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7717A -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装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装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7717A
CN111717717A CN202010168918.2A CN202010168918A CN111717717A CN 111717717 A CN111717717 A CN 111717717A CN 202010168918 A CN202010168918 A CN 202010168918A CN 111717717 A CN111717717 A CN 111717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oading
image forming
recording medium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89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717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7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08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 B65H31/10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and appli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65H29/2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12Devices relieving the weight of the pile or permitting or effecting movement of the pile end support during piling
    • B65H31/18Positively-acting mechanic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6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completion of pi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4Transport t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89Pre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92Ab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1Switching on or off, e.g. for saving power when not in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2Handling piles, sets or stacks of articles
    • B65H2301/4225Handling piles, sets or stacks of articles in or on special supports
    • B65H2301/42252Vehicles, e.g. carriage, tru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5Large capacity supports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5Ab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20Avoiding or preventing undesirable effects
    • B65H2601/27Other probl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30Facilitating or easing
    • B65H2601/32Facilitating or eas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325Manual handling of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886Sorting or discharging
    • G03G2215/00911Detection of copy amount or presence in discharge tr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如下:提供一种即使在由于停电等故障电源被切换为关断而装载部上剩余有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用户忘记取走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系统。本发明的解决方法如下:构成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具备:图像形成装置;第1托盘,其装载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纸张;升降装置,其使第1托盘在装载纸张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纸张检测部,其检测装载于第1托盘上的纸张;以及图像形成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纸张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第1托盘上存在纸张时,控制升降装置的驱动使第1托盘从装载位置下降到下方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装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装载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该装载装置用于装载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而且,关于该图像形成系统,公开了下述构成:当要将电源切换为关断时,使用于装载记录介质的托盘(装载部)下降从而成为可从装置取出的状态,然后将电源切换为关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914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当发生停电等故障而电源被切换为关断时,由于装载部没有下降,所以用户无法取出记录介质。因此,存在用户忘记从装载部取出记录介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况而作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由于停电等故障电源被切换为关断而装载部上剩余有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用户忘记取走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系统及以及装载装置。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具备:图像形成部,其用于形成图像;装载部,其用于装载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对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装载装置具备:装载部,其装载通过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具备:图像形成部,其用于形成图像;装载部,其用于装载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接收部,其配置在比所述装载部靠下方,并在所述装载部下降时,接收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移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接收部在所述下方位置和在水平方向上从所述下方位置离开的系统外的位置之间移动;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以便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并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移动到所述系统外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装载装置具备:装载部,其装载通过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接收部,其配置在比所述装载部靠下方,并在所述装载部下降时,接收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移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接收部在所述下方位置和在水平方向上从所述下方位置离开的系统外的位置之间移动;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以便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并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移动到所述系统外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或装载装置,即使在由于停电等故障电源被切换为关断而装载部上剩余有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用户忘记取走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2(a)是表示以第1托盘及滑动架作为主体的装载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图2(b)是说明纸张检测部没有检测到纸张的情况的说明图,图2(c)是说明纸张检测部检测到纸张的情况的说明图,图2(d)说明装载量检测部没有检测到纸张的情况的说明图,图2(e)是说明装载量检测部检测到纸张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及装载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装载部的启动时间内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装载部的动作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以第1托盘及第2托盘作为主体的装载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图8是说明第1托盘与第2托盘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装载部及接收部的启动时间内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说明装载部及接收部的动作的流程的说明图。
标号的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1a 壳体
2 装载装置
2a 壳体
5 原稿读取装置
11 感光体
12 带电部
13 图像曝光部
14 显影部
15A 转印部
15B 分离部
16 清洁装置
17A 纸盒
17B 中间输送部
17C 排纸辊
17D 输送路径切换板
17E 反转输送部
18 定影装置
19 图像形成控制部(控制部)
20 出纸部
21 第1托盘(装载部)
21a 梳齿
21b 支撑部
21c 上表面
23a 基座部件
23b 车轮支撑部件
24 升降装置(升降部)
25 第2托盘(接收部)
25a 梳齿
25b 支撑部
25c 上表面
26 车轮
27 导向件
28 前后驱动装置(移动部)
29 底座部
30 驱动部
31 装载控制部(控制部)
35 框架
36a 滑轮
36b 滑轮
37 传动带
40 滑动架
55 纸张检测部(记录介质检测部)
55a 发光部
55b 受光部
56 装载量检测部
56a 发光部
56b 受光部
62 继续信息接收部
63 作业内容存储部
64 继续指令存储部
65 自动电源启动部(自动电源接通部)
66 睡眠模式部(自动电源关断部)
67 关断时间测量部
90 图像形成部
91,93 电源开关(电源)
92 电源按钮(电源)
100,200 图像形成系统
P 纸张(记录介质)
L1 装载位置
L10 初始位置(装载位置)
L11 装载中途位置(装载位置)
L2 下方位置
L3 外侧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a)是表示以第1托盘21及滑动架40作为主体的装载装置2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
[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是诸如复印机之类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并基于图像数据在纸张P(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原稿读取装置5、感光体11、带电部12、图像曝光部13、显影部14、纸盒17A、转印部15A、分离部15B、清洁装置16、中间输送部17B、定影装置18、排纸辊17C、输送线路切换板17D、反转输送部17E、图像形成控制部19(控制部)、电源开关91(电源)、电源按钮92(电源)。
原稿读取装置5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壳体1a的上部,且具有在读取图像时使原稿自动地移动的自动原稿输送部。该原稿读取装置5读取形成在原稿上的图像并输出规定的图像信号。通过对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施A/D转换从而将其生成为图像数据。原稿读取装置5所具备的图像读取控制部(未图示)对图像数据实施浓淡校正或抖动处理、压缩等处理,并将通过该处理得到的数据作为最终的图像数据输出给图像形成控制部19。
感光体11通过后述的带电部12、图像曝光部13携带静电潜像,并通过后述的显影部14的调色剂携带调色剂图像。带电部12是用于使感光体11的表面均匀带电的部位。图像曝光部13是基于以图像数据为基础从后述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9输出的输出信息通过激光束对感光体11的表面进行扫描曝光并形成静电潜像的部位。显影部14是通过调色剂使感光体11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部位。
纸盒17A是用于收纳纸张P的盒子。转印部15A是用于对从纸盒17A供给到转印部15A的纸张P转印感光体11的表面的调色剂图像的部位。分离部15B是用于将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从感光体11分离的部位。清洁装置16是用于除去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纸张P之后残留在感光体1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的装置。中间输送部17B是用于将分离后的纸张P向定影装置18输送的部位。
定影装置18是用于实施通过加热及加压使图像定影于纸张P上的定影处理的装置。排纸辊17C是用于将被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排出到壳体1a的外部的辊。
输送线路切换板17D是在对纸张P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时将由定影装置18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从排纸辊17C侧切换到下方(反转输送部17E侧)的部件。反转输送部17E是通过对纸张P进行转向从而使纸张P的表里反转之后再将纸张P向转印部15A输送的部位。
图像形成控制部19对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控制。作为图像形成控制部19,可以使用以CPU、ROM、RAM、I/O接口作为主体构成的微型计算机。CPU执行各种程序(处理器)。ROM以CPU可读的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由该CPU执行的各种程序。另外,ROM存储执行程序所需的数据。RAM是成为作业用存储区域的存储器。当CPU读出ROM中存储的程序及数据时,它们会在RAM上展开。然后,CPU根据在RAM上展开的程序及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关于图像形成控制部19的功能,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电源开关91是主电源,是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1一直保持在运转状态的开关。只要该电源开关91接通,则图像形成装置1既可以接收FAX的信息并形成图像,也可以从个人电脑接收数据并形成图像。
电源按钮92是为了使图像形成装置1进入睡眠状态或解除睡眠状态进入待机状态而按下的按钮。电源按钮92除了图像形成装置1之外还能使装载装置2进入睡眠状态或解除睡眠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通过将电源开关91从关断切换为接通,且将电源按钮92从关断切换为接通,从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接通。例如,用户用手指按下电源开关91将其从关断切换为接通,然后用户用手指按下电源按钮92将其从关断切换为接通,从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接通。另外,当电源开关91被按下至接通,但由于停电而电源开关91处于关断的状态时,在停电修好而电源开关91成为接通的状态之后,用户用手指按下电源按钮92将其从关断切换为接通,从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接通。
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关断是通过将电源开关91从接通切换为关断或者将电源按钮92从接通切换为关断来进行的。
[装载装置]
装载装置2是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供给的纸张P被收入壳体2a(装载装置主体)的内部时装载并收纳该纸张P的装置。装载装置2以与图像形成装置1相邻的方式配置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游侧。装载装置2具有:出纸部20、第1托盘21(装载部)、纸张检测部55(记录介质检测部)、装载量检测部56、升降装置24(升降部)、滑动架40、装载控制部31(控制部)、电源开关93(电源)。
出纸部20是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1供给的纸张P将纸张P收入装载装置2的壳体2a的内部并向第1托盘21排出的辊对。出纸部20的位置被设定为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排纸辊17C对应。
[第1托盘]
第1托盘21是用于装载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形成有图像并从图像形成装置1排出的纸张P的托盘。第1托盘21是具有水平面的平板状的部件,在水平面上接收纸张P。
[纸张检测部]
纸张检测部55是用于对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进行检测的部位,是配置于第1托盘21的上方的传感器。纸张检测部55使用了例如光反射器。纸张检测部55具有发光部55a及受光部55b。
例如,如图2(b)所示,当第1托盘21上没有配置纸张P时,从发光部55a发出的光被第1托盘21吸收,没有到达受光部55b。其结果为,判断为第1托盘21上没有配置纸张P。如图2(c)所示,当第1托盘21上配置有纸张P时,从发光部55a发出的光被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反射从而到达受光部55b。其结果为,判断为第1托盘21上配置有纸张P。
[装载量检测部]
装载量检测部56是配置在比出纸部20靠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且配置在比第1托盘21靠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传感器。装载量检测部56使用了例如光学传感器。装载量检测部56具有发光部56a及受光部56b。
例如,如图2(d)所示,当在发光部56a与受光部56b之间不存在纸张P时,发光部56a的光到达受光部56b。如图2(e)所示,当在发光部56a与受光部56b之间存在纸张P时,发光部56a的光被纸张P遮挡从而没有到达受光部56b。由此,通过在发光部56a的光到达受光部56b之后对发光部56a的光没有到达受光部56b的次数进行计数,从而检测出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装载量(页数)。
[升降装置]
升降装置24是用于使第1托盘21在装载纸张P的装载位置L1(参见图5(a))和位于比装载位置L1靠下方的下方位置L2(参见图5(b))之间升降的装置。在此,返回图2(a)进行说明。升降装置24具有:基座部件23a、车轮支撑部件23b、车轮26、导向件27、框架35、滑轮36a、36b以及传动带37。
基座部件23a是供第1托盘21的端面固定的部件。车轮支撑部件23b固定于基座部件23a,并且能旋转地支撑车轮26。车轮26是能够沿着导向件27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部件。导向件27设置有两根,并且以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框架35配置于基座部件23a的背面侧。滑轮36a是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的驱动而旋转的部件,并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框架35上。滑轮36b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框架35上。传动带37在滑轮36a及滑轮36b上张紧。
[滑动架]
滑动架40具有:托架41、手柄42及车轮43。托架41配置在第1托盘21的下方,是用于从第1托盘21接收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工作台。手柄42安装在托架41上,是由用户进行操作的部位。
[装载控制部]
装载控制部31对装载装置2进行控制。作为装载控制部31,可以使用以CPU、ROM、RAM、I/O接口作为主体构成的微型计算机。CPU执行各种程序(处理器)。ROM以CPU可读的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由该CPU执行的各种程序。另外,ROM存储执行程序所需的数据。RAM是成为作业用存储区域的存储器。当CPU读出ROM中存储的程序及数据时,它们会在RAM上展开。然后,CPU根据在RAM上展开的程序及数据进行各种处理。
电源开关93是主电源,是用于将装载装置2一直保持为运转状态的开关。通过电源开关93的接通和关断的切换来进行装载装置2的电源的接通和关断的切换。
[电源被切换为接通]
考虑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接通和装载装置2的电源接通,则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是指电源开关91及电源开关93被切换为接通,进一步电源按钮92被切换为接通的状态时。
[图像形成控制部及装载控制部的构成中与第1托盘的下降控制有关的构成]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框图。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控制部19与继续信息接收部62、作业内容存储部63、继续指令存储部64、装置间通信部81及图像形成部90连接。另外,图像形成控制部19具有位置固定模式。图像形成控制部19具有:自动电源启动部65(自动电源接通部)、睡眠模式部66(自动电源关断部)及关断时间测量部67。
继续信息接收部62是用于接收作业继续信息的部位,该作业继续信息表示在电源下次被切换为接通时继续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从接通切换为关断之前正在执行的作业。作业内容存储部63是用于存储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成为关断之前的作业的内容的部位。继续指令存储部64是用于存储在电源下次被切换为接通时继续进行作业内容存储部63所存储的作业这一指令的部位。
装置间通信部81经由装载装置2的装置间通信部82与装载控制部31连接。图像形成部90具有:前述的感光体11、带电部12、图像曝光部13、显影部14、纸盒17A、转印部15A、分离部15B、清洁装置16、定影装置18等。位置固定模式是维修人员用的模式,用于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
自动电源启动部65是用于在规定时刻自动地将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电源切换为接通的部位。就自动电源启动部65而言,虽然在机构上处于以电源成为接通的方式连接的状态,但其在规定时刻之前使电流的流动停止,并在成为规定时刻时使电流的流动开始,从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电源切换为接通。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装载装置2启动。
睡眠模式部66是在规定时间以上没有用户的操作时自动地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按钮92切换为关断的部位。睡眠模式部66通过电源开关91处于接通的状态这一事实能够进行动作,而且,在规定时间以上没有用户的操作时将电源按钮92从接通切换为关断,从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关断。
关断时间测量部67是用于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关断开始直到被切换为接通为止的关断时间进行测量的部位。
[图像形成控制部及装载控制部的控制中使第1托盘的下降的控制]
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处于图像形成系统100启动的启动时间内这一信息经由装置间通信部81、82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装载控制部31基于在该启动时间内纸张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判断为第1托盘21上存在纸张P。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从装载位置L1下降到下方位置L2。
这里所说的启动时间是指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时间。如上所述,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是指电源开关91、93被切换为接通且电源按钮92被切换为接通时。而且,图像可形成状态是指初始驱动等用于开始图像形成的准备已完成的状态。图像形成控制部19通过对驱动滑轮36a的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从而使第1托盘21下降。
[图像形成控制部及装载控制部的控制中不使第1托盘的下降的控制]
设想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继续信息接收部62所接收到的作业继续信息经由装置间通信部81、82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这一情况。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
设想在电源被切换为接通之后,继续信息接收部62接收到中止作业的信号,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该信号经由装置间通信部81、82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这一情况。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从装载位置L1下降到下方位置L2。
设想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自动电源启动部65所保有的在规定时刻将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电源自动地切换为接通的设定信息经由装置间通信部81、82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这一情况。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
设想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利用睡眠模式部66得到的关断状态被解除而电源被切换为接通的切换信息经由装置间通信部81、82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这一情况。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
设想图像形成控制部19接收到关断时间测量部67所测量的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这一信息并将该信息经由装置间通信部81、82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这一情况。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
设想当选择了位置固定模式时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位置固定模式的选择信息经由装置间通信部81、82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这一情况。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以便即使电源被切换为接通也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
设想装载控制部31基于装载量检测部56的检测结果判断为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装载量在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
装载控制部31判断第1托盘21的下方是否配置有滑动架40。当没有配置滑动架40时,装载控制部31不使升降装置24驱动。当配置有滑动架40时,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驱动使第1托盘21下降到下方位置以便滑动架40接收纸张P。
[由装载控制部对第1托盘进行的控制]
如图3所示,装载控制部31与升降装置24、纸张检测部55、装载量检测部56及装置间通信部82连接。在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从图像形成装置1排出的期间,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配置在装载位置L1。当纸张P从出纸部20排出时,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下降(移动)以便将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最上面的纸张P维持为规定的高度。
当第1托盘21上没有配置纸张P时,这里所说的第1托盘21的装载位置L1是开始纸张P的装载时的第1托盘21的原位L10(参见图5(a))。另外,当第1托盘21上配置了用户所设定的页数的纸张P时,第1托盘21的装载位置L1是将纸张P的最上面的位置设定为纸张P装载开始时的第1托盘21的位置时第1托盘21的装载中途位置L11(参见图5(a))。因此,装载位置L1是指从第1托盘21上没有装载纸张P时第1托盘21的原位L10开始直到第1托盘21上装载了设定页数的纸张P时第1托盘21的装载中途位置L11为止的位置。
当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页数达到设定页数时,升降装置24使第1托盘21相对于滑动架40下降到能取出纸张P的下方位置L2。另外,当从第1托盘21向滑动架40的纸张P的取出结束时,升降装置24使第1托盘21从下方位置L2上升到原位L10。
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动作进行说明。这里,图4是表示第1托盘21的启动时间内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第1托盘21的动作的流程的说明图。该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是将用户的印刷开始指令作为触发而由图像形成控制部19及装载控制部31执行的。
首先,在步骤S10中,用户将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电源设定为接通。在从将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电源切换为接通时开始直到图像形成装置1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图像形成控制部19使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内部的设备启动。
在步骤S11中,装载控制部31基于纸张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判断第1托盘21上是否存在纸张P。当第1托盘21上存在纸张P时,步骤S11进行肯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2。该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是电源上次被接通时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另一方面,当第1托盘21上不存在纸张P时,步骤S11进行否定判断,启动时间内控制结束。
在步骤S12中,图像形成控制部19判断继续信息接收部62是否接收到在下次接通电源后继续进行电源关断前的作业这样的作业继续信息。当继续信息接收部62接收到作业继续信息时,步骤S12进行肯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4。另一方面,当继续信息接收部62没有接收到作业继续信息时,步骤S12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图像形成控制部19确认是否通过自动电源启动部65设定了使电源启动的时间。当通过自动电源启动部65设定了启动时间时,步骤S13进行肯定判断,并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另一方面,当没有通过自动电源启动部65设定启动时间时,步骤S13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4中,当继续信息接收部62已接收到作业继续信息时,图像形成控制部19判断继续信息接收部62是否接收到了中止接收到的作业的作业中止信号。当已接收到作业中止信号时,步骤S14进行肯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8。另一方面,当没有接收到作业中止信号时,步骤S14进行否定判断,并返回步骤S14。
在步骤S15中,图像形成控制部19确认是否通过解除由睡眠模式部66设定的睡眠模式从而将电源(电源按钮92)设定为接通。当已通过解除睡眠模式从而将电源(电源按钮92)设定为接通时,步骤S15进行肯定判断,并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另一方面,当没有解除睡眠模式从而将电源(电源按钮92)切换为接通时,步骤S15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图像形成控制部19对关断时间测量部67所测量的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这一情况进行确认。当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时,步骤S16进行肯定判断,并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另一方面,当关断时间比规定时间长时,步骤S16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图像形成控制部19确认是否是维修人员用的位置固定模式。当是维修人员用的位置固定模式时,步骤S17进行肯定判断,并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另一方面,当不是维修人员用的位置固定模式时,步骤S17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装载控制部31确认纸张检测部55所检测到的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是否在规定页数以上。当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装载量在规定页数以上时,步骤S18进行肯定判断,并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另一方面,当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装载量不足规定页数时,步骤S18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装载控制部31确认第1托盘21的下方是否没有配置滑动架40(参见图5(a))。当第1托盘21的下方没有配置滑动架40时,步骤S19进行肯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21。另一方面,当第1托盘21的下方配置有滑动架40时,步骤S19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装载控制部31使第1托盘21朝向滑动架40下降,并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
然后,用户使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移动到滑动架40上(参见图5(b))。用户将滑动架40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参见图5(c))。当滑动架40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时,装载控制部31使第1托盘21上升(参见图5(d))。再然后,图像形成控制部19执行图像形成动作。通过该图像形成动作,执行供给纸张P、对所供给的纸张P形成图像、将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排出到装载装置2这样的一系列处理。装载控制部31控制出纸部20的驱动,通过出纸部20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1供给的纸张P,并将该纸张P排出到第1托盘21。
在步骤S21中,装载控制部31判断是否准备了滑动架40。当准备了滑动架40时,步骤S21进行肯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20。当没有准备滑动架40时,步骤S21进行否定判断,并返回步骤S21。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控制部19识别出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在该启动时间内,当纸张检测部55检测到纸张P时,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从装载位置L1下降到下方位置L2。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由于停电等故障电源被切换为关断而第1托盘21上剩余有纸张P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用户忘记取走纸张P。就第一托盘21上存在纸张P这一情况而言,在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电源刚刚被切换为接通的时间点,用户忘记取走纸张P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当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控制第一托盘21自动地下降到下方位置L2,从而促使用户取出纸张P。
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用于接收作业继续信息的继续信息接收部62,该作业继续信息是指在电源下次被切换为接通时继续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电源被从接通切换为关断之前正在执行的作业的信息。图像形成控制部19接收继续信息接收部62已接收到作业继续信息这一信息,并将其发送给装载控制部31。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根据该构成,当存在应继续进行的作业时,不会使第1托盘21下降到下方位置L2,而是立即继续执行作业,因此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及生产性。例如,存在下述情况:在下班时间下午5点之前输出大量作业,但在作业进行中途暂停作业从而将电源关断,在第二天上午9点接通电源以继续进行作业的输出。该情况下,即使电源被切换为接通,第1托盘21也不会下降,作业继续进行,实现了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之后,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继续信息接收部62接收到的作业中止信息发送给装载控制部31。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下降到下方位置L2。根据该构成,当不存在应该在第二天输出的应继续进行的作业时,即使用户没有给出下降指示,第1托盘21也会下降到纸张P容易取出的下方位置L2,因此能够防止用户忘记取走纸张P。
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在规定时刻自动地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接通的自动电源启动部65。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自动电源启动部65被设定的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接通的切换信息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根据该构成,例如可用于下述情况:当用户公司的上班时间于上午9点开始时,用户希望操作自动电源启动部65而设定为图像形成装置1在上午8点55分自动地切换为接通。通过这样设定,由于在临近用户上班时间之前接通电源从而对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预热,因此能够缩短用户的待机时间。如果在用户不在的夜间接通电源,则在纸张P上形成为图像的信息的机密性可能会受损,因此实现了机密性的保持。
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在规定时间以上没有用户的操作时自动地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电源按钮92)切换为关断的睡眠模式部66。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利用睡眠模式部66得到的关断状态被解除而电源(电源按钮92)被从关断切换为接通的切换信息发送到装载控制部31。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根据该构成,例如用户能够抑制每当图像形成装置1被解除睡眠模式第1托盘21就下降的现象。即,有时候若处于睡眠模式,用户并不打算长时间停止作业的输出。因此,能够在解除睡眠模式后立即恢复作业并进行输出,从而实现了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关断开始直到被切换为接通为止的关断时间进行测量的关断时间测量部67。图像形成控制部19判断为关断时间测量部67所测量的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该情况下,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根据该构成,当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时,用户将电源切换为关断的意思很可能较弱(或没有这样的意思)。因此,用户可以在不使第1托盘21下降到下方位置L2的情况下执行接下来的图像形成,从而实现了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图像形成控制部19具有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的维修人员用的位置固定模式。根据该构成,由于并不是每当将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的电源被设定为接通时第1托盘21就下降到下方位置L2,因此维修人员能够立即进行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维护作业,实现了维修人员的便利性。
另外,纸张检测部55检测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装载量。然后,当纸张检测部55所检测到的装载量在规定量以下时,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根据该构成,当纸张P的装载量在规定量以下时,用户能够不使第1托盘21下降到下方位置L2而自己取出纸张P。例如,若纸张P的装载量为3000张,则重量超过70kg,用户难以手动取出纸张P的捆束。但是,若纸张P的装载量较小,用户也可以容易地手动取出纸张P的捆束。由于第1托盘21下降需要时间及电力,因此当纸张P的装载量较小时,相应的时间及电力会降低。
另外,装载控制部31判断第1托盘21的下方是否配置有滑动架40。当没有配置滑动架40时,不使升降装置24驱动。当配置有滑动架40时,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下降到下方位置以便滑动架40接收纸张P。根据该构成,在用户放置好滑动架40之后,即使用户没有指示使第1托盘21下降,也能够自动地立即使第1托盘21下降。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200的构成的主视图。下面,参见该图6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200。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不同点在于装载装置2的构成。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装载装置2具备:出纸部20、第1托盘21(装载部)、纸张检测部55(记录介质检测部)、装载量检测部56、升降装置24(升降部)、第2托盘25(接收部)、前后驱动装置28(移动部)、装载控制部31。图7是表示以第1托盘21及第2托盘25作为主体的装载装置2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关于出纸部20、纸张检测部55及装载量检测部56的构成,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第1托盘21是用于接收从出纸部20排出的纸张P并进行装载的托盘。第1托盘21具有多个梳齿21a和支撑部21b。多个梳齿21a沿着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梳齿21a在纸张输送方向上沿着水平方向以预定间距排列配置。多个梳齿21a的上表面21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支撑部21b是支撑多个梳齿21a的水平方向的端部(长度方向的端部)的部位。支撑部21b固定在位于后侧(装置里侧)的基座部件23a上。
升降装置24是用于使第1托盘21在装载纸张P的装载位置L1和位于比装载位置L1靠下方的下方位置L2之间升降的装置。当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页数达到设定页数时,升降装置24使第1托盘21从装载位置L1下降到下方位置L2。另外,当从第1托盘21向第2托盘25的纸张P的递送结束时,升降装置24使第1托盘21从下方位置L2上升(移动)到原位L10(参见图10(a))。
第2托盘25配置在比第1托盘21靠下方,是用于在第1托盘21下降时接收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托盘。第2托盘25具有多个梳齿25a和支撑部25b。多个梳齿25a沿着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梳齿25a在纸张输送方向上沿着水平方向以预定间距排列配置。多个梳齿25a的上表面25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个梳齿25a在支撑部25b的上表面上朝向上方突出。就支撑部25b而言,在其表面固定有多个梳齿25a,并且其固定在后述的前后驱动装置28的底座部29上。
图8是表示第1托盘21和第2托盘25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第2托盘25的多个梳齿25a设置在与形成于第1托盘21上的多个梳齿21a间的空间(缝隙)对应的位置。因此,即使当第1托盘21向下方移动而第1托盘21及第2托盘25存在于同一水平面上时,两者也不会干扰。即,第1托盘21和第2托盘25能够在上下方向上错开。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第1托盘21的上表面21c下降到比第2托盘25的上表面25c靠下方,从而能够将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向第2托盘25递送。就上述的用于递送纸张P的下方位置L2而言,是根据第2托盘25的高度,作为第1托盘21的上表面21c存在于比第2托盘25的上表面25c靠下方的位置而预先决定的。
这里,返回图7来对构成进行说明。前后驱动装置28具有底座部29和驱动部30。底座部29是用于可装卸地搭载第2托盘25的部位。驱动部30具备底座支撑部32(参见图10(c))和导向部33(参见图10(c))。底座支撑部32构成为被导向部33导向从而能够在壳体2a的内部的下方位置L2(参见图10(b))与壳体2a的外部的外侧位置L3(参见图10(c))之间移动。因此,通过驱动部30的驱动,底座支撑部32上的底座部29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底座部29上的第2托盘25能够向壳体2a的外部排出。
前后驱动装置28使第2托盘25配置在壳体2a的内部中第1托盘21的下方。一旦从第1托盘21向第2托盘25递送了纸张P,前后驱动装置28使第2托盘25及底座部29向前侧移动,并将第2托盘25及底座部29向壳体2a的外部送出。用户将滑动架40的托架41插入底座部29与底座支撑部32之间。当用户使滑动架40远离装载装置2时,第2托盘25从底座部29脱离并被安装在滑动架40上。其结果为,用户能够在搭载了载置有纸张P的第2托盘25的状态下将其输送到滑动架40上。
然后,用户从搭载于滑动架40上的第2托盘25中取出纸张P,使第2托盘25从滑动架40脱离并将其安装于底座部29。当第2托盘25被安装于底座部29时,前后驱动装置28使第2托盘25向壳体2a的内部移动,并使第1托盘21复原至原位L10。此外,在装载装置2的壳体2a上设置有百叶窗83(参见图10)。该百叶窗83根据第2托盘25的出入而开闭。
图像形成控制部19将处于从对系统内流过的电流的接通和关断进行切换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这一情况作为信息发送给装载控制部31。当在该启动时间内纸张检测部55检测到纸张P时,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从装载位置L1下降到下方位置L2以便第2托盘25接收纸张P,并控制前后驱动装置28的驱动使第2托盘25从系统内的下方位置L2移动到系统外的外侧位置L3。
图9是表示第1托盘21及第2托盘25的启动时间内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而且,图10是说明第1托盘21及第2托盘25的动作的流程的说明图。该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是将用户的印刷开始指令作为触发而由图像形成控制部19及装载控制部31执行的。关于S10至S17,由于与图4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18中,装载控制部31确认纸张检测部55所检测到的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是否在规定页数以上。当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装载量在规定页数以上时,步骤S18进行肯定判断,并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另一方面,当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装载量不足规定页数时,步骤S18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装载控制部31确认第1托盘21的下方是否没有配置第2托盘25(参见图10(a))。当第1托盘21的下方没有配置第2托盘25时,步骤S30进行肯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32。另一方面,当第1托盘21的下方配置有滑动架40时,步骤S30进行否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下降(参见图10(a))。第1托盘21的下降是在第1托盘21到达用于递送纸张P的下方位置L2之前进行的(参见图10(b))。下方位置L2是根据搭载于底座部29上的第2托盘25的高度而设定的。当第1托盘21到达下方位置L2时,第2托盘25的上表面25c到达比第1托盘21的上表面21c靠上方,因此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被从第1托盘21递送到第2托盘25(参见图10(b))。
在步骤S33中,装载控制部31控制前后驱动装置28使底座部29进行前进动作(参见图10(c)),结束启动时间内控制。
此外,该前进动作是在底座部29及第2托盘25被排出到装载装置2的外部之前进行的。然后,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使第1托盘21上升到原位L10(参见图10(d))。然后,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的第2托盘25以装载了纸张P的状态从底座部29脱离,并被安装到准备在图像形成载置1的外部的滑动架40上(参见图10(e))。用户能够在对载置有纸张P的第2托盘25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将其输送到滑动架40上。
然后,当用户取出装载于第2托盘25上的纸张P而第2托盘25为空时,用户使第2托盘25从滑动架40脱离并将其安装到底座部29上。当第2托盘25被安装后,装载控制部31控制前后驱动装置28使底座部29进行后退动作。该后退动作是在底座部29及搭载于该底座部29上的第2托盘25到达壳体2a的规定位置之前进行的。由此,第2托盘25返回到装置的内部。
在步骤S32中,装载控制部31判断是否准备了第2托盘25。当准备了第2托盘25时,步骤S32进行肯定判断,并进入步骤S31。当没有准备第2托盘25时,步骤S32进行否定判断,并返回步骤S32。
此外,优选地,在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页数达到设定页数之前,第2托盘25返回底座部29。另外,若底座部29一直处于被排出到装置的外部的状态可能会成为妨碍,因此,也可以构成为第2托盘25从底座部29脱离,而在其再次被安装到底座部29之前,使底座部29返回到装置的内部。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控制部19识别出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在该启动时间内,当纸张检测部55检测到纸张P时,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从装载位置L1下降到下方位置L2,并控制前后驱动装置28的驱动使第2托盘25移动到系统外的外侧位置L3。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由于停电等故障电源被切换为关断而第1托盘21上剩余有纸张P的情况下,由于当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第1托盘21自动地下降从而将纸张P递送到第2托盘25,而第2托盘25自动地移动到系统外,因此同样能防止用户忘记取走纸张P。
当继续信息接收部62接收到作业继续信息时、由睡眠模式部66进行的电源按钮92的关断状态被解除而电源按钮92被切换到接通时、关断时间测量部67所测量的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时、处于维修人员用的位置固定模式时、基于装载量检测部56所检测到的检测结果判断为纸张P的装载量在规定量以下时,装载控制部31控制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第1托盘21停留在装载位置L1,并控制前后驱动装置28的驱动使第2托盘25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下方位置L2)。
以上,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及装载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分为图像形成控制部19的控制和装载控制部31的控制,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图像形成控制部内包有装载控制部31的构成,并且图像形成控制部执行包括装载控制部31的控制在内的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第1托盘21的纸张P的装载量是基于纸张P的装载页数而得到的量,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针对第1托盘21的纸张P的装载量也可以是基于装载纸张P的第1托盘21的位置、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高度或者装载于第1托盘21上的纸张P的重量而得到的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判断第1托盘21上存在纸张P,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从装载装置2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判断第1托盘21上存在纸张P。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图像形成系统100是具备图像形成装置1及装载装置2这2个装置的系统。同时,这也可以说成:图像形成系统100是具备图像形成部90这一构成要素及装载装置2的构成要素的系统。另外,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看作具备图像形成部90这一构成要素及装载装置2的构成要素的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图像形成装置1和装载装置2分别具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按钮,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图像形成装置1和装载装置2之间由未图示的电缆连接,当通过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开关91和电源按钮92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接通时,装载装置2的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同样地,也可以构成为:当通过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开关91和电源按钮92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关断时,装载装置2的电源被切换为关断。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其用于形成图像;
装载部,其用于装载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
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
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对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继续信息接收部,其用于接收作业继续信息,该作业继续信息表示在所述电源下次被切换为接通时继续进行所述电源从接通到被切换为关断之前正在执行的作业,
当所述继续信息接收部接收到了所述作业继续信息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源被切换为接通之后,当所述继续信息接收部接收到了中止所述作业的信号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自动电源接通部,其在规定时刻自动地将所述电源切换为接通,
当通过所述自动电源接通部将电源切换为接通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自动电源关断部,当超过规定时间没有用户的操作时,该自动电源关断部自动地将所述电源切换为关断,
当利用所述自动电源关断部得到的关断状态被解除而所述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关断时间测量部,其用于对从所述电源被关断开始直到被切换为接通为止的关断时间进行测量,
当所述关断时间测量部所测量到的所述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内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位置固定模式,用于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
当选择了所述位置固定模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载量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量,
当基于所述装载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量在规定量以下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装载部的下方是否配置有滑动架,
当没有配置所述滑动架时,所述控制部不使所述升降部驱动,
当配置有所述滑动架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以便所述滑动架接收所述记录介质。
10.一种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载部,其装载通过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
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
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控制部,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该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
1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其用于形成图像;
装载部,其用于装载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
接收部,其配置在比所述装载部靠下方,并在所述装载部下降时,接收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
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
移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接收部在所述下方位置和在水平方向上从所述下方位置离开的系统外的位置之间移动;
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以便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并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移动到所述系统外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继续信息接收部,其用于接收作业继续信息,该作业继续信息表示在所述电源下次被切换为接通时继续进行所述电源从接通到被切换为关断之前正在执行的作业,
当所述继续信息接收部接收到了所述作业继续信息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并且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源被切换为接通之后,当所述继续信息接收部接收到了中止所述作业的信号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以便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并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移动到所述系统外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自动电源接通部,其在规定时刻自动地将所述电源切换为接通,
当通过所述自动电源接通部将电源切换为接通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并且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自动电源关断部,当超过规定时间没有用户的操作时,该自动电源关断部自动地将所述电源切换为关断,
当利用所述自动电源关断部得到的所述电源的关断状态被解除而所述电源被切换为接通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并且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关断时间测量部,其用于对从所述电源被关断开始直到被切换为接通为止的关断时间进行测量,
当所述关断时间测量部所测量到的所述关断时间在规定时间以内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并且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位置固定模式,用于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并且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
当选择了所述位置固定模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及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且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载量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量,
当基于所述装载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量在规定量以下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停留在所述装载位置,并且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停留在系统内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装载部的下方是否配置有所述接收部,
当没有配置所述接收部时,所述控制部不使所述升降部及所述移动部驱动,
当配置有所述接收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以便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并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移动到所述系统外的位置。
20.一种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载部,其装载通过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介质;
接收部,其配置在比所述装载部靠下方,并在所述装载部下降时,接收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
升降部,其用于使所述装载部在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和位于比所述装载位置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升降;
移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接收部在所述下方位置和在水平方向上从所述下方位置离开的系统外的位置之间移动;
记录介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装载于所述装载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控制部,其在从电源被切换为接通开始直到进入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启动时间内,当基于所述记录介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所述装载部上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控制所述升降部的驱动使所述装载部从所述装载位置下降到所述下方位置以便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并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所述接收部移动到所述系统外的位置。
CN202010168918.2A 2019-03-19 2020-03-12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装载装置 Pending CN1117177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1422 2019-03-19
JP2019051422A JP7207053B2 (ja) 2019-03-19 2019-03-19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7717A true CN111717717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1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8918.2A Pending CN111717717A (zh) 2019-03-19 2020-03-12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装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5599B2 (zh)
JP (1) JP7207053B2 (zh)
CN (1) CN11171771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6377A (zh) * 2001-10-15 2007-05-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送出装置和具有纸张送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0412A (zh) * 2006-06-19 2008-02-27 E.C.H.威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构成扁平物堆叠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69618A (zh) * 2006-10-24 2008-04-3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205992942U (zh) * 2016-07-26 2017-03-01 株式会社东芝 输出介质检测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7201B2 (ja) * 2004-01-13 2009-06-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2601B2 (ja) 2009-02-18 2013-09-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939967B2 (ja) * 2012-11-22 2016-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9858B2 (ja) * 2014-08-25 2018-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6659153B2 (ja) * 2016-02-17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3413135B1 (en) * 2017-05-22 2024-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6377A (zh) * 2001-10-15 2007-05-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送出装置和具有纸张送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0412A (zh) * 2006-06-19 2008-02-27 E.C.H.威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构成扁平物堆叠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69618A (zh) * 2006-10-24 2008-04-3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205992942U (zh) * 2016-07-26 2017-03-01 株式会社东芝 输出介质检测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85599B2 (en) 2022-11-01
JP7207053B2 (ja) 2023-01-18
US20200299094A1 (en) 2020-09-24
JP2020152498A (ja)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9781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523455A (zh) 纸张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1056355B (zh) 纸张堆叠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JP2019014581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7845631B2 (en)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717717A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装载装置
US7062213B2 (en) Sheet feeder,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43069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30667A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81227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24429A (ja) 給紙装置
JPH051554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62453A (ja) 用紙積載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用紙積載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4026325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WO2023276806A1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H11331511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55801A (ja) 自動給紙装置
JP2555795B2 (ja) 連続用紙オートロード装置
KR100190161B1 (ko) 레이저 빔 프린터의 양면프린팅장치
JPH08265968A (ja) 電源遮断装置
JPH101489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866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48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6324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28152A (ja) 複写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