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425A -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425A
CN112140425A CN202010935823.9A CN202010935823A CN112140425A CN 112140425 A CN112140425 A CN 112140425A CN 202010935823 A CN202010935823 A CN 202010935823A CN 112140425 A CN112140425 A CN 112140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lens
suction
rubber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58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0425B (zh
Inventor
王建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zho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zho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zho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zho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58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0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0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0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32Auxiliary operations, e.g. machines for filling the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24Feed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2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13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made by moulding between two mould parts which are not in direct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e.g. comprising a seal between or on the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属于镜片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镜片注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注胶机构的注胶针头置于镜片成型模具的镜片成型腔内,将吸胶机构的吸胶针头置于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启动注胶机构和吸胶机构,使注胶机构按照第一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利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吸胶机构的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若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则调整注胶机构的注胶速度,使注胶机构按照第二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直至注满,第二预设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该镜片注胶方法能够兼顾注胶效率和注胶稳定性,避免了溢胶、少胶以及注胶气泡问题的产生,有利于提高镜片的合格率,降低镜片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镜片大多采用树脂材料制成,将呈液态的树脂胶液注入镜片成型模具中是镜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在该工艺中,镜片成型模具中树脂胶液的注入量以及树脂胶液注入过程中的流动稳定性均是决定镜片品质的重要因素。如果树脂胶液注入量过少,则无法充满镜片成型模具,成型的镜片会存在残缺;如果树脂胶液注入量过多,则会发生胶体外溢现象,从而造成树脂胶液的浪费,无形中提高了镜片的制造成本;而如果树脂胶液注入速度不合适,则成型后的镜片内易存在气泡,无法成为合格品。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注胶方法,即在注胶时,注胶工人依靠自身经验和肉眼判断决定树脂胶液的注入量和注入速度。但是由于注胶工人经验不同以及不同厂家的镜片成型模具各参数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现有镜片成型后的合格率较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注胶方法,该镜片注胶方法能够对注胶量和注胶速度进行控制,从而避免溢胶、少胶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镜片成型合格率,降低镜片制造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注胶机构的注胶针头置于镜片成型模具的镜片成型腔内,将吸胶机构的吸胶针头置于所述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
启动所述注胶机构和所述吸胶机构,所述注胶机构按照第一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
利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吸胶机构的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若所述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则调整所述注胶机构的注胶速度,使所述注胶机构按照第二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直至注满,所述第二预设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注胶机构按照所述第一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不少于镜片成品所需胶液总量的90%;
所述注胶机构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镜片成品所需胶液总量的剩余部分。
作为优选,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吸胶机构的吸胶泵的吸胶压力,使所述吸胶针头的吸胶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或者
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吸胶针头的高度,使所述吸胶针头的高度升高至所述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
作为优选,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后,所述注胶机构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速度注胶预设时间,直至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
作为优选,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后,启动位于所述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的液面检测机构,若所述液面检测机构检测到胶液,则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
作为优选,若所述吸胶针头的吸胶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调整所述吸胶泵的吸胶压力,使所述吸胶针头的吸胶速度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
作为优选,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启动胶液回流机构,所述胶液回流机构将所述吸胶机构吸入的胶液回流至所述注胶机构的胶液缓存筒内。
作为优选,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启动胶液收集机构,所述胶液收集机构收集所述吸胶机构吸入的胶液。
作为优选,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暂停所述注胶机构和所述吸胶机构,启动胶带贴合结构,所述胶带贴合结构将胶带覆盖在所述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以形成待固化镜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装置,该注胶装置能够对注胶过程进行精确控制,有利于提高镜片的合格率,降低镜片的制造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胶装置,使用上述的镜片注胶方法,所述注胶装置包括:
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具有镜片成型腔,所述镜片成型腔具有腔口;
注胶机构,所述注胶机构包括注胶针头,所述注胶针头伸入所述镜片成型腔内,用于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
吸胶机构,所述吸胶机构包括吸胶泵和吸胶针头,所述吸胶泵和所述吸胶针头通过吸胶管连通,所述吸胶针头伸入所述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
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吸胶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片注胶方法,该镜片注胶方法首先将注胶机构的注胶针头置于镜片成型模具的镜片成型腔内,将吸胶机构的吸胶针头置于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然后启动注胶机构和吸胶机构,使注胶机构按照第一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最后利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吸胶机构的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若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则调整注胶机构的注胶速度,使注胶机构按照第二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直至注满,第二预设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该注胶方法通过将吸胶机构的吸胶针头置于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并利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吸胶管内的吸胶压力,吸胶压力为负压值,当注胶液面上升至吸胶针头的高度时能够封堵吸胶针头的吸胶口,从而使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小,此时降低注胶机构的注胶速度,不仅能够保证注胶前期的注胶效率,又能够保证注胶后期的注胶稳定性,从而避免溢胶现象、注胶不足以及注胶气泡问题的产生,有利于提高镜片的合格率,降低镜片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注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注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镜片注胶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成型模具;101、第一模具;102、第二模具;103、胶带;
2、注胶机构;201、胶液缓存筒;202、注胶针头;203、注胶管;204、胶液补充管;
3、吸胶机构;301、吸胶泵;302、吸胶针头;303、第一吸胶管;304、第二吸胶管;305、过滤机构;
4、胶液回收机构;
5、胶液回流机构;501、回流泵;502、回流管;
6、胶液收集机构;601、收集泵;602、收集管;603、收集容器;
7、压力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胶装置,该注胶装置能够自动将胶液注入用于成型镜片的成型模具1中,待胶液注入一定量后,胶液在成型模具1中固化后能够形成镜片。该注胶装置不仅自动化程度高,镜片的生产效率较高,且能够避免在注胶过程中溢胶现象、少胶以及气泡现象的发生。
如图1所示,该注胶装置包括成型模具1、注胶机构2、吸胶机构3和压力检测机构7。具体地,成型模具1是形成镜片的主要成型机构,其内设置有镜片成型腔,镜片成型腔上设置有便于胶液进入的腔口。镜片成型腔的形状需要与镜片的设计形状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镜片成型腔的形状为圆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镜片可以被制成椭圆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因此镜片成型腔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镜片的设计形状设置为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其他形状。
在镜片固化成型后,为了便于实现镜片脱模,如图1所示,成型模具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具101和第二模具102,第一模具101和第二模具102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成型半腔,两个成型半腔拼接可形成上述的镜片成型腔。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模具101和第二模具102之间的缝隙处发生漏胶,如图1所示,环绕第一模具101和第二模具102的周向还设置有胶带103,该胶带103的宽度大于第一模具101和第二模具102之间的缝隙的宽度,胶带103的一部分粘贴在第一模具101的侧壁上,另外一部分粘贴在第二模具102的侧壁上。需要注意的是,胶带103的游离端在粘贴时需要避开腔口设置,从而避免对注胶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注胶机构2是实现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注胶机构2包括胶液缓存筒201、注胶针头202和注胶管203,胶液缓存筒201用于容纳胶液,注胶管203的一端与胶液缓存筒201连通,另一端与注胶针头202连通,注胶针头202伸入镜片成型腔内,并距离镜片成型腔的腔口第一预设间距,第一预设间距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注胶初期快速注入大量的胶体,且不污染注胶针头202,选择将第一预设间距设置为小于镜片成型腔高度的20%,优选小于10%,即将注胶针头202设置在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并尽量靠近腔口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胶液缓存筒201的设置高度大于注胶针头202的设置高度,从而使胶液在重力作用下能够由胶液缓存筒201内自动流入注胶管203,并最后流入注胶针头202内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注胶管203上设置注胶泵,利用注胶泵将胶液泵入注胶针头202内。
可选地,注胶管203为具有光滑内壁的管状结构,以避免胶液沾附在注胶管203内壁上从而导致注胶管203堵塞。当然也可以在注胶管203的内壁面上涂覆润滑涂层,以提高胶液的流动速度,避免发生堵塞。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注胶机构2还包括胶液补充管204,该胶液补充管204的一端伸入胶液缓存筒201内,另一端与胶源(图中未示出)连通,以便在胶液缓存筒201内的胶液不足时进行胶液的补充。当然,也可以通过更换胶液缓存筒201的方法实现胶液的补充。
如图1所示,吸胶机构3是避免胶液从镜片成型腔内溢流出来的机构。具体地,吸胶机构3包括吸胶泵301、吸胶针头302和吸胶管,吸胶管的一端与吸胶针头302连通,另一端与吸胶泵301连通,吸胶针头302同样伸入镜片成型腔内。在本实施例中,吸胶针头302置于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并距离腔口第二预设间距,第一预设间距可以与第一预设间距相等,也可以不等,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将第一预设间距和第二预设间距设置为相等,以便于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间距和第二预设间距均为镜片成型腔高度的10%,即将吸胶针头302的吸胶口和注胶针头202的注胶口置于镜片成型腔高度的90%处。
压力检测机构7设置在吸胶管上,用于检测吸胶管内部的压力,该压力为负压值。可选地,压力检测机构7为设置在吸胶管内的压力传感器。当注胶针头202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时,镜片成型腔内的注胶液面逐渐升高,由于注胶初期胶液的液面达不到吸胶针头302所在位置,因此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的胶管压力较大,随着注胶量的逐渐增大,当胶液的液面达到吸胶针头302的位置后,能够封堵吸胶针头302的吸胶口,此时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的胶管压力的压力值减小,通过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的胶管压力值的变化即可判断胶液的液面是否达到吸胶针头302所处的位置。
以胶液的液面达到吸胶针头302所处的位置为时间节点,可以将注胶过程分为注胶前期和注胶后期,在注胶前期可以控制注胶机构2的注胶速度为第一预设速度,在注胶后期可以控制注胶机构2的注胶速度为第二预设速度,并提前设定第一预设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速度,从而兼顾注胶速率和注胶稳定性,避免在注胶过程中发生少胶、溢胶以及气泡等问题。第一预设速度和第二预设速度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注胶后期,通过控制吸胶机构3的吸胶泵301的吸胶压力,可以使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此时吸胶速度不排除为零的情况,从而使注胶机构2缓慢注胶预设时间直至镜片成型腔满胶。由于吸胶针头302在镜片成型腔的位置固定,因此镜片成型腔内位于吸胶针头302上方的容积固定,且由于第二预设速度以及吸胶速度可控,因此可确定预设时间的具体值。当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的胶管压力的压力值减小后,再经过预设时间即可判断镜片成型腔满胶,此时即可控制注胶机构2和吸胶机构3同时停止工作,或者调整吸胶机构3的吸胶速度与注胶机构2的注胶速度一致,从而避免溢胶现象的发生。
当然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液面检测机构来判断镜片成型腔内是否注满胶液,液面检测机构设置在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用于检测镜片成型腔内的注胶液面是否达到腔口。可选地,液面检测机构可以为设置在腔口处的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为了对吸胶机构3吸取的胶液进行暂存,如图1所示,该注胶装置还包括胶液回收机构4,该胶液回收机构4与吸胶管连通,用于回收吸胶针头302从镜片成型腔内吸收的胶液。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吸胶管包括第一吸胶管303和第二吸胶管304,第一吸胶管303的一端与吸胶针头302连通,另一端与胶液回收机构4连通,第二吸胶管304的一端与胶液回收机构4连通,另一端与吸胶泵301连通。
可选地,在第二吸胶管304上设置有过滤机构305,该过滤机构305可过滤掉水分和杂质,从而保证吸胶泵301以及整个装置的正常工作。过滤机构30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过滤水分和杂质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多余胶液的重复利用,从而避免造成胶液浪费,如图1所示,该注胶装置还包括胶液回流机构5,胶液回流机构5包括回流泵501和回流管502,回流管502的一端与胶液回收机构4连通,另一端与胶液缓存筒201连通,回流泵501设置在回流管502上。在回流泵501的作用下,暂存在胶液回收机构4内的胶液可以通过回流管502重新进入胶液缓存筒201内,在对胶液缓存筒201进行胶液补充的同时,避免了对胶液的浪费。
可选地,该注胶装置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整吸胶针头302的高度,从而使该注胶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形状的成型模具1进行吸胶,增大该注胶装置的使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机构可以为微型气缸,微型气缸与吸胶针头302连接,从而对吸胶针头302的高度进行调节。当然除了微型气缸外,其他能够自动调整高度的机构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
当然,该高度调节机构除了可以调节吸胶针头302的高度外,还可以调节注胶针头202的高度,从而使该注胶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形状的成型模具1进行注胶,增大该注胶装置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该注胶装置还包括胶带贴合结构(图中未示出),胶带贴合结构能够在镜片成型腔内完成注胶后,将位于腔口处的胶带103的游离端贴附在腔口处,以避免在成型模具1转移至胶液固化装置的过程中发生溢胶现象。
可选地,该胶带贴合结构可以包括曲线运动机构和胶带滚轮,曲线运动机构可以沿镜片成型模具1的侧壁移动,从而驱动胶带滚轮将胶带103贴附在镜片成型模具1的侧壁上。现有的曲线运动机构均可以用于本实施例中,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当然除了采用胶带贴合结构外,也可以利用人工完成胶带103在镜片成型模具1侧壁上以及注胶口处的贴附。
在本实施例中,该注胶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控制器,比如,控制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单片机,也可以是分布的多块单片机构成,单片机中可以运行控制程序,进而控制吸胶泵301、回流泵501、高度调节机构、胶带贴合结构和检测机构实现其功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注胶装置,该注胶装置与实施例一中的注胶装置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注胶装置利用胶液收集机构6替代胶液回流机构5。
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胶液收集机构6包括收集泵601、收集管602和收集容器603,收集管602的一端与胶液回收机构4连通,另一端与收集容器603连通,收集泵601设置在收集管602上。在收集泵601的作用下,多余胶液从胶液回收机构4内通过收集管602流入收集容器603内,待收集容器603内的胶液达到一定量后,可以由人工将收集容器603内的胶液倾倒至胶液缓存筒201内,以对胶液缓存筒201内的胶液进行补充。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如图3所示,该镜片注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注胶机构2的注胶针头202置于镜片成型模具1的镜片成型腔内,将吸胶机构3的吸胶针头302置于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
启动注胶机构2和吸胶机构3,注胶机构2按照第一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
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吸胶机构3的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若胶管压力的压力值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则调整注胶机构2的注胶速度,使注胶机构2按照第二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直至注满,第二预设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
该注胶方法通过将吸胶机构3的吸胶针头302置于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并利用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吸胶管内的吸胶压力,从而达到当注胶液面上升至吸胶针头302的高度时能够利用胶液封堵吸胶针头302的吸胶口,从而使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的压力值减小。以胶液的液面达到吸胶针头302的吸胶口为时间节点,将注胶过程分为注胶前期和注胶后期,在注胶前期以较高的第一预设速度快速注入大量的胶液能够保证注胶效率,而在注胶后期降低注胶机构2的注胶速度,以较低的注胶速度注入少量的胶液能够保证注胶稳定性以及注胶精度,从而避免溢胶现象、注胶不足以及注胶气泡问题的产生,有利于提高镜片的合格率,降低镜片的制造成本。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注胶,上述镜片注胶方法自动化程度高,不依赖注胶工人的经验水平高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注胶速率和镜片成品质量。
可选地,通过提前设定吸胶针头302在镜片成型腔内的上半部分的具体位置,可以控制注胶前期和注胶后期的持续时间,从而控制整个注胶过程的持续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同时兼顾注胶速率和注胶稳定性,选择将吸胶针头302的吸胶口设置在不低于镜片成型腔整体高度的90%处,从而使注胶机构2按照第一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不少于镜片成品所需胶液总量的90%,并使注胶机构2按照第二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注入镜片成品所需胶液总量的剩余部分,例如10%。
为了提高注胶前期和注胶后期的划分节点的准确性,避免由于意外因素影响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从而导致压力检测机构7判断失误,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时,才确定注胶液面达到吸胶针头302的吸胶口处,并降低注胶机构2的注胶速度。该预设值的大小根据实验获取,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当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时,调整吸胶机构3的吸胶泵301的吸胶压力,使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此时不排除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为零的情况。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溢胶现象的发生,为防范溢胶提供双重保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吸胶针头302的高度,使吸胶针头302的高度升高至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以避免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速度,从而造成胶液的减少。
进一步地,当注胶机构2以第二预设速度向镜片成型腔内缓慢注胶时,镜片成型腔内的胶液的液面缓慢升高直至到达腔口,此时胶液注满整个镜片成型腔。为了使胶液刚好注满整个镜片成型腔,可以控制注胶机构2按照第二预设速度注胶的时间,当该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即可停止注胶。由于吸胶针头302在镜片成型腔的位置固定,因此镜片成型腔内位于吸胶针头302上方的容积固定,且由于第二预设速度以及吸胶速度可控,因此可确定预设时间的具体值。
此外,还可以通过液面检测机构来判断镜片成型腔内是否注满胶液。具体地,当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后,启动位于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的液面检测机构,若液面检测机构检测到胶液,则胶液注满镜片成型腔。
进一步地,在胶液注满镜片成型腔后,为了避免继续注胶从而导致的溢胶现象的发生,可以在胶液注满镜片成型腔后直接关闭注胶机构2和吸胶机构3。或者也可以在胶液注满镜片成型腔后,调整吸胶泵301的吸胶压力,使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等于第二预设速度。
为了对吸胶机构3吸取的胶液进行暂存和重复利用,在胶液注满镜片成型腔后还可以启动胶液回流机构5,胶液回流机构5将吸胶机构3吸入的胶液回流至注胶机构2的胶液缓存筒201内。或者,启动胶液收集机构6,胶液收集机构6收集吸胶机构3吸入的胶液,然后人工将胶液收集机构6的收集容器603内的多余胶液重新补充至胶液缓存筒201内。
不论是胶液回流机构5还是胶液收集机构6,均能够将胶液回收机构4内的多余胶液重新添加至胶液缓存筒201内,以对胶液缓存筒201内的胶液进行补充。
可选地,在胶液注满镜片成型腔,并暂停注胶机构2和吸胶机构3之后还包括:启动胶带贴合结构,胶带贴合结构将胶带103覆盖在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以形成待固化镜片。
在注胶机构2和吸胶机构3停止后,利用胶带103覆盖腔口,可以避免后期转移待固化镜片的过程中发生腔口处溢胶现象。可选地,胶带贴合结构可以包括曲线运动机构和胶带滚轮,曲线运动机构可以沿镜片成型模具1的侧壁移动,从而驱动胶带滚轮将胶带103贴附在镜片成型模具1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在胶带贴合结构将胶带103覆盖在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以后,还包括:启动镜片转移机构,镜片转移机构将待固化镜片转移至镜片固化装置。可选地,镜片转移机构可以为机械手等夹持机构,机械手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注胶机构(2)的注胶针头(202)置于镜片成型模具(1)的镜片成型腔内,将吸胶机构(3)的吸胶针头(302)置于所述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
启动所述注胶机构(2)和所述吸胶机构(3),所述注胶机构(2)按照第一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
利用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所述吸胶机构(3)的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若所述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则调整所述注胶机构(2)的注胶速度,使所述注胶机构(2)按照第二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直至注满,所述第二预设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构(2)按照所述第一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不少于镜片成品所需胶液总量的90%;
所述注胶机构(2)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速度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镜片成品所需胶液总量的剩余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吸胶机构(3)的吸胶泵(301)的吸胶压力,使所述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或者
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吸胶针头(302)的高度,使所述吸胶针头(302)的高度升高至所述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后,所述注胶机构(2)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速度注胶预设时间,直至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检测机构(7)检测到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减少至小于预设值后,启动位于所述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的液面检测机构,若所述液面检测机构检测到胶液,则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调整所述吸胶泵(301)的吸胶压力,使所述吸胶针头(302)的吸胶速度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启动胶液回流机构(5),所述胶液回流机构(5)将所述吸胶机构(3)吸入的胶液回流至所述注胶机构(2)的胶液缓存筒(2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启动胶液收集机构(6),所述胶液收集机构(6)收集所述吸胶机构(3)吸入的胶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胶液注满所述镜片成型腔后,暂停所述注胶机构(2)和所述吸胶机构(3),启动胶带贴合结构,所述胶带贴合结构将胶带(103)覆盖在所述镜片成型腔的腔口处,以形成待固化镜片。
10.一种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注胶方法,所述注胶装置包括:
成型模具(1),所述成型模具(1)具有镜片成型腔,所述镜片成型腔具有腔口;
注胶机构(2),所述注胶机构(2)包括注胶针头(202),所述注胶针头(202)伸入所述镜片成型腔内,用于向所述镜片成型腔内注入胶液;
吸胶机构(3),所述吸胶机构(3)包括吸胶泵(301)和吸胶针头(302),所述吸胶泵(301)和所述吸胶针头(302)通过吸胶管连通,所述吸胶针头(302)伸入所述镜片成型腔的上半部分;
压力检测机构(7),所述压力检测机构(7)设置在所述吸胶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吸胶管内的胶管压力。
CN202010935823.9A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Active CN112140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823.9A CN112140425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823.9A CN112140425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425A true CN112140425A (zh) 2020-12-29
CN112140425B CN112140425B (zh) 2022-05-13

Family

ID=7388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5823.9A Active CN112140425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04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650A (zh) * 2021-07-14 2021-10-22 衡东光通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讯连接器自动注胶吸胶设备及方法
CN114289270A (zh) * 2022-03-11 2022-04-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含环氧树脂圆管浸渍液面的检测及调节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7222A (ja) * 1984-08-14 1986-03-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等の射出成形加工方法
JPH11105146A (ja) * 1997-10-06 1999-04-20 Hoya Corp レンズの射出圧縮成形方法
CN103862595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具双真空系统的风轮叶片模具及用其制作风轮叶片的方法
CN111283979A (zh) * 2020-03-27 2020-06-16 苏州博众仪器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装置
CN111361087A (zh) * 2020-03-27 2020-07-03 苏州巴奈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镜片注胶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7222A (ja) * 1984-08-14 1986-03-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等の射出成形加工方法
JPH11105146A (ja) * 1997-10-06 1999-04-20 Hoya Corp レンズの射出圧縮成形方法
CN103862595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具双真空系统的风轮叶片模具及用其制作风轮叶片的方法
CN111283979A (zh) * 2020-03-27 2020-06-16 苏州博众仪器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装置
CN111361087A (zh) * 2020-03-27 2020-07-03 苏州巴奈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镜片注胶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650A (zh) * 2021-07-14 2021-10-22 衡东光通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讯连接器自动注胶吸胶设备及方法
CN113522650B (zh) * 2021-07-14 2023-03-31 蘅东光通讯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讯连接器自动注胶吸胶设备及方法
CN114289270A (zh) * 2022-03-11 2022-04-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含环氧树脂圆管浸渍液面的检测及调节方法
CN114289270B (zh) * 2022-03-11 2022-05-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含环氧树脂圆管浸渍液面的检测及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425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0425B (zh)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CN111283979A (zh) 一种镜片注胶方法及装置
CN208118240U (zh) 镜片模具浇注系统
CN111036840B (zh) 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模具
CN105848844A (zh) 用于自动填充用于模制眼科镜片的模具组件的机器和方法
CN212219189U (zh) 一种镜片注胶装置
CN211993827U (zh) 一种用于镜片的注胶装置
KR102081498B1 (ko) 광학재료용 모노머의 몰드 자동 주입방법 및 자동 주입장치
JP5222062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原料液注入方法および注入装置
KR100605766B1 (ko) 플라스틱 원료액의 주입 방법 및 주입 장치
CN216027899U (zh) 一种覆膜砂自动加砂装置
CN110605833B (zh) 一种可防止过充模的塑料注塑成型设备
CN110126264A (zh) 一种非接触式补液的光固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1251520A (zh) 一种用于镜片的注胶方法及注胶装置
CN21110542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管水辅注塑成型模具
CN210336694U (zh) 一种方便加料的塑胶圆盘模具
CN213108024U (zh) 一种peek齿轮注塑机
CN215969968U (zh) 一种自动润滑的注塑机
JPH09300478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成形用ガスケット、光学素子の成形に用いる注入機
JP2006218678A (ja) 合成樹脂成形物製造装置
CN219510618U (zh) 一种调节油量的装置
CN112203833B (zh) 光学材料用单体的模具自动注入方法
CN220198287U (zh) 一种防粘黏塑料注塑模具
CN113927835B (zh) 树脂眼镜镜片生产过程中的树脂填充辅助装置
CN219968860U (zh)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真空抽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