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8917B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8917B
CN112238917B CN202010646061.0A CN202010646061A CN112238917B CN 112238917 B CN112238917 B CN 112238917B CN 202010646061 A CN202010646061 A CN 202010646061A CN 112238917 B CN112238917 B CN 112238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rotruding
view
rear wheel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60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8917A (zh
Inventor
泷口亲司
沼田威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38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8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8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8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0/00Arrangements of air clea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下构件(29),其面向车辆下方;以及动力单元(U),其位于所述下构件(29)的后方,使后轮(WR)产生驱动力,所述下构件(29)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下方的下表面部(29b1),在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后端(29b2)与所述后轮(WR)之间具备所述动力单元(U)的构成部件(26a),所述构成部件(26a)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73),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由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所述后端(29b2)前低后高地延伸的第一假想线(T2)、通过所述后轮(WR)的车轴(AR)且与车辆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二假想线(T4)、通过所述后端(29b2)且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的第三假想线(T5)围成的区域(A5)内。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如日本国特表2018-513048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以往大多公开有设置内挡泥板的结构作为防止伴随着车轮的旋转的雨水等的飞散的结构。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以往那样的结构中,对于从地板下等飞散来的雨水或泥砂等说不上是有效的防御对策,有时会给后轮周围的功能部件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如整体摆动车辆那样在后轮侧方配置空气滤清器的结构中,从地板下飞散的异物有时会成为阻碍空气滤清器处的进气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车身下方飞溅的异物的飞散的跨骑型车辆。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具备:下构件(29),其面向车辆下方;以及动力单元(U),其位于所述下构件(29)的后方,使后轮(WR)产生驱动力,所述下构件(29)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下方的下表面部(29b1),在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后端(29b2)与所述后轮(WR)之间具备所述动力单元(U)的构成部件(26a),所述构成部件(26a)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73),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由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所述后端(29b2)前低后高地延伸的第一假想线(T2)、通过所述后轮(WR)的车轴(AR)且与车辆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二假想线(T4)、以及通过所述后端(29b2)且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的第三假想线(T5)围成的区域(A5)内。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以上述第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前高后低地倾斜。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以上述第二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相对于水平面以小于45度的角度前高后低地倾斜,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比与所述第一假想线(T2)正交的正交线(T3)更偏靠水平地放平倾斜而配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以上述第一至第三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突出部(73)将朝向所述下表面部(29b1)侧的面形成为平面或凹面。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以上述第一至第四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下构件(29)具备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所述后端(29b2)向上方立起的后端立起部(29b),所述突出部(73)配置在上下方向位置与所述后端立起部(29b)重叠的高度。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以上述第一至第五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在从相对于所述突出部(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使从所述构成部件(26a)立起的立起高度互不相同。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以上述第一至第六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在从相对于所述突出部(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使至少一部分露出。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以上述第一至第七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使从所述构成部件(26a)立起的立起方向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第九方案以上述第一至第八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冷却风扇,其向所述动力单元(U)和所述动力单元(U)的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输送冷却风;以及作为所述构成部件(26a)的罩构件(26a),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冷却装置的散热部(26)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突出部(73)设置于所述罩构件(26a)。
本发明的第十方案以上述第一至第九方案的跨骑型车辆为基础,可以是,所述动力单元(U)具备内燃机(E),在车宽方向上隔着所述后轮(WR)而与所述构成部件(26a)相反的一侧具备对向所述内燃机(E)供给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25)。
根据上述第一方案,在面向车辆下方的下构件的后端与后轮之间配置动力单元的构成部件,在该构成部件设置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由前低后高的第一假想线、通过后轮车轴的垂直的第二假想线以及通过所述后端的水平的第三假想线围成的三角形状的区域内。所述区域是在车辆行驶时雨水、泥砂等异物在下构件的后方飞溅的区域,设置于构成部件的突出部作为遮蔽物而存在于该区域。由此,飞溅的异物碰到突出部而向下方落下,抑制异物的进一步的飞散,能够抑制后轮周边的污垢。此外,在整体摆动式车辆中在后轮侧方具备空气滤清器等进气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飞散物对进气部件的影响。
根据上述第二方案,由于抑制从车辆下方的飞溅的突出部前高后低地倾斜,因此前低后高地飞溅的异物向后下方落下。此时,与承受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的情况相结合,能够使碰到突出部的异物有效地向后下方落下。
根据上述第三方案,突出部以小于45度的仰角倾斜,因此能够抑制飞溅的异物向车辆前方弹回。突出部相比于与所述第一假想线正交的正交线进一步地将倾斜放平,因此容易使以沿着后端立起部的方式飞溅的异物向下方落下。
根据上述第四方案,突出部的朝向下表面部侧的面形成为平面或凹面,因此与该面为凸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飞溅的异物不搪开地承接并使其落下。
根据上述第五方案,突出部使上下方向位置与下构件的后端立起部重叠,因此与突出部和后端立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情况相比,起到以下的效果。即,能够在从后端立起部飞溅多的高度处有效地承接异物。
根据上述第六方案,多个单位突出部使从构成部件立起的立起高度互不相同,因此能够根据突出部设置部位使突出部的立起高度增减,并能够在整体上以大面积承接飞溅的异物。
根据上述第七方案,在从垂直的方向观察突出部时,多个单位突出部分别未被其他的单位突出部全部隐藏而使至少一部分露出,因此能够使各个单位突出部为小型而容易成形,并能够在突出部整体以大面积承接飞溅的异物。
根据上述第八方案,由于多个单位突出部的从构成部件立起的立起高度相互平行,因此能够实现构成部件的成型的容易化。
根据上述第九方案,由于突出部设置于覆盖冷却风扇和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罩构件,因此能够在形状自由度比较高的罩构件一并形成突出部。因此,能够不使部件个数增加而容易地设置突出部。
根据上述第十方案,在隔着后轮而与构成部件相反的一侧具备空气滤清器的结构中,通过构成部件侧的突出部抑制飞溅的异物的飞散,由此起到以下的效果。即,通过构成部件侧的突出部抑制飞溅的异物的飞散,从而能够抑制飞散的异物由于后轮的旋转产生的紊流而到达空气滤清器侧并对进气造成影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消声器周边的右侧视图。
图3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后轮周边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消声器周边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消声器以及排气管的右侧视图。
图6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消声器以及排气管的俯视图。
图7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消声器以及排气管的主视图。
图8是图5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图8的整流结构部分的剖视图,(a)、(b)表示比较例,(c)表示实施方式。
图10是相当于图4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相当于图3的作用说明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罩周边的右侧视图。
图13是上述散热器罩的右侧视图。
图14是上述散热器罩的XIV向视图。
图15是图13的XV-XV剖视图。
图16是上述散热器罩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主支架的俯视图。
图18是上述主支架的右侧视图。
图19是相当于上述图10的作用说明图。
图20是上述散热器罩的止水壁周边的右侧视图。
图21是表示上述散热器罩的止水壁的配置区域的右侧视图。
图2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主支架周边的左侧视图。
图23是上述主支架周边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车辆整体>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1在车身框架F的前端部具备头管13。对前轮WF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1以及转向手柄12能够转向地支承于头管13。摆动式动力单元(以下,称为动力单元U。)的前部下侧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身框架F的下部。机动二轮车1是具备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内燃机)E与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相对于车身框架F(车身主体)一体摆动的动力单元U的整体摆动式的跨骑型车辆。
一并参照图3,动力单元U是在前部配置有作为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的发动机E,在后部左侧配置有对发动机E的输出进行变速的变速器M的一体的单元。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车轴(后轮车轴AR)支承于变速器M的后部。动力单元U的前部下侧经由悬架连杆等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例如车身框架F的下部的支承部。动力单元U的后端部经由作为缓冲装置的后减振器9支承于车身框架F的后端部。图3中的线CL表示车身左右中心。
如图1所示,车身框架F具备从头管13向后下方延伸的向下框架14、从向下框架14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15、从下框架15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框架16。乘员用的左右踏脚板19经由未图示的托架而支承于后框架16的前部。乘员用的左右踏脚板19能够在实质上水平地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使用状态与前低后高地倾斜的折叠状态之间转动。图1示出折叠状态的踏脚板19。
车身框架F的周围由车身罩27覆盖。具有乘员就座用的前后就座面的座椅28支承于车身罩27的后部上方。车身罩27具备就座于座椅28的驾驶者放脚的踏板(下构件)29、与踏板29的前方相连的前躯干FB、以及与踏板29的后方相连的后躯干RB。踏板29的上方且座椅28与转向手柄12之间设为乘员容易跨骑车身的跨骑空间。
后躯干RB具有向踏板29的上方立起的前部RB1和从前部RB1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部RB2,在侧视观察下呈大致L字状。在后躯干RB的前部RB1后方且后部RB2下方,通过后躯干RB内的内罩(未图示)以及从后躯干RB的后部RB2下表面向后下方延伸的后挡泥板31,划定出将后轮WR收纳成能够摆动的轮胎室WH。图中的符号32表示形成后躯干RB的左右侧面的后侧罩,符号32a表示后躯干RB的前部RB1的后侧罩32的后缘(以下,称为后躯干RB的前部后缘。)。后躯干RB的前部后缘32a在侧视观察下向后轮WR的轮胎前端(相当于后轮WR最前端)的前方分离。折叠状态的踏脚板19的后缘以重叠的方式配置于后躯干RB的前部后缘32a。
踏板29例如遍及车身的低地板部的左右宽度而呈平坦状,形成低地板部的实质上水平的上表面(地板面29a)。需要说明的是,踏板29可以在踏板29的左右中央具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
机动二轮车1是具有供驾驶者放脚的踏板29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踏板29的上表面(放脚面)29a在侧视观察下稍微前低后高地倾斜。在踏板29的下表面侧的后部形成有与上表面29a相比呈急倾斜并前低后高地倾斜的下表面后部29b。
踏板29在前轮WF以及后轮WR之间位于车身(车身罩27)的最下端部。踏板29具有:在车身的最下端部实质上呈水平地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表面部(底边部)29b1;以及从下表面部的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的方式立起的下表面后部(后端立起部)29b。下表面部29b1面向车辆下方的路面。下表面部29b1并不限定于具备与路面正对的面(相当于水平面)的结构,只要形成与垂直面相比向下的面即可。
<动力单元>
如图1~图3所示,动力单元U一体地具备前部的发动机E和在后部左侧收纳变速器M的变速器箱35。
发动机E是使未图示的曲轴的旋转中心轴线沿着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四冲程单缸发动机,使气缸部22从曲轴箱21的前端部朝向前方实质上水平地(详细而言稍微前高后低地倾斜)突出。
在曲轴箱21的左侧部一体形成有向左方伸出之后向后方延伸的作为后臂的箱主体36。箱主体36向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箱罩37从车宽方向外侧安装于该开放部分。通过箱主体36以及箱罩37构成收纳变速器M的变速器箱35。
变速器M是遍及变速器箱35的侧视观察的长度方向被收纳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变速器M具备:收纳于变速器箱35的前部内且与曲轴同轴地配置的驱动滑轮;收纳于变速器箱35的后部内的从动滑轮;以及卷挂于驱动滑轮以及从动滑轮的环状的V带(传动带)(均未图示)。在向变速器箱35的后部右侧突出的后轮车轴AR(输出轴)安装有能够一体旋转的后轮WR。
在曲轴箱21的右侧配置有发动机E冷却用的散热器(散热部)26。在散热器26的车宽方向外侧装配有具有带百叶窗的开口的散热器罩(罩构件)26a。散热器26以及散热器罩26a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踏板29的下表面后部29b与后轮WR之间。散热器26是发动机E的冷却装置的散热部,散热器26以及将散热器26覆盖的散热器罩26a可以当作动力单元U的构成部件。
散热器罩26a以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散热器26的方式设置。在机动二轮车中,当通过发动机E的驱动而未图示的曲轴旋转,安装于曲轴的右端部的未图示的冷却风扇旋转时,从散热器罩26a的外部气体取入口向罩内侧取入外部气体。通过将该外部气体向罩内侧的散热器26供给,将在散热器26中流动的冷却水冷却而用于发动机冷却。所述冷却风扇可以不向散热器26而直接向发动机E供给冷却风。
在曲轴箱21的后部右侧固定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辅助臂38的前端部。辅助臂38在后端部对后轮车轴AR的右端部进行支承。辅助臂38与变速器箱35一起构成对后轮WR进行支承的摆臂。在变速器箱35以及辅助臂38的各后端部连结有左右一对后减振器9的下端部。左右后减振器9的上端部与左右后框架16的后端部分别连结。图中的符号39表示能够一体摆动地安装于动力单元U并覆盖后轮WR的前上部的内挡泥板,符号CA表示支承在辅助臂38的后部上方的制动钳。
参照图3,在发动机E的气缸部22的上方配置有作为进气类部件的节气门区24。节气门区24的下游侧即前端部经由未图示的绝缘体而连接于气缸部22的上部(气缸盖的进气门)。节气门区24的上游侧即后端部经由连接管25a连接空气滤清器25。空气滤清器25对向发动机E供给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连接管25a在节气门区24的后方在俯视观察下向左方弯曲,与配置在变速器箱35的上方的空气滤清器25的前端部连接。图中的符号25b表示收纳在空气滤清器25内的元件。
以下,将从空气滤清器25到进气门的部件称为用于进行向发动机E的进气的进气部件。位于进气类部件的最上游的进气口25c配置在空气滤清器25的外侧部。进气类部件可以是包含化油器的部件。
在气缸部22的下部(气缸盖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41。排气管41在气缸部22的下方向后方弯曲延伸,大致在散热器26的下方位置向后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弯曲延伸。排气管41的后端部与配置在后轮WR右侧的消声器(消声器)42的前端部连接。消声器42、散热器26以及散热器罩26a在车宽方向上隔着后轮WR而配置在与空气滤清器25相反的一侧。即,消声器42、散热器26以及散热器罩26a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方,空气滤清器25配置在后轮WR的左侧方。
<消声器>
如图5~图8所示,消声器42具备:呈圆筒状的外观的消声器主体(消声器主体)43;以及覆盖消声器主体43的从上方到车宽方向外侧方的范围的消声器罩(罩构件)51。
消声器主体43沿着其中心轴线C1呈直线状地延伸,以前低后高的倾斜姿势搭载于车身。消声器主体43例如使中心轴线C1与车身侧面平行地配置。以下,有时将在侧视观察下沿着轴线C1的前后方向称为消声器前后方向,将在侧视观察下与轴线C1正交的上下方向称为消声器上下方向。
消声器主体43具备沿着中心轴线C1的筒体44、将筒体44的前端部闭塞的前盖45、以及将筒体44的后端部闭塞的端盖46。筒体44设为具有内筒44a以及外筒44b的双重管结构。前盖45呈越靠后侧则越扩径的锥状。在前盖45的前端部连接排气管41。图中的符号41a表示排气管41中的与发动机E连接的基端部。端盖46呈越靠后侧则越缩径的锥状。在端盖46的后端部配置排气口。消声器主体43具有例如将筒体44的内部空间在消声器前后方向上划分成多个膨胀室并使多个膨胀室适当连通的基本结构。
在筒体44的外周固定有向辅助臂38安装用的三个固定托架47a、47b、47c以及消声器罩51安装用的两个罩托架48a、48b。各固定托架47a、47b、47c例如使用沿着车宽方向的螺栓而紧固于辅助臂38。各罩托架48a、48b例如通过沿着消声器主体43的径向的螺丝将消声器罩51紧固固定。为了便于图示,有时对紧固于罩托架48a、48b的螺丝标注符号。
消声器主体43进而消声器42通过将其前端部连接于排气管41并将多个固定托架47a、47b、47c紧固于辅助臂38,从而能够一体摆动地安装于动力单元U。图1、图2所示的机动二轮车1表示例如空车1G状态。在图示状态下,消声器42成为使轴线C1前低后高的倾斜姿势。
<消声器罩>
如图5~图8所示,消声器罩51具有超过消声器主体43的前后端的长度并沿着轴线C1方向延伸。消声器罩51空出大致恒定的间隙地将消声器主体43的从上方到车宽方向外侧的范围覆盖。
消声器罩51中的从上方覆盖消声器主体43的上表面部52在车宽方向内侧形成内侧缘52a。内侧缘52a在俯视观察下大致沿着轴线C1(详细而言以越靠后侧则越稍微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延伸。内侧缘52a在俯视观察下位于比轴线C1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在上表面部52中的与固定托架47a重叠的部位,从上方覆盖固定托架47a附近的内侧檐部52b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上表面部52在形成内侧檐部52b的部位处在侧视观察下相对于轴线C1向上倾斜,且在比固定托架47a靠前方的位置处相对于轴线C1向下倾斜。以下,在上述的倾斜部之中,将后者(比固定托架47a靠前方的倾斜部)称为前低后高倾斜部53,将前者(形成内侧檐部52b的部位)称为前高后低倾斜部54。前低后高倾斜部53的前端53a位于比消声器主体43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前低后高倾斜部53的前端53a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比轴线C1靠上方的位置。在前低后高倾斜部53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缘部53b形成有后述的整流结构61。
在上表面部52中的由于两倾斜部53、54而隆起的隆起部55形成有在侧视观察下与隆起部55相匹配的前后长的三角形状的开口部55a。开口部55a沿着车宽方向将隆起部55的内侧贯通,能够进行从车宽方向外侧相对于固定托架47a的紧固作业。上表面部52的后端在消声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消声器主体43的后端部(端盖46)靠后方的位置。在上表面部52的后端部形成有在侧视观察下相对于轴线C1向下倾斜的后端檐部56。
消声器罩51中的从侧方覆盖消声器主体43的侧面部57在下方侧形成有沿着轴线C1的前低后高的下缘57a。下缘57a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比轴线C1靠下方的位置。下缘57a的后端在侧视观察下延伸至与消声器主体43的后端部(端盖46)重叠的位置。在侧面部57的后端部形成有在俯视观察下相对于轴线C1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侧面倾斜部58。侧面倾斜部58与后端檐部56连续地形成,它们使消声器罩51的后端部呈锥状地缩径。侧面倾斜部58的后端缘58a以在侧视观察下从下缘57a的后端向上方、相对于消声器上下方向越靠上侧则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延伸。侧面倾斜部58的后端缘58a与上表面部52的后端檐部56的后端缘56a相连。上表面部52的后端缘56a以及侧面部57的后端缘58a形成消声器罩51的连续的后端缘。
下缘57a的前部57d在侧视观察下在比消声器主体43的前端部(前盖45)靠后侧的位置向上弯曲,并且在俯视观察下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与下缘57a的前部的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相应,侧面部57的前部57e在俯视观察下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下缘57a的前端57b位于比消声器主体43的前端部靠前方的位置。下缘57a的前端57b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比轴线C1靠上方的位置。前端缘57c从下缘57a的前端57b朝向上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前端缘57c以在侧视观察下相对于消声器上下方向越靠上侧则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前端缘57c与前低后高倾斜部53的前端53a连接。前端缘57c也是消声器罩51的前端缘。
<整流结构>
如图2~图4所示,在消声器罩51的前上部(所述前低后高倾斜部53)设有用于承受行驶风而产生规定的流速的整流结构61。整流结构61作为使流动快的涡流向后躯干RB的后下方的配置后轮WR的轮胎室WH的右侧方流动,通过涡流具有的负压将轮胎室WH内的空气吸出的鸭翼发挥功能。由此,抑制轮胎室WH内的正压的产生,并且抑制由后轮WR牵连旋转的空气的紊流对周边部件的影响。
图8示出在侧视观察下整流结构6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
整流结构61在消声器罩51的前低后高倾斜部53,以在侧视观察下沿着后轮WR的切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截面L字状的壁部。例如,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呈沿着前低后高倾斜部53延伸的槽状。整流结构61具备:在侧视观察下前低后高地倾斜延伸,形成承受行驶风的行驶风承受面62a的倾斜部62;以及沿着倾斜部62延伸,从行驶风承受面62a以均等的高度向上方突出的肋状的突出部63。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前低后高地倾斜,并且在俯视观察下以随着朝向后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
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后轮WR的前端部重叠的位置。整流结构61在图2的侧视观察下,例如以沿着后轮WR的车轮外周的切线方向的方式前低后高地倾斜。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例如呈向前上方凸出的平缓的弯曲状。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呈比踏板29的下表面后部29b的前低后高的倾斜陡急的倾斜地延伸。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呈比消声器主体43的倾斜陡急的倾斜地延伸。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相对于消声器主体43的前上端的角部43a,从比角部43a靠前下方的位置到比角部43a靠后上方的位置而设置。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以与消声器罩51的上缘的延长线交叉的方式设置。整流结构61在侧视观察下,向后躯干RB的前部后缘32a的后方分离。本段落的说明也可以将“整流结构61”改读为“前低后高倾斜部53”。
设置整流结构61的消声器42的前部包括消声器主体43以及消声器罩51的各前部。消声器42的前部配置成在侧视观察下与后轮WR的前端部(例如后轮车轴AR的高度且车轮前端与轮胎前端之间的范围)重叠。在图2的1G状态下,后轮WR的前端部位于比踏板29的下表面后部29b靠上方的位置。
在侧视观察下,在整流结构61与后躯干RB的前部后缘32a之间配置有散热器罩26a的开口。在侧视观察下在比散热器罩26a的开口靠下方的位置,以绕过散热器罩26a的开口的下方的方式配置排气管41。排气管41的后端部在侧视观察下在后轮WR的前端部的下方与消声器主体43的前端部连接。
整流结构61(以及消声器42整体)在俯视观察下比后轮WR的右端面向右侧方分离配置。整流结构61在俯视观察下以越靠后侧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整流结构61在俯视观察下,例如呈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后方凸出的弯曲状。换言之,前低后高倾斜部53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缘部53b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凹状。整流结构61在俯视观察下,以与消声器主体43的前端部交叉的方式配置。整流结构61在俯视观察下,配置在比消声器主体43的轴线C1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整流结构61在俯视观察下配置在消声器主体43的左右宽度内。
如图8所示,在整流结构61的剖视观察下,突出部63以越位于倾斜部62的车宽方向内侧则越增加高度的方式形成。突出部63形成越位于倾斜部62的车宽方向内侧则越增加高度的行驶风引导面63a。由此,由突出部63引导的行驶风容易稳定地流动。本实施方式的整流结构61的突出部63以与倾斜部62连续的方式呈圆弧状的截面形状地延伸。
图9(a)示出在突出部63的根部形成有实质上直角的拐角部CN的情况(比较例)。图9(b)示出在突出部63的根部形成有倾斜面S1的情况(比较例)。图9(c)示出在突出部63的根部形成有弯曲面S2的情况(本实施方式)。
在图9(a)的例子中,在突出部63的根部的拐角部CN内产生回旋的涡流,因此容易成为行驶风的整流的妨碍。在图9(b)的例子中,行驶风通过突出部63的根部的倾斜面S1而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图9(a)那样的涡流的产生,容易产生遍及倾斜部62和突出部63的规定的涡流。在图9(c)的例子中,行驶风沿着遍及倾斜部62和突出部63的圆弧状的弯曲面S2上升,因此比图9(b)的例子更容易产生涡流。
遍及倾斜部62和突出部63的稳定流(在整流结构61内回旋的涡流)沿着整流结构61的延伸方向流动,由此成为具有强指向性的螺旋流,在后轮WR的轮胎室WH的侧方通过。此时,能够得到通过涡流具有的负压引出轮胎室WH内的紊流的效果。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整流结构6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机动二轮车1的行驶时,在后轮WR的轮胎室WH内,由于后轮WR卷起空气而产生紊流。后轮WR卷起而牵连旋转的空气与动力单元U、后挡泥板31等发生了碰撞之后,成为向车身侧方鼓起的气流。此外,轮胎室WH内的紊流有时会对轮胎室WH的周边部件造成影响。例如,如果空气滤清器25侧面的气流被向车宽方向外侧挤出,则会成为妨碍稳定的进气的主要原因。即,成为扰乱空气滤清器25的进气口25c周边的气流而使进气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与此相对,如图10、图11所示,在与空气滤清器25相反侧的消声器42侧,行驶风W1与位于轮胎室WH的前部侧方的整流结构61的行驶风承受面62a接触,该行驶风由倾斜部62以及突出部63引导,产生流动快并细小的纵向涡流W2。整流结构61对行驶风W1进行整流而产生提高了流速的纵向涡流W2,并使该纵向涡流W2具有指向性地向后轮WR以及轮胎室WH的侧方流动。由此,将在轮胎室WH内产生的紊流积极地向消声器42侧引出(箭头W3),减少向消声器42的相反侧(空气滤清器25侧)的紊流的挤出,抑制进气类部件的进气效率的下降。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宽方向上向空气滤清器25(进气口25c)的相反侧的消声器42侧引出轮胎室WH内的气流,抑制空气滤清器25侧的气流从进气口25c离开,从而能够提高进气类部件的进气效率(确保进气量)。
例如即使在后轮WR的内挡泥板39设置气流控制用的突出部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突出部等小型化而提高外观自由度。不需要为了气流控制用而另行设置护舷挡泥板等,能够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是在后轮WR的侧方具备进行发动机E的排气的消声的消声器42的机动二轮车1的整流结构61,所述消声器42具备消声器主体43、以及安装于所述消声器主体43的消声器罩51,消声器罩51具备:倾斜部62,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延伸,并形成承受行驶风的行驶风承受面62a;以及突出部63,沿着所述倾斜部62延伸,从所述行驶风承受面62a向上方突出。
根据该结构,沿着倾斜部62的行驶风承受面62a流动的行驶风由突出部63引导,具有指向性地向规定的方向流动。通过使这样具有指向性的行驶风向后轮WR的侧方(轮胎室WH的侧方)流动,得到将轮胎室WH内的空气向后轮WR侧方引出的效果。轮胎室WH内的空气由于被后轮WR牵连旋转地流动而产生紊流,但是通过将该紊流向后轮WR侧方引出而能够抑制气流对后轮WR周边的影响。
在上述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中,所述机动二轮车1具备所述发动机E与所述后轮WR相对于车身框架F一体摆动的动力单元U。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动力单元U搭载空气滤清器25等各种辅机类,因此虽然轮胎室WH内的紊流产生的影响大,但是通过将该紊流向后轮WR侧方引出,能够抑制气流对辅机类的影响。
在上述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中,在进行向所述发动机E的进气的进气类部件具备空气滤清器25,所述空气滤清器25具备位于最上游的进气口25c,所述消声器42配置在所述后轮WR的一侧方,所述进气口25c配置在所述后轮WR的另一侧方。
根据该结构,隔着后轮WR将消声器42与进气口25c分开配置,从而通过消声器42的倾斜部62以及突出部63将轮胎室WH内的空气向后轮WR侧方引出的引出侧成为进气类部件的进气口25c的相反侧。如果在轮胎室WH内的空气由后轮WR牵连旋转而向后轮WR侧方挤出的挤出侧存在进气口25c,则有时会对进气类部件的进气量造成影响。与此相对,由于将轮胎室WH内的空气引出的引出侧成为进气口25c的相反侧,因此引出的气流不会对进气口25c造成影响,并且向进气口25c侧挤出的气流也减少。由此,能够良好地维持进气类部件的进气效率。此外,能够抑制排气热量对进气类部件的进气的影响。
在上述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中,所述倾斜部62以及突出部6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以随着朝向后方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使行驶风沿着倾斜部62以及突出部63向上方流动,从而能够将轮胎室WH内的紊流向外侧引出。即,在轮胎室WH内,在上方侧在与车身罩27等之间容易产生卷入风,因此通过使行驶风朝向上方流动,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轮胎室WH内的紊流。
在上述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中,所述倾斜部62以及突出部63在车辆俯视观察下,以随着朝向后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在轮胎室WH内,空气由于由后轮WR牵连旋转而容易成为紊流,因此通过使行驶风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后轮WR侧)流动,容易将后轮WR周边的空气向后轮WR侧方引出,能够有效地抑制轮胎室WH内的紊流。
在上述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中,所述突出部63以随着朝向所述倾斜部62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向倾斜部62的上方立起的突出部63越靠车宽方向内侧则越位于上方,因此由突出部63引导的行驶风容易产生规定的涡流,能够有效地抑制轮胎室WH内的紊流。
在上述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中,所述倾斜部62以及突出部63呈圆弧状的截面形状地延伸。
根据该结构,倾斜部62以及突出部63呈圆弧状的截面形状,因此由突出部63引导的气流更容易产生规定的涡流,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轮胎室WH内的紊流。
<散热器罩>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9对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罩26a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散热器罩26a在例如上部紧固部66a、后部紧固部66b以及前部紧固部66c这三个部位,通过从车宽方向外侧螺合的螺栓等而紧固固定于曲轴箱21的右端部。散热器罩26a的后端部比曲轴箱21向后方突出,在侧视观察下与后轮WR的前端部重叠配置。图中的线R1表示路面。
一并参照图13,散热器罩26a在由上部紧固部66a、后部紧固部66b以及前部紧固部66c围成的范围形成有外部气体取入口65。以下,对散热器罩26a的车身安装状态的姿势(图12所示的姿势)的侧视观察形状进行说明。
形成外部气体取入口65的部位(以下,称为罩主体部26b。)呈六边形形状,具有实质上水平(包括水平)地配置的第一边部67a、从第一边部67a的前端部向前上方延伸的第二边部67b、从第一边部67a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第三边部67c、从第二边部67b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第四边部67d、从第三边部67c的上端部向前上方延伸的第五边部67e、遍及第四边部67d以及第五边部67e的各上端部之间的第六边部67f。第二边部67b比第三边部67c短,第四边部67d比第五边部67e长。第三边部67c与第四边部67d相互实质上平行(包括平行)。第六边部67f相对于第一边部67a而前低后高地倾斜。
在第六边部67f的上方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上方伸出部68a。在上方伸出部68a的上部形成有上部紧固部66a。
在从第一边部67a的下方到第三边部67c的上下中间部的范围的后下方形成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后下方伸出部68b。在后下方伸出部68b,在上部形成有后部紧固部66b,在后部紧固部66b的下方形成有后述的整流结构71以及止水壁73。
在第四边部67d的下部的前上方形成有向前上方延伸的前上方伸出部68c。在前上方伸出部68c形成有前部紧固部66c。
一并参照图14~图16,散热器罩26a在整体上呈向车宽方向内侧开放的托盘状。以下,将散热器罩26a的与车宽方向实质上正交(包括正交)的壁部称为罩侧壁部69a,将从罩侧壁部69a的周缘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立起的壁部称为罩周壁部69b。
罩主体部26b的后部相对于残存在前部的罩侧壁部69a向车宽方向外侧隆起。罩主体部26b的后部相对于形成罩侧壁部69a的前部,以越靠后上方则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越增加深度)的方式形成。
罩主体部26b的后部外侧部形成为沿着相对于与车宽方向正交的平面(图14、图15中用线FS表示)而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以第二边部67b周边位于最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且第三边部67c与第五边部67e之间的后端角部67g位于最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使长度方向沿着第一边部67a延伸的第一导风壁67wa、使长度方向沿着第三边部67c延伸的第三导风壁67wc、使长度方向沿着第五边部67e延伸的第五导风壁67we、以及使长度方向沿着第六边部67f延伸的第六导风壁67wf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立起地形成于罩主体部26b的后部外侧部。各导风壁67wa、67wc、67we、67wf以立起前端沿着所述倾斜平面的方式倾斜。各导风壁67wa、67wc、67we、67wf在各自的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剖视观察下(参照图15),各导风壁67wa、67wc、67we、67wf的朝向外侧的外侧面比各导风壁67wa、67wc、67we、67wf的朝向内侧的内侧面相对于立起方向(车宽方向)倾斜,以越靠立起前端侧则越变得尖细的方式形成。
参照图13,外部气体取入口65具备:在罩主体部26b的前部的罩侧壁部69a形成的前部取入口65a;以及在罩主体部26b的后部的外侧部形成的后部取入口65b。
前部取入口65a具备:一条边与第四边部67d实质上平行地形成的矩形形状的第一开口部65a1;以及与前端开口部的后上方以及后下方的各条边实质上平行地形成的多个狭缝状的第二开口部65a2。前部取入口65a的前半部分在车身安装状态的侧视观察下与后侧罩32重叠(由后侧罩32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参照图12。)。
后部取入口65b具备:位于第一边部67a的上方且第三边部67c的前方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下部开口部65b1;以及位于第五边部67e的前方且第六边部67f的下方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上部开口部65b2。在下部开口部65b1与上部开口部65b2之间设有与第六边部67f实质上平行的划分壁65c。划分壁65c从第三边部67c与第五边部67e之间的后端角部67g延伸至罩主体部26b的前部的罩侧壁部69a的中央附近。
后部取入口65b具备百叶窗65e,百叶窗65e具有多个百叶窗板65d。各百叶窗板65d具备与第三边部67c实质上平行的下百叶窗板65d1和与第五边部67e实质上平行的上百叶窗板65d2。各百叶窗板65d通过使下百叶窗板65d1与上百叶窗板65d2连续而在侧视观察下呈向后方凸出的V字状。各百叶窗板65d的下百叶窗板65d1与上百叶窗板65d2之间的弯曲部连接、支承于划分壁65c。各百叶窗板65d相对于车宽方向,以越靠车宽方向外侧则越位于前侧的方式倾斜(参照图15、图16)。
参照图13~图16,在后下方伸出部68b,在后部紧固部66b的下方形成有整流结构71以及止水壁73。
整流结构71具备以使长度方向沿着后下方伸出部68b的前低后高的倾斜后缘的方式延伸的加强筋部72。加强筋部72以接近第一边部67a与第三边部67c之间的后下角部67h的方式配置。加强筋部72相对于第一边部67a以及第三边部67c都倾斜。加强筋部72的下部在后下方伸出部68b的下端附近弯曲而放平倾斜。加强筋部72位于消声器42的整流结构61的前下方(参照图12)。
加强筋部72在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剖视观察下呈三角形状的山形(参照图15)。加强筋部72比后下方伸出部68b的其余的外侧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加强筋部72位于比后轮前端位置Pfr靠前方的位置,位于比后轮中心高度Pct靠下方的位置(参照图12)。加强筋部72的朝向车辆前方的前倾斜面72b成为在车辆行驶时承受行驶风的行驶风承受面72a。
在这种结构中,当机动二轮车1行驶,行驶风碰到散热器罩26a的整流结构71的行驶风承受面72a时,该行驶风沿着行驶风承受面72a流动。
如图19所示,行驶风承受面72a使行驶风W1朝向预先确定的方向(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车宽方向外侧且消声器42下方)流动。即,行驶风承受面72a使行驶风W1具有指向性地向预先确定的方向流动。用符号W1’表示由行驶风承受面72a引导的行驶风W1。
参照图13~图16,止水壁(突出部)73具备:配置在加强筋部72的上端高度的第一单位止水壁(单位突出部)73a;以及配置在加强筋部72的下部的弯曲位置的高度的第二单位止水壁(单位突出部)73b。各单位止水壁73a、73b呈与车宽方向实质上平行的板状,从散热器罩26a的主体部分(罩主体部26b以及后下方伸出部68b)向车宽方向外侧立起。各单位止水壁73a、73b在侧视观察下配置成与第三边部67c实质上正交的角度。各单位止水壁73a、73b相互平行,且相互在上下方向上分离。
参照图20,散热器罩26a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延长线(第一假想线)T2重叠的位置,该延长线T2是将踏板29的下表面后部29b的前后端29b2、29b3连结的线段T1向后方延长的线。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以朝向前后方向的延伸方向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延长线T2交叉的方式倾斜配置。所述延伸方向是沿着各单位止水壁73a、73b的上下表面的方向、且是与各单位止水壁73a、73b的立起方向(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有时包括线段T1以及延长线T2而称为第一假想线T2。
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以所述延伸方向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方式配置。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以所述延伸方向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相对于水平面H1以小于45度的角度θ1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方式配置。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以所述延伸方向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比与延长线T2正交的正交线T3偏靠水平地放平倾斜的方式配置。各单位止水壁73a、73b配置于使上下方向位置与下表面后部29b重叠的高度。
通过各单位止水壁73a、73b的配置,容易使以沿着下表面后部29b的方式前低后高地飞溅的雨水等异物向下方落下。各单位止水壁73a、73b至少将朝向前下方的下表面(朝向下表面部29b1以及下表面后部29b侧的面)设为平面,在这一点上也容易使碰撞的异物向下方落下。如果将各单位止水壁73a、73b的朝向前下方的下表面设为凹面,则容易承接碰撞的异物,进而容易使异物向下方落下。
参照图21,各单位止水壁73a、73b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前低后高的所述第一假想线T2、通过后轮车轴AW的轴心的垂直的第二假想线T4、以及通过下表面部29b1的后端29b2的水平的第三假想线T5围成的三角形状的区域A5内。所述区域A5是在车辆行驶时雨水、泥砂等异物在踏板29的后方飞溅的区域,在该区域A5中,存在有设置于散热器罩26a的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作为遮蔽物。
参照图12,各单位止水壁73a、73b在车身安装状态的侧视观察下前高后低地倾斜。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位于比后轮前端位置Pfr靠前方的位置,且位于比后轮中心高度Pct靠下方的位置。
返回到图13~图16,第一单位止水壁73a的前端与第三导风壁67wc连接,第二单位止水壁73b的前端与第一导风壁67wa连接。第一单位止水壁73a的车宽方向的立起高度比第二单位止水壁73b的车宽方向的立起高度高。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以立起前端位于所述倾斜平面的方式使立起高度互不相同。
在从相对于各单位止水壁73a、73b的上下表面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相对于止水壁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各单位止水壁73a、73b使立起高度互不相同。
另外,在从相对于止水壁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各单位止水壁73a、73b相互使另一方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即,在从相对于止水壁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各单位止水壁73a、73b各自不被另一方完全隐藏而至少一部分露出。
在这种结构中,当机动二轮车1行驶而雨水等从路面R1飞溅时,该雨水等在踏板29的后方向后轮WR以及消声器42的周围飞散,有可能会助长后轮WR以及消声器42周边的污垢。与此相对,通过在踏板29的后方且在后轮WR以及消声器42的前方具备壁面朝向前下方的止水壁73,具有以下的效果。
如图19所示,即使飞溅的雨水等WO要到达后轮WR以及消声器42,也会在其中途与止水壁73的向下的壁面碰撞而落下。由此,能够抑制后轮WR以及消声器42周边的污垢。
特别是当飞溅的雨水等WO到达消声器42的整流结构61时,由于在整流结构61产生的流动快的涡流而容易飞散。与此相对,通过在后轮WR以及消声器42的前方具备止水壁73,能够有效地抑制飞溅的雨水等WO引起的后轮WR以及消声器42周边的污垢。
<主支架>
如图12所示,在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下部(例如动力单元U的下部)具备将车身以直立的立起状态进行支承的主支架75。主支架75经由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摆动轴77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在动力单元U的下部设置的支架托架76。
一并参照图17、图18,主支架75具备:插通摆动轴77的基部75a;以及以从基部75a的左右侧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承腿75bl、75br。图中的符号75c表示横跨左右支承腿75bl、75br的基部75a侧之间的连结部,符号75d表示固定于左右支承腿75bl、75br各自的前端的左右一对接地板,符号75e表示向左支承腿75bl的前端侧的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支架操作臂,符号75f表示后述的止动橡胶79安装用的橡胶托架。
主支架75能够以摆动轴77为中心摆动,在侧视观察下将左右支承腿75bl、75br配置成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收纳位置与在侧视观察下将左右支承腿75bl、75br配置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使用位置之间摆动(参照图12)。在图12中,用实线表示处于收纳位置的主支架75,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使用位置的主支架75。在主支架75处于收纳位置时,左右接地板75d从地面离开,机动二轮车1能够行驶。在主支架75处于使用位置时,左右接地板75d接地,将机动二轮车1支承为直立的立起状态。
主支架75在右支承腿75br的前端侧具备整流结构81。整流结构81具备越靠右支承腿75br的前端侧则越扩宽的锥形部82。锥形部82例如通过将与右支承腿75br分体的伞状的构件焊接固定于右支承腿75br而构成。锥形部82将前端侧的开放端扩宽至在车宽方向上与接地板75d的外侧端同等的位置。锥形部82的前端侧的开放端与接地板75d之间形成间隙。
参照图12,在主支架75处于收纳位置时,锥形部82位于比后轮前端位置Pfr靠后方且比后轮中心高度Pct靠前方的位置,位于比后轮中心高度Pct以及消声器42靠下方的位置。在主支架75处于收纳位置时,锥形部82在侧视观察下处于与后轮WR重叠的位置。在主支架75处于收纳位置时,锥形部82的外周面(朝向车辆前方的倾斜面)82b成为在车辆行驶时承受行驶风的行驶风承受面82a。
在这种结构中,当机动二轮车1行驶而行驶风碰到主支架75的整流结构81的行驶风承受面82a时,该行驶风沿着行驶风承受面82a流动。
如图19所示,行驶风承受面82a使行驶风朝向预先确定的方向(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车宽方向外侧且消声器42下方)流动。即,行驶风承受面82a使行驶风具有指向性地朝向预先确定的方向流动。用符号W1”表示由行驶风承受面82a引导的行驶风W1。
参照图22、图23,在变速器箱35的下部具备用于显示认定编号等的刻印的刻印显示部78。刻印显示部78形成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的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状的显示面78a。刻印显示部78在变速器箱35的箱主体36的下部,以比变速器箱35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缘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刻印显示部78一体形成于变速器箱35的箱主体36的下部。
在刻印显示部78的车宽方向内侧具备用于使安装于主支架75的止动橡胶79抵接而规定收纳位置的橡胶抵接部78b。橡胶抵接部78b形成面向车辆下方的橡胶抵接面78c。橡胶抵接面78c呈阶梯状地偏向比刻印显示部78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由此,从车宽方向外侧(左侧)观察主支架75周边时,橡胶抵接部78b被隐藏在刻印显示部78的里侧(车宽方向内侧)。此外,在主支架75处于收纳位置时,止动橡胶79也被隐藏在刻印显示部78的里侧(车宽方向内侧)。
因此,主支架75周边的外观变得简洁而外观性提高。此外,能够将主支架75的收纳位置向上方位移而确保最低离地高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具备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与后轮WR重叠的散热器罩26a,在所述散热器罩26a具备形成行驶风承受面72a的整流结构71。
根据该结构,沿着散热器罩26a的整流结构71的行驶风承受面72a流动的行驶风被向预先确定的方向引导而具有指向性地流动。通过使这样具有指向性的行驶风向例如后轮WR的侧方(轮胎室WH的侧方)流动,从而得到将轮胎室WH内的空气向后轮WR侧方引出等的效果。这样,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后轮WR重叠的散热器罩26a设置整流结构71来控制气流,由此能够抑制在后轮WR周边产生的紊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结构具备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与后轮WR重叠的主支架75,在所述主支架75具备形成行驶风承受面82a的整流结构81。
根据该结构,沿着主支架75的整流结构81的行驶风承受面82a流动的行驶风被向预先确定的方向引导而具有指向性地流动。通过使这样具有指向性的行驶风向例如后轮WR的侧方(轮胎室WH的侧方)流动,从而得到将轮胎室WH内的空气向后轮WR侧方引出等的效果。在该结构中,也是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后轮WR重叠的主支架75设置整流结构81来控制气流,从而能够抑制在后轮WR周边产生的紊流。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具备面向车辆下方的踏板29、以及位于所述踏板29的后方并使后轮WR产生驱动力的动力单元U,所述踏板29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下方的下表面部29b1、以及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后端29b2向上方立起的下表面后部29b,在所述下表面后部29b与所述后轮WR之间具备所述动力单元U的散热器罩26a,所述散热器罩26a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止水壁73,所述止水壁73配置成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从所述下表面后部29b前低后高地延伸的第一假想线T2交叉的角度。
根据该结构,在面向车辆下方的踏板29的下表面后部29b与后轮WR之间配置动力单元U的散热器罩26a,在该散热器罩26a具备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前低后高的第一假想线T2交叉的角度的止水壁73,因此起到以下的效果。即,针对在车辆行驶时在踏板29的后方以沿着下表面后部29b的方式飞溅的雨水、泥砂等异物,在处于其轨迹上的散热器罩26a设置的止水壁73作为遮蔽物而存在。由此,飞溅的异物碰到止水壁73而向下方落下,能够抑制异物的进一步的飞散,能够抑制后轮WR周边的污垢。此外,在整体摆动式车辆中在后轮WR侧方具备空气滤清器等进气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飞散物对进气部件的影响。
另外,所述止水壁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由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后端29b2前低后高地延伸的第一假想线T2、通过所述后轮WR的车轴AR且与车辆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二假想线T4、以及通过所述后端29b2且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的第三假想线T5围成的区域A5内。由此,在车辆行驶时在踏板29的后方飞溅的异物碰到止水壁73而向下方落下,能够抑制异物的进一步的飞散,能够抑制后轮WR周边的污垢。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止水壁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前高后低地倾斜。
根据该结构,由于抑制从车辆下方的飞溅的止水壁73前高后低地倾斜,因此前低后高地飞溅的异物向后下方落下。此时,与承受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的情况相结合,能够使碰到止水壁73的异物有效地向后下方落下。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止水壁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相对于水平面以小于45度的角度前高后低地倾斜,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比与所述第一假想线正交的正交线偏靠水平地放平倾斜进行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止水壁73以小于45度的仰角倾斜,因此能够抑制飞溅的异物向车辆前方弹回的情况。止水壁73比与所述第一假想线正交的正交线将倾斜放平,因此容易使以沿着下表面后部29b的方式飞溅的异物向下方落下。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止水壁73将朝向所述下表面部29b1侧的面形成为平面或凹面。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止水壁73的朝向下表面部29b1侧的面形成为平面或凹面,因此与该面为凸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飞溅的异物不搪开地承接而使其落下。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止水壁73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罩26a的车宽方向外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止水壁73设置在动力单元U的散热器罩26a的车宽方向外侧(动力单元U主体的相反侧),因此与将止水壁73设置于散热器罩26a的车宽方向内侧(动力单元U主体侧)的情况相比,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散热器罩26a中的容易受到来自路面的回弹的车宽方向外侧,能够有效地抑制异物的飞散。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止水壁73配置于上下方向位置与所述下表面后部29b重叠的高度。
根据该结构,止水壁73使上下方向位置与踏板29的下表面后部29b重叠,因此与止水壁73在上下方向上与下表面后部29b分离的情况相比,起到以下的效果。即,能够在从下表面后部29b的飞溅多的高度处有效地承接异物。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止水壁73具备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在从相对于止水壁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使从所述散热器罩26a立起的立起高度互不相同。
根据该结构,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使从散热器罩26a立起的立起高度互不相同,因此能够根据止水壁设置部位使止水壁的立起高度增减,并能够在总体上以大面积承接飞溅的异物。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在从相对于所述止水壁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使至少一部分露出。
根据该结构,在从垂直的方向观察止水壁73时,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分别未被其他的单位止水壁完全隐藏而使至少一部分露出,因此能够使各个单位止水壁73a、73b小型化而容易成形,并能够在止水壁73整体以大面积承接飞溅的异物。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止水壁73具备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所述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使从所述散热器罩26a立起的立起方向相互平行。
根据该结构,由于多个单位止水壁73a、73b从散热器罩26a立起的立起高度相互平行,因此能够实现散热器罩26a的成型的容易化。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具备向所述动力单元U和所述动力单元U的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输送冷却风的冷却风扇、以及覆盖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冷却装置的散热器26中的至少一方的散热器罩26a,所述止水壁73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罩26a。
根据该结构,止水壁73设置于覆盖冷却风扇和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散热器罩26a,因此能够在形状自由度比较高的散热器罩26a一并形成止水壁73。因此,能够不使部件个数增加而容易地设置止水壁73。
另外,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所述动力单元U具备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E,在车宽方向上隔着所述后轮WR而与所述散热器罩26a相反的一侧具备对向所述发动机E供给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25。
根据该结构,在隔着后轮WR而与散热器罩26a相反的一侧具备空气滤清器25的结构中,通过散热器罩26a侧的止水壁73抑制飞溅的异物的飞散,由此起到以下的效果。即,通过散热器罩26a侧的止水壁73抑制飞溅的异物的飞散,由此能够抑制飞散的异物由于后轮WR的旋转产生的紊流而到达空气滤清器25侧并对进气造成影响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将整流结构设置于消声器主体。即,整流结构只要设置于消声器主体和罩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即可。并不限定于具有踏板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或整体摆动式车辆,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在后轮的侧方具备消声器的跨骑型车辆。
在跨骑型车辆具备左右两个消声器的情况下,可以在双方的消声器设置整流结构。
面向车辆下方的下构件并不限定于踏板,可以为下整流罩等。位于下构件与后轮之间的构成部件并不限定于散热器罩,可以为适当的功能部件或罩部件等。从下部件的后端前低后高地延伸的第一假想线并不限定于后端立起部的延长线,可以包括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后端立起部的任意部位前低后高地延伸而与后轮相切的全部直线。
所述跨骑型车辆包括驾驶者跨车身乘车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以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而且也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也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并且还包括原动机包含电动马达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可以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公知的构成要素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0)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下构件(29),其面向车辆下方;以及
动力单元(U),其位于所述下构件(29)的后方,使后轮(WR)产生驱动力,
所述下构件(29)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下方的下表面部(29b1),
在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后端(29b2)与所述后轮(WR)之间具备所述动力单元(U)的构成部件(26a),
所述构成部件(26a)具备形成朝向车辆侧方的外部气体取入口(65)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包围所述外部气体取入口(65)的多个边部(67a~67f)和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多个所述边部(67a~67f)的一部分向与所述外部气体取入口(65)相反的一侧延伸的伸出部(68b),且在所述伸出部(68b)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73),
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被配置在由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所述后端(29b2)前低后高地延伸且通过所述突出部(73)的上方的第一假想线(T2)、通过所述后轮(WR)的车轴(AR)且与车辆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二假想线(T4)、以及通过所述后端(29b2)且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的第三假想线(T5)所围成的区域(A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前高后低地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相对于水平面以小于45度的角度前高后低地倾斜,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被配置成相比于与所述第一假想线(T2)正交的正交线(T3)更偏靠水平地放平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将朝向所述下表面部(29b1)侧的面形成为平面或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下构件(29)具备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所述后端(29b2)向上方立起的后端立起部(29b),
所述突出部(73)被配置在上下方向位置与所述后端立起部(29b)重叠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在从相对于所述突出部(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从所述构成部件(26a)立起的立起高度互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在从相对于所述突出部(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的至少一部分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从所述构成部件(26a)立起的立起方向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
冷却风扇,其向所述动力单元(U)和所述动力单元(U)的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输送冷却风;以及
作为所述构成部件(26a)的罩构件(26a),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冷却装置的散热部(26)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突出部(73)设置于所述罩构件(26a)。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动力单元(U)具备内燃机(E),
在车宽方向上隔着所述后轮(WR)而与所述构成部件(26a)相反的一侧具备对向所述内燃机(E)供给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25)。
CN202010646061.0A 2019-07-19 2020-07-07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12238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4063 2019-07-19
JP2019134063A JP6997141B2 (ja) 2019-07-19 2019-07-19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8917A CN112238917A (zh) 2021-01-19
CN112238917B true CN112238917B (zh) 2022-04-12

Family

ID=7417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6061.0A Active CN112238917B (zh) 2019-07-19 2020-07-07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97141B2 (zh)
CN (1) CN1122389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0358B2 (ja) * 1999-05-31 2009-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ルーバー付きカバーおよびカバー成形用金型装置並びにエンジン
JP2008284992A (ja) * 2007-05-17 2008-11-27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カバ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2009090914A (ja) * 2007-10-11 2009-04-3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703183B2 (ja) * 2011-09-25 2015-04-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2013071492A (ja) * 2011-09-27 2013-04-22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5898047B2 (ja) * 2012-10-26 2016-04-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水冷式内燃機関
CN103963884B (zh) * 2013-01-30 2018-04-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JP6320773B2 (ja) * 2014-01-31 2018-05-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6038844B2 (ja) * 2014-06-26 2016-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5993902B2 (ja) * 2014-07-18 2016-09-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ITUB20155584A1 (it) * 2015-11-13 2017-05-13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raffreddamento del motore di un motoveicol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8917A (zh) 2021-01-19
JP6997141B2 (ja) 2022-01-17
JP2021017137A (ja) 2021-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0100B2 (en) Cover structure for buggy vehicle
US7857084B2 (en) Front fender of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JP3159207U (ja) 自動二輪車
US8905419B2 (en) Rea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2075179B1 (en) Motorcycle
JP3154590U (ja) 自動二輪車
JP4573745B2 (ja) ピリオンステップおよびマッドガードを備える自動二輪車
US20130249238A1 (en) Windbreak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JP724178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整流構造
JP202005537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CN112238917B (zh) 跨骑型车辆
JP2010076751A (ja) 自動二輪車
WO2017057340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1173461A (ja) 鞍乗型車両
CN217778846U (zh) 跨骑型车辆
JP659308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の導風構造
JP2010076750A (ja) 自動二輪車
WO2020202240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整流構造
JP714605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消音器構造
JP727749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95406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レクチファイヤ取付構造
JP740662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17512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構造
JP2023038648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4098830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