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3634A - 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3634A
CN112223634A CN202010960627.7A CN202010960627A CN112223634A CN 112223634 A CN112223634 A CN 112223634A CN 202010960627 A CN202010960627 A CN 202010960627A CN 112223634 A CN112223634 A CN 112223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plate
forming part
guid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06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23634B (zh
Inventor
康慧
周存安
洪亮亮
周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rita Mold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rita Mol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rita Mold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rita Mol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06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3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3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3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23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3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15The materials being injected at different mould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81Moulds with rotat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A板、B板、顶芯旋转组件以及旋转镶件;A板与B板与相对,A板与B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成型零件、第二成型零件以及第三成型零件;旋转镶件位于A板与B板之间,旋转镶件上设有固定胶位镶件,第一成型零件与固定胶位镶件之间拼接形成第一型腔,第二成型零件与固定胶位镶件之间拼接形成第二型腔,第三成型零件与固定胶位镶件之间拼接形成第三型腔;旋转镶件与顶芯旋转组件相连,顶芯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旋转镶件相对于B板靠近或远离,并且顶芯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旋转镶件旋转,本申请具有改善三色制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的缺陷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医疗行业中,塑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具,随着医疗用具的使用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通过更多不同方式的注塑工艺进行成型。其中,三色注塑工艺便是一种可体现医疗用具多样性的生产工艺,三色注塑是指将三种不同的塑胶材料注塑至模具的型腔内,从而使制件由三种材料注塑形成的成型工艺,制件中各材料之间可具有不同颜色或者具有不同的软硬度,从而起到提升制件的美观性以及提高制件的装配性能的作用。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在对三色制件进行生产时,首先需要通过双色注塑的方式对带有两种材料的半成品进行成型,随后需要将半成品从双色模具内取出,最后将半成品套装于用于成型第三色的模具内进行成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三色制件实现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在多副模具之间进行多次工序操作,造成制件的生产周期较长,不利于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三色制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包括A板、B板、顶芯旋转组件以及旋转镶件;所述A板与所述B板与相对,所述A板与所述B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成型零件、第二成型零件以及第三成型零件;所述旋转镶件位于所述A板与所述B板之间,所述旋转镶件上设置有用于供注塑件套接的固定胶位镶件,所述固定胶位镶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成型零件、所述第二成型零件以及所述第三成型零件的设置数量相适配,所述第一成型零件与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之间拼接形成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成型零件与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之间拼接形成第二型腔,所述第三成型零件与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之间拼接形成第三型腔;所述顶芯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B板上,所述旋转镶件与所述顶芯旋转组件相连,所述顶芯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镶件相对于所述B板靠近或远离,以使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与所述第一成型零件、第二成型零件以及第三成型零件相互松脱或拼接,并且所述顶芯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镶件旋转,以使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的加工工位转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三色制件进行成型时,不同的流体塑料可分别流入第一型腔、第二型腔以及第三型腔处,以对注塑件的不同部分进行成型,各部分成型后套接至固定胶位镶件上,在此过程中,通过启动顶芯旋转组件,使得旋转镶件可相对于B板靠近或远离,当旋转镶件远离B板后,旋转镶件可在顶芯旋转组件的驱动下相对于B板旋转,旋转镶件在旋转过程中带动固定胶位镶件旋转,固定胶位镶件可带动制件旋转,随后再次启动顶芯旋转组件可使固定胶位镶件与下一工位处的成型零件实现拼接,随即在前一工位处的注塑件上对不同部分进行加注,最终可依次实现制件的三次注射成型,通过一副模具即可对三色制件进行成型,减少工艺步骤及多副模具的制造成本,大大缩短了制件生产周期,改善三色制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的缺陷。
优选的,所述顶芯旋转组件包括推芯连接轴以及旋转部件,所述推芯连接轴贯穿于所述B板,所述推芯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镶件,所述推芯连接轴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塑机的推块相连,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推芯连接轴相连,所述旋转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芯连接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机的推块推动推芯连接轴,使推芯连接轴相对于模具往复移动,此时固定于推芯连接轴一端的旋转镶件随着推芯连接轴相对于B板靠近或远离,同时,在旋转部件的作用下,推芯连接轴转动,推芯连接轴带动旋转镶件转动,使旋转镶件带动固定胶位镶件转动,实现注塑件加工工位的切换。
优选的,旋转部件包括马达、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B板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推芯连接轴的周面处沿所述推芯连接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齿轮套接至所述推芯连接轴上,所述限位件滑移抵接于所述滑槽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马达,马达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与第一齿轮相连的第二齿轮转动,当第二齿轮转动时,因限位件与滑槽相抵,第二齿轮带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推动滑槽的槽壁以使推芯连接轴实现转动,通过马达驱动的方式使机构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同时限位件与滑槽之间滑移抵接,可使推芯连接轴相对于第二齿轮滑移,为推芯连接轴的推出动作提供运动自由度,结构巧妙且实用。
优选的,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B板上,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模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模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第三齿轮实现相连,同时第三齿轮的模数大于第一齿轮,第三齿轮起到减速缓冲的作用,使扭矩在传动过程中更稳定,提升机构运转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旋转镶件上设置有脱模部件,所述脱模部件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相抵接,所述脱模部件用于将位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上的注塑件顶出脱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脱模部件可使注塑件在机构作用下实现脱模,与人工取出的方式相比提升了脱模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脱模部件包括活动镶块、导向拉杆以及第一行位导向件,所述第一行位导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B板上,所述第一行位导向件与所述第三成型零件相邻,所述第一行位导向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拉杆固定于所述旋转镶件上,所述导向拉杆贯穿所述活动镶块,所述导向拉杆与所述活动镶块相滑移抵接,并且所述活动镶块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相抵接;所述活动镶块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移抵接,所述第一导向槽用于使所述活动镶块沿着所述导向拉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旋转镶件靠近或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芯旋转组件的作用下,旋转镶件相对于B板远离,旋转镶件此时带动导向拉杆移动,并且导向拉杆带动活动镶块移动,活动镶块在移动过程中,活动镶块在导向块与第一导向槽相互滑移抵接的作用下相对于旋转镶件靠近或远离,如此实现活动镶块的推出动作,使套设于固定胶位镶件上的注塑件在活动镶块的推动下实现脱模,各部件之间的配合性较好,通过联动的方式省去由独立驱动源驱动的常规顶出机构,设计巧妙且实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端部相连的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镶件相对于所述B板靠近或远离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二段自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向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旋转镶件的一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向块从第一段移动至第二段时,导向块远离旋转镶件,使导向块带动活动镶块远离旋转镶件,实现活动镶块的推料动作;另外,当导向块从第二段移动至第一段时,导向块靠近旋转镶件,使导向块带动活动镶块靠近旋转镶件,实现活动镶块的复位动作,结构巧妙且实用。
优选的,所述B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行位导向件,所述第二行位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零件和/或位于所述第二成型零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行位导向件上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相滑移抵接,所述第二导向槽用于对所述导向块进行限位,以使所述活动镶块在移动时相对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静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胶位镶件在与第一成型零件以及第二成型零件相拼接时,第二行位导向件对导向块进行限位,活动镶块在移动时相对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静止,避免活动镶块将未成型的注塑件进行顶出,保证工序得以顺利进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零件、第二成型零件以及所述第三成型零件三者之间呈等边三角布置,若干个所述固定胶位镶件呈等边三角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三角布置的固定胶位镶件随着旋转镶件转动120°,使固定胶位镶件每次转动后均可与呈等边三角布置的第一成型零件、第二成型零件以及第三成型零件相对接,可实现注胶工位的转换,动作简洁迅速,成型效率较高。
优选的,活动镶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贯穿两侧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导向块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活动镶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块以及所述活动镶块相抵,当所述弹簧位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导向块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开口端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可使导向块套接于第二安装孔中以实现安装,同时,将导向块朝向第二安装孔内按压,可使导向块回缩至第二安装孔内,缩短了活动镶块的整体长度,便于活动镶块安装,同时,弹簧对导向块施加朝向第一行位导向件的推力,使导向块在按压后可伸出至导向槽处实现对活动镶块的导向功能,结构实用,满足实际使用工况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对三色制件进行成型时,三色制件套接于固定胶位镶件上进行转运加工,其中,在顶芯旋转组件的作用下,旋转镶件相对于B板靠近、远离以及转动,以使固定胶位镶件依次与第一成型零件、第二成型零件以及第三成型零件相拼接,实现对注塑件的不同部分进行注塑成型,在此通过一副模具即可对三色制件进行成型,减少工艺步骤及多副模具的制造成本,大大缩短了制件生产周期,改善三色制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的缺陷;
2、旋转镶件相对于B板远离过程中,活动镶块在导向块与第一导向槽相互滑移抵接的作用下相对于旋转镶件靠近或远离,如此实现活动镶块的推出动作,使套设于固定胶位镶件上的注塑件在活动镶块的推动下实现脱模,各部件之间的配合性较好,通过联动的方式省去由独立驱动源驱动的常规顶出机构,设计巧妙且实用;
3、将导向块朝向第二安装孔内按压,可使导向块回缩至第二安装孔内,缩短了活动镶块的整体长度,便于活动镶块安装,结构实用,满足实际使用工况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模具合模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模具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成型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顶芯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中脱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脱模部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中第二行位导向件与活动镶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中第二行位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中活动镶块与导向块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中活动镶块与导向块另一视角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A板;2、B板;3、底板;4、顶板;5、顶芯旋转组件;51、推芯连接轴;511、滑槽;52、旋转部件;521、马达;522、第一齿轮;523、第二齿轮;5231、第一安装孔;5232、限位件;524、第三齿轮;6、旋转镶件;61、固定胶位镶件;7、第一成型零件;71、第一凹模;72、第一型芯;8、第二成型零件;81、第二凹模;82、第二型芯;9、第三成型零件;91、第三凹模;92、第三型芯;10、脱模部件;101、活动镶块;1011、导向孔;1012、让位孔;1013、导向块;10131、第二限位凸台;1014、安装块;10141、第二安装孔;101411、第一限位凸台;1015、弹簧;102、导向拉杆;103、第一行位导向件;1031、第一导向槽;10311、第一段;10312、第二段;11、第二行位导向件;111、第二导向槽;1111、直线段;1112、扩口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参照图1和图2,该机构包括A板1、B板2、顶芯旋转组件5以及旋转镶件6。
在本实施例中,模具主要包括顶板4、A板1、B板2以及底板3等部件,顶板4与A板1之间相互固定,顶板4用于与注塑机相固定,底板3与B板2之间相互固定,底板3用于与注塑机固定,A板1与B板2与相对。注塑机驱动顶板4与底板3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A板1与B板2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当A板1与B板2相互靠近直至相抵接时,模具此时合模;当合模后的A板1与B板2相互远离时,模具此时实现开模。
参照图2和图3,A板1与B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三者之间呈等边三角布置。第一成型零件7用于成型三色注塑件的第一啤,第二成型零件8用于成型三色注塑件的第二啤,第三成型零件9用于成型三色注塑件的第三啤,三色塑料制件通过三次注射最终在第三成型零件9中实现成型。具体的,第一成型零件7包括固定于A板1上的第一凹模71以及固定安装于B板2上的第一型芯72,第一凹模71与第二型芯82之间可随着A板1与B板2之间的相互运动实现相互拼接及松脱;另外,第二成型零件8包括固定于A板1上的第二凹模81以及固定安装于B板2上的第二型芯82,第二凹模81与第二型芯82之间可随着A板1与B板2之间的相互运动实现相互拼接及松脱;此外,第三成型零件9包括固定于A板1上的第三凹模91以及固定安装于B板2上的第三型芯92,第三凹模91与第三型芯92之间可随着A板1与B板2之间的相互运动实现相互拼接及松脱。
参照图3和图4,旋转镶件6位于A板1与B板2之间,旋转镶件6上设置有用于供注塑件套接的若干个固定胶位镶件61,其中,旋转镶件6在本实施例中呈等边三角盘状设置,另外,旋转镶件6也可以成圆盘状设置。若干个固定胶位镶件61呈等边三角布置,固定胶位镶件61位于旋转镶件6的周缘处,固定胶位镶件61可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旋转镶件6上,固定胶位镶件61相对于旋转镶件6向外延伸。
固定胶位镶件61位于第一凹模71以及第一型芯72之间,第一成型零件7与任一固定胶位镶件61之间拼接形成第一型腔;固定胶位镶件61位于第二凹模81以及第二型芯82之间,第二成型零件8与任一固定胶位镶件61之间拼接形成第二型腔;固定胶位镶件61位于第三凹模91以及第三型芯92之间,第三成型零件9与任一固定胶位镶件61之间拼接形成第三型腔。当固定胶位镶件61分别与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相互拼接时,以第一成型零件7为例,固定胶位镶件61首先朝向第一型芯72内嵌入,固定胶位镶件61与第一型芯72相抵接,以实现固定胶位镶件61与第一型芯72之间的相互拼接,随即在合模过程中,第一凹模71盖合至第一型芯72以及固定胶位镶件61上,最终形成第一型腔,其中,第二型腔以及第三型腔的形成方式与第一型腔的成型方式相同。
第一型腔、第二型腔以及第三型腔可通过与模具上的流道连通以实现流体塑料的注入,流道的设计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可实现流体塑料注入即可,当第一型腔、第二型腔以及第三型腔处的注塑件成型后,注塑件冷却套接并抱持于固定胶位镶件61上。
进一步地,固定胶位镶件61的数量与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的设置数量相适配,更具体的说,固定胶位镶件61的数量与第一型腔、第二型腔以及第三型腔的设置数量相适配,其中,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上可开设有多个型腔,比如可以设置为两腔、三腔或者四腔等形式,如此可在一次注塑中成型多个制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零件7上的第一型腔设置为两个,相应的,与第一成型零件7相拼接的固定胶位镶件61为两个,两个固定胶位镶件61一一对应嵌设至两个第一型腔内,如此得以在一次注射可对两个工件进行成型,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也可通过相同的方式对型腔进行设置。
此外,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还可设置为多组,比如三组、四组或者五组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的设置数量均为两组,两组第一成型零件7之间相邻,两组第二成型零件8之间相邻,两组第三成型零件9之间相邻,如此可设置更多的型腔以提升对注塑件的产量。
参照图4和图5,顶芯旋转组件5设置于B板2上,旋转镶件6与顶芯旋转组件5相连,当A板1与B板2之间相互分离后,顶芯旋转组件5用于驱动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靠近或远离,即旋转镶件6可相对于B板2向外顶出以及向内复位,以使任一固定胶位镶件61分别与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相互松脱或拼接,同时,顶芯旋转组件5还用于驱动旋转镶件6顶出后旋转。其中,当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顶出后,旋转镶件6在顶芯旋转组件5的作用下旋转,旋转镶件6带动固定胶位镶件61转动,随后再次启动顶芯旋转组件5,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靠近,直至若干个固定胶位镶件61分别与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相互拼接,以使任一固定胶位镶件61的加工工位实现转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镶件6每次转动的角度为120°,呈三角布置的固定胶位镶件61随着旋转镶件6转动120°,使固定胶位镶件61每次转动后均可与呈等边三角布置的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相拼接。
继续参照图4和图5,具体的,顶芯旋转组件5包括推芯连接轴51,其中,B板2以及底板3上分别贯穿设置有通孔,推芯连接轴51经由通孔贯穿B板2以及底板3并延伸至模具外,推芯连接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旋转镶件6,并且推芯连接轴51垂直于旋转镶件6,通常,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实现推芯连接轴51与旋转镶件6之间的相互固定,推芯连接轴51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塑机的推块相连,通常,可将推芯连接轴51的另一端转动承载于注塑机的推块处以实现推芯连接轴51与注塑机的推块之间的转动连接,在此,注塑机上的推块可往复推动推芯连接轴51,以使推芯连接轴51在模具中往复伸缩,在此过程中,推芯连接轴51可推动旋转镶件6往复移动,实现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远离以及靠近的运动动作。
参照图5和图6,顶芯旋转组件5还包括旋转部件52,旋转部件52与推芯连接轴51相连,旋转部件52用于驱动推芯连接轴51转动。具体的,旋转部件52包括马达521、第一齿轮522、第二齿轮523以及第三齿轮524,马达521安装于底板3上,第一齿轮522固定安装于马达521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523通过轴承转动承载于B板2上,第三齿轮524转动承载于B板2上,第三齿轮524分别与第一齿轮522与第二齿轮523啮合,第一齿轮522与第二齿轮523经由第三齿轮524实现相连。另外,第二齿轮523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231,第一安装孔5231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523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232为T型块,第一安装孔5231的孔壁上凹陷设置有T型槽,T型块过渡配合于T型槽内,T型块的一侧向第一安装孔5231的孔壁外部伸出,推芯连接轴51的周面处沿推芯连接轴51的长度方向自外向内凹陷设置有滑槽511,第二齿轮523经由第一安装孔5231套接至推芯连接轴51上,T型块的伸出部分伸入所述滑槽511内并与滑槽511的槽壁相滑移抵接。
启动马达521,马达521驱动第一齿轮522转动,第一齿轮522驱动第三齿轮524转动,第三齿轮524随即驱动第二齿轮523转动,当第二齿轮523转动时,限位件5232与滑槽511相抵,第二齿轮523带动限位件5232转动,限位件5232推动滑槽511的槽壁以使推芯连接轴51实现转动,同时,限位件5232与滑槽511之间滑移抵接,可使推芯连接轴51相对于第二齿轮523滑移,为推芯连接轴51的推出动作提供运动自由度。
进一步地,第三齿轮524的模数大于第一齿轮522的模数,在此,第三齿轮524起到减速缓冲的作用,使扭矩在传动过程中更稳定,提升机构运转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7和图8,为提升机构整体地自动化程度,旋转镶件6上设置有脱模部件10,脱模部件10与固定胶位镶件61相抵接,脱模部件10用于将位于固定胶位镶件61上的注塑件顶出脱模。
具体的,脱模部件10包括活动镶块101、导向拉杆102以及第一行位导向件103。其中,第一行位导向件103在本实施例中呈板状设置,第一行位导向件103固定连接于B板2上,并且第一行位导向件103与B板2相垂直。通常,第一行位导向件103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安装于B板2上,第一行位导向件103与第三成型零件9相邻,第一行位导向件10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031,第一导向槽1031自外向内凹陷于第一行位导向件103朝向第三成型零件9的一侧表面上。
另外,导向拉杆102固定于旋转镶件6上,导向拉杆102包括相互一体的直杆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与直杆部的一端相连,直杆部的另一端与旋转镶件6相固定。活动镶块101上分别设置有贯穿两侧的让位孔1012以及导向孔1011,导向拉杆102的直杆部经由导向孔1011贯穿活动镶块101,导向拉杆102与活动镶块101相滑移抵接,活动镶块101可沿着导向拉杆10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旋转镶件6靠近或远离,并且活动镶块101与导向拉杆102的限位部相抵接限位,以对活动镶块101在直杆部上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
此外,活动镶块101经由让位孔1012套接于固定胶位镶件61上,并且让位孔1012的孔壁与固定胶位镶件61表面相滑移抵接,在活动镶块101沿着导向拉杆10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旋转镶件6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活动镶块101可推动套接于固定胶位镶件61上的注塑件,以实现注塑件的松脱脱模。
其中,为实现对活动镶块101的运动进行控制,活动镶块10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1013,导向块1013与第一导向槽1031滑移抵接,第一导向槽1031用于使活动镶块101沿着导向拉杆10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旋转镶件6靠近或远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位导向件103分别位于第三成型零件9的相对两侧,第一导向槽1031包括端部相连的第一段10311以及第二段10312,第一段10311相对于第二段10312更靠近B板2,第一段1031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靠近或远离的运动方向相一致,第二段10312自靠近第一段10311的一端向远离第一段10311的一端朝向远离旋转镶件6的一侧倾斜,并且第二段10312远离第一段10311的一端在第一行位导向件103远离B板2的一侧表面处开口。
在此过程中,在顶芯旋转组件5的作用下,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靠近远离,旋转镶件6此时带动导向拉杆102移动,并且导向拉杆102带动活动镶块101移动,活动镶块101带动导向块1013沿着第一导向槽1031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导向块1013从第一段10311移动至第二段10312时,导向块1013远离旋转镶件6,导向块1013带动活动镶块101远离旋转镶件6,实现活动镶块101的推料动作;另外,当导向块1013从第二段10312移动至第一段10311时,导向块1013靠近旋转镶件6,使导向块1013带动活动镶块101靠近旋转镶件6,直至活动镶块101与旋转镶件6相抵接,此时实现活动镶块101的复位动作,固定胶位镶件61可以与第三型芯92相拼接。
参照图9和图10,进一步地,B板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行位导向件11,第二行位导向件11位于第一成型零件7和/或位于第二成型零件8的一侧,同时,第二行位导向件11还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成型零件7和/或位于第二成型零件8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二行位导向件11的外形与第一行位导向件103的外形相同,第二行位导向件11与第一行位导向件103安装于B板2上的安装方式也可以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行位导向件11上设有第二导向槽111,第二导向槽111自第二行位导向件11靠近B板2的一侧向远离B板2的一侧延伸,并且第二导向槽111在第二行位导向件11远离B板2的一侧表面处开口,第二导向槽111包括靠近B板2的直线段1111以及并位于远离B板2的扩口段1112,直线段1111相连与扩口段1112相连,扩口段1112自靠近直线段1111的一端向远离直线段1111的一端呈扩口状设置,直线段111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镶件6靠近或远离B板2的运动方向相一致,导向块1013与第二导向槽111相滑移抵接。
当导向块1013滑入至第二导向槽111的直线段1111时,活动镶块101与旋转镶件6相抵接,活动镶块101对固定胶位镶件61进行让位,使固定胶位镶件61可分别与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一成型零件7合模拼接。同时,第二导向槽111还可以起到对导向块1013进行限位的作用,其中,第二导向槽111的直线段1111处的相对两侧槽壁可与导向块1013进行抵接,对活动镶块101沿着导向拉杆102长度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位,以使活动镶块101在移动时相对于固定胶位镶件61静止,避免活动镶块101将未成型的注塑件进行顶出,保证注胶工序得以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参照图11和图12,活动镶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014,通常,安装块1014通过螺钉固定于活动镶块101上,安装块1014上设置有贯穿两侧的第二安装孔10141,第二安装孔10141的一端与活动镶块101相对,第二安装孔10141远离活动镶块101一端的孔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凸台101411,导向块1013活动套接于第二安装孔10141内,导向块1013靠近活动镶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限位凸台101411相抵接限位的第二限位凸台10131,导向块1013与活动镶块101之间设置有弹簧1015,弹簧1015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块1013以及活动镶块101相抵,当弹簧1015位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一限位凸台101411与第二限位凸台10131相抵接,并且导向块1013相对于第二安装孔10141的开口端伸出,导向块1013相对于第二安装孔10141的伸出部分插接至第一导向槽1031内和/或第二导向槽111内。
在此,导向块1013可朝向第二安装孔10141内按压,可使导向块1013回缩至第二安装孔10141内,缩短了活动镶块101的整体长度,便于活动镶块101安装,同时,弹簧1015对导向块1013施加朝向第一行位导向件103和/或第二行位导向件11的推力,使导向块1013在按压后可伸出至第一导向槽1031和/或第二导向槽111处实现对活动镶块101的导向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对三色制件进行成型时,不同的流体塑料通过流道分别流入第一型腔、第二型腔以及第三型腔处,以对注塑件的不同部分进行成型,注塑件各部分成型后套接至固定胶位镶件61上,此时启动注塑机的推块,推芯连接轴51推动旋转镶件6远离B板2,随即启动驱动马达521,在第一齿轮522、第二齿轮523以及第三齿轮524的作用下,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旋转,旋转镶件6在旋转过程中带动固定胶位镶件61旋转,固定胶位镶件61带动注塑件旋转至下一工位处,随后再次启动注塑机,使推块拉动推芯连接轴51复位,随后再次启动顶芯旋转组件5可使固定胶位镶件61与下一工位处的成型零件实现拼接,旋转镶件6靠近B板2,固定胶位镶件61与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相拼接,使得在前一工位处的注塑件实现加注,最终可依次实现制件的三次注射成型,通过一副模具即可对三色制件进行成型,减少工艺步骤及多副模具的制造成本,大大缩短了制件生产周期,改善三色制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的缺陷。
另外,在顶芯旋转组件5的作用下,旋转镶件6相对于B板2远离,旋转镶件6此时带动导向拉杆102移动,并且导向拉杆102带动活动镶块101移动,活动镶块101在移动过程中,活动镶块101在导向块1013与第一导向槽1031相互滑移抵接的作用下相对于旋转镶件6靠近或远离,如此实现活动镶块101的推出动作,使套设于固定胶位镶件61上的注塑件在活动镶块101的推动下实现脱模,各部件之间的配合性较好,通过联动的方式省去由独立驱动源驱动的常规顶出机构,设计巧妙且实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板(1)、B板(2)、顶芯旋转组件(5)以及旋转镶件(6);
所述A板(1)与所述B板(2)与相对,所述A板(1)与所述B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
所述旋转镶件(6)位于所述A板(1)与所述B板(2)之间,所述旋转镶件(6)上设置有用于供注塑件套接的固定胶位镶件(61),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成型零件(7)、所述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所述第三成型零件(9)的设置数量相适配,所述第一成型零件(7)与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之间拼接形成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成型零件(8)与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之间拼接形成第二型腔,所述第三成型零件(9)与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之间拼接形成第三型腔;
所述顶芯旋转组件(5)设置于所述B板(2)上,所述旋转镶件(6)与所述顶芯旋转组件(5)相连,所述顶芯旋转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镶件(6)相对于所述B板(2)靠近或远离,以使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与所述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第三成型零件(9)相互松脱或拼接,并且所述顶芯旋转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镶件(6)旋转,以使任一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的加工工位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芯旋转组件(5)包括推芯连接轴(51)以及旋转部件(52),所述推芯连接轴(51)贯穿于所述B板(2),所述推芯连接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镶件(6),所述推芯连接轴(51)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塑机的推块相连,所述旋转部件(52)与所述推芯连接轴(51)相连,所述旋转部件(52)用于驱动所述推芯连接轴(5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52)包括马达(521)、第一齿轮(522)以及第二齿轮(523),所述第一齿轮(522)固定于所述马达(52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523)转动连接于所述B板(2)上,所述第一齿轮(522)与所述第二齿轮(523)相连,所述第二齿轮(523)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231),所述第一安装孔(5231)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5232),所述推芯连接轴(51)的周面处沿所述推芯连接轴(5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511),所述第二齿轮(523)套接至所述推芯连接轴(51)上,所述限位件(5232)滑移抵接于所述滑槽(5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52)还包括第三齿轮(524),所述第三齿轮(524)转动连接于所述B板(2)上,所述第三齿轮(524)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522)以及所述第二齿轮(5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524)的模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522)的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镶件(6)上设置有脱模部件(10),所述脱模部件(10)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相抵接,所述脱模部件(10)用于将位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上的注塑件顶出脱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部件(10)包括活动镶块(101)、导向拉杆(102)以及第一行位导向件(103),所述第一行位导向件(103)固定连接于所述B板(2)上,所述第一行位导向件(103)与所述第三成型零件(9)相邻,所述第一行位导向件(10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031);所述导向拉杆(102)固定于所述旋转镶件(6)上,所述导向拉杆(102)贯穿所述活动镶块(101),所述导向拉杆(102)与所述活动镶块(101)相滑移抵接,并且所述活动镶块(101)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相抵接;所述活动镶块(10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1013),所述导向块(1013)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31)滑移抵接,所述第一导向槽(1031)用于使所述活动镶块(101)沿着所述导向拉杆(10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旋转镶件(6)靠近或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031)包括端部相连的第一段(10311)以及第二段(10312),所述第一段(103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镶件(6)相对于所述B板(2)靠近或远离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二段(10312)自靠近所述第一段(10311)的一端向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旋转镶件(6)的一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板(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行位导向件(11),所述第二行位导向件(11)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零件(7)和/或位于所述第二成型零件(8)的一侧,所述第二行位导向件(11)上设有第二导向槽(111),所述导向块(1013)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11)相滑移抵接,所述第二导向槽(111)用于对所述导向块(1013)进行限位,以使所述活动镶块(101)在移动时相对于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静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零件(7)、第二成型零件(8)以及所述第三成型零件(9)三者之间呈等边三角布置,若干个所述固定胶位镶件(61)呈等边三角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动镶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014),所述安装块(1014)上设置有贯穿两侧的第二安装孔(10141),所述导向块(1013)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141)内,所述导向块(1013)与所述活动镶块(101)之间设置有弹簧(1015),所述弹簧(10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块(1013)以及所述活动镶块(101)相抵,当所述弹簧(1015)位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导向块(1013)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141)的开口端伸出。
CN202010960627.7A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Active CN112223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0627.7A CN112223634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0627.7A CN112223634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3634A true CN112223634A (zh) 2021-01-15
CN112223634B CN112223634B (zh) 2022-04-12

Family

ID=74116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0627.7A Active CN112223634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363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7680A (en) * 1987-07-14 1989-01-20 Bandai Co Toy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04924523A (zh) * 2015-05-19 2015-09-23 深圳创维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模内自动旋转装配结构
CN208006117U (zh) * 2018-02-05 2018-10-26 鸿利达模具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三射推芯转模具结构
CN208343316U (zh) * 2018-03-09 2019-01-08 新至升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7680A (en) * 1987-07-14 1989-01-20 Bandai Co Toy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04924523A (zh) * 2015-05-19 2015-09-23 深圳创维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模内自动旋转装配结构
CN208006117U (zh) * 2018-02-05 2018-10-26 鸿利达模具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三射推芯转模具结构
CN208343316U (zh) * 2018-03-09 2019-01-08 新至升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3634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758B (zh) 螺纹抽芯机构和注塑模具
CN112223634B (zh) 一种三色推呵转自动成型机构
CN209999625U (zh) 一种弧形抽芯模具
CN210174112U (zh) 一出四直通内螺纹管件模具脱模机构
CN110712342A (zh) 模内旋转式双色注塑模具
CN114030138B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6732694U (zh) 多模共注塑设备
CN112092298B (zh) 一种注塑铸造一体混合成型机
CN209987324U (zh) 滑块脱螺纹注塑模具
CN109774069B (zh) 一出二三通内螺纹管件模具脱模机构
CN110815746A (zh) 一种同螺纹止口扣盖模具
CN216708186U (zh) 一种成型良好的模具
CN212554881U (zh) 可模内组装的三色杯具制造模具
CN219947032U (zh) 一种成型塑胶包五金件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12860281U (zh) 一种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
CN219947025U (zh) 一种双色成型模具
CN212288544U (zh) 一种自动脱螺纹模具
CN217169487U (zh) 适用于内外双层螺牙脱模的模具
CN220946486U (zh) 一种具有旋转机构的双色模具
CN112092297B (zh) 一种多功能联动混合成型模具
CN216941663U (zh) 组合滑块旋转抽芯装置
CN213353405U (zh) 一种带延时顶出结构的精密塑胶模具
CN216708187U (zh) 一种挂壁式充电盒底座模具
CN213891006U (zh) 塑料收纳篮镂空部注塑成型机构
CN216267400U (zh) 一种注塑脱模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Cunan

Inventor after: Kang Hui

Inventor after: Hong Liangliang

Inventor after: Zhou Haisheng

Inventor before: Kang Hui

Inventor before: Zhou Cunan

Inventor before: Hong Liangli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Hais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