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4979A - 车门把手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车门把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4979A
CN112004979A CN201980025844.2A CN201980025844A CN112004979A CN 112004979 A CN112004979 A CN 112004979A CN 201980025844 A CN201980025844 A CN 201980025844A CN 112004979 A CN112004979 A CN 112004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ever
movement
door
iner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58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萨万特
A.盖林
A.坎纳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xin Italy
Original Assignee
Youxin Ital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xin Italy filed Critical Youxin Italy
Publication of CN112004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4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54Fraction or shear lines; Slip-clutches, resilient parts or the like for preventing damage when forced or slamm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05B77/06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by means of inertial for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6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locking elements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10Illuminating devices on or for locks or keys; Transparent or translucent lock parts; Indicator ligh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把手(1),该车门把手包括附接在车门板(100)上的把手框架(5)、以及具有总长度L的把手杆(3),该把手杆可相对于把手框架(5)在至少一个闲置位置(F、R)与打开位置(O)之间在其一个纵向端处围绕把手杆轴线(A)旋转运动,所述把手杆(3)具有轴向突出的轴向指(3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还包括运动杆(37),该运动杆可在闲置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相对于把手框架(5)围绕运动杆轴线(B)旋转运动,所述运动杆(37)包括第一径向臂(39)和第二径向臂(41),该第一径向臂适于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配置为在运动杆(37)到达其活动位置时打开门,该第二径向臂与把手杆(3)的轴向指(35)的路径相交,并且在把手杆(3)旋转期间被所述轴向指(35)推动,从而在把手杆(3)到达打开位置(O)时,运动杆(37)到达其活动位置,其中,运动杆(37)在把手框架(5)中设置在把手杆(3)的轴向上方位置,并且其旋转运动杆轴线(B)位于把手杆(3)的中部,在径向上与把手杆轴线(A)隔开距离d,其中0.9L≥d≥0.1L。

Description

车门把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齐平门把手杆的车门组件。
背景技术
这种车门把手组件包括电机,该电机在被致动时在齐平位置与就绪位置之间移动把手杆。在齐平位置,把手杆与门体的外表面齐平。在就绪位置,把手杆从所述外表面突出,从而可由用户抓握。
在用户抓握处于就绪位置的把手杆时,用户可通过将把手杆拉到进一步突出的解锁位置来解锁门,在该解锁位置,门把手杆与闩锁机构(通过博登拉线、旋转销或齿轮机构)相互作用并解锁门。
在用户释放把手杆时,把手杆弹簧将把手杆带回其就绪位置。在打开或关闭门后,电机也可将把手杆从就绪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
这种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备用机构,以在诸如电机或汽车电池故障等情况下(即,在电机不能致动时)能够开门。该机构例如包括推-推式机构,在该机构中,用户将把手杆从其齐平位置向内推,直到到达轻响位置,在该位置,预加载弹簧被释放。所述预加载弹簧在被释放时将把手杆从向内的轻响位置推到突出的就绪位置。
一旦用户以备用模式进入车辆,就会立即对电池充电和/或解除电机故障,并且可恢复正常的电动致动。
为了避免把手在撞车(尤其是横向碰撞)的情况下打开,把手还包括惯性锁定系统,该惯性锁定系统通常至少是可逆惯性锁定系统和/或不可逆惯性锁定系统,它包括承载惯性质量的摇臂。
在把手受到高于阈值的加速度时,可逆惯性锁定系统与把手的可移动元件接合以防止把手打开,而在加速度减小时,可逆惯性锁定系统返回到闲置形态。
不可逆惯性锁定系统在较高的加速度值下与把手机构接合,并且不会自发地返回其闲置位置,这能防止车门因震动和车辆反弹而打开。
此外,所述门把手可包括其它模块,例如与遥控器或RFID卡通信的天线模块或照亮把手的各部分的照明模块,所有这些模块都需要空间。
所述把手可能包括很多元件,这些元件占据把手内的大量空间,而从把手杆向锁定机构传递致动的元件链增加了复杂性。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从把手杆至锁定机构(即闩锁)的较短运动链的简单、紧凑的把手架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门把手,该车门把手包括:
·附接在车门板上的把手框架,
·具有总长度L的把手杆,该把手杆可相对于把手框架在至少一个闲置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在其纵向端之一处围绕把手杆轴线旋转运动,所述把手杆具有轴向突出的轴向指,
还包括:
·运动杆,该运动杆可相对于把手框架在闲置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围绕运动杆轴线旋转运动,所述运动杆轴线位于把手杆的中部,在径向上与把手杆轴线隔开距离d,其中0.9L≥d≥0.1L,所述运动杆包括:
o第一径向臂,该第一径向臂适于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并配置为在运动杆到达其活动位置时将门解锁,
o第二径向臂,该第二径向臂与把手杆的轴向指的路径相交,并且
在把手杆旋转期间被所述轴向指推动,从而在把手杆到达打开位置时使得运动杆到达其活动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相对于把手杆设置在轴向偏移位置,并且该运动杆还包括安装在把手框架上的至少一个可逆惯性安全系统,该可逆惯性安全系统包括承载惯性质量的摇臂,该摇臂枢转地安装在闲置位置与在碰撞时到达的阻挡位置之间,并且在该阻挡位置,摇臂防止运动杆旋转。
这种把手很紧凑,其传动元件的数量较少,这简化了其组装过程,同时可能不太容易发生故障。
所述把手还可具有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的以下特征之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把手还包括鲍登拉线,该鲍登拉线的内部拉线的一端结合至第一径向臂,另一端适于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
所述把手杆还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电机,该电机在齐平位置与就绪位置之间移动把手杆,在所述齐平位置,把手杆与外门板表面齐平,在所述就绪位置,把手杆突出并可由用户抓握。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推-推单元,该推-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受约束的推-推弹簧,该弹簧在释放时推动抵靠推-推杆的推-推指,该推-推指的旋转导致把手杆到达就绪位置,并且其中所述把手杆还可移动到向内的轻响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推-推弹簧被释放。
所述惯性质量形成为轴向指,在摇臂到达活动位置时,该轴向指被置于运动杆的第一或第二径向臂的轨迹上,以阻止所述运动杆的运动。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安装在把手框架上的不可逆惯性系统,该不可逆惯性系统包括可在闲置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的惯性旋转元件,在所述闲置位置,该惯性旋转元件被预约束金属刀片约束,而通过使该金属刀片变形可到达所述活动位置,其中所述金属刀片包括开口,并且所述惯性旋转元件包括凸耳,在所述惯性旋转元件到达活动位置时,所述凸耳接合在所述开口中,并且其中所述惯性旋转元件包括阻挡装置,在处于活动位置时,该阻挡装置阻止运动杆的运动。
与所述可逆惯性安全系统相比,所述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在较高的加速度值下到达其活动位置,并且所述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阻止运动杆的运动,因为它阻止所述可逆惯性安全系统返回其闲置位置。
所述把手杆包括配重,该配重相对于把手杆的可抓握主体在杆轴线的另一侧延伸,由至少一个径向配重臂承载。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天线模块。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配置为照亮把手杆的轮廓或把手杆的一部分的照明模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把手杆轴线、运动杆轴线和可逆或不可逆惯性系统的旋转轴线是平行的。
所述把手杆可包括围绕旋转轴线的铰接端,该铰接端包括容纳把手弹簧的空腔,该把手弹簧产生将把手杆带回齐平位置的扭矩。
径向突出指、第一径向臂和/或第二径向臂可包括预定断裂点。
所述把手杆可包括用户可抓握的可抓握主体和隐藏主体,该隐藏主体隐藏在框架中并在径向上位于靠近杆轴线的位置,从而在把手杆处于打开或就绪位置时,所述可抓握主体完全突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附图的描述性而非限制性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包括把手杆的把手的车门的示意性剖视图,该把手杆以不同的位置示出;
·图2是从外部观察时车门把手的示意图;
·图3是控制把手杆的部分运动的车门把手致动器的示意图;
·图4是从内部观察时车门把手的示意图,其中可看到公共框架中的不同功能模块;
·图5是用于图1和图3的把手的致动器元件的示意图,这些致动器元件控制把手杆的运动;
·图6是在拉动所述杆时导致门解锁的运动链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适用于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附图涉及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是可通过组合或稍稍改变所示的实施例来获得其它实施例,所述新的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图1示出了具有内置门把手1的车门板100的一系列示意性剖视图。门板100形成车辆的外表面,门把手1基本上由其把手杆3(由用户抓握并移动的部分)和把手框架5(在致动期间相对于门板100保持静止的部分)表示。
术语“向内”、“向外”及等同术语是相对于车辆内部和外部定义的,在此假设把手1是外把手,其中将把手杆3向外拉可打开门板100。
在图1的第一个剖视图中(从左到右),把手杆3处于齐平位置。在所述齐平位置,把手杆3的外表面与门板100齐平。在车辆行驶和较长时间停放时采取所述齐平位置。在齐平位置,把手杆3在车辆停放时不太可能被路人意外或不小心地碰到,并且在车辆驾驶时能减小空气阻力。在齐平位置,把手杆3还表现为以令人愉快且不引人注目的方式集成在门板100内。
在图1的第二个剖视图中,把手杆3处于就绪位置。在所述就绪位置,把手杆3已经围绕把手杆轴线A向外旋转了预定角度(例如20至45°),以便可由用户抓握。在用户接近车辆或使车门解锁时(例如使用集成在钥匙中的遥控器或RFID安全令牌),采取所述就绪位置。在所述位置,把手杆3可供用户使用和抓握,但是把手仍然被锁住。
把手杆轴线A限定轴向,而垂直于所述轴线A的平面和方向被限定为径向。应说明的是,轴线A优选位于突出区域之前(朝向前轮驱动或前发动机配置车辆中的汽车电机),以便在电机驱动到就绪位置时获得完全突出的就绪且打开的把手杆3,这能减少积尘和进水。使旋转轴线位于突出区域内会导致在把手杆的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另一侧上出现孔。
在图1的第三个剖视图中,把手杆3处于打开位置。与就绪位置相比,把手杆3已被用户进一步向外旋转(40°至60°以上),并且把手杆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以解锁门板100,该门板100因此被解锁,并且可通过进一步拉动把手杆3而打开。
在将把手杆3从齐平位置驱动到就绪位置的机构发生机械或电气故障的情况下,用户可通过在把手杆3上施加向内的压力P相对于门板100向内推动把手杆3,如图1的第四个剖视图所示。然后,把手杆3处于在本文中称为“轻响”位置的位置,在该位置,机械相互作用(“轻响”)释放推-推单元的弹簧,该弹簧将把手杆3驱动至就绪位置,而不对电机致动。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这种齐平把手,但也可用于仅有闲置位置和打开位置的传统门把手的情况,在该情况中,用户使门把手致动时没有电机的辅助。
图2示出了从车门中取出的门把手1的外观图。框架5遮住了可见的机构和模块,但是与把手杆3的可见部分对应的可抓握主体3a是明显可见的。
把手杆3以三个位置示出:齐平位置F、就绪位置R和打开位置O。箭头表示从齐平位置F到打开位置O的打开动作。
从齐平位置F到就绪位置R的运动是由包括电机7的致动器10(参见图3)引起的。用户在抓住处于就绪位置R的把手杆3之后,将把手杆3拉至打开位置O,从而使闩锁机构致动并释放车门板100。通过进一步拉动把手杆3,用户摆动整个车门板100,从而打开车门。
齐平位置F和就绪位置R可视为闲置位置:在把手杆3处于所述位置时,门的闩锁机构未被致动,门板100保持锁定。
图3是门把手致动器10的内部视图。致动器10利用弹簧作用和从车辆电池或门内的独立电池汲取的电力使把手杆3运动。在图3中,把手杆3相对于致动器框架51旋转运动,致动器框架51附接至把手1的把手框架5(参见图4),所述把手框架5本身附接至门板100。
致动器10形成可独立运输、操纵和安装的独立模块。因此,门把手1的组装和维护更容易,并且可能更廉价。
带有减速机构9的电机7布置在致动器框架51的壳体中。电机7通过注入电流(尤其是来自车辆电池或车门内的独立电池的电流)来激活。减速机构9通过降低转速和增大扭矩值来适配电机7的旋转输出运动。减速机构9使用致动器杆11使把手杆3运动,尤其是从齐平位置F向就绪位置R运动。
减速机构9例如包括带有减速齿轮和/或蜗轮蜗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减速级。
减速机构9使靠在把手杆3本身上(参见图4至6)的致动器杆11运动,以在其运动期间至少在打开运动路径的一部分上(尤其是从齐平位置F到就绪位置R)推动把手杆3。
在致动器杆11反向旋转时,由于把手弹簧33(参见图4)返回到闲置形态,因此把手杆3返回到齐平位置F,并且在从齐平位置F向就绪位置R运动期间,把手弹簧33将把手杆压靠在致动器杆11上。从就绪位置R到打开位置O,用户抵抗把手弹簧的扭矩,而把手弹簧的扭矩又确保在用户释放把手杆3时把手杆3会返回到就绪位置R。
致动器10还包括推-推单元13,该推-推单元13包括围绕导杆17布置的至少一个推-推弹簧15。推-推弹簧15在被释放时推动滑动件19,该滑动件19承载推-推指21,该推-推指21抵靠推-推杆22,推-推杆22的旋转导致致动杆11旋转。推-推指21尤其由橡胶、软塑料或任何减震材料制成。
所示的实施例包括两个推-推弹簧15和两个导杆17。仅示出了一个推-推弹簧15,以便使导杆17之一可见。
弹簧15和导杆17布置在释放机构23的两侧,该释放机构23在被压缩(在轻响位置)时释放滑动件19,然后滑动件19被弹簧15沿着导杆17推动,从而将把手杆3推到就绪位置R。
致动器杆11的旋转位置由位于承载杆11的轴12的下侧的定位装置25检测。所述定位装置25例如包括磁性指示器和磁性传感器(例如霍尔效应传感器)。所述磁性指示器随着致动器杆11旋转,所述磁性传感器然后确定磁性指示器的旋转位置,该旋转位置指示致动器杆11的位置,并由此指示把手杆3的位置。这种定位装置在直接附接至致动器杆11时具有更高的精度。
图4是组装好的门把手1的内部视图,示出了其中的不同模块。图5是把手1的负责把手1的运动和把手1的安全锁定的元件的内部视图。
把手框架5容纳各种模块,包括:天线模块200、照明模块300、把手杆3和连接至所述把手杆3的打开机构400。
天线模块200包括天线201、连接器203、以及连接着天线201和连接器203的连接电缆205。
天线201例如是射频识别(RFID)天线。在用户佩戴的钥匙或验证令牌上的应答器进入靠近门的检测空间时,天线201与该应答器通信。
天线201还可包括电容式天线,该电容式天线检测在把手杆3附近是否存在用户身体部分(通常是手)。这样,只有在检测到用户接近时,才能开始验证过程。
连接器203确保对天线201的供电,并将所述天线201连接至车辆的电气和/或数字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ECU)。
照明模块300包括发光单元301、照明连接器303以及连接着发光单元301和连接器303的连接电缆305。
发光单元301例如包括一组发光二极管和多个光导件,这些光导件将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导引至特定区域,例如导引到把手杆3的轮廓或所述把手杆3本身的一部分上。然后,使用导引的光照亮把手杆3和/或用于装饰目的。
发光例如可用作向用户表明已记录安全令牌的接近的信号,并且使所述用户即使在黑暗的区域中也能够安全并快速地抓住把手杆3。
连接器303确保对发光单元301的供电(尤其是通过从车辆电池或车门中的独立电池汲取的电流供电),并将所述发光单元301连接至车辆的电气和/或数字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ECU)。
门把手1包括致动机构400,该致动机构400包括在不同情况下致使和/或防止把手杆3运动的不同元件。
因此,能够理解有多少不同的模块会被集成在门把手1内。
在图5中分别示出了致动机构400和把手杆3。在此特定实施例中,致动机构400包括结合图3说明的致动器10、把手杆3的一部分、可逆惯性系统29、以及不可逆惯性系统31。
在图5中还示出了框架5的一部分,尤其是直接围绕把手杆3的可见主体3a的部分。
在图5中能够看到,致动器杆11靠在把手杆3的内表面S上(在齐平位置F、就绪位置R、以及这两个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因而其向外旋转导致把手杆3从齐平位置F向就绪位置R运动。
致动机构400还包括把手弹簧33(参见图4),在致动杆11向内旋转时,把手弹簧33使把手杆3返回到其齐平位置F,在用户将把手杆3从打开位置O释放时,把手弹簧33使把手杆3返回到就绪位置R。更一般地说,把手弹簧33负责提供将把手杆3向内带回的扭矩。
在用户释放所述把手杆3时(尤其是在打开车门板100之后),把手杆3也被把手弹簧33从打开位置O带回到就绪位置R。
把手杆3在其主体的较中心的部分设有向图5中的向上方向突出的轴向突出指35。
致动机构400还包括运动杆37,该运动杆37可相对于把手框架5围绕运动杆轴线B在闲置位置(在图5中示出)与活动位置之间旋转运动。
运动杆37包括两个径向臂:适于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的第一径向臂39和配置为与轴向突出指35相互作用的第二径向臂41。
运动杆37相对于把手杆3被置于轴向偏移位置,在此位于所述把手杆3的上方(杆的轴线A被认为是竖直的),从而在把手杆3运动期间,第二径向臂41与把手杆3的轴向突出指35的路径相交。
其它实施例还预见到了运动杆37沿轴向布置在把手杆3之下。
运动杆37的旋转轴线B和把手杆3的旋转轴线A是平行的。运动杆37相对于把手杆3处于较中心的位置,这是因为把手杆3从其自由端到旋转轴线A的总长度为L(尤其参见图6),而轴线B在径向上位于距轴线A大约1/2纵向距离d的位置,或者更一般地说,位于距离d处,其中0.9L≥d≥0.1L或0.8L≥d≥0.2L;尤其是3L/4≥d≥L/4。
第一径向臂39附接至鲍登拉线47的内部拉线的一端,该内部拉线连接至闩锁机构(未示出)。在活动位置,第一径向臂39拉动鲍登拉线47的内部拉线,该内部拉线的另一端连接至闩锁机构,从而在运动杆37到达其活动位置时,锁定机构释放门。
运动杆37向其闲置位置返回是由运动弹簧43保证的,该运动弹簧43在此是缠绕在运动杆37的轴45上的螺旋弹簧。运动弹簧43的一端靠在把手框架5上(在图5中只能看到一部分),另一端连接至径向臂39、41之一,具体而言,在此是连接至第一个臂39。
尤其是,在把手杆3处于齐平位置F和就绪位置R(以及中间位置)时,运动杆37处于其闲置位置。在就绪位置R,轴向突出指35与第二径向臂41接触。
在图6中能更清晰地看出把手杆3从就绪位置R至打开位置O的打开运动。在图6中,把手杆3处于就绪位置R,运动杆37处于其闲置位置。因此,所述运动杆37的第二径向臂41靠在把手杆3的轴向突出指35上。
用户向外拉动把手杆3(最左边的圆形箭头),以通过整个把手杆3围绕轴线A的旋转(围绕所述轴线A的圆形箭头)将所述把手杆3从就绪位置R带到打开位置O。
把手杆3的旋转导致轴向突出指35沿着圆弧路径运动(所述指35处的圆弧箭头)。由于相互接触(所述径向臂41处的圆弧箭头),轴向突出指35在其向外运动中拖动运动杆37的第二径向臂41。这导致整个运动杆37围绕轴线B旋转(围绕所述轴线B的圆形箭头)。
运动杆37随着把手杆3的运动而旋转,直到所述把手杆3到达打开位置O,此时运动杆37到达其活动位置。
在运动杆37旋转期间,第一径向臂39拉动博登拉线47的内部拉线(所述第二臂41的径向端处的直箭头),直到在到达活动位置时内部拉线被充分拉动从而通过连接至博登拉线47的另一端的锁定机构使门释放。
可逆惯性系统29和不可逆惯性系统31都用于阻止把手杆3因撞车(尤其是横向碰撞)引起的加速度而运动。从本质上说,它们的存在对于门把手1的功能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它们的存在代表了附加的安全特征。
在没有惯性安全系统29、31的情况下,因碰撞而引起的加速度会沿向外打开方向拉动把手杆3。这种向外运动又会导致门板100打开。
车门打开可能使得乘客从车辆内部弹出、乘客的一个或多个肢体伸出、或者外部物体进入车辆的内部空间,从而加剧碰撞的后果。此外,打开的车门更有可能被扯开(例如在翻车的情况下),并可能因此伤害旁人,或者留在路上成为其它驶近车辆的障碍物。
可逆惯性系统29安装在框架5上。它包括摇臂58,该摇臂58可相对于惯性系统轴线C自由旋转,并在所述摇臂58的远端承载惯性质量。在此特定实施例中,轴线C平行于把手杆3和运动杆37的轴线A和B。
摇臂58枢转地安装在闲置位置与阻挡位置之间。在闲置位置,可逆惯性系统29不干扰杆3的运动。在活动位置,可逆惯性系统29阻止运动杆37的旋转。
摇臂58尤其包括轴向指64,该轴向指64在其径向端形成惯性质量,在处于阻挡位置时,该轴向指64与运动杆37的第一径向臂39的路径相交。
可逆惯性安全系统29包括安全弹簧(不可见),尤其是围绕中心轴30的螺旋弹簧,在不受加速度作用时,该弹簧将摇臂58带回到闲置位置。通过调节安全弹簧的扭矩值、惯性质量64和摇臂58的长度,能够选择导致摇臂58到达阻挡位置的加速度域值。
可逆惯性系统29尤其配置为在受到高于3至5g的加速度时阻止门把手1致动,其中g是标准重力值(大约为9.81米·秒2)。
在此特定实施例中,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31是WO 2006/003197中所述的类型,在此增加该文献作为参考。
这种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31包括围绕轴线C的惯性旋转元件,其形式例如为带有肩部的圆柱体。在未受到加速度时,该圆柱体处于第一闲置位置,在该位置,该圆柱体被预约束金属刀片49约束。在受到加速度时,当达到足够的力时,所述圆柱体通过使金属刀片49变形而到达活动位置。金属刀片49包括开口,而所述圆柱体包括凸耳,在所述圆柱体到达活动位置时,该凸耳接合在所述开口中。
一旦所述圆柱体到达其工作位置,若不对部件进行手动干预,则该圆柱体不会返回到闲置位置。
通过调节由预约束金属刀片49施加的力以及圆柱体的形状和质量,并通过添加在圆柱体上施加预定扭矩的第二个安全弹簧32,能够调节导致圆柱体到达其活动位置的加速度阈值。尤其是,与可逆惯性安全系统29到达其活动位置的加速度相比,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31配置为在受到较高的加速度时到达其活动位置。
例如,可逆系统29在5g加速度下接合,而不可逆惯性系统31在受到高于8至10g的加速度时到达活动位置。
阻挡装置附接至所述圆柱体,在处于活动位置时,该阻挡装置阻止运动杆37的运动。在此实施例中,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31例如使用圆柱体上的突出肩部防止可逆惯性安全系统29返回到其闲置位置,在处于活动位置时,该突出肩部推动摇臂58。
在这两种情况下(可逆和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29、31都与运动杆37相互作用,这形成了优先的相互作用点。
尤其是,径向突出指35、第一径向臂39和/或第二径向臂41易于与预定断裂点配合,从而在冲击加速度值非常高的情况下充当另一种故障安全装置。
通过调节在预定点断开所需的力,可实现连接至鲍登拉线47的第一径向臂39会在比运动杆37可能从惯性安全系统29、31脱离的加速度值低的加速度值下相对于把手杆3的运动(通过断开)释放的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把手杆3出于惯性的运动不会导致第一径向臂39的连接至鲍登拉线47的部分运动,因而不会导致锁定机构致动。
由于惯性安全系统29、31与运动杆37相互作用,因此它们可置于相同的轴向高度并平行于把手杆3,并且仅向内轴向偏移,从而把手1获得了紧凑的整体结构。
尤其是如图6所示,把手杆3具有细长的可抓握主体3a,该可抓握主体3a具有一个自由端,在就绪位置R和打开位置O,该自由端突出在外部。把手杆3还包括在径向上位于轴线A附近的隐藏主体3b,该隐藏主体3b具有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的铰接端53,在把手1组装好时,该铰接端53被框架5遮盖并隐藏。
铰接端53包括容纳把手弹簧33的空腔,在此该空腔为立方体或平行六面体的中空形式。
可抓握主体3a和隐藏主体3b是彼此的径向延长部分,并且均位于把手杆3的旋转轴线A的同一侧。隐藏主体3b在径向上位于靠近轴杆A的位置,从而在把手杆3处于打开位置O或就绪位置R时,可抓握主体3a完全突出。
把手杆3还包括位于与可抓握主体和隐藏主体3a、3b相反的一侧的径向延长部分,该径向延长部分包括由两个配重臂57承载的配重55。
配重臂57在把手杆体3a、3b的延长部分中,相对于轴线A在另一侧。配重55附接至配重臂57的轴向远端,其中一个配重臂在轴向上位于配重55的顶部,另一个配重臂57在轴向上位于配重55的底部。
因此,在碰撞期间,由施加在杆体3a、3b上的加速度引起的扭矩至少部分地被施加在配重55上的加速度引起的扭矩抵消。
运动杆37相对于把手杆3处于较中心的位置(3L/4≥d≥L/4)的布置形式腾出了所述把手杆3上的位于旋转轴线A周围的空间,尤其是用于把手弹簧33和配重55的空间。

Claims (14)

1.车门把手(1),包括:
·附接在车门板(100)上的把手框架(5),
·具有总长度L的把手杆(3),该把手杆可相对于把手框架(5)在至少一个闲置位置(F、R)与打开位置(O)之间在其纵向端之一处围绕把手杆轴线(A)旋转运动,所述把手杆(3)具有轴向突出的轴向指(35),
还包括:
·运动杆(37),该运动杆可相对于把手框架(5)在闲置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围绕运动杆轴线(B)旋转运动,所述运动杆轴线位于把手杆(3)的中部,在径向上与把手杆轴线(A)隔开距离d,其中0.9L≥d≥0.1L,所述运动杆(37)包括:
o第一径向臂(39),该第一径向臂适于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并配置为在运动杆(37)到达其活动位置时将门解锁,
o第二径向臂(41),该第二径向臂与把手杆(3)的轴向指(35)的路径相交,并且在把手杆(3)旋转期间被所述轴向指(35)推动,从而在把手杆(3)到达打开位置(O)时使得运动杆(37)到达其活动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37)相对于把手杆(3)设置在轴向偏移位置,并且该运动杆(37)还包括安装在把手框架(5)上的至少一个可逆惯性安全系统(29),该可逆惯性安全系统包括承载惯性质量(64)的摇臂(58),该摇臂(58)枢转地安装在闲置位置与在碰撞时到达的阻挡位置之间,并且,在该阻挡位置,摇臂(58)防止运动杆(37)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鲍登拉线(47),该鲍登拉线的内部拉线的一端结合至第一径向臂(39),另一端适于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中,所述把手杆(3)还包括致动器(10),该致动器包括电机(7),该电机在齐平位置(F)与就绪位置(R)之间移动把手杆(3),在所述齐平位置,把手杆(3)与外部门板(100)表面齐平,在所述就绪位置,把手杆突出并可由用户抓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其中,其还包括推-推单元(13),该推-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受约束的推-推弹簧(15),该弹簧在释放时推动抵靠推-推杆的推-推指(21),该推-推指的旋转导致把手杆(3)到达就绪位置,并且其中所述把手杆(3)还可移动到向内的轻响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推-推弹簧(15)被释放。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质量(64)形成为轴向指,在摇臂(37)到达活动位置时,该轴向指被置于运动杆(37)的第一径向臂(39)或第二径向臂(41)的轨迹上,以阻止所述运动杆(37)的运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安装在把手框架(5)上的不可逆惯性系统(31),该不可逆惯性系统包括可在闲置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的惯性旋转元件,在所述闲置位置,该惯性旋转元件被预约束金属刀片(49)约束,而通过使金属刀片(49)变形可到达所述活动位置,其中所述金属刀片(49)包括开口,并且所述惯性旋转元件包括凸耳,在所述惯性旋转元件到达活动位置时,所述凸耳接合在所述开口中,并且其中所述惯性旋转元件包括阻挡装置,在处于活动位置时,该阻挡装置阻止运动杆(35)的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把手,其中,与所述可逆惯性安全系统(29)相比,所述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31)在较高的加速度值下到达其活动位置,并且所述不可逆惯性安全系统(31)阻止运动杆(35)的运动,因为它阻止所述可逆惯性安全系统(29)返回其闲置位置。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3)包括配重(55),该配重相对于把手杆(3)的可抓握主体(3a)在杆轴线(A)的另一侧延伸,由至少一个径向配重臂(57)承载。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天线模块(200)。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配置为照亮把手杆(3)的轮廓或把手杆(3)的一部分的照明模块(300)。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轴线(A)、所述运动杆轴线(B)和所述可逆或不可逆惯性系统(29、31)的旋转轴线(C)是平行的。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3)包括围绕旋转轴线(A)的铰接端(53),该铰接端包括容纳把手弹簧(33)的空腔,该把手弹簧产生将把手杆(3)带回齐平位置(F)的扭矩。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突出指(35)、所述第一径向臂(39)和/或所述第二径向臂(41)包括预定断裂点。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包括用户可抓握的可抓握主体(3a)和隐藏在框架(5)中并在径向上位于杆轴线(A)附近的隐藏主体(3b),从而在把手杆(3)处于打开位置(O)或就绪位置(R)时,所述可抓握主体完全突出。
CN201980025844.2A 2018-04-17 2019-04-12 车门把手组件 Pending CN1120049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67791.5 2018-04-17
EP18167791.5A EP3556975A1 (en) 2018-04-17 2018-04-17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PCT/EP2019/059417 WO2019201770A1 (en) 2018-04-17 2019-04-12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4979A true CN112004979A (zh) 2020-11-27

Family

ID=6201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5844.2A Pending CN112004979A (zh) 2018-04-17 2019-04-12 车门把手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1831B2 (zh)
EP (2) EP3556975A1 (zh)
JP (1) JP2021531425A (zh)
CN (1) CN112004979A (zh)
WO (1) WO2019201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4293B2 (ja) * 2017-05-23 2021-06-30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17129431A1 (de) * 2017-12-11 2019-06-1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Türgriffeinheit
DE102018100301A1 (de) * 2018-01-09 2019-07-11 Witte Automotive Gmbh Schließsystem
FR3090718B1 (fr) * 2018-12-20 2020-11-27 Mgi Coutier Espana Commande d’ouverture à remontage mécanique.
FR3094737B1 (fr) * 2019-04-08 2021-04-09 Akwel Vigo Spain Système de poignée avec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FR3103008B1 (fr) * 2019-11-12 2022-09-02 Psa Automobiles Sa Procédé de déblocage d’une poignée d’ouvrant en conditions de blocage en position escamotée.
EP3832057B1 (en) * 2019-12-04 2023-01-25 U-Shin Italia S.p.A. Door leaf handle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210076350A (ko) 2019-12-16 2021-06-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아웃사이드 도어 핸들 조립체
DE102021205151A1 (de) * 2021-05-20 2022-11-24 Hs Products Engineering Gmbh Verfahren für die Durchführung einer Funktionsbewegung einer Sekundärfunktion eines elektrischen Türgriffs
CN115506663B (zh) * 2022-09-20 2023-06-09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平开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及车辆
FR3140105A1 (fr) * 2022-09-26 2024-03-29 Psa Automobiles Sa Poignée d'un ouvr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avec système de blocag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2329A (zh) * 2007-09-11 2010-08-11 法雷奥公司 用于车辆的安全把手
CN102086717A (zh) * 2009-12-03 2011-06-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汽车车门的把手模块
CN102202926A (zh) * 2008-11-19 2011-09-28 Itw汽车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中的可旋转支撑式盖板的包含推-推运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WO2012175599A1 (en) * 2011-06-21 2012-12-27 Valeo S.P.A Safety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handle
CN105275287A (zh) * 2014-07-17 2016-01-27 Mgi库贴西班牙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手柄组件和包括这种手柄组件的活动盖板
CN105849348A (zh) * 2013-11-18 2016-08-10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包括部件特别是门把手和部件的致动装置的系统
CN105917063A (zh) * 2013-11-18 2016-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由门把手和门把手的致动装置构成的系统
CN106256982A (zh) * 2015-06-16 2016-12-28 意大利有信公司 用于车门的把手
CN107735540A (zh) * 2015-07-20 2018-02-23 有信意大利公司 用于车门把手的安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RM20040337A1 (it) 2004-07-07 2004-10-07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Maniglia di portiera, in particolare di autoveicolo, con sistema di sicurezza inerziale.
JP200824863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Alpha Corp 扉装置
DE102010016869A1 (de) * 2010-05-10 2011-11-10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
ITMI20101598A1 (it) * 2010-09-02 2012-03-02 Valeo Spa Maniglia di battente di veicolo comprendente una massa inerziale
JP6084551B2 (ja) 2013-11-06 2017-02-2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CN204175066U (zh) * 2014-10-15 2015-02-2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在侧碰时打开车门锁的门把手装置及汽车
DE102016104716A1 (de) * 2016-03-15 2017-09-2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5649437B (zh) * 2016-03-30 2017-12-08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汽车门外拉手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2329A (zh) * 2007-09-11 2010-08-11 法雷奥公司 用于车辆的安全把手
CN102202926A (zh) * 2008-11-19 2011-09-28 Itw汽车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中的可旋转支撑式盖板的包含推-推运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CN102086717A (zh) * 2009-12-03 2011-06-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汽车车门的把手模块
WO2012175599A1 (en) * 2011-06-21 2012-12-27 Valeo S.P.A Safety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handle
CN105849348A (zh) * 2013-11-18 2016-08-10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包括部件特别是门把手和部件的致动装置的系统
CN105917063A (zh) * 2013-11-18 2016-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由门把手和门把手的致动装置构成的系统
CN105275287A (zh) * 2014-07-17 2016-01-27 Mgi库贴西班牙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手柄组件和包括这种手柄组件的活动盖板
CN106256982A (zh) * 2015-06-16 2016-12-28 意大利有信公司 用于车门的把手
CN107735540A (zh) * 2015-07-20 2018-02-23 有信意大利公司 用于车门把手的安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1770A1 (en) 2019-10-24
US20210156179A1 (en) 2021-05-27
US11591831B2 (en) 2023-02-28
JP2021531425A (ja) 2021-11-18
EP3556975A1 (en) 2019-10-23
EP3781767B1 (en) 2022-05-25
EP3781767A1 (en) 202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4979A (zh) 车门把手组件
CN108222713B (zh) 调平的开启控制装置
CN107687299A (zh) 用于车辆门的动力驱动门推进器
KR102015685B1 (ko) 차량 도어 록
CN108350709B (zh) 用于载具门的把手
US6233986B1 (en) Steering lock apparatus
JP5663714B2 (ja) 自動車両のドア開閉体のハンドル
EP2566746B1 (de) Antriebseinheit mit sperrmechanismus und verfahren zur sperrung einer antriebseinheit
JP7206569B2 (ja) 高感度アクチュエータを有する車両ドアハンドル
KR20140138610A (ko) 작동 장치
CN107787389A (zh) 车门止动器和用于闭锁车门止动器的方法
ES2241522T3 (es) Cerradura de puerta de vehiculo automovil o similar.
WO2000052284A1 (en) Electronic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533058B2 (en) Drive for a flap on a vehicle and a pedestrian protection means on a motor vehicle
KR20070012625A (ko) 전자 키를 이용한 차량 엔진 시동 장치 및 이를 위해사용될 키
KR20070027463A (ko) 차량의 본체 요소를 작동하는 작동장치 및 작동방법
EP0959205B1 (en) Vehicle door lock
KR20200006992A (ko) 특히 자동차용 잠금 장치
JP6759254B2 (ja) 自動車用ラッチ
JP4598668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EP3421702B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EP3702561B1 (en) Vehicle door opening assembly
EP3921496B1 (en) Electronic lock
CN113622758A (zh) 具有防盗装置的机动车锁
CN116856804A (zh) 侧门锁及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