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9915B - 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9915B
CN111619915B CN202010119637.8A CN202010119637A CN111619915B CN 111619915 B CN111619915 B CN 111619915B CN 202010119637 A CN202010119637 A CN 202010119637A CN 111619915 B CN111619915 B CN 111619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liquid
liquid container
side wall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96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9915A (zh
Inventor
清水芳明
田中良一
石泽卓
水谷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1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9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3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接合构成液体容器的多个部件的构造。液体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包围;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围成的区域的外侧。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在液体容器中,存在如下液体容器:通过多个部件被熔接,在内部形成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液体容器中,在作为筒状的树脂部件的套筒部的两端,通过激光熔接将具有用于使液体流出的开口部的树脂部件接合,从而在内部形成有液体容纳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6750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这样,在通过激光熔接将多个部件熔接的情况下,要求彼此熔接的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由激光透过的材料构成,而另一个部件则由吸收激光的材料构成。因此,构成液体容器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被限制,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未考虑除了激光熔接以外的接合技术。
在多个部件被接合而形成有液体容纳室的液体容器中,期望的是,不限于激光熔接,而具有能够通过各种接合技术使这样多个部件彼此容易地接合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包围;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围成的区域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体消耗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供墨单元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供墨单元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表示墨罐的侧面侧的概略部分截面图。
图5是表示墨罐的正面侧的概略部分截面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表示卸掉盖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10是表示从液体出口部件的内部取出阀部件的状态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墨水向墨罐的补充工序的第一局部截断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墨水向墨罐的补充工序的第二局部截断侧视图。
图13是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的周缘部位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19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19B是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的周缘部位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
图2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2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22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22B是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的周缘部位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
图2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2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2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26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2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28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29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30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31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32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33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34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35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36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37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38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
图39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
[标号说明]
10:液体消耗系统;21:液体消耗装置;22:箱体;23:支撑台;24:引导轴;25:记录头;26:托架;27:支撑孔;28:驱动轮;29:从动轮;30:托架电机;31:同步带;32:排出口;33:排出托盘;34:供纸盒;35:开关门;36:旋转轴;37:窗部;40:供墨单元;41~45:墨罐;46:供墨管;47:转接器;48:台阶部;49:墨水贮存室;50:目视确认部;51:上限标记;52:下限标记;53:墨水接纳部;54:第一流路;55:第二流路;56:墨水端口部;57:余量传感器;58:顶面;59:下表面;60:圆形孔部;61:矩形孔部;62:识别用凸部;100:液体容器;100A:液体容器;100B:液体容器;100C:液体容器;100D:液体容器;100E:液体容器;100F:液体容器;100G:液体容器;100H:液体容器;100I:液体容器;100J:液体容器;101:液体容纳室;102:容器主体;103:外螺纹部;110:液体出口部件;111:管路部;112:流出口;113:凹槽部;114:环状凸部;115:嵌合部;116:嵌合凹槽部;118:定位部;120:阀部件;121:狭缝;125:连接部;127:内螺纹部;129:外螺纹部;130:盖;131:内螺纹部;133:封闭部;150:第一部件;151:侧壁部/第一侧壁部;151t:端面;152:第一开口;153:第二开口;154:顶端缩径部;155:周缘凸部/第一周缘凸部;158: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e:突出部;160:第二部件;161:外周缘部;162:底壁部;163:第二侧壁部;163B:第二侧壁部;164:第二周缘凸部;165:延伸部;166: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e:突出缘部;170:接合部;171:接合部;171c:热压接部;171h:通孔;171p:柱状部位;172:螺纹部;172a:内螺纹部;172b:外螺纹部;BR:边界;CX:中心轴线;IK:墨水;P: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液体消耗系统: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的液体消耗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该液体消耗系统10除了具备液体容器100之外,还具备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21。在液体消耗系统10中,液体容器100的液体由使用者向液体消耗装置21补充。以下,首先,参照图1~5而说明液体消耗装置21的结构,参照图6~13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
1-2.液体消耗装置:
在图1中,利用概略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液体消耗装置21的结构。在图1中,液体消耗装置21以透视的状态简略地图示有箱体22内的结构。另外,在图1中,使彼此正交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与配置在水平面上的液体消耗装置21相对应地图示。X方向和Y方向是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Z方向是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X方向与液体消耗装置21的左右方向一致。X方向中的+X方向是正对液体消耗装置21的正面侧时的右方向,-X方向是左方向。Y方向与液体消耗装置21的前后方向一致。Y方向中的+Y方向是前方向,-Y方向是后方向。Z方向与液体消耗装置21的上下方向一致。Z方向中的+Z方向是上方向,-Z方向是下方向。在之后参照的各图中所图示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与图1相对应。
液体消耗装置21是通过向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而在介质进行图像等的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液体消耗装置21具备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方体形状的箱体22。在箱体22内的靠后方的下部,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支撑台23以其顶面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设置。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张P由该支撑台23的顶面支撑,同时朝向作为输送方向的前方输送。在箱体22内的支撑台23的上方位置架设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导轴24,在该引导轴24支撑有托架26,该托架26在下表面侧设置有喷出墨水的记录头25。引导轴24插入并穿过托架26的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支撑孔27。托架26能够相对于引导轴24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
在箱体22内位于引导轴24的两端附近的位置分别能够旋转地支撑有驱动轮28和从动轮29。在驱动轮28连结有托架电机30的输出轴,并且,在驱动轮28与从动轮29之间卷挂有一部分与托架26连结的环形状的同步带31。在托架26利用托架电机30的驱动并借助同步带31由引导轴24引导、同时沿着成为对纸张P进行扫描的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时,针对在支撑台23上向前方输送的纸张P,从托架26的下表面侧的记录头25向纸张P喷出墨水。
在箱体22的前面侧的处于支撑台23的前方侧的位置开设有矩形的排出口32,该排出口32向前方侧排出进行了基于墨水喷出的记录的纸张P。在排出口32设置有能够支撑从箱体22内排出的纸张P的矩形板状的排出托盘33。排出托盘33能够向前方拉出。在排出口32内,在排出托盘33的下侧安装有能够容纳层叠的多张纸张P的供纸盒34。供纸盒34在前后方向上可装卸。
在箱体22的前面,在比排出口32靠左右方向的端部侧的位置设置有开关门35。在图1中,开关门35设置于箱体22的前面的右端部侧。开关门35的前面和顶面是矩形形状,且右侧面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状,该开关门35通过以设置于其下端的沿着左右方向的旋转轴36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转动而开闭。在该开关门35的前面形成有由矩形形状的透明部件构成的窗部37,使用者能够在使开关门35关闭的状态下目视确认箱体22的内部。
在液体消耗装置21的箱体22内,在开关门35的后方容纳有向记录头25供给墨水的供墨单元40。供墨单元40包括多个墨罐41~45。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墨单元40包括五个墨罐41~45。供墨单元40是被设定为各墨罐41~45能够一体地操作的构造体。由使用者进行的来自液体容器100的墨水的补充针对各墨罐41~45进行。
图2是表示供墨单元40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表示供墨单元40的概略俯视图。供墨单元40具备:五个墨罐41~45;五个供墨管46,其从各墨罐41~45的后面侧延伸;以及墨水补充用的转接器47,其安装于各墨罐41~45,作为液体容器100的连接的媒介。各墨罐41~45构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最小的矩形形状的箱体。各墨罐41~45经由供墨管46与保持于图1所示的托架26的记录头25连接。
在各墨罐41~45上,在上方的靠前方侧的部位形成有被切割成矩形形状的台阶部48,该台阶部48用于安装转接器47。在供墨单元40中,各墨罐41~45在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着的状态下通过安装长方体形状的转接器47而连结,从而一体化。如随后所述,在墨水的补充之际,液体容器100以嵌合的方式与转接器47连接。
此外,转接器47既可以构成覆盖墨罐41~45的箱体22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墨罐41~45一体地形成。另外,转接器47也可以不具有连结各墨罐41~45的功能,而也可以被分割而在各墨罐41~45分别各安装有一个。
图4和图5分别是局部地包括图3所示的4-4截断线和5-5截断线处的墨罐41~45的截断面的概略局部截面图。图4表示墨罐41~45的侧面侧,图5表示墨罐41~45的正面侧。
各墨罐41~45具有在其内部能够贮存墨水IK的墨水贮存室49。在各墨罐41~45贮存有不同的颜色墨水。例如,在位于右端的墨罐41贮存有黑色墨水,在排列在该墨罐41的左侧的其他各墨罐42~45贮存有除了黑色以外的彩色、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等的墨水。
在墨罐41~45的前壁部设置有目视确认部50,该目视确认部50使用户能够透过箱体22的前面的窗部37目视确认墨水贮存室49内的墨水IK的液面。目视确认部50由例如透明树脂构成。在目视确认部50标记有表示贮存于墨水贮存室49内的墨水IK的液面的上限的基准的上限标记51和表示下限的基准的下限标记52。上限标记51所示的基准是例如使墨水不从墨水接纳部53溢出而能够注入的墨水量的基准。下限标记52所示的基准是例如催促使用者进行墨水的补充的基准。
如图4所示,在墨罐41~45中,在台阶部48的水平部分的上侧设置有能够使墨水从外部向墨水贮存室49内流入的墨水接纳部53。墨水接纳部53具备向铅垂上方延伸的针状的墨水端口部56。在墨水端口部56的内部设置有并列的两个流路54、55,该并列的两个流路54、55使墨水贮存室49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如图3所示,第一流路54设置于第二流路55的后方侧。第一流路54与第二流路55的开口截面具有利用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壁部将一个圆划分成两个扇形而成的形状。第一流路54设置于第二流路55的后方,其流路截面积形成得比第二流路55的流路截面积大。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流路54的顶端开口的高度形成得比第二流路55的顶端开口的高度低。在墨水贮存室49内的靠后方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检测墨水贮存室49内的墨水IK的余量的余量传感器57。也可以省略余量传感器57。
如图4所示,在转接器47形成有从其顶面58到下表面59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通孔。如图2和图3所示,该通孔具有使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截面的一对矩形孔部61与具有大致圆形状的开口截面的圆形孔部60的前后连结而成的开口形状。如图2~5所示,在供墨单元40中,各墨罐41~45所具有的墨水接纳部53的墨水端口部56配置于圆形孔部60的中央。如随后所述,在向墨罐41~45补充墨水之际,液体容器100的液体出口部件110的一部分与圆形孔部60和矩形孔部61嵌合。此外,也可以在转接器47的顶面58,在圆形孔部60和矩形孔部61的周缘涂敷有与所对应的墨罐41~45所容纳的颜色墨水相同的颜色作为记号。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矩形孔部61内,在按照各墨罐41~45分别不同的位置设置有从矩形孔部61的内侧侧面突出的识别用凸部62。如随后所述,在容纳有适合于各墨罐41~45的颜色墨水的液体容器100的液体出口部件110设置有能够供识别用凸部62嵌合的嵌合凹槽部116。识别用凸部62无法与容纳有不适合的颜色墨水的液体容器100的液体出口部件110的嵌合凹槽部116嵌合,因此,阻止了液体容器100的液体出口部件110与转接器47的矩形孔部61嵌合的情况。此外,如图2~5所示,在设置于墨罐42、45的上方的一对矩形孔部61中,识别用凸部62以圆形孔部60的中心为对称点呈点对称地设置。随后论述其理由。
1-3.液体容器的结构:
参照图6~13而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液体容器100的概略立体图,图7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在图6和图7中图示有在液体容器100安装有盖130的状态。图8是表示从液体容器100拆掉盖130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9是图7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9-9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的概略截面图。在各图中以单点划线图示有液体容器100的中心轴线CX。此外,以下,将沿着与中心轴线CX平行的方向称为“中心轴线方向”。
液体容器100具有作为容纳液体的内部空间的液体容纳室10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液体容器100所容纳的液体是要向上述液体消耗装置21的墨罐41~45补充的墨水。液体容器100具备:空心的容器主体102;液体出口部件110,其安装于容器主体102;以及盖130,其可装卸地安装于液体出口部件110。
以下,在液体容器100中,也将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设置有液体出口部件110的一侧称为“前端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后端侧”。液体容器100的后端侧端部平坦地构成,构成为能够以使前端侧朝向上方、使后端侧朝向下方的姿态载置于水平面。
1-3-1.容器主体:
如图6~图8所示,容器主体102由具有圆柱状的外观形状的空心部件构成。容器主体102由例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树脂材料制成。容器主体102是通过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组装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并进行接合而制成的。随后论述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的详细的结构以及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接合方法。
1-3-2.液体出口部件:
参照图8。液体出口部件110是作为所谓的管嘴而发挥功能的部件,安装于液体容器100的前端侧的端部。液体出口部件110是筒状的部件,通过例如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而制成。
液体出口部件110在前端侧具有与液体容纳室101连通的管状的管路部1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管路部111具有沿着中心轴线CX的圆筒状的形状。管路部111在前端侧的端部具有作为用于使容纳于液体容纳室101的液体流出的开口的流出口1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流出口112的中心位于液体容器100的中心轴线CX上。另外,管路部111具有与图3所示的转接器47的圆形孔部60嵌合的径。
在管路部111的前端侧的端面,沿着流出口112的外周形成有凹槽部113。通过具有凹槽部113,从而在墨水向墨罐41~45补充后,在附着到流出口112的周缘的墨水在向管路部111的侧面流下之前,能够使其流入凹槽部113而贮存于该凹槽部113。因而,附着到流出口112的周缘的墨水向管路部111的侧面流下的情况被抑制。
在管路部111的外周侧面设置有环状凸部114,该环状凸部114在管路部111的径向上突出,沿着管路部111的外周形成。能够利用环状凸部114拦截从流出口112溢出到管路部111的侧面的液体顺着管路部111的侧面向后端侧流下。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管状或筒状的部件中的“径向”是指与该管状或筒状的部件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
液体出口部件110还在管路部111的径向的两侧具有一对嵌合部115。一对嵌合部115构成为,分别与图2~4所示的转接器47的相对应的矩形孔部61嵌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嵌合部115形成为沿着管路部111的矩形柱状的部位。在嵌合部115的侧面,沿着管路部111设置有嵌合凹槽部116。嵌合凹槽部116构成为,供设置于图2~4所示的矩形孔部61内的识别用凸部62嵌合。此外,也可以省略一对嵌合部115。
液体出口部件110还在管路部111和嵌合部115的侧面具有在径向上延伸的定位部118。定位部118具有顶面,该顶面朝向前端侧,并沿着径向。如随后所述,在液体容器100与转接器47连接时,定位部118的顶面在圆形孔部60和矩形孔部61的周缘与转接器47的顶面58抵接。由此,进行向墨罐41~45补充墨水之际的液体容器100的定位。
参照图9和图10。图10是表示从容器主体102拆卸液体出口部件110且从液体出口部件110的内部取出阀部件120的状态的概略分解立体图。阀部件120是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密封液体出口部件110的流出口112的部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阀部件120构成为所谓的狭缝阀(slit valve)。阀部件120的主体由硅膜等弹性部件构成,在中央设置有因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而开闭的狭缝121。如图10中以箭头所示,阀部件120从后端侧插入液体出口部件110的内部,如图9所示以密封流出口112的方式安装于管路部111的顶端。阀部件120固定于比定位部118靠前端侧的位置。
参照图8和图9。液体出口部件110在比定位部118靠后端侧的位置具有用于将液体出口部件110固定于容器主体102的连接部125。连接部125构成为径比管路部111的径大的筒状的部位。在连接部125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127,该内螺纹部127与设置于容器主体102的外周的外螺纹部103螺纹结合。在连接部125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以可装卸的状态将盖130固定于液体容器100的外螺纹部129。
1-3-3.盖:
参照图6~9。盖130由圆筒状的部件构成,该圆筒状的部件的前端侧的端部被封闭,且一方开口。盖130通过例如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制成。盖130在将液体出口部件110收纳于内部的状态下安装于液体容器100的前端侧。在盖130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131,该内螺纹部131与设置于上述液体出口部件110的连接部125的外螺纹部129螺纹结合。如图9所示,在盖130的内壁面,在与液体出口部件110的流出口112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使流出口112水密地封闭的封闭部133。“水密”也可以换言为液密。通过安装盖130,液体出口部件110被保护,并且,墨水从流出口112的泄漏被抑制。
1-3-4.墨水向墨罐的补充:
参照图11和图12而说明从液体容器100向墨罐41~45补充墨水的工序。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液体容器100与转接器47连接之前的状态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液体容器100与转接器47连接之后的状态的局部截断侧视图。例如,使用者在透过目视确认部50确认了墨水IK的液面位于下限标记52以下时进行墨水向墨罐41~45的补充。
参照图11。首先,液体容器100成为前端侧处于下侧、后端侧处于上侧而中心轴线CX与Z轴方向一致的姿态。另外,液体容器100成为液体出口部件110的一对嵌合部115在墨罐41~45的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向。此外,在向转接器47连接前,阀部件120的狭缝121处于被封闭了的闭阀状态,因此,即使使液体容器100的顶端朝向重力方向,墨水从流出口112的流出也被阀部件120抑制。
接着,使液体容器100的流出口112位于墨罐41~45的墨水端口部56的上方,使液体容器100向下方移动。由此,如图12所示,液体出口部件110的管路部111与转接器47的圆形孔部60嵌合,液体出口部件110的各嵌合部115与转接器47的相对应的矩形孔部61嵌合。此外,此时,在液体容器100要与不适合的颜色墨水的墨罐41~45连接时,设置于矩形孔部61的识别用凸部62无法与设置于嵌合部115的嵌合凹槽部116嵌合。因此,液体容器100弄错而与不适合的颜色墨水的墨罐41~45连接的情况被抑制。
在此,如上所述,供墨单元40包括一对矩形孔部61,该一对矩形孔部61在以圆形孔部60的中心为对称点的点对称的位置设置有识别用凸部62。通过一对矩形孔部6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使所适合的液体出口部件110的一对嵌合部115中任一个成为前方侧,识别用凸部62也能够与各嵌合部115的嵌合凹槽部116嵌合。因而,与一对嵌合部115的前后方向上的方向无关,而能够连接容纳有适合的墨水的液体容器100,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被提高。
在液体出口部件110与转接器47的圆形孔部60和矩形孔部61嵌合时,位于圆形孔部60的中央的墨水端口部56被从阀部件120的狭缝121向+Z方向插入流出口112内。此时,墨水端口部56中的第二流路55的顶端开口的高度比第一流路54的顶端开口的高度高,因此,先被插入流出口112内,液体容纳室101的墨水开始向第二流路55流入。接下来,若第一流路54的顶端开口被插入流出口112内,则墨罐41~45的墨水贮存室49的大气经由第一流路54流入液体容纳室101。这样,墨水端口部56的第二流路55作为液体流路而发挥功能,第一流路54作为大气流路而发挥功能。由此,之后即使使用者不进行任何操作,也将交换液体容器100的墨水和墨水贮存室49内的大气而向墨水贮存室49补充墨水。
此外,在墨水端口部56以液体出口部件110倾斜的姿态被插入流出口112,而第一流路54的顶端开口比第二流路55的顶端开口先插入到流出口112内的情况下,墨水向第一流路54流动,大气向第二流路55流动。因此,在液体容器100中,也存在第二流路55作为大气流路而发挥功能,第一流路54作为液体流路而发挥功能的情况。
1-3-5.构成容器主体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参照图9而对构成容器主体102的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部件150具有绕中心轴线CX包围液体容纳室101的筒状的侧壁部15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侧壁部151是圆筒状。第一部件150的侧壁部151的中心轴线与液体容器100的中心轴线CX一致。第一部件150通过注射成型制成。
第一部件150具有:第一开口152,其被侧壁部151的前端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153,其被侧壁部151的后端侧的端部包围。在第一开口152安装有液体出口部件110。更具体而言,在第一开口152处嵌入有管路部111的后端侧端部,该管路部111的后端侧端部在液体出口部件110的连接部125内突出。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50在顶端部具有用于安装液体出口部件110的顶端缩径部154。顶端缩径部154由侧壁部151的一部分构成,是第一部件150中的相对于比顶端缩径部154靠后端侧的部位缩径的部位。第一开口152在顶端缩径部154的顶端部开口,上述外螺纹部103设置于顶端缩径部154的外周侧面。在安装有液体出口部件110时,顶端缩径部154由液体出口部件110的连接部125包覆。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160由平板状的部件构成。第二部件160由圆盘状的部件构成。第二部件160通过注射成型制成。第二部件160与第一部件150的后端侧接合,从第二开口153侧密封液体容纳室10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160以使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封闭的方式接合,并构成容器主体102的底壁部162。
图13是将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部170的周缘部位从图9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50在第二开口153的周缘具有周缘凸部155。周缘凸部155设置于第二开口153的周缘,从侧壁部151向第一部件150的径向外侧延伸。第二部件160的外周缘部161以在中心轴线方向上面对周缘凸部155的方式形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部170构成为第一部件150的周缘凸部155与第二部件160的外周缘部161熔接而成的部位。周缘凸部155和第二部件160的外周缘部161沿着位于液体容纳室101的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BR在第一侧壁部151的整周上被熔接。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接合部170形成于由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BR包围的区域的外侧。只要接合部170设置于这样的部位,用于接合的器具、装置的接近就变得容易,因此,使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容易化。因而,能够将适当的各种接合技术应用于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接合,能够容易地提高由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划定的液体容纳室101的密封性。作为熔接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热熔接。熔接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采用激光熔接,也可以采用超声波熔接。另外,也可以采用使用了溶剂的溶剂粘接。
只要在上述部位设置有接合部170而使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容易化,就能够容易地提高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划定的液体容纳室的密封性。另外,只要在上述部位设置有接合部170,就能够对作为熔接对象的周缘凸部155和外周缘部161,在它们彼此对置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施加载荷而使它们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因此,通过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接合,能够成为更水密地密封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的状态。因而,能够抑制来自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的液体的泄漏。
此外,只要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能够如上所述通过各种熔接方法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在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接合中也可以采用激光熔接,在该情况下,将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中的一者设为激光能够透过的材料,将另一者设为能够吸收激光的材料。与此相对,若采用除了激光熔接以外的熔接方法,就能够抑制采用激光熔接的情况下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的材料被限制的问题。也就是说,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的材料的选择不受制约,相应地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接合通过注射成型分别制成的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从而形成在内部具有液体容纳室101的容器主体102。只要是这样的结构,与通过吹塑成型制成在内部具有液体容纳室101的一体的容器主体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制造时间,能够实现较高的生产率。因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2.第二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A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15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A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16-16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A的概略截面图。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A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液体容器100的结构大致相同。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出于方便,将第一部件150的侧壁部151称为“第一侧壁部151”,将周缘凸部155称为“第一周缘凸部155”。
如图16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在顶端缩径部154的后端侧端部开口。另外,如图14~16所示,第一周缘凸部155形成于顶端缩径部154的后端。
如图16所示,第二部件160具有:底壁部162,其与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对置;以及筒状的第二侧壁部163,其从底壁部162向第一部件150侧延伸而包围液体容纳室101的一部分。如图1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部163具有圆筒状。第二侧壁部163的中心轴线与液体容器100A的中心轴线CX一致。如图14~图16所示,在第二侧壁部163的前端侧的端部,在第二侧壁部163的整周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周缘凸部164。如图16所示,第二周缘凸部164的前端侧的面以在中心轴线方向上面对第一周缘凸部155的后端侧的面的方式形成。在液体容器100A中,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在第一周缘凸部155和第二周缘凸部164彼此熔接而成的接合部170处被接合。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A中,如图16所示,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接合部170形成于位于液体容纳室101的由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BR围成的区域的外侧。因而,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的情况同样地使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容易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A,也能够在第二部件160的内部设置构成液体容纳室101的内部空间。另外,能够在容器主体102的除了底壁部的外周缘以外的部位设置接合部170。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A,能够起到与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3.第三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B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18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B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19A是图18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19-19切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B的概略截面图。图19B是将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部170的周缘部位从图19A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B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液体容器100的结构大致相同。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出于方便,将第一部件150的侧壁部151称为“第一侧壁部151”。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50在第一侧壁部151的后端侧端部不具有周缘凸部155。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160具有:底壁部162,其与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对置;以及筒状的第二侧壁部163B,其从底壁部162的前端侧的面向第一部件150那一侧延伸,而包围液体容纳室101的一部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部163B具有圆筒状。第二侧壁部163B的中心轴线与液体容器100B的中心轴线CX一致。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部163B被插入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内。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在整周上与第一部件150的内周面水密地接触。第二侧壁部163B具有仅与第一部件150的后端侧部位接触的程度的高度即可。
如图19A和图19B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160的底壁部162具有向第二侧壁部163B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165。延伸部165的前端侧的面在整周上以在中心轴线方向上面对第一部件150中的第一侧壁部151的后端侧的端面151t的方式形成。在液体容器100B中,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的接合部170构成为熔接第一侧壁部151的后端侧的端面151t和第二部件160的延伸部165而成的部位。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B中,如图19B所示,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接合部170形成于位于液体容纳室101的由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BR围成的区域的外侧。因而,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的情况同样地使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容易化。另外,接合部170未形成于从第一侧壁部15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位,抑制了在使用者把持液体容器100B时接合部170的形成部位成为障碍的情况。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B,第二部件160的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与第一部件150的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进行面接触而水密地接触,从而形成有密封线。在液体容器100B中,液体容纳室101的第二开口153侧被该密封线和接合部170双重地密封,液体从液体容纳室101的泄漏被进一步抑制。此外,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与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进行面接触的部位也可以通过激光熔接进行熔接。这样的话,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强度被进一步提高,并且,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的密封性被进一步提高。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B,能够起到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4.第四实施方式:
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1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C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22A是图21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22-22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C的概略截面图。图22B是将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部170的周缘部位从图22A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液体容器100B的结构大致相同。
如图22A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50在第一侧壁部151的外侧具有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如图20、图21、图22A所示,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具有包围第一侧壁部151的外周的筒状的形状。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构成为具有四角状的截面的方筒状。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前端侧的端部向中心轴线CX弯曲而与顶端缩径部154的后端连结。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延伸到与随后论述的第二部件160的延伸部165接触的位置。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后端侧的端部设置有向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58e。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58e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整周上形成,具有四角状的外周形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58e也可以仅设置于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外周的一部分。
如图20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160所具有的底壁部162的外周具有四边形状。如图20、图21、图22A、以及图22B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底壁部162的延伸部165以在中心轴线方向上面对设置于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突出部158e的后端侧的面的方式形成。参照图22A和图22B。第二侧壁部163B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同样地被插入第二开口153,其外周面在整周上与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水密地接触。
参照图22B。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的接合部170构成为设置于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后端侧端部的突出部158e和第二部件160的底壁部162熔接而成的部位。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接合部170位于比位于液体容纳室101的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BR靠外侧的位置。因而,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中,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容易化。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液体容纳室101的第二开口153侧被通过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与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之间的面接触而形成的密封线和接合部170双重地密封。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与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密封线和接合部170以在径向上分开的方式形成。根据该构造,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液体容纳室101的液体的泄漏被进一步抑制。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第一侧壁部151由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覆盖,因此,第一侧壁部151的破损被抑制。因而,由第一侧壁部151的破损导致的液体从液体容纳室101的泄漏被抑制。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5.第五实施方式:
图23是包括中心轴线CX在内的截断面中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D的概略截面图。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D的结构除了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第一侧壁部151的尺寸变短这点、以及与此相应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第二侧壁部163B的尺寸变长这点以外,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液体容器100D中,第一侧壁部151的后端侧端部和第二侧壁部163B的前端侧端部位于与容器主体102的后端侧端部相比更靠近顶端缩径部154的后端侧端部的位置。在液体容器100D中,第二开口153与接合部170之间的距离比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的该距离长。因此,即使液体容纳室101的液体经由第二开口153处的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边界BR而泄漏了,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所泄漏的该液体经由接合部170而向容器主体102的外部泄漏的情况也被进一步抑制。此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D,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6.第六实施方式:
图24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5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E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26是图25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26-26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E的概略截面图。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液体容器100D的结构大致相同。
如图26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150未设置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150上,在第二开口153的周缘设置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周缘凸部155同样的周缘凸部155。如图24所示,周缘凸部155与以下说明的第二部件160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和突出缘部166e的形状相应地具有四角状的外周形状。
如图26所示,第二部件160在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侧具有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从底壁部162的外周端向第一部件150侧延伸到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的位置。如图24、图25、以及图26所示,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具有包围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的筒状的形状。如图24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具有四角状的截面,构成为方筒状。
如图24、图25、以及图26所示,在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的第一部件150侧的端部设置有向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缘部166e。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突出缘部166e在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的整周上形成,且具有四角状的外周形状。突出缘部166e的前端侧的面在中心轴线方向上面对第一部件150所具有的周缘凸部155的后端侧的面。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突出缘部166e也可以仅设置于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的外周的一部分。
参照图26。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中,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的接合部170构成为熔接第一部件150的周缘凸部155和设置于第二部件160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的突出缘部166e而成的部位。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接合部170处于位于液体容纳室101的由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BR围成的区域的外侧。因而,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中,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容易化。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160的第二侧壁部163B也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D同样地被插入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其外周面在整周上与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水密地接触。因此,在液体容器100E中,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也被通过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与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之间的面接触而形成的密封线和通过熔接形成的接合部170双重地密封。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第二侧壁部163B由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覆盖,因此,第二侧壁部163B的破损被抑制。因而,由第二侧壁部163B的破损导致的液体从液体容纳室101的泄漏被抑制。此外,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7.第七实施方式:
图27是包括中心轴线CX在内的截断面中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F的概略截面图。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F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的结构大致相同。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F中,不改变周缘凸部155的位置,使第一侧壁部151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延长到第二部件160的底壁部162。另外,与延长后的第一侧壁部151的后端侧端部的位置相应地缩短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第二侧壁部163B的长度。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F,第一侧壁部151由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覆盖,因此,第一侧壁部151的破损被抑制。另外,第二开口153与接合部170之间的距离比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的该距离长。因此,即使液体容纳室101的液体经由第二开口153处的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边界BR泄漏了,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所泄漏的该液体经由接合部170泄漏到容器主体102的外部的情况也被进一步抑制。此外,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F,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8.第八实施方式:
图28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G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9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G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30是图29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30-30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G的概略截面图。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G的结构除了利用由热压接形成的接合部171而替代由熔接形成的接合部170而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这点以外,与图20~22B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的结构大致相同。
如图30所示,接合部171由通过热压接而接合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突出部158e和延伸部165的热压接部171c构成。如图28所示,在接合部171中,多个热压接部171c沿着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外周排列。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热压接部171c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角外周边的中央附近。
如图30所示,热压接部171c由柱状部位171p和通孔171h构成,该柱状部位171p从突出部158e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突出,该通孔171h贯通延伸部165,供柱状部位171p插入并穿过。柱状部位171p的后端侧端部在从通孔171h突出到延伸部165的后端侧的位置处在径向上扩宽而与通孔171h的周缘部卡合。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G,与突出部158e和延伸部165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整周上熔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由热压接形成的接合部171简易地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另外,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G,如图30所示,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同样地,第二开口153由于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与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之间的面接触而被密封。因此,能够抑制液体容纳室101的液体从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边界BR泄漏。此外,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G,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9.第九实施方式:
图31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H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32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H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33是图32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33-33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G的概略截面图。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H的结构相当于将在图24~26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由热压接形成的接合部171应用到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E,而替代由熔接形成的接合部170。在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H中,第一部件150的周缘凸部155和第二部件160的突出缘部166e由设置于多个部位的热压接部171c接合。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H,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G同样地能够利用热压接简易地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另外,如图33所示,第二开口153由于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与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之间的面接触而被水密地密封,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容纳室101的泄漏。此外,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H,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10.第十实施方式:
图34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I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35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I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36是图35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36-36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I的概略截面图。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I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图17~19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B的结构大致相同。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I中,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之间的接合部由以下说明的螺纹部172构成而替代由熔接形成的接合部170。如图36所示,液体容器100I的第二部件160在底壁部162的外周缘设置有在中心轴线方向上朝向第一部件150侧延伸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如图34~36所示,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构成为筒状,包围第一侧壁部151的外周。在第十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构成为圆筒状,包围第一侧壁部151的后端侧端部。如图36所示,螺纹部172设置于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的内周面与第一侧壁部151的外周面彼此对置的部位。在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172a,在第一侧壁部151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部172a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172b。
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I,能够利用螺纹部172简易地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另外,在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I中,如图36所示,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B同样地,通过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与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之间的面接触,而形成有密封线。由此,第一部件150的第二开口153被该密封线及其外侧的螺纹部172双重地密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液体从液体容纳室101的泄漏。另外,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I,能够利用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保护在第二侧壁部163B的外周面与第一侧壁部15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密封线。此外,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I,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11.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37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J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38是平面观察液体容器100J的侧面时的概略侧视图。图39是图38所示的中心轴线CX上的39-39截断线处的液体容器100J的概略截面图。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J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图20~22B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的结构大致相同。
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J相当于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C中将在第十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螺纹部172应用为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接合部,而替代由熔接形成的接合部170。如图37~图39所示,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构成为圆筒状,底壁部162具有圆状的外周形状。如图39所示,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后端侧端部未设置有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突出部158e。如图37~图39所示,在第二部件160的底壁部162的外周缘设置有与在第十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同样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包围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后端侧端部。螺纹部172设置于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的内周面与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外周面的彼此对置的部位。在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172a,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部172a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172b。
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J,能够利用螺纹部172简易地接合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60。此外,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J,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同样的各种作用效果。
12.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的结构例如能够如以下方式进行改变。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均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被定位为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技术的方式的一个例子。
·其他实施方式1:
液体容器100、100A~100J的形状也可以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形状适当改变。例如,容器主体102并不限定于圆柱状、四棱柱状的外观形状。容器主体102也可以具有例如截面积从前端侧朝向后端侧增大的形状。另外,第一侧壁部151、第二侧壁部163、163B、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具有筒状的形状即可,也可以具有椭圆状的截面形状、多边形状的截面形状。
·其他实施方式2:
液体出口部件11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例如,液体出口部件110也可以不具有阀部件120。另外,液体出口部件110也可以由安装于第一开口152的管状的部件构成。
·其他实施方式3: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适当组合。例如,将由热压接形成的接合部171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而替代接合部170。不过,在该情况下,期望的是在第一部件150与第二部件160的边界设置有密封部。另外,也可以将由热压接形成的接合部171应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D、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F而替代接合部170。
13.方式例:
本公开的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由各种方式实现。例如,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实现为以下的方式。为了解决本公开的技术应该达成的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本公开的技术应该起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以下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能够适当进行替换、组合。另外,该技术特征只要在本说明书中未说明为其是必须的,就可适当地删除。
(1)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包围;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围成的区域的外侧。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在由接合所使用的器材、装置进行的容易接近的位置设置有接合部,因此,能够将适当的各种接合技术应用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另外,能够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容易化,容易地提高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划定的液体容纳室的密封性。
(2)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底壁部,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二开口对置;以及筒状的第二侧壁部,其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侧延伸而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能够利用第一部件的第一侧壁部、第二部件的第二侧壁部以及底壁部容易地划定液体容纳室。
(3)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周缘凸部,该周缘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的径向外侧延伸,所述接合部是所述周缘凸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而成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形成有接合部的周缘凸部在径向上延伸,因此,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熔接进一步容易化。
(4)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侧壁部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底壁部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向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径向外侧延伸而在整周上与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端面面对,所述接合部是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端面接合而成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使底壁部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熔接容易化。
(5)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侧壁部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接触,所述第一部件还具有包围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的筒状的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所述接合部是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所述第二部件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而成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能够利用第二侧壁部的外周面与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提高液体容纳室的密封性。另外,能够利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保护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而且,能够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端部处容易地接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6)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所述第二部件侧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底壁部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外周在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径向上延伸而与所述突出部接触,所述接合部是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延伸部接合而成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形成有接合部的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突出部和第二侧壁部的延伸部在径向上突出,因此,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进一步容易化。
(7)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接合部由利用热压接而接合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延伸部的热压接部构成。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能够利用热压接简易地接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8)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侧壁部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接触,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周缘凸部,该周缘凸部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的径向外侧延伸而包围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部件还具有筒状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该筒状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侧延伸而包围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外周,所述接合部是所述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的所述第一部件侧的端部与所述周缘凸部接合而成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能够利用第二侧壁部的外周面与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提高液体容纳室的密封性。另外,能够利用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保护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而且,能够容易在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的端部处接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9)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的所述第一部件侧的端部设置有突出缘部,该突出缘部向所述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的径向外侧突出,面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周缘凸部,所述接合部是所述突出缘部与所述周缘凸部接合而成的部位。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形成有接合部的第一部件的周缘凸部和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的突出缘部在径向上突出,因此,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接合进一步容易化。
(10)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接合部由通过热压接而接合所述突出缘部和所述周缘凸部的热压接部构成。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能够利用热压接简易地接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11)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侧壁部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接触,所述第二部件还具有筒状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该筒状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侧延伸而包围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所述接合部由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面彼此对置的部位的螺纹部构成。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能够利用螺纹构造容易地接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另外,能够利用第二侧壁部的外周面与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提高液体容纳室的密封性。
(12)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侧壁部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接触,所述第一部件还具有筒状的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该筒状的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包围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且向所述第二部件侧延伸,所述第二部件还具有筒状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该筒状的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侧延伸而包围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外周,所述接合部由设置于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的内周面与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外周面彼此对置的部位的螺纹部构成。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容器,能够利用螺纹构造容易地接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另外,能够利用第二侧壁部的外周面与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提高液体容纳室的密封性。而且,能够利用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保护第一侧壁部。
14.其他:
本公开的技术也能够以除了液体容器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也能够以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液体容器的构造、液体消耗系统、液体补充系统、液体相对于液体消耗装置的补充方法等方式实现。
另外,本公开中的液体容器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消耗除了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所使用的液体容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以下这样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所使用的液体容器。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3)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喷射含有生物芯片制造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精确地对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所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具备喷出其他的任意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消耗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外,本公开的液体容器所容纳的液体是物质呈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因而,在本公开的“液体”中也包含粘度较高的或较低的液状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液状态的材料。另外,不仅包含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含由颜料、金属颗粒等固态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相对于溶剂溶解、分散或混合而成的材料等。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液晶等。在此,“墨水”设为包含一般性的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的墨水。

Claims (1)

1.一种液体容器,具备:
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
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包围;
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
所述第一部件还具有包围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的筒状的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分开地形成,
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具有该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中的所述第二部件侧的端部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底壁部,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二开口对置;延伸部,其从与所述底壁部的所述第二开口对置的部分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以及第二侧壁部,其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且具有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水密地接触的外周面,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是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延伸部利用从熔接、热压接、粘接选择的接合方法而接合的接合部,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该接合部位于比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边界围成的区域在所述径向上靠外侧,并且,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边界在所述径向上分开。
CN202010119637.8A 2019-02-28 2020-02-26 液体容器 Active CN111619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6553A JP7379831B2 (ja) 2019-02-28 2019-02-28 液体容器
JP2019-036553 2019-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915A CN111619915A (zh) 2020-09-04
CN111619915B true CN111619915B (zh) 2023-10-03

Family

ID=7223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9637.8A Active CN111619915B (zh) 2019-02-28 2020-02-26 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76825A1 (zh)
JP (1) JP7379831B2 (zh)
CN (1) CN11161991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05571A (fr) * 1964-07-21 1965-07-09 Structure de récipient
JPS5297865A (en) * 1976-02-10 1977-08-17 Ozawa Yoshio Container made from thermoplastic resin
CA1219535A (en) * 1983-05-16 1987-03-24 Katsuji Mitani Hollow container of biaxially oriented synthetic resin engaged with base cap on bottom and method of engaging the cap with the container
JPH09216648A (ja) * 1996-02-07 1997-08-19 Yazaki Corp 防水ケース
EP0812782A1 (fr) * 1995-05-16 1997-12-17 Societe Alsacienne D'aluminium Bande composite à opercules pour récipients thermoplastiques à ouverture par pelage
JPH11263341A (ja) * 1998-03-12 1999-09-28 Kamaya Kagaku Kogyo Co Ltd 自立性薄肉容器
US6059403A (en) * 1995-12-21 2000-05-09 Pelikan Produktions Ag Liquid cartridge and print head for an ink-jet printer
JP2002540016A (ja) * 1999-03-19 2002-11-26 レキット ベンキサー フランス 加熱流体を分配するための容器
CN102582258A (zh) * 2011-01-14 2012-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2985246A (zh) * 2010-05-21 2013-03-20 布里特帕克有限公司 带有限定开口的边缘部的容器、制造所述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6427223A (zh) * 2012-08-10 2017-02-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07878037A (zh) * 2016-09-29 2018-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单元
JP2018108832A (ja) * 2016-12-28 2018-07-1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0683A (en) * 1990-01-29 1991-06-04 Extrudiplast Investments, S.A. Plastic closure
JPH0681980U (ja) * 1993-05-11 1994-11-25 日本ウイリング株式会社 雄ねじ付き流出ノズルを有するカートリッジ式シーラント押出容器
US20050205575A1 (en) * 2001-12-28 2005-09-22 Toyo Seikan Kasha , Ltd. Container sealing structure, container with the seal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ealing structure
US7766032B2 (en) * 2004-01-20 2010-08-03 Hitachi, Ltd. Fuel container for fuel cell
ITMI20111847A1 (it) 2011-10-10 2013-04-11 Goglio Spa Cartuccia per caffe' e prodotti solubili in genere
JP6686381B2 (ja) * 2015-11-16 2020-04-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05571A (fr) * 1964-07-21 1965-07-09 Structure de récipient
JPS5297865A (en) * 1976-02-10 1977-08-17 Ozawa Yoshio Container made from thermoplastic resin
CA1219535A (en) * 1983-05-16 1987-03-24 Katsuji Mitani Hollow container of biaxially oriented synthetic resin engaged with base cap on bottom and method of engaging the cap with the container
EP0812782A1 (fr) * 1995-05-16 1997-12-17 Societe Alsacienne D'aluminium Bande composite à opercules pour récipients thermoplastiques à ouverture par pelage
US6059403A (en) * 1995-12-21 2000-05-09 Pelikan Produktions Ag Liquid cartridge and print head for an ink-jet printer
JPH09216648A (ja) * 1996-02-07 1997-08-19 Yazaki Corp 防水ケース
JPH11263341A (ja) * 1998-03-12 1999-09-28 Kamaya Kagaku Kogyo Co Ltd 自立性薄肉容器
JP2002540016A (ja) * 1999-03-19 2002-11-26 レキット ベンキサー フランス 加熱流体を分配するための容器
CN102985246A (zh) * 2010-05-21 2013-03-20 布里特帕克有限公司 带有限定开口的边缘部的容器、制造所述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82258A (zh) * 2011-01-14 2012-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6427223A (zh) * 2012-08-10 2017-02-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07878037A (zh) * 2016-09-29 2018-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单元
JP2018108832A (ja) * 2016-12-28 2018-07-1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容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属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与装置专利台;王钰明;中国包装工业(12);第21-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79831B2 (ja) 2023-11-15
US20200276825A1 (en) 2020-09-03
JP2020138776A (ja) 2020-09-03
CN111619915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60196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503801B2 (ja)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収容体
US9440755B2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WO2015059926A1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9162466B2 (en) Liquid housing body recycling method, and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WO2015059927A1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KR20120025417A (ko) 탱크 유닛, 탱크 유닛을 구비한 액체 분사 시스템
JP2009018424A (ja) 液体収容容器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充填方法及び液体再充填方法
CN211868927U (zh)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US9272521B2 (en)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recycling method, and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CN111469559B (zh)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US20200406625A1 (en)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liquid container
CN111619915B (zh) 液体容器
CN112297641B (zh) 容纳体
US11052668B2 (en) Liquid container
JP5326703B2 (ja) 液体収容容器
JP2015080875A (ja) 液体収容容器、キャップ
JP2014097577A (ja) キャップ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JP6384031B2 (ja)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163966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その蓋体
JP5725056B2 (ja) 液体収容容器
CN115476592A (zh) 容器
JP2014046695A (ja) カバー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JP2014061675A (ja) 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