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9150A - 圆偏振片 - Google Patents

圆偏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9150A
CN111919150A CN201980022552.3A CN201980022552A CN111919150A CN 111919150 A CN111919150 A CN 111919150A CN 201980022552 A CN201980022552 A CN 201980022552A CN 111919150 A CN111919150 A CN 111919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plate
circularly polarizing
film
easy
retardatio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25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9150B (zh
Inventor
小岛理
清水享
饭田敏行
池田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19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9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起偏器与相位差膜之间的密合性并且能够维持优异抗反射特性的圆偏振片。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依次具备:起偏器;易粘接层,该易粘接层包含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交联剂;及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并且作为λ/4板发挥功能,其中,该相位差膜与该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

Description

圆偏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偏振片。
背景技术
就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来说,以防止外界光等的反射为目的而用了具备起偏器及作为λ/4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近年来,提出了使用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相位差膜(专利文献1)。但是,使用了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相位差膜在与起偏器等其他层的密合性方面存在改进的余地。
为了改进膜的密合性,提出了在膜的一个面形成易粘接层(专利文献2)。但是,在应用于圆偏振片中所用的相位差膜时,有因形成易粘接层而无法充分发挥圆偏振片所具有的抗反射特性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2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0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并且能够维持优异抗反射特性的圆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依次具备:起偏器;易粘接层,该易粘接层包含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交联剂;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并且作为λ/4板发挥功能,其中,该相位差膜与该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交联剂为具有羟甲基的化合物或具有噁唑啉基的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易粘接层的厚度小于1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相位差膜满足Re(450)<Re(550)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相位差膜与上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1.0N/15mm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起偏器与上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1.0N/15mm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85℃的条件下放置500小时后的上述起偏器与上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1.0N/15mm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60℃、95%RH的条件下放置240小时后的上述起偏器与上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0.5N/15mm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充分地确保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进而,即便在供于耐久试验后,也能够防止底涂内聚破坏或界面剥离以及偏振裂纹等缺陷的产生。另外,能够维持圆偏振片的优异抗反射特性。进而,就本发明的圆偏振片来说,可隔着易粘接层填埋相位差膜表面的伤痕。因此,也能够维持相位差膜表面的平滑性。另外,本发明的圆偏振片无论表面处理的种类如何,均可以适当地发挥出抗反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和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
(1)折射率(nx、ny、nz)
“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只要没有特别明确记载,则拉伸后发生双折射的膜的“折射率”是指由(nx+ny+nz)/3算出的值。
(2)面内相位差(Re)
“Re(5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所测得的膜的面内相位差。Re(550)是在将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由式:Re=(nx-ny)×d求出的。此外,“Re(4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450nm的光所测得的膜的面内相位差。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Rth(5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所测得的膜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是在将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由式:Rth=(nx-nz)×d求出的。此外,“Rth(4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450nm的光所测得的膜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
(4)Nz系数
Nz系数由Nz=Rth/Re求出。
A.圆偏振片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依次具备:起偏器;易粘接层,该易粘接层包含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交联剂;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并且作为λ/4板发挥功能。实用上,在上述易粘接层与起偏器之间形成粘接剂层。通过形成上述这样的易粘接层,本发明的圆偏振片能够确保起偏器与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相位差膜的足够的密合性。进而,即便经过在加热和加热加湿下的耐久试验后,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密合性。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剖视示意图。圆偏振片100依次具备起偏器10、粘接剂层40、易粘接层20及相位差膜30。图示例的圆偏振片100中,起偏器10与相位差膜30隔着粘接剂层40而层叠。即,图示例中,起偏器10与相位差膜30直接(未隔着其他光学功能层地)层叠。根据需要,圆偏振片100也可在起偏器10的与相位差膜30相反侧层叠保护膜(未图示)。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中,上述相位差膜与上述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优选为0.005以下。通过使相位差膜与易接着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能够维持圆偏振片的优异抗反射特性。相位差膜与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差越小越好,特别优选相位差膜与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差为0(相位差膜与易粘接层的折射率相同)。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中,上述相位差膜与上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优选为1.0N/15mm以上,更优选为2.0N/15mm以上。另外,上述起偏器与上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优选为1.0N/15mm以上,更优选为2.0N/15mm以上。只要使相位差膜与易粘接层及起偏器与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上述范围内,就能够确保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足够的密合性。本说明书中,90°粘接力可由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来测定。
另外,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中,在85℃的条件(以下也称为加热条件下)放置500小时后的起偏器与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优选为1.0N/15mm以上,更优选为2.0N/15mm以上。另外,在60℃、95%RH的条件(以下也称为加热加湿条件下)下放置240小时后的起偏器与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优选为0.5N/15mm以上,更优选为1.0N/15mm以上。通过使在加热条件下及加热加湿条件下放置后的90°粘接力为上述范围,即便在耐久试验后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密合性。
B.起偏器
作为起偏器10,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起偏器。例如,形成起偏器的树脂膜可为单层的树脂膜,也可为两层以上的层叠体。
作为由单层的树脂膜构成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对聚乙烯醇(PVA)系膜、部分缩甲醛化PVA系膜、乙烯-乙酸乙烯基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以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实施染色处理及拉伸处理膜而得到的起偏器、PVA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膜等。从光学特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将PVA系膜以碘染色并单轴拉伸而获得的起偏器。
上述以碘染色例如通过将PVA系膜浸渍于碘水溶液来进行。上述单轴拉伸的拉伸倍率优选为3~7倍。拉伸可在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一边进行染色一边进行拉伸。另外,还可在拉伸后进行染色。根据需要,对PVA系膜实施溶胀处理、交联处理、洗涤处理、干燥处理等。例如,通过在染色前将PVA系膜浸渍于水中来进行水洗,不仅可清洗掉PVA系膜表面的污垢、抗粘连剂,也可使PVA系膜溶胀来防止染色不均等。
作为使用层叠体而获得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使用树脂基材与层叠于该树脂基材上的PVA系树脂层(PVA系树脂膜)的层叠体或者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获得的起偏器。使用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获得的起偏器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作:将PVA系树脂溶液涂布于树脂基材上,并使之干燥而在树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树脂层,从而获得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将使层叠体拉伸并染色而将PVA系树脂层制成起偏器。本实施方式中,拉伸代表性地包括使层叠体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来拉伸。进而,根据需要,拉伸还可以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拉伸之前将层叠体在高温(例如95℃以上)下进行空中拉伸。所获得的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可直接使用(即,可将树脂基材作为设置于相位差膜与起偏器之间的内侧保护层),也可将树脂基材(树脂层)从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剥离,在该剥离面层叠与目的相对应的任意适当的保护层作为内侧保护层来使用。这样的起偏器的制造方法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73580号公报中。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引用了该公报的全部记载内容。
起偏器的厚度可根据目的和用途适当设计,优选为3μm~25μm。
起偏器优选以波长为380nm~780nm的任意波长显示出吸收二色性。起偏器的单体透射率优选为42.0%~46.0%,更优选为43.0%~46.0%。起偏器的偏振度优选为97.0%以上,更优选为9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以上。
C.易粘接层
易粘接层20包含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交联剂。易粘接层形成于相位差膜的一个面。例如,通过在相位差膜的形成有易粘接层的面形成粘接剂层并与起偏器贴合,获得圆偏振片。通过使易粘接层包含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交联剂,使起偏器与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相位差膜的密合性提高。进而,即便在将圆偏振片供于耐久试验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该密合性。另外,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中,上述相位差膜与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因此,能够维持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优异抗反射特性。
C-1.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
上述氨基甲酸酯树脂具有羧基。通过具有羧基,能够提供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尤其是高温下)优异的圆偏振片。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代表性地通过使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反应而获得。作为多元醇,只要在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丙烯酸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这些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树脂例如除了上述多元醇和上述聚异氰酸酯以外通过使具有游离羧基的扩链剂反应而获得。具有游离羧基的扩链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二羟基羧酸、二羟基琥珀酸等。二羟基羧酸例如可以列举出:二羟甲基烷基酸(例如,二羟甲基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酪酸、二羟甲基戊酸)等二羟烷基烷基酸。这些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上述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制造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也可使其他多元醇、其他扩链剂反应。作为其他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出:山梨糖醇、1,2,3,6-己四醇、1,4-山梨糖醇酐、1,2,4-丁三醇、1,2,5-戊三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羟基数为三个以上的多元醇。作为其他扩链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戊二醇、1,6-己二醇、丙二醇等二醇类;乙二胺、丙二胺、己二胺、1,4-丁二胺、氨基乙基乙醇胺等脂肪族二胺;异佛尔酮二胺、4,4’-二环己基甲烷二胺等脂环族二胺;苯二甲基二胺、甲苯二胺等芳香族二胺等。
C-2.交联剂
作为上述交联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交联剂。优选使用能够与羧基反应的交联剂和能够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反应的交联剂。作为能够与羧基反应的交联剂,可以列举出具有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基团的聚合物。作为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基团,例如可以列举出:有机氨基、噁唑啉基、环氧基、碳二酰亚胺基、醛基和羟甲基等。交联剂优选为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因与上述氨基甲酸酯树脂混合时在室温下的适用期长,并且通过加热使交联反应进行,故施工性良好。
作为上述聚合物,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系聚合物、苯乙烯-丙烯酸系聚合物等。优选为丙烯酸系聚合物。通过使用丙烯酸系聚合物,能够进一步提高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
能够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反应的交联剂优选为至少含有两个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乙二胺、三乙二胺、己二胺等具有两个亚烷基与氨基的亚烷基二胺类;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合物、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它们的酮肟嵌段物或苯酚嵌段物等异氰酸酯类;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或甘油三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缩水甘油胺等环氧类;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等单醛类;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马来二缩醛、邻苯二甲醛等二醛类;羟甲基脲、羟甲基三聚氰胺、烷基化羟甲基脲、烷基化羟甲基化三聚氰胺、乙酰胍胺、苯丙胍胺与甲醛的缩合物等氨基-甲醛树脂;钠、钾、镁、钙、铝、铁、镍等二价金属或三价金属的盐及其氧化物。能够与PVA系树脂反应的交联剂优选为氨基-甲醛树脂或二醛类。氨基-甲醛树脂优选为具有羟甲基的化合物,二醛类优选为乙二醛。优选为具有羟甲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羟甲基三聚氰胺。通过使用具有羟甲基的化合物,获得光学特性更优异的圆偏振片。
易粘接层代表性地通过将包含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交联剂的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涂布于相位差膜而形成。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的交联剂的含量可以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交联剂的含量相对于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20重量份,更优选为5重量份~15重量份。通过使交联剂的含量为上述的范围,可充分地确保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
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出:抗粘连剂、分散稳定剂、触变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增粘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填料、润滑剂、抗静电剂等。
如上所述,易粘接层20代表性地通过将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涂布于相位差膜30的一个面并使之干燥而形成。在相位差膜为拉伸膜的情况下,可在未拉伸的聚碳酸酯系树脂膜形成易粘接层后进行拉伸,也可在拉伸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膜形成易粘接层。
作为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模式涂布法、棒式涂布法、辊式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杆式涂布法、缝式涂布法、帘式涂布法、喷注式涂布法等。作为干燥温度,代表性地为50℃以上,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通过使干燥温度为这样的范围,能够提供耐褪色性(特别是高温高湿下)优异的圆偏振片。干燥温度优选为1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下。
易粘接层20的厚度可以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易粘接层20的厚度优选小于1μm,更优选为50nm~500nm,进一步优选为200nm~400nm。通过设定为这样的范围,能够确保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进而,在相位差膜表面有伤痕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填埋伤痕的效果。
D.相位差膜
相位差膜30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并且作为λ/4板发挥功能。就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相位差膜来说,有无法充分地获得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的问题。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中,通过使上述易粘接层形成于相位差膜的一个面,并且在形成有该易粘接层的面隔着粘接剂层而层叠起偏器,从而能够确保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密合性。
相位差膜30代表性地具有慢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30的慢轴与起偏器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θ优选为38°~52°,更优选为42°~48°,进一步优选为约45°。只要角度θ为这样的范围,就能够获得具有非常优异的圆偏振特性的圆偏振片。
相位差膜优选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y≥nz的关系。相位差膜代表性地是为了对圆偏振片赋予抗反射特性而设置。在该情况下,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80nm~200nm,更优选为100nm~180nm,进一步优选为110nm~170nm。此外,此处的“ny=nz”不仅包含ny与nz完全相等的情况,也包含实质上相等的情况。因此,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会有ny<nz的情况。
相位差膜的双折射Δnxy例如为0.0025以上,优选为0.0028以上。另一方面,双折射Δnxy的上限例如为0.0060,优选为0.0050。通过将双折射优化为这样的范围,能够获得薄且具有所期望的光学特性的相位差膜。
相位差膜的Nz系数优选为0.9~3,更优选为0.9~2.5,进一步优选为0.9~1.5,特别优选0.9~1.3。通过满足这样的关系,在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反射色调。
相位差膜可显示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大的反向分散波长特性,也可显示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小的正向分散波长特性,还可显示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也几乎未发生变化的平坦的波长色散特性。相位差膜优选显示反向分散波长特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显示反向分散波长特性。在该情况下,相位差膜满足Re(450)<Re(550)的关系,相位差膜的Re(450)/Re(550)优选为0.8以上且小于1,更优选为0.8~0.95。只要为这样的构成,就可实现非常优异的抗反射特性。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显示平坦的波长色散特性。在该情况下,相位差膜的Re(450)/Re(550)优选为0.99~1.03,Re(650)/Re(550)优选为0.98~1.02。在该情况下,相位差膜可以具有层叠结构。具体而言,通过将作为λ/2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膜与作为λ/4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膜以特定的轴角度(例如50°~70°,优选为约60°)配置,能够获得接近于理想的反向分散波长特性的特性,其结果是可实现非常优异的抗反射特性。通过使用这样的相位差膜,能够更适当地发挥抗反射特性效果。
相位差膜优选吸水率为3%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通过满足这样的吸水率,可抑制显示特性的经时变化。此外,吸水率可依据JIS K 7209来求出。
相位差膜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40×10-12Pa-1以下,更优选为35×10-12Pa-1以下。通过使光弹性系数为这样的范围,能够防止因热而导致的相位差的不均匀。另外,也能够防止图像质量下降的发生。
相位差膜的厚度例如为70μm以下,优选为30μm~60μm。只要为这样的厚度,就能够赋予即便作为起偏器的保护层也适当的机械强度。
相位差膜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优选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来自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异山梨糖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选自由脂环式二醇、脂环式二甲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以及亚烷基二醇或螺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优选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来自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异山梨糖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脂环式二甲醇的结构单元和/或来自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进一步优选包含来自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异山梨糖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聚碳酸酯系树脂也可根据需要包含来自其他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此外,可以适当地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4-102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26266号公报,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引用了该记载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包含来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单元结构的聚碳酸酯系树脂。
Figure BDA0002702945420000101
(上述通式(1)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亚环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基;m和n分别独立地为0~5的整数)。
作为由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正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正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仲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6-甲基苯基)芴、9,9-双(4-(3-羟基-2,2-二甲基丙氧基)苯基)芴等。
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除上述来自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外,也可包含来自异山梨糖醇、异甘露糖醇、异艾杜糖醇、螺二醇、二噁烷二醇、二乙二醇(DEG)、三乙二醇(TEG)、聚乙二醇(PEG)、双酚类等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包含来自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专利5204200号、日本特开2012-6730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325560号、WO2014/061677号等。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引用了该专利文献的记载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包含低聚芴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作为包含低聚芴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包含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和/或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结构单元的树脂。
Figure BDA0002702945420000111
(上述通式(2)和上述通式(3)中,R5和R6分别独立地为直接键合、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优选主链上的碳原子数为2~3的亚烷基)。R7为直接键合、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优选主链上的碳原子数为1~2的亚烷基)。R8~R13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4,更优选为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4~10(优选为4~8,更优选为4~7)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4,更优选为1~2)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4,更优选为1~2)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4,更优选为1~2)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4,更优选为1~2)的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4)的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4)的乙炔基、具有取代基的硫原子、具有取代基的硅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或氰基。R8~R13中相邻的至少两个基团也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低聚芴结构单元中所含的芴环具有R8~R13全部为氢原子的构成,或者具有R8和/或R13为选自由卤素原子、酰基、硝基、氰基以及磺基中的任意一种并且R9~R12为氢原子的构成。
包含低聚芴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的详细内容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5-212816号公报等。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引用了该专利文献的记载内容。
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10℃~150℃,更优选为120℃~140℃。若玻璃化转变温度过低则有耐热性变差的倾向,可能在膜成型后导致尺寸变化,而且有使所获得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下降的情况。若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则有膜成型时的成型稳定性变差的情况,并且有损害膜的透明性的情况。此外,玻璃化转变温度依据JIS K 7121(1987)来求出。
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的分子量可由比浓粘度来表示。关于比浓粘度,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将聚碳酸酯浓度精密地制备为0.6g/dL,在温度20.0℃±0.1℃下使用乌氏粘度管进行测定。比浓粘度的下限通常优选为0.30dL/g,更优选为0.35dL/g以上。比浓粘度的上限通常优选为1.20dL/g,更优选为1.00dL/g,进一步优选为0.80dL/g。若比浓粘度小于上述下限值,则有产生成型品的机械强度减小的问题的情况。另一方面,若比浓粘度大于上述上限值,则有产生成型时的流动性下降、生产率、成型性下降这样的问题的情况。
相位差膜例如通过对由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形成的膜进行拉伸而获得。作为由聚碳酸酯系树脂形成膜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成型加工法。作为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压缩成型法、传递模塑法、注射成型法、挤出成型法、吹塑成型法、粉末成型法、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纤维增强塑料)成型法、浇铸涂装法(例如流延法)、压延成型法、热压法等。优选挤出成型法或浇铸涂装法。这是因为可提高所获得的膜的平滑性,获得良好的光学均匀性。成型条件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树脂的组成或种类、对相位差膜所期望的特性等而适当设定。此外,如上所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因市售有许多膜制品,因此也可将该市售膜直接供于拉伸处理。
树脂膜(未拉伸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相位差膜的所期望的厚度、所期望的光学特性、后述的拉伸条件等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优选为50μm~300μm。
上述拉伸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拉伸方法、拉伸条件(例如拉伸温度、拉伸倍率、拉伸方向)。具体而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同时或者逐步地使用自由端拉伸、固定端拉伸、自由端收缩、固定端收缩等各种拉伸方法。关于拉伸方向也可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倾斜方向等各种方向、维度上而进行。拉伸的温度相对于树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Tg-30℃~Tg+60℃,更优选为Tg-10℃~Tg+50℃。
通过适当选择上述拉伸方法、拉伸条件,可获得具有上述所期望的光学特性(例如折射率特性、面内相位差、Nz系数)的相位差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通过对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或者固定端单轴拉伸来制作。作为固定端单轴拉伸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一边使树脂膜在长度方向移动一边在宽度方向(横向)拉伸的方法。拉伸倍率优选为1.1倍~3.5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能够通过将长条状的树脂膜在相对于长度方向呈上述角度θ的方向连续地倾斜拉伸来制作。通过采用倾斜拉伸,可以获得具有相对于膜的长度方向呈角度θ的取向角(在角度θ的方向上为慢轴)的长条状的拉伸膜,例如与起偏器的层叠时可实现卷对卷,可简化工序。此外,角度θ可为在圆偏振片中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的慢轴所成的角度。如上所述,角度θ优选为38°~52°,更优选为42°~48°,进一步优选为约45°。
E.粘接剂层
起偏器与相位差膜隔着形成于上述易粘接层的粘接剂层而贴合。粘接剂层由任意适当的粘接剂构成。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20nm~1000nm,更优选为100nm~700nm。
粘接剂层与相位差膜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1以下,更优选为0.005以下。通过使粘接剂层与相位差膜的折射率差为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维持圆偏振片的优异抗反射特性。
粘接剂优选具有透明性及光学各向同性。作为粘接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粘接剂。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水性粘接剂、溶剂型粘接剂、乳液系粘接剂、无溶剂型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热固化型粘接剂。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可以列举出: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可见光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优选使用包含PVA系树脂的热固性粘接剂或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包含PVA系树脂的热固性粘接剂中所包含的PVA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PVA树脂、含乙酰乙酰基的PVA树脂。优选为含乙酰乙酰基的PVA树脂。这是因为能够进一步提高起偏器与保护膜的密合性,并且能够提高耐久性。
上述含乙酰乙酰基的PVA树脂例如可通过以任意的方法使PVA系树脂与双烯酮反应而获得。作为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向在乙酸等溶剂中分散有PVA系树脂而成的分散体中添加双烯酮的方法;向在二甲基甲酰胺或二噁烷等溶剂中溶解PVA系树脂的溶液中添加双烯酮的方法;使双烯酮气体或液态双烯酮与PVA系树脂直接接触的方法。
包含上述PVA系树脂的热固性粘接剂可以包含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交联剂。优选为至少含有两个与上述PVA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至少含有两个与PVA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可使用作为上述易粘接层的交联剂所列举的物质。
上述交联剂的配合量可以根据上述PVA系树脂的种类等而适当设定。代表性地,相对于PVA系树脂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6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20重量份~50重量份。这是因为能够使粘接性优异。此外,在交联剂的配合量多的情况下,有交联剂的反应以短时间进行、粘接剂发生凝胶化的倾向。其结果是有作为粘接剂的适用时间(适用期)变得极短、工业上使用变得困难的可能。
包含上述PVA系树脂的热固性粘接剂可以包含金属化合物胶体。金属化合物胶体可为金属化合物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的胶体,可以为因微粒的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而静电稳定化,持久地具有稳定性的胶体。通过包含这样的金属化合物胶体,例如即便在上述交联剂的配合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稳定性优异的粘接剂组合物。
形成上述金属化合物胶体的微粒的平均粒径只要不会对偏振特性等光学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则可为任意适当的值。优选为1nm~100nm,进一步优选为1nm~50nm。这是因为能够使微粒在粘接剂层中均匀地分散,能够确保粘接性,并且能够抑制裂点缺陷的发生。此外,所谓“裂点缺陷”是指漏光。
作为上述金属化合物,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硅酸铝、碳酸钙、硅酸镁、碳酸锌、碳酸钡、磷酸钙等金属盐;硅藻土、滑石、粘土、高岭土等矿物。如后所述,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具有正电荷的金属化合物胶体。作为该金属化合物,可以列举出氧化铝、氧化钛等,特别优选氧化铝。
上述金属化合物胶体代表性地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并以胶体溶液的状态存在。作为分散介质,例如可以列举出:水、醇类。胶体溶液中的固体成分浓度代表性地为1重量%~50重量%左右,优选为1重量%~30重量%。胶体溶液可以含有硝酸、盐酸、乙酸等酸作为稳定剂。
上述金属化合物胶体(固体成分)配合量优选相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100重量份为2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份~2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175重量份,特别优选30重量份~150重量份。这是因为能够在确保粘接性的同时抑制裂点缺陷的产生。
作为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此外,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中的固化性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作为优选的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出由下述式(4)表示的N-取代酰胺系单体。
CH2=C(R14)-CONH2-m-(X-O-R15)m (4)
此处,R1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表示-CH2-基或-CH2CH2-基,R15表示-(CH2)n-H基(其中,n为0、1或2);m表示1或2。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可以进一步含有具有两个以上碳-碳双键的单体,优选进一步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作为固化性成分。更优选具有两个以上碳-碳双键的单体为疏水性。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可以含有具有各种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固化性成分。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也可含有任意适当的共聚成分。
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进一步包含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总计量优选为0.01重量份~10重量份,更优选为0.05重量份~5重量份,特别优选0.1重量份~3重量份。
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可在无损本发明目的、效果的范围内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其他任意成分。作为上述添加剂,可以列举出:各种聚合物或者低聚物、阻聚剂、聚合引发助剂、流平剂、润湿性改良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硅烷偶联剂、无机填充剂、颜料、染料等。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的其他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以环氧化合物与光产酸剂作为主体的光阳离子型固化性粘接剂。作为可以使用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日本特开2010-145537的第0031~0085段所述的化合物。另外,作为光产酸剂,例如可以列举出日本特开2009-013316的第0080~0095段所述的化合物。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引用了这些公报的记载内容。
F.保护膜
除了上述起偏器、易粘接层及相位差膜以外,本发明的圆偏振片还具备任意适当的层。例如,可以列举出保护膜。保护膜由可用作起偏器的保护膜的任意适当的膜形成。作为成为该膜的主要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醚砜系、聚砜系、聚苯乙烯系、聚降冰片烯系、聚烯烃系、(甲基)丙烯酸系、乙酸酯系等的透明树脂等。另外,也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有机硅系等热固化型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列举出硅氧烷系聚合物等玻璃质系聚合物。另外,也可使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所述的聚合物膜。作为该膜的材料,例如可使用含有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以及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具有由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以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聚合物膜例如可为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挤出成型物。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代表性地配置于显示装置的目视确认侧,保护膜代表性地配置于该目视确认侧。因此,根据需要也可对保护膜实施硬涂处理、防反射处理、防粘处理、防眩处理等表面处理。
保护膜的厚度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保护膜的厚度例如为10μm~100μm,优选为30μm~90μm。此外,在实施表面处理的情况下,保护膜的厚度为包含表面处理层的厚度在内的厚度。
G.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能够应用于任意适当的用途。具体而言,能够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例如具备显示元件以及以及配置于显示元件的目视确认侧的上述圆偏振片。圆偏振片以相位差层成为显示元件侧的方式进行配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此外,只要未特别明确记载,则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份”及“%”为重量基准。
(1)厚度
使用千分表(PEACOCK公司制造,产品名为“DG-205type pds-2”),测定相位差膜的厚度。
(2)折射率
以阿贝折射计(DR-M2,Atago公司制造)测定。测定在23℃环境下进行,并且测定波长设定为589nm。
(3)初始粘接力(90°粘接力)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圆偏振片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平行地切取成200mm并在正交方向切取成20mm的大小,以切断刀在相位差膜与起偏器之间切出切口,并将该圆偏振片贴合至玻璃板。以株式会社A&D公司制造的Tensilon万能试验机RTC,在90度方向将相位差膜与起偏器以剥离速度为1000mm/分钟剥离,测定其剥离强度,以此作为90°粘接力。
(4)圆偏振片的反射率
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15μm的方式在反射板上涂布粘合剂(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No.7),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圆偏振片的相位差膜与反射板贴合。进而,以相位差板的慢轴与偏振片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45°的方式在相位差板上贴合偏振片(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REGQS1298DUHC3”)。接着,使用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造的分光测色计“CM-2600d”测定反射率(SCI值)。
(5)有无剥落
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圆偏振片,观察起偏器与相位差膜之间有无剥落。另外,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圆偏振片在85℃的环境下放置500小时,然后使用光学显微镜确认有无剥落(加热试验)。同样地,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圆偏振片在60℃、95%RH的环境下放置240小时后,使用光学显微镜确认有无剥落(加热加湿试验)。将未确认出剥离的情况设定为○,将即便目视也有能够确认出的剥离的情况设定为×。
(6)外观(条纹不均)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圆偏振片在60℃、95%RH的环境下放置240小时,然后目视确认圆偏振片的表面。将无法在暗室观察到条纹不均的情况设定为◎,将在暗室可观察到、但在通常的使用环境下无法观察到条纹不均的情况设定为○。
(制造例1)相位差膜1的制作
将双[9-(2-苯氧基羰基乙基)芴-9-基]甲烷38.06重量份(0.059摩尔)、异山梨糖醇(Roquette Fleur公司制造,产品名“POLYSORB”)53.73重量份(0.368mol)、1,4-环己烷二甲醇(顺式、反式混合物,SK化学公司制造)9.64重量份(0.067mol)、碳酸二苯酯(三菱化学公司制造)81.28重量份(0.379mol)以及作为催化剂的乙酸钙一水合物3.83×10-4重量份(2.17×10-6mol)投入至反应容器,对反应装置内进行减压氮气交换。在氮气氛下,一边以150℃搅拌约10分钟一边使原料溶解。作为反应第一阶段的工序,用30分钟升温至220℃,在常压下反应60分钟。接着用90分钟将压力从常压减压至13.3kPa,以13.3kPa保持30分钟,将所产生的苯酚向反应体系外抽出。接着,作为反应第二阶段的工序一边用15分钟将热介质温度升温至240℃一边用15分钟将压力减压至0.10kPa以下,将所产生的苯酚向反应体系外抽出。达到特定的搅拌转距后,以氮气复压至常压而使反应停止,将所生成的聚酯碳酸酯挤出至水中,切割线料从而获得聚碳酸酯树脂粒料。接着,由所获得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粒料制作膜。所获得的膜(未拉伸)的折射率为1.53。
将上述膜倾斜拉伸,获得相位差膜(厚度:57μm,光弹性系数:16×10-12Pa-1,Re(450):120nm,Re(550):140nm,Re(450)/Re(550):0.86)。此时,拉伸方向相对于膜的长度方向设定为45°。另外,以所获得的相位差膜显示出λ/4的相位差的方式将拉伸倍率调整为2~3倍。另外,将拉伸温度设定为148℃(即,未拉伸改性聚碳酸酯膜的Tg+5℃)。
(制造例2)相位差膜2的制作
相对于异山梨糖醇81.98质量份,将三环癸烷二甲醇47.19质量份、碳酸二苯酯175.1质量份及作为催化剂的碳酸铯0.2质量%水溶液0.979质量份投入至反应容器,在氮气氛下,作为反应的第一阶段的工序,将加热槽温度加热至150℃,根据需要一边搅拌一边使原料溶解(约15分钟)。
接着,一边使压力从常压变为13.3kPa,并以1小时使加热槽温度上升至190℃,一边将所产生的苯酚向反应容器外抽出。
将整个反应容器在190℃保持15分钟后,作为第二阶段的工序,将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设定为6.67kPa,用15分钟将加热槽温度上升至230℃,将所产生的苯酚向反应容器外抽出。因搅拌机的搅拌转距上升,故用8分钟升温至250℃,进而为了去除所产生的苯酚而使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达到0.200kPa以下。达到规定的搅拌转距后,使反应结束,将所生成的反应物挤出至水中,从而获得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粒料。
对于所获得的粒料,使用具备单螺杆挤出机(五十铃化工机株式会社制造,螺杆直径为25mm,机筒设定温度:220℃),T模头(宽度为200mm,设定温度:220℃)、冷却辊(设定温度:120~130℃)及卷取机的膜制膜装置,制成厚度为100μm的膜。所获得的膜(未拉伸)的折射率为1.51。
将所获得的膜倾斜拉伸,获得相位差膜2(厚度:30μm,光弹性系数:30×10-12Pa-1,Re(450):140nm,Re(550):140nm,Re(450)/Re(550):1.0)。此时,将拉伸方向设定为相对于膜的长度方向呈45°。另外,以所获得的相位差膜显示为λ/4的相位差的方式将拉伸倍率调整为2~3倍。
(制造例3)起偏器的制作
对于厚度为30μm的以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膜(可乐丽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VF-PE-A#3000”),一边沿膜长度方向赋予张力一边使其浸渍于下述(1)~(5)的条件的五种浴中,使其以最终的拉伸倍率相对于膜原长度成为6.2倍的方式进行拉伸。将该拉伸膜在40度的空气循环式干燥烘箱内干燥1分钟,制作出起偏器。
<条件>
(1)溶胀浴:30度的纯水。
(2)染色浴:包含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035重量份的碘以及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2重量份的碘化钾的30度的水溶液。
(3)第一交联浴:包含3重量%的碘化钾以及3重量%的硼酸的40度的水溶液。
(4)第二交联浴:包含5重量%的碘化钾以及4重量%的硼酸的60度的水溶液。
(5)水洗浴:包含2.6重量%的碘化钾的25度的水溶液。
[实施例1]
(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1的制备)
对氨基甲酸酯树脂(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产品名:Superflex 210)100重量份添加、混合交联剂(DIC公司制造,产品名:WATERSOL S695)5重量份,制备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
(粘接剂组合物1的制备)
相对于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平均聚合度为1200,皂化度为98.5摩尔%,乙酰乙酰基化度为5摩尔%)100重量份,将羟甲基三聚氰胺50重量份溶解于纯水中,制备固体成分浓度为3.7重量%的水溶液,对于该水溶液100重量份添加以固体成分浓度为10重量%含有的具有正电荷的氧化铝胶体(平均粒径为15nm)的水溶液18重量份,由此进行制备。
在上述相位差膜1的一面涂布上述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形成厚度为100nm的易粘接层。
另外,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0.1μm的方式在上述起偏器的一边涂布上述粘接剂组合物1,将隔着该粘接剂而被硬涂处理的TAC膜(在TAC膜的(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造,产品名:KC2UA)一边实施有硬涂处理)的未实施硬涂处理的面与起偏器贴合。
接着,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0.1μm的方式在上述易粘接层涂布上述粘接剂组合物1,将上述起偏器和TAC膜的层叠体的起偏器与相位差膜贴合,从而获得圆偏振片。此外,以相位差膜的慢轴与起偏器的吸收轴成45°的角度的方式进行贴合。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在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中,除了将交联剂的添加量设定为15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了含噁唑啉基的水溶性聚合物(日本触媒公司制造,产品名:EpocrosWS700)作为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所包含的交联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除了在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中将交联剂的添加量设定为15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除了使用了相位差膜2代替相位差膜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除了使用了相位差膜2代替相位差膜1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除了使用了相位差膜2代替相位差膜1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除了使用了相位差膜2代替相位差膜1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粘接剂组合物2的制备)
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成分(羟乙基丙烯酰胺10重量份、丙烯酰吗啉30重量份、与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54.5重量)、气泡抑制剂(聚有机硅氧烷(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产品名:BYK-UV 3570))0.50重量份、与作为聚合引发剂的IRGACURE907(BASF公司制造)3重量份及KAYACURE DETX-S(日本化药公司制造)2重量份混合,从而制备粘接剂组合物2。
除了使用所获得的粘接剂组合物2形成厚度为0.50μm的粘接剂层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上述粘接剂组合物2形成厚度为0.50μm的粘接剂层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除了未向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中添加交联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除了使用硅烷偶联剂(信越有机硅公司制造,产品名:KBM603)代替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1形成厚度为50nm的易粘接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除了未向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中添加交联剂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制作将易粘接层的厚度分别变更为200nm或400nm的圆偏振片,对于所获得的圆偏振片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除了使用硅烷偶联剂(信越有机硅公司制造,产品名:KBM603)代替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1形成厚度为50nm的易粘接层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5)
除了使用以聚烯烃系成分与聚乙烯醇系成分的质量比(固体成分)为90:10的方式使改性聚烯烃树脂(Unitika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为“ARROWBASE SE-1030N”)、聚乙烯醇系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造,产品名“GOHSEFIMER Z200”)的水溶液以及纯水混合而成的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来代替易粘接层形成组合物1来形成厚度为500nm的易粘接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6)
除了形成厚度为800nm的易粘接层以外,与比较例5同样地制作圆偏振片。将所获得的圆偏振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2702945420000251
1:有剥落
[评价]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中,起偏器与相位差膜的足够的密合性得到了确保。这些圆偏振片即便在加热条件和加热加湿条件下放置时也能够维持足够的密合性。进而,圆偏振片的优异抗反射特性得到了维持。特别是在使用具有反向色散特性的相位差膜的实施例1~4中,进一步发挥出由圆偏振片带来的抗反射特性。
产业上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适当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本发明的圆偏振片无论表面处理的种类如何均可适当地使用。
符号说明
10 起偏器
20 易粘接层
30 相位差膜
40 粘接剂层
100 圆偏振片

Claims (8)

1.一种圆偏振片,其依次具备:
起偏器;
易粘接层,该易粘接层包含具有羧基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交联剂;以及
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并且作为λ/4板发挥功能,
其中,该相位差膜与该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所述交联剂为具有羟甲基的化合物或具有噁唑啉基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所述易粘接层的厚度小于1μm。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满足Re(450)<Re(550)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所述相位差膜与所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1.0N/15mm以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所述起偏器与所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1.0N/15mm以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在85℃的条件下放置500小时后的所述起偏器与所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1.0N/15mm以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片,其中,在60℃、95%RH的条件下放置240小时后的所述起偏器与所述易粘接层的90°粘接力为0.5N/15mm以上。
CN201980022552.3A 2018-03-30 2019-03-22 圆偏振片 Active CN111919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7226 2018-03-30
JP2018067226A JP7305306B2 (ja) 2018-03-30 2018-03-30 円偏光板
PCT/JP2019/011968 WO2019188743A1 (ja) 2018-03-30 2019-03-22 円偏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9150A true CN111919150A (zh) 2020-11-10
CN111919150B CN111919150B (zh) 2023-09-01

Family

ID=6806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2552.3A Active CN111919150B (zh) 2018-03-30 2019-03-22 圆偏振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7305306B2 (zh)
KR (1) KR20200136886A (zh)
CN (1) CN111919150B (zh)
TW (1) TWI798397B (zh)
WO (1) WO2019188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3208B2 (ja) * 2019-10-21 2021-05-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位相差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円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5280197A (zh) * 2020-03-18 2022-11-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相位差层及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该带相位差层及粘合剂层的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JP2021152571A (ja) * 2020-03-24 2021-09-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217764B2 (ja) * 2021-02-19 2023-02-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
JP7358429B2 (ja) * 2021-09-06 2023-10-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易接着層付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易接着層付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位相差層付偏光板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4668A (ja) * 2000-01-13 2001-07-19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積層位相差フィルム
CN101243337A (zh) * 2005-08-12 2008-08-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保护膜以及偏振片
CN102395908A (zh) * 2009-04-16 2012-03-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相位差膜、使用了其的椭圆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2159665A (ja) * 2011-01-31 2012-08-23 Nippon Zeon Co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4159735A (zh) * 2012-03-09 2014-11-19 帝人杜邦薄膜日本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性薄膜基材用层压体
JP2015200902A (ja) * 2010-09-30 2015-11-1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位相差フィルムロールおよび位相差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170017118A1 (en) * 2014-03-28 2017-01-19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protective film
CN106459554A (zh) * 2014-06-03 2017-02-22 株式会社可乐丽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
CN107193072A (zh) * 2016-03-15 2017-09-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椭圆偏振板
WO2017168807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188160A1 (ja) * 2016-04-27 2017-11-02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センサ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9082B2 (ja) * 2008-01-17 2014-01-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798156B2 (ja) * 2008-03-17 2011-10-19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5573708B2 (ja) * 2011-01-31 2014-08-20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335422B2 (ja) 2012-06-29 2018-05-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パネル
CN105829106B (zh) * 2013-12-26 2018-06-05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
JP6097236B2 (ja) * 2014-02-28 2017-03-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導電性フィルム、プリンテッド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用基材フィルム、バリア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6471401B (zh) 2014-04-16 2020-01-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圆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6048363A (ja) * 2014-06-03 2016-04-07 株式会社クラレ 樹脂フィルム
JP6140775B2 (ja) * 2015-07-22 2017-05-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な粘着剤層及びパターン化された透明導電層を有する偏光フィルム積層体並びに液晶パネル及び有機elパネル
JP6651832B2 (ja) * 2015-12-16 2020-02-1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6285529B2 (ja) * 2016-03-15 2018-02-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楕円偏光板
JP6825819B2 (ja) * 2016-03-30 2021-02-03 株式会社カネカ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JP6794181B2 (ja) * 2016-08-30 2020-12-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4668A (ja) * 2000-01-13 2001-07-19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積層位相差フィルム
CN101243337A (zh) * 2005-08-12 2008-08-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保护膜以及偏振片
CN102395908A (zh) * 2009-04-16 2012-03-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相位差膜、使用了其的椭圆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5200902A (ja) * 2010-09-30 2015-11-1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位相差フィルムロールおよび位相差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2159665A (ja) * 2011-01-31 2012-08-23 Nippon Zeon Co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4159735A (zh) * 2012-03-09 2014-11-19 帝人杜邦薄膜日本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性薄膜基材用层压体
US20170017118A1 (en) * 2014-03-28 2017-01-19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protective film
CN106459554A (zh) * 2014-06-03 2017-02-22 株式会社可乐丽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
CN107193072A (zh) * 2016-03-15 2017-09-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椭圆偏振板
WO2017168807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188160A1 (ja) * 2016-04-27 2017-11-02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センサ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8397B (zh) 2023-04-11
JP2019179099A (ja) 2019-10-17
KR20200136886A (ko) 2020-12-08
CN111919150B (zh) 2023-09-01
JP2022095984A (ja) 2022-06-28
WO2019188743A1 (ja) 2019-10-03
JP7305306B2 (ja) 2023-07-10
TW201942217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9150B (zh) 圆偏振片
KR101560033B1 (ko) 양면형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장치
US9487685B2 (en) Adhesive for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265311B1 (ko) 수계 프라이머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프라이머층을 구비한 광학필름의 제조방법
TWI743179B (zh) 偏光板
TW201940324A (zh)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JPWO2007139138A1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80113522A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해당 광학 적층체를 이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170027303A (ko) 광학 적층체
KR101613764B1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판
CN113195111A (zh) 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液晶固化膜的制造方法
CN114402050B (zh) 带易粘接层的相位差薄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以及带易粘接层的相位差薄膜的制造方法
WO2021070467A1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KR101613765B1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판
WO2022244301A1 (ja) 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20230029872A (ko)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230031220A (ko) 위상차층 및 점착제층 구비 편광판, 그리고 해당 위상차층 및 점착제층 구비 편광판을 사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7805957A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及具有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6158208A (zh) 偏光板、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以及包含该偏光板或该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8119868A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
TW202345432A (zh) 附表面保護薄膜之光學積層體及顯示系統之製造方法
CN117590509A (zh) 偏振片以及使用该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KR20150091829A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CN116848442A (zh) 光学膜、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KR20180032195A (ko) 대전방지성이 우수한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