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610B - 口罩机 - Google Patents

口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610B
CN112140610B CN202010895972.7A CN202010895972A CN112140610B CN 112140610 B CN112140610 B CN 112140610B CN 202010895972 A CN202010895972 A CN 202010895972A CN 112140610 B CN112140610 B CN 112140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nveying
wire
mask
nos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5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0610A (zh
Inventor
梁盛潮
李景全
蓝潘鹏
谢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oz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aoz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aoz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aoz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59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0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0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0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64Producing wearing apparel
    • B29D99/0071Masks, e.g. gas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2/00Multi-step production lines for making clot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机,适用于内耳平面口罩的生产,包括用于传送鼻梁条和布料料架,以及顺次排布于机架上的褶皱装置、鼻梁条装置、去静电装置、取放料装置、封边装置、焊线装置、焊封边装置和切线装置;布料经过褶皱装置进行褶皱,鼻梁条通过鼻梁条装置与褶皱的布料焊接在一起并将布料分割成单个的口罩体,而后多个口罩体依次通过去静电装置进行去静电,机架上设置有传送装置,取放料装置拾取已去静电的口罩体放置于传送装置上,焊线装置用于传送耳线并将耳线焊接于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封边装置用于传送封边的料带并在焊耳线后进行封边,焊封边装置将封边料带焊接于口罩体上,切线装置切线以分离口罩。

Description

口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机。
背景技术
口罩包括耳线和用于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口罩体。现有技术中,内耳口罩的生产有些工序需要人工辅助,不仅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而且也会影响效率。很多口罩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口罩体带静电而影响送料,口罩体的部分工序的传送要依赖人工进行送料,自动送料的一些设备也会存在飞料等情况。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效率且能自动生产口罩的口罩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口罩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机,适用于内耳平面口罩的生产,包括位于机架一端的料架,以及顺次排布于机架上的褶皱装置、鼻梁条装置、去静电装置、取放料装置、封边装置、焊线装置、焊封边装置和切线装置;料架用于传送鼻梁条和布料,布料经过褶皱装置进行褶皱,鼻梁条通过鼻梁条装置与褶皱的布料焊接在一起并将布料分割成单个的口罩体,而后多个口罩体依次通过去静电装置进行去静电,取放料装置与切线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口罩体的传送装置,取放料装置拾取已去静电的口罩体放置于传送装置上,焊线装置用于传送耳线并将耳线焊接于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封边装置用于传送封边的料带并在焊耳线后进行封边,焊封边装置将封边料带焊接于口罩体上,切线装置切线以分离口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口罩机包括料架,料架用于传送布料和鼻梁条,料架上布料经过褶皱装置进行褶皱处理,鼻梁条通过鼻梁条装置与褶皱的布料焊接在一起并将布料分割成单个的口罩体,而后多个口罩体依次通过去静电装置进行去静电,去除静电使得口罩体能够更好的在机架上进行后工序加工。取放料装置通过转动拾取放料的方式将口罩体传送至焊线装置,使用方便、效率高。而焊线装置用于传送耳线并将耳线焊接于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封边装置用于传送封边的料带并在焊耳线后进行封边,焊封边装置将封边料带焊接于口罩体上,切线装置用于切耳线和切封边料带以得到单个的口罩,焊接后再集中进行切耳线和封边料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口罩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较佳地,鼻梁条装置包括鼻梁条传送组件、鼻梁条裁切组件、口罩体焊接组件和口罩体裁切组件,鼻梁条从料架传送至鼻梁条传送组件进行压边,并将鼻梁条传送到鼻梁条裁切组件按预设长度进行裁切,鼻梁条裁切组件将裁切的鼻梁条推送至折皱布料内,口罩体焊接组件将鼻梁条和布料焊接在一起,焊接后的布料通过口罩体裁切组件裁切成单个的口罩体。
较佳地,去静电装置包括去静电组件和对接于取放料装置的第一传送组件,去静电组件设置于第一传送组件上,口罩体通过第一传送组件依次经过去静电组件进行去静电,第一传送组件呈L型以能更好的对接取放料装置。
较佳地,取放料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固定座,以及位于固定座上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取料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安装于第一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取料机构设置于第一传动机构上,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呈转动的设置于固定座的传动支架,取料机构包括多组用于取料的取料组件,多组取料组件均匀等距的周设于传动支架上;第一动力机构动作,以使传动支架带着取料组件转动取料。
较佳地,传动支架上设置有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与取料机构传动连接的齿轮组,齿轮组包括若干第二齿轮,每一第二齿轮均啮合于第一齿轮,第一动力机构动作,以使多个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动,从而使传动支架绕第一齿轮转动。
较佳地,取料组件均呈转动的设置于传动支架上,每第二齿轮均通过联动的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取料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安装于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第四齿轮设置于取料组件内与第三齿轮啮合,借由第一传动组件以使取料组件随着第一动力机构的动作而自转。
较佳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的传送带,传送带上均匀且等距的排布有多个用于放置口罩体的治具,传送带连接有第二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动作以使传送带上的治具循环传送。
较佳地,焊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第三动力机构、定位取线机构和焊线机构;送线机构将耳线传送至定位取线机构,定位取线机构上设置有凸轮和若干个沿凸轮上的预设路径循环运动的推料组件,定位取线机构连接于第三动力机构的输出端,第三动力机构动作以使若干推料组件按凸轮上的预设路径循环推送耳线,推送的耳线与焊线机构配合并将耳线焊接于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
较佳地,封边装置包括送封边机构、导向组件和翻边组件,机架两侧均设置有送封边机构、导向组件和翻边组件,料带设置于送封边机构上并通过导向组件导向至传送装置的两侧,翻边组件用于将料带翻转包边于口罩体上。
较佳地,口罩机沿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还设置有用于压料的压料装置,压料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压料机构和第二压料机构,第一压料机构和所述第二压料机构上均设置有呈传动的压料带,借由压料带以防止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飞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口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褶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鼻梁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去静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取放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取料组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封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焊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定位取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2中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切耳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中切翻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切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口罩机;101、第一机架;102、第二机架;
10、料架;11、第一料轮;12、鼻梁条轮;13、纠偏机构;
20、褶皱装置;21、第一过料组件;22、整形轮;23、整形板;24、第二过料组件;
30、鼻梁条装置;301、调节件;31、鼻梁条导向轮;32、压料轮;33、切料轮;34、推送件;35、焊接组件;36、第三过料组件;37、第一牵引轮;38、切刀轮;39、第二牵引轮;
40、去静电装置;41、去静电组件;42、第一传送组件;
50、取放料装置;51、第一动力机构;52、固定座;521、第一支撑座;522、第二支撑座;53、取料机构;531、取料组件;5311、取料件;5312、第三齿轮;5313、第四齿轮;5314、第一传动轴;532、真空件;54、第一传动机构;541、第一齿轮;542、第二齿轮;543、传动支架;544、第二传动轴;
60、封边装置;61、第二料轮;62、导向送料组件;63、封边导向组件;64、翻边组件;
70、焊线装置;71、送线机构;72、第三动力机构;73、定位取线机构;731、凸轮;7311、滑动槽;732、调节盘;7321、凹槽;7322、凸块;7323、第一导向轮;7324、安装块;7325、滑块;7326、安装部;733、推料组件;7331、滚轮;7332、连接杆;7333、导轨;7334、第二导向轮;734、绕线轮;735、转轴;74、焊线机构;75、防粘组件;
80、压料装置;81、第一压料机构;811、第一动力组件;812、第一固定组件;813、第一压料带;82、第二压料机构;821、第二动力组件;822、第二固定组件;823、第二压料带;
90、切耳线装置;91、第一传动轮;92、第一切线轮;921、第一切刀;
110、导向机构;111、第四导向轮;112、第五导向轮;
120、切封边装置;121、第二传动轮;122、第二切线轮;1221、第二切刀;120’、切线装置;121’、第三传动轮;122’、第三切线轮;1221’、第三切刀;1222’、第四切刀;
130、传送装置;131、传送带;132、治具;133、第二动力机构;134、第三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机100,适用于内耳平面口罩的生产。其包括位于机架一端的料架10,以及顺次排布于机架上的褶皱装置20、鼻梁条装置30、去静电装置40、取放料装置50、封边装置60、焊线装置70、焊封边装置和切线装置120’。具体地,料架10用于传送鼻梁条和布料,布料经过褶皱装置20进行褶皱,鼻梁条通过鼻梁条装置30与褶皱的布料焊接在一起并将布料分割成单个的口罩体,而后多个口罩体依次通过去静电装置40进行去静电。在取放料装置50与切线装置120’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口罩体的传送装置130,传送装置130沿机架的长轴方向设置于机架上。取放料装置50拾取已去静电的口罩体放置于传送装置130上,焊线装置70用于传送耳线并将耳线焊接于传送装置130上的口罩体。封边装置60用于传送封边的料带并在焊耳线后进行封边,焊封边装置将封边料带焊接于口罩体上,切线装置120’用于切耳线和切封边料带以得到单个的口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口罩机100包括料架10,料架10用于传送布料和鼻梁条,料架10上布料经过褶皱装置20进行褶皱处理,鼻梁条通过鼻梁条装置30与褶皱的布料焊接在一起并将布料分割成单个的口罩体,而后多个口罩体依次通过去静电装置40进行去静电,去除静电使得口罩体能够更好的在机架上进行后工序加工。取放料装置50通过转动拾取放料的方式将口罩体传送至焊线装置70,使用方便、效率高。而焊线装置70用于传送耳线并将耳线焊接于传送装置130上的口罩体,封边装置60用于传送封边的料带并在焊耳线后进行封边,焊封边装置将封边料带焊接于口罩体上,切线装置120’用于切耳线和切封边料带以得到单个的口罩,焊接后再集中进行切耳线和封边料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口罩机100实现了内耳口罩的自动化生产,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料架1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布料的第一料轮11和用于放置鼻梁条的鼻梁条轮12。多个第一料轮11可以用于放置不同的布料,多种布料从各个第一料轮11中出来,并一同经过纠偏机构13进行对位,而后到达褶皱装置20进行褶皱。鼻梁条从鼻梁条轮12出来而后到达鼻梁条装置30与褶皱后的口罩布料焊接在一起。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褶皱装置20包括对接于纠偏机构13的第一过料组件21,还包括用于褶皱整形的整形轮22和整形板23。布料通过整形轮22和整形板23进行整形褶皱,整形折皱后的布料通过第二过料组件24进入到鼻梁条装置30与裁切后的鼻梁条焊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机架包括用于承载褶皱装置20、鼻梁条装置30和去静电装置40的第一机架101,以及用于承载取放料装置50、焊线装置70等的第二机架102。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鼻梁条装置30包括鼻梁条传送组件、鼻梁条裁切组件、焊接组件35和口罩体裁切组件。鼻梁条从料架10传送至鼻梁条传送组件进行压边,并将鼻梁条传送到鼻梁条裁切组件按预设长度进行裁切,鼻梁条裁切组件将裁切的鼻梁条推送至折皱布料内,焊接组件35将鼻梁条和布料焊接在一起,焊接后的布料通过口罩体裁切组件裁切成单个的口罩体。鼻梁条传送组件、鼻梁条裁切组件、焊接组件35和口罩体裁切组件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松紧度的调节件301。具体的,传送组件包括用于导向送料的鼻梁条导向轮31和用于压料的多个压料轮32。裁切组件包括用于切鼻梁条的切料轮33和用于将鼻梁条推送到口罩布料内的推送件34。焊接组件35用于将鼻梁条与口罩布料按一定的间隔焊接在一起。口罩体裁切组件包括第三过料组件36、第一牵引轮37、切刀轮38和第二牵引轮39。带有鼻梁条的口罩布料通过第三过料组件36进行整形过料,然后通过第一牵引轮37牵引至切刀轮38,切刀轮38滚动一次裁切的长度刚好是一个口罩的长度,裁切后的单个口罩体通过第二牵引轮39导向传送至去静电装置40。
请参阅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去静电装置40包括去静电组件41和对接于取放料装置50的第一传送组件42。具体的,去静电组件41设置于第一传送组件42上且位于靠近鼻梁条装置30的一端。口罩体才鼻梁条装置30流出后经由第一传送组件42依次经过去静电组件41进行去静电。其中,第一传送组件42呈L型,第一传送组件42在远离去静电装置40的一端垂直向下设置,以使流经此处的口罩体能够更方便的被取放料装置50进行拾取。
请参阅图6至图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取放料装置50包括用于支撑的固定座52,以及位于固定座52上的第一动力机构51、第一传动机构54和取料机构53。固定座52设置于机架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座521和第二支撑座522。具体的,第一传动机构54安装于第一动力机构51的输出端,第一传送机构包括呈转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撑座521第二支撑座522之间的传动支架543,取料机构53设置于传动支架543上。其中,取料机构53包括多组用于取料的取料组件531,多组取料组件531均连接于真空件532,真空件532设置在传动支架543的转动中心处,多组取料组件531均匀等距的周设于位于传动支架543上的真空件532上。第一动力机构51动作,以使传动支架543转动并带着真空件532和取料组件531转动取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54还包括第一齿轮541、第二齿轮542和第二传动轴544。在传动支架543上设置有与固定座52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541以及与取料机构53传动连接的齿轮组,齿轮组包括若干第二齿轮542,每一个第二齿轮542均啮合于第一齿轮541,使得整个取料机构53可以绕着第一齿轮541转动。第一动力机构51动作,以使多个第二齿轮542与第一齿轮541啮合转动,从而使传动支架543绕第一齿轮541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支架上的取料机构53绕第一齿轮541转动。具体的,取料组件531均呈转动的设置于传动支架543上,每第二齿轮542均通过联动的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取料组件531。取料组件531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取料件5311,取料件5311还连接于真空件532,取料件5311可以为吸盘,真空件532动作,取料件5311吸取口罩体。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5314、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5312和第四齿轮5313,第一传动轴531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齿轮542,第三齿轮5312安装于第一传动轴5314的另一端,第四齿轮5313设置于取料组件531内与第三齿轮5312啮合,借由第一传动组件以使取料组件531随着第一动力机构51的动作而自转。可以理解的,口罩布料在褶皱后呈纵向的放置于第一机架101上,在分割成单个口罩体后通过取放料装置50拾取口罩体后放置于第二机架102的传送装置130上,口罩体放置在传动装置上需要横向放置,以便后续加工。取料组件531在取料过程中随着传动支架543的转动而进行自转,以能够将纵向取料的口罩体横向的放置于治具132上。通过各个齿轮之间的齿数即齿距配合,以及垂直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42,使得取料组件531在拾取纵向放置的口罩体后,在到达传动装置的放置位治具132时,口罩体刚好转为横向,结构设计合理,大大方便了加工,无需人工辅助,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传送装置130包括用于传送的传送带131,传送带131上均匀且等距的排布有多个用于放置口罩体的治具132。传送带131连接有第二动力机构133,传送带131上还设置有第三导向轮134,第二动力机构133动作以使传送带131沿着多个第三导向轮134进行传送,从而使得传送带131上的治具132可以循环传送。
请参阅图11至图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焊线装置70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送线机构71、第三动力机构72、与第三动力机构72传动连接的定位取线机构73以及靠近定位取线机构73的焊线机构74。送线机构71将耳线传送至定位取线机构73,耳线自动或手动的绕设于定位取线机构73上。具体的,定位取线机构73上设置有若干个呈伸缩的推料组件733,第三动力机构72动作以使若干推料组件733按预设路径循环推送耳线。推料组件733沿预设路径循环运动以能够带动耳线凸伸出定位取线机构73外,凸伸的耳线与焊线机构74配合,然后将耳线焊接于机架上的口罩体。可以理解的,预设路径为推料组件733将耳线逐渐推出调节盘732外的运动路径,即推料组件733在凸轮731上滑动槽7311内滑动的路径。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动力机构72包括第一电机和位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二传动组件。具体的,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位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皮带轮以及与转轴735传动连接的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一皮带连接。第一电机动作,以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同时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二皮带轮连接的转轴735转动,进而带动安装于转轴735另一端的调节盘732转动,以使得安装于调节盘732上的推料组件733按预设路径循环运动以进行推送耳线。
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取线机构73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凸轮731,凸轮731的一端固定于机架上。凸轮731上开设有与推料组件733滑动配合的滑动槽7311,滑动槽7311呈曲线结构。推料组件733的一端呈滑动的设置于滑动槽7311内,推料组件733滑动于滑动槽7311内以使推料组件733按预设路径循环推送耳线。具体的,滑动槽7311包括收缩段、凸伸段以及用于连接收缩段和凸伸段的过渡段。收缩段位于凸轮731上靠近第三动力机构72的一端,推料组件733的一端位于收缩段时,推料组件733的另一端位于滑动组件上,推料组件733未将耳线推送出调节盘732外。过渡段倾斜设置与凸轮731上,以连接收缩段和凸伸段;推料件的一端位于过渡段时,推料组件733的另一端位于凹槽7321内,逐渐将耳线推送出调节盘732外,或者是推送耳线后逐渐回位。凸伸段位于凸轮731的底部且在靠近调价盘的一端,推料组件733的一端位于凸伸段时,推料组件733的另一端将所述耳线推伸出调节盘732外以与机架上的口罩体焊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槽7311的各段之间呈渐变的光滑过渡,以使推料组件733能够顺畅的滑动于滑动槽7311内。
请参阅图12至图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取线机构73上设置有与凸轮731相对设置的调节盘732。调节盘732通过一转轴735穿过凸轮731且连接于第三动力机构72,在凸轮731上开设有供转轴735穿置的通孔,转轴735穿过通孔且一端连接于第三动力机构72,转轴735的另一端连接于调节盘732。调节盘732上设置有供转轴735安装的安装部7326,转轴735的一端卡合安装于调节盘732的安装部7326内,以使第三动力机构72带动转轴735转动时,转轴735能够带动调节盘732转动。调节盘732呈圆柱状,在调节盘732上均匀且等距的凸伸设置有凸块7322,两凸块7322之间间隔的设置有凹槽7321。其中,凸块7322上设置有与推料组件733配合的第一导向轮7323,每一凹槽7321两端的凸块7322上均设置有导向轮,耳线绕设于第一导向轮7323上以能更好的进行传送。另一方面,凹槽7321可以供推料组件733滑动,凹槽7321在朝向凸轮731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推料组件733配合的滑动组件,通过滑动组件使得推料组件733可以在凹槽7321内滑动。具体的,滑动组件包括导轨7333和滑块7325,滑块7325通过安装块7324安装于凹槽7321的一端。安装块7324呈T字型,凹槽732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安装块7324的安装槽,安装槽安装在安装槽内且部分凸伸出凹槽7321外,安装块7324凸伸的部分朝向凸轮731,滑块7325固定安装于安装块7324凸伸的部分上。导轨7333固定安装于推料组件733上并与滑块7325配合,以使推料组件733沿着滑块7325在凹槽7321内做往复运动。第三动力机构72动作,以带动调节盘732转动,进而带动推料组件733转动,且推料组件733的一端于凹槽7321内往复运动,推料组件733的另一端沿凸轮731上的滑动槽7311循环运动,使得推料组件733可以不断的将位于凹槽7321两端的第一导向轮7323之间的耳线推伸出调节盘732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凸块7322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轮7323,使得耳线的走线更稳固顺畅。当然,每一凸块7322上亦可以设置一个、三个或四个第一导向轮7323,只要第一导向轮7323能够很好的进行导向送耳线即可。
请参阅图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推料组件733包括连接杆7332,设置于连接杆7332一端的滚轮7331,设置于连接杆7332另一端的第二导向轮7334,以及位于连接杆7332底面与滑块7325连接的导轨7333。可以理解的,推料组件733的一端设置有与滑动槽7311呈滚动接触的滚轮7331,滚轮7331可以转动的设置在连接杆7332的一端以能呈滚动的在滑动槽7311内滑动,从而可以减少推料组件733与凸轮731之间的摩擦,以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推料组件733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推料的第二导向轮7334,推料组件733动作以使第二导向轮7334作用于横跨凹槽7321上的耳线,第二导向轮7334与第一导向轮7323齐高以使第二导向轮7334将耳线推伸出调节盘732外。第二导向轮7334通过一固定块安装在连接杆7332上,以使第二导向轮7334与第一导向轮7323齐高,第二导向轮7334的数量为二,以能更好的进行推料,当然,第二导向轮7334的数量亦可以为一、三、或者四等等,只要连接杆7332上的第二导向轮7334能够推送耳线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杆7332上设置有两个第而二导向轮,两个第二导向轮7334外侧的宽度与口罩体上耳线两焊接点之间的宽度大致相近,使得被推料组件733推送的耳线能够更好的与口罩体配合并焊接在口罩体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当然,推料组件733上的第二导向轮733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三或者四等等,只要推送的耳线能够与口罩体配合进行焊接即可。
请参阅图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调节盘732在远离凸轮731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绕线轮734,绕线轮734与调节盘732的结构大致相同,设置有凹部和凸部,凹部与调节盘732的凹槽7321对齐配合,凸部与调节盘732的凸块7322对齐配合,推料组件733推动耳线依次经过凹槽7321和凹部。在凹部的两侧上设置有用于绕线的绕线部,耳线经过绕线部,在推料组件733退回到起始位置时,由于耳线经过绕线部,耳线不会随着推料组件733的后退而后退,使得耳线能够更好的与口罩体进行配合焊线。
请参阅图12和图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焊线机构74包括位于调节盘732一侧的压料组件和位于机架内的超声波组件,在推料组件733作用下凸伸出调节盘732的耳线靠近超声波组件时,压料组件动作以压紧耳线与超声波组件配合以将耳线焊接于口罩体上。具体地,压料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传动组件、固定组件和压料件。第二传动组件安装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压料件呈转动的固定在固定组件上并连接于第二传动组件,第二电机动作以带动压料件转动并压合于耳线上。超声波组件上设置有与压料件配合的焊料件,口罩体位于焊料件上,压料件将耳线压合于口罩体上,并听过焊料件与压料件配合将耳线焊接于口罩体上。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取线机构73还包括防粘组件75,防粘组件75的一端固定于机架上,防粘组件75的另一端与调节盘732配合且靠近焊线机构74,防粘组件75靠近调节盘732的一端呈弧形过渡,以免干涉到调节盘732的转动。焊线机构74焊线后,防粘组件75位于耳线上方,焊接好耳线的口罩体继续传送时,防粘组件75可以挡料,以免耳线粘贴在压料件上而影响口罩的传送。
请参阅图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封边装置60包括送封边机构、导向组件和翻边组件64。机架两侧均设置有送封边机构、导向组件和翻边组件64,以对口罩的两侧进行封边。具体的,送封边机构包括用于送料的第二料轮61,料带设置于第二料轮61上并通过导向组件导向至传送装置130的两侧,翻边组件64用于将料带翻转包边于口罩体上。导向组件包括导向送料组件62和封边导向组件63,第二料轮61上的料带通过导向送料组件62传送至封边导向组件63,通过封边导向组件63使得料带位于传送装置130上且位于口罩的两侧。待口罩体与耳线焊接完成后,料带通过翻边组件64使得料带翻边裹覆于口罩体的两端的侧边上。
请参阅图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口罩机100沿传送装置130的传送方向还设置有用于压料的压料装置80,压料装置8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压料机构81和第二压料机构82,第一压料机构81和第二压料机构82上均设置有呈传动的压料带,借由压料带以防止传送装置130上的口罩体飞料。具体的,第一压料机构81包括第一动力组件811和第一固定组件812,第一动力组件811和第一固定组件812之间设置有用于压料的第一压料带813。第二压料机构82包括822和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动力组件821和第二固定组件822之间设置有用于压料的第二压料带823。设置有第一压料机构81和第二压料机构82使得整个第二机架102上不会因为压料带过长二影响使用。其中,第一压料机构81和第二压料机构82部分重叠,以使交接部分也能很好的进行压料。
请参阅图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口罩机100在第二机架102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机构110,以使口罩体能够顺利的进行导向传送。具体的,导向机构110均包括位于机架上的第四导向轮111和位于机架内的第五导向轮112,导向机构可以包括多个第四导向轮111和多个第五导向轮112,每一第四导向轮111均对应的设置有第五导向轮112。通过导向机构上的动机件动作以使第四导向轮111和第五导向轮112转动送料。
请参阅图18和图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口罩机100还包括切耳线装置90和切封边装置60。切耳线装置90位于翻边组件64之前,在口罩未进行封边时,通过切耳线装置90将连接在一起的耳线切割分离,切耳线装置90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传动轮91和第一切线轮92,第一切刀921轮位于机架上,第一传动轮91位于机架内部,在传送装置13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传动轮91和第一切线轮92。具体的,在第一切刀921轮上设置有用于切耳线的第一切刀921。切封边装置60位于翻边组件64之后,在料带翻边后通过焊封边装置将封边与口罩体和耳线焊接成一体,然后再通过切封边装置60将连接在一起的封边料带切割分离。切封边装置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传动轮121和第二切线轮122,在第二切线轮122上设置有用于切封边的第二切刀1221。
请参阅图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切耳线装置90和切封边装置60集合成切线装置120’,切线装置120’可以设置在切封边装置60的位置上,统一进行切耳线和封边。具体的,切线装置120’包括第三传动轮121’和第三切线轮122’,在第三切线轮122’上设置有用于切耳线的第三切刀1221’和用于切封边的第四切刀1222’,第三切线轮122’通过第三切刀1221’和第四切刀1222’一次完成对耳线和封边的裁切,更加简单方便,节约了成本。
如图1至图20所示,本发明的口罩机100,料架10上的布料经过褶皱装置20进行褶皱处理,料架10上的鼻梁条通过鼻梁条装置30与褶皱的布料焊接在一起并将布料分割成单个的口罩体。而后多个口罩体依次通过去静电装置40进行去静电,去除静电使得口罩体能够更好的在机架上进行后工序加工。取放料装置50通过转动拾取放料的方式将口罩体传送至焊线装置70,而且取料组件531在随取料机构53转动的同时自身能够自转将纵向的口罩体旋转成横向的放置于治具132上,使用方便、效率高。焊线装置70用于传送耳线并将耳线焊接于传送装置130上的口罩体,封边装置60用于传送封边的料带并在焊耳线后进行封边,焊封边装置将封边料带焊接于口罩体上,切线装置120’用于切耳线和切封边料带以得到单个的口罩,焊接后再集中进行切耳线和封边料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口罩机100实现了内耳口罩的自动化生产,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口罩机,适用于内耳平面口罩的生产,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机架一端的料架,以及顺次排布于所述机架上的褶皱装置、鼻梁条装置、去静电装置、取放料装置、封边装置、焊线装置、焊封边装置和切线装置;所述料架用于传送鼻梁条和布料,所述布料经过所述褶皱装置进行褶皱,所述鼻梁条通过所述鼻梁条装置与褶皱的布料焊接在一起并将布料分割成单个的口罩体,而后多个所述口罩体依次通过所述去静电装置进行去静电,所述取放料装置与所述切线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口罩体的传送装置,所述取放料装置拾取已去静电的所述口罩体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上,所述焊线装置用于传送耳线并将耳线焊接于所述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所述封边装置用于传送封边的料带并在焊耳线后进行封边,所述焊封边装置将封边料带焊接于所述口罩体上,所述切线装置切线以分离口罩;所述焊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第三动力机构、定位取线机构和焊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将耳线传送至所述定位取线机构,所述定位取线机构上设置有凸轮和若干个沿所述凸轮上端预设路径循环运动的推料组件,所述定位取线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三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动作以使若干所述推料组件按所述凸轮上的预设路径循环推送耳线,推送的所述耳线与所述焊线机构配合并将所述耳线焊接于所述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条装置包括鼻梁条传送组件、鼻梁条裁切组件、口罩体焊接组件和口罩体裁切组件,所述鼻梁条从料架传送至鼻梁条传送组件进行压边,并将所述鼻梁条传送到所述鼻梁条裁切组件按预设长度进行裁切,所述鼻梁条裁切组件将裁切的鼻梁条推送至折皱布料内,所述口罩体焊接组件将鼻梁条和布料焊接在一起,焊接后的布料通过所述口罩体裁切组件裁切成单个的口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静电装置包括去静电组件和对接于所述取放料装置的第一传送组件,所述去静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所述口罩体通过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依次经过所述去静电组件进行去静电,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呈L型以能更好的对接所述取放料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固定座,以及位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取料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取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呈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传动支架,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多组用于取料的取料组件,多组所述取料组件均匀等距的周设于所述传动支架上;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动作,以使所述传动支架带着所述取料组件转动取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取料机构传动连接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若干第二齿轮,每一所述第二齿轮均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动作,以使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转动,从而使所述传动支架绕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均呈转动的设置于所述传动支架上,每所述第二齿轮均通过联动的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取料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齿轮设置于所述取料组件内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借由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以使取料组件随着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动作而自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均匀且等距的排布有多个用于放置口罩体的治具,所述传送带连接有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动作以使所述传送带上的治具循环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装置包括送封边机构、导向组件和翻边组件,所述机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送封边机构、所述导向组件和所述翻边组件,所述料带设置于所述送封边机构上并通过所述导向组件导向至所述传送装置的两侧,所述翻边组件用于将料带翻转包边于口罩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机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还设置有用于压料的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压料机构和第二压料机构,所述第一压料机构和所述第二压料机构上均设置有呈传动的压料带,借由所述压料带以防止所述传送装置上的口罩体飞料。
CN202010895972.7A 2020-08-31 2020-08-31 口罩机 Active CN112140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972.7A CN112140610B (zh) 2020-08-31 2020-08-31 口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972.7A CN112140610B (zh) 2020-08-31 2020-08-31 口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610A CN112140610A (zh) 2020-12-29
CN112140610B true CN112140610B (zh) 2022-05-17

Family

ID=73890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5972.7A Active CN112140610B (zh) 2020-08-31 2020-08-31 口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061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53196U (zh) * 2012-04-20 2013-01-09 仙桃市道琦塑业有限公司 口罩上带装置
CN111422649B (zh) * 2020-03-30 2021-07-06 龙海市安得马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一拖二口罩机输送机构
CN211105691U (zh) * 2020-04-22 2020-07-28 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耳带焊接装置和平面口罩耳带焊接机
CN111391383A (zh) * 2020-04-22 2020-07-10 福建省明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口罩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11421825A (zh) * 2020-04-30 2020-07-17 安泰德智能装备(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机
CN111531900A (zh) * 2020-05-11 2020-08-14 苏州纽东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口罩封边焊接机
CN111588127A (zh) * 2020-06-28 2020-08-28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平面口罩自动组装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610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5532A (zh) 一种口罩生产线
JP4528822B2 (ja) 紙製綴じ具、および、その製造システムと製造装置
CN109043698B (zh) 一种高速折叠口罩机
CN111055503B (zh) 一种口罩本体成型机构
CN108926053A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
CN111743255A (zh) 全自动折叠口罩机
CN111391345A (zh) 一种口罩和全自动口罩生产机及其生产方法
CN212288821U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机
CN111452367A (zh) 一种口罩本体成型机构
CN112026186B (zh) 一种平面口罩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112810909A (zh) 口罩全自动包装设备
CN215189600U (zh) 全自动口罩机
CN112140610B (zh) 口罩机
CN112315068B (zh) 一种折叠口罩生产线
CN212889028U (zh) 口罩机
CN213035309U (zh) 口罩生产的耳线连续式焊接设备及口罩生产线
CN214386190U (zh) 一种平面口罩全自动生产线
CN112829311B (zh) 一种口罩及其生产线
CN216100459U (zh) 口罩焊耳带机
CN110648955B (zh) 一种晶体二极管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CN213487078U (zh) 全自动口罩机
CN112890338A (zh) 口罩机
CN212920513U (zh) 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线
CN112043027A (zh) 立体口罩焊耳带机
CN212678466U (zh) 全自动折叠口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