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6052B - 螺母、进给丝杠机构以及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母、进给丝杠机构以及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6052B
CN111656052B CN201880086577.5A CN201880086577A CN111656052B CN 111656052 B CN111656052 B CN 111656052B CN 201880086577 A CN201880086577 A CN 201880086577A CN 111656052 B CN111656052 B CN 111656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slit
steering wheel
pair
cylindric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65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6052A (zh
Inventor
斋藤猛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56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6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6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6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2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 F16B39/28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by special members on, or shape of, the nut or bolt
    • F16B39/30Locking exclusively by special shape of the screw-thr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003Screw mechanisms with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 F16H25/2009Screw mechanisms with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with radial prelo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1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power actuated adjustment, e.g. with position mem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B62D1/18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the entire column being tiltable as a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4Elements essential to such mechanisms, e.g. screws, 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84Perpendicular arrangement of drive motor to screw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9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using worm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能够将螺栓的紧固力矩抑制为较小的螺母及进给丝杠机构的构造。螺母(12b)具备筒状部(19a)和狭缝(20a)。筒状部(19a)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14b)。狭缝(20a)形成于筒状部(19a)的圆周方向一处,且在该筒状部(19a)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开口。狭缝(20a)形成为沿相对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中的狭缝(20a)横切的部分的导程角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

Description

螺母、进给丝杠机构以及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狭缝且构成为能够缩放内径的螺母、以及使用了该螺母的进给丝杠机构。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调节方向盘的前后位置和/或上下位置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图9示出了日本特开2010-116042号公报所记载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的一例。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转向柱1、转向轴2以及电动驱动器3。转向柱1通过将前侧的外柱4和后侧的内柱5以可伸缩状组合而构成。外柱4相对于车身轴向的位移被阻止。内柱5的前端部可滑动地插入外柱4的后端部的内径侧。
转向轴2构成为将前侧的内轴6和后侧的外管7通过花键卡合等能够进行力矩的传递且能够伸缩地组合。内轴6经由轴承(省略图示)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外柱4的内径侧。外管7经由轴承8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内柱5的内径侧。由此,转向轴2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转向柱1的内径侧,而且内柱5及外管7相对于外柱4及内轴6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位移。方向盘9支撑固定于外管7的后端部。
电动驱动器3具备外壳10、进给丝杠机构11以及电动马达(省略图示)。外壳10支撑固定于外柱4的下表面。
进给丝杠机构11具有螺母12和杆13。这样的进给丝杠机构11的中心轴与转向轴2(及转向柱1)的中心轴平行地配置。
螺母12在内周面具有具备螺旋状的螺纹槽的内螺纹部14。螺母12不能进行轴向的位移且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外壳10内,且能够经由蜗杆减速器15利用电动马达旋转驱动。
杆13在前侧部外周面具有与内螺纹部14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16,且经由臂部17将后端部与内柱5的后侧部连接。
在调节方向盘9的前后位置时,利用电动马达经由蜗杆减速器15将螺母12旋转驱动,从而使杆13沿轴向位移。随着杆13的轴向位移,经由臂部17与该杆13连接的内柱5及支撑于内柱5的内径侧的外管7沿与杆13相同的方向位移,方向盘9的前后位置被调节。
在日本特开2006-3604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除了方向盘的前后位置,还能够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在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中,利用进给丝杠机构将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转换为直线运动,对方向盘的前后位置或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在进给丝杠机构中,在螺母的内螺纹部与杆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结合部存在不可避免的齿隙。如果该齿隙大,则可能在螺母的内螺纹部与杆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结合部产生被称为打齿声的令人不适的异响,或方向盘晃动。
图10及图11示出了国际公开第03/078234号小册子所记载的进给丝杠机构的现有构造的一例。进给丝杠机构11a具备螺母12a、杆13a以及螺栓18。
螺母12a具备:筒状部19,其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14a;狭缝20,其以沿轴向伸长的方式形成于该筒状部19;以及一对紧固孔21a、21b,其在与该狭缝20的伸长方向(形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于筒状部19中的夹着狭缝20相互整合的部分。
杆13a在外周面具有与内螺纹部14a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16a。
螺栓18与一对紧固孔21a、21b螺纹结合。
在进给丝杠机构11a中,通过调整螺栓18的紧固量使狭缝20的宽度缩放,能够使筒状部19的内径缩放,抑制螺母12a与杆13a之间的齿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60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6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03/078234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从以下方面来看,国际公开第03/078234号小册子记载的进给丝杠机构11a具有改良的余地。即,在该构造中,在螺母12a形成沿与该螺母12a的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伸长的狭缝20,将用于使该狭缝20的宽度缩放的螺栓18沿与狭缝20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与此相对,内螺纹部14a的螺纹槽及外螺纹部16a的螺纹牙具有导程角,且相对于相当于螺母12a的缩放方向的螺栓18的轴向(图12(A)的上下方向)倾斜。
因此,在通过增大螺栓18的紧固量使筒状部19的内径缩径时,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在内螺纹部14a的螺纹槽与外螺纹部16a的螺纹牙之间产生不均接触。即,在内螺纹部14a与外螺纹部16a的卡合部(螺纹结合部)中的螺栓18的轴向上的一侧部分(图12(A)及图12(B)的上侧部分),在内螺纹部14a的螺纹槽的一侧面(图12(A)及图12(B)的左侧面)和外螺纹部16a的螺纹牙的一侧面(图12(A)及图12(B)的左侧面)抵接之前,内螺纹部14a的螺纹槽的另一侧面(图12(A)及图12(B)的右侧面)和外螺纹部16a的螺纹牙的另一侧面(图12(A)及图12(B)的右侧面)抵接。与此相对,在内螺纹部14a与外螺纹部16a的卡合部中的螺栓18的轴向上的另一侧部分(图12(A)及图12(B)的下侧部分),在内螺纹部14a的螺纹槽的另一侧面和外螺纹部16a的螺纹牙的另一侧面抵接之前,内螺纹部14a的螺纹槽的一侧面和外螺纹部16a的螺纹牙的一侧面抵接。如果产生这样的不均接触,则作用于内螺纹部14a的螺纹槽与外螺纹部16a的螺纹牙之间的摩擦变大大,并且成为不可避免的齿隙的原因的间隙变大。
为了使内螺纹部14a和外螺纹部16a适当卡合,在紧固螺栓18时,需要使螺母12a的筒状部19中的螺栓18的轴向上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在螺母12a的轴向上朝向互相相反的方向错开。即,在图12(A)及图12(B)的例子中,需要使筒状部19的上侧部分向左方向位移,使筒状部19的下侧部分向右方向位移。因此,随着紧固螺栓18,施加于该螺栓18的反作用力变大。这样的问题在将内螺纹部14a及外螺纹部16a设为导程(每转一圈的移动距离)大的多条螺纹的情况下尤其显著。
在国际公开第03/078234号小册子所记载的进给丝杠装置中,即使通过紧固螺栓18使筒状部19的内径缩径,由于随着紧固螺栓18产生的不均接触、施加于螺栓18的反作用力的影响,难以一边抑制外螺纹部16a相对于内螺纹部14a相对旋转的阻力过度增大,一边抑制内螺纹部14a与外螺纹部16a之间的齿隙。
本发明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螺母及进给丝杠机构的构造,能够一边抑制对于螺母和杆相对旋转的阻力过度增大,一边抑制螺母与杆之间的齿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螺母具备:
筒状部,其在内周面具有具备螺旋状的螺纹槽的内螺纹部;以及
狭缝,其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圆周方向一处,且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开口,
上述狭缝沿相对于上述螺纹槽中的上述狭缝横切的部分的导程角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
能够使上述狭缝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在上述筒状部的轴向两端面未开口。或者能够使上述狭缝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或一方的端部在上述筒状部的轴向端面开口。
能够将上述内螺纹部由条数为2以上的多条螺纹构成。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求出构成上述内螺纹部的多道螺纹槽的导程角的平均值,将上述狭缝沿相对于该平均值的大小错开大约90°(85°~95°左右)的方向形成。但是,也能够由一条螺纹构成上述内螺纹部。
上述狭缝能够在互相对置的一对内侧面的径向内端部具备朝向越朝向径向内方越互相分离的方向的一对避让部。
能够在上述筒状部中的夹着上述狭缝互相整合的两侧部分具备一对紧固孔,该一对紧固孔沿相对于该狭缝的伸长方向(形成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将上述一对紧固孔形成于上述筒状部中的夹着上述狭缝的伸长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部分。
本发明的进给丝杠机构具备:
螺母,其具备在内周面具有具备螺旋状的螺纹槽的内螺纹部的筒状部、在上述筒状部的圆周方向一处且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开口的狭缝、以及在上述筒状部中的夹着上述狭缝互相整合的两侧部分沿相对于该狭缝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的一对紧固孔;
杆,其在外周面具有与上述内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以及
螺栓,其插通或螺纹结合于上述一对紧固孔,且用于缩放上述狭缝的间隔,
上述螺母由本发明的螺母构成。
此外,在将上述内螺纹部由多条螺纹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将上述外螺纹由多条螺纹构成。
优选的是,将上述螺栓的头部的座面由凸曲面构成。
本发明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
电动马达,其具有输出轴;
转向轴,其在后端部支撑有方向盘;
转向柱,其在内径侧可旋转地支撑有上述转向轴;以及
进给丝杠机构,
上述进给丝杠机构具备:
螺母,其具备在内周面具有具备螺旋状的螺纹槽的内螺纹部的筒状部、在上述筒状部的圆周方向一处且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开口的狭缝、以及在上述筒状部中的夹着上述狭缝互相匹配的两侧部分沿相对于该狭缝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的一对紧固孔;
杆,其在外周面具有与上述内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以及
螺栓,其插通或螺纹结合于上述一对紧固孔,且用于缩放上述狭缝的间隔,
上述进给丝杠机构由本发明的进给丝杠机构构成。
上述螺母或上述杆被支撑为能够通过上述输出轴旋转驱动。作为上述螺母和上述杆中的一方的位移部件支撑于在调节上述方向盘的位置(上下位置或前后位置)时与上述方向盘一同在该方向盘的调节方向(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上发生位移的部分,而且作为上述螺母和上述杆中的另一方的固定部件支撑于在调节上述方向盘的位置时在该方向盘的调节方向上不发生位移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螺母及进给丝杠机构,能够一边抑制对于螺母和杆相对旋转的阻力过度增大,一边抑制上述螺母与上述杆之间的齿隙。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的侧视图,图1(A)是表示将方向盘设为上端位置的情况的图,图1(B)是表示将方向盘设为中间位置的情况的图,图1(C)是表示将方向盘设为下端位置的情况的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进给丝杠机构取出表示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将螺母取出表示的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与图2相同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与图4相同的图。
图7(A)是从径向外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螺母的侧视图,图7(B)是从与图7(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进给丝杠机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C-C剖视图。
图12(A)是用于说明现有构造的进给丝杠机构的问题点的剖视示意图,图12(B)是图12(A)的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图1(A)~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本例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用于调节方向盘9(参照图9)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电动马达29、转向轴2a、转向柱1a以及进给丝杠机构11b。
用于支撑转向柱1a的柱支架23具备:支撑固定于车身22的安装部24;从该安装部24的前侧部的宽度方向侧缘向下方折弯的前侧支撑部25;以及从安装部24的后端缘向下方折弯的后侧支撑部26。在后侧支撑部26的前侧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支撑固定有圆筒状的套筒27。
转向柱1a整体构成为圆筒状。转向柱1a的前端部相对于柱支架23的前侧支撑部25支撑为能够进行以沿车身22的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28为中心的摆动位移。
转向轴2a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转向柱1a的内径侧。方向盘9支撑固定于转向轴2a的后端部。
由电动马达29和进给丝杠机构11b构成电动驱动器3a。电动马达29以输出轴与转向柱1a的轴向平行的方式相对于该转向柱1a支撑固定。电动马达29在输出轴的外周面具有蜗杆齿31。
进给丝杠机构11b具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母12b、作为位移部件的杆13b、以及螺栓18a。
螺母12b具备筒状部19a、狭缝20a、一对紧固孔21c、21d以及卡合臂部30。筒状部19a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14b。
狭缝20a在筒状部19a的圆周方向一处以在该筒状部19a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特别是在本例中,狭缝20a形成为不是沿与螺母12b(筒状部19a)的中心轴平行的轴向,而是沿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中的狭缝20a横切的部分的导程角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与齿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因此,狭缝20a的径向内端部以将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的齿线正交地横切的方式在筒状部19a的内周面开口。此外,“正交”包括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的导程角的方向与狭缝20a的伸长方向(形成方向、中心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不是90°的情况,而是90°附近的情况,具体来说是85°~95°左右的情况。另外,在本例中,狭缝20a的开口宽度除了不可避免的制造误差,在整个长度上实质上恒定。
在本例中,狭缝20a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在筒状部19a的轴向两端面开口。即,筒状部19a构成为带缺口圆筒状。但是,也能够仅使狭缝20a的伸长方向上的任一方侧的端部在筒状部19a的轴向端面开口。
狭缝20a在相互对置的一对内侧面32的径向内端部具有沿越朝向径向内方越互相分离的方向倾斜的一对避让部33。由此,如后述地,防止在使筒状部19a的内径缩径的状态下,内侧面32的径向内端部与外螺纹部16b的抵接部的面压过大,过大的应力集中到该部分。在本例中,由具有圆弧形的截面形状的凹曲面构成避让部33。但是,也能够将避让部33由凸曲面构成,或由具有直线状的截面形状的倾斜面构成。
在筒状部19a中的夹着狭缝20a互相整合的两侧部分沿与该狭缝20a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中的狭缝20a横切的部分的导程角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互相同轴地形成有一对紧固孔21c、21d。具体来说,一对紧固孔21c、21d形成于筒状部19a中的夹着狭缝20a的伸长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部分。在本例中,将一对紧固孔21c、21d中的一方的紧固孔21c设为圆孔,将另一方的紧固孔21d设为螺纹孔。此外,在狭缝20a的全长较长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一对紧固孔21c、21d在筒状部19a中的夹着狭缝20a的两侧部分设置多组。
卡合臂部30在前端部具有将外周面设为球状凸面的球状部34,并使该球状部34相对于套筒27的内周面无径向晃动地卡合。由此,将螺母12b支撑于作为在调节方向盘9的上下位置时在该方向盘的调节方向即上下方向上不发生位移的部分的柱支架23。卡合臂部30配置为从筒状部19a中的在圆周方向上从形成有狭缝20a的部分分离的部分的外周面沿径向突出。在本例中,卡合臂部30设于相位在圆周方向上从形成有狭缝20a的部分错开大约120°的位置。但是,例如,也能将卡合臂部30配置于相位在圆周方向上从形成有狭缝20a的部分错开90°的位置,或者配置于成为形成有狭缝20a的部分的径向相反侧的位置。卡合臂部30也能够与筒状部19a形成为一体,也能够通过将与筒状部19a分体的部件利用焊接等固定于筒状部19a而构成。
杆13b在将自身的中心轴沿相对于转向柱1a的轴向(与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及与车身22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配置的状态下,仅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转向柱1a的宽度方向侧面,该转向柱1a是在调节方向盘9的上下位置时,与方向盘9一同在该方向盘9的调节方向即上下方向上位移的部分。杆13b在下端部外周面具有与蜗杆齿31啮合的轮齿35,且在上侧部外周面具有与内螺纹部14b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16b。即,杆13b能够由电动马达29旋转驱动。
螺栓18a插通于作为圆孔的一方的紧固孔21c,且将前端部与作为螺纹孔的另一方的紧固孔21d螺纹结合。即,在本例的进给丝杠机构11b中,通过调整螺栓18a对于另一方的紧固孔21d的紧固量(螺纹结合量),使狭缝20a的间隔缩放,能够缩放筒状部19a的内径。但是,也能够构成为,将一对紧固孔21c、21d均设为圆孔,在插通于紧固孔21c、21d的每一个的螺栓18a的前端部螺纹结合螺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通过使筒状部19a的内径缩放,一边抑制对于外螺纹部16b相对于内螺纹部14b相对旋转的阻力过度增大,一边抑制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之间的齿隙。
对在本例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中调节方向盘9的上下位置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例如使方向盘9从图1(B)所示的状态到图1(A)所示的状态向上方位移时,通过对电动马达29通电,将该电动马达29的输出轴沿预定方向旋转驱动,且经由蜗杆齿31与轮齿35的啮合部对杆13b进行旋转驱动。杆13b的旋转通过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结合转换成杆13b的向上方的位移。如果杆13b向上方位移,则支撑该杆13b的转向柱1a的后端部以枢轴28为中心向上方位移,方向盘9向上方位移。此外,随着转向柱1a的向上方的位移,螺母12b以球状部34与套筒27的内周面的球面卡合部为中心向上方摆动。在将方向盘9调节到所希望的位置后,停止对电动马达29的通电,使杆13b的旋转停止,保持方向盘9的位置。
在例如使方向盘9从图1(B)所示的状态到图1(C)所示的状态向下方位移时,沿与上述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电动马达29的输出轴,对杆13b进行旋转驱动。杆13b的旋转通过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结合转换成杆13b的向下方的位移。如果杆13b向下方位移,则转向柱1a的后端部以枢轴28为中心向下方位移,方向盘9向下方位移。此外,随着转向柱1a的向下方的位移,螺母12b以上述球面卡合部为中心向下方摆动。在将方向盘9调节到所希望的位置后,停止对电动马达29的通电,使杆13b的旋转停止,保持方向盘9的位置。
根据本例,在为了使螺母12b的内径缩径而使螺栓18a的紧固量增大时,能够抑制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之间的不均接触的产生。因此,能够一边抑制外螺纹部16b相对于内螺纹部14b相对旋转的阻力过度增大,一边抑制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之间的齿隙。即,将狭缝20a在螺母12b的筒状部19a形成为沿相对于狭缝20a横切的部分的螺纹槽的导程角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而且,使用于使狭缝20a的间隔缩放的螺栓18a插通或螺纹结合于在相对于狭缝20a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一对紧固孔21c、21d。换句话说,使螺栓18a沿相对于狭缝20a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
因此,在通过增大相对于另一方的紧固孔21d的螺栓18a的紧固量使筒状部19a的内径缩径时,能够防止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之间的不均接触的产生。即,能够在将存在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的一对内侧面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的一对外侧面之间的间隙的厚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状态下使这些面互相靠近,并可滑动地抵接(面接触)。因此,能够在通过使螺栓18a的紧固量增大而使筒状部19a的内径缩径时,防止作用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之间的摩擦变大,而且能够将成为齿隙的原因的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之间的间隙抑制为较小。
因此,在使筒状部19a的内径缩径时,能够一边抑制外螺纹部16b相对于内螺纹部14b相对旋转的阻力过度增大,一边抑制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之间的齿隙。
另外,在本例中,如上所述,能够在将存在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的一对内侧面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的一对外侧面之间的间隙的厚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状态下使这些面互相靠近,并可滑动地抵接。因此,与图12(A)及图12(B)所记载的构造相比,能够在紧固螺栓18a时,使螺母12b的筒状部19a中的径向两侧部分(图2的上下方向两侧部分)的轴向上的位移量缩小。因此,与图12(A)及图12(B)所记载的构造相比,能够使紧固螺栓18a时的紧固力矩缩小。
因此,与图12(A)及图12(B)的构造相比,能够使为了使筒状部19a的内径缩径所需的螺栓18a的紧固力矩缩小。因此,能够将进给丝杠机构11b的组装成本抑制为较低。
另外,如上所述,能够在将存在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的一对内侧面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的一对外侧面之间的间隙的厚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状态下使这些面互相靠近并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使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的一对内侧面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的一对外侧面的接触面压大致恒定,并且能够降低。因此能够减小随着进给丝杠机构11b的运转而产生的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之间的晃动,并且能够提高内螺纹部14b及外螺纹部16b对于晃动的耐久性。
另外,因为能够吸收单一间距误差、累积间距误差,并且进行上述间隙的调整,所以无需过度提高内螺纹部14b及外螺纹部16b的加工精度。因此,在形成内螺纹部14b及外螺纹部16b时,能够省略研磨等精加工,仅通过轧制加工来形成。其结果,能够降低进给丝杠机构11b的制造成本。
而且,在本例中,能够在将存在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的一对内侧面与外螺纹部16b的螺纹牙的一对外侧面之间的间隙的厚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状态下使这些面相互靠近并可滑动地抵接,因此能够缩小随着紧固螺栓18a施加于该螺栓18a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将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之间的面压抑制为较低,而且能够减小螺栓18a的紧固力矩。因此,通过细微地调整螺栓18a的紧固量,能够扩大存在于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之间的晃动的调整范围。换句话说,能够容易地进行与进给丝杠机构11b所要求的性能相应的、存在于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之间的晃动及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b的滑动阻力的调整。
在本例中,在筒状部19a中的夹着狭缝20a的伸长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部分形成有一对紧固孔21c、21d。因此,不管杆13a相对于螺母12b的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方向如何,都能够使为了使杆13a相对于螺母12b相对位移而所需的力矩稳定。
在本例中,构成为能够通过电动马达29旋转驱动进给丝杠机构11b的杆13b,但也能够构成为通过电动马达29旋转驱动螺母12b。另外,在本例中,将螺母12b经由柱支架23支撑于作为在调节方向盘9的上下位置时在上下方向上不发生位移的部分的车身22,并将杆13a支撑于与方向盘9一同在上下方向上位移的转向柱1a。但是,也能够将螺母12b支撑于在调节方向盘9的上下位置时与该方向盘9一同在上下方向上位移的部分,具体来说,例如转向柱1a、转向轴2a等,并将杆13b支撑于在上下方向上不发生位移的部分,具体来说,例如柱支架23等。
此外,在本例中,将内螺纹部14b及外螺纹部16b由一条螺纹构成,但也能够由两条螺纹等多条螺纹构成。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求出构成内螺纹部14b的多道螺纹槽的导程角的平均值,将狭缝20a沿相对于该平均值的大小错开约90°(85°~95°左右)的方向形成。
[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本例的进给丝杠机构11c的螺栓18b由具有圆弧形的截面形状的凸曲面构成头部36的座面37。因此,能够将使螺栓18b的紧固量增大而缩小狭缝20a的间隔时的螺栓18b的弹性变形量抑制为较小。也就是,能够经由头部36的座面37将作用于螺栓18b(的轴部)的弯曲应力抑制为较低。其结果,能够使螺栓18b的紧固力矩稳定,而且易于实现螺母12b的内螺纹部14b与杆13b的外螺纹部16b的卡合量的调整。
此外,螺母12b中的与螺栓18b的座面37抵接的部分也能够由平坦面构成,也能够由具有圆弧形的截面形状的凹曲面构成。其它部分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
[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图6~图7(B)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在本例中,螺母12c的狭缝20b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在筒状部19b的轴向两端面未开口。换句话说,在本例中,狭缝20b由长孔构成。更具体来说,如图7(A)所示,狭缝20b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径向内侧部分在筒状部19b的轴向两端面未开口,与此相对,在狭缝20b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径向外侧部分,由于通过切削形成狭缝20b而产生的切削痕在筒状部19b的轴向两端面开口。但是,也能够在狭缝20b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径向外侧部分不产生切削痕。此外,在本例中,将一对紧固孔21c形成于筒状部19b中的夹着狭缝20b的伸长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部分。
优选的是,在螺母12c的轴向上,将狭缝20b的径向内侧部分的轴向端部与筒状部19b的轴向端面的间隔d设为内螺纹部14c的轴向尺寸L的2%以上30%以下。具体来说,优选的是,在将本例的螺母12c组装到具备普通的乘用车用的倾斜机构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的进给丝杠机构的情况下,将间隔d设为内螺纹部14c的间距P的15%以上450%以下。
在本例中,使狭缝20b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径向内侧部分在筒状部19b的轴向两端面未开口,因此能够适当地确保螺母12c的内螺纹部14c的轴向两端部的刚性,能够在整个轴向上适当地维持内螺纹部14c与杆13b的外螺纹部16a(参照图2)的卡合状态。另外,在本例中,将一对紧固孔21c形成于筒状部19b中的夹着狭缝20b的伸长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部分。因此,在通过将螺栓18a插通或螺纹结合于一对紧固孔21c、21d缩小狭缝20b的间隔时,能够增大以狭缝20b的两端部为支点的力矩,因此,能够使筒状部19b高效地缩径,能够实现调整内螺纹部14c与杆13b的外螺纹部16b(参照图2)的卡合量所需的力矩的降低。另外,不管杆13b相对于螺母12c的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方向如何,都能够使为了使杆13b相对于螺母12c相对位移而所需的力矩稳定。其它部分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
[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本例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用于调节方向盘9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本例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电动马达29、转向轴2b、转向柱1b以及进给丝杠机构11b。
转向柱1b通过将内柱38和外柱39以能够伸缩全长的方式组合而构成。外柱39在圆周方向一处具有在该外柱39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开口且沿轴向伸长的通孔40。外柱39相对于车身不能进行轴向位移地支撑。在内柱38的中间部外周面,且露出于外柱39的通孔40的内侧的部分支撑固定有圆筒状的套筒27a。
转向轴2b通过将内轴和外管能够伸缩全长且能够进行力矩的传递地组合而构成。转向轴2b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转向柱1b的内径侧。在转向轴2b的后端部支撑有方向盘9。
由电动马达29a和进给丝杠机构11d构成电动驱动器3b。电动马达29a以输出轴沿与转向柱1b的轴向及车身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的方式相对于该转向柱1b支撑固定。电动马达29a在输出轴外周面具有蜗杆齿31a。
进给丝杠机构11d具备作为位移部件的螺母12d、作为固定部件的杆13c、以及螺栓18a(参照图2及图3)。
螺母12d具备筒状部19c、狭缝20a(参照图2~图4)、一对紧固孔21c、21d(参照图3)以及卡合臂部30a。
筒状部19c在内周面具备内螺纹部14b(参照图2~图4)。狭缝20a在筒状部19c的圆周方向一处形成为沿相对于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中的狭缝20a横切的部分的导程角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一对紧固孔21c、21d在筒状部19c中的夹着狭缝20a互相整合的两侧部分在相对于该狭缝20a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互相同轴地形成。
卡合臂部30a在前端部具有将外周面设为球状凸面的球状部34a,且使该球状部34a相对于支撑固定于内柱38的套筒27a的内周面无径向晃动地卡合。由此,将螺母12d支撑于作为在调节方向盘9的前后位置时与方向盘9一同在该方向盘9的调节方向即前后方向上位移的部分的内柱38。
杆13c在将自身的中心轴沿与转向柱1b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配置的状态下,仅旋转自如地支撑于作为在调节方向盘9的前后位置时沿该方向盘9的调节方向即前后方向不发生位移的部分的外柱39。即,将杆13c的轴向两端部经由未图示的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于从外柱39的外周面中的在轴向上与通孔40相邻的部分突出的一对支撑臂部41。杆13c在前端部外周面具有与蜗杆齿31a啮合的轮齿35a,且在外周面具有与内螺纹部14b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16c。即,杆13c能够通过电动马达29a旋转驱动。
螺栓18a插通于作为圆孔的一方的紧固孔21c,并将前端部与作为螺纹孔的另一方的紧固孔21d螺纹结合。即,通过调整螺栓18a相对于另一方的紧固孔21d的紧固量,能够使狭缝20a的间隔缩放,能够缩放筒状部19c的内径。
在本例的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中,在调节方向盘9的前后位置时,通过对电动马达29a通电,对该电动马达29a的输出轴进行旋转驱动,并经由蜗杆齿31a与轮齿35a的啮合部对杆13c进行旋转驱动。杆13c的旋转通过内螺纹部14b与外螺纹部16c的螺纹结合转换成螺母12d的轴向位移。如果螺母12d沿轴向位移,则经由卡合臂部30a和套筒27a与螺母12d连结的内柱38相对于外柱39沿轴向相对位移,方向盘9沿前后方向位移。在将方向盘9调节到所希望的位置之后,停止对电动马达29a的通电,使杆13c的旋转停止,保持方向盘9的位置。
在本例的情况下,也将狭缝20a在螺母12d的筒状部19c形成为沿相对于狭缝20a横切的部分的螺纹槽的导程角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因此在为了使螺母12d的内径缩径而使螺栓18a的紧固量增大时,能够抑制内螺纹部14b的螺纹槽与外螺纹部16c的螺纹牙之间的不均接触的产生。其它部分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各例的构造只要不产生矛盾,就能够适当地组合实施。具体来说,例如,能够同时具备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倾斜机构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伸缩机构。另外,本发明的进给丝杠机构不限于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例如,能够用于机床等各种机械装置。
符号说明
1、1a、1b—转向柱,2、2a、2b—转向轴,3、3a、3b—电动驱动器,4—外柱,5—内柱,6—内轴,7—外管,8—轴承,9—方向盘,10—外壳,11、11a、11b、11c、11d—进给丝杠机构,12、12a、12b、12c—螺母,13、13a、13b、13c—杆,14、14a、14b、14c—内螺纹部,15—蜗杆减速器,16、16a、16b、16c—外螺纹部,17—臂部,18、18a、18b—螺栓,19、19a、19b、19c—筒状部,20、20a、20b—狭缝,21a、21b、21c、21d—紧固孔,22—车身,23—柱支架,24—安装部,25—前侧支撑部,26—后侧支撑部,27、27a—套筒,28—枢轴,29、29a—电动马达,30、30a—卡合臂部,31—蜗杆齿,32—内侧面,33—避让部,34—球状部,35—轮齿,36—头部,37—座面,38—内柱,39—外柱,40—通孔,41—支撑臂部。

Claims (9)

1.一种螺母,其具备:
筒状部,其在内周面具有具备螺旋状的螺纹槽的内螺纹部;以及
狭缝,其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圆周方向一处,且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开口,
上述螺母的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沿相对于上述螺纹槽中的上述狭缝横切的部分的导程角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的伸长方向上的两端部在上述筒状部的轴向两端面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螺纹部由多条螺纹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狭缝的互相对置的一对内侧面的径向内端部具有朝向越朝向径向内方越互相分离的方向的一对避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筒状部中的夹着上述狭缝互相整合的两侧部分具有一对紧固孔,该一对紧固孔沿相对于该狭缝的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伸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紧固孔形成于上述筒状部中的夹着上述狭缝的伸长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部分。
7.一种进给丝杠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螺母;
杆,其在外周面具有与上述内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以及
螺栓,其插通或螺纹结合于上述一对紧固孔,且用于缩放上述狭缝的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给丝杠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栓的头部的座面由凸曲面构成。
9.一种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动马达,其具有输出轴;
转向轴,其在后端部支撑有方向盘;
转向柱,其在内径侧可旋转地支撑有上述转向轴;以及
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进给丝杠机构,
上述螺母或上述杆被支撑为能够通过上述输出轴旋转驱动,
作为上述螺母和上述杆中的一方的位移部件支撑于在调节上述方向盘的位置时与上述方向盘一同在该方向盘的调节方向上发生位移的部分,而且作为上述螺母和上述杆中的另一方的固定部件支撑于在调节上述方向盘的位置时在该方向盘的调节方向上不发生位移的部分。
CN201880086577.5A 2018-01-19 2018-07-27 螺母、进给丝杠机构以及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Active CN111656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6889 2018-01-19
JP2018-006889 2018-01-19
JP2018133836 2018-07-17
JP2018-133836 2018-07-17
PCT/JP2018/028185 WO2019142378A1 (ja) 2018-01-19 2018-07-27 ナット、送りねじ機構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電動位置調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6052A CN111656052A (zh) 2020-09-11
CN111656052B true CN111656052B (zh) 2024-02-06

Family

ID=67301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6577.5A Active CN111656052B (zh) 2018-01-19 2018-07-27 螺母、进给丝杠机构以及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1521B2 (zh)
EP (1) EP3722639B1 (zh)
JP (1) JP6673540B2 (zh)
CN (1) CN111656052B (zh)
WO (1) WO2019142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0806B2 (ja) * 2017-06-14 2022-10-25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2566736B (zh) * 2018-08-10 2023-03-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丝杠轴及其制造方法、进给丝杠机构和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R3104531A1 (fr) * 2019-12-17 2021-06-18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ôme Colonne de direction a reglage electriqu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4677A (en) * 1981-04-22 1984-03-06 Universal Thread Grinding Company Anti-backlash spring-mounted nut
JPH09317732A (ja) * 1996-03-29 1997-12-09 Taro Kawahara セルフロック・タッピングねじ部材
JPH10169748A (ja) * 1996-12-04 1998-06-26 Thk Kk 送りねじ軸の研削加工方法および研削加工装置
JPH11159594A (ja) * 1997-09-08 1999-06-15 Deutsche Star Gmbh スピンドル駆動装置
JP2000145917A (ja) * 1998-11-11 2000-05-26 Thk Co Ltd ボールねじ
JP2001341656A (ja) * 2000-06-01 2001-12-11 Toyoda Mach Works Ltd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ウォームギヤのバックラッシ調整装置
WO2003078234A1 (fr) * 2002-03-20 2003-09-25 Nsk Ltd. Dispositif a colonne de direction electrique
JP200421006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Koyo Seiko Co Ltd 車両用操舵装置
JP2004211753A (ja) * 2002-12-27 2004-07-29 Japan Power Fastening Co Ltd ナット及びこれとボルトとの組合せ
KR100898067B1 (ko) * 2008-03-04 2009-05-15 한양프레임주식회사 탄성로커의 힌지체결구조를 갖는 포스트 클램프
JP2012145231A (ja) * 2012-04-26 2012-08-02 Hitachi Ltd 送りネジ装置、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リフト装置
WO2014083597A1 (ja) * 2012-11-30 2014-06-05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軸端末用アダプタ及びボールねじ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931A (en) * 1986-02-03 1987-06-23 Phillips Plastics Corporation Fastener with plastic U-nut
US6786690B1 (en) * 2002-06-19 2004-09-07 Fusao Yamada Locking fastener
JP4483459B2 (ja) 2004-07-27 2010-06-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4961998B2 (ja) * 2006-02-09 2012-06-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090308189A1 (en) * 2006-06-29 2009-12-17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JP4894413B2 (ja) * 2006-08-24 2012-03-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080289076A1 (en) * 2007-05-21 2008-11-27 Jason Millward Accessory and fastener therefore
DE102008027297A1 (de) * 2008-06-06 2009-12-10 Pee-Wee Kaltwalz- Und Rohrbearbeitungsmaschinen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eine Schraubverbindung sowie eine solche Schraubverbindung
JP5176888B2 (ja) 2008-11-13 2013-04-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202010015839U1 (de) * 2010-11-26 2011-02-24 Acument Gmbh & Co. Ohg Selbstsicherndes Gewinde
DE102013003764A1 (de) * 2013-03-06 2014-09-11 Norma Germany Gmbh Schraubverbind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Schelle, und Schelle
KR101560737B1 (ko) * 2014-07-23 2015-10-15 황재필 풀림방지볼트
JP6606315B1 (ja) * 2018-06-01 2019-11-13 株式会社転造技術研究所 二重ねじ構成体とその締結体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4677A (en) * 1981-04-22 1984-03-06 Universal Thread Grinding Company Anti-backlash spring-mounted nut
JPH09317732A (ja) * 1996-03-29 1997-12-09 Taro Kawahara セルフロック・タッピングねじ部材
JPH10169748A (ja) * 1996-12-04 1998-06-26 Thk Kk 送りねじ軸の研削加工方法および研削加工装置
JPH11159594A (ja) * 1997-09-08 1999-06-15 Deutsche Star Gmbh スピンドル駆動装置
JP2000145917A (ja) * 1998-11-11 2000-05-26 Thk Co Ltd ボールねじ
JP2001341656A (ja) * 2000-06-01 2001-12-11 Toyoda Mach Works Ltd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ウォームギヤのバックラッシ調整装置
WO2003078234A1 (fr) * 2002-03-20 2003-09-25 Nsk Ltd. Dispositif a colonne de direction electrique
JP200421006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Koyo Seiko Co Ltd 車両用操舵装置
JP2004211753A (ja) * 2002-12-27 2004-07-29 Japan Power Fastening Co Ltd ナット及びこれとボルトとの組合せ
KR100898067B1 (ko) * 2008-03-04 2009-05-15 한양프레임주식회사 탄성로커의 힌지체결구조를 갖는 포스트 클램프
JP2012145231A (ja) * 2012-04-26 2012-08-02 Hitachi Ltd 送りネジ装置、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リフト装置
WO2014083597A1 (ja) * 2012-11-30 2014-06-05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軸端末用アダプタ及びボールねじ組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41521B2 (en) 2021-06-22
US20200361514A1 (en) 2020-11-19
WO2019142378A1 (ja) 2019-07-25
CN111656052A (zh) 2020-09-11
JP6673540B2 (ja) 2020-03-25
EP3722639A4 (en) 2021-02-24
EP3722639A1 (en) 2020-10-14
JPWO2019142378A1 (ja) 2020-04-02
EP3722639B1 (en) 2022-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6052B (zh) 螺母、进给丝杠机构以及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JP5812194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US6629578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7360467B2 (en) Worm reduction gea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10228047B2 (en) Actuator for providing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two points
US20170015345A1 (en)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JP5119862B2 (ja) 伸縮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EP3581465B1 (en) Steer-by-wire type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EP2431257A1 (en) Steering device
CN11137283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US20120067151A1 (en) Worm drive
WO2003078234A1 (fr) Dispositif a colonne de direction electrique
US11760408B2 (en) Steering gear mechanism and steer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US6976556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20060060414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N215663627U (zh) 方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JP515115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92559B2 (ja) ラック軸支持装置
JP5945705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7326420A (ja) 電動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5186781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085802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4301265A (ja) ウォーム支持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116337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伸縮軸機構
JP7322417B2 (ja) ウォーム減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