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3742B -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3742B
CN112543742B CN201880096463.9A CN201880096463A CN112543742B CN 112543742 B CN112543742 B CN 112543742B CN 201880096463 A CN201880096463 A CN 201880096463A CN 112543742 B CN112543742 B CN 112543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upport frame
shaft
pedal
passenger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64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3742A (zh
Inventor
长冈孝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43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3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2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 B66B29/04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for balustrades or handrail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乘客输送机具备梯级轴(13)、驱动装置(7)、第1围裙板(15a)、第2围裙板(15b)以及梯级(14)。梯级(14)具备踏板(20)、支承框(21)、引导件(24)以及引导件(25)。引导件(24)具备凸部(26)。凸部(26)具有表面(26a),该表面(26a)与踏板(20)的正下方的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引导件(25)具备凸部(27)。凸部(27)具有表面(27a),该表面(27a)与上述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上述恒定的值。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乘客输送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具备供乘客搭乘的梯级。梯级具备滑动部件。滑动部件与围裙板对置地配置。滑动部件配置在比踏板靠近围裙板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14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滑动部件为板状。因此,若梯级倾斜,则滑动部件的端部被围裙板过度地推压。由此,存在产生大的异常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因梯级倾斜而产生的异常音的乘客输送机和具备这样的功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轴,其设置在第1链与第2链之间;驱动装置,其借助第1链和第2链使轴移动;第1围裙板和第2围裙板,它们被配置成彼此对置;以及梯级。梯级具备:踏板,其具有第1端面和第2端面,第1端面与第1围裙板对置,第2端面与第2围裙板对置;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踏板,并设置于轴;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并与第1围裙板对置;以及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并与第2围裙板对置。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踏板的正下方的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轴,其设置在第1链与第2链之间;驱动装置,其借助第1链和第2链使轴移动;第1围裙板和第2围裙板,它们被配置成彼此对置;以及梯级。梯级具备:踏板,其具有第1端面和第2端面,第1端面与第1围裙板对置,第2端面与第2围裙板对置;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踏板,并设置于轴;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并与第1围裙板对置;以及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并与第2围裙板对置。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垂直于踏板的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轴,其设置在第1链与第2链之间;驱动装置,其借助第1链和第2链使轴移动;第1围裙板和第2围裙板,它们被配置成彼此对置;以及梯级。梯级具备:踏板,其具有第1端面和第2端面,第1端面与第1围裙板对置,第2端面与第2围裙板对置;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踏板,并设置于轴;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并与第1围裙板对置;以及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并与第2围裙板对置。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特定直线垂直于包含轴的中心线且与轴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平面。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具备:踏板,其具有用于乘客搭乘的上表面、与上表面垂直的第1端面、以及朝向与第1端面相反的方向的第2端面;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踏板;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以及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踏板的正下方的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具备:踏板,其具有用于乘客搭乘的上表面、与上表面垂直的第1端面、以及朝向与第1端面相反的方向的第2端面;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踏板;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以及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垂直于踏板的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具备:踏板,其具有用于乘客搭乘的上表面、与上表面垂直的第1端面、以及朝向与第1端面相反的方向的第2端面;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踏板;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以及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支承框。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特定直线是以相对于包含轴的中心线且与轴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平面垂直的方式配置的直线,其中轴是固定支承框的轴。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发明效果
例如,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梯级,该梯级具有第1引导件和第2引导件。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踏板的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踏板的正下方的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踏板的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能够减少因梯级倾斜而产生的异常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2是放大了图1的A部的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1的A部的图。
图4是放大了图3的B部的图。
图5是放大了图3的D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例子的剖视图。图1示出自动扶梯作为乘客输送机的一例。对于移动人行道这样的乘客输送机的其他例子,省略说明。图2是放大了图1的A部的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1的A部的图。
自动扶梯的桁架1被架设为横跨上下楼层。桁架1支承自动扶梯的自重以及装载载荷。在桁架1的内部形成有机房2和机房3。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乘降口4的下方形成有机房2。在乘降口5的下方形成有机房3。
例如,在机房2中设置有控制装置6、驱动装置7、链轮8以及一对链轮9。在机房3中设置有一对链轮10。以下,将链轮9中的一方标记为链轮9a,将另一方标记为链轮9b。同样地,将链轮10中的一方标记为链轮10a,将另一方标记为链轮10b。
控制装置6控制驱动装置7。在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和链轮8上卷挂有驱动链11。此外,自动扶梯具有一对梯级链12。以下,将梯级链12中的一方标记为梯级链12a,将另一方标记为梯级链12b。
梯级链12a为环状。梯级链12a卷挂于链轮9a和链轮10a。梯级链12b为环状。梯级链12b卷挂于链轮9b和链轮10b。
在梯级链12a与梯级链12b之间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梯级轴13。各梯级轴13在设计上被配置成与梯级链12a和梯级链12b垂直。在各梯级轴13设置有用于乘客搭乘的梯级14。
若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旋转,则链轮8借助驱动链11而旋转。链轮9a及链轮9b与链轮8联动。若链轮9a旋转,则梯级链12a移动。若链轮9b旋转,则梯级链12b移动。即,驱动装置7借助梯级链12a以及梯级链12b使梯级轴13以及梯级14移动。
梯级14通过被梯级链12a及梯级链12b牵引而在乘降口4与乘降口5之间循环移动。另外,自动扶梯具有一对围裙板15。以下,将围裙板15中的一方标记为围裙板15a,将另一方标记为围裙板15b。围裙板15a和围裙板15b被配置成在梯级轴13的上方彼此对置。乘客搭乘在梯级14上,梯级14在围裙板15a与围裙板15b之间移动。以下,如图2所示,以乘客搭乘的梯级14的朝向为基准,确定梯级14的上下。
梯级14例如具备踏板20、支承框21、竖板22、一对辊23、引导件24及引导件25。以下,将辊23中的一方标记为辊23a,将另一方标记为辊23b。在图3中,省略了踏板20的一部分的记载。
乘客搭乘在踏板20的上表面20a。此外,在踏板20上形成有与上表面20a垂直的端面20b和端面20c。端面20b与围裙板15a对置。在端面20b与围裙板15a之间形成有间隙。端面20c朝向与端面20b相反的方向。端面20c与围裙板15b对置。在端面20c与围裙板15b之间形成有间隙。
踏板20固定于支承框21。踏板20配置成从上方覆盖支承框21。即,支承框21从下方支承踏板20。支承框21的一部分与围裙板15a对置。支承框21中的与围裙板15a对置的部分从上方观察时不从端面20b突出。此外,支承框21的另一部分与围裙板15b对置。支承框21中的与围裙板15b对置的部分从上方观察时不从端面20c突出。支承框21设置于梯级轴13。
竖板22固定于支承框21。竖板22是弯曲的板状部件。竖板22被配置成从踏板20的边缘向下方延伸。
辊23a及辊2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支承框21。另外,自动扶梯具备一对轨道16和一对轨道17。以下,将轨道16中的一方标记为轨道16a,将另一方标记为轨道16b。同样,将轨道17中的一方标记为轨道17a,将另一方标记为轨道17b。辊23a在轨道16a之上滚动。辊23b在轨道16b之上滚动。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梯级链12a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多个辊18a。在梯级链12b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多个辊18b。辊18a在轨道17a之上滚动。辊18b在轨道17b之上滚动。利用一对轨道16和一对轨道17控制梯级14的姿势。
引导件24设置于支承框21。引导件24配置在比踏板20靠下方的位置。引导件24被配置成与围裙板15a对置。
引导件25设置于支承框21。引导件25配置在比踏板20靠下方的位置。引导件25被配置成与围裙板15b对置。
图4是放大了图3的B部的图。引导件24具备凸部26。凸部26例如为树脂制。从上方观察,凸部26从踏板20的端面20b突出。即,凸部26配置在比踏板20靠近围裙板15a的位置。在凸部26与围裙板15a之间形成有间隙。凸部26与围裙板15a之间的间隙比端面20b与围裙板15a之间的间隙小。例如,凸部26的一部分配置在梯级轴13的正上方。
标号C是梯级轴13的中心点。凸部26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6a是以中心点C为中心的球S的表面的一部分。标号R是球S的半径。凸部26例如整体配置在球S的内侧。
图5是放大了图3的D部的图。引导件25具备凸部27。凸部27例如为树脂制。从上方观察,凸部27从踏板20的端面20c突出。即,凸部27配置在比踏板20靠近围裙板15b的位置。在凸部27与围裙板15b之间形成有间隙。凸部27与围裙板15b之间的间隙比端面20c与围裙板15b之间的间隙小。例如,凸部27的一部分配置在梯级轴13的正上方。
凸部27的形状与凸部26的形状相同。凸部27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7a是以中心点C为中心的球S的表面的另一部分。凸部27例如整体配置于球S的内侧。
如上所述,在自动扶梯中,梯级14通过被梯级链12a及梯级链12b牵引而移动。梯级链12a的长度不一定与梯级链12b的长度一致。例如,梯级链12a的长度根据组装误差以及随时间的伸长而变化。梯级链12b的长度根据组装误差以及随时间的伸长而变化。因此,梯级轴13有时相对于梯级14的行进方向倾斜。若梯级轴13倾斜,则梯级14也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凸部26的表面26a是以中心点C为中心的球S的表面的一部分。凸部27的表面27a是以中心点C为中心的球S的表面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梯级14倾斜,梯级14的宽度W也不变化。宽度W是与梯级14的行进方向垂直且水平的方向上的宽度。因此,例如即使引导件24与围裙板15a接触,引导件24也不会被围裙板15a过度地推压。即使引导件25与围裙板15b接触,引导件25也不会被围裙板15b过度地推压。因此,能够减少因梯级14倾斜而产生的异常音。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球S的中心是梯级轴13的中心点C的理想的例子。这只是一个例子。球S的中心也可以从梯级轴13的中心点C偏离。例如,球S的中心也可以是踏板20的正下方的特定点C’(未图示)。但是,点C’越接近中心点C越好。在该情况下,凸部26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6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同样地,凸部27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7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上述恒定的值。即使是这样的例子,也能够期待一定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表面26a为球S的表面的一部分、表面27a为球S的表面的另一部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这只是一个例子。表面26a可以是圆柱的表面的一部分,表面27a可以是该圆柱的表面的另一部分。根据该例子,能够容易地制作引导件24和引导件25。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形成表面26a和表面27a的圆柱例如是以通过中心点C且与踏板20垂直的直线为中心线的圆柱。
另外,以通过中心点C且与踏板20垂直的直线为中心线的圆柱是理想的例子。用于形成表面26a及表面27a的圆柱的中心线也可以从梯级轴13的中心点C偏离。例如,圆柱的中心线也可以是与踏板20垂直的特定直线。但是,上述特定直线越接近通过中心点C的直线越好。在该情况下,凸部26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6a与上述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同样地,凸部27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7a与上述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上述恒定的值。即使是这样的例子,也能够期待一定的效果。
作为另一例,如图2所示,用于形成表面26a及表面27a的圆柱也可以是以与平面E垂直的直线F为中心线的圆柱。平面E是包含梯级轴13的中心线且与梯级轴13的移动方向平行的面。梯级轴13的移动方向与梯级14的行进方向相同。另外,直线F理想的是通过梯级轴13的中心点C。但是,直线F也可以不通过中心点C。直线F越接近通过中心点C的直线越好。在直线F通过中心点C的情况下,凸部26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6a与直线F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同样地,凸部27的中央部分的表面27a与直线F之间的距离为上述恒定的值。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应用于具备围裙板的乘客输送机。
标号说明
1:桁架;2:机房;3:机房;4:乘降口;5:乘降口;6:控制装置,7:驱动装置;8:链轮;9:链轮;10:链轮;11:驱动链;12:梯级链;13:梯级轴;14:梯级;15:围裙板;16:轨道;17:轨道;18a:辊;18b:辊;20:踏板;20a:上表面;20b:端面;20c:端面;21:支承框;22:竖板;23:辊;24:引导件;25:引导件;26:凸部;26a:表面;27:凸部;27a:表面。

Claims (15)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备:
轴,其设置在第1链与第2链之间;
驱动装置,其借助所述第1链和所述第2链使所述轴移动;
第1围裙板和第2围裙板,它们被配置成彼此对置;以及
梯级,
所述梯级具备:
踏板,其具有第1端面和第2端面,所述第1端面与所述第1围裙板对置,所述第2端面与所述第2围裙板对置;
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所述踏板,并设置于所述轴;
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并与所述第1围裙板对置;以及
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并与所述第2围裙板对置,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所述踏板的正下方的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所述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
所述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所述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恒定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表面是以所述轴的中心点为中心的球的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2表面是所述球的表面的另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凸部为树脂制,
所述第2凸部为树脂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凸部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轴的正上方,
所述第2凸部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轴的正上方。
5.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备:
轴,其设置在第1链与第2链之间;
驱动装置,其借助所述第1链和所述第2链使所述轴移动;
第1围裙板和第2围裙板,它们被配置成彼此对置;以及
梯级,
所述梯级具备:
踏板,其具有第1端面和第2端面,所述第1端面与所述第1围裙板对置,所述第2端面与所述第2围裙板对置;
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所述踏板,并设置于所述轴;
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并与所述第1围裙板对置;以及
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并与所述第2围裙板对置,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垂直于所述踏板的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所述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
所述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所述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恒定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表面是以通过所述轴的中心点且与所述踏板垂直的直线为中心线的圆柱的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2表面是所述圆柱的表面的另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凸部为树脂制,
所述第2凸部为树脂制。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凸部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轴的正上方,
所述第2凸部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轴的正上方。
9.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备:
轴,其设置在第1链与第2链之间;
驱动装置,其借助所述第1链和所述第2链使所述轴移动;
第1围裙板和第2围裙板,它们被配置成彼此对置;以及
梯级,
所述梯级具备:
踏板,其具有第1端面和第2端面,所述第1端面与所述第1围裙板对置,所述第2端面与所述第2围裙板对置;
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所述踏板,并设置于所述轴;
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并与所述第1围裙板对置;以及
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并与所述第2围裙板对置,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所述特定直线垂直于包含所述轴的中心线且与所述轴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平面,
所述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
所述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所述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恒定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表面是以通过所述轴的中心点且与所述平面垂直的直线为中心线的圆柱的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2表面是所述圆柱的表面的另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凸部为树脂制,
所述第2凸部为树脂制。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凸部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轴的正上方,
所述第2凸部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轴的正上方。
13.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具备:
踏板,其具有用于乘客搭乘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第1端面、以及朝向与所述第1端面相反的方向的第2端面;
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所述踏板;
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以及
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所述踏板的正下方的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所述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
所述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所述特定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恒定的值。
14.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具备:
踏板,其具有用于乘客搭乘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第1端面、以及朝向与所述第1端面相反的方向的第2端面;
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所述踏板;
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以及
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垂直于所述踏板的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所述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
所述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所述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恒定的值。
15.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具备:
踏板,其具有用于乘客搭乘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第1端面、以及朝向与所述第1端面相反的方向的第2端面;
支承框,其从下方支承所述踏板;
第1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以及
第2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框,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1端面突出的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具有第1表面,该第1表面与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值,
所述特定直线是以相对于包含轴的中心线且与所述轴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平面垂直的方式配置的直线,其中所述轴是固定所述支承框的轴,
所述第2引导件具备从上方观察时从所述第2端面突出的第2凸部,
所述第2凸部具有第2表面,该第2表面与所述特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恒定的值。
CN201880096463.9A 2018-08-17 2018-08-17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Active CN112543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0576 WO2020035951A1 (ja) 2018-08-17 2018-08-17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ステ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742A CN112543742A (zh) 2021-03-23
CN112543742B true CN112543742B (zh) 2023-08-22

Family

ID=69525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463.9A Active CN112543742B (zh) 2018-08-17 2018-08-17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89022B2 (zh)
CN (1) CN112543742B (zh)
WO (1) WO202003595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60589A (ja) * 1984-08-22 1986-03-28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エスカレータ
JPH08324949A (ja) * 1995-05-29 1996-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イコンベアの乗降口安全装置
CN101028903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新颖紧急导向机构的自动扶梯
CN102190238A (zh) * 2010-03-15 2011-09-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CN106276561A (zh) * 2016-10-28 2017-01-04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的防跳止动机构及自动扶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13613A (en) * 1954-03-22 1957-11-19 Otis Elevator Co Moving stairways
JP4350852B2 (ja) * 1999-11-24 2009-10-2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マンコンベアの踏段装置
JP2003321182A (ja) * 2002-05-01 2003-11-11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
JP5651427B2 (ja) * 2010-10-26 2015-01-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5968250B2 (ja) * 2013-02-27 2016-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60589A (ja) * 1984-08-22 1986-03-28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エスカレータ
JPH08324949A (ja) * 1995-05-29 1996-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イコンベアの乗降口安全装置
CN101028903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新颖紧急导向机构的自动扶梯
CN102190238A (zh) * 2010-03-15 2011-09-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CN106276561A (zh) * 2016-10-28 2017-01-04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的防跳止动机构及自动扶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742A (zh) 2021-03-23
JP6989022B2 (ja) 2022-01-05
WO2020035951A1 (ja) 2020-02-20
JPWO2020035951A1 (ja) 2021-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18556B1 (en) Travelor, moving ramp or escalator
JPWO2013190675A1 (ja) 乗客コンベア
US7401691B2 (en) Conveyer apparatus having footsteps
US7571797B2 (en) Newel guide for supporting a handrail traveling over a newel
US8636134B2 (en) Moving skirt mechanism for chain driven passenger conveyors
KR100214868B1 (ko) 승객용콘베이어의 가이드기구
CN112543742B (zh)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US5325955A (en) Escalator step chain support apparatus
JP2012062151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08603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26539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5050535B2 (ja) マンコンベア
JP2023067326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異常検出装置
JP5937240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858771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873966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WO2020165968A1 (ja) 乗客コンベア
WO2021038689A1 (ja) 乗客コンベア用の移動手摺装置
CN110526096B (zh) 乘客传送带装置
CN110626932B (zh) 乘客传送机
JP2008156080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2118762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781240B2 (ja) 手摺りベル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乗客コンベア
WO2020235086A1 (ja) 乗客コンベヤ
JP6113821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