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2058B -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2058B
CN111992058B CN202010709575.6A CN202010709575A CN111992058B CN 111992058 B CN111992058 B CN 111992058B CN 202010709575 A CN202010709575 A CN 202010709575A CN 111992058 B CN111992058 B CN 111992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osite fiber
fiber membrane
electrostatic spinning
su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95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2058A (zh
Inventor
成晨
赵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095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2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2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2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2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26Polyalke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8Thickening liquid suspensions by filtration
    • B01D17/085Thickening liquid suspensions by filtration with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0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30Polyalkenyl halides
    • B01D71/32Polyalkenyl halides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纤维膜具有三层复合层结构,包括顺序相邻的支撑层、阻隔层(平均孔径≤3μm)和破乳层(平均孔径≤5μm),支撑层为多孔材料,阻隔层为第三聚合物(聚偏氟乙烯等)静电纺丝膜,破乳层为第一聚合物(聚乙烯醇等)静电纺丝膜或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第二聚合物(醋酸纤维素)静电纺丝膜;制备方法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多孔材料表面先后形成第三聚合物静电纺丝膜和第一(或第二)聚合物静电纺丝膜,得到(或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得到)复合纤维膜,制备过程中控制纺丝工艺参数以调控静电纺丝膜的尺寸。本发明的复合纤维膜制备方法简单、分离效率高、耐酸碱性能优良且可循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过程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海上运输业、石油工业、餐饮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均会产生油水乳化液,造成大量的油类资源的损失。
水以游离水、溶解水或乳化水的形式存在于油中,游离水和溶解水可通过重力分离等方法将其去除,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乳化水的粒径在0.1~10μm之间,能够长期稳定分散在油中,形成复杂的乳浊状态,很难被破坏,如何去除油中的乳化水是油水乳液分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具有大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纳米纤维膜因其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成为处理油水乳液的有效方法。专利CN104831415A公开了一种以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反应原料的多孔纤维膜,材料对油水乳液分离效果好,但仅为单层静电纺丝膜,不耐循环使用;专利CN106731012A公开了一种PVP/TiO2复合纤维膜,通过煅烧-水热反应获得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多孔超浸润性微纳复合结构膜,对腐蚀性乳液分离较好,但多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其利用水的密度高于油的特性,控制材料首先被水润湿从而水分可迅速通过,而油相被阻隔,因而只能用于水包油型乳液(水为连续相),也就是含油废水分离,难以用于油包水型乳液的分离,此外,该专利的复合纤维膜需经过500~600℃煅烧,能耗较高;专利CN105413237A公开了一种以改性苯-丙乳液浸渍的疏水亲油滤纸为中间层,上下两侧为涂覆聚全氟乙丙烯层铁丝网的油水分离膜,免去了溶剂和分离设备,但制备过程复杂。
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分离效率高、耐酸碱性能优良且可循环使用的用于油包水型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分离效率高、耐酸碱性能优良且可循环使用的用于油包水型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本发明所分离的“油水乳液”中的“油”可以为柴油、正十六烷、汽油、煤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的任一种),具有复合层结构,包括相邻的破乳层和阻隔层;破乳层为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的静电纺丝膜,平均孔径不超过5μm;阻隔层为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的静电纺丝膜,平均孔径不超过3μm;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0.2~5s内完全铺展,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大于150°,所有的超亲油都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0.2~5s内完全铺展。
由于油品中通常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会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形成更稳定的油包水乳液,给油水分离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研究者们通常采用低表面能物质如氟化物、长链烷基链或硅基链修饰或构造粗糙结构以制备疏水-亲油材料对油包水型乳液进行分离,但这些表面结构大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包括机械力和超高低温、强酸强碱等极端环境的影响。
实际上水滴在亲水表面润湿铺展后更利于微小粒径的乳化水滴的聚集,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纤维膜包括相邻的破乳层和阻隔层,破乳层的平均孔径不超过5μm,且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阻隔层的平均孔径不超过3μm,且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
分离过程中油水乳液最先接触破乳层,由于破乳层的平均孔径不超过5μm,因而油中乳化水难以直接渗透通过;油水乳液中存在着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分子紧密地定向排列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了乳化水滴的自动聚集,使油水乳液趋于稳定,由于破乳层具有超亲水性能,水在接触材料表面时瞬间铺展润湿,随后吸附的水滴与先润湿的水滴之间凝聚,促使乳化水滴中分散相小液珠聚集成团,形成大液滴,因而最终会使油水两相分层析出,油水乳液完全破坏,成为不相混溶的两相;由于破乳层具有超亲油性能,因而油液能够快速渗透破乳层与阻隔层接触;由于破乳层的平均孔径不超过5μm,因而聚结后的水滴难以直接渗透通过;
与阻隔层接触的物质共三种,分别为:水滴、油液、部分未被破乳层破坏的油水乳液,由于阻隔层的平均孔径不超过3μm,未被破乳层破坏的乳化水难以直接渗透通过;由于阻隔层具有超疏水性能,因而水滴难以渗透阻隔层;由于阻隔层具有超亲油性能,因而油液能够快速渗透阻隔层,进而实现了油水分离。
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仅以单一润湿性材料进行亲水聚结或疏水阻隔,亲水和疏水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亲水是对水的吸附而疏水是对水的阻隔,常规理解将二者复合会降低亲水吸附能力和疏水材料的阻隔能力,然而本发明发现将两层复合在一起并不会降低分离效果,相反地,在疏水阻隔层上紧密附着一层导水层可促使水滴破乳聚结,增加油水乳液的过滤效率,最终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达到97%以上(分离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596022870000021
式中:E为分离效率,Cu为上游水滴的数量浓度,Cd为下游水滴的数量浓度),对于类似的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研究者们通过用油水混合物或者含水量为10%以上的乳化液进行油水分离应用测试,虽然分离效率较高,但是由于与实际的油水乳液偏差较大该数据并不具有参考价值,例如专利CN110039863A Janus型微纳米复合纤维膜仅对1,2-二溴乙烷与去离子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并非油水乳化液,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虽为98.5%,但为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难度远小于乳化液;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膜还具有耐酸碱性并可供循环使用,性能稳定,测试方法为:制备pH为3、4、5、6、8、9、10、11的溶液,将复合纤维膜浸泡在上述溶液24h,浸泡后复合纤维膜仍呈现出非对称的超亲水和超疏水性,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97%以上;经过10次循环分离后,复合纤维膜的分离效率仍高达95%以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复合层为三层,还包括与阻隔层相邻的支撑层,支撑层为多孔材料,平均孔径小于30μm,由于第一层和第二层均为静电纺丝膜,而静电纺丝膜的机械强度较低,所以增加支撑层以保证复合纤维膜的整体稳定性,支撑层的孔径较大以保证油液能够顺利通过。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多孔材料为尼龙过滤网布、PP毛毡或滤纸,尼龙过滤网布的机械强度较高,因而作为支撑层的优选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破乳层为第一聚合物静电纺丝膜或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第二聚合物静电纺丝膜,第一聚合物为聚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PAA)和聚乙烯醇(PVA)中的一种以上,第二聚合物为醋酸纤维素(CA),对第二聚合物(醋酸纤维素)进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是为了将醋酸纤维素脱乙酰化,形成羟基从而赋予其超亲水性能;阻隔层为第三聚合物静电纺丝膜,第三聚合物为间规聚丙烯(iPP)、聚苯乙烯(PS)、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和聚偏氟乙烯(PVDF)中的一种以上。
本发明选择的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能够直接或经氢氧化钠处理后赋予静电纺丝膜超亲水性能和超亲油性能,超亲水的原因是:聚合物含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溶解于水,这类分子形成的固体材料的表面,易被水所润湿;超亲油的原因是:聚合物分子中含有亲油基团(聚氧丙烯基、长链全氟烷基、聚硅氧烷基等),对水无亲和力,不溶于水或溶解度极小。
本发明选择的第三聚合物能够赋予静电纺丝膜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超疏水的原因是:超疏水原理来自于“荷叶效应”,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球结构使得第三聚合物具有超疏水性,现以PVDF为例进行说明,许多尺寸较小的PVDF微球粘附在较大的微球表面,球体间通过纳米纤维相互连接形成微纳米球结构的超疏水材料;超亲油的原因是:聚合物分子中含有亲油基团(聚氧丙烯基、长链全氟烷基、聚硅氧烷基等),对水无亲和力,不溶于水或溶解度极小。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破乳层的厚度为0.04~0.09mm,平均孔径为2~5μm,破乳层的平均孔径不宜过小,否则会造成乳化油滴积聚堵塞,降低分离效率;阻隔层的厚度为0.02~0.1mm,平均孔径为1~3μm,阻隔层的平均孔径不宜过小,否则材料孔隙会被油滴堵塞,造成膜通量下降。各层厚度设置的依据为:厚度太小,材料容易被乳液自身重力作用和抽滤时的压力作用破坏;厚度太大,则会影响乳液的过滤通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方法,首先以所述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所述第三聚合物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然后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合物X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聚合物X为所述第一聚合物时,复合材料即为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聚合物X为所述第二聚合物时,将复合材料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干燥制得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5~25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0.6mm,电压15~30kV,针头流速0.5~25mL/h,接收距离10~15cm,往返距离100~150mm;
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5~20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43~0.51mm,电压18~25kV,针头流速2~3mL/h,接收距离10~15cm,往返距离100~150mm。
各参数设置的依据如下:
(a)针头的选择取决于纺丝液的浓度,过小易造成堵塞不能连续纺丝;过大则会喷出液滴,无法纺丝;
(b)静电纺丝过程中静电压和流速是纺丝过程的驱动力,也是主要调控因素,电压的增加使得射流所带的电荷增加,从而得到更细的纤维;流速增加,电荷密度减小使得纤维直径增加;而电压过小或流速过大,针头会有小液滴被拉伸出,影响纺丝的均匀性;
(c)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加,纤维直径减小,纺丝面积增大,纤维直径的大小能直接影响材料的孔径,因此需控制在合适范围;
(d)往返距离取决于接收装置的大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方法,多孔材料经过预处理,以去除材料表面的杂质。
如上所述的方法,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5~0.1M/L,一段时间为2~3h,干燥温度为50~70℃。
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纤维膜,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基于破乳层的超亲水性能,促使柴油中的乳化水滴发生破乳并在纤维表面发生润湿铺展,从而使得尺寸较小的乳化水滴相互聚结成尺寸较大的水滴,阻隔层的超疏水性能够拦截住柴油中的乳化水滴,起到阻隔水滴通过的作用,而油液因超亲油性迅速渗透通过,从而实现油水乳液的分离;本发明静电纺丝时选择了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的聚合物,并利用聚合物自身的特性获得了理想的亲疏水性能和超亲油性能,因而制得的复合纤维膜耐酸碱性能优良且可循环使用。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油包水型乳液的分离,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纤维膜,制备方法简单,分离效率达97%以上,并通过耐酸碱和循环使用测试,证明该膜具有耐酸碱性并可供循环使用,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复合纤维膜的扫描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复合纤维膜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复合纤维膜的破乳层与水的接触角;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复合纤维膜的阻隔层与水的接触角;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油水乳液经复合纤维膜过滤前后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对多孔材料进行预处理,多孔材料为尼龙过滤网布,其平均孔径为29.96μm,预处理过程为:将多孔材料浸泡在乙醇中20min超声清洗后烘干;
(2)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偏氟乙烯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15kV,针头流速1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3)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醋酸纤维素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7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18kV,针头流速2mL/h,接收距离10cm,往返距离100mm;
复合材料置于浓度为0.05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h后在60℃下干燥制得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具有复合层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顺序相邻的支撑层(即多孔材料)、阻隔层(即聚偏氟乙烯静电纺丝膜)和破乳层(即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醋酸纤维素静电纺丝膜)组成;
破乳层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0.2s内完全铺展(破乳层与水的接触角照片如图3所示,接触角为0°,达到了超亲水状态),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0.2s内完全铺展,破乳层的厚度为0.04mm,平均孔径为3μm;阻隔层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2°(阻隔层与水的接触角照片如图4所示,接触角为152°,达到了超疏水状态),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0.2s内完全铺展,阻隔层的厚度为0.02mm,平均孔径为2μm。
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步骤如下:
(a)油水分离性能
首先配制油水乳液,即将0.1g的司盘80加入到99ml柴油和1ml水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超声2h,得到稳定的油水乳液,然后以复合纤维膜为滤材采用抽滤装置对油水乳液进行分离,油水乳液经过复合纤维膜时被破乳,油液透过复合纤维膜后流入抽滤瓶中,而水滴则被阻挡在复合纤维膜的上方,实现了油水乳液的分离,油水乳液经复合纤维膜过滤前后对比图如图5所示,通过卡尔费微量水分测定仪对抽滤后的油液中的水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7.5%;
(b)循环使用性能
采用乙醇清洗步骤(a)结束后的复合纤维膜再用氮气将其吹干,返回步骤(a),循环多次,测得第10次进行步骤(a)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5.8%,复合纤维膜展示出良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循环使用后的分离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纤维膜的表面保持完好,说明其结构十分稳定;
(c)耐腐蚀性能
制备pH为3、4、5、6、8、9、10、11的溶液,将复合纤维膜浸泡在上述溶液24h,浸泡后复合分离膜仍呈现出非对称的超亲水和超疏水性,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97%以上,说明复合纤维膜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能力。
对比例1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2),步骤(2)为: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偏氟乙烯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10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25kV,针头流速0.8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阻隔层的平均孔径为5μm。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87.3%,循环10次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86.2%,浸渍不同pH值溶液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87%以上。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对比可以看出,对比例1相对于实施例1分离效率下降了10.2%,由此可知阻隔层的平均孔径不能超过3μm。
对比例2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3),步骤(3)为: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醋酸纤维素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27kV,针头流1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复合材料置于浓度为0.05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h后在60℃下干燥制得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破乳层的平均孔径为6.5μm。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84.7%,循环10次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84.3%,浸渍不同pH值溶液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84.5%以上。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2对比可以看出,对比例2相对于实施例1分离效率下降了12.8%,由此可知破乳层的平均孔径不能超过5μm。
对比例3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3),步骤(3)为: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醋酸纤维素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7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18kV,针头流速2mL/h,接收距离10cm,往返距离100mm,复合材料即为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破乳层不具有超亲水性能。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83.2%。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3对比可以看出,对比例3相对于实施例1分离效率下降了14.3%,由此可知,破乳层必须具有超亲水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对比例4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2),步骤(2)为: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吡咯烷酮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18kV,针头流速2.2mL/h,接收距离10cm,往返距离100mm。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阻隔层不具有超疏水性能。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72.1%。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4对比可以看出,分离效率下降了25.4%,阻隔层需具有超疏水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对多孔材料进行预处理,多孔材料为PP毛毡,其平均孔径为26μm,预处理过程为:将多孔材料浸泡在乙醇中20min超声清洗后烘干;
(2)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间规聚丙烯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5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25kV,针头流速25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3)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吡咯烷酮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18kV,针头流速2.2mL/h,接收距离10cm,往返距离100mm;
复合材料即为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具有复合层结构,由顺序相邻的支撑层(即多孔材料)、阻隔层(即间规聚丙烯静电纺丝膜)和破乳层(即聚吡咯烷酮静电纺丝膜)组成;
破乳层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4s内完全铺展,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1s内完全铺展,破乳层的厚度为0.057mm,平均孔径为2.5μm;阻隔层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1°,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2s内完全铺展,阻隔层的厚度为0.1mm,平均孔径为3μm。
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步骤如下:
(a)油水分离性能
首先配制油水乳液,即将0.1g的司盘80加入到99ml柴油和1ml水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超声2h,得到稳定的油水乳液,然后以复合纤维膜为滤材采用抽滤装置对油水乳液进行分离,油水乳液经过复合纤维膜时被破乳,油液透过复合纤维膜后流入抽滤瓶中,而水滴则被阻挡在复合纤维膜的上方,实现了油水乳液的分离,通过卡尔费微量水分测定仪对抽滤后的油液中的水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7.3%;
(b)循环使用性能
采用乙醇清洗步骤(a)结束后的复合纤维膜再用氮气将其吹干,返回步骤(a),循环多次,测得第10次进行步骤(a)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5.5%,复合纤维膜展示出良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循环使用后的分离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纤维膜的表面保持完好,说明其结构十分稳定;
(c)耐腐蚀性能
制备pH为3、4、5、6、8、9、10、11的溶液,将复合纤维膜浸泡在上述溶液24h,浸泡后复合分离膜仍呈现出非对称的超亲水和超疏水性,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97%以上,说明复合纤维膜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能力。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对多孔材料进行预处理,多孔材料为滤纸,其平均孔径为25μm,预处理过程为:将多孔材料浸泡在乙醇中20min超声清洗后烘干;
(2)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聚苯乙烯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20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20kV,针头流速1.5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50mm;
(3)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聚丙烯酸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44mm,电压25kV,针头流速2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复合材料即为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具有复合层结构,由顺序相邻的支撑层(即多孔材料)、阻隔层(即聚苯乙烯静电纺丝膜)和破乳层(即聚丙烯酸静电纺丝膜)组成;
破乳层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2s内完全铺展,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1.5s内完全铺展,破乳层的厚度为0.051mm,平均孔径为3.1μm;阻隔层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1.5°,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3s内完全铺展,阻隔层的厚度为0.05mm,平均孔径为1.5μm。
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步骤如下:
(a)油水分离性能
首先配制油水乳液,即将0.1g的司盘80加入到99ml柴油和1ml水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超声2h,得到稳定的油水乳液,然后以复合纤维膜为滤材采用抽滤装置对油水乳液进行分离,油水乳液经过复合纤维膜时被破乳,油液透过复合纤维膜后流入抽滤瓶中,而水滴则被阻挡在复合纤维膜的上方,实现了油水乳液的分离,通过卡尔费微量水分测定仪对抽滤后的油液中的水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7.1%;
(b)循环使用性能
采用乙醇清洗步骤(a)结束后的复合纤维膜再用氮气将其吹干,返回步骤(a),循环多次,测得第10次进行步骤(a)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5.2%,复合纤维膜展示出良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循环使用后的分离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纤维膜的表面保持完好,说明其结构十分稳定;
(c)耐腐蚀性能
制备pH为3、4、5、6、8、9、10、11的溶液,将复合纤维膜浸泡在上述溶液24h,浸泡后复合分离膜仍呈现出非对称的超亲水和超疏水性,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97%以上,说明复合纤维膜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能力。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对多孔材料进行预处理,多孔材料为尼龙过滤网布,其平均孔径为29.96μm,预处理过程为:将多孔材料浸泡在乙醇中20min超声清洗后烘干;
(2)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10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30kV,针头流速15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3)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聚乙烯醇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44mm,电压25kV,针头流速2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复合材料即为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具有复合层结构,由顺序相邻的支撑层(即多孔材料)、阻隔层(即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静电纺丝膜)和破乳层(即聚乙烯醇静电纺丝膜)组成;
破乳层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3s内完全铺展,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2s内完全铺展,破乳层的厚度为0.062mm,平均孔径为4μm;阻隔层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62°,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2s内完全铺展,阻隔层的厚度为0.08mm,平均孔径为2.5μm。
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步骤如下:
(a)油水分离性能
首先配制油水乳液,即将0.1g的司盘80加入到99ml花生油和1ml水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超声2h,得到稳定的油水乳液,然后以复合纤维膜为滤材采用抽滤装置对油水乳液进行分离,油水乳液经过复合纤维膜时被破乳,油液透过复合纤维膜后流入抽滤瓶中,而水滴则被阻挡在复合纤维膜的上方,实现了油水乳液的分离,通过卡尔费微量水分测定仪对抽滤后的油液中的水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7.1%;
(b)循环使用性能
采用乙醇清洗步骤(a)结束后的复合纤维膜再用氮气将其吹干,返回步骤(a),循环多次,测得第10次进行步骤(a)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5.4%,复合纤维膜展示出良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循环使用后的分离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纤维膜的表面保持完好,说明其结构十分稳定;
(c)耐腐蚀性能
制备pH为3、4、5、6、8、9、10、11的溶液,将复合纤维膜浸泡在上述溶液24h,浸泡后复合分离膜仍呈现出非对称的超亲水和超疏水性,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97%以上,说明复合纤维膜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能力。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对多孔材料进行预处理,多孔材料为PP毛毡,其平均孔径为26μm,预处理过程为:将多孔材料浸泡在乙醇中20min超声清洗后烘干;
(2)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间规聚丙烯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混合物(质量比1:1)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10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28kV,针头流速20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3)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质量比1:1)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44mm,电压25kV,针头流速2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00mm;
复合材料即为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具有复合层结构,由顺序相邻的支撑层(即多孔材料)、阻隔层(即间规聚丙烯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混合物静电纺丝膜)和破乳层(即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静电纺丝膜)组成;
破乳层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1s内完全铺展,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1s内完全铺展,破乳层的厚度为0.055mm,平均孔径为3.5μm;阻隔层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1°,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2.5s内完全铺展,阻隔层的厚度为0.09mm,平均孔径为2.8μm。
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步骤如下:
(a)油水分离性能
首先配制油水乳液,即将0.1g的司盘80加入到99ml菜籽油和1ml水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超声2h,得到稳定的油水乳液,然后以复合纤维膜为滤材采用抽滤装置对油水乳液进行分离,油水乳液经过复合纤维膜时被破乳,油液透过复合纤维膜后流入抽滤瓶中,而水滴则被阻挡在复合纤维膜的上方,实现了油水乳液的分离,通过卡尔费微量水分测定仪对抽滤后的油液中的水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7.2%;
(b)循环使用性能
采用乙醇清洗步骤(a)结束后的复合纤维膜再用氮气将其吹干,返回步骤(a),循环多次,测得第10次进行步骤(a)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5.3%,复合纤维膜展示出良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循环使用后的分离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纤维膜的表面保持完好,说明其结构十分稳定;
(c)耐腐蚀性能
制备pH为3、4、5、6、8、9、10、11的溶液,将复合纤维膜浸泡在上述溶液24h,浸泡后复合分离膜仍呈现出非对称的超亲水和超疏水性,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97%以上,说明复合纤维膜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能力。
实施例6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对多孔材料进行预处理,多孔材料为滤纸,其平均孔径为25μm,预处理过程为:将多孔材料浸泡在乙醇中20min超声清洗后烘干;
(2)以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偏氟乙烯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25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6mm,电压18kV,针头流速0.8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50mm;
(3)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醋酸纤维素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6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mm,电压20kV,针头流速2.5mL/h,接收距离15cm,往返距离150mm;
复合材料置于浓度为0.05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h后在60℃下干燥制得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最终制得的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具有复合层结构,由顺序相邻的支撑层(即多孔材料)、阻隔层(即聚偏氟乙烯静电纺丝膜)和破乳层(即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醋酸纤维素静电纺丝膜)组成;
破乳层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0.3s内完全铺展,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0.2s内完全铺展,破乳层的厚度为0.06mm,平均孔径为4μm;阻隔层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1.4°,超亲油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1s内完全铺展,阻隔层的厚度为0.03mm,平均孔径为3μm。
对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进行测试,步骤如下:
(a)油水分离性能
首先配制油水乳液,即将0.1g的司盘80加入到99ml正十六烷和1ml水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超声2h,得到稳定的油水乳液,然后以复合纤维膜为滤材采用抽滤装置对油水乳液进行分离,油水乳液经过复合纤维膜时被破乳,油液透过复合纤维膜后流入抽滤瓶中,而水滴则被阻挡在复合纤维膜的上方,实现了油水乳液的分离,通过卡尔费微量水分测定仪对抽滤后的油液中的水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7.1%;
(b)循环使用性能
采用乙醇清洗步骤(a)结束后的复合纤维膜再用氮气将其吹干,返回步骤(a),循环多次,测得第10次进行步骤(a)时,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95.9%,复合纤维膜展示出良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循环使用后的分离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纤维膜的表面保持完好,说明其结构十分稳定;
(c)耐腐蚀性能
制备pH为3、4、5、6、8、9、10、11的溶液,将复合纤维膜浸泡在上述溶液24h,浸泡后复合分离膜仍呈现出非对称的超亲水和超疏水性,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为97%以上,说明复合纤维膜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能力。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复合层结构,包括相邻的破乳层和阻隔层;破乳层为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性能的静电纺丝膜,平均孔径不超过5μm;阻隔层为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的静电纺丝膜,平均孔径不超过3μm;超亲水是指滴在其上的水滴能够在0.2~5s内完全铺展,超疏水是指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大于150°,所有的超亲油都是指滴在其上的油滴能够在0.2~5s内完全铺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复合纤维膜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达到97%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复合层为三层,还包括与阻隔层相邻的支撑层,支撑层为多孔材料,平均孔径小于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多孔材料为尼龙过滤网布、PP毛毡或滤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破乳层为第一聚合物静电纺丝膜或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第二聚合物静电纺丝膜,第一聚合物为聚吡咯烷酮、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以上,第二聚合物为醋酸纤维素;阻隔层为第三聚合物静电纺丝膜,第三聚合物为间规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破乳层的厚度为0.04~0.09mm,平均孔径为2~5μm;阻隔层的厚度为0.02~0.1mm,平均孔径为1~3μm。
7.制备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所述多孔材料为接收基材,将由所述第三聚合物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制成静电纺丝膜I,然后以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静电纺丝膜I为接收基材,将由聚合物X制成的静电纺丝溶液II制成静电纺丝膜II,得到复合材料,聚合物X为所述第一聚合物时,复合材料即为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聚合物X为所述第二聚合物时,将复合材料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干燥制得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
静电纺丝溶液I的浓度为5~25wt%,静电纺丝膜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51~0.6mm,电压15~30kV,针头流速0.5~25mL/h,接收距离10~15cm,往返距离100~150mm;
静电纺丝溶液II的浓度为15~20wt%,静电纺丝膜II的纺丝工艺参数为:针头直径0.43~0.51mm,电压18~25kV,针头流速2~3mL/h,接收距离10~15cm,往返距离100~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材料经过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5~0.1M/L,一段时间为2~3h,干燥温度为50~70℃。
CN202010709575.6A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992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575.6A CN111992058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575.6A CN111992058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2058A CN111992058A (zh) 2020-11-27
CN111992058B true CN111992058B (zh) 2021-12-31

Family

ID=73467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9575.6A Active CN111992058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2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7689B (zh) * 2020-12-30 2022-01-25 同济大学 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超亲水纳米纤维膜高效处理水包油乳化液的方法
CN113308799A (zh) * 2021-01-15 2021-08-27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用于水油分离的双层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85318B (zh) * 2021-10-21 2023-08-01 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 两亲性双面神结构纳米颗粒、超亲水的中空纤维膜
CN114345146A (zh) * 2022-01-06 2022-04-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改性聚丙烯油水分离膜、制备方法
CN114345141A (zh) * 2022-01-06 2022-04-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超级润湿性的改性聚烯烃多孔膜、制备方法、应用
CN114515518B (zh) * 2022-03-07 2023-04-18 四川大学 一种皮胶原纤维基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78104B (zh) * 2022-08-15 2023-05-12 四川大学 一种超疏水颗粒点缀型超亲水网膜、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784538B (zh) * 2023-02-07 2023-04-28 西南石油大学 含油废水分离过滤装置及方法
CN117181016B (zh) * 2023-11-07 2024-03-22 深圳逗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多孔复合滤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多孔复合滤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17283A1 (en) * 1979-04-03 1980-10-15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maatschappij B.V. Process and plant for breaking of water-oil emulsions
CN104831415A (zh) * 2015-05-18 2015-08-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油水乳液分离能力的多孔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372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宁波绿色方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浸润聚合物网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89140A (zh) * 2018-08-07 2018-11-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浸润性可调控乳液分离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5529A (zh) * 2018-11-29 2019-07-09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两亲性油水分离滤膜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0697843A (zh) * 2019-11-18 2020-01-17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用于水包油型乳化液破乳分离的双表面特殊浸润材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17283A1 (en) * 1979-04-03 1980-10-15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maatschappij B.V. Process and plant for breaking of water-oil emulsions
CN104831415A (zh) * 2015-05-18 2015-08-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油水乳液分离能力的多孔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372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宁波绿色方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浸润聚合物网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89140A (zh) * 2018-08-07 2018-11-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浸润性可调控乳液分离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5529A (zh) * 2018-11-29 2019-07-09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两亲性油水分离滤膜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0697843A (zh) * 2019-11-18 2020-01-17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用于水包油型乳化液破乳分离的双表面特殊浸润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2058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2058B (zh) 一种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Zang et al. A core–shell fiber-constructed pH-responsive nanofibrous hydrogel membrane for 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Zhou et al. Superwetting Janus membranes: focusing on unidirectional transport behaviors and multiple applications
CN103100239B (zh) 具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的分离网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45957B (zh) 水性芳纶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
Cheng et al. Rational design of Janus nanofibrous membranes with novel under-oil superhydrophilic/superhydrophobic asymmetric wettability for water-in-diesel emulsion separation
CN111001190B (zh) 一种具有可控润湿性的乳液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72741B (zh) 一种同时用于乳液分离和染料吸附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379266A1 (en) Polymer-based film,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Ding et al. Superhydrophilic and mechanical robust PVDF nanofibrous membrane through facile interfacial Span 80 welding for excellent oil/water separation
DE102009026278A1 (de) Membran-Kontaktvorrichtungssysteme für Gas-Flüssigkeits-Kontakt
WO2009018463A2 (en) Fluoropolymer fine fiber
CN108889140A (zh) 一种基于浸润性可调控乳液分离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Hierarchical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multiscale roughness structures for water-in-oil emulsion separation
CN110548417B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超疏水多孔膜、涂层、制备方法与应用
Yan et al. Nanostructured superior oil-adsorbent nanofiber composites using one-step electrospinning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nanocellulose
CN110975640B (zh) 一种三维疏水管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11644080B (zh) 高亲水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7715A (zh) 一种串珠状纳米纤维燃油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0586B (zh) 一种具有乳化水破乳、聚结功能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58442A (zh) 一种超亲水抗污染静电纺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Bai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superwetting materials for separation of oil/water mixtures
US11772973B2 (en) Super-hydrophilic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film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2516807A (zh) 一种分离膜、制备方法及航空煤油除水净化方法和应用
CN110760994B (zh) 一种三维交联的超浸润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