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5934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934A
CN112105934A CN201980018984.7A CN201980018984A CN112105934A CN 112105934 A CN112105934 A CN 112105934A CN 201980018984 A CN201980018984 A CN 201980018984A CN 112105934 A CN112105934 A CN 112105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ock
safety cover
lock lev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89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5934B (zh
Inventor
山下太一郎
大草武德
坂入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05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5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52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 E05B65/5207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bolt movement
    • E05B65/5246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bolt movement rotating
    • E05B65/5269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bolt movement rotating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on which the lock is mounted
    • E05B65/5276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bolt movement rotating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on which the lock is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wing ed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0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electromag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006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on which the fastener is mounted
    • E05C3/008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on which the fastener is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wing ed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0Motors; Magnets; Springs; Weigh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6Magnets
    • E05Y2201/462Electromag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24A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71Toothed gearing
    • E05Y2201/716Pin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71Toothed gearing
    • E05Y2201/722Ra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01N2035/00316Detecting door clos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3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reag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收纳分析装置的壳体(21);作业面(22),其为壳体(21)的上表面;覆盖作业面(22)的上方的罩(4),其以绕在壳体(21)的一边设置的支承轴(28)在关闭位置与向上方打开的开放位置之间可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能够在关闭位置阻碍罩(4)的开放的关闭单元(26),关闭单元(26)包括:锁定承受单元(25),其为从罩(4)的前表面向后方凸出的突起部;以绕转动支承轴可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的锁定柄(35),其从作业面(22)向靠近锁定承受单元(25)的方向转动而与锁定承受单元(25)卡合来阻碍罩(4)的开放;驱动锁定柄(35)的驱动单元(53)。由此,能够将安全罩可靠地锁定。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血液和尿等生物学样本的定性和/或定量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是自动地分析血液及其它的生物学的样本并输出结果的装置,是医院和医疗检查设施所必需的装置。这些自动分析装置被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更多种多样的检查。
自动分析装置在进行分析作业的作业面的上部设置具有联锁机构的开闭式的安全罩,在装置的驱动中为了使安全罩不能打开而锁定。操作者在进行消耗品的更换作业等时,停止装置而解除联锁机构的锁定从而能够将安全罩开闭。在打开安全罩的状态下操作者能够进入到作业面上,进行各种作业。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自动分析器(自动分析装置)构成为:“检测体处理装置的测量单元10的动作机构由主体罩C1覆盖。另外,在测量单元10设置有将主体罩C1锁定而禁止主体罩C1的开放的锁定机构”(解决方案),进而“在主体罩C1的左侧面的前方的内侧,设置有支承部C12。在支承部C12的右端部分,形成有与Y-Z平面平行的凸缘部C12a。在凸缘部C12a的下端附近,形成有在X轴方向上贯通凸缘部C12a的孔C12b”(说明书[0054]),并且是“锁定机构C2由轴C21、卡合板C22、弹簧C23、电动机C24构成。轴C21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度,设置于测量装置2内。卡合板C22以将轴C21作为中心轴在X-Z平面内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轴C21。在卡合板C22,在上端形成有L字型的卡合部C22a,在下端附近形成有具有相对于Y轴平行的面的凸缘部C22b。弹簧C23的下端固定在测量装置2内,上端被固定于卡合板C22。电动机C24具有在X轴方向上具有长度的轴C24a,在轴C24a的左端设置有按压部件C24b”(说明书[005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766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
因为是在主体罩C1的左侧面的前方的内侧设置有作为锁定承受部的支承部C12的结构,虽然主体罩的左侧面被锁定,但即使在锁定的状态下对主体罩的右侧面附近施加打开方向的力时,主体罩发生变形而翘曲,因此存在主体与主体罩下端之间容易打开间隙的问题。
另外,形成于卡合板C22的上端的L字型的卡合部C22a(前端形成尖细的形状的锁定爪部),在主体罩C1打开时突出到比主体罩C1的下端靠上方而成为露出的状态,与主体罩C1的下端相对的主体上表面(以下有时称为作业面)变得不平坦。因此,有可能在清扫时清扫用具卡在卡合部C22a,或者卡合部C22a发生变形。
在主体罩C1的内侧具有L字型的卡合部C22a,锁定解除时卡合部C22a为靠近主体罩C1的内侧的位置,在锁定状态中卡合部C22a向从主体罩C1的内侧离开的方向移动,并且向接近凸缘部C12a的方向移动,卡合部C22a为嵌合于设置在凸缘部C12a的孔C12b的结构,该凸缘部C12a为作为锁定承受部的支承部C12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在主体罩C1与凸缘部C12a之间设置空隙,该空隙需要是在锁定解除状态下L字型的卡合部C22a能够自由插入或者离开的尺寸。因此,将凸缘部C12a设置得靠近主体罩C1是存在极限的,并且因为形成为L字型的支承部C12和凸缘部C12a成为向主体罩C1的内侧突出的形状,所以要将锁定承受部的形状小型化且形成光滑的形状是受限的。
而且,在作业面中在卡合板C22的周围需要间隙,对于液体或异物从间隙落下的情况没有记载。
在打开了安全罩时,锁定爪(卡合部C22a)从作业面突出,或者设置在安全罩的内侧的锁定承受部(支承部C12)从主体的前面中央部大幅突出,形成为端部尖细的形状而成为操作者的作业的妨碍,在清扫时例如勾挂到布或刷子等清扫用具。因此,希望锁定爪和锁定承受部的突出量较少,并且形成为光滑的形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锁定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关闭安全罩的、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收纳分析装置的壳体;作业面,其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覆盖所述作业面的上方的罩,该罩以绕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边的支承轴在关闭位置与向上方打开的开放位置之间可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和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阻碍所述罩的开放的关闭单元,所述关闭单元包括:从所述罩的前表面向后方凸出的突起部;以绕转动支承轴可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的锁定柄,该锁定柄从所述作业面向靠近所述突起部的方向转动而将所述突起部与卡合部卡合,来阻碍所述罩的开放;和驱动所述锁定柄的驱动单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提供在锁定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关闭安全罩的、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因为将锁定机构配置于安全罩的前面中央部,所以在锁定机构发挥作用将安全罩锁定了时,将中央部卡止,于是即使在对安全罩的左右侧面附近施加了打开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主体罩也不易变形挠曲,不易在主体与主体罩下端之间打开间隙。
因为将锁定承受单元25形成为从安全罩4的内侧突出的结构,构成为使锁定柄35以从作业面22向安全罩4的前表面从内侧接近的方式转动,作用于锁定承受单元25而锁定,所以能够降低锁定承受单元25的突出量,实现小型化,并且锁定承受单元25不形成为钩形状或者凸缘形状,而能够形成为光滑的形状。
进而,因为将锁定承受部与手勾挂部的后方接触地配置,因此在锁定中操作者对手勾挂部施加打开方向的力时,能够可靠地阻碍安全罩4的打开动作,因此优选。
在锁定单元26不发挥作用时,锁定柄35形成为与作业面成同一平面的齐平面,在将安全罩4开放时,没有从作业面突出形成为钩形状或凸缘形状的锁定柄的爪部,因此不会例如在用布或者刷子等清扫用具清扫作业面22时造成妨碍。
进而,将作业面22的收纳锁定柄35的凹部形成为有底的凹部,因此形成为能够防止来自间隙的液体或异物的下落的结构,所以能够提供构造简单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自动分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左侧面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俯视图。
图4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A-A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是表示安全罩锁定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B-B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是锁定柄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锁定柄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后面图,是表示L字形形状的锁定时的反作用力的说明图。
图12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后面图,是表示T字形形状的锁定时的反作用力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是锁定柄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解除状态的A-A截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是表示安全罩锁定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是表示安全罩锁定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12A和图12B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包含试剂盘(以下有时称为试剂容器保持具)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自动分析装置的立体图,是打开了安全罩的状态,图3是自动分析装置的左侧面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以图1和图2中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为基准。
图1至图3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基本结构。
自动分析装置具有覆盖基板、各种流路等的大致长方体的壳体21的外形。在壳体的上表面22(以下有时称为作业面),配置有分析样本时需要的各种机构(以下有时称为各种动作机构组)。作为机构包括试剂保冷库(以下有时称为试剂容器箱或桶)、试剂分注测头、样本运送机构、样本分注测头、培养器、检测部、各种测头清洗机构等。关于各机构的详细内容在后文说明。
圆筒形的试剂保冷库收纳绕铅垂轴可旋转地被支承的试剂盘2。试剂盘沿着外周壁的内侧在圆周上保持多个试剂容器(以下有时称为试剂盒、试剂瓶、或者简称为瓶)。
试剂分注测头利用分注吸管从各个试剂瓶3以规定量吸引规定的试剂,并分注到反应容器中。通过后述的样本运送单元运送来的血液或尿等的生物学样本由样本分注测头分取,并被供给到该反应容器中。
收纳有混合了试剂和样本的反应液的反应容器,由培养器管理为规定温度,促进规定的时间反应。反应完成后的反应液由后述的检测部检测其物理特性。作为物理特性能够举例发光量、散射光量、透射光量、电流值、电压值等,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适用测量公知的物理特性的测量部。
另外,在自动分析装置1中设置有覆盖可动部分的安全罩4,该安全罩4例如以向后方能够利用铰链开闭的方式被支承。安全罩4构成为例如设置有被螺线管等驱动的所谓联锁,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动作中,通过对螺线管通电而上栓,保持安全罩4关闭的状态。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停止中,通过解除向螺线管的通电,安全罩4能够开放,因此操作者能够更换试剂瓶3。
联锁包括:,其设置在安全罩4的前表面23的下边即安全罩前边24的左右大致中央,是从安全罩4的前表面23向后、即向自动分析装置的内侧凸出的突起部;和对锁定承受单元25作用的锁定单元(关闭单元)26,其设置于作业面22中当闭合安全罩4时与锁定承受单元25相对的位置。关于联锁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在后文说明。
对于进行分析的样本的运送路径进行说明。要进行分析的样本5a利用带式传输机或传送轨架等样本运送单元5在自动分析装置1内移动,被运送并分注至具有分注样本的分注吸管的样本分注单元6。
多个样本分注头和反应容器在被载置于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供给单元7(以下有时称为分注头架)的状态下供给到自动分析装置1内。
反应容器在被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运送单元8从分注头架7一个一个地抓持住后,上升而向培养器9(有时称为培养盘)移动。样本分注头10在被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运送单元8从分注头架7一个一个地抓持住后,上升而移动至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
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移动,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运送单元8以能够在X轴(左右方向)、Y轴(前后方向)和Z轴(上下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构成,作为其移动范围,构成为能够在反应容器废弃孔12、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反应溶液搅拌单元13、分注头架7和培养器9的一部分的上方的范围内移动。
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是暂时载置多个样本分注头10的缓冲器,样本分注单元6移动至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的上部,抓持样本分注头10的任一者。
绕铅垂的中心轴可旋转地被轴支承的圆板状的培养器9,为将多个反应容器14卡止于外周附近的圆周上的结构,通过旋转培养器9,能够使各个反应容器14移动至规定位置。
样本分注单元6移动至样本的上部区域,在样本分注头10的内部吸引了样本后,向培养器9上的反应容器14的上部区域移动,将样本从样本分注头10内部向反应容器14内排出。之后,样本分注单元6移动至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上部区域,使样本分注头10落下到孔的内部而将其废弃。
接着,对于在反应容器14内的样本中添加的试剂的运送路径进行说明。
在圆筒状、且内侧为空洞的试剂保冷库中,收纳有绕铅垂的中心轴可旋转地被轴支承的试剂盘2。试剂盘2形成有沿着内侧空洞的外周壁辐射状地保持多个试剂瓶3的槽,通过旋转试剂盘2而使各试剂瓶3向圆周上的规定位置移动。此外,在试剂瓶3的一部分中也包含含有大量用于搅拌的磁性颗粒的试剂。为了将试剂瓶3控制为一定的温度,试剂保冷库具有隔热功能。
在覆盖试剂保冷库的上部的盖设置有试剂瓶装填口20,用于将试剂瓶3向试剂盘2放置和从试剂盘2取出试剂瓶3。另外,在试剂瓶装填口20设置有未图示的开闭式的试剂瓶装填口盖,并且设置有使用了未图示的螺线管等的联锁。与安全罩4同样,是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动作中被锁定而成为闭合状态,而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停止中解除锁定而能够开闭的结构。
试剂分注吸管15以吸引试剂瓶3内的试剂并使其能够移动至规定的位置的方式可移动地构成。首先,试剂分注吸管15向试剂盘2上的规定种类的试剂的上部区域移动,吸引规定的量的试剂后,向培养器9上的规定的反应容器14的上部区域移动,将试剂排出到反应容器14内。
在试剂保冷库的上部设置有试剂的搅拌单元16。在该搅拌单元16设置有绕铅垂轴可旋转的磁性颗粒搅拌臂(也称为搅拌器)。该磁性颗粒搅拌臂向放入有包含磁性颗粒的要搅拌的试剂的试剂瓶3的上部区域移动,使设置在磁性颗粒搅拌臂的下端的例如桨形状或者螺旋形状的磁性颗粒搅拌机构下降到试剂内,通过使该磁性颗粒搅拌机构旋转来搅拌磁性颗粒溶液。为了使溶液内的磁性颗粒不自然沉淀,磁性颗粒搅拌臂在试剂即将被分注时对磁性颗粒进行搅拌。在搅拌后,磁性颗粒搅拌臂在上升至试剂瓶3的上部后,向放入有清洗液的清洗单元17的上部区域移动,下降到清洗液内之后,使磁性颗粒搅拌单元旋转,去除附着于该搅拌单元的磁性颗粒。
从分注样本和规定的试剂起经过了规定的反应时间后,形成反应溶液。利用反应溶液吸引嘴18从反应容器14吸引该反应溶液,进而向检测单元19供给。该检测单元19对反应溶液进行分析。关于分析方法能够采用任意的公知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在将反应液保持于反应容器14内的状态下进行分析。
接着,分析后的反应溶液利用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运送单元8移动至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上部区域,将样本分注头10废弃到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内。此外,根据测量的种类,可以将反应容器在多次的测量中重复使用。此时,在将分析结束后的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废弃之后,用清洗水清洗反应容器。
装置的该一系列的动作由作为控制单元的主机100来控制。
该自动分析装置通过将上述动作相互组合和/或反复进行,能够对于多个分析项目高效地分析多个样本。
实施例1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左侧面图。用实线表示将安全罩4闭合的状态,用点划线表示打开安全罩4的状态。在安全罩4的前边设置有手勾挂部27,该手勾挂部27是在将安全罩4从闭合位置开放时插入手指的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手勾挂部27的后表面相接并向后方延伸地设置有锁定承受单元25。
安全罩4绕沿着主体后边附近所设置的罩支点28在全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被轴支承,开放安全罩4而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只要能够利用未图示的支承机构支承使其不会由于自重而闭合,则安全罩4的前边上升至高度H1。操作者从作业面22与安全罩4的前边的间隙插入胳膊或者上半身,能够进行设置于作业面22上的各种动作机构组29的清扫和更换,或者进行作业面22的清扫,或者进行试剂瓶3的更换。由此,安全罩4的前边高度H1优选具有充分的高度,另外,进一步优选不存在从安全罩4的前边向下的局部的突起等,或者即使有突起也优选为光滑的外形形状。
图4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解除状态的俯视图,图4B是A-A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安全罩锁定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图8是B-B截面图,图9是立体图。
图10和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是锁定爪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2A和图12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后面图,图12A是表示L字形形状的锁定时的反作用力的说明图,图12B是表示T字形形状的锁定时的反作用力的说明图。
在安全罩4的前边设置有沿着下端插入手指的凹部即手勾挂部27,在手勾挂部27的后表面,左右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经由板状的锁定承受基体30向后方突出。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的朝向下方的面在从侧面看时以锁定承受单元25越向前端去越变细的方式形成为前端变细的倾斜面,另外,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的左端和右端在俯视时以锁定承受单元25越向前端去越变细的方式形成为前端变细的倾斜面,锁定承受单元25的侧面的棱线形成为钝角,从而形成为光滑的形状。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上表面形成为越与安全罩4前表面远离则高度越增加的倾斜面,垂直面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上表面所成的角度θ1为小于90°的锐角。
第一支承轴31与安全罩前表面23平行地设置,第一齿轮32绕第一支承轴31可转动地被轴支承。第一齿轮32设置在绕第一支承轴31大致90°的范围内。与第一齿轮32一体地向后方延伸的支杆部33,支杆部33的前端形成隔着支杆部33与第一支承轴31平行地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一对锁定部34,一对锁定部34和支杆部33构成大致T字形形状的锁定柄35。锁定部34在从左右方向看的侧面图中,上表面为平面状且形成越向下方越变细的锥形,下侧呈半圆筒状地形成光滑的大致半圆筒形状的截面。而且一对锁定部34的前端从上面看为半圆形状,下半侧部分形成半球状的光滑的形状。支杆部33与一对锁定部34的接合部为R(弧形)形状且光滑地相连,是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的破损的结构。
一对锁定部34的相对支杆部33向左右方向的凸出量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一方较长一方较短的非对称的形状。或者,也可以是锁定部34相对于支杆部33仅向单侧延伸的、俯视为大致L字型的形状。
从第一齿轮32的下表面侧的齿顶至支杆部33,形成为不具有与第一齿轮32的齿顶圆相等的齿的圆筒部48。
锁定柄35以在解除了锁定时与作业面22平行地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作业面22设置有在一对在锁定解除了时收纳锁定柄35的凹部,锁定柄35的上表面构成为平面状且与作业面22形成同一平面。在作业面22也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隔着锁定柄35覆盖第一支承轴31的平缓的突起即局部圆柱状的左右一对覆盖部36。
在锁定解除状态下,锁定柄35的上表面中被左右一对覆盖部36夹着的部分形成与覆盖部36同样的局部圆柱状,覆盖部36与锁定柄35可以连续地光滑地形成,因为不产生阶差和突起,所以使用者在清扫作业面22时也不会发生例如布或者刷子等清扫用具被钩挂的状况。
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彼此的左右方向的内侧间隔形成为比支杆部33的左右方向宽度大,是支杆部33能够进入到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彼此之间的结构。
一对锁定单元26的左右方向的整个宽度形成为比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的先端部的左右方向宽度大,是左侧的锁定单元26能够卡合于左侧的锁定承受单元25,右侧的锁定单元26能够卡合于右侧的锁定承受单元25的结构。
第二支承轴37与第一支承轴31平行地设置,第二齿轮38绕第二支承轴37可转动地被轴支承,是与第一齿轮32啮合地转动的结构。第二齿轮38的齿数设为能够使第一齿轮32旋转90°或90°以上而立起的范围。
在第二齿轮38,与第二支承轴37平行地设置有连结轴39,在连结轴39可旋转地轴支承连结板40的一端。连结板40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被驱动销43轴支承,该驱动销43设置在作为电磁致动器的螺线管41的圆筒状的柱塞42的一端。柱塞42相对于螺线管41在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被支承,当从未图示的电源装置对螺线管41通电时,柱塞42以接近螺线管41的方式被吸引,当解除通电时,吸引力被解除。
在连结板4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勾挂部44,能够张挂拉力弹簧45的一端。拉力弹簧45的另一端挂在第二弹簧勾挂部46,该第二弹簧勾挂部46设置于固定在壳体21的框架47,拉力弹簧45产生的弹力向将柱塞42从螺线管41拉出的方向施力,作为向螺线管41的通电被解除了时的恢复弹簧发挥作用。
螺线管41、柱塞42、连结板40、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8、拉力弹簧45构成用于驱动锁定柄35的驱动单元53。
锁定柄35和驱动单元53被例如用树脂等成形品构成的框架47覆盖,而且可以形成为在框架47的一部分设置有将来自螺线管41的配线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器54的一个组件,框架47也可以安装在作业面22的下侧。
在图4A和图4B至图6中,是向螺线管41的通电被解除,柱塞42由于拉力弹簧45产生的弹力被从螺线管41最大程度拉出的状态。第二齿轮38经由连结板40和连结轴39在图4A和图4B中顺时针地转动,第一齿轮32在图4A和图4B中逆时针转动,支杆部33和一对锁定部34以其上表面与作业面22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被收纳在设置于作业面22的凹部49中。凹部49为了能够收纳形成为T字形的锁定柄35而从上表面看形成为T字形,为了与锁定柄35的外周不干涉,与锁定柄35的外形的周围例如具有1mm程度的间隙地形成得大一圈。
即,在该状态下,锁定部34对设置于安全罩4的锁定承受单元25不产生作用,为锁定解除状态,使用者能够将安全罩4自由地开闭。
在图7至图9中表示安全罩4的锁定状态。在安全罩4闭合的状态下,通过对螺线管41通电,柱塞42被超过由拉力弹簧45产生的弹力的力吸引,经由驱动销43使连结板40、连结轴39向接近螺线管41的方向移动,使第二齿轮38在图7中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38啮合而向顺时针转动,支杆部33和锁定部34从作业面22立起,在比设置于安全罩4的手勾挂部27的后侧的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靠上方的位置,与锁定承受基体30抵接而停止。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将手指钩挂在手勾挂部27要抬起安全罩4的前表面而将其打开时,锁定承受单元25与安全罩4的前表面一起上升,左右一对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上表面与分别对应的左右一对锁定部34的下表面抵接,阻止安全罩4打开。即成为不能打开安全罩4的锁定状态。
换言之,通过具有:收纳分析装置的壳体;作为壳体的上表面的作业面;覆盖作业面的上方的罩,该罩绕设置于壳体的一边的支承轴在关闭位置与向上方打开的开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被轴支承;和在关闭位置能够阻碍罩的开放的关闭单元,关闭单元具有:从罩的前表面向后方凸出的突起部(锁定承受单元25);锁定柄35,其绕转动支承轴可转动地被轴支承,从作业面向接近突起部的方向转动而与突起部卡合,阻碍安全罩4的开放;和驱动锁定柄35的驱动单元,由此起到的作用效果是,能够提供能够以锁定状态可靠地关闭安全罩4的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设置于作业面22的T字形的凹部49形成为具有底面50的有底的形状,能够防止异物或液体下落到壳体21的内部。
锁定柄35和锁定承受单元25也可以都形成为树脂成形部件,能够价格较低,而且与金属制、尤其是由金属板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端面光滑,并且能够使形状具有自由度,于是能够使锁定承受单元25从安全罩4的突出量减少而且能够维持可靠的锁定状态,故而优选。
接着,使用图10和图11,对于锁定部34和锁定承受单元25的详细的形状进行说明。
图10和图11是安全罩4的锁定单元26的锁定状态中的A-A截面图,是锁定柄部附近的部分放大图。
在图10中,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上表面形成为越远离安全罩4前表面则高度越增加的倾斜面,垂直面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上表面所成的角度即θ1为小于90°的锐角。而且,构成锁定柄35的一部分的锁定部34的靠近支杆部33侧的面,在锁定柄立起的状态下与垂直面所成的角度大致与θ1相等,也为小于90°的锐角。
即,因为相互抵接的锁定部34的下表面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上表面分别形成为锐角,因此在锁定状态下使用者要打开安全罩4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将锁定部34和锁定承受单元25彼此拉近而向使其接近的方向作用,于是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卡合进一步加强,能够可靠地维持锁定状态。
在图11中,在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与安全罩4前表面最远离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方光滑地凸出的突起部51。在图11中表示了,例如向螺线管41的施加电压降低,锁定柄35没有转动至图10所示的直立的状态,而转动至比直角小的角度θ2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突起部51与锁定部34后表面侧的半圆筒部抵接,要打开安全罩4时的反作用力变成相对接触面的垂线的方向,在从第一支承轴31离开半径R的方向上作用,产生使锁定柄35接近锁定承受基体30的方向的力矩。因此,锁定柄35不会脱离而能够维持锁定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柄35构成为从支杆部33向一方延伸出锁定部34的大致L字形形状、或者从支杆部33向两侧延伸出一对锁定部34的大致T字形形状的锁定柄35。使用图12A和图12B对于大致L字形形状和大致T字形形状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图12A表示对于锁定部34从支杆部33仅向左方向突出的大致L字形形状的锁定柄35,施加了要打开安全罩4时的反作用力F的状态。反作用力F由于仅施加于左方的锁定部34,因此产生将锁定柄35向右方弯曲的弯曲力距M,锁定柄35要向右方弯曲并且向右方移动,因此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卡合变得容易脱离。进而,对支杆部33施加由于反作用力F而产生的拉伸应力,产生弯曲力距M导致的弯曲应力,因此在锁定柄35产生的应力变大。
图12B是表示对本实施方式的大致T字形形状的锁定柄35施加要打开安全罩4时的反作用力F的状态。
反作用力F对左右一对锁定部34均等地(F/2)分别施加。由于反作用力(F/2)对支杆部33左右对称地施加,因此不产生向左右任一方向移动的力,锁定柄35稳定地发挥作用。另外,即使反作用力(F/2)作用于从左右对称的位置偏移了的位置的情况下,对支杆部33产生的力矩也只不过是从对称位置偏离的量与反作用力之积,因此弯曲力矩较小,几乎仅作用拉力。
在大致T字形形状的锁定柄35中,对于支杆部33反作用力F产生的拉力起主导作用,而弯曲力距较小。因此,即使反作用力F相同,对于锁定柄35产生的应力也比图12A所示的大致L字形形状的锁定柄35小,具有能够提供更高可靠性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图13是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是锁定柄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表示操作者对安全罩4的手勾挂部27向前方施加力,安全罩4挠曲而向前方移动了的状态。锁定承受单元25也与安全罩4一起向前方移动,因此相比于锁定柄35的直立的状态,优选锁定部34以向前方移动的方式以角度θ3进一步转动,即使在安全罩4挠曲的状态下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卡合也是可靠的。这样的结构,通过适当地选择柱塞42的动作量、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8的齿数,使得在螺线管41将柱塞42最大程度地吸引时,锁定柄35从直立状态进一步以角度θ3转动而能够实现。
实施例2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根据图14至图17进行说明。对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具有从作业面22向上方凸出、前方开口的锁定柄罩部52,锁定柄35不是T字形而是在上端设有钩状的锁定部34,在锁定解除状态下锁定柄35的上表面与作业面22不是同一平面,在锁定解除状态下锁定柄35位于锁定柄罩部52内的待机位置。
锁定承受单元25不是左右一对,而是在与锁定柄3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1处。
连结轴39与锁定柄35一体地设置,当柱塞42被螺线管41吸引时,经由连结板40和连结轴39使锁定柄35前端的钩状的锁定部34向前方转动,与锁定承受单元25卡合。锁定承受单元25不是一对,而是在与锁定柄3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1处。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解除状态的A-A截面图,图15是立体图,螺线管41的柱塞42因拉力弹簧45向离开螺线管41的方向移动,锁定柄35绕第一支承轴31按图示逆时针转动,在锁定柄35的上端设置的钩形状的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离开,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没有卡合,因此是操作者可开闭安全罩4的锁定解除状态。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罩锁定单元的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图17是立体图,对螺线管41通电,柱塞42克服拉力弹簧45产生的拉力而成为被螺线管41吸引了的状态。连结轴39借助连结板40向靠近螺线管41的方向移动,因此锁定柄35绕第一支承轴31按图示顺时针地转动,锁定部34向锁定承受单元25的上方移动。该状态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7同样的锁定状态。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锁定解除状态下锁定柄35与作业面不是齐平面,而是被收纳在锁定柄罩部52的内部的状态,由于从锁定解除状态至锁定状态的锁定柄35的转动角度比第1实施方式小,因此不需要在第1实施方式中设置的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8,具有部件个数较少、结构简单的效果。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与图10所示同样地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卡合部形成为锐角,与图11所示同样地在锁定承受单元25具有突起部51,与图13所示同样地以角度θ3进一步转动,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卡合变得更可靠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驱动单元53的驱动源为螺线管41,但是并不限定于螺线管,也可以是步进式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或者交流电动机等电动机,而且,在电动机与锁定柄之间例如可以进一步具有蜗轮等减速单元。
<效果>
在本发明中,锁定柄35配置为在解除了锁定时与作业面22平行地朝向前后方向,在作业面22设置有一对在解除了锁定时收纳锁定柄35的凹部,锁定柄35的上表面为平面状且构成为与作业面22形成为齐平面而且形成为光滑的形状。因此,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当打开安全罩4时不会从作业面22突出,在操作者打开安全罩4进行各种动作机构组29的清扫或更换、作业面22的清扫、试剂瓶3的更换时不会造成妨碍,而且,在作业面22的清扫时布或者刷子之类的清扫用具不会被钩挂,因此具有能够提供易于使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安全罩4、手勾挂部27前边的后表面突出地设置的锁定承受单元25不是钩状,而是形成为光滑的形状,不会钩挂布或者刷子之类的清扫用具,因此具有能够提供易于使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锁定柄35如果形成为锁定部34从支杆部33向左右两侧突出的大致T字形形状,在锁定柄35中要打开安全罩4时的反作用力F对于支杆部33左右大致对称地施加,不会产生锁定柄35向左右任一方向移动的力,锁定柄35稳定地发挥作用。另外,因为是对于支杆部33拉伸应力起主导作用而弯曲力矩较小的结构,所以具有能够提供应力小、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效果。
因为锁定部34相比锁定柄35的直立的状态向前方移动而以角度θ3进一步转动,所以即使安全罩4为挠曲的状态,锁定部34与锁定承受单元25的卡合也是可靠的,因此具有能够提供在锁定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关闭安全罩4的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效果。
因为设置于作业面22的、收纳锁定部34的凹部49是有底的,形成为能够防止从间隙落下液体或异物的结构,因此具有能够提供构造简单且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因为锁定柄35和驱动单元53被例如由树脂等成形品构成的框架47覆盖,而且形成为在框架47的一部分设置有将来自螺线管41的配线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器54的一个组件结构,因此按组件单位进行的组装或更换作业容易,具有能够提供构造简单且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必须具有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添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也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添加、删除、置换。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自动分析装置
2 试剂盘
3 试剂瓶
4 安全罩
5 样本运送单元
6 样本分注单元
7 分注头架(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供给单元)
8 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运送单元
9 培养器
10 样本分注头
11 样本分注头缓冲器
12 样本分注头/反应容器废弃孔
13 反应溶液搅拌单元
14 反应容器
15 试剂分注吸管
15a 试剂分注位置
16 搅拌单元
16a 试剂搅拌位置
17 清洗单元
18 反应溶液吸引嘴
19 检测单元
20 试剂瓶装填口
21 壳体
22 作业面
23 安全罩前表面
24 安全罩前边
25 锁定承受单元
26 锁定单元
27 手勾挂部
28 罩支点
29 各种动作机构组
30 锁定承受基体
31 第一支承轴
32 第一齿轮
33 支杆部
34 锁定部
35 锁定柄
36 覆盖部
37 第二支承轴
38 第二齿轮
39 连结轴
40 连结板
41 螺线管
42 柱塞
43 驱动销
44 第一弹簧勾挂部
45 拉力弹簧
46 第二弹簧勾挂部
47 框架
48 圆筒部
49 凹部
50 底面
51 突起部
52 锁定柄罩部
53 驱动单元
54 连接器
100 主机。

Claims (5)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分析装置的壳体;
作业面,其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
覆盖所述作业面的上方的罩,该罩以绕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边的支承轴在关闭位置与向上方打开的开放位置之间可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和
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阻碍所述罩的开放的关闭单元,
所述关闭单元包括:
从所述罩的前表面向后方凸出的突起部;
以绕转动支承轴可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的锁定柄,该锁定柄从所述作业面向靠近所述突起部的方向转动而将所述突起部与卡合部卡合,来阻碍所述罩的开放;和
驱动所述锁定柄的驱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柄包括:向从所述转动支承轴远离的方向延伸的支杆部;和从所述支杆部的前端与所述转动支承轴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卡合部,该卡合部隔着所述支杆部大致对称地设置,
在所述罩中与所述一对卡合部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一对突起部,
所述一对卡合部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作用与所述一对突起部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突起部卡合的面形成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形成有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方向上向上方凸出的前端突起。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单元不发挥作用时,所述锁定柄的上表面与所述作业面形成为同一平面,
当所述驱动单元发挥作用时,所述锁定柄立起而与所述突起部卡合,来阻碍所述罩的开放。
CN201980018984.7A 2018-05-22 2019-02-13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112105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7534 2018-05-22
JP2018097534A JP7032235B2 (ja) 2018-05-22 2018-05-22 自動分析装置
PCT/JP2019/005147 WO2019225075A1 (ja) 2018-05-22 2019-02-13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934A true CN112105934A (zh) 2020-12-18
CN112105934B CN112105934B (zh) 2024-05-14

Family

ID=6861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8984.7A Active CN112105934B (zh) 2018-05-22 2019-02-13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7032B2 (zh)
EP (1) EP3798637A4 (zh)
JP (1) JP7032235B2 (zh)
CN (1) CN112105934B (zh)
WO (1) WO20192250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45106B2 (ja) * 2019-04-11 2023-03-2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インターロック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JP7138783B2 (ja) * 2019-04-11 2022-09-1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JP7280981B2 (ja) * 2020-01-14 2023-05-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0232U (zh) * 1991-08-30 1992-08-06
JPH11316230A (ja) * 1999-03-03 1999-11-16 Hitachi Ltd 免疫分析装置
JP2001111254A (ja) * 1999-10-14 2001-04-20 Sony Corp 電子機器
CN1407341A (zh) * 2001-09-06 2003-04-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自动试样分析器及其部件
CN2807967Y (zh) * 2005-06-13 2006-08-23 沈子渊 改进的冲泡容器构造
US20070205208A1 (en) * 2006-02-21 2007-09-06 Fujifilm Corporation Lid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CN101377516A (zh) * 2007-08-29 2009-03-0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去盖系统
EP2030687A1 (de) * 2007-08-13 2009-03-04 Hamilton Bonaduz AG Verschlussanordnung mit Schnappmechanismus
JP2010052637A (ja) * 2008-08-29 2010-03-11 Alpha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01686649A (zh) * 2007-06-29 2010-03-31 尤妮佳宠物用品有限公司 动物用厕所
JP2013076678A (ja) * 2011-09-30 2013-04-25 Sysmex Corp 検体処理装置
CN204407580U (zh) * 2015-01-27 2015-06-17 江苏环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控制器用插座组件
US20170305638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CN112081504A (zh) * 2020-09-30 2020-12-15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真空腔室和舱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6173A (ja) 1974-07-31 1976-02-09 Masaichi Takami Shamojitatetsukibeihanyoki
JPH0745435Y2 (ja) 1989-12-01 1995-10-18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冷凍船のクーラルーム
JPH0516955A (ja) * 1991-07-04 1993-01-26 Seiko Epson Corp 蓋体ロツク機構
JP3338739B2 (ja) * 1995-05-12 2002-10-28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電磁波シールドボックス
JPH11238373A (ja) * 1998-02-24 1999-08-31 Sony Corp 開閉蓋ロック機構
JP3808651B2 (ja) 1999-01-13 2006-08-16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021617A (ja) 2006-07-14 2008-01-31 Seiko Epson Corp 液体材料、透明導電膜の形成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216173A (ja) 2007-03-07 2008-09-18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2026814A (ja) 2010-07-22 2012-02-09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10138047B2 (en) * 2016-04-20 2018-11-27 Yeti Coolers, Llc Spigot and spigot guard for an insulating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0232U (zh) * 1991-08-30 1992-08-06
JPH11316230A (ja) * 1999-03-03 1999-11-16 Hitachi Ltd 免疫分析装置
JP2001111254A (ja) * 1999-10-14 2001-04-20 Sony Corp 電子機器
CN1407341A (zh) * 2001-09-06 2003-04-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自动试样分析器及其部件
CN2807967Y (zh) * 2005-06-13 2006-08-23 沈子渊 改进的冲泡容器构造
US20070205208A1 (en) * 2006-02-21 2007-09-06 Fujifilm Corporation Lid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CN101686649A (zh) * 2007-06-29 2010-03-31 尤妮佳宠物用品有限公司 动物用厕所
EP2030687A1 (de) * 2007-08-13 2009-03-04 Hamilton Bonaduz AG Verschlussanordnung mit Schnappmechanismus
CN101377516A (zh) * 2007-08-29 2009-03-0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去盖系统
JP2010052637A (ja) * 2008-08-29 2010-03-11 Alpha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13076678A (ja) * 2011-09-30 2013-04-25 Sysmex Corp 検体処理装置
CN204407580U (zh) * 2015-01-27 2015-06-17 江苏环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控制器用插座组件
US20170305638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CN112081504A (zh) * 2020-09-30 2020-12-15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真空腔室和舱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32235B2 (ja) 2022-03-08
EP3798637A1 (en) 2021-03-31
US11927032B2 (en) 2024-03-12
CN112105934B (zh) 2024-05-14
EP3798637A4 (en) 2022-03-09
WO2019225075A1 (ja) 2019-11-28
JP2019203723A (ja) 2019-11-28
US20210062553A1 (en)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5934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6765205B2 (ja) 試薬管理システム
WO2018168613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7407689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H09101314A (ja) 移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分析装置
JP2011027663A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3508858A1 (en) Sampl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ample measurement device
CN111033262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7321179B2 (ja) 係止構造
WO2020208934A1 (ja) インターロック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WO2012014388A1 (ja) 分注装置および核酸分析装置
JPWO2020100643A1 (ja) 自動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検体ラック
JP713878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2009458A1 (ja) 開閉蓋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WO2020262363A1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収容ユニット
CN112513644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749089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202442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200945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3988941A1 (en) Automated analyzer and reagent container lid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