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2284B - 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2284B
CN111902284B CN201980021940.XA CN201980021940A CN111902284B CN 111902284 B CN111902284 B CN 111902284B CN 201980021940 A CN201980021940 A CN 201980021940A CN 111902284 B CN111902284 B CN 111902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ink
layer
blanket
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19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2284A (zh
Inventor
藤重英治
大野启行
长谷川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wa C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wa C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wa C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wa C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02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2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2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non-plana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41F17/2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 B41F17/22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by rolling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06Lithographic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28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40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e.g. golf balls, candles, wine c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4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4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M1/18Printing one ink over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0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organic plastics, horn or similar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容器(100)具有:器体部(110);第一印刷层(130),其设置在器体部(110)的外表面,具有包括第一网点(131)或者第一满版(131)的第一印刷部(131);第二印刷层(140),其处于器体部(110)的外表面,且与第一印刷层(130)的至少印刷区域重叠而设置,由具有第一网点(131)的网点面积率以上的网点面积率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形成的印刷区域比所述第一印刷部(131)大。

Description

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了印刷的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在饮料罐或树脂容器的器体部实施设计等印刷的技术。作为上述印刷方法,已知一种技术,如日本国特开平10-35077号公报的公开,向多个印版体分别供给多种液体状的油墨,由多个印版体使油墨转印到橡皮布,在橡皮布上使容器旋转,将多种油墨转印到容器,之后使油墨干燥。
然而,当同时印刷多种油墨时,因为多种油墨在边界处混合,所以,为了使不同的油墨彼此不混合,在涂布不同的油墨的区域间设有间隙来进行印刷。
另外,也已知一种技术,如日本国特开平5-96704号公报的公开,通过使各油墨转印到各橡皮布,并依次由各橡皮布印刷到罐体及使油墨干燥,防止油墨彼此混合,并且将油墨彼此重叠来印刷。
发明内容
然而,当在涂布不同的油墨的区域间设有间隙时,可能会使设计性降低。近年来,从产品销售的角度出发,非常重视附着在容器上的产品的设计性,需要装饰性良好的容器。
另一方面,当反复对液体状油墨进行印刷及干燥而使多种液体状油墨重叠印刷时,也存在印刷工序增加、生产率恶化之类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即使重叠印刷多种液体状油墨,也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容器具有:器体部;第一印刷层,其设置在所述器体部的外表面,具有包括第一网点或者第一满版的第一印刷部;第二印刷层,其处于所述器体部的外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一印刷层的至少印刷区域重叠而设置,由具有所述第一网点的网点面积率以上的网点面积率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ベタ)形成的印刷区域比所述第一印刷部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容器的制造方法为,利用第一油墨供给装置向转印至少包括第一网点或者第一满版的第一印刷部的第一印版体的第一凸部供给液体状油墨,使所述第一凸部与橡皮布接触,利用向所述第一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将第一印刷层转印到所述橡皮布,利用第二油墨供给装置向至少与通过所述第一印版体进行的印刷区域重叠而转印具有所述第一网点的网点面积率以上的网点面积率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的、比所述第一印刷部大的印刷区域的第二印版体的第二凸部供给液体状油墨,使所述第二凸部与转印有向所述第一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的所述橡皮布的、由所述第一凸部转印有所述油墨的印刷区域接触,利用向所述第二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将第二印刷层转印到所述橡皮布,使转印有向所述第一凸部及所述第二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的所述橡皮布与容器的器体部的外表面接触,从而将所述油墨印刷到所述器体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印刷装置具有:第一印版体,其包括转印至少包括第一网点或者第一满版的第一印刷部的第一凸部;第一油墨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第一凸部供给液体状的油墨;第二印版体,其包括至少与由所述第一印版体进行的印刷区域重叠而转印具有所述第一网点的网点面积率以上的网点面积率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的、比所述第一印刷部大的印刷区域的第二凸部,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印版体的二次侧;第二油墨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第二凸部供给液体状的油墨;橡皮布,其按照所述第一印版体及所述第二印版体的顺序,从所述第一凸部及所述第二凸部转印所述油墨,并且将被转印的所述油墨印刷在容器的器体部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即使重叠印刷多种液体状的油墨,也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罐体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罐体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展开来表示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使用的第一印版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第一印版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展开来表示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使用的第二印版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第二印版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俯视表示使用了上述印刷装置的罐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剖视表示使用了上述印刷装置的罐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罐体100、罐体100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1的结构。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罐体100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罐体100实施印刷的印刷装置1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及图4是分别表示在印刷装置1中使用的第一印版体23A的结构的俯视展开图及剖视展开图,图5及图6是分别表示在印刷装置1中使用的第二印版体23B的结构的俯视展开图及剖视展开图。另外,图7及图8是以俯视及剖视分别表示使用了印刷装置1的罐体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图1,表示罐体100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容器,虽然使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罐体100进行说明,但只要是容器,不限于罐体100,也可以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杯子等其它的容器。即,容器只要是能够在外表面实施印刷的容器即可,可以适当设定。
如图1所示,罐体100例如具有:圆筒状的器体部110、以及在器体部110的一端部与器体部110一体成型的底部120,在器体部110的另一端具有安装有盖体的开口部110a。
罐体100例如通过挤压(絞りしごき)成型,将铝合金或经表面处理的钢板等金属板成型为有底圆筒状而构成。
器体部110在外表面通过印刷而实施装饰。具体而言,器体部110具有:印刷在外表面侧的第一印刷层130、以及印刷在器体部110的外表面及第一印刷层130之间的第二印刷层140。
第一印刷层130与第二印刷层140的外表面重叠而印刷。第一印刷层130包括第一印刷部131,优选还包括第二印刷部132。第一印刷层130具有在印刷区域的一部分未进行印刷的部位。即,第一印刷层130的印刷区域是印刷装置1的后面叙述的橡皮布21与器体部110对置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包括涂布有油墨的范围、以及未涂布有油墨的区域。第一印刷层130使用相同的油墨、即同色的油墨构成第一印刷部131及第二印刷部132。
第一印刷部131由网点面积率为80%以上的网点(第一网点)及满版(第一满版)的至少一方形成。第一印刷部131构成第一印刷层130的印刷区域的一部分。
在此,网点是指在印刷区域内通过印刷有多个点而构成的、所谓的网点印刷。因此,在网点的印刷区域的相邻的点之间具有间隙。另外,网点的网点面积率是指在印刷有多个点的区域中多个点在印刷区域的总面积,在将总面积作为A(mm2)、多个点的总面积作为A1(mm2)时,由A0=A1/A×100求出网点面积率A0(%)。另外,在此,满版是指在所有区域印刷有油墨,换言之印刷区域被油墨涂遍,即所谓的满版印刷及满版涂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涂黑的符号所示,第一印刷部131利用具有三个三角形状的满版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印刷部132由网点面积率比第一印刷部131的第一网点低的网点、优选网点面积率为10%以下的网点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印刷部132利用具有圆形状的多个点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印刷层140由网点面积率为80%以上的网点(第二网点)及满版(第二满版)的至少一方形成。第二印刷层140构成为与第一印刷层130的印刷区域大致相同或大于、且印刷区域比第一印刷部131大的区域。更优选第二印刷层140的印刷区域被设定为第一印刷层130的印刷区域的90%~110%。第二印刷层140优选由网点面积率为80%以上的网点及满版的任意一方构成。
第二印刷层140由与第一印刷层130不同的油墨、即与第一印刷层130不同颜色的油墨构成。
另外,第二印刷层140优选具有比第一印刷层130低的亮度。换言之,在第二印刷层140使用的油墨设定为比在第一印刷层130使用的油墨低的亮度。例如,在第二印刷层140使用的油墨为黑色、灰色等无色或亮度较低的(暗的)绿色、蓝色、红色等,优选为黑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斜线所示,利用在器体部110的周向上遍及整个区域设置的满版的结构说明第二印刷层140。
接着,利用图2至图6,针对在罐体100的器体部110进行包括第一印刷层130及第二印刷层140的印刷的印刷装置1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是使用多种液体状的油墨、换言之不同颜色的液体状的油墨,在器体部110未被印刷的罐体100A的器体部110印刷规定的设计,制造罐体100的多色印刷装置。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印刷装置主体11、以及罐体供给装置12。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液体状的油墨,适合使用粘性比较高、具有流动性的胶版印刷用油墨等。
印刷装置主体11具有:多个橡皮布21、使多个橡皮布21沿规定的输送路径移动的橡皮布输送装置22、多个印版体23、以及在多个印版体23分别设置的多个油墨供给装置24。
从多个印版体23向橡皮布21的表面依次转印液体状的油墨。橡皮布21通过与罐体100A的器体部110抵接并旋转,对器体部110进行印刷。橡皮布21例如形成为长方形状。橡皮布21例如是由橡胶材料形成的橡胶橡皮布。
橡皮布输送装置22构成为圆柱状。橡皮布输送装置22具有在一个方向上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橡皮布输送装置22在外周面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橡皮布21。橡皮布输送装置22在圆形状的输送路径上输送多个橡皮布21。
具体而言,橡皮布输送装置22在如下的输送路径上输送多个橡皮布21,即,该输送路径为,使多个橡皮布21从一次侧的印版体23向二次侧的印版体23连续地接触,并且在与二次侧的印版体23接触后与器体部110接触,之后再次与一次侧的印版体23接触。在此,一次侧是指在橡皮布21的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上,将对罐体100A的器体部110进行了印刷后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作为一次侧,将对器体部110进行印刷时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作为二次侧进行说明。
印版体23是在橡皮布21转印油墨的圆柱状的凸版。印版体23在橡皮布输送装置22的输送路径上配置有多个。每个印版体23均设有在一个方向上旋转驱动印版体23的驱动机构。
多个印版体23在输送路径上由油墨供给装置24供给的油墨的亮度从一次侧向二次侧逐渐降低而配置。多个印版体23各自具有供给油墨的凸部31。
另外,多个印版体23在其一部分包括:将第一印刷层130转印到橡皮布21的第一印版体23A、以及将第二印刷层140转印到橡皮布21的第二印版体23B。
在此,多个印版体23的配置不需要并列配置第一印版体23A及第二印版体23B。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从一次侧向二次侧的第二个印版体23为第一印版体23A、从一次侧向二次侧的最后的印版体23为第二印版体23B进行说明。另外,使第一印版体23A的凸部31为第一凸部31A、第二印版体23B的凸部31为第二凸部31B并说明如下。
第一印版体23A的第一凸部31A包括:形成为与第一印刷部131相同形状的第一凸群32、以及形成为与第二印刷部132相同形状的第二凸群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群32由俯视为三角形状的三个突起、换言之三个三棱柱状的突起构成。另外,第二凸群33由俯视为圆形状的多个突起、换言之多个圆柱状的突起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了第一凸部31A包括凸群32、33的说明,但是,因为这由第一印刷部131、第二印刷部132的形状设定,所以,显然第一凸部31A也可以不是由凸群的组合、而是由单个突起构成。
第二印版体23B的第二凸部31B是具有与第一印版体23A的设有第一凸部31A的区域大致相同的区域的长方形状的单个突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二印刷层140为第二满版的结构,所以说明了第二凸部31B为单个长方形状的突起的结构,但因为这由第二印刷层140的形状设定,所以,例如在第二印刷层140由第二网点构成的情况下,第二凸部31B也可以是由多个圆柱状的突起形成的凸群。
即,第二凸部31B只要构成得一个第二凸部31B的印刷区域比第一凸部31A的印刷第一印刷部131的突起(第一凸群32)所印刷的区域大、且构成为与第一印刷层130(第一凸部31A)的印刷区域大致相同或者大的大小即可,既可以是单个突起,也可以是由多个突起构成的凸群,也可以是上述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部31A及第二凸部31B只要能够分别将第一印刷层130的第一网点或者第一满版、以及第二印刷层140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的形状的油墨转印到橡皮布21,并由橡皮布21印刷到器体部110即可。即,印版体23中凸部31的形状、以及经由橡皮布21而印刷到器体部110的油墨的印刷形状在其转印及印刷过程中,在油墨转印到橡皮布21时、以及从橡皮布21印刷到器体部110时,印刷形状根据每种油墨的性质,从凸部31的形状扩展为若干形状。因此,各网点的网点面积率虽然也可以由印刷到器体部110的第一印刷层130、第二印刷层140、以及凸部31的任意形状来控制,但考虑到印刷时的差异,优选由凸部31的形状来控制网点面积率。
这样构成的多个印版体23在橡皮布21上由各印版体23的凸部31转印多种油墨。另外,第一印版体23A及第二印版体23B在橡皮布21上,按照第一印刷层130及第二印刷层140的顺序转印油墨。
油墨供给装置24例如包括:多个辊体24a、以及托盘及储槽等油墨供给部24b。另外,油墨供给装置24具有将多个辊体24a分别在一个方向上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油墨供给装置24将向油墨供给部24b供给的油墨从与油墨供给部24b邻接的一次侧的辊体24a,经由中间位置的辊体24a,向与印版体23邻接的二次侧的辊体24a供给,并从该二次侧的辊体24a向印版体23的凸部31供给油墨。需要说明的是,未从二次侧的辊体24a向凸部31供给的油墨返回至中间位置的辊体24a,再次向二次侧的辊体24a供给。
罐体供给装置12在使多个罐体100A沿圆形状的输送路径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而与橡皮布21抵接、且罐体100A与橡皮布21抵接时,使罐体100A旋转。例如,罐体供给装置12具有多个可旋转地保持罐体100、100A的芯轴,在罐体100、100A的输送方向上输送该芯轴,并且在与橡皮布21对置的范围内使芯轴旋转,由此,使芯轴所保持的罐体100A在与橡皮布21抵接的状态下旋转。另外,罐体供给装置12具有:收集已印刷的罐体100的收集部、以及向罐体供给装置12供给未印刷的罐体100A的供给单元。
接着,利用图7及图8,说明使用了这样构成的印刷装置1的罐体100的制造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由第一印版体23A及第二印版体23B进行的油墨的转印说明如下,关于由其它的印版体23进行的油墨的转印,省略说明。
首先,印刷装置1向各油墨供给装置24的油墨供给部24b供给可印刷在规定数量的罐体100A的油墨。需要说明的是,油墨的供给为,在每次印刷比规定数量少少许的数量的罐体100A时,供给规定量的油墨。
接着,印刷装置1利用橡皮布输送装置22,从一次侧沿输送路径移动橡皮布21(步骤ST1)。当利用橡皮布输送装置22将橡皮布21移动到第一印版体23A时,印刷装置1利用第一印版体23A的第一凸部31A,在橡皮布21上转印第一印刷层130(步骤ST2)。
接着,当利用橡皮布输送装置22将橡皮布21移动到第二印版体23B时,印刷装置1利用第二印版体23B的第二凸部31B,在橡皮布21的第一印刷层130上转印第二印刷层140(步骤ST3)。
此时,由第一印版体23A转印的油墨未进行干燥,而是维持液体状,在由该液体状的油墨构成的第一印刷层130上转印由液体状的油墨构成的第二印刷层140。
由此,如图8的步骤ST3所示,第二印刷层140之中在转印有第一印刷部131的区域中被转印的油墨量比在转印有第二印刷部132的区域及第一印刷层130之中未转印有油墨的区域中被转印的油墨量少。
具体而言,作为液体状的油墨的特性,具有在如网点面积率为80%以上那样的、由较高的网点或者满版构成的液体状的油墨上不会充分附着其它的液体状油墨(不会紧密接触)的特性。另外,作为液体状的油墨的特性,在使用其它的液体状油墨印刷的部位间、例如网点的相邻的点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的情况、或者未转印有液体状的油墨的情况下,具有液体状的油墨会充分附着(紧密接触)在器体部110的表面的特性。在此,足够的间隙例如可以例举为第一印刷层130的网点的网点面积率比80%低的情况,但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油墨的特性而不同。
根据上述液体状的油墨的特性,第二印刷层140被转印到油墨密集而设置的第一印刷部131上的油墨量比转印到第二印刷部132上的油墨量少。
接着,印刷装置1利用橡皮布输送装置22,将橡皮布21移动至与由罐体供给装置12供给的罐体100A对置的位置(步骤ST4)。此外,利用橡皮布输送装置22移动橡皮布21,然后,利用罐体供给装置12移动罐体100A并使之旋转,由此,将橡皮布21上的第一印刷层130及第二印刷层140印刷到器体部110(步骤ST5)。此时,如图8的步骤ST5所示,在器体部110的外表面印刷有第二印刷层140,在第二印刷层140上印刷有第一印刷层130。通过重复进行上述工序,能够制造实施了印刷的罐体100。
根据这样构成的罐体100、印刷装置1以及罐体100的制造方法,在转印至橡皮布21的第一印刷层130的第一印刷部131上转印印刷区域比第一印刷部131大的第二印刷层140,由此,能够使转印到第一印刷部131上的油墨量比转印到第一印刷层130的除第一印刷部131以外的其它区域上的油墨量少。
即,在第一印刷层130的第一印刷部131上重叠而涂布的第二印刷层140的油墨量比在第一印刷层130的除第一印刷部131以外的其它区域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印刷部132上重叠而涂布的第二印刷层140的油墨量少。其结果为,第一印刷部131上的第二印刷层140的颜色比第二印刷部132上的第二印刷层140的颜色浅,即使将第二印刷层140设置在第一印刷层130的印刷区域,也能够使亮度在设有第一印刷部131的区域与设有第二印刷部132的区域不同。
而且,在将橡皮布21上的第一印刷层130及第二印刷层140转印到罐体100A的器体部110的情况下,虽然在第二印刷层140的外表面侧重叠而配置有第一印刷层130,但因为第一印刷层130的亮度比第二印刷层140的亮度高,所以在第一印刷层130的第一印刷部131及第二印刷部132中可透视看到第二印刷层140的颜色。此时,层叠在第一印刷部131的第二印刷层140的油墨量比层叠在第二印刷部132的第二印刷层140的油墨量少,所以,相对地设有第一印刷部131的区域的色调比设有第二印刷部132的区域的色调明亮。
由此,能够在罐体100的设有第一印刷部131的区域、以及设有第二印刷部132的区域,在色彩上设置变化,并且因为在设计与设计之间不会产生出未涂布有油墨的区域,所以能够提高装饰性。另外,因为能够使设有第一印刷部131的区域的第二印刷层140的油墨量比其它区域的第二印刷层140少,所以,例如在器体部110的表面设有金属光泽、白色及其它颜色的色彩等基色的情况下,由于透过有器体部110的基色,所以也能够将器体部110的基色灵活应用在装饰性上。
另外,根据印刷装置1及罐体100的制造方法,即使在使用不同的液体状油墨的情况下,不需要如油墨涂布在罐体100、使之干燥、再将油墨涂布在罐体100这样的、重复进行印刷工序及干燥工序。因此,印刷装置1及罐体100的制造方法不会增加制造工序,所以,即使提高了罐体100的装饰性,也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另外,通过使第一印刷层130的印刷区域之中印刷有第一印刷部131的印刷区域比第二印刷层140的印刷区域小,能够极力减少残存在第二印版体23B的第二凸部31B的油墨量。另外,印刷装置1将使用亮度较低的油墨的第二印版体23B配置在比第一印版体23A更靠近二次侧。
由此,在对罐体100印刷后的橡皮布21上再次由第一印版体23A转印油墨时,能够极力防止残存在橡皮布21的由第二印版体23B印刷的油墨反向转印到第一印版体23A的第一凸部31A。
另外,将第二印刷层140的印刷区域设定为第一印刷层130的印刷区域的90%~110%。因此,即使残存在橡皮布21的由第二印版体23B转印的油墨反向转印到第一印版体23A的第一凸部31A,也因为构成第一印刷层的油墨的量与构成第二印刷层的油墨的量不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即使构成第二印刷层的油墨混在构成第一印刷层的油墨中,也因为构成第一印刷层的油墨充分,所以能够防止构成第一印刷层的油墨因构成第二印刷层的油墨而过度变色。
除此以外,在罐体100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形成为定期向油墨供给装置24供给油墨的结构,即使从第二印版体23B转印的油墨被转印到第一凸部31A,并返回到向第一印版体23A供给的油墨供给装置24,通过从中间位置的辊体24a向二次侧的辊体24a供给,也能够防止在向第一印版体23A供给的油墨供给装置24的油墨中混入一定以上的其它油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罐体100、罐体100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1,即使重叠而印刷有多种液体状的油墨,也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的例子中,说明了第一印刷层130包括由满版构成的第一印刷部131及由网点构成第二印刷部132的结构,但不限于此。第一印刷层130也可以是不具有第二印刷部132、而只由第一印刷部131设置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由第一网点及第一满版构成的第一印刷部131。即,只要是第一印刷层130包括区域比第二印刷层140小的第一印刷部131、且转印到橡皮布21的第二印刷层140的油墨量在第一印刷层130的第一印刷部131和除此以外的其它区域不同的结构即可。
另外,上述的例子说明了第一印刷层130及第二印刷层140由一个第一印版体23A及一个第二印版体23B,向各橡皮布21转印油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由两个以上的印版体23,使用不同的油墨将第一印刷层130分别转印到橡皮布21、并在其上再由一个印版体23B转印第二印刷层140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由多个印版体23,使用不同的油墨分别转印第一印刷层130及第二印刷层140的结构。
即,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各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组合来实施,在该情况下可获得组合的效果。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发明,可以由从所公开的多个结构主要部件中选择的组合抽出各种发明。例如,在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所有结构主要部件中删除几个结构主要部件也能够解决问题、具有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结构主要部件的结构可以作为发明而抽出。

Claims (4)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器体部;
第一印刷层,其设置在所述器体部的外表面,具有包括第一网点或者第一满版的第一印刷部;
第二印刷层,其处于所述器体部的外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印刷层的至少印刷区域重叠而设置,由具有所述第一网点的网点面积率以上的网点面积率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形成,印刷区域比所述第一印刷部大;
所述第二印刷层的亮度比所述第一印刷层的亮度低,
所述第二印刷层印刷在所述器体部和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
所述第二印刷层的与所述第一印刷部重叠的区域比所述第二印刷层的其它区域厚度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印刷层及所述第二印刷层使用液体状的油墨印刷。
3.一种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第一油墨供给装置,向转印至少包括第一网点或者第一满版的第一印刷部的第一印版体的第一凸部供给液体状的油墨,
使所述第一凸部与橡皮布接触,利用向所述第一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将第一印刷层转印到所述橡皮布,
利用第二油墨供给装置,向至少与由所述第一印版体进行的印刷区域重叠并转印具有所述第一网点的网点面积率以上的网点面积率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的、比所述第一印刷部大的印刷区域的第二印版体的第二凸部供给液体状的油墨,
使所述第二凸部与转印有向所述第一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的所述橡皮布的、由所述第一凸部转印有所述油墨的印刷区域接触,利用向所述第二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将第二印刷层转印到所述橡皮布,
使转印有向所述第一凸部及所述第二凸部供给的所述油墨的所述橡皮布与容器的器体部的外表面接触,将所述油墨印刷到所述器体部,
所述第二印刷层的亮度比所述第一印刷层的亮度低。
4.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印版体,其包括转印至少包括第一网点或者第一满版的第一印刷部的第一凸部;
第一油墨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第一凸部供给液体状的油墨;
第二印版体,其包括至少与由所述第一印版体进行的印刷区域重叠并转印具有所述第一网点的网点面积率以上的网点面积率的第二网点或者第二满版的、比所述第一印刷部大的印刷区域的第二凸部,在橡皮布的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上,将对器体部进行了印刷后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作为一次侧,将对所述器体部进行印刷时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作为二次侧,所述第二印版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印版体的所述二次侧;
第二油墨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第二凸部供给液体状的油墨;
所述橡皮布,其按照所述第一印版体及所述第二印版体的顺序,从所述第一凸部及所述第二凸部转印所述油墨,并且将被转印的所述油墨印刷到容器的所述器体部的外表面;
由所述第二油墨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油墨的亮度比由所述第一油墨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油墨的亮度低。
CN201980021940.XA 2018-03-28 2019-03-28 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2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1803A JP2019171659A (ja) 2018-03-28 2018-03-28 容器、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2018-061803 2018-03-28
PCT/JP2019/013497 WO2019189535A1 (ja) 2018-03-28 2019-03-28 容器、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2284A CN111902284A (zh) 2020-11-06
CN111902284B true CN111902284B (zh) 2022-09-06

Family

ID=6806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194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2284B (zh) 2018-03-28 2019-03-28 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01655A1 (zh)
JP (1) JP2019171659A (zh)
CN (1) CN111902284B (zh)
TW (1) TWI791805B (zh)
WO (1) WO20191895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6131B2 (ja) 2019-07-22 2023-07-11 アルテミラ製缶株式会社 ボトル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502377B (zh) * 2019-10-10 2023-07-14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制版方法、制版系统及罐体
JP6874808B2 (ja) * 2019-10-10 2021-05-19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製版方法、製版システム及び缶体
JP6891939B2 (ja) * 2019-10-10 2021-06-18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製版方法、製版システム及び缶体
JP2021160304A (ja) * 2020-04-01 2021-10-1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缶体
JP2022039737A (ja) * 2020-08-28 2022-03-10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缶体
JP7163445B2 (ja) * 2021-04-07 2022-10-3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製版方法、製版システム及び缶体
JP7158525B1 (ja) * 2021-04-07 2022-10-2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製版方法、製版システム及び缶体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1657A (en) * 1978-07-15 1980-12-30 Takeuchi Press Industries Co., Ltd. Four-color halftone printing process for objects having curved surface
US5010814A (en) * 1989-03-13 1991-04-30 Daiwa Can Company Method of non-overlap halftone-dot printing of colored original on cylindrical container outer surface
US5893016A (en) * 1995-04-30 1999-04-06 Indigo N.V. Apparatus for printing images on generally cylindrical objects
US20050045053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Joseph Finan Digital can decorating apparatus
JP2005169265A (ja) * 2003-12-11 2005-06-30 Sakuranomiya Kagaku Kk 高輝度塗装缶
JP2010158821A (ja) * 2009-01-08 2010-07-22 Jfe Steel Corp 耐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る容器用ポリ乳酸系樹脂被覆金属板
CN103269854A (zh) * 2010-12-23 2013-08-28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改进的苯胺印刷、装置以及方法
JP5365110B2 (ja) * 2008-09-09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536201A (zh) * 2014-07-16 2017-03-22 Kba金属印刷有限公司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65110A (en) * 1976-11-18 1978-06-10 Takeuchi Press Method of printing metallic product
JPS57117991A (en) * 1981-01-16 1982-07-22 Daiwa Can Co Ltd Multicolor wet overlapping printing method
JPH0596704A (ja) * 1991-08-16 1993-04-20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缶の多色印刷装置
JPH07285262A (ja) * 1994-04-20 1995-10-31 Daiwa Can Co Ltd 円筒体の多色ウエット重ね印刷方法
JPH1035077A (ja) * 1996-07-24 1998-02-10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2ピース缶用重ね刷り印刷方法及び印刷塗装装置
JP2002036710A (ja) * 2000-07-26 2002-02-06 Toyo Seikan Kaisha Ltd 印刷シームレス缶
JP2010058399A (ja) * 2008-09-04 2010-03-1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シームレス缶、印刷版、シームレス缶用曲面印刷機、シームレス缶への印刷方法、及びシームレス缶の製造方法
JP5724285B2 (ja) * 2010-10-19 2015-05-27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印刷シームレス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557820U (zh) * 2013-02-20 2014-04-23 皇冠包装技术公司 容器罐装饰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1657A (en) * 1978-07-15 1980-12-30 Takeuchi Press Industries Co., Ltd. Four-color halftone printing process for objects having curved surface
US5010814A (en) * 1989-03-13 1991-04-30 Daiwa Can Company Method of non-overlap halftone-dot printing of colored original on cylindrical container outer surface
US5893016A (en) * 1995-04-30 1999-04-06 Indigo N.V. Apparatus for printing images on generally cylindrical objects
US20050045053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Joseph Finan Digital can decorating apparatus
JP2005169265A (ja) * 2003-12-11 2005-06-30 Sakuranomiya Kagaku Kk 高輝度塗装缶
JP5365110B2 (ja) * 2008-09-09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8821A (ja) * 2009-01-08 2010-07-22 Jfe Steel Corp 耐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る容器用ポリ乳酸系樹脂被覆金属板
CN103269854A (zh) * 2010-12-23 2013-08-28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改进的苯胺印刷、装置以及方法
CN106536201A (zh) * 2014-07-16 2017-03-22 Kba金属印刷有限公司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572A (zh) 2019-11-16
US20210001655A1 (en) 2021-01-07
CN111902284A (zh) 2020-11-06
WO2019189535A1 (ja) 2019-10-03
JP2019171659A (ja) 2019-10-10
TWI791805B (zh) 2023-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2284B (zh) 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US8899718B2 (en) Printed seamless ca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4640706B (zh) 用于印刷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JP5322117B2 (ja) 印刷の方法
CN105073424A (zh) 容器罐装饰机设备和方法
JPH02262657A (ja) 円筒形容器外面への非重ね刷り網点印刷方法
JP7422814B2 (ja) 飲料用缶の製造方法、飲料用缶、および、飲料缶
CN111971231A (zh) 罐体制造系统
EP3515711B1 (en) Can imprint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20190255857A1 (en) Method for alternately operating an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CN115402017A (zh) 在容器上制造浮雕状印刷图像的方法
US84491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speed multicolor inkjet printing
US20130270331A1 (en) Flexographic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US1171811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ylindrical container, and cylindrical container
US8854686B2 (en) Digital printing systems for packaging and document printing with special colors
CN220265609U (zh) 浮凸涂层、印刷品及印刷设备
CA2990069A1 (en) Device for decorating containers
JP4703804B2 (ja) 2ピース缶体の缶胴印刷装置
JP2020083391A (ja) 加飾システムおよび加飾方法、並びに筒形状容器
JP2023121412A (ja) 印刷装置
CN112743980A (zh) 一种印刷设备以及印刷方法
JP2018062121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