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931B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5931B
CN111835931B CN202010287545.0A CN202010287545A CN111835931B CN 111835931 B CN111835931 B CN 111835931B CN 202010287545 A CN202010287545 A CN 202010287545A CN 111835931 B CN111835931 B CN 111835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image
output mode
image data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75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5931A (zh
Inventor
高岛真彦
今泉大作
松冈辉彦
安达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35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5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29Diagnosis, i.e. identifying a problem by comparison with a normal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5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imag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4Measuring, i.e. determining a quantity by comparison with a stand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32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27Correction or control of colour gradation or colour contr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产生部,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算出部,算出表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评价值;判定部,对所述评价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以及显示部,显示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信息。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并正在继续构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在使用了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的复印机、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Printer)等的领域中,文档的原稿由扫描仪读取并被保存为电子数据即文档文件,另外,所保存的文档文件受到管理。而且,对文档文件进行压缩并通过电子邮件(e-mail)发送。
近来,搭载有自动供纸器(ADF:Auto Document Feeder) 的MFP已普及。通过将想要读取的原稿放置于ADF,能够自动将原稿依次搬送至扫描仪而逐个面地读取图像,因此,能够减轻每当扫描原稿时,将想要读取的面重新放置于原稿台这一使用者的负担。
另一方面,在将多个原稿放置于ADF进行读取的情况下,若尽管混杂有属性不同的原稿,仍以同一设定进行读取,则有时一部分的原稿会获得质量低或质量过高的读取结果。例如,当混杂有以全彩打印出的原稿、与仅以黑白二值打印出的原稿时,若将全部的原稿作为黑白二值或灰度的图像进行读取,则有时全彩的原稿会丢失颜色信息,由此,导致文字或照片等变得不鲜明。相反,若以全彩读取仅包含通过黑色的色材打印在白色背景的纸张上的文字的原稿,则有时会附加原本不必要的颜色信息,导致文件尺寸庞大。
鉴于如上所述的状况,例如已公开了自动颜色选择(ACS: Auto ColorSelection)技术,其根据读取到的图像来检测颜色的有无等,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来切换处理。
另外,还公开了如下技术,该技术用以在判断为读取到的图像是不包含有彩色而仅由无彩色构成的单色图像的情况下,进一步判定应以黑白二值或8位灰度(256色阶)等方式中的哪一个方式进行输出。
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该技术用以选择使用对应于多值图像数据的第一编码处理、与对应于二值图像数据的第二编码处理中的哪一个编码处理,对读取到的图像中的应归档为单色图像的图像进行编码。根据已公开的技术,能够将应归档为单色图像的图像以一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部中,对于使用者通过输入部指定的每个图像,选择以黑白二值进行输出,还是以灰度进行输出。另外,也可让图像处理装置判定选择哪一个编码处理,使用者无需对每个图像进行判断。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将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量(即文件尺寸)作为基准来选择任一个编码处理。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方法,该方法对于通过ACS被判定为单色的原稿,根据原稿中所占的文本数据与照片数据各自的比例,变更是以黑白二值输出读取到的图像,还是以多值灰度输出读取到的图像。根据本方法,对应于原稿中所占的文本数据与照片数据各自的比例,预先决定是将原稿视为文本原稿,还是视为照片原稿,并在判定为文本原稿的情况下转换为黑白二值,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照片原稿的情况下直接以灰度进行输出,由此,可通过更简单的操作来实施与使用目的等灵活对应的输出处理。
而且,根据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方法,该方法在表示使用者指示以彩色模式与单色模式中的哪一个模式输出原稿的模式指示信息、与根据图像数据通过ACS自动判定出是彩色还是单色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不直接进行输出,而是显示对话框,询问使用者是否变更模式。根据该方法,能够在与使用者的意图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显示对话框让人意识到与ACS的判定结果不一致,在使用者自身判断出进行了错误指定的情况下,给予对指示进行修正的机会。另外,还叙述了在使用者的指定与 ACS的判定结果不一致,且显示对话框对使用者进行了询问时,使用者违背ACS的判定结果而按照起初的指定来指示输出的情况下,视为ACS的判定有误,从而对ACS的阈值进行调整。由此,可尊重使用者的意愿,针对每个使用者来调整ACS侧的判定基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934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669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57636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能够允许的信息损失的程度根据使用者而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或2所记载的输出模式的自动选择方法中,使用者在阅览输出的文件之前,无法确认选择了何输出模式,即使画质有问题,也需要重新进行读取操作,耗费工夫。
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的情况下,也只有在阅览文件后,才能够判断使用者自身的判断是否正确。例如,在使用者自身及图像处理装置均判断为应以单色进行输出的情况下,有时即使实际上产生了某些画质问题,也无法通过显示对话框进行确认,只有在输出后,才会意识到画质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判定输出的图像数据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并显示判定结果的图像处理装置等。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产生部,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算出部,算出表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评价值;判定部,对所述评价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以及显示部,显示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基于经过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并输出的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输入部,输入图像作为读取输入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产生步骤,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算出步骤,算出表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评价值;判定步骤,对所述评价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以及显示步骤,显示与所述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的记录有电脑程序的电脑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使电脑实现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的产生功能、算出表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评价值的算出功能、对所述评价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并判定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的判定功能、以及显示与所述判定功能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信息的显示功能。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其是记录有所述电脑程序的电脑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判定输出的图像数据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并显示判定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以选择输出模式的画面例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输出模式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输出模式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输出模式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预览画面的画面例的图。
图15是用以说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再者,作为一例,实施方式首先对包含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功能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的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包括彩色复印功能及彩色扫描功能等的数字复合机。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包括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图像形成部)、收发装置40、操作面板50、存储部60、控制部70。
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各种处理是由控制部70对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收发装置40、操作面板50、存储部60进行控制而被执行。控制部70例如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构成。另外,控制部70经由未图示的网卡及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线,与连接于网络的电脑及其他数字复合机等进行数据通信。
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是以光学方式从原稿读取彩色图像的装置。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连接着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该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对读取到的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实施处理,输出经过处理的图像数据,或产生压缩文件。另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连接着基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所产生的图像数据而输出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及向外部发送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所产生的压缩文件的收发装置40。
另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连接着存储部60。存储部60 是存储图像数据等各种数据或各种程序的功能部,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例如硬盘)构成。
另外,控制部70与操作面板50连接。操作面板50包括:操作部52,由供使用者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模式等进行设定的设定按钮及数字键等硬键构成;以及显示部54,由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等装置构成。再者,操作面板50也可以是一体地形成有操作部52与显示部54的触控面板。在此情况下,对触控面板的输入进行检测的方式只要是例如电阻膜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之类的一般的检测方式即可。
以下,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分进行详述。
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例如由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的彩色扫描仪构成,使用CCD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像作为RGB(R:红,G:绿,B:蓝)的模拟信号,并向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输出。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在A/D转换部202(输入部)、阴影修正部204、原稿类别辨别部206、ACS判定部208、输入色阶修正部210、区域分离处理部212及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中,对从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输入的RGB的模拟信号(输入图像数据)执行后述的各图像处理,由此,产生包含RGB的数字信号 (以下称为RGB信号)的图像数据。
另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分别在颜色修正部216、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输出色阶修正部224 及色阶重现处理部226中,对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所输出的RGB信号执行图像处理。通过这些图像处理,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产生包含CMYK(C:青色,M:品红色,Y:黄色,K:黑色)的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并将其作为数据流而向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输出。再者,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也可在向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输出已产生的图像数据之前,将已产生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部60。
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基于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输入的图像数据,通过热转印、电子照相或喷墨等方式,在记录纸张(例如记录用纸等)上形成彩色图像并进行输出。彩色图像输出装置 30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单元而发挥功能。
再者,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包括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单色图像并进行输出的单色图像输出装置来代替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在此情况下,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中,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在被转换为单色图像的图像数据后,向单色图像输出装置输出。
而且,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在颜色修正部216中,将灰色 /黑白二值判定部214所输出的RGB信号转换为sRGB空间的 RGB信号。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分别在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解析度转换处理部222、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色阶重现处理部 226(仅在黑白二值输出时)、压缩处理部228中,对RGB信号执行图像处理。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通过这些处理产生压缩文件(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并输出至收发装置40。再者,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也可在将压缩文件输出至收发装置40之前,将压缩文件存储于存储部60。
收发装置40可连接于未图示的公用网络、LAN(Local Area Network)或互联网等通信网络,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等通信方法,经由通信网络向外部发送压缩文件。例如,当使用者在操作面板50中选择了扫描至电子邮件(Scan to e-mail)模式时,压缩文件会由使用网卡、调制解调器等而成的收发装置40添加至 e-mail,并被发往所设定的发送目的地。
再者,在发送传真的情况下,控制部70利用使用调制解调器而成的收发装置40,与对方进行通信流程。接着,控制部70 在确保了可发送状态时进行如下处理,即,在对压缩文件实施压缩形式的变更等必需的处理后,经由通信线路依次向对方进行发送。
另外,收发装置40也可利用传真等通信方法,从其他装置接收压缩文件。例如,在接收传真的情况下,控制部70一边利用收发装置40进行通信流程,一边接收对方发送的压缩文件,并将其输入至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在未图示的压缩/解压缩处理部中,对接收到的压缩文件实施解压缩处理。另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对于通过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缩而获得的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在未图示的处理部中实施旋转处理及/或解析度转换处理等。另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对于图像数据,在输出色阶修正部224中实施输出色阶修正,在色阶重现处理部226中实施色阶重现处理。这样,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对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向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输出。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基于所输出的图像数据而在记录纸张上形成输出图像。
以下,对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各处理部进行详述。 A/D转换部202进行如下处理,即,受理从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向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输入的RGB的模拟信号,并将RGB的模拟信号转换为RGB的数字信号(即RGB信号)。另外, A/D转换部202向阴影修正部204输出转换所得的RGB信号。
阴影修正部204对从A/D转换部202输入的RGB信号进行阴影修正处理。阴影修正部204例如对RGB信号进行去除因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及摄像系统而产生的各种畸变的处理作为阴影修正。接着,阴影修正部204向原稿类别辨别部206输出已去除了畸变的RGB信号。
原稿类别辨别部206使用从阴影修正部204输入的RGB 信号,进行辨别文字、照片或相纸等原稿的模式的原稿类别辨别处理。另外,原稿类别辨别部206将所输入的RGB信号输出至 ACS判定部208。原稿类别辨别处理的处理结果会反映于后段的处理部中的图像处理。
此处,输出模式是指图像数据输出时的色彩模式,其对应于用于输出的颜色的种类或色阶值的设定之类的输出方法。
ACS判定部208进行如下处理,即,根据从原稿类别辨别部206输入的RGB信号,判定将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所读取的图像输出为包含有彩色的彩色图像,或输出为不包含有彩色的单色图像。所述判定处理能够利用众所周知的方法。ACS判定部 208将所输入的RGB信号输出至输入色阶修正部210。
输入色阶修正部210对所输入的RGB信号进行修正色阶的处理。输入色阶修正部210例如进行调整色彩平衡、去除背景浓度及调整对比度等处理作为色阶修正处理。接着,输入色阶修正部210向区域分离处理部212输出进行了处理的RGB信号。
区域分离处理部212进行如下处理,即,将从输入色阶修正部210输入的RGB信号所表示的图像中的各像素分离为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或照片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另外,区域分离处理部212基于分离结果,向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空间滤波处理部220及色阶重现处理部226输出表示各像素属于哪个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而且,区域分离处理部212向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输出从输入色阶修正部210输入的RGB信号。
在ACS判定部208判定出将读取到的图像输出为单色图像的情况下,当输出至收发装置40时,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 进行从使用者可选择的多个输出模式中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的处理。利用后述的方法,对以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程度的大小进行评价,由此,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
在将读取到的图像输出为单色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例如考虑以下的输出模式作为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
(1)灰度
是对于K个通道,以2位以上(例如8位)的信息量来表现一个像素的颜色的模式。
(2)黑白二值
是对于K个通道,以1位(2色阶)的信息量来表现一个像素的颜色的模式。
一般而言,若表现图像数据中所含的像素的信息量变小,则表现力会下降。例如,若将8位灰度的图像数据输出为黑白二值的图像数据,则曾由256色阶表现的图像数据被输出为黑白的 2色阶的图像数据,中间色调的像素成为白色或黑色的任一个像素。结果是有时文字图像的轮廓形状发生变化而无法辨认文字 (文字细节丢失),或曾由中间色调表现的文字或图案变为白色像素而无法被看到(泛白)。这样,若表现图像数据的色阶数减少,则会导致无法辨认原本能够辨认的信息。此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产生信息损失。
再者,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将所输入的RGB信号输出至颜色修正部216。另外,在ACS判定部208判定出将读取到的图像输出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将作为输出模式的“全彩”判定为最佳的输出模式。全彩是指对于R、 G、B的各通道,例如以8位(256色阶)的信息量来表现一个像素的颜色的输出模式。另外,即使在ACS判定部208判断出将读取到的图像输出为单色图像的情况下,当将读取到的图像输出至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时,也可始终输出为灰度的图像数据。在此情况下,因为在后述的色阶重现处理部226中,对图像数据执行中间色调处理,所以也无需明确地区分是输出为灰度,还是输出为黑白二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0将包含由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判定出的输出模式的信息的预览画面显示于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在使用者在预览画面中确定了输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70对主图像处理部22进行控制,以执行已确定的输出模式并输出图像数据或压缩文件。
主图像处理部22是由执行主图像处理的处理部构成的功能部。主图像处理是指以使用者已确定的输出模式,根据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所读取的图像而产生并输出图像数据或压缩文件的一连串的处理。另外,主图像处理部22由颜色修正部216、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解析度转换处理部222、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色阶重现处理部226、压缩处理部228构成。
颜色修正部216对从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输入的RGB 信号进行修正颜色的处理。此处,在将基于所输入的RGB信号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的情况下,颜色修正部 216将从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输入的RGB信号转换为CMY 的数字信号(以下称为CMY信号)。另外,颜色修正部216进行忠实地重现颜色的处理,作为利用转换后的CMY信号使由转换前的RGB信号表现的颜色重现的处理。例如,颜色修正部216 进行从CMY信号中去除基于包含多余吸收成分的CMY色材的光谱特性的色浑浊的处理。接着,颜色修正部216向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输出颜色修正后的CMY信号。另一方面,在将基于所输入的RGB信号的压缩文件输出至收发装置40的情况下,颜色修正部216将从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输入的RGB信号转换为经过颜色修正的RGB信号或灰色信号,并向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输出。
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基于从颜色修正部216输入的 CMY信号,进行根据CMY信号产生黑色(K)信号的黑色产生处理、与从CMY信号中减去通过产生黑色获得的K信号而产生新的CMY信号的处理。结果是CMY三色的数字信号被转换为 CMYK四色的数字信号(以下称为CMYK信号)。接着,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向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输出对CMY信号进行转换所得的CMYK信号。
在黑色产生处理中,一般使用通过骨架黑版来产生黑色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输入的数据即C、M、Y求出输出的数据即 C'、M'、Y'、K'的方法。此处,若将骨架曲线的输入输出特性设为y=f(x),将底色去除(Under Color Removal,UCR)率设为α(0<α<1),则在黑色产生底色去除处理中,使用由下述的式(1)~式(4)表示的式子,将CMY信号转换为CMYK信号。
K'=f(min(C,M,Y))…(1)
C'=C-αK'…(2)
M'=M-αK'…(3)
Y'=Y-αK'…(4)
此处,UCR率α(0<α<1)表示将CMY的重叠部分替换为K,并以何程度削减CMY。式(1)表示了根据CMY的各信号强度内的最小的信号强度产生K信号。
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进行如下处理,即,对从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输入的CMYK信号或从颜色修正部216输入的 RGB信号应用空间滤波。
空间滤波处理部220在从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218输入了 CMYK信号的情况下,即,在对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对所输入的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进行改善图像的模糊或粒状性劣化的处理。具体而言,空间滤波处理部220 基于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12输入的区域识别信号,利用数字滤波器进行空间滤波处理,修正空间频率特性。例如,对于在区域分离处理部212中被分离为文字的区域,空间滤波处理部220使用高频成分的强调量大的滤波器进行空间滤波处理,以提高文字的重现性。另外,对于在区域分离处理部212中被分离为网点的区域,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进行用以去除输入网点成分的低通滤波处理。接着,空间滤波处理部220向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输出处理后的CMYK信号。
另一方面,在从颜色修正部216输入了RGB信号或灰色信号的情况下,即,在对收发装置40输出压缩文件的情况下,空间滤波处理部220对所输入的RGB信号或灰色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处理。具体而言,空间滤波处理部220对于所输入的RGB 信号或灰色信号,基于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12输入的区域识别信号,利用数字滤波器进行空间滤波处理,修正空间频率特性。由此,改善图像的模糊或粒状性劣化。接着,空间滤波处理部220 向解析度转换处理部222输出处理后的RGB信号或灰色信号。
解析度转换处理部222以成为通过操作面板50设定的解析度的图像数据的方式而进行解析度转换处理。例如,在扫描仪的输入解析度为600DPI×300DPI,且使用者经由操作面板50选择的解析度为300DPI×300DPI的情况下,解析度转换处理部222 按主扫描方向的2个像素求出平均值,并将其作为输出值。由此,执行从600DPI×300DPI向300DPI×300DPI的解析度转换。解析度转换处理部222向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输出处理后的RGB信号或灰色信号。
输出色阶修正部224对从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输入的 CMYK信号,进行基于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的具有特性的网点面积率的输出色阶修正处理。接着,输出色阶修正部224将输出色阶修正处理后的CMYK信号向色阶重现处理部226输出。
另一方面,输出色阶修正部224对于从解析度转换处理部 222输入的RGB信号或灰色图像,以根据需要而使灰雾或高亮的背景消失或变淡的方式进行输出色阶修正。接着,输出色阶修正部224将输出色阶修正处理后的RGB信号或灰色信号向色阶重现处理部226输出。
色阶重现处理部226在从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输入了 CMYK信号的情况下,基于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12输入的区域识别信号,对于所输入的CMYK信号进行与区域对应的中间色调处理。例如,对于在区域分离处理部212中被分离为文字的区域,色阶重现处理部226利用适合于重现高频成分的高解析度筛选进行二值化或多值化的处理。另外,对于在区域分离处理部212 中被分离为网点的区域,色阶重现处理部226利用注重色阶重现性的筛选进行二值化或多值化的处理。接着,色阶重现处理部 226向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输出基于处理后的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
另一方面,在从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输入了RGB信号或灰色信号的情况下,色阶重现处理部226仅在选择了黑白二值作为输出模式的情况下,进行二值化处理。接着,输出色阶修正部 224将处理后的RGB信号或灰色信号输出至压缩处理部228。
压缩处理部228对于从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输入的包含 RGB信号或灰色信号、黑白二值信号的图像数据,按照操作面板50的文件格式的设定,根据需要而进行JPEG(Joint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或MMR(Modified Modified Read) 等压缩处理。另外,压缩处理部228通过进行压缩处理,产生压缩数据而产生图像文件(压缩文件),并输出至收发装置40。
再者,已说明了由控制部70控制各处理部,由此,执行以上的处理,但也可由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处理器的电脑控制各处理部,由此,执行以上的处理。
图2是通过控制部70而显示于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 的用以选择输出模式的画面W100的例子。画面W100在使用者从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输入原稿等的图像之前,通过控制部70 显示于显示部54。
画面W100中包含选择输出模式的区域E100。使用者通过从区域E100选择输出模式,能够将通过一连串的扫描作业读取的一个以上的原稿全部统一为相同的输出模式(例如从“全彩”或“灰度”、“黑白二值”选择的输出模式)而进行输出。
另外,使用者能够从区域E100选择按原稿变更输出模式的“色彩自动”,代替统一输出模式地进行输出。在使用者选择了“色彩自动”的情况下,控制部70对于每个原稿,让ACS判定部 208判定彩色还是单色地进行输出,并根据判定的结果来变更输出模式。
另外,在ACS判定部208判定为单色地输出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画面W100中包含选择以灰度或黑白二值中的哪一个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区域E102。区域E102中包含指定统一为灰度或黑白二值中的任一个输出模式而进行输出的按钮、与判定以灰度或黑白二值中的哪一个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自动判定”按钮。
使用者在选择了“色彩自动”的状态下,能够从区域E102 选择“自动判定”。在选择了“自动判定”的情况下,控制部70对于由ACS判定部208判定出输出为单色图像的原稿,进一步让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判定最好以灰度或黑白二值中的哪一个输出模式进行输出。接着,控制部70根据判定结果而自动设定输出模式。
而且,在使用者从区域E102选择了“预览确认”的情况下,控制部70在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中显示包含预览图像的预览画面,该预览图像表现了以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输出时的图像数据。预览画面中包含与至少一个以上的输出模式对应的预览图像。在选择了“预览确认”的情况下,无论是手动设定输出模式,还是以所述方式自动进行设定,控制部70均会显示预览画面。另外,控制部70经由操作部52,从使用者受理向读取到的图像的输出处理过渡或变更输出模式的操作。再者,在选择了“预览确认”的情况下,在显示部54中显示预览画面后,直到使用者确定输出模式为止,控制部70待机而不对主图像处理部22输入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在未选择“预览确认”的情况下,控制部70 不使显示部54显示预览画面,在从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输出RGB信号后,不等待使用者进行输入而对主图像处理部22输入RGB信号。
以下,本实施方式说明如下情况,即,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所显示的画面W100一并选择“色彩自动”及“自动判定”,而且选择了“预览确认”。在此情况下,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对于由ACS判定部208判定出输出为单色图像的原稿的读取图像,进一步判定是将该原稿的输出模式设为灰度,还是设为黑白二值。再者,原稿的读取图像是指彩色图像输入装置 10所读取的图像。
另外,控制部70在预览画面中,通过预先选择由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从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选择的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对使用者提示适当的输出模式。另外,控制部70受理使用者对于输出模式的变更及输出处理的执行的指示。
[1.2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的结构的方框图。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将包含RGB信号的RGB图像数据作为输入,且包括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产生部)与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算出部、判定部)。
以下,对各处理部进行详述。
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对于使用者可选择的多个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输出模式,按读取图像产生以该输出模式进行了输出的情况下的图像、或模拟了该情况的图像。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将按读取图像而产生的对应于所述输出模式的图像(输出图像数据)作为显示用图像。显示用图像在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所显示的预览画面中,用作在执行了所选择的输出模式的情况下输出的图像数据的预览图像。
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较理想的是能够产生与以所选择的输出模式进行了输出的情况同等的图像作为显示用图像,但为此需要应用主图像处理的至少一部分,有可能会导致处理时间变长。另外,主图像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有时也由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硬件执行,若想要执行与主图像处理同等的处理来产生显示用图像,则也认为会另外产生设计上的问题,例如共用所述硬件等。因此,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也可不执行主图像处理本身,而是执行如下处理作为临时处理,该处理可获得与主图像处理较接近的结果,但更简单。作为临时处理,例如可省略主图像处理中所含的多个处理的一部分,也可简化处理,例如减小在空间滤波处理部220中应用的滤波器的尺寸。另外,也可例如预先缩小所输入的读取图像,从而削减用以产生显示用图像的处理量。通过这些简化,可缩短处理时间,或节省处理所需的内存。再者,在执行临时处理的情况下,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也首先进行将所输入的RGB 信号转换为灰色信号的处理。
也可组合地执行所述的简化的例子。另外,可利用软件执行这些处理,也可设置与主图像处理不同的硬件来执行临时处理。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减少因产生显示用图像而妨碍图像形成装置 1同时执行的不同作业的忧虑。另外,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 也可在该阶段执行主图像处理。虽存在处理时间或与同时执行的其他作业之间的优先顺序等问题,但因为能够根据实际输出的预定的图像本身执行后述的信息损失的评价,所以可进行更准确的判定。再者,在此情况下,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也可将所产生的显示用图像存储于存储部60。由此,在显示预览画面后,由使用者选择了与存储部60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对应的输出模式作为最终的输出模式的情况下,能够从存储部60参照并输出对应的显示用图像。即,控制部70能够省略主图像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结果是能够防止因将相同处理重复两次而引起的处理时间的增大。
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在以对应的输出模式输出了由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产生的显示用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显示用图像的情况下,对文字细节丢失或泛白等信息损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的方法将后述。接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根据评价结果来判定最适当的输出模式。这样,将基于评价结果而判定出的输出模式称为推荐输出模式。控制部70在显示部54中显示预览画面时,将推荐输出模式的信息包含在预览画面中而进行显示,由此,提示使用者。由此,能够提供推荐输出模式的信息作为使用者选择输出模式时的参考信息。
另外,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将推荐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选择输出模式是被选择为图像数据的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选择输出模式可由使用者变更。通过将推荐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即便使用者不变更输出模式,也可根据基于评价结果而决定的最适当的输出模式来输出图像。
以下,对如下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该情况是指在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中,判定是对在ACS判定部208中判定出输出为单色图像的读取图像进行灰度输出,还是进行黑白二值输出。
在使用者可选择灰度或黑白二值中的任一者作为输出模式的情况下,一般认为以黑白二值进行输出会更容易产生由文字的黑色细节丢失或泛白等引起的信息损失。以下,叙述对以黑白二值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图4是表示对于各读取图像,由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信息损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从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判定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再者,在输出模式判定处理中一并执行如下处理,该处理将判定出的最佳的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并作为推荐输出模式。
首先,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从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选择一个输出模式作为候选模式(步骤S102)。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将候选模式设为试探性的选择输出模式,对信息损失进行定量评价,因此,选择更容易产生信息损失的黑白二值作为候选模式。
其次,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以候选模式输出读取图像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步骤S104),根据信息损失的评价结果,判定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步骤 S106)。例如,在算出信息损失的程度越大而值变得越大的评价值的情况下,将该评价值与阈值作比较,若为阈值以下,则判定为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高。即,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 在以候选模式进行了输出时所产生的信息损失的程度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候选模式是适当的输出模式,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高。另一方面,若评价值大于阈值,则判定为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即,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在以候选模式进行了输出时所产生的信息损失的程度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候选模式并非是适当的输出模式,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定量评价的方法及妥当性的评价方法能够采用后述的方法。
在判定为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高的情况下,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选择已被选择为候选模式的输出模式(在此情况下,是指黑白二值输出)作为读取图像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步骤S106:是→步骤S108)。另一方面,输出模式判定部 2144在判定为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的情况下,选择未被选择为候选模式的另一个输出模式(非候选模式。在此情况下,是指灰度输出)作为读取图像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步骤S106:否→步骤S110)。同时,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选择已被设定为各读取图像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的输出模式作为读取图像的推荐输出模式(步骤S112)。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 对由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读取到的全部的图像分别执行以上的处理,按读取图像选择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及推荐输出模式。
作为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定量评价的具体方法,例如说明如下情况,该情况是指将想要对信息损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的输出模式设为对象模式(此处为黑白二值输出),并将成为比较对象的输出模式设为参照模式(此处为灰度输出)。此时,以对象模式进行输出时的信息损失的定量评价是利用如下所述的方法进行。
首先,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于与对象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以下称为对象图像),按像素算出空间边缘量,并产生对象边缘图像。同样地,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也对于与参照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以下称为参照图像),按像素产生具有空间边缘量的参照边缘图像。例如可列举对每个像素应用索贝尔滤波器(Sobel filter)等高通滤波器而算出空间边缘量的方法。
其次,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按像素算出因以对象模式进行输出而损失的边缘量即损失边缘量。关于损失边缘量,例如通过采用按像素从参照边缘图像减去对象边缘图像,并将负数变更为零等的方法,能够仅考虑在对象边缘图像中消失的边缘量。
接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使用图像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像素中的损失边缘量,算出信息损失的程度变得越大而取得越大的值的评价值。关于所述评价值,例如可将与图像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像素对应的损失边缘量的总和作为对象图像的评价值,也可按像素将损失边缘量与规定的阈值作比较,将对取得阈值以上的边缘量的像素的数量进行计数所得的值作为评价值。另外,也可以包含构成图像的多个像素的区域(像素块)为单位,算出损失边缘量的统计量并与阈值作比较,算出满足条件的区域的数量本身、或连续检测出满足条件的区域的情况下的与该连续数对应的值作为评价值。可列举例如采用损失边缘量的方差值或熵值作为区域单位的损失边缘量的统计量。
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将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算出的评价值与规定的阈值作比较,在评价值取得比规定的阈值更大的值的情况下,判定为以对象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程度大,以对象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另外,输出模式判定部 2144在评价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以对象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程度小,以对象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高。再者,与评价值作比较的阈值可预先决定,也可由使用者设定。例如,由使用者设定阈值,由此,推荐输出模式的判定基准改变。在此情况下,使用者通过设定小阈值,可使灰度容易被判定为推荐输出模式。
[1.3预览画面的显示]
在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设定各读取图像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及推荐输出模式后,控制部70在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中显示预览画面。预览画面中包含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所读取的各图像的预览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控制部70显示由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产生的显示用图像作为预览图像。以下记载由控制部70显示于显示部54的预览画面的布局的例子。
[1.3.1预览画面的布局例1:单一页面(1)]
图5是表示通过控制部70而显示于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的预览画面的例子的图。预览画面W110包括显示显示用图像的预览区域E110,该显示用图像是以选择输出模式输出1页以上的读取图像中的目前已选择的页面的情况下的输出结果的预测。另外,预览画面W110包括能够通过对于画面的轻触操作而执行各种操作的按钮等变更单元。使用者经由操作部52轻触变更单元,由此,能够执行各种操作。控制部70基于经由操作部52输入的来自使用者的操作,变更预览画面W110所显示的内容。
作为所述各种操作的例子,例如也可包括以下的变更单元。·用以变更预览画面所显示的显示用图像的页面的页面变更单元·用以变更对于与所显示的显示用图像对应的页面的读取图像的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变更单元
·变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倍率的显示倍率变更单元
·在显示用图像的显示倍率大,仅截取显示用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显示的情况下,移动并变更截取范围的显示范围变更单元
·给出根据所设定的选择输出模式来输出读取图像的指示的确定单元
·取消读取图像的输出的中止单元
在图5的情况下,作为页面变更单元,使用者能够通过对滚动条B110进行操作来选择所期望的页面,作为输出模式变更单元,使用者能够通过轻触设定变更按钮B112来变更为所期望的输出模式。另外,作为显示倍率变更单元,使用者能够通过轻触放大按钮B114a或缩小按钮B114b来阶段性地增加或减少显示倍率。另外,使用者能够通过轻触变更为任意倍率的变更按钮 B114c并输入所期望的倍率来变更为所输入的显示倍率。
作为显示范围变更单元,例如也可对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滚动条进行操作,由此,可根据滚动条的变更量来移动并变更显示范围。另外,作为确定单元,使用者能够通过轻触确定按钮 (发送按钮)B116,指示将该阶段的每页的选择输出模式确定为最终的输出模式并过渡至主图像处理部22。作为中止单元,使用者能够通过轻触中止按钮(取消按钮)B118,完全撤销读取到的图像并中止图像的输出处理。
图5是用以执行所述各单元的一例,未必包括如上所述的操作方法及画面结构。例如,可采用其他图形或配置,也可在操作面板50上识别特定的轻触手势,执行与该轻触手势对应的操作。作为与手势对应的操作的例子,例如从在显示用图像上进行了轻触的状态起,以不从画面上离开而进行描摹的方式移动手指,由此,也可根据手指的运动来变更显示范围。
再者,所述变更单元同样也包含在后述的预览画面的布局例中。
在预览区域E110中,显示目前已选择的页面的与该页面的选择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另外,显示了显示与所显示的显示用图像对应的页码的区域E112、显示选择输出模式的区域E114、及显示表示该选择输出模式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信息的区域E116。各页面的选择输出模式、或表示选择输出模式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信息可如图5所示,由文本表示,也可使用图形或图标等来表示。在图5的例子中,通过显示“★推荐”这一文字来表示选择输出模式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页面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因此,在显示预览画面后,选择输出模式必然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但是,例如若选择输出模式因使用者对输出模式变更单元(例如设定变更按钮B112)进行操作而变更,则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状态会变更。结果是有时推荐输出模式与选择输出模式不一致。在推荐输出模式与选择输出模式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70会从区域E116隐藏“★推荐”这一显示,或显示表示推荐输出模式与选择输出模式不一致的信息(例如“非推荐的输出模式”这一文字)。这样,在显示预览画面后,立即在区域E116中显示表示选择输出模式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信息,但若选择输出模式变更,则显示于区域E116的内容会发生变化。因此,使用者在变更了选择输出模式时,通过对例如显示于区域E116的内容进行确认,能够知道选择输出模式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
[1.3.2预览画面的布局例2:单一页面(2)]
图6是表示通过控制部70而显示于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的预览画面的另一例即预览画面W120的图。作为与图5所示的例子的不同点,图5显示了与其时间点的各页面的选择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而图6的特征在于:并排地显示了与多个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
在此情况下,控制部70在并排显示的多个显示用图像中的任一个显示用图像对应于选择输出模式的情况下,将表示该显示用图像是对应于选择输出模式的显示用图像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4。另外,控制部70在多个显示用图像中的任一个显示用图像对应于推荐输出模式的情况下,将表示该显示用图像是对应于推荐输出模式的显示用图像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4。
例如,如图6所示,控制部70在显示部54中并排显示多个显示用图像,并在各个显示用图像的下方显示输出模式的名称。另外,如区域E120所示,控制部70在对应于显示用图像的输出模式与选择输出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强调显示输出模式的名称,由此,表示该显示用图像是对应于选择输出模式的显示用图像。另外,控制部70显示表示对应于显示用图像的输出模式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信息。例如,如图6的区域E122所示,在对应于显示用图像的输出模式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情况下,显示表示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信息(例如“★推荐”这一文字)。
由此,使用者可一眼比较出以选择输出模式或推荐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看上去与以其他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有何不同。因此,使用者能够更直观地判断是以选择输出模式进行输出,还是变更为其他输出模式而进行输出。
再者,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变更方法,例如已有轻触预览画面上的设定变更图标B112而调出用以变更设定的菜单的方法。另外,例如也可轻触各显示用图像、或表示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的输出模式的信息,由此,选择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的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
另外,控制部70也可在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中进一步设置显示切换指示单元,从而可对显示于预览画面的显示用图像的输出模式进行切换。例如,控制部70使得在开始显示预览画面的阶段,使显示于预览画面的显示用图像必然包含选择输出模式作为初始值。接着,当使用者通过显示切换指示单元选择了选择输出模式以外的输出模式时,控制部70将与所选择的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预览画面。
如图6所示,有时在预览画面中显示了对应于多个输出模式的显示用图像的状态下,由使用者对显示倍率变更单元或显示范围变更单元进行操作。在此种情况下,较理想的是控制部70 同样也对所显示的其他显示用图像应用已对某一个显示用图像执行的显示倍率或显示范围的变更处理。通过使显示倍率及显示范围的变更反映于其他显示用图像,使用者能够同时确认想要关注的部分在多个输出模式之间看上去有何不同。
[1.3.3预览画面的布局例3:连续页面显示]
图7是表示通过控制部70而显示于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的预览画面的又一例的图。与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相比,图5及图6显示仅与目前已选择的页面对应的读取图像的显示用图像。相对于此,图7所示的预览画面W130的特征在于:除了目前已选择的页面之外,还显示与该页面的前一及下一页面对应的读取图像的显示用图像。
控制部70将与选择中的页面的前一页面及下一页面对应的读取图像(分别称为前一页面图像、下一页面图像)显示在选择中的页面的周围。具体而言,在与选择中的页面对应的读取图像的左侧及右侧、或与选择中的页面对应的读取图像的上侧及下侧,并排地配置并显示显示用图像。例如,如图7所示,控制部 70将前一页面图像显示于与选择中的页面对应的读取图像的左侧的区域E130,将下一页面图像显示于与选择中的页面对应的读取图像的右侧的区域E132。
再者,控制部70也可以与对应于选择中的页面的显示用图像不同的形式,显示与前一页面图像及下一页面图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与对应于选择中的页面的显示用图像相比,缩小地显示与前一页面图像及下一页面图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能够易于目视辨认与选择中的页面对应的显示用图像是所显示的多个页面中的哪一个页面。
另外,在以页面为单位来判定推荐输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70也可对于所显示的多个页面的显示用图像,分别描绘表示对应的推荐输出模式与选择输出模式是否一致的字符串或图形。例如,如图7所示,预览画面W130中包含区域E134,该区域E134显示表示前一页面图像的选择输出模式的信息(例如表示黑白二值的“B/W”这一文字)。另外,在区域E134旁包含区域E136,该区域E136显示表示选择输出模式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记号。再者,控制部70对于与选择中的页面对应的图像及下一页面图像,也显示表示选择输出模式的信息、与表示选择输出模式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记号。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显示,能够容易地让使用者确认选择输出模式在连续的页面之间如何变化/继续,或确认选择输出模式以何程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
[1.3.4预览画面的布局例4:一览(索引)显示]
图8是表示通过控制部70而显示于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的预览画面的又一例的图。与图7相比,图7显示目前已选择的一个页面及其前后的页面的显示用图像。相对于此,图8所示的预览画面W140的特征在于:排列将读取到的多个页面中的一部分的范围所含的各个显示用图像缩小而制成的缩略图,以索引形式显示显示用图像。例如,如图8的区域E140所示,在输入了多个页面的图像数据时,控制部70排列显示该一部分的图像数据的显示用图像(在图8的例子中为第7页至第12页的显示用图像)。另外,控制部70在各个显示用图像的下方显示表示选择输出模式的信息、与表示选择输出模式是否与推荐输出模式一致的记号。
再者,用于制成缩略图的显示用图像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使用者难以辨别能够在预览画面上目视辨认的信息损失是因转换为黑白二值而引起的信息损失,还是因进行缩小处理而引起的信息损失。因此,较理想的是根据与使来自输入图像的信息损失最少的输出模式(在该例子的情况下为灰度输出)对应的显示用图像制成所述缩略图,使得即使缩小,也容易识别出原来是何种内容的页面。另外,如图8所示,可描绘表示与各页面对应的最新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字符串或图形,同样也可描绘表示与各页面对应的推荐输出模式的字符串或图形。通过描绘这些字符串或图形,能够直观地确认一连串的原稿中的选择输出模式或推荐输出模式多么一致(或不均)。
[1.3.5预览画面的布局变更]
控制部70也可包括布局变更单元,该布局变更单元根据经由操作部52输入的操作来变更预览画面的布局。控制部70根据如下布局来显示显示用图像,该布局对应于使用者从包含如上所述的布局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布局的选项中选择的选项。当然,也可不具有布局变更单元而限定于单一的预览画面的布局来进行显示。例如,在仅以如图8所示的索引形式来显示预览画面,不切换为其他方式的预览画面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显示倍率变更单元及显示范围变更单元。
以上,例举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情况是指将作为可选择的输出模式的灰度输出或黑白二值输出中的任一者判定为推荐输出模式,并在预览画面中受理变更。这样,能够对于读取原稿而获得的图像判定最佳的输出方法及其妥当性,并使帮助使用者判断执行的输出模式(输出方法)所需的信息可视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自动选择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的最佳的输出模式,在预览画面中表示以该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预测图像,并且表示该输出模式是推荐的输出模式,由此,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判断。因此,能够提供成为供使用者判断是否应变更输出模式的材料的信息。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叙述如下例子,该例子是在存在三个以上的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的情况下,从这些输出模式中选择(判定)一个推荐输出模式。第二实施方式是通过操作面板50一并选择了“色彩自动”及“自动判定”,而且选择了“预览确认”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于由ACS判定部208判定出输出为单色图像的原稿的读取图像,进一步从N个(N>2)输出模式中自动选择该原稿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具体而言,按照信息损失的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从第一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第 N输出模式的N个(N>2)输出模式中,选择以该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高的输出模式。再者,对于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部位省略说明。
[2.1判定处理]
以下,叙述如下方法,该方法是从使用者可选择的N个输出模式中的第一输出模式起,依次评价以该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
图9是表示对于各读取图像,由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信息损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判定适当的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判定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首先,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设为k =1,选择第k输出模式作为候选模式(步骤S202→步骤S204)。其次,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以第k输出模式输出读取图像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算出评价值Ek(步骤 S206)。接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通过将评价值Ek与阈值 Tk作比较,评价以第k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步骤S208)。例如,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06相同的方法来评价妥当性。
在判定为以第k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高的情况下,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将第k输出模式判定为最佳的输出模式,并选择为读取图像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步骤S208:是→步骤S210)。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以第k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的情况下,当k=N-1不成立时,即,当k小于N-1 时,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k加1(步骤S208:否→步骤S212:否→步骤S214)。在k小于N-1的情况下,剩余两个以上的可选择的输出模式,返回步骤S204。
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设定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或重复所述一连串的处理直到k=N-1成立为止,在k=N-1成立的情况下,利用规定的方法来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步骤S212:是→步骤S216)。另外,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选择在步骤S216 中判定出的最佳的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步骤 S218)。所述规定的方法例如是无条件地将第N输出模式判定为最佳的输出模式。或者,也对于第N输出模式评价输出的妥当性,若妥当性高,则将第N输出模式判定为最佳的输出模式。另一方面,在妥当性低的情况下,也可将N个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的妥当性最高的输出模式判定为最佳的输出模式。
另外,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选择在步骤S210或步骤S218 中选择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作为推荐输出模式(步骤S220)。
再者,定量评价的方法及妥当性的评价方法也能够采用所述方法,也可按输出模式切换方法而进行评价。特别是与第N 输出模式的显示用图像作比较而算出第k输出模式的信息损失的方法无法用作第N输出模式的定量评价的方法,因此,例如也可在第N输出模式下,基于输出的文件尺寸的大小来算出评价值EN。由此,例如在电子邮件可接收的文件尺寸的上限不够大的情况下,通过设定基于成为上限的文件尺寸的阈值,可在超过上限的情况下,不以第N输出模式进行输出。
再者,在以所述方式,按输出模式变更定量评价的方法的情况下,若可取得评价值的范围或阈值存在偏差,则会难以进行比较。因此,例如可采用如下评价值的算出方法,其将阈值统一为相同的值(1.0等),在小于阈值时,判定为具有妥当性。
图10是表示从N个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判定适当的输出模式,并选择一个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的另一方法的图。作为与图9的不同点,在图9中,逐个依次判定妥当性,并在判定为具有妥当性的时间点,决定选择输出模式并结束判定循环,但图10的不同点在于先算出对于全部的输出模式的评价值。而且,不同点在于选择妥当性最高的输出模式作为候选模式,判定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但是,在任何输出模式的评价值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选择预定的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例如,可选择最不易产生来自输入图像的信息损失的第N输出模式作为预定的输出模式,也可由使用者或管理者通过菜单等手动地设定预定的输出模式。
具体而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选择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的一个输出模式,对以所选择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算出评价值(步骤S252→步骤S254)。接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判定是否已选择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的全部的输出模式(步骤S256)。在尚未选择使用者可选择的输出模式的全部的输出模式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52(步骤S256:否→步骤S252)。
在已选择可选择的输出模式的全部的输出模式的情况下,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基于评价值,选择作为输出模式的妥当性最高的输出模式作为候选模式(步骤S256:是→步骤S258)。接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根据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评价结果,评价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步骤S260)。例如,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06相同的方法来评价妥当性。
在判定为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高的情况下,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将已被选择为候选模式的输出模式判定为最佳的输出模式,并选择为读取图像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步骤 S260:是→步骤S26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以候选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的情况下,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通过规定的方法来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步骤S260:否→步骤S264)。关于通过规定的方法来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并选择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的处理,例如只要进行与步骤S214相同的处理即可。接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选择判定出的最佳的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步骤S266)。另外,输出模式判定部 2144选择在步骤S262或步骤S266中选择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作为推荐输出模式(步骤S268)。
例如在可选择黑白二值、j位(1<j<8)灰度及8位灰度这三个输出模式(N=3)作为N个输出模式的例子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输出模式依次当作第一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及第三输出模式。
[2.2判定处理的变形例]
在所述内容中叙述了如下方法,该方法对于全部的N个(N>2) 可选择的输出模式,预先产生对应的显示用图像,并选择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所述方法对于存储部60中有足以存储N个显示用图像的空间,且能够足够快速地执行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 中的显示用图像的产生处理及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中的判定处理的情况有效。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能够包括的存储部60中无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有时难以预先存储N个显示用图像。另外,有时产生N个显示用图像的处理或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中的判定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在此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变长,影响便利性。另外,也设想使用者的迫切期望是仅从N个输出模式中的主要的若干个输出模式进行选择即可。
因此,以下,叙述限定于N个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的M个 (2≦M<N)来决定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的方法。在M=2的情况下,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于M个可选择的输出模式,根据图4的流程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并选择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在M>2的情况下,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对于M个可选择的输出模式,根据图9或图10的流程判定最佳的输出模式,并选择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
在此情况下,控制部70也在预览画面中,对于未包含在M 个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的M-N个输出模式,显示对应的显示用图像,或选择为选择输出模式。再者,在使用者从剩余的M-N 个输出模式中选择了一个以上的输出模式,以显示显示用图像的情况下,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产生与所选择的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另外,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将已产生的显示用图像存储于存储部60。另外,控制部70将包含存储部60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的预览画面显示于显示部54。再者,在存储部60中无用以存储新产生的显示用图像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从已存储的显示用图像中的优先级低的显示用图像起,依次进行删除、覆盖。此处,显示部54所显示的显示用图像的优先级最高,接着是与最新的选择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与推荐输出模式对应显示用图像。另外,对于与所述显示用图像均不相符的显示用图像,例如越靠近最后显示的时刻,视为优先级越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输出模式的选项多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最小限度的动作,能够使得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短,另外,易于选出代表性的输出模式。
[3.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如下方法,该方法根据由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产生的显示用图像、与由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自动判定出的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来显示预览画面。经由预览画面,使用者能够判断变更选择输出模式,或过渡至输出处理。本实施方式是如下实施方式,其还在以选择输出模式进行输出时,易懂地向使用者表示会在原稿中的哪部分引起信息损失。再者,对于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同等的部位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除了使用通过所述方法在对象图像与参照图像之间算出的损失边缘量来算出评价值及判定妥当性之外,还确定整个对象图像中的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确定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的处理例如在步骤S104、步骤S206、步骤S254中进行。
作为部位的确定方法,例如在以包含多个像素的规定大小的区域为单位而算出统计量来进行定量评价的情况下,提取统计量超过阈值的区域彼此的相邻而成为一个块的区域作为一个对象。接着,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将构成对象的区域的数量等作为用以判定是否是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的分数,在分数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为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再者,与统计量或分数作比较的阈值可预先决定,也可由使用者设定。
一般而言,在信息损失大的情况下,整体上,作为在对象图像与参照图像之间算出的差分图像数据的色阶值即差分值或差分值的绝对值而表示的信息损失评价值有增大的倾向。因此,能够使用反映了色阶值的综合性大小的统计值作为统计量。具体而言,能够使用差分图像数据整体的各像素的色阶值的总和(总计值)、平均值、中位值等。另外,在信息损失大的情况下,整体上,作为色阶值即差分值或差分值的差异而表示的信息损失评价值有增大的倾向。因此,能够使用反映了色阶值的差异的大小的统计值作为统计量。具体而言,能够使用差分图像数据整体的各像素的色阶值的方差值、标准偏差值、熵值等。再者,确定方法不限于以所述区域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也可使用以像素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
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确定对象图像的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后,控制部70在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中,强调显示已显示的显示用图像中的所述已确定的部位,以便于使用者进行目视辨认。图11是表示预览画面中的所述已确定的部位的强调显示的例子的图。作为强调显示的方法,例如控制部70利用如下方法进行强调显示,该方法是指在显示用图像上,与矩形等图形重叠地直接描绘与所述已确定的部位对应的范围。图11(a) 是利用矩形E300表示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的显示例。另外,例如控制部70利用如下方法进行强调显示,该方法是指在显示用图像外周的靠近所述部位的位置,描绘表示所述部位的箭头或标识等图形。图11(b)是在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的附近位置显示图标E310的显示例。使用者通过观察矩形E300或图标 E310,可确认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
而且,控制部70在使用者对这些描绘出的图形进行了轻触等操作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自动调整显示倍率或显示范围而放大显示与各图形对应的部位。由此,使用者能够通过更直观的操作,确认被判定为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分的详情。
图13是在采用如图6所示的显示与多个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的布局的情况下,控制部70在显示部54中显示预览画面时的画面例。图13(a)是在各显示用图像上强调显示了被确定为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的例子。图13(b)是表示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放大显示了已确定的部位的例子的图。在采用如图 13(a)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控制部70若对一个显示用图像上的图形进行了与使用者的操作对应的显示倍率或显示范围的调整,则也会同等地对正在显示的不同的显示用图像进行调整。由此,在显示部54中,显示像图13(b)所示的例子那样,能够供使用者一边对同一部位进行比较,一边进行确认的画面。因此,使用者能够更直观地判断信息损失的程度。另外,控制部70在像图11(a)那样,对于单一的显示用图像,利用图形来强调显示已确定的部位的情况下,也可与图13(b)同样地并排显示被确定为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例如,控制部70只有在通过使用者对于图形的操作而放大显示已确定的部位时,才对于对应于与成为对象的输出模式不同的输出模式的显示用图像同等地调整显示倍率或显示范围。接着,控制部70并排显示所产生的对于不同输出模式的局部放大图像。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会在以各输出模式输出读取到的图像数据时产生的信息损失的程度量化,评价以该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并且确定容易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而且,能够在显示用图像中强调显示该部位。
[4.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例举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情况是指通过操作面板50一并选择“色彩自动”及“自动判定”,由此,从可选择的输出模式中,判定一个输出模式作为推荐输出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使用者手动选择了输出模式的情况下,也会根据基于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的评价值,判定以该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是否高,并在预览画面中提示使用者。
本实施方式是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50选择了特定的输出模式而未选择“色彩自动”的情况下,或虽选择了“色彩自动”,但未选择“自动判定”而由ACS判定部208判定为进行单色输出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在此情况下,叙述选择了特定的输出模式作为输出模式的情况。再者,对于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同等的部位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使用者经由操作面板50的操作部 52选择的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的初始值,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至少产生与使用者所选择的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另外,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算出以使用者所选择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评价值,通过与阈值作比较,评定以使用者所选择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判定为以使用者所选择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也不会重新选择其他输出模式作为选择输出模式。
再者,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有时会参照与不同的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以算出以使用者所选择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的评价值。在此种情况下,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也会对于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所需的输出模式产生对应的显示用图像。
图14是表示由控制部70显示于操作面板50的显示部54 的预览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控制部70在预览画面中,除了显示与最新的选择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之外,还进行与以选择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对应的显示。作为与所述妥当性对应的显示,例如,控制部70在判定为以选择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妥当性低的情况下,使用字符串或图形(或这两者)警告显示会在以选择输出模式进行输出的情况下产生信息损失等的问题事项。另一方面,控制部70在判定为妥当性高的情况下,不特别进行任何显示(将警告显示隐藏)。例如,如图14的区域E400 所示,控制部70显示“在所选择的输出模式下,文字等有可能会消失”这一警告文字及图标。通过以所述方式显示警告显示,使用者能够参考与目前已选择的输出模式对应的显示用图像的显示及警告显示,判断是直接以选择中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还是变更为其他输出模式。
再者,虽未图示,但在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中检测会引起所述信息损失的部位,控制部70也可在显示用图像中一并强调显示会引起信息损失的部位。由此,使用者容易更直观地判断是应直接以所选择的输出模式进行输出,还是应变更输出模式。
[5.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用作图像形成装置1所包括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例子,该例子将包括显示用图像产生部2142、输出模式判定部2144、操作部52、显示部 54及主图像处理部22的图像处理装置用作平板扫描仪等图像读取装置所包括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包括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2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15所示,图像读取装置2包括彩色图像输入装置10、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收发装置40、操作面板50、存储部60、控制部70。彩色图像处理装置20包括A/D 转换部202、阴影修正部204、原稿类别辨别部206、ACS判定部208、输入色阶修正部210、区域分离处理部212、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主图像处理部22,主图像处理部22包括颜色修正部216、空间滤波处理部220、解析度转换处理部222、输出色阶修正部224、色阶重现处理部226及压缩处理部228。在相应的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214及操作面板50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同样地执行单色图像的输出色阶数的判定处理。
图像读取装置所执行的各种处理受到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部70(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处理器的电脑)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2并不限定于扫描仪,例如也可以是数码照相机、展示台或搭载有相机的电子设备类(例如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
[第六实施方式]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或服务器装置可由形成于集成电路(IC芯片) 等的逻辑电路(硬件)实现,也可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而由软件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或服务器装置包括执行实现各功能的软件即程序的命令的CPU、以电脑(或CPU)可读取的方式记录有所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存储装置(将这些称为“记录介质”)、展开所述程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等。而且,由电脑(或CPU)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程序,由此,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记录介质能够使用“非临时性的有形介质”例如磁带、磁盘、存储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电路等。另外,所述程序也可经由可传输该程序的任意的传输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等)而供应至所述电脑。再者,本实施方式也可利用由电子传输实现的嵌入至载波的数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所述程序。
再者,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设为对彩色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对黑白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构。
[7.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即,将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后的技术方案加以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再者,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也可由电脑实现。在此情况下,使电脑作为所述各单元而进行动作,由此,通过电脑来实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程序、及记录有该程序的电脑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另外,在流通于市场的情况下,能够将程序存储于可移动式记录介质进行流通,或经由互联网等网络而传输至连接的服务器电脑。在此情况下,服务器电脑的存储装置当然也包含于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2 图像读取装置
10 彩色图像输入装置
20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
22 主图像处理部
30 彩色图像输出装置
40 收发装置
50 操作面板
52 操作部
54 显示部
60 存储部
70 控制部
202 A/D转换部
204 阴影修正部
206 原稿类别辨别部
208 ACS判定部
210 输入色阶修正部
212 区域分离处理部
214 灰色/黑白二值判定部
216 颜色修正部
218 黑色产生底色去除部
220 空间滤波处理部
222 解析度转换处理部
224 输出色阶修正部
226 色阶重现处理部
228 压缩处理部
2142 显示用图像产生部
2144 输出模式判定部
B110 滚动条
B112 设定变更按钮
B114a 放大按钮
B114b 缩小按钮
B114c 变更按钮
B116 确定按钮(发送按钮)
B118 中止按钮(取消按钮)
E100、E102、E112、E114、E116、E120、E122、E130、E132、 E134、E136、E140、E400 区域
E110 预览区域
E300 矩形
E310 图标
S102、S104、S106、S108、S110、S112、S202、S204、S206、 S208、S210、S212、S214、S216、S218、S220、S252、S254、 S256、S258、S260、S262、S264、S266、S268 步骤
W100 画面
W110、W120、W130、W140 预览画面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产生部,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
算出部,通过以预先选择的对象模式输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从而针对每个像素算出与以未选择的参照模式输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相比损失的边缘量的损失边缘量,使用所述损失边缘量,算出表示以所述对象模式输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评价值;
判定部,对所述评价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以及
图像处理部,执行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对应的输出模式下的图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部,显示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信息,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判定结果表示信息损失的程度小的情况下,显示表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输出恰当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判定结果表示信息损失的程度大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警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生部执行产生第一色阶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输出模式或产生第二色阶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个输出模式,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生部执行使用者所指定的所述输出模式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一个或多个所述输出图像数据,并对于所显示的所述输出图像数据,显示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有多个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按所述输入图像数据,排列显示多个与所述输入图像数据对应的所述输出图像数据,并对于所显示的所述输出图像数据,显示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确定部,对于构成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规定大小的每个区域,基于针对所述区域的统计量来确定产生信息损失的区域,
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并且强调显示由所述确定部确定的区域。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部,基于经过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并输出的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
10.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
输入部,输入图像作为读取输入图像数据。
1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产生步骤,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
算出步骤,通过以预先选择的对象模式输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从而针对每个像素算出与以未选择的参照模式输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相比损失的边缘量的损失边缘量,使用所述损失边缘量,算出表示以所述对象模式输出所述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信息损失的程度的评价值;
判定步骤,对所述评价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息损失的程度的大小;以及
图像处理步骤,执行与所述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对应的输出模式下的图像处理。
CN202010287545.0A 2019-04-17 2020-04-13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835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8820A JP7378221B2 (ja) 2019-04-17 2019-04-17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9-078820 2019-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931A CN111835931A (zh) 2020-10-27
CN111835931B true CN111835931B (zh) 2022-07-19

Family

ID=7282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7545.0A Active CN111835931B (zh) 2019-04-17 2020-04-13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6874B2 (zh)
JP (1) JP7378221B2 (zh)
CN (1) CN111835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6310B2 (ja) * 2020-01-08 2023-09-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22088249A (ja) * 2020-12-02 2022-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1819B1 (en) * 1989-08-02 2001-0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judging a chromatic portion of an image
US6078680A (en) * 1997-07-25 2000-06-20 Ar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detection of nodules in biological tissue using wavelet snakes to characterize features in radiographic images
EP1838084A3 (en) * 1998-06-23 2007-12-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dium on which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is recorded
JP2005057382A (ja) * 2003-08-08 2005-03-03 Nikon Corp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JP4475914B2 (ja) * 2003-10-23 2010-06-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データ監視装置及びデータ監視方法並びにデータ監視プログラム
US20050206912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7266921A (ja) 2006-03-28 2007-10-11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33277A (ja) * 2006-06-29 2008-02-14 Sharp Corp 設計データ又はマスクデータの補正方法および補正システム、設計データ又はマスクデータの検証方法および検証システム、半導体集積回路の歩留まり予測方法、デザインルールの改善方法、マスク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製造方法
JP2008072352A (ja) * 2006-09-13 2008-03-27 Sharp Corp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原稿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465377B2 (ja) * 2007-03-28 2010-05-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9151124A (ja) * 2007-12-20 2009-07-09 Sharp Corp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電子情報機器、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可読記憶媒体
JP4934015B2 (ja) 2007-12-25 2012-05-1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JP4708460B2 (ja) * 2008-08-27 2011-06-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10183456A (ja) * 2009-02-06 2010-08-19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6003055B2 (ja) * 2011-12-27 2016-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053324B2 (ja) * 2012-05-18 2016-1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パスロス算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724996B2 (ja) * 2012-12-06 2015-05-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763613B2 (ja) 2012-12-28 2015-08-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421389B2 (ja) * 2013-08-29 2018-1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886265B2 (ja) * 2013-11-28 2016-03-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6295678B (zh) * 2016-07-27 2020-03-06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神经网络训练与构建方法和装置以及目标检测方法和装置
KR102450374B1 (ko) * 2016-11-17 2022-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인식 및 트레이닝 장치 및 방법
US20190394438A1 (en) * 2016-12-01 2019-12-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digital camera,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6895821B2 (ja) * 2017-06-28 2021-06-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10748036B2 (en) * 2017-11-21 2020-08-18 Nvidia Corporation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superpixels using segmentation-aware affinity loss
US10410354B1 (en) * 2018-03-06 2019-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odel primitive fitting based on deep geometric boundary and instance aware segmentation
RU2697961C1 (ru) * 2018-03-30 2019-08-21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аборатория Касперского"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деграда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а хранения данных и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сохранности наиболее важных данных
JP7050599B2 (ja) * 2018-07-06 2022-04-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9766895A (zh) * 2019-01-03 2019-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风格迁移的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和图像风格迁移方法
KR102073873B1 (ko) * 2019-03-22 2020-02-05 주식회사 루닛 시맨틱 세그먼테이션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7338327B2 (ja) * 2019-08-30 2023-09-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検査方法
US11157774B2 (en) * 2019-11-14 2021-10-26 Zoox, Inc. Depth data model training with upsampling, losses, and loss balanc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931A (zh) 2020-10-27
JP7378221B2 (ja) 2023-11-13
US11196874B2 (en) 2021-12-07
US20200336604A1 (en) 2020-10-22
JP2020177422A (ja)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2735B2 (en) Image compressing apparatus which extracts black text edge pixels from an image and compresses a layer with black text edge pixels extracted
JP522082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355168B2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all of which carry out automatic color selection (ACS) regardless of color setting of output image data
US8463032B2 (en) Image compressing apparatus, compressed image outputting apparatus, image compres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50015917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859945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is recorded
CN101867684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9419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image thereof
CN111835931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控制方法
JP662827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0258799A (ja) 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11588954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JP2012118863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US8320021B2 (en) Image processing performing error diffusion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half-tone frequency and zoom level
JP201207485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11310378B2 (en)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with evaluation value indication
JP4438834B2 (ja) 画像色判定装置、画像色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835045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11059193A (ja) 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49748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321954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75239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386110B2 (ja) 画像色判定装置、画像色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66950A (ja) 画像色判定装置、画像色判定方法及び画像色判定プログラム
JP2008066920A (ja) 画像色判定装置、画像色判定方法及び画像色判定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