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4644A - 激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激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04644A CN112304644A CN202010525114.3A CN202010525114A CN112304644A CN 112304644 A CN112304644 A CN 112304644A CN 202010525114 A CN202010525114 A CN 202010525114A CN 112304644 A CN112304644 A CN 1123046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plate portion
- base plate
- excitation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4—Suspension or damping
- G01M17/045—Suspension or damping the vehicle wheels co-operating with rotatable roll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13—Whee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2—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the wheels of the vehicle co-operating with rotatable rolls
- G01M17/0074—Details, e.g. roller construction, vehicle restrain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8—Shock-testing of vehic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激振时的共振抑制与上下方向尺寸的小型化的激振装置。激振装置(1)包括:前后的载置板(5、6),具有开口(5g、6g);底座板部(8),配置在载置板(5、6)的下方;斜面部(3、3),固定有载置板(5、6)及底座板部(8);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位于开口(5g、6g)的下方;液压致动器(12),具有朝车轮(W)的前后方向对第二辊(16)进行激振的液压缸(12a);以及支架(12c),下端部被固定于底座板部(8),上端部被固定于载置板(5、6),并且支撑液压缸(12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振装置,其对激振对象车辆的各车轮进行激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激振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者。所述激振装置适用于实施四轮车辆的耐久测试的车辆检查装置,具备左右前轮用及左右后轮用的共计四个激振机。四个激振机各自对于对应的车轮进行激振,包括:上下用致动器(actuator),产生上下方向的振动;载置台,受上下用致动器激振;前后用致动器,内置在载置台内,产生前后方向的振动;以及振动板,受所述前后用致动器驱动。
所述车辆检查装置中,在各车轮被载置于载置台的情况下,前轮用激振机的振动板以斜斜地倾斜的姿势而从前轮的前方抵接,后轮用激振机的振动板以斜斜地倾斜的姿势而从后轮的后方抵接。并且,各车轮通过上下用致动器而在上下方向受到激振,并且通过前后用致动器而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受到激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47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的激振装置,需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用致动器、及内置有前后用致动器的载置台,因此激振装置的尺寸尤其是上下方向的尺寸大型化,前后方向的共振频率将下降。为了避免此现象,考虑通过省略上下用致动器,而将前后用致动器大型化,由此来朝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对车轮进行激振。但是,若像这样构成,则前后用致动器的激振构件为承受弯曲载荷的结构,因此在前后用致动器的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所述激振构件周边的共振,从而有从载置台撕扯前后致动器的力产生作用。其结果,前后用致动器有可能相对于载置台而产生晃动,或者产生前后用致动器的故障。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激振时的共振抑制与上下方向尺寸的小型化的激振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激振装置1,对激振对象车辆V的多个车轮W分别进行激振,所述激振装置1包括:载置板部(前载置板5及后载置板6),用于载置各车轮W;底板部(底座板部8、可动底座板11),以在上下方向与载置板部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在载置板部的下方;第一固定部(斜面部3、轴承部15),在载置板部及底板部之间延伸,被固定于底板部,并且在支撑载置板部的状态下固定于载置板部;车轮支撑部(第一辊17、第二辊16),支撑各车轮的下侧;致动器(液压致动器12),具有激振部(液压缸12a),所述激振部连结于车轮支撑部,朝各车轮W的前后方向对车轮支撑部进行激振;以及支撑部(支架12c),下端部被固定于底板部,上端部被固定于载置板部,并且支撑致动器的激振部(液压缸12a)。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支撑着各车轮的下侧部的车轮支撑部通过致动器的激振部而朝各车轮的前后方向受到激振。而且,致动器的激振部是由支撑部予以支撑,所述支撑部的下端部被固定于底板部,上端部被固定于载置板部。进而,第一固定部被固定于底座板部,并且在支撑载置板部的状态下固定于载置板部。由此,在致动器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利用底板部及载置板部这两者来牢固地支撑作用于支撑部的弯曲载荷。其结果,能够提高激振时的激振部周边的刚性,能够使固有振动频率即共振频率高频化,因此能够抑制激振部周边的底板部等的共振。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激振装置1,载置板部具有比各车轮W的触地面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的开口5g、开口6g,车轮支撑部具有一对夹持部(第一辊17、第二辊16),所述一对夹持部(第一辊17、第二辊16)被设在底板部上,位于载置板部的开口5g、开口6g的下方,能够从各车轮W的前后方向夹持各车轮W的下侧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12)对一对夹持部的其中一者(第二辊16)进行激振。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各车轮的下侧部在被一对夹持部从各车轮的前后方向予以夹持的状态下,通过致动器的激振部而朝各车轮的前后方向受到激振。伴随于此,一对夹持部的其中一者朝各车轮的前后方向受到激振,因此对于各车轮与其中一个夹持部的接触部位,沿斜方向输入振动。由此,其分力成分的振动作用于各车轮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因此能够通过一个致动器来将各车轮朝其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进行激振。其结果,与需要两个致动器的专利文献1的激振装置相比,能够使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型化(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连结于一对夹持部的其中一者”的“连结”并不限于直接连结于一对夹持部的其中一者,也包括经由其他构件而连结的情况)。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激振装置1,底板部具有:底座板部8,在被载置于不动的第二固定部(地板F)的状态下被固定于第二固定部,并且固定有第一固定部;以及可动底座板11,能够拆装地固定在底座板部8上,在可动底座板11,固定有一对夹持部及支撑部的下端部,载置板部(前载置板5及后载置板6)能够拆装地固定于第一固定部(斜面部3)。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底座板部在被载置于不动的第二固定部的状态下被固定于第二固定部,可动底座板能够拆装地固定在所述底座板部上。而且,在所述可动底座板,固定有一对夹持部及支撑部的下端部,载置板部能够拆装地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因此,当解除可动底座板与底座板部的固定,并解除载置板部与第一固定部的固定时,既能维持支撑部的上端部及下端部被分别固定于载置板部及可动底座板的状态,又能使载置板部及可动底座板移动。
并且,在移动后,在将载置板部固定于第一固定部的同时,将可动底座板固定于底座板部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在致动器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利用可动底座板及载置板部这两者来牢固地支撑作用于激振部的弯曲载荷。即,在移动了载置板部及可动底座板的位置时,即使在所述移动后,也能够在激振时的激振部周边确保高刚性,从而能够抑制激振时的共振。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激振装置1,还包括:激振构件(激振轴14),一端部连结于其中一个夹持部(第二辊16),另一端部连结于致动器的激振部(液压缸12a),并且通过致动器来朝各车轮W的前后方向进行激振;以及轴承部15,下端部被固定于底板部,上端部被固定于载置板部,并且支撑激振构件。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在致动器的运行过程中朝前后方向进行激振的激振构件由轴承部予以支撑,所述轴承部的下端部被固定于底座板部,上端部被固定于载置板部。如上所述,激振构件由轴承部从上下方向牢固地予以支撑,因此在致动器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利用轴承部来有效地支撑作用于激振构件的弯曲载荷,从而能够抑制轴承部周边的共振。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激振装置1,底板部具有:底座板部8,在被载置于不动的第二固定部(地板F)的状态下被固定于第二固定部,并且固定有第一固定部;以及可动底座板11,能够拆装地固定在底座板部8上,在可动底座板11,固定有一对夹持部、支撑部的下端部及轴承部15,载置板部(前载置板5及后载置板6)能够拆装地固定于第一固定部(斜面部3)。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可动底座板能够拆装地固定在底座板部上,在所述可动底座板,固定有一对夹持部、支撑部的下端部及轴承部。而且,载置板部能够拆装地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因此,当解除可动底座板与底座板部的固定,并解除载置板部与第一固定部的固定时,既能维持支撑部与轴承部的上端部及下端部被分别固定于载置板部及可动底座板的状态,又能使载置板部及可动底座板移动。
并且,在移动后,在将载置板部固定于第一固定部的同时,将可动底座板固定于底座板部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在致动器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利用可动底座板及载置板部这两者来牢固地支撑作用于致动器的激振部及激振构件的弯曲载荷。即,在移动了载置板部及可动底座板的位置时,即使在所述移动后,也能够在激振时的激振部周边确保高刚性,从而能够抑制激振时的共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四个激振机间的踏面(tread)对应间隔及轴距(wheelbase)对应间隔被设定为最大值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四个激振机间的踏面对应间隔及轴距对应间隔被设定为最小值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液压夹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前载置板部及激振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激振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激振机的第二辊位于激振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沿着图7的C-C线的剖面等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激振机的第二辊位于推出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沿着图9的D-D线的剖面等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在激振装置中可激振地载置有车辆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激振时作用于车轮的按压力及其分力成分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车辆即将从激振机抽出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激振机的变形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激振装置
2:载置台
3:斜面部(第一固定部)
3a:平面部
3b:倾斜面
3c、5b、5e、6b、6e:长孔
3d:底面部
4:载置部
5:前载置板(载置板部)
5a、6a:凸肋
5c:安装部
5d、6d、6h:支柱
5g、6g、7a:开口
5h:缘部
6:后载置板(载置板部)
7:顶板部
8:底座板部(底板部)
9、9A:液压夹钳装置
9a:连结板
9b:液压缸
9c、12b:活塞杆
9d:凸缘
10:激振机
11:可动底座板(底板部)
12:液压致动器(致动器)
12a:液压缸(激振部)
12c:支架(支撑部)
13:激振臂
14:激振轴(激振构件)
14a:球形接头
15:轴承部(第一固定部)
15a:静压轴承
16:第二辊(车轮支撑部、一对夹持部的其中一者)
16A:夹持部
16a、17a:轴承
17:第一辊(车轮支撑部、一对夹持部的另一者)
17A:夹持部
18:触地台
19:通路台
30:位置变更装置
40:车轮支撑部
Ax、Ay、Bx、By、Y1、Y2:箭头
F:地板(第二固定部)
Fo:按压力
Fx、Fy:分力成分
V:车辆
W: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激振装置1适用于用来对车辆V(参照图11)进行检查的车辆检查装置,在所述激振装置1中,设有四个激振机10。
所述激振装置1中,如后所述,通过四个激振机10,对作为检查对象的车辆V的四个车轮W(参照图11)分别进行激振,由此,对车辆V中的异响产生的有无等进行检查。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1的箭头Ax-Ay的Ax侧称作“前”,将Ay侧称作“后”,将箭头Bx-By的Bx侧称作“左”,将By侧称作“右”,将上侧称作“上”,将下侧称作“下”。
激振装置1具备用于在检查时载置车辆V的载置台2,所述载置台2被设置在未图示的地板面上。如图1~图3所示,所述载置台2是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呈面对称地构成,因此,以下举左半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载置台2的左半部分包括:俯视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载置部4;以及设在所述载置部4前后的前后斜面(slope)部3、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后的斜面部3、3相当于第一固定部。前斜面部3成为其表面与载置部4的前端连续的平面部3a、及与所述平面部3a连续且朝前方而向斜下延伸的倾斜面3b。
在所述平面部3a,形成有长孔3c。所述长孔3c在前后方向具有规定宽度,在与顶板部7的后述的开口7a的缘部之间存在规定间隔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并且其两端形成为俯视半圆形。
在前斜面部3的内部,设有多个支柱(未图示)。这些支柱的上端部被固定在平面部3a及倾斜面3b,其下端部被固定在斜面部3的底面部3d。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前斜面部3的力由这些支柱予以支撑。
而且,后斜面部3成为其表面与载置部4的后端连续的平面部3a、及与所述平面部3a连续且朝后方而向斜下延伸的倾斜面3b。在所述平面部3a,也形成有长孔3c,所述长孔3c是与前斜面部3的长孔3c同样地构成。而且,在后斜面部3的内部,设有与前斜面部3同样的多个支柱。
车辆V在开始检查时,从地板面经由后斜面部3而移动到载置部4上,并且在检查结束后,从载置部4经由前斜面部3而移动到地板面。
另一方面,载置部4从上方朝向下方而依次具备前后的载置板部5、6、顶板部7及底座板部8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后的载置板部5、6相当于载置板部,底座板部8相当于底板部。底座板部8是俯视矩形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者,其前后端部被一体地固定在前后的斜面部3、3。底座板部8被载置在地板面上,经由未图示的固定件(例如锚栓(anchorbolt))而牢固地固定在地板F(参照图8)。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地板F相当于第二固定部。
顶板部7为俯视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底座板部8平行地配置。在顶板部7,设有开口7a。所述开口7a配置在顶板部7的中央部,形成为俯视横长的矩形,并且沿上下方向贯穿顶板部7。
而且,前载置板部5为俯视横长的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其表面形成有四个凸肋(rib)5a。这四个凸肋5a沿前后方向延伸,内侧的两个凸肋5a、5a具备用于规定行驶路,对车辆V的车轮W进行引导的功能。由此,在检查时,当车辆V开上载置台2而移动到检查位置(参照图11)时,车轮W由前载置板部5予以引导。
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被载置在前斜面部3的平面部3a,在所述左右两端的两个凸肋5a、5a之间,形成有一对长孔5b、5b。这些长孔5b、长孔5b彼此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在所述长孔5b、长孔5b的缘部,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而固定在前斜面部3。
如图4所示,液压夹钳装置9包括连结板9a及两个液压缸9b、9b,液压缸9b、液压缸9b被螺固在连结板9a的上表面。
在各液压缸9b中,设有活塞杆(piston rod)9c,在活塞杆9c的上端部,一体地设有凸缘9d。所述液压夹钳装置9中,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对从后述的液压回路(未图示)向液压缸9b的供给液压进行控制,由此,活塞杆9c从液压缸9b朝上下方向伸缩。
在所述液压夹钳装置9的情况下,在各活塞杆9c嵌合于前载置板部5的长孔5b与前斜面部3的前述长孔3c的状态下,在凸缘9d的下表面与液压缸9b的上端面之间,夹持有前载置板部5及前斜面部3的平面部3a。由此,前载置板部5被固定在前斜面部3。
而且,在此状态下,活塞杆9c从液压缸9b相对地朝上方延伸,由此,前载置板部5向前斜面部3的固定被解除。如上所述,在前载置板部5向前斜面部3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活塞杆9c能够一边受前斜面部3的长孔3c引导,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由此,前载置板部5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与长孔3c的长度相应的量。具体而言,前载置板部5构成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宽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宽度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移动。
进而,前载置板部5的后端部被载置在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在所述左右两端部,形成有一对长孔5e、5e。长孔5e、长孔5e各自与长孔5b、长孔5b各自在前后方向具有相同的长度,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配置在与各长孔5b的中心线相同的直线上。
在各长孔5e中,嵌合有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未图示),所述活塞杆也嵌合于后述的后载置板部6的长孔6e。所述液压夹钳装置9A与前述的液压夹钳装置9相比,除了尺寸稍小以外,是同样地构成,因此省略其说明。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借助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A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前载置板部5的长孔5b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的活塞杆9c而移动,长孔5e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而移动。
由此,前载置板部5能够相对于前斜面部3而相对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与长孔5b、长孔5e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应的量。具体而言,前载置板部5构成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长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长度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在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的背面,设有一对支柱5d、5d(参照图5)。这些支柱5d、5d在彼此在左右方向存在间隔的状态下,从较长孔5b的后端为稍稍后侧的部位朝下方延伸。
各支柱5d在前载置板部5被固定在前斜面部3的状态下,其下端部抵接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前载置板部5的力由支柱5d、支柱5d予以支撑。
而且,前载置板部5的后端部一边被液压夹钳装置9A按压至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一边被固定于后载置板部6。
在前载置板部5的中央部的后侧,设有开口5g。所述开口5g形成为俯视矩形,沿上下方向贯穿前载置板部5。在所述开口5g的下方,配置有激振机10,所述激振机10的详细将后述。
如后所述,所述开口5g是用于在车辆V的检查时,使车辆V的车轮W的下侧经由所述开口5g而由激振机10的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予以夹持。
因此,所述开口5g中,左右方向的宽度被设定为比车轮W的设置面的宽度相当大,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车轮W的设置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当大。由此,构成为,在车轮W的下侧被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夹持的状态下受到激振时,车轮W不会干涉到开口5g的缘部。
接下来说明后载置板部6。后载置板部6为俯视横长的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其表面设有四个凸肋6a。这四个凸肋6a各自具备与前述的四个凸肋5a各自相同的功能,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配置在与前述的四个凸肋5a各自的中心线相同的直线上。
这些凸肋6a与凸肋5a同样,具备用于规定行驶路,对车辆V的车轮W进行引导的功能。由此,在检查时,当车辆V开上载置台2而移动到检查位置时,车轮W由后载置板部6予以引导。而且,所述载置台2中,凸肋5a、凸肋6a的上端被设定为相同的高度,成为载置台2中的高度最高的部位。
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前述的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且与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呈面对称地构成。即,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被载置在后斜面部3的平面部3a,在所述左右两端的两个凸肋6a、6a之间,形成有一对长孔6b、6b。
在各长孔6b中,嵌合有液压夹钳装置9的活塞杆9c,所述活塞杆9c也嵌合于后斜面部3的长孔3c。
而且,在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载置有前载置板部5的后端部,在所述左右两端部,形成有一对长孔6e、6e。长孔6e、长孔6e各自与长孔6b、长孔6b各自在前后方向具有相同的长度,且在前后方向上与各长孔6b同心地配置。在各长孔6e中,如前所述,嵌合有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借助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A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后载置板部6的长孔6b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的活塞杆9c而移动,长孔6e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而移动。
由此,后载置板部6能够相对于后斜面部3而相对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与长孔6b、长孔6e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应的量。具体而言,后载置板部6构成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长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长度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
进而,后载置板部6在借助液压夹钳装置9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活塞杆9c能够一边受后斜面部3的长孔3c引导,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与长孔3c的长度相应的量。由此,后载置板部6构成为,在与前载置板部5一体的状态下,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宽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宽度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移动。
进而,在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的背面,设有一对支柱6d、6d。这些支柱6d、6d在彼此在左右方向存在间隔的状态下,从较长孔6b的后端为稍稍后侧的部位朝下方延伸。
支柱6d、支柱6d在后载置板部6被固定于后斜面部3的状态下,其下端部抵接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后载置板部6的力由支柱6d、支柱6d予以支撑。
而且,在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的背面,设有三个支柱6h、6h、6h。三个支柱6h、6h、6h在彼此在左右方向存在间隔的状态下,从后载置板部6的两个长孔6e、6e间的部位朝下方延伸。
在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通过液压夹钳装置9而固定于后斜面部3,且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A而固定于前载置板部5的状态下,支柱6h、支柱6h、支柱6h各自的下端部抵接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后载置板部6的力由支柱6h、支柱6h、支柱6h予以支撑。
进而,在后载置板部6的中央部,设有开口6g。所述开口6g形成为俯视矩形,沿上下方向贯穿后载置板部6,并且构成为与前载置板部5的前述开口5g相同的尺寸。而且,在所述开口6g的下方,配置有激振机10。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5~图10,一边对激振机10进行说明。另外,图5中,为了便于理解而表示了省略顶板部7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1中,配置在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下方的激振机10、与配置在后载置板部6的开口6g下方的激振机10是同样地构成,因此,以下举配置在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下方的激振机10为例来进行说明。
激振机10是设在俯视矩形的可动底座板11上,所述可动底座板11在所述底面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形成面接触的状态下,经由未图示的磁性夹钳(magnet clamp)而固定于底座板部8。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底座板11相当于底板部。
而且,在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设有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及多个自由支座(freebearing)(未图示)。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配置成俯视矩形,可动底座板11以被这些位置变更装置30围绕的方式而设。
各位置变更装置30包括多个同步带轮、绕挂于这些轮的同步带、以及驱动一个同步带轮的马达机构等(均未图示)。各位置变更装置30的同步带的两端部连结于可动底座板11的四个规定部位。而且,多个自由支座配置在可动底座板11的下方位置。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借助磁性夹钳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可动底座板11伴随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中的轮的旋转动作,一边在多个自由支座上转动,一边在底座板部8上移动。即,可动底座板11构成为,相对于底座板部8的相对位置可变更。并且,可动底座板11在像这样经变更的位置,经由磁性夹钳而固定于底座板部8。
激振机10包括液压致动器12、激振臂13、两个激振轴14、14、两个轴承部15、15、第二辊16、第一辊17、触地台18及通路台19等。另外,在图8、图10等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第二辊16及第一辊17的剖面部分的影线(hatching)。
液压致动器12包括液压缸12a、活塞杆12b及支架(bracket)12c等。所述支架12c用于支撑液压缸12a,其下端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可动底座板11。进而,支架12c在其上端部抵接于前载置板部5的下表面的状态下,通过螺栓固定于前载置板部5。所述液压缸12a连接于液压回路(未图示),被供给来自所述液压回路的液压。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液压致动器12相当于致动器,液压缸12a相当于激振部,支架12c相当于支撑部。
在液压致动器12的活塞杆12b的前端部,连结有激振臂13。所述液压致动器12中,通过前述的控制装置,对从液压回路供给至液压缸12a的液压进行控制,由此来驱动活塞杆12b。伴随于此,活塞杆12b构成为,沿前后方向对激振臂13进行驱动或激振。
在借助如上所述的液压致动器12的激振运行过程中,因弯曲载荷作用于支架12c,从而有从可动底座板11撕扯支架12c的力产生作用,支架12c及所述周边部有可能产生共振。与此相对,在所述激振机10的情况下,如前所述,支架12c被牢固地固定于前载置板部5及可动底座板11,支架12c周边的刚性得以提高,由此,共振频率得到高频化。由此,能够抑制支架12c及其周边部的共振。
激振臂13的左右两端部经由球形接头(ball joint)14a、球形接头14a而分别连结于激振轴14、激振轴14的前端部。这些激振轴14、激振轴14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且彼此平行地沿前后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激振轴14、激振轴14为剖面圆形的棒状构件,由轴承部15、轴承部15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予以支撑。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激振轴14相当于激振构件,轴承部15相当于第一固定部。
在各轴承部15内,两个静压轴承15a、15a以规定间隔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通过这些静压轴承15a、静压轴承15a来支撑激振轴14,以使得在激振轴14朝前后方向振动时,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左右前后方向)的振动受到抑制。
如图5所示,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的前侧缘部成为安装部5c。所述安装部5c沿前后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其左右端部经由未图示的螺丝而分别固定于轴承部15、轴承部15的上表面。进而,前载置板部5的位于安装部5c的左右方向的开口5g的缘部5h、缘部5h也经由未图示的螺丝而分别固定于轴承部15、轴承部15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轴承部15、轴承部15的上表面被固定于前载置板部5,下表面被固定于可动底座板11,由此,具有提高载置台2的刚性的功能。
而且,在激振轴14、激振轴14的后端部,分别设有轴承16a、轴承16a。第二辊16从可动底座板11的上表面以规定高度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两端部由这些轴承16a、轴承16a分别予以支撑。在这些轴承16a、轴承16a中,内置有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one wayclutch),由此,第二辊16构成为,只能沿图8的顺时针方向(箭头Y1方向)绕中心轴线旋转。
通过以上的结构,第二辊16通过液压致动器12而至少在激振位置(例如图7、图8所示的位置)与推出位置(例如图9、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受到驱动。进而,液压致动器12所产生的前后方向的振动经由激振臂13及激振轴14、激振轴14而输入至第二辊16。
另一方面,在第二辊16的后方,第一辊17与第二辊16相向,并且彼此平行地设置。第一辊17的左右两端由一对轴承17a、17a予以支撑,这些轴承17a、轴承17a被固定在可动底座板11上。在这些轴承17a、轴承17a中,内置有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由此,第一辊17构成为,只能沿图8的逆时针方向(箭头Y2方向)绕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辊17被配置成,其上端处于比第二辊16的上端稍高的位置。另外,也可将第一辊17配置成,其上端处于与第二辊16的上端相同的位置。
在车辆V的检查时,在车辆V的车轮W的下侧被以上的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夹持的关系上,这些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比车轮W的宽度足够大的值。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辊16相当于车轮支撑部及一对夹持部的其中一者,第一辊17相当于车轮支撑部及一对夹持部的另一者。
进而,前述的触地台18被固定在可动底座板11上的第一辊17与第二辊16之间。所述触地台18是在左右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者,相对于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而平行地配置,其两端延伸至与一对轴承17a、17a的端面相同的位置为止。
在所述触地台18的情况下,其上表面与前载置板部5的凸肋5a的上端面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车辆V的地面最低高度小的值。这是为了在激振等时,即使因某些原因导致第一辊17与第二辊16的间隔变宽,而车轮W移动到下方的情况下,也能避免车辆V的车身底面抵接于载置板部5的凸肋5a的上端面。
进而,前述的通路台19配置在可动底座板11上的轴承部15、轴承部15之间。通路台19是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者,内置有液压致动器(未图示)。通路台19通过所述液压致动器,而至少在避让位置(例如图7、图8所示的位置)、与跟位于推出位置的状态的第二辊16抵接的抵接位置(例如图9、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受到驱动。
当通路台19移动到抵接位置,与位于推出位置的第二辊16抵接时,第二辊16由通路台19无法旋转地予以保持。这是因为,在激振运行结束后,当车辆V的车轮W一边越过第二辊16一边朝前方移动时,通过将第二辊16保持为旋转停止状态,从而车轮W的驱动力被传递至第二辊16,车轮W容易向前方移动。
而且,通路台19的上表面在车轮W像这样向前方移动时,作为车轮W的通路发挥功能,因此,通路台19的上表面的高度被设定为与第二辊16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载置台2的左半部分如以上那样构成,载置台2的右半部分也是同样地构成。
接下来,对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激振装置1中检查车辆V时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松开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A,将两片前载置板部5及两片后载置板部6设定为可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移动的状态。除此以外,还松开磁性夹钳,将四个可动底座板11设定为可相对于底座板部8而移动的状态。
接下来,在以上的状态下,通过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来使四个可动底座板11分别移动到与作为检查对象的车辆V的轴距及踏面对应的位置后,通过磁性夹钳而固定于底座板部8。伴随可动底座板11的移动,两片前载置板部5及两片后载置板部6与可动底座板11同时移动到与轴距及踏面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此位置,将这些前后的载置板部5、6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A而彼此固定,与此同时,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而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
接下来,驱动各激振机10中的液压致动器12,将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的间隔设定为与作为检查对象的车辆V的车轮W的尺寸相符的值。通过以上步骤,用于检查的准备动作结束。
接下来,使车辆V移动,以使其从后斜面部3开上载置台2,如图11所示,四个车轮W嵌入至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及后载置板部6的开口6g而移动到下方,成为由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从前后方向予以夹持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通过液压致动器12,朝前后方向对第二辊16进行激振,由此来对车轮W进行激振。在此激振过程中,当第二辊16的按压力Fo作用于车轮W时,如图12所示,按压力Fo的两个分力成分Fx、Fy作用于车轮W。即,通过朝前后方向对第二辊16进行激振,从而车轮W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同时受到激振。
像以上那样将激振运行执行规定时间,当车辆V的检查结束时,通过液压致动器12,使第二辊16从图11所示的检查位置移动到图13所示的推出位置。与此同时,通过液压致动器,使通路台19从图7、图8所示的避让位置移动到图9、图10所示的抵接位置。由此,通路台19的后端部与位于推出位置的第二辊16抵接,由此,第二辊16被保持为旋转停止状态。
在此状态下,车辆V朝前方开始移动,由此,车轮W能够一边越过旋转停止状态的第二辊16,一边从两个辊16、17间容易地抽出。由此,车辆V能够朝前方移动,并经由前斜面部3而从载置台2下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1,在车辆V的检查时,在各车轮W的下侧部由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从各车轮W的前后方向予以夹持的状态下,通过液压致动器12,激振轴14、激振轴14朝各车轮W的前后方向受到激振。伴随于此,经由激振轴14、激振轴14,第二辊16朝各车轮W的前后方向受到激振,因此,对于第二辊16与车轮W的接触部位,沿斜方向输入振动。由此,其分力成分的振动作用于车轮W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液压致动器12来将车轮W朝所述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进行激振。其结果,与需要两个致动器的专利文献1的激振装置相比,能够使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而且,在液压致动器12的激振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因弯曲载荷作用于支架12c而产生支架12c周边的共振,从而导致有从底座板部8及可动底座板11撕扯液压缸12a的力产生作用。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1,支架12c的上端部被固定于前后的载置板部5、6,下端部经由可动底座板11而固定于底座板部8。
进而,前后的载置板部5、6与底座板部8被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并且底座板部8被固定于地板F。由此,在液压致动器12的激振运行过程中,能够利用前后的载置板部5、6与底座板部8这两者来牢固地支撑作用于支架12c的弯曲载荷,从而能够提高支架12c周边的刚性,使共振频率高频化。其结果,在借助激振机10的激振过程中,能够抑制支架12c周边的共振。
而且,支架12c及轴承部15被固定于可动底座板11,可动底座板11通过磁性夹钳而能够拆装地固定在底座板部8上,并且前后的载置板部5、6通过液压夹钳装置9而能够拆装地固定于斜面部3。
因此,当解除磁性夹钳对可动底座板11向底座板部8的固定,并解除液压夹钳装置9对前后的载置板部5、6向斜面部3的固定时,既能维持支架12c及轴承部15的上下端部被分别固定于载置板部5、载置板部6及可动底座板11的状态,又能使可动底座板11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并且,在所述规定范围内的任一位置通过液压夹钳装置9而固定于斜面部3的同时,能够通过磁性夹钳来将可动底座板11固定于底座板部8。由此,当变更了前后的载置板部5、6的位置时,即使在所述变更后,也能够确保支架12c周边的高刚性,从而能够抑制激振时的共振。
另外,实施方式是使用了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来作为车轮支撑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车轮支撑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支撑各车轮的下侧,并通过致动器的激振部来朝各车轮W的前后方向进行激振者即可。例如,在激振机10中,作为车轮支撑部,也可取代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而使用图14所示的车轮支撑部40。
如本图所示,所述车轮支撑部40为板状的构件,被载置在前载置板5上,并且经由未图示的自由支座等,相对于前载置板5可滑动地构成。而且,车轮支撑部40经由从前述的激振轴14朝上方延伸的连结构件(未图示)而连结于激振轴14的前端部。
所述车轮支撑部40的中央部成为朝下方凸出的凹部,在所述凹部的前后端部,设有剖面圆形的一对夹持部16A、17A。车轮W的下侧部分由这一对夹持部16A、17A从前后方向予以夹持。通过以上的结构,根据所述激振机10,当通过液压致动器12而激振轴14朝前后方向进行激振时,车轮W经由车轮支撑部40而朝前后方向受到激振。
而且,实施方式是使用了前后的载置板部5、6来作为载置板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载置板部并不限于它们,只要是被固定于顶板部,且具有比各车轮的触地面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的开口者即可。例如,作为载置板部,也可使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片载置板部。
进而,实施方式是使用了底座板部8及可动底座板11来作为底板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底板部并不限于它们,只要是以在上下方向与载置板部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在载置板部下方者即可。例如,也可仅将底座板部8设为底板部。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是使用了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来作为一对夹持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一对夹持部并不限于它们,只要是设在底座板部上,且位于载置板部的开口的下方,并能够从各车轮的前后方向夹持各车轮的下侧部者即可。例如,作为一对夹持部,也可使用一对圆棒、一对方棒或一对倾斜板等。
而且,实施方式是使用了液压致动器12来作为致动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致动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使激振构件朝车轮的前后方向进行激振者即可。例如,作为致动器,也可使用电动式致动器。
进而,实施方式是将液压致动器12经由激振臂13、两个激振轴14、14及两个轴承部15、15而连结于第二辊16的示例,但也可构成为,省略两个激振轴14、14及两个轴承部15、15,而将液压致动器12经由激振臂13连结于第二辊16。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是使用了支架12c来作为支撑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支撑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下端部被固定于底板部,上端部被固定于载置板部,并且支撑致动器的激振部者即可。例如,作为支撑部,也可使用与支架12c为不同形状的支架,还可使用具有与支架12c相同的功能的结构体。
而且,实施方式是使用了激振轴14来作为激振构件的示例,但本发明的激振构件并不限于此,只要是通过致动器而朝各车轮的前后方向进行激振者即可。例如,作为激振构件,也可使用剖面矩形的棒状构件。
进而,实施方式是使用液压夹钳装置9来将前后的载置板部5、6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的示例,但将前后的载置板部5、6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的固定件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将前后的载置板部5、6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者即可。例如,也可构成为,通过使用螺栓与螺母,来将前后的载置板部5、6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是使用磁性夹钳来将可动底座板11固定于底座板部8的示例,但将可动底座板11固定于底座板部8的固定件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将可动底座板11固定于底座板部8者即可。例如也可构成为,通过使用螺栓与螺母,来将可动底座板11固定于底座板部8。
而且,实施方式是以下述方式构成的示例,即,在前载置板部5设有长孔5b、长孔5e,在后载置板部6设有长孔6b、长孔6e,在前后的斜面部3、3设有长孔3c、长孔3c,在液压夹钳装置9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前后的载置板部5、6可相对于前后的斜面部3、3而移动,但也可构成为,取代这些长孔5b、长孔5e、长孔6b、长孔6e、长孔7b而设置通常的剖面圆形的圆孔,使螺栓穿过这些圆孔而螺合于螺母,由此来将前后的载置板部5、6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
进而,实施方式是使用了斜面部3来作为第一固定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载置板部及底板部之间延伸并被固定于底板部,并且在支撑载置板部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载置板部者即可。例如,作为第一固定部,也可省略载置台2的前后的斜面部3、3,而在载置部4的前后端部,设置对前后的载置板部5、6与底座板部8之间进行固定的构件。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是使用了地板F来作为第二固定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第二固定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载置有底座板部的状态下予以固定者即可。例如,作为第二固定部,也可使用金属制的架台等,还可在混凝土(concrete)制的地板上形成坑槽(pit),使用所述坑槽的底面部来作为第二固定部。
Claims (5)
1.一种激振装置,对激振对象车辆的多个车轮分别进行激振,所述激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载置板部,用于载置各所述车轮;
底板部,以在上下方向与所述载置板部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在所述载置板部的下方;
第一固定部,在所述载置板部及所述底板部之间延伸,被固定于所述底板部,并且在支撑所述载置板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载置板部;
车轮支撑部,支撑各所述车轮的下侧;
致动器,具有激振部,所述激振部连结于所述车轮支撑部,朝各所述车轮的前后方向对所述车轮支撑部进行激振;以及
支撑部,下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底板部,上端部被固定于所述载置板部,并且支撑所述致动器的所述激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板部具有比各所述车轮的触地面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的开口,
所述车轮支撑部具有一对夹持部,所述一对夹持部被设在所述底板部上,位于所述载置板部的所述开口的下方,能够从各所述车轮的前后方向夹持各所述车轮的下侧部,
所述致动器对所述一对夹持部的其中一者进行激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部具有:
底座板部,在被载置于不动的第二固定部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并且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
可动底座板,能够拆装地固定在所述底座板部上,
在所述可动底座板,固定有所述一对夹持部及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下端部,
所述载置板部能够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激振构件,一端部连结于所述一对夹持部的所述其中一者,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激振部,并且通过所述致动器来朝各所述车轮的所述前后方向进行激振;以及
轴承部,下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底板部,上端部被固定于所述载置板部,并且支撑所述激振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部具有:
底座板部,在被载置于不动的第二固定部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并且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
可动底座板,能够拆装地固定在所述底座板部上,
在所述可动底座板,固定有所述一对夹持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下端部及所述轴承部,
所述载置板部能够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40634 | 2019-07-31 | ||
JP2019140634A JP6918056B2 (ja) | 2019-07-31 | 2019-07-31 | 加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4644A true CN112304644A (zh) | 2021-02-02 |
CN112304644B CN112304644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426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25114.3A Active CN112304644B (zh) | 2019-07-31 | 2020-06-10 | 激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26986B2 (zh) |
JP (1) | JP6918056B2 (zh) |
CN (1) | CN1123046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66430B2 (ja) * | 2019-07-31 | 2021-04-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位置変更装置 |
KR20210120192A (ko) * | 2020-03-26 | 2021-10-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진동 검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JP7330218B2 (ja) * | 2021-02-26 | 2023-08-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加振装置 |
JP7179108B2 (ja) * | 2021-02-26 | 2022-11-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加振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47394A (ja) * | 2005-11-25 | 2007-06-1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検査装置および加振装置 |
US20090000385A1 (en) * | 2007-06-27 | 2009-01-01 | Jinghong Yu | Excitation T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hicle |
CN102042901A (zh) * | 2010-11-08 | 2011-05-04 | 吉林大学 | 基于正弦扫频法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自振特性试验台 |
CN102519692A (zh) * | 2011-11-28 | 2012-06-2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和悬架刚体模态集成测试方法 |
CN107436216A (zh) * | 2017-09-15 | 2017-12-05 | 中南大学 | 一种列车横向激振和测力装置 |
CN108776026A (zh) * | 2018-06-14 | 2018-11-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室内的汽车振动和噪声测试的教学试验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55893A (en) * | 1968-09-25 | 1971-01-19 | Dana Corp | Lateral and steering force inducing mechanism |
FR2068853A5 (zh) * | 1969-10-15 | 1971-09-03 | Brisard Gerard | |
US4733558A (en) * | 1986-11-20 | 1988-03-29 |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 Brake torque loading linkage fixture |
US4981034A (en) * | 1990-05-01 | 1991-01-01 |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 Tire emulator for road simulators |
JP3457287B2 (ja) * | 2001-03-15 | 2003-10-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片流れ量計測方法 |
WO2003093781A2 (en) * | 2002-05-03 | 2003-11-13 | Burke E Porter Machinery Company | Method of measuring a propensity of a vehicle to roll over |
JP4015470B2 (ja) * | 2002-05-22 | 2007-11-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直進性調整方法 |
JP2005233909A (ja) * | 2004-02-23 | 2005-09-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自動車用試験装置 |
DE102004046912A1 (de) * | 2004-09-28 | 2006-03-30 | Daimlerchrysler Ag | Verfahren zur Simulation der Lebensdauer bei einem Verkehrsmittel |
DE102005001220B4 (de) * | 2005-01-10 | 2007-12-13 | Hegenscheidt-Mfd Gmbh & Co. Kg | Unterflurradsatzdrehmaschine zum Bearbeiten von Radsätzen für Eisenbahnfahrzeuge |
JP4761823B2 (ja) * | 2005-04-28 | 2011-08-31 | 国際計測器株式会社 | 車両用走行試験装置 |
JP4487855B2 (ja) * | 2005-05-27 | 2010-06-2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加振装置および車両異音検査方法 |
US7181971B1 (en) * | 2005-11-17 | 2007-02-27 | Autotech Innovations Llc | Automotive rattle detection system |
JP5027629B2 (ja) * | 2007-11-27 | 2012-09-19 | 株式会社小野測器 | 車両固定装置及び車両固定方法 |
EP2335041B1 (en) * | 2008-09-08 | 2019-01-02 | Burke E. Porter Machinery Company | Vehicle testing assembly |
IT1402938B1 (it) * | 2010-11-17 | 2013-09-27 | Giuliano S P A Ora Giuliano Group S P A | Attrezzatura per banchi di prova dell'impianto frenante di veicoli |
JP6504661B2 (ja) * | 2015-06-26 | 2019-04-24 |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 ラフロードテスタ |
DE102016225924A1 (de) * | 2016-12-21 | 2018-06-21 | Aip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Prüfen von Fahrzeugen |
KR102286734B1 (ko) * | 2017-01-06 | 2021-08-05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차량 검사용 트랜스퍼 시스템, 및 방법 |
JP6866429B2 (ja) * | 2019-07-31 | 2021-04-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加振装置 |
JP6866430B2 (ja) * | 2019-07-31 | 2021-04-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位置変更装置 |
JP6982637B2 (ja) * | 2020-01-15 | 2021-12-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加振装置 |
JP7018979B2 (ja) * | 2020-02-05 | 2022-02-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検査装置、車両検査方法 |
-
2019
- 2019-07-31 JP JP2019140634A patent/JP6918056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10 CN CN202010525114.3A patent/CN112304644B/zh active Active
- 2020-07-31 US US16/944,170 patent/US1132698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47394A (ja) * | 2005-11-25 | 2007-06-1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検査装置および加振装置 |
US20090000385A1 (en) * | 2007-06-27 | 2009-01-01 | Jinghong Yu | Excitation T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hicle |
CN102042901A (zh) * | 2010-11-08 | 2011-05-04 | 吉林大学 | 基于正弦扫频法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自振特性试验台 |
CN102519692A (zh) * | 2011-11-28 | 2012-06-2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和悬架刚体模态集成测试方法 |
CN107436216A (zh) * | 2017-09-15 | 2017-12-05 | 中南大学 | 一种列车横向激振和测力装置 |
CN108776026A (zh) * | 2018-06-14 | 2018-11-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室内的汽车振动和噪声测试的教学试验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033495A1 (en) | 2021-02-04 |
CN112304644B (zh) | 2023-03-24 |
JP6918056B2 (ja) | 2021-08-11 |
US11326986B2 (en) | 2022-05-10 |
JP2021025772A (ja) | 2021-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04644B (zh) | 激振装置 | |
CN112304631B (zh) | 激振装置 | |
US8657365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 |
CN112309220B (zh) | 位置变更装置 | |
JP4433479B2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JP2004025991A (ja) | 移動式載荷試験車 | |
JP2019002731A (ja) | 振動試験装置 | |
JP5814110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の駆動装置 | |
JP4621555B2 (ja) | 圧入装置及び圧入方法 | |
JP7179108B2 (ja) | 車両加振装置 | |
CN110199586B (zh) | 作业机 | |
KR101703729B1 (ko) | 스테빌라이저바 아이포밍용 거치장치 | |
KR100380078B1 (ko) | 타이어 강성 측정장치 | |
JP7330218B2 (ja) | 加振装置 | |
JP6042120B2 (ja) | 超音波加工装置 | |
JP4172690B2 (ja) |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の取付方法 | |
KR102698016B1 (ko) | 차량 전자식 파워 스티어링 시험장치 | |
CN219944590U (zh) |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用震动落砂机 | |
KR102243089B1 (ko) | 절곡장치 | |
JP2022130852A (ja) | 加振装置 | |
JP7481224B2 (ja) | タイヤ台上試験装置 | |
JP2005169721A (ja) | 振動溶着装置及び振動溶着方法 | |
JP4255424B2 (ja) | 熱圧着装置 | |
JP2021183911A (ja) | 物品の検査方法 | |
KR20230039118A (ko) | 픽업 및 로딩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