流的阻力,难以有效地产生气流。因此,吸气风扇82最好配置在稍稍远离内部框架110和定影装置9的位置。此外,在图20中所示布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将吸气风扇82的旋转轴方向L设定为相对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U或加压辊21的旋转轴方向V倾斜45°,可以有效地产生气流。
然而,由于布局上的原因,当难以将吸气风扇82配置成其旋转轴方向L相对加热器22的长度方向U或加压辊21的旋转轴方向V倾斜45°时,也可以使吸气风扇82的旋转轴方向L相对它们倾斜45°±θ°。但是,若该角度θ过大,则难以产生气流,希望角度θ在±60°的范围内(-60°≤θ≤+60°)。角度θ在±45°的范围内(-45°≤θ≤+45°)更好,再好的话角度可以在±30°的范围内(-30°≤θ≤+30°)。
另外,在设置有这样的吸气风扇82的实施形态中,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通过将温度传感器34设置在与通气孔41对应(对向)的位置(参照图16),不容易使水滴附着在温度传感器34上,可以抑制温度检测误差、提高布局自由度、采用廉价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实现低成本化。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温度传感器34的配置也可以采用与图17~图19中所示的例子相同的配置。采用各个配置时的效果与上述效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从加热器22的温度高的一侧向着温度低的一侧产生气流,使温度高的一侧的冷却能力提高,但也可以将排气风扇或吸气风扇分别设置在温度高的一侧和低的一侧,使温度高的一侧比温度低的一侧风速快。另外,还可以使温度高的一侧比温度低的一侧的通气口大,在温度高的一侧风量更大。此外,可以将作为散热部件的散热器与加热器22接触,使温度高的一侧比温度低的一侧的散热器的散热片的数量多。或者,也可以通过在温度高的一侧设置珀尔帖元件来提高冷却能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对于加热器产生了意外的分流,通过提高加热器温度升高侧的冷却机构的冷却能力,也可以抑制加热器和定影带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偏差。由此,可以抑制由于温度的偏差而引起的光泽不均等问题,能够维持图像质量。另外,由于可以抑制因意外的分流导致的温度偏差,可以采用将供电线在短边方向上变小的方法用于使加热器小型化。另外,可以减小发热部的电阻值,增大发热量用于应对高速化,实现小型化和高速化的兼容。
这样,根据本发明,可以改善伴随加热器小型化的温度偏差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在短边方向缩小尺寸的加热器,可以期待更大的效果。具体而言,在图21中,若将加热器22(基材50)的短边方向的尺寸设为Q、将电阻发热体59的短边方向的尺寸设为R,则当电阻发热体59的短边方向的尺寸R相对加热器22的短边方向的尺寸Q的比(R/Q)为25%以上的加热器22适用本发明的时候,可以期待很大的效果。再有,若是上述的短边方向的尺寸比(R/Q)为40%以上的加热器22适用本发明,则这个效果会更大。另外,在图21中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加热器22的基材50为矩形,加热器22的短边方向的尺寸Q在任何长度方向的位置上都是相同的尺寸,但是基材50的边缘有凹凸,短边方向的尺寸Q在长度方向的位置上有变化,这时,将配有电阻发热体59的长度方向范围内的加热器22在短边方向上形成的最小尺寸设为上述加热器22的短边方向的尺寸Q。
另外,为了抑制上述因意外的分流导致的温度偏差,也可以使用具有PTC特性的电阻发热体。PTC特性是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变高(当施加一定电压时,加热器输出下降)的特性。通过使用具有PTC特性的发热部,可以在低温时通过高输出快速升温,在高温时通过低输出抑制过渡升温。例如,若PTC特性的TCR系数为300~4000ppm/度左右,则在确保加热器所需的电阻值的同时,可实现低成本化。将TCR系数设为500~2000ppm/度更好。
电阻温度系数(TCR)可以使用以下公式(2)来计算。公式(2)中的T0是基准温度,T1是任意温度,R0是基准温度T0中的电阻值,R1是任意温度T1中的电阻值。例如,在图7中所示的上述加热器22中,当第一电极部61A和第二电极部61B之间的电阻值在25℃(基准温度TO)下为10Ω(电阻值R0),在125℃(任意温度T1)下为12Ω(电阻值R1)时,从式(2)得出电阻温度系数为2000ppm/℃。
电阻温度系数(TCR)=(R1-R0)/R0/(T1-T0)×106 (2)
另外,适用本发明的加热器不局限于具有如图7等中所示的块状(四方形)电阻发热体59的加热器22,对于具有如图22中所示的直线折返形状的电阻发热体59的加热器22、以及具有其他形状的电阻发热体59的加热器22也可适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举例说明以只搭载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其中一方作为冷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但也可以是具备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双方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还可以使用排气风扇或吸气风扇等气流产生装置以外的冷却装置。
另外,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定影装置以外,还可以适用于图23~图25中所示的定影装置。下面,简单说明图23~图25中所示的各定影装置的结构。
首先,图23中所示的定影装置9在相对于定影带20的与加压辊21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按压辊90,通过该按压辊90和加热器22夹持定影带20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在加压辊21侧,定影带20的内周配置夹持形成部件91。夹持形成部件91由支架24支承,通过夹持形成部件91和加压辊21夹持定影带20,形成夹持部N。
接着,在图24所示的定影装置9中,省略了上述的按压辊90,为了确保定影带20和加热器22的周方向的接触长度,使加热器22与定影带20的曲率一致,形成圆弧状。其他构成与图23中所示的定影装置9相同。
最后,在图25所示的定影装置9中,除了定影带20以外还设有加压带92,将加热夹持(第一夹持部)N1和定影夹持(第二夹持部)N2分开构成。即,在相对于加压辊21的与定影带20侧相反的一侧配置夹持形成部件91和支架93,配置加压带92包住这些夹持形成部件91和支架93,可旋转。然后,使纸张P在加压带92和加压辊21之间的定影夹持N2通过,进行加热及加压,定影图像。其他构成与图2中所示的定影装置9相同。
另外,本发明除了适用于具备上述定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外,在具备对涂了墨的纸张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喷墨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再有具备将作为覆盖物的薄膜热压接在纸张等薄片的表面上的覆膜机、或者对包装的密封部进行热压接的热封机等的,对对象物进行加热压接的热压接部的热压接装置中也可适用。通过将本发明适用于这样的喷墨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或热压接装置,可以抑制这些装置中因意外的分流导致的温度偏差,能够应对小型化或高速化。

Claims (2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冷却机构和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部件包括:
具有多个电阻发热体的第一发热部;
第一电极部;
第二电极部;
连接上述电阻发热体和上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一导电部;
第二导电部,从上述电阻发热体向着上述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方向侧延伸,连接至上述第二电极部;以及
分支路径,从上述第二导电部分支,向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侧延伸后,不通过上述第一导电部,连接至上述第二导电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
上述冷却机构的冷却能力是在上述加热部件的上述第二方向的端部侧比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侧高。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支路径包含具有至少一个电阻发热体的第二发热部,以及第三电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发热部具有由上述第一导电部以及上述第二导电部相互电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发热体;
上述电阻发热体具有PTC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将沿着上述加热部件的设有上述第一发热部的面、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短边方向,则上述电阻发热体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相对上述加热部件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的比是2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将沿着上述加热部件的设有上述第一发热部的面、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短边方向,则上述电阻发热体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相对上述加热部件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的比是4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机构是气流发生装置,通过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相对上述加热部件,使得向上述第一方向产生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承上述加热部件的装置支架,上述装置支架具有通气孔,在上述气流发生装置和上述通气孔之间设有引导气流的通气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加热部件接触的环状的带部件、以及与上述带部件接触形成夹持部的对向部件,
上述通气孔设置在相比上述对向部件更靠近上述带部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和向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
上述气流发生装置是配置在相比上述加热部件更靠近上述排气口的位置的排气风扇,
上述排气风扇的旋转轴方向设定为相对上述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60°的角度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气风扇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的中央更靠向上述第一方向侧,上述发热区域是指配置包含上述第一发热部的整个发热部的长度方向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气风扇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的上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更靠向上述第一方向侧,上述发热区域是指配置包含上述第一发热部的整个发热部的长度方向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和向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
上述气流发生装置是配置在相比上述加热部件更靠近上述吸气口的位置的吸气风扇,
上述吸气风扇的旋转轴方向设定为相对上述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45°±60°的角度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气风扇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的中央更靠向上述第二方向侧,上述发热区域是指配置包含上述第一发热部的整个发热部的长度方向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气风扇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的上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更靠向上述第二方向侧,上述发热区域是指配置包含上述第一发热部的整个发热部的长度方向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应上述通气孔的位置,设有检测上述带部件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检测机构是红外温度传感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检测部的上端配置在相比上述加热部件的上端更靠向重力方向的上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检测机构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的中央更靠向上述第一方向侧,上述发热区域是指配置包含上述第一发热部的整个发热部的长度方向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检测机构配置在相比发热区域的中央更靠向上述第二方向侧,上述发热区域是指配置包含上述第一发热部的整个发热部的长度方向范围。
2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气流发生装置和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部件包括:
具有多个电阻发热体的第一发热部;
第一电极部;
第二电极部;
连接上述电阻发热体和上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一导电部;
第二导电部,从上述电阻发热体向着上述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方向侧延伸,连接至上述第二电极部;以及
分支路径,从上述第二导电部分支,向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侧延伸后,不通过上述第一导电部,连接至上述第二导电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
上述加热部件的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侧为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气流的下游侧,上述加热部件的上述第二方向的端部侧为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气流的上游侧。
21.一种热压接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部件包括:
具有多个电阻发热体的第一发热部;
第一电极部;
第二电极部;
连接上述电阻发热体和上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一导电部;
第二导电部,从上述电阻发热体向着上述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方向侧延伸,连接至上述第二电极部;以及
分支路径,从上述第二导电部分支,向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侧延伸后,不通过上述第一导电部,连接至上述第二导电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
上述冷却机构的冷却能力为上述加热部件的第二方向的端部侧比第一方向的端部侧高。
22.一种热压接装置,包括气流发生装置和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部件包括:
具有多个电阻发热体的第一发热部;
第一电极部;
第二电极部;
连接上述电阻发热体和上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一导电部;
第二导电部,从上述电阻发热体向着上述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方向侧延伸,连接至上述第二电极部;以及
分支路径,从上述第二导电部分支,向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侧延伸后,不通过上述第一导电部,连接至上述第二导电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
上述加热部件的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侧为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气流的下游侧,上述加热部件的上述第二方向的端部侧为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气流的上游侧。
CN202010780542.0A 2019-08-08 2020-08-0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Active CN1123463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6406 2019-08-08
JP2019146406 2019-08-08
JP2020-063726 2020-03-31
JP2020063726A JP2021026219A (ja) 2019-08-08 2020-03-31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熱圧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320A true CN112346320A (zh) 2021-02-09
CN112346320B CN112346320B (zh) 2023-08-08

Family

ID=7435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0542.0A Active CN112346320B (zh) 2019-08-08 2020-08-0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3991B2 (zh)
CN (1) CN1123463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43996B2 (en) * 2019-12-13 2021-10-12 Ricoh Company, Ltd.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478344B2 (ja) 2020-04-09 202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気コネクタ、加熱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454917B2 (en) 2020-06-16 2022-09-2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2052304A (ja) 2020-09-23 2022-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52309A (ja) 2020-09-23 2022-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34894A (ja) 2021-03-04 2022-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0852A (ja) * 1992-10-19 1994-05-13 Fujitsu Ltd フラッシュ定着装置
JPH06282185A (ja) * 1992-12-28 1994-10-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CN101551630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014706A1 (en) * 2008-05-27 2012-0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el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20130071136A1 (en) * 2011-09-21 2013-03-21 Syoukou Go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30322897A1 (en) * 2012-06-05 201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N105301938A (zh) * 2014-07-24 2016-02-03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CN105319914A (zh) * 2014-05-26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CN105739270A (zh) * 2012-09-19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及安装有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设备
CN106134284A (zh) * 2014-03-31 2016-11-16 株式会社美铃工业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CN107526274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加热器、加热装置
CN108196435A (zh) * 2014-09-24 2018-06-2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80356753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device
CN109407490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加热器、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10281857B1 (en) * 2017-12-14 2019-05-0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90179242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Ricoh Company, Ltd.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7868B2 (ja) * 2000-08-21 2004-09-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8089739A (ja) * 2006-09-29 2008-04-17 Fuji Xerox Co Ltd フラッシュ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0224A (ja) * 2008-07-14 2010-01-2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91264B2 (ja) * 2009-12-21 2015-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及びこのヒータを搭載する像加熱装置
JP5875460B2 (ja) * 2012-05-14 2016-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体、及びその加熱体を備える画像加熱装置
JP2014142606A (ja) 2012-12-25 2014-08-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9274463B2 (en) * 2013-06-13 2016-03-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Heat transfer system for a fuser assembly
JP6271899B2 (ja) * 2013-07-30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79798B2 (ja) * 2014-05-26 2019-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加熱装置
JP2016062024A (ja) 2014-09-19 2016-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定着装置
JP6391404B2 (ja) * 2014-10-06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6206256A (ja) * 2015-04-16 2016-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96005B2 (ja) * 2015-06-12 2018-03-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85841B2 (ja) 2018-09-28 2022-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19416B2 (ja) 2018-09-28 2023-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60677A (ja) 2018-10-10 2020-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60676A (ja) 2018-10-10 2020-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86278A (ja) 2018-11-29 2020-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163264B2 (en) * 2019-08-08 2021-11-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0852A (ja) * 1992-10-19 1994-05-13 Fujitsu Ltd フラッシュ定着装置
JPH06282185A (ja) * 1992-12-28 1994-10-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CN101551630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014706A1 (en) * 2008-05-27 2012-0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el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20130071136A1 (en) * 2011-09-21 2013-03-21 Syoukou Go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30322897A1 (en) * 2012-06-05 201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N105739270A (zh) * 2012-09-19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及安装有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设备
CN106134284A (zh) * 2014-03-31 2016-11-16 株式会社美铃工业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CN105319914A (zh) * 2014-05-26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CN105301938A (zh) * 2014-07-24 2016-02-03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CN108196435A (zh) * 2014-09-24 2018-06-2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526274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加热器、加热装置
US20180356753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device
CN109407490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加热器、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90179242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Ricoh Company, Ltd.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81857B1 (en) * 2017-12-14 2019-05-0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41810A1 (en) 2021-02-11
CN112346320B (zh) 2023-08-08
US11143991B2 (en)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63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US11269274B2 (en) Heating device with a non-conveyance span temperature detector
CN11234631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热压接装置
US10809651B2 (en)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16906B2 (ja) 温度検知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487231B2 (en) Heater,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0052348A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60677A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409212B2 (en)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airflow path and an outer airflow path
CN113391534A (zh) 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JP2002236426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1527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熱圧着装置
JP20210262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熱圧着装置
JP7466843B2 (ja) 加熱部材、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906916B2 (en)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drying device, lamina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4349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
US11947295B2 (en)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501020B2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15074B2 (ja)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488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82142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72802A (ja) 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62608A (ja) 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熱圧着装置
JP20211247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62837A (ja) 加熱体、加熱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