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5791B -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5791B
CN111745791B CN201910251985.8A CN201910251985A CN111745791B CN 111745791 B CN111745791 B CN 111745791B CN 201910251985 A CN201910251985 A CN 201910251985A CN 111745791 B CN111745791 B CN 111745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frame
template
pier
positioning
r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19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5791A (zh
Inventor
王传方
邵淦
苏金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19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5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5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5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5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29Moulds or moulding surfaces not covered by B28B7/0058 - B28B7/36 and B28B7/40 - B28B7/465, e.g. moulds assembled from several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29Moulds or moulding surfaces not covered by B28B7/0058 - B28B7/36 and B28B7/40 - B28B7/465, e.g. moulds assembled from several parts
    • B28B7/0055Mould pallets; Mould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侧模具包括:墩座系统,墩座系统安装在地面上;两排间隔设置的钢架系统,两排钢架系统可拆卸地安装在墩座系统上;两个模板,两个模板设在两排钢架系统之间;驱动系统,每个模板和相应侧的钢架系统之间设有驱动系统,每个驱动系统固定在相应侧的钢架系统上,每个驱动系统与相应侧的模板相连以驱动模板移动;运输辅助梁系统,运输辅助梁系统包括多个运输辅助梁组件,运输辅助梁组件包括水平连接梁和设于水平连接梁的辅助连接梁,水平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排钢架系统相连,在运输过程每个模板与辅助连接梁相连,侧模具制造轨道梁时模板与辅助连接梁分离。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可以实现整体运输。

Description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轨道梁的侧模具包括模具钢架、两个模板、顶杆机构等部件,模具钢架、顶杆机构、模板等部件不具备整体运输能力,在侧模具运输至下一施工点时需要将各部件拆卸进行运输,拆装成本高,并且拆装效率低,重复使用率低,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梁的侧模具,所述侧模具可以实现整体运输,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侧模具的轨道梁的模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侧模具,包括:墩座系统,所述墩座系统安装在地面上;两排间隔设置的钢架系统,两排所述钢架系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墩座系统上;两个模板,两个所述模板设在两排所述钢架系统之间;驱动系统,每个所述模板和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之间设有所述驱动系统,每个所述驱动系统固定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每个所述驱动系统与相应侧的所述模板相连以驱动所述模板移动;运输辅助梁系统,所述运输辅助梁系统包括多个运输辅助梁组件,每个所述运输辅助梁组件包括水平连接梁和辅助连接梁,所述水平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排所述钢架系统相连,所述辅助连接梁设在所述水平连接梁上,在运输过程每个所述模板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连接梁可拆卸相连,所述侧模具制造轨道梁时每个所述模板与相应的所述辅助连接梁分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侧模具,钢架系统、横梁系统、模板、驱动系统和运输辅助梁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整体运输,实现快速拆装和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预制轨道梁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系统驱动模板移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更符合智能化生产的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侧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模具,每排所述钢架系统包括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定位钢架组和定向钢架组,所述墩座系统包括定向墩座组和定位墩座组,所述定位钢架组固定在所述定位墩座组上,所述定向钢架组与所述定向墩座组配合以调整所述定向钢架组相对所述定位钢架组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向钢架组的底壁设有凹槽,所述定向墩座组包括移动件和推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动件穿过所述定向钢架组伸入到所述凹槽内且止抵在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推动件移动以调整所述定向钢架组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钢架组的底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墩座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定位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周壁相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墩座系统还包括调平墩座组,所述调平墩座组包括支撑墩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安装于地面上,所述支撑墩相对所述调节件的位置高度可调,所述钢架系统支撑在所述支撑墩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排所述钢架系统包括两排上下间隔设置的水平钢架和用于连接两排所述水平钢架的连接钢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模具还包括:横梁系统,所述横梁系统沿所述钢架系统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梁系统固定在两排所述钢架系统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系统包括多个横梁和纵梁,所述多个横梁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连接有所述纵梁,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在两排所述钢架系统上。
进一步地,每排所述钢架系统的上部设有多个连接件,每个所述横梁固定在相应的所述连接件上。
可选地,所述纵梁被构造成为车辆的行走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模板通过多个吊钩吊挂在所述横梁系统上,每个所述吊钩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系统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运输辅助梁组件沿所述钢架系统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运输辅助梁组件包括一个所述水平连接梁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辅助连接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纵向传动杆,所述纵向传动杆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设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纵向传动杆配合以驱动所述纵向传动杆转动;多个传动机构,所述多个传动机构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纵向传动杆相连,每个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每个所述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将所述纵向传动杆的转动转换成所述移动部分的移动以带动相应的所述模板移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传动机构的固定部分通过万向摆动件设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使得所述传动机构具有左右摆动和上下摆动的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传动杆的位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之间的部分由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模具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模板的位移量的行程系统,所述行程系统设在所述钢架系统上,至少一个所述模板与所述行程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具还包括限位系统,所述限位系统与所述驱动系统相连,当所述模板的移动量满足设定要求时,所述限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行程系统包括刻度杆,所述刻度杆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钢架系统上,所述限位系统包括:零点开关和后退行程开关,所述零点开关和所述后退行程开关在所述模板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零点开关位于所述后退行程开关的靠近所述模板的一侧,当所述刻度杆移动至触发所述零点开关或所述后退行程开关时,所述限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系统还包括前进行程开关,所述前进行程开关位于所述零点开关的靠近所述模板的一侧,当所述刻度杆移动至触发所述前进行程开关时,所述限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停止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模具还包括养护隔气系统,每排所述钢架系统上均设有所述养护隔气系统,所述养护隔气系统沿所述钢架系统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养护隔气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和透明板,所述透明板设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固定在所述钢架系统上,通过所述透明板可观察所述模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模具包括底模具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左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圈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墩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定位墩座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定向墩座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调平墩座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钢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圈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横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圈示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圈示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圈示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运输辅助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运输辅助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圈示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8中圈示H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行程系统和限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的养护隔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侧模具100;
墩座系统10;定位墩座组11;定位件111;定向墩座组12;移动件121;推动件122;调平墩座组13;支撑墩131;调节件132;
钢架系统20;水平钢架21;连接钢架22;定位钢架组23;定位槽231;定向钢架组24;凹槽241;连接件25;连接钢26;
横梁系统30;横梁31;纵梁32;吊钩33;
模板40;线型板41;密封件42;
驱动系统50;驱动电机51;纵向传动杆52;拆装部521;传动机构53;移动部分531;固定部分532;万向摆动件54;换向器55;
运输辅助梁系统60;水平连接梁61;辅助连接梁62;
行程系统70;刻度杆71;
限位系统80;零点开关81;后退行程开关82;前进行程开关83;
养护隔气系统90;安装框架91;透明板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侧模具100和模具。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侧模具100可以包括:墩座系统10、钢架系统20、两个模板40、驱动系统50和运输辅助梁系统60。
具体而言,墩座系统10安装在地面上,钢架系统2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排,并且两排钢架系统20可拆卸地安装在墩座系统10上。如图1所示,两个模板40可以设在两排钢架系统20之间,每个模板40和相应侧的钢架系统20之间可以设有驱动系统50,每个驱动系统50可以固定在相应侧的钢架系统20上,并且每个驱动系统50与相应侧的模板40相连,以驱动模板40移动。
在相关技术中,合模和开模时,模板移动需要人工使用扳手转动丝杆带动模板,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不利于职业病防范。而在本发明中,预制轨道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系统50带动模板40合模或者开模,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职业病的防范。
此外,在相关技术中,轨道梁的侧模具包括模具钢架、两个模板、顶杆机构等部件,模具钢架、顶杆机构、模板等部件不具备整体运输能力,在一个施工点施工完毕,侧模具运输至下一施工点时,需要将侧模具的各部件拆卸进行运输,拆装成本高,并且拆装效率低,重复使用率低,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而在本发明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运输辅助梁系统60可以包括多个运输辅助梁组件,每个运输辅助梁组件可以包括水平连接梁61和辅助连接梁62,其中,水平连接梁61的两端分别与两排钢架系统20相连,使两排钢架系统20连接成一体,并且有利于保证两排钢架系统20之间的距离稳定性,辅助连接梁62设在水平连接梁61上。在运输过程每个模板40可以与至少一个辅助连接梁62可拆卸相连,以进一步固定模板40,保证侧模具100在运输时的一体性,防止模板40晃动而影响模板40和驱动系统50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模板40与多个辅助连接梁62相连的实施例中,这多个辅助连接梁62可以与同一个水平连接梁61相连,也可以分别与多个水平连接梁61相连,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而当侧模具100制造轨道梁时,每个模板40可以与相应的辅助连接梁62分离,以使模板40可以在驱动系统50的驱动下移动,实现合模和开模。
由此,钢架系统20与墩座系统10可拆卸连接,每排钢架系统20为一个整体,而运输辅助梁系统60进一步将两排钢架系统20连接为一个系统,并且驱动系统50固定在钢架系统20上,两个模板40与驱动系统50相连,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两个模板40通过运输辅助梁系统60进一步固定。由此,在一个施工地点施工完毕,侧模具100运输至下一个施工地点时,可以将钢架系统20与墩座系统10拆分,钢架系统20、模板40、驱动系统50和运输辅助梁系统60可以整体运输,无需拆分成多个部件进行运输。在运输至下一个施工点时,可以整体落位,将该整体结构的钢架系统20与下一个施工点的墩座系统10进行连接,以完成侧模具100的运输。整体运输过程的拆装步骤少,周期短,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快速拆装,并且各个部件之间无需频繁拆装,可以降低损耗,有利于侧模具100的维护和重复使用。当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也可以将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部件拆下单独运输,以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100满足更多的施工需求,实用性更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侧模具100,钢架系统20、模板40、驱动系统50和运输辅助梁系统60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整体运输,实现快速拆装和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预制轨道梁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系统50驱动模板40移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更符合智能化生产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100制造的轨道梁类型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可以为跨座式单轨直线轨道梁等。
考虑到实际施工需求,模板40的长度可能延伸较长,进而钢架系统20的延伸长度需要较长,而在钢架系统20与墩座系统10反复拆装以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较长的延伸长度以及加工误差等影响,容易出现钢架系统20与墩座系统10相对于位置发生偏差的情况。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9所示,每排钢架系统20可以包括沿模板40的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排布的定位钢架组23和定向钢架组24,如图2和图5所示,墩座系统10可以包括定位墩座组11和定向墩座组12。其中,定位钢架组23可以固定在定位墩座组11上,定向钢架组24可以与定向墩座组12配合,在安装时可以调整定向钢架组24相对定位钢架组23的位置,以使钢架系统20和墩座系统10更匹配,使钢架系统20可以与不同施工点的墩座系统10进行连接,有利于提高侧模具100的重复利用性,降低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定向钢架组24的底壁可以设有凹槽241,如图3和图7所示,定向墩座组12可以包括移动件121和推动件122,移动件121可以设于凹槽241内,推动件122可以穿过定向钢架组24伸入到凹槽241内并且止抵在移动件121上,通过推动件122相对于定向钢架组24移动,可以推动移动件121,以使移动件121和凹槽241的相对位置移动,进而可以调整定向钢架组24相对于定向墩座组12的位置,使二者对位更准确,墩座系统10支撑钢架系统20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推动件122沿模板40的长度方向可以移动,以调节在模板40的长度方向上定向钢架组24与定向墩座组12的相对位置,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沿模板40的移动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可以移动的推动件122,以通过该推动件122调节定向钢架组24与定位墩座组11沿模板40的移动方向的相对位置。
另外,本发明对定位墩座组11和定位钢架组23的连接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定位钢架组23的底壁可以设有定位槽231,定位墩座组11可以包括定位件111,定位件111可以设于定位槽231内并与定位槽231的侧周壁相抵,以使定位钢架组23与定位墩座组11的位置相对固定,并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紧固定位钢架组23和定位墩座组11。实现钢架系统20的初步固定后再调节定向钢架组24和定向墩座组12的相对位置,定向钢架组24位置调节完成后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定向墩座组12连接紧固。可选地,定位件111可以为定位销,移动件121可以为定向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8所示,墩座系统10还可以包括调平墩座组13,调平墩座组13包括支撑墩131和调节件132,调节件132可以安装于地面上,支撑墩131相对调节件132的位置高度可调,钢架系统20可以支撑在支撑墩131上,通过调节支撑墩131相对于调节件132的高度,可以调节钢架系统20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例如,在钢架系统20的延伸长度较长的实施例中,调平墩座组13可以对钢架系统20沿长度方向上的某一个位置或者几个位置进行支撑,以使钢架系统20沿长度方向上各处的高度更符合实际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每排定位钢架组2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墩座组11,两个定位墩座组11之前设有四个调平墩座组13,每排定向钢架组2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定向墩座组12,两个定向墩座组12之间设有四个调平墩座组13。上述定向墩座组12、定位墩座组11和调平墩座组13的设置数量和分布仅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上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其他数量和分布的技术方案中,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每排钢架系统20的定向钢架组24和定位钢架组23之间可以通过连接钢26进行连接,根据运输需要,通过拆卸连接钢26可以将定向钢架组24和定位钢架组23分为两部分进行运输。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排钢架系统20可以包括水平钢架21和连接钢架22,其中,水平钢架21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排,连接钢架22用于连接两排水平钢架21,以使两排水平钢架21连接在一起,每排钢架系统20可以构成一个整体且结构牢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侧模具100还可以包括横梁系统30,横梁系统30沿钢架系统20的长度方向延伸(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并且如图1所示,横梁系统30可以固定在两排钢架系统20的上部,例如横梁系统3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排钢架系统20的上部,以进一步连接固定两排钢架系统20,使两排钢架系统20连接为一体,两排钢架系统20通过横梁系统30和运输辅助梁系统60进行连接固定,连接更可靠,两排钢架系统20之间的距离更稳定。
可选地,在包括横梁系统30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模板40可以通过多个吊钩33吊挂在横梁系统30上,并且每个吊钩33可移动地设在横梁系统30上。由此,吊钩33可以进一步固定模板40,并在模板40移动过程中提供导向,以使模板40移动更稳定顺畅,也有利于提高模板40与驱动系统50连接的可靠性。可选地,多个吊钩33可以沿每个模板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吊钩33对模板40的固定和导向更稳定。这里,多个吊钩33是指每个模板40通过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吊钩33进行固定,以防止模板4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而影响轨道梁的成型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横梁系统30可以包括多个横梁31和纵梁32,多个横梁31沿模板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横梁31之间可以连接有纵梁32,使多个横梁31和纵梁32构成稳定的连接结构,每个横梁31的两端可以固定在两排钢架系统20上,使横梁系统30对两排钢架系统20的连接更稳定可靠。如图1和图12所示,每个横梁31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吊钩33,至少一个吊钩33与其中一个模板40相连,至少一个吊钩33与其中另一个模板40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每排钢架系统20的上部可以设有多个连接件25,例如,在钢架系统20包括两个水平钢架21和连接钢架22的实施例中,多个连接件25可以设于位于上方的水平钢架21上。每个横梁31可以固定在相应的连接件25上,使横梁31与钢架系统20连接更便捷,易于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梁32被构造成为车辆的行走梁。由此,在预制轨道梁时,运输混凝土等物料的车辆可以沿行走梁移动以便于进行浇筑,无需人工进行搬运,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地,一些轨道梁具有倒角等线型结构,在相关技术中,需要工人手动操作进行线型加工。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模板40可以设有线型板41,线型板41可以与模板40可拆卸连接,在需要线型加工时,线型板41可以随模板40移动,模板40合模成型的同时实现线型加工,无需人工后续操作,有利于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可选地,线型板41与模板40可以通过螺柱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5所示,模具包括底模具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100,模板40还可以设有密封件42,密封件42可以密封模板40的下边沿和底模具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在浇筑过程中物料由模板40的下边沿和底模具之前的间隙泄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6和图17所示,多个运输辅助梁组件可以沿钢架系统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运输辅助梁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水平连接梁61和两个辅助连接梁62,两个辅助连接梁62间隔设置于水平连接梁61上,并且两个辅助连接梁62可以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模板40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在每个模板40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对模板40进行固定,防止模板40在运输过程中晃动损坏的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每个驱动系统5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51、纵向传动杆52和多个传动机构53。驱动电机51可以固定在相应侧的钢架系统20上,以实现驱动系统50的固定。纵向传动杆52可以沿模板40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设在相应侧的钢架系统20上,多个传动机构53沿模板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多个传动机构53分别与纵向传动杆52相连。如图19所示,每个传动机构53可以包括移动部分531和固定部分532,其中,固定部分532设在相应侧的钢架系统20上,移动部分531可以与相应侧的模板40相连,每个传动机构53被构造成将纵向传动杆52的转动转换成移动部分531的移动,以带动相应侧的模板40移动。
由此,驱动电机51通电工作时,驱动电机51与纵向传动杆52配合可以驱动纵向传动杆52转动,纵向传动杆52可以进一步将驱动电机51的驱动力传递至多个传动机构53,多个传动机构53将纵向传动杆52绕沿纵向延伸(例如图18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轴线的转动转化为移动部分531沿横向(例如图18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以使多个传动机构53的移动部分531在一个驱动电机51的驱动下工作,驱动系统50结构更简单。
可选地,如图18所示,纵向传动杆52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两排,每排与纵向传动杆52可以与多个传动机构53传动连接,以在上下方向上对模板40进行驱动,使模板40移动更稳定顺畅。而在纵向传动杆52包括两排的实施例中,两排纵向传动杆52可以分别与一个驱动电机51相连,两排纵向传动杆52也可以如图18所示与同一个驱动电机51相连,以简化驱动系统50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1的电机轴可以与纵向传动杆52直接传动连接,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1可以通过换向器55与纵向传动杆52间接传动连接。例如,在如图18所示的示例中,驱动电机51的电机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电机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换向器55相连,每个换向器55与一排纵向传动杆52配合,以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电机轴的转动转换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纵向传动杆52的转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18和图19所示,每个传动机构53的固定部分532可以通过万向摆动件54设在钢架系统20上,使得传动机构53具有左右摆动和上下摆动的自由度,在传动机构53与模板40进行连接时,通过万向摆动件54的摆动使传动机构53可以更符合模板40的结构、位置等变化,适用性更强,有利于提高重复利用性。
可选地,如图18和图20所示,纵向传动杆52的位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53之间的部分可以由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组成,以使纵向传动杆52可以断开连接后实现单个传动机构53的移动部分531的移动,或者在纵向传动杆52、传动机构53等发生损坏时可以仅将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无需整体更换,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维修。
可选地,如图20所示,纵向传动杆52的位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53之间的部分可以包括两个可伸缩的双十字架联轴器和连接两个双十字架联轴器的拆装部521,通过拆装部521的拆装实现纵向传动杆52的两部分的拆装。可选地,驱动电机51可以为减速电机,振动小,噪音低,能耗低,有利于提高模板40移动的稳定性,节能降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1所示,侧模具100还可以包括行程系统70,行程系统70可以用于显示模板40的位移量,行程系统70可以设在钢架系统20上,至少一个模板40可以与行程系统70相连,工人可以通过行程系统70了解模板40的移动距离,以便于控制模板40合模和开模。
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行程系统70包括两个,两个行程系统70分别设在两个钢架系统20上,两个模板40与相应侧的行程系统70相连,两个行程系统70可以分别显示两个模板40的位移量,使模板40移动控制更方便。
为使模板40移动控制更准确,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21所示,侧模具100还可以包括限位系统80,限位系统80与驱动系统50相连,当模板40的移动量满足设定要求时,限位系统80可以控制驱动系统50停止运行,无需人工控制,模板40移动控制更精确,操作更简单。
进一步地,如图21所示,行程系统70可以包括刻度杆71,刻度杆71可移动地设在钢架系统20上,限位系统80可以包括:零点开关81和后退行程开关82,零点开关81和后退行程开关82在模板40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零点开关81位于后退行程开关82的靠近模板40的一侧。当刻度杆71移动至触发零点开关81时,表示模板40合模到位,限位系统80可以控制驱动系统50停止运行,防止模板40合模移动过度而影响轨道梁的尺寸精度。当刻度杆71移动至后退行程开关82时,表示开模到位,限位系统80可以控制驱动系统50停止运行,防止模板40向远离轨道梁的方向移动距离过大而与侧模具100的其他结构产生干涉。
再进一步地,如图21所示,限位系统80还可以包括前进行程开关83,前进行程开关83位于零点开关81的靠近模板40的一侧,当刻度杆71移动至触发前进行程开关83时,限位系统80可以控制驱动系统50停止运行。由此,零点开关81和前进行程开关83可以提供双重防护,在零点开关81失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前进行程开关83在模板40合模到位时控制模板40停止移动,模板40位置控制更可靠。可选地,前进行程开关83和后退行程开关82可以为摆动行程开关,结构简单,反应灵敏,并且使用寿命长。
为提高轨道梁的硬化成型效率,有效缩短工期,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2所示,侧模具100还可以包括养护隔气系统90,每排钢架系统20上均可以设有养护隔气系统90,养护隔气系统90沿钢架系统2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遮挡钢架系统20上的空框结构,使侧模具100形成箱体结构,防止养护过程中通入轨道梁处的养护气体泄漏,有效提高两个钢架系统20之间轨道梁的硬化效率。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22所示,养护隔气系统90可以包括安装框架91和透明板92,透明板92可以设在安装框架91上,安装框架91可以固定在钢架系统20上,通过透明板92可以观察模板40,无需将养护隔气系统90拆下,即可及时了解模板40的养护进度,操作更便捷。
例如,在如图9所示的示例中,钢架系统20包括上下间隔开设置的两排水平钢架21和连接两排水平钢架21的连接钢架22,并且连接钢架22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钢架和设于多个竖直钢架之间的加强钢,多个竖直钢架沿模板4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相邻两个竖直钢架之间设有三个呈星型结构的加强钢,以加强相邻两个竖直钢架和水平钢架21的连接强度。这使得连接钢架22和水平钢架21形成空框结构,两个竖直钢架之间形成有镂空区域,安装框架91可以与钢架系统20相连,而透明板92则可以与安装框架91相连以遮挡镂空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模具包括底模具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侧模具100,底模具和侧模具100配合可以实现轨道梁的底面和侧面的成型。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侧模具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模具,钢架系统20、模板40、驱动系统50和运输辅助梁系统60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侧模具100的整体运输,实现快速拆装和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模具的运输效率,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预制轨道梁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系统50驱动模板40移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更符合智能化生产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模具100和模具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或者“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一种轨道梁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墩座系统,所述墩座系统安装在地面上;
两排间隔设置的钢架系统,两排所述钢架系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墩座系统上;
两个模板,两个所述模板设在两排所述钢架系统之间;
驱动系统,每个所述模板和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之间设有所述驱动系统,每个所述驱动系统固定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每个所述驱动系统与相应侧的所述模板相连以驱动所述模板移动;
运输辅助梁系统,所述运输辅助梁系统包括多个运输辅助梁组件,每个所述运输辅助梁组件包括水平连接梁和辅助连接梁,所述水平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排所述钢架系统相连,所述辅助连接梁设在所述水平连接梁上,在运输过程每个所述模板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连接梁可拆卸相连,所述侧模具制造轨道梁时每个所述模板与相应的所述辅助连接梁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钢架系统包括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定位钢架组和定向钢架组,所述墩座系统包括定向墩座组和定位墩座组,所述定位钢架组固定在所述定位墩座组上,所述定向钢架组与所述定向墩座组配合以调整所述定向钢架组相对所述定位钢架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钢架组的底壁设有凹槽,所述定向墩座组包括移动件和推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动件穿过所述定向钢架组伸入到所述凹槽内且止抵在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推动件移动以调整所述定向钢架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架组的底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墩座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定位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周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座系统还包括调平墩座组,所述调平墩座组包括支撑墩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安装于地面上,所述支撑墩相对所述调节件的位置高度可调,所述钢架系统支撑在所述支撑墩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钢架系统包括两排上下间隔设置的水平钢架和用于连接两排所述水平钢架的连接钢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梁系统,所述横梁系统沿所述钢架系统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梁系统固定在两排所述钢架系统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系统包括多个横梁和纵梁,所述多个横梁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连接有所述纵梁,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在两排所述钢架系统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钢架系统的上部设有多个连接件,每个所述横梁固定在相应的所述连接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被构造成为车辆的行走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板通过多个吊钩吊挂在所述横梁系统上,每个所述吊钩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系统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运输辅助梁组件沿所述钢架系统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运输辅助梁组件包括一个所述水平连接梁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辅助连接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
纵向传动杆,所述纵向传动杆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设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纵向传动杆配合以驱动所述纵向传动杆转动;
多个传动机构,所述多个传动机构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纵向传动杆相连,每个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每个所述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将所述纵向传动杆的转动转换成所述移动部分的移动以带动相应的所述模板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动机构的固定部分通过万向摆动件设在相应侧的所述钢架系统上,使得所述传动机构具有左右摆动和上下摆动的自由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杆的位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之间的部分由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模板的位移量的行程系统,所述行程系统设在所述钢架系统上,至少一个所述模板与所述行程系统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系统,所述限位系统与所述驱动系统相连,当所述模板的移动量满足设定要求时,所述限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停止运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系统包括刻度杆,所述刻度杆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钢架系统上,所述限位系统包括:零点开关和后退行程开关,所述零点开关和所述后退行程开关在所述模板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零点开关位于所述后退行程开关的靠近所述模板的一侧,当所述刻度杆移动至触发所述零点开关或所述后退行程开关时,所述限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停止运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系统还包括前进行程开关,所述前进行程开关位于所述零点开关的靠近所述模板的一侧,当所述刻度杆移动至触发所述前进行程开关时,所述限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停止运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养护隔气系统,每排所述钢架系统上均设有所述养护隔气系统,所述养护隔气系统沿所述钢架系统的长度方向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隔气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和透明板,所述透明板设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固定在所述钢架系统上,通过所述透明板可观察所述模板。
22.一种轨道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具和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梁的侧模具。
CN201910251985.8A 2019-03-29 2019-03-29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Active CN111745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985.8A CN111745791B (zh) 2019-03-29 2019-03-29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985.8A CN111745791B (zh) 2019-03-29 2019-03-29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5791A CN111745791A (zh) 2020-10-09
CN111745791B true CN111745791B (zh) 2021-10-22

Family

ID=7267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985.8A Active CN111745791B (zh) 2019-03-29 2019-03-29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579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1648B2 (ja) * 1994-09-02 1998-03-04 大末建設株式会社 U型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梁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WO2009079702A1 (en) * 2007-12-21 2009-07-02 Ezytube Pty Limited Multi-part tub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KR101212729B1 (ko) * 2011-04-25 2012-12-14 유니슨이테크 주식회사 모노레일용 곡선 궤도빔의 몰드실 제조 장치
CN104097253B (zh) * 2014-07-08 2017-07-18 北京交通大学 跨座式单轨交通环保型活动式预制轨道梁模板系统
CN104999548B (zh) * 2015-06-30 2018-02-13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磁浮曲线轨道梁机械式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5364161U (zh) * 2016-01-20 2016-07-06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液压整体式自行模板装置
CN106493835B (zh) * 2016-09-21 2017-09-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梁预制模具
CN109366695A (zh) * 2017-08-10 2019-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和轨道梁生产方法
CN108638297A (zh) * 2018-05-09 2018-10-12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调节组件及使用方法
CN108638296A (zh) * 2018-05-09 2018-10-12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8179882U (zh) * 2018-05-09 2018-12-04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
CN108556122A (zh) * 2018-06-26 2018-09-21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Pc轨道梁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5791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1912U (zh) 轨道式可移动模板支架
CN210013134U (zh) 附着式轻便桥梁防撞护栏模板安拆装置
CN103452052A (zh) 转体桥合拢用可移动吊模设备及合拢段施工方法
CN108868829A (zh) 用于变断面隧道二衬的可移动门式组合模架
CN109989330B (zh) 连续式轨道及其架设方法
CN110513126A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截面可变的隧道二衬台车
CN212336714U (zh) 一种自行桁架支撑模板
CN201124292Y (zh) 一种铁路机车车架通用焊接翻转机
CN102352756A (zh) 一种门式弧型钢架加固体系
CN111745791B (zh) 轨道梁的侧模具和模具
CN214459722U (zh) 一种预制墩柱模板拼装平台
CN113356268A (zh) 综合管廊整体移动式模架系统
CN211762304U (zh) 一种自行式液压整体t梁模板装置
CN114215369B (zh) 一种自爬式卸料平台
CN113529586B (zh) 一种箱梁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6081998B (zh) 一种铲车桥拆卸装置
CN203680520U (zh) 一种可翻转式钢筋网片绑扎台
CN113787604B (zh) 预制楼梯流水式生产线
CN104589491A (zh) 一种可翻转式钢筋网片绑扎台
CN113042811A (zh) 热轧板坯摆剪剪刃及其更换装置
CN111347529A (zh) 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及模具系统
CN111908378A (zh) 重型构建物装卸台车
CN220482047U (zh) 一种活动侧模装置
CN115897417B (zh) 一种悬臂浇筑连续梁过程中的模板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CN219027929U (zh) 预应力箱梁顶板剪力筋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