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9697A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9697A
CN112019697A CN202010473810.4A CN202010473810A CN112019697A CN 112019697 A CN112019697 A CN 112019697A CN 202010473810 A CN202010473810 A CN 202010473810A CN 112019697 A CN112019697 A CN 112019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storage device
function
usb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38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仓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19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9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6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life time, e.g. increasing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7Job repository, e.g. non-scheduled jobs, delay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74Deleting of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8Job submission, e.g. submitting print job order or request not the print data itself
    • G06F3/1271Job submission at the printing node, e.g. creating a job from a data stored locally or remote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Direct printing, e.g. sending document file, using memory stick, printing from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65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using a plug-in memory module, e.g. memory card, memory sti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H04N1/2137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with temporary storage before final recording, e.g. in a frame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toring Facsimile Image Dat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将图像形成数据向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时能够提高便利性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MFP(1)的CPU(12)当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而进行有效化后(S29),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S54)。CPU(12)基于登录认证来执行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74)的打印。另外,CPU(12)当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而进行无效化后(S35),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3)向RAM(13)存储(S49),执行打印。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向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图像形成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接收图像形成所涉及的任务并将接收到的任务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向连接于本装置的USB存储器等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打印机在与特定的打印指示(多份打印、认证打印、电子分页打印等)一起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判定为被输入了向USB存储器存储的对象的打印数据,在与不同于上述特定的打印指示的其他打印指示一起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判定为未被输入向USB存储器存储的对象的打印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0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打印机是否将打印数据向连接于本装置的USB存储器存储的判定仅由与打印数据一起接收的打印指示的内容决定。也就是说,在该打印机中,无法与打印指示的内容独立地进行是否向连接的USB存储器存储打印数据的切换,便利性可能会变低。
于是,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将图像形成数据向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时能够提高便利性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存储部、控制部、图像形成部、能够接收图像形成任务的第一接口及能够连接可移动存储装置的第二接口,所述控制部执行:受理处理,受理将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的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或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有效化处理,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无效化处理,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第一存储处理,若在通过所述有效化处理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第一图像形成处理,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存储处理而存储于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第二存储处理,若在通过所述无效化处理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无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存储部存储;及第二图像形成处理,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存储处理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以各种形态实现,例如,能够以执行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的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用于实现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形态实现。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程序,在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有效化后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图像形成装置等基于向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的图像形成数据,利用图像形成部来执行图像形成。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等在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无效化后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设置于该装置的存储部存储。因而,用户通过进行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或无效化的操作,能够切换是否向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图像形成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MFP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存储于一览数据的数据的图。
图3是示出特定存储功能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4是示出确认RAM内的数据删除的确认画面的图。
图5是示出功能开启关闭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功能开启关闭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功能开启关闭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确认USB存储装置的初始化的确认画面的图。
图9是示出报告USB存储装置未连接的错误画面的图。
图10是示出报告USB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不足的错误画面的图。
图11是示出确认USB存储装置的初始化的确认画面的图。
图12是示出报告USB存储装置未连接的错误画面的图。
图13是示出报告USB存储装置未连接的错误画面的图。
图14是示出接收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蓄积打印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报告USB存储装置未连接的错误画面的图。
图17是示出报告USB存储装置未连接的错误画面的图。
图18是示出选择以Scan to USB功能使用的端口的选择画面的图。
图19是示出Scan to USB功能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对作为将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的MFP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MFP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1.MFP的结构)
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1是具备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扫描仪功能、FAX功能的复合机。如图1所示,MFP1具备ROM11、CPU12、RAM13、图像处理电路14、非易失性存储器15、打印部16、图像读取部17、FAX接口18、用户接口20、网络接口24、前侧USBIF(接口的简写)26及后侧USBIF27等。这些CPU12等通过总线10而互相连接。另外,MFP1具备从商用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29。电源29具备电源电缆、电源电路(桥式二极管、平滑化电路等),从商用电源生成直流电源,利用电源线来向MFP1所具备的各部供给电力。
ROM11存储有各种程序31。程序31例如是统括地控制MFP1的各部的程序。CPU12执行从ROM11加载到RAM13的程序31,一边使执行的处理结果向RAM13暂时存储,一边控制由总线10连接的各部。另外,在程序31中包括作为Web服务器发挥功能的程序即EWS(EmbeddedWeb Server:嵌入式Web服务器)程序。CPU12通过执行EWS程序而使MFP1作为Web服务器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存储程序31的存储装置不限于ROM,也可以是HDD、NVRAM、快闪存储器或将它们组合而成的存储装置。
非易失性存储器15是以能够改写的方式存储保持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能够采用EEPROM、NVRAM、快闪存储器、HDD等。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内存储有认证DB(数据库的简写)33。认证DB33例如是将能够登录MFP1的登录用户的用户名、登录密码等建立了关联的数据。各用户使用该用户名及登录密码来进行MFP1的登录操作。本实施方式的MFP1例如利用通过CPU12执行EWS程序而起动的Web服务器来受理认证DB33的编辑。需要说明的是,受理认证DB33的编辑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使用了Web服务器的方法,例如也可以是利用用户接口20来受理的方法。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利用CPU12执行程序31的MFP1仅以装置名记载。例如,“MFP1受理对触摸面板21的操作输入”这一记载有时意味着“MFP1利用CPU12执行程序31来控制触摸面板21,从而受理对触摸面板21的操作输入”。
图像处理电路14是用于进行打印任务、扫描任务等所涉及的图像数据的加工处理、展开处理等的电路。打印部16具有用于在片材(纸、OHP等)上形成图像数据所涉及的图像的打印引擎,打印引擎例如具有喷墨头等。打印引擎也可以是具有曝光装置及感光体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引擎,还可以是具有热敏头等的热敏方式的打印引擎。
图像读取部17具有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传感器。作为读取传感器,例如能够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器件)、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等。图像读取部17使读取传感器相对于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移动,读取原稿,生成图像数据。FAX接口18经由电话线路而与其他传真装置之间进行FAX数据的收发。
用户接口20具有触摸面板21及按键22。触摸面板21例如具备液晶面板、从液晶面板的背面侧照射光的LED等光源、贴合于液晶面板的表面的接触感知膜等。按键22具有多个操作按钮。用户接口20基于CPU12的控制而将例如各种设定画面、装置的动作状态等显示于触摸面板21。另外,用户接口20将与对触摸面板21、按键22的操作输入对应的信号向CPU12发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MFP1具备兼作显示部和操作部的触摸面板21,但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与显示部相独立地例如设置有硬件按键作为操作部。
网络接口24例如是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接口,经由LAN线缆(图示省略)而连接于路由器51。在本实施方式的路由器51上例如连接有多个PC(个人计算机的简写)53。用户通过操作PC53,能够从PC53向MFP1发送打印任务61(图像形成任务的一例)。MFP1基于从PC53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来执行打印处理。需要说明的是,MFP1所处理的打印任务不限于从PC53接收的打印任务,例如也可以是从邮件服务器以邮件形式接收的打印任务。另外,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任务不限于指示打印的打印任务,例如也可以是指示FAX发送的FAX任务。另外,连接MFP1与PC53的网络不限于有线LAN,例如也可以是无线LAN或WAN(包括互联网)。
另外,前侧USBIF26及后侧USBIF27(第二接口的一例)例如是进行遵循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通信、电力授受的接口。USB标准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能够采用USB2.0标准、USB3.0标准等。另外,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接口不限于USB标准的接口,能够采用IEEE1394标准等其他标准的接口。或者,作为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接口,能够采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等的无线通信接口。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便携终端、HDD等可移动存储装置通过无线连接而连接于MFP1。
前侧USBIF26连接于在MFP1的前面侧安装的前侧USB端口45。同样,后侧USBIF27连接于在MFP1的背面侧安装的后侧USB端口46。前侧USB端口45及后侧USB端口46是能够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器(塞孔)。前侧USBIF26基于CPU12的控制而与连接于前侧USB端口45的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同样,后侧USBIF27基于CPU12的控制而与连接于后侧USB端口46的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如图1所示,例如,在后侧USB端口46上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作为连接设备。USB存储装置47例如是USB存储器等可移动存储装置。USB存储装置也被称作USB快闪驱动器、USB快闪存储器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可移动存储装置不限于USB存储器,能够采用能够进行USB连接的HDD、能够通过USB连接的读卡器而通信的存储卡、具有HDD的PC等。另外,作为能够与前侧USB端口45及后侧USB端口46连接的连接设备,除了上述的可移动存储装置之外,还能够采用能够进行USB连接的键盘、风扇、灯等各种各样的连接设备。
(2.蓄积打印功能、特定存储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MFP1具备蓄积打印功能及特定存储功能。MFP1例如利用EWS的Web服务器来受理蓄积打印功能的有效化或无效化的设定。另外,MFP1将表示蓄积打印功能的有效或无效的寄存值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并管理功能的开启/关闭。MFP1在蓄积打印功能被有效化的情况下,当从PC53接收到如图1所示那样设定了任务名63及用户名65的打印任务61时,判断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的用户名65是否登记于认证DB33。MFP1在用户名65登记于认证DB33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数据向RAM13蓄积,在未登记的情况下,执行打印任务61的打印。需要说明的是,受理蓄积打印功能的有效化或无效化的设定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使用Web服务器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从用户接口20受理蓄积打印功能的有效化或无效化的设定。另外,也可以是蓄积打印功能的有效化或无效化的设定包含于打印任务61。
在打印任务61中例如包括由打印机任务语言(PJL:Printer Job Language)描述的PJL数据和由页面描述语言(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描述的页面描述语言数据(PDL数据)。PJL数据例如是使MFP1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等的指令等数据。PDL数据例如是在图像形成中使用的图像的数据、描绘指示的数据。更具体而言,PDL数据例如包括PS(PostScript:后处理脚本)数据、PCL(Printer Command Language:打印机指令语言)数据、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象专家组)数据、GDI(Graphic DeviceInterface:图形设备接口)数据等。
图像处理电路14基于CPU12的控制而执行将打印任务61中包含的PDL数据光栅化的RIP处理,生成光栅化的图像数据73(图像形成数据的一例)。MFP1将由图像处理电路14生成的图像数据73向RAM13存储。另外,MFP1当将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3向RAM13存储后,将该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信息向RAM13内的一览数据76存储。MFP1在蓄积打印功能的有效化时,将登记于认证DB33的用户名65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3向RAM13蓄积,更新一览数据76。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可以是已光栅化处理的图像数据,也可以是光栅化前的PDL数据。另外,图像数据73及一览数据76的存储地不限于RAM13,例如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15。
图2示出了存储于一览数据76的数据的一例。如图2所示,在一览数据76中,例如,任务名、用户名、接收日期时刻、图像数据名被建立关联而作为1个记录登记。MFP1基于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的信息(任务名63、用户名65、图像数据73等)而向一览数据76追加新的记录。另外,MFP1通过将图像数据73的名字向一览数据76存储,能够将一览数据76的各记录与存储于RAM13的图像数据73建立对应并管理。
MFP1若在将规定的认证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21的状态下经由触摸面板21而被输入了用户名及密码,则与登记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5的认证DB33的用户名及密码进行对照。若对照的结果是与登记于认证DB33的用户名及密码一致,则MFP1允许输入的用户的登录。MFP1执行蓄积于RAM13的图像数据73中的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被建立了关联的图像数据73的打印(以后,有时称作蓄积打印)。另外,MFP1在蓄积打印功能被无效化的情况下,当从PC53接收到打印任务61时,不向RAM13蓄积而开始打印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将用于登录认证的认证DB33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5。例如,也可以将认证DB33存储于MFP的外部的服务器,构成为通过MFP与服务器通信来进行认证处理。另外,向MFP1蓄积打印任务61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使用认证DB33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利用PC53的打印机驱动器来向打印任务61设定密码。MFP1在对打印任务61设定有密码的情况下,将该打印任务61向RAM13蓄积。并且,MFP1也可以经由触摸面板21而受理蓄积的打印任务61的选择和密码的输入,在密码与选择出的打印任务61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打印。
另外,特定存储功能例如是在将上述的蓄积打印功能有效化的状态下变更图像数据73的存储地的功能。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情况下,将上述的蓄积打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不向RAM13蓄积而向USB存储装置47蓄积。特定存储功能例如在初始状态下被无效化,在将蓄积打印功能有效化后能够变更有效/无效。另外,特定存储功能例如当蓄积打印功能被无效化时,进行联动而被无效化。需要说明的是,特定存储功能也可以是能够与蓄积打印功能相独立地切换有效/无效的功能。MFP1例如基于触摸面板21的操作输入来执行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或无效化的设定(参照图3)。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利用上述WEB服务器来受理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或无效化的设定。另外,MFP1将表示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或无效的寄存值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并管理功能的开启/关闭。MFP1在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的情况下,若从PC53接收到设定了任务名63及用户名65的打印任务61,则判断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的用户名65是否登记于认证DB33。MFP1在用户名65登记于认证DB33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中包含的PDL数据光栅化而生成图像数据74,将生成的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蓄积。另外,MFP1当蓄积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4后,将该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信息向USB存储装置47内的一览数据77存储。一览数据77例如是与一览数据76同一形式的数据。
在此,安装于MFP1的RAM13内的数据难以从外部访问。另一方面,USB存储装置47内的数据能够通过将USB存储装置47从MFP1拆卸并与PC等连接而进行阅览等。于是,本实施方式的MFP1执行在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时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及一览数据77的加密。如后所述,MFP1在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时生成用于加密的共用密钥78并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图6的S3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共用密钥78的生成方法将在后文叙述。另外,共用密钥78的存储地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5,例如也可以是RAM13。
MFP1使用共用密钥78将图像数据74加密并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另外,MFP1在执行蓄积打印的情况下,将从USB存储装置47读出的图像数据74利用共用密钥78解密并执行打印。另外,MFP1当接收到新的打印任务61时,将从USB存储装置47读出的一览数据77利用共用密钥78解密,向解密后的一览数据77追加新的打印任务61的信息。MFP1将更新后的一览数据77利用共用密钥78加密并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由此,能够使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的解读变得困难。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MFP1能够从前侧USB端口45及后侧USB端口46这2个端口中选择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如后所述,MFP1在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时基于触摸面板21的操作输入来设定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图5的S13)。MFP1例如将表示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的设定的寄存值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来管理使用的端口。MFP1向连接于设定的USB端口的USB存储装置47执行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的存储。本实施方式的MFP1将设定了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作为特定存储功能的专用端口而控制。例如,在作为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而设定了后侧USB端口46的情况下,MFP1对连接于后侧USB端口46的USB存储装置47执行仅存储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的控制。另外,即使假设对后侧USB端口46连接了键盘等存储装置以外的连接设备,MFP1也不将该连接设备控制成能够使用的状态。
(3.USB to Scan功能、DirectPrint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MFP1具有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扫描数据(图像数据的一例)的Scanto USB功能。MFP1在Scan to USB功能被有效化的情况下,例如当通过触摸面板21的操作输入而开始扫描功能时,利用图像读取部17来读取配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图像,将生成的扫描数据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MFP1具有将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读出并打印的DirectPrint功能。MFP1在DirectPrint功能被有效化的情况下,例如当对后侧USB端口46连接了USB存储装置47时,将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的一览向触摸面板21显示。MFP1将从触摸面板21的一览选择出的图像数据从USB存储装置47读出,利用打印部16进行打印。由此,用户通过连接USB存储装置47并操作触摸面板21,能够打印USB存储装置47内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MFP1设定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专用的USB端口。因而,例如,在后侧USB端口46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剩余的前侧USB端口45来执行USB toScan功能、DirectPrint功能。需要说明的是,MFP1也可以执行以下控制:不将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作为专用端口而控制,而是作为也能够以USB to Scan功能、DirectPrint功能使用的USB端口而共用。
(4.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无效化处理)
接着,参照图5~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在将蓄积打印功能有效化的状态下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或无效化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图6示出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处理的流程,图7示出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处理的流程。MFP1例如当根据对触摸面板21的规定操作而显示了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还是无效化的设定画面81(参照图3)时,开始图5~图7所示的功能开启关闭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开始功能开启关闭处理的定时不限于显示设定画面81的定时。MFP1例如也可以在被投入电源且利用CPU12执行程序31而起动了系统后,开始图5~图7所示的功能开启关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的流程图基本上示出按照程序31中描述的命令的CPU12的处理。即,以下的说明中的“判断”“接收”“受理”“控制”“设定”等处理表示CPU12的处理。CPU12的处理也包括硬件控制。
首先,在图5的S11中,MFP1的CPU12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或无效化的操作。CPU12例如基于对触摸面板21的规定的操作输入而将图3所示的设定画面81显示于触摸面板21。如图3所示,CPU12在设定画面81上显示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关闭按钮83、后选择按钮84、前选择按钮85。
CPU12若检测到按下关闭按钮83的操作时,则在S11中作出否定判断(S11:否),执行图7的S31以后的处理。另外,CPU12若检测到按下后选择按钮84和前选择按钮85的任一方的操作,则在S11中作出肯定判断(S11:是),执行S13以后的处理。
(4-1.有效化处理)
在S13中,CPU12将与在S11中选择出的按钮对应的USB端口设定为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CPU12若在S11中检测到后选择按钮84的按下,则在S13中执行将后侧USB端口46设定为特定存储功能的USB端口的处理。同样,CPU12若在S11中检测到前选择按钮85的按下,则在S13中执行将前侧USB端口45设定为特定存储功能的USB端口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CPU12也可以在S11中根据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无效而限制能够触摸操作的按钮。例如,CPU12也可以在特定存储功能有效的情况下,仅受理关闭按钮83的操作,使对后选择按钮84、前选择按钮85的触摸操作无效。即,也可以在特定存储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设定画面81中仅受理无效化的操作。同样,CPU12也可以在特定存储功能无效的情况下,使关闭按钮83的触摸操作无效,仅受理有效化的操作(后选择按钮84或前选择按钮85的操作)。
CPU12当在S13中执行USB端口的设定后,判断在RAM13内是否存在未打印的图像数据73(S15)。如上所述,MFP1在蓄积打印功能有效且特定存储功能无效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的图像数据73向RAM13蓄积,在有效的情况下,将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蓄积。因而,CPU12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之前,在S15中判断在RAM13内是否未蓄积未打印的图像数据73。
CPU12基于存储于RAM13的一览数据76、图像数据73来判断是否存在未打印的图像数据73,若判断为存在(S15:是),则显示确认删除RAM13内的图像数据73的确认画面(S17)。如图4所示,CPU12将包括确认是否删除RAM13内的数据并将功能有效化的消息87、OK按钮88、取消按钮89的确认画面90显示于触摸面板21。
接着,CPU12判断在S17中显示的确认画面90中OK按钮88是否被按下(S19)。CPU12若检测到确认画面90的取消按钮89被按下,则在S19中作出否定判断(S19:否),结束图5~图7所示的功能开启关闭处理。在该情况下,CPU12不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维持无效状态。
另外,CPU12若检测到确认画面90的OK按钮88被按下(S19:是),则删除RAM13内的图像数据73(S21)。另外,CPU12也删除RAM13内的一览数据76。即,CPU12删除存储于RAM13的数据中的蓄积打印功能所涉及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CPU12在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时,也可以不将RAM13内的图像数据73及一览数据76删除而使其向在后述的有效化后使用的USB存储装置47移动。即,也可以将打印未完成的图像数据73等向USB存储装置47移动,在有效化后作为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来处理并进行打印等。在该情况下,CPU12也可以将图像数据73、一览数据76加密并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
CPU12执行S21后,执行S22。另外,CPU12若在S15中判断为在RAM13内不存在未打印的图像数据73(S15:否),则执行S22。在S22中,CPU12判断在S13中设定为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端口的USB端口即在S11中选择出的USB端口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
CPU12若检测到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则在S22中作出肯定判断(S22:是),显示确认将USB存储装置47初始化的确认画面(S23)。如图8所示,CPU12将包括将USB存储装置47内的数据全部删除并将功能有效化的意思的消息91、OK按钮93及取消按钮94的确认画面95显示于触摸面板21。
另一方面,CPU12若在S22中检测到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S22:否),则显示USB未连接的错误画面(S24)。如图9所示,CPU12将包括希望连接USB存储装置47的意思的消息97和关闭按钮98的错误画面99显示于触摸面板21。由此,能够使用户认识到在S11中选择出的USB端口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CPU12若检测到错误画面99的关闭按钮98的按下,则将错误画面99从触摸面板21消除,结束图5~图7所示的功能开启关闭处理。
另外,CPU12当执行S23后,判断在S23中显示的确认画面95(参照图8)的OK按钮93是否被按下(图6的S25)。CPU12若检测到OK按钮93被按下,则在S25中作出肯定判断(S25:是),执行S26。另外,CPU12若检测到取消按钮94被按下(S25:否),则结束图5~图7所示的处理。由此,用户在不想将USB存储装置47内的数据擦除的情况下,能够暂时中断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执行转移数据等合适的应对。
在S26中,CPU12判断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是否为规定存储容量以上。在此,在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小的情况下,若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的数据量增加,则有可能产生无法将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事态。或者,在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小的情况下,USB存储装置47的每单位存储区域的写入次数、读出次数增加,招致USB存储装置47的故障的可能性变高。于是,本实施方式的MFP1仅在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为规定存储容量以上的情况下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因此,在S26的判断中使用的规定存储容量是能够充分存储多个图像数据74的容量、能够充分降低每单位存储区域的写入的频度的容量,例如是8Gb。
在S26中,CPU12若判断为存储容量为规定存储容量以上(S26:是),则执行S27。另外,CPU12若判断为存储容量小于规定存储容量(S26:否),则显示容量不足的错误画面(S28)。如图10所示,CPU12将包括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少、希望使用规定存储容量(例如,8GB)以上的USB存储装置47的意思的消息101和关闭按钮102的错误画面103显示于触摸面板21。由此,能够使用户认识到USB存储装置47的容量不足。CPU12若检测到错误画面103的关闭按钮102的按下,则将错误画面103从触摸面板21消除,结束图5~图7所示的处理。
另外,在S27中,CPU12执行USB存储装置47的初始化。CPU12例如在能够检测USB存储装置47的数据格式的情况下,删除USB存储装置47内的全部数据。另外,CPU12在USB存储装置47的数据格式无法检测的情况下,通过将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区域格式化成能够存储图像数据74的形式来删除数据。
接着,CPU12将表示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寄存值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S29)。由此,MFP1成为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的状态。接着,CPU12执行共用密钥78的生成(S30)。如上所述,该共用密钥78用于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的加密及解密。CPU12例如通过执行程序31中包含的规定的程序来起动生成随机数的随机数生成模块和生成共用密钥78的密钥生成模块。密钥生成模块使用由随机数生成模块生成的随机数和用于生成共用密钥78的函数来生成共用密钥78。因此,本实施方式的MFP1在每次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时新生成用于加密的共用密钥78。CPU12将生成的共用密钥78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结束图5~图7所示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将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加密的方式、处理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另外,CPU12也可以将图像数据74等不加密而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例如,CPU12也可以对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设定密码来提高安全性,并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
(4-2.无效化处理)
接着,对图7所示的处理进行说明。CPU12若检测到图3所示的设定画面81的关闭按钮83的按下(S11:否),则执行图7的S31以后的处理。在S31中,CPU12判断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中的USB端口即在图5的S13中设定出的USB端口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CPU12若检测到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则作出肯定判断(S31:是),显示确认将USB存储装置47初始化的确认画面(S32)。
如图11所示,CPU12将包括将USB存储装置47内的数据全部删除并将功能无效化的意思的消息105、OK按钮106及取消按钮107的确认画面109显示于触摸面板21(S32)。接着,CPU12判断在S32中显示的确认画面109的OK按钮106是否被按下(S33)。CPU12若检测到OK按钮106被按下,则在S33中作出肯定判断(S33:是),将USB存储装置47内的包括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的全部数据删除而初始化(S34)。CPU12将表示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寄存值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S35)。由此,MFP1成为特定存储功能被无效化的状态。CPU12结束图5~图7所示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CPU12在S34中也可以仅删除USB存储装置47内的数据中的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另外,CPU12在特定存储功能的无效化时,也可以不将USB存储装置47内的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删除而使其向RAM13移动。并且,CPU12也可以将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在无效化后作为图像数据73、一览数据76来处理,执行打印等。
另外,在S31中,CPU12若检测到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S31:否),则将确认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21(S36)。如图12所示,CPU12将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的意思的消息111显示于确认画面113。另外,CPU12将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后即使再次连接USB存储装置47并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也无法打印的意思显示于消息111。这是因为,本实施方式的MFP1在特定存储功能的每次有效化时新生成用于解密的共用密钥78(参照图6的S30)。另外,CPU12将确认是否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意思也显示于消息111。另外,CPU12将OK按钮115和取消按钮116显示于确认画面113。CPU12当执行S36后,执行S33。
在S33中,CPU12判断在S36中显示的确认画面113的OK按钮115是否被按下(S33)。CPU12若检测到OK按钮115被按下则作出肯定判断(S33:是)。在该情况下,由于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所以CPU12在S34中不执行数据的初始化处理,在S35中执行标志值的设定。另一方面,CPU12若检测到确认画面113的取消按钮116被按下(S33:否),则结束图5~7所示的处理。这样,CPU12执行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或无效化。
(5.接收处理)
接着,对蓄积打印功能及特定存储功能中的打印任务61的接收处理进行说明。图14示出了接收到成为蓄积打印的对象的打印任务61的情况下的接收处理的流程。在此所说的成为蓄积打印的对象的打印任务61是在从PC53接收于网络接口24的情况下与在接收后执行打印的通常的打印任务不同,在上述的蓄积打印功能、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时向RAM13、USB存储装置47暂时蓄积的打印任务61。更具体而言,是图1所示的设定了任务名63、用户名65的打印任务61,是用户名65登记于认证DB33的打印任务61。MFP1例如当蓄积打印功能被有效化时,开始图14所示的接收处理。
首先,在图14的S41中,CPU12判断是否经由网络接口24而接收到成为蓄积打印的对象的打印任务61。CPU12在直到接收到打印任务61为止的期间(S41:否),反复执行S41的判断处理。CPU12当接收到成为蓄积打印的对象的打印任务61时(S41:是),判断特定存储功能是否是有效化(S43)。
如上所述,CPU12根据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无效的切换而将表示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无效的标志值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CPU12在S43中能够基于存储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15的标志值来判断特定存储功能是有效还是无效。CPU12若判断为特定存储功能无效(S43:否),则利用图像处理电路14执行RIP处理(S45)。
图像处理电路14例如将打印任务61中包含的PDL数据光栅化而生成光栅数据即图像数据73(S45)。CPU12更新RAM13的一览数据76(S47)。CPU12基于对在S41中检测到接收的打印任务61设定的任务名63、用户名65(参照图1)、接收日期时刻等,将新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的信息向一览数据76追加(S47)。
接着,CPU12将生成的图像数据73向RAM13存储(S49)。此时,CPU12也可以将图像数据73压缩而削减数据量后向RAM13存储。CPU12当执行S49后,结束图14所示的接收处理。由此,在蓄积打印功能是有效状态且特定存储功能是无效状态时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的信息向一览数据76追加,图像数据73向RAM13蓄积。
另一方面,CPU12若在S43中判断为特定存储功能有效(S43:是),则判断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S51)。CPU12判断在图5的S11中选择出的USB端口(前侧USB端口45或后侧USB端口46)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
CPU12若判断为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S51:是),则与S45同样,将打印任务61中包含的PDL数据光栅化而生成图像数据74(S52)。CPU12将光栅化的图像数据74压缩后,将压缩的图像数据74加密(S53)。CPU12使用在图6的S30中生成的共用密钥78即在本次的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化时新生成的共用密钥78来加密图像数据74。CPU12将加密后的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S54)。
接着,CPU12从USB存储装置47将一览数据77读出并解密(S55)。CPU12例如将一览数据77向RAM13读出,使用共用密钥78来将一览数据77解密。CPU12与S47同样,将在S41中检测到接收的打印任务61的信息(任务名63等)向解密后的一览数据77追加,更新一览数据77(S56)。CPU12将更新后的一览数据77利用共用密钥78再次加密,将加密后的一览数据77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S57)。由此,新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的信息向一览数据77追加,新的图像数据73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CPU12当执行S57后,结束图14所示的接收处理。需要说明的是,CPU12也可以通过将一览数据77压缩并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来削减数据量。
另外,CPU12若在S51中判断为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S51:否),则显示表示USB存储装置47未连接的错误画面(S59)。如图13所示,CPU12将包括由于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所以无法蓄积打印任务的意思的消息117的错误画面119显示于触摸面板21。CPU12例如在直到错误画面119的关闭按钮121被触摸操作为止的期间,将错误画面119显示于触摸面板21。由此,能够使用户认识到由于USB存储装置47未连接所以打印任务61无法蓄积,能够使其实施连接USB存储装置47等合适的应对。CPU12当执行S59后,结束图14所示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CPU12在S59中也可以将预定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打印任务61废弃,还可以向RAM13蓄积并受理用户的指示。另外,CPU12也可以将错误画面119向打印任务61的发送源的PC53显示。例如,CPU12也可以与PC53的打印机驱动器通信而在PC53的画面上显示错误画面119。
(6.蓄积打印处理)
接着,对蓄积印处理进行说明。图15示出了蓄积打印的处理的流程。MFP1例如当蓄积打印功能被有效化时,开始图15所示的蓄积打印处理。首先,在图15的S61中,CPU12判断是否开始蓄积打印的处理。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MFP1将基于触摸面板21的登录认证的成功作为触发器而开始蓄积打印。因而,CPU12例如若基于触摸面板21的操作而进行登录操作且判断为登录认证成功,则在S61中作出肯定判断(S61:是),执行S63以后的处理。另外,CPU12在直到判断为登录认证成功为止的期间(S61:否),反复执行S61的判断处理。需要说明的是,S61的判断条件不限于登录认证的成功条件。例如,CPU12也可以基于对触摸面板21的规定的操作(打印任务61的选择等)而判断是否执行S63以后的处理。
接着,在S63中,CPU12判断特定存储功能是否有效。CPU12与图14的S43同样,基于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5的标志值来判断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无效(S63)。CPU12若判断为特定存储功能无效(S63:否),则将一览数据76(参照图1)从RAM13读出(S65)。如上所述,CPU12在蓄积打印功能是有效状态且特定存储功能是无效状态的情况下,将一览数据76不加密而向RAM13存储。因而,CPU12不需要在S65中读出的一览数据76的解密处理,所以能够缩短读出所涉及的处理时间。CPU12当执行S65后,执行S67。
另一方面,CPU12若在S63中判断为特定存储功能有效(S63:是),则判断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S69)。CPU12判断在图5的S11中选择出的(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设定的)USB端口(前侧USB端口45或后侧USB端口46)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
CPU12若判定为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S69:是),则将一览数据77(参照图1)从USB存储装置47读出(S71)。在特定存储功能有效的情况下,CPU12将一览数据77加密并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因而,CPU12将在S71中从USB存储装置47读出的一览数据77解密。CPU12例如将一览数据77从USB存储装置47向RAM13读出,使用在图6的S30中生成的共用密钥78来执行解密。CPU12将解密后的一览数据77向RAM13展开(S73),在展开后执行S67。
另外,CPU12若在S69中判断为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S69:否),则显示错误画面(S75)。如图16所示,CPU12将包括由于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所以无法将图像数据74从USB存储装置47读出的意思的消息123的错误画面125显示于触摸面板21。CPU12例如直到错误画面125的关闭按钮127被触摸操作为止,将错误画面125显示于触摸面板21。由此,能够使用户认识到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能够使其实施连接USB存储装置47等合适的应对。CPU12当执行S75后,结束图15所示的蓄积打印处理。
另外,CPU12在S67中判断在一览数据(在执行了S65的情况下是一览数据76,在执行了S73的情况下是一览数据77)内是否存在与在S61中检测到登录的用户即当前的登录用户的用户名建立了关联的打印任务61(任务名的记录)。CPU12若判断为与登录用户的用户名建立了关联的打印任务61不存在于一览数据76、77(S67:否),则结束图15所示的处理。在该情况下,未蓄积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是打印对象的打印任务61不存在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S67中,CPU12若判断为在一览数据76、77内存在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S67:是),则与S63同样,判断特定存储功能是否是有效化(S77)。CPU12若判断为特定存储功能无效(S77:否),则选择一览数据76内的打印任务61中的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将与该打印任务61对应的图像数据73从RAM13读出。该图像数据73是未加密的数据。CPU12基于图像数据73,利用打印部16来执行打印(S79)。
接着,CPU12删除S79的打印所涉及的数据(S81)。CPU12例如将执行了打印的图像数据73、在打印处理中产生的临时数据从RAM13删除(S81)。CPU12将执行了打印的打印任务61的信息(记录)从一览数据76删除,更新一览数据76(S8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2每当在S79中执行打印时执行S81的删除处理、S83的更新处理,但也可以不执行。例如,CPU12也可以将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全部打印后,将执行的打印任务61的图像数据73集中删除,更新一览数据76。
CPU12执行S83后,再次执行S67,判断在更新后的一览数据76内是否存在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即蓄积打印还未完成的其他打印任务61。CPU12在残留有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的期间(S67:是),执行S77以后而执行打印处理和一览数据76的更新。另外,CPU12当将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全部蓄积打印后(S67:否),结束图15所示的蓄积打印处理。
另外,CPU12若在S77中判断为特定存储功能有效(S77:是),则选择一览数据77内的打印任务61中的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将与该打印任务61对应的图像数据74从USB存储装置47读出(S85)。由于图像数据74被加密,所以CPU12将读出的图像数据74解密(S85),基于解密后的图像数据74来执行打印(S79)。CPU12与特定存储功能无效的情况同样,删除在S79中打印的图像数据74等(S81),更新一览数据77后(S83),执行S67的判断处理。CPU12直到在一览数据77内不再存在登录用户的打印任务61为止反复执行S77~S85的处理。
(7.蓄积打印以外的功能执行时的处理)
接着,对在蓄积打印以外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图像数据的处理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在蓄积打印以外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图像数据的处理的一例,对Scan toUSB功能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9示出了Scan to USB功能的处理的流程。MFP1例如当在触摸面板21中显示了用于执行Scan to USB功能的开始按钮时,开始图19所示的Scan to USB功能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蓄积打印以外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图像数据的功能,除了Scan to USB功能之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将经由FAX接口18而接收到的FAX数据(图像数据的一例)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也与以下的Scan to USB功能同样,一边确认USB存储装置47的连接一边将FAX数据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
首先,在图19的S91中,CPU12判断显示于触摸面板21的Scan to USB功能的开始按钮(图示省略)是否被按下。CPU12在直到开始按钮被按下为止的期间(S91:否),反复执行S91的判断处理。
CPU12当检测到开始按钮的按下时(S91:是),则判断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S93)。CPU12在前侧USB端口45及后侧USB端口46中的至少一方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的情况下,在S93中作出肯定判断(S93:是)。另外,CPU12在前侧USB端口45及后侧USB端口46双方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的情况下,在S93中作出否定判断(S93:否)。
CPU12若在S93中作出否定判断(S93:否),则显示错误画面(S95)。在该情况下,在MFP1成为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的状态。如图17所示,CPU12将包括未连接能够以Scan toUSB功能使用的USB存储装置47的意思的消息129的错误画面131显示于触摸面板21。CPU12例如直到错误画面131的关闭按钮135被触摸操作为止,将错误画面131显示于触摸面板21。由此,能够向用户催促USB存储装置47的连接。CPU12当执行S95后,结束图19所示的处理。
另一方面,CPU12若在S93中作出肯定判断(S93:是),则判断特定存储功能是否有效(S97)。CPU12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5的标志值来判断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无效,在有效的情况下(S97:是),执行S99,在无效的情况下(S97:否),执行S101。
在S101中,CPU12判断是否连接有多个USB存储装置47。本实施方式的MFP1具有前侧USB端口45和后侧USB端口46这2个USB端口。因而,在特定存储功能无效的情况下,能够将2个USB端口以Scan to USB功能使用。于是,在S101中,CPU12判断2个USB端口双方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
CPU12若检测到2个USB端口双方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S101:是),则显示用于选择USB端口的选择画面(S103)。如图18所示,CPU12将包括催促连接有存储以Scan to USB功能生成的扫描数据的USB存储装置47的USB端口的选择的消息137、选择前侧USB端口45的选择按钮139及选择后侧USB端口46的选择按钮141的选择画面143显示于触摸面板21。CPU12若在选择画面143中检测到任一选择按钮139、141的按下,则将与按下的选择按钮139、141对应的USB端口设定为以Scan to USB功能使用的端口(S105)。
接着,CPU12使用连接于在S105中设定的USB端口的USB存储装置47来执行Scan toUSB功能(S107)。CPU12执行基于图像读取部17的原稿的读取,将生成的扫描数据向连接于在S105中设定的USB端口的USB存储装置47存储。CPU12将扫描数据不加密而存储。这是因为,在利用PC53等确认扫描数据时,若加密则无法确认。CPU12当执行S107的处理后,结束图19所示的Scan to USB功能处理。
另一方面,CPU12若在S101中检测到2个USB端口中的仅一方的USB端口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S101:否),则执行S109。在该情况下,成为前侧USB端口45或后侧USB端口46的一方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的状态。CPU12将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的USB端口设定为以Scanto USB功能使用的USB端口(S109)。然后,CPU12使用该USB端口及USB存储装置47来执行Scan to USB功能(S107)。
另外,在S99中,CPU12判断是否存在能够以Scan to USB功能使用的USB端口。在执行S99的情况下,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另外,本实施方式的MFP1由于仅具备2个USB端口(前侧USB端口45及后侧USB端口46),所以若将一方的USB端口用作特定存储功能的专用端口,则能够以其他功能(Scan to USB功能等)使用的USB端口成为仅剩下的1个USB端口。因而,CPU12通过在S99中判断剩下的USB端口是否连接有能够存储扫描数据的USB存储装置47,能够判断是否存在能够以Scan to USB功能使用的USB端口。在此所说的能够存储扫描数据的USB存储装置47不是键盘等存储装置以外的连接设备,且是具有能够存储扫描数据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装置。
CPU12若在S99中检测到剩下的USB端口连接有能够存储扫描数据的USB存储装置47,则作出肯定判断(S99:是)。另外,CPU12在未连接USB存储装置47的情况、连接有键盘等存储装置以外的连接设备的情况下,作出否定判断(S99:否)。CPU12若在S99中作出肯定判断(S99:是),则将能够使用的USB端口即上述的剩下的USB端口设定为以Scan to USB功能使用的USB端口(S109)。CPU12执行Scan to USB功能(S107)。
另一方面,CPU12在S99中作出了否定判断的情况下(S99:否),显示错误画面131(参照图17)(S95)。这样,CPU12能够执行特定存储功能的设定,并根据USB存储装置47的连接状态而执行Scan to USB功能。
顺便一提,MFP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CPU12是控制部的一例。RAM13是存储部的一例。打印部16是图像形成部的一例。触摸面板21是认证信息受理部的一例。网络接口24是第一接口的一例。前侧USBIF26、后侧USBIF27、前侧USB端口45、后侧USB端口46是第二接口的一例。USB存储装置47是可移动存储装置的一例。打印任务61是图像形成任务的一例。图像数据73、图像数据74是图像形成数据的一例。
(8.效果)
以上,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1)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CPU12执行:S11的处理(受理处理的一例),受理将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4的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或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S29的处理(有效化处理的一例),根据在S11的处理中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S11:是)而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S35的处理(无效化处理的一例),根据在S11的处理中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S11:否)而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S54的处理(第一存储处理的一例),若在通过S29的处理而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打印任务61(S43:是),则将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S85、S79的处理(第一图像形成处理的一例),基于通过S54的处理而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74,利用打印部16来形成图像;S49的处理(第二存储处理的一例),若在通过S35的处理而特定存储功能被无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打印任务61(S43:否),则将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3向RAM13存储;及S79的处理(第二图像形成处理的一例),基于通过S49的处理而存储于RAM13的图像数据73,利用打印部16来形成图像。
由此,CPU12在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有效化后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CPU12基于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利用打印部16来执行图像形成。另一方面,CPU12在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无效化后接收到的打印任务61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3向设置于MFP1的RAM13存储。因而,用户通过进行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或无效化的操作,能够切换是否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图像数据74。
(2)另外,MFP1具备受理认证信息的触摸面板21。CPU12基于通过利用触摸面板21受理到的认证信息(用户名、密码)而认证成功(S61:是),执行S85、S79的处理。由此,CPU12将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蓄积,之后执行基于触摸面板21的认证。CPU12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执行基于蓄积的图像数据74的图像形成。由此,能够抑制形成了图像的打印物等向委托了图像形成的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交付。
(3)另外,CPU12执行S21的处理(第一删除处理的一例):在通过S49的处理而将图像数据73存储于RAM13的状态下通过S11的处理而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情况下(S11:是,S15:是),将存储于RAM13的图像数据73删除。
由此,若在S79的打印处理未完成的图像数据73存储于RAM13的状态下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则CPU12将图像数据73从RAM13删除。由于将RAM13内的图像数据73删除,所以CPU12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后无需管理RAM13内的图像数据,成为仅管理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即可的状态。因而,能够减轻图像数据73、74的管理所涉及的处理负担。
(4)另外,CPU12执行S27的处理(第二删除处理的一例):在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情况下(S11:是),将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数据删除。由此,通过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并将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前将USB存储装置47内的数据预先删除,能够确保存储图像数据74的存储区域。
(5)另外,CPU12执行S34的处理(第三删除处理的一例):在通过S54的处理而将图像数据74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状态下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情况下(S11:否),将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74删除。由此,若在S79的打印处理未完成的图像数据74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状态下特定存储功能被无效化,则CPU12将图像数据74从USB存储装置47删除。由于将USB存储装置47内的图像数据74删除,所以CPU12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后,无需管理USB存储装置47内的图像数据74,成为仅管理向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73即可的状态。因而,能够减轻图像数据73、74的管理所涉及的处理负担。
(6)另外,CPU12在S54的处理中将图像数据74加密而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在S49的处理中将图像数据73不加密而向RAM13存储。由此,通过将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加密,假设即使在USB存储装置47从MFP1拆卸后丢失的情况下等,也能够使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74的解读变得困难。即,能够提高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74的安全性。另外,通过不将向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73加密,能够减轻相对于RAM13的图像数据73的写入处理及来自RAM13的图像数据73的读出处理的处理负荷。
(7)另外,CPU12根据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S11:是)而在S54的处理中新生成用于图像数据74的加密的共用密钥78(加密密钥的一例)(S30)。由此,CPU12响应于受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而新生成用于加密的共用密钥78。由此,与持续使用同一加密密钥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加密后的图像数据74的解读变得困难,防止信息的泄露。
(8)另外,CPU12执行:S26的处理(存储容量判断处理的一例),在受理了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情况下(S11:是),判断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是否为规定存储容量以上;及S28的处理(报告处理的一例),在S26的处理的结果是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小于规定存储容量的情况下(S26:否),不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而报告错误。
在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小的情况下,若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的数据量增加,则有可能产生无法将图像数据74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事态。或者,在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小的情况下,USB存储装置47的每单位存储区域的写入次数、读出次数增加,招致USB存储装置47的故障的可能性变高。于是,CPU12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前,判断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是否为规定存储容量以上,在小于规定存储容量的情况下,不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而报告错误。由此,能够使用户认识到没有足以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存储容量,能够催促更换USB存储装置47等合适的应对。
(9)另外,作为第二接口,也可以采用通过依照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通信来进行图像数据74的通信的USB接口。由此,能够将USB存储器、USB连接的硬盘等一般广泛使用的可移动存储装置用作图像数据74的存储装置。
(10)另外,作为图像形成部,也可以采用基于图像数据73、74来打印图像的打印部16。由此,能够构成将打印所涉及的图像数据73、74的存储地根据特定存储功能的有效或无效的操作而变更的图像形成装置。
(9.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各种改良、变更。
例如,向存储部、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的图像形成任务不限于打印任务61,也可以是指示扫描功能的执行的扫描任务、指示FAX功能的执行的FAX任务等。
另外,开始S85、S79的第一图像形成处理的执行的条件不限于登录认证的成功。CPU12例如也可以基于触摸面板21的特定的按钮被触摸而执行S85、S79,打印蓄积于USB存储装置47的图像数据74。
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登录认证的认证方法不限于使用密码的方法。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与认证卡的无线通信的认证方法、指纹等生物认证的方法。另外,例如,MFP1也可以基于从便携终端接收到的数据来判断是否允许登录。用户也可以利用便携终端输入用户名、密码并向MFP1发送从而进行登录操作。
另外,CPU12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时,删除了RAM13内的图像数据73(S21),但也可以不删除。例如,CPU12也可以使RAM13内的图像数据73向USB存储装置47移动,与图像数据74一起管理。
另外,CPU12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时,删除了USB存储装置47内的数据(S27),但也可以不删除。例如,CPU12也可以在留下了存储于USB存储装置47的数据的状态下,向空闲容量存储图像数据74、一览数据77。或者,CPU12也可以使USB存储装置47的数据向与USB存储装置47不同的场所移动。
另外,CPU12在将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时,删除了USB存储装置47内的图像数据74(S34),但也可以不删除。例如,CPU12也可以使USB存储装置47内的图像数据74向RAM13移动,与图像数据73一起管理。
另外,CPU12也可以将向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73及一览数据76的至少一方加密,也可以不将向USB存储装置47存储的图像数据74及一览数据77的至少一方加密。
另外,CPU12每当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时新生成了共用密钥78(S30),但也可以不新生成而使用同一共用密钥78。或者,CPU12也可以将多个共用密钥78一边在特定存储功能的每次有效化时进行轮换一边使用。
另外,CPU12在USB存储装置47的存储容量小于规定存储容量的情况下,不将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而报告了错误(S28),但也可以无论存储容量如何都将功能有效化。
另外,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部不限于打印部16,也可以是图像读取部17、FAX接口18等其他形成图像的装置。
另外,MFP1也可以是仅具备1个USB端口的结构,还可以是具备3个以上的多个USB端口的结构。在该情况下,CPU12例如也可以在S11的处理中在图3所示的设定画面81上显示能够选择3个以上的多个USB端口的选择按钮,受理USB端口的选择。同样,CPU12例如也可以在S103的处理中在图18所示的选择画面143上显示能够选择3个以上的多个USB端口的选择按钮,受理USB端口的选择。另外,CPU12例如也可以在S99的处理中关于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以外的多个USB端口依次判断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
另外,CPU12也可以设定多个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USB端口。在该情况下,CPU12例如也可以在S22的处理中关于设定成以特定存储功能使用的多个USB端口的全部判断是否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在至少1个连接有USB存储装置47的情况下,作出肯定判断(S22: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控制部,采用了执行规定的程序的CPU12,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控制部利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专用的硬件构成。另外,控制部例如也可以是并用基于软件的处理和基于硬件的处理而进行动作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了作为复合机的MFP1,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仅具有打印功能的打印机装置。
标号说明
1MFP(图像形成装置),12CPU(控制部),13RAM(存储部),21触摸面板(认证信息受理部),16打印部(图像形成部),24网络接口(第一接口),26前侧USBIF(第二接口),27后侧USBIF(第二接口),45前侧USB端口(第二接口),46后侧USB端口(第二接口),47USB存储装置(可移动存储装置),61打印任务(图像形成任务),73、74图像数据(图像形成数据),78共用密钥(加密密钥)。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
存储部;
控制部;
图像形成部;
第一接口,能够接收图像形成任务;及
第二接口,能够连接可移动存储装置,
所述控制部执行:
受理处理,受理将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的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或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
有效化处理,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
无效化处理,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
第一存储处理,若在通过所述有效化处理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
第一图像形成处理,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存储处理而存储于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
第二存储处理,若在通过所述无效化处理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无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存储部存储;及
第二图像形成处理,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存储处理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受理认证信息的认证信息受理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通过利用所述认证信息受理部受理到的认证信息而认证成功,执行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的第一删除处理:在通过所述第二存储处理而将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受理处理而受理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情况下,将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的第二删除处理:在通过所述受理处理而受理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情况下,将存储于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数据删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的第三删除处理:在通过所述第一存储处理而将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存储于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受理处理而受理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情况下,将存储于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删除。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存储处理中,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加密并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
在所述第二存储处理中,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不加密而向所述存储部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而在所述第一存储处理中新生成用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加密的加密密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执行:
存储容量判断处理,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是否为规定存储容量以上;及
报告处理,在所述存储容量判断处理的结果是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小于所述规定存储容量的情况下,不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而报告错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接口是通过依照USB标准的通信来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通信的USB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部是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来打印图像的打印部。
11.一种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存储部;
图像形成部;
第一接口,能够接收图像形成任务;及
第二接口,能够连接可移动存储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包括:
受理工序,受理将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的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或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
有效化工序,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工序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
无效化工序,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工序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
第一存储工序,若在通过所述有效化工序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
第一图像形成工序,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存储工序而存储于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
第二存储工序,若在通过所述无效化工序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无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存储部存储;及
第二图像形成工序,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存储工序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
12.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存储部;
图像形成部;
第一接口,能够接收图像形成任务;及
第二接口,能够连接可移动存储装置,
其中,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受理处理,受理将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的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或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
有效化处理,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有效化;
无效化处理,响应于在所述受理处理中受理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的操作而将所述特定存储功能无效化;
第一存储处理,若在通过所述有效化处理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有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存储;
第一图像形成处理,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存储处理而存储于所述可移动存储装置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
第二存储处理,若在通过所述无效化处理而所述特定存储功能被无效化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形成任务,则将所述图像形成任务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数据向所述存储部存储;及
第二图像形成处理,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存储处理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
CN202010473810.4A 2019-05-31 2020-05-29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120196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2161 2019-05-31
JP2019102161A JP7342426B2 (ja) 2019-05-31 2019-05-31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データの記憶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9697A true CN112019697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6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3810.4A Pending CN112019697A (zh) 2019-05-31 2020-05-29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3028B2 (zh)
JP (1) JP7342426B2 (zh)
CN (1) CN11201969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9956A (ja) * 2004-07-30 2006-02-1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81541A (ja) * 2005-09-12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入出力装置、画像入力装置、画像出力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9059274A (ja) * 2007-09-03 2009-03-19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外部記憶媒体
JP2009070024A (ja) * 2007-09-12 2009-04-02 Panasoni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47050A (zh) * 2010-11-19 2012-07-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复印装置和图像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50009531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stores print data in cache memory,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027836A (zh) * 2015-03-25 2016-10-1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EP3174273A1 (en) * 2015-11-30 2017-05-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int reservation of private print jobs
JP2017205876A (ja) * 2016-05-16 2017-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6888B2 (ja) 1993-03-29 2001-04-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2000099291A (ja) 1998-09-18 2000-04-07 Canon Inc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3136788A (ja) * 2001-11-02 2003-05-14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627723B2 (ja) * 2002-04-26 2005-03-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JP4700943B2 (ja) * 2004-09-06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3832482B2 (ja) 2004-09-29 2006-10-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ジョブ実行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ジョブ実行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082427B2 (ja) 2005-10-14 2008-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08093903A (ja) * 2006-10-10 2008-04-24 Canon Inc 画像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情報処理方法
JP2008130060A (ja) * 2006-11-27 2008-06-05 Oki Data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のインストール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20080158602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Yasuhiro Nakai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392845B2 (ja) * 2007-06-04 2010-01-0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処理装置
JP4450048B2 (ja) * 2007-10-10 2010-04-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60832A (ja) 2008-01-08 2009-07-23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複合機、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4991584B2 (ja) * 2008-01-30 2012-08-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KR101324181B1 (ko) * 2008-09-03 2013-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보안인쇄방법
JP4914477B2 (ja) * 2009-10-28 2012-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10255133A1 (en) * 2010-04-16 2011-10-20 Pablo Dominguez Pastor External storage for imaging devices
JP2014053784A (ja) * 2012-09-07 2014-03-20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スキャンプログラム
KR20140070686A (ko) * 2012-11-08 2014-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화상형성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US9672386B2 (en) * 2014-06-03 2017-06-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gital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and data protection method of external memory
JP6658856B2 (ja) * 2018-12-26 2020-03-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9956A (ja) * 2004-07-30 2006-02-1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81541A (ja) * 2005-09-12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入出力装置、画像入力装置、画像出力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9059274A (ja) * 2007-09-03 2009-03-19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外部記憶媒体
JP2009070024A (ja) * 2007-09-12 2009-04-02 Panasoni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47050A (zh) * 2010-11-19 2012-07-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复印装置和图像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50009531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stores print data in cache memory,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027836A (zh) * 2015-03-25 2016-10-1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EP3174273A1 (en) * 2015-11-30 2017-05-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int reservation of private print jobs
JP2017205876A (ja) * 2016-05-16 2017-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14219A1 (en) 2023-04-13
US11523028B2 (en) 2022-12-06
JP2020196149A (ja) 2020-12-10
US20200382678A1 (en) 2020-12-03
JP7342426B2 (ja)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7024B2 (en) Print controlling system having usage restrictions for print data stored in a print managing server, prin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8335011B2 (en)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box area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US82233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erforming image formation on print data,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plurality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es, print data output method executed 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int data output program product
US857239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39084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job log
US11736651B2 (en) Printer configured to communicate data with device connected thereto
JP20081477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70028559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화상 형성 방법,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정보처리 방법
US839297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JP2006197230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0508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JP54996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認証処理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468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424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データの記憶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20102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storing image forming data in USB memory when a particular storing function is enable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JP5423779B2 (ja) 文書復元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176068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540236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20569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058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428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126109A (ja) 文書復元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6076269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