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9597A -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9597A
CN112009597A CN202010656472.8A CN202010656472A CN112009597A CN 112009597 A CN112009597 A CN 112009597A CN 202010656472 A CN202010656472 A CN 202010656472A CN 112009597 A CN112009597 A CN 112009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ox
mixed
transition
seque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64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沛桢
邹原
周艾飞
张震
林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64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95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9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95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8Transportation, conveyor or haulag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 vehicle or trailer assembly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包括:若干混合排序包装盒、第一升降装置、物料转运台车、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排序区;物料转运台车,用于从排序区向取料区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依次对接设置在取料区,过渡取料回收装置设置在取料点,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线边对接存料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混合排序包装盒随第二升降装置的升降能够在边对接存料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切换。本发明的排序区和取料区的各设备之间能够自动对接,自动化程度高,配送效率高。

Description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物流配送及取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架零件非常长且重,派生多,而且不同车型之间的尺寸相差较大,另外行李架和天线基座都是装在车身顶部,作业平台高,因此怎样做到高效、高品质、轻便化和空间最小化,便捷的排序、转运、对接、便利拿取和及时供料是汽车装配车间物流领域的一个难题,因此大部份主机厂的行李架和天线基座都是通过高频次排序、高频次物料切换、制作装配作业高平台来实现物流和装配作业,这都造成了装配人员长距离步行取件浪费时间、非黄金作业区域内高强度取件(大幅弯腰取件)消耗劳动力、高频度上下线喂料浪费时间,总之,使得汽车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装配效率低下,劳动成本高。
传统的,汽车行李架和天线基座分别单独使用各自的转运台车排序,排序台车大且收容数低,线边工位空间无法满足该工位零件的双箱摆放,发生越岗摆放和越岗取件等诸多不合理浪费现象,同时由于行李架和天线基座装配人员是站在作业平台上作业,行李架排序台车和天线基座排序台车太矮,无法满足线边取件要求,装配人员必须大幅度弯腰分别取行李架和天线基座进行装配,这些制约了产能提升和物流成本下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一种汽车行李架单点取件及自动对接上下线装置(申请号:201821506705.0),包括:行李架周转料车,行李架周转料车上设置有上料层,上料层的一侧设有一用于打开或关闭上料层的开闭机构,上料层的高度由远离开闭机构的一侧向设置开闭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线边上料料架,设置在汽车行李架安装线的上料端,线边上料料架的台面高度由外侧向靠近线边的一侧逐渐降低,线边上料料架的外侧设有一卡块,卡块用于与开闭机构配合打开上料层,以使上料层上的行李架自动滑动至线边上料料架上。该装置实现了行李架的单点取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该行李架周转料车仅能进行行李架的周转,且容量低,上层存储物料,下层为返空回收层,且未公布返空是自动完成还是手动完成,转运效率仍然需要提高。
因此,亟需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能够同时完成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转运和自动对接,且对接转运效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能够同时完成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转运和自动对接,且对接转运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包括:若干用于同时容纳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混合排序包装盒、第一升降装置、物料转运台车、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和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排序区,用于向转运设备或缓存设备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
物料转运台车,用于从排序区向取料区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其至少分别包括一层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台车上料层和一层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台车下料层;
所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依次对接设置在取料区,所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设置在取料点,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线边对接存料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混合排序包装盒随第二升降装置的升降能够在边对接存料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切换;
线边对接存料装置,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顺应对接的线边上料层和线边下料层;
过渡取料回收装置包括过渡存料部、取件升降装置,所述过渡存料部设有与第二升降装置对接的过渡上料层和过渡下料层,混合排序包装盒随取件升降装置的升降能够在对应的过渡上料层和过渡下料层之间位置切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排序区,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远离上料侧还设置有与第一升降装置顺应对接的物料缓存装置,用于储存混合排序包装盒,对应地,所述物料转运台车与物料缓存装置对接上料和下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转运台车设有牵引车,对应地,在物料缓存台车或第一升降装置或线边对接存料装置前方设有供牵引车定向行驶的轨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提第一升降机构、承载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带动第一承载部上下移动对物料缓存装置或物料转运台车上料或下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固定支撑架、与固定支撑架一侧铰接的动支撑架和驱动动支撑架倾斜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动支撑架及设置在其上的混合排序包装盒绕铰接处倾斜转动,使得混合排序包装盒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滑落到对接设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电缸。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转运台车的台车上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所述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一挡料机构,所述台车上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一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台车下料层的远离设置第一挡料机构端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所述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二挡料机构,所述台车下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二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二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和第二挡料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物料转运台车的底座沿着牵引方向,前后均设置有牵引结构,使得在物料转移的过程中,无需物料转运台车无需掉头,提高了转运效率;所述物料转运台车的底座还分别设置四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所述两个定向轮均布在底座底部中间两侧,其中两个万向轮沿牵引方向设置在底座底部前端,两个万向轮设置在底座底部后端,这样的设置可以缩短物料转运台车行驶的转弯半径,提高其灵活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缓存装置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顺应对接的缓存上料层和缓存下料层,所述缓存下料层的上料端设有用于打开所述第二挡料机构的第二触发机构,所述物料缓存装置的缓存上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三挡料机构,所述缓存上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三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三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物料缓存装置的缓存下料层的远离设置第三挡料机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四挡料机构,所述缓存下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四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四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边上料层的上料端设有用于打开所述第一挡料机构的第一触发机构,所述线边上料层的高度由设置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线边上料层的远离设置第一触发机构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三挡料机构;所述线边下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线边下料层的设置第一触发机构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四挡料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的线边上料层设置有物料感应器,当达到设定的最少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数量时,所述物料感应器发出物料需求信号,对应地,所述物料缓存装置上设置有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所述物料感应器与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均通讯连接,接收到物料需求信号的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分别亮起红色警色灯和发出蜂鸣声报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挡料机构和第四挡料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三挡料机构或第四挡料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一端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物料缓存装置的框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U型拨叉,阻挡状态下,所述两个U型拨叉的底部至少包绕缓存上料层或缓存下料层最低端的一个混合排序包装盒,释放状态下,驱动装置转动带动两个U型拨叉转动设定角度,两个U型拨叉脱离包绕混合排序包装盒,从而释放混合排序包装盒。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提升机构、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二承载部、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带动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承载部具有顺接线边上料层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三承载部具有顺接线边下料层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低端均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第五挡料机构。所述第二承载部用于从线边上料层转移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所述第三承载部用于转移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到线边下料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存料部设有与第二承载部对接的过渡上料层和与第三承载部对接的过渡下料层,所述过渡上料层的出料端还包括第一推盒装置,用于将过渡上料层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推送至取件升降装置以供装配人员拿取行李架和天线基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上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过渡下料层的高度由设置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逐渐降低,且过渡下料层的低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六挡料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件升降装置包括取件承载部和驱动取件承载部升降的取件升降机构,所述取件承载部设有第二推盒装置,用于将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推送至过渡下料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件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和升降导向装置,所述升降驱动的动力端和升降导向装置分别与取件承载部连接,实现承载部件的竖直运动,具体的,升降驱动为两个同步气缸或同步电缸,升降导向装置为包括直线轴承和导向杆,取件承载部及放置在其上的混合排序包装盒在同步气缸或同步电缸的驱动和升降导向装置的导向下能够实现竖直升降运动,以便于将取料完成的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下降到过渡下料层的高度,从而实现空箱返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推盒装置和第二推盒装置均包括推动驱动和用于混合排序包装盒导向的导向流利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驱动为无杆气缸。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台车上料层、台车下料层、线边上料层、线边下料层、过渡上料层、过渡下料层、动支撑架、第二承载部、第三承载部、缓存上料层、缓存下料层的支撑台面均间隔均匀设置有无动力输送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设置在装配踏台上。
本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本操作流程以设置有物料缓存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排序作业流程:
物流人员拿取排序单,按照排序单拣选行李架和天线基座并混合排序放置在混合排序包装盒内,再将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放置在第一升降装置的第一承载部上,当第一承载部达到最大容载量,启动第一升降装置,第一承载部被第一提升机构提升到与物料缓存装置的对应的缓存上料层(或者是提升到与物料转运台车的对应的台车上料层),第一承载部的驱动装置驱动动支撑架倾斜到上料设定角度,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滑动到对应的缓存上料层或台车上料层;第一提升机构带动第一承载部下降至物料缓存装置的对应的缓存下料层或对应的台车下料层,第一承载部的驱动装置驱动动支撑架倾斜到下料设定角度,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从对应的缓存上料层或台车上料层滑落到第一承载部的动支撑架上,然后提升机构再次提升满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一承载部倒放置设定高度(该高度是符合人机工程的最佳零件放置高度),进行下一轮混合排序作业。
行李架与天线基座物料转运台车自动对接作业流程:
物流牵引人员牵引物料转运台车至排序区,物料转运台车沿导轨进入排序区与物料缓存装置对接,此时第二触发机构打开第二挡料机构,物料转运台车上的台车下料层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到物料缓存装置的缓存下料层,同时物料缓存装置的第三挡料机构自动打开,物料缓存装置的缓存上料层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滑落到台车上料层,物流牵引人员再次牵引装载满载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物料转运台车至取料区的线边对接存料装置对接,此时第一触发机构打开第一挡料机构,台车上料层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的线边上料层,同时,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的线边下料层的第四挡料机构自动打开,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从线边下料层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到物料转运台车的台车下料层,物流牵引人员再次牵引装载满载的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物料转运台车至排序区,进行下一轮转运作业。
物料自动呼叫:
取料区的线边上料层的物料感应器感应到设定的最少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数量时,物料感应器发出物料需求信号,排序区的物料缓存装置上的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接收到物料需求信号后分别亮起红色警色灯和发出蜂鸣声报警,提醒第一升降装置的操作人员及时向物料缓存装置装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
单点取料作业流程:
装配人员从取件升降装置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中分别拿取天线基座和行李架进行装配,拿取完成后,启动取件升降机构,取件升降机构将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下降到与过渡下料层对应的高度,然后取件承载部上的第二推盒装置将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推送至过渡下料层;再然后取件升降机构带动取件承载部上升至过渡上料层对应的高度,设置在过渡上料层的第一推盒装置将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推入取件承载部供装配人员拿取。
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自动输送和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自动回收作业流程:
第二升降装置的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分别移动到与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的对接的线边上料层和线边下料层,设置在线边上料层的第三挡料机构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滑落到第二承载部上,同时第三承载部的第二倾斜面的低端的第五挡料机构打开,第三承载部上的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依靠自重落入线边下料层;然后第二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承载部移动到与过渡取料回收装置的过渡上料层对接位置,第二承载部低端的第五挡料机构打开,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滑落到过渡上料层,再然后第二升降装置带动第三承载部移动到与过渡取料回收装置的过渡下料层对接位置,过渡下料层的低端第六挡料机构打开,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滑落到第三承载部上,第二升降装置进行下一轮转移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本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的电动、检测等必要装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运动部位的部分导线连接通过电缆拖链保护,由设定好的控制程序自动控制。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将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共同放置混合排序包装盒内,以混合排序包装盒为载体进行运作,相对于单个行李架、单个天线基座分别转运节约了物流时间,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混合排序包装盒的设置提升了对零件的防护性,保障了零件的品质要求。
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排序区,用于向转运设备或缓存设备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物料转运台车,用于从排序区向取料区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所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依次对接设置在取料区,所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设置在取料点,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线边对接存料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混合排序包装盒随第二升降装置的升降能够在边对接存料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切换;排序区的设备和取料区的设备均能自动对接,保障了取件黄金区域的位置及实现单点喂料,从而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装配效率。
3、本发明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物料转运台车,其至少分别包括一层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台车上料层和一层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台车下料层;所述物料缓存装置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顺应对接的缓存上料层和缓存下料层;线边对接存料装置,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顺应对接的线边上料层和线边下料层;所述过渡存料部设有与第二升降装置对接的过渡上料层和过渡下料层;物料转运台车、物料缓存装置、线边对接存料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均设有用于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上料层、用于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下料层,且各个设置之间的上料层之间自动对接实现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自动喂料,同时各个设置之间的下料层之间自动对接实现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自动返空,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提高了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装配效率:
同时第一升降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混合排序包装盒自动与物料缓存装置或物料转运台车的对接,且第一升降装置能够将第一承载部移动到符合操作员身体高度的位置进行作业,大大降低了操作员弯腰的次数,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的设置,物料缓存装置、物料转运台车等相关设备具备设置多层的上料层和下料层的可能,使得物料缓存装置、物料转运台车等相关设备具有较大的容货量,提高了行李架与天线基座配送效率。
4、本发明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取料区的线边上料层的物料感应器感应的设置,能够提前给排序区的设备发出物料感应器发出物料需求信号,排序区的物料缓存装置上的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接收到物料需求信号后分别亮起红色警色灯和发出蜂鸣声报警,提醒第一升降装置的操作人员及时向物料缓存装置装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预防缺料情况的发生,确保行李架与天线基座的供料及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部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物料转运台车立体示意图1;
图5为本发明的物料转运台车立体示意图2;
图6为本发明的物料转运台车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物料缓存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物料缓存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线边对接存料装置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升降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过渡取料回收装置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过渡取料回收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一升降装置的第一承载部立体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升降装置;11、第一升降机构;12、第一承载部;121、固定支撑架;122、动支撑架;123、驱动装置;
2、物料转运台车;21、台车上料层;22、台车下料层;23、第一挡料机构;24、第二挡料机构;25、牵引结构;26、万向轮;27、定向轮;
3、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1、线边上料层;32、线边下料层;
4、第二升降装置;41、第二提升机构;42、第二承载部;43、第三承载部;44、第五挡料机构;
5、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1、过渡存料部;511、过渡上料层;512、过渡下料层;513、第一推盒装置;514、第六挡料机构;52、取件升降装置;521、取件承载部;522、取件升降机构;523、第二推盒装置;
6、物料缓存装置;61、缓存上料层;62、缓存上料层;63、第三挡料机构;64、第四挡料机构;
7、混合排序包装盒;
8、控制系统
9、牵引车;10、轨道;
A、排序区;B、取料区;C、取料点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第一、第二、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面结合附图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包括:若干用于同时容纳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第一升降装置1、物料转运台车2、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第二升降装置4、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和控制系统8,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设置在排序区A,用于向转运设备或缓存设备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7;
物料转运台车2,用于从排序区A向取料区B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7,其至少分别包括一层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台车上料层21和一层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台车下料层22;
所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第二升降装置4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依次对接设置在取料区B,所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设置在取料点C,第二升降装置4设置在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之间,混合排序包装盒7随第二升降装置4的升降能够在边对接存料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之间切换;
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2顺应对接的线边上料层31和线边下料层32;
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包括过渡存料部51、取件升降装置52,所述过渡存料部51设有与第二升降装置4对接的过渡上料层511和过渡下料层512,混合排序包装盒7随取件升降装置52的升降能够在对应的过渡上料层511和过渡下料层512之间位置切换。排序区A的设备和取料区B的设备均能自动对接,保障了取件黄金区域的位置及实现单点喂料,从而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3,在排序区A,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远离上料侧还设置有与第一升降装置1顺应对接的物料缓存装置6,用于储存混合排序包装盒7,对应地,所述物料转运台车2与物料缓存装置6对接上料和下料。物料缓存装置6的设置,使得排序好的行李架和天线基座能够有一定的储备量,减少物料转运台车2的上料、下料等待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物料转运台车2设有牵引车9,对应地,在物料缓存台车或第一升降装置1或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前方设有供牵引车9定向行驶的轨道10,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升降装置1对接的是物料缓存装置6,故在物料缓存装置6与物料转运台车2对接的位置设有轨道10,在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与物料转运台车2对接的位置也设有轨道10,便于牵引车9的行走。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15,第一升降装置1,包括提第一升降机构11、承载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一承载部12,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带动第一承载部12上下移动对物料缓存装置6或物料转运台车2上料或下料。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1为链条驱动机构或同步带驱动机构或钢丝绳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1为链条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承载部12与驱动链条连接,在直线导轨副的导向下,第一承载部12能够平稳的升降。第一升降装置1的设置,实现了混合排序包装盒7自动与物料缓存装置6或物料转运台车2的对接,且第一升降装置1能够将第一承载部12移动到符合操作员身体高度的位置进行作业,大大降低了操作员弯腰的次数,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第一升降装置1的设置,物料缓存装置6、物料转运台车2等相关设备具备设置多层的上料层和下料层的可能,从而使得物料缓存装置6、物料转运台车2等相关设备具有较大的容货量,提高了行李架与天线基座配送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5,第一承载部12包括固定支撑架121、与固定支撑架121一侧铰接的动支撑架122和驱动动支撑架122倾斜的驱动装置123,驱动装置123能够带动动支撑架122及设置在其上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绕铰接处倾斜转动,当第一承载部12与物料缓存装置6的上料对接时,驱动装置123驱动动支撑架122相对于地面倾斜到第一倾斜角度,使得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依靠自身的重力滑落到物料缓存装置6上,当物料缓存装置6上的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与第一承载部12对接时,驱动装置123驱动动支撑架122相对于地面倾斜到第二倾斜角度,使得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依靠自身的重力滑落到第一承载部12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固定支撑架121与动支撑架122铰接处设置有阻挡板,动支撑架122处于第一倾斜角度时,所述动支撑架122的高度自设置有阻挡板一侧向远离设置阻挡板一侧逐渐降低,动支撑架122处于第二倾斜角度时,所述动支撑架122的高度自远离设置有阻挡板一侧向设置有阻挡板一侧逐渐降低。两种状态的逐渐降低的设置,使得混合排序包装盒7无需依靠外力,仅仅依靠自重就能滑落与其他设备对接,使得本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驱动装置123为气缸或电缸,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有杆腔与动支撑架122铰接,气缸的无杆腔与固定支撑架121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4-图6,所述物料转运台车2的台车上料层21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所述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一挡料机构23,所述台车上料层21的高度由远离第一挡料机构23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3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台车下料层22的远离设置第一挡料机构23端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所述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二挡料机构24,所述台车下料层22的高度由远离第二挡料机构24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二挡料机构24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台车上料层21和台车下料层22逐渐降低的设置,使得混合排序包装盒7能够依靠其重力滑到到对接设备上,相对于动力输送而言,结构简单,且设备制造成本低;同时所述台车上料层21和台车下料层22的上料方向和下料方向设置在物料转运台车2的相对方向,且交错设置,使得物料转运台车2能够集成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上料层和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下料层,设备集成度高,便于车间的空间布局。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由于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3和第二挡料机构24分别设置在台车上料层21和台车下料层22的低端,都用于阻挡或者释放混合排序包装盒7,因此第一挡料机构23和第二挡料机构24具有相同的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6,物料转运台车2的底座沿着牵引方向,前后均设置有牵引结构25,使得在物料转移的过程中,无需物料转运台车2无需掉头,提高了转运效率,尤其对于设置有两条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的车间,物料转运台车2无需掉头,只要牵引车9掉头便可进行不同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之间转运,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条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在取料区B,两套取料区B的设备关于装配车辆对称设置,具体的,一套线边对接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第二升降装置4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相对于装配车辆前进方向设置装配车辆的左侧,另一套设置在相对于装配车辆的右侧;在排序区A,两套第一升降装置1和物料缓存装置6依次并排设置,便于轨道10的铺设,使得多台物料转运台车2能够共用一条轨道10。
物料转运台车2的底座还分别设置四个万向轮26和两个定向轮27,所述两个定向轮27均布在底座底部中间两侧,其中两个万向轮26沿牵引方向设置在底座底部前端,两个万向轮26设置在底座底部后端,这样的设置可以缩短物料转运台车2行驶的转弯半径,提高其灵活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2、图7和图8,所述物料缓存装置6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2顺应对接的缓存上料层6261和缓存下料层,所述缓存下料层的上料端设有用于打开所述第二挡料机构24的第二触发机构,所述物料缓存装置6的缓存上料层6261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三挡料机构63,所述缓存上料层6261的高度由远离第三挡料机构63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三挡料机构63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物料缓存装置6的缓存下料层的远离设置第三挡料机构63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四挡料机构6464,所述缓存下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四挡料机构6464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四挡料机构6464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缓存上料层6261和缓存下料层逐渐降低的设置,使得混合排序包装盒7能够依靠其重力滑到到对接设备上,相对于动力输送而言,结构简单,且设备制造成本低;同时所述缓存上料层6261和缓存下料层的上料方向和下料方向设置在物料缓存装置6的相对方向,且交错设置,使得物料缓存装置6能够集成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上料层和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下料层,设备集成度高,便于车间的空间布局。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9和图10,所述线边上料层31的上料端设有用于打开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3的第一触发机构,所述线边上料层31的高度由设置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线边上料层31的远离设置第一触发机构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三挡料机构63;所述线边下料层32的高度由远离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线边下料层32的设置第一触发机构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四挡料机构6464。所述线边上料层31和线边下料层32逐渐降低的设置,使得混合排序包装盒7能够依靠其重力滑到到对接设备上,相对于动力输送而言,结构简单,且设备制造成本低;同时所述线边上料层31和线边下料层32的上料方向和下料方向设置在过渡存料部51的相对方向,且交错设置,使得过渡存料部51能够集成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上料层和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下料层,设备集成度高,便于车间的空间布局。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的线边上料层31设置有物料感应器,当达到设定的最少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数量时,所述物料感应器发出物料需求信号,对应地,所述物料缓存装置6上设置有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所述物料感应器与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均通讯连接,接收到物料需求信号的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分别亮起红色警色灯和发出蜂鸣声报警,提醒第一升降装置1的操作人员及时向物料缓存装置6装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预防缺料情况的发生,确保行李架与天线基座的供料及时。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由于所述第三挡料机构63和第四挡料机构6464均设置低端,且目的都是为了阻挡或释放混合排序包装盒7,因此所述第三挡料机构63和第四挡料机构6464具有相同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三挡料机构63或第四挡料机构6464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一端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物料缓存装置6的框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U型拨叉,阻挡状态下,所述两个U型拨叉的底部至少包绕缓存上料层6261或缓存下料层或线边上料层31或线边下料层32最低端的一个混合排序包装盒7,释放状态下,驱动装置转动带动两个U型拨叉转动设定角度,两个U型拨叉脱离包绕混合排序包装盒7,从而释放混合排序包装盒7,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气缸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与转轴连接,从而驱动转轴带动设置在其上的U型拨叉转动,所述第三挡料机构63和第四挡料机构6464结构简单,且便于与对接设备通讯,实现自动化。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1、图12,第二升降装置4包括第二提升机构41、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二承载部42、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三承载部43,所述第二提升机构41带动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承载部42和第三承载部43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承载部42具有顺接线边上料层31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三承载部43具有顺接线边下料层32的第二倾斜面,且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对于底面交错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低端均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第五挡料机构44。所述第二承载部42用于从线边上料层31转移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所述第三承载部43用于转移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到线边下料层32。用于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转移的第二承载部42和用于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转移的第三承载部43的设置,使得满箱和空箱的转移能够同时进行,提高了转移效率,意味着提高配送效率;同时第二升降装置4的设置,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等相关设备具备设置多层的上料层和下料层的可能,使得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等相关设备具有较大的容货量,提高了行李架与天线基座配送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3、图14,所述过渡存料部51设有与第二承载部42对接的过渡上料层511和与第三承载部43对接的过渡下料层512,所述过渡上料层511的出料端还包括第一推盒装置513,用于将过渡上料层511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推送至取件升降装置52以供装配人员拿取行李架和天线基座。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3、图14,所述过渡上料层511的高度由远离第一推盒装置513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推盒装置513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过渡下料层512的高度由设置第一推盒装置513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推盒装置513的一侧逐渐降低,且过渡下料层512的低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六挡料机构514。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取件升降装置52包括取件承载部521和驱动取件承载部521升降的取件升降机构522,所述取件承载部521设有第二推盒装置523,用于将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推送至过渡下料层512。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3、图14,所述取件升降机构522包括升降驱动和升降导向装置,所述升降驱动的动力端和升降导向装置分别与取件承载部521连接,实现承载部件的竖直运动,具体的,升降驱动为两个同步气缸或同步电缸,升降导向装置为包括直线轴承和导向杆,取件承载部521及放置在其上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在同步气缸或同步电缸的驱动和升降导向装置的导向下能够实现竖直升降运动,以便于将取料完成的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下降到过渡下料层512的高度,从而实现空箱返空。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推盒装置513和第二推盒装置523均包括推动驱动、推板和用于混合排序包装盒7导向的导向流利条,在推动驱动的驱动下,推板进行直线运动,从而推到与推板接触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发生位置转移。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推动驱动为无杆气缸。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降低混合排序包装盒7在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力,台车上料层21、台车下料层22、线边上料层31、线边下料层32、过渡上料层511、过渡下料层512、动支撑架122、第二承载部42、第三承载部43、缓存上料层6261、缓存下料层的支撑台面均间隔均匀设置有无动力输送辊,且无动力输送辊的设置,相对于有动力输送,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设备的复杂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设置在装配踏台上。
本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本操作流程以设置有物料缓存装置6为例进行说明。
排序作业流程:
物流人员拿取排序单,按照排序单拣选行李架和天线基座并混合排序放置在混合排序包装盒7内,再将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放置在第一升降装置1的第一承载部12上,当第一承载部12达到最大容载量,启动第一升降装置1,第一承载部12被第一提升机构提升到与物料缓存装置6的对应的缓存上料层6261(或者是提升到与物料转运台车2的对应的台车上料层21),第一承载部12的驱动装置驱动动支撑架122倾斜到上料设定角度,满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滑动到对应的缓存上料层6261或台车上料层21;第一提升机构带动第一承载部12下降至物料缓存装置6的对应的缓存下料层或对应的台车下料层22,第一承载部12的驱动装置驱动动支撑架122倾斜到下料设定角度,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从对应的缓存上料层6261或台车上料层21滑落到第一承载部12的动支撑架122上,然后提升机构再次提升满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第一承载部12倒放置设定高度(该高度是符合人机工程的最佳零件放置高度),进行下一轮混合排序作业。
行李架与天线基座物料转运台车2自动对接作业流程:
物流牵引人员牵引物料转运台车2至排序区A,物料转运台车2沿导轨进入排序区A与物料缓存装置6对接,此时第二触发机构打开第二挡料机构24,物料转运台车2上的台车下料层22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到物料缓存装置6的缓存下料层,同时物料缓存装置6的第三挡料机构63自动打开,物料缓存装置6的缓存上料层6261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滑落到台车上料层21,物流牵引人员再次牵引装载满载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物料转运台车2至取料区B的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对接,此时第一触发机构打开第一挡料机构23,台车上料层21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的线边上料层31,同时,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的线边下料层32的第四挡料机构6464自动打开,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从线边下料层32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到物料转运台车2的台车下料层22,物流牵引人员再次牵引装载满载的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物料转运台车2至排序区A,进行下一轮转运作业。
物料自动呼叫:
取料区B的线边上料层31的物料感应器感应到设定的最少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数量时,物料感应器发出物料需求信号,排序区A的物料缓存装置6上的物料警色灯和蜂鸣器接收到物料需求信号后分别亮起红色警色灯和发出蜂鸣声报警,提醒第一升降装置1的操作人员及时向物料缓存装置6装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
单点取料作业流程:
装配人员从取件升降装置52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中分别拿取天线基座和行李架进行装配,拿取完成后,启动取件升降机构522,取件升降机构522将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下降到与过渡下料层512对应的高度,然后取件承载部521上的第二推盒装置523将空箱的混合排序包装盒7推送至过渡下料层512;再然后取件升降机构522带动取件承载部521上升至过渡上料层511对应的高度,设置在过渡上料层511的第一推盒装置513将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推入取件承载部521供装配人员拿取。
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第二升降装置4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的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自动输送和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的自动回收作业流程:
第二升降装置4的第二承载部42和第三承载部43分别移动到与线边对接存料装置3的对接的线边上料层31和线边下料层32,设置在线边上料层31的第三挡料机构63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滑落到第二承载部42上,同时第三承载部43的第二倾斜面的低端的第五挡料机构44打开,第三承载部43上的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依靠自重落入线边下料层32;然后第二升降装置4带动第二承载部42移动到与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的过渡上料层511对接位置,第二承载部42低端的第五挡料机构44打开,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滑落到过渡上料层511,再然后第二升降装置4带动第三承载部43移动到与过渡取料回收装置5的过渡下料层512对接位置,过渡下料层512的低端第六挡料机构514打开,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7滑落到第三承载部43上,第二升降装置4进行下一轮转移作业。
以上是本发明的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同时容纳行李架和天线基座的混合排序包装盒、第一升降装置、物料转运台车、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和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排序区,用于向转运设备或缓存设备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
物料转运台车,用于从排序区向取料区转移混合排序包装盒,其至少分别包括一层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台车上料层和一层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台车下料层;
所述线边对接存料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依次对接设置在取料区,所述过渡取料回收装置设置在取料点,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线边对接存料装置和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混合排序包装盒随第二升降装置的升降能够在边对接存料装置过渡取料回收装置之间切换;
线边对接存料装置,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顺应对接的线边上料层和线边下料层;
过渡取料回收装置包括过渡存料部、取件升降装置,所述过渡存料部设有与第二升降装置对接的过渡上料层和过渡下料层,混合排序包装盒随取件升降装置的升降能够在对应的过渡上料层和过渡下料层之间位置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远离上料侧还设置有与第一升降装置顺应对接的物料缓存装置,对应地,所述物料转运台车与物料缓存装置对接上料和下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提第一升降机构、承载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带动第一承载部上下移动对物料缓存装置或物料转运台车上料或下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固定支撑架、与固定支撑架一侧铰接的动支撑架和驱动动支撑架倾斜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动支撑架及设置在其上的混合排序包装盒绕铰接处倾斜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的台车上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所述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一挡料机构,所述台车上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一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台车下料层的远离设置第一挡料机构端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所述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二挡料机构,所述台车下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二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二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缓存装置设有与所述物料转运台车顺应对接的缓存上料层和缓存下料层,所述缓存下料层的上料端设有用于打开所述第二挡料机构的第二触发机构,所述物料缓存装置的缓存上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三挡料机构,所述缓存上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三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三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物料缓存装置的缓存下料层的远离设置第三挡料机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四挡料机构,所述缓存下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四挡料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四挡料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边上料层的上料端设有用于打开所述第一挡料机构的第一触发机构,所述线边上料层的高度由设置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线边上料层的远离设置第一触发机构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三挡料机构;所述线边下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线边下料层的设置第一触发机构侧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四挡料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提升机构、承载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二承载部、承载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带动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承载部具有顺接线边上料层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三承载部具有顺接线边下料层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低端均设有用于挡住或释放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第五挡料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上料层与第二承载部对接,过渡下料层与第三承载部对接;所述过渡上料层的出料端还设有转移满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一推盒装置,所述过渡上料层的高度由远离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向设置所述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过渡下料层的高度由设置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推盒装置的一侧逐渐降低,且过渡下料层的低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或释放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六挡料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升降装置包括取件承载部和驱动取件承载部升降的取件升降机构,所述取件承载部设有用于转移空箱混合排序包装盒的第二推盒装置。
CN202010656472.8A 2020-07-09 2020-07-09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Pending CN1120095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6472.8A CN112009597A (zh) 2020-07-09 2020-07-09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6472.8A CN112009597A (zh) 2020-07-09 2020-07-09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9597A true CN112009597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49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6472.8A Pending CN112009597A (zh) 2020-07-09 2020-07-09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959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495A (zh) * 2021-04-15 2021-07-02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跨线物料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247591A (zh) * 2021-04-21 2021-08-13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箱自动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526099A (zh) * 2021-06-28 2021-10-22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气门杆物料配送对接装置
CN117302892A (zh) * 2023-11-30 2023-12-29 广州田嘉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线束转运台车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55063A (ko) * 2002-12-20 2004-06-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 부품 자동운반장치를 갖춘 자동차 조립라인
CN102935935A (zh) * 2011-08-16 2013-02-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翻转装置的上料架
CN103043450A (zh) * 2013-01-04 2013-04-17 洛阳市河之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卸料装置
CN105358259A (zh) * 2013-07-01 2016-02-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涂装设备和涂装方法
CN106829463A (zh) * 2016-11-10 2017-06-13 广东鸿宝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生产线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7512566A (zh) * 2017-09-26 2017-12-26 长兴昊太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排序整理机构
CN107915038A (zh) * 2017-11-27 2018-04-17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焊钉自动供料机构及焊钉自动供料方法
CN207917873U (zh) * 2018-01-30 2018-09-28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料流水线
CN108639690A (zh) * 2018-06-20 2018-10-12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Esp总成自动上线装置
CN109205171A (zh) * 2018-09-21 2019-01-15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汽车车身线束的自动上线装置
CN208790429U (zh) * 2018-09-14 2019-04-26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汽车行李架单点取件及自动对接上下线装置
CN110239875A (zh) * 2019-06-17 2019-09-17 无锡帕尔弗工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篮自动上料装置
CN209427604U (zh) * 2018-12-19 2019-09-24 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三坐标测量机全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1017580A (zh) * 2020-02-13 2020-04-17 青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装车码垛装置及装车系统
CN210593715U (zh) * 2019-06-17 2020-05-22 无锡帕尔弗工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篮自动上料装置
CN212831286U (zh) * 2020-07-09 2021-03-30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喂料返空装置
CN113830203A (zh) * 2021-10-25 2021-12-24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汽车模型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55063A (ko) * 2002-12-20 2004-06-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 부품 자동운반장치를 갖춘 자동차 조립라인
CN102935935A (zh) * 2011-08-16 2013-02-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翻转装置的上料架
CN103043450A (zh) * 2013-01-04 2013-04-17 洛阳市河之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卸料装置
CN105358259A (zh) * 2013-07-01 2016-02-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涂装设备和涂装方法
CN106829463A (zh) * 2016-11-10 2017-06-13 广东鸿宝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生产线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7512566A (zh) * 2017-09-26 2017-12-26 长兴昊太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排序整理机构
CN107915038A (zh) * 2017-11-27 2018-04-17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焊钉自动供料机构及焊钉自动供料方法
CN207917873U (zh) * 2018-01-30 2018-09-28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料流水线
CN108639690A (zh) * 2018-06-20 2018-10-12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Esp总成自动上线装置
CN208790429U (zh) * 2018-09-14 2019-04-26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汽车行李架单点取件及自动对接上下线装置
CN109205171A (zh) * 2018-09-21 2019-01-15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汽车车身线束的自动上线装置
CN209427604U (zh) * 2018-12-19 2019-09-24 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三坐标测量机全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0239875A (zh) * 2019-06-17 2019-09-17 无锡帕尔弗工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篮自动上料装置
CN210593715U (zh) * 2019-06-17 2020-05-22 无锡帕尔弗工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篮自动上料装置
CN111017580A (zh) * 2020-02-13 2020-04-17 青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装车码垛装置及装车系统
CN212831286U (zh) * 2020-07-09 2021-03-30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喂料返空装置
CN113830203A (zh) * 2021-10-25 2021-12-24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汽车模型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495A (zh) * 2021-04-15 2021-07-02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跨线物料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247591A (zh) * 2021-04-21 2021-08-13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箱自动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526099A (zh) * 2021-06-28 2021-10-22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气门杆物料配送对接装置
CN117302892A (zh) * 2023-11-30 2023-12-29 广州田嘉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线束转运台车
CN117302892B (zh) * 2023-11-30 2024-03-12 广州田嘉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线束转运台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9597A (zh)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US8875826B2 (en) System for replacing a battery of a grou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particularly of an unmanned heavy-duty transportation vehicle for ISO containers
CN210162597U (zh) 一种无人化仓储系统
US5577597A (en) Work transport system including pallet transport apparatus
CN114348688A (zh) 一种货物装卸系统、方法以及装卸运输车
CN212831286U (zh) 一种自动喂料返空装置
CN111825012A (zh) 一种高平台车厢装卸作业用可分离叉车装置
CN113233220A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物料的全自动装卸系统
CN107381083A (zh) 一种港口冷链运输系统
CN110002362B (zh) 自动装车设备及其装卸方法
JPH11130268A (ja) フォーク移動式荷役装置及び荷役方法
CN117699313A (zh) 货物存储调度系统
CN113247591A (zh) 一种物料箱自动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32811B (zh) 一种基于预存的集装箱整列同步装卸方法及系统
CN217498014U (zh) 装卸车系统
WO1999046195A1 (en) Method and loading device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cargo space
CN115744018A (zh) 穿梭车以及多穿立库存取系统
CN215325761U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物料的全自动装卸系统
JP5589512B2 (ja)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
CN215363406U (zh) 一种物料箱自动转运返空装置
JPH05229609A (ja) 立体自動倉庫
CN211686794U (zh) 一种四向驱动的穿梭智能车及立体仓库
JP2023539543A (ja) ロールシャトルおよび懸架式ロールシャトル
CN113291689A (zh) 提升机及仓储系统
KR200277232Y1 (ko) 화물 적재용 운반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