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7884B - 饮料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饮料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7884B
CN111867884B CN201980019094.8A CN201980019094A CN111867884B CN 111867884 B CN111867884 B CN 111867884B CN 201980019094 A CN201980019094 A CN 201980019094A CN 111867884 B CN111867884 B CN 111867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housing
beverage
groove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90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7884A (zh
Inventor
松尾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67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7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cigarett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饮料支架结构,包括:具有收纳部的盒部;保持饮料的容器的支架部;以及收纳盒部和支架部的外壳部。在外壳部的侧面上,设置有限制支架部被抽出或收纳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的下侧引导槽和上侧引导槽,在支架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侧引导槽和上侧引导槽分别嵌合的下突起和上突起。支架部被设置为相对于外壳部能够向上转动。

Description

饮料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抽出式的饮料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车厢内等所配备的饮料支架结构的例子,存在抽出式的饮料支架结构,其以使被收纳在外壳内的盒子和支架滑动移动的方式来使用。在该结构中,可以以一个装置作为饮料支架来使用,或者仅使用盒子,能够根据目的灵活运用。
例如,想要将该结构作为饮料支架来使用的用户从外壳中首先抽出盒子,然后抽出支架并使用。然而,由于需要分别抽出盒子和支架二者,因此使用便利性变差。因此,想到了在抽出盒子时使支架跟随的结构,而此次对于仅想使用盒子的用户而言使用便利性变差。
从上述问题点出发,提出了如下结构:与设置在盒子侧的突起对置地在支架侧也设置突起,在使盒子与支架滑动移动时,在支架侧的突起越过盒子侧的突起的情况下,支架追随盒子的移动,在未越过突起的情况下,支架不追随盒子的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228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提出的结构中,为了从外壳中抽出支架,需要预先确保钩住手指的区域,或在抽出的中途重新钩住手指。因此,存在无法充分地确保盒子的使用空间的情况,或操作性变差的情况。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确保盒子的使用空间,并且操作性优异的饮料支架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方案的饮料支架结构包括:盒部,其具有收纳空间;支架部,其保持饮料的容器;以及外壳部,其收纳所述盒部和所述支架部,所述盒部和所述支架部被设置为能够从所述外壳部中抽出且能够向所述外壳部中收纳,所述支架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部能够向上转动。
可以在所述外壳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槽部,该槽部限制所述支架部被抽出或收纳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在所述支架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槽部嵌合的突起部,所述支架部以所述突起部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所述外壳部向上转动。
所述槽部可以具有被形成为环状的环部,另外,所述槽部可以具有扩大了槽宽的扩宽部。
也可以是,所述支架部被分离成被抽出一侧的前侧部和被收纳一侧的后侧部,所述前侧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后侧部能够向上转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确保盒子的使用空间,并且操作性优异的饮料支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盒子部的立体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支架部的立体图。
图5A是说明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卡合机构的动作的侧视图,示出卡合机构为非卡合时的状态。
图5B是说明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卡合机构的动作的侧视图,示出卡合机构为卡合时的状态。
图6是示出现有的支架抽出方法的一个示例(上侧抽出例)的概要图。
图7A是示出现有的支架抽出方法的另一示例(下侧抽出例)的概要图,示出抽出开始的状态。
图7B是示出现有的支架抽出方法的另一示例(下侧抽出例)的概要图,示出抽出中途的状态。
图7C是示出现有的支架抽出方法的另一示例(下侧抽出例)的概要图,示出抽出中途的状态。
图8A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支架抽出方法的侧视图,示出支架部的上拉时的状态。
图8B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支架抽出方法的侧视图,示出支架部的下降时的状态。
图8C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支架抽出方法的侧视图,示出支架部的压入时的状态。
图9是其他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外壳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另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支架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针对一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进行说明。对同一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针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立体图。
饮料支架结构1包括:具有收纳空间的盒部10、用于保持饮料的容器的支架部20、以及收纳盒部10和支架部20的外壳部30。在图1中,示出用作饮料支架的状态,从外壳部30中抽出了盒部10和支架部20。与此不同,在不使用盒部10或支架部20的情况下,它们被收纳在外壳部30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抽出盒部10和支架部20的一侧作为前侧,将向外壳部30中收纳的一侧作为后侧进行说明。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根据本图,针对盒部10、支架部20及外壳部30的详细依次进行说明。
(盒部10)
盒部10具有前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底面15及后壁18,被形成为箱形状。另外,在前壁11和后壁18之间设置有中间壁14,由前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和中间壁14划出的区域成为作为收纳空间的收纳部16。另外,在左侧壁12的下部,为了使盒部10从外壳部30滑动移动,而沿着滑动方向设置有引导凸部12a。并且,在左侧壁12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机构17。关于该凹部机构17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叙述。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右侧壁13中也与左侧壁12同样地,在下部形成有引导凸部,在中央部形成有凹部机构。
(支架部20)
支架部20具有支承饮料的容器的支承部21、以及与支承部21设置阶梯地形成的基部22,它们由左侧面24和右侧面25(参照图4)连结。另外,在支承部21,形成有用于保持饮料的容器的保持孔26。为了保持两个饮料的容器,而将保持孔26设置为两个圆连结起来的孔形状,但也可以是根据要保持的物品的形态或个数而设置为单独的圆形状或其他形状。
另外,在左侧面24中,在其后侧的下部设置有下突起24a,在从下突起24a的位置进一步分开后侧的规定距离的位置的上部,设置有上突起24b。并且,在左侧面24的中央部,设置有与凹部机构17卡合的凸部机构27。关于该凸部机构27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叙述。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右侧面25中也与左侧面24同样地,形成有下突起、上突起和凸部机构。
(外壳部30)
外壳部30具有底面31、上面32、左侧面33、以及右侧面34,由这些面划出的区域成为盒/支架收纳部35。外壳部30的前端和后端开口。另外,上面32呈阶梯状地形成,具有前侧的高部面32a和后侧的低部面32b。
在左侧面33中,在从前侧向后侧的大致全部区域,设置有两个引导槽36、37。其中,下侧引导槽36与支架部20的左侧面24中设置的下突起24a嵌合,另一方面,上侧引导槽37与上突起24b嵌合。下侧引导槽36和上侧引导槽37均在支架部20滑动移动时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另外,上侧引导槽37具有直线部38和环部39。直线部38限制抽出支架部20时的支架部2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环部39限制后述的上拉时和压入时的支架部2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环部39包括限制支架部20的上拉时的移动的上拉用槽39a,以及限制支架部20的压入时的移动的压入用槽39b。
另外,在左侧面33的内侧,沿着滑动移动方向形成有引导凹部33a。引导凹部33a与在盒部10的左侧壁12中设置的引导凸部12a嵌合,限制盒部10滑动移动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另外,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在右侧面34也与左侧面33同样地,具有下侧引导槽、上侧引导槽及引导凹部。
(凹部机构17)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盒部的立体图。盒部10的左侧壁12包括:构成其主要面的基面12b;以及与基面12b不同的、形成在比基面12b更内侧的附属面12c。在基面12b和附属面12c的边界部(即,阶梯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铅直槽12d。铅直槽12d形成凹部机构17,被构成为与后述的支架部20的凸部机构27卡合。另外,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在右侧壁13上也与左侧壁12同样地,具有基面和被形成在比该基面更内侧的附属面,在它们的边界部形成有铅直槽,作为凹部机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凹部机构17的具体示例,示出了铅直槽12d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有L字形状等规定形状的槽或贯通孔。
(凸部机构27)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支架部的立体图。
在支架部20的左侧面24的中央部,其一部分向内侧弯曲,形成肋24c。肋24c形成凸部机构27,与在盒部10的左侧壁12中形成的凹部机构17的铅直槽12d卡合。同样地,在支架部20的右侧面25的中央部,其一部分向内侧弯折,形成肋25c。肋25c也形成凸部机构27,与在盒部10的右侧壁13中形成的凹部机构的铅直槽(未图示)卡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凸部机构27的具体示例示出了肋24c、25c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与左侧面24(或右侧面25)一体地形成的突起或被设置在左侧面24(或右侧面25)的内侧表面的突起物。
另外,如图4所示,在支架部20的基部22的背面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止动器28。止动器28具有如以下的作为止动器的功能。即,当支架部20被从外壳部30抽出并滑动移动时,若支架部20的止动器28抵接于盒部10的中间壁14,则抑制支架部20的移动。
(由凹部机构17和凸部机构27进行的卡合机构的工作)
图5A和图5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的卡合机构的动作的侧视图,图5A示出非卡合时的状态,图5B示出卡合时的状态。在图5A中,支架部20的左侧面24中形成的下突起24a位于外壳部30的左侧面33中形成的下侧引导槽36的最前端。即,图5A所示的状态是从外壳部30抽出支架部20至最大的状态。在该状态时,肋24c(参照图4)位于比铅直槽12d更后侧,肋24c与铅直槽12d没有卡合,其中,该肋24c形成支架部20的凸部机构27,该铅直槽12d形成盒部10的凹部机构17。从该状态起使盒部10向后侧移动时,铅直槽12d的位置向后侧移动而与肋24c的位置重合,结果,肋24c如图5A的箭头所示在铅直槽12d内向下方移动并卡止,成为如图5B所示的卡合状态。
[现有的抽出方法的问题点]
接着,针对使用现有的抽出式饮料支架结构抽出支架时的问题点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现有的支架抽出方法的一个示例(上侧抽出例)的概要图。该方法是从支架部120的上侧钩住手指抽出支架部120的方法。然而,在该方法中,由于手指钩住支架部120,因此需要预先从外壳部130将支架部120抽出空间L的量。因此,盒部110的收纳空间减少,使用便利性变差。
与此不同,图7A、图7B和图7C是示出现有的支架抽出方法的其他示例(下侧抽出例)的概要图。该方法是从支架部120的下侧钩住手指抽出支架部120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即使在支架部120完全收纳在外壳部130中的状态下也能够钩住手指(参照图7A),因此无需如上述的上侧抽出例那样预先从外壳部130将支架部120抽出空间L的量。然而,在手指钩住支架部120下侧的状态下进行抽出时,手指和盒部110的前端部碰撞,不能抽出至最后(参照图7B)。因此,在该方法中,需要在抽出的中途从上方重新钩住手指以抽出到最后(参照图7C),操作性变差。
[本实施方式的支架抽出方法]
图8A、图8B和图8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支架抽出方法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支架抽出方法中,预先从外壳部30抽出盒部10,首先,手指钩住支架部20前端的爪部23的下侧以抽出支架部20。此时,对手指一边轻轻施加向上的力一边进行支架部20的抽出。抽出过程中,支架部20的左侧面24中形成的下突起24a和上突起24b如图8A的箭头所示,分别沿着外壳部30的左侧面33中形成的下侧引导槽36和上侧引导槽37移动。上突起24b首先沿着上侧引导槽37的直线部38移动,因此支架部20水平滑动移动。上突起24b其后沿着环部39的上拉用槽39a移动,因此支架部20的爪部23的位置向上上升(参照图8A)。在上突起24b可以沿着环部39的上拉用槽39a移动的期间中,支架部20成为以上突起24b为旋转中心相对于外壳部30能够向上转动的状态。因此,通过改变支架部20相对于盒部10的倾斜角度,能够防止钩住支架部20的爪部23的下侧的手指与盒部10的前壁11碰撞。
接着,如图8B所示,在将支架部20从外壳部30完全抽出后,使支架部20的爪部23向下下降。即,使支架部20以上突起24b为中心相对于外壳部30向下转动。此外,在该状态下,支架部20的下突起24a和上突起24b分别位于外壳部30的下侧引导槽36和上侧引导槽37的最前端。
在收纳支架部20时,如图8C所示,将支架部20向外壳30的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压入。此时,如图8C的箭头所示,上突起24b沿着环部39的收纳用槽39b移动后,沿着直线部38向后端移动。另一方面,如图8C的箭头所示,下突起24a也沿着下侧引导槽36向后端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中,设置有与支架部20的下突起24a嵌合的下侧引导槽36、以及与上突起24b嵌合的上侧引导槽37。并且,上侧引导槽37具有环部39,环部39包括对支架部20的上拉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上拉用槽39a、以及对支架部20的压入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压入用槽39b这两个形状不同的槽。
因此,在上突起24b可以沿着上拉用槽39a移动的期间,支架部20成为以上突起24b为旋转中心相对于外壳部30能够向上转动的状态。因此,通过改变支架部20相对于的盒部10的倾斜角度,能够防止钩住支架部20的爪部23的下侧的手指与盒部10的前壁11碰撞。
因此,无需如现有示例那样将钩住支架部20的爪部23的下侧的手指在中途重新从上侧钩住,而直接抽出到最后手指也不会与盒部10的前壁11碰撞。因此,通过一个动作能够进行支架部20的抽出操作至最后,操作性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用户不必特别地注意,能够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中,如上所述,由于具有支架部20的爪部23,因此可以从爪部23的下侧钩住手指,无需从支架部20的上侧钩住手指。因此,无需从外壳部30预先抽出支架部20,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盒部10的收纳部16。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示出,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上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形被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宗旨中,同样地,也被包含在保护范围所述的技术方案和其等同的范围中。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部30的上侧引导槽37的一部分设置了环部39,但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外壳部30’这样,代替环部39,设置槽宽比直线部38扩大的扩宽部39’。在该结构中,与设置环部39的情况同样地,支架部20相对于外壳部30能够向上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部30的上侧引导槽37的一部分设置了环部39,但还可以将上侧引导槽37的形状与下侧引导槽36的形状相互置换,在下侧引导槽36中设置环部39或扩宽部39’。此时,作为旋转中心的支架部20的突起从上突起24b替换为下突起24a,支架部20的可转动区域也变化。因此,为了确保支架部20的可转动区域,也可以根据必要而在外壳部30的端部设置切口等。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部30的侧面设置了两个引导槽:下侧引导槽36,其与支架部20的下突起24a嵌合的下侧引导槽36;以及上侧引导槽37,其与上突起24b嵌合,但也可以是,将设置在支架部20上的突起仅设定为1个,将与该突起嵌合的仅一个引导槽设置在外壳部30的侧面。此时,即使不设置环部39或扩宽部39’那样的形状而仅有直线部38,在直线部38的任意的位置,支架部20成为以上述突起为旋转中心相对于外壳部30能够转动的状态。但是,在如图8B所示使支架部20下降至盒部10时,支架部20的位置变得不稳定,因此优选通过固定部件等另行进行固定。
另外,也可以是,适当变更引导槽的形状,使得即使用户不有意识地使支架部20转动,也在将支架部20从外壳部30中在水平方向上抽出的阶段,允许支架部20的转动。
并且,不仅能够通过改变设置在外壳部30的引导槽的形状的方式,还能够通过如下方式使得支架部20的支承部21相对于基部22能够转动:如图10所示的支架部20’那样,将支架分开为支承部(前侧部)21和基部(后侧部)22这两者,使在基部22的侧面侧设置的突起22b嵌入到在支承部21的侧面侧设置的贯通孔21b。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饮料支架结构不仅用于被配备在车辆的车厢内的用途,也可以使用在车辆之外的饮食店或休息场所等的桌子等。
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13日提交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045697),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至此。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饮料支架结构在可以充分地确保盒子的使用空间,并且操作性优异的方面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饮料支架结构
10 盒部
11 前壁
12 左侧壁
12a 引导凸部
12b 基面
12c 竖面
12d 铅直槽
13 右侧壁
13b 基壁
13c 附加壁
14 中间壁
15 底面
16 收纳部
17 凹部机构
18 后壁
20、20’ 支架部
21 支承部(前侧部)
21a 支承侧面部
21b 贯通孔
22 基部(后侧部)
22a 侧面部
22b 突起部
23 爪部
24 左侧面
24a 下突起(突起部)
24b 上突起(突起部)
24c 肋
25 右侧面
25c 肋
26 饮料收纳部
27 凸部机构
28 挡块
30 外壳部
31 底面
32 上面
32a 高部面
32b 低部面
33 左侧面
33a 引导凹部
34 右侧面
35 盒/支架收纳部
36 下侧引导槽(槽部)
37、37’ 上侧引导槽(槽部)
38 直线部
39 环部
39’ 扩宽部
39a 上拉用槽
39b 压入用槽

Claims (4)

1.一种饮料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部,其具有收纳空间;
支架部,其保持饮料的容器;以及
外壳部,其收纳所述盒部和所述支架部,
所述盒部和所述支架部被设置为能够从所述外壳部中抽出且能够向所述外壳部中收纳,
所述支架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部能够向上转动,
所述支架部被分离成被抽出一侧的前侧部和被收纳一侧的后侧部,所述前侧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后侧部能够向上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槽部,该槽部限制所述支架部被抽出或收纳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在所述支架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槽部嵌合的突起部,
所述支架部以所述突起部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所述外壳部向上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具有被形成为环状的环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具有扩大了槽宽的扩宽部。
CN201980019094.8A 2018-03-13 2019-03-12 饮料支架结构 Active CN111867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5697A JP6992618B2 (ja) 2018-03-13 2018-03-13 ドリンクホルダ構造
JP2018-045697 2018-03-13
PCT/JP2019/009899 WO2019176908A1 (ja) 2018-03-13 2019-03-12 ドリンクホルダ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7884A CN111867884A (zh) 2020-10-30
CN111867884B true CN111867884B (zh) 2022-09-13

Family

ID=67907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9094.8A Active CN111867884B (zh) 2018-03-13 2019-03-12 饮料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92618B2 (zh)
CN (1) CN111867884B (zh)
WO (1) WO2019176908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8137A (ja) * 1998-03-30 1999-10-12 Nifco Inc 容器保持装置
JP2004149062A (ja) * 2002-10-31 2004-05-27 Toyoda Gosei Co Ltd カップホルダ
CN1736766A (zh) * 2004-08-04 2006-02-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杯架装置
JP2007083928A (ja) * 2005-09-22 2007-04-05 Toyoda Gosei Co Ltd カップホルダ
CN202480934U (zh) * 2012-01-13 2012-10-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上定位杯子的装置
CN202806490U (zh) * 2012-08-10 2013-03-2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定容器的车载固定架
JP2015042529A (ja) * 2013-08-26 2015-03-05 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収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1244U (zh) * 1989-12-29 1991-09-18
JP3247013B2 (ja) * 1994-07-18 2002-01-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車両用カップホルダー
JP4270498B2 (ja) * 2003-07-03 2009-06-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カップホル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8137A (ja) * 1998-03-30 1999-10-12 Nifco Inc 容器保持装置
JP2004149062A (ja) * 2002-10-31 2004-05-27 Toyoda Gosei Co Ltd カップホルダ
CN1736766A (zh) * 2004-08-04 2006-02-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杯架装置
JP2007083928A (ja) * 2005-09-22 2007-04-05 Toyoda Gosei Co Ltd カップホルダ
CN202480934U (zh) * 2012-01-13 2012-10-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上定位杯子的装置
CN202806490U (zh) * 2012-08-10 2013-03-2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定容器的车载固定架
JP2015042529A (ja) * 2013-08-26 2015-03-05 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収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6159A (ja) 2019-09-19
WO2019176908A1 (ja) 2019-09-19
CN111867884A (zh) 2020-10-30
JP6992618B2 (ja)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46824B2 (ja) スライド補助装置
US20150291104A1 (en) Removable media tray assembly and method
JP4468776B2 (ja) カツプホルダ装置
US9078349B1 (en) Universal filler-bezel clip assembly
JP2011255699A (ja) カップホルダー
KR20120041992A (ko) 차량의 전자기기 수용 장치
US9809141B2 (en) Storage compartment comprising a foldable holder element
CN111867884B (zh) 饮料支架结构
JP2004058812A (ja) カップホルダー装置
KR100413208B1 (ko) 인출기구 및 이 인출기구를 이용한 컵홀더 유닛
JP2004175168A (ja) 引出装置
JP2001180362A (ja) 飲料容器のための保持装置
CN112867420A (zh) 容器提取组件
JP2002360377A (ja) 操作レバー
CN111918789B (zh) 饮料支架构造
CN114206670B (zh) 饮料架结构
KR102658179B1 (ko) 자동 또는 수동이 가능한 컵 인출장치
KR100495753B1 (ko) 컵홀더 장치
JP2637909B2 (ja) 物品収納ケース
JP5138198B2 (ja) カップホルダ装置
JP2006015881A (ja) 移動式灰皿係止部構造
KR101449316B1 (ko) 차량용 선글라스 케이스
KR20170076891A (ko) 컵홀더
JP2016082461A (ja) トレイ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2011067270A (ja) 蓋付きト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