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5599A - 集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5599A
CN111745599A CN201911376973.4A CN201911376973A CN111745599A CN 111745599 A CN111745599 A CN 111745599A CN 201911376973 A CN201911376973 A CN 201911376973A CN 111745599 A CN111745599 A CN 111745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riving
dust collecting
dust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69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45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5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05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troke of the impulse member or for stopping the impact action when the tool is lifted from the work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0Devices for cleaning or cooling tool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46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by su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71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dust collectors for han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57Details related to cleaning or cooling the tool or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91Electrically-powered tool components
    • B25D2250/095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21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尘系统。该集尘系统包括动力工具和集尘装置,其中,动力工具具有顶端工具驱动用的电机;集尘装置具有集尘用的电机。集尘系统(1)具有锤钻(2)和集尘装置(7)。锤钻(2)具有驱动电机(3)、驱动机构(4)、主体外壳(21)、位置传感器、扳机(261)和开关(263)。位置传感器检测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扳机(261)能够由使用者进行外部操作。开关(263)检测扳机的操作。集尘装置(7)具有集尘电机(711)和风扇(13),该风扇由集尘电机驱动而旋转,生成集尘用的空气流。集尘系统(1)具有控制器(8),该控制器构成为根据位置传感器和开关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集尘电机的驱动。据此能够有助于集尘系统的省电化。

Description

集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动力工具和集尘装置的集尘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包括动力工具和集尘装置的集尘系统,其中,动力工具通过驱动顶端工具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集尘装置被安装于动力工具,用于收集在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在这样的集尘系统中,存在用于驱动顶端工具的电机(也称为驱动电机)被设置于动力工具,另一方面用于驱动集尘用的风扇的电机(也称为集尘电机)被设置于集尘装置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5818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那样的集尘系统中,关于动力工具的驱动电机,通过各种驱动控制来实现省电化,但关于集尘电机,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具有动力工具和集尘装置的集尘系统省电化的技术方案,其中,动力工具具有顶端工具驱动用的电机;集尘装置具有集尘用的电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集尘系统,其具有动力工具和集尘装置,其中,动力工具构成为,通过驱动顶端工具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集尘装置构成为,收集在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此外,顶端工具以沿着规定前后方向的驱动轴线延伸的方式被安装于动力工具。
动力工具包括第1电机、驱动机构、主体外壳、第1检测装置、操作部件和第2检测装置。驱动机构构成为,通过第1电机的动力来驱动顶端工具。主体外壳收容第1电机和驱动机构。第1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部件构成为,能够由使用者进行外部操作。第2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操作部件的操作。集尘装置包括第2电机和风扇。风扇构成为,通过第2电机驱动旋转,生成集尘用的空气流。集尘系统具有第1控制装置,该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第1检测装置和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第2电机的驱动。此外,在本方式中所谓的“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的按压”也可以说是从没有对顶端工具施加载荷的状态(以下称为无载荷状态)向对顶端工具施加载荷的状态(以下称为载荷状态)的转移。
根据本方式,根据检测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的按压的第1检测装置和检测由使用者进行操作部件的操作的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第1控制装置控制集尘用的第2电机的驱动。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的按压和对操部件的操作均是使用者为了开始加工作业而对动力工具进行的操作。因此,根据这些操作的检测结果(例如,操作的有无、操作的程度),合理地控制集尘用的第2电机的驱动,据此,能够降低第2电机的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第2电机能够以第1转速和比所述第1转速高的第2转速驱动。而且,也可以为,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由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顶端工具的按压的情况下,或者在由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操作部件的操作的情况下,以第1转速驱动第2电机。根据本方式,集尘用的第2电机在仅进行了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的按压和对操作部件的操作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以比较低速的第1转速被驱动。据此,能够降低仅进行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的按压和对操作部件的操作中的任一方时的电力消耗。
此外,第1转速和第2转速均可以是被预先确定的转速。或者,可以通过使用者能够进行外部操作的设定部件来设定第1转速和第2转速这两者,也可以通过设定部件来设定仅任一方的转速,与此相对应,也可以通过第1控制装置来设定另一方的转速。另外,只要是第2转速比第1转速高,则第1转速和第2转速均可变。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第2电机能够以第1转速和比第1转速高的第2转速驱动。而且,也可以为,在由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顶端工具的按压且由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操作部件的操作的情况下,第1控制装置以第2转速驱动第2电机。根据本方式,在检测到两个操作双方的情况下,集尘用的第2电机以比较高的高速的第2转速被驱动,因此能够高效地收集粉尘。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第1检测装置构成为,能够检测与通过按压而被施加于顶端工具的载荷相对应的信息。而且,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按照载荷来变更第2电机的转速。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的量按照对顶端工具的载荷即顶端工具的按压程度而变动。与此相对,根据本方式,按照载荷变更第2电机的转速,据此能够抑制不必要的电力消耗,且高效地进行粉尘的收集。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集尘系统还可以具有第2控制装置,该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第1检测装置和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第1电机的驱动。而且,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按照载荷来变更第1电机的转速。根据本方式,按照载荷来变更第1电机和第2电机的转速,据此,能够抑制不必要的电力消耗,且能够高效地进行基于顶端工具的加工作业和粉尘的收集。此外,第2控制装置可以与第1控制装置分开设置,也可以由第1控制装置兼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第2电机能够以第1转速和比所述第1转速高的第2转速驱动。而且,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第2电机的驱动过程中,在由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顶端工具的按压被解除、且由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操作部件的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在以第1转速驱动第2电机规定时间后停止驱动。根据本方式,即使基于顶端工具的加工作业结束,集尘用的第2电机也被驱动规定时间,因此能够将残留在从吸入口到收容部的粉尘输送路径中的粉尘输送到收容部。
在本方式中,集尘系统还可以具有第2控制装置,该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第1检测装置和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第1电机的驱动。而且,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第1电机的驱动过程中,在由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顶端工具的按压被解除、且由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操作部件的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停止第1电机的驱动。即,也可以为,若基于顶端工具的加工作业结束,则集尘用的第2电机的驱动持续规定时间,另一方面,顶端工具驱动用的第1电机的驱动停止。根据本方式,能够使第1电机和第2电机的驱动分别在最佳的时刻停止。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动力工具还可以具有弹性连结部,该弹性连结部以至少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于主体外壳相对移动的方式被弹性连结于主体外壳。弹性连结部也可以包括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而且,第1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弹性连结部相对于主体外壳向前方的相对移动来作为对顶端工具的按压的检测。另外,所谓“弹性连结”是指经由弹性部件(例如弹簧、橡胶、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连结。当使用者把持本方式的动力工具的把持部并将顶端工具按压在被加工件上时,弹性连结部相对于主体外壳向前方移动。因此,第1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弹性连结部向前方的相对移动,能够适当地检测顶端工具的按压。另外,通过驱动顶端工具,会在收容电机和驱动机构的主体外壳上产生振动,但通过主体外壳与弹性连结部的相对移动,能够抑制从主体外壳向弹性连结部(特别是把持部)的振动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集尘系统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表示上侧连结部及其周边区域。
图4是与图3对应的图,表示手柄相对于主体外壳向前方移动后的状态。
图5是图3的V-V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集尘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8是驱动电机的驱动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集尘电机的驱动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尘系统;2:锤钻;21:主体外壳;211:驱动机构收容部;213:止挡部;217:电机收容部;218:突出部;25:手柄;26:把持部;261:扳机;263:开关;27:控制器收容部;271:电池安装部;28:下侧连结部;281:轴部;283:凹部;285:弹性部件;29:上侧连结部;291:弹性部件;293:长孔;3:驱动电机;31:电机轴;4:驱动机构;49:工具保持器;5:控制器;50:控制电路;51:驱动电路;53:霍尔传感器;55:电流检测放大器;59:连接器;61:位置传感器;62:基板;66:磁铁;7:集尘装置;70:主体外壳;701:滑动引导部;703:连接器部;705:电机收容部;711:集尘电机;713:风扇;715:连接器;73:集尘室;735:过滤器;75:滑动部;751:第1筒状部;752:第2筒状部;753:盖部;754:吸入口;77:粉尘输送路径;771:软管;772:弹簧;775:软管连接部;8:控制器;80:控制电路;81:驱动电路;9:顶端;91:顶端工具;93:电池;A1:驱动轴线;A2:转动轴线;A3:滑动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集尘系统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集尘系统1包括锤钻2和集尘装置7。锤钻2构成为通过由驱动电机3的动力来驱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安装的顶端工具91,由此进行加工作业(錾凿(chipping)作业或钻孔作业)。更详细而言,锤钻2构成为能够进行锤击动作和钻孔动作,其中,锤击动作为沿着驱动轴线A1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91的动作;钻孔动作为绕着驱动轴线A1旋转驱动顶端工具91的动作。通过锤击动作来进行錾凿作业,通过钻孔动作来进行钻孔作业。另外,集尘装置7构成为,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安装于锤钻2,并收集在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
首先,参照图1,对锤钻2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锤钻2的外部轮廓主要由主体外壳21和手柄25形成。主体外壳21主要包括收容驱动机构4的驱动机构收容部211和收容驱动电机3的电机收容部217,且整体形成为侧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
驱动机构收容部211形成为长形的箱体状,并沿着驱动轴线A1延伸。在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驱动轴线A1方向上的一端部内配置有能够拆装顶端工具91的工具保持架49。电机收容部217形成为长形的箱体状,并从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驱动轴线A1方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向远离驱动轴线A1的方向突出。驱动电机3以电机轴31的旋转轴沿与驱动轴线A1交叉的方向(详细而言,相对于驱动轴线A1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被配置在电机收容部217内。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驱动轴线A1的轴向(还称为驱动轴线A1方向)规定为锤钻2的前后方向,将设置有工具保持架49的一端部侧规定为锤钻2的前侧(还称为顶端区域侧),将相反侧规定为后侧。另外,将与驱动轴线A1正交的方向、且与电机轴31的旋转轴的轴向相对应的方向规定为锤钻2的上下方向,将电机收容部217突出的方向规定为下方向,将与该电机收容部217突出的方向相反的相反方向规定为上方向。并且,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手柄25整体形成为侧视观察时呈大致C字状,其两端部与主体外壳21的后端部连结。手柄25具有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26。把持部26远离主体外壳21的后方而配置,且以与驱动轴线A1交叉的方式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在把持部26的上端部的前侧设置有能够由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扣动操作)的扳机261。另外,在手柄25的下端部设置有电池安装部271。电池安装部271构成为能够拆装作为驱动电机3等的电源的充电式电池(电池组)93。
下面,对锤钻2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主体外壳2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驱动机构收容部211中收容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构成为通过驱动电机3的动力来驱动顶端工具91。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4包括运动转换机构、冲击机构和旋转传递机构。运动转换机构是将电机轴3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将其传递给冲击结构要素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使用摆动部件的运动转换机构。冲击机构是通过呈直线状动作来冲击顶端工具91,由此沿驱动轴线A1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91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包括撞锤(striker)和撞栓(impact bolt)。旋转传递机构是通过将电机轴31的旋转运动减速之后传递给工具保持架49来驱动顶端工具91旋转的机构,其包括多个齿轮。锤钻2的动作模式(锤钻模式、钻孔模式、锤击模式)通过以下方式被切换,即,按照由使用者对模式切换旋钮(省略图示)进行的操作,通过模式切换机构(省略图示)来断开运动转换机构或旋转传递机构中的动力的传递。此外,这种驱动机构4和模式切换机构的结构众所周知,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电机收容部217是主体外壳21中的与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后端部连接并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在电机收容部217的上侧部分收容有驱动电机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电机3,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机3包括:电机主体部,其包括定子和转子;和电机轴31,其从转子延伸设置,与转子一体旋转。电机轴31的旋转轴相对于驱动轴线A1向斜下前方延伸。另外,在电机收容部217的下侧部分(即,比驱动电机3靠下侧的区域)的后部内配置有手柄25的一部分(详细而言,下侧连结部28)。并且,在电机收容部217的下侧部分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集尘装置7的凹部。在该凹部中设置有构成为能够与集尘装置7的连接器715电气连接的连接器59。
下面,说明手柄25的详细结构及其内部结构。
如图1所示,手柄25包括把持部26、控制器收容部27、下侧连结部28和上侧连结部2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25通过在组装有后述的内部零部件的状态下将被左右分割的对开体在多个部位用螺钉连结而构成。
如上所述,把持部26配置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上端部的前部设置有扳机261。把持部26形成为长形的筒状,在其内部收容有开关263。开关263始终被保持在断开状态,按照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而成为接通状态。即,开关263构成为能够检测扳机261的操作和操作的解除。开关263通过未图示的配线与后述的控制器5(详细而言,控制电路50)连接,将表示接通状态(即,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的信号(以下,称为接通信号)或表示断开状态(即,扳机261的操作解除)的信号(以下,称为断开信号)输出给控制器5。
控制器收容部27与把持部26的下端部的下侧连接。控制器收容部27形成为矩形箱状,比把持部26向前方延伸。在控制器收容部27中收容有控制器5。控制器5包括壳体、被收容在壳体中的基板、被搭载于基板的控制电路50等(参见图7)。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构成为根据开关263和后述的位置传感器61(参照图5)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电机3的驱动。
控制器收容部27的下端部(控制器5的下侧部分)构成为能够拆装电池93的电池安装部271。由于是周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图示和说明,但电池安装部271具有能够与电池93的导向槽滑动卡合的一对导轨。电池93在导轨卡合于导向槽的状态下,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71从后侧向前方滑动而安装。在将电池93安装到电池安装部271上的同时,电池93和电池安装部271的连接器也被电气连接。
下侧连结部28是手柄25中的与控制器收容部27的前端部连接并向大致下方延伸的部分。上侧连结部29是手柄25中的与把持部26的上端部连接并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25通过下侧连结部28和上侧连结部29以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21相对移动的方式与主体外壳21连结。下面,对下侧连结部28及上侧连结部29与主体外壳21的连结结构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下侧连结部28是以突出到电机收容部217的下后端部内的方式来配置,并以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下后端部(详细而言,电机收容部217)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A2相对转动的方式连结在主体外壳21的下后端部的部分。此外,如上所述,虽然在电机收容部217的上侧部分配置有驱动电机3,但在驱动电机3的下方存在有空余区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空余区域配置下侧连结部28,将手柄25和电机收容部217连结。
如图2所示,在下侧连结部28上设置有轴部281,该轴部281以转动轴线A2为中心轴,在左右的侧壁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构成手柄25的左右对开体上分别设置有沿转动轴线A2向右方和左方延伸的两个突出部。而且,通过用螺钉将这些突出部连结,而形成轴部281。在下侧连结部28的左右侧壁部的外表面侧,在分别与轴部281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283。凹部283构成为具有以转动轴线A2为中心的圆形截面的凹部。在凹部283内嵌入有环状的弹性部件285。
另一方面,在电机收容部217的左右的侧壁部的内面侧,设置有分别向右方和左方突出的突出部218。突出部218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以各自的轴线位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的方式配置。这些突出部218的顶端部嵌入到凹部283内的弹性部件285中,据此下侧连结部28与电机收容部217的下后端部经由弹性部件285被连结。通过经由这样的弹性部件285的凹凸卡合,下侧连结部28以相对于电机收容部217能够绕转动轴线A2相对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电机收容部217。另外,下侧连结部28通过弹性部件285能够相对于电机收容部217在前后、左右、上下的全方向上相对移动。
如图1和图3所示,上侧连结部29以突出到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后端部内的方式配置,并通过弹性部件291以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上后端部(详细而言,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连结于主体外壳21的上后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291,采用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291以其前端及后端与弹簧承受面抵接的状态被保持,其中,所述弹簧承受面被设置在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后端部内和上侧连结部29的前端部内。即,弹性部件291以其弹力的作用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
另外,上侧连结部29具有形成于弹性部件291的后侧的长孔293。长孔293是沿左右方向贯通上侧连结部29的通孔,与上下方向相比,沿前后方向较长。另一方面,在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内部设置有止挡部213。止挡部213是在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左右的侧壁部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柱状部,并被贯插于长孔293中。
在顶端工具91没有被按压于被加工件的情况下,即,在没有施加载荷的状态(以下,称为无载荷状态)下,上侧连结部29被弹性部件291在前后方向上向远离主体外壳21的方向(即,后方)施力,并被保持在止挡部213与长孔293的前端抵接而限制上侧连结部29向后方移动的位置。将此时的上侧连结部29(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相对位置称为最后方位置。
另一方面,当顶端工具91被按压在被加工件上而成为施加有载荷的状态(以下,称为载荷状态)时,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绕转动轴线A2向前方相对转动,上侧连结部29克服弹性部件291的施力而从图3所示的最后方位置向前方相对移动。如图4所示,上侧连结部29能够向前方相对移动到止挡部213与长孔293的后端抵接而限制上侧连结部29向前方移动的位置。将此时的上侧连结部29(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相对位置称为最前方位置。
而且,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侧连结部29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相对位置的位置传感器6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位置传感器61,采用具有霍尔元件的霍尔传感器。位置传感器61被搭载于基板62,以与主体外壳21(驱动机构收容部211)的左侧壁部相向的方式被固定于上侧连结部29的左前端部。在主体外壳21的左侧壁部的内表面侧固定有磁铁6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位置传感器61具有多个霍尔元件,根据由多个霍尔元件分别测定出的磁通密度,能够检测磁铁66的相对移动量。更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位置传感器61以当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位于最后位置时的磁铁66的位置(初始位置)为基准(移动量为零),来检测磁铁66随着手柄25向前方的相对移动而移动的移动量。如图6所示,当手柄25移动到最前方位置时,磁铁66的移动量最大。如此,位置传感器61能够检测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相对位置,作为磁铁66从初始位置起的移动量。
此外,如上所述,随着顶端工具91按压被加工件,手柄25从最后方位置向前方相对移动,因此,在磁铁66的移动量超过被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够视为顶端工具91被按压。另外,磁铁66的移动量能够视为与被施加于顶端工具91的载荷对应的物理量。
位置传感器61构成为,经由未图示的配线与控制器5电气连接,将与磁铁66的移动量对应的信号(以下称为位置信号)向控制器5(详细而言,控制电路50)输出。
接着,对集尘装置7进行说明。此外,由于集尘装置7以被安装于锤钻2的状态来使用,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集尘装置7的方向规定为与被安装于锤钻2时的集尘装置7的方向一致。
首先,对集尘装置7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集尘装置7具有主体外壳70、集尘室(dust case)73、滑动部75和粉尘输送路径77。主体外壳70构成为相对于锤钻2的主体外壳21可拆装。在主体外壳70中收容有集尘电机711和风扇713,其中所述风扇713构成为,通过集尘电机711驱动而旋转,用于形成集尘用的气流。集尘室73是用于收容粉尘的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装于主体外壳70。滑动部75通过主体外壳70以可沿与驱动轴线A1平行的滑动轴线A3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被保持。另外,滑动部75具有用于吸入粉尘的吸入口754,且具有能覆盖顶端工具91的顶端的罩部753。粉尘输送路径77是用于输送被从吸入口754吸入的粉尘的通路,在滑动部75内通过且连接于集尘室73。
当集尘电机711被驱动而风扇713旋转时,由于加工作业而产生的粉尘与空气一起被从吸入口754吸入,且通过粉尘输送路径77流入集尘室73。在集尘室73中,仅粉尘被从空气分离并收容粉尘。粉尘被分离后的空气从设置于主体外壳70的排气口(省略图示)排出。这样一来,在集尘系统1中,在锤钻2的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被集尘装置7收集。
下面,对集尘装置7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主体外壳70形成为侧视观察时呈大致Z形的中空体,包括滑动引导部701、连接器部703和电机收容部705。
滑动引导部701是矩形箱状的部分,构成主体外壳70的上端部。滑动引导部70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在滑动引导部701的前端部设置有使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开口。由于是周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和图示,但在滑动引导部70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滑动部75以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来保持的结构。
连接器部703被设置在滑动引导部701的后端部的下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在连接器部703的后壁部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凸部。在该凸部设置有能与锤钻2的连接器59电气连接的连接器715。
电机收容部705是被设置在连接器部703的下侧,且比连接器部703向后方延伸的矩形箱状部分,构成主体外壳70的下端部。另外,由于是周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和图示,但在电机收容部705的左右上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另外,在锤钻2的电机收容部217的左右侧面的下端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引导槽。集尘装置7通过导轨与引导槽的滑动卡合,而被安装于锤钻2的主体外壳21。此外,当集尘装置7被安装于主体外壳21时,连接器部703的凸部与电机收容部217的凹部嵌合,并且连接器715与连接器59电气连接。
另外,如上所述,在电机收容部705中收容有集尘电机711、风扇713和控制器8。更详细而言,集尘电机711以电机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来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集尘电机711,采用具有电刷的电机。风扇713在集尘电机711的主体部(定子和转子)的前侧被固定于电机轴,且与电机轴一体旋转。另外,风扇713是离心风扇。在电机收容部705的前壁部,以与风扇713的吸入区域相向的方式设置有开口。控制器5包括壳体、被收容于壳体的基板和被搭载于基板的控制电路80等(参照图7)。当将集尘装置7如上述那样安装于主体外壳21时,控制器8经由连接器715、59连接于锤钻2的控制器5。细节在后面进行叙述,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8构成为根据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检测结果,控制集尘电机711的驱动。
如图1所示,集尘室73为矩形箱状的容器,具有供含有粉尘的气流流入的流入口和供粉尘被分离后的气流流出的流出口。流出口与设置于电机收容部705的风扇713的前侧的开口连通。在集尘室73的内部配置有过滤器735。通过过滤器735的气流经由流出口从集尘室73流入电机收容部705,且从排气口(省略图示)向集尘装置7的外部排出。
如图1所示,滑动部75整体在侧视观察时为大致L字状的筒状部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第1筒状部751、和从第1筒状部751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第2筒状部752。罩部753被设置在第2筒状部752的上端部,构成为能够覆盖顶端工具91的顶端9。吸入口754沿前后方向贯穿罩部753。滑动部75通常以第1筒状部751的一部分被配置在滑动引导部701内,且包括罩部753的第2筒状部752从滑动引导部701向前方突出的状态被保持于主体外壳70。
如图1所示,粉尘输送路径77是在滑动部75内延伸且连接吸入口754和集尘室73的流入口的通路。被从吸入口754吸入的粉尘经由粉尘输送路径77而被输送到集尘室73。在本实施方式中,粉尘输送路径77由滑动部75的一部分(第2筒状部752)、软管771和软管连接部775来规定。软管771形成为波纹管,且自由伸缩。软管771的一端部连结于第2筒状部752的下端部。软管771的另一端部从滑动部75的后端向后方突出,且连结于软管连接部775的一端部。软管连接部775的另一端部经由流入口而被配置在集尘室73内。通过这样的结构,形成连接吸入口754和集尘室73的粉尘输送路径7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软管771上安装有弹簧772。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772采用压缩螺旋弹簧。滑动部75通过弹簧772的弹性力,通常被向从主体外壳70突出的方向、即前方施力。因此,在没有对滑动部75作用朝向后方的外力的状态(以下还称为初始状态)下,滑动部75被保持在初始位置(图1所示的位置)。当在顶端工具91的顶端和罩部753被推压在被加工件上的状态下进行加工作业(例如,开孔作业)时,伴随着加工作业的进行,滑动部75克服弹簧772的加载力而被压入主体外壳70的内部。然后,当加工作业结束,推压被解除时,滑动部75通过弹簧772的弹性力而回归到初始位置。
下面,参照图7对锤钻2和集尘装置7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
锤钻2具有搭载于控制器5的基板上的控制电路50、驱动电路51和电流检测放大器55。另外,在控制电路50上电气连接有霍尔传感器53、开关263、位置传感器61和连接器59。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50由包括CPU、ROM、RAM、计时器等的微型计算机构成。驱动电路51包括使用6个半导体开关元件的三相桥式电路。电流检测放大器55通过分流电阻将在驱动电机3中流动的电流转换为电压,并且将由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50。霍尔传感器53具有与驱动电机3的各相对应配置的3个霍尔元件,将表示转子的旋转位置的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50。如上所述,开关263将表示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的接通信号或表示扳机261的操作解除的断开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50。位置传感器61将与磁铁66的移动量对应的位置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50。
控制电路50根据从霍尔传感器53、电流检测放大器55、开关263、位置传感器61等输入的各种信号,开始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或者停止驱动电机3的驱动。另外,适当设定驱动电机3的转速,并按照转速设定各开关元件的驱动占空比,将与此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给驱动电路51。如此,控制电路50控制驱动电机3的驱动。
集尘装置7包括被搭载于控制器8的基板的控制电路80和驱动电路81。另外,在控制电路80上电气连接有连接器715。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80与控制电路50同样,由包括CPU、ROM、RAM、计时器等的微型计算机构成。驱动电路81具有开关元件。
如上所述,当集尘装置7被安装于主体外壳21后,控制电路80经由连接器715、59与锤钻2的控制电路50连接。控制电路50将从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输入的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80。控制电路80根据这些信号,对驱动电路81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状态进行切换,由此开始或停止集尘电机711的驱动。另外,适当设定集尘电机711的转速,使与其对应的电流流过开关元件。如此一来,控制电路80控制集尘电机711的驱动。
对集尘系统1中的动作控制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锤钻2的驱动电机3的驱动由锤钻2的控制电路50控制,另一方面,集尘装置7的集尘电机711的驱动由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单独控制。
首先,参照图8,对由锤钻2的控制电路50(详细而言,CPU)执行的驱动电机3的驱动控制处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此外,当通过将电池93安装在电池安装部271上而开始向锤钻2供给电力时驱动电机3的驱动控制处理开始,当停止供给电力时驱动电机3的驱动控制处理结束。此外,在以下的说明和图中,将处理中的各“步骤”简记为“S”。
控制电路50首先监视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输出信号,并待机至检测到第1操作为止(S21:否、S21)。第1操作是指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按压被加工件中的一方。在来自开关263的输出信号为接通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0将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确定为第1操作。另一方面,在与从位置传感器61输出的位置信号对应的移动量超过被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0将顶端工具91的按压确定为第1操作。
控制电路50根据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输出信号,判断是否检测到第2操作(S22)。第2操作是指,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中、与被确定为第1操作的那一方不同的操作。即,当在S21中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时,在S22中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当在S21中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时,在S22中判断是否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在检测到第2操作的情况下,意味着扳机261被扣动操作,且顶端工具91被按压在被加工件上,处于载荷状态。
在没有检测到第2操作且检测到第1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S22:否、S23:是),控制电路50返回S21的处理。在保持第1操作的情况下(S23:否),控制电路50监视第2操作的检测(S22)。在检测到第2操作的情况下(S22:是),控制电路50开始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S24)。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50根据从位置传感器61输出的位置信号,按照磁铁66的移动量即被施加于顶端工具91的载荷,来设定驱动电机3的转速。具体而言,控制电路50例如以对预先设定的上限转速乘以与移动量对应的、比1小的系数而得到的转速来驱动电机3。
控制电路50根据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输出信号,判断第1操作和第2操作双方是否均被解除(S25)。在保持至少一方的操作的情况下(S25:否),如上所述,控制电路50以与对顶端工具91施加的载荷对应的转速继续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S24)。控制电路50在第1操作和第2操作双方均被解除的情况下(S25:是),停止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S26),返回到S21的处理。
如此,锤钻2的控制电路50在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这双方时,开始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以与被施加于顶端工具91的载荷对应的转速来驱动电机3。另外,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过程中,在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这双方均被解除的情况下,停止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
接着,参照图9,对由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详细而言,CPU)执行的集尘电机711的驱动控制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通过将电池93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71而开始经由锤钻2向集尘装置7供给电力时集尘电机711的驱动控制处理开始,在停止供给电力时集尘电机711的驱动控制处理结束。
控制电路80首先监视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输出信号,并待机至检测到第1操作(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中的一方)(S71:否,S71)。此外,如上所述,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信号经由连接器59、715从锤钻2的控制电路50输入到控制电路80。
当检测到第1操作时(S71:是),控制电路80开始进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S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72中,集尘电机711以被预先设定的比较低的转速(初始转速)被驱动。此外,集尘电机711的初始转速例如被存储在控制电路80的ROM中。
控制电路80根据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输出信号,来判断是否检测到第2操作(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中的另一方)(S73)。在没有检测到第2操作且检测到第1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S73:否,S74:是),控制电路80停止驱动电机3的驱动(S81),返回到S71的处理。在没有检测到第2操作且保持第1操作的情况下(S73:否,S74:否),控制电路80以初始转速继续进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S72)。
在检测到第2操作的情况下(S73:是),控制电路80使集尘电机711的转速从初始转速上升(S75)。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锤钻2相同,控制电路80根据从位置传感器61输出的位置信号,按照被施加于顶端工具91的载荷来设定集尘电机711的转速。此外,控制电路80例如以将初始转速乘以与移动量对应的比1大的系数而得到的转速驱动集尘电机711即可。
控制电路80根据开关263和位置传感器61的输出信号,判断第1操作和第2操作中的任一方是否被解除(S76)。在保持第1操作和第2操作的情况下(S76:否),控制电路80以比初始转速高且与对顶端工具91施加的载荷对应的转速继续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S75)。在第1操作和第2操作中的任一方被解除的情况下(S76:是),控制电路80使转速降低到初始转速,驱动集尘电机711(S77)。
控制电路80在再次检测到双方的操作的情况下(S78:是),以比初始转速高且与对顶端工具91施加的载荷对应的转速继续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S75)。在第1操作和第2操作双方均被解除的情况下(S78:否,S79:是),控制电路80计测从双方的解除起的经过时间,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以初始转速继续进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S80:否,S77)。然后,当从双方的操作均被解除起经过规定时间时(S80:是),停止进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S81),返回S71的处理。
如此,在正在进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中的一方的情况下,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以比较低速的初始转速驱动集尘电机711。另一方面,在正在进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这双方的情况下,根据被施加于顶端工具91的载荷使集尘电机711的转速上升。另外,在集尘电机711的驱动过程中,在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这双方被解除的情况下,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以初始转速继续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当经过规定时间时,停止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集尘系统1具有锤钻2和集尘装置7,其中,锤钻2通过使用驱动电机3的动力驱动顶端工具91来进行加工作业;集尘装置7使用集尘电机711的动力收集在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锤钻2具有位置传感器61和开关263,其中,位置传感器61根据磁铁66的移动量来检测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开关263检测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而且,锤钻2的控制电路50和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分别根据位置传感器61和开关263的检测结果,对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进行控制。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均是为了开始加工作业而由使用者对锤钻2进行的操作。因此,根据这些操作的检测结果合理地控制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据此,能够降低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在由位置传感器61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的情况下,或由开关263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的情况下,以比较低速的初始转速驱动集尘电机711。在仅进行了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操作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中的任意一方操作的情况下,处于使用者为了开始加工作业的预备阶段。因此,在这样的阶段,通过以低速驱动集尘电机711,在能够抑制不必要的电力消耗的同时,能够为进行快速的加工作业而开始做准备。另一方面,在由位置传感器61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且由开关263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的情况下,锤钻2的控制电路50开始进行驱动电机3的驱动。因此,锤钻2能够防止无载荷状态下的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在集尘装置7能够吸入粉尘的状态下开始加工作业。
并且,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在由位置传感器61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且由开关263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的情况下,使集尘电机711的转速从初始转速上升。因此,能够高效地收集伴随加工作业的真正开始而产生的粉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传感器61检测磁铁66的移动量,作为与通过向被加工件按压而被施加于顶端工具91的载荷对应的物理量。并且,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按照对顶端工具91施加的载荷使集尘电机711的转速从初始转速上升。在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的量按照对顶端工具91的载荷、即顶端工具91的按压程度而变动。与此相对,通过按照载荷来改变集尘电机711的转速,能够抑制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高效地进行粉尘的收集。另外,锤钻2的控制电路50也根据对顶端工具91施加的载荷来改变驱动电机3的转速。据此,能够抑制驱动电机3的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能够高效地进行基于顶端工具91的加工作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集尘电机711的驱动过程中,在由位置传感器61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被解除、且由开关263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以较低速的初始转速驱动集尘电机711规定时间后,停止驱动。因此,在基于顶端工具91的加工作业结束之后,能够将残留在从吸入口754至集尘室73的粉尘输送路径77中的粉尘输送至集尘室73。而且,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过程中,且在集尘电机711的驱动过程中由位置传感器61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被解除、且由开关263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锤钻2的控制电路50停止驱动电机3的驱动。如此,控制电路50和控制电路80能够使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分别在最佳的时刻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锤钻2具有:主体外壳21,其收容驱动电机3和驱动机构4;手柄25,其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主体外壳21相对移动的方式被弹性连接于主体外壳21。并且,位置传感器61检测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向前方的相对移动,作为顶端工具91的按压。当使用者把持手柄25的把持部26并将顶端工具91按压在被加工件上时,手柄25相对于主体外壳21向前方移动。因此,位置传感器61通过检测手柄25向前方的相对移动,能够适当地检测顶端工具91的压入。另外,通过驱动顶端工具91,会在收容驱动电机3和驱动机构4的主体外壳21上产生振动,但通过主体外壳21与手柄25的相对移动,能够抑制从主体外壳21向手柄25(特别是,把持部26)的振动传递。
以下示出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集尘系统是“集尘系统”的一例。锤钻2是“动力工具”的一例。驱动轴线A1是“驱动轴线”的一例。顶端工具91是“顶端工具”的一例。集尘装置7是“集尘装置”的一例。驱动电机3、驱动机构4、主体外壳21、位置传感器61、扳机261、开关263分别是“第1电机”、“驱动机构”、“主体外壳”、“第1检测装置”、“操作部件”、“第2检测装置”的一例。集尘电机711、风扇713、控制电路80分别是“第2电机”、“风扇”、“第1控制装置”的一例。磁铁66的移动量是“与载荷对应的信息”的一例。控制电路50是“第2控制装置”的一例。手柄25和把持部26分别是“弹性连接部”和“把持部”的一例。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并不限定于所例示的集尘系统1(锤钻2和集尘装置7)的结构。例如,能够增加下述例示的变更。此外,这些变更中,可以将这些中的仅任一个或多个与实施方式所示的集尘系统1或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组合起来使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为通过驱动顶端工具来进行加工作业的动力工具的一例,列举了锤钻2。但是,在集尘系统1中能够采用的动力工具并不局限于锤钻2,也可以采用在可能产生粉尘的加工作业(例如,钻孔作业、錾凿作业)中使用的任意的动力工具。例如,也可以采用电锤、振动钻、电钻来代替锤钻2。另外,也可以采用仅具有锤钻模式和电锤模式的锤钻。此外,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集尘电机711的驱动控制在一边持续进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一边比较频繁地解除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的錾凿作业中特别有用。由此,作为动力工具,能够优选采用构成为通过沿驱动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来执行錾凿作业的冲击工具(例如,锤钻、电镐)。
用于检测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的检测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位置传感器61,也可以变更为其他检测装置,其配置位置也可以变更。例如,可以采用磁场检测方式以外的非接触方式(例如,光学式)的传感器,也可以采用接触方式的检测机构(例如,机械式开关)。另外,也可以根据其检测方式设置多个位置传感器61或其他检测装置。例如,在冲击工具中具有如下构成的移动单元,该移动单元与顶端工具91对被加工件的按压联动,与顶端工具91一体地相对于主体外壳21向后方相对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检测移动单元相对于主体外壳21的相对移动作为顶端工具91的按压。另外,也可以在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上设置检测向前方的按压力的检测装置(例如,力传感器)。在穿孔工具中,可以设置检测装置(例如,力传感器),该检测装置检测旋转驱动顶端工具的主轴向后方的按压力。
另外,也可以采用能够由使用者进行外部操作的其他操作部件(例如,滑块、按钮等)来代替扳机261。根据所采用的操作部件,检测其接通/断开状态的检测装置的结构也能够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锤钻2的控制电路50和集尘装置7的控制电路80彼此独立来控制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但是,锤钻2的控制电路50也可以控制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即,控制电路50也可以执行图8和图9所示的处理这双方。另外,图8和图9所示的各处理也可以由多个控制电路进行分散处理。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出控制电路50、80由包括CPU等微型计算机构成的例子。但是,控制电路50、80例如也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可编程逻辑设备构成。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控制处理(参照图8和图9)可适当变更。下面,例示可采用的变更例。
例如,集尘电机711的初始转速也可以不是分别被预先设定的一样的转速,而是按照被施加于顶端工具91的载荷或扳机261的操作量而变更。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与载荷或对扳机261的操作量对应的转速为被预先设定的上限速度以下,则控制电路80可以采用该转速,并且在超过上限速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限速度。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且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时,以比初始转速高的转速变更转速(参照图9的S75)。但是,在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且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的情况下,集尘电机711均可以以比初始转速高的一样的转速被驱动。另外,初始转速、从初始转速变更后的转速也可以经由拨盘、按钮、触摸面板等能够由使用者进行外部操作的设定部件来设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若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中的任一方,则以初始转速开始进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参照图9的S72)。但是,也可以仅在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中的特定的一方的操作的情况下,才以初始转速驱动集尘电机711的驱动。即,第1操作和第2操作也可以分别被规定为特定的操作。
例如,在将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和顶端工具91的按压分别规定为第1操作和第2操作的情况下,若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则以初始转速开始进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并且,在此之后,当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时,集尘电机711以更高速被驱动(参照图9的S71~S75)。另外,同样,在以高速进行的旋转驱动过程中,在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的解除的情况下,使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转速降低到初始转速,另外,在检测到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的解除的情况下,停止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如上所述,这样的控制尤其在冲击工具中有用。
另外,驱动电机3的转速也可以不按照载荷而变更,而是设为一样。另外,与集尘装置7的集尘电机711相同,驱动电机3也可以在检测到顶端工具91的按压和对扳机261的扣动操作中的任一方(或特定的一方)时以较低的转速被驱动,在检测到双方时以更高的转速被驱动。
锤钻2的内部结构(驱动电机3、驱动机构4、控制器5等)的结构和配置能够适当变更。例如,驱动电机3可以是具有电刷的电机,也可以是交流电机。驱动机构4也可以不采用使用了摆动部件的运动转换机构,而采用使用了曲柄机构的运动转换机构。
主体外壳21与手柄25的弹性连结结构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手柄25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也可以分别经由一个或多个弹性部件以能够在驱动轴线A1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连结于主体外壳21。或者,也可以仅手柄25的上端部以悬臂状被弹性连结于主体外壳21。位置传感器61的配置可以根据弹性连结结构的变化而适当地改变。此外,为了保护位置传感器61不受振动影响,优选将其配置在手柄25上,但也可以设置在主体外壳21侧。另外,作为顶端工具91的按压的检测装置,在采用位置传感器61以外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主体外壳21与手柄25不能相对移动。并且,也可以采用所谓的防振外壳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防振壳体包括:第1外壳,其收容驱动电机3和驱动机构4;和第2外壳,其包括把持部,并以能够相对于第1外壳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被弹性连结于第1外壳。此外,在任何情况下,作为弹性部件,除了压缩螺旋弹簧之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弹簧、橡胶、合成树脂。
电池安装部271也可以不设置于手柄25,而是设置于主体外壳21,也可以能够安装多个电池。另外,锤钻2也可以能够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
集尘装置7的结构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能够适当地变更主体外壳70、滑动部75和粉尘输送路径77的形状、配置、相对于锤钻2的拆装结构、集尘电机711和风扇713的结构。例如,集尘电机711也可以是无刷电机。另外,如上所述,在锤钻2的控制电路50对驱动电机3和集尘电机711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控制器8也可以不具有控制电路80,而仅具有驱动电路81。
并且,鉴于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的要旨,构筑以下方式。以下方式能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以及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发明组合使用。
[方式1]所述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由所述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顶端工具的按压且由所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情况下,开始所述第2电机的驱动。
[方式2]所述第1控制装置被设置于所述集尘装置,
所述第2控制装置被设置于所动力工具。
[方式3]所述操作部件是构成为能够由所述使用者进行扣动操作的扳机,
所述第2检测装置是通常保持在断开状态,并按照对所述扳机的扣动操作而成为接通状态的开关。
[方式4]动力工具是冲击工具,
所述驱动机构构成为至少在前后方向上呈线性状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方式5]主体外壳具有能够拆装电池的电池安装部,
所述锤钻和所述集尘装置构成为利用从所述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动作。
[方式6]所述集尘装置构成为能够拆装于所述动力工具,
所述动力工具和所述集尘装置分别具有连接器,该连接器构成为伴随着所述集尘装置被安装于所述动力工具而相互电气连接。

Claims (8)

1.一种集尘系统,具有动力工具和集尘装置,其中,所述动力工具构成为,通过驱动以沿着规定前后方向的驱动轴线延伸的方式被安装的顶端工具,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所述集尘装置构成为,收集在所述加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
该集尘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工具包括第1电机、驱动机构、主体外壳、第1检测装置、操作部件和第2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构成为,通过所述第1电机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主体外壳收容所述第1电机和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第1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所述顶端工具对所述被加工件的按压;
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能够由使用者进行外部操作;
所述第2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
所述集尘装置包括第2电机和风扇,其中,
所述风扇构成为,通过所述第2电机驱动旋转,生成集尘用的空气流,
所述集尘系统具有第1控制装置,该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所述第1检测装置和所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2电机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机能够以第1转速和比所述第1转速高的第2转速驱动,
所述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由所述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顶端工具的按压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所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转速驱动所述第2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机能够以第1转速和比所述第1转速高的第2转速驱动,
在由所述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顶端工具的按压且由所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1控制装置以所述第2转速驱动所述第2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检测装置构成为,能够检测与通过所述按压而被施加于所述顶端工具的载荷相对应的信息,
所述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按照所述载荷来变更所述第2电机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2控制装置,该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所述第1检测装置和所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第1电机的驱动,
所述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按照所述载荷来变更所述第1电机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机能够以第1转速和比所述第1转速高的第2转速驱动,
所述第1控制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2电机的驱动过程中,在由所述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顶端工具的按压被解除、且由所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在以所述第1转速驱动所述第2电机规定时间后停止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2控制装置,该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所述第1检测装置和所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电机的驱动,
所述第2控制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1电机的驱动过程中,在由所述第1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顶端工具的按压被解除、且由所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到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1电机的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工具还具有弹性连结部,该弹性连结部包括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且以至少能够沿所述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壳相对移动的方式被弹性连结于所述主体外壳,
所述第1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所述弹性连结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壳向前方的相对移动来作为对所述顶端工具的按压的检测。
CN201911376973.4A 2019-03-26 2019-12-27 集尘系统 Pending CN1117455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9375A JP2020157423A (ja) 2019-03-26 2019-03-26 集塵システム
JP2019-059375 2019-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5599A true CN111745599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0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6973.4A Pending CN111745599A (zh) 2019-03-26 2019-12-27 集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5392B2 (zh)
JP (1) JP2020157423A (zh)
CN (1) CN111745599A (zh)
DE (1) DE102020107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57423A (ja) * 2019-03-26 2020-10-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システム
WO2023281866A1 (ja) * 2021-07-07 2023-01-12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作業機
GB2612637A (en) * 2021-11-08 2023-05-10 Black & Decker Inc A power tool, power tool accessory and coupling arrangement therefor
CN116833816B (zh) * 2023-07-31 2024-01-30 连云港强连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铁塔制造用摇臂钻床的挡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179A (ja) * 1994-07-14 1996-01-30 Star Eng Kk 電動ドリル
CN200954623Y (zh) * 2006-07-28 2007-10-0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CN102300677A (zh) * 2009-02-02 2011-12-2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钻孔工具
JP2012056054A (ja) * 2010-09-10 2012-03-22 Makita Corp 集塵装置
CN205349271U (zh) * 2016-01-26 2016-06-29 贵州大学 一种页岩钻孔取样机智能除尘装置
CN106470804A (zh) * 2014-06-30 2017-03-0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US20170232565A1 (en) * 2014-02-17 2017-08-17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and work tool provided with dust collector
US20190030669A1 (en) * 2014-11-28 2019-01-31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Combined electric tool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5237A1 (de) * 1983-09-29 1985-04-11 Kress-elektrik GmbH & Co, Elektromotorenfabrik, 7457 Bising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elektromotors, bei welchem die drehzahl im lastfreien leerlaufbetrieb automatisch abgesenkt wird
US6222285B1 (en) * 1999-09-07 2001-04-24 Shop Vac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switch control circuit
DE10033362A1 (de) * 2000-07-08 2002-01-17 Hilti Ag Elektrohandwerkzeug mit Leerschlagabschaltung
DE10112129A1 (de) * 2001-03-14 2002-09-19 Hilti Ag Saugmodul
DE10145464C2 (de) * 2001-09-14 2003-08-28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anpressdruckabhängiger Leerlaufsteuerung
US7296323B2 (en) * 2002-08-21 2007-11-20 Hitachi Koki Co., Ltd. Dust collector
JP4010239B2 (ja) * 2002-12-11 2007-11-2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回転数制御装置
JP4747850B2 (ja) * 2006-01-20 2011-08-1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集塵機
US20100199453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Brotto Daniele C Wireless particle collection system
JP5618731B2 (ja) * 2010-09-27 2014-11-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
DE102012208870A1 (de) * 2012-05-25 2013-11-28 Robert Bosch Gmbh Schlagwerkeinheit
JP6863705B2 (ja) 2016-10-07 2021-04-2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2018199180A (ja) * 2017-05-26 2018-12-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作業機
DE112018003483B4 (de) * 2017-09-29 2021-06-24 Koki Holdings Co., Ltd. Elektrisches Werkzeug mit Steuereinheit
JP2020157423A (ja) * 2019-03-26 2020-10-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179A (ja) * 1994-07-14 1996-01-30 Star Eng Kk 電動ドリル
CN200954623Y (zh) * 2006-07-28 2007-10-0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CN102300677A (zh) * 2009-02-02 2011-12-2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钻孔工具
JP2012056054A (ja) * 2010-09-10 2012-03-22 Makita Corp 集塵装置
US20170232565A1 (en) * 2014-02-17 2017-08-17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and work tool provided with dust collector
CN106470804A (zh) * 2014-06-30 2017-03-0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US20190030669A1 (en) * 2014-11-28 2019-01-31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Combined electric tool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5349271U (zh) * 2016-01-26 2016-06-29 贵州大学 一种页岩钻孔取样机智能除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57423A (ja) 2020-10-01
US11565392B2 (en) 2023-01-31
DE102020107657A1 (de) 2020-10-01
US20200306946A1 (en)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5599A (zh) 集尘系统
US8906124B2 (en) Dust collecting device
JP6863705B2 (ja) 電動工具
WO2015122539A1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集塵装置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CN110883736B (zh) 冲击工具
CN110883737B (zh) 作业工具
CN111745600A (zh) 集尘系统
JP7282608B2 (ja) 打撃工具
CN111687795B (zh) 集尘系统
CN114083493A (zh) 钻孔工具
WO2014168114A1 (ja) 動力工具
JP6258063B2 (ja) 集塵装置
US11794324B2 (en) Dust collecting system
CN112060016B (zh) 冲击工具
CN114083492A (zh) 冲击工具
CN211029860U (zh) 电动工具
CN111745595B (zh) 集尘系统
JP7145012B2 (ja) 作業工具
CN111745187A (zh) 动力工具的吸尘系统
JP7335731B2 (ja) 集塵システム
JP6211433B2 (ja) 集塵装置
JP7258665B2 (ja) 打撃工具
JP7368116B2 (ja) 往復動工具
JP7368115B2 (ja) 打撃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