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9678B -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9678B
CN111619678B CN202010108960.5A CN202010108960A CN111619678B CN 111619678 B CN111619678 B CN 111619678B CN 202010108960 A CN202010108960 A CN 202010108960A CN 111619678 B CN111619678 B CN 111619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vehicle body
annular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89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9678A (zh
Inventor
清下大介
西村佳和
中村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19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9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2Mounting of springs or dampers
    • B60G2204/128Damper mount on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在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的前后形成环状结构部来切实提高车辆后部的车身刚性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设有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并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1环状结构部(Z1)和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2环状结构部(Z2),所述第1环状结构部(Z1)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前方,使得车身下壁部(H)、左右两侧壁部(I)、上壁部(J)连续,所述第2环状结构部(Z2)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后方,使得车身下壁部(K)、左右两侧壁部(L)、上壁部(M)连续,所述第1和第2环状结构部分别通过加强构件形成的闭口截面部或者由板厚大于车身板的厚板部形成。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在车身后部由闭口截面部或比车身板厚的厚板部形成车宽方向的环状结构部。
背景技术
以往,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例出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即,该技术方案为:在后车轮罩上部具备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地面板和地板横梁形成向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身下壁部的闭口截面部,后立柱内件、内侧后立柱加强件和外侧后立柱加强件三者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两侧壁部的闭口截面部,顶盖和顶加强件形成向车宽方向延伸的上壁部的闭口截面部,在车身后部形成在车宽方向将如上各闭口截面部呈环状连结的环状结构部,其中,上述内侧后立柱加强件将配置于后立柱内件的上述减震器支撑部的前侧的地板横梁和沿后门口缘的后部配设的外侧后立柱加强件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以往技术方案为在车身后部形成车宽方向的环状结构部,但内侧后立柱加强件相对于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分离,因此无法高效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在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0778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于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在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的前后形成环状结构部来切实提高车辆后部的车身刚性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为:设有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并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1环状结构部和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2环状结构部,该第1环状结构部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前方,使得车身下壁部、左右两侧壁部、上壁部连续,该第2环状结构部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后方,使得车身下壁部、左右两侧壁部、上壁部连续,所述第1和第2环状结构部分别通过加强构件形成的闭口截面部或者由板厚大于车身板的厚板部形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的前方和后方具备第1环状结构部和第2环状结构部,因此能切实提高车辆后部的车身刚性。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由如下构成:车身下壁部,由地面板和地板横梁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侧壁部,由车轮罩、第1撑杆构件和中间立柱构成并向上下方向延伸;上壁部,由顶盖和顶加强件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不特别另外使用大的专用构件,就能形成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第2环状结构部由如下构成:车身下壁部,由地面板和第2地板横梁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侧壁部,由车轮罩、侧板和第2撑杆构件构成并向上下方向延伸;上壁部,由顶盖和后窗楣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不特别另外使用大的专用构件,就能形成上述第2环状结构部。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通过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和上述第2环状结构部。
上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可以是铝压铸制的加强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连结第1环状结构部和第2环状结构部,因此能切实加强第1环状结构部和第2环状结构部。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配设于后侧架,上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固定于后侧架上侧面的地板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
即,假设减震器支撑部设置于后侧架的上方且向车宽方向外部偏置的车轮罩上部的话,在后侧碰撞或侧面碰撞的载荷输入时,力矩会作用于减震器支撑部,但如上所述,减震器支撑部设置于后侧架本身,因此能遏制如上力矩的产生,并能将碰撞载荷输入抑制在最小限度。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具备:第3环状结构部,将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的地板横梁和上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组合使用,并使由后侧架构成且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下壁部和由后围板和后围横梁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壁部连续,在车辆俯视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设置了在车辆俯视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的第3环状结构部,所以能实现下部车身刚性和车身的扭转刚度的提高,并且后围板和后围横梁形成提升式门开口的一部分,因此也能实现该提升式门开口的刚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通过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连结上述第3环状结构部的上述后侧架和上述后围横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利用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连结后侧架和后围横梁,并且还能实现下部车身刚性、车身的扭转刚度、提升式门开口的刚性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能通过在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的前后形成环状结构部来切实提高车辆后部的车身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包括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在内的车辆整体的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从置物室内侧看该车身结构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4为从车辆后方看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拆掉车身外板从车外侧看车辆右侧的后部车身结构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6为沿图2的A-A线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7为沿图2的B-B线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8为沿图2的C-C线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9为沿图3的D-D线看到的截面图;
图10为沿图3的E-E线看到的截面图;
图11为沿图3的G-G线看到的截面图;
图12为各环状结构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了通过在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的前后形成环状结构部来切实提高车辆后部的车身刚性的目的,该技术方案为:设有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所述后部车身结构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1环状结构部和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2环状结构部,所述第1环状结构部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前方,使得车身下壁部、左右两侧壁部、上壁部连续,所述第2环状结构部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后方,使得车身下壁部、左右两侧壁部、上壁部连续,所述第1和第2环状结构部分别通过加强构件形成的闭口截面部或者由板厚大于车身板的厚板部形成。
实施例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表示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图1是包括该后部车身结构在内的车辆整体的车身结构的立体图,在说明后部车身结构之前,首先参照图1对车辆前侧的车身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分隔发动机舱和座舱的前围板1,在该前围板1的上部设置前围上板2,并且进一步在其前方设置后述的在车宽方向连结左右成对设置的悬架支座部的前围横梁上件3,上述前围横梁上件3和与其下部接合的前围横梁下件之间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
上述前围板1的下部前侧接合固定有前围横梁4,前围板1和前围横梁4之间也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
通过在上述前围板1的左右两侧接合固定铰链柱内件和铰链柱外件,从而形成具有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铰链柱闭口截面部的铰链柱5。设有从该铰链柱5的上部向车辆前方延伸的裙板6。通过在裙板6上接合固定裙板外件和裙板内件,从而形成具有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裙板闭口截面部。
在上述前围板1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设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方侧架7。
该前方侧架7接合固定前方侧架内件和前方侧架外件,并具有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方侧闭口截面部。
上述前方侧架7的下方部设有支撑前方悬架臂8f的前方副车架8。该前方副车架8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结构的副车架主体8a;将副车架主体8a与前方侧架7连结的闭口截面结构的支座部8b;从副车架主体8a的侧部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侧梁8c;将该侧梁8c与前方侧架7连结的车身安装构件8d;在车宽方向上将左右成对设置的侧梁8c的前端部相互连结的前侧横梁8e。
另外,上述侧梁8c的前端经由固定板和安装板9安装有吸能盒10,左右成对设置的吸能盒10之间横架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下保险杠梁11。
另外,在上述裙板6和前方侧架7之间设有前方车轮罩12和悬架支座部13,悬架支座部13包括上板部13a在内的由比车身板厚的厚板部形成,该上板部13a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前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14。即,前方车轮罩12的上部具有前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14。
图2是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从置物室内侧看该车身结构的状态的侧面图、图4是从车辆后方看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拆掉车身外板从车外侧看车辆右侧的后部车身结构的状态的侧面图、图6是沿图2的A-A线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7是沿图2的B-B线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8是沿图2的C-C线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9是沿图3的D-D线看到的截面图、图10是沿图3的E-E线看到的截面图、图11是沿图3的G-G线看到的截面图、图12是各环状结构部的立体图。
接下来,参照如上各图对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形成座舱的地面的前地面板15与上述前围板1的下部后端为一体或连续设置为一体(但是,图2中仅示出了前地面板15的后侧部分的一部分),在该前地面板15的后端设有向上方立起的上曲部16。该上曲部16从前地面板15的后端向上方立起后,从上方立起部的上端向后方延伸,在该上曲部16上部安装向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17(即第3横梁),该横梁17和上曲部16之间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
如图2、图3、图6所示,后座椅底盘18和后地板底盘19与上述横梁17的后部为一体或连续设置为一体。
上述后座椅底盘18是用于在其上方部搭载后座椅(后座座椅)的后地板,另外,上述后地板底盘19是用于形成置物室地面的后地板,后地板底盘19的中间部凹设形成有置物室凹部19a。
如图6所示,在后地板底盘19的后端弯折部19b接合固定后围板20,在该后围板20的上部前侧接合固定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围横梁21,后围板20和后围横梁21之间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围闭口截面部22。
如图3、图6所示,后座椅底盘18的后部和后地板底盘19的前部之间的上部接合固定有截面为帽形状的上横梁23(即第4上横梁)。
同样地,在后座椅底盘18的后部和后地板底盘19的前部之间的下部接合固定截面反为帽形状的下横梁25(即第4下横梁),上述上横梁23和该下横梁25之间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24。
另外,如图3、图6所示,在后地板底盘19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下侧面接合固定截面为反帽形状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27(即第4.5横梁),该后部横梁27和后地板底盘19之间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28。
如图2所示,在上述后座椅底盘18和后地板底盘19的左右两侧通过接合固定后侧架上件29和后侧架下件30,而形成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后侧闭口截面部31(参照图11)的后侧架32。
这里,上述横梁17、上横梁23、下横梁25、后部横梁27在车宽方向上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后侧架32,32之间。
如图1所示,上述后侧架32的前端部与前地面板15的左右两侧所设置的侧梁33的后端部重叠。
该侧梁33通过接合固定内侧梁和外侧梁,从而形成具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闭口截面部的车身强度构件,该侧梁33在铰链柱5的下部和后轮罩拱前部之间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在上述前地面板15的车宽方向中央位置设有向座舱内突出并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34,如该图所示,在该通道部34和侧梁33之间在车宽方向上设有前部横梁35(即第2横梁)和中间横梁36(即第2.5横梁),前部横梁35(即第2横梁)和中间横梁36(即第2.5横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如上各横梁35、36和前地面板15之间分别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
另一方面,如图1、图8所示,车辆前部的前窗楣37和车辆后部的后窗楣38(具体来说是后窗楣板)之间设有顶盖39,该顶盖39的左右两侧下部设有具有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结构的上边梁40,40。
车辆前部的前窗楣37在车宽方向上连结于左右两侧的上边梁40、40的前端部之间,并且粘合固定于顶盖39的前部下侧面,顶盖39和前窗楣37之间形成有闭口截面部。
如图8所示,车辆后部的后窗楣38由上片部38a、从该上片部38a的后端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前片部38b、从前片部38b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片部38c、从下片部38c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后片部38d一体弯折形成,该后窗楣38的上部连结有后窗楣加强件41F、41R,并且后窗楣38粘合固定有顶盖39的后端部。
如图8所示,顶盖39的后端部由从顶盖主体39a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前片部39b、从前片部39b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水平部39c、从水平部39c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39d、从纵壁部39d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片部39e、从下片部39e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后片部39f一体弯折形成。
然后,后窗楣38的上片部38a粘合固定于顶盖39的顶盖主体39a,并且后窗楣38的后片部38d粘合固定于顶盖39的后片部39f。另外,后窗楣38和后窗楣加强件41F之间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窗楣闭口截面部42。
上边梁40通过接合固定上边梁外件和上边梁内件,从而形成具有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顶部闭口截面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上边梁40被分割成多个部分。图4、图5中表示了上边梁40的中间加强件43和后加强件44。
如图1所示,在车辆前部的前窗楣37和车辆后部的后窗楣38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间隔地设有数个顶加强件45、46、47。
如上各顶加强件45~47是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的上边梁40,40之间架设的加强件,各顶加强件45~47粘合固定于顶盖39的下侧面,顶盖39和各顶加强件45~47之间分别形成有顶加强件闭口截面部。
如图8所示,顶加强件45~47中位于车辆最后方侧的顶加强件47的截面为反帽形状,该顶加强件47和顶盖39之间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顶加强件闭口截面部48。
如图1所示,铰链柱5的上端部和上边梁40的前端部之间通过从铰链柱5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前立柱50(即A立柱)连结。该前立柱50通过接合固定前立柱内件和前立柱外件,从而形成具有向其纵长方向延伸的前立柱闭口截面部。
另外,如图1所示,上边梁40的前后方向中间的下侧面部和侧梁33的前后方向中间的上侧面部通过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立柱51(即B立柱)连结。该中心立柱51通过接合固定中心立柱内件和中心立柱外件,从而形成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立柱闭口截面部。
另外,如图1、图4、图5所示,上边梁40的后部和侧梁33的后部通过向车辆的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立柱52(即C立柱)连结(另外,中间立柱52的详细结构如后所述)。
如图1所示,将铰链柱5、前立柱50、上边梁40、中心立柱51、侧梁33所围成的空间设定为前门开口53,将中心立柱51、上边梁40、中间立柱52、侧梁33所围成的空间设定为后门开口54。
上述中间立柱52沿后门开口54的后侧口缘而设。
图7是沿图2的B-B线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后保险杠加强件56经由从后围横梁21的后围闭口截面部22形成部位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21a、从后围板20的后围闭口截面部22形成部位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20a和固定板55安装于后侧架32的后端部,左右成对设置的后保险杠加强件56之间横架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保险杠梁57。
该后保险杠梁57由后保险杠梁主体57a、封闭该后保险杠梁主体57a的开放侧的封闭板57b构成,如上两者之间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保险杠闭口截面部57c。
如图7所示,形成上述后围闭口截面部22的部位的后围横梁21和后围板20之间设有后围加强件58。
如图4和沿图3的E-E线的截面图即图10所示,在后围板20的侧端上部、后围加强件58的侧端上部、后围横梁21的侧端上部,分别设置一体或连续为一体的后围侧部板59、后围侧部加强件60、后围侧部横梁61,通过如上三者形成后围立柱62,并且在后围侧部加强件60和后围侧部横梁61之间形成有与上述后围闭口截面部22连续的闭口截面部63。
如图3、图4、图5所示,上述后窗楣38的车宽方向侧部和后围立柱62之间连结有闭口截面结构的后立柱64(即D立柱)。然后,上述后窗楣38、后立柱64、后围立柱62以及后围横梁21和后围板20形成了后部置物室开口65(参照图4)。
如图9所示,上述后立柱64通过接合固定后立柱内件66、后立柱外件67和后立柱加强件68,以使后立柱加强件68和后立柱内件66之间形成有与图10所示的闭口截面部63连续的后立柱闭口截面部69。
如图10所示,由形成侧板的后车轮罩外件70和后车轮罩内件71形成了后车轮罩72。
如图10、图3所示,在后车轮罩外件70上与该后车轮罩外件70一体地连续设置形成下内侧板73,在该下内侧板73的上部连结固定有上内侧板74,如上下内侧板73和上内侧板74形成了侧板75。
如图9所示,上述上内侧板74的后上部74a连结于后立柱64的车宽方向外端弯折部64a。
如图11所示,在后侧架32配设有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76。如该图所示,该减震器支撑部76用于支撑具有阻尼弹簧77的后悬架减震器78的上端部,该减震器支撑部76为具有顶板部(即上板部)的椭圆柱形状,如图3中点线所示,其设于上横梁23以及下横梁25和后部横梁27之间的后侧架32。
该后侧架32的后侧架下件30从减震器支撑部76的配设部位的后方部分叉为外侧部30A和内侧部30B呈两岔状,并在减震器支撑部76的配设部位的前方部会聚,如图11所示,上述减震器支撑部7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裙部76a固定于外侧部30A的车宽方向内侧部30a,减震器支撑部76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裙部76b固定于内侧部30B的车宽方向外侧部30b。
如图11所示,后侧架32的后侧架上件29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凸缘部29a接合固定于后车轮罩内件71下部的外板79,后侧架下件30的外侧部30A的车宽方向外侧部30c接合固定于上述外板79的下部。
另外,如图3、图4、图5所示,上述中间立柱52(即C立柱)由中间立柱内件52a(参照图3)和如下所述的中间立柱加强件形成沿该中间立柱52的纵长方向的闭口截面部,在中间立柱内件52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接合固定有中间立柱上部加强件52b、中间立柱中间部加强件52c、中间立柱下部加强件52d。
如图4、图5所示,中间立柱上部加强件52b位于后门开口54的后侧上部口缘和三角窗用的开口部80的前缘之间,中间立柱中间部加强件52c接合固定于上内侧板74、下内侧板73、后车轮罩外件70的前上部,中间立柱下部加强件52d接合固定于后车轮罩外件70的前缘部。
如图9、图10所示,中间立柱内件52a和由中间立柱上部加强件52b、中间立柱中间部加强件52c、中间立柱下部加强件52d构成的中间立柱加强件52e之间形成有沿中间立柱52的纵长方向的闭口截面部81。
尽管在图4、图5中未图示,但如图9、图10所示,除了三角窗用的开口部80,从后围侧部板59和后立柱外件67的外缘部到后车轮罩外件70的下缘部乃至中间立柱52的前缘部的后部车身的整体都被作为车身外板的外侧架82覆盖。
如图2、图3所示,设置第1撑杆构件83以沿后门开口54的后缘在上下方向连结中间立柱52的下部和上横梁23的上部。
也如图10所示,该第1撑杆构件83的与纵长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大致帽形状,位于其前侧、后侧、上侧的接合凸缘部分别接合固定于后车轮罩内件71、上内侧板74,该第1撑杆构件83和各要素71、74之间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84(参照图10)。该第1撑杆构件83配设于减震器支撑部76的前方。
在上述减震器支撑部76的后方设置第2撑杆构件85以在上下方向连结后立柱64的上端部和后侧架32。
也如图9、图10所示,该第2撑杆构件85的与纵长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帽形状,位于其前后两侧的接合凸缘部分别接合固定于后车轮罩内件71、上内侧板74,该第2撑杆构件85和各要素71、74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86。
另一方面,如图2、图3、图4、图11所示,在后侧架32上侧面的地板部,具体来说在后侧架上件29的上侧面部固定有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
该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通过铝压铸形成。
尤其如图4所示,该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由以下部件一体形成:第1加强部87a,位于该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的前部,并一体地加强第1撑杆构件83的下部和上横梁23的车宽方向端部;第2加强部87b,位于该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的后部,并加强第2撑杆构件85的下部;外侧壁部87c,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连结第1加强部87a和第2加强部87b;上壁部87d;下壁部87e,沿后侧架上件29的形状从上壁部87d向斜下方延伸;该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通过使用螺栓、螺母、铆钉等安装构件固定于相对应的车身。
另外,如图2、图7所示,后侧架32和后围横梁21的垂下部21a经由作为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的后保险杠托架上件88、后保险杠托架下件89连结。
尤其如图2、图7所示,后保险杠托架上件88由以下部件一体形成:立设状的后壁部88a,通过使用螺栓、螺母等紧固构件而拧合固定于后围横梁21的垂下部21a和后围板20的垂下部20a以及固定板55;沿着后侧架上件29的后端形状的帽形状部88b;因此,帽形状部88b接合固定于后侧架上件29上,后壁部88a拧合固定于上述各要素21、20、55。
另外,图2中,90是用于加强后座椅底盘18的V形撑杆(俯视视角为V字形状的撑杆构件)、91为后侧板、92为地板侧板。
接下来,参照图12等对环状结构部(即环状车身骨架)进行说明,该环状结构部由闭口截面部或比车身板厚的厚板部形成。
如图12所示,配设于减震器支撑部76(参照图11)的前方并使向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身下壁部H、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两侧壁部I、在车身上部向车宽方向延伸的上壁部J连续,构成在车辆正面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的第1环状结构部Z1。
另外,配设于减震器支撑部76(参照图11)的后方并使向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身下壁部K、向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两侧壁部L、在车身上部向车宽方向延伸的上壁部M连续,构成在车辆正面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的第2环状结构部Z2。
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Z1由如下构成:车身下壁部H,由后地板底盘19、上横梁23、下横梁25构成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24(参照图6)形成;侧壁部I,由后车轮罩72、第1撑杆构件83和中间立柱52构成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84、81(参照图10、图9)形成;上壁部J,由顶盖39和顶加强件47构成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48(参照图8)形成。
另外,上述第2环状结构部Z2由如下构成:车身下壁部K,由后地板底盘19和第2地板横梁即后部横梁27(参照图6)构成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28(参照图6)形成;侧壁部L,由后车轮罩72、侧板75和第2撑杆构件85构成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86(参照图9、图10)形成;上壁部M,由顶盖39和后窗楣38构成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42(参照图8)形成。
即,在车辆正面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的第1环状结构部Z1和第2环状结构部Z2的各部分不会并用,分别独立构成。
另外,如图12所示,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Z1和第2环状结构部Z2经由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在车辆前后方向连结,由此,能切实加强第1环状结构部Z1和第2环状结构部Z2。
另外,如图4、图11所示,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76配设于后侧架32,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固定于后侧架32,详细来说固定于后侧架上件29上侧面的地板部。
假设减震器支撑部设置于后侧架的上方且向车宽方向外部偏置的后车轮罩上部的话,当后侧碰撞或侧面碰撞的载荷输入时,力矩会作用于减震器支撑部,但如上所述,减震器支撑部76设置于后侧架32本身,由此遏制如上力矩的产生,并将碰撞载荷输入抑制在最小限度。
如图12所示,将形成第1环状结构部Z1的车身下壁部H的上横梁23、下横梁25以及后悬架的铝压铸制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组合使用,使由后侧架32构成且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31(参照图11)而成的下壁部N(详细来说是侧部下壁部)、由后围板20和后围横梁21构成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部22(参照图6、图7)而成的后壁部P(详细来说是下部后壁部)连续,构成在车辆俯视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的第3环状结构部Z3。
由此,实现车身的扭转刚度的提高,并且也实现后部置物室开口65(提升式门开口)的刚性的提高。
然后,如图7所示,上述第3环状结构部Z3的后侧架32的后侧架上件29和后围横梁21介由作为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的后保险杠托架上件88连结,由此进一步提高下部车身刚性、车身的扭转刚度、提升式门开口(后部置物室开口65)的刚性。
另外,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箭头R表示车辆后方,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的内向,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的外向,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像这样,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参照图11、图12):设有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76,并具有:第1环状结构部Z1,由闭口截面部24、81、84、48(参照图6、图9、图10、图8)或比车身板厚的厚板部形成,使配设于上述减震器支撑部76的前方的车身下壁部H、左右的两侧壁部I、上壁部J连续,在车宽方向为环状;第2环状结构部Z2,由闭口截面部28、86、42(参照图6、图8~图10)或比车身板厚的厚板部形成,使配设于上述减震器支撑部76的后方的车身下壁部K、左右的两侧壁部L、上壁部M连续,在车宽方向为环状。
通过该技术方案,在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76的前方和后方具备第1环状结构部Z1和第2环状结构部Z2,因此能切实提高车辆后部的车身刚性。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Z1由如下构成:车身下壁部H,由地面板(参照后地板底盘19)和地板横梁(参照上横梁23、下横梁25)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侧壁部I,由车轮罩(后车轮罩72)、第1撑杆构件83和中间立柱52构成并向上下方向延伸;上壁部J,由顶盖39和顶加强件47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参照图6、图8~图10、图12)。
通过该技术方案,不特别另外使用大的专用构件,就能形成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Z1。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2环状结构部Z2由如下构成:车身下壁部K,由地面板(后地板底盘19)和第2地板横梁(后部横梁27)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侧壁部L,由车轮罩72、侧板75和第2撑杆构件85构成并向上下方向延伸;上壁部M,由顶盖39和后窗楣38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参照图6、图8~图10、图12)。
通过该技术方案,不特别另外使用大的专用构件,就能形成上述第2环状结构部Z2。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Z1和上述第2环状结构部Z2经由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在车辆前后方向连结(参照图12)。
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在车辆前后方向连结第1环状结构部Z1和第2环状结构部Z2,因此能切实加强第1环状结构部Z1和第2环状结构部Z2。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76配设于后侧架32上,上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固定于后侧架32上侧面的地板部(参照图4、图11)。
根据该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
即,假设减震器支撑部设置于后侧架的上方且向车宽方向外部偏置的车轮罩上部的话,在后侧碰撞或侧面碰撞的载荷输入时,力矩会作用于减震器支撑部,但如上所述,减震器支撑部76设于后侧架32本身,因此能遏制如上力矩的产生,并能将碰撞载荷输入抑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具备:第3环状结构部Z3,将上述第1环状结构部Z1的地板横梁(参照上横梁23、下横梁25)和上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87组合使用,并使由后侧架32构成且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下壁部N,和由后围板20和后围横梁21构成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壁部P连续,在车辆俯视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参照图6、图7、图12)。
根据该技术方案,因为设置了在车辆俯视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的第3环状结构部Z3,所以能实现下部车身刚性和车身的扭转刚度的提高,并且后围板20和后围横梁21形成提升式门开口(参照后部置物室开口65)的一部分,因此能实现该提升式门开口的刚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3环状结构部Z3的上述后侧架32和上述后围横梁21经由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后保险杠托架上件88)连结(参照图7)。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利用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后保险杠托架上部件88)连结后侧架32和后围横梁21,并且还能实现下部车身刚性、车身的扭转刚度、提升式门开口的刚性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对应如下:本发明的地面板与实施例的后地板底盘19相对应,以下相同,地板横梁与上横梁23、下横梁25相对应,车轮罩与后车轮罩72相对应,第2地板横梁与后部横梁27相对应,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与后保险杠托架上件88相对应,但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比如,形成上述第1和第2环状结构部Z1,Z2的车身下壁部、左右的两侧壁部、上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比车身板厚的厚板部形成,而不是由闭口截面部形成。
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关于在车身后部由闭口截面部或比车身板厚的厚板部形成了车宽方向的环状结构部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本发明是有用的。
编号说明
19…后地板底盘(地面板)
20…后围板
21…后围横梁
23…上横梁(地板横梁)
25…下横梁(地板横梁)
27…后部横梁(第2地板横梁)
24、28、42、48、81、84、86…闭口截面部
32…后侧架
38…后窗楣
39…顶盖
47…顶加强件
52…中间立柱
72…后车轮罩(车轮罩)
75…侧板
76…减震器支撑部
83…第1撑杆构件
85…第2撑杆构件
87…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
88…后保险杠托架上件(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
H、K…车身下壁部
I、L…侧壁部
J、M…上壁部
N…下壁部
P…后壁部
Z1…第1环状结构部
Z2…第2环状结构部
Z3…第3环状结构部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有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所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部设于在车宽方向外侧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架本身,所述减震器支撑部用于支撑具有阻尼弹簧的后悬架减震器的上端部,所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固定于后侧架上侧面的地板部;
所述后部车身结构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1环状结构部和在车宽方向上呈环状的第2环状结构部;
所述第1环状结构部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前方,使得车身下壁部、左右两侧壁部、上壁部连续;
所述第2环状结构部配设于所述减震器支撑部后方,使得车身下壁部、左右两侧壁部、上壁部连续;
所述第1和第2环状结构部分别通过加强构件形成的闭口截面部或者由板厚大于车身板的厚板部形成,并通过所述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环状结构部具有如下结构:
车身下壁部,由地面板和地板横梁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
侧壁部,由车轮罩、第1撑杆构件和中间立柱构成并向上下方向延伸;
上壁部,由顶盖和顶加强件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环状结构部具有如下结构:
车身下壁部,由地面板和第2地板横梁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
侧壁部,由车轮罩、侧板和第2撑杆构件构成并向上下方向延伸;
上壁部,由顶盖和后窗楣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3环状结构部,所述第3环状结构部组合使用所述第1环状结构部的地板横梁和所述后悬架的减震器支撑加强构件,并使下壁部和后壁部连续,在车辆俯视视角下在车宽方向为环状,其中,
下壁部由后侧架构成且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后壁部由后围板和后围横梁构成并向车宽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由后保险杠加强件安装加强构件连结所述第3环状结构部的所述后侧架和所述后围横梁。
CN202010108960.5A 2019-02-27 2020-02-21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Active CN111619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446 2019-02-27
JP2019033446A JP7081533B2 (ja) 2019-02-27 2019-02-27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678A CN111619678A (zh) 2020-09-04
CN111619678B true CN111619678B (zh) 2022-11-18

Family

ID=69582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8960.5A Active CN111619678B (zh) 2019-02-27 2020-02-21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4954B2 (zh)
EP (1) EP3702251B1 (zh)
JP (1) JP7081533B2 (zh)
CN (1) CN111619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8835B2 (ja) * 2019-01-23 2022-01-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後部車体構造
JP7036059B2 (ja) * 2019-02-21 2022-03-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081533B2 (ja) * 2019-02-27 2022-06-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272991B2 (ja) * 2020-04-14 2023-05-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FR3114566A1 (fr) * 2020-09-29 2022-04-01 Psa Automobiles Sa Caisse de vehicule renforcee
KR20220082490A (ko)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KR20220082489A (ko)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KR20220082493A (ko)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KR20220082494A (ko) *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KR20220096102A (ko) * 2020-12-30 2022-07-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어 플로어 사이드 멤버 어셈블리
KR20220111329A (ko) * 2021-02-02 2022-08-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테일게이트 오프닝부를 구비한 차체 리어부
JP2022154669A (ja) * 2021-03-30 2022-10-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N114670927B (zh) * 2022-04-30 2024-01-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侧围焊接总成及一种车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8408B1 (fr) * 1994-04-08 1996-05-31 Renault Ossature de carrosseri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JPH1134916A (ja) * 1997-07-15 1999-02-0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体構造
DE19737740A1 (de) * 1997-08-29 1999-03-04 Volkswagen Ag Selbsttragende Karosserie für ein Fahrzeug
JP3480289B2 (ja) * 1997-12-18 2003-12-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3866415B2 (ja) * 1998-06-15 2007-01-1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4556172B2 (ja) 2004-11-12 2010-10-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7118736A (ja) 2005-10-27 2007-05-1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下部骨格構造
JP2007261481A (ja) 2006-03-29 2007-10-1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US7364225B2 (en) 2005-12-15 2008-04-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KR100828388B1 (ko) * 2006-09-05 2008-05-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테일 게이트부 환형 보강 구조
DE102008024702B4 (de) * 2008-05-21 2018-03-0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ufbaustruktu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13018415A1 (ja) * 2011-08-02 2013-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CN105235749B (zh) * 2014-07-09 2018-01-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汽车后部吸能结构及汽车
JP6128107B2 (ja) 2014-12-05 2017-05-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10300959B2 (en) * 2015-06-08 2019-05-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JP6259476B2 (ja) 2016-01-13 2018-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US10647362B2 (en) * 2017-03-27 2020-05-1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7024748B2 (ja) * 2019-02-27 2022-02-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081533B2 (ja) * 2019-02-27 2022-06-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188183B2 (ja) * 2019-02-27 2022-12-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678A (zh) 2020-09-04
JP2020138576A (ja) 2020-09-03
US20200269922A1 (en) 2020-08-27
US11364954B2 (en) 2022-06-21
JP7081533B2 (ja) 2022-06-07
EP3702251B1 (en) 2022-03-30
EP3702251A1 (en) 202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9678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11619677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EP3702250A1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108349539B (zh) 前副车架结构
US9156504B2 (en) Vehicle under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16002905A (ja) サンルーフ付き自動車の上部車体構造
US10836438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EP3581472A1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CN112278080B (zh) 前悬架装置
US1119259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19151288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20029164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11745697B2 (e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4276698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7021138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汽车的制造方法
JP5402010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0785340B (zh) 车身结构
US11591025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2440637B (zh) 车辆的前悬架装置
JP7326895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20152168A (ja) 車両の補強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