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3644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3644A
CN112513644A CN201980050156.1A CN201980050156A CN112513644A CN 112513644 A CN112513644 A CN 112513644A CN 201980050156 A CN201980050156 A CN 201980050156A CN 112513644 A CN112513644 A CN 112513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lid
closing
reage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01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3644B (zh
Inventor
山下太一郎
大草武徳
坂入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13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3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 B01L3/523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with mean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 B01L3/527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for a plurality of re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13Moving of cuvettes or solid samples to or from the investigating s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01N2021/0112Apparatus in one mechanical, optical or electronic bloc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87Mechanical sequence of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1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3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re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4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结构简单且能够小型化的自动分析装置。本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试剂库,其对收容试剂的试剂容器进行保持;以及盖开闭装置,其具备盖开闭构件,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沿与铅垂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盖开闭构件一体具备将试剂容器的盖开放的第一构件和将盖关闭的第二构件,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第一位置是试剂容器的上方的位置;第二位置是从第一位置沿第一方向下降直到盖开闭构件的底面与试剂容器相接的位置,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在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第三位置是从第二位置沿第二方向移动后的位置,盖开闭构件在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利用第一构件将盖开放,在从第三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利用第二构件将盖关闭。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是自动地分析血液、尿等样本的装置,通过从试剂保冷库内的试剂容器分注规定量的试剂并与样本混合,从而执行测定。通常,在用于从试剂容器吸引试剂的开口部设置有用于防止试剂的蒸发、劣化、漏液等的盖,在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开闭试剂容器的盖的盖开闭装置。
作为这样的盖开闭装置的自动分析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试剂保冷库,其对收容在分析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进行保管;试剂容器盖开闭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试剂保冷库内,且开闭在向所述试剂容器的上方突出地配置的开口部设置的盖;试剂装载机构,其进行所述试剂容器向所述试剂保冷库的搬入以及搬出;以及插入方向限制机构,其设置于在将所述试剂容器插入所述试剂装载机构时使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的盖为半开状态的试剂容器控制机构,且限制所述试剂容器以预先设定的朝向以外向所述试剂容器控制机构的插入”(参照权利要求1)。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搬运装置,其能够搭载多组收容在样品的分析中使用的试剂的多个一组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盖开闭装置,其开闭位于该容器搬运装置上的分注搅拌位置的试剂容器的盖,该试剂容器盖开闭装置具备:单元基座;钩基部,其与该单元基座连结;盖开闭用驱动装置,其使该钩基部相对于所述单元基座沿所述试剂容器的盖的开闭方向平行移动;多个钩,它们设置于所述钩基部;多个钩用驱动装置,它们使这些钩相对于所述钩基部单独摆动,且使对应的钩相对于各试剂容器的盖接合分离”(参照权利要求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75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7447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试剂容器盖开闭装置在相对于试剂装载机构插入或者排出试剂容器时需要用于试剂容器整体水平移动的空间,试剂容器盖开闭装置的小型化存在极限。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具备使钩基部沿盖的开闭方向平行移动的盖开闭用驱动装置以及多个钩用驱动装置,因此虽然能够单独开闭各试剂容器的盖,但是结构复杂,难以小型化。
于是,本公开提供结构简单且能够小型化的自动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试剂库,其对收容试剂的试剂容器进行保持;以及盖开闭装置,其具备盖开闭构件,所述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沿与铅垂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盖开闭构件一体具备将所述试剂容器的盖开放的第一构件和将所述盖关闭的第二构件,所述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互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试剂容器的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从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下降直到所述盖开闭构件的底面与所述试剂容器相接的位置,所述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相互移动,所述第三位置是从所述第二位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后的位置,所述盖开闭构件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时,利用所述第一构件将所述盖开放,所述盖开闭构件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利用所述第二构件将所述盖关闭。
与本公开相关的进一步的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述、附图来明确。另外,本公开的方案通过要素、多种要素的组合以及以后的详细的记述和所附的专利技术方案来达成并实现。
本说明书的记述不过是典型的例示,需要将本公开的专利技术方案或者应用例理解为在任何意义下均不是限定的内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结构简单且能够小型化的自动分析装置。上述的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试剂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且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7是盖开闭装置的立体图,且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8是盖开闭装置以及分注孔罩的立体图。
图9是盖开闭装置以及分注孔罩的俯视图。
图10是盖开闭装置以及分注孔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分注孔罩的结构的俯视图,且示出关闭了滑动闸门的状态。
图12是示出分注孔罩的结构的俯视图,且示出滑动闸门为开闭中途的状态。
图13是示出分注孔罩的结构的俯视图,且示出开放了滑动闸门的状态。
图14是示出Z滑动框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Z滑动框架的结构的后视立体图。
图16是图14的C-C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的结构的图,图17的(a)是俯视图,图17的(b)是图17(a)的A矢视图,图17的(c)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图17的(d)是图17的(a)的B矢视图,图17的(e)是仰视图。
图18的(a)是图17的(c)的C矢视图,图18的(b)是图17的(c)的D矢视图。
图19是示出盖与盖开闭凸轮构件的关系的主视概要图。
图20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21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22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的中途的状态。
图23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的中途的状态。
图24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
图25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从第三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中途的状态。
图26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从第三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中途的状态。
图27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从第三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中途的状态。
图28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29是盖开闭装置的立体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30是盖开闭装置的立体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31是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32是盖开闭装置的立体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
图33是盖开闭装置的立体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
图34是示出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
图35是图34的B-B剖视图,且示出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
图36是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37是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示出从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起赋予了关闭盖的方向的力的状态。
图38是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示出试剂容器被反向放置而盖开闭凸轮构件在下降中途抵接于盖的状态。
图39是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示出试剂容器被反向放置而盖开闭凸轮构件在下降中途抵接于盖的状态。
图40是盖开闭装置的主视图,且示出未放置试剂容器且盖开闭凸轮构件位于第四位置的状态。
图4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2是示出由盖开闭装置进行的盖的打开动作的流程图。
图43是示出由盖开闭装置进行的盖的关闭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Z轴设为铅垂方向(第一方向),将X轴设为与Z轴正交且与自动分析装置1的盖开闭装置2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二方向),将Y轴设为与X轴正交的方向(第三方向)。另外,有时将X轴的正方向侧以及负方向侧分别称为“右”以及“左”,将Y轴的正方向侧以及负方向侧分别称为“后”以及“前”,将Z轴的正方向侧以及负方向侧分别称为“上”以及“下”。
参照图1以及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俯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立体图。
如图1以及2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具备试剂盘2、安全罩4、样本搬运单元5、样本分注单元6、分注头架台7、搬运单元8、保温箱9、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废弃孔12、搅拌单元13、试剂分注探针15、搅拌单元16、清洗单元17、反应溶液分注探针18、检测部19、框体21、盖开闭装置22、废弃盒23以及试剂保冷库24(试剂库)。
框体21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且在内部收容样本搬运单元5、清洗单元17、废弃盒23、试剂保冷库24、未图示的基板、流路等。
安全罩4例如通过铰链等而支承于框体21的上表面的一边,且构成为能够绕铰链开闭。图1以及2中的单点划线示出关闭了安全罩4的状态。安全罩4例如设置有利用螺线管等的联锁,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动作中通过向螺线管通电而上锁,将安全罩4维持在关闭的状态。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停止中,解除向螺线管的通电,安全罩4能够开放。
样本搬运单元5例如由带式输送机、架台装卸机等构成,且在自动分析装置1内移动样本5a并将其搬运到样本分注单元6的可动域。
分注头架台7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自动分析装置1装卸,在载置有多个样本分注头10以及多个反应容器14的状态下由操作者配置于自动分析装置1的上表面。
搬运单元8构成为能够沿平面方向以及Z轴方向移动,且构成为能够在分注头架台7、保温箱9的一部分、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废弃孔12以及搅拌单元13的上方移动。作为搬运单元8,例如能够使用三轴机器人等。搬运单元8从分注头架台7逐个把持反应容器14,并使其向保温箱9移动。另外,搬运单元8从分注头架台7逐个把持样本分注头10,并使其移动到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
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是暂时载置搬运单元8所把持的样本分注头10的缓冲器。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构成为能够载置多个样本分注头10。
保温箱9具有大致圆盘形状,且构成为能够旋转。保温箱9沿着周向保持多个反应容器14,能够通过保温箱9的旋转而使各反应容器14移动到规定的位置。
样本分注单元6移动到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1的上部,把持样本分注头10中的任一个,向样本5a的上部移动,并向样本分注头10的内部吸引样本5a。之后,向保温箱9上的反应容器14的上部移动,并将样本5a从样本分注头10内部向反应容器14内排出。之后,样本分注单元6向废弃孔12的上部移动,使样本分注头10向废弃孔12的内部落下。
废弃盒23配置于废弃孔12的下部,且蓄积被废弃的样本分注头10以及反应容器14。在废弃盒23满了时,操作者能够拉出废弃盒23而将内容物废弃。
试剂保冷库24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且收容试剂盘2。在试剂保冷库2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进行试剂容器3相对于试剂盘2的装卸的试剂容器装填口20。另外,在试剂容器装填口20设置有开闭式的试剂容器装填口盖(未图示),且设置有使用螺线管等的联锁。试剂保冷库24为了将试剂容器3控制在恒定的温度而具有隔热功能。
试剂盘2沿着周向形成有将多个试剂容器3呈放射状保持的插槽。试剂盘2构成为能够绕沿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旋转,通过旋转试剂盘2,而使各试剂容器3向规定的位置移动。例如,通过试剂盘2的旋转,能够使收容目标的试剂的试剂容器3向试剂分注位置15a移动。关于试剂容器3的价格在后叙述。需要说明的是,试剂容器3也可以包含用于试剂的搅拌的磁颗粒。
盖开闭装置22沿着试剂分注位置15a的长度方向配置于试剂保冷库24的上部。盖开闭装置22构成为能够开闭位于试剂分注位置15a的试剂容器3的盖25。盖开闭装置22的详细情况在后叙述。
试剂分注探针15例如构成为能够通过致动器等而沿XY轴方向(水平方向)移动。试剂分注探针15在位于试剂分注位置15a的试剂容器3的盖25被盖开闭装置22开放之后,利用试剂分注移液管(未图示)从试剂容器3吸引规定量的试剂,并向保持于保温箱9的反应容器14分注。之后,盖开闭装置22将盖25关闭。
搅拌单元16设置于试剂分注位置15a的上部,且具备能够绕沿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旋转的磁颗粒搅拌臂。在磁颗粒搅拌臂的下端例如设置有叶片状、螺旋状的磁颗粒搅拌单元。磁颗粒搅拌臂通过使磁颗粒搅拌单元下降到包含磁颗粒的试剂内并旋转,从而搅拌试剂。为了防止试剂内的磁颗粒的沉淀,磁颗粒搅拌臂在由试剂分注探针15分注试剂之前搅拌试剂。在搅拌后,磁颗粒搅拌臂向放入有清洗液的清洗单元17移动,使磁颗粒搅拌单元旋转而进行清洗。
分注有规定的试剂和样本5a的反应容器14通过保温箱9而在规定温度管理,并使反应促进规定的时间。试剂和样本5a的反应溶液通过反应溶液分注探针18而从反应容器14向检测部19供给,并通过检测部19而检测其物理特性。作为物理特性,例如可以列举发光量、散射光量、透射光量、电流值、电压值等,但不限定于这些。需要说明的是,检测部19也可以在反应容器14内保持有反应溶液的状态下进行分析。
收容由检测部19进行的分析结束后的反应溶液的反应容器14通过搬运单元8而移动到废弃孔12的上部,并被废弃在废弃孔12内。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测定的种类,也可以将一个的反应容器14在多次测定中使用。在该情况中,在废弃了分析结束后的反应容器14内的反应溶液后,清洗反应容器14。
如图1所示,在自动分析装置1连接有主计算机200,自动分析装置1的上述结构的一系列动作通过主计算机200来控制。
图3是示出试剂容器3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试剂容器3具备盖25、试剂容器壳体26以及容器28。试剂容器壳体26呈大致长方体的外形,Z轴方向的长度最大,Y轴方向的长度最小。将试剂容器壳体26的Y轴方向的长度设为S3。
在各容器28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状的开口部29以及与开口部29对应的盖25。将盖25的Y轴方向的长度设为S2。盖25的X轴方向的左端(第一边)成为铰链30,盖25构成为能够绕铰链30开闭。在盖25的X轴方向的右端(第二边)设置有Y轴方向的长度为S1(S1>S2)的盖前端突起32(突起部)。
如图3所示,试剂容器3例如也可以具备记载有试剂的种类的RFID标签33等信息记载单元,也可以是在将试剂容器3放置于试剂盘2时通过RFID标签读取器34(在图3以及4中未图示)等信息识别单元来判别试剂容器3内的试剂的种类的结构。当试剂容器3正确地放置于试剂盘2内时,RFID标签读取器34读取RFID标签33的信息,并将其信息向主计算机200发送,主计算机200将试剂的种类登记于系统。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且示出盖25的全开状态(a)、半开状态(b)以及全闭状态(c)。如图4所示,容器28收容试剂液27,在试剂容器壳体26的内部,三个容器28以间距p等间隔地沿着X轴方向收纳。需要说明的是,容器28也可以能够相对于试剂容器壳体26装卸。三个容器28相互接近地设置,因此试剂容器3的X轴方向的长度Wb大致等于(3×p)。在盖25的下表面设置有大致圆盘状的密封部31,密封部31在关闭了盖25时与开口部29的内周部配合而将开口部29密闭。
在盖25的全开状态(a)下,盖25绕铰链30转动,而位于全开角度、例如相比水平打开了75°以上的位置。此时,盖前端突起32的最大高度从试剂容器壳体26的上表面107起为h4。在全开状态下,开口部29被开放,使试剂分注探针15下降到容器28内,而为能够吸引试剂液27的状态。
盖25的半开状态(b)是暂时将打开了的盖25关闭到轻微压入开口部29的程度的状态,密封部31的外周与开口部29的内周相接。此时,盖前端突起32的最大高度从试剂容器壳体26的上表面107起为h3。在半开状态下,能够防止试剂液27的蒸发。盖25能够从半开状态以微弱的力开放。
在盖25的全闭状态(c)下,密封部31被满满地压入到开口部29,盖25为完全关闭的状态。在全闭状态下,盖前端突起32的最大高度从试剂容器壳体26的上表面107起为h2,盖前端突起32的下表面的高度为h1(h4>h3>h2>h1)。
在未使用的试剂容器3中,盖25全部处于全闭状态,各容器28被密闭。在从全闭状态开放盖25时,由于密封部31为完全嵌合于开口部29的状态,因此需要较强的打开力,在密封部31从开口部29离开后,盖25以较弱的力绕铰链30转动。
接下来,参照图5~10,对盖开闭装置2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10示出在试剂盘2放置有试剂容器3的状态。图5是盖开闭装置22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以及8是盖开闭装置22的立体图。在此,图7是省略了试剂保冷库24以及在试剂保冷库24的试剂分注位置15a设置的分注孔罩69的图,图8是图示出分注孔罩69另一方面省略了试剂容器3以及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图。图9是开闭装置22的俯视图,图10是盖开闭装置22的分解立体图。
盖开闭装置22具备盖开闭凸轮构件36(盖开闭构件)、固定框架37、固定导轨38a(第一导轨)、滑动部38b、X滑动框架39(第一框架)、固定导轨40a(第二导轨)、滑动部40b以及Z滑动框架41(第二框架)。
盖开闭凸轮构件36配置于盖25与试剂保冷库24之间,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底面与盖25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换言之,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Z轴方向的高度小于盖25与试剂保冷库24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使放入有试剂容器3的试剂盘2旋转。
固定框架37与XZ平面大致平行,且固定于试剂保冷库24的上表面。固定框架37从上方观察时具有大致U形状,从Y轴方向观察时具有大致L形状。
固定导轨38a沿X轴方向延伸,且固定于固定框架37的下端部。滑动部38b构成为能够沿着固定导轨38a在X轴方向上移动。固定导轨38a以及滑动部38b构成能够沿X滑动框架39的X轴方向移动的X导轨38。X滑动框架39与XZ平面大致平行,固定于滑动部38b,且构成为能够与滑动部38b一起相对于固定框架37沿X轴方向移动。
固定导轨40a沿Z轴方向延伸,且固定于X滑动框架39的中央部。滑动部40b构成为能够沿着固定导轨40a在Z轴方向上移动。固定导轨40a以及滑动部40b构成能够沿Z滑动框架41的Z轴方向移动的Z导轨40。
Z滑动框架41与XZ平面大致平行,固定于滑动部40b,沿Z轴方向延伸,且下端部位于试剂保冷库24的内部。Z滑动框架41的下端部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连接,且构成为能够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作为一体沿Z轴方向移动。由于具有以上的结构,通过X滑动框架39沿X轴方向移动,且Z滑动框架41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与Z滑动框架41一起沿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移动。
如图6所示,Z滑动框架41的比试剂保冷库24靠上方的位置位于常温区域,比试剂保冷库24靠下方的位置位于低温的试剂保冷库24内,Z滑动框架41跨越不同的温度区域而设置。如图6所示,盖开闭装置22在分注孔罩69的下表面具备加热器85。加热器85将分注孔70a~70c的周围、滑动闸门35加热,防止它们的结露。
接下来,对沿X轴方向驱动X滑动框架39的结构进行说明。盖开闭装置22具备作为X滑动框架39的驱动源的X马达43(第一马达)。另外,盖开闭装置22具备马达小齿轮44、惰轮45、惰轮支轴46、X小齿轮47以及齿条48,来作为将X马达43的驱动力向X滑动框架39传递的第一传递单元。
X马达43固定于固定框架37。X马达43作为一例是步进马达,且根据从主计算机200输入的驱动信号而旋转驱动规定的角度。X滑动框架39的移动量通过向X马达43输入的驱动信号的脉冲数来控制。另外,X滑动框架39的移动速度通过向X马达43输入的驱动信号的脉冲频率来控制。X马达43的沿Y轴方向延伸的输出轴将固定框架37贯通。
马达小齿轮44固定于X马达43的输出轴。惰轮支轴46沿Y轴方向延伸,且固定于固定框架37。惰轮45被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惰轮支轴46旋转。惰轮45是与马达小齿轮44相比齿数大的齿轮,与马达小齿轮44啮合而将X马达43的旋转减速。
X小齿轮47与惰轮45相比齿数小,轴支承于惰轮支轴46,与惰轮45同轴地且作为一体地旋转。
齿条48设置于X滑动框架39的一端部(右端部),沿X轴方向延伸,且与X小齿轮47啮合。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当X马达43旋转驱动时,经由马达小齿轮44、惰轮45、X小齿轮47以及齿条48而向X滑动框架39传递驱动力,X滑动框架39与齿条48一起沿X轴方向移动。
接下来,对沿Z轴方向驱动Z滑动框架41的结构进行说明。盖开闭装置22具备作为Z滑动框架41的驱动源的Z马达49(第二马达)。另外,盖开闭装置22具备马达小齿轮50、曲柄齿轮51、曲柄齿轮支轴52(曲柄支轴)、曲柄销53(第一销)、第一凸部54、第二凸部55、滑块轴56、滑块57(移动构件)、滑块弹簧60、滑块销61(第二销)以及连结杆62,来作为将Z马达49的驱动力向Z滑动框架41传递的第二传递单元。
Z马达49固定于X滑动框架39。Z马达49作为一例是步进马达,且根据从主计算机200输入的驱动信号而旋转规定的角度。Z滑动框架41的移动量通过向Z马达49输入的驱动信号的脉冲数来控制。另外,Z滑动框架41的移动速度通过向Z马达49输入的驱动信号的脉冲频率来控制。Z马达49的输出轴沿Y轴方向延伸,且将X滑动框架39贯通。
马达小齿轮50固定于Z马达49的输出轴。曲柄齿轮支轴52沿Y轴方向延伸,且固定于X滑动框架39。曲柄齿轮51被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曲柄齿轮支轴52旋转。曲柄齿轮51是与马达小齿轮50相比齿数大的齿轮,与马达小齿轮50啮合而将Z马达49的旋转减速。在曲柄齿轮51的外周附近设置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曲柄销53,曲柄销53绕曲柄齿轮支轴52进行行星运动。
第一凸部54形成为与XY平面平行的大致板状,且设置于Z滑动框架41的上端部。另外,在Z滑动框架41,在第一凸部54的下方设置有与XY平面平行的大致板状的第二凸部55。
在第一凸部54以及第二凸部55设置有用于使滑块轴56贯通的贯通孔。滑块轴56以将第一凸部54和第二凸部55沿Z轴方向贯通的方式沿Z轴方向延伸。
滑块57构成为能够沿着滑块轴56在Z轴方向上移动。滑块57的上端部成为与XY平面平行的大致板状的第一滑块凸部58,且配置为与第一凸部54的下表面相接。在滑块57的下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滑块凸部58同样地与XY平面平行的大致板状的第二滑块凸部59。
在第一滑块凸部58以及第二滑块凸部59设置有用于使滑块轴56贯通的贯通孔。在第一滑块凸部58的下表面与第二凸部55之间,滑块弹簧60沿着滑块轴56设置,且对第一滑块凸部58和第二凸部55向相互离开的方向施力。滑块弹簧60例如是压缩弹簧。
在滑块57的上端部的X轴负方向侧设置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滑块销61。在设置于曲柄齿轮51的曲柄销53,连结杆62的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设置于滑块57的滑块销61,连结杆62的另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这样,曲柄齿轮51以及滑块57经由连结杆62而连结。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当Z马达49旋转驱动时,以马达小齿轮50、曲柄齿轮51、连结杆62、滑块57、滑块弹簧60的顺序向Z滑动框架41传递驱动力,Z滑动框架41沿着固定导轨40a在Z轴方向上移动。
在此,在Z马达49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中,将Z马达49侧设为上游侧,将Z导轨40侧设为下游侧。Z滑动框架41位于比滑块57以及滑块弹簧60靠下游侧的位置,且直接安装于Z导轨40,因此即使是滑块57以压缩滑块弹簧60的方式位移了的情况,也能够精度良好地沿Z轴方向移动。关于滑块57以及滑块弹簧60的作用在后叙述。
伴随着通过驱动Z马达49而Z滑动框架41沿Z轴方向移动的情况,盖开闭凸轮构件36也沿Z轴方向移动。以下,有时将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上升的方向驱动Z马达49称为“向上升方向驱动”。另外,有时将向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下降的方向驱动Z马达49称为“向下降方向驱动”。
接下来,对X滑动框架39以及Z滑动框架41的位置和判别试剂容器3的朝向的结构进行说明。盖开闭装置22具备判别X滑动框架39的位置的第一检测单元63以及第一检测杆64、判别Z滑动框架41的位置的第二检测单元65以及第二检测杆66和判别试剂容器3的朝向的第三检测单元67以及第三检测杆68。
检测单元63、65以及67是光学检测单元,分别形成为大致U形状,且凹部形成光路。检测单元63、65以及67分别通过在光路插入检测杆64、66以及68而成为遮光状态(断开),且在检测杆64、66以及68从光路退避的情况下成为透光状态(接通)。检测单元63、65以及67将判别透光状态(接通)与遮光状态(断开)的信号向主计算机200输出。
第一检测单元63配置于固定框架37的上端部且右端部。如图5所示,第一检测杆64设置于X滑动框架39的X轴方向端部(右端部),且在X滑动框架39的X轴方向的位置为最大时遮挡第一检测单元63的光路(第一光路)。这样,将第一检测单元63成为断开的X滑动框架39的位置称为“X原点位置”。当驱动X马达43而X滑动框架39从X原点位置向X轴负方向移动时,第一检测单元63从断开变为接通,因此主计算机200能够判断为X滑动框架39移动后。
第二检测单元65设置于X滑动框架39的曲柄齿轮51的下方。如图5所示,第二检测杆66在曲柄齿轮51的背面轴支承于曲柄齿轮支轴52,且随着Z马达49的驱动而绕曲柄齿轮支轴52旋转。第二检测杆66向比曲柄齿轮51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延伸。在曲柄齿轮支轴52、曲柄销53以及滑块销61配置于大致一直线上而滑块57以及Z滑动框架41的Z轴方向的位置为最大时,第二检测杆66遮挡第二检测单元65的光路(第二光路)。这样,将第二检测单元65成为断开的Z滑动框架41的位置称为“Z原点位置”。当驱动Z马达49而曲柄齿轮51顺时针旋转时,第二检测单元65从断开变为接通,因此主计算机200能够判断为Z滑动框架41从Z原点位置下降了。
在Z滑动框架41位于Z原点位置的情况下,曲柄齿轮支轴52、曲柄销53以及滑块销61配置于大致一直线上,连结杆62成为支承棒,将滑块销61相对于曲柄齿轮支轴52牢固地支承。由此,即使在切断向Z马达49的通电而成为Z马达49不产生驱动转矩的状态,Z滑动框架41也不会由于自重而下降,能够维持Z原点位置。
在本说明书中,将X滑动框架39位于X原点位置、且Z滑动框架41位于Z原点位置时的Z滑动框架41的位置称为“原点位置”。另外,将Z滑动框架41位于原点位置时的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位置称为“第一位置”。
第三检测单元67设置于Z滑动框架41的上端部且滑块57的上方。第三检测杆68从滑块57的第一滑块凸部58沿Z轴方向延伸,且遮挡第三检测单元67的光路(第三光路)。在滑块57相对于Z滑动框架41相对下降了的情况下,第三检测杆68从光路退避,第三检测单元67成为接通。如后述那样,在试剂容器3被反向放置的情况下,滑块57相对于Z滑动框架41相对下降,第三检测单元67成为接通。
接下来,对分注孔罩69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10所示,试剂保冷库24在盖开闭装置22的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上方具备分注孔罩69。如图5以及6所示,分注孔罩69例如经由海绵状橡胶制的密封件71而安装于试剂保冷库24的上表面,且防止外部气体向试剂保冷库24内的流入。
分注孔罩69沿着X轴方向呈一列地贯穿设置有用于使试剂分注探针15向容器28内下降的三个分注孔70a~70c。分注孔70a~70c与放置于试剂盘2的试剂容器3的开口部29对置。
在试剂保冷库24的上表面以及分注孔罩69设置有供Z滑动框架41贯通且用于Z滑动框架41沿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移动的支柱移动开口42(开口)。支柱移动开口42呈将X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形,且在与Z滑动框架41之间具有间隙。
在Z滑动框架41的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连接的连接部分中,在Z滑动框架41的周围设置有气密密封件72。气密密封件72在Z滑动框架41位于原点位置时,配置于将支柱移动开口42从下方封堵的位置。气密密封件72的上表面侧例如是薄壁的柔软的鳍状垫,在从试剂保冷库24以及分注孔罩69的下表面侧与支柱移动开口42的周围相接时变形,而将支柱移动开口42无间隙地封堵。由此,能够防止存在温度差的外部气体从支柱移动开口42向试剂保冷库24内侵入、或者外部气体中的湿气、异物等从支柱移动开口42向试剂保冷库24内侵入的情况。
分注孔罩69具备滑动闸门35(分注孔开闭单元)和作为使滑动闸门35移动的连杆机构的臂支轴73、闸门轴74、连杆臂75、连结连杆轴76、连结连杆77、闸门连动臂79、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以及臂按压爪82。
滑动闸门35以覆盖分注孔70a~70c的方式配置于分注孔70a~70c的上部,且构成为能够在XY平面上滑动。在滑动闸门35设置有向Z轴方向突出且在沿着X轴方向的前方的边配置的一对闸门轴74。在分注孔罩69沿着X轴方向并列设置有向Z轴方向突出的一对臂支轴73。一对闸门轴74彼此的间隔与一对臂支轴73的间隔相等。
连杆臂75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分别轴支承于一对臂支轴73,另一端轴支承于闸门轴74。连杆臂75具有相对于将臂支轴73与闸门轴74连结的线向X轴正方向突出的大致T形状,在向X轴正方向突出的前端部设置有向Z轴方向突出的连结连杆轴76。
连结连杆77沿X轴方向延伸,一对连结连杆轴孔78设置于X轴方向两端部,一对连结连杆轴孔78彼此的间隔与设置于分注孔罩69的一对臂支轴73的间隔相等。连结连杆轴7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连结连杆轴孔78。
一对臂支轴73的间隔、一对闸门轴74的间隔以及一对连结连杆轴76的间隔彼此相等,因此一对连杆臂75一边保持相互平行,一边分别绕臂支轴73转动。另外,连结连杆77与滑动闸门35一边维持相互平行,一边绕臂支轴73摆动。
闸门连动臂79作为整体沿Y轴方向延伸,且以在滑动闸门35的全开时不封堵分注孔70a~70c的方式具有弯曲的形状。闸门连动臂79的一端与连结连杆77连接,另一端位于Z滑动框架41的右方且设置有开口的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具有Y轴方向的长度大于X轴方向的长度的大致长圆形。
在Z滑动框架41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圆筒状的闸门连动销81。闸门连动销81位于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的上方,且在使Z滑动框架41下降了时,与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具有间隙地配合。在闸门连动销81与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嵌合的状态下,当Z滑动框架41移动时,连结连杆77经由闸门连动销81以及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而移动,连杆臂75经由连结连杆轴76而绕臂支轴73转动,从而滑动闸门35移动。
臂按压爪82具有适度的间隙地设置于闸门连动臂79的上方,且防止闸门连动臂79浮起。
如图6以及8所示,臂支轴73、闸门轴74、连杆臂75、连结连杆轴76以及连结连杆77被连杆部罩120覆盖。
接下来,使用图11~13对Z滑动框架41的动作与滑动闸门35的动作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1~13是示出分注孔罩69的结构的俯视图,且省略了马达、齿轮等的图示。
图11示出将Z滑动框架41从原点位置下降而闸门连动销81与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配合的状态。此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关于第二位置的详细情况,在后叙述。
如图11所示,将滑动闸门35覆盖分注孔70a~70c的状态称为“覆盖状态”。在分注孔70a~70c的周围例如设置有高度1mm以下的分注孔肋83a~83c,而防止异物从分注孔70a~70c向试剂盘2内落下。
在比分注孔肋83a~83c靠外侧且比覆盖状态的滑动闸门35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设置有与分注孔肋83a~83c相比Z轴方向的高度高且例如高度大于1mm的闸门肋84。覆盖状态的滑动闸门35与闸门肋84抵接而被支承,滑动闸门35的下表面与分注孔肋83a~83c具有间隙。
图12示出X滑动框架39以及Z滑动框架41沿X轴负方向移动的中途的状态。闸门连动臂79与Z滑动框架41一起向X轴负方向、即接近分注孔70a~70c的方向移动。一对连结连杆轴76经由维持相互平行的一对连杆臂75而绕臂支轴73转动,描绘出圆弧状的轨迹,因此连结连杆77在保持与覆盖状态平行的状态下沿着连结连杆轴76的圆弧状的轨迹移动。
一对闸门轴74描绘出经由维持相互平行的一对连杆臂75而绕臂支轴73转动的圆弧状的轨迹,因此滑动闸门35在保持与覆盖状态平行的状态下沿着闸门轴74的圆弧状的轨迹移动。
在图12中,滑动闸门35与图11所示的覆盖状态相比向左前方向移动,分注孔70a~70c逐渐开放一部分。
图13示出X滑动框架39以及Z滑动框架41向X轴负方向移动最大的状态。此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三位置”。关于第三位置的详细情况,在后叙述。
闸门轴74转动到相对于臂支轴73大致在X轴负方向上并排的位置,滑动闸门35位于全部开放了分注孔70a~70c的全开位置。如图13所示,闸门连动臂79具有弯曲的形状,因此在滑动闸门35的全开时分注孔70a~70c不被封堵。在滑动闸门35的全开时中,滑动闸门35维持载置于闸门肋84的状态,并且收纳于连杆部罩120。
如以上那样,当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起Z滑动框架41朝向X轴负方向移动时,滑动闸门35从覆盖状态向全开位置移动,而将分注孔70a~70c开放。
另一方面,当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起Z滑动框架41朝向X轴正方向移动时,滑动闸门35从全开位置成为处于覆盖状态的位置,而将分注孔70a~70c覆盖。
滑动闸门35在载置于闸门肋84的状态下移动,因此在滑动闸门35的下表面与分注孔肋83a~83c维持间隙的状态下移动。因此,在关闭滑动闸门35时,没有滑动闸门35的后侧的边使异物压入并落下到分注孔70a~70c内的担忧,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在Z滑动框架41位于原点位置时,滑动闸门35载置于闸门肋84被将分注孔70a~70c覆盖,因此能够防止存在温度差的外部气体从分注孔70a~70c向试剂保冷库24内侵入、或者外部气体中的湿气、异物从分注孔70a~70c向试剂保冷库24内侵入的情况。
接下来,使用图14以及15对Z滑动框架4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从左前上方观察Z滑动框架41而得到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Z滑动框架41由支承部86以及支柱部87构成。支承部86配置于支柱部87的上方,且安装于滑动部40b。支承部86配置于试剂保冷库24的外部,周围温度例如是20℃程度的常温。
支柱部87配置于支承部86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之间,且下端经由气密密封件72而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连接。盖开闭凸轮构件36配置于试剂保冷库24内,周围温度例如是5℃程度的低温。即,支柱部87的上部处于常温条件下,下部处于低温条件下,支柱部87跨越不同的温度带而配置。
在此,期望将试剂保冷库24的内部稳定地维持在低温,因此期望使从试剂保冷库24外部经由支柱部87的热传导小。因此,支柱部87的材料优选热传导率小,优选为树脂材料而不是金属材料。
图15是从右下后方观察Z滑动框架41而得到的立体图。如图15所示,支柱部87具备由格子状的肋90划分出的作为空气层的多个小室88。支柱部87的后表面被支柱背盖89封堵,由此阻止小室88内与外部气体的流通,能够将小室88设为隔热层。并且,利用肋90,能够防止小室88内的空气的Z轴方向的对流,因此经由支柱部87而向试剂保冷库24内流入的热量降低,能够稳定地维持试剂保冷库24内的温度。
并且,使用未图示的螺钉,在配置于支柱背盖89的四角的螺钉孔91以及92将支柱背盖89螺纹固定于支柱部87,从而支柱部87的弯曲刚性、扭转刚性提升,能够防止受到外力时的变形。由此,盖25的开闭动作稳定,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图示了在Z滑动框架41的支柱部87的下端一体地设置有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结构,但也可以是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与Z滑动框架41分体且利用螺钉、铆钉而与支柱部87紧固连结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跨越不同的温度带的支柱部87由树脂材料构成,盖开闭凸轮构件36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
接下来,使用图16~19对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6是图14的C-C剖视图。如图16所示,盖开闭凸轮构件36(盖开闭构件)一体具备盖打开凸轮部36a(第一构件)以及盖关闭凸轮部36b(第二构件)。盖打开凸轮部36a将盖25从全闭或者半开状态开放到全开状态。盖关闭凸轮部36b将盖25从全开状态关闭到半开状态。
图17是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结构的图,图17的(a)是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俯视图,图17的(b)是图17的(a)的A矢视图,图17的(c)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图17的(d)是图17的(a)的B矢视图,并且图17的(e)是仰视图。图18的(a)是图17的(c)的C矢视图,图18的(b)是图17的(c)的D矢视图。
如图17的(a)以及图18所示,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上表面,以间距p的间隔设置有上表面开口93,配置为在开放了盖25时上表面开口93位于试剂容器3的开口部29的正上方。
如后述那样,盖开闭凸轮构件36通过沿X轴方向移动而进行盖25的开闭动作,因此盖开闭凸轮构件36设为将在移动到第一位置时与试剂盘2的外周内壁96接近的角部94、以及在移动到第三位置时与试剂盘2的内周外壁97接近的角部95削除而得到的形状。由此,确保试剂盘2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间隙,并且在使试剂盘2小型化的同时能够进行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X轴方向的移动。
如图17的(c)所示,盖打开凸轮部36a以及盖关闭凸轮部36b与在试剂容器3以间距p沿着X轴方向配置有三个盖25对应地,分别以间距p沿着X轴方向配置有三对。一对盖打开凸轮部36a以及一对盖关闭凸轮部36b分别隔着上表面开口93而在Y轴方向上大致对称地配置。盖打开凸轮部36a以及盖关闭凸轮部36b相互对置。
如图17的(e)所示,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底面即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配置于比大于盖25的Y轴方向的长度S2且小于盖前端突起32的Y轴方向的长度S1的间隔V(S2<V<S1)的区域靠外侧的位置。当从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位于盖前端突起32的上方的状态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下降时,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与盖前端突起32抵接。另一方面,当从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位于盖前端突起32的上方以外的位置的状态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下降时,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与试剂容器壳体26的上表面107抵接。由此,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能够沿着上表面107在X轴方向上滑动。
盖打开凸轮部36a具备在盖25的打开动作时与盖前端突起32抵接的盖打开凸轮曲面99。盖打开凸轮曲面99是将以Y轴方向的间隔V(S2<V<S1)设置的v面与以Y轴方向的间隔U(S1<U)设置的u面分隔的曲面。如图17的(c)、图18或者图19所示,盖打开凸轮曲面99具有将第一区域103以及第二区域104平滑地连接的大致圆弧状的曲面,作为整体沿Z轴方向延伸,且在X轴方向上弯曲。
图19是盖开闭凸轮构件36和盖25的概要主视图,且示出盖打开凸轮部36a和盖关闭凸轮部36b的概要结构。图19所示,盖打开凸轮部36a的前端面101从配置为距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的高度为h5(h5<h1)的打开前端部100向下方延伸。第一区域103是以相对于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的角度θ1(0°<θ1<90°)从打开前端部100延伸、并逐渐改变角度而在高度h7成为大致90°的曲面。第二区域104是在比高度h7靠上方处以大于90°的角度延伸并到达上端点102的曲面。
盖打开凸轮曲面99在比上端点102靠上方的位置沿Z轴方向延伸到高度h8,在盖25成为全开状态时形成配置盖前端突起32的空间105。高度h8大于盖25为全开状态的盖前端突起32的高度h4。
在此,第一区域103以及第二区域104在高度h7平滑地连接,但第一区域103与第二区域104之间也可以通过沿Z轴方向延伸的直线连接,还可以通过与铅垂不同的直线连接。
将前端面101和与前端面101对置的打开凸轮构件背面106之间的区域设为区域w。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Y轴方向的长度U大于盖前端突起32的长度S1,因此在盖前端突起32位于区域w的下方的位置关系下,能够将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下降到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与试剂容器壳体26的上表面107抵接。
盖打开凸轮部36a通过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从而在盖25的打开动作时,使盖前端突起32从盖打开凸轮曲面99的第一区域103朝向第二区域104(从下端部朝向上端部)而抵接。由此,盖打开凸轮部36a功能将盖25开放。
盖关闭凸轮部36b具备在盖25的关闭动作时与盖前端突起32抵接的第一台阶108以及与盖背面118抵接的第二台阶113。如图17的(e)所示,第一台阶108是将以Y轴方向的间隔V(S2<V<S1)设置的k面以及以Y轴方向的间隔U(S1<U)设置的u面之间分隔的台阶。第一台阶108与第二台阶113相比向X轴正方向突出。
第一台阶108具备以关闭前端部109为基点沿X轴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第三区域110(下端部)、设置于第三区域110的右端的弯曲部111、以及以弯曲部111边界以大于角度θ1的角度θ2(0°<θ2<90°,θ1<θ2)延伸并与空间105连接的第四区域112。关闭前端部109设置于比盖打开凸轮曲面99的前端面101靠X轴负方向侧的位置,且配置于与盖25为半开状态时的盖前端突起32的高度h3大致相等的高度h6。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区域110也可以不水平,也可以微小地向右上方向倾斜。
第二台阶113具备从关闭前端部109向右上方向延伸的第五区域114、以及以弯曲部115为边界以比第五区域114接近90°的角度向右上方向延伸的第六区域116。第二台阶113是在以小于盖25的Y轴方向的长度S2的间隔J(J<S2,J<V<U)设置的j面与k面之间设置的台阶,且在盖25的关闭动作时与盖背面118抵接。
盖关闭凸轮部36b通过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从而在盖25的关闭动作时,在第一台阶108的第四区域112(上端部)中使盖前端突起32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抵接后,在第二台阶113的第五区域114(下端部)中使盖背面118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抵接。由此,盖关闭凸轮部36b能够将盖25关闭到半开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20~24对由盖开闭凸轮构件36进行盖25的打开动作进行说明。图20~24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25的打开动作中的盖25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关系。
图20示出打开动作的开始时的状态,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与一起Z滑动框架41上升最大的第一位置。分注孔罩69的支柱移动开口42被气密密封件72从下方密闭。此时,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位于比盖25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盖前端突起32位于前端面101与打开凸轮构件背面106之间的区域w的下方。
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X轴方向的长度Wc与试剂容器3的X轴方向的长度Wb大致相等。盖开闭凸轮构件36相对于试剂容器3的右端面向X轴正方向的凸出量小于容器28的间距p与区域w之差(p-w),例如为容器28的间距p的1/2以下。因此,能够减小试剂盘2外壁的内表面与试剂容器3的间隔,因此能够减小试剂盘2的外径并实现小型的自动分析装置。
图21示出驱动Z马达49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下降、且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抵接到试剂容器壳体26的上表面107的状态。此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是X轴方向的位置相同且仅Z轴方向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关系。
构成盖关闭凸轮部36b的第一台阶108以及第二台阶113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时,位于比盖25靠上方的位置。
图22示出驱动X马达43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二位置向X轴负方向移动、且盖打开凸轮曲面99的第一区域103抵接到盖前端突起32的下表面的状态。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一边使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与试剂容器壳体26的上表面107相接一边沿X轴负方向移动。
此时的第一区域103相对于盖前端突起32的接触角度成为角度θ1。角度θ1越小,则在盖前端突起32产生的向上方的分力、即盖打开力变得越大,因此优选。另一方面,当使角度θ1过小时,到开放盖25所需的盖开闭凸轮构件36沿X轴负方向的移动量变得过大,因此例如优选将角度θ1设为30°程度。
图23示出驱动X马达43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进一步向X轴负方向移动、且盖25为开放的中途的状态。盖打开凸轮曲面99与盖前端突起32的接触点117位于比高度h7靠上方的第二区域104。盖打开凸轮曲面99的第二区域104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因此盖前端突起32向X轴负方向的移动量大于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负方向的移动量。由此,能够通过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负方向的略微的移动量将盖25较大地开放。即,能够降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移动量,因此适于X轴方向的小型化。在此,盖前端突起32从接触点117受到的力作用于接触点117的法线方向,作用于将盖25开放的方向。接触点117的法线与铰链30离开距离r1。
图24示出驱动X马达43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负方向移动最大、且盖25成为全开状态的状态。在图24中,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三位置。即,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是Z轴方向的位置相同且仅X轴方向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关系。从第二位置到第三位置的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负方向的移动量与容器28的间距p大致相等。
盖前端突起32与盖打开凸轮曲面99的上端点102抵接,而配置于比上端点102靠上方的空间105。构成盖关闭凸轮部36b的第六区域116也作为防止盖前端突起32从全开状态进一步开放的限位器而发挥功能。
在全开状态下,X轴方向上的容器28的开口部29的位置、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上表面开口93的位置、以及分注孔70a~70c的位置一致,因此能够使试剂分注探针15下降到容器28内。
盖打开凸轮曲面99在盖25的打开开始时,以角度θ1将盖前端突起32从下方打开,从第一区域103经由超过铅垂而倾斜的第二区域104在上端点102达到全开状态,因此通过减小角度θ1,能够增大开始打开盖25时的分力并降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打开力。并且,在盖前端突起32与第二区域104抵接时,盖前端突起32向X轴负方向的移动量大于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负方向的移动量,因此能够降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移动量。即,能够增大盖25的打开力,并且减小到全开所需的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移动量小,因此在小型化中优选。
在此,如上述那样,试剂容器3的X轴方向的长度Wb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X轴方向的长度Wc大致相等,从第二位置到第三位置的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负方向的移动量与容器28的间距p大致相等,因此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盖25的左端面的凸出量不超过间距p的1/2程度。因此,能够减小试剂盘2内壁的外周与试剂容器3的间隔,能够实现小型的自动分析装置。
接下来,使用图25~28对由盖开闭凸轮构件36进行的盖25的关闭动作进行说明。图25~28是图17的(a)的D-D剖视图,且示出盖25的关闭动作中的盖25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关系。
图25示出从图24所示的状态驱动X马达43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三位置向X轴正方向移动、且开始利用盖关闭凸轮部36b将盖25关闭的状态。此时,盖前端突起32的上表面与第一台阶108的第四区域112抵接而沿X轴正方向移动。
图26示出从图25所示的状态进一步驱动X马达43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正方向移动后的状态。此时,位于比第二台阶113的弯曲部115靠下方的位置的第五区域114与盖背面118抵接,盖前端突起32从第四区域112离开。
图27示出从图26所示的状态进一步驱动X马达43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正方向移动后的状态。此时,盖关闭凸轮部36b的关闭前端部109与盖背面118抵接。
图28示出从图2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驱动X马达43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X轴正方向移动后的状态。在图28中,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盖关闭凸轮部36b的关闭前端部109从上方与盖背面118抵接,且第一台阶108的弯曲部111从上方与盖前端突起32抵接,而能够将盖25关闭到半开状态。
如上述那样,第二位置是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向下方移动且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与试剂容器3的上表面107相接的位置,因此即使从该状态起使Z滑动框架41上升,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与盖25也不会接触,能够在保持盖25为半开状态的状态下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上升到第一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向下方移动到第二位置,且从第二位置向X轴负方向移动到第三位置,能够使盖25从全闭状态或者半开状态开放到全开状态。
另外,通过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三位置向X轴正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能够使盖25从全开状态成为半开状态。之后,通过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二位置向上方移动,能够复原到第一位置。
如上述那样,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一体地兼具盖打开凸轮部36a和盖关闭凸轮部36b,因此仅通过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二位置向X轴负方向移动到第三位置就能够打开多个盖25,仅通过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三位置向X轴正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就能够关闭多个盖25。由此,能够提供构成简单且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未使用的试剂容器3(盖25为全闭状态)放置于试剂盘2后,进行了一次开闭动作的盖25成为半开状态,因此第二次以后的打开动作所需的打开力较小也可以。
接下来,使用图29~37对盖25的开闭动作中的盖开闭装置22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图29以及30是示出盖开闭装置22的立体图。图29是省略了试剂保冷库24以及分注孔罩69的图,图30是图示出分注孔罩69另一方面省略了比分注孔罩69靠下侧的结构的图。图31是示出盖开闭装置22的主视图。
图29~31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全部检测单元63、65以及67为遮光状态(断开)。通过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起将Z马达49驱动规定的步数,能够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下降到第二位置。此时,闸门连动销81与Z滑动框架41一起下降,而嵌合于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滑动闸门35将分注孔70a~70c覆盖,气密密封件72与Z滑动框架41一起下降。支柱移动开口42开口,试剂保冷库24内部的低温区域与试剂保冷库24外部的常温区域连通。
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检测单元63为遮光状态(断开),第二检测单元65为透光状态(接通),第三检测单元67为遮光状态(断开)。
图32以及33是示出盖开闭装置22的立体图。图32是省略了试剂保冷库24以及分注孔罩69的图,图33是图示出分注孔罩69另一方面省略了比分注孔罩69靠下侧的结构的图。图34是示出盖开闭装置22的主视图。
图32~34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通过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起将X马达43驱动规定的步数,能够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移动到第三位置。由于闸门连动销81嵌合于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0,滑动闸门35与X滑动框架39连动而移动,由此将分注孔70a~70c开放。此时盖25处于全开状态。
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检测单元63为透光状态(接通),第二检测单元65为透光状态(接通),第三检测单元67为遮光状态(断开)。
图35是图34的B-B剖视图,且示出在容器28内部插入有试剂分注探针15的状态。如图35所示,设置于分注孔罩69的分注孔70a~70c、设置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上表面开口93以及容器28的开口部29的X轴方向的位置相同。由此,能够使试剂分注臂119下降,将从试剂分注臂119朝向下方延伸的试剂分注探针15插入容器28内部而分注试剂液27。
此时,滑动闸门35通过连结连杆77的作用,从分注孔70a~70c的上方移动而收纳于连杆部罩120的内部,因此不会成为试剂分注探针15的下降的妨碍。
图36是示出盖开闭装置22的主视图,且示出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通过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向第二位置移动,从而盖25成为半开状态。为了防止试剂液27的蒸发,期望在半开状态下,进一步从上方按压盖25,将密封部31相对于开口部29压入而设为全闭状态。
图37是盖开闭装置22的主视图,且示出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将Z马达49进一步向下降方向驱动了的状态。曲柄齿轮51与曲柄销53一起进一步顺时针转动而使连结杆62下降,使滑块57与滑块销61一起下降压入量H。
滑块弹簧60的下端与Z滑动框架41的第二凸部55抵接,滑块弹簧60的上端与滑块57的第一滑块凸部58抵接,因此滑块弹簧60被压缩压入量H,弹簧反作用力F增加。
弹簧反作用力F经由第二凸部55而向下施加于Z滑动框架41,并经由第一台阶108的第三区域110(下端部)而按压盖25。由此,能够将半开状态的盖25进一步关闭而接近全闭状态。有时将像这样从第二位置进一步沿Z轴方向下降了的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位置称为“第四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38以及39对在试剂盘2内试剂容器3被错误地反向放置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8以及39是盖开闭装置22的主视图。
如图38所示,当试剂容器3被反向放置时,铰链30配置于开口部29的X轴正方向侧,盖前端突起32配置于开口部29的X轴负方向侧。这样,当在试剂容器3被反向放置的状态下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下降时,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8与盖前端突起32抵接而妨碍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下降。即,Z滑动框架41也被妨碍下降。
如图39所示,当从图38的状态进一步将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时,在保持Z滑动框架41不下降的状态下,与Z马达49的旋转一起曲柄齿轮51顺时针转动,经由曲柄销53以及连结杆62,使滑块57克服滑块弹簧60的反作用力而下降。即,滑块57相对于Z滑动框架41相对下降。
如上述那样,第三检测单元67设置于Z滑动框架41,第三检测杆68设置于滑块57,因此当滑块57相对于Z滑动框架41相对下降时,第三检测杆68从第三检测单元67下降,而使第三检测单元67从遮光状态(断开)变化为透光状态(接通)。这样,在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下降的中途第三检测单元67从遮光状态(断开)变化为透光状态(接通)的情况下,主计算机200能够判断为试剂容器3被反向放置。在该情况下,主计算机200进行异常显示而向操作者报告。之后,将Z马达49向上升方向驱动而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复原到第一位置。
这样,利用第三检测单元67,能够检测出试剂容器3被反向放置的情况,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接下来,使用图40对未放置试剂容器3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在正确地放置了试剂容器3的状态下,在将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规定量而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下降到第二位置后,当进一步下降到第四位置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不下降,但滑块57克服滑块弹簧60的反作用力而下降,使第三检测单元67从遮光状态(断开)变化为透光状态(接通)。
另一方面,在未放置试剂容器3的情况下,如图40所示,当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进一步将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与滑块57一起进一步下降压入量H直到第四位置,因此第三检测单元67保持遮光状态(断开)。
在从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进一步将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时,在第三检测单元67保持遮光状态(断开)的情况下,主计算机200判断为未放置试剂容器3,在从遮光状态(断开)变化为透光状态(接通)的情况下,试剂容器3判断为正确地放置。
这样,利用第三检测单元67,能够判断试剂容器3的有无,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参照图41,对控制盖开闭装置22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41是示出自动分析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41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具备驱动器201以及202、电源203、显示单元204、盖开闭装置22以及RFID标签读取器34,这些各构成要素与主计算机200连接。
驱动器201驱动X马达43,驱动器202驱动Z马达49。
电源203向自动分析装置1、主计算机200、驱动器201以及202供给电力。
主计算机200按照程序来控制自动分析装置1整体的动作。通过从电源203向驱动器201以及202供给电力,并利用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1以及202发送驱动信号,从而X马达43以及Z马达49旋转驱动。
设置于盖开闭装置22的第一检测单元63、第二检测单元65以及第三检测单元67与主计算机200连接,且分别向主计算机200发送是透光状态(接通)以及遮光状态(断开)中的哪一个。
RFID标签读取器34读取设置于试剂容器3的RFID标签33的信息,并向主计算机200发送。主计算机200将RFID标签读取器34所读取的RFID标签33的信息例如存储于存储部。
显示单元204显示自动分析装置1的动作状态、检测出异常时的警报。
接下来,参照图42以及43对由主计算机200进行的盖开闭装置22的动作处理进行说明。图42是示出盖25的打开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操作者从电源203接入电源而起动自动分析装置1。
在步骤S102中,主计算机200进行自动分析装置1的状态确认以及初始化。此时,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1以及202驱动信号发送,驱动X马达43以及Z马达49,而将X滑动框架39移动到X原点位置,将Z滑动框架41移动到Z原点位置。由此,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一位置。
在步骤S103中,主计算机200确认检测单元63、65以及67的状态。在全部检测单元为断开的情况(是)下,主计算机200判断为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一位置,并移至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2发送驱动信号,将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而使Z滑动框架41下降。
在步骤S105中,主计算机200判断第二检测单元65是否从断开变化为接通,对Z滑动框架41下降了的情况进行确认。在第二检测单元65从断开变化为接通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106。
在步骤S106中,主计算机200确认第三检测单元67是否维持断开。在第三检测单元67维持断开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主计算机200对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了规定的步数直到盖开闭凸轮构件36成为第四位置的情况进行确认。在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了规定的步数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主计算机200判断第三检测单元67是否从断开变化为接通。在第三检测单元67从断开变化为接通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主计算机200基于步骤S108的结果,对放置有试剂容器3的情况进行确认。
在步骤S110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2发送驱动信号,将Z马达49向上升方向驱动规定的步数。
在步骤S111中,主计算机200判断第三检测单元67是否从接通变化为断开。在第三检测单元67从接通变化为断开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112。
在步骤S112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2发送驱动信号,停止Z马达49。此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
在步骤S113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1发送驱动信号,将X马达43向X轴负方向驱动规定的步数,而将X滑动框架39向X轴负方向驱动。
在步骤S114中,主计算机200判断第一检测单元63是否从断开成为接通,对X滑动框架39向X轴负方向移动后的情况近些确认。在第一检测单元63从断开成为接通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115。
在步骤S115中,主计算机200判断X马达43是否驱动了规定的步数。在X马达43驱动了规定的步数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116。此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三位置,盖25为全开状态。滑动闸门35位于全开位置,分注孔70a~70c开放,为能够将试剂分注探针15下降到容器28内的状态。
在步骤S116中,盖25的开放完成,结束盖25的打开动作。接着,能够将试剂分注探针15下降到容器28内而进行试剂的分注。
在步骤S106中为否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117,在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规定的步数以前,第三检测单元67对从断开变化为接通的情况进行检测。
在步骤S118中,主计算机200判断为试剂容器3被反向放置。主计算机200不进行被反向放置的试剂容器3的向系统的登记。
在步骤S119中,主计算机200在显示单元204显示试剂容器3被反向放置的情况,向操作者报告。
在步骤S108中,在判断为第三检测单元67保持断开的情况(否)下,移至步骤S120,主计算机200判断为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四位置且未放置试剂容器3。
在步骤S121中,主计算机200在显示单元204显示未放置试剂容器3的情况,向操作者报告。
在步骤S114中,在尽管X马达43向X轴负方向驱动了规定的步数,但第一检测单元63保持断开,而判断为X滑动框架39未向X轴负方向移动的情况(否)下,也移至步骤S121,主计算机200在显示单元204显示异常,向操作者报告。
图43是示出盖25的关闭动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201中,开始盖25的关闭动作。此时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三位置,盖25为全开状态。
在步骤S202中,主计算机200判断由试剂分注探针15进行的分注是否完成。在分注完成了的情况(是)下,移至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1发送驱动信号,将X马达43向X轴正方向驱动规定的步数,而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三位置向X轴正方向移动。
在步骤S204中,主计算机200判断第一检测单元63是否从接通变化为断开。在第一检测单元63从接通变化为断开的情况(是)下,能够确认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二位置,因此移至步骤S205。此时,盖25为半开状态。
在步骤S205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1发送驱动信号,停止X马达43。
在骤S206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2发送驱动信号,将Z马达49向下降方向驱动,使滑块57下降而增加滑块弹簧60的按压力,使盖25从半开状态成为全闭状态。
在步骤S207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2发送驱动信号,将Z马达49向上升方向驱动规定的步数,而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向上方移动。
在步骤S208中,主计算机200判断第二检测单元65是否从接通变化为断开。在第二检测单元65从接通变化为断开的情况(是)下,能够确认盖开闭凸轮构件36位于第一位置,因此移至步骤S209。
在步骤S209中,主计算机200向驱动器202发送驱动信号,停止Z马达49,结束盖25的关闭动作。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具有如下那样的结构:盖开闭凸轮构件36一体具备盖打开凸轮部36a和盖关闭凸轮部36b,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利用盖打开凸轮部36a将盖开放,在从第三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利用盖关闭凸轮部36b将盖25关闭。这样,能够仅通过一个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移动来进行盖25的开闭,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结构简单且能够小型化。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公开而详细进行了说明,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些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还能够对某些实施方式的结构追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试剂容器3直列配置有三个容器28,但试剂容器3内的容器28并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仅为一个的,也可以为四个以上。
也可以在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仅设置一对盖打开凸轮部36a以及盖关闭凸轮部36b,并在试剂容器3配置多个容器28。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仅选择多个盖25中的任一个进行开闭动作,并依次进行其他容器28的盖25的开闭动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设置于盖开闭凸轮构件36的多个盖打开凸轮曲面99对多个盖25同时作用,一起同步地进行盖25的打开动作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盖打开凸轮曲面99的间距设为与容器28的间距p不同,且盖打开凸轮曲面99对盖25逐个地错开时机地依次进行打开动作。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与将三个盖25同时开放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将盖25开放时的打开力的最大值。
并且,也可以将盖关闭凸轮部36b的间距设为与容器28的间距p不同,且盖关闭凸轮部36b对盖25逐个地错开时机地依次进行关闭动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X滑动框架39的移动和Z滑动框架41的移动中,使用齿轮将作为步进马达的X马达43以及Z马达49减速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那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代替齿轮,或者在齿轮的基础上,使用同步皮带等驱动力传递单元。另外,作为X马达43以及Z马达49,也可以使用伺服马达、或者进行直线动作的线性马达、液压缸。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在盖25的开闭动作时试剂容器3不移动而将盖开闭凸轮构件36沿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移动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那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将盖开闭凸轮构件36固定,并将试剂容器3沿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移动而将盖25开闭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下构成:在盖25的关闭动作时,在将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使盖25为半开状态后,将Z马达49进一步向下降方向驱动到第四位置,由此将由于压缩滑块弹簧60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施加于盖25以致增加关闭力。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动作,也可以在不将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二位置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使Z马达49向上升方向移动而复原到第一位置。在该情况下,省略图43所示的关闭动作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06。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下结构:在为了将盖25开放而将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后,进行进一步下降到第四位置而判别是否放置有试剂容器3的步骤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动作。例如,也可以省略判别是否放置有试剂容器3的步骤,而在使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后向第三位置移动。在该情况下,在图42所示的打开动作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107中设定的规定的步数是盖开闭凸轮构件3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步数,省略步骤S108~S111以及S120。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分析装置,2试剂盘,3试剂容器,4安全罩,5样本搬运单元,6样本分注单元,7分注头架台,8搬运单元,9保温箱,10样本分注头,11样本分注头缓冲器,12废弃孔,13搅拌单元,14反应容器,15试剂分注探针,15a试剂分注位置,16搅拌单元,17清洗单元,18反应溶液分注探针,19检测部,20试剂容器装填口,21框体,22盖开闭装置,23废弃盒,24试剂保冷库(试剂库),25盖,26试剂容器壳体,27试剂液,28容器,29开口部,30铰链,31密封部,32盖前端突起,33RFID标签,34RFID标签读取器,35滑动闸门,36盖开闭凸轮构件(盖开闭构件),36a盖打开凸轮部(第一构件),36b盖关闭凸轮部(第二构件),37固定框架,38X导轨,38a固定导轨,38b滑动部,39X滑动框架,40Z导轨,40a固定导轨,40b滑动部,41Z滑动框架,42支柱移动开口(开口),43X马达,44马达小齿轮,45惰轮,46惰轮支轴,47X小齿轮,48齿条,49Z马达,50马达小齿轮,51曲柄齿轮,52曲柄齿轮支轴,53曲柄销,54第一凸部,55第二凸部,56滑块轴,57滑块(移动构件),58第一滑块凸部,59第二滑块凸部,60滑块弹簧,61滑块销,62连结杆,63第一检测单元,64第一检测杆,65第二检测单元,66第二检测杆,67第三检测单元,68第三检测杆,69分注孔罩,70a~70c分注孔,71密封件,72气密密封件,73臂支轴,74闸门轴,75连杆臂,76连结连杆轴,77连结连杆,78连结连杆轴孔,79闸门连动臂,80闸门连动销承接部,81闸门连动销,82臂按压爪,83分注孔肋,83a~83c分注孔肋,84闸门肋,85加热器,86支承部,87支柱部,88小室,89支柱背盖,90肋,91、92螺钉孔,93上表面开口,94角部,95角部,96外周内壁,97内周外壁,98盖开闭凸轮构件底部,99盖打开凸轮曲面(曲面),100打开前端部,101前端面,102上端点,103第一区域(曲面的下端部),104第二区域(曲面的上端部),105空间,106打开凸轮构件背面,107上表面,108第一台阶,109关闭前端部,110第三区域(第一台阶的下端部),111弯曲部,112第四区域(第一台阶的上端部),113第二台阶,114第五区域(第二台阶的下端部),115弯曲部,116第六区域,117接触点,118盖背面,119试剂分注臂,120连杆部罩,200主计算机,201、202驱动器,203电源,204显示单元。

Claims (12)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试剂库,其对收容试剂的试剂容器进行保持;以及
盖开闭装置,其具备盖开闭构件,所述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沿与铅垂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盖开闭构件一体具备将所述试剂容器的盖开放的第一构件和将所述盖关闭的第二构件,
所述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互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试剂容器的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从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下降直到所述盖开闭构件的底面与所述试剂容器相接的位置,
所述盖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相互移动,所述第三位置是从所述第二位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后的位置,
所述盖开闭构件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时,利用所述第一构件将所述盖开放,
所述盖开闭构件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利用所述第二构件将所述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具备:
第一边,其平行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以及
突起部,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边对置的第二边,且与所述第一边相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
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一边相比配置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位置侧,
所述第一构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弯曲的曲面,
在所述盖开闭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时,使所述突起部从所述曲面的下端部朝向上端部依次抵接,从而所述第一构件将所述盖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构件具备:
第一台阶,其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以及
第二台阶,其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台阶相比突出量小,
在所述盖开闭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在使所述突起部从上方朝向下方与所述第一台阶的上端部依次抵接后,使所述盖的上表面从上方朝向下方与所述第二台阶的下端部依次抵接,从而使所述盖为半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开闭构件配置于所述试剂库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开闭装置具备:
第一框架,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第一马达,其驱动所述第一框架;
第一传递单元,其将所述第一马达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框架传递;
第二框架,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马达,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且驱动所述第二框架;以及
第二传递单元,其将所述第二马达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框架传递,
所述盖开闭构件通过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下端部连接,从而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开闭装置在将所述盖开闭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而使所述盖为半开状态后,从所述第二位置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所述盖开闭构件,并利用所述第一台阶的下端部按压所述盖的上表面,从而将所述盖与半开状态相比进一步关闭而接近全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库还具备:
分注孔,其与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对置;以及
分注孔开闭单元,其控制所述分注孔的开闭,
所述分注孔开闭单元与所述盖开闭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的移动连动而将所述分注孔开放,且与所述盖开闭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连动而将所述分注孔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库还具备供所述第二框架贯通的开口,
所述盖开闭装置还具备将所述开口封堵的气密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递单元具备:
曲柄支轴,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
第一销,其绕所述曲柄支轴进行行星运动;
滑块,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销,其在比所述第一销靠上方处设置于所述滑块;以及
连结杆,其将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二销连结,
所述盖开闭构件在所述曲柄支轴、所述第一销以及所述第二销配置于大致一直线上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开闭装置还具备:
第一检测杆,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以及
第一检测单元,其具有供所述第一检测杆装卸的第一光路,
所述第一检测杆在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最大时使所述第一光路为遮光状态,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光路是否为遮光状态,来检测所述第一框架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开闭装置还具备:
第二检测杆,其随着所述第二马达的驱动而旋转;以及
第二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且具有供所述第二检测杆装卸的第二光路,
所述第二检测杆在所述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上部时使所述第二光路为遮光状态,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光路是否为遮光状态,来检测所述第二框架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开闭装置还具备:
移动构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移动;
第三检测杆,其设置于所述移动构件;以及
第三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且具有供所述第三检测杆装卸的第三光路,
在使所述第二框架下降时,在由于所述盖开闭构件的底面与所述盖相接而使所述盖开闭构件在比所述第二位置靠上方处停止的情况下,所述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下方移动,
所述第三检测杆在所述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下方移动后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三光路从遮光状态成为透光状态,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通过在使所述第二框架下降时所述第三光路是否保持遮光状态,来检测所述突起部是否与所述第一边相比配置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位置侧。
CN201980050156.1A 2018-09-21 2019-06-21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112513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6761A JP7165466B2 (ja) 2018-09-21 2018-09-21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8-176761 2018-09-21
PCT/JP2019/024692 WO2020059231A1 (ja) 2018-09-21 2019-06-21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644A true CN112513644A (zh) 2021-03-16
CN112513644B CN112513644B (zh) 2024-03-08

Family

ID=6988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0156.1A Active CN112513644B (zh) 2018-09-21 2019-06-21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49116A1 (zh)
EP (1) EP3855188B1 (zh)
JP (1) JP7165466B2 (zh)
CN (1) CN112513644B (zh)
WO (1) WO20200592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4082A1 (ja) * 2020-07-15 2022-01-2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試薬登録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8863A1 (en) * 2000-03-31 2001-10-11 Nobuhiro Kitagawa Liquid dispersing apparatus and an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8020360A (ja) * 2006-07-13 2008-01-31 Olympu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容器
CN101256192A (zh) * 2006-09-11 2008-09-03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在移液管开口上具有自激励可移动盖的分析器
CN102576030A (zh) * 2009-08-19 2012-07-11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分析设备的试剂盒
CN102652262A (zh) * 2009-12-14 2012-08-2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试剂容器的盖开闭装置
CN102811918A (zh) * 2010-03-31 2012-12-05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具有在途运输紧固机构的试剂盒
CN104062455A (zh) * 2013-03-18 2014-09-24 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动分析设备中试剂容器接纳位置的封闭系统
WO2015141599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試薬容器収容ユニット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CN105593687A (zh) * 2013-08-20 2016-05-1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7110878A (zh) * 2015-02-26 2017-08-2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盖开闭机构
US20180188275A1 (en) * 2015-07-27 2018-07-0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er
CN108291920A (zh) * 2016-01-13 2018-07-1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2088B2 (ja) 2006-10-10 2012-09-2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収容具
JP2012098139A (ja) 2010-11-02 2012-05-2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試薬容器蓋開閉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自動分析装置
JP6032672B2 (ja) 2013-01-11 2016-11-3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CN105829896B (zh) 2014-01-07 2019-01-2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6480299B2 (ja) 2015-10-13 2019-03-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615320B2 (ja) 2016-03-28 2019-12-0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684961B2 (ja) * 2017-03-24 2020-04-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8863A1 (en) * 2000-03-31 2001-10-11 Nobuhiro Kitagawa Liquid dispersing apparatus and an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8020360A (ja) * 2006-07-13 2008-01-31 Olympu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容器
CN101256192A (zh) * 2006-09-11 2008-09-03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在移液管开口上具有自激励可移动盖的分析器
CN102576030A (zh) * 2009-08-19 2012-07-11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分析设备的试剂盒
CN102652262A (zh) * 2009-12-14 2012-08-2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试剂容器的盖开闭装置
CN102811918A (zh) * 2010-03-31 2012-12-05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具有在途运输紧固机构的试剂盒
CN104062455A (zh) * 2013-03-18 2014-09-24 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动分析设备中试剂容器接纳位置的封闭系统
CN105593687A (zh) * 2013-08-20 2016-05-1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WO2015141599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試薬容器収容ユニット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CN107110878A (zh) * 2015-02-26 2017-08-2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盖开闭机构
US20180188275A1 (en) * 2015-07-27 2018-07-0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er
CN207894945U (zh) * 2015-07-27 2018-09-2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8291920A (zh) * 2016-01-13 2018-07-1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5188A1 (en) 2021-07-28
US20210349116A1 (en) 2021-11-11
WO2020059231A1 (ja) 2020-03-26
CN112513644B (zh) 2024-03-08
JP2020046377A (ja) 2020-03-26
EP3855188A4 (en) 2022-06-22
EP3855188B1 (en) 2024-01-24
JP7165466B2 (ja)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6176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83613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ocessing of liquid samples
JP5032088B2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収容具
JP4975407B2 (ja) 分析装置
US7790114B2 (en) Reagent-containing assembly
JP5992222B2 (ja) 閉鎖されたサンプル管を処理するシステム
JP4615135B2 (ja) 試薬分注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検体自動分析装置
JP4674259B2 (ja) 試験試料担体用運搬システム
WO2016130964A1 (en) Decapping and capp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diagnostic analyzers
US11067589B2 (en) Automated analyzer
WO2018168613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3203242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JP2008020360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容器
JP2002189033A (ja) 分注方法、分注システム、およびチップストッカ装置
CN112513644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4542287B2 (ja) 試薬容器開閉ユニット及びバーコード貼付ユニット
JP5216820B2 (ja) 分注装置および核酸分析装置
US20070071645A1 (en) Biochemical reaction apparatus with refrigeration part
JP3801349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5452526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1627232B1 (en) An apparatus for analysing fluid taken from a body
CN215339911U (zh) 输送轨道及反应杯传输机构
CN215339910U (zh) 调度盘及反应杯传输机构
CN115997132A (zh) 自动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