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9217A - 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9217A
CN112299217A CN202010494158.4A CN202010494158A CN112299217A CN 112299217 A CN112299217 A CN 112299217A CN 202010494158 A CN202010494158 A CN 202010494158A CN 112299217 A CN112299217 A CN 112299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rail
inclined surface
bas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41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林宗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99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9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45Roller assembli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其能够抑制由导轨引起的乘坐舒适性的恶化。导轨具备:轨道(24),其具有端部(26);和轨道(25),其端部(27)与端部(26)相邻。突出部(29)从基部(28)向基部(31)侧突出。在突出部(29)形成有随着接近基部(31)而从包含基部(28)的上表面的平面逐渐向下方离开的倾斜面(34)。倾斜面(34)在轨道(24)的长度方向的特定位置处配置在与突出部(32)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具有用于乘客搭乘而移动的梯级。梯级的移动由导轨引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4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引导梯级移动的导轨并不是由一根部件构成。导轨通过将多根轨道连续地配置而形成。因此,在导轨中,在轨道的接缝处会产生阶梯差。如果接缝的阶梯差大,则乘坐舒适性变差。在移动人行道之类的其他乘客输送机中也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导轨引起的乘坐舒适性的恶化的乘客输送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梯级,其用于乘客搭乘;和导轨,其对梯级的移动进行引导。梯级具有在导轨的上表面滚动的辊。导轨具备:第一轨道,其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轨道,其与第一轨道连续地配置,并且第二轨道的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邻。第一端部具备第一基部和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的宽度比第一基部的宽度小。第二端部具备第二基部和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宽度比第二基部的宽度小。第一突出部从第一基部向第二基部侧突出,配置在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第二突出部从第二基部向第一基部侧突出,配置在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第一突出部的末端配置在比第二突出部的末端靠近第二基部的位置。在第一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随着接近第二基部而从包含第一基部的上表面的平面逐渐向下方离开。第一倾斜面在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的特定位置处配置在与第二突出部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能够抑制由导轨引起的乘坐舒适性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梯级的移动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梯级的移动的图。
图4是从图2的B方向观察驱动用轨道的图。
图5是将图4的C部放大后的图。
图6是从图5的D方向观察驱动用轨道的图。
标号说明
1:桁架;2:梯级;3:乘梯口;4:下梯口;5:机房;6:电动机;7:控制装置;8:减速器;9:轴;10:链轮;11:梯级链条;12:梯级轴;13:驱动用轨道;14:驱动用轨道;15:从动用轨道;16:从动用轨道;17:踏板;18:竖板;19:支承部件;20:驱动辊;21:驱动辊;22:从动辊;23:从动辊;24:轨道;25:轨道;26:端部;27:端部;28:基部;29:突出部;30:限制部;31:基部;32:突出部;33:限制部;34:倾斜面;34a:边缘;34b:边缘;35:倾斜面;35a:边缘;35b: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例子的图。图1示出自动扶梯作为乘客输送机的一例。对于移动人行道这样的乘客输送机的其他例子,省略具体的说明。
自动扶梯包括桁架1和梯级2。桁架1架设在上下楼层。自动扶梯的乘客搭乘梯级2从乘梯口3移动到下梯口4。图1示出上行的自动扶梯。图1所示的自动扶梯也可以是下行的自动扶梯。图2和图3是用于说明梯级2的移动的图。图2是从图1的A方向观察梯级2的图。
在下梯口4的下方设置有机房5。机房5是在桁架1的内部形成的空间。在机房5中设置有电动机6和控制装置7。电动机6驱动梯级2。控制装置7控制电动机6。
例如,电动机6借助减速器8使设置于机房5的轴9旋转。在轴9上设置有链轮10。在链轮10卷挂有梯级链条11。在梯级链条11设置有梯级2的梯级轴12。
轴9能够双向旋转。若电动机6使轴9向一个方向旋转,则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那样,载置乘客的梯级2向斜上方移动。若电动机6使轴9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则梯级2向斜下方移动。
梯级2的移动由导轨引导。梯级2通过被导轨引导而在载置乘客的状态下向斜上方移动。如果是下行的自动扶梯,则梯级2在载置乘客的状态下向斜下方移动。自动扶梯具备例如驱动用轨道13及14和从动用轨道15及16作为导轨。导轨设置于桁架1。导轨从乘梯口3的下方配置到下梯口4的下方。
梯级2除了梯级轴12以外,还具备踏板17、竖板18、支承部件19、驱动辊20、驱动辊21、从动辊22及从动辊23。
踏板17是在乘客移动时实际搭乘的板状部件。竖板18是梯级2中相当于上立板的部件。竖板18从踏板17的边缘向下方延伸。支承部件19支承踏板17和竖板18。此外,梯级轴12固定于支承部件19。若梯级链条11移动,则踏板17被梯级轴12牵引而移动。
驱动辊20和2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梯级轴12。驱动辊20设置于梯级轴12的一个端部。驱动辊20在驱动用轨道13的上表面滚动。驱动辊21设置于梯级轴12的另一个端部。驱动辊21在驱动用轨道14的上表面滚动。从动辊22和2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支承部件19。从动辊22在从动用轨道15的上表面滚动。从动辊23在从动用轨道16的上表面滚动。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自动扶梯所具备的各导轨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以下对驱动用轨道13进行详细说明。对于驱动用轨道14及从动用轨道15和16,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驱动用轨道13的截面为L字形状。驱动用轨道13通过将多个轨道连续地配置而从乘梯口3的下方被配置到下梯口4的下方。
图4是从图2的B方向观察驱动用轨道13的图。图4示出了驱动用轨道13所包含的轨道24和轨道25。轨道24和轨道25以彼此连续的方式配置在桁架1内。图4示出了轨道24的一个端部26与轨道25的一个端部27彼此相邻的例子。图5是将图4的C部放大后的图。图6是从图5的D方向观察驱动用轨道13的图。
另外,为了容易进行以下的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设定x轴及y轴。x轴是与轨道24的长度方向和轨道25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y轴是与x轴正交且与轨道24的上表面及轨道25的上表面平行的轴。
在轨道24的端部26具备基部28、突出部29和限制部30。同样地,在轨道25的端部27具备基部31、突出部32和限制部33。驱动辊20在基部28的上表面和突出部29的上表面滚动。此外,驱动辊20在基部31的上表面和突出部32的上表面滚动。具备限制部30是为了防止驱动辊20从轨道24脱离。同样,具备限制部33是为了防止驱动辊20从轨道25脱离。
突出部29的y轴方向距离、即宽度比基部28的宽度小。突出部29以从基部28的末端向基部31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基部28。突出部29配置在基部28与基部31之间。在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突出部29不与基部31接触。突出部29的末端与基部31的端面相对,在突出部29与基部31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
突出部32的y轴方向距离、即宽度比基部31的宽度小。突出部32以从基部31的末端向基部28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基部31。突出部32配置在基部28与基部31之间。在图5和图6所示的例子中,突出部32不与基部28接触。突出部32的末端与基部28的端面相对,在突出部32与基部28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
突出部29和突出部32在y轴方向上排列配置。即,突出部29的末端配置在比突出部32的末端接近基部31的位置。同样,突出部32的末端配置在比突出部29的末端接近基部28的位置。图6示出了在突出部29与突出部32之间沿着x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的例子,但突出部29和突出部32也可以接触。
在突出部29的末端部分形成有倾斜面34。倾斜面34以随着接近基部31而从包含基部28的上表面的平面逐渐向下方离开的方式倾斜。如果轨道24水平地配置,则倾斜面34以随着接近突出部29的末端而变低的方式倾斜。
如图5所示,从侧方观察轨道24时,突出部29配置成倾斜面34与突出部32的上表面交叉。即,倾斜面34的边缘34a配置在比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突出部32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倾斜面34的边缘34b配置在比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突出部32的上表面高的位置。因此,倾斜面34在x轴方向的特定位置处配置在与突出部32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图5示出了在位置x1处倾斜面34和突出部32的上表面配置在相同高度的例子。另外,边缘34a是倾斜面34的边缘中形成于突出部29的末端侧的沿着y轴的边缘。边缘34b是倾斜面34的边缘中形成于突出部29的根部侧的沿着y轴的边缘。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在基部28的上表面滚动而来的驱动辊20从突出部29的倾斜面34移动到突出部32的上表面。即使基部28的上表面和基部31的上表面没有正确地配置在同一平面上,驱动辊20也从轨道24顺畅地移动到轨道25。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能够抑制由驱动用轨道13引起的乘坐舒适性的恶化。
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如图5所示,只要以倾斜面34与突出部32的上表面交叉的方式配置突出部29即可。因此,不需要以往那样的高精度的调整,能够简单且以较短时间进行驱动用轨道13的安装作业。根据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能够减轻安装导轨时的作业人员的负担。
另外,在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突出部32的末端部分也形成有倾斜面35。倾斜面35以随着接近基部28而从包含基部31的上表面的平面逐渐向下方离开的方式倾斜。如果轨道25水平地配置,则倾斜面35以随着接近突出部32的末端而变低的方式倾斜。如图5所示,倾斜面35配置在比位置x1靠突出部32的末端侧的位置。
在突出部32形成有倾斜面35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从侧方观察轨道25时倾斜面35与突出部29的上表面交叉的方式配置突出部32。在这种情况下,倾斜面35的边缘35a配置在比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突出部29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倾斜面35的边缘35b配置在比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突出部29的上表面高的位置。即,倾斜面35在x轴方向的特定位置处配置在与突出部29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另外,边缘35a是倾斜面35的边缘中形成于突出部32的末端侧的沿着y轴的边缘。边缘35b是倾斜面35的边缘中形成于突出部32的根部侧的沿着y轴的边缘。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驱动用轨道13的截面为L字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这仅为一例。驱动用轨道13的截面也可以为L字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在轨道24中,也可以在基部28的两侧设置限制部30。同样,在轨道25中,也可以在基部31的两侧设置限制部33。作为其他示例,轨道24也可以不具备限制部30。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来实现限制部30的功能。同样,轨道25也可以不具备限制部33。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来实现限制部33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乘客输送机为自动扶梯的例子进行了详细说明。即使乘客输送机是移动人行道,也能够起到与上述例子所起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另外,在移动人行道中,梯级2通过由导轨引导而在载置乘客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移动。

Claims (6)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备:
梯级,其用于乘客搭乘;以及
导轨,其对所述梯级的移动进行引导;
所述梯级具有在所述导轨的上表面滚动的辊,
所述导轨具备:
第一轨道,其具有第一端部;以及
第二轨道,其与所述第一轨道连续地配置,并且所述第二轨道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邻,
所述第一端部具备第一基部和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基部的宽度小,
所述第二端部具备第二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基部的宽度小,
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第一基部向所述第二基部侧突出,配置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
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二基部向所述第一基部侧突出,配置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末端配置在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末端靠近所述第二基部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随着接近所述第二基部而从包含所述第一基部的上表面的平面逐渐向下方离开,
所述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的特定位置处配置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随着接近所述第一基部而从包含所述第二基部的上表面的平面逐渐向下方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二倾斜面形成在比所述特定位置靠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末端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不与所述第二基部接触,而与所述第二突出部接触,
所述第二突出部不与所述第一基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梯级通过被所述导轨引导而在载置乘客的状态下向斜上方或斜下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梯级通过被所述导轨引导而在载置乘客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移动。
CN202010494158.4A 2019-07-30 2020-06-03 乘客输送机 Pending CN1122992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9762 2019-07-30
JP2019139762A JP6988861B2 (ja) 2019-07-30 2019-07-30 乗客コンベ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9217A true CN112299217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6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4158.4A Pending CN112299217A (zh) 2019-07-30 2020-06-03 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88861B2 (zh)
CN (1) CN11229921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7745Y (zh) * 1993-11-24 1994-09-21 朱好平 受力均匀无振动轨道接口
JP2000230202A (ja) * 1998-12-07 2000-08-22 Tadao Nagano レ−ルの継目
CN202030448U (zh) * 2011-03-23 2011-11-09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铰点用z形减震轨道接头
CN103998365A (zh) * 2012-01-06 2014-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装置
CN206233043U (zh) * 2016-11-28 2017-06-09 曾保祥 钢轨及铁路轨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94243A (nl) * 1972-01-21 1973-05-16 Juncosa Lopez Jose Verbinding ten dienste van het voorkomen van schokken van wielen op verbindingspunten van rails
JPH0194376U (zh) * 1987-12-14 1989-06-21
JPH0663601U (ja) * 1993-02-12 1994-09-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レールの継目構造
JP2003335489A (ja) * 2002-05-17 2003-11-2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ガイドレールの接続構造
CN202440220U (zh) * 2012-01-14 2012-09-19 苏州市职业大学 自动扶梯张紧处的接插轨
CN206692187U (zh) * 2016-12-21 2017-12-0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接插轨组件和具有接插轨组件的自动扶梯或自动步道
CN108975139A (zh) * 2018-08-16 2018-12-11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梯级链同步链轮张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7745Y (zh) * 1993-11-24 1994-09-21 朱好平 受力均匀无振动轨道接口
JP2000230202A (ja) * 1998-12-07 2000-08-22 Tadao Nagano レ−ルの継目
CN202030448U (zh) * 2011-03-23 2011-11-09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铰点用z形减震轨道接头
CN103998365A (zh) * 2012-01-06 2014-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装置
CN206233043U (zh) * 2016-11-28 2017-06-09 曾保祥 钢轨及铁路轨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8861B2 (ja) 2022-01-05
JP2021020802A (ja)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8755B1 (en) Conveyor device
US7159705B2 (en) Passenger conveyor device
US8739957B2 (en)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device and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escalator including the same
US5161668A (en) Guide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conveyors
CN112299217A (zh) 乘客输送机
KR100639718B1 (ko) 컨베이어 장치
KR100402812B1 (ko) 승객 운송 장치
JP2012062151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26539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708603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5314038A (ja) 乗客コンベア
EP1331194B1 (en) Escalator with high speed inclined section
CN113795451A (zh) 自动扶梯的输送系统
KR100690461B1 (ko) 컨베이어 장치
CN112543742B (zh)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JP2008184237A (ja) マンコンベア
JP2002326780A (ja) 可変速エスカレーター
JP2581854B2 (ja) マンコンベア装置
JP202305938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399339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7084308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90975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EP1468951A1 (en) Sloped part high-speed escalator
WO2020165968A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6327698A (ja) 中間高速エスカレ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