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35A - 分开式飞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开式飞轮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135A CN1120135A CN95115275A CN95115275A CN1120135A CN 1120135 A CN1120135 A CN 1120135A CN 95115275 A CN95115275 A CN 95115275A CN 95115275 A CN95115275 A CN 95115275A CN 1120135 A CN1120135 A CN 11201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rotating mass
- described flywheel
- vibration damper
- clu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636 eff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9—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characterised by friction-damp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11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characterised by modifications for auxiliary purposes, e.g. provision of a timing mark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2013/581—Securing means for transportation or shipp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16D2013/703—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the pressure plate on the flywheel side is combined with a dam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个分开式飞轮装置具有一个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转动质量,一个通过扭转振动阻尼器在上述转动质量上连接的第二转动质量,它相对第一质量能够有限的相对转动,还有一个至少含有一个振动阻尼器的阻尼装置,通过振动阻尼器在预先确定的运行条件下可以在两个转动质量间形成一个摩擦连接。该阻尼装置设有一个传感器装置,通过它在至少一个与预定运行条件对应设置的测量参数出现时就可获知该运行状态,并且,在将一信号发送到一个换向装置去以后,就可借助一个由该换向装置控制的操作装置用一个取决于测量参数值的作用量导致振动阻尼器激活起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个和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一致的分开式飞轮装置。
这样的飞轮装置例如在DE3941251A1中已公开。在第一转动质量和相对其可转动的第二转动质量之间安置一个扭转振动阻尼器,它由一个扭转弹簧和一个摩擦装置构成。此外轴向上在两个转动质量之间安置一个阻尼装置之振动阻尼器,它在预定的转数,最好在内燃机启动过程和断挡过程中经历的与共振转数对应的转数情况下如此受到控制,使一个预定的转矩可以从第一转动质量传递到第二转动质量上。在通过共振转数时,借助振动阻尼器的摩擦作用可以抑制两个转动质量相互间的极端相对转动,并由此避免在两个转动质量间设置的扭转弹簧装置的弹簧卡住和进而可能导致的损坏。通过振动阻尼器在两个转动质量间施加的摩擦转矩,按照上述公开说明书是可以任意选定的,其中,一方面通过选择一个对振动阻尼器施加作用的轴向弹簧,另一方面通过在摩擦离合器之壳体上施加的分离作用力就可以实现转矩的调节。
一旦用于振动阻尼器的轴向弹簧安装在摩擦离合器内时,一个可能的用于振动阻尼器的调节特性就丧失了。因为,该分离力用膜片弹簧确定时,上述分离力是为了分离作用而施加在一个挤压装置如一个膜片弹簧上的负载;因此,该分离力总是以不变的强度作用在摩擦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上以便使其在朝轴向弹簧的方向上移动。
在前面公开的飞轮装置中涉及一个所谓的“干式”实施方案。与此相反,DE4128868A1表明一个分开式飞轮装置,其中,一个在两个转动质量间设置的、在圆周方向作用的扭转振动阻尼器安置在一个用粘性介质充填的密封腔内,同时,通过粘性介质可以实现一个与速度成比例的、针对两个转动质量之间相对转动的阻尼作用。依此为条件,在圆周区域内可以应用一个具有极长行程的扭转弹簧。通过这样一个扭转弹簧,就可以允许飞轮的共振频率如此接近一个驱动装置如一个内燃机的起动转数,以致在经过共振频率时例如在启动过程中,由驱动装置产生的能量是很小的,也不致引起对飞轮的损坏。一旦在启动过程中这个极低的共振频率被通过了,由于它明显低于空转转速,所以在驱动装置的其他运行状态中就不会再碰到共振频率了。因此,一个带有粘性介质腔时飞轮装置就不是绝对地需要一个在两个转动质量间起作用的附加振动阻尼器了。而且,由于腔室的存在,该飞轮装置就明显大于先前提及的“干式”实施方案,并且,尤其是必需采用的密封腔室的措施,导致飞轮装置明显昂贵了。
为了对扭转振动起阻尼减缓作用,公知的结构解决方案是,一个摩擦离合器和一个通过自动离合器的调节驱动装置使接合或分离装置定位的装置相组合设置。这样的装置例如在DE3624755A1中作了描述和说明。该调节驱动装置是如此调节的,即,例如引起噪声的扭转振动通过一个在离合器盘之摩擦垫片和对应的离合器元件之间的预定的打滑作用被阻尼减缓。
这种摩擦离合器的运行方式的缺陷是,使振动阻尼器以打滑方式工作的运行区域是相当大的。因为这个运行区域还包括了高转矩负载区域,所以导致一个高的垫片磨损和一个由于这种运行方式导致的强烈的热荷传播。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个飞轮装置,它能以较小的结构设置空间和低廉的结构成本以及较少的能量消耗实现一个阻尼装置的振动阻尼器运行,同时在共振转数下运行时也不会有损坏的危险。
这一任务是通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或11特征部分的方案解决的。借助带有振动阻尼器的飞轮装置,就可以省掉一个至少部分用粘性介质充填的油脂腔,其中,根据该振动阻尼器的接通性能,如果需要,该振动阻尼器还可以如此运行,即可以产生一个与速度成比例的阻尼作用,这可与通过粘性介质在油脂腔中可实现的阻尼作用相比拟。此外,该共振转数由于有附加的阻尼装置可以是相当高的,所以就可以放弃一个具有很小弹簧刚度的扭转弹簧。由于这种扭转弹簧通常安置在转动质量的径向的圆周区域内且由于其只在圆周方向上有明显的长度要求,所以可实现一个明显紧凑的飞轮装置。同时,在应用振动阻尼器情况下,转动质量的圆周区域就可保持自由空间以用于其他的飞轮装置构件例如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摩擦垫片。通过这种振动阻尼器、就非常有利于使分开式飞轮装置实现一个紧凑的和廉价的结构方案。
根据权利要求,该阻尼装置具有一个传感器装置,通过它,在出现至少一个与预定的运行条件对应的测量参数时,可将这个运行条件获得。并且在将一个信号发送到一个换向装置上以后,借助一个被该换向装置控制的操作装置以一个和测量参数值相关的作用量启动该振动阻尼器。这样可确保由阻尼装置施加在两个转动质量之间的摩擦作用总是刚好保持在一定程度,一方面使从驱动装置导入的扭转振动被有效地阻尼减弱并由此减小共振频率的振幅;另一方面还可避免一个过大的阻尼,过大的阻尼会使该阻尼装置消耗过多的能量。如果两个转动质量通过摩擦连接装置过强地连接起来,那么分开飞轮装置中有益的阻尼特性的至少一部分将由于扭转振动而消失。
上述,一个分开式飞轮装置的有益的阻尼特性是以两个转动质量相对转动,使两者之间接入的扭转振动阻尼器的弹簧发生变形为基础的。在通过一个共振频率时存在的危险是,这两个转动质量总是以相反的方向继续偏移并最终停止,上述扭转振阻尼器的弹簧会被卡住,或者在弹簧间配置滑靴件的情况下,它们相互靠置。按照权利要求2的优选方案,共振区的通过可以这样测定,即借助传感器装置来确定转动质量的相对速度,以便监视这些转动质量是否超过了一个预定的相对加速度。如果属于超过的情况,则引起一个信号发送到一个换向装置上,这样该振动阻尼器就可通过操作装置加以调节,并且最好调节量与所需精确一致,以便将两个转动质量导回到一个允许的相对加速度上。已经证明按照权利要求3的传感器装置是有利的,它能够借助对标记的监视检测到两个转动质量的转动速度,并发生一个对应的信号。这同样也适用于权利要求4至6,按照它们,相应的信号发送工作是依据驱动装置或飞轮装置的转数、或者依据一个对摩擦离合器的挤压装置有影响的构件(如离合器踏板,一个自动离合器的或一个接合或分离装置的调节驱动装置)之位置来进行的。为了正确地评估不同的信号,权利要求7的换向装置设置了换向元件,该换向元件可以计算一个和信号对应设置的给定参数、或者从一个储存着与多个信号分别对应设置的给定参数的储存器中选用相关的给定参数,并且应用这些计算值或读出值以调节该操作装置。
如已经简单提及的,为检测两个转动质量间相对速度还可以设置用以检测驱动装置的转数或该飞轮装置之转数的传感器装置,因为相应的可能出现共振的转数区域是公知的。已经证明在驱动装置启动时的启动转数和空转转数之间的转数区域是特别关键的。虽然从驱动装置一侧可以导入稍微高于启动转数、产生对于飞轮装置有危险的扭转振动,但是,这种扭转振动的能量对于破坏飞轮装置是不够的。在转数有进一步提高但仍明显低于空转数的情况下,该扭转振动拥有的能量值,才可能通过共振而导致飞轮装置的损坏。基于这种认识该振动阻尼器虽然可以在启动过程开始就已经接通,但是首先还是缓和的作用。在通过公知的危险频率情况下,将振动阻尼器完全地接入工作是有优点的。
根据摩擦离合器的运行状态来控制操作装置,飞轮装置设有传感器装置以进行上述控制,该飞轮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该传感器装置直接检测到挤压装置的变形状态,或者通过检测一个对挤压装置的变形状态有影响作用的构件的位置,间接地检测其变形状态。举例来说,通过下踏离合器踏板的扩大的踏板行程,或者通过相应地控制自动离合器的调节驱动装置,使上述在“正常的”接合或分离行程邻近的附加行程被用完,随后这一情况通过传感器装置可被获知。只要该用于振动阻尼器的操作装置被离合器踏板启动(松开)或者可被自动离合器的调节驱动装置控制,那么在通过传感器装置将一个信号发出以后,该换向装置就会动作以便激活一个用于振动阻尼器的并和操作装置对应设置的直接驱动装置。
依据传感器装置发生的信号换向装置可以控制操作装置。在权利要求1的操作装置中,如前面已述,可以涉及一个直接驱动装置。它可直接对阻尼装置的振动阻尼器施加作用,但是它也可以如权利要求8那样作为一个自动离合器系统的调节驱动装置起作用。借助这个直接驱动装置并通过该分离装置及由其加载的摩擦离合器之挤压装置,就可调节该振动阻尼器。前述的挤压装置例如可以涉及一个膜片盘,它通过接合装置施加作用可传递接合过程所需的挤压力。但是该挤压装置同样可以用一个膜片弹簧构成,它可以依据其本身的预应力产生挤压力并通过一个分离装置使其如此变形,以便摩擦离合器的挤压板上载荷减小。
当该操作装置是通过一个自动离合器系统的调节驱动装置实现运行时,按照权利要求9的一种运行方式是有优点的。因为,通过“正常的”接合或分离装置调节行程,该摩擦离合器就可以接合或分开,同时,通过一个在此调节行程上连接的附加行程。该接合或分离装置在调节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运动通过该附加行程,由此,该振动阻尼器就可以接通,其中,例如按照权利要求10,该挤压装置就走过一个与接合或分离运动相反的附加的偏移行程。根据该接合或分离装置是否位于其原来调节行程的接合或分离侧,该振动阻尼器在接合或分离过程之前或以后被操作。
权利要求11给出了一个飞轮装置,其中,阻尼装置的振动阻尼器是通过分离装置激活起动的。与权利要求1限定的实施方式之不同在于,不必设置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测量参数的传感器装置,该测量参数与导致飞轮装置损害危险的运行条件相对应。在权利要求11的飞轮装置中,该操作装置的调节行程、该接合或分离装置的调节行程、以及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与接合或分离装置的调节行程相对的、挤压装置的调节行程可以容易地扩展,形成前述的附加行程。因此仅仅利用该摩擦离合器的挤压装置就可以操纵振动阻尼器。因此就形成一个特别简单的阻尼装置,通过它,该扭转振动就可以在通过共振频率时完全有效地被抑制住。通过将附加行程配置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为接合或分离过程必需的那侧调节行程上,该振动阻尼器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之前被激活起动。与此相反,按照权利要求14,将附加行程移到该接合或分离行程的另一端侧,则振动阻尼器在进入接合状态以后才被接通作用。
当操作装置、接合或分离装置、或挤压装置的附加行程位于的接合或分离过程所需的调节行程之外时,就不必强制地在每个接合或分离过程中使振动阻尼器接通作用。而只是在确定需要时才激活这个振动阻尼器。基中,按照权利要求15,当采用一个自动离合器系统调节驱动时,该操作元件仅仅在驱动装置启动或者断挡时才分别激活该振动阻尼器一次。比较而言,按照权利要求16的接合或分离装置可以通过传统的离合器踏板进行操作,其中,该踏板例如有一个附加的行程。在驾驶员使驱动装置启动或其断挡时,相应地操作离合器踏板一次,才会经历附加行程。
在权利要求17中,独立于各种飞轮装置的实施方式,设置了一个优选的振动阻尼器实施方案。
该权利要求18至24表明了本发明阻尼装置的有利实施方案。
按照权利要求25,对于那些通过挤压装置来激活振动阻尼器的实施方案是特别有优点的,此时,该挤压装置借助一个磨损补偿装置一方面保持在一个相对摩擦离合器的壳体为不变的位置上,另一方面,相对这个支承离合器壳体的第二转动质量也保持在不变位置上。这种磨损补偿装置例如在德国专利申请4337613中已公开。
为在转动质量间操作振动阻尼器,按照权利要求26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在为接合或分离过程所设置的调节行程内,控制或调节自动离合器系统的调节驱动装置,以便调节挤压装置,例如一个离合器壳体中的膜片弹簧或一个作用于设在离合器壳体上的膜片盘上的接合装置。上述挤压装置的调节使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片的摩擦表面与相对的摩擦离合器元件按照预定的打滑方式运行,由于有效的摩擦作用,从驱动装置导入的扭转振动就可以阻尼减缓。这样,摩擦离合器之离合器盘/元件的连接就作为第二阻尼装置起作用。这个阻尼装置最好是在高于飞轮装置的共振转数的转数区域内被激活起作用。
如果导入的扭转振动太大,即使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片与相配的摩擦离合器元件间有最大滑动也不能减缓该振动,那么该按权利要求27的调节驱动装置应如此控制以便使挤压板与离合器盘松开,实现转矩传递的中断。这个中断最好设置在一个预定的时间间隔内,此后,能实现一个重新的接合同时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片没有损坏的危险。
下面借助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
图1是一个飞轮装置,其具有一个在分离装置上起作用的操纵装置之调节传动机构和一个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具有一个作为振动阻尼器的推杵;
图2是阻尼装置的放大局部图;
图3是如图2的放大图,但具有一个直接传动机构作为在摩擦离合器壳体上的操纵装置;
图4是如图2的放大图,但具有一个包括摩擦离合器的挤压装置的阻尼装置,该离合器作为振动阻尼器;
图5是如图2的放大图,但具有一个包括凸爪振动阻尼器的阻尼装置;
图6是一个调节器形式的换向装置;
图7是如图6的示意图,但为控制装置。
按照图1的飞轮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摆动质量1,它由一个基本盘2构成,该盘2与一个轮毂3相连接,同时,该轮毂3是可拆卸地固定在一个未描绘的驱动装置例如内燃机的曲轴4上的。该基本盘2在其外边直径的区域上设有一个环件5,它具有一个基本圆筒形的内壁6。在与基本盘2基本平行并与其有轴向间距的位置上安置一个盖板7,它的直径外缘区域与环件5固定连接。在第一摆动质量1上设置一个单构件式启动齿轮8,它与一个未示出的启动器相啮合。全部与轮毂3相连接的构件与内燃机的轴4一起围绕转轴9转动。
在盖板7上环件5的内壁6以及基本盘2的径向外边区域构成一个与转轴9对中的环绕腔10。在这个腔中安置一个扭转弹簧装置12的弹簧元件11,它与一个按普通方式构成的和因此未描绘的摩擦装置构成一个扭转振荡阻尼器13。对弹簧元件11的控制是从第一摆动质量1起通过在基本盘2和盖板7的内侧面上固定的扇形件实现的,该扇形件通过各自的弹簧钵14的中间连接,作用在靠置其上的弹簧元件11上。该腔10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用一种粘性介质所充填。如果该弹簧元件11在本飞轮装置中具有较大的弹簧刚性的话,则腔10不是绝对须用粘性介质充填。
由扭转弹簧装置12承担的转矩传递到一个轮毂盘17上,该盘17对于一个与其用铆钉23固定连接的第二个摆动质量24来说,可作为转矩传递器起作用。该第二摆动质量在连接区域的径向里边安置在一个轴承28(最好是滚柱轴承)上。该轴承是轴向上固定地安置在轮毂3上。该第二摆质量24一方面通过一个凸缘30、另一方面通过该轮毂盘17之径向里边区域而被轴向固定。该第二摆动质量24用于容置一个摩擦离合器32,它具有一个在第二摆动质量24上固定的离合器壳体33,其中张紧一个作为挤压机构34起作用的薄片弹簧35。它用其一个侧面的径向外边部分对一个挤压板37施加作用,该板37和一个两侧用摩擦垫片构成的离合器盘39的一侧摩擦垫片38具有一个共同的摩擦面。该离合器盘39之另外的摩擦垫片38和第二摆动质量24的一个对应设置的区域具有一个共同的摩擦面。该离合器盘39具有一个轮毂40,借此,该盘39抗扭地安置在一个传动装置的从动轴41上。
该膜片弹簧35的径向外边区域用其背离挤压板37的侧面可以靠置在杠杆43的一端部上,该杠杆43在中间区域可回转地安置在离合器壳体33上。这个杠杆的另一端部连接在推杵44的相邻端部上,该推杵44用杆部45贯穿该离合器壳体33和第二摆动质量24,并用一个与杆部45成横向布置的杵头46嵌置在一个位于第一摆动质量1和第二摆动质量24之间的空腔47中。这个推杵44通过一个支承元件48保持在其图2表示的静止位置上,同时,该支承元件48最好由一个弹簧构成,该弹簧卡置在推杵45上的凹槽中。该推杵44与杠杆43共同构成一个属于阻尼装置105的第一振动阻尼器50。
径向上在振动阻尼器50的里边,该膜片弹簧35的一侧面固定在离合器壳体33的鼻部51上,而另一侧面固定在固定环52上。该膜片弹簧35上径向朝里变形的舌部53靠置在一个分离装置55的分离轴承54上。该分离装置与从动轴41对中安置,并具有一个作用在分离轴承54上的活塞56,它可在一个内筒壁57和一个外筒壁58之间密封地导行。该位于两个壁57和58之间的圆(环)腔59与一个压力介质接头60相连接,接头(60)通过一介管道61连接到一个调节驱动装置62上,它例如可以是由DE3706849A1公开的装置。该调节驱动装置是操纵装置101的一部分,其与一个作为控制装置或调节装置起作用的换向装置63相连接。该换向装置按照图7设置为调节装置,除了一个作为换向元件128起作用的调节器110以外,还具有一个与调节器(110)相连接的储存器111。调节器110与调节驱动装置62以及以后要详述的传感器装置120相连接,通过它,可以将关于飞轮装置相应的运行条件的信息输送给调节器110。一条另外的连接通过调节线路180实现,通过它获得的实际值(Ist-Werte)又被输送到调节器110中以便用于必要时的再调节。
为更好地理解这个换向装置首先进一步讨论传感器装置120。它可以例如由一个第一标记121和一个第一转速检测器126来构成,该标记121设置在第一摆动质量1上并在圆周区域和圆周方向上配置,所述第一转速检测器126与上述标记协同作用并监视这个标记121,而且固定在点划线标明的变速箱罩133上。此外,该传感器装置120具有一个第二标记123,它设置在第二摆动质量24上并在圆周区域及圆周方向上配置,还设置一个与该标记123协同作用的第二转速检测器127用于监视这个标记123。同时,该第二检测器127同样固定在变速箱罩133上,而且同样如第一检测器126一样,其内侧是与相应安置的标记121,123相反对置的。这些标记从圆周方向看可以具有亮/暗区以便于光学监视,或者设有霍尔传感器以便电磁监视。还可以想到,应用启动齿轮8的齿结构作为第一标记121。
在扭转振动导入该飞轮装置中的情况下,这两个摆动质量1和24之间实行一个相对运动,它可以通过转速检测器126,127被识别出来,检测到不同的其形式为相对速度的转速。根据这种公知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关系,就能够在解相对速度和测量时间间隔的情况下,获得摆动质量相互间的相对加速度,例如通过换向装置63引起的相对加速度。这种对相对加速度的定量的确定是有重大意义的,因此在过高的加速度情况下,肯定会导致飞轮装置的损坏。
只要驱动装置在共振频率下将扭转振动导入第一摆动质量1中,并引起两个摆动质量1,24相互间的相对加速度有一个提高,那么,这个提高就会继续下去,直到通过该转速检测器126,127检测到一个过高的摆动质量1,24之相对加速度时为止。由此,在传感器装置120上引起一个信号输出,通过它和换向装置63及调节驱动装置62,该分离装置55就如此被推动,即,使振动阻尼器50起作用并进行调节,使两个摆动质量1,24之间的相对加速度减小或甚至消除掉。一旦在通过振动阻尼器50起阻尼作用的情况下,在两个摆动质量1,24之间的相对加速度减小到一个允许的程度,则振动阻尼器50就又不起作用了。这种失效可以根据摆动质量1,24的转数进行确定,因此,在第一摆动质量1的径向外边可以看到一个转数发送器125,与此径向相对,在图1中点划线表示的变速箱罩133上固定有转数检测器124。此处该转数检测器124连接到换向装置63上。至少一个不属于共振频率的转数贮存在已经提及的储存器111中,作为调节换向装置63的参数。
在传感器装置120检测摆动质量1,24的相对加速度时,发生的信号输出到调节器110,其中,每个信号对应设置一个确定的相对加速度。该调节器从储存器111调用这些给定参数,它们与和相对加速度相一致的测量参数对应设置,并且将它们继续送往操纵装置101,其用于调节驱动装置62的运行。通过该装置62,该振动阻尼器50总以一个和摆动质量1,24间的相对加速度对应的摩擦力有效地作用于摆动质量1,24之间。此处补充说明的是,这些输入到储存器111中的给定参数是在前面测量过程中检测到的,然后可以被存储起来。
在放弃标记121,123和转数检测器126,127情况下,仅有由转数检测器124检测到的数值之评估计算也就足够了,而检测到的数值被输入到调节器110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转数发送器125而且转数检测器124都是传感器装置120的构件。该传感器装置120每次接收一个作为测量参数的转数值时,向调节器110发送一个与之相一致的信号。调节器110就从储存器111中调出一个与上述信号相一致的给定参数,按照这些给定参数对该操纵装置101和该调节驱动装置62进行控制,即,在属于共振频率的频率区域内、该振动阻尼器50被激活起作用,同时,它在其余的频率范围内保持不运行。根据给定参数的规定值,该调节器110此时就可以如此控制调节驱动装置62,即在一个共振频率的区域内,该振动阻尼器50总根据邻近的转数对应调节。
当换向装置63是由控制装置构成时,该调节器110可通过一个作为换向元件128的控制装置130来代替,该控制装置的功能基本上与调节器的功能相一致,但是区别在于,由于不设调节线路180该传感器装置120不会发生反馈,这种反馈使振动阻尼器50可以再调节。该控制装置130仅仅能够在传感器装置120传来信号时从储存器111中调出一个与这个信号相对应的给定参数,并且根据这些给定参数相应地控制操纵装置101,以便该振动阻尼器50可以按照一个与这些给定参数相一致的功能运行。
按照换向装置63的预定值,该操纵装置101的调节驱动装置62最好在启动转数和空转转速之间的转数范围内如此控制,即,在管道61中存在的动压流体被挤压到该液压分离装置55的圆筒腔59中。因此,分离装置55的活塞56被迫朝飞轮装置的方向运动,同时,该分离装置轴承54按照图1和2所示向左推动该膜片弹簧35的舌部53。因此,该膜片弹簧35就会围绕离合器壳体33上的回转位置(其由鼻部51和固定环52构成)回转。这样一方面使一个作用在挤压板37上的挤压力下降,另一方面使一个杠杆43围绕其在离合器壳体33上的转轴发生偏转。同时,这个杠杆还在朝第一摆动质量1的方向上推动振动阻尼器50的推杵44,以克服复位元件48的作用,直至推杵44的杵头46在第一摆动质量1上靠置。根据分离装置55的活塞56的调节行程和膜片弹簧35的偏移距离,该推杵44就以较大强度或较小强度被挤压到摆动质量1上,并在其上产生摩擦作用。因此,摆动质量1和24相互间的衰减振动行程就可减少,甚至可实现一个完全的锁闭。同样,膜片弹簧35的偏离行程之作用是,影响先前作用在该挤压板37上的挤压力的减少程度。为此,该膜片弹簧35的偏移行程如此选择,即在离合器盘39的摩擦垫片38和对应设置在第二摆动质量24上以及在挤压板37上的摩擦表面之间主要发生滑动作用,这样,离合器盘39/离合器元件24,37连接起来就可构成第二阻尼装置100。不仅通过在离合器盘39摩擦垫片38和所述离合器元件24,37之间靠置产生的摩擦作用,而且通过推杆44在摆动质量1上产生的摩擦作用,扭转振动就会受到阻尼,而这种扭转振动用一个原先设置的普通构造的摩擦装置是不可能消除的,尤其在通过共振频率的情况下。
一旦扭转振动回降到一个允许的数值以后,传感器120通过换向装置63以一个相反的作用方向控制调节驱动装置62,使得该压力流体可以通过压力介质连接件60从分离装置55的圆筒腔59中放出和流入管道61中。这样,该活塞56就可由膜片弹簧35的舌部53和分离轴承55回推到它的原始位置。因此,杠杆43失去膜片弹簧35的作用力,该推杵44在复位元件48作用下可以推回到其原始位置。同时,由于膜片弹簧35的复位运动,该挤压板37又逐渐加大地加载,一旦该膜片弹簧35回到其原始位置时,弹簧35以全部的挤压力挤压在摩擦垫片38上,并通过垫片38抵到第二摆动质量24上。
为代替前面描述的作为挤压装置的膜片弹簧35,同样可以想到一个膜片盘。它本身既不能够在挤压板37和离合器盘39的摩擦垫片38之间,又不能在摩擦垫片38和作为对置压板131起作用的第二摆动质量24之间施加必需的表面压力。在应用一个膜片盘作为挤压装置34情况下,则不用分离装置55而使用一个相应设置的和未表示的连接器,其中的压力介质供给为反向的。该连接器在推动膜片盘时是按照图1向左运动的,在脱离时向右运动。该膜片盘的本身张力刚好足够,在连接器作向右运动时,该舌部53保持其上靠置。这样一个膜片盘例如已在德国专利申请4414033中作了描述。
可以理解,在应用一个膜片弹簧35作为挤压装置34与一个分离装置55组合时,在两者移开状态下该振动阻尼器50进入工作位置。与此相反,在应用膜片盘作为挤压装置34与连接器相组合设置时,该振动阻尼器50是在移入状态下被激活发生作用。因此根据在挤压装置34处杠杆比的配置,该振动阻尼器50就可以在推入或离开过程中接通,但是它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之前或之后被激活起作用。对于后种情况,该接合装置或分离装置55应如此设置,即它可以附加地通过一个在其原来调节行程上的附加行程,在该附加行程内,该挤压装置34在推入或移开之前或以后操纵振动阻尼器50。根据这个附加行程设置的原来调节行程之哪一侧端,并结合该接合装置或分离装置55的结构情况以及作为膜片弹簧35或膜片盘的挤压装置的结构情况、便可确定该振动阻尼器50基本上是在一个连接过程之前还是之后投入工作。
如果该操纵装置101不设调节驱动装置62而采用一个离合器踏板,这个踏板可用于沿第一踏板行程运动以实现推入或移开过程,其中,该分离装置55在其调节行程内运动;并通过将踏板行程扩大形成一个附加距离,接合或分离装置55被置于附加行程中。在这附加行程中,该振动阻尼器50被接通。按照这个附加的踏板行程是在朝着驾驶员脚的方向还是从这个驾驶员脚部离开的方向上,该振动阻尼器50在推入之前或之后被激活作用。
与图1和2的配置不同,该操纵装置101还可以具有一个在离合器壳体33上固定的直接驱动装置132,如图3所示,它直接作用在振动阻尼器50之推杵44的杵部45上。按照图1和2的杠杆43此时就可以省去了。对于这种情况,应用带离合器踏板的操纵装置101是有优点的,此时,一个位置发送器135对应于接合装置或分离装置55设置。该位置发送器135如图1所示,设置在接合或分离装置的径向外边,并与位置检测器136配合工作,该检测器136固定在变速箱罩133的径向里边。该位置发送器13S与位置检测器136一起都是传感器装置120的构件。在离合器踏板被下踏超过该原有的用于推入或分离的原有的离合器行程,该离合器踏板就沿着个行程段中运动,其中,分离装置55位于其附加行程内,对此位置发送器135可以显示出来。一旦该传感器装置120通过位置检测器136记录下分离装置或接合装置55处在附加行程内时,则直接驱动装置132就接通启动该振动阻尼器50。离合器踏板在其原来的离合行程中作返回运动时,该传感器装置120的信号显示就为相反的结果,因此,直接驱动装置132就不动作,由此该振动阻尼器50退回到其原始位置上。同样,当换向装置63不来用由位置发送器135和位置检测器136构成的传感器装置120,而采用由一个转数发送器125和转数检测器124构成的传感器装置时,该直接驱动装置132的运行也如上述那样。
接合装置或分离装置55操纵振动阻尼器50,挤压装置34给摩擦离合器32提供一个磨损补偿装置为的是确保,一方面在挤压板37的离合器盘39之间,及另一方面在离合器盘39和对置板131之间的摩擦片38发生磨损时,挤压装置34在离合器壳体33内并相对第二摆动质量24保持不变的位置。这种磨损补偿装置本身是公知的,因此这里不必详细描述。作为例子可参考德国专利申请4337613,其中,描述了这种磨损补偿装置。在飞轮装置的摩擦离合器32上设置一个磨损补偿装置的这种措施还可确保,挤压装置34与摩擦垫片38的磨损状态无关,并总是施加不变的作用力实现接合和分离作用。因此,在应用一个直接驱动装置132或一个调节驱动装置62情况下,对于操作装置101而言,可以调整出最佳的作用力,并且有特别紧凑的结构,同时,在应用离合器踏板作为操作装置101的情况下,其上施加的力是较小的。
在图4中表明另一个飞轮装置,它的振动阻尼器50的结构与上述有所不同。该分离装置55、操作装置101和换向装置63与图1的飞轮装置相应,因此,对它们在图4中不再作描述和相应的说明。
在一个未描述驱动装置之曲轴4上通过一个轮毂3固定一个基本盘2,它在径向外边区域支承一个质量环137,它在其圆周区域上容置一个启动齿轮8,图4右边区域中在其径向外侧抗扭地设置一个元件140,其结构为一个带有径向往里延伸的终端138的覆盖件141。该基本盘2具有一个窗口144,这与一个与之对应设置的盖板142一样。该窗口与一个端毂盘143的相应窗口145对准,该盘143通过滚柱轴承28可转动地安置在第一摆动质量1的轮毂3上,并在径向外边区域中抗扭地容置一个对置板131。该板131与离合器盘39的一个摩擦垫片38处于接触状态,同时,离合器盘39的其他摩擦垫片38靠置在挤压板37上。该离合器盘39本身通过一个齿轮结构147抗扭地安置在一个未示出的传动轴上。该飞轮装置在轮毂盘143和盖板142之间具有一个普通结构的摩擦装置134,它与扭转弹簧12共同是扭转振动阻尼器13的构件。
在挤压板37、摩擦垫片38和对置压力板131之间产生必要的摩擦连接的是一个作为挤压装置34起作用的膜片弹簧35,它以公知方式通过轴项148安置在离合器壳体33上。壳体33用一个朝第一摆动质量1轴向延伸的附件150抗扭地包围住对置压力板131。该离合器壳体33在其径向延伸的区域上具有槽152,通过它,该膜片弹簧35径向延伸的指状凸件154可以卡入。该槽152形状最好与凸件154的轮廓相吻合。当膜片弹簧35之径向往里边延伸的弹簧舌53为了分离作用而在图4中往左边偏移时,则弹簧35围绕轴颈148摆动并因此使挤压板37卸荷。当弹簧舌53以先前所述的方向继续偏移时,并且,分离装置在走过其正常的调节行程后驶入其附加行程中时,则凸件154就靠置在盖件141的终端138上。因为盖件141与第一摆动质量1是抗扭连接,支承膜片弹簧35的离合器壳体33与第二摆动质量24也为抗扭连接,并且该摆动质量24支承着抗压板37、离合器盘39和对置压力板131以及轮毂盘143,所以在膜片弹簧35的凸件154和盖件141的终端138之间就发生摩擦连接。因此,膜片弹簧35的凸件154和盖件141同样都是振动阻尼器50的构件。为消除所说的摩擦作用,只要使分离装置55从它的附加行程中返回到其正常的调节行程中就足够了。
与图4中的飞轮装置相同,在图5之结构中也是首先分离,然后该振动阻尼器50接通工作。该飞轮装置在第一摆动轮1上置有一个基本盘2,它通过轮毂3固定在一个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的曲轴4上。这个基本盘2在径向外边区域中支承着启动齿轮8以一个环件156,该环156具有一个带径向靠置面172的安装件160用于和一个爪部161卡接,该爪部161固定在第二摆动质量24上(以后还要描述)并作为振动阻尼器50的构件起作用。
除了基本盘2,轮毂3和环156外,还有一个轮毂盘158从属于第一摆动质量1,它夹持在两个盖板162和163之间,盖板如轮毂盘158一样分别具有窗口164,165以容纳一个扭转弹簧12的弹簧元件11。该弹簧12在圆周方向看到的一个端部支承在窗口164的一侧边上,而另一端部支承在窗口165的另一侧边上。该盖件162,163是第二摆动质量24的构件,在图5左边的盖件162安置在一个滚柱轴承28上,它置于第一摆动质量1的轮毂3上。同时,该盖件163在其与轮毂盘158之间容量一个摩擦装置166,它由一个盘形弹簧167和一个摩擦件168组装而成。这个摩擦装置以公知方式构成和起作用。
这两个盖板162和163是通过铆钉170而相互固定连接的,其中,该盖板163支承着离合器壳体33。在壳体安置的对置压力板131与挤压板37之间安置一个带摩擦垫片38的离合器盘39。该离合器盘39本身是固定在一个轮毂40上的,轮毂抗扭地安置在一个未示出的传动轴上。
在挤压板37,离合器盘39和对置压力板131之间的挤压力是通过一个作为挤压装置34起作用的膜片弹簧35产生的。该弹簧35于回转地安置在轴颈148上,并可以通过一个未示出但与图1结构相同的分离装置55而分开。该膜片弹簧35之弹簧舌部53的径向里边端部在图5向左偏移,使该挤压板37卸荷。依此,一个轴向弹簧171起作用,它以预先确定的预应力轴向地安置在摆动质量24的盖板163和摩擦离合器32的对置压力板131之间。其中,该轴向弹簧171推动该对置压力板131、离合器盘39和挤压板37朝膜片弹簧35的方向移动。同时,至少一个在对置压力板131上用铆钉182固定的爪部161随着对置压力板131的运动而轴向移动,并且爪部161的自由端部与安装件160的靠置面172构成摩擦连接。该爪部161是作为振动阻尼器50起作用的并以其自由端部从后边卡置到安置件160的靠置面172上。因此该振动阻尼器50被激活起作用。在膜片弹簧35的簧舌部53通过分离装置的返回运动而卸载时,该挤压板37和对置的压力板131在轴向上被加载。于是盖板163和对置压力板131之间的储力器171的预应力提高了,使压力板131被推回其原始位置上。当摩擦离合器32接合时,该振动阻尼器50从安装件160上的靠置面172上脱离,并因此而松开。
Claims (27)
1.分开式飞轮装置,具有一个与驱动装置相连的第一转动质量,一个通过扭转振动阻尼器在上述转动质量上连接的第二转动质量,它能相对第一转动质量发生有限的相对转动并具有一个至少含有一个振动阻尼器的阻尼装置,上述阻尼器在预定的运行条件下在两个转动质量之间形成摩擦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阻尼装置(105)具有一个传感器装置(120),通过它在至少一个与预定的运行条件对应的测量参数出现时,这个测量参数可被获知,并将一个信号发送到一个换向装置(63)上,借助一个可由换向装置(63)调节的操作装置(101),以一个取决于测量参数值的作用量,使振动阻尼器(50)激活起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感器装置(120)可检测到是否在预定的运动条件内运行、过大的相对加速度,相对速度或相对运动;并通过将相应的信号送到换向装置(63)上,以确定一个与该信号对应的参数来调节该操作装置(101)。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传感器装置(120)可以测知两个转动质量(1,24)的速度,其中,通过转速检测器(126,127)可以分别监视一个最好在转动质量(1,24)的圆周方向配置的并对应安置的标记(121,123)。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装置(120)在转动质量(1,24)通过一个预定的转数区域时,可以检测到这个作为测量参数的转数,以用于预定的运行条件。
5.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不同的临界转数区域时,借助相应地将信号发送到换向装置(63)上,传感器装置(120)可以确定一个与信号对应设置的给定参数,以调节操作装置(101)。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传感器装置(120)可以确定一个构件(离合器踏板,调节驱动装置62,直接驱动装置132,分离装置55)的预定位置,这种构件对摩擦离合器(32)的挤压装置(34)的变形状态产生影响;并且通过相应地将信号发送到换向装置(63)上,可以确定一个与上述信号对应的参数,以用于调节操作装置(101)。
7.按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换向装置(63)具有一个参数储存器(111)和一个换向元件(128),用于将上述参数与传感器装置(120)的每个信号对应配置。
8.按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飞轮装置,具有一个挤压装置,它是由第二转动质量支承的摩擦离合器的构件,其中该挤压装置的变形状态取决于一个接合装置或分离装置在轴向上的对应位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装置(101)作为一个自动离合器系统的调节驱动装置(62)起作用,借助该操作装置(101),该接合装置或分离装置(55)可以运动到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这个装置(55)通过挤压装置(34)对阻尼装置(105)的振动阻尼器(50)进行调节。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合或分离装置(55)至少在其调节行程的一个方向上可以运动超出其为接合或分离必需的行程距离,以便在一个附加行程内实现振动阻尼器(50)的接通运行。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该接合或分离装置(55)的附加行程对应,设置挤压装置(34)的偏移行程。
11.分开式飞轮装置,具有一个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转动质量,一个通过扭转振动阻尼器连接在上述转动质量上的第二转动质量,它能够相对第一转动质量有限地相对转动,还有一个阻尼装置,它至少包含一个振动阻尼器,通过该振动阻尼器在接合或分离装置的预定位置上可以在两个转动质量间产生一个摩擦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接合或分离装置(55)至少在其调节行程的一个方向上可以运动超出其为接合或分离必需的行程距离,以便在一个附加行程内实现该振动阻尼器(50)的接通运行。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飞轮装置,具有一个挤压装置,它是一个由第二转动质量支承的摩擦离合器的构件,并且其变形状态取决于该接合或分离装置在轴向上的相应位置,其特征在于:
与接合或分离装置的附加行程对应,设置有一个确定的挤压装置(34)的变形区域。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附加行程邻接在接合或分离装置(55)调节行程相应的端部上,这个接合或分离装置在摩擦离合器(32)分离时处于上述的端部位置。
14.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附加行程邻接在接合或分离装置(55)调节行程相应的端部上,这个接合或分离装置在摩擦离合器((32)接合时处于上述的端部位置。
15.按权利要求11至14至少之一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接合或分离装置(55)通过作为一个自动离合器系统的调节驱动装置(62)起作用的操作元件(101)可以运动到其相应的位置上。
16.按权利要求11至14至少之一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接合或分离装置(55)通过一个离合器踏板可以运动到其相应的位置上。
17.按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振动阻尼器(50)至少通过一个阻尼器元件(推杵44,挤压装置34,爪部161)来构成,该阻尼器元件从转动质量(24)伸出、并通过操作装置(101)基本在轴向上发生偏移,以便与另一个转动质量(1)相靠置。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装置(34)设有至少一个凸部(154),它卡入在离合器壳体(33)中一个对应设置的空槽(152)中,其中在接合或分离装置(55)处在其附加行程内时,通过挤压装置(34)相应的变形,该凸部(154)可以在第一转动质量(1)的元件(140)上靠置并形成摩擦连接。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元件(140)由一个盖件(141)构成,该盖件在轴向上可抗扭地安装在另一转动质量(1)的圆周范围上,并最好为一整体。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件(141)是与挤压件(34)相邻地沿径向往里边延伸配置,并以其朝着挤压装置(34)的侧面和这个装置(34)靠置。
21.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转动质量(1,24)在轴向上是可相对运动的,其中当挤压装置(34)为接合位置时,在至少一个固定在振动质量(24)上的振动阻尼器(50)和一个固定安置在另一转动质量(1)上的安装件(160)之间,可以保持一个预定的间距;在挤压装置(34)为分离位置时,该振动阻尼器(50)借助一个在转动质量(1,24)间起作用的轴向弹簧(171)运动至与安装件(160)的靠置面(172)相靠置的位置。
22.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阻尼器(50)具有一个爪部(161),它在后边卡住安装件(160)的径向靠置面(172)。
23.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轴向弹簧(171)轴向地安置在离合器壳体(33)的对置压力板(131)和盖板(163)之间,该盖板与一个使两个转动质量(1,24)相互轴向固定的轴承(28)相连。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163)与另一盖板(162)共同容置扭转弹簧(12)的弹簧元件(11)。
25.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第二转动质量(24)对应设置的摩擦离合器(32)具有一个与挤压装置(34)对应设置的磨损补偿器。
26.按权利要求8或15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操作装置(101)与挤压装置(34)配合作用,在出现扭转振动时,通过减少所传递的转矩,最好通过降低挤压装置(34)经挤压板(37)施加在离合器盘(39)上的挤压力,从而使挤压装置(34)激活第二阻尼装置(100)。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装置(101)在扭转振动增大而超出一个预定的界限值时,通过接合或分离装置(55)对挤压装置(34)如此施加载荷,即,这个接合或分离装置(55)使挤压板(37)与离合器盘(39)脱开,以便使转矩传递至少暂时中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P4425065.7 | 1994-07-15 | ||
DE4425065 | 1994-07-15 | ||
DE19519363A DE19519363C2 (de) | 1994-07-15 | 1995-05-26 | Geteilte Schwungradvorrichtung |
DEP19519363.6 | 1995-05-26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20749A Division CN1221080A (zh) | 1994-07-15 | 1998-09-22 | 分开式飞轮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135A true CN1120135A (zh) | 1996-04-10 |
CN1044737C CN1044737C (zh) | 1999-08-18 |
Family
ID=2593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152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37C (zh) | 1994-07-15 | 1995-07-14 | 分开式飞轮装置 |
CN98120749A Pending CN1221080A (zh) | 1994-07-15 | 1998-09-22 | 分开式飞轮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20749A Pending CN1221080A (zh) | 1994-07-15 | 1998-09-22 | 分开式飞轮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667047A (zh) |
JP (1) | JPH0861432A (zh) |
KR (1) | KR0171463B1 (zh) |
CN (2) | CN1044737C (zh) |
BR (1) | BR9503335A (zh) |
ES (1) | ES2130884B1 (zh) |
GB (1) | GB229148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0436B (zh) * | 2005-10-29 | 2011-12-07 |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 扭转振动减振器 |
CN102678818A (zh) * | 2011-03-15 | 2012-09-19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扭矩波动吸收器 |
CN103154548A (zh) * | 2010-09-24 | 2013-06-12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离合器盖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84747A (ja) * | 1996-12-19 | 1998-07-14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車両ブレーキ用制振装置 |
IN189877B (zh) * | 1997-08-04 | 2003-05-03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
FR2820480B1 (fr) * | 2001-02-08 | 2003-04-18 | Renault |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d'oscillations de torsion |
US6874610B2 (en) * | 2001-06-22 | 2005-04-05 |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c. | Compact dry power takeoff unit |
US7195111B2 (en) | 2002-09-02 | 2007-03-27 | Exedy Corporation | Clutch device having a clutch damper and dual-mass flywheel assembly |
DE50309569D1 (de) * | 2002-10-22 | 2008-05-21 | Zf Sachs A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anordnung |
US6854580B2 (en) * | 2003-02-06 | 2005-02-15 | Borgwarner, Inc. | Torsional damper having variable bypass clutch with centrifugal release mechanism |
FR2854218B1 (fr) * | 2003-04-23 | 2007-03-23 | Defontaine Sa | Dispositif de volant moteur |
DE102004021044A1 (de) * | 2003-05-07 | 2004-11-25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Einrichtung zum Dämpfen von Schwingungen |
DE10329194A1 (de) * | 2003-06-28 | 2005-01-20 | Zf Sachs A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system für einen Fahrzeugantriebsstrang |
AT504818A1 (de) * | 2004-07-30 | 2008-08-15 | Windtec Consulting Gmbh | Triebstrang einer windkraftanlage |
EP1691107B1 (de) * | 2005-02-11 | 2015-10-1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
DE102005018954A1 (de) * | 2005-04-23 | 2006-11-02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
ATE506553T1 (de) * | 2005-10-29 | 2011-05-15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Drehschwingungsdämpfungseinrichtung |
JP4816243B2 (ja) * | 2006-05-17 | 2011-11-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動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
DE102008023869A1 (de) | 2007-06-13 | 2008-12-24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Vorrichtung zur Dämpfung von Schwingungen, insbesondere einen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
FR2918727B1 (fr) * | 2007-07-12 | 2009-10-30 | Valeo Embrayages | Ensemble d'embrayages pour vehicule. |
JP5338616B2 (ja) * | 2009-10-28 | 2013-11-13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ダンパ装置 |
DE102012220436B4 (de) * | 2011-11-22 | 2023-11-30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Kupplung |
DE102013104507A1 (de) * | 2012-05-04 | 2013-11-0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rfahren und Systeme für ein Triebstrangzweimassenschwungrad |
CN106461006A (zh) * | 2014-05-20 | 2017-02-22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扭振减振器 |
CN107076291B (zh) | 2014-10-29 | 2018-06-05 | 博格华纳公司 | 具有锁定机构的扭转顺应性链轮 |
JP2018204648A (ja) * | 2017-05-31 | 2018-12-27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
DE102018206611A1 (de) * | 2018-04-27 | 2019-10-31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Drehschwingungsdämpfungsanordnung |
CN109372946A (zh) * | 2018-12-10 | 2019-02-22 | 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一种匹配拉式离合器的双质量飞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229369A1 (de) * | 1982-08-06 | 1984-02-09 | Sachs Systemtechnik Gmbh | Reibungskupplung fuer brennkraftmaschinen-getriebene fahrzeuge |
US4638684A (en) * | 1983-10-24 | 1987-01-27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 Assembly for taking up and compensating for torque-induced shocks |
DE3447925C2 (de) * | 1983-12-02 | 1995-01-26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
JPH0232890Y2 (zh) * | 1984-12-06 | 1990-09-05 | ||
DE3505677A1 (de) * | 1985-02-19 | 1986-08-21 | Fichtel & Sachs Ag, 8720 Schweinfurt | Geteiltes schwungrad mit abschaltbarer reibeinrichtung |
DE3610735A1 (de) * | 1985-04-04 | 1986-10-09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7580 Bühl | Einrichtung mit zwischen mindestens zwei relativ zueinander verdrehbaren schwungmassen vorgesehener daempfungseinrichtung und schlupfkupplung |
JPS6260739U (zh) * | 1985-10-03 | 1987-04-15 | ||
GB2186054B (en) * | 1986-01-30 | 1990-10-10 | Daikin Mfg Co Ltd | Flywheel assembly |
FR2600731B1 (fr) * | 1986-06-27 | 1990-12-07 | Valeo | Embrayage a volant amortisseur,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DE3624755C2 (de) * | 1986-07-22 | 1995-03-23 | Fichtel & Sachs Ag |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JPH0672642B2 (ja) * | 1986-08-04 | 1994-09-14 | 株式会社大金製作所 | フライホイ−ル組立体 |
JPH0672641B2 (ja) * | 1986-08-04 | 1994-09-14 | 株式会社大金製作所 | フライホイ−ル組立体 |
JPH0672643B2 (ja) * | 1986-09-30 | 1994-09-14 | 株式会社大金製作所 | フライホイ−ル組立体 |
JPH0544605Y2 (zh) * | 1987-01-06 | 1993-11-12 | ||
DE3740570A1 (de) * | 1986-12-04 | 1988-06-09 | Tochigi Fuji Sangyo Kk | Schwungscheibe |
DE3706849A1 (de) * | 1987-03-03 | 1988-09-15 | Sachs Systemtechnik Gmbh | Stel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uer eine kraftfahrzeugreibungskupplung |
JPS63173537U (zh) * | 1987-04-30 | 1988-11-10 | ||
EP0294130A2 (en) * | 1987-06-05 | 1988-12-07 | Eaton Corporation | Two mass flywheel assembly with relative rotation control |
FR2618865B1 (fr) * | 1987-07-29 | 1991-07-05 | Valeo |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couple |
DE3802106A1 (de) * | 1988-01-26 | 1989-08-03 | Daimler Benz Ag | Geteiltes schwungrad |
JPH01275920A (ja) * | 1988-04-23 | 1989-11-06 | Nissan Motor Co Ltd | クラッチ装置 |
DE3823384A1 (de) * | 1988-07-09 | 1990-01-11 | Fichtel & Sachs Ag | Drehschwingungsdaempfer |
DE3941251A1 (de) * | 1988-12-24 | 1990-06-28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Einrichtung zum daempfen von schwingungen |
DE68915426T2 (de) * | 1989-02-17 | 1994-09-01 | Bosch Gmbh Robert | Schwingungsdämpfung in einem Antriebsstrang mit einem Zweimassenschwungrad. |
DE4128868A1 (de) * | 1991-08-30 | 1993-03-04 | Fichtel & Sachs Ag | Zweimassenschwungrad mit gleitschuh |
JPH0625638U (ja) * | 1992-09-03 | 1994-04-08 |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可変容量フライホイール |
DE4337613A1 (de) * | 1993-11-04 | 1995-05-11 | Fichtel & Sachs Ag | Reibungskupplung mit automatischem Verschleißausgleich und Spielgeber |
DE4414033A1 (de) * | 1994-04-22 | 1995-10-26 | Fichtel & Sachs Ag | Reibungskupplung |
-
1995
- 1995-07-10 ES ES009501382A patent/ES2130884B1/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7-13 JP JP7177652A patent/JPH0861432A/ja active Pending
- 1995-07-14 CN CN95115275A patent/CN104473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07-14 BR BR9503335A patent/BR9503335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7-14 US US08/502,401 patent/US5667047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7-14 KR KR1019950020781A patent/KR017146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7-17 GB GB9514590A patent/GB2291487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
- 1998-09-22 CN CN98120749A patent/CN122108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0436B (zh) * | 2005-10-29 | 2011-12-07 |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 扭转振动减振器 |
CN103154548A (zh) * | 2010-09-24 | 2013-06-12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离合器盖组件 |
CN103154548B (zh) * | 2010-09-24 | 2015-11-25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离合器盖组件 |
CN102678818A (zh) * | 2011-03-15 | 2012-09-19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扭矩波动吸收器 |
CN102678818B (zh) * | 2011-03-15 | 2016-04-06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扭矩波动吸收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9514590D0 (en) | 1995-09-13 |
US5667047A (en) | 1997-09-16 |
CN1221080A (zh) | 1999-06-30 |
ES2130884A1 (es) | 1999-07-01 |
GB2291487B (en) | 1998-09-09 |
JPH0861432A (ja) | 1996-03-08 |
KR0171463B1 (ko) | 1999-02-18 |
BR9503335A (pt) | 1996-07-16 |
CN1044737C (zh) | 1999-08-18 |
GB2291487A (en) | 1996-01-24 |
ES2130884B1 (es) | 2000-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737C (zh) | 分开式飞轮装置 | |
US8579095B2 (en) | Clutch having a pre-clutch and a main clutch | |
US5678673A (en) | Motor vehicle clutch assembly having a hydraulic actuator, which hydraulic actuator has a clutch position regulating system | |
US5678671A (en) | Motor vehicle clutch assembly having an actuator device, which actuator device has a clutch motion blocking system | |
US20090139825A1 (en) | Toroue fluctuation absorber | |
FR2759953A1 (fr) | Vehicule comprenant une transmission et u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mbrayage automatisee | |
US8651256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wear condition of a shifting clutch | |
CN1103413C (zh) | 具有离合器的自动操作装置的汽车 | |
JPH05170001A (ja) | 自動車の動力分配装置及び差動装置用の確実伝動クラツチ,このようなクラツチを持つ動力分配装置及び差動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 |
CN1514916A (zh) | 用于调节摩擦传递转矩的组件的转矩传递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 |
KR20210142107A (ko) | 하이브리드-드라이브 트레인용 하이브리드 모듈, 무단 변속기의 변속 압력의 가압-제어 방법 그리고 하이브리드 모듈을 구비한 내연 기관의 시동 방법 및 점화 방법 | |
US7328781B2 (en) | Device for varying stroke of clutch pedal | |
EP1471339A2 (en) | Tension detection apparatus of endless loop power transferring member and torque det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EP2192316B1 (en) | Friction clutch,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friction clutch | |
CN1773293A (zh) | 轮速传感器异常检测装置和配备有该装置的汽车 | |
JP2751997B2 (ja) | 負荷変動ショックを防ぐ方法 | |
KR20110069687A (ko) | 건식 더블 클러치 | |
US6296099B1 (en) | Self adjusting clutch assembly | |
EP0469342B1 (en) | Coupling assembly | |
CN107110239B (zh) | 离合器系统 | |
JP2936979B2 (ja) | クラッチ調整装置及びクラッチの調整方法 | |
US20030168300A1 (en) | Friction clutch with separately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brake | |
JPH11315900A (ja) | 連続可変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 |
US20040107771A1 (en) | Reverse torque input detection system for V-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KR100656934B1 (ko) | 자동화 클러치의 제어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ZF SACHS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MANNESMANN SACKS STOCK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Patentee after: Zf Sachs AG Patentee before: Mannesmann Sachs AG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