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7431B - 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7431B
CN111907431B CN202010333936.1A CN202010333936A CN111907431B CN 111907431 B CN111907431 B CN 111907431B CN 202010333936 A CN202010333936 A CN 202010333936A CN 111907431 B CN111907431 B CN 111907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ver
instrument panel
body memb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39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7431A (zh
Inventor
平井慎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874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6137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874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018314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07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7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7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7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2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13Inner panel, e.g. characterised by carrying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56Dashboard l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包括:仪表板(10),其布置在车室的车辆前侧部分中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仪表板具有面向车辆后侧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侧门板(30),其布置在车辆前侧部分中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仪表板(10)位于车辆外侧,并且构造为侧门(11)的车辆内侧表面。仪表板(10)和侧门板(30)中的一者包括:主体构件(70、31);以及盖构件(71L、71R、20A),其以能够从主体构件(70、31)拆卸的方式布置在主体构件(70、31)的上部分的车辆内侧,并且相对于竖直方向布置在与仪表板(10)和侧门板(30)中的另一者的车辆内侧外观面相同的高度。盖构件(71L、71R、20A)和车辆内侧外观面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20A、71L、71R)。

Description

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9年5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87402号和2019年5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87403号的优先权。这些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说明的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背景技术
车辆的内饰可以在用户购买车辆时定制。然而,用户只能以很小的变化定制内饰的特定部分。考虑到安全性,车辆内饰部件通常构造为无法被用户拆卸。日本特表2014-513001号公报记载了装饰部件可以用粘合剂安装于车门饰板,并且这种装饰部件能够从车门饰板上拆卸下来并更换为另一个。
发明内容
能够在这种车门饰板中为装饰部件准备各种材料;然而,能够更换的装饰部件只是车门饰板的特定部分。仅车辆内饰部件的特定部分的更换仅引起局部外观变化,这与改变整个车辆内饰外观完全不同。整个车辆内饰外观不能被改变。
本文记载的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变整个车辆内饰外观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包括:仪表板,其布置在车室的车辆前侧部分中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仪表板具有面向车辆后侧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侧门板,其布置在所述车辆前侧部分中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仪表板位于车辆外侧,并且构造为侧门的车辆内侧表面。所述仪表板和所述侧门板中的一者包括:主体构件;以及盖构件,其以能够从所述主体构件拆卸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主体构件的车辆内侧,并且相对于竖直方向布置在与所述仪表板和所述侧门板中的另一者的车辆内侧外观面相同的高度。所述盖构件和所述车辆内侧外观面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
根据上述构造,盖构件和车辆内侧外观面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这提供了能够围绕乘员的一致的车辆内饰外观和舒适的车辆内部空间。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侧门板可以包括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盖构件,并且所述盖构件布置在所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分的车辆内侧。
根据这种构造,侧门板的盖构件能够从主体构件拆卸。因此,能够容易地用另一盖构件更换盖构件。侧门板的盖构件是覆盖主体构件的位于与仪表板的外观面相同高度的部分的大部件。盖构件是侧门板的车辆内饰外观面的大区域。因此,利用具有不同材料或不同外观的盖构件,车辆内部空间的图像能够极大地改变。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侧门板可以在比所述盖构件低的一侧包括与所述侧门相关的电子功能部件。
根据这种构造,在盖构件的车辆外侧上没有布线,并且能够容易地用另一盖构件更换盖构件。
在上述构造中,所述侧门板可以包括在所述盖构件的车辆内侧表面上的能够从所述盖构件拆卸的门把手,并且所述侧门板可以包括除了在所述盖构件的下侧的所述门把手之外的与所述侧门相关的功能部件。
根据这种构造,门把手被安装于盖构件侧(侧门板的上部分)。这在保持侧门容易地打开和关闭的同时,允许容易地用另一盖构件更换盖构件。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主体构件可以包括在所述上部分下方的下部分,在所述下部分的上部中可以包括槽,并且所述槽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在所述盖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盖构件的下边缘部装配在所述槽中。
根据这种构造,盖构件的下边缘部在车辆外侧与下部分的上部重叠,并且这提供了可拆卸的盖构件和主体构件的一致印象。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包括可拆卸的盖构件的侧门板能够保持良好的车辆内饰外观。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仪表板可以包括:仪表板主体构件,以及仪表板盖,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的车辆内侧,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根据这种构造,侧门板的盖构件和仪表板盖在材料或外观上具有一致性,以提供一致的车辆内部空间。此外,用其它的侧门板的盖构件和仪表板盖更换侧门板的盖构件和仪表板盖,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车辆内部空间的图像。因此,能够改变整个车辆内部空间的图像。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仪表板盖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至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的靠近所述侧门板的端部,并且所述盖构件和所述仪表板盖可以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
根据这种构造,仪表板盖被可拆卸地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并且能够容易地用另一仪表板盖更换仪表板盖。能够容易地改变始终在乘员视野内的仪表板盖的外观,并且能够极大地改变车辆内部空间的图像。此外,盖构件和仪表板盖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这提供了能够围绕乘员的一致的外观和舒适的车辆内部空间。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可以包括比所述仪表板盖靠上侧的功能部件,并且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功能部件背面的仪表板槽,以及在所述仪表板盖安装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仪表板盖的上边缘部装配在所述仪表板槽中。
根据这种构造,仪表板盖的上边缘部在功能部件的后侧(在车辆外侧、在车辆前侧)与功能部件重叠,这提供了可拆卸的仪表板盖和仪表板主体构件的一致的印象。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包括可拆卸的仪表板盖的仪表板能够保持良好的车辆内饰外观。
在上述构造中,所述仪表板可以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并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并且所述操作板可以包括从所述操作板的背面突出的操作板侧连接部分。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可以包括连接到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的车体侧连接部分。所述仪表板盖可以包括位于与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对应的位置处的孔,并且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可以通过所述孔插入以连接到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
根据这种构造,操作板被构造成能够从仪表板主体构件拆卸,这允许容易地用另一仪表板盖更换仪表板盖。此外,仪表板盖的孔在操作板背面,因此乘员看不到该孔,这提供了仪表板盖的一致外观。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可以包括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的操作板,并且利用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朝向车辆内侧延伸的轴可以将所述操作板安装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所述仪表板盖可以包括凹口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并且可以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的方式将所述仪表板盖安装到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
根据这种构造,仪表板盖的凹口在操作板背面,并且乘员看不到仪表板盖的边缘。这提供了仪表板盖的一致印象。
在上述构造中,所述主体构件可以包括具有扶手的下部分,并且所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分可以大约是所述主体构件的在所述扶手的上侧的整个部分。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提供整个车辆内部空间的一致外观。
在上述构造中,所述盖构件可以包括盖主体构件和所述下边缘部,所述下边缘部从所述盖主体构件向下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以及所述主体构件的下部分的上部的车辆内侧表面和所述盖主体构件的车辆内侧表面可以彼此齐平。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提供盖构件和主体构件的一致外观。
在上述构造中,所述盖构件可以包括盖主体构件和所述下边缘部,所述下边缘部从所述盖主体构件的下边缘向下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可以包括面对车辆前侧的倾斜表面。所述槽可以包括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可以从所述主体构件的下部分的上部的上边缘向下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面向车辆外侧,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可以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最下端向上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面向车辆内侧。所述盖构件的下边缘的倾斜表面可以与所述槽的所述第一倾斜表面接触,并且所述下边缘的最下端可以与所述第二倾斜表面接触。
根据这种构造,盖构件和主体构件以简单的结构接合,并且能够提供盖构件和主体构件的一致外观。
在上述构造中,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可以包括位于驾驶员座位前方的驾驶员侧主体构件和相对于所述驾驶员侧主体构件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构件。所述仪表板盖可以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侧构件的两个仪表板盖。所述侧门板可以包括分别具有两个主体构件的两个侧门板。所述盖构件可以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两个主体构件的两个盖构件。所述两个仪表板盖可以分别与所述两个盖构件接触,并且所述两个仪表板盖和所述两个盖构件可以相对于竖直方向布置在相同高度。
根据这种构造,仪表板的整个区域和侧门板的大部分区域分别被仪表板盖和盖构件覆盖,并且仪表板盖和盖构件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这提供了整个车辆内部空间的一致内饰外观。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仪表板盖可以在所述仪表板盖的端部的整个表面处与所述盖构件接触。
根据这种构造,仪表板盖布置成在仪表板盖的端部的整个表面上与盖构件连续,并且这提供了一致的内饰外观。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门把手可以包括门把手主体构件,所述门把手主体构件可以包括下端部和朝向车辆外侧延伸的上端部,并且所述下端部可以在所述下端部的端部处包括下凸缘部,所述上端部可以在所述上端部的端部处包括上凸缘部。所述盖构件可以包括孔,所述下凸缘部和所述上凸缘部通过所述孔固定到包括在所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分中的被紧固部。
根据这种构造,门把手能够容易地从车辆内侧可拆卸地固定到主体构件。因此,当用另一盖构件更换盖构件时,门把手能够容易地从主体构件拆卸。
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包括:仪表板,其布置在车室的车辆前侧部分中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仪表板具有面向车辆后侧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侧门板,其布置在所述车辆前侧部分中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仪表板位于车辆外侧,并且构造为侧门的车辆内侧表面。所述仪表板包括:主体构件;以及盖构件,其以能够从所述主体构件拆卸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主体构件的车辆内侧。所述盖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构件的靠近所述侧门板的端部并且相对于竖直方向布置在与所述侧门板的车辆内侧外观面相同的高度。所述盖构件和所述车辆内侧外观面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
根据这种构造,盖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仪表板的主体构件,并且能够容易地用另一盖构件更换盖构件。能够容易地改变始终位于乘员视野内的盖构件的外观,并且能够极大地改变车辆内部空间的图像。此外,盖构件和侧门板的车辆内侧外观面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这提供了能够围绕乘员的一致外观和舒适的车辆内部空间。
在上述车辆内饰构件组件中,所述主体构件可以包括比所述盖构件靠上侧的功能部件,并且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功能部件背面的仪表板槽,以及在所述盖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盖构件的上边缘部装配在所述仪表板槽中。
根据这种构造,盖构件的上边缘部在功能部件的后侧(在车辆外侧、在车辆前侧)与功能部件重叠,这提供了对可拆卸的盖构件和主体构件的一致印象。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包括可拆卸的盖构件的仪表板能够保持良好的车辆内饰外观。
在上述车辆内饰构件组件中,所述仪表板可以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并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并且所述操作板可以包括从所述操作板的背面突出的操作板侧连接部分。所述主体构件可以包括连接至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的车体侧连接部分,并且所述盖构件可以包括位于与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孔,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可以通过所述孔插入以连接到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
根据这种构造,操作板被构造成能够从仪表板的主体构件拆卸,这允许容易地用另一盖构件更换盖构件。此外,盖构件的孔在操作板的背面,因此乘员看不到该孔,这提供了盖构件的一致外观。
在上述车辆内饰构件组件中,所述主体构件可以包括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的操作板,并且可以利用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朝向车辆内侧延伸的轴将所述操作板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所述盖构件可以包括凹口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并且可以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的方式将所述盖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
根据这种构造,盖构件的凹口在操作板的背面,并且乘员看不到盖构件的边缘。这提供了盖构件的一致印象。
根据本文所述的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改变整个车辆内饰外观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从车辆内侧观察时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从车辆内侧观察的图1中的侧门板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拆卸了门板盖构件的图2中的侧门板的正视图。
图4A是图2中的侧门板的截面图。
图4B是示出图4A中的侧门板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图1中的仪表板的分解图。
图6是图1中的仪表板的从其左侧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这里说明的本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来改变或改进。
图1示出了车辆的从车辆内侧观察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该车辆在其车辆前侧部分中包括仪表板10和一对侧门11。仪表板10布置在车室的车辆前侧部分中。侧门11相对于仪表板10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端分别布置在车辆外侧。具体地,各个侧门11均在其车辆前端部处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与仪表板10重叠。各个侧门11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各个侧门11在其车辆前端部处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铰链固定至车体。侧门11围绕铰链摆动并且能够打开和关闭。
各个侧门11包括布置于车辆外侧的外板12,布置于外板12的车辆内侧的内板13以及布置于内板13的车辆内侧的门饰板14。门饰板14提供侧门11的车辆内饰面或内饰外观面。在下文中,将说明侧门11的构造的细节。两个侧门11具有几乎相同的构造,并且将与前排乘员座位相邻的侧门11(在图1中的左侧)作为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门饰板14包括竖直配置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包括提供上方内饰外观面的上装饰部分20和提供下方内饰外观面的下装饰部分21。门饰板14包括具有与侧门11有关的各种功能的各种功能部件。具体地,门饰板14包括作为功能部件的扶手22、内部拉手23、门把手24和开关座25(电子功能部件)。内部拉手23用于打开和关闭侧门11。用户在打开和关闭侧门11时握住门把手24。开关座25包括操作开关,该操作开关在打开和关闭侧门11中包括的窗户时操作。
功能部件中仅门把手24被包括在上装饰部分20中,除门把手24之外的功能部件被包括在下装饰部分21中。上装饰部分20包括矩形门板盖20A和门把手24。门板盖20A和门把手24易于从内板13拆卸。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板13和门饰板14构成了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中的侧门板30。侧门板30包括具有内板13和下装饰部分21的门板主体构件31。侧门板30包括能够从门板主体构件31拆卸的门板盖20A。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包括侧门板30和仪表板10。
将具体说明将门板盖20A安装于门板主体构件31的安装结构。如图3和图4A所示,门板主体构件31的下装饰部分21在其上边缘处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32。门板主体构件31的内板13包括分别在其车辆内表面的车辆前部和车辆后部的框架部33、34。框架部33、34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是门板盖20A的外框架。如图4A和图4B所示,门板盖20A包括盖主体构件51和从盖主体构件51的下边缘51A向下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的延伸部35。延伸部35具有面向车辆内侧的倾斜表面35A。
如图4A和图4B所示,下装饰部分21包括下装饰主体部分21A和上边缘部21C,并且上边缘部21C包括上装饰部分20和下装饰部分21之间的边界处的上边缘21B。下装饰部分21在上边缘部21C的车辆外侧包括槽32。槽32具有第一倾斜表面32A和第二倾斜表面32B。第一倾斜表面32A面向车辆外侧并且从上边缘21B向下且朝向车辆外侧延伸。第二倾斜表面32B面向车辆内侧并且从第一倾斜表面32A的最下端向上并且朝向车辆外侧延伸。
门板盖20A的延伸部35装配在门板主体构件31的槽32中,并且门板盖20A的上部分装配在框架部33、34之间的空间中。门板盖20A由此被安装于门板主体构件31。
如图4A和图4B所示,当门板盖20A安装于门板主体构件31时,延伸部35的倾斜表面35A与槽32的第一倾斜表面32A接触,并且延伸部35的下端与第二倾斜表面32B接触。盖主体构件51的下边缘51A布置在下装饰部分21的上边缘部21C的上边缘21B处。盖主体构件51和下装饰部分21的上边缘部21C在其车辆内侧表面上彼此几乎齐平。
如图3所示,门板盖20A具有与仪表板10的侧表面相对的车辆前端部20B,并且在车辆前端部20B中包括两个被紧固部36。门板主体构件31(内板13)包括与被紧固部36相对应的被紧固部38。被紧固部36、38被紧固件39紧固。在本实施方式中,门板盖20A和门板主体构件31中的被紧固部36、38是螺孔,并且紧固件39是螺钉。利用这种构造,即使车辆由于侧面碰撞而受到冲击,门板盖20A也固定于门板主体构件31并且不容易从门板主体构件31拆卸。由于紧固件39能够从车辆内侧插入被紧固部36、38中,所以门板盖20A能够容易地从车辆内侧安装到侧门板30以及从侧门板30拆卸。
门把手24能够从安装有门板盖20A的门板主体构件31拆卸。如图4A所示,门把手24包括主体构件40和盖构件41这两个部件。主体构件40和盖构件41均具有C形的截面形状。主体构件40在其前表面包括磁体42,并且盖构件41在其背面包括磁体43。主体构件40和盖构件41利用磁体42、43彼此接合。主体构件40包括在其下端处的下凸缘部44和在其上端处的上凸缘部45。下凸缘部44向下突出,并且上凸缘部45向上突出。
上凸缘部45包括被紧固件46紧固的被紧固部45A。紧固件46朝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由被紧固部45A保持以能够绕其轴线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紧固部45A是螺孔,而紧固件46是螺钉。如图3和图4A所示,门板主体构件31、特别是内板13在下装饰部分21的上侧处及附近包括被紧固部47,并且在被紧固部47的上侧包括被紧固部48(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孔)。被紧固部48被固定到内板13。被紧固部47在其中接收主体构件40的下凸缘部44,并且上凸缘部45被紧固到被紧固部48。被紧固部48从车辆内板13的内表面朝向车辆内侧突出,并且被紧固部48是突起。门板盖20A包括分别对应于被紧固部48和47的插入通孔49、50。主体构件4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通过插入通孔49、50插入。
为了将门把手24安装于内板13,主体构件40的下凸缘部44通过插入通孔50并插入到内板13的孔47中。然后,下凸缘部44在孔47的孔边缘处停止。螺钉46被插入并保持在上凸缘部45中的螺孔45A中。上凸缘部45插入通过门板盖20A的插入通孔49,并且螺钉46的末端部被插入固定于内板13的被紧固部48的孔48A中。通过使紧固件46旋转将上凸缘部45固定于被紧固部48,并且将主体构件40固定于门板主体构件31。最后,利用磁体42、43将盖构件41安装于主体构件40。盖构件41覆盖紧固件46和门板盖20A中的通孔49、5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中,能够容易地将门板盖20A安装于门板主体构件31以及从门板主体构件31拆卸。门板盖20A布置在侧门板30的几乎上半区域中,并且提供侧门板30的内饰外观面的大部分区域。通过改变门板盖20A的材料或外观,能够极大地改变车辆内部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中,除门把手24以外的功能部件包括在布置于门板盖20A下方的下装饰部分21中。这消除了门板盖20A中包括的用于安装其它功能部件的安装构件。门板盖20A是几乎为矩形的板状构件,这简化了门板盖20A的安装和拆卸。门把手24以能够容易地从门板盖20A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门板盖20A的上部。因此,在将门把手24从门板盖20A拆卸之后,能够容易地将门板盖20A从内板13拆卸。
包括在上装饰部分20中的门把手24比可以包括在下装饰部分21中的门把手更容易地使侧门11打开和关闭。此外,由于诸如开关座25的电子功能部件被包括在下装饰部分21中,所以与开关连接的线没有布线在门板盖20A的背面侧。这使得门板盖20A更容易地安装于内板13以及从内板13拆卸。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中,在将门板盖20A的下端部(即延伸部35)装配到下装饰部分21的槽32中之后,将门板盖20A安装于内板13。即,门板盖20A的下端部在车辆外侧与下装饰部分21的上部重叠。具体地,延伸部35在车辆外侧与槽32的第一倾斜表面32A重叠。利用这种构造,在从车辆内侧将可拆卸的门板盖20A安装于门板主体构件31之后,延伸部35的作为车辆内侧表面的倾斜表面35A与槽32的作为车辆外表面的第一倾斜表面32A接触。这提供了门板盖20A和下装饰部分21的一致印象。
下面,将说明仪表板10。如图1所示,仪表板10包括在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右侧的转向部60和在转向部60上方的信息显示装置61。转向部60在其中包括转向操作装置,并且诸如仪表等的信息显示装置61显示车辆上的信息。仪表板10还包括在转向部60和信息显示装置61的右侧的右操作板62R和在转向部60和信息显示装置61的左侧的左操作板62L。右操作板62R主要用于操作汽车音响系统(电气部件),左操作板62L主要用于操作空调(电气部件)。仪表板10还包括供来自空调的空气吹出的空气吹出口构件66R、66M、66L。空气吹出口构件66R、66M、66L分别布置在右操作板62R的上方(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右端)、左操作板62L的上方(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仪表板10的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的的左端。
如图5所示,仪表板10包括仪表板主体构件70和两个仪表板盖71R、71L。仪表板主体构件70包括在驾驶员座位前方的驾驶员侧主体构件70A。驾驶员侧主体构件70A包括转向部60和信息显示装置61。两个仪表板盖71R、71L相对于驾驶员侧主体构件70A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如图1所示,两个仪表板盖71R、71L分别从驾驶员侧主体构件70A的两侧边缘向仪表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延伸。两个仪表板盖71R、71L几乎在整个车辆宽度上延伸。这在仪表板10的车辆内侧表面上提供了沿车辆宽度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长的外观面。
仪表板盖71R、71L均相对于竖直方向布置在与侧门11的门板盖20A大约相同的高度上。如图1所示,仪表板盖71R、71L的门侧端部72R、72L分别与侧门11的门板盖20A的车辆前端部20B接触。仪表板盖71R、71L由与侧门11的门板盖20A相同的材料制成。仪表板盖71R、71L和侧门11的门板盖20A的这种构造提供了水平连续的外观面。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提供了在两个侧部和前部范围内的车辆前侧部分连续延伸的车辆内侧表面。这提供了能够围绕乘员的一致的车辆内饰外观和舒适的车辆内部空间。
如上所述,两个仪表板盖71R、71L能够从仪表板主体构件70拆卸。将说明将仪表板盖71R、71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安装机构。如图6所示,两个仪表板盖71R、71L均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朝向车辆内侧突出。即,仪表板盖71R、71L均具有山形的截面形状。仪表板盖71R、71L均包括在中间部分处的突出部76、在上边缘处的上延伸部72和在下边缘处的下延伸部73。突出部76朝向车辆内侧突出。上延伸部72和下延伸部73分别从突出部76的上端和下端朝向车辆外侧(车辆前侧)延伸。左仪表板盖71L包括在右端附近或在驾驶员侧主体构件70A附近的通孔74。右仪表板盖71R具有在左边缘或靠近驾驶员侧主体构件70A的边缘处开口的凹口75。
如图5所示,左操作板62L能够从仪表板主体构件70拆卸,并且包括主体部分82和连接器80。左操作板62L的连接器80电连接至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连接器81。具体地,操作板侧连接器80(操作侧连接部分)从左操作板62L的背面突出。仪表板主体构件70包括朝向车辆内侧(车辆后侧)开口以接收操作板侧连接器80的车体侧连接器81(车体侧连接部分)。利用这种构造,将操作板侧连接器80插入到车体侧连接器81中以建立电连接。
左仪表板盖71L在与车体侧连接器81相对应的位置处包括孔74。在将左仪表板盖71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之后,将操作板侧连接器80插入通过左仪表板盖71L的孔74以连接至车体侧连接器81。因此,左操作板62L被安装到仪表板主体构件70。左操作板62L通过孔74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左仪表板盖71L的孔74比操作板侧连接器80的外径大,并且比左操作板62L的主体部分82的轮廓尺寸小。当将操作板侧连接器80连接至车体侧连接器81并且将左操作板62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时,孔74在左操作板62L的主体部分82的背面,并且从乘员处几乎不会看到。
当将操作板侧连接器80连接至车体侧连接器81时,左操作板62L的主体部分82与左仪表板盖71L间隔开。即,当操作板侧连接器80连接至车体侧连接器81时,主体部分82位于车辆内侧(在车辆后侧),从而远离左仪表板盖71L。利用这种构造,驾驶员能够将他/她的四个手指插在左操作板62L的背面,并用他/她的拇指来操作左操作板62L。因此,驾驶员能够在不看左操作板62L的情况下对左操作板62L进行操作。
为了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上的目标位置的略左侧的位置将左仪表板盖71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上延伸部72和下延伸部73分别装配在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仪表板槽84和接收部86中。如图5所示,将上延伸部72和下延伸部73分别从车辆后侧装配在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仪表板槽84和接收部86中,并向右滑动以将左仪表板盖71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侧表面盖83可拆卸地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左侧表面。如图6所示,侧表面盖83在沿着仪表板盖71L的突出部76的轮廓(车辆外侧表面)的车辆后侧部具有轮廓形状。侧表面盖83整体具有追随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侧表面的形状。
在将左仪表板71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之后,将侧表面盖83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并且左仪表板盖71L的上延伸部72和下延伸部73与仪表板主体构件70接触。具体地,上延伸部72和下延伸部73的前表面(车辆内侧表面)分别与仪表板槽84和接收部86相接触。即,将左仪表板盖71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并且在它们之间没有空间。
仪表板主体构件70在空气吹出口构件66L、66M的后方(在车辆的前侧)包括仪表板槽84。将左仪表板盖71L的上延伸部72插入仪表板槽84中。即,如图1所示,左仪表板盖71L的上边缘部与空气吹出口构件66L、66M(功能部件)重叠。根据这种构造,尽管从车辆内侧将可拆卸的左仪表板盖71L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也能够提供左仪表板盖71L和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一致印象。
类似于左操作板62L,右操作板62R包括与右仪表板盖71R间隔开的主体部分90。然而,右操作板62R不能从右仪表板盖71R拆卸。仪表板主体构件70包括朝向车辆内侧(车辆后侧)延伸的轴91,并且主体部分90被安装于轴91的延伸端。右仪表板盖71R包括向左或者朝向驾驶员侧主体构件70A开口的凹口75。右仪表板盖71R以轴91被装配在凹口75中的方式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
为了将右仪表板盖71R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右仪表板盖71R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上的目标位置的略右侧的位置分别装配在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仪表板槽84和接收部86中。如图5所示,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从车辆后侧分别装配到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仪表板槽84和接收部86中,并且向左滑动以将右仪表板盖71R安装到仪表板主体构件70。根据右仪表板盖71R的滑动,凹口75接收轴91。凹口75的尺寸比右操作板62R的主体部分90的尺寸小。凹口75在主体部分90的背面,并且几乎不会被乘员看到。
类似于左侧表面,侧表面盖85可拆卸地安装在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右侧表面。右仪表板盖71R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并且在它们之间没有空间。仪表板主体构件70在空气吹出口构件66R的背面(在车辆的前侧)包括仪表板槽84。类似于左仪表板盖71L,右仪表板盖71R的上延伸部插入仪表板槽84中。右仪表板盖71R的上边缘部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与空气吹出口构件66R(功能部件)重叠。根据这种构造,尽管将可拆卸的右仪表板盖71R从车辆内侧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也能够提供右仪表板盖71R和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一致印象。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包括两个可拆卸地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的仪表板盖71R、71L。根据这种构造,仪表板盖71R、71L能够容易地从仪表板主体构件70拆卸,并且能够将另一仪表板盖安装于仪表板主体构件70。因此,能够容易地改变仪表板盖71R、71L,并且能够容易地改变总是被乘员看到的仪表板10的外观。这会极大地改变车辆内部空间的图像。
仪表板盖71R、71L和侧门11的门板盖20A提供水平连续的外观面。通过改变仪表板盖71R、71L和侧门11的门板盖20A的材料或改变设置在盖上的蒙皮构件的材料能够极大地改变车辆内部空间的图像,从而提供一致的外观。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1中,仪表板盖和门板盖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仪表板盖和门板盖构成水平连续的外观面即可。仪表板盖和门板盖的安装机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优选构造成允许用户容易地更换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门板30包括下装饰部分21和侧门11的内板13,并且门板盖20A能够从侧门11的内板13拆卸。然而,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可以包括基本上构成门饰板的主板构件,并且门板盖可以构造成能够从主板构件拆卸。即,侧门板不包括内板13,并且门饰板用作侧门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门板30和仪表板10包括盖。然而,侧门板和仪表板中的一者可以包括盖,并且它们中的另一者可以包括外观面而非盖。在这种构造中,外观面被固定到主体构件,以便不会被用户从主体构件上拆卸。盖被布置成使得外观面和盖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相同高度。由此,盖和外观面能够构成水平连续的外观面并提供一致的外观。
附图标记说明
10:仪表板,11:侧门,13:内板,14:门饰板,20:上装饰部分,20A:门板盖(盖),21:下装饰部分,22:扶手(功能部件),23:内部拉手(功能部件),24:门把手,25:开关座(电子功能部件),30:侧门板,31:门板主体构件,32:槽,62R:右操作板,62L:左操作板,66R、66M、66L:空气吹出口构件(功能部件),70:仪表板主体构件,71R、71L:仪表板盖,74:孔,75:凹口,80:连接器(操作板侧连接部分),81:连接器(车体侧连接部分),84:仪表板槽,91:轴

Claims (17)

1.一种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包括:
仪表板,其布置在车室的车辆前侧部分中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仪表板具有面向车辆后侧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
侧门板,其布置在所述车辆前侧部分中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仪表板位于车辆外侧,并且构造为侧门的车辆内侧表面,其中,
所述仪表板和所述侧门板中的一者包括:
主体构件,以及
盖构件,其以能够从所述主体构件拆卸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主体构件的车辆内侧,并且相对于竖直方向布置在与所述仪表板和所述侧门板中的另一者的车辆内侧外观面相同的高度,并且
所述盖构件和所述车辆内侧外观面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
所述侧门板包括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盖构件,并且所述盖构件布置在所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分的车辆内侧,
所述主体构件包括在所述上部分下方的下部分,在所述下部分的上部中包括槽,并且所述槽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
在将所述盖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过程中将所述盖构件的下边缘部装配在所述槽中,
所述盖构件包括盖主体构件和所述下边缘部,所述下边缘部从所述盖主体构件的下边缘向下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包括面对车辆前侧的倾斜表面,
所述槽包括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所述第一倾斜表面从所述主体构件的下部分的上部的上边缘向下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面向车辆外侧,所述第二倾斜表面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最下端向上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面向车辆内侧,以及
所述盖构件的下边缘的倾斜表面与所述槽的所述第一倾斜表面接触,并且所述下边缘的最下端与所述第二倾斜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板在比所述盖构件低的一侧包括与所述侧门相关的电子功能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门板包括在所述盖构件的车辆内侧表面上的能够从所述盖构件拆卸的门把手,并且
所述侧门板包括除了在所述盖构件的下侧的所述门把手之外的与所述侧门相关的功能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包括:
仪表板主体构件,以及
仪表板盖,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的车辆内侧,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至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的靠近所述侧门板的端部,并且
所述盖构件和所述仪表板盖构成水平方向上长的连续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包括比所述仪表板盖靠上侧的功能部件,并且包括布置在所述功能部件背面的仪表板槽,以及
在所述仪表板盖安装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的过程中将所述仪表板盖的上边缘部装配在所述仪表板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并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并且所述操作板包括从所述操作板的背面突出的操作板侧连接部分,
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的车体侧连接部分,以及
所述仪表板盖包括位于与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对应的位置处的孔,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通过所述孔插入以连接到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包括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的操作板,并且利用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朝向车辆内侧延伸的轴将所述操作板安装于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以及
所述仪表板盖包括凹口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并且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的方式将所述仪表板盖安装到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构件包括具有扶手的下部分,
所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分大约是所述主体构件的在所述扶手的上侧的整个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构件包括盖主体构件和所述下边缘部,所述下边缘部从所述盖主体构件向下并朝向车辆外侧延伸,以及
所述主体构件的下部分的上部的车辆内侧表面和所述盖主体构件的车辆内侧表面彼此齐平。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主体构件包括位于驾驶员座位前方的驾驶员侧主体构件和相对于所述驾驶员侧主体构件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构件,
所述仪表板盖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侧构件的两个仪表板盖,
所述侧门板包括分别具有两个主体构件的两个侧门板,
所述盖构件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两个主体构件的两个盖构件,
所述两个仪表板盖分别与所述两个盖构件接触,以及
所述两个仪表板盖和所述两个盖构件相对于竖直方向布置在相同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盖在所述仪表板盖的端部的整个表面处与所述盖构件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把手包括门把手主体构件,
所述门把手主体构件包括下端部和朝向车辆外侧延伸的上端部,并且所述下端部在所述下端部的端部处包括下凸缘部,所述上端部在所述上端部的端部处包括上凸缘部,以及
所述盖构件包括孔,所述下凸缘部和所述上凸缘部通过所述孔固定到包括在所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分中的被紧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包括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构件的靠近所述侧门板的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构件包括比所述盖构件靠上侧的功能部件,并且包括布置在所述功能部件背面的仪表板槽,以及
在将所述盖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过程中将所述盖构件的上边缘部装配在所述仪表板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并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并且所述操作板包括从所述操作板的背面突出的操作板侧连接部分;
所述主体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的车体侧连接部分,以及
所述盖构件包括位于与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孔,所述操作板侧连接部分通过所述孔插入以连接到所述车体侧连接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车辆内饰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构件包括用于操作内置电气部件的操作板,并且利用从仪表板主体构件朝向车辆内侧延伸的轴将所述操作板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以及
所述盖构件包括凹口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并且以在所述凹口中接收所述轴的方式将所述盖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
CN202010333936.1A 2019-05-07 2020-04-24 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Active CN1119074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7403 2019-05-07
JP2019087402A JP7261375B2 (ja) 2019-05-07 2019-05-07 車両の内装構造
JP2019087403A JP2020183143A (ja) 2019-05-07 2019-05-07 車両の内装構造
JP2019-087402 2019-05-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7431A CN111907431A (zh) 2020-11-10
CN111907431B true CN111907431B (zh) 2023-09-15

Family

ID=7294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3936.1A Active CN111907431B (zh) 2019-05-07 2020-04-24 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7431B (zh)
DE (1) DE10202011163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34740U (ja) * 1991-06-10 1992-12-1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室前部構造
JPH055528U (ja) * 1991-07-09 1993-01-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3177744U (ja) * 2012-06-04 2012-08-16 一郎 窪田 車両内装材用装飾体
JP2016104597A (ja) * 2014-12-01 2016-06-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と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の合わせ部構造
CN106364419A (zh) * 2015-07-21 2017-02-01 铃木株式会社 内饰构件的接合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6607B2 (en) * 2012-03-28 2013-12-3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Instrument panel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34740U (ja) * 1991-06-10 1992-12-1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室前部構造
JPH055528U (ja) * 1991-07-09 1993-01-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3177744U (ja) * 2012-06-04 2012-08-16 一郎 窪田 車両内装材用装飾体
JP2016104597A (ja) * 2014-12-01 2016-06-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と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の合わせ部構造
CN106364419A (zh) * 2015-07-21 2017-02-01 铃木株式会社 内饰构件的接合部构造
JP2017024527A (ja) * 2015-07-21 2017-02-02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装部材の合わせ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11633A1 (de) 2020-11-12
CN111907431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156374A (ja) 自動車用ドア
EP2008859A1 (en) A Removable and Customizable Panel Module
US20090066107A1 (en) Door lining for a vehicle door
WO2009089092A1 (en) Touch sensitive switches integrated with a vehicle interior part
JP5168531B2 (ja) ドアトリム
CN111907431B (zh) 车辆内饰构件组件
CN109278557A (zh)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
JP7261375B2 (ja) 車両の内装構造
KR101881711B1 (ko) 차량용 모듈러 시스템
JP2020183143A (ja) 車両の内装構造
US20040042623A1 (en) Modular bezel design for an automotive entertainment system
KR102100970B1 (ko) 차량 콘솔의 어퍼멤버 어셈블리
JPH061885Y2 (ja) 車両用スイッチの取付構造
JP2020183141A (ja) 車両用温調装置
US11987105B2 (en) Vehicular interior component
US11964562B2 (en) Operation panel
CN115195471A (zh) 仪表板
KR101394840B1 (ko) 자동차의 시계 내장형 인사이드 미러
JP2002211277A (ja) 車両の車載機器の配設構造
JP2000006688A (ja) 自動車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JP2015223856A (ja) 車両用内装材
WO2023223133A1 (en) Motor-vehicle dashboard, central vent unit, and corresponding fastening seat
JP6093242B2 (ja) 車載用ボタンパッド
JP2020124953A (ja) 車室内構造
GB2322839A (en) Motor vehicle anti-static earthing str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