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1171B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1171B
CN111661171B CN202010150826.1A CN202010150826A CN111661171B CN 111661171 B CN111661171 B CN 111661171B CN 202010150826 A CN202010150826 A CN 202010150826A CN 111661171 B CN111661171 B CN 111661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wall portion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08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1171A (zh
Inventor
松田大和
中山伸之
河野胜人
竹林俊宏
古贺俊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401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233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401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564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61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1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1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1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能够兼顾座椅支架的支承刚性和横梁的冲击吸收性能,具备:一对下边梁(1);地板面板(2);在地板面板(2)的下侧沿前后延伸的一对地板框架(3);配设于一对地板框架(3)之间的电池单元(4);在地板面板(2)的上侧将一对下边梁(1)之间连结起来的第一横梁(5);设置于第一横梁(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座椅支架(7),座椅支架(7)具有鼓出部(7e),该鼓出部局部覆盖第一侧部(32)的上壁部(32c)并且从第一横梁(5)的上壁部(32c)向上方分隔,在与鼓出部(7e)对应的第一横梁部分处的上壁部(32c)形成有刚性比第一横梁部分以外的上表面部的刚性低的加强筋部(32s、32t)以及开口部(32u)。

Description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具备配置于一对地板框架之间的电池单元和设置于横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座椅支架,横梁在车宽方向将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
背景技术
以往,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中,由于作为驱动车轮的电动机(例如,电动发电机或电动机)的动力源的电池成为大容量,因此利用车身地板的下方空间来配置电池单元。
通常,电池单元由多个电池模块、上盖和下盖以及将这些支承于车身的支承部件等构成,该多个电池模块由锂离子等电池单体的集合体构成,该上盖和下盖收容这些多个电池模块。
专利文献1的汽车的地板结构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下边梁;架设于该一对下边梁之间的地板面板;在一对下边梁之间且在地板面板的下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地板框架;以及配设于该一对地板框架之间的电池单元,该汽车的地板结构设置有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该上部横梁在地板面板的上侧将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该下部横梁在地板面板的下侧的上部横梁的下方位置将一对地板框架连结起来并与上部横梁配合而夹入电池单元。
并且,为了抑制侧面碰撞时的地板框架的变形,上部横梁形成为在下边梁和地板框架之间延伸的部分的板厚比相比于地板框架延伸到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的板厚薄。
另外,还提出了不通过板厚、材质等材料本身,而是在结构上提高侧面碰撞时的横梁的冲击吸收(Energy Absorption:EA)性能的技术。
专利文献2的车身地板结构具备横梁和电池单元,横梁在地板面板的上侧将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电池单元在地板面板的下侧配设于一对地板框架之间,在横梁的上表面部形成有横梁与地板框架的交叉部以及在其车宽方向外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部。
专利文献3的汽车的车身构造,虽然不是以提高侧面碰撞时的横梁的冲击吸收(Energy Absorption:EA)性能为目的的技术,但在内面板的前端部形成有从上壁部延伸到内壁部的前侧加强件。由此,能够抑制小重叠碰撞时的前轮向车室内的侵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WO2012/063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81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53269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将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的横梁与地板面板的上表面配合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该横梁是构成车身骨架的主要的刚性部件之一。
因此,对乘员能够就坐的座椅进行支承的座椅支架分别形成于作为刚性部件的横梁的车宽方向外侧(下边梁侧)端部和车宽方向内侧(隧道侧)端部。
由于座椅支架在其功能上需要与车辆的行驶状态无关地可靠地保持乘员的驾驶姿势,因此要求上下方向上较高的乘员支承刚性。
即,如专利文献1、2的技术那样,即使采用在横梁设置低刚性部、加强筋部等的结构,在被下边梁和地板框架夹持的横梁部分配设高刚性的座椅支架的情况下,由于重叠有座椅支架的横梁部分的刚性增加,因此在侧面碰撞时,也会阻碍横梁的压溃变形,有可能不能确保所期待的EA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座椅支架的支承刚性和横梁的冲击吸收性能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等。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具备:左右一对下边梁,该一对下边梁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地板面板,该地板面板架设在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左右一对地板框架,该一对地板框架在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且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下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配设于所述一对地板框架之间;第一横梁,该第一横梁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上侧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以及座椅支架,该座椅支架支承乘员能够就坐的座椅,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所述座椅支架具有鼓出部,该鼓出部局部覆盖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并且从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向上方分隔,在与所述鼓出部对应的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形成有低刚性部,该低刚性部的刚性比所述第一横梁部分以外的所述上表面部的刚性低。
在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由于所述座椅支架具有局部地覆盖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并且从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向上方分隔的鼓出部,因此,能够在第一横梁形成从座椅支架分隔的第一横梁部分,并且在第一横梁配设座椅支架。
由于在与所述鼓出部对应的第一横梁部分处的上表面部形成有刚性比所述第一横梁部分以外的上表面部的刚性低的低刚性部,因此,在侧面碰撞时,能够使第一横梁部分的上表面部因输入负载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而不会降低有助于座椅支架的支承刚性的第一横梁的纵壁部(前壁部及后壁部)的刚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刚性部是在所述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加强筋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第一横梁部分的上表面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刚性部是形成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的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实现轻量化,并能使第一横梁部分的上表面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刚性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的开口部、和以与所述开口部重叠并且沿前后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筋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座椅支架具有:前壁部、与所述前壁部相对的后壁部、以及将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上端连结起来的上壁部,在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所述座椅支架具有前壁部、与所述前壁部相对的后壁部、以及将所述前壁部及后壁部的上端连结起来的上壁部,在所述前壁部及后壁部分别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部,因此,能够使座椅支架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而不会降低座椅支架的前壁部及后壁部的上下方向的刚性,在侧面碰撞时,能够容许由输入负载引起的第一横梁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压溃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且被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加强筋部夹持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以加强筋部为起点的座椅支架的弯折变形和以开口部为起点的第一横梁的压溃变形同步,从而能够促进第一横梁的压溃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在各自的在车宽方向上将所述加强筋部夹在中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横梁接合。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座椅支架与第一横梁接合而不阻碍座椅支架的弯折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地板面板配合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闭合截面,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具有第二横梁,该第二横梁在所述第一横梁的车身前后方向后侧且后座乘员的脚下空间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并且该第二横梁与所述地板面板配合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闭合截面,所述第二闭合截面设定为截面高度比所述第一闭合截面的截面高度低且截面积比所述第一闭合截面的截面积小,所述第二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根据该结构,通过降低第二横梁的截面高度来确保后座乘员的脚下空间,并且通过减小第二横梁的截面积来使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位于车宽方向内侧,从而能够补偿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一对地板框架配置为越靠近车身前后方向后侧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所述第一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同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除了低刚性部的压溃之外,还能够通过地板框架的压溃来补偿因第二横梁的截面积比第一横梁的截面积小而导致的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横梁经由所述地板面板而在所述电池单元的上侧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所述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还具备第二横梁,该第二横梁经由所述地板面板而在所述电池单元的上侧且所述第一横梁的后侧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在所述一对下边梁内分别设置有大致水平状延伸的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至少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设置到所述第二横梁。
在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由于在所述一对下边梁内分别设置有大致水平状延伸的加强部件,因此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加强部件来增加下边梁的车宽方向刚性。由于所述加强部件至少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设置到第二横梁,因此无论冲击负载的输入位置如何,都能够经由加强部件形成到达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负载通路,从而能够利用车身的骨架结构来分散侧面碰撞时的负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构成为外侧部分的刚性比内侧部分的刚性低,该外侧部分是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中与所述地板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相当的部分,该内侧部分是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中与所述地板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相当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相比于地板框架位于车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部分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压溃变形,从而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边梁由形成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外面板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内面板构成,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内面板的车宽方向内端设置到到外端。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下边梁的压曲变形,并且能够分散侧面碰撞时的负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内面板具有:上壁部、与所述上壁部相对的下壁部、以及将所述上壁部及所述下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连结起来的内侧壁部,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上壁部设置到所述内侧壁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下边梁的截面崩塌,并且能够分散侧面碰撞时的负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内面板的前端设置到到后端。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冲击负载的输入位置远离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到达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负载通路。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有止动支架,该止动支架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侧方跨过所述内面板的上壁部和凸缘部而连结,从而抑制侧面碰撞时的侧门向车室内侧的侵入,所述一对地板框架配置为越靠近车身前后方向后侧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所述第一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同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止动支架来抑制侧面碰撞时的侧门的侵入量,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低刚性部和地板框架的压溃来补偿因设置止动支架而引起的下边梁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通过使对座椅支架的支承刚性影响低的部位低刚性化,能够兼顾座椅支架的支承刚性和横梁的冲击吸收性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在侧面碰撞时,使用下边梁的加强部件,无论冲击负载的输入位置如何,都能够确保冲击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的上侧立体图。
图2是俯视图。
图3是后视图。
图4是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图2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从图5中省略了座椅支架的图。
图11是图7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是图8的XII-XII线剖视图。
图13是图7的XIII-XIII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下边梁
2 地板面板
3 地板框架。
4 电池单元
5 第一横梁
6 第二横梁
7 座椅支架
7a 前壁部
7b 后壁部
7c 上壁部
7e 鼓出部
7s 加强筋部
11 外面板
12 内面板
12a 内侧壁部
12b 上壁部
12c 下壁部
15 第一内加强件
15a 上侧加强部
15b 下侧加强部
31 (第一横梁)第一中间部
32 (第一横梁)第一侧部
32s、32t 加强筋部
32u 开口部
51 止动支架
C1 第一闭合截面
C2 第二闭合截面
V 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不过是例示,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其适用物或其用途。
【实施例一】
以下,基于图1~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一的车辆V是以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省略图示)和车辆驱动用的电动机(电动发电机)(省略图示)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汽车。
如图1~图4所示,车辆V具有左右一对下边梁1、地板面板2、左右一对地板框架3、电池单元4、第一横梁5以及第二横梁6等。而且,在该车辆V中,在第一横梁5的左右两端部分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承前座的座椅支架7。
以下,在图中,将箭头F方向作为车身前后方向的前方,将箭头L方向作为车宽方向的左方,将箭头U方向作为车身上下方向的上方进行说明。另外,由于该车辆V为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主要对右侧部件及右侧部分进行说明。
首先,对一对下边梁1进行说明。
右侧的下边梁1具备构成右侧壁部的外面板11和构成左侧壁部的内面板12,外面板11和内面板12配合而形成沿前后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闭合截面。在该下边梁1的前端侧部分连结有沿上下延伸的铰链柱8,在下边梁1的后端侧部分连结有沿上下延伸的后柱9。
另外,该车辆V是前门以形成于前端部分的铰链中心进行开闭,后门以形成于后端部分的铰链中心进行开闭的、所谓的对开式的门构造,省略了中柱。
如图5~图8所示,外面板11具备与车宽方向正交的外侧壁部11a、从该外侧壁部11a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的上壁部11b、从外侧壁部11a的下端部向左方延伸的下壁部11c、从上壁部11b的左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上凸缘部11d、从下壁部11c的左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凸缘部11e,该外面板11构成为截面大致帽状。
在外面板11设置有配置于外面板11的右侧的外板部件13和配置于外面板11的左侧的外加强件14。
如图5~图8、图13所示,外板部件13构成为,从右侧(外侧)覆盖上凸缘部11d、上壁部11b和外侧壁部11a的上侧部分。
由此,外板部件13与外面板11配合而形成从外面板11的前端延伸到后端的闭合截面。
外加强件14配设为在俯视时位于第二横梁6的右侧,并形成为横截面大致匚字形。该外加强件14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与上凸缘部11d和下凸缘部11e连结,该外加强件14的中段部分的前端部及后端部与外侧壁部11a连结。
由此,通过提高前门后端部及后门前端部的支承刚性,与前门及后门配合而确保了车身中间部分的上下方向刚性。
如图5~图8所示,内面板12具备:与车宽方向正交的内侧壁部12a;从该内侧壁部12a的上端部向右方延伸的上壁部12b;从内侧壁部12a的下端部向右方延伸的下壁部12c;从上壁部12b的右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上凸缘部12d;以及从下壁部12c的右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凸缘部12e,该内面板12构成为截面大致帽状。上凸缘部12d和下凸缘部12e通过点焊分别与上凸缘部11d和下凸缘部11e接合。
在内面板12设置有配置于内面板12的右侧的第一内加强件15(加强部件)和多个第二内加强件16。
第一内加强件15例如由板厚2.0mm的超高张力钢板构成,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
如图4~图8所示,第一内加强件15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从内面板12的左端(车宽方向内端)遍及到右端(车宽方向外端),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从内面板12的前端遍及到后端。
该第一内加强件15具备呈大致水平状延伸的上侧加强部15a和呈大致垂直状延伸的内侧加强部15b。
上侧加强部15a与上壁部12b的大致整个区域紧密贴合状地重合,内侧加强部15b与内侧壁部12a的上侧部分紧密贴合状且局部地重合。
如图4、图7、图8、图13所示,多个(例如四个)第二内加强件16分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正交。
各第二内加强件16与内侧壁部12a、上壁部12b和下壁部12c接合,构成局部隔断下边梁1的闭合截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节部。
俯视时最前侧的第二内加强件16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与铰链柱8重叠,其后侧的第二内加强件16与第一横梁5相比配置于稍靠前方的位置。后侧两个第二内加强件16以前后夹持第二横梁6的方式配置,后侧两个第二内加强件16中前侧的第二内加强件16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与外加强件14重叠。
接着,对地板面板2及一对地板框架3进行说明。
地板面板2以架设在一对下边梁1之间的方式形成。
该地板面板2的左右两端部分分别与一对下边梁1的内侧壁部12a接合并构成车辆V的车室地面。地板面板2的后端部与后地板面板相连,该后地板面板形成后方向上倾斜状的上弯部。
如图3~图8所示,一对地板框架3分别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并且该一对地板框架3的间隔越向后侧越隔开。因此,下边梁1与相邻的地板框架3的间隔越向后侧越接近。
地板框架3与地板面板2的下表面配合而形成沿前后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状的闭合截面。
接着,对电池单元4进行说明。
如图3、图4所示,电池单元4以收容有将多个电池模块串联连接而成的高电压电池的状态布置于地板面板2的下方空间。因此,电池单元4构成为确保耐振性及耐水性。
向车辆驱动用电动机供给电力的电池模块是将具有标准电压的长方体形状的多个电池单体排列成层叠状的长方体形状的电池集合体。
电池单体例如是作为二次电池的一种的锂离子电池。
该电池单元4以框状框架21、底板22、未图示的上盖和多个支承部件24为主要的构成要素。
框状框架21由曲柄状的上侧框架和曲柄状的下侧框架形成为大致口字形的闭合截面构造体(参照图5、图6)。
底板22由导热性优异的金属、例如铝合金构成。底板22的边缘部分由框状框架21的上壁部及凸缘部支承。
框状框架21和底板22相当于电池单元4的下盖。
未图示的上盖经由密封用的垫圈(省略图示)以与框状框架21的上壁部内缘紧密贴合的状态固定到框状框架21的上壁部内缘。
四个支承部件24分别从框状框架21的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这些支承部件24经由紧固部件分别紧固固定在一对地板框架3的下壁部。通过以上,将电池单元4配设于地板面板2的下方且一对地板框架3之间。
接着,对第一横梁5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5、图7、图9~图11、图13所示,第一横梁5将一对下边梁1的前侧部分之间连结,并且与地板面板2的上表面配合而形成沿左右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状的第一闭合截面C1。
第一横梁5具备第一中间部31和从该第一中间部31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左右一对第一侧部32。
第一中间部31例如由板厚1.8mm的超高张力钢板构成,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形成于该第一中间部31的下端部的凸缘部通过焊接与地板面板2的上表面接合。
一对第一侧部32由韧性及刚性比第一中间部31低的例如板厚1.0mm的冷轧钢板构成,一对第一侧部32分别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
右侧的第一侧部32具备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前壁部32a、与该前壁部32a隔开规定间隔并相对的后壁部32b、将前壁部32a及后壁部32b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上壁部32c等。
形成于前壁部32a及后壁部32b的下端部的凸缘部通过焊接与地板面板2的上表面接合,形成于前壁部32a及后壁部32b的右侧(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凸缘部通过焊接与内侧壁部12a接合。
如图5、图10、图11所示,上壁部32c的左侧(车宽方向内侧)端部的上表面通过焊接与第一中间部31的上壁部的右侧端部的下表面接合,上壁部32c的右侧(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下表面通过焊接与内面板12的上壁部12b的上表面接合。
上壁部32c具备向下方凹入并沿前后延伸的加强筋部32s、32t和上下连通的开口部32u。
加强筋部32s形成于地板框架3的右侧(车宽方向外侧),加强筋部32t形成于加强筋部32s的右侧。开口部32u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并形成为与加强筋部32t重叠。
接着,对第二横梁6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6、图8~图10、图12、图13所示,第二横梁6在第一横梁5的后方将一对下边梁1的中间部分连结起来,并且第二横梁6与地板面板2的上表面配合而形成沿左右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状的第二闭合截面C2。
并且,第二闭合截面C2的截面积被设定为比第一闭合截面C1的截面积小,换言之,第二横梁6的截面二次矩被设定为比第一横梁5的截面二次矩小。
第二横梁6具备第二中间部41和左右一对第二侧部42,该第二侧部42从该第二中间部41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第二中间部41例如由板厚2.3mm的超高张力钢板构成,并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形成于该第二中间部41的下端部的凸缘部通过焊接与地板面板2的上表面接合。
一对第二侧部42由韧性及刚性比第二中间部41低的例如板厚2.3mm的冷轧钢板构成,并分别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
右侧的第二侧部42具备: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前壁部42a、与该前壁部42a隔开规定间隔并相对的后壁部42b、将前壁部42a及后壁部42b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上壁部42c等。另外,在该第二侧部42形成有右侧部分的高度位置比左侧部分的高度位置高的台阶部42q。台阶部42q是在内面板12和地板框架3之间延伸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从内面板12的内壁部12a到台阶部42q的间隔距离与从内面板12的内壁部12a到加强筋部32s的间隔距离大致相等。
在前壁部42a和后壁部42b分别形成有相对于第二闭合截面C2向相反方向突出的直线状的棱线部42r。
如图8~图10、图12、图13所示,这些棱线部42r的上端部被设定于与台阶部42q对应的位置,并形成为越向下侧越向右方移动。
形成于前壁部42a和后壁部42b的下端部的凸缘部通过焊接与地板面板2的上表面接合,形成于前壁部42a和后壁部42b的右侧端部的凸缘部通过焊接与内侧壁部12a接合。
如图6、图8~图10所示,上壁部42c的左侧端部的上表面通过焊接与第二中间部41的上壁部的右侧端部的下表面接合,上壁部42c的右侧端部的下表面通过焊接与内面板12的上壁部12b的上表面接合。
上壁部42c具备向下方凹入并沿前后延伸的加强筋部42s。
加强筋部42s形成于台阶部42q的左侧且相当于地板框架3的左右纵壁部之间的位置。
由此,确保了后座乘员的脚下空间,并抑制了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另外,除了第一侧部32、第二侧部42的压溃之外,还通过地板框架3的压溃来补偿因第二横梁6的截面积比第一横梁5的截面积小而导致的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另外,如图9、图10所示,在第二横梁6的侧方设置有跨过内面板12的上壁部12b和上凸缘部12d而连结的止动支架51。一对地板框架3配置为越向后侧越向右侧移动,第一横梁5的第一侧部32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地板框架3相同的位置,并且第二横梁6的第二侧部42的内端位置设定在地板框架3的左侧,因此,通过止动支架51抑制侧面碰撞时的侧门(省略图示)的侵入量,另一方面,通过第一侧部32、第二侧部42和地板框架3的压溃来补偿因设置止动支架51而引起的下边梁1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接着,对一对座椅支架7进行说明。
一对座椅支架7以支承驾驶座乘员就坐的驾驶座的车宽方向外侧前部的座椅支架7、以及支承副驾驶座乘员就坐的副驾驶座的车宽方向外侧前部的座椅支架7为对象。另外,支承驾驶座及副驾驶座的车宽方向内侧前部的座椅支架分别配设于第一横梁5的左右中间部分。
如图1、图2、图5、图7、图9、图11所示,右侧的座椅支架7设置成覆盖右侧的第一侧部32的上半部。
座椅支架7例如由板厚2.3mm的冷轧钢板构成,并形成为截面大致匚字形。该座椅支架7具备: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前壁部7a、与该前壁部7a隔开规定间隔并相对的后壁部7b、将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上壁部7c等。
另外,在该座椅支架7形成有鼓出部7e,鼓出部7e从第一横梁5(的第一侧部32)的上壁部32c向上方分隔。鼓出部7e是在内面板12和地板框架3之间延伸的部分,且从正面看形成为梯形。在此,第一横梁5中,第一中间部31的上壁部及一对第一侧部32的上壁部32c相当于上表面部,第一侧部32的上壁部32c中被鼓出部7e覆盖的部分相当于第一横梁部分。
在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分别形成有相对于鼓出部7e向相反方向突出并沿上下延伸的加强筋部7s。
如图7、图9、图11所示,这些加强筋部7s配置于加强筋部32t的右侧,并形成为越从前壁部7a的上端部向下侧左右尺寸变得越大。
形成于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的下端部的凸缘部分别在从左右夹入加强筋部7s的位置焊接于第一横梁5(的第一侧部32)的前壁部32a及后壁部32b。
如图5、图7、图9所示,上壁部7c的右侧端部延伸设置到内面板12(内侧壁部12a),上壁部7c的左侧端部的下表面通过焊接与第一中间部31的上壁部的右侧端部的上表面接合。第一中间部31的上壁部的右侧端部以被第一侧部32的上壁部32c和上壁部7c夹持的状态通过三重焊接而接合。
接着,对车辆V的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的机制进行说明。
在侧面碰撞初期,在下边梁1的长度方向的局部输入冲击负载。
由于在下边梁1内设置有外加强件14、第一内加强件15以及第二内加强件16,因此能够抑制下边梁1的截面崩塌。特别是,由于第一内加强件15形成为遍及下边梁1的全长,因此即使在外面板11的特定部位输入负载被输入,输入负载也会分散到第一内加强件15的整体,并且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等多个骨架部件作为负载通路而被传递输入负载。
在侧面碰撞中期,产生下边梁1及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的变形。
在下边梁1中,输入负载使下边梁1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并且下边梁1以下边梁1与地板面板2的接合部分为转动中心进行上方旋转运动。
在大致同时,在第一横梁5中,输入负载以座椅支架7的加强筋部7s为起点进行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的弯折变形,然后,以上壁部32c的加强筋部32s、32t及开口部32u为起点进行第一侧部32的压溃变形。
由于第一侧部32形成为韧性比第一中间部31低,因此,即使安装有座椅支架7,也能够充分地执行压溃变形。
在第二横梁6中,输入负载以棱线部42r为起点进行前壁部42a及后壁部42b的弯折变形并以加强筋部42s为起点进行第二侧部42的压溃变形。
虽然第二横梁6与第一横梁5相比,在下边梁1和地板框架3之间延伸的部分小(短),但通过使第二闭合截面C2的面积比第一横梁5的第一闭合截面C1的面积小,从而使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相对于地板框架3的压溃变形倾向一致。
在侧面碰撞后期,地板框架3因未被第一侧部32等的压溃变形吸收而残留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冲击负载而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
在初期输入的负载中,一部分负载被第一侧部32、第二侧部42的压溃变形及座椅支架7的弯折变形吸收,另外,另一部分负载经由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分散到其他骨架部件(例如,相反侧的下边梁1、铰链柱8、后柱9等),因此,抑制了地板框架3的变形。
由此,能够将电池单元4的损伤抑制到最小限度。
下面,对上述下部车身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实施例一的下部车身结构,由于座椅支架7具有鼓出部7e,该鼓出部7e局部覆盖(第一横梁5的)第一侧部32的上壁部32c并且从第一横梁5的上壁部32c向上方分隔,因此,能够在第一横梁5形成从座椅支架7分隔的第一横梁部分,并且能够在第一横梁5配设座椅支架7。由于在与鼓出部7e对应的第一横梁部分处的上壁部32c形成有刚性比第一横梁部分以外的上表面部低的低刚性部,因此,在侧面碰撞时,能够使第一横梁部分的上表面部因输入负载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而不会降低有助于座椅支架7的支承刚性的第一横梁5的前壁部32a及后壁部32b的刚性。
由于低刚性部是在第一横梁部分处的上表面部以沿前后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筋部32s、32t,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第一横梁部分的上表面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
由于低刚性部是形成于第一横梁部分处的上表面部的开口部32u,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使第一横梁部分的上表面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
由于低刚性部包括:形成于第一横梁部分处的上表面部的开口部32u、和以与开口部32u重叠并且沿前后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筋部32t构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
在车辆V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具备:一对下边梁1,该一对下边梁1沿前后延伸;地板面板2,该地板面板2架设在该一对下边梁1之间;一对地板框架3,该一对地板框架3在一对下边梁1之间且在地板面板2的下侧沿前后延伸;电池单元4,该电池单元4配设于一对地板框架3之间;第一横梁5,该第一横梁5在地板面板2的上侧沿左右将一对下边梁1之间连结起来;座椅支架7,该座椅支架7支承乘员能够就坐的座椅,并且设置于第一横梁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其中,座椅支架7具有:前壁部7a、与前壁部7a相对的后壁部7b、以及将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的上端连结起来的上壁部7c,在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分别形成有沿上下延伸的加强筋部7s。根据该结构,由于座椅支架7具有前壁部7a、与前壁部7a相对的后壁部7b和将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的上端连结起来的上壁部7c,在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上分别形成有沿上下延伸的加强筋部7s,因此,能够使座椅支架7构成为能够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在侧面碰撞时,能够容许因输入负载引起的第一横梁5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压溃变形而不会降低座椅支架7的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的上下方向的刚性。
由于在第一横梁5的上表面部且被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的加强筋部7s夹持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32u,因此能够使以加强筋部7s为起点的座椅支架7的弯折变形与以开口部32u为起点的第一横梁5的压溃变形同步,从而能够促进第一横梁5的压溃变形。
由于前壁部7a及后壁部7b在各自的在沿车宽方向将凸缘部7s夹在中间的部分与第一横梁5接合,因此,能够将座椅支架7与第一横梁5接合而不会阻碍座椅支架7的弯折变形。
第一横梁5与地板面板2配合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闭合截面C1,并具有第二横梁6,该第二横梁6在第一横梁5的后侧且后座乘员的脚下空间沿车宽方向将一对下边梁1之间连结起来,并且第二横梁6与地板面板2配合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闭合截面C2,第二闭合截面C2设定为截面高度比第一闭合截面C1的截面高度低且截面积比第一闭合截面C1的截面积小,第二横梁6的第二侧部42的内端位置与第一横梁5的第一侧部32的内端位置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由此,通过降低第二横梁6的截面高度,能够确保后座乘员的脚下空间,并且通过减小截面积,能够通过使第二侧部42的内端位置位于车宽方向内侧来补偿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一对地板框架3配置为越向后侧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第一横梁5的第一侧部32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地板框架3相同的位置,并且第二横梁6的第二侧部42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地板框架3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除了第一侧部32、第二侧部42的压溃之外,还通过地板框架3的压溃来补偿因第二横梁6的截面积比第一横梁5的截面积小而导致的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由于在一对下边梁1内分别设置有大致呈水平状延伸的第一内加强件15,因此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加强部件来增加下边梁1的车宽方向刚性。由于第一内加强件15至少从第一横梁5延伸设置到第二横梁6,因此无论冲击负载的输入位置如何,都能够经由第一内加强件15形成到达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的负载通路,从而能够利用车身的骨架结构来分散侧面碰撞时的负载。
在一对下边梁1之间且在地板面板2的下侧具有沿前后延伸的一对地板框架3,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构成为外侧部分的刚性比内侧部分的刚性低,该外侧部分是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中与地板框架3的车宽方向外侧相当的部分,该内侧部分是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中与地板框架3的车宽方向内侧相当的部分。由此,能够使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的比地板框架3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部分向车宽方向内侧压溃变形,从而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
下边梁1由形成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外面板11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内面板12构成,第一内加强件15从内面板12的车宽方向内端设置到外端,因此,能够防止下边梁1的压曲变形,并且能够分散侧面碰撞时的负载。
内面板12具有:上壁部12b、与上壁部12b相对的下壁部12c、以及将上壁部12b和下壁部12c的车宽方向内侧端连结起来的内侧壁部12a,第一内加强件15从上壁部12b设置到内侧壁部12a,因此,能够防止下边梁1的截面崩溃,并且能够分散侧面碰撞时的负载。
由于第一内加强件15从内面板12的前端设置到后端,因此即使在冲击负载的输入位置远离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到达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的负载通路。
具有止动支架51,该止动支架51在第二横梁5的侧方跨过内面板12的上壁部12b和上凸缘部12d而连结,从而抑制侧面碰撞时的侧门向车室内侧的侵入,一对地板框架3配置为越靠近后侧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第一横梁5的第一侧部32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地板框架3相同的位置,并且第二横梁6的第二侧部42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地板框架3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止动支架51抑制侧面碰撞时的侧门的侵入量,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第一侧部32、第二侧部42和地板框架3的压溃来补偿因设置止动支架51而引起的下边梁1的冲击吸收量的降低。
接着,对部分地变更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发动机等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至少具备电池单元即可,也可以是仅具备电动机的电动汽车。
另外,省略了中柱的对开型的门结构不是必须的,也可以适用于省略了后门的双门型的车辆。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仅在第一横梁设置座椅支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二横梁设置座椅支架。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所希望的冲击吸收性能在第二横梁设置低刚性部。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横梁设置两个加强筋部和一个开口部作为低刚性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可以省略开口部而仅设置加强筋部,也可以省略加强筋部而仅设置开口部。另外,加强筋部及开口部的数量可以根据规格任意设定,例如加强筋部为一个或多个。
进而,也可以不是如加强筋部等那样的结构上的低刚性部,而仅是材料上的低刚性部。即使是相同的板厚,也可以使横梁部分的钢板为韧性比横梁部分以外的的钢板低的钢板,即使是相同的钢板,也可以使横梁部分的板厚比横梁部分以外的的板厚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接合于内面板的上壁部及内侧壁部的大致L字形的第一内加强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至少具备上侧加强部即可,也可以设为接合于内面板的上壁部、下壁部和内侧壁部的大致匚字形的第一内加强件。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设置四个第二内加强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三个以下,另外,也可以设置五个以上。
6)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能够以对上述实施方式附加了各种变更的方式、组合了各实施方式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也包含这样的变更方式。

Claims (16)

1.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左右一对下边梁,该一对下边梁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地板面板,该地板面板架设在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
左右一对地板框架,该一对地板框架在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且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下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配设于所述一对地板框架之间;
第一横梁,该第一横梁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上侧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以及
座椅支架,该座椅支架支承乘员能够就坐的座椅,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
所述座椅支架具有鼓出部,该鼓出部局部覆盖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并且从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向上方分隔,
在与所述鼓出部对应的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形成有低刚性部,该低刚性部的刚性比所述第一横梁部分以外的所述上表面部的刚性低,
所述一对地板框架分别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并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配合而形成沿车身前后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状的闭合截面,
所述电池单元具备支承部件,并且该电池单元通过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一对地板框架的下壁部分别紧固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是在所述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加强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是形成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的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分处的所述上表面部的开口部、和以与所述开口部重叠并且沿前后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支架具有:前壁部、与所述前壁部相对的后壁部、以及将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上端连结起来的上壁部,
在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部且被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加强筋部夹持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在各自的在车宽方向上将所述加强筋部夹在中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横梁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地板面板配合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闭合截面,
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具有第二横梁,该第二横梁在所述第一横梁的车身前后方向后侧且后座乘员的脚下空间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并且该第二横梁与所述地板面板配合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闭合截面,
所述第二闭合截面设定为截面高度比所述第一闭合截面的截面高度低且截面积比所述第一闭合截面的截面积小,
所述第二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地板框架配置为越靠近车身前后方向后侧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
所述第一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同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经由所述地板面板而在所述电池单元的上侧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
所述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还具备第二横梁,该第二横梁经由所述地板面板而在所述电池单元的上侧且所述第一横梁的后侧沿车宽方向将所述一对下边梁之间连结起来,
在所述一对下边梁内分别设置有大致水平状延伸的加强部件,
所述加强部件至少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设置到所述第二横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构成为外侧部分的刚性比内侧部分的刚性低,
该外侧部分是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中与所述地板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相当的部分,该内侧部分是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中与所述地板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相当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边梁由形成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外面板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内面板构成,
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内面板的车宽方向内端设置到外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边梁由形成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外面板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内面板构成,
所述内面板具有:上壁部、与所述上壁部相对的下壁部、以及将所述上壁部及所述下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连结起来的内侧壁部,
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上壁部设置到所述内侧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边梁由形成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外面板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内面板构成,
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内面板的前端设置到后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边梁由形成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外面板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内面板构成,
所述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具有止动支架,该止动支架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侧方跨过所述内面板的上壁部和凸缘部而连结,从而抑制侧面碰撞时的侧门向车室内侧的侵入,
所述一对地板框架配置为越靠近车身前后方向后侧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
所述第一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同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止动支架,该止动支架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侧方跨过所述内面板的上壁部和凸缘部而连结,从而抑制侧面碰撞时的侧门向车室内侧的侵入,
所述一对地板框架配置为越靠近车身前后方向后侧越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
所述第一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同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的低刚性部的内端位置设定在与所述地板框架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CN202010150826.1A 2019-03-06 2020-03-06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Active CN111661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0169A JP7223325B2 (ja) 2019-03-06 2019-03-06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19040170A JP7256445B2 (ja) 2019-03-06 2019-03-06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19-040170 2019-03-06
JP2019-040169 2019-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1171A CN111661171A (zh) 2020-09-15
CN111661171B true CN111661171B (zh) 2023-03-10

Family

ID=6974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0826.1A Active CN111661171B (zh) 2019-03-06 2020-03-06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1016B2 (zh)
EP (1) EP3708468A1 (zh)
CN (1) CN111661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0068B2 (ja) * 2018-05-14 2022-05-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915592B2 (ja) * 2018-06-15 2021-08-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下部車体構造
US10919577B2 (en) * 2019-04-16 2021-02-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ocker assembly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7275836B2 (ja) * 2019-05-15 2023-05-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7172887B2 (ja) * 2019-07-02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2021041817A (ja) * 2019-09-11 2021-03-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7316513B2 (ja) * 2019-09-11 2023-07-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KR20220048138A (ko) * 2020-10-12 2022-04-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 자동차용 스크럼 타입 사이드 실 구조
KR20220048785A (ko) * 2020-10-13 2022-04-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차체
DE102020132387B3 (de) * 2020-12-07 2022-05-2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boden für ein batterie-elektrisches Fahrzeug
KR20220086056A (ko) * 2020-12-16 2022-06-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 자동차의 차체 연결 구조
US11769923B2 (en) * 2021-01-11 2023-09-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igid linkages for battery packs
US10994795B1 (en) * 2021-01-25 2021-05-04 Vantage Mobility International, Llc Mobility-assist hybrid conversion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2896319A (zh) * 2021-03-10 2021-06-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
US11535129B1 (en) 2021-08-17 2022-12-2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mounting bracket for energy attenuating member
KR20230099253A (ko) * 2021-12-27 2023-07-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방 차체 구조
CN114447503A (zh) * 2022-01-26 2022-05-0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箱体侧边梁、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1625A (ja) * 1993-09-20 1995-03-2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6299239B1 (en) * 1999-10-14 2001-10-09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O2012063393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CN204775529U (zh) * 2015-06-29 2015-11-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地板及车辆
JP2016153269A (ja) * 2015-02-20 2016-08-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WO2018055855A1 (ja) * 2016-09-21 2018-03-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取付構造
JP2018047746A (ja) * 2016-09-20 2018-03-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2018095137A (ja) * 2016-12-15 2018-06-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CN108407897A (zh) * 2018-04-03 2018-08-17 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后地板前加强梁总成
JP2019023029A (ja) * 2017-07-24 2019-02-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US10654357B2 (en) * 2017-12-18 2020-05-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ompartment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US10723391B2 (en) * 2017-11-15 2020-07-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ide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8780B2 (ja) * 2002-11-19 2006-06-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JP4432674B2 (ja) * 2003-12-18 2010-03-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WO2012014776A1 (ja) * 2010-07-26 2012-02-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の下部構造
US8894130B2 (en) * 2011-02-15 2014-11-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JP5900480B2 (ja) * 2013-05-24 2016-04-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JP6187487B2 (ja) * 2015-01-21 2017-08-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215896B2 (ja) * 2015-10-22 2017-10-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
JP6889419B2 (ja) * 2017-03-10 2021-06-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397534B1 (ja) * 2017-04-25 2018-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10710638B2 (en) * 2017-04-28 2020-07-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CN207549934U (zh) * 2017-11-30 2018-06-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立体安全防护装置
JP6572964B2 (ja) * 2017-12-28 2019-09-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下部車体構造
JP6881326B2 (ja) * 2018-01-16 2021-06-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下部車体構造
JP6881395B2 (ja) * 2018-06-15 2021-06-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下部車体構造
JP6683777B2 (ja) * 2018-08-28 2020-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ケースの固定構造
JP7275836B2 (ja) * 2019-05-15 2023-05-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1942481B (zh) * 2019-05-15 2022-10-2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CN111942480B (zh) * 2019-05-15 2022-11-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JP7331448B2 (ja) * 2019-05-15 2023-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7338251B2 (ja) * 2019-06-07 2023-09-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1625A (ja) * 1993-09-20 1995-03-2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6299239B1 (en) * 1999-10-14 2001-10-09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O2012063393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JP2016153269A (ja) * 2015-02-20 2016-08-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04775529U (zh) * 2015-06-29 2015-11-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地板及车辆
JP2018047746A (ja) * 2016-09-20 2018-03-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WO2018055855A1 (ja) * 2016-09-21 2018-03-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取付構造
JP2018095137A (ja) * 2016-12-15 2018-06-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2019023029A (ja) * 2017-07-24 2019-02-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US10723391B2 (en) * 2017-11-15 2020-07-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ide structure
US10654357B2 (en) * 2017-12-18 2020-05-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ompartment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CN108407897A (zh) * 2018-04-03 2018-08-17 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后地板前加强梁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8468A1 (en) 2020-09-16
CN111661171A (zh) 2020-09-15
US11091016B2 (en) 2021-08-17
US20200282816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1171B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US10752292B2 (en)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CN1105883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体
US11208152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ection structure
US8776927B2 (en) Vehicle battery pack housing structure
US11420686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CA2685176C (en) Vehicular upper-part structure
CN111038593A (zh) 车辆下部结构
US10933916B2 (en) Vehicle floor structure
JP7223325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7097858B (zh) 车身结构
CN112550479B (zh) 电动车辆的车身
US11485415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US11396328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CN113135236A (zh) 车身下部构造
JP7366342B2 (ja)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US20190276082A1 (e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JP7256445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0920757B (zh) 车辆的下部结构
CN111989258B (zh) 汽车车身结构
JP2022097816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構造
WO2019198751A1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20230311794A1 (en) Vehicle
US20230257028A1 (en) Vehicle lower body structure
US20230311795A1 (en)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