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731B - 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731B
CN112140731B CN202010578897.1A CN202010578897A CN112140731B CN 112140731 B CN112140731 B CN 112140731B CN 202010578897 A CN202010578897 A CN 202010578897A CN 112140731 B CN112140731 B CN 112140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ank
container
liquid container
suppl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88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0731A (zh
Inventor
水谷忠弘
石泽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40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0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向罐的液体注入操作时保护托架的技术。液体供给系统具备:托架;搭载所述托架的多个罐;以及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液体的多个液体容器。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和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在设为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

Description

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2中,分别公开了一种喷墨式打印机,其具备从罐向搭载于托架的液体喷出头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系统。在专利文献1、2的任一墨水供给系统中,也构成为用户能够从液体容器向罐补给墨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618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9-51723号公报
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是单色印刷用,只有一个罐与记录头一起搭载在托架上。然而,在打印机中,也可以考虑将多个罐搭载在一个托架上。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对多个罐一次性地补充墨水而使多个液体容器同时与托架的罐连接时,由于液体容器的重量,托架的设置姿势有可能偏离规定的姿势或托架有可能变形。当产生那样的托架的设置姿势的偏离或变形时,液体喷出头与印刷介质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或不均匀,有时印刷质量降低。另外,如上所述,在从多个液体容器同时向多个罐补充墨水的情况下,也担心用户对那些液体容器的处理出错,墨水洒落而导致污损托架的可能性提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由于如上所述在托架上仅搭载有一个罐,因此不存在对那样的在托架上搭载有多个罐的结构中特有的上述的课题的认识。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中,由于罐没有搭载在托架上,因此不存在对在托架上搭载有多个罐的结构中特有的上述的课题的认识。这样的课题并不限于组装在喷墨式打印机中的墨水供给系统,是在向液体喷出头供给墨水以外的液体的各种液体供给系统中共同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作为向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系统而提供的。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具备:托架,其安装有所述液体喷出头;多个罐,其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纳部和接纳从外部向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液体的注入的液体接纳部,并且搭载在所述托架上;以及多个液体容器,其分别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器部和与所述容器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液体出口,并且在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接纳部连接的状态下,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容器部的所述液体。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所述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相邻地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和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在被设为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在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液体供给系统的液体消耗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液体消耗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前端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托架和罐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表示托架和罐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表示托架和罐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9A是表示液体向罐的注入工序的第一模式图。
图9B是表示液体向罐的注入工序的第二模式图。
图10A是表示处于液体注入姿势的两个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的示意图。
图10B是表示第一液体容器以液体注入姿势连接时的托架的概略主视图。
图11是表示两个液体容器以液体注入姿势连接时的托架的概略主视图。
图12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主视图。
图12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液体供给系统;10A:液体供给系统;10B:液体供给系统;10C:液体供给系统;10D:液体供给系统;10E:液体供给系统;11:液体容器;11A:液体容器;11Af:第一液体容器;11As:第二液体容器;11B:液体容器;11Bf:第一液体容器;11Bs:第二液体容器;11C:液体容器;11Cf:第一液体容器;11Cs:第二液体容器;11D:液体容器;11Df:第一液体容器;11Ds:第二液体容器;11E:液体容器;11Ef:第一液体容器;11Es:第二液体容器;11f:第一液体容器;11s:第二液体容器;12:液体消耗装置;13:箱体;13F:前面;13U:顶面;13c:主体盖;14:接口部;15:前面盖部件;16:排出口;18:印刷机构;20:托架;20A:托架;20B:托架;20C:托架;20D:托架;20E:托架;20h:铰链机构;21:液体喷出头;23:罐;23i:容纳部;23r:液体接纳部;23v:目视确认部;24:引导轴;25:驱动电机;26:滑轮;27:同步带;30:输送路径;31:输送辊;35:供纸盒;50:容器部;50A:容器部;51:内部空间;52:缩径部;53:开口部;54:外螺纹部;55:底壁部;56:标签;60:液体出口部件;61:液体出口;62:管路部;63:阀体;64:狭缝;65:保持部件;66:安装部;67:内螺纹部;68:大径部;68s:顶面;68w:棘轮;69:外螺纹部;70:矩形结构部;71:识别用槽部;73:定位部;75:槽部;76:环状凸部;80:封装部;81:顶面盖;82:转接器部;83:容器接纳部;83c:圆形孔部;83r:矩形孔部;83t:识别用凸部;84:开口窗部;86:传感器部件;87:盖部件;87h:铰链机构;91:第一壁部;92:第二壁部;93:第三壁部;94:第四壁部;95:第五壁部;96:第六壁部;100:液体消耗系统;BP1:部位;BP2:部位;CP:帽;CPs:端面;CX: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ML:下限标记;MU:上限标记;P:印刷介质;P1:第一流路;P2:第二流路;RX: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T1:第一罐;T2:第二罐。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液体消耗系统和液体供给系统的概要
图1是表示组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的液体消耗系统100的概略图。液体消耗系统100具备:容纳有液体的多个液体容器11;以及消耗由用户从液体容器11补充的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液体消耗装置12是喷墨式的打印机,液体容器11的液体是用于印刷的墨水。如下所述,液体消耗装置12在内部具备:安装有为了形成印刷图像而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21的托架20;以及搭载于托架20的多个罐23。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由上述多个液体容器11、液体消耗装置12的托架20和多个罐23构成,对液体消耗装置12的液体喷出头21供给罐23的液体。另外,在液体供给系统10中,罐23的液体通过由用户从液体容器11的液体的注入操作而被补给。另外,多个液体容器11分别与多个罐23中的一个对应,容纳有与容纳在对应的罐23中的液体相同的液体。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液体容器11的各自的形状、尺寸相同。以下,首先,在说明液体消耗装置12的结构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进行说明。
1-2.液体消耗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在图1中,图示有主体盖13c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液体消耗装置12的概略立体图。在图2中,图示有主体盖13c被打开,成为能够从液体容器11向罐23注入液体的液体补给模式时的液体消耗装置12的概略立体图。
在图1和图2中,图示有相互正交的X、Y、Z方向。X、Y、Z方向是与处于配置在水平面上的姿势时的液体消耗装置12对应的方向。X方向与液体消耗装置12的左右方向一致,是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X方向中的+X方向是与液体消耗装置12的正面侧正对时的左方向,-X方向是右方向。Y方向与液体消耗装置12的前后方向一致,是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Y方向中的+Y方向是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Y方向是从后方朝向前方的方向。Z方向与液体消耗装置12的上下方向一致,是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Z方向中的+Z方向为上方向,-Z方向为下方向。在后面参照的各图中,也以与图1和图2对应的方式图示有X、Y、Z方向。
参照图1。液体消耗装置12具备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箱体13。在箱体13的前面13F上设置有接口部14,该接口部14接收对用户的信息的显示、来自用户的操作。在前面13F的比接口部14靠下侧,前面盖部件15以下端为支点向前方可转动地安装。通过使前面盖部件15向前方转动,用于排出印刷介质P的排出口16露出到外部。
上述的主体盖13c构成箱体13的一部分。主体盖13c构成箱体13的顶面13U和前面13F的上侧的部位。上述的接口部14设置在主体盖13c上。主体盖13c通过设置在后端侧的铰链机构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而开闭。通过使主体盖13c向上方转动而打开,如图2所示,液体消耗装置12的内部结构露出。
参照图2。在液体消耗装置12的内部,设置有印刷机构18。印刷机构18具备上述的托架20、液体喷出头21和多个罐23,并且,作为托架20的驱动机构,具备引导轴24、驱动电机25、滑轮26以及同步带27。
如图2、后面参照的图7所示,液体喷出头21设置在托架20的底面。液体喷出头21例如通过压电元件向液体施加压力等公知的方法,从图中未示出的喷嘴向下方喷射液体。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罐23在托架20上比液体喷出头21靠上方排列。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罐23为五个,具有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形状。在托架20中,多个罐23以使各罐23的后述的液体接纳部在托架的前方侧排列的方式,以在X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搭载。各罐23在内部具有容纳液体的容纳部23i。在各罐23中,容纳有不同颜色的墨水。多个罐23通过设置在托架20上的图中未示出的液体供给路径与液体喷出头21连接。在初次使用时,容纳在各罐23中的液体通过经由图中未示出的头帽与液体喷出头21连接的图中未示出的泵,从各罐23向上述液体供给路径吸出而被供给到液体喷出头21。在印刷使用时,伴随来自液体喷出头21的液体喷出的液体消耗,从各罐23向液体喷出头21供给液体。
如上所述,托架20和多个罐23构成液体供给系统10,从对应的液体容器11向各罐23注入液体而补充。关于液体容器11的结构、托架20和罐23的详细结构以及液体从液体供给系统10中的液体容器11向罐23的注入方法,将在后面叙述。
托架20在其后端与沿着X方向架设的引导轴24连结而被支撑。托架20能够沿着引导轴24在+X方向和-X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托架20通过铰链机构20h以能够以引导轴24为支点向Z方向转动的状态安装。由此,用户能够变更托架20相对于Y方向的安装角度。
滑轮26设置在引导轴24的两端的后方。同步带27在引导轴24的后方沿着引导轴24卷绕在滑轮26上。托架20与同步带27连接。通过驱动电机25使滑轮26旋转,同步带27旋转,托架20沿着引导轴24移动。
印刷机构18还具备印刷介质P的输送路径30。输送路径30在托架20的下方沿着Y方向设置,与排出口16连接。印刷介质P通过设置在输送路径30上的输送辊31的旋转,在托架20的下方被向-Y方向输送,从排出口16排出。另外,印刷介质P储存在设置在输送路径30的下方的供纸盒35中,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送出机构向输送路径30送出。
在液体消耗装置12执行印刷时,印刷介质P通过输送路径30的输送辊31被向作为副扫描方向的-Y方向输送。在此期间,液体喷出头21与托架20一起相对于输送路径30上的印刷介质P在作为主扫描方向的±X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同时,向印刷介质P喷出液体。由此,在印刷介质P的印刷面上记录墨点,形成印刷图像。形成有印刷图像的印刷介质P从排出口16排出。
液体消耗装置12根据用户通过接口部14进行的操作而成为液体补给模式。在液体补给模式下,禁止印刷的执行,托架20移动到图2所示的预先确定的位置。该位置是通过将设置在托架20的前方的壁部的一部分切除,而用户能够目视确认各罐23的后述的目视确认部的位置。用户在将液体消耗装置12设为液体补给模式之后,如图2所示,通过打开主体盖13c,能够进行将液体容器11的液体注入罐23的注入操作。
1-3.液体供给系统的结构
1-3-1.液体容器的结构
参照图3~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拆下帽CP的状态的液体容器11的概略侧视图。图4是通过液体容器11所具有的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与图3的纸面平行的截断面中的液体容器11的概略截面图。图5是将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放大表示的概略立体图。另外,在图3~图5中,液体容器11处于后述的液体注入姿势时的X、Y、Z方向以与图1以及图2对应的方式图示。
参照图3和图4。液体容器11具备:具有容纳液体的内部空间51的容器部50;以及安装在容器部50的端部的液体出口部件60。以下,将液体容器11中安装有液体出口部件60的端部称为“前端”,将其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称为“后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容器部50的液体容器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液体容器11的中心轴线是构成液体容器11的主体部的容器部50的中心轴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一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容器部50构成为以中心轴线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圆筒状的中空部件。容器部50例如通过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树脂材料的吹塑成型而制作。在容器部50的内部空间51中,除了液体以外,也可以容纳用于抑制由外力引起的容器部50的变形的骨架部件等结构物。
如图4所示,在容器部50的前端侧设置有直径比其后端侧小的缩径部52。在缩径部52的前端,设置有与内部空间51连通的开口部53。液体出口部件60以覆盖缩径部52的方式安装于容器部50。在缩径部52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液体出口部件60的外螺纹部54。
在容器部50的后端侧的端部,设置有封闭内部空间51的底壁部55。底壁部55形成为与中心轴线CX大致垂直地相交的大致平坦的壁部。由此,液体容器11能够以前端侧朝向上方、后端侧朝向下方的姿势载置于水平面。
如图3所示,在容器部50的侧面上,安装有标签56。标签56例如由收缩膜构成,该收缩膜以在容器部50的侧面整周上紧贴的方式被卷绕。在标签56上,显示容纳在液体容器11中的液体的种类、液体容器11的容量等与液体容器11相关的信息。另外,标签56也可以代替收缩膜而由通过粘接剂贴附于容器部50的侧面的纸密封件构成。
液体出口部件60是作为所谓的管嘴发挥功能的部件。如图4所示,在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设置有液体出口61,该液体出口61与容器部50的内部空间51连通,用于使内部空间51的液体流出。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液体出口部件60构成为朝向前端逐渐缩径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液体出口部件60的与中心轴线CX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小于容器部50的该方向上的最大宽度。液体出口部件60例如通过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而制作。
液体出口部件60在前端侧具有管状的管路部6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管路部62具有沿着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的圆筒状的形状。如图4所示,上述的液体出口61设置在管路部62的前端,管路部62的后端部气密地插入容器部50的开口部53。
参照图4和图5。在液体出口61上,安装有开闭液体出口61的阀体63。阀体63的主体由硅膜等弹性部件构成,以封闭液体出口61的方式配置在管路部62内。在阀体63的中央,设置有通过阀体63在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而开闭的狭缝64。阀体63通常是狭缝64气密地关闭的状态,而抑制液体通过液体出口61流出。阀体63通过与罐23的后述的液体接纳部的连接而使狭缝64打开,从而允许通过液体出口61的液体的流出。
参照图4。阀体63从管路部62的后端侧插入,以其外周缘部与液体出口61的周缘壁部相接的状态被固定。在管路部62内,配置有用于固定阀体63的环状的保持部件65。阀体63保持在保持部件65的环内。保持部件65以如下状态固定在管路部62内:在其环内通过向中心侧突出的周状的台阶部将阀体63的外周缘部向液体出口61的周缘壁部按压。
参照图3和图4。液体出口部件60在后端侧具有直径比液体出口61大的筒状的安装部66。如图4所示,在安装部66的内部空间,容纳有容器部50的缩径部52。在安装部66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容器部50的缩径部52的外螺纹部54螺合的内螺纹部67。上述的管路部62的后端部向安装部66的内部空间突出,在安装部66的内部与容器部50的开口部53连接。在安装部66的后端部,设置有在安装部66中直径最大的大径部68。如图4所示,在大径部68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旋转的棘轮68w。在液体出口部件60通过外螺纹部54和内螺纹部67的螺合而安装在容器部50上之后,通过棘轮68w,抑制了液体出口部件60相对于容器部50向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旋转,而其紧固连接状态放松或脱离,导致液体从容器部50泄漏。
在安装部66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图3所示的帽CP以可装卸的状态固定在液体容器11上的外螺纹部69。在帽CP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外螺纹部69螺合的图中未示出的内螺纹部。另外,在帽CP内,设置有以密封液体出口61的方式突起的图中未示出的凸部。帽CP的开口部周缘的端面CPs在帽CP安装于液体容器11时,与大径部68的朝向前端侧的顶面68s相接。液体容器11在不使用时,通过将帽CP安装在前端部,抑制了液体从容器部50泄漏、或者由于液体在液体出口61的周缘的干燥而引起的粘着等。
参照图5。液体出口部件60还具有沿径向隔着管路部62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管路部62的径向的含义是指与管路部62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矩形结构部70形成为沿着管路部62的大致矩形柱状的部位。矩形结构部70的前端部位于比管路部62的前端部稍高的位置,矩形结构部70的后端部与安装部66连接。一对矩形结构部70分别插入设置于覆盖罐23的后述的转接器部82的矩形孔部。在矩形结构部70的侧面上,从前端侧到后端侧设置有直线状的识别用槽部71。识别用槽部71的形成位置根据每个液体容器11而不同。关于识别用槽部71的功能将在后面叙述。
液体出口部件60还具有作为板状部位的定位部73,该定位部73将管路部62以及矩形结构部70在管路部62的径向上连接。定位部73具有朝向前端侧并沿着管路部62的径向的顶面。关于定位部73的功能将在后面叙述。
在管路部62的前端侧的端面上,沿着液体出口61的外周形成有槽部75。通过具有槽部75,能够在向罐23注入液体之后,而附着于液体出口61的周缘的液体在下流到管路部62的侧面之前,流入并贮留在槽部75。由此,抑制了附着在液体出口61的周缘的液体下流淌到管路部62的侧面的情况。
在管路部62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向管路部62的径向突出且沿着管路部62的外周形成的环状凸部76。通过环状凸部76,能够阻挡从液体出口61向管路部62的侧面溢出的液体沿管路部62的侧面而向后端侧流淌的情况。
1-3-2.托架和罐的结构
图6是表示托架20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7是向+X方向观察托架20时的概略侧视图。图8是向-Z方向观察托架20时的概略俯视图。在图6和图7中,图示有向罐23注入液体时的液体容器11。另外,在图8中,用单点划线图示有向罐23注入液体时的液体容器11的配置区域。
参照图6。托架2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封装部80。封装部80在内部收纳有用于从多个罐23、液体喷出头21喷出液体的图中未示出的液体喷出机构。如图7所示,液体喷出头21安装在封装部80的底面的靠近后端侧的位置。
封装部80具有覆盖各罐23的顶面的顶面盖81。在顶面盖81上,设置有用于接纳液体容器11的安装的转接器部82。转接器部82设置在托架20的靠近前方的位置。转接器部82具有多个容器接纳部83。容器接纳部83由贯通顶面盖81的通孔构成,在各罐23的上方各设置有一个。容器接纳部83接纳设置在与各罐23对应的液体容器11上的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部分的插入。
如图8所示,容器接纳部83具有使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开口截面的一对矩形孔部83r与具有大致圆形状的开口截面的圆形孔部83c的前后连接的开口形状。液体容器11的管路部62插入圆形孔部83c,液体容器11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插入一对矩形孔部83r。
在圆形孔部83c的中央,配置有各罐23所具有的液体接纳部23r。液体接纳部23r与罐23的容纳部23i连通,由接纳液体从外部向容纳部23i的注入的圆筒状的管路构成。在图6和图8中,为了方便起见,图示有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如图6所示,液体接纳部23r从罐23的上端朝向铅垂方向上侧伸出到圆形孔部83c内。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液体接纳部23r在X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列。在从液体容器11向罐23注入液体时,液体容器11的管路部62插入圆形孔部83c,圆形孔部83c内的液体接纳部23r插入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61。
参照图8。液体接纳部23r具有与罐23的容纳部23i连通的并排的两个流路P1、P2。第一流路P1和第二流路P2的开口形状具有将一个圆划分为两个半圆的形状。第一流路P1设置在第二流路P2的后方。关于第一流路P1和第二流路P2的功能将在后面叙述。
在矩形孔部83r内,设置有从矩形孔部83r的内侧侧面以矩形状突出的识别用凸部83t。在液体容器11的矩形结构部70插入矩形孔部83r时,识别用凸部83t插入矩形结构部70的识别用槽部71。识别用凸部83t在矩形孔部83r内的形成位置根据每个罐23而不同。液体容器11的识别用槽部71设置在与对应的罐23的识别用凸部83t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由此,阻止了与罐23不对应的液体容器11的前端部被插入容器接纳部83。另外,在转接器部82的顶面上,也可以在容器接纳部83的周边部,以与对应的罐23所容纳的颜色墨水相同的颜色作为标记进行涂布或标签贴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向容器接纳部83的插入被接纳时,液体容器11成为图6和图7所示的预先确定的液体注入姿势,成为能够向罐23注入液体的状态。在该液体注入姿势下,如图6所示,液体容器11的前端侧位于-Z方向侧,后端侧位于+Z方向侧。另外,如图8所示,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位于罐23的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上。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液体出口部件60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向对应的矩形孔部83r的插入被接纳时,液体容器11能够向对应的罐23注入液体。即,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容器11的液体注入姿势是将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周围的角度设为预先确定的角度的姿势。更具体而言,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容器11的液体注入姿势是将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周围的角度设为一对矩形结构部70沿Y方向排列的角度的姿势。关于在液体容器11被设为液体注入姿势时,通过液体出口61和液体接纳部23r向罐23注入液体的机制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液体容器11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如以下说明那样将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与容器接纳部83嵌合而被支撑,从而以液体注入姿势自立在罐23之上。液体出口部件60的管路部62的直径与容器接纳部83的圆形孔部83c的直径大致相等。管路部62在被插入圆形孔部83c时,以其外周侧面与圆形孔部83c的内周侧面接触的状态被定位。另外,液体出口部件60的各矩形结构部70的X方向上的宽度与容器接纳部83的对应的矩形孔部83r的X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等。各矩形结构部70在被插入对应的矩形孔部83r时,以其X方向的侧面与矩形孔部83r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被定位。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容器11处于液体注入姿势时,液体出口部件60的定位部73的周缘部与容器接纳部83的外周缘部接触而被支撑,在-Z方向上被定位。这样,由于通过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向容器接纳部83的卡合而限制液体出口部件60的移动,因此液体容器11被转接器部82支撑,保持该液体注入姿势,而自立在罐23之上。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由于能够在使液体容器11自立在罐23之上的状态下向罐23注入液体,因此液体向罐23的补给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在液体供给系统10中,当一个液体容器11在液体注入姿势下与对应的罐23的液体接纳部23r连接而注入液体时,限制液体容器11与其相邻的液体接纳部23r的连接。关于其理由将在后面叙述。
参照图6。托架20的封装部80在前面壁部具有开口窗部84,该开口窗部84是使各罐23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的通孔。开口窗部84具有以X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形状。在各罐23的前面壁部上,设置有使用户能够通过开口窗部84目视确认容纳部23i内的液面的位置的目视确认部23v。构成目视确认部23v的罐23的前面壁部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构成。在目视确认部23v上,标记有表示容纳部23i中的液面的上限的基准的上限标记MU和表示下限的基准的下限标记ML。上限标记MU例如表示在从液体容器11注入液体时,预计液体不会从液体接纳部23r溢出的液面的上限位置。下限标记ML例如表示督促用户向罐23补给液体的液面的下限位置。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用户能够通过目视确认部23v确认罐23内的液体量的同时,从液体容器11向罐23注入液体。因此,抑制了在从液体容器11向罐23的液体的补给操作时液体从液体接纳部23r溢出。
参照图7。在各罐23中,构成用于检测容纳在容纳部23i中的液体的余量的余量传感器的传感器部件86设置在容纳部23i内。在图7中,为了方便起见,用单点划线图示有传感器部件86的配置位置的一个例子。传感器部件86设置在靠近罐23的后端的位置、且靠近下端的位置。传感器部件86例如是为了光学地检测容纳部23i的液体而被从设置在罐23的后方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棱镜。在余量传感器是对容纳部23i的液体进行电检测的结构的情况下,传感器部件86也可以是从罐23的后方插入容纳部23i内而与液体接触的电极销。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通过具有检测各罐23的液体的余量的余量传感器,能够抑制在印刷的执行中发生各罐23的液体不足的情况。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部件86也可以由向配置于罐23的底面的棱镜射出光的光传感器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部件86也可以配置在液体消耗装置12的内底部,例如压纸卷筒的周边。
参照图6。在托架20的封装部80所具有的顶面盖81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多个容器接纳部83中的各个容器接纳部83的多个盖部件87。盖部件87由板状的部件构成,其下端经由铰链机构87h可转动地与顶面盖81的顶面连接。盖部件87通常如图2所示,以覆盖容器接纳部83的方式关闭而气密地密封容器接纳部83内的液体接纳部23r。在从液体接纳部23r向罐23注入液体时,通过使盖部件87向上方转动,如图6所示,容器接纳部83和液体接纳部23r被开放。另外,在图6中,例示了全部的盖部件87被打开的状态,但实际上,只要仅将与注入液体的罐23对应的盖部件87设为打开状态即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通过设置在托架20上的盖部件87,能够抑制来自各罐23的液体接纳部23r的液体的泄漏、液体的蒸发。
1-3-3.液体向罐的注入
图9A和图9B是表示液体从液体容器11向罐23的注入工序的示意图。图9A和图9B分别通过概略截面图而图示有托架20的上端部分和液体容器11的前端部分。图9A示出有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与转接器部82的容器接纳部83连接之前的阶段,图9B示出有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与转接器部82的容器接纳部83连接后的阶段。
参照图9A。用户首先使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朝向下方,使液体出口61在对应的罐23的容器接纳部83的上方与液体接纳部23r对置,使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位于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上。另外,用户使液体容器11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分别位于对应的矩形孔部83r之上。另外,此时,由于阀体63是狭缝64关闭着的闭阀状态,因此抑制了液体从液体出口61的流出。
接着,用户使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朝着容器接纳部83向下方移动。由此,液体出口部件60的管路部62被插入到转接器部82的圆形孔部83c中,各矩形结构部70被插入到对应的矩形孔部83r中。此时,当欲将液体容器11与不适合的颜色墨水的罐23连接时,如上所述,矩形孔部83r内的识别用凸部83t不会插入到识别用槽部71中,而是与矩形结构部70干涉。因此,抑制了液体容器11与不对应的罐23连接的情况。如图9B所示,通过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的定位部73与容器接纳部83的外周缘部相接而进行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部件60的定位,液体容器11成为完成了对罐23的连接的液体注入姿势。
对通过液体出口61和液体接纳部23r的、从液体容器11向罐23的液体的注入机制进行说明。如图9B所示,当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被适当地插入容器接纳部83时,容器接纳部83内的液体接纳部23r将阀体63的狭缝64推开而插入管路部62内。于是,液体容器11的管路部62的液体通过第一流路P1和第二流路P2开始流入罐23的容纳部23i,被流入的液体按压而容纳部23i内的空气的压力升高。在此,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二流路P2的下端侧形成为开口截面积比第二流路P2的上端侧大。由此,液体在第一流路P1继续流动,另一方面,在第二流路P2中,由于被容纳部23i侧的空气的压力按压,液体的下降在该流路截面积变化的位置等中途的位置停止,开始被推回容器部50侧。这样,第一流路P1作为液体流路发挥功能,第二流路P2作为大气流路发挥功能,即使用户不对液体容器11的容器部50进行压缩等操作,液体容器11的液体和罐23内的大气也会被自动地更换,而向罐23的容纳部23i补充液体。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流路P1的下端设置流路截面积变大的部位,第一流路P1作为大气流路发挥功能,第二流路P2作为液体流路发挥功能。或者,在各流路P1、P2中,也可以省略流路截面积变大的部位。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液体接纳部23r也可以构成为第一流路P1的开口端部与第二流路P2的开口端部位于上下高度不同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地,开口端部的位置较高的流路先与管路部62连接而液体先开始流入,作为液体流路发挥功能,开口端部的位置较低的流路后与管路部62连接而大气流入,作为大气流路发挥功能。但是,在该结构中,例如,在液体容器11倾斜地连接到液体接纳部23r而各流路P1、P2相对于管路部62的连接的顺序被交换等情况下,也存在两个流路P1、P2之间液体流路和大气流路的功能互换的情况。
另外,液体接纳部23r的下端也可以构成为位于容纳部23i内的预先确定的液面的上限位置的附近。根据该结构,在罐23的容纳部23i中的液面超过上限时,液体接纳部23r的下端被液体堵塞。因此,停止通过液体接纳部23r的、从罐23的气体的流出,也停止液体向罐23内的流入,液体的注入动作自动停止,抑制了液体从液体接纳部23r溢出。
图10A是向-Z方向观察托架20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液体接纳部23r和容器接纳部83时的示意图。在图10A中,用单点划线表示与各个液体接纳部23r连接且处于液体注入姿势的两个液体容器11的配置区域。图10A所示的液体容器11的配置区域相当于向-Z方向观察处于液体注入姿势的液体容器11时的外周轮廓线。
在此,将多个罐23中的、在托架20中液体接纳部23r相邻配置的任意两个罐23分别称为“第一罐T1”和“第二罐T2”。另外,将多个液体容器11中的、以向第一罐T1注入液体的方式加以对应的第一罐T1用的液体容器11称为“第一液体容器11f”,以向第二罐T2注入液体的方式加以对应的第二罐T2用的液体容器11称为“第二液体容器11s”。另外,将向第一罐T1注入液体时的第一液体容器11f的液体注入姿势称为“第一罐注入姿势”,将向第二罐T2注入液体时的第二液体容器11s的液体注入姿势称为“第二罐注入姿势”。另外,将第一罐T1与第二罐T2的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之间的距离设为Di。
此时,第一液体容器11f的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与距离第二罐T2的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最近的第一液体容器11f的部位BP1之间的距离Da大于所述的距离Di的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一液体容器11f的X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相当于距离Da的2倍,大于所述的距离Di。另外,第二液体容器11s的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与距离第一罐T1的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最近的第二液体容器11s的部位BP2之间的距离Db大于所述的距离Di的1/2。另外,上述的距离Da、Db都是第一罐T1的液体接纳部23r和第二罐T2的液体接纳部23r的排列方向即X方向上的距离。通过这样的距离Di、Da、Db的关系成立,在分别处于液体注入姿势时的两个液体容器11f、11s的配置区域中,产生相互重叠的部位。
图10B是表示第一液体容器11f以第一罐注入姿势连接时的托架20的概略主视图。图10B图示有在托架20中,将位于+X方向侧的端部的罐23设为第一罐T1,将排列于其-X方向侧的相邻的罐23设为第二罐T2时的例子。在图10B中,用单点划线图示有处于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二液体容器11s的配置区域。图10B所示的液体容器11的配置区域相当于向+Y方向观察处于第二罐注入姿势的第二液体容器11s时的外周轮廓线。
第一液体容器11f具有:在被设为向第一罐T1注入液体时的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处于向第二罐T2注入液体时的第二罐注入姿势的第二液体容器11s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因此,在第一液体容器11f以第一罐注入姿势与托架20连接时,将第二液体容器11s以第二罐注入姿势与第二罐T2的液体接纳部23r连接的情况因第一液体容器11f的干涉而受到阻碍。
图11是表示两个液体容器11以液体注入姿势连接时的托架20的概略主视图。即使是第一液体容器11f以第一罐注入姿势与第一罐T1的液体接纳部23r连接的状态,也允许将液体容器11以液体注入姿势连接到第二罐T2以外的其余的罐23的液体接纳部23r。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阻碍了向相邻排列的两个液体接纳部23r同时以适当的姿势安装液体容器11。因此,限制了为了向罐23注入液体而能够同时与托架20连接的液体容器11的数量。因此,抑制了由于同时连接多个液体容器11而产生的负荷施加于托架20,而托架20的设置姿势偏离,或托架20变形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因此,抑制了由托架20的不良情况引起的液体消耗装置12的印刷质量的降低的情况。
另外,如果抑制了上述那样的托架20的设置姿势的偏离,则会抑制罐23的倾斜,因此抑制了因罐23的倾斜而经由目视确认部23v的液体量的把握变得不正确的情况。同样地,抑制了因这样的罐23的倾斜而由设置于罐23的传感器部件86进行的液体的余量检测精度降低的情况。
另外,由于限制了能够与托架20连接的液体容器11的数量,因此抑制了多个液体容器11同时托架20与连接,而用户的管理不仔细,多个液体容器11与托架20一直连接而放置的状况。因此,抑制了液体接纳部23r一直被插入阀体63的狭缝64中而长时间放置的状况,并抑制了在这样的状况下,阀体63的弹力随时间而降低,在拔出液体接纳部23r后,狭缝64也变得一直开着的情况。
2.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2A和图12B,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系统10A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A是示意性地表示向+Y方向观察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20A的概略主视图。图12B是示意性地表示向-Z方向观察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20A的概略俯视图。图12A中例示有被设为液体注入姿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A。
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A的结构除了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A和托架20A而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大致相同。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A组装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液体消耗系统中,托架20A搭载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结构的液体消耗装置中。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A和托架20A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不同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的结构大致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20A中,省略了转接器部82所具有的各容器接纳部83的一对矩形孔部83r。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2B所示,各容器接纳部83构成为具有大致圆形的开口形状的通孔。
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A的容器部50A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容器部50A例如通过利用膜部件的接合来密封通过注塑成型而制作的一个面区域整体开口的矩形状的箱体的开口部来制作。或者,容器部50A也可以由收纳在内部容纳液体的树脂制的袋部件的纸箱构成。液体容器11A的液体出口部件60除了省略一对矩形结构部70这一点以外,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液体出口部件60的结构大致相同。
容器部50A具备包围内部空间51的以下的六个壁部91~96。第一壁部91是安装有液体出口部件60的壁部。第二壁部92是在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方向上与第一壁部91对置的壁部。第三壁部93是与第一壁部91和第二壁部92交叉的壁部。第四壁部94与第一壁部91和第二壁部92交叉,且在与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正交的方向上与第三壁部93对置的壁部。第五壁部95是与第一壁部91、第二壁部92、第三壁部93和第四壁部94交叉的壁部。第六壁部96是与第一壁部91、第二壁部92、第三壁部93和第四壁部94交叉,且在与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正交的方向上与第五壁部95对置的壁部。各壁部91~96构成为平板状。各壁部91~96也可以在表面包含凹部或凸部。也可以是,各壁部91~96中的例如第六壁部由上述的膜部件构成,其余的壁部91~95由上述的箱体部件的壁部构成。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两个物体“交叉”是指两个物体相互实际交叉的状态、一个物体的假想的延长的部分与另一个物体交叉的状态、相互假想的延长的部分交叉状态的任一状态。因此,例如,在提及“两个壁部交叉”时,包括两个壁部相互呈十字状连接的状态、两个壁部的端部彼此连接而构成角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相互交叉的两个壁部之间,例如也可以设置弄圆的角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两个物体“对置”的含义是指在两个物体之间不存在其他物体的情况和存在的情况这两者。
在液体容器11A中,液体出口部件60设置在第一壁部91中与第六壁部96相比更靠近第五壁部95的位置,并且设置在与第三壁部93相比更靠近第四壁部94的位置。液体容器11A的液体注入姿势是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位于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上,第一壁部91朝向-Z方向,第四壁部94朝向-Y方向的姿势。
在此,将图12A中图示的液体容器11A作为向第一罐T1供给液体的第一罐T1用的第一液体容器11Af。在图12A中,用单点划线图示有第二罐T2用的第二液体容器11As处于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二罐T2的配置区域。在图12B中,分别用单点划线图示有处于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一液体容器11Af的配置区域和处于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二液体容器11As的配置区域。
如图12B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同样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三个距离Di、Da、Db的关系成立。另外,当处于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一液体容器11Af的X方向上的最大宽度Dm大于距离Di。另外,如图12A所示,液体容器11A的液体出口部件60安装在偏离容器部50A的X方向上的宽度的中心的位置。与此相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液体出口部件60也可以在满足如上所述的三个距离Di、Da、Db的关系的同时,设置在容器部50A的X方向上的宽度的中心。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A中,在被设为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一液体容器11Af的-X方向侧的端部部位与将第二液体容器11As设为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二液体容器11As的配置区域干涉。因此,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姿势下,也会限制能够同时与托架20A连接的液体容器11A的数量,抑制了托架20A的设置位置的偏离、变形。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A,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各种作用效果。
3.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系统10B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向-Z方向观察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托架20B的概略俯视图。在图13中,用单点划线图示有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液体容器11Bf和第二液体容器11Bs以液体注入姿势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托架20B连接时的配置区域。
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B的结构除了具备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B和托架20B而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大致相同。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B和托架20B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不同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的结构大致相同。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托架20B上,搭载至少三个以上的罐23。在图13中,作为一个例子,例示出了在托架20B上搭载有四个罐23的结构。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B和托架20B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省略了液体出口部件60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和容器接纳部83的一对矩形孔部83r。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托架20B中,搭载的罐23的数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托架20B中,多个罐23的X方向上的宽度不同,与此相对应,相邻的一组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之间的距离dx1、dx2、dx3分别不同。在图13的例子中,罐23的X方向的宽度越位于+X方向侧越大。另外,相邻的一组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之间的距离dx1、dx2、dx3越位于+X方向侧越大,dx1>dx2>dx3的关系成立。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之间的距离最大的一组罐23是第一罐T1和第二罐T2。因此,第一罐T1与第二罐T2的液体接纳部23r的距离Di是距离dx1、dx2、dx3中的最大值即dx1。
多个液体容器11B中包含的第一罐T1用的第一液体容器11Bf和第二罐T2用的第二液体容器11Bs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距离Di、Da、Db的关系成立的尺寸。另外,处于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一液体容器11Bf的X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大于距离Di。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B,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限制了为了向罐23注入液体而能够同时与托架20B连接的液体容器11B的数量。
特别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B中,将在托架20B中相邻的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之间的距离dx1、dx2、dx3中的最大值作为距离Di,确定第一液体容器11Bf和第二液体容器11Bs的尺寸。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容易使处于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一液体容器11Bf的配置区域和处于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二液体容器11Bs的配置区域干涉。另外,对于构成为与第一液体容器11Bf和第二液体容器11Bs尺寸相同的其他液体容器11B,也抑制了相邻的部件同时与托架20连接。因此,更进一步限制了为了向罐23注入液体而能够同时连接到托架20B的液体容器11B的数量。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B,能够起到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各种作用效果。
4.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系统10C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向-Z方向观察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托架20C的概略俯视图。在图14中,用单点划线图示有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液体容器11Cf和第二液体容器11Cs以液体注入姿势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托架20C连接时的配置区域。
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C的结构除了具备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C和托架20C而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大致相同。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C和托架20C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不同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的结构大致相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C和托架20C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省略了液体出口部件60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和容器接纳部83的一对矩形孔部83r。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托架20C中,搭载的罐23的数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托架20C中,多个罐23、容器接纳部83以及液体接纳部23r在X方向和Y方向上排列。在图14的例子中,多个罐23、液体接纳部23r以及容器接纳部83在X方向上排列有两个,在Y方向上排列有两个。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C中,也可以将分别与以X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相邻的液体接纳部23r连接的两个液体容器11C作为第一液体容器11Cf和第二液体容器11Cs。或者,也可以将分别与以Y方向作为排列方向而相邻的液体接纳部23r连接的两个液体容器11C作为第一液体容器11Cf和第二液体容器11Cs。在任何情况下,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C中,第一罐T1用的第一液体容器11Cf和第二罐T2用的第二液体容器11Cs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距离Di、Da、Db的关系成立的尺寸。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C,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限制了为了向罐23注入液体而能够同时与托架20C连接的液体容器11C的数量。另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C,能够起到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各种作用效果。
5.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5,对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系统10D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向-Z方向观察时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托架20D的概略俯视图。在图15中,用单点划线图示有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液体容器11Df和第二液体容器11Ds以液体注入姿势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托架20D连接时的配置区域。
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D的结构除了具备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D和托架20D而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大致相同。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D和托架20D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不同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的结构大致相同。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D和托架20D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省略了液体出口部件60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和容器接纳部83的一对矩形孔部83r。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托架20D中,搭载的罐23的数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托架20D中,多个罐23和它们的液体接纳部23r在Y方向上排列。即,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液体接纳部23r的排列方向是与托架20D的主扫描方向垂直地交叉的方向。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D中,第一罐T1用的第一液体容器11Df和第二罐T2用的第二液体容器11Ds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距离Di、Da、Db的关系成立的尺寸。因此,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D,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限制了为了向罐23注入液体而能够同时与托架20D连接的液体容器11D的数量。另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D,能够起到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各种作用效果。
6.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16,对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系统10E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向-Z方向观察时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托架20E的概略俯视图。在图16中,用单点划线图示有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液体容器11Ef和第二液体容器11Es以液体注入姿势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托架20E连接时的配置区域。
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E的结构除了具备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E和托架20E而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大致相同。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E和托架20E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不同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和托架20的结构大致相同。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1E和托架20E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省略了液体出口部件60的一对矩形结构部70和容器接纳部83的一对矩形孔部83r。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托架20E中,搭载的罐23的数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托架20E中,在多个罐23的各个罐23中设置有液体接纳部23r的位置不同,液体接纳部23r在与Y方向和X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即,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液体接纳部23r的排列方向是与托架20E的主扫描方向倾斜地交叉的方向。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E中,第一罐T1用的第一液体容器11Ef和第二罐T2用的第二液体容器11Es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距离Di、Da、Db的关系成立的尺寸。因此,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E,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限制了为了向罐23注入液体而能够同时与托架20E连接的液体容器11E的数量。另外,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E,能够起到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各种作用效果。
7.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结构例如能够如下进行改变。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均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同样地,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技术的方式的一个例子而被定位。在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不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10A~10E、液体容器11、11A~11E以及托架20、20A~20E分别加以区别,而称为液体供给系统10、液体容器11以及托架20。
·其他实施方式1
搭载在托架20上的罐23的个数不限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个数、参照的图中图示的个数。罐23也可以在托架20上仅搭载相当于第一罐T1和第二罐T2的两个罐T1、T2。也可以在托架20上搭载多于五个的数量的罐23。另外,多个罐23既可以是一体化的结构,也可以是一部分或者全部分别分离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2
液体容器11的液体注入姿势不限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姿势。液体注入姿势例如也可以是液体容器11的液体出口61的中心轴线CX相对于液体接纳部23r的中心轴线RX倾斜地交叉的姿势。另外,液体供给系统10所具备的各液体容器11的液体注入姿势也可以分别互不相同。液体容器11也可以不构成为以液体注入姿势自立在托架20的罐23之上。液体容器11也可以不经由转接器部82而在被用户把持的状态下被设为液体注入姿势。或者,液体容器1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液体出口部件60的前端部与转接器部82的容器接纳部83嵌合以外的结构,以液体注入姿势自立在托架20的罐23之上。液体容器11也可以在液体出口部件60的管路部62的周围设置有支撑液体注入姿势下的自立的支撑部。
·其他实施方式3
液体供给系统10所具备的多个液体容器11的形状、尺寸也可以分别互不相同。液体容器11的容器部50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圆筒形状。容器部50的形状既可以是多棱柱形状,也可以具有例如具有局部一部分突出的部位等各种异形形状。
·其他实施方式4
各液体容器11也可以不具备阀体63。各液体容器11例如也可以是在使液体出口61向下方倾斜时液体从液体出口61流出的结构。各罐23也可以不具有目视确认部23v。另外,也可以省略罐23的传感器部件86。
8.方式例
本发明的技术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而实现。例如,本发明的技术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而实现。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应达到的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到本发明的技术应发挥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可以适当地进行替换或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要技术特征加以说明,则可以适当删除。
(1)第一方式是作为向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系统而提供的。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具备:托架,其安装有所述液体喷出头;多个罐,其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纳部和接纳从外部向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液体的注入的液体接纳部,并且搭载在所述托架上;以及多个液体容器,其分别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器部和与所述容器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液体出口,并且在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接纳部连接的状态下,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容器部的所述液体。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所述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相邻地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和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在被设为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在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在将第一液体容器设为第一罐注入姿势并向第一罐注入液体时,能够通过第一液体容器的干涉来阻碍将第二液体容器设为第二罐注入姿势并向第二罐注入液体的情况。由此,限制了对搭载于托架的多个罐能够同时注入液体的液体容器的数量,因此能够抑制托架受到从多个液体容器同时注入液体而产生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托架的设置姿势偏离或托架变形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另外,能够抑制用户想要从多个液体容器向多个罐同时补充液体而导致液体容器的处理错误的情况。
(2)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是如下姿势: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是如下姿势: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一液体容器构成为以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自立在所述第一罐之上,所述第二液体容器构成为以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自立在所述第二罐之上。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能够使液体从第一液体容器和第二液体容器向第一罐和第二罐的注入操作容易化。
(3)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处于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时,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与距离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最近的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部位之间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距离Da,大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Di的1/2,在所述第二液体容器处于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时,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与距离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最近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部位之间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距离Db,大于所述距离Di的1/2。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能够将第一液体容器和第二液体容器构成为:处于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一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和处于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相互干涉的尺寸。
(4)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也可以是,处于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Di。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能够设为使第一液体容器更容易与处于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结构。因此,能够使液体从第一液体容器和第二液体容器两者同时注入第一罐和第二罐的情况更加困难。
(5)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托架上,搭载有三个以上的多个所述罐,在所述托架中相邻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中,所述距离Di最大。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能够更容易地限制能够对托架的罐同时注入液体的液体容器的数量。
(6)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也可以是,在多个所述液体容器的每个中,在所述液体出口设置有阀体,该阀体具有通过弹性变形而开闭所述液体出口的狭缝。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由于限制了能够同时向托架的罐注入液体的液体容器的数量,因此与没有这样的限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为了液体容器向罐注入液体而使阀体处于一直被打开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由阀体的弹力的降低引起的性能劣化。
(7)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也可以是,在多个所述罐上,设置有用于用户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的余量的目视确认部。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由于抑制了在向罐的液体注入操作中托架的设置姿势偏离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罐倾斜而导致通过目视确认部的用户对液体量的把握不正确的情况。
(8)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也可以是,在多个所述罐的各个中,在所述容纳部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液体的余量的传感器部件。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由于抑制了在向罐的液体注入操作中托架的设置姿势偏离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罐倾斜而导致使用传感器部件的液体量的把握不准备的情况。
(9)第二方式是作为通过液体接纳部向多个罐的容纳部注入液体的液体容器而提供的,多个所述罐搭载在安装有喷出所述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托架上,容纳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的所述液体,并且分别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所述容纳部和接纳向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液体的注入的所述液体接纳部。该方式的液体容器的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所述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相邻地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其中,所述液体容器具备:容器部,其容纳所述液体;以及液体出口,其与所述容器部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在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时,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连接,所述液体容器具有:在处于作为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时的预先确定的姿势的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处于作为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时的预先确定的姿势的第二罐注入姿势的所述第二罐用的所述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在将液体容器设为第一罐注入姿势并向第一罐注入液体时,能够通过所述液体容器的干涉来阻碍将第二罐用的液体容器设为第二罐注入姿势并向第二罐注入液体的情况。由此,限制了对搭载于托架的多个罐能够同时注入液体的液体容器的数量,因此能够抑制托架受到从多个液体容器同时注入液体而产生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托架的设置姿势偏离或托架变形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另外,能够抑制用户想要从多个液体容器向多个罐同时补充液体而导致液体容器的处理错误的情况。
9.其他
本发明的技术也可以以液体供给系统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也可以通过液体容器、液体消耗系统、液体消耗装置、液体向罐的补给方法等方式来实现。
在本说明书中,液体的“注入”、“补给”、“补充”以及“填充”这样的用语,作为也包含以下例示的情况下的任一个(i)~(iii)的动作的概念使用。另外,这些用语一般也可以在不产生歧义的范围内适当地相互替换。
(i)对空着的容器注入液体的动作。
(ii)使容纳在容器中的液体的液面位置从预先确定的下限量的位置或者比其下限量少的量的位置上升的动作。
(iii)将液体注入容器而直到容纳在容器中的液体的量达到预先确定的上限量的动作。
本发明中的液体容器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在消耗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消耗装置上使用的液体容器。例如,可以适用于在如下各种液体消耗装置上使用的液体容器。
·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含有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精确地对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其他的具备喷出任意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消耗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所容纳的液体只要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因此,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含有金属熔液的液态金属这样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液体”中。另外,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括由颜料、金属颗粒等固态物形成的功能性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者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举出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液晶等。在此,“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染料墨水、颜料墨水、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

Claims (7)

1.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向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其中,所述液体供给系统具备:
托架,其安装有所述液体喷出头;
多个罐,其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纳部和接纳从外部向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液体的注入的液体接纳部,并且搭载在所述托架上;以及
多个液体容器,其分别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器部和与所述容器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液体出口,并且在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接纳部连接的状态下,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容器部的所述液体,
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所述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相邻地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罐、第二罐、以及第三罐,
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以及向所述第三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三液体容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所述第二液体容器、以及所述第三液体容器的各自的所述容器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是如下姿势: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是如下姿势: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第三罐注入姿势是如下姿势:所述第三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三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三液体容器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三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上,
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采取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的状态下,且在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与所述第二液体容器干涉的部位,
所述液体供给系统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采取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的状态下,且在将所述第三液体容器设为所述第三罐注入姿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液体容器自立在所述第一罐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三液体容器自立在所述第三罐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处于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时,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与距离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最近的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部位之间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距离Da,大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Di的1/2且小于等于所述距离Di,
在所述第二液体容器处于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时,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与距离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最近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部位之间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距离Db,大于所述距离Di的1/2,
所述第三液体容器处于所述第三罐注入姿势时,所述第三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与距离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最近的所述第三液体容器的部位之间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距离Di的1/2且小于等于所述距离D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中,
在所述托架中相邻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中,所述距离Di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中,
在多个所述液体容器的每个中,在所述液体出口设置有阀体,该阀体具有通过弹性变形而开闭所述液体出口的狭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中,
所述托架配置于打印机的箱体内,且在所述箱体的前面配设有凹状的开口部,
在多个所述罐上,设置有用于用户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的余量的目视确认部,所述托架在与所述目视确认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开口窗部,并且在所述托架停止于多个所述罐接受墨水注入的注入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开口窗部与所述打印机的所述开口部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中,
在多个所述罐的各个中,在所述容纳部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液体的余量的传感器部件。
7.一种容器,其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中作为所述第一液体容器、所述第二液体容器、所述第三液体容器而使用。
CN202010578897.1A 2019-06-28 2020-06-23 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Active CN112140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1050 2019-06-28
JP2019121050A JP7419680B2 (ja) 2019-06-28 2019-06-28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731A CN112140731A (zh) 2020-12-29
CN112140731B true CN112140731B (zh) 2023-11-28

Family

ID=7388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8897.1A Active CN112140731B (zh) 2019-06-28 2020-06-23 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8748B2 (zh)
JP (1) JP7419680B2 (zh)
CN (1) CN1121407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31360A (ja) 2021-02-26 2022-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液体容器
JP2022131361A (ja) * 2021-02-26 2022-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液体容器及び容器セット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3173A (en) * 1996-03-22 1999-08-03 Olivetti Lexikon S.P.A. Holder for refilling and preserving an ink jet printhead
US7926928B2 (en) * 2005-08-24 2011-04-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336063A (zh) * 2010-07-15 2012-0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罐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203004520U (zh) * 2011-12-08 2013-06-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4151512A (ja) * 2013-02-07 2014-08-2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容器、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CN104608495A (zh) * 2010-09-03 2015-05-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罐单元以及具有罐单元的液体喷射系统
CN207291315U (zh) * 2016-06-10 2018-05-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CN109328140A (zh) * 2016-06-28 2019-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1681A (en) * 1995-03-29 1997-05-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replenis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k-jet printers
JP2007083718A (ja) 2005-08-24 2007-04-05 Brother Ind Ltd 液滴噴射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I675758B (zh) * 2015-03-30 2019-11-0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裝置
JP6237683B2 (ja) 2015-03-30 2017-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1845094B (zh) 2016-06-10 2022-01-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容器
US10350901B2 (en) 2016-06-10 2019-07-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bottle
AU2017279290B2 (en) 2016-06-10 2022-10-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refill container, ink refill system, and ink refill adapter
US10308029B2 (en) 2016-06-10 2019-06-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holding unit and liquid ejection device
CN107487083B (zh) 2016-06-10 2020-09-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容器
JP6705361B2 (ja) 2016-06-10 2020-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補給容器
CN107487085A (zh) 2016-06-10 2017-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给辅助装置以及墨水补给装置
JP6880662B2 (ja) 2016-11-07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補給容器
JP2018144239A (ja) 2017-03-01 2018-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ボトル
JP6895055B2 (ja) 2017-03-27 2021-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3173A (en) * 1996-03-22 1999-08-03 Olivetti Lexikon S.P.A. Holder for refilling and preserving an ink jet printhead
US7926928B2 (en) * 2005-08-24 2011-04-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336063A (zh) * 2010-07-15 2012-0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罐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4608495A (zh) * 2010-09-03 2015-05-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罐单元以及具有罐单元的液体喷射系统
CN203004520U (zh) * 2011-12-08 2013-06-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4151512A (ja) * 2013-02-07 2014-08-2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容器、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CN207291315U (zh) * 2016-06-10 2018-05-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CN109328140A (zh) * 2016-06-28 2019-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19680B2 (ja) 2024-01-23
CN112140731A (zh) 2020-12-29
JP2021006396A (ja) 2021-01-21
US20200406625A1 (en) 2020-12-31
US11318748B2 (en)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8292B2 (en) Printer and ink bottle
US9487014B2 (en) Printing material holding container
US9440755B2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WO2015059928A1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492393B2 (ja)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CN112140731B (zh) 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WO2015059927A1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CN211868927U (zh)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US11059299B2 (en) Ink replenishing container and ink replenishing system
US11807015B2 (en) Cartridge
JP5958601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プリンター、および、複合機
JP637208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11052668B2 (en) Liquid container
CN112297641B (zh) 容纳体
US10137694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consumption system
JP2018140548A (ja) プリンター
JP589607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1619915B (zh) 液体容器
JP2023009790A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5163481A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54784A (ja) 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