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8490A -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8490A
CN111668490A CN202010559099.4A CN202010559099A CN111668490A CN 111668490 A CN111668490 A CN 111668490A CN 202010559099 A CN202010559099 A CN 202010559099A CN 111668490 A CN111668490 A CN 111668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aqueous binder
slurry
acid
anhyd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90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8490B (zh
Inventor
杨浩田
王晓明
刘勇标
张磊
包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90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8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8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8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8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8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4Este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6Reaction with unsaturated dicarboxylic acids or anhydrides thereof, e.g. malei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水性粘合剂为下式I表示的改性聚乙烯醇。本发明的水性粘合剂与有机相体系相比,不仅能耗低,并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当将所述水性粘合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由于粘合剂中羧基的引入,其与正极片集电体的粘接力得到增强,同时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另外,所述水性粘合剂还可以降低高电压下残碱分解产气的负面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包含所述水性粘结剂的正极用浆料,使用所述正极用浆料制备的正极片及包含所述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逐年递增,所以锂电池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发展的一个新兴行业。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组件划分,其主要有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四大部件。其中,锂电池的极片是将含有正/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的浆料涂布到集流体上干燥后制成,这也是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的一种独特工艺。
目前,在锂电池的工业生产中,正极普遍采用电化学稳定性较好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但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1.有机溶剂体系。PVDF通常以有机化学物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来制备正极浆料,不仅溶剂沸点高,烘烤温度高(≥120℃),产线也需要有NMP的回收系统,导致整体能耗和制造成本都高。并且,NMP存在生殖毒性,对胎儿有害,欧盟已经将其划分为CMR(致癌、致突变、致畸)类物质,并且规定自2020年5月始,只有制造商、进口商和下游用户确保对工人暴露无影响的前提下,才允许其产品的销售和使用。2.PVDF耐碱性差。面对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需求,镍钴锰(NCM)和镍钴铝(NCA)类的三元正极材料已经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主材。此类三元材料由于自身材料的特性,表面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多的残留碱(LiOH和Li2CO3)。这些碱性物质容易使PVDF主链脱氟化氢而产生双键结构,导致其交联而产生浆料凝胶化现象,使得电池生产制备困难。同时,这些碱性物质也不利于电解液的稳定,在高电压下容易产气而使电池的性能恶化。
水性正极体系是以水为溶剂,水分散或溶解的高分子材料为粘结剂,不仅烘烤温度低(≤90℃),制备能耗低,并且溶剂水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可以直接排放,无需回收系统,整体制造成本较低。目前,负极片成熟地制造是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分散剂,丁苯乳液(SBR)为粘结剂的水性体系,但此体系中的SBR因主链含有较多的双键单元,无法承受正极电压的氧化,并且,CMC/SBR的粘接力也较低,也无法达到正极片的要求。所以需要开发新型的水性粘结剂,来满足正极制造工艺和电池性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正极用浆料的水性粘结剂,其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溶剂型PVDF粘结剂,并且相对于溶剂型PVDF粘结剂,其具有以下优点:环境污染和能耗减少,制造成本降低,而且与采用PVDF粘结剂制备的常规正极片制备的电池相比,采用所述水性粘结剂制备的正极片制备的电池循环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正极用浆料,其包含所述水性粘合剂。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正极片,其使用上述正极用浆料制备。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上述正极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粘合剂,其为下式I表示的改性聚乙烯醇:
Figure BDA0002545432300000021
在式I中,R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甲基羰氧基(CH3C(=O)O-),R2各自独立地选自C2-C8亚烷基、C2-C8亚烯基和C5-C7亚芳基,
(n-p):p=(3-50):1,优选(5-20):1;
n:m可以为(99-1):1,优选为(99-2):1。
在实施方式中,R2各自独立地选自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1,2-亚乙烯基、1,2-亚丙烯基、亚苯基。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0-1,000,000,优选为50,000-300,000。如果分子量小于10,000,则粘结剂的粘接强度难以满足要求;如果分子量大于1,000,000,则溶解速度慢,并且溶液粘度过高,生产输送工艺难度大。因此,优选地,改性聚乙烯醇的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
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本领域中任何可用的酯化方法制备。例如,可以用二羧酸或其酸酐或酰氯与聚乙烯醇(PVOH)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水性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使下式1表示的聚乙烯醇与下式2表示的二羧酸或者其酸酐进行酯化反应:
Figure BDA0002545432300000031
在以上反应式中,R1、R2、n、m和p分别如上文所定义。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可以为60-200℃,优选80-120℃。
酯化反应可以在存在或不存在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对于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中用于酯化反应的常规催化剂,例如酸或碱,包括路易斯酸或碱。
酯化反应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所需的酯化度以及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有无催化剂的存在等通过常规实验容易地确定。
在实施方式中,式1表示的聚乙烯醇为乙烯醇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为70%以上的聚乙烯醇。一般而言,所述聚乙烯醇可以通过水解聚乙酸乙烯酯均聚物或共聚物而得到。
在实施方式中,式1表示的聚乙烯醇包括:醇解度为80%以上,优选为85%以上,例如85-99%的聚乙烯醇,其中包含亚乙基醇单体单元和亚乙基乙酸酯单体单元;和醇解度为95%以上,优选为99以上的的聚(乙烯-乙烯醇)无规共聚物(EVOH),其中包含亚乙基单体单元、亚乙基醇单体单元和少量的亚乙基乙酸酯单体单元。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获得满足电解液中粘接性能要求的粘结剂。如果醇解度过小,则可能在电解液中溶胀过高,甚至溶解,无法粘接正极材料。这里的醇解度指的是水解后,聚乙酸乙烯酯均聚物或共聚物中乙酸酯基团(-OC(=O)CH3)被被羟基(OH)取代的程度。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可以为10,000-1,000,000,优选为50,000-300,000。如果分子量小于10,000,则由于分子量太低,粘结剂的粘接强度难以满足要求;如果分子量大于1,000,000,则溶解速度慢,并且溶液粘度过高,生产输送工艺难度大。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二羧酸可以选自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马来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等,酸酐可选自马来酸酐、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庚二酸酐、辛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等。优选地,采用酸酐进行反应。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二羧酸或者其酸酐的用量使得所述聚乙烯醇中的羟基与所述二羧酸或者其酸酐的摩尔比为1:0.01-10,优选1:0.05-1。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酯化反应可以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可以选自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二甲亚砜、甲基异丁酮、甲基乙基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吡啶、氯仿、硝基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异丙醚等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溶剂。
发明人通过使用上述改性聚乙烯醇作为用于制备正极用浆料的水性粘结剂,意外地发现,其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溶剂型PVDF粘结剂,并且相对于溶剂型PVDF粘结剂,其具有以下优点:环境污染和能耗减少,制造成本降低,而且与采用PVDF粘结剂制备的常规正极片制备的电池相比,采用所述水性粘结剂制备的正极片制备的电池循环性能更好。
因此,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水性粘结剂或上述方法制备的水性粘合剂在制备正极用浆料或制备正极片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用浆料,其包含上述水性粘结剂、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导电剂。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用浆料中,基于100重量份的总固体量,包含0.5-10重量份,优选0.5-2重量份的所述水性粘结剂,85-99重量份,优选95-98重量份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以及0.5-8重量份,优选0.5-5重量份的所述导电剂。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可以为选自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NCM)、镍钴铝(NCA),以及镍钴锰铝(NCMA)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正极材料为镍钴锰(NCM)或镍钴铝(NCA)。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剂可以为选自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用浆料可以通过将上述水性粘结剂、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导电剂分散在水中而制备。一般而言,固含量可以为45wt%-80wt%,优选65wt%-75wt%。
此外,根据需要,所述正极用浆料还可以包含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等,这些材料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而容易地选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片,其包括:集电体,和在集电体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由上述正极用浆料形成。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是上述正极用浆料涂布在集电体上并干燥而制造的。
关于正极活性材料层中的各组分的用量和选择范围如上所述,在此不再重复。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片中可以采用铝箔作为集电体。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上述正极片、隔膜、电解液和负极片。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隔膜可以是电绝缘性的多孔质膜、网、无纺布等具有足够的强度的隔膜。其实例可以包括玻璃纤维等无机物纤维或有机物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四氟乙烯、以及POLYFLON等合成树脂或者它们的层状复合体等。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或它们的层状复合膜。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膜为单面陶瓷PE膜。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解液可选自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以及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所述电解液中的电解质可以选自LiClO4、LiBF4,LiBF6、LiPF6、LiCF3SO3、LiCF3CO2、LiAsF6、LiSbF6、LiB10Cl10、LiAlCl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解液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混合物,所述电解质为LiPF6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电解质的浓度为0.5~3摩尔/L,例如1.2摩尔/L。
在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片可以使用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用浆料来制造。所述负极片例如可以使用负极用集电体和设置于该集电体上的负极用浆料来制造。
所述负极用浆料含有负极用粘结剂、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导电剂。作为负极用粘结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分散剂,丁苯乳液(SBR)为粘结剂的水性体系。
作为负极中使用的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人造石墨、聚并苯、碳纳米管、以及碳纳米纤维等的碳材料,锡和硅等的合金系材料,或者锡氧化物、硅氧化物以及钛酸锂等的氧化物材料等。
作为所述导电剂,可以使用纤维状碳、炭黑、以及纤维状碳与炭黑相互连结而得到的碳复合体,例如,可以使用炭黑。
作为所述负极用集电体,可以使用箔状的铜。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粘结剂具有以下优点:
1.可用来替代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有机相溶剂用的粘结剂PVDF,从而可实现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水性工艺制备。与有机相体系相比,此水相工艺过程不仅能耗低,并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可以直接排放,无需回收系统,整体制造成本较低,符合当下绿色能源发展的要求;
2.与PVDF相比,此粘结剂结构中具有较多的极性基团(羟基和羧基),特别是羧基的引入,增强了其与正极片集流体铝箔的粘接力,降低了正极片制备过程中的掉粉现象,也保证了电池应用过程中极片的稳定性,提高的电池的长循环性能;
3.粘结剂的结构中含有羧基基团,能够有效地中和三元正极材料(例如,NCM和NCA)表面的碱性物质,不仅消除了PVDF粘结剂的凝胶化现象,而且降低高电压下残碱分解产气的负面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以使本申请更容易理解。然而,下述实施例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在整个申请文件中的数值范围包括其中的任何子范围和以其中给定值的最小子单位递增的任何数值。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在整个申请文件中的数值表示对包括与给定值的微小偏差以及具有大约所提及的值以及具有所提及的精确值的实施方案的范围的近似度量或限制。除了在详细描述最后提供的工作实施例之外,本申请文件(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中的参数(例如,数量或条件)的所有数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应被理解为被术语“大约”修饰,不管“大约”是否实际出现在该数值之前。“大约”表示所述的数值允许稍微不精确(在该值上有一些接近精确;大约或合理地接近该值;近似)。如果“大约”提供的不精确性在本领域中没有以这个普通含义来理解,则本文所用的“大约”至少表示可以通过测量和使用这些参数的普通方法产生的变化。例如,“大约”可以包括小于或等于10%,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或者小于或等于0.5%的变化,并且在某些方面,小于或等于0.1%的变化。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在整个申请文件中的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均属于开放性用语,其表示一组合物或制品除了包括本文所列出的这些要素以外,还可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组合物或制品通常固有的其他要素。此外,在本文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的解读应视为已具体公开并同时涵盖“由…所组成”及“基本上由…所组成”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连接词。“基本上由…所组成”表示本文所列出的这些要素占该组合物或制品的95%以上,97%以上,或者在某些方面,99%以上。
制备实施例:水性粘结剂的制备
制备实施例1
在5L的耐压反应釜中,加入500g的聚乙烯醇1799(聚合度1700,醇解度99%)和1.5kg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用200转/分的速度搅拌并升温至80℃。通过高纯氮气排空氧气,并保温搅拌1小时后,聚乙烯醇全部溶解于DMAc溶剂中。同时,用200g的DMAc将110g马来酸酐溶解,获得马来酸酐的溶液。接着,逐步连续向聚乙烯醇溶液中滴加入马来酸酐的溶液,4小时滴入完毕。随着马来酸酐的加入,反应釜中颜色逐渐由透明色变为浅褐色,继续保温反应1小时后,升温至100℃下反应2小时,停止加热,降低反应温度至室温,获得含有改性粘结剂的DMAc溶液。
在10L的反应釜中,加入5kg的甲醇,向其中逐步滴加以上制备的改性粘结剂的DMAc的溶液,并以300转/分的速度均匀搅拌。随着改性粘结剂溶液的滴入,甲醇溶液中产生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剧烈搅拌打碎沉淀物。1小时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2小时。接着,抽滤沉淀物的溶液,获得白色固体粉,再将其加入到1kg甲醇,继续搅拌1小时后,进行清洗抽滤出沉淀物,烘干沉淀物获得白色粉末状的改性粘结剂固体粉。核磁共振(1H NMR)化学结构测试计算表明,改性粘结剂结构中,羟基和羧基单元的摩尔比为约12.5:1。
制备实施例2-15
除了如以下表1中改变所使用的聚乙烯醇和环状二酸酐反应物(聚乙烯醇中的羟基和酸酐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0:1)以外,以与制备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改性粘结剂固体粉。
表1
Figure BDA0002545432300000081
Figure BDA0002545432300000091
实施例
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1)将制备实施例1制备的改性粘结剂固体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质量固含量为10%的水性粘结剂。
2)将0.98重量份NCM811(克容量191mAh/g)活性物质、0.008重量份的导电剂炭黑(SP)和0.012重量份的上述制备的水性粘结剂(重量份数以烘干后固体含量计)混合,逐步加入去离子水进行高速研磨合成浆料,调节固含量在50%后,均匀涂布在铝箔上,烘干压实后,得到正极片;其面密度设定330g/m2,压实密度3.5g/cm3
3)将0.96重量份人造石墨(克容量350mAh/g)活性物质、0.01重量份的导电剂(SP)、0.012重量份的CMC和0.018重量份的SBR(重量份数以烘干后固体含量计)混合,逐步加入去离子水进行高速研磨合成浆料,调节固含量为50%后,均匀涂布在铜箔上,烘干压实后得到负极片;其面密度设定200g/m2,压实密度1.65g/cm3
4)将所得负极极片在100±5℃下进行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裁切、叠片、封装、注液、化成、定容,获得软包电池;隔膜为单面陶瓷PE膜(基膜9μm,Al2O3陶瓷层3μm),电解液为1.2M的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体积比EC:EMC:DEC=45:10:45。
实施例2-15
除了分别使用制备实施例2-15的水性粘结剂代替制备实施例1中的水性粘结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实施例2-15的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1
1)将PVDF(苏威5130)固体溶于NMP溶剂中,配制成质量固含量为12%的溶液。
2)将0.097重量份NCM811(克容量191mAh/g)活性物质、0.008重量份的导电剂(SP)和0.012重量份的PVDF(重量份数以烘干后固体含量计)混合,逐步加入NMP进行高速研磨合成浆料,调节固含量为50%后,均匀涂布在铝箔上,烘干压实后,得到正极极片;其面密度设定330g/m2,压实密度3.5g/cm3
3)负极片的制备同实施例1中的3)。
4)除了使用上述制备的正极片替换实施例1中的正极片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4)中相同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2
1)将CMC(大赛璐2200)固体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固含量为1.5%的溶液。
2)将0.962重量份NCM811(克容量191mAh/g)活性物质、0.008重量份的导电剂(SP)、0.012重量份的CMC(重量份数以烘干后固体含量计)混合,进行高速研磨合成浆料,调节固含量为50%后,加入0.018重量份的SBR(瑞翁451B),继续低速搅拌均匀后,涂布在铝箔上,烘干压实后,得到正极极片;其面密度设定335g/m2,压实密度3.5g/cm3
3)负极片的制备同实施例1中的3)。
4)除了使用上述制备的正极片替换实施例1中的正极片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4)中相同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3
除了在正极片的制备中使用制备实施例1-5中的未经改性的聚乙烯醇1799作为粘合剂代替制备实施例1中的水性粘结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对比例3的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4
除了在正极片的制备中使用制备实施例6-10中未经改性的聚乙烯醇2488作为粘合剂代替制备实施例1中的水性粘结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对比例4的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5
除了在正极片的制备中使用制备实施例11-15中的乙烯和乙烯醇共聚物(醇解度>99%,乙烯摩尔含量27%)作为粘合剂代替制备实施例1中的水性粘结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对比例5的锂离子电池。
实验例
剥离强度测试
将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5的锂电池制备过程中正极浆料进行过筛测试并对制备的正极片进行剥离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电池标号 正极浆料过筛时间(s) 正极片剥离强度(N/m)
实施例1 572 20.5
实施例2 593 20.7
实施例3 567 20.8
实施例4 604 21.2
实施例5 582 20.2
实施例6 579 19.2
实施例7 569 18.5
实施例8 623 21.4
实施例9 604 20.7
实施例10 618 22.3
实施例11 596 19.3
实施例12 554 18.9
实施例13 534 22.6
实施例14 589 18.5
实施例15 608 20.1
对比例1 1890 11.4
对比例2 522 5.5
对比例3 968 18.3
对比例4 753 22.6
对比例5 1076 19.4
由于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物质,对比例1中的PVDF粘结剂产生了轻微的凝胶化现象,过筛时间大大延长,而本发明的水性粘结剂有效地中和了残碱,浆料过筛流动性较好,过筛时间短。同时,强极性的羟基和羧基的存在,使得本发明的水性粘结剂相比PVDF具有更好的极片粘接能力,极片剥离强度更高。而对比例2中由于使用水性CMC/SBR的粘结剂,极片粘接强度极低。对比例3、4、5相较于实施例1-15,过筛时间均较长,可能是由于主链不存在电荷基团(如羧基),分散性能不佳。
电池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5的锂离子电池在25℃下以1C充放电倍率进行循环试验,截止电压为2.75-4.2V,测试其循环容量保持率及1000个循环后产气体积,测试结果见下表3。
表3
Figure BDA0002545432300000121
Figure BDA0002545432300000131
由表3结果可知,与PVDF、CMC/SBR和未经羧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类粘结剂相比,本发明的水性粘结剂的电池定容基本一致,但电池循环容量保持率更好,表明常温循环性能稍优,且循环后期产气体积更小,表明电芯稳定好。

Claims (10)

1.一种水性粘合剂,其为下式I表示的改性聚乙烯醇:
Figure FDA0002545432290000011
在式I中,R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甲基羰氧基(CH3C(=O)O-),R2各自独立地选自C2-C8亚烷基、C2-C8亚烯基和C5-C7亚芳基,
(n-p):p=(3-50):1,优选(5-20):1,
n:m为(99-1):1,优选为(99-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粘合剂,其中,R2各自独立地选自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1,2-亚乙烯基、1,2-亚丙烯基和亚苯基,和/或
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0-1,000,000,优选为50,000-300,000。
3.一种制备水性粘合剂的方法,所述水性粘合剂为下式I表示的改性聚乙烯醇,所述方法包括:
使下式1表示的聚乙烯醇与下式2表示的二羧酸或者其酸酐进行酯化反应:
Figure FDA0002545432290000012
在以上反应式中,R1、R2、n、m和p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式1表示的聚乙烯醇包括:醇解度为80%以上的聚乙烯醇;以及醇解度为95%以上的的聚(乙烯-乙烯醇)无规共聚物,其包含亚乙基单体单元、亚乙基醇单体单元和亚乙基乙酸酯单体单元,
特别地,所述二羧酸选自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马来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所述酸酐选自马来酸酐、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庚二酸酐、辛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粘结剂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水性粘结剂在制备正极用浆料或制备正极片中的用途。
6.一种正极用浆料,其包含: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粘结剂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水性粘结剂;
正极活性材料,以及
导电剂,
优选地,基于100重量份的总固体量,所述正极用浆料包含0.5-10重量份的所述水性粘结剂,85-99重量份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以及0.5-8重量份的所述导电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用浆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选自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镍钴铝,以及镍钴锰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镍钴锰或镍钴铝,以及
所述导电剂为选自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用浆料,其中,所述正极用浆料通过将所述水性粘结剂、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导电剂分散在水中而制备,并且,所述浆料的固含量为45wt%-80wt%,优选为65wt%-75wt%。
9.一种正极片,其包括:集电体,和在所述集电体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由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用浆料形成。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极片、隔膜、电解液和负极片。
CN202010559099.4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1668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9099.4A CN111668490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9099.4A CN111668490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8490A true CN111668490A (zh) 2020-09-15
CN111668490B CN111668490B (zh) 2021-11-23

Family

ID=72388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9099.4A Active CN111668490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84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445A (zh) * 2021-09-03 2021-11-2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4614007A (zh) * 2022-02-17 2022-06-10 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14406A (zh) * 2022-05-27 2022-08-16 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锂亚功率型电池
CN117050213A (zh) * 2023-10-13 2023-11-14 南通金丝楠膜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高阻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282A (zh) * 2008-03-18 2008-09-10 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水性粘合剂、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CN101663330A (zh) * 2007-04-16 2010-03-03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CN102576854A (zh) * 2009-08-27 2012-07-11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电极板用水系涂装液、蓄电装置用电极板、蓄电装置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及蓄电装置
CN104558307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厦门诺维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单一官能化基团聚乙烯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8075A (zh) * 2016-06-28 2016-09-2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多元功能化改性聚乙烯醇基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及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CN110616055A (zh) * 2018-06-20 2019-12-27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330A (zh) * 2007-04-16 2010-03-03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CN101260282A (zh) * 2008-03-18 2008-09-10 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水性粘合剂、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CN102576854A (zh) * 2009-08-27 2012-07-11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电极板用水系涂装液、蓄电装置用电极板、蓄电装置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及蓄电装置
CN104558307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厦门诺维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单一官能化基团聚乙烯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8075A (zh) * 2016-06-28 2016-09-2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多元功能化改性聚乙烯醇基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及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CN110616055A (zh) * 2018-06-20 2019-12-27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445A (zh) * 2021-09-03 2021-11-2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4614007A (zh) * 2022-02-17 2022-06-10 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14406A (zh) * 2022-05-27 2022-08-16 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锂亚功率型电池
CN114914406B (zh) * 2022-05-27 2024-01-30 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锂亚功率型电池
CN117050213A (zh) * 2023-10-13 2023-11-14 南通金丝楠膜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高阻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50213B (zh) * 2023-10-13 2023-12-29 南通金丝楠膜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高阻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8490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8490B (zh) 一种水性粘结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KR101708359B1 (ko) 리튬 전지의 전극용 바인더 및 이를 채용한 리튬 전지
CN103199257B (zh) 用于锂电池电极的粘结剂和包含所述粘结剂的锂电池
CN101361212B (zh) 包含作为粘合剂的聚乙烯醇的电极材料和包含该材料的再充电式锂电池
CN107431207B (zh) 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合剂树脂、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锂二次电池
KR20140110641A (ko) 전극용 바인더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및 이차전지
CN103636032A (zh) 锂二次电池用电极、锂二次电池和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JP7095176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複合負極材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への用途
KR20140020919A (ko)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부극용 슬러리 조성물,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부극, 및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EP3922652B1 (en) Composition, slurry for positive electrode, and battery
CN11403909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3707883B (zh) 一种有机包覆层及含有该包覆层的电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CN115286801B (zh) 粘结剂、制备方法、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2812225A (zh) 锂离子电池用导电性碳材料分散剂、锂离子电池电极用浆料、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以及电池
CN117638069A (zh) 粘结剂、粘结剂组合物、正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EP3922653A1 (en) Composition, slurry for positive electrode, and battery
CN117624418A (zh) 含氟聚合物、粘结剂组合物、正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117638072A (zh) 含氟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粘结剂组合物、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JP7298592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スラリー組成物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
CN113677757A (zh) 组合物
JP2000048806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6284536A (zh) 共聚物和用于锂电池的粘结剂
CN111801821B (zh) 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导电材料糊组合物、浆料组合物、电极和电池
CN109742339B (zh) 一种高比能量超低温高安全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82283A1 (zh) 负极极片、二次电池、用电装置、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