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3468A - 缝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3468A
CN112243468A CN201980036767.0A CN201980036767A CN112243468A CN 112243468 A CN112243468 A CN 112243468A CN 201980036767 A CN201980036767 A CN 201980036767A CN 112243468 A CN112243468 A CN 112243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sewing machine
linear guide
guide rail
pa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67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3468B (zh
Inventor
后藤秀隆
佐子辰男
中野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suya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ya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275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27003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873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03905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661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10399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ya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ya R&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43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3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9/00Workpiece carri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5/00Sewing units consisting of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sewing machines

Abstract

提供一种缝制装置,在对被缝制物进行所需的缝制时,能够在设置上实现空间节省,并且可以期望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2)的托板(3)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5)设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6)。以位于直线状导轨(6)的在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第一缝纫机(7)和第二缝纫机(9)这两台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7)和该第二缝纫机(9)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6)上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10)。在移动支承台(10)上设置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11)。在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缝制中,其中的任一方能够从直线状导轨(6)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

Description

缝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制装置,在通过在一条直线上排列多个用于构成设置于汽车的车厢的帘式气囊装置的、长度较长的帘式气囊那样的长条的被缝制物、短条的被缝制物片来缝制整体上呈长条的被缝制物时,该缝制装置能够以实现节省空间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可以贡献于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
背景技术
作为长条的被缝制物的一例的、构成设置于汽车的车厢的帘式气囊装置的帘式气囊是在车厢中沿着侧门玻璃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设置的物件,其中的一例记载于专利文献1。该帘式气囊,例如,如图22所示,在构成为长条物品的气囊主体a的边缘部分b以所需间隔安装有向车辆安装的安装片c,该安装片c的基部d通过缝制而固定于该边缘部分b。而且,该气囊主体a例如具有2m左右的长度且设置有多个腔室,并且,从充气器喷出的高压气体经由气体流入口e被供给到该各腔室,从而能够膨胀成展开状态。
使用对应固定于所述边缘部分b、例如为9张所述安装片c(图22的(A))中的每一个而设的9台缝纫机进行将所述安装片c的所述基部d缝制到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气囊主体a的所述边缘部分b的以往的缝制的一个例子。该9台缝纫机,例如,如图23所示,配设在L字壁f的内角部g侧,第一~第四缝纫机h1、h2、h3、h4这4台在该L字壁f的该内角部g的一边侧j以固定状态并列设置,第五~第九缝纫机h5、h6、h7、h8、h9在该L字壁f的内角部g的另一边侧k以固定状态并列设置。
然后,所述第一缝纫机h1将固定于所述气囊主体a的一端侧的第一安装片c1的基部d(图22的(B))以所需的缝制图案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b,另外,所述第二缝纫机h2接着该第一安装片c1的第二安装片c2的基部d以所需的缝制图案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b,如上所述,对应的缝纫机将对应的安装片c的基部d依次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b,并设为作业人员将所需的安装片c的基部d分配到所述缝纫机的缝制部以将全部的安装片c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b。
该缝制通常由2名作业人员共同进行,第一个作业人员负责一端侧的四片安装片c1~c4,在该作业结束后将所述气囊主体a交接给第二个作业人员,该第二个作业人员负责剩余的五片安装片c5~c9的缝制,由此,将全部的安装片c的基部d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b,进而完成将该安装片c固定到该气囊主体a。但是,这样的依赖于人工的缝制作业存在生产效率差,以及在观察各作业人员时,参与所述基部d的缝制的缝纫机各为一台,在由该一台缝纫机进行缝制期间,剩余的缝纫机停止,进而存在因缝纫机整体的工作效率差而导致的气囊的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
所以,实施了使用图24所示的缝制装置m1的缝制方法。在该缝制装置m1中,在缝制台n的固定位置固定有一台缝纫机p,保持所述气囊主体a的托板q能够在该缝制台n上横向移动。并且,设为随着该托板q横向移动将所需片数的安装片c中的每一个的该基部d依次缝制到该边缘部分b,其中,所述基部d(图22的(B))临时安装在所述气囊主体a的所述边缘部分b。在利用该缝制方法时,能够利用一台缝纫机p将全部安装片c的基部d缝制到气囊主体a的所述边缘部分b,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托板q的自动横向移动依次进行全部的安装片c的缝制,因此,与所述缝制方法相比,具有可期望生产率提高的优点。
图25为示出为了响应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需求而开发的缝制装置m2的图。该缝制装置m2中,用于设置与所述同样的结构的托板q的缝制台n的全长被设定约为图24所示的缝制台n的全长的2倍。并且,在该缝制台n上,隔开所需间隔地将第一、第二这2台缝纫机r1、r2以固定状态配置在固定位置,并且第一托板q1和第二托板q2这两台托板在该缝制台n上设为能够在一条直线上横向移动。
使用该缝制装置m2的缝制方法设为,例如,如图25所示,在通过所述第一缝纫机r1将被保持于第一托板q1的所述气囊主体a的、固定于图22所示的大致右侧一半的所述安装片c的所述基部d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b后,使该第一托板q1移动到所述第二缝纫机r2侧,进而通过该第二缝纫机r2将被固定于剩余的大致左侧一半的所述安装片c的所述基部d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b。而且,设为,在该第二缝纫机r2进行该大致左侧一半处的缝制的期间,所述第一缝纫机rl在被保持于新托板q的所述气囊主体a的大致右侧一半处进行所述缝制。即,虽然该第一缝纫机r1与该第二缝纫机r2缝制的气囊主体a不同,但能够同时进行对保持于所述第一托板q1的气囊主体a的缝制和对保持于所述第二托板q2的气囊主体a的缝制。
在如此使用该缝制装置m2进行缝制时,在所述托板q在所述缝制台n从端部横向移动至端部的期间,能够进行将所有的安装片c中的每一个的基部d缝制到所述气囊主体a的所述边缘部分b的缝制,由此,与能够使托板q相对于固定在固定位置的一台缝纫机横向移动的所述缝制方法相比,能够将生产率提高至2倍左右。
但是,在利用使所述托板q在设置有一台缝纫机p而成的所述缝制台n上横向移动的所述缝制装置ml时,为了设置缝制装置,需要所述气囊主体a的长度(2m左右)的2倍左右的长度(4m左右)的空间,存在需要较长的设置空间的问题。另外,利用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r1、r2以进行处理的所述缝制装置m2时,与设置一台缝纫机而进行处理的缝制装置相比,需要2倍左右的长度(8m左右)的相当宽的设置空间。这样,缝制装置的设置空间变大,因此导致工厂内空间的每一单位面积的成本上升,因此导致设备成本的上升,存在导致每1片气囊的生产成本的上升的问题。
接着,将专利文献2公开的缝制装置作为缝制长条的被缝制物的缝制装置的其他现有例进行说明。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缝制装置中,分别在基台上的两侧平行配置的2条直线状导轨的每一条设置有缝纫机,两缝纫机构成为能够在X轴方向上分别直线移动。然而,各缝纫机仅仅是能够进行在预先确定的各自的工作区域中的缝制,两缝纫机不能进行在同一工作区域中的缝制,两缝纫机不能在同一工作区域互相援助对方缝纫机的缝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编号WO2008/06596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64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以提供缝制装置为课题,在对缝制物进行所需的缝制时,所述缝制装置在设置上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并且可期望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下面的方案。
即,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一方面中,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上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缝纫机、该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二方面中,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上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朝向保持在所述托板的被缝制物前进且两个该缝纫机的前进方向相同。而且,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另外,其特性在于,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缝纫机、该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三方面中,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为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同一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上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朝向保持于所述托板的被缝制物前进且两个该缝纫机的前进方向相同。并且,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缝纫机、该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四方面中,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直线状导轨由在X方向上延伸的单独的第一直线状导轨和第二直线状导轨构成,在该第一直线状导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缝纫机,并且在该第二直线状导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有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且,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五方面为,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在该直线状导轨的缝制移动范围的左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退避轨道部,并且在该缝制移动范围的右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退避轨道部,其中,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为了所述缝制而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X方向移动。并且,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第一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一缝纫机移动到该第一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另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二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二缝纫机移动到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并且使没有故障的另一个缝纫机在整个所述缝制移动范围内进行所述缝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六方面为,在所述第一~第四的任一方面中,在该直线状导轨的缝制移动范围的左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退避轨道部,并且在该缝制移动范围的右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退避轨道部,其中,在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为了所述缝制而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X方向上移动。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一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一缝纫机移动到该第一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另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二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二缝纫机移动到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并且使没有故障的另一个缝纫机在整个所述缝制移动范围内进行所述缝制,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一起移动到所述第一退避轨道部或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中的任一方。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七方面为,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面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缝制装置具备水平循环移动路径,所述水平循环移动路径用于使所述托板以在俯视下描画长方形的方式按所需顺序进行移动,在该水平循环移动路径中,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所需间隔而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边部和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边部,将该前边部的左侧部分设为第一作业位置,将其右侧部分设为第二作业位置,将所述后边部的右侧部分设为第三作业位置,将其左侧部分设为第四作业位置,在该第一作业位置、该第二作业位置、该第三作业位置以及该第四作业位置使所述托板暂时停止。并且,其特征在于,针对位于所述第一作业位置的所述托板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进行基于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的缝制,在进行该缝制期间,使新的所述被缝制物保持在位于所述第三作业位置和所述第四作业位置的所述托板,在所述第一作业位置中,若完成了对保持于所述托板的被缝制物的缝制,则该托板移动到所述第二作业位置以成为临时停止状态,在该第二作业位置中,将缝制完成物从所述托板除去,然后该托板移动到所述第三作业位置以成为临时停止状态,然后移动到第四作业位置以成为临时停止状态,在该第三作业位置和该第四作业位置中,将被缝制物保持在所述托板,并将保持有该被缝制物的该托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作业位置,如前述方式对该被缝制物实施缝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第八方面为,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中,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所述移动支承台具备:上横跨部件,在所述托板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以及下横跨部件,配设在所述上横跨部件的下方并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所述下横跨部件实质上与所述上横跨部件一体化,在该上横跨部件以能够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有上收纳部,所述上收纳部收纳构成所述缝纫机主体并使缝纫机针上下运动的针杆驱动机构。另外,在所述下横跨部件以能够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构成有下收纳部,所述下收纳部构成所述缝纫机主体并收纳供给底线的针筒,该上收纳部、该下收纳部通过程序控制能够在所述XY方向上同步地移动。而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跨部件的两端侧向下方突出设置有脚柱部,两个该脚柱部的下端部分由沿着所述缝制台部的前后的边缘部设置且在X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直线状导轨引导,由此能够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由于采用所述结构,而在对被缝制物进行所需的缝制时,能够在设置上实现节省空间,并且能够期望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下面对此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1)本发明采用的不是像基于图25所说明的所述缝制装置m2那样地,将两台缝纫机以所需间隔设为固定状态的同时使所述托板在所述缝制台部一边移动一边进行缝制的结构,而采用的是在将所述托板以固定状态设置在所述缝制台部的状态下进行缝制的同时使第一缝纫机和第二缝纫机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上往复移动的结构。
因此,在采用本发明时,能够缩小装置在长度方向上的设置空间地设置缝制装置,通过这样的节省空间,能够实现工厂内空间的每单位面积的成本削减,因此能够降低设备成本,而能够期望气囊等缝制物的生产成本的降低。
(2)此外,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都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并程序控制其中的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而在XY方向上根据所需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因此,在采用本发明时,相对于同一被缝制物,所述第一缝纫机和所述第二缝纫机能够缝制的区域较宽,且两缝纫机能够相互在同一工作区域支援对方缝纫机的缝制,因此,只要是在该工作区域内,则不论被缝制物的形状、大小、缝制图案如何,均能够通过程序的变更以良好的生产率进行缝制。
(3)在采用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为了缝制而在X方向上在所述直线状导轨进行移动的该直线状导轨的缝制移动范围的左端设置所述第一退避轨道部且在该缝制移动范围的右端设置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的结构的情况下,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一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其移动到该第一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另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二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其移动到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并且,没有故障的另一个缝纫机能够在整个所述缝制移动范围内进行所述缝制。
因此,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缝制装置时,在第一、第二缝纫机中的任一个中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具有能够不停止整个缝制装置的运转而通过没有故障的缝纫机来继续整个缝制的优点。
(4)在构成为使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均能够移动到所述第一、第二退避轨道部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通过使该第一、第二缝纫机都移动到所述退避轨道部,能够对两台缝纫机统一进行对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有无故障的确认、故障的消除。例如,在该退避轨道部,能够进行第一、第二缝纫机的开始作业时的检查、清扫、缝纫机的缝制动作的调整,并且能够进行针等消耗部件的更换、发生了故障的缝纫机的修理等。
(5)设置用于使所述托板以在俯视下描画长方形的方式按所需顺序移动的水平循环移动路径,将该水平循环移动路径设为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方边部和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方边部在前后方向上隔着所需间隔而设置,将该前方边部的左侧部分设为第一作业位置,将其右侧部分设为第二作业位置,将所述后方边部的右侧部分设为第三作业位置,将其左侧的部分设为第四作业位置,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可期望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的缝制装置。
即,通过如此构成,在第一、第二缝纫机缝制期间,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所述第二作业位置中的缝制完成物的拆卸作业和在所述第三、第四作业位置中的将被缝制物保持在所述托板的保持作业。由此,不会使基于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的缝制动作白白地停止,而能够连续地进行基于这些缝纫机的缝制动作,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通过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实现的所述生产率提高的优点。
(6)在将所述第一缝纫机和所述第二缝纫机分别设为在所述X方向上并排配置有多台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被缝制物的长度较长且缝制部位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这些多台第一、第二缝纫机更高效地进行该缝制。
(7)在将所述移动支承台构成为具备在所述托板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的上横跨部件、以及配设置于其下方并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的下横跨部件时,能够将该上横跨部件的下侧的整个空间作为缝制区域,因此,即使是遍及大致整个该下侧空间的宽幅的被缝制物,也具有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缝制的优点。另外,即使所述上横跨部件的长度较长,其两端侧也会借助所述脚柱部而被支承于所述直线状导轨,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处于缝制状态的针杆驱动机构,能够以稳定状态进行基于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停止缝制的状态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以正在进行缝制的状态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以停止缝制的状态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以正在进行缝制的状态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缝制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以保持于托板的状态示出作为被缝制物的气囊主体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通过缝制将安装片安装于气囊主体的边缘部分的缝制工序的俯视图。
图7是说明通过缝制将安装片安装于气囊主体的边缘部分的缝制工序的俯视图。
图8是说明用于使缝制装置的移动支承台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说明使缝制装置的移动支承台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结构和使缝纫机主体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使缝纫机主体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说明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具备第一、第二退避轨道部和水平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的缝制装置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第一缝纫机退避到第一退避轨道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第二缝纫机退避到第二退避轨道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第一、第二缝纫机都移动到第一退避轨道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说明由单独构成的第一直线状导轨和第二直线状导轨构成直线状导轨的缝制装置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说明由单独构成的第一直线状导轨和第二直线状导轨构成直线状导轨的缝制装置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说明由单独构成的第一直线状导轨和第二直线状导轨构成直线状导轨的缝制装置的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19是说明由单独构成的第一直线状导轨和第二直线状导轨构成直线状导轨的缝制装置的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20是说明具备门形状的移动支承台的缝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21是说明具备门形状的移动支承台的缝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构成帘式气囊的气囊主体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3是说明通过缝制将安装片安装于气囊主体的边缘部分的现有的缝制工序的俯视图。
图24是说明能够相对于固定在固定位置的一台缝纫机横向移动托板的现有的缝制装置的说明图。
图25是说明能够相对于固定在固定位置的2台缝纫机横向移动托板的现有的缝制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图1~4中,本发明的缝制装置1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2的托板3设置为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5设置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6,并以位于该直线状导轨6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第一缝纫机7和一台第二缝纫机9。
该第一缝纫机7和该第二缝纫机9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6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10,在该移动支承台10上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1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缝纫机7和该第二缝纫机9都设置于同一该直线状导轨6,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而且,该第一缝纫机7和该第二缝纫机9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6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而且在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缝制中,如图2中由箭头F1、F2所示,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6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7与该第二缝纫机9不会碰撞。而且,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所需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7和该第二缝纫机9的缝制。
该缝制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应用于如下内容:例如,在将向车辆安装的安装片16以所需间隔安装到构成帘式气囊的气囊主体13(所述被缝制物2)所延伸出的边缘部分15时,将该安装片16的基部17(图6~7)缝制到该边缘部分15。下面对此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所述直线状导轨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由第一导轨19和第二导轨20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9和第二导轨20在所述Y方向上观察时隔开所需间隔在所述X方向上延伸。而且,如图1~4、图8所示,在该第一导轨19与该第二导轨20之间配设有沿着所述X方向延伸的齿条21,在所述移动支承台10、10中的每一个分别设置有能够与该齿条21啮合的小齿轮22。
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所述缝纫机主体11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3~4、图8~10所示,该缝纫机主体11例如具备:基座部件23,其设置于呈在Y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上,并且能够在该Y方向上往复移动;底座部25,其设置于该基座部件23上;腿部26,其在该底座部25上的在Y方向上观察到的外侧部位竖立设置;以及臂部27,其在该腿部26的上部以水平状态突出设置。例如,如图10所示,该基座部件23呈在所述Y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在该底座部25设置有供给底线的针筒。另外,在所述臂部27的头部29设置有使缝纫机针30上下运动的针杆驱动机构,通过与所述针筒的协同动作,将所述安装片16的所述基部17(图6)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15。
另外,如图3~4、图8~9所示,在所述移动支承台10的下表面部31的在所述Y方向上观察到的两侧部位设置有滑动部件32、32,其中,所述滑动部件32、32设为由所述第一导轨19和所述第二导轨20引导而能够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如图1、图8~9所示,在突出片35设置有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数控电机36,在插通设在该突出片35的中央部位的通孔并向下方突出的电机输出轴37(图3),固定有能够与所述齿条21啮合的所述小齿轮22,其中,所述突出片35突出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承台10的一侧部分33(图8~9)的在Y方向观察到的中央部位。然而,若该小齿轮22随着该数控电机36的正反旋转而正反旋转,则所述移动支承台10被所述第一导轨19和所述第二导轨20引导而能够在所述X方向上移动,其移动量被程序按照所需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用点划线示出所述移动支承台10。
另外,如图3~4、图9~10所示,在所述移动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39的在X方向上观察到的两侧部位设置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41,在所述基座部件23的下表面部42的在X方向上观察到的两侧部位设置有滑动部件43、43,其中,所述滑动部件43、43设为由该第一轨道40和该第二轨道41引导而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
另外,如图1~4、图10所示,在该第一导轨40与该第二导轨41之间设置有使该基座部件23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46。目前,为了便于说明,将在Y方向观察时所述缝制台部5所在的一侧称为“前侧”乃至“前”,将朝向该缝制台部5所在的一侧的方向称为“前方”。另外,将与其相反的一侧称为“后侧”乃至“后”,将朝向该相反侧的方向称为“后方”。
如图3~4、图10所示,所述移动装置46在该第一轨道40与该第二轨道41之间例如以沿着Y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有由滚珠螺杆构成的驱动螺杆轴47,该驱动螺杆轴47的前端部分49由轴承50支承,并且在该驱动螺杆轴47的外端部连结有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数控电机52的电机输出轴。另外,如图3~4、图9~10所示,在所述基座部件23的下表面部42的大致中央部位固定有能够与所述驱动螺杆轴47螺合的螺母部件5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为了便于说明,用点划线来图示所述基座部件23。
另外,所述驱动螺杆轴47通过所述数控电机52进行正转,如图2所示、或如图3中箭头F3所示,由此所述基座部件23能够朝向前方移动,因此,所述缝纫机主体11能够朝向前方移动。例如,能够移动300mm左右。另外,通过使该驱动螺杆轴47反转,如图4的箭头F4所示,处于前进状态的该基座部件23能够朝向后方移动,因此,所述缝纫机主体11能够朝向后方移动。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缝纫机7与所述第二缝纫机9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同一所述直线状导轨6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设为:该第一缝纫机7主要在所述气囊主体13(所述被缝制物2)的所述边缘部分15的左侧部分(在所述延伸方向上观察到的一侧部分)15A进行所述缝制,所述第二缝纫机9主要在所述边缘部分15的右侧部分(在所述延伸方向上观察到的另一侧部分)15B进行所述缝制。而且,如上所述,该第一缝纫机7和该第二缝纫机9在同一直线状导轨6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因此,为了防止在进行这样的缝制时两者碰撞,如上所述,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为如下结构:根据所需对所述数控电机36进行程序控制以使得能够接收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而使所述小齿轮22停止。
如图1~2所示,设置于所述缝制台部5的所述托板3在X方向上由较长的矩形状框体55构成。而且,在该矩形状框体55的内侧空间部56根据所需配置构成所述帘式气囊的所述气囊主体13(被缝制物2)。在图1~2、图5中,在该气囊主体13的、在吊挂状态下观察时的上边缘部分57的右侧部分15B中,隔开间隔地4片所述安装片16、16、16、16分别例如以图6所示的方式,在将其基部17夹入到该上边缘部分57的状态下,以在俯视下朝向外部突出的方式进行临时安装。
另外,如图1~2、图5所示,在该上边缘部分57的左侧部分15A中,隔开间隔配置的3片安装片16、16、16分别与图6所示相同的方式,在将其基部17夹入到该上边缘部分57的状态下,以在俯视下朝向外部突出的方式进行临时安装。
另外,如图5、图7所示,在气囊主体13的左右侧的边缘部分58、58的靠近所述上边缘部分57的部位,1片安装片16在将其基部17夹入到该边缘部分58的状态下,以在俯视下朝向侧面突出的状态进行临时安装。朝向侧面突出的该安装片16的安装部位例如距离所述上边缘部分57的端缘57a有200mm左右。
如此,临时安装有安装片16的该气囊主体13借助适当安装在所述矩形状框体55的内周缘部的夹紧装置(未图示)而被保持。在这样地进行保持时,由于需要通过缝制将所述安装片16的基部17(图6~7)固定到该气囊主体13的边缘部分15,从而将该基部17所在的部分设为不被夹紧。
这样,保持气囊主体13的所述托板3以固定状态设置于所述缝制台部5,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所述边缘部分15的所述缝制。
图1、图3为示出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停止缝制的状态的图,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都整体地存在于所述移动支承台10。另外,图2、图4示出了为了将所述基部17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15而所述缝纫机主体11前进了所需量的状态。在所述缝纫机主体11进行了所述前进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以固定状态设置于所述缝制台部5的所述托板3的后部分60能够呈被插入到所述臂部27与所述底座部25之间的状态。所述缝制是在所述托板3处于该固定状态下在所述缝制台部5上进行的,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通过程序控制而在XY方向上根据所需进行移动,由此来进行所述缝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中,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只要不互相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6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而且在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6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且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7与该第二缝纫机9不会碰撞。
在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缝制中,其中的任一方越过所述直线状导轨6的中央部而朝向该直线状导轨6的另一方移动以进行缝制的情况的一例如下所示。即,在图1~2中,在该第一缝纫机7主要负责被缝制物2的所述边缘部分15的左侧部分15A的缝制、该第二缝纫机9主要负责该被缝制物2的右侧部分15B的缝制时,有时会发生因被缝制物而引起的缝制部位的缝制量在该左侧部分15A多的情况、缝制部位的缝制量在该右侧部分15B多的情况。此时,例如,在右侧部分15B中的缝制量多的情况下,该第一缝纫机7也越过所述中央部向该右侧部分15B移动,第一缝纫机7能够援助第二缝纫机9的缝制。
反之,在该左侧部分15A中的缝制量多的情况下,该第二缝纫机9也越过所述中央部向该左侧部分15A移动,第二缝纫机9能够援助第一缝纫机7的缝制。由此,能够将与应缝制的量对应的缝制时间、即作为整个被缝制物的缝制所需的时间分配给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能够将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缝制时间设定为大致相同程度。因此,能够减少各个缝纫机的停止时间而提高缝制装置的工作效率。由此,能够期望缝制的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
随着该缝制而需要将保持了所述被缝制物2的所述托板3依次向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的缝制部61(图3)供给。所述托板3的这样的移动可以通过人工来进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通过节约人力来提高生产率而设为:使用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图1、图11)来进行该移动作业,其中,通过所述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使所述托板3按照上下循环移动路径62(图11)进行移动。
如图11所示,该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为使4个托板3、3、3、3以在侧视下描画长方形的方式移动的装置。当前,为了方便,在图11中按逆时针方向观察,将该4个托板设为第一托板3a、第二托板3b、第三托板3c以及第四托板3d。在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对保持于该第一托板3a的所述气囊主体13(被缝制物2)进行所需的缝制的期间,作业人员除去保持于配置在该第一托板3a的前侧的第二托板3b的缝制完成物,并且保持新的被缝制物2。若保持于第一托板3a的被缝制物2的缝制完成了,则所述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盘移动装置63使该第一托板3a朝向远离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前方横向移动。伴随于此,使保持有新的被缝制物2的第二托板3b下降。与此同时,使保持有被缝制物2的第三托板3c向第一、第二缝纫机7、9所在的后方横向移动,并且使保持有被缝制物2的第四托板3d上升。该上升的第四托板3d成为以固定状态设置在所述缝制台部5的状态。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以与前述相同的方式,对保持于该第四托板3d的被缝制物2进行所需的缝制。通过反复该循环而使所述被缝制物2被依次缝制。
接下来,更具体地说明通过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进行的缝制。在该缝制中,对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缝制动作进行程序控制,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所述被缝制物2的缝制时间。现在,将在图5中存在于右侧部分15B的各安装片16从存在于右端的安装片开始依次设为第一安装片16a、第二安装片16b、第三安装片16c、第四安装片16d、第五安装片16e。另外,将存在于左侧部分15A的各安装片16从存在于中央侧的安装片开始依次设为第六安装片16f、第七安装片16g、第八安装片16h、第九安装片16i。
通过程序控制,所述第二缝纫机9在将所述第一安装片16a的基部17(图6~7)以所需的缝制图案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15之后,将所述第二安装片16b的基部17以所需的缝制图案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15,然后,将所述第三~第五安装片16c、16d、16e的各自的基部17依次以所需的缝制图案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15。然后,该第一缝纫机7在本实施例中在与缝制开始大致相同的时间,按照被编程的结果,将所述第六~第九安装片16f、16g、16h、16i的各自的基部17(图6~7)依次按照所需的缝制图案缝制到所述边缘部分15。本实施例中,进行编程以使得通过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的对所述安装片16的所述基部17的所需的缝制基本同时完成。
这样,所述第二缝纫机9在所述边缘部分15的所述右侧部分15B(图1)进行所述缝制,且所述第一缝纫机7在所述边缘部分15的所述左侧部分15A(图1)进行所述缝制。并且,关于通过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的缝制,即便是在缝制开始之前存在些许的时间差,或者在缝制的中途存在若干的缝制停止时间,由两缝纫机进行的缝制也是大致同时地进行的。因此,与使用使托板q相对于固定在固定位置的一台缝纫机p能够横向移动的托板移动方式的所述缝制装置m1(图24)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生产率提高到2倍左右。另外,在利用托板移动方式的该缝制装置m1时,需要气囊主体a的长度的约2倍的设置空间,而在利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时,与该缝制装置m1相比,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由此,能够实现工厂内空间的每单位面积的成本降低、即能够实现设备成本的降低。以及,由于可以期望所述生产率的提高,所以可以期望缝制物的生产成本的降低。
另外,利用将2台缝纫机r1、r2固定在固定位置的所述缝制装置m2(图25)时,需要气囊主体a的长度的4倍左右的设置空间,而使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时,与该缝制装置m2的相比,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由此,能够实现工场内空间的每单位面积的成本降低、即能够实现设备成本的降低,从而可以期望缝制物的生产成本的降低。
实施例2
图12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中,在该直线状导轨6的缝制移动范围64的左端65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6的延伸方向外部延伸的第一退避轨道部66,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为了进行所述缝制而所述直线状导轨6在X方向上移动。另外,在该缝制移动范围64的右端67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6的延伸方向外部延伸的第二退避轨道部69。并且,设为:在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缝制中,一方面在所述第一缝纫机7发生故障时,如图13所示,其可以向该第一退避轨道部66移动以进行退避,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缝纫机9发生故障时,如图14所示,其可以向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69移动以进行退避,并且,没有故障的另一缝纫机在整个所述缝制移动范围64内进行所述缝制。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设为:使用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来进行所述托板3的移动作业,其中,所述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使该托板3按照上下循环移动路径62(图11)循环移动,但在本实施例中,设为:代替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而使用水平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71(图12)来进行所述托板3的移动,其中,所述水平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71使托板3按照水平循环移动路径70移动。
所述水平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71使所述托板3在所述水平循环移动路径70按所需顺序以在俯视下描画长方形的方式移动,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2中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如图12的(B)所示,该水平循环移动路径70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方边部72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后方边部73设为以所需间隔平行隔开。将该前方边部72的左侧部分72A设为第一作业位置75,将其右侧部分72B设为第二作业位置76,将所述后方边部73的右侧部分73A设为第三作业位置77,将其左侧部分73B设为第四作业位置79。而且,设为:在该第一作业位置75、该第二作业位置76、该第三作业位置77、该第四作业位置79中,使所述托板3暂时停止,以对位于所述第一作业位置75的所述托板3(设为3A)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2进行通过所述第一缝纫机7、第二缝纫机9进行的缝制。
在进行该缝制期间设为:将所述被缝制物2保持在位于所述第三作业位置77的所述托板3(设为3C)和位于所述第四作业位置79的所述托板3(设为3D)。然后,若完成了对保持于所述托板3A的被缝制物2的缝制,则将该托板3A移动至所述第二作业位置76,在该第二作业位置76,将缝制完成物从所述托板3(设为3B)除去,然后,该托板3移动到所述第三作业位置77而成为暂时停止状态,然后移动到第四作业位置79而成为暂时停止状态。
然后设为:在该第三作业位置77和该第四作业位置79,通过人工进行使所述托板3C、3D保持新的被缝制物2的作业,保持该被缝制物2的该托板3D移动到所述第一作业位置75,并以前述方式对该被缝制物2实施缝制。
这些托板3的移动例如能够使用具备能够上下运动且上表面部朝向一个方向环绕的环绕带的输送装置来进行。通过该输送装置上升,能够用该环绕带的上表面部支承所述托板3,通过在该状态下使该环绕带根据需要环绕,而能够使该托板3朝向所需行进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所说明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其具体说明。
在使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时,如上所述,采用了在所述直线状导轨6的所述缝制移动范围64的左端设置所述第一退避轨道部66的同时在该缝制移动范围64的右端设置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69的结构,因此,一方面,在所述第一缝纫机7发生故障时,如图13所示,能够使该第一缝纫机7移动到该第一退避轨道部66以进行退避,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缝纫机9发生故障时,如图14所示,能够使该第二缝纫机9移动到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69以进行退避。并且,能够通过没有故障的另一缝纫机在整个所述缝制移动范围64内继续所述缝制。
因此,在使用这种结构的缝制装置1时,存在如下优点:当在第一、第二缝纫机7、9中的任一方中发生故障时,能够不停止整个缝制装置的运转而通过没有故障的另一缝纫机来继续整体的缝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在构成为使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能够一起移动到所述第一、第二退避轨道部66、69中的任一方(例如为所述第一退避轨道部66)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通过使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起移动到该退避轨道部66,而能够对两台缝纫机集中进行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有无故障的确认、故障的消除。例如,在该退避轨道部66中,能够在进行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初始作业时的检查、清扫、缝纫机的缝制动作的调整的同时,还能够进行针等消耗部件的更换、发生了故障的缝纫机的修理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具备所述水平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71(图12)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缝制期间,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所述第二作业位置76的缝制完成物的取出作业、以及在所述第三作业位置77和第四作业位置79将被缝制物2保持于所述托板3的保持作业。这样,与在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使用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的缝制装置1的情况相比,在使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时,具有能够将作业者的作业场所从1处扩充到3处的优点。
例如,通过与图11所示的所述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对比来说明该优点的话,则如下述。即,在利用该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在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缝制期间进行将被缝制物2保持于所述托板3的保持作业,从而有时发生像不得不白白停止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缝制动作这样的问题。对此,在利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时,由于以前述方式扩充了作业场所,而能够连续地进行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缝制动作。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由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带来的提高所述生产率的优点。
实施例3
图16~19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的其它方式的图,沿着X方向延伸的所述直线状导轨6由单独构成的第一直线状导轨80和第二直线状导轨81构成。现在,设为使所述第一缝纫机7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该第一直线状导轨80由前后配置的第一导轨82和第二导轨83构成,使所述第二缝纫机9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所述第二直线状导轨81由前后配置的第一导轨85和第二导轨86构成。另外,在图16~18中,为了便于说明,用粗实线图示出与所述第一缝纫机7相关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所述缝纫机主体11以及所述第一直线状导轨80,并且,为了便于说明,用细的实线图示出与所述第二缝纫机9相关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所述缝纫机主体11以及构成所述第二直线状导轨81的后述的第二导轨86,下面进行说明。
在图16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中,将所述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所述第一导轨85配置在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涉及的所述第一导轨82的后侧,并将所述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所述第二导轨86配置在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涉及的所述第二导轨83的后侧。在该情况下,所述两缝纫机主体11、11如在图16中用箭头所示,其能够朝向保持于所述托板3的被缝制物2前进。
在图17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中,将所述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所述第一、第二导轨85、86配置在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涉及的所述第一、第二导轨82、83之间。在该情况下,所述两个缝纫机主体11、11如在图17中用箭头所示,其能够朝向保持于所述托板3的被缝制物2前进。
图18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是示出将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涉及的第一、第二导轨中的一条与所述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第一、第二导轨中的一条共用的情况的例子的装置。具体而言,将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涉及的所述第一导轨82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所述第一导轨85设为共用的导轨,并且将所述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所述第二导轨86配置在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涉及的所述第二导轨83的后侧。这样,将第一导轨82、85设为共用而构成的情况也相当于所述第一直线状导轨80与所述第二直线状导轨81为独立的情况。
在图19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中,在缝制台部5的两侧分别平行地配置有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涉及的第一直线状导轨80和第二缝纫机9所涉及的第二直线状导轨81,该第一直线状导轨80由沿着X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82和第二导轨83构成。另外,该第二直线状导轨81由沿着X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85和第二导轨86构成。在该情况下,如在图19中用箭头所示,所述缝纫机主体11、11能够朝向保持于所述托板3的被缝制物2前进。设置有所述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在该两个缝纫机7、9沿着所述X方向在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状导轨80、81往复移动时不会碰撞。
在图16~19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中,也与实施例1、2同样地,在第一、第二缝纫机7、9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第一直线状导轨80、所述第二直线状导轨81的一侧超过其中央部而向另一侧移动,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通过程序控制而在XY方向上根据所需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缝制。另外,在这些缝制装置1中,也与在实施例2中具体说明的同样,能够设置按所需构成且按所需作用的所述第一、第二退避轨道部66、69。另外,与图11所示同样地,能够附设上下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63,另外,与图12所示同样地,能够附设水平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71。
实施例4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所述实施例示出的内容,能够在“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若要举其一例的话,则如下所述。
(1)被设置为位于所述直线状导轨6(在图1~2中,由所述第一导轨19和所述第二导轨20构成)的、在所述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有时也被设定为在所述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例如,即便是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被缝制物2的长度较长且缝制部位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该多台缝纫机更高效地进行该缝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存在因被缝制物引起的缝制部位的缝制量在所述左侧部分15A较多的情况、缝制部位的缝制量在所述右侧部分15B较多的情况,所以有时也会使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台数不同,比如仅将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中的一方设为多台、另一方设为一台等。另外,关于所述第一缝纫机7、所述第二缝纫机9,在将通过它们进行的被缝制物的缝制指定为仅对所述托板的边缘侧的部分进行缝制的情况下,有时也将所述臂部27(图3~4)的长度设定得较短。
(2)图20~21为示出所述移动支承台10的其它方式的图,该移动支承台10呈门形状。更具体而言,该移动支承台10由在所述托板3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3的上横跨部件90、和配设在其下方且与该上横跨部件90实质上一体化而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3的下横跨部件91构成。而且,在该上横跨部件90上设置有收纳针杆驱动机构的上收纳部92,其中,所述针杆驱动机构构成可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所述缝纫机主体11,并使缝纫机针30上下运动,并且,在所述下横跨部件91设置有下收纳部93,其中,所述收纳部93收纳构成所述缝纫机主体11的、供给下线的针筒。并且,该上、下收纳部92、93通过程序控制而在所述XY方向上同步移动。
另外,在所述上横跨部件90的两端侧94、94向下方突出设置有脚柱部95、95,所述移动支承台10如上所述呈门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横跨部件91的两端96、96与该脚柱部95、95的例如内表面部直接连结,由此,该下横跨部件91实质上与所述上横跨部件90一体化。
在所述下横跨部件91实质上与所述上横跨部件90一体化的方式中,包括如下构成的方式,即,即使该下横跨部件91的两端96、96未与所述脚柱部95、95直接连接,该下横跨部件91也能够与该上横跨部件90同步地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门形状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中,该两个脚柱部96、96的下端部分由沿着所述缝制台部5的前后的边缘部97、97(图20)设置的所述直线状导轨6引导而能够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因此,该第一、第二缝纫机7、9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根据所需进行移动,由此能够进行基于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的缝制。在此,所述“沿着边缘部97、97设置”包括在该边缘部97的外侧沿着该边缘部设置的情况、和在该边缘部97的内侧沿着该边缘部设置的情况。
所述上收纳部92在所述上横跨部件90的下表面部、侧面部等所需部位例如设置于该侧面部99,并且能够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下收纳部93也同样设置于所述下横跨部件91,能够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使所述上、下收纳部92、93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单元除了能够通过驱动螺杆轴的正反旋转构成的单元之外,还能够采用使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的单元、使用定时带的移动单元等公知的各种单元来构成。
如此,在将所述移动支承台10构成为呈门形状时,能够将所述上横跨部件90的下侧的整个空间作为缝制区域,因此,具有即使是大致遍及该下侧的整个空间的宽幅的被缝制物也具有能够无障碍地对其进行缝制的优点。另外,即使所述上横跨部件90的长度较长,由于其两端侧94、94借助所述脚柱部95、95由所述直线状导轨6支承,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缝制中的所述针杆驱动机构,因而,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通过所述第一缝纫机7、第二缝纫机9进行的缝制。
在将所述移动支承台10构成为门形状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设为一台或在所述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在图20中,示出了均为多台的情况,构成该第一缝纫机7和该第二缝纫机9的所述门形状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例如分别设置有两台。
(3)将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构成为能够在同一直线状导轨6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情况下的该直线状导轨6只要能够使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在X方向上稳定地行进,则并不限定所述第一、第二导轨19、20的条数,也可以用1条导轨构成。
另外,以单独的第一、第二直线状导轨80、81构成所述直线状导轨6时的该第一、第二直线状导轨80、81只要能够使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在X方向上稳定地行进,则例如在图17中的所述第二直线状导轨81、在图19中的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状导轨80、81也可以分别通过1条导轨构成。
(4)只要能够使设置有所述缝纫机主体11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在所述Y方向上稳定地行进,则可以构成为用1条轨道兼作图9~10示出的所述第一轨道40和所述第二轨道41。
(5)在用所述齿条21和小齿轮22构成使构成所述第一、第二缝纫机7、9的所述移动支承台10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单元的情况下,通过结构的简化,可以期望缝制装置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故而优选。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该齿条2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9或所述第二导轨20。
另外,可以将使用滚珠螺杆的移动单元、使用定时带的移动单元等公知的各种单元用作使所述移动支承台10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单元。
(6)在使所述基座部件23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单元中,除了使用所述的由滚珠螺杆等构成的驱动螺杆轴47的单元以外,还可以采用使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的单元、使用同步带构成的单元等使用公知的各种单元而构成。
(7)所述第一缝纫机7和所述第二缝纫机9的用于缝制的动作是多样的,必要时在使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工作的情况下进行该动作。因此,本发明的缝制能够在进行程序控制以使得能够尽量缩短所述被缝制物2的缝制时间的方式下进行。
(8)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虽然适合在制造所述帘式气囊时使用,但也优选应用于对一般的帘的上边缘部分遍及其全长实施期望的缝制的情况、长度较长的被缝制物实施刺绣的情况等长度较长且缝制工序较多的情况。
(9)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装置中,作为所述长条被缝制物2,例如还包含通过将短条被缝制物片在一条直线上排列多个而整体为长条的被缝制物。在该情况下,能够一次性对多个短条被缝制物片进行缝制,能够进行多连片缝制。
附图标记说明
1缝制装置,2被缝制物,3托板,5缝制台部,6直线状导轨,7第一缝纫机,9第二缝纫机,10移动支承台,11缝纫机主体,13气囊主体,15边缘部分,16安装片,17基部,19第一导轨,20第二导轨,21齿条,22小齿轮,66第一退避轨道部,69第二退避轨道部,71水平循环移动型的托板移动装置,75第一作业位置,76第二作业位置,77第三作业位置,79第四作业位置,80第一直线状导轨,81第二直线状导轨,90上横跨部件,91下横跨部件,92上收纳部,93下收纳部,95腿柱部,97边缘部。

Claims (8)

1.一种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上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
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
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缝纫机、该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2.一种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上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
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朝向保持于所述托板的被缝制物前进且两个该缝纫机的前进方向相同,
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缝纫机、该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3.一种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同一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备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上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
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朝向保持于所述托板的被缝制物前进且两个该缝纫机的前进方向相同,
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缝纫机、该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4.一种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将保持被缝制物的托板设置成固定状态的缝制台部,设置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轨,并以位于该直线状导轨的在该X方向上观察到的左右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一缝纫机、和一台或在该X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台第二缝纫机,该直线状导轨由在X方向上延伸的单独的第一直线状导轨和第二直线状导轨构成,在该第一直线状导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缝纫机,并且在该第二直线状导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缝纫机,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具有能够在该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支承台,在该移动支承台设置有能够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缝纫机主体,
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均能够在沿着X方向延伸的同一缝制区域中进行缝制,
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只要不相互碰撞就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第一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程序控制其任一方能够从所述直线状导轨的一侧越过其中央部向其另一侧移动,并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安全装置以使得该第一缝纫机与该第二缝纫机不会碰撞,该第一缝纫机、该第二缝纫机通过程序控制在XY方向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来进行基于该第一缝纫机和该第二缝纫机的缝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直线状导轨的缝制移动范围的左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退避轨道部,并且在该缝制移动范围的右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退避轨道部,其中,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为了所述缝制而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X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一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一缝纫机移动到该第一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另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二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二缝纫机移动到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并且使没有故障的另一个缝纫机在整个所述缝制移动范围内进行所述缝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直线状导轨的缝制移动范围的左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退避轨道部,并且在该缝制移动范围的右端设置有朝向该直线状导轨的延伸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退避轨道部,其中,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为了所述缝制而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X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进行缝制中,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一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一缝纫机移动到该第一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另一方面,当在所述第二缝纫机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第二缝纫机移动到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以进行退避,并且使没有故障的另一个缝纫机在整个所述缝制移动范围内进行所述缝制,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一起移动到所述第一退避轨道部或所述第二退避轨道部中的任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装置具备水平循环移动路径,所述水平循环移动路径用于使所述托板以在俯视下描画长方形的方式按所需顺序进行移动,在该水平循环移动路径中,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所需间隔而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边部和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边部,
将该前边部的左侧部分设为第一作业位置,将其右侧部分设为第二作业位置,将所述后边部的右侧部分设为第三作业位置,将其左侧部分设为第四作业位置,在该第一作业位置、该第二作业位置、该第三作业位置以及该第四作业位置使所述托板暂时停止,并针对位于所述第一作业位置的所述托板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进行基于所述第一缝纫机、所述第二缝纫机的缝制,在进行该缝制期间,使新的所述被缝制物保持在位于所述第三作业位置和所述第四作业位置的所述托板,在所述第一作业位置中,若完成了对保持于所述托板的被缝制物的缝制,则该托板移动到所述第二作业位置以成为临时停止状态,在该第二作业位置中,将缝制完成物从所述托板除去,然后该托板移动到所述第三作业位置以成为临时停止状态,然后移动到第四作业位置以成为临时停止状态,在该第三作业位置和该第四作业位置中,将被缝制物保持在所述托板,并将保持有该被缝制物的该托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作业位置,如前述方式对该被缝制物实施缝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在所述直线状导轨上沿着所述X方向往复移动的所述移动支承台具备:上横跨部件,在所述托板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以及下横跨部件,配设在所述上横跨部件的下方并在前后方向上横跨该托板,所述下横跨部件实质上与所述上横跨部件一体化,
在该上横跨部件以能够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有上收纳部,所述上收纳部收纳构成所述缝纫机主体并使缝纫机针上下运动的针杆驱动机构,并且,在所述下横跨部件以能够在所述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构成有下收纳部,所述下收纳部构成所述缝纫机主体并收纳供给底线的针筒,该上收纳部、该下收纳部通过程序控制能够在所述XY方向上同步地移动,
在所述上横跨部件的两端侧向下方突出设置有脚柱部,两个该脚柱部的下端部分由沿着所述缝制台部的前后的边缘部设置且在X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直线状导轨引导,由此能够在所述X方向上往复移动。
CN201980036767.0A 2018-09-20 2019-09-18 缝制装置 Active CN112243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5777 2018-09-20
JP2018-175777 2018-09-20
JP2019-027546 2019-02-19
JP2019027546A JP6627003B1 (ja) 2018-09-20 2019-02-19 縫製装置
JP2019-087334 2019-05-07
JP2019087334A JP6603905B1 (ja) 2018-09-20 2019-05-07 縫製装置
JP2019-166135 2019-09-12
JP2019166135A JP6710399B1 (ja) 2019-09-12 2019-09-12 縫製装置
PCT/JP2019/036487 WO2020059733A1 (ja) 2018-09-20 2019-09-18 縫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3468A true CN112243468A (zh) 2021-01-19
CN112243468B CN112243468B (zh) 2022-10-04

Family

ID=69887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6767.0A Active CN112243468B (zh) 2018-09-20 2019-09-18 缝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7944B2 (zh)
EP (1) EP3819415B1 (zh)
CN (1) CN112243468B (zh)
WO (1) WO2020059733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448A (ja) * 1990-05-22 1992-01-29 Aisin Seiki Co Ltd 自動縫製装置
JPH0595478U (ja) * 1992-05-20 1993-12-27 株式会社大澤ミシン商会 自動縫製機のミシン自動位置決め装置
JP2007153480A (ja) * 2005-12-01 2007-06-21 Daifuku Co Ltd 物品搬送設備
CN101003292A (zh) * 2006-12-27 2007-07-25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摩托车装配与检测一体化地面水平循环柔性生产线
US20080003083A1 (en) * 2005-08-01 2008-01-03 Worthwhile Products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EP2392526A1 (en) * 2010-06-03 2011-12-07 CPM Handling Technology S.R.L. An industrial storage plant for objects
CN204434920U (zh) * 2014-12-18 2015-07-01 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 双机头绗缝机构
CN107618708A (zh) * 2017-09-08 2018-01-23 深圳市普特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回形传送装置
CN206939612U (zh) * 2017-05-24 2018-01-30 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 穿梭车输送系统
CN108085876A (zh) * 2016-11-22 2018-05-29 苏州三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龙门架移动式单针绗缝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34988C3 (de) * 1985-10-01 1995-02-09 Cramer Anton Gmbh Co Kg Steppeinrichtung zum Nähen von Steppmustern
DE4431318C2 (de) * 1994-09-02 1997-05-28 Ksl Keilmann Sondermaschinenba Nähvorrichtung
US6129031A (en) * 1999-11-16 2000-10-10 The Boeing Company Robotic stitching apparatus and end effector therefor
US6729255B2 (en) * 2002-01-31 2004-05-04 Melco Industries, Inc. Synchronizing independent stitching machines
JP2010507822A (ja) * 2006-10-26 2010-03-11 シーリア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コンテンツ生成システム
WO2008065964A1 (fr) 2006-11-30 2008-06-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Ensemble airbag rideaux
US10136949B2 (en) * 2015-08-17 2018-11-27 Ethicon Llc Gathering and analyzing data for robotic surgical systems
KR101966741B1 (ko) * 2017-01-10 2019-08-13 에이비에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커튼 에어백용 봉제장치
JP2018153535A (ja) 2017-03-21 2018-10-04 株式会社松屋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縫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448A (ja) * 1990-05-22 1992-01-29 Aisin Seiki Co Ltd 自動縫製装置
JPH0595478U (ja) * 1992-05-20 1993-12-27 株式会社大澤ミシン商会 自動縫製機のミシン自動位置決め装置
US20080003083A1 (en) * 2005-08-01 2008-01-03 Worthwhile Products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JP2007153480A (ja) * 2005-12-01 2007-06-21 Daifuku Co Ltd 物品搬送設備
CN101003292A (zh) * 2006-12-27 2007-07-25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摩托车装配与检测一体化地面水平循环柔性生产线
EP2392526A1 (en) * 2010-06-03 2011-12-07 CPM Handling Technology S.R.L. An industrial storage plant for objects
CN204434920U (zh) * 2014-12-18 2015-07-01 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 双机头绗缝机构
CN108085876A (zh) * 2016-11-22 2018-05-29 苏州三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龙门架移动式单针绗缝机
CN206939612U (zh) * 2017-05-24 2018-01-30 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 穿梭车输送系统
CN107618708A (zh) * 2017-09-08 2018-01-23 深圳市普特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回形传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志龙,马嵩甜: "《服装实用工艺》", 28 February 1994, 上海文化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19415A1 (en) 2021-05-12
EP3819415B1 (en) 2023-11-22
WO2020059733A1 (ja) 2020-03-26
US20210079574A1 (en) 2021-03-18
CN112243468B (zh) 2022-10-04
US11427944B2 (en) 2022-08-30
EP3819415A4 (en) 2022-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5884B2 (en) Machine tool
CN101348974B (zh) 缝纫机的绣花框移动装置
US9187853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same
US20120145060A1 (en) Sew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same
US8640638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KR200350914Y1 (ko) 자수기
CN102066050B (zh) 用于加工工件、尤其板材的方法和机械装置
CN112243468B (zh) 缝制装置
JP6710399B1 (ja) 縫製装置
US5333561A (en) Apparatus for shifting sewing position in a sewing machine
KR20120064010A (ko) 재봉기 및 그의 구동 제어방법
JP6627003B1 (ja) 縫製装置
JP6603905B1 (ja) 縫製装置
CN109070303A (zh) 具有计算机化数控组件的用于加工玻璃板的机器及相关生产方法
JP2018153535A (ja) 縫製装置
JP3219406U (ja) 縫製装置
JP2009517221A (ja) 隣接するワークを繰返し機械加工するための装置
US6920837B2 (en) Sewing machine
KR101966741B1 (ko) 커튼 에어백용 봉제장치
JP6842506B2 (ja) 洗浄機及び洗浄方法
US20060137584A1 (en) Sewing machine
JPS62120882A (ja) ミシン
JPS6176192A (ja) 縫製装置
KR100435212B1 (ko) 두 개의 작업대가 장착된 3축 제어로봇
KR100228850B1 (ko) Y축 전후좌우 이동형 취출로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