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7871A - 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7871A
CN112027871A CN202010499324.XA CN202010499324A CN112027871A CN 112027871 A CN112027871 A CN 112027871A CN 202010499324 A CN202010499324 A CN 202010499324A CN 112027871 A CN112027871 A CN 112027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onveying element
drive
convey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93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7871B (zh
Inventor
A·图雷克
T·伊莱迪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2027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7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7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7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2Escalators
    • B66B21/04Escalators linea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6Driving gear with a drive or carrying sprocket wheel located at end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8Driving gear with separate drive chain or belt that engages directly the carrying surface cha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45Roller assembli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提供了一种用于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的输送元件(2),输送元件(2)包括布置成将驱动带(108)连接到输送元件(2)的第一带连接结构(12),以及布置成将驱动带(108)连接到输送元件(2)的第二带连接结构(14)。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布置成使得当连接时驱动带(108)邻近于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并在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之间经过。

Description

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诸如移动走道和自动扶梯的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常规的人员输送机包括成组的输送元件(例如,自动扶梯梯级或移动走道栈板(pallet)),乘客站在这些输送元件上,这些输送元件由驱动系统推进,以将乘客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例如在建筑物的楼层之间)。输送元件典型地连接到由多个链节组成的环形输送元件链(例如,自动扶梯梯级链),该链经过驱动链轮。驱动链轮由驱动系统旋转(典型地经由驱动链),从而驱动输送元件链以沿着倾斜的导轨(例如,向上或向下)拉动输送元件。各个输送元件由输送元件链以连续的循环运送,从而在循环返回之前将乘客从人员输送机的一端运送到另一端(例如,沿斜坡向上)。
在人员输送机的寿命内,连接输送元件链的链节的销和插座可变得磨损,从而导致输送元件链的潜在危险伸长。因此,合乎期望的是,在输送元件链中利用尽可能少的链节,以减小磨损引起的伸长量。然而,减少链节的数量会降低乘坐舒适度,并且需要更大的链轮来驱动输送元件链。更大的驱动链轮需要来自驱动系统的更大扭矩,并占用额外的空间,从而增大人员输送机系统的占用区(footprint)。期望备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的输送元件,其包括:
第一带连接结构,其布置成将驱动带连接到输送元件;以及
第二带连接结构,其布置成将驱动带连接到输送元件;
其中,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布置成使得当连接时驱动带邻近于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并在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之间经过。
本公开扩展到一种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其包括:
多个输送元件,其各自包括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以及
驱动带,其经由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而连接到多个输送元件,其中,驱动带邻近于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并在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之间经过。
因为当带连接到输送元件时带邻近于(一个或多个)输送元件的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并在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之间(即,其中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在带的任一侧上),所以来自驱动带的驱动力被均匀地施加在(一个或多个)输送元件上,例如,不会使驱动带扭曲和/或驱动带的不同区段不会经受不同水平的张力。
输送元件可布置成沿着人员输送机的输送路径输送乘客。输送路径可为平坦的或非倾斜的(或仅轻微倾斜),其中输送元件在整个输送路径中保持基本上齐平(例如,移动走道,有时被称为自动走道(travellator))。然而,在一些优选示例中,输送路径可包括倾斜区域,在该倾斜区域中,邻近的输送元件彼此分离以形成有梯级的区域(例如,人员输送机可为布置成将乘客沿斜坡向上或向下输送的自动扶梯)。人员输送机可包括遵循输送路径的至少一个梯级轨道(或者在人员输送机包括移动走道的示例中等同于栈板轨道),输送元件布置成在乘客输送期间沿着该输送路径行进。输送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梯级辊(或栈板辊),其布置成将输送元件支承在梯级轨道上。优选地,人员输送机包括两个平行的梯级轨道,并且输送元件包括在输送元件的相反侧上的两个对应的梯级辊。使用两个梯级轨道帮助在乘客输送期间保持输送元件水平。
在输送路径包括倾斜区域(例如,人员输送机包括自动扶梯)的示例中,输送路径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非倾斜区域(即,输送元件基本上平行于地面而行进的区域)。例如,输送路径可包括在输送路径的一端或两端处的非倾斜平台区域,以促进乘客登乘或离开。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输送路径可包括倾斜区域和平台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在过渡区域中,输送元件从在斜坡处行进过渡到在非倾斜平台区域中平行于地面而行进。在这样的示例中,梯级轨道可包括倾斜区段、非倾斜平台区段和对应于过渡区域的弯曲过渡区段,以促进输送元件的倾斜和水平行进之间的平滑过渡。
人员输送机优选地包括联接到驱动带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布置成对带进行驱动以便推进多个输送元件。驱动系统可包括驱动马达(例如,电动马达)和联接到驱动马达的驱动链轮或滑轮,驱动链轮或滑轮构造成接合驱动带。在这样的示例中,驱动链轮或滑轮由驱动马达旋转,以将驱动力从驱动马达传递到驱动带。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带可为带齿的(即,驱动带可包括多个齿,这些齿构造成接合驱动链轮的对应齿)。带齿的驱动带可与驱动链轮结合而使大量的驱动力能够从驱动马达传递到输送元件。齿还减少或甚至避免打滑。驱动带优选地包括基本上扁平的带,即具有大于其厚度的宽度(宽度是垂直于驱动方向且平行于驱动链轮的旋转轴线的尺寸)。
使用柔性驱动带(而不是梯级链)降低了伸长的风险,因为没有可随着时间推移而磨损的链节连接件。驱动带上可设置的齿的数量不受伸长考虑的限制,并且带齿的驱动带因此每单位长度可设置有比等效梯级链的链节更多的齿。这可造成更平稳的乘坐质量(即更舒适的乘坐)和驱动链轮上更分散的驱动负载(即其中需要通过驱动链轮的各个齿传递更小的力)。驱动带也可不需要润滑,并可降低由人员输送机产生的噪音。
优选地,驱动带在各个输送元件之间包括四个或更多个齿,并且此外,优选地,驱动带在每个输送元件处包括五个或更多个齿,例如,在每个输送元件处包括七个或更多个齿、十个或更多个齿或者甚至十五个或更多个齿。优选地,驱动链轮包括多于16个齿,并且可包括至多20个齿或更多,例如22个齿或更多。
驱动带可包括聚氨酯和/或橡胶材料,诸如乙烯丙烯橡胶(EPDM)。驱动带可包括增强纵向股线(例如,包括钢、不锈钢、碳和/或芳族聚酰胺纤维)。增强股线可嵌入驱动带的聚氨酯和/或橡胶材料中。
用于梯级链的常规驱动链轮的半径通常受梯级链的链节的尺寸和性质的约束(最小半径由各个链节的长度和最大铰接角度确定)。在每个梯级处包括三个链节的典型人员输送机系统中,必要的链轮半径大,从而需要大的驱动扭矩并增加了人员输送机系统所占用的空间。然而,当使用柔性驱动带时,这些约束中的许多约束不适用,并且驱动链轮的半径可减小。这因此减小了对带进行驱动所需的扭矩,并且还减小了人员输送机的占用区(不仅由于链轮本身较小,而且由于作为扭矩需求降低的结果,可能会移除马达和驱动链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或驱动链)。在一些优选示例中,驱动系统可包括直接驱动系统,其中驱动马达直接联接到驱动链轮(例如,没有需要驱动链的单独的齿轮箱或齿轮组件)。优选地,驱动链轮具有小于700 mm的直径,并且可具有500 mm或更小(例如300 mm或更小)的直径。
链轮半径的减小(和/或直接驱动系统的使用)可使链轮(并且甚至可能是整个驱动系统)能够部分地或全部地位于人员输送机的输送元件的占用区内(例如,在自动扶梯的平台区域下方)。因此,与梯级链与输送元件并排行进的常规人员输送机对比,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驱动带可在输送元件下方行进(例如,与位于自动扶梯的平台区域下方的驱动链轮成一直线)。这可减小人员输送机的桁架宽度。与常规的人员输送机相比,驱动带以及任选地直接驱动系统的使用可将桁架宽度减小至多50 mm或更多,并且甚至至多100 mm或更多。
输送元件优选地包括踏板表面,乘客在其被输送时站在该踏板表面上。踏板表面优选地包括输送元件的上表面(即,当输送元件正在运送乘客时的上表面——输送元件可以以不同的取向循环返回)。踏板表面优选地是基本上平面的,然而它可包括垂直于表面而延伸的一系列脊或凹槽。
为了向乘客提供安全且舒适的乘坐,输送元件优选地布置成使得踏板表面在整个乘客输送过程中维持恒定的取向(例如水平)。在一些示例中,这可能需要输送元件的取向在操作期间相对于驱动带改变,(例如当输送元件从人员输送机的倾斜区域过渡到人员输送机的平坦(即水平)平台区域时)。因此,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布置成将驱动带可旋转地连接到输送元件(即,使得驱动带可围绕垂直于驱动方向但平行于踏板表面的轴线旋转)。将带连接使得它可相对于输送元件旋转使带的驱动方向能够改变,而不改变输送元件的取向。例如,将驱动带可旋转地连接使输送元件能够沿着弯曲的过渡区域被驱动,同时输送元件的取向相对于地面保持恒定(例如,其中输送元件的踏板表面保持水平)。
这样的连接可利用简单的销/孔组件来实现(例如,其中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包括与带上的对应孔相关联的销结构,或反过来,其中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包括与带上的对应销相关联的孔)。备选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可包括轴承(例如,滑动轴承、衬套或滚珠/滚柱轴承)。这可促进带相对于输送元件的低摩擦旋转。
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可布置成直接将驱动带连接到输送元件(例如,经由如上文所描述的销/孔布置)。然而,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可布置成使用带连接部件来将驱动带连接到输送元件。例如,驱动带可布置成连接(例如经由螺栓)到带连接部件,带连接部件继而连接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带连接部件可包括由第一带连接部件和/或第二带连接部件的轴承支承的轴。带连接部件可包括连接到驱动带以及第一带连接部件和第二带连接部件两者的板。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位于输送元件的踏板表面下方。例如,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第二带连接结构可设置在输送元件的下部区域中(例如,从输送元件的下边缘延伸)。
输送元件可包括第一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布置成在输送元件输送乘客时支承输送元件。人员输送机可包括第一支承轨道(例如,除了梯级轨道之外),第一支承构件布置成将输送元件支承在第一支承轨道上。第一支承轨道优选地沿着整个输送路径延伸,并且优选地在至少一些地方(例如,在倾斜区域中)平行于梯级轨道而延伸。梯级轨道、第一支承轨道、梯级辊和第一支承构件优选地布置成使得输送元件的踏板表面在沿着输送路径的整个乘客输送过程中水平取向。在优选示例中,梯级辊可定位在输送元件的上部区域中(例如,在输送元件的顶部处),并且第一支承构件可定位在输送元件的下部区域中(例如,在输送元件的底部处)。
梯级辊和第一支承构件在输送元件上的位置优选地是固定的。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为了确保输送元件的取向在整个乘客输送过程中(例如,当输送元件行进通过倾斜区域、过渡区域和平台区域时)保持恒定(例如,水平),梯级轨道和第一支承轨道可在输送路径的至少一些区域中分岔(即,不平行延伸)。例如,第一支承轨道和梯级轨道可在过渡区域中分岔。
在优选的示例组中,第一支承构件可位于第一带连接结构附近。第一支承构件可连接到第一带连接结构。第一支承构件可包括带辊。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带辊经由衬套或轴承而连接到第一带连接结构,以允许相对于驱动带和输送元件自由旋转。在一些示例中,带辊包括在驱动带的平面中但垂直于驱动方向的旋转轴线。带辊优选地布置成使得当其连接时其旋转轴线穿过驱动带,优选地穿过驱动带的驱动力的中心(例如,在中间穿过驱动带的厚度)。将带辊布置成使得其旋转轴线在驱动力的中心附近或与驱动力的中心对准会减少或甚至消除向带辊和/或带连接结构施加离轴力(即力矩)。
如上文所提到的,输送路径可包括过渡区域,在该过渡区域中,输送元件从在斜坡处行进过渡到水平地行进(或反过来)。在该区域中,第一支承轨道可由于驱动带中的张力而承受增加的负载。虽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轨道可布置成在人员输送机的所有区域中向输送元件提供足够的支承,但这需要第一支承轨道在别处(例如,在不需要来自第一支承轨道的大的支承力的倾斜区域中)不必要地牢固,或者需要第一支承轨道具有复杂的结构,该结构在不同的区域中提供变化的量的强度,从而增加了制造费用。
因此,在一些示例中,输送元件可包括第二支承构件,第二支承构件布置成将输送元件支承在第二支承轨道上。第二支承轨道优选地平行于第一支承轨道而延伸,但仅用于输送路径的部分(例如,基本上仅在过渡区域中)。因此,第二支承构件可在需要其的地方提供额外的支承,从而避免对不必要地牢固的梯级辊/轨道或第一支承构件/轨道的需要。梯级辊/轨道和/或第一支承构件/轨道可构造成提供输送路径的非过渡区域中所需的支承量,其中第二支承构件/轨道构造成提供过渡区域中所需的任何额外的支承。
第二支承构件可位于第二带连接结构附近,并且可连接到第二带连接结构。第二支承构件可包括带辊,带辊可经由衬套或轴承而连接到第二带连接结构,任选地,其中当带辊连接时其旋转轴线布置成穿过驱动带。在一些优选示例中,第一支承构件包括经由轴承(例如滚柱轴承)而连接到第一带连接结构的第一带辊,并且第二支承构件包括经由衬套而连接到第二带连接结构的第二带辊。轴承的使用可减小第一带辊(其在整个输送路径中都在使用)上的摩擦阻力。由于衬套的小的空间消耗和高的稳健性,衬套可特别适合于第二带辊。衬套可更能承受增加的负载(即由第二带辊承担的过量负载),并且可比轴承更便宜。然而,在一些示例中,经由滚珠轴承而连接到第二带连接件的第二带辊也可为合适的。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带辊可具有比第一带辊更小的半径。
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中间的带辊可在邻近的输送元件之间连接到驱动带。提供中间的带辊可在输送元件输送乘客时向输送元件提供额外的支承,和/或可减小驱动带上的弯曲力(例如,在过渡区域中)。这可增加人员输送机的多种构件的寿命,诸如带辊(因为负载散布在更多数量的辊上)和/或驱动带(因为它经受不那么剧烈的弯曲)的寿命。
中间的带辊可布置成沿着第一支承轨道和/或第二支承轨道行进。例如,中间的第一带辊可在第一输送元件的第一带辊和邻近的第二输送元件的第一带辊之间(例如在它们中间)连接到驱动带。在以第二支承构件(例如第二带辊)为特征的示例中,中间的第二带辊可在第一输送元件的第二支承构件和邻近的第二输送元件的第二支承构件之间(例如在它们中间)连接到驱动带。
输送元件可包括仅一对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例如,定位在输送元件的中心或者朝向输送元件的一侧)。然而,在一些示例组中,输送元件可包括两对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各对布置成将驱动带连接到输送元件(即,每对支承构件连接一个驱动带),使得当连接时,各个驱动带邻近于第一带结构和第二带结构并且在第一带结构和第二带结构之间经过,驱动带利用第一带结构和第二带结构来连接到输送元件。
提供两对带连接结构来与两个驱动带一起使用可增加人员输送机的负载能力和/或在驱动带中的一个损坏或断裂的情况下提供冗余。在以两对带连接结构为特征的示例中,上文关于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而概述的任选特征也可适用于一对或两对带连接结构。
更一般地,在任何适当的情况下,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示例的特征都可适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其它示例。在参考不同的示例或示例组的情况下,应当理解,这些示例或示例组不一定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可重叠。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某些示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输送元件;
图2是具有带连接结构的输送元件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3、图4和图5示出了具有带连接结构的输送元件的多种另外的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人员输送机;
图7是人员输送机的横截面;
图8示出了人员输送机的另一个视图;
图9和图10示出了人员输送机的倾斜区域;
图11、图12和图13示出了人员输送机的过渡区域;以及
图14和图15图示了具有中间的带辊的人员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输送元件2(在这种情况下为自动扶梯梯级),其包括踏板表面4和前表面6,前表面6从踏板表面4延伸到下边缘8。两对带连接结构从下边缘8延伸,各对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如下文更详细解释的,各对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布置成将输送元件2连接到驱动带(图1中未示出)。虽然图1中的输送元件2具有两对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但这不是必需的。在一些(未图示)示例中,输送元件可包括仅一个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一个第二带连接结构14。
踏板表面4从前表面6延伸到后边缘16。两个梯级辊18在后边缘附近连接到输送元件2,在后边缘16的各个侧部处具有一个梯级辊18(在图1中仅一个梯级辊18是可见的)。
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各自包括轴承20(例如滚柱轴承)。这些使驱动带(未示出)能够可旋转地连接到输送元件2。
图2示出了输送元件2的局部分解视图。第一带辊24经由第一带连接结构12而连接到输送元件2。第二带辊26连接到第二带连接结构14。图3、图4和图5示出了连接有带辊24、26的输送元件2的额外的视图。
如在图2中可最清楚地看到的,各个第一带辊24经由第一轴28(其穿过第一连接结构12的轴承20)和定位在第一带辊24和轴28之间的带辊轴承30而连接到第一带连接结构12,从而使第一支承辊24和轴28能够自由旋转。第一带辊24利用簧环32保持就位。类似地,第二带辊26经由第二轴34而连接到第二带连接结构14,并利用簧环32保持就位。然而,第二带辊26不经由轴承而连接,而是改为第二带辊26直接座置在第二轴34上(即用作衬套)。
图2还示出了带连接部件36,其经由螺栓38而刚性地连接到第一轴28和第二轴34。图3、图4和图5中示出了已组装的输送元件2,其具有连接到其的第一支承辊24和第二支承辊26以及带连接部件36。带连接部件36可与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结合而用于将输送元件2连接到驱动带(图2中未示出)。
图6示出了包括多个输送元件2的人员输送机102(在这种情况下是自动扶梯)。人员输送机102包括下平台区域602、上平台区域604和位于平台区域602、604之间的倾斜区域606。人员输送机102包括倾斜区域606和平台区域602、604之间的过渡区域608、610,其中输送元件2从在斜坡处行进过渡到在非倾斜平台区域602、604中平行于地面而行进。
图7示出了人员输送机102的横截面侧视图。为了清楚起见,图7示出了仅连接有输送元件2的子集的人员输送机102。尽管在图7的横截面中仅可看到一个梯级轨道104,但人员输送机102包括两个梯级轨道104,输送元件2的梯级辊18在梯级轨道104上行进。类似地,人员输送机102还包括两个第一支承轨道106,输送元件2的第一带辊24在第一支承轨道106上行进。
如在图8(下文描述)中更清楚地示出的,各个输送元件2连接到两个驱动带108(每对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连接一个驱动带,其中在图7中仅示出一个带)。各个驱动带108联接到位于上平台区域604下方的直接驱动系统109的驱动链轮111。驱动系统109包括旋转驱动链轮111的一个或多个驱动马达113(例如,用于两个链轮111的共享马达或者用于各个链轮的单独马达)。驱动链轮111的旋转向驱动带108提供驱动力,以沿着梯级轨道104和第一支承轨道106推进输送元件2,因此输送乘客。
图8是人员输送机102的另一个视图,示出了输送元件2的前部以及通过梯级轨道104和第一支承轨道106的横截面。因为各个驱动带108经由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的轴承20而连接到输送元件2,所以驱动带108能够相对于乘客输送元件2围绕在第一带连接结构12和第二带连接结构14之间延伸(即,垂直于驱动方向但平行于踏板表面4)的轴线旋转。
图9提供了人员输送机102的备选视图,示出了连接到驱动带108的两个邻近的输送元件2。图10是图9中所示出的人员输送机102的侧视图。为了清楚起见,从图7和图8中省略梯级轨道和支承轨道。驱动带108各自包括多个齿110(在每个输送元件2处包括十个齿),以用于与驱动系统109接合。图9和图10中示出了人员输送机102的倾斜区域。输送元件2的踏板表面4水平取向。
图11示出了人员输送机102的过渡区域的前视图。如图8中的,输送元件2被支承在梯级轨道104上和第一支承轨道106上。然而,在过渡区域中,人员输送机102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承轨道112,输送元件2的第二带辊26在第二支承轨道112上行进。第二支承轨道112设置在过渡区域中,以向输送元件2提供额外的支承(经由第二带辊26)。
图12示出了人员输送机102的过渡区域的备选视图,在这种情况下,示出了四个输送元件2。输送元件被支承在梯级轨道104以及第一支承轨道106和第二支承轨道112上。图12示出了梯级轨道104以及第一支承轨道106和第二支承轨道112如何弯曲以提供人员输送机102的倾斜区域和平台区域之间的平滑过渡。从图12中还可看到,第二支承轨道112未延伸超出过渡区域(因为在该示例中,在该区域之外不需要第二支承轨道112所提供的额外的支承)。
图13是人员输送机102的过渡区域的侧视图。图13还更详细地示出了包括驱动马达113和驱动链轮111的直接驱动系统109。直接驱动系统109位于人员输送机102的上平台区域604的下方,并且因此非常节省空间,因为直接驱动系统109不会增加人员输送机102的总体占用区。这通过使用带108而不是传统的梯级链来实现,因为链轮111可具有大大减小的尺寸。在该特定示例中,链轮111具有275 mm的直径并具有22个齿。
在上文所描述的示例中,每个输送元件2每个驱动带108仅提供一个第一带辊24和一个第二带辊26。然而,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出的,在一些示例中,可提供中间的第一带辊224和第二带辊226,其在邻近的输送元件2的第一带辊24和第二带辊26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大致在邻近的输送元件2的第一带辊24和第二带辊26中间)连接到驱动带108。在该示例中,每个输送元件2提供一对中间的第一带辊224和第二带辊226,但如果需要,则可提供另外的中间的第一和/或第二带辊。提供人员输送机的负载散布在其上的额外的带辊可减小各个单独的带辊所经受的力。中间的带辊224、226还可通过减小驱动带108的支承点之间的距离来帮助减小过渡区域中的驱动带108上的弯曲力。当将图15与图13进行比较时,可看到这一点,在图13中,未提供中间辊,并且驱动带108在各个支承点(即各个带辊24)处的方向改变更剧烈。
虽然已仅结合有限数量的示例而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容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公开的示例。相反,可对本公开进行修改,以结合此前未描述但与本公开的范围相称的任何数量的变型、变更、替换或等效布置。另外,虽然已描述了本公开的多种示例,但将理解,本公开的方面可仅包括所描述的示例中的一些。因此,本公开将不被视为由前述描述限制,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制。

Claims (15)

1. 一种用于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的输送元件,包括:
第一带连接结构,其布置成将驱动带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以及
第二带连接结构,其布置成将所述驱动带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布置成使得当连接时所述驱动带邻近于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并在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之间经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布置成将所述驱动带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布置成使用带连接部件来将所述驱动带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
4.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从所述输送元件的下边缘延伸。
5.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承构件,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布置成将所述输送元件支承在所述人员输送机的第一支承轨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承构件,所述第二支承构件布置成将所述输送元件支承在所述人员输送机的第二支承轨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包括经由轴承而连接到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的第一带辊,并且所述第二支承构件包括经由衬套而连接到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的第二带辊。
10.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输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包括两对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各对布置成将驱动带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使得当连接时各个驱动带邻近于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并在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之间经过,所述驱动带利用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来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
11. 一种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包括:
多个输送元件,其各自包括第一带连接结构和第二带连接结构;以及
驱动带,其经由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而连接到所述多个输送元件,其中,所述驱动带邻近于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并在所述第一带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带连接结构之间经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进一步包括直接驱动系统,所述直接驱动系统布置成驱动所述驱动带以便推进所述多个输送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轨道,其中,所述多个输送元件中的各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承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承构件布置成将所述输送元件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轨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承轨道,其中,所述多个输送元件中的各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承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承构件布置成将所述输送元件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承轨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具有输送路径,所述输送路径包括:
倾斜区域;
平台区域;以及
过渡区域,其在所述倾斜区域和所述平台区域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轨道基本上仅在所述过渡区域中延伸。
CN202010499324.XA 2019-06-04 2020-06-04 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 Active CN1120278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78247.3A EP3747821A1 (en) 2019-06-04 2019-06-04 Belt-driven people conveyors
EP19178247.3 2019-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7871A true CN112027871A (zh) 2020-12-04
CN112027871B CN112027871B (zh) 2024-05-24

Family

ID=6677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9324.XA Active CN112027871B (zh) 2019-06-04 2020-06-04 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7946B2 (zh)
EP (1) EP3747821A1 (zh)
CN (1) CN1120278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3802A (zh) * 2019-01-25 2019-04-05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的安全装置和包含该安全装置的自动扶梯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16611A1 (de) * 1968-12-23 1970-07-02 Rheinstahl Eggers Kehrhahn Fahrtreppenantrieb
US5325955A (en) * 1993-10-08 1994-07-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step chain support apparatus
KR980008092U (ko) * 1996-07-23 1998-04-30 이종수 에스컬레이터의 승객 이동용 스텝 구동장치
US20030132087A1 (en) * 2002-01-11 2003-07-17 Takao Inoue Shallow wellway moving walk
CN1482995A (zh) * 2000-12-21 2004-03-17 �����ɷ� 扶梯和人员传送器的驱动系统
CN1753828A (zh) * 2003-02-27 2006-03-29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移动通道的驱动装置
CN101648671A (zh) * 2009-09-14 2010-02-17 吴江全胜机电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
CN101808928A (zh) * 2007-10-01 2010-08-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自动扶梯的梯级或移动步道的平板以及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以及制造方法
CN201598085U (zh) * 2009-07-24 2010-10-06 顾晓隆 过街通道自动扶梯梯级
CN201762007U (zh) * 2010-09-14 2011-03-16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扶手驱动装置
CN102530698A (zh) * 2012-02-21 2012-07-04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超宽自动人行道梯级的支撑结构
US20170362060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Belt-driven people conveyor
CN110040616A (zh) * 2018-01-15 2019-07-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移动人行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4987A1 (fr) 1986-09-26 1988-04-15 Otis Elevator Co Entrainement d'escalier roulant a courroie crantee a double face
DE50115019D1 (de) 2000-03-27 2009-09-17 Inventio Ag Schmiervorrichtung für eine Fahrtreppe oder einen Fahrsteig
US6450317B1 (en) 2000-09-26 2002-09-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drive machine
TW506939B (en) 2000-11-28 2002-10-21 Otis Elevator Co Footboard element fastening for passenger conveyors
US6540060B1 (en) 2001-10-30 2003-04-01 Otis Elevator Company Belt drive assembly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WO2003099686A1 (en) 2002-05-20 2003-12-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drive mechanism with failure detection and backup
DE10254318B4 (de) 2002-11-21 2007-02-08 Kone Corp. Rolltreppe sowie Stufe für eine Rolltreppe
JP2006513954A (ja) 2003-02-06 2006-04-27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乗用移送装置用ベルト駆動組立体
US7168547B2 (en) 2003-02-07 2007-01-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conveyor drive machine
DE10308417B4 (de) * 2003-02-27 2006-03-09 Kone Corp. Rollsteig
ZA200405181B (en) 2003-07-31 2005-03-11 Inventio Ag Drive equipment for escalator step or moving walkway plate.
FI116053B (fi) * 2003-11-03 2005-09-15 Kone Corp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aletin liikesuunnan vaihtamiseksi liukukäytävän tai vastaavan päässä
FI20031591A (fi) 2003-11-03 2005-05-04 Kone Corp Kuljetin
FI116218B (fi) 2004-02-02 2005-10-14 Kone Corp Liukukäytävän tai vastaavan paletin kytkentäjärjestely
FI20040303A (fi) 2004-02-26 2005-08-27 Kone Corp Liukukäytävä, -ramppi tai porras
JP2006327698A (ja) 2005-05-23 2006-1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中間高速エスカレータ装置
CN101746661B (zh) 2008-11-28 2012-01-1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乘客输送装置
ES2342532B1 (es) 2009-12-29 2011-05-20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Sistema de accionamiento para escaleras y pasillos moviles.
EP2518361A1 (de) 2011-04-29 2012-10-31 Inventio AG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mit einer Stufen- oder Palettenband-Blockiervorrichtung
ES2367739B1 (es) 2011-07-11 2012-09-18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Pasillo móvil.
FI123880B (fi) 2011-11-21 2013-11-29 Kone Corp Liukukäytävä
TWI597230B (zh) 2012-09-27 2017-09-01 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階梯輸送帶的手扶梯、具有板狀輸送帶的自動走道及導引片
TWI612241B (zh) 2012-12-07 2018-01-21 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梯級帶之升降梯及具有板帶之移動步道
WO2015010894A1 (de) 2013-07-26 2015-01-29 Inventio Ag Fahrsteigpalette eines fahrsteiges
JP5586757B1 (ja) 2013-08-30 2014-09-1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ES2674545T3 (es) 2013-10-23 2018-07-02 Inventio Ag Dispositivo de fijación para fijar un escalón o plataforma en un medio de tracción
KR20170013235A (ko) 2014-05-28 2017-02-06 인벤티오 아게 이동 보도 또는 에스컬레이터의 링크 체인
EP3283426B1 (de) 2015-04-16 2019-01-23 Inventio AG Fahrtreppe mit gemeinsamen rücklaufschienen
DE112015007129B4 (de) 2015-11-17 2020-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assagierförderer
CN105438949B (zh) 2015-12-04 2017-06-30 克莱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传送式的自动人行道
WO2018041931A1 (de) 2016-08-31 2018-03-08 Inventio Ag Kettenglied für eine hochbelastbare förderkette eines fahrsteiges, einer fahrtreppe oder eines aufzugs
EP3473575B1 (en) 2017-10-19 2020-08-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Drive belt for people conveyor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16611A1 (de) * 1968-12-23 1970-07-02 Rheinstahl Eggers Kehrhahn Fahrtreppenantrieb
US5325955A (en) * 1993-10-08 1994-07-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step chain support apparatus
KR980008092U (ko) * 1996-07-23 1998-04-30 이종수 에스컬레이터의 승객 이동용 스텝 구동장치
CN1482995A (zh) * 2000-12-21 2004-03-17 �����ɷ� 扶梯和人员传送器的驱动系统
US20030132087A1 (en) * 2002-01-11 2003-07-17 Takao Inoue Shallow wellway moving walk
CN1753828A (zh) * 2003-02-27 2006-03-29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移动通道的驱动装置
CN101808928A (zh) * 2007-10-01 2010-08-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自动扶梯的梯级或移动步道的平板以及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以及制造方法
CN201598085U (zh) * 2009-07-24 2010-10-06 顾晓隆 过街通道自动扶梯梯级
CN101648671A (zh) * 2009-09-14 2010-02-17 吴江全胜机电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
CN201762007U (zh) * 2010-09-14 2011-03-16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扶手驱动装置
CN102530698A (zh) * 2012-02-21 2012-07-04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超宽自动人行道梯级的支撑结构
US20170362060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Belt-driven people conveyor
CN110040616A (zh) * 2018-01-15 2019-07-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移动人行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27946B2 (en) 2021-06-08
CN112027871B (zh) 2024-05-24
US20200385238A1 (en) 2020-12-10
EP3747821A1 (en) 2020-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5595B2 (en) Drive system with step chain or pallet chain for a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with a corresponding drive system
US10214389B2 (en) Drive chain and drive chain mechanism and conveyor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chain mechanism
EP3257804B1 (en) Belt-driven people conveyor
CN107580584B (zh) 包括悬臂的用于人员输送机的踏板元件
US4730717A (en) Curved escalator
CN112027871B (zh) 带驱动式人员输送机
US10968080B2 (en) Drive belt for people conveyors
CN112777464B (zh) 带驱动式自动扶梯
EP3511284B1 (en) Moving walkway
CN107352376B (zh) 乘客输送装置
US6659897B2 (en) Chain drive assembly
US11230459B2 (en) Belt-driven escalator
EP3929138A1 (en) Belt-driven escalator
CN107686042A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4202112B2 (ja) 乗客コンベヤーの搬送帯装置
JP2004051344A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