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1735B -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1735B
CN111601735B CN201880080139.8A CN201880080139A CN111601735B CN 111601735 B CN111601735 B CN 111601735B CN 201880080139 A CN201880080139 A CN 201880080139A CN 111601735 B CN111601735 B CN 111601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movement
vehicle
axis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01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1735A (zh
Inventor
J·赫尔贝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01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1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1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1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491Shock absorb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3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deformable body panel, bodywork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车辆(1)中悬挂灯(2)的装置(7)包括引导装置(8),引导装置(8)用于在灯和物体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形下引导灯(2)相对于车辆(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该装置(7)还包括用于抵消灯(2)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的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9a)。该引导装置(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灯(2)在具有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10)上向下运动,同时灯(2)的运动被能量吸收器(9a)抵消。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以及一种包含这种灯悬挂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与行人碰撞的情形下,行人的头部经常会与车辆的引擎盖和/或翼子板发生碰撞。此外,布置在车辆前部的任何灯可能构成相对较硬的结构。为了减轻对行人的伤害,车辆通常适于响应于由行人碰撞所产生的力而弯曲变形。例如,车辆可配备行人安全气囊或用于改变引擎盖的倾斜角度的装置,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该装置将在行人头部撞击灯时减少行人受伤。
该目标通过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实现,这种装置包括引导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在灯与物体碰撞的情形下引导灯相对于车辆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用于抵消灯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其中所述引导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在具有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上向下运动,同时所述灯的运动被所述能量吸收器抵消。
本发明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通过这种装置,即使灯附近的空间受到限制,也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尤其是对于安装在引擎盖和/或前轮翼子板区域上的灯,在这些区域上灯的外表面的主要部分面朝上,并且表面法向具有与Z轴平行的主要方向分量。这转而将会改善行人在发生撞击的情形下的安全性。
在本文中使用的方向和轴,即X轴、Y轴和Z轴,构成相对于车辆布置的笛卡尔坐标系,以使得X轴平行于车辆的水平纵向延伸方向,Y轴平行于车辆的水平横向延伸方向并因而垂直于X轴,而Z轴平行于车辆的垂直延伸方向并因而垂直于X轴和Y轴。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导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运动,以使得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大于与X轴或Y轴平行的任何运动方向分量,而且优选地,所述引导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引导灯,以使得所述灯的运动方向与Z轴基本上平行。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沿Z方向的能量吸收。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抵消所述灯的枢转运动的所述能量吸收器,并且所述引导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围绕横向于Z轴的轴线枢转,同时所述灯的枢转运动被所述能量吸收器抵消。由此,在所述灯的平移运动和枢转运动期间,能量都可以被吸收。虽然对平移运动和枢转运动的能量吸收的相应分布可能分别取决于碰撞的位置和/或方向,但来自能量吸收器的对沿Z方向的运动的反作用力和来自能量吸收器对枢转运动的反作用力或扭矩可以是相互适应的。
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枢轴基本上垂直于X轴,并且优选地,所述枢轴沿基本上平行于Y轴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能量的吸收,因为枢轴相对于撞击方向的取向通常是有利的。
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导装置被布置成用于使得所述灯能够沿第一枢转方向和第二枢转方向围绕所述枢轴枢转,其中第二枢转方向与第一枢转方向相反。由此,所述灯在能量吸收期间枢转的能力将更少地取决于碰撞位置。
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枢轴可移位并且被布置成用于在运动方向上与所述灯一起运动。由此,对所述灯的各个位置枢转运动都是可行的。此外,如果碰撞的位置非常接近所述枢轴,而不引起任何明显的枢转运动,那么在吸收能量的同时所述灯的运动具有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仍然是可能的。
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被布置成用于抵消所述灯在运动方向上的运动和围绕所述枢轴的枢转运动。因此,可以通过相对较少的零部件来实现能量吸收功能。
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包括布置于枢轴的每一侧的一个所述能量吸收器。由此,可以独立于所述灯的枢转方向提供有效的能量吸收。
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导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在具有与Z轴平行的主要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上向下运动,同时所述灯的所述运动被一个所述能量吸收器抵消;或者,引导所述灯在具有与X轴平行的主要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上向内运动,同时所述灯的运动被一个所述能量吸收器抵消,这取决于撞击的位置和方向。由此,即使在不利的撞击位置和/或方向迫使所述灯朝沿没有与Z轴平行的显著分量的方向运动时,所述装置也能使得所述灯在能量吸收期间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所述灯的构造,这种构造可以减少在行人头部撞击所述灯的情况下对行人的伤害,并且易于安装到车辆上。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在车辆中悬挂所述灯的构造来实现,其中这种构造具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在所述灯和物体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形下引导所述灯相对于车辆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灯的至少一个凸缘单元,并且所述构造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保持能量吸收器的保持架,所述能量吸收器用于抵消所述灯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保持架被集成在能够附接至车辆的一个单独的单元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这种车辆将减少行人头部碰撞车灯时对行人造成的伤害。这个目的通过设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车辆来实现。
所述车辆的优点与上文参考上述装置和上述构造的实施方式所讨论的优点相同。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点和有利特征将在以下说明和从属权利要求中披露。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对引用作示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车辆的前侧透视图,
图1b是图1所示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和在平行于Y轴的方向上看到的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能量吸收器的一种变型,
图5是引导装置的凸缘单元的一种变型,
图6a示出了在灯的后部受到碰撞的情形下图2中的灯,
图6b示出了在灯的前部受到碰撞的情形下图2中的灯,
图6c示出了在灯的中心部分受到碰撞的情形下图2中的灯,
图7是在平行于X轴的方向上看到的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的一种变型的主视图,
图8示出了在碰撞的情形下图7所示的灯,
图9是在平行于Y轴的方向上看到的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构造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10是图9所示构造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车辆1的透视图,而图1b则示出了车辆1的侧视图。图中还显示了具有X、Y和Z轴的笛卡尔坐标系。在此将参照该坐标系描述车辆1和各个组成部件。车辆1具有两个用于日间行车灯(DRL)的辅助灯2,这两个辅助灯2布置于车辆1的引擎盖和前轮翼子板区域中。这种灯2的一个布置于车辆1的左侧,在引擎盖3和相邻的前轮翼子板4之间的边界处。另一个灯2以同样的方式布置于车辆的右侧。
如图1b所示,灯2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灯的外表面5的主要部分朝上,并且表面法向6具有与Z轴平行的主要方向分量6a。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灯的表面5完全水平。在图1b中,其中示出在车辆1右侧上的灯2,灯2相对于X轴稍微倾斜,但是灯2的表面法向6在与Z轴平行的方向上具有的分量6a比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具有的分量6b更大。表面5也可以相对于Y轴略微倾斜。
例如,灯的外表面5可以相对于X轴以角度α倾斜,角度α在0≤α<45°的范围内选择,优选地在0≤α≤30°的范围内选择,而且灯的外表面5可以相对于Y轴以角度β倾斜,角度β在0≤β<45°的范围内选择,优选地在0≤β≤30°的范围内选择。如果灯2相对于X轴倾斜,则优选地,灯外表面的后部布置在高于灯2外表面的前部的水平高度处,而如果灯2相对于Y轴倾斜,则优选地,灯2的外表面的内部部分布置在高于灯2外表面的外部部分的水平高度处。
尽管灯的外表面不需要是水平的,但优选地,在与Z轴平行的方向上看到的灯的投影表面具有相当大的可能受到物体碰撞的面积。
此外,灯2被适当地布置以使得灯的外表面5与车辆1的引擎盖3和前轮翼子板4的外表面基本上齐平。
灯2通过车灯悬挂装置7被悬置在车辆1中,车灯悬挂装置7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图2示出了用于将灯2悬置在车辆1中的装置7。装置7包括引导装置8,该引导装置8用于引导灯2在灯和物体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形下相对于车辆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装置7还包括用于抵消灯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的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9a、9b。引导装置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灯2在具有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10上向下运动,同时灯2的运动被一个所述能量吸收器9a、9b抵消。引导装置8被适当地布置用于引导灯2运动,以使得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大于与X轴或Y轴平行的任何运动方向分量,并且优选地使得灯的运动方向10与Z轴基本平行。
本文中使用的表述“运动方向”是指产生的平移运动方向,而“运动方向分量”是构成“运动方向”的分量。
尽管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灯2仅在基本垂直的方向上由引导装置8引导,但是在装置7的其他实施例中,引导装置可被布置成用于引导灯以使得运动方向具有也与X轴和/或Y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同时引导灯在具有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上向下运动。
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能量吸收器9a、9b。能量吸收器9a、9b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金属弹簧、泡沫、塑料零件等,其优选地具有非线性弹簧常数。通过这种具有随着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而增大的弹簧常数的能量吸收器,可以有效地吸收能量。例如,弹簧可以具有随着弹簧的增大的压缩而增大的非线性弹簧常数。
此外,灯悬挂装置7或车辆1的任何其他部分可以包括用于将灯2机械连接至车辆1的附接部件。这种附接部件可用于将灯连接到车辆,并在没有任何碰撞时将灯保持在预定位置,例如上述的第一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发生碰撞,灯可以从这种至车辆的连接中脱离。灯优选地具有承受静态负载的断开特征。例如,万一发生碰撞,这种附接部件会断裂,随后在碰撞期间灯的运动主要由引导装置和能量吸收器确定。可选地,引导装置也可用于将灯连接到车辆并将灯保持在预定的第一位置。
悬置装置7可包括用于抵消灯2的枢转运动的一个所述能量吸收器9a、9b。除了向下运动外,引导装置8还被适当地布置成用于引导灯2围绕横向于Z轴的轴线11枢转,同时灯2的枢转运动被所述能量吸收器9a、9b抵消。“横向”是指可以自垂直于Z轴的方向偏离的方向。与垂直于Z轴的方向的偏离可以在±30°的范围内,优选地可以在±20°的范围内,并且通常可以在±10°的范围内。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枢轴11被布置成基本上垂直于X轴和Z轴。因此,枢轴11被布置成沿与Y轴基本上平行的方向延伸,以便在发生碰撞的情形下使灯2枢转。
引导装置8被适当地布置成用于使得灯2可沿第一枢转方向12和第二枢转方向13围绕枢轴11枢转,第二枢转方向13与第一枢转方向12相反。
此外,枢轴11也可以是可移位的,并且被布置成沿运动方向10与灯2一起运动。因此,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灯2在碰撞期间向下运动时,枢轴11在垂直方向上向下运动。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引导装置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缘单元14,其具有用于接收销16的狭槽15。狭槽15被布置成用于引导销16在运动方向10上运动,在此运动方向10为垂直方向,并且相对于凸缘单元14围绕枢轴11枢转。尽管凸缘单元14适于附接至车辆1并接收布置于灯2上的销16,但是也可以替之以相对于车辆固定的方式布置销,并将狭槽布置在灯上。
如图3所示,是车灯悬挂装置7和图2所示的灯2的主视图,装置7可包括两个所述凸缘单元14、14b,其沿枢轴11间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适于在两个凸缘单元14、14b之间容纳灯2。
每个能量吸收器9a、9b可被布置成用于抵消灯2的平移运动或枢转运动。参照图2,同一个能量吸收器9a、9b被布置成用于抵消灯2沿运动方向10的运动和围绕枢轴11的枢转运动。图2中所示的车灯悬挂装置7具有包括第一弹簧17的第一能量吸收器9a和包括第二弹簧18的第二能量吸收器9b。第一能量吸收器9a布置于枢轴11的第一侧,而第二能量吸收器9b布置于枢轴11的第二侧。这些能量吸收器9a、9b将抵消灯2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但也抵消灯2围绕枢轴11的枢转运动,因为每个能量吸收器9a、9b布置在相对于沿X轴的方向距离枢轴11一定距离的地方。第一能量吸收器9a和第二能量吸收器9b被适当地附接至车辆1。在图2中,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18可枢转地附接至车辆。当弹簧被灯2压缩时,每个弹簧17、18的上端可以附接至将要与灯2接触的中间板19。
尽管诸如图2中的第一和第二能量吸收器9a、9b这样以弹簧形式布置的能量吸收器将仅在灯导致弹簧受压缩时才会产生反作用力,但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能量吸收器可被布置成用于在能量吸收器被拉伸时提供反作用力。例如,弹簧的第一端可以附接至车辆,弹簧的第二端可以附接至灯。
图4示出了能量吸收器9的一种变型。能量吸收器9包括两个弹簧20、21。压缩弹簧20被布置成沿弹簧20的压缩方向提供反作用力。此外,压缩弹簧20布置于车辆1处,以允许压缩弹簧20相对于车辆1枢转。另一个弹簧21(图中示意地显示)被布置成在车辆1和压缩弹簧20之间延伸,该另一弹簧21抵消压缩弹簧20的枢转运动。因此,压缩弹簧20可围绕其在车辆1上的附接点枢转,同时这种枢转运动被另一弹簧21抵消。图4示出了压缩弹簧20未被加载(虚线)第一状态以及压缩弹簧20相对于车辆1受压缩并枢转的第二状态。
任选地,在灯枢转期间的能量吸收可由布置于枢轴上的能量吸收器(未示出)提供。例如,可以使用被布置成在销和车辆部件诸如凸缘单元之间延伸的弹簧。该弹簧将抵消销的枢转运动,并由此抵消灯相对于车辆部件的枢转运动。
图5示出了引导装置28的一种变型。引导装置2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灯在具有与Z轴平行的主要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10上向下运动,同时灯的运动被能量吸收器抵消;或者,引导灯在具有与X轴平行的主要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10b上向内运动,同时灯的运动被能量吸收器抵消,这取决于碰撞的位置和方向。因此,引导装置28被布置成针对不同的碰撞位置或方向,用于在不同的方向10、10b上引导灯。
在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装置28包括具有狭槽25的凸缘单元24,狭槽25具有用于接收销26的第一狭槽部25a和第二狭槽部25b。第一狭槽部25a和第二狭槽部25b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用于为销26提供可选的引导方向。第一狭槽部25a被布置成用于引导销26在与Z轴基本平行的方向10上运动,并且相对于凸缘单元24围绕枢轴31转动。第二狭槽部25b被布置成用于引导销26在与X轴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运动,并且相对于凸缘单元24围绕枢轴31转动。
图6a、6b和6c示出了由于灯2和物体40之间的碰撞而使得灯2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一些例子。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灯的后部、前部和中心部分的表述是相对于沿X轴的位置而言的。
图6a示出了灯2,其中灯2由于与物体40的碰撞而从第一位置(参见图2)运动到第二位置。灯2被物体40撞击到灯2的后部,导致灯沿第一枢转方向12围绕枢轴11转动,并沿垂直方向10向下运动。碰撞的能量被第一能量吸收器9a吸收,第一能量吸收器9a在灯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期间被压缩。凸缘单元14相对于车辆1固定。
图6b示出了灯2,其中由于与物体40'碰撞,灯从第一位置(参见图2)运动到第二位置。灯2被物体40'撞击到灯2的前部,导致灯沿第二枢转方向13围绕枢轴11转动,并沿垂直方向10向下运动。碰撞能量被第二能量吸收器9b吸收,其在灯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期间被压缩。凸缘单元14相对于车辆1固定。
图6c示出了灯2,其中由于与物体40”碰撞,灯从第一位置(参见图2)运动到第二位置。灯被物体40”撞击到灯2的中间部分,导致灯沿垂直方向10向下运动。围绕枢轴11的枢转运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碰撞能量被第一能量吸收器9a和第二能量吸收器9b吸收,第一能量吸收器9a和第二能量吸收器9b在灯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期间被压缩。凸缘单元14相对于车辆1被固定。
图7是在平行于X轴的方向上看到的车灯悬挂装置70的一种变型的主视图。装置70具有引导装置38,引导装置3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灯2围绕基本上垂直于Y轴的轴线41枢转。此外,枢轴41适当地沿基本上平行于X轴的方向延伸。
图8示出了由于灯2和物体40”之间的碰撞而使得灯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示例。由于与物体40”的碰撞,灯2已经从第一位置(见图7)运动到第二位置。灯2被物体撞击,导致灯围绕枢轴41转动并沿垂直方向10向下运动。碰撞能量由能量吸收器9吸收,其在灯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期间被压缩。
图9和10示出了一种用于将灯2悬挂在车辆1中的构造50。图9是该构造的侧视图,图10是该构造的主视图。构造50具有引导装置58,用于在灯和物体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形下引导灯(未示出)相对于车辆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引导装置58具有用于接收灯的至少一个凸缘单元54a。此外,该构造具有至少一个保持架51a、51b,用于保持能量吸收器59a、59b,能量吸收器59a、59b用于抵消灯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单元54a和所述至少一个保持架51a、51b被集成在可附接至车辆1的一个单独的单元60中。在图9和10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装置58包括相互间隔以用于接收灯的两个凸缘单元54a、54b,以及用于保持第一能量吸收器59a的第一保持架51a和用于保持第二能量吸收器59b的第二保持架51b。该构造50还包括可附接至车辆1的板52。两个凸缘单元54a、54b以及第一和第二保持架51a、51b附接至板52,以被集成为同一个单元60。单元60又可通过例如螺栓连接、焊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手段附接至车辆1。任选地,凸缘单元和保持架被制造为一体式的。
因为相同的特征可以应用于该构造和该布置,因而关于与构造50的引导装置和能量吸收器相关的特征,还可参考上文对车灯悬挂装置7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
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如上所述以及如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在车辆(1)中悬挂灯(2)的装置(7),所述装置包括引导装置(8)和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9a),其中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在所述灯和物体发生碰撞的情形下引导所述灯(2)相对于所述车辆(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9a)用于抵消所述灯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2)在具有与Z轴平行的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10)上向下运动,同时所述灯的所述运动被所述能量吸收器(9a)抵消,并且其中所述引导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凸缘单元(14),所述凸缘单元(14)具有用于接收销(16)的狭槽(15),所述狭槽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销在所述运动方向(10)上相对于所述凸缘单元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2)运动,以使得与所述Z轴平行的所述运动方向分量大于与X轴或Y轴平行的任何运动方向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2),以使得所述灯的所述运动方向(10)与所述Z轴基本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7)包括一个用于抵消所述灯(2)的枢转运动的所述能量吸收器(9a),并且所述引导装置(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围绕横向于所述Z轴的枢轴(11)枢转,同时所述灯的所述枢转运动被用于抵消枢转运动的所述能量吸收器(9a)抵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11)基本上垂直于所述Z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11)基本上垂直于所述X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11)沿与所述Y轴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11)沿与所述X轴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8)被布置成用于使得所述灯能够在第一枢转方向(12)和第二枢转方向(13)上围绕所述枢轴枢转,其中所述第二枢转方向(13)与所述第一枢转方向(12)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11)可移位,并且被布置成在所述运动方向(10)上与所述灯(2)一起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器(9a)被布置成用于抵消所述灯(2)在所述运动方向(10)上的运动和围绕所述枢轴(11)的枢转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7)包括布置于所述枢轴(11)的每一侧上的一个所述能量吸收器(9a,9b)。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15)被布置成用于使得所述销(16)能够相对于所述凸缘单元(14)围绕所述枢轴(11)枢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单元(14)适于附接至所述车辆(1)并接收布置于所述灯(2)上的所述销(16)。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单元(14)适于附接至所述车辆(1)并接收布置于所述灯(2)上的所述销(16)。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沿所述枢轴(11)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所述凸缘单元(14,14b)。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适于在两个所述凸缘单元(14、14b)之间容纳所述灯(2)。
18.根据权利要求2-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28)被布置成用于引导所述灯在具有与所述Z轴平行的主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10)上向下运动,同时所述灯的所述运动被所述能量吸收器抵消;或者,引导所述灯在具有与所述X轴平行的主运动方向分量的运动方向(10b)上向内运动,同时所述灯的所述运动被所述能量吸收器抵消,这取决于碰撞的位置和方向。
19.一种车辆(1),所述车辆(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7)。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灯(2),所述灯布置于所述车辆(1)的引擎盖和/或前轮翼子板区域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灯(2)布置于所述车辆(1)的引擎盖(3)和前轮翼子板(4)之间的边界处。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1)包括所述灯(2),所述灯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灯的外表面(5)的主要部分面朝上,并且表面法向(6)具有与所述Z轴平行的主方向分量(6a)。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1)包括所述灯(2),并且所述灯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灯的外表面(5)与所述车辆(1)的引擎盖(3)和/或前轮翼子板(4)的外表面基本上齐平。
CN201880080139.8A 2017-12-19 2018-11-21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Active CN111601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208550.8 2017-12-19
EP17208550.8A EP3501893B1 (en) 2017-12-19 2017-12-19 A device for suspension of a lamp in a vehicle
PCT/CN2018/116706 WO2019120021A1 (en) 2017-12-19 2018-11-21 A device for suspension of a lamp in a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1735A CN111601735A (zh) 2020-08-28
CN111601735B true CN111601735B (zh) 2023-10-13

Family

ID=6078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139.8A Active CN111601735B (zh) 2017-12-19 2018-11-21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0222B2 (zh)
EP (1) EP3501893B1 (zh)
CN (1) CN111601735B (zh)
WO (1) WO20191200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8689B1 (fr) * 2018-11-19 2020-11-06 Plastic Omnium Cie Dispositif de véhicule avec système de fixation pour zones critiques
DE102021213275A1 (de) 2021-11-25 2023-05-2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festigungssystem, Reparaturverfahren und Kraftfahrzeug
FR3129886B1 (fr) * 2021-12-08 2024-05-03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lumineux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US20240042959A1 (en) * 2022-08-08 2024-02-08 Rivian Ip Holdings, Llc Deployable protection plat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0286A2 (de) * 2001-10-05 2003-04-09 DaimlerChrysler AG Übergangsbereich von Motor- bzw. Fronthaube und Scheinwerfer
FR2901202A1 (fr) * 2006-05-22 2007-11-23 Renault Sport Technologies Soc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tel projecteur
CN101469820A (zh) * 2007-12-27 2009-07-01 上海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行人保护用头灯
CN102734730A (zh) * 2011-04-13 2012-10-17 沃尔沃汽车公司 灯单元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4100A (en) * 1965-03-01 1966-11-08 Lewis M Goff Buffer device for pusher vehicles
DE2727517A1 (de) * 1977-06-18 1978-12-21 Daimler Benz Ag Kraftwagen mit vorderem stossfaenger
JPH02127138A (ja) * 1988-11-02 1990-05-15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灯具の取付構造
JP3597606B2 (ja) * 1995-07-17 2004-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体の取付構造
JPH11165581A (ja) * 1997-12-01 1999-06-2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灯具の取付構造
JP2000280816A (ja) * 1999-03-30 2000-10-1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衝撃緩和機構
DE10030373A1 (de) * 2000-06-21 2002-01-03 Volkswagen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cheinwerfer
US20030142503A1 (en) * 2002-01-30 2003-07-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edestrian protection headlamp
US7090371B1 (en) * 2002-09-17 2006-08-15 George Bonar Removable headlamp for a vehicle
FR2844755B1 (fr) * 2002-09-20 2007-02-16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systeme d'amortissement
FR2844757B1 (fr) * 2002-09-20 2005-10-07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erfectionnes de liaison au chassis du vehicule
DE10258629B4 (de) * 2002-12-16 2006-07-27 Daimlerchrysler Ag Fahrzeug
DE10357920B4 (de) * 2003-12-11 2009-07-09 Daimler Ag Fahrzeug-Beleuchtungseinrichtung
JP2005186738A (ja) * 2003-12-25 2005-07-14 Nissan Motor Co Ltd ヘッドランプの取付け構造
JP4715444B2 (ja) * 2005-10-21 2011-07-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FR2893902B1 (fr) * 2005-11-28 2009-01-09 Plastic Omnium Cie Piec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support d'un bloc optique.
US9073478B2 (en) * 2013-03-29 2015-07-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nergy absorbing headlamp assembly and a resettable headlamp assembly
US9550447B2 (en) * 2014-06-06 2017-01-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dlamp retaining bracke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0286A2 (de) * 2001-10-05 2003-04-09 DaimlerChrysler AG Übergangsbereich von Motor- bzw. Fronthaube und Scheinwerfer
FR2901202A1 (fr) * 2006-05-22 2007-11-23 Renault Sport Technologies Soc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tel projecteur
CN101469820A (zh) * 2007-12-27 2009-07-01 上海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行人保护用头灯
CN102734730A (zh) * 2011-04-13 2012-10-17 沃尔沃汽车公司 灯单元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98745A1 (en) 2020-09-24
EP3501893B1 (en) 2023-12-06
EP3501893A1 (en) 2019-06-26
WO2019120021A1 (en) 2019-06-27
US11230222B2 (en) 2022-01-25
WO2019120021A8 (en) 2020-07-16
CN111601735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1735B (zh)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CN111465531B (zh)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CN103587366B (zh) 用于车辆的减震器外壳支撑装置
JP2002154373A (ja)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の取付け構造
RU2502619C2 (ru) Передний модуль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JP5630508B2 (ja) 車体前部の構造
JPH11165581A (ja) 車両用灯具の取付構造
JP4905678B2 (ja) 車両前部の車体構造
JP6003661B2 (ja) 車両の歩行者保護装置
JP6158371B2 (ja) キャンバー調節用ピローボールマウント
CN109664951A (zh) 用于可枢转地保持驾驶室的保持装置
KR100448161B1 (ko) 자동차의 후드힌지
CN113646488B (zh) 后悬架安装总成
US11648861B2 (en) Headrest for vehicle with improved collision performance
KR102664335B1 (ko) 형상 제어형 에너지 분산 백빔
KR100471477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패널의 충격흡수구조
KR100696041B1 (ko) 차량 전조등의 충격 흡수 장치
KR101000403B1 (ko) 차량용 범퍼백빔
KR20220087236A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KR20210142251A (ko) 자동차 헤드라이트 충격흡수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74678B1 (ko) 차량의 후드 힌지
KR200417417Y1 (ko)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 장치
KR101438918B1 (ko) 트럭용 사이드 스포일러 장치
KR101066957B1 (ko) 차량용 프런트 엔드 모듈
JP2020164078A (ja) 車両の歩行者脚部保護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