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6096B - 乘客传送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6096B
CN110526096B CN201910428950.7A CN201910428950A CN110526096B CN 110526096 B CN110526096 B CN 110526096B CN 201910428950 A CN201910428950 A CN 201910428950A CN 110526096 B CN110526096 B CN 110526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handrail
moving
guide piece
handrail
rotatio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89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6096A (zh
Inventor
竹本启辅
高木雄司
下村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26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6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6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6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22Balustrades
    • B66B23/24Handrail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1个移动扶手引导装置能够与厚度尺寸不同的2个移动扶手相对应的乘客传送带装置。本发明的乘客传送带装置具有:呈无端状连结并循环移动的梯级、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竖直设置的一对栏杆、设置于栏杆的周缘部并与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以及对移动扶手进行支承并设置于所述栏杆的周缘部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具有引导框架,该引导框架具备旋转引导片,该旋转引导片具有至少2个长度尺寸的边并能够在2个滑动面对所述移动扶手进行支承。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传送带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乘客传送带装置具有:呈无端状连接并循环移动的梯级、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竖直设置的一对栏杆、以及设置于栏杆的周缘部并与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存在日本专利特开2011-063327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中,记载了一种作为对移动扶手进行引导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该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具有:在栏杆的外缘所具备的引导框架、以及滑动构件,使该滑动构件发生弹性形变并安装于引导框架,通过滑动构件自身的弹力固定于引导框架。
另外,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存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273531号公报(专利文献2)。在该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引导辊,该引导辊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引导框架,并且配置于移动扶手的两端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0633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2735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乘客传送带装置为了实现降低成本、降低弯曲阻力,另外,为了与复杂的移动扶手的轨道相对应,移动扶手的薄型化正在不断推进。为此,并存有包括标准型移动扶手的乘客传送带装置、以及包括薄型移动扶手的乘客传送带装置。
然而,专利文献1中仅记载了与特定的移动扶手的厚度尺寸相对应的乘客传送带装置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
但是,在仅与特定的移动扶手的厚度尺寸相对应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中,将具备标准型移动扶手的乘客传送带装置改造为具备薄型移动扶手的乘客传送带装置时,该改造期间有可能变长。
例如,在想要对具备标准型移动扶手的现有的乘客传送带装置进行改造,且适用薄型移动扶手的情况下,需要将移动扶手引导装置也更换为与薄型移动扶手的规格相匹配,存在改造期间变长,并且需要制造薄型移动扶手用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因此导致该改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示出移动扶手的曲线部中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未给出能够与厚度尺寸不同的移动扶手对应的乘客传送带装置的启示。
另外,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引导辊是在移动扶手移动时进行旋转的。
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1个移动扶手引导装置能够与厚度尺寸不同的2个移动扶手对应的乘客传送带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乘客传送带装置具有:呈无端状连结并循环移动的梯级、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竖直设置的一对栏杆、设置于栏杆的周缘部并与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以及对移动扶手进行支承并设置于所述栏杆的周缘部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
而且,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具有引导框架,该引导框架具备旋转引导片,该旋转引导片具有至少2个长度尺寸的边,并具备能够在2个滑动面对所述移动扶手进行支承。
即,能在移动扶手的运行期间不进行旋转等地使用该旋转引导片,而无需改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1个移动扶手引导装置能够与厚度尺寸不同的2个移动扶手相对应的乘客传送带装置。例如,即使在要对具备标准型移动扶手的现有的乘客传送带装置进行改造,适用薄型移动扶手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也能够缩短改造期间。
另外,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乘客传送带装置的结构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栏杆部分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标准型移动扶手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薄型移动扶手的剖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对标准型移动扶手进行引导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由标准型移动扶手向薄型移动扶手的对应产生变化的旋转引导片的说明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对薄型移动扶手进行引导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引导框架内设置旋转引导片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引导框架内设置旋转引导片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以使轴与移动扶手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式设置轴的说明图。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示出各个旋转引导片的立体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设置有挂钩机构的旋转引导片的说明图。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示出挂钩机构的凸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带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用相同的标号进行标注来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示出乘客传送带装置的结构例的整体结构图。
作为乘客传送带的一个示例的自动扶梯1包括本体框架2,该本体框架2架设在上层地板和下层地板之间,并具备:向上层地板延伸的上部水平部2a、向下层地板延伸的下部水平部2b、以及形成在上部水平部2a与下部水平部2b之间的倾斜部2c。
并且,自动扶梯1包括:梯级5,该梯级5设置在本体框架2的内部并连结为无端状,且在上下口3以及上下口4之间循环移动;驱动机7,该驱动机7设置在上部机械室6;上部链轮齿10,该上部链轮齿10经由驱动链轮齿8以及驱动链条9通过驱动机7来进行驱动;下部链轮齿12,该下部链轮齿12设置在下部机械室11;以及梯级链条13,该梯级链条13卷绕于上部链轮齿10以及下部链轮齿12。
此外,自动扶梯1包括:一对栏杆14,该一对栏杆14沿着梯级5的移动方向竖直设置在梯级5的侧方;移动扶手15,该移动扶手15支承于该栏杆14的周缘部,且与梯级5同步移动;移动扶手驱动用链轮齿16,该移动扶手驱动用链轮齿16设置成与上部链轮齿10同轴;移动扶手驱动用链条17,该移动扶手驱动用链条17卷绕在移动扶手驱动用链轮齿16;以及移动扶手驱动装置18,该移动扶手驱动装置18经由移动扶手驱动用链条17来进行驱动。
移动扶手驱动装置18包括:通过移动扶手驱动用链条17来进行驱动的驱动轮19、以及与驱动轮19相对配置的从动轮20。通过由移动扶手驱动装置用链条17来驱动驱动轮19,驱动轮19与从动轮20之间的摩擦来驱动移动扶手15。
图2是示出栏杆部分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栏杆14沿着梯级5的移动方向(相对于图2的纸面的垂直方向)在梯级5的侧方竖直设置一对。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栏杆14由玻璃面板21所形成,但是不限于玻璃面板21也可是金属面板。
并且,在栏杆14的周缘部安装有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包括对移动扶手15进行引导的引导框架23。即,移动扶手15是对设置在栏杆14的周缘部的引导框架23进行支承。另外,引导框架23为了确保其刚性,例如使用金属。
图3是示出标准型移动扶手的剖视图。
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由树脂、橡胶形成,具有厚度尺寸H1。
另外,在与具有C字形的截面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卡合的区域中具有间隔尺寸H2。即,在该卡合区域中,将移动扶手15与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相嵌合。
图4是示出薄型移动扶手的剖视图。
薄型移动扶手15b由树脂、橡胶形成,比标准型移动扶手15a要薄,具有厚度尺寸H3。另外,在与具有C字形的截面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卡合的区域中具有比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要小的间隔尺寸H4。即,在该卡合区域中,移动扶手15与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相嵌合。
在此,利用图5、图6、图7针对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对标准型移动扶手进行引导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的说明图,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由标准型移动扶手向薄型移动扶手的对应产生变化的旋转引导片的说明图,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对薄型移动扶手进行引导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配置在直线部,该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包括:设置在栏杆14上端的引导框架23(参照图2)、以及经由轴24可旋转地被轴支承于引导框架23上的旋转引导片25。
轴24设置在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相平行的引导框架23,如图6所示,旋转引导片25以轴24为中心进行90度旋转。即,旋转引导片25在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进行旋转(参照图6中的箭头)。旋转引导片25包括第1长度尺寸L1的边、以及第2长度尺寸L2的边。
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适用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时,如图5(a)、(b)所示,将旋转引导片25纵向放置,以使得窄幅(L2)的滑动面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另外,第1长度尺寸L1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卡合区域的间隔尺寸H2(参照图3)相对应。
另一方面,将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适用于薄型移动扶手15b时,如图7(a)、(b)所示,将旋转引导片25横向放置,以使得宽幅(L1)的滑动面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另外,第2长度尺寸L2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卡合区域的间隔尺寸H4(参照图4)相对应。
即,第1长度尺寸L1成为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卡合区域中的间隔尺寸H2基本相同或以下,第2长度尺寸L2成为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卡合区域中的间隔尺寸H4基本相同或以下。
另外,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旋转引导片25配置在移动扶手15呈直线状地移动的直线部,因此,具有较大宽度的尺寸W1。另外,旋转引导片25由树脂、金属所形成。
第1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扶梯1在具备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情况下,如图5(a)、(b)所示,将旋转引导片25纵向放置,且使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的窄幅(L2)的滑动面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引导。另外,图5(a)是示出旋转引导片25的立体图,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标准型移动扶手15a和旋转引导片25的剖视图。
并且,在自动扶梯1进行改造时,采用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经由轴24使旋转引导片25旋转并使用,如图7(a)、(b)所示,将旋转引导片25横向放置,且使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的宽幅(L1)的滑动面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引导。另外,图7(a)是示出旋转引导片25的立体图,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薄型移动扶手15b和旋转引导片25的剖视图。
另外,图7(a)中表示移动扶手移动方向的箭头由于与图5(a)为相同的方向,因此进行了省略。
根据第1实施方式,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包括:设置在栏杆14的直线部的周缘部的引导框架23、以及旋转引导片25,该旋转引导片25经由轴24可旋转地轴支承于引导框架23,并且具有2个长度尺寸L1以及L2的边,且能够在2个滑动面对移动扶手15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利用1个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来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以及薄型移动扶手15b相对应,实现降低成本。
另外,在自动扶梯1的改造时,即使采用具有不同厚度尺寸的移动扶手15时,也能够仅使旋转引导片25旋转来对应,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改造,并且可缩短改造期间。即,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22具有可缩短改造期间、工序的机构。
另外,优选在图5(a)以及图7(a)所示出的旋转引导片25的与移动扶手15相接触的各个滑动面中具有槽(未图示)。
接着,针对配置在栏杆14的曲线部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32进行说明。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引导框架内设置旋转引导片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第2实施方式中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32配置在栏杆14的曲线部,移动扶手引导装置32包括:设置在栏杆14的周缘部的引导框架33、以及旋转引导片35,该旋转引导片35设置成在移动扶手移动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经由轴34可旋转地轴支承于引导框架33。
轴34与移动扶手15(15a、15b)的移动方向平行地设置在引导框架33,旋转引导片35在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以轴34为中心90度)上可进行旋转。
旋转引导片35分别包括第1长度尺寸L1的边、以及第2长度尺寸L2的边。
移动扶手引导装置32在适用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情况下,如图8(a)、(b)所示。在该情况下,将旋转引导片35纵向放置,使窄幅(L2)的滑动面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
另一方面,在将移动扶手引导装置32适用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情况下,如图8(c)、(d)所示。在该情况下,将旋转引导片35横向放置,以使宽幅(L1)的滑动面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
另外,由于移动扶手15配置于呈曲线状地进行移动的曲线部,因此,旋转引导片35设置成在移动扶手移动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各个旋转引导片35具有较小宽度尺寸W2。
即,优选为,相比于设置在移动扶手15的直线部的旋转引导片45的在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设置在移动扶手15的曲线部的旋转引导片45在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更短。另外,该关系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另外,由于配置在曲线部的旋转引导片35对移动扶手15进行支承,因此该旋转引导片35至少需要3个以上。
第2实施方式中的在自动扶梯1具备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情况下,如图8(a)、(b)所示,将旋转引导片35纵向放置,使移动扶手引导装置32的窄幅(L2)的滑动面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在自动扶梯1具备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情况下,如图8(c)、(d)所示,将旋转引导片35横向放置,使移动扶手引导装置32的宽幅(L1)的滑动面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引导。
根据第2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多个旋转引导片35,将设置有多个的旋转引导片35排列设置在移动扶手移动方向上,且在曲线部中进行连续设置,从而在栏杆14的曲线部也能够适用具有2个长度尺寸L1以及L2的边,并可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以及薄型移动扶手15b对应的旋转引导片35。
另外,由于需要在栏杆14的曲线部对移动扶手15进行支承,因此例如,优选将旋转引导片35设置在栏杆14从直线部向曲线部变化的部分、栏杆14的曲线部的顶点部分、以及栏杆14从曲线部向直线部变化的部分的3处。更进一步,为了在这些部分之间也能适当地设置旋转引导片35,优选为将旋转引导片35设置为多个(优选为3个以上)。
另外,图8(a)是示意性地示出标准型移动扶手15a和旋转引导片25的剖视图,图8(b)是用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旋转引导片25的俯视图,图8(c)是示意性地示出薄型移动扶手15b和旋转引导片25的剖视图,图8(d)是用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旋转引导片25的俯视图。
此外,在此针对将轴44配置为与移动扶手15(15a、15b)的移动方向正交的移动扶手引导43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在引导框架内设置的旋转引导片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将轴设置成与移动扶手移动方向正交的说明图。
第3实施方式中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42配置在栏杆14的曲线部,移动扶手引导装置42包括:设置在栏杆14的周缘部的引导框架43、以及旋转引导片45,该旋转引导片45设置成在移动扶手移动方向上排列有多个(优选3个以上),经由轴44可旋转地轴支承于引导框架43。
并且,包括用于阻止旋转引导片45朝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进行旋转的挂钩机构46。
轴44以与移动扶手15(15a、15b)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式设置在引导框架43,旋转引导片45可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平行(以轴44为中心90度)地进行旋转。通过配置成轴44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正交来防止棒状的轴44对移动扶手15的曲线轨道的影响,从而在曲线部实现移动扶手15的平滑地移动。
旋转引导片45分别包括第1长度尺寸L1的边、以及第2长度尺寸L2的边。
在将移动扶手引导装置42适用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情况下,如图9(a)、(b)所示。在该情况下,将旋转引导片45纵向放置,以使得窄幅(L2)的滑动面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
另一方面,在将移动扶手引导装置42适用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情况下,如图9(c)、(d)所示。在该情况下,将旋转引导片45横向放置,以使得宽幅(L1)的滑动面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
另外,图9(a)是示意性地示出标准型移动扶手15a和旋转引导片25的剖视图,图9(b)是用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旋转引导片25的俯视图,图9(c)是示意性地示出薄型移动扶手15b和旋转引导片25的剖视图,图9(d)是用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旋转引导片25的俯视图。
另外,图9中所示出的移动扶手15(15a、15b)优选在图9中从左侧向右侧进行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可以说是移动扶手15(15a、15b)适合向一个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从将支承旋转引导片45的轴44以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式设置在引导框架43的关系考虑,需要防止在移动扶手15的移动过程中旋转引导片45进行旋转。即,作为该对策,后文中说明的图11所示出的挂钩机构46对旋转引导片45的旋转进行防止,从与该挂钩机构46的关系考虑,可以说是优选为移动扶手15向一个方向移动。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示出各个旋转引导片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各个旋转引导片45在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上以轴44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引导框架43。
在将旋转引导片45适用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时,将旋转引导片45纵向放置,以使得窄幅(L2)的滑动面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
另一方面,在将旋转引导片45适用于薄型移动扶手15b时,将旋转引导片45横向放置,以使得宽幅(L1)的滑动面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支承。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设置有挂钩机构的旋转引导片的说明图。
图11所示出的挂钩机构46具有第1凸部47a,该第1凸部47a呈楔形状,设置在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在将旋转引导片45纵向放置时,该第1凸部47a的垂直面与引导框架43相抵接、以及第2凸部47b,该第2凸部47b呈楔形状,设置在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在将旋转引导片45横向放置时,该第2凸部47b的垂直面与引导框架43相抵接。
第1凸部47a以及第2凸部47b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和引导框架43之间的间隙尺寸稍大,若使旋转引导片45朝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旋转即在图11中,使旋转引导片45以顺时针进行旋转时,则该垂直面与引导框架43相抵接来阻止旋转。
另一方面,若使旋转引导片45朝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即在图11中,使旋转引导片45以逆时针进行旋转时,则第1凸部47a以及第2凸部47b的倾斜部进入到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与引导框架43之间的缝隙间,通过进一步施加力以使得第1凸部47a以及第2凸部47b通过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与引导框架43之间的间隙并进行旋转。
因此,挂钩机构46的高度尺寸,即第1凸部47a以及第2凸部47b的高度尺寸由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和引导框架43之间的间隙尺寸所决定。
另外,在旋转引导片45的旋转变更仅1次的情况下,由于第1凸部47a不通过引导框架43,因此至少仅第2凸部47b形成为楔形状即可。
第3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扶梯1在具备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情况下,如图9(a)、(b)所示,将旋转引导片45纵向放置,使移动扶手引导装置42的窄幅(L2)的滑动面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引导。
在该情况下,如图11(a)所示,通过设置在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的第1凸部47a的垂直面(楔形状的挂钩机构46的垂直面)与引导框架43相抵接,从而能够阻止由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滑动导致旋转引导片45进行旋转。
并且,在自动扶梯1进行改造时,在采用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情况下,经由轴44使旋转引导片45旋转来进行使用,如图9(c)、(d)所示,将旋转引导片45横向放置,且使移动扶手引导装置42的宽幅(L1)的滑动面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来进行引导。
即,如图11(b)所示,使旋转引导片45逆时针进行旋转,且使第2凸部47b的倾斜部进入到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和引导框架43之间的间隙中,通过进一步施加力来使第2凸部47b通过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和引导框架43之间的间歇,如图9(c)、(d)以及所示,将旋转引导片45横向放置。
在该情况下,如图11(c)所示,通过设置在旋转引导片45的侧面的第2凸部47b的垂直面(楔形状的挂钩机构46的垂直面)与引导框架43相抵接,从而能够阻止由于薄型移动扶手15b的滑动导致阻止旋转引导片45旋转。
另外,图11(a)是适用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的情况下的旋转移动片45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11(b)是从标准型移动扶手15a向薄型移动扶手15b移动中的旋转引导片45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11(c)是适用于薄行移动扶手15b的情况下的旋转引导片45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根据第3实施方式,通过将旋转引导片45设置在移动扶手15的曲线部且在移动扶手移动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棒状的轴44配置为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正交,从而能够防止棒状的轴44对移动扶手15的曲线部的轨道的影响,能实现在曲线部平滑地移动移动扶手15。
另外,通过在旋转引导片45设置挂钩机构46,从而能够阻止旋转引导片45在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上进行旋转。即,即使将轴支承旋转引导片45的轴44配置为与移动扶手15的移动方向正交,也能阻止由于移动扶手15的滑动导致旋转引导片45进行旋转。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带装置的实施方式,其作用效果也包含在内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乘客传送带装置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标号说明
1自动扶梯
2本体框架
3、4上下口
5梯级
14栏杆
15移动扶手
15a标准型移动扶手
15b薄型移动扶手
18移动扶手驱动装置
22、32、42移动扶手引导装置
23、33、43引导框架
24、34、44轴
25、35、45旋转引导片
46挂钩机构
47a、47b凸部。

Claims (7)

1.一种乘客传送带装置,具有:
呈无端状连结并循环移动的梯级、沿着所述梯级的移动方向竖直设置的一对栏杆、设置于所述栏杆的周缘部并与所述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以及对所述移动扶手进行支承并设置于所述栏杆的上端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具有引导框架,该引导框架具备旋转引导片,该旋转引导片具有至少2个长度尺寸的边,并能够在2个滑动面对所述移动扶手进行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引导片以设置于所述引导框架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所述旋转引导片,
设置有多个的所述旋转引导片排列在移动扶手移动方向上并设置于所述移动扶手的曲线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设置成与所述移动扶手的移动方向正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引导片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旋转引导片朝所述移动扶手的移动方向进行旋转的挂钩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机构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所述旋转引导片的侧面与所述引导框架之间的间隙尺寸要大。
7.一种乘客传送带装置,具有:
呈无端状连结并循环移动的梯级、沿着所述梯级的移动方向竖直设置并具有直线部和曲线部的一对栏杆、设置于所述栏杆的周缘部并与所述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以及对所述移动扶手进行支承并设置于所述栏杆的上端的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扶手引导装置具有引导框架,该引导框架具备旋转引导片,该旋转引导片具有至少2个长度尺寸的边,并能够在2个滑动面对所述移动扶手进行支承,并且相比于设置在所述直线部的旋转引导片在所述移动扶手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设置在所述曲线部的旋转引导片在所述移动扶手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更短。
CN201910428950.7A 2018-05-23 2019-05-22 乘客传送带装置 Active CN1105260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8688A JP6909758B2 (ja) 2018-05-23 2018-05-23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2018-098688 2018-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6096A CN110526096A (zh) 2019-12-03
CN110526096B true CN110526096B (zh) 2020-10-27

Family

ID=68659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8950.7A Active CN110526096B (zh) 2018-05-23 2019-05-22 乘客传送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09758B2 (zh)
CN (1) CN11052609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6522A (en) * 1992-07-16 1993-07-13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ving handrail guide mount with vibration isolation
JP5017341B2 (ja) * 2009-09-15 2012-09-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5645461B2 (ja) * 2010-04-28 2014-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ヤ
CN104444745A (zh) * 2013-09-15 2015-03-25 由国峰 电梯扶手收拢系统
CN107934730A (zh) * 2017-12-19 2018-04-20 杜俊钰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扶手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09758B2 (ja) 2021-07-28
JP2019202848A (ja) 2019-11-28
CN110526096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4879B1 (en) Conveyor apparatus
EP0646538A2 (en) A speed variable moving sidewalk
JPH02276792A (ja) 乗客コンベヤ用ハンドレールのコグベルト駆動装置
JP6410961B2 (ja) 乗客コンベヤ
JP2007230673A (ja) マンコンベア
CN110526096B (zh) 乘客传送带装置
JP2012062151A (ja) 乗客コンベア
KR100690461B1 (ko) 컨베이어 장치
US7665594B2 (en) Passenger conveyor
CN112543742B (zh)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JP658154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453423B1 (ja) 乗客コンベア用手摺ベル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乗客コンベア
JP2007045537A (ja) マンコンベア
JP2013180875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063563B2 (ja)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ハンドレール駆動装置
JP6873966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113821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3126912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2118762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6044823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ハンドレール案内装置
JP2004155558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り駆動装置および移動手摺り駆動装置の調整方法
JP2007131431A (ja) マンコンベアのガイドレール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マンコンベア
CN112299217A (zh) 乘客输送机
JP2022129705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の幅位置調整治具及び幅位置調整方法
JPH10139339A (ja) ベルト式動く歩道の移動手すり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