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2383A - 叠层片 - Google Patents

叠层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2383A
CN111712383A CN201980013515.6A CN201980013515A CN111712383A CN 111712383 A CN111712383 A CN 111712383A CN 201980013515 A CN201980013515 A CN 201980013515A CN 111712383 A CN111712383 A CN 111712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layer
containing layer
fibers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35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上淳之介
林秀树
小岛友贵
汤川麻由美
滝泽守雄
浅野元彦
木野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12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83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metals; with metal-generat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on text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impregnant, bonding, or embedding subs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6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using pretreated fibrous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2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4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 C23C14/18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on other inorganic substrates
    • C23C14/185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on other inorganic substrates by cathodic sputter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QDECORATING TEXTILES
    • D06Q1/00Decorating textiles
    • D06Q1/04Decorating textiles by metall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0/00Layered product comprising an impregnated, embedded, or bonded layer wherein the layer comprises an 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2Composition of the impregnated, bonded or embedded layer
    • B32B2260/021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2260/023Two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0Inorganic fibres
    • B32B2262/106Carbon fibres, e.g. graphit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1/00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 B32B2311/18Tita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1/00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 B32B2311/22Nickel or coba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1/00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 B32B2311/24Alumi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3/00Elements other than metals
    • B32B2313/02Bor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3/00Elements other than metals
    • B32B2313/04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8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18Aircraf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1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06M2101/40Fibres of carb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鲜艳的色彩并且也赋予光泽的着色技术。进一步,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也在于提供一种于基材具有凹凸的情况下能够使其凹凸更多地残留的着色技术。该技术问题通过具有纤维基材及配置于该纤维基材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叠层片而得到解决。

Description

叠层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层片等。
背景技术
纤维基材用于需要设计性的各种领域。例如,碳纤维基材与树脂共同构成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广泛用于自飞机的机身等相对大型的物体至体育用品、车的内外饰材等相对小型的物体。因此,碳质基材存在为了提高其设计性而进行着色的情况。
以往,碳质基材的着色通常通过涂布包含染料、颜料等的涂料而进行(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0-229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着眼于利用涂料对纤维基材进行着色的情况下,光泽等肉眼观察到的光学特性、以及于纤维基材具有凹凸的情况下其凹凸等受损的方面。这些均为与设计性相关的重要因素,因此其设计性反而因着色而降低。
另一方面,关于着色,就设计性的观点而言,希望能够得到更鲜艳的色彩的技术。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鲜艳的色彩并且也赋予光泽的着色技术。进一步,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也在于提供一种于基材具有凹凸的情况下能够使其凹凸更多地残留的着色技术。此外,优选本发明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纤维基材的凹凸更多地残留、能够赋予光泽并且能够得到更鲜艳的色彩的着色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员反复努力研究,结果发现:若为具有纤维基材及配置于该纤维基材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叠层片,则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基于该见解进一步进行了研究,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含下述方面:
项1.一种叠层片,其具有纤维基材及配置于该纤维基材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
项2.根据项1所述的叠层片,其中,所述纤维基材为碳质基材。
项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叠层片,其中,构成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半金属元素是选自硅、锗、锑、碲、硼、磷、铋及硒中的至少1种。
项4.根据项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在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与所述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具有金属或半金属的氧化物层。
项5.根据项4所述的叠层片,其中,所述氧化物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05以上且1以下。
项6.根据项4或5所述的叠层片,其中,所述氧化物层包含以AOX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式中,X为满足式:n/2.5≤X≤n/2(n为金属或半金属的价数)的数,A是选自硅、锗、锑、碲、铋、硒、钛、铝、铌、镍及钴中的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
项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在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纤维基材之间进一步具有金属层,且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01以上且10以下。
项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依次具有纤维基材、金属层及含半金属元素层,其中,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折射率之差为2以上,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为1nm以上且40nm以下。
项9.根据项8所述的叠层片,其中,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消光系数之差为负值,其绝对值为1.5以上。
项10.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中,所述纤维基材为碳纤维基材。
项11.一种涂层纤维,其具有纤维及配置于该纤维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
项12.根据项11所述的涂层纤维,其具有纤维、配置于纤维表面上的金属层及配置于所述金属层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其中,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折射率之差为2以上,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为1nm以上且40nm以下。
项13.一种涂层纤维束,其包含多个项11或12所述的涂层纤维。
项14.一种复合材料,其含有树脂和选自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项11或12所述的涂层纤维及项13所述的涂层纤维束中的至少1种。
项15.根据项1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是纤维增强塑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具有鲜艳的色彩并且也具有光泽的叠层片、涂层纤维、涂层纤维束、以及含有这些及树脂的复合材料。此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在着色对象具有凹凸的情况下(例如,在采用碳纤维基材的情况下),其本来具有的凹凸更多地残留的叠层片、涂层纤维、涂层纤维束、以及含有这些及树脂的复合材料。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可提供纤维基材、纤维、纤维束等本来具有的凹凸更多地残留、具有光泽并且具有更鲜艳的色彩的叠层片、涂层纤维、涂层纤维束、以及含有这些及树脂的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关于“含有”及“包含”的表达,其包括“含有”、“包含”、“实质上由~构成”及“仅由~构成”的概念。
1.叠层片
本发明在其一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具有纤维基材及配置于该基材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叠层片(本说明书中,有时也表示为“本发明的叠层片”)。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1-1.纤维基材>
纤维基材是包含纤维或纤维束作为原料的基材,只要为片状即可,并无特别限定。纤维基材中,只要不明显有损本发明的效果,则也可以包含除纤维及纤维束以外的成分。在该情况下,纤维基材中的纤维及纤维束的总量例如为80质量%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质量%以上,且通常小于100质量%。作为纤维基材,例如可举出:织物(例如平纹织物、绫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等)、针织物、无纺布、纸等。这些之中,就表面的凹凸形状相对较大、本发明的叠层片的设计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而言,优选举出织物、针织物等,更优选举出织物。
作为构成纤维基材的纤维,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广泛地使用无机纤维、有机纤维等。作为无机纤维,可举出:碳纤维(例如PAN类碳纤维、沥青类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玻璃纤维(例如玻璃棉、玻璃纤维(Glass fiber)等)、矿物纤维(例如温石棉、白石棉、青石棉、铁石棉、直闪石、透闪石、阳起石等)、人造矿物纤维(例如岩棉、陶瓷纤维等)、金属纤维(例如不锈钢纤维、铝纤维、铁纤维、镍纤维、铜纤维等)等。
作为有机纤维,可举出:合成纤维(例如尼龙纤维、聚酯纤维、丙烯酸类纤维、维尼纶纤维、聚烯烃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等)、再生纤维(例如人造丝、虎木棉(polynosic)、铜氨纤维(cupra)、莱赛尔(lyocell)、醋酸纤维等)、植物纤维(例如绵纤维、麻纤维、亚麻纤维、人造丝纤维、虎木棉纤维、铜氨纤维、莱赛尔纤维、醋酸纤维等)、动物纤维(例如羊毛、桑蚕丝、天蚕丝、安哥拉山羊毛、克什米尔羊毛、驼毛、美洲驼毛、羊驼毛、骆羊毛、安哥拉兔毛、蜘蛛丝等)等。这些之中,优选举出无机纤维,更优选举出碳纤维,进一步优选举出PAN类碳纤维。
纤维基材优选含有碳材料作为构成纤维基材的纤维或构成纤维基材的纤维以外的成分。作为碳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碳纤维(例如PAN类碳纤维、沥青类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黑、活性碳、硬碳、软碳、中孔碳、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这些之中,优选举出碳纤维或碳纤维束,更优选举出PAN类碳纤维或PAN类碳纤维束。在含有碳材料作为构成纤维基材的纤维以外的成分的情况下,例如含有碳材料作为涂敷纤维表面的成分及使纤维之间彼此连结的成分,但并无特别限定。
纤维的尺寸可根据纤维的种类而不同,并无特别限定。在碳纤维的情况下,例如优选平均直径为1,000~30,000nm左右(特别是1,000~10,000nm左右)。
纤维的形态可以是连续长纤维、切断连续长纤维所得的短纤维及粉碎为粉末状而得的磨碎丝等中的任一者。
纤维可以是单独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组合。
纤维束只要由多根纤维构成即可,则并无特别限定。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根数例如为500以上,优选为1000以上,更优选为10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40000,进一步更优选为2000~30000。
纤维基材的厚度可根据纤维的种类而不同,并无特别限定。纤维基材的厚度例如为0.01~10mm,优选为0.05~5mm。
纤维基材的层构成并无特别限定。纤维基材可以由单独1种纤维基材构成,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的纤维基材。
<1-1-1.碳质基材>
纤维基材优选为碳质基材。
碳质基材是含有碳材料作为原料的基材,只要为片状即可,并无特别限定。碳质基材中,只要不明显有损本发明的效果,则也可以包含除碳材料以外的成分。在该情况下,碳质基材中的碳材料量例如为80质量%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质量%以上,且通常小于100质量%。
作为碳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碳纤维(例如PAN类碳纤维、沥青类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黑、活性碳、硬碳、软碳、中孔碳、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这些之中,优选举出碳纤维或碳纤维束,更优选举出P AN类碳纤维或PAN类碳纤维束。
碳纤维的尺寸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平均直径为1,000~30,000nm左右(特别是1,000~10,000nm左右)。
碳纤维的形态可以是连续长纤维、切断连续长纤维所得的短纤维及粉碎为粉末状而得的磨碎丝等中的任一者。
碳纤维束只要由多根纤维构成即可,并无特别限定。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根数例如为500以上,优选为1000以上,更优选为10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40000,进一步更优选为2000~30000。
碳材料可以是单独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组合。作为碳质基材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碳纤维基材(例如,平纹织物、绫织物(斜纹织物)及缎纹织物等织物、针织物、无纺布、纸等)、石墨烯片等。这些之中,就能够发挥使凹凸更多地残留的本发明的着色技术的效果的观点而言,碳质基材优选具有凹凸,具体而言,优选为碳纤维基材,更优选为碳纤维的织物、针织物等,进一步优选为碳纤维的织物。
碳质基材的厚度可根据其种类而不同,并无特别限定。碳质基材的厚度例如为0.01~10mm,优选为0.05~5mm。
碳质基材的层构成并无特别限定。碳质基材可以由单独1种碳质基材构成,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的碳质基材。
<1-2.含半金属元素层>
含半金属元素层配置于纤维基材上,更具体而言,直接或经由1层以上的其他层而配置于纤维基材上。在本发明的叠层片包含下述金属层的情况下,含半金属元素层配置于金属层上,换而言之,配置于金属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
含半金属元素层只要为含有半金属元素作为原料的层,则无特别限定。含半金属元素层中,只要不明显有损本发明的效果,则也可以包含除半金属元素以外的成分。在该情况下,含半金属元素层中的半金属元素的含量例如为30质量%以上,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5质量%以上,极其优选为99质量%以上,且通常小于100质量%。
作为构成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半金属元素,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硅、锗、锑、碲、硼、砷、磷、铋、硒等。这些之中,就能够良好地调整叠层片的色调的观点而言,优选为选自硅、锗、锑、碲、硼、磷、铋及硒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选自硅、锗及铋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硅。
半金属元素可以是单独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组合。
含半金属元素层,可以由以所述半金属元素构成的金属或合金构成,也可以由包含所述半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构成,或也可以由这些的混合物构成。作为包含半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及氮氧化物等。作为所述氧化物,例如可举出以MOX[式中,X为满足式:n/10≤X≤n/2.5(n为半金属的价数)的数,M为半金属元素]所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所述氮化物,例如可举出以MNY[式中,Y为满足式:n/100≤Y≤n/3(n为半金属的价数)的数,M为半金属元素]所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所述碳化物,例如可举出以MCZ[式中,Z为满足式:n/100≤Z≤n/4(n为半金属的价数)的数,M为半金属元素]所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所述氮氧化物,例如可举出以MOXNY[式中,就X、Y而言,n/100≤X、n/100≤Y且X+Y≤n/2(n为半金属的价数),M为半金属元素]所表示的化合物。
关于所述氧化物或氮氧化物的氧化数X,利用FE-TEM-EDX(例如,日本电子公司所制造的“JEM-ARM200F”)对例如包含MOX或MOXNY的层的截面进行元素分析,根据包含MOX或MOXNY的层的截面的每单位面积的M与O的元素比例而计算X,由此可计算氧原子的价数。
关于所述氮化物或氮氧化物的氮化数Y,例如利用FE-TEM-EDX(例如,日本电子公司所制造的“JEM-ARM200F”)对包含MNY或MOXNY的层的截面进行元素分析,根据包含MNY或MOXNY的层的截面的每单位面积的M与N的元素比例而计算Y,由此可计算氮原子的价数。
关于所述碳化物的碳化数Z,例如利用FE-TEM-EDX(例如,日本电子公司所制造的“JEM-ARM200F”)对包含MCZ的层的截面进行元素分析,根据包含MCZ的层的截面的每单位面积的M与C的元素比例而计算Z,由此可计算碳原子的价数。
半金属层优选具有包含MOX(M表示n价半金属,且X表示0以上且小于n/2的数)、MNY(M表示n价半金属,且Y表示0以上且n/3以下的数)或MCZ(M表示n价金属或半金属,且Z表示0以上且n/4以下的数)的层。在该情况下,M分别优选为硅、锗、镓、锌、银、金、钛、铝、钼、铌或铟。这些之中,就提高色彩的彩度的观点等而言,优选举出硅、锗、钛等,更优选举出硅、锗等。
就进一步提高色彩的彩度的观点等而言,MOX中的M为硅的情况下,X优选表示小于1的数,更优选为0.5以下,且更优选小于0.5。MNY中的M为硅的情况下,Y优选表示4/3以下的数。MCZ中的M为硅的情况下,Z优选表示1以下的数。
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nm以上且150nm以下。该厚度,就实现更鲜艳的显色的观点而言优选为3nm以上,更优选为5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nm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8nm以上。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的上限优选为100nm,更优选为70nm,进一步优选为60nm,进一步更优选为50nm。
根据另一观点(特别是进一步包含下述金属层且具备下述光学特性的情况下),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优选为1nm以上且40nm以下。通过设为该范围,可实现更鲜艳的显色。该厚度,就实现更鲜艳的显色的观点而言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该厚度的上限,就实现更鲜艳的显色的观点而言优选为30nm,更优选为25nm。
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层构成并无特别限定。含半金属元素层可以是由1层构成的单层,也可以是具有相同或不同组成的多层。此外,含半金属元素层的2个主面的一者或两者中,表面可以由氧化皮膜等皮膜构成。
<1-3.金属层>
本发明的叠层片优选在含半金属元素层与纤维基材之间进一步具有金属层。通过金属层,可进一步提高光泽感、耐变色性、色彩的鲜艳度等。在本发明的叠层片包含金属层的情况下,金属层配置于纤维基材上,换而言之,配置于纤维基材所具有的2个主面的至少1者的表面上。
金属层只要为包含金属作为原料的层,则并无特别限定。金属层中,只要不明显有损本发明的效果,则也可以包含除金属以外的成分。在该情况下,金属层中的金属量例如为80质量%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质量%以上,且通常小于100质量%。
作为构成金属层的金属,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银、铝、钛、铜、镓、锌、银、金、锡、铁、钼、铌、镍、铬及铟等。这些之中,就容易得到金属层与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一定程度以上的折射率之差的观点及色彩的鲜艳度的观点等而言,优选举出银、铝、钛等,更优选举出银、铝等,进一步优选举出银。
金属可以是单独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组合。
金属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该厚度的下限,就光泽感、色彩的鲜艳度等观点而言优选为5nm,更优选为10nm,进一步优选为20nm,进一步更优选为25nm,特别优选为30nm。该厚度的上限,就光泽感、色彩的鲜艳度等观点而言优选为100nm,更优选为80nm,进一步优选为70nm,进一步更优选为60nm,特别优选为60nm。
此外,该厚度,就能够降低金属的衬底层(纤维基材)的反射的影响、将与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干涉设为适当程度而可实现鲜艳的显色的观点而言,优选为5~100nm,更优选为10~80nm,进一步优选为20~70nm,进一步更优选为25~60nm,特别优选为28~60nm,极其优选为30~32nm。
本发明的叠层片包含金属层的情况下,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相对于金属层的厚度的比例(=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金属层的厚度)的下限并无特别限定,就光泽感、色彩的鲜艳度等观点而言,优选为0.01,更优选为0.05,进一步优选为0.1,进一步更优选为0.2,特别优选为0.4。该厚度的比例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就光泽感、色彩的鲜艳度等观点而言,优选为10,更优选为5,进一步优选为2,进一步更优选为1,特别优选为0.8。
金属层的层构成并无特别限定。金属层可以是由1层构成的单层,也可以是具有相同或不同组成的多层。此外,含半金属元素层的2个主面的一者或两者中,表面可以由氧化皮膜等皮膜构成。
<1-4.金属或半金属的氧化物层>
本发明的叠层片优选在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具有氧化物层。通过氧化物层,可进一步提高耐变色性、摩擦牢固度等。
氧化物层只要为包含金属或半金属的氧化物作为原料的层,则并无特别限定。氧化物层中,只要不明显有损本发明的效果,则也可以包含除该氧化物以外的成分。在该情况下,氧化物层中的该氧化物量例如为80质量%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质量%以上,且通常小于100质量%。
作为构成氧化物层的半金属氧化物,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硅、锗、锑、碲、铋、硒等半金属(优选为硅)的氧化物。更具体而言,作为半金属氧化物,可举出以AOX[式中,X为满足式:n/2.5≤X≤n/2(n为半金属的价数)的数,A是选自硅、锗、锑、碲、铋及硒中的半金属]所表示的化合物。所述式中的A为半金属元素的情况下,就能够良好地调整叠层片的色调的观点而言,A优选为硅,半金属氧化物更优选为SiO2。半金属氧化物可以是单独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构成氧化物层的金属氧化物,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钛、铝、铌、钴、镍等金属(优选为钛及铝)的氧化物。更具体而言,作为金属氧化物,可举出以AOX[式中,X为满足式:n/2.5≤X≤n/2(n为金属的价数)的数,A是选自钛、铝、铌、钴及镍中的金属]所表示的化合物。所述式中的A为金属元素的情况下,就能够良好地调整叠层片的色调的观点而言,优选A为钛及铝,且更优选金属氧化物为AZO、TiO2及Al2O5。金属氧化物可以是单独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组合。
就进一步提高叠层片的耐变色性及摩擦牢固度等观点而言,所述式中的X优选为n/2.4以上且n/2以下,更优选为n/2.3以上且n/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n/2.2以上且n/2以下,特别优选为n/2.1以上且n/2以下。
氧化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nm以上且100nm以下。该厚度,就耐变色性、摩擦牢固度等观点而言优选为2nm以上且50nm以下,更优选为5n m以上且4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nm以上且30nm以下。
氧化物层的厚度相对于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的比例(=氧化物层的厚度/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就耐变色性、摩擦牢固度等观点而言,优选为0.05以上且2以下,更优选为0.05以上且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1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1以上且1以下。
氧化物层的层构成并无特别限定。氧化物层可以是由1层构成的单层,也可以是具有相同或不同组成的多层。
<1-5.光学特性>
本发明的叠层片优选为依次具有纤维基材、金属层及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叠层片,且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折射率之差为2以上,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为1nm以上且40nm以下。在本发明的叠层片中,通过将含半金属元素层与金属层的折射率之差(=含半金属元素层的折射率-金属层的折射率)设为2以上,可实现更鲜艳的显色。该折射率之差优选为2以上且8以下,更优选为3以上且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上且5以下。
折射率之差是对叠层片的成膜面的包含镜面反射的反射率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反射光谱中可见光区域附近(波长为3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极小值(波谷波长)处的折射率之差(=含半金属元素层的折射率-金属层的折射率)。折射率,可使用公知的分析软件(J.A.Woollam公司制造,WVASE32或其等同品)计算。
本发明的叠层片中,含半金属元素层与金属层的消光系数之差(=含半金属元素层的消光系数-金属层的消光系数),就能够实现更鲜艳的显色的观点而言优选为负值。此外,就相同的观点而言,优选负值具有较大的绝对值。该绝对值优选为1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3以上,特别优选为4以上。该绝对值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0、8、7。
消光系数之差是对叠层片的成膜面的包含镜面反射的反射率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反射光谱中可见光区域附近(波长为300以上且800nm以下)的极小值(波谷波长)处的消光系数之差(=含半金属元素层的消光系数-金属层的消光系数)。消光系数,可使用公知的分析软件(J.A.Woollam公司所制造的WVASE32或其等同品)计算。
在本发明的叠层片中,波谷波长就能够实现更鲜艳的显色的观点而言优选为300nm以上且700nm以下,更优选为400nm以上且6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0nm以上且600nm以下。
波谷波长是对叠层片的成膜面的包含镜面反射的反射率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反射光谱中可见光区域附近(波长300~800nm)的极小值。
<1-6.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叠层片例如可通过以下工序而得到,但并无特别限定,即:(1)使含半金属元素层附着于纤维基材表面的工序;(2)使金属层附着于纤维基材表面的工序、和使含半金属元素层附着于金属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工序;(3)除所述(1)或(2)以外,使氧化物层附着于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工序。
所述附着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利用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离子镀敷法、化学蒸镀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等进行。这些之中,就膜厚控制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溅射法。
作为溅射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直流磁控溅镀、高频磁控溅镀及离子束溅镀等。此外,溅镀装置可以是分批方式,也可以是辊对辊方式。
2.涂层纤维、涂层纤维束
本发明在其一实施方式中涉及涂层纤维,该涂层纤维具有纤维及配置于该纤维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此外,本发明在其一实施方式中涉及涂层纤维,该涂层纤维具有纤维、配置于纤维表面上的金属层及配置于所述金属层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且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折射率之差为2以上,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为1nm以上且40nm以下。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这些统称为“本发明的涂层纤维”。进一步,本发明在一实施方式中涉及包含多根本发明的涂层纤维的涂层纤维束(本说明书中,有时也表示为“本发明的涂层纤维束”)。以下,对这些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涂层纤维优选在含半金属元素层与纤维之间进一步具有金属层。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的涂层纤维中,含半金属元素层配置于金属层上,换而言之,配置于金属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此外,本发明的涂层纤维优选在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具有氧化物层。
关于纤维、纤维束、金属层、含半金属元素层、氧化物层、光学特性、制造方法等,与所述“1.叠层片”的记载相同。
在本发明的涂层纤维的一实施方式中,含半金属元素层配置于纤维的至少一部分(总表面积的例如30%以上,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且通常为100%以下)或全部表面上。同样地,在本发明的涂层纤维的一实施方式中,金属层配置于纤维的至少一部分(总表面积的例如30%以上,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且通常为100%以下)或全部表面上。
能够仅以选自本发明的涂层纤维及本发明的涂层纤维束中的至少1种、或以与选自其他纤维及纤维束中的至少1种的组合来构成本发明的叠层片。作为其他纤维,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广泛使用无机纤维、有机纤维等。
作为无机纤维,可举出:玻璃纤维(例如玻璃棉、玻璃纤维等)、矿物纤维(例如温石棉、白石棉、青石棉、铁石棉、直闪石、透闪石、阳起石等)、人造矿物纤维(例如岩棉、陶瓷纤维等)、金属纤维(例如不锈钢纤维、铝纤维、铁纤维、镍纤维、铜纤维等)等。
作为有机纤维,可举出:合成纤维(例如尼龙纤维、聚酯纤维、丙烯酸类纤维、维尼纶纤维、聚烯烃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等)、再生纤维(例如人造丝、虎木棉、铜氨纤维、莱赛尔、醋酸纤维等)、植物纤维(例如绵纤维、麻纤维、亚麻纤维、人造丝纤维、虎木棉纤维、铜氨纤维、莱赛尔纤维、醋酸纤维等)、动物纤维(例如羊毛、桑蚕丝、天蚕丝、安哥拉山羊毛、克什米尔羊毛、驼毛、美洲驼毛、羊驼毛、骆羊毛、安哥拉兔毛、蜘蛛丝等)等。
3.用途
本发明的叠层片、本发明的涂层纤维及本发明的涂层纤维束具有鲜艳的色彩并且也具有光泽,且在着色对象具有凹凸的情况下(例如,在采用碳纤维基材的情况下)其本来具有的凹凸更多地残留,因此,作为设计性更高的纤维基材而在各种领域中可作为例如纤维基材与树脂的复合材料而使用。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就本发明的叠层片、本发明的涂层纤维及本发明的涂层纤维束而言,纤维基材、纤维、纤维束等本来具有的凹凸更多地残留、具有光泽并且具有更鲜艳的色彩,因此作为设计性更高的纤维材料,在各种领域中可作为例如纤维与树脂的复合材料而使用。
就该观点而言,本发明在其一实施方式中涉及复合材料(本说明书中,有时也表示为“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其含有选自本发明的叠层片、本发明的涂层纤维及本发明的涂层纤维束中的至少1种(以下,统称为“本发明的纤维材料”)和树脂。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只要含有本发明的纤维材料及树脂,则并无特别限定。优选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本发明的纤维材料被包含于作为基质的树脂中而成的纤维增强塑料。
作为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采用各种树脂。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树脂,例如可举出:聚酰胺类树脂(例如尼龙)、聚苯醚、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聚丙烯、聚醚酰亚胺、聚氯乙烯或聚醚砜等。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按照常规方法制造,并且可应用于用以制造汽车、飞机、体育相关产品(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羽毛球球拍、钓竿、双滑雪板、单滑雪板、球棒、弓箭、自行车、船、轻艇、游艇、风帆艇等)、医疗器具、建筑构件、电气机器(电脑等的壳体、扬声器纸盆)等的结构材料等多种用途。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1)叠层片的制造
(实施例1)
作为纤维基材,使用碳纤维(单位面积重量200g/m2,丝直径7μm,密度12.5根/英寸)以斜纹织得的织物(三菱化学公司所制造的“TR3523M”,厚度0.21mm)。
将纤维基材设置于真空装置内,且进行真空排气直至5.0×10-4Pa以下。继而,导入氩气,利用DC磁控溅射法,在纤维基材表面上形成Si层(平均厚度30nm)作为含半金属元素层,从而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纤维基材设置于真空装置内,且进行真空排气直至5.0×10- 4Pa以下。继而,导入氩气,利用DC磁控溅射法,在纤维基材表面上形成Si层(平均厚度50nm)作为含半金属元素层,从而得到纤维基材与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叠层体。
将纤维基材与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叠层体设置于真空装置内,且进行真空排气直至5.0×10-4Pa以下。继而,导入氩气,利用DC磁控溅射法,在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SiO2层(平均厚度2nm)作为氧化物层,从而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3)
形成Si层(平均厚度30nm)作为含半金属元素层,形成SiO2层(平均厚度30nm)作为氧化物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4)
形成Si层(平均厚度30nm)作为含半金属元素层,形成SiO2层(平均厚度10nm)作为氧化物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5)
形成Si层(平均厚度30nm)作为含半金属元素层,形成TiO2层(平均厚度3nm)作为氧化物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纤维基材设置于真空装置内,且进行真空排气直至5.0×10- 4Pa以下。继而,导入氩气,利用DC磁控溅射法,在纤维基材表面上形成Al层(平均厚度50nm)作为金属层,从而得到纤维基材与金属层的叠层体。
将纤维基材与金属层的叠层体设置于真空装置内,且进行真空排气直至5.0×10- 4Pa以下。继而,导入氩气,利用DC磁控溅射法,在金属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Si层(平均厚度30nm)作为含半金属元素层,从而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7)
形成Ti层(平均厚度50nm)作为金属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将所得的叠层片设置于真空装置内,且进行真空排气直至5.0×10-4Pa以下。继而,导入氩气,利用DC磁控溅射法,在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与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SiO2层(平均厚度5nm)作为氧化物层,从而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8~10、13~15)
如表1及表2所示地对形成金属层的金属、金属层的厚度及半金属层的厚度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11)
将纤维基材设为作为以圆网织得的针织物的聚酯纤维基材(MASUDA公司所制造的“AMINABF-4624”),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12)
将纤维基材设为作为黑色聚酯(30丹尼尔)以平纹织得的织物的聚酯纤维基材(MASUDA公司所制造的“HIKARU GENJI TM-3001E21”),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
(实施例16)
使用作为黑色聚酯(30丹尼尔)以平纹织得的织物的聚酯纤维基材(MASU DA公司所制造的“HIKARU GENJI TM-3001 E21”)作为纤维基材,且如表2所示地对半金属层、金属层及氧化物层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式得到叠层片。
(比较例1)
对实施例1中使用的纤维基材的一个表面涂布含有蓝色颜料的涂料,形成着色层(不具有透光性的层,平均厚度为15μm),从而得到叠层片。
(比较例2)
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纤维基材设置于真空装置内,且进行真空排气直至5.0×10- 4Pa以下。继而,导入氩气,利用DC磁控溅射法,在纤维基材表面上形成Ti层(平均厚度50nm)作为金属层,从而得到纤维基材与金属层的叠层片。
(比较例3)
将实施例16中的作为黑色聚酯(30丹尼尔)以平纹织得的织物的聚酯纤维基材(MASUDA公司所制造的“HIKARU GENJI TM-3001 E21”)作为评价对象。
(2)评价1
(纹理的评价)
观察叠层片的表面时,通过肉眼确认纤维基材所使用的碳纤维所具有的凹凸形状(表面图案)是否未受损及表面图案是否肉眼可辨。
[纹理的判定基准]
○:凹凸形状未受损(从碳纤维出发未发生变化)
×:凹凸形状受损(与碳纤维相比存在差异)。
(光泽感的评价)
观察叠层片的表面及纤维基材的表面时,通过肉眼确认是否具有金属光泽感。
[金属光泽感的判定基准]
○○○:有充分的金属光泽感
○○:有金属光泽感
○:有少许金属光泽感
×:无金属光泽感。
(耐变色性的测定)
使用分光测色计(柯尼卡美能达公司所制造的“CM-2500d”),依据JIS Z8781-4(2013),求出叠层片的表面及纤维基材的表面在L*a*b*表色系统中的L*、a*、b*。测定后,将各叠层片放入高温高湿腔室中,在85℃/85%的条件下静置240h,之后对表面在L*a*b*表色系统中的L*、a*、b*同样地进行测定。根据高温高湿试验前后的L*、a*、b*,依据JIS Z8781-4(2013)求出叠层片表面在L*a*b*表色系统中的色差ΔE*ab。
(摩擦牢固度的评价)
使用摩擦牢固度试验机(大荣科学精机制作所制造),依据JIS L 0849测定叠层片的摩擦牢固度。使用湿润条件作为试验条件。
(鲜艳度的评价)
使用分光测色计(柯尼卡美能达公司所制造的“CM-2500d”),依据JIS Z8781-4(2013),求出叠层片的表面及纤维基材的表面在L*a*b*表色系统中的L*、a*、b*。使用彩度C*作为鲜艳度的指标。
Figure BDA0002633195770000161
结果示于下述表1及表2中。
Figure BDA0002633195770000171
Figure BDA0002633195770000181
实施例1~16的叠层片,与比较例1~3的叠层片相比,具有鲜艳的色彩,同时纹理未受损并且也具备光泽感。
(3)评价2
对实施例6~16进行下述测定。
(波谷波长的测定)
将叠层片切割为5cm见方,利用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所制造的V-670,带有积分球单元ISN-723)测定成膜面的包含镜面反射的反射率。将所得的反射光谱中可见光区域附近(波长300~800nm)的极小值设为波谷波长。
(折射率之差及消光系数之差)
计算以上所得的反射光谱的波谷波长处的折射率之差(=含半金属元素层的折射率-金属层的折射率)及消光系数之差(=含半金属元素层的消光系数-金属层的消光系数)。折射率、消光系数的值,使用椭圆偏振法分析软件(J.A.Woollam公司所制造的WVASE32)的材料库中的值。
(反射a*及反射b*的测定、鲜艳度的评价)
利用分光光度计附带的彩色诊断程序VWCD-790,对以上所得的反射光谱进行L*a*b*表色系统的色调计算。计算条件为光源:D65、视角:10°、数据间隔:5nm。将所得的a*及b*的值设为反射a*、反射b*。
此外,计算反射a*、反射b*的平方和的平方根([√(a*2+b*2)]),即所谓的彩度,作为颜色的鲜艳度的指标。
结果示于下述表3中。
Figure BDA0002633195770000201
可知,实施例6、8~12、16的叠层片,与实施例7、9、13~15的叠层片相比,色彩的鲜艳度明显更高。

Claims (15)

1.一种叠层片,其具有纤维基材及配置于该纤维基材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片,其中,
所述纤维基材为碳质基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片,其中,
构成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半金属元素是选自硅、锗、锑、碲、硼、磷、铋及硒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在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与所述纤维基材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具有金属或半金属的氧化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片,其中,
所述氧化物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05以上且1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叠层片,其中,
所述氧化物层包含以AOX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式中,X为满足式:n/2.5≤X≤n/2(n为金属或半金属的价数)的数,A是选自硅、锗、锑、碲、铋、硒、钛、铝、铌、镍及钴中的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在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纤维基材之间进一步具有金属层,且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01以上且1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依次具有纤维基材、金属层及含半金属元素层,其中,
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折射率之差为2以上,
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为1nm以上且40n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层片,其中,
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消光系数之差为负值,其绝对值为1.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其中,
所述纤维基材为碳纤维基材。
11.一种涂层纤维,其具有纤维及配置于该纤维表面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层纤维,其具有纤维、配置于纤维表面上的金属层及配置于所述金属层上的含半金属元素层,其中,
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与所述金属层的折射率之差为2以上,
所述含半金属元素层的厚度为1nm以上且40nm以下。
13.一种涂层纤维束,其包含多个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涂层纤维。
14.一种复合材料,其含有树脂和选自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片、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涂层纤维以及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涂层纤维束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为纤维增强塑料。
CN201980013515.6A 2018-02-22 2019-02-21 叠层片 Pending CN1117123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9520 2018-02-22
JP2018-029520 2018-02-22
JP2018-029519 2018-02-22
JP2018029519 2018-02-22
PCT/JP2019/006444 WO2019163863A1 (ja) 2018-02-22 2019-02-21 積層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2383A true CN111712383A (zh) 2020-09-25

Family

ID=67687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3515.6A Pending CN111712383A (zh) 2018-02-22 2019-02-21 叠层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3102B2 (zh)
EP (1) EP3756881A4 (zh)
JP (3) JP6622946B1 (zh)
KR (1) KR20200125600A (zh)
CN (1) CN111712383A (zh)
TW (1) TWI811303B (zh)
WO (1) WO201916386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761A (ja) * 1986-06-30 1988-01-2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
JPH0382881A (ja) * 1989-08-22 1991-04-08 Toray Ind Inc 干渉色を有する繊維布帛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062270A (ja) * 1992-06-15 1994-01-11 Kanebo Ltd 玉虫調繊維構造物
JPH07252773A (ja) * 1994-03-08 1995-10-03 Oike Ind Co Ltd 干渉虹彩蒸着織物
JPH07252769A (ja) * 1994-01-21 1995-10-03 Asahi Glass Co Ltd 顕色繊維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37615U (ja) * 2007-09-20 2007-11-29 候祥▲貞▼ 金属光沢持ち炭素繊維クラブ
JP2016159615A (ja) * 2015-03-05 2016-09-05 Cbc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用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
CN107206742A (zh) * 2015-01-20 2017-09-26 东丽株式会社 多层积层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0602A (en) * 1981-08-10 1985-02-19 Ltv Aerospace And Defense Co. Composite protective coating for carbon-carbon substrates
JPS61132676A (ja) 1984-11-28 1986-06-20 東レ株式会社 金属光沢性にすぐれた繊維製品
JPS62174701A (ja) 1985-10-07 1987-07-31 Hitachi Chem Co Ltd カ−ボ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ツクミラ−の製造法
JPS63152463A (ja) 1986-12-13 1988-06-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顕色繊維物
JPS63282367A (ja) 1987-05-11 1988-11-18 東レ株式会社 補強織物
JPH05295680A (ja) * 1991-07-01 1993-11-09 Kanebo Ltd 耐久性に優れた色彩異方繊維及び/又は繊維構造物又はフィルム
JPH05222606A (ja) * 1992-02-07 1993-08-31 Kanebo Ltd 耐久性に優れた色彩異方繊維
JP3139647B2 (ja) 1992-10-12 2001-03-05 東レ株式会社 干渉色を有する糸長差混繊糸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97766A (ja) * 1993-08-16 1995-04-11 Toray Ind Inc 干渉色を有する繊維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9427766T2 (de) 1994-08-22 2002-05-23 Toray Industries Produkt hergestellt durch chemische dampfphasenabscheidung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3031853B2 (ja) * 1996-01-30 2000-04-10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耐熱・耐酸化性炭素材料
JP3213841B2 (ja) * 1997-12-05 2001-10-02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不織布
JP3137615B2 (ja) 1999-04-22 2001-02-26 株式会社 エムアンドエム γ−アミノ酪酸富化発芽玄米およびγ−アミノ酪酸富化発芽玄米粉
JP3650079B2 (ja) 2002-04-25 2005-05-18 株式会社鈴寅 機能性繊維シート
TWI296272B (en) 2006-01-02 2008-05-01 Univ Chung Yuan Christian A method for modificating a fluoropolymer and their applications
JP2010229587A (ja) 2009-03-27 2010-10-14 Toho Tenax Co Ltd 着色炭素繊維
KR20140141583A (ko) * 2012-03-29 2014-12-10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합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접합 부재
KR20140022253A (ko) * 2012-08-13 2014-02-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복합음극활물질, 이를 포함하는 음극과 리튬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4046493A (ja) 2012-08-30 2014-03-17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積層板および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NL2010713C2 (en) * 2013-04-26 2014-10-29 Univ Delft Tech Method of forming silicon on a substrate.
US20160251749A1 (en) 2013-11-21 2016-09-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xidized Layer and Light Metal Layer on Substrate
CN110997311A (zh) 2017-08-09 2020-04-10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叠层片、涂层纤维、涂层纤维束以及纤维强化塑料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761A (ja) * 1986-06-30 1988-01-2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
JPH0382881A (ja) * 1989-08-22 1991-04-08 Toray Ind Inc 干渉色を有する繊維布帛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062270A (ja) * 1992-06-15 1994-01-11 Kanebo Ltd 玉虫調繊維構造物
JPH07252769A (ja) * 1994-01-21 1995-10-03 Asahi Glass Co Ltd 顕色繊維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252773A (ja) * 1994-03-08 1995-10-03 Oike Ind Co Ltd 干渉虹彩蒸着織物
JP3137615U (ja) * 2007-09-20 2007-11-29 候祥▲貞▼ 金属光沢持ち炭素繊維クラブ
CN107206742A (zh) * 2015-01-20 2017-09-26 东丽株式会社 多层积层基板
JP2016159615A (ja) * 2015-03-05 2016-09-05 Cbc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用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22946B1 (ja) 2019-12-18
TWI811303B (zh) 2023-08-11
JP2020078940A (ja) 2020-05-28
US11613102B2 (en) 2023-03-28
TW201937038A (zh) 2019-09-16
JP6657466B2 (ja) 2020-03-04
KR20200125600A (ko) 2020-11-04
US20200398532A1 (en) 2020-12-24
WO2019163863A1 (ja) 2019-08-29
JPWO2019163863A1 (ja) 2020-02-27
JP2019188821A (ja) 2019-10-31
EP3756881A1 (en) 2020-12-30
EP3756881A4 (en) 202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7311A (zh) 叠层片、涂层纤维、涂层纤维束以及纤维强化塑料
CN112203845A (zh) 叠层片
CN111712383A (zh) 叠层片
CN102427938A (zh) 涂覆铝合金部件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获得的部件
JP2016159615A (ja) 加飾成形用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
EP3925773A1 (en) Layered sheet
JP6651060B2 (ja) 積層シート
JP7437178B2 (ja) 積層シート
JP2020037262A (ja) 積層シート
JP2019031081A (ja) 積層シート、コーティング繊維、コーティング繊維束及び複合材料
JP6725636B2 (ja) 積層シート
WO2020059725A1 (ja) 繊維シート
JP2022125016A (ja) 積層シート
JP2022054434A (ja) 繊維シート
JP2004262097A (ja) 繊維強化樹脂で構成される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