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7980A -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7980A
CN111527980A CN202010336330.3A CN202010336330A CN111527980A CN 111527980 A CN111527980 A CN 111527980A CN 202010336330 A CN202010336330 A CN 202010336330A CN 111527980 A CN111527980 A CN 111527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ulture
days
y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63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7980B (zh
Inventor
李继显
夏小燕
潘爱凤
王文龙
张新鹏
孙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id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id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id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id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63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7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7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7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蘑菇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次发酵:A1:原料制备:选用麦草1000kg、鸡粪1400kg和石膏110kg制备培养料,其中麦草含水量为18%,含氮量为0.48%,鸡粪含水量为45%,含氮量为3.0%,培养料中初始含氮量为1.6%,碳氮比为23:1,粪草比为4.8:5.2;A2:浸料、秸秆与蓄禽粪混合建堆:a1:麦草在浸料池内完成预湿,将松散的麦草用铲车推进浸料池反复混合和浸水,浸料预湿时间48小时,在此期间用铲车翻料3‑4次,48小时后捞料并在料场建堆;a2:将80%调质后的鸡粪加80%石膏粉,建小堆混合,将含水量调至60‑65%。该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能够解决目前蘑菇单产较低,降低了蘑菇生产收益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蘑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菇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发达国家消费者青昧的食用菌品种,在欧美各国,双孢菇栽培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生产工业化,菌料、培养料、发酵和栽培等工序分别由专业的公司和菇场完成,各工序的参数控制,非常严格,各菇场蘑菇的单产水平均较高。中国的双孢菇栽培特点是以季节性栽培为主,农户分散经营、生产基数大,总产量较高,但蘑菇单产较低,降低了蘑菇的生产收益。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具备提高蘑菇产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蘑菇单产较低,降低了蘑菇生产收益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提高蘑菇产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一次发酵:
A1:原料制备: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麦草1000kg、鸡粪1400kg和石膏 110kg制备培养料,以雏鸡粪最好,蛋鸡粪次之,碳酸钙、石膏等辅料,要求无杂质,不含没有必要的重金属,其中麦草含水量为18%,含氮量为0.48%,鸡粪含水量为45%,含氮量为3.0%,培养料中初始含氮量为1.6%,碳氮比为 23:1,粪草比为4.8:5.2,培养料配制中碳氮比在生理作用层面上,碳源主要供应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氮源主要参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变成微生物内部的构造物质,对微生物生长发育来讲,培养基中碳氮比是及其重要的,对双孢菇而言尤其关键,碳氮比例23:1的培养料,在料仓和隧道系统中,有利于促进培养料发酵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培养料的腐熟分解,在料仓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氮比逐渐降到21:1,在隧道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氮比逐渐降到14:1,此时的碳氮比有利于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菌丝的良好生长为以后的蘑菇高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A2:浸料、秸秆与蓄禽粪混合建堆:
a1:麦草在浸料池内完成预湿,将松散的麦草用铲车推进浸料池反复混合和浸水,一批料投25吨左右麦草,在浸料池中形成的体积为200—210 立方米,浸料预湿时间48小时,在此期间用铲车翻料3-4次,48小时后捞料并在料场建堆;
a2:将80%调质后的鸡粪加80%石膏粉,建小堆混合,将含水量调至 60-65%,在混料生产线上,鸡粪石膏将和捞料建堆的麦草进行混合,根据培养料的水份含量灵活调解以达到73-75%,混料调质后,取多点料样测量以下数据,水份、含氮量、灰分、碳氮比和PH值,调质后关键的质量控制数据为:初始含氮量1.5-1.7%,水份73-75%,PH值8.3-8.5%,碳氮比23-27:1;
A3:料仓一次发酵:培养料经过A2步骤后,立即用一次入料机装入料仓,进行一次发酵,环境的控制按设定程序进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料温会快速升温到70—80℃,在第4—5天料温开始下降;
S1:二次发酵:
B1:出一次发酵料仓,入二次发酵室:经过A3步骤处理后,打开料仓,用入料机把培养料转到另一个料仓,进行再次发酵,在转仓过程中,将余下的20%鸡粪和20%石膏加入培养料中,重新启动发酵后,料温会再度上升到70 —80℃,当料温小68℃或大于82℃时,需进行调整和确认,再经过4—5天料仓发酵结束,一次发酵认定为自由加热阶段,在此期间,易被竞争性杂菌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被转化,特异性的微生物初步占领优势,麦草湿滑有光泽,草杆长有一定的韧性,不易用手拉断,挤在一起的麦草成球形,富有弹性,用力挤压手指缝会有水滴出,料质油滑,能将手弄湿弄脏,闻料有呛人的氨味,但没有臭味和酸味或其它刺激性异味,草料上有轻微的白色斑点;
B2:隧道二次发酵:经过良好的料仓发酵的培养料运进二次发酵隧道进行巴氏灭菌,时间7—9天,在装隧道时用甩头入料机将一期末培养料松散一致的抛堆成宽4米厚1.8-2.1米的料堆,堆料密度每平米一吨严格的隧道二次发酵分6个阶段,分别是:①均温阶段②升温阶段③巴氏灭菌阶段④冷却阶段⑤选择培养阶段⑥降温播种阶段;
①均温阶段:隧道填料后,用3—6小时进行均温,使料层不同位置料温趋于一致,每吨培养料每小时,给150—200立方米的循环风,间隙给5— 10%的新风;
②升温阶段:料层温度稳定一致后,以每小时升1度的速度将料温逐步升到58度,过快过慢都须调节温度的升降显示着微生物的生长规律,须严格遵守,风量的控制是150立方米/吨小时,供氧10%;
③巴氏灭菌阶段:料温58度,保持8小时,严防料温大于60度,否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期间,主要是利用巴氏消毒的原理,将培养料内残留的杂菌虫害杀死,料温偏高会伤害到发酵有益微生物,造成后期选择不利,培养料营养难以转化,风量120立方米/吨小时,供氧10%,风机控制按设定程序进行;
④冷却阶段:巴氏灭菌结束后,要在4小时内将料温降到48度,平均每小时降3度,在48度的选择调节点进行特异性选择,环境控制按程序操作;
⑤选择培养阶段:在48度料温的调节点进行为期2—3天的选择培养,使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得到大量繁殖,风量100—150立方米/吨小时,供氧充足,空温要服务于料温,如果选择正确,在后期,料温会呈爬升现象,但要把料温控制在稍低于50度的范围,风量175立方米/吨小时,如果出现难以抑制的大于50度的情况,说明选择效果不好,需要确认;
⑥降温播种阶段;当发酵料呈棕褐色,料内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菌斑,菌丝体,闻不到氨味或其它刺激性异味,略带有甜面包味,草茎柔软疏松有弹性,用手拉即断,不粘无滑感,不污手时,说明发酵结束,这时需加大新风量将料温从48度降到25度,进行出料播种;经过正确隧道发酵获得的二期培养料质量控制数据为:水份66—68%、PH值7.5-7.7、氨气 50—100ppm、氮1.9-2.1%、灰分27—32和碳氮比14—16:1;
B3:播种及菌丝培育:经过B2步骤后,将培养料的温度降到26~28℃,利用专用运料车转运至出菇房的自动化上料机处,进行播种上料作业,在培养料的表面覆盖一层地膜,即可进行菌丝培育;
S3:三次发酵:
C1:覆草炭土菌丝培育:在培养料表面均匀的覆盖一层草炭土,厚度控制在3~4cm,覆草炭土完毕后,对培养床面的草炭土浇水,浇水量为每日 1~1.5L/㎡,持续约5~7天,;
C2:搔菌、调整与降温刺激:
c1:搔菌:菌丝可以穿透草炭土厚度的70~80%时,使用耙等工具,将草炭土表面2cm左右厚度耙松,主要目的是想将直径大于3㎝的草炭土打散,使菌丝可以更加容易和均匀的向外生长,以利于菇蕾均匀的扭结;
c2:调整:需要将床面上多余的草炭土用耙等工具除掉,使长出床面的菌丝更均匀,让整个栽培室整齐扭结,为以后的统一管理、集中采摘打下基础;
c3:对培养床面的培养料浇水一次,浇水量为0.5~0.8L/㎡,将室温控制在15~17℃,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2℃以下,空气湿度控制在70~78%,二氧化碳浓度800~1000ppm,降温过程需要30~38小时完成,持续约3天,之后,当菇蕾直径为0.5~1.5cm时,再次对栽培床面进行浇水,每日2.5~ 3L/㎡,将草炭土水分调整在77~79%,需在三天内将水浇完;
C3:采摘蘑菇:分四批采摘蘑菇,每批采摘周期为3~4天,前三批每次采摘结束后,对培养床面进行浇水,每日1.5~2L/㎡,持续3~4天。此步骤中,室温控制在18~20℃,培养料温度控制在19~22℃,空气湿度控制在65~80%,二氧化碳浓度800~1500ppm,使用带孔的普通纸箱及保鲜膜进行包装,通过纯物理冷链控温保鲜技术,使温度保持在0~2℃,不使用任何其它设备和化学保鲜剂,可以使蘑菇的保鲜期由原有的2~3天,延长至15~ 25天,蘑菇采摘期,使用低温刺激、强通风等工艺手段,将蘑菇表面的外膜变厚,提高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S4:下料:将使用过的培养料取出,转入新的培养料,进行下一周期的蘑菇生产,蘑菇生产后的废培养料能作为有机生物肥,可以直接施用到农田,能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10%~20﹪,并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固氮、保肥、提高地温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A1步骤中,所述蘑菇工厂麦草的储备用方块草捆形式码垛,每个产季收储一年所用的麦草用量,按生产计划分批投料,投料时,将麦草解捆,抖松,因麦秸在压捆过程中草茎被压扁,重新抖松后吸水较容易;鸡粪选干燥的,结块需要粉碎,当鸡粪水份大于50%时按体积的1/2加入松散的酒糟进行预发酵,鸡粪在使用前用4—5天时间进行调质,使鸡粪含水适宜,结构松散,以利混合。
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所述高压灭菌锅灭菌时,温度维持在120~135℃,时间为30-40min。
优选的,所述B1步骤中,良好的料仓一次发酵所获得的培养料数据是:水份73.5-74.5%、PH值8.1-8.2、氨气750-950ppm、氮含量1.7-1.9%、灰份25—29和碳氮比21—26:1。
优选的,所述B3步骤中,所述播种量为0.6~0.8kg/㎡,培养料的温度控制在24~26℃,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 11000ppm。培养280~300小时,理化指标应为:水分:65~67%、N:2.2~ 2.4%和PH:6.4~6.9。
优选的,所述C1步骤中,所述草炭土在使用之前,需要加入碳酸钙,比例为:草炭土85%、碳酸钙15%;加入碳酸钙和石膏的目的是用于提高PH值,增加钙元素含量以及提高覆土的比重,将草炭土的PH调整7.5~7.8、水分调整到75~78%,所述室温控制在20~23℃,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湿度控制在93~95%,二氧化碳浓度,前4天控制在8000~10000ppm,后4 天控制在10000~13000ppm。
优选的,所述c2步骤中,所述室温控制在25℃,料温控制在27℃以下,湿度控制在95%,二氧化碳浓度15000~16000ppm,保持12~24小时。
优选的,所述c3步骤中,所述室温控制在16~18℃,培养料温度控制在 20~22℃左右,空气湿度控制在65~70%,二氧化碳浓度800~1200ppm。
虫害的防治:
a)控制栽培环境,将菇场周围500米内的害虫滋生源,如水池、草丛等清除掉;
b)栽培室的通风口和门窗安装纱窗,防止害虫进入;
c)在发菌室、栽培室内使用光学诱杀、粘虫条等物理方式,将栽培室内的害虫清除。
病害的防治:
a)采用区域隔离,即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及发菌、栽培分区生产模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交叉感染;
b)生物防治,即在二次发酵时,培养有益蘑菇菌丝生长的菌群,控制有害菌群的数量;
c)物理灭菌,即通过高PH值的生产环境、保持干燥通风的生产环境、使用蒸气高温灭菌等技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麦草、鸡粪和石膏制备培养料,将碳氮比例控制在23:1,对培养料进行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提高了蘑菇种植在培养料上的单产量,提高了蘑菇生产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一次发酵:
A1:原料制备: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麦草1000kg、鸡粪1400kg和石膏110kg制备培养料,以雏鸡粪最好,蛋鸡粪次之,碳酸钙、石膏等辅料,要求无杂质,不含没有必要的重金属,其中麦草含水量为18%,含氮量为0.48%,鸡粪含水量为45%,含氮量为3.0%,培养料中初始含氮量为1.6%,碳氮比为 23:1,粪草比为4.8:5.2,培养料配制中碳氮比在生理作用层面上,碳源主要供应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氮源主要参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变成微生物内部的构造物质,对微生物生长发育来讲,培养基中碳氮比是及其重要的,对双孢菇而言尤其关键,碳氮比例23:1的培养料,在料仓和隧道系统中,有利于促进培养料发酵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培养料的腐熟分解,在料仓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氮比逐渐降到21:1,在隧道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氮比逐渐降到14:1,此时的碳氮比有利于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菌丝的良好生长为以后的蘑菇高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A2:浸料、秸秆与蓄禽粪混合建堆:
a1:麦草在浸料池内完成预湿,将松散的麦草用铲车推进浸料池反复混合和浸水,一批料投25吨左右麦草,在浸料池中形成的体积为200—210 立方米,浸料预湿时间48小时,在此期间用铲车翻料3-4次,48小时后捞料并在料场建堆;
a2:将80%调质后的鸡粪加80%石膏粉,建小堆混合,将含水量调至 60-65%,在混料生产线上,鸡粪石膏将和捞料建堆的麦草进行混合,根据培养料的水份含量灵活调解以达到73-75%,混料调质后,取多点料样测量以下数据,水份、含氮量、灰分、碳氮比和PH值,调质后关键的质量控制数据为:初始含氮量1.5-1.7%,水份73-75%,PH值8.3-8.5%,碳氮比23-27:1;
A3:料仓一次发酵:培养料经过A2步骤后,立即用一次入料机装入料仓,进行一次发酵,环境的控制按设定程序进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料温会快速升温到70—80℃,在第4—5天料温开始下降;
S1:二次发酵:
B1:出一次发酵料仓,入二次发酵室:经过A3步骤处理后,打开料仓,用入料机把培养料转到另一个料仓,进行再次发酵,在转仓过程中,将余下的20%鸡粪和20%石膏加入培养料中,重新启动发酵后,料温会再度上升到70 —80℃,当料温小68℃或大于82℃时,需进行调整和确认,再经过4—5天料仓发酵结束,一次发酵认定为自由加热阶段,在此期间,易被竞争性杂菌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被转化,特异性的微生物初步占领优势,麦草湿滑有光泽,草杆长有一定的韧性,不易用手拉断,挤在一起的麦草成球形,富有弹性,用力挤压手指缝会有水滴出,料质油滑,能将手弄湿弄脏,闻料有呛人的氨味,但没有臭味和酸味或其它刺激性异味,草料上有轻微的白色斑点;
B2:隧道二次发酵:经过良好的料仓发酵的培养料运进二次发酵隧道进行巴氏灭菌,时间7—9天,在装隧道时用甩头入料机将一期末培养料松散一致的抛堆成宽4米厚1.8-2.1米的料堆,堆料密度每平米一吨严格的隧道二次发酵分6个阶段,分别是:①均温阶段②升温阶段③巴氏灭菌阶段④冷却阶段⑤选择培养阶段⑥降温播种阶段;
①均温阶段:隧道填料后,用3—6小时进行均温,使料层不同位置料温趋于一致,每吨培养料每小时,给150—200立方米的循环风,间隙给5— 10%的新风;
②升温阶段:料层温度稳定一致后,以每小时升1度的速度将料温逐步升到58度,过快过慢都须调节温度的升降显示着微生物的生长规律,须严格遵守,风量的控制是150立方米/吨小时,供氧10%;
③巴氏灭菌阶段:料温58度,保持8小时,严防料温大于60度,否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期间,主要是利用巴氏消毒的原理,将培养料内残留的杂菌虫害杀死,料温偏高会伤害到发酵有益微生物,造成后期选择不利,培养料营养难以转化,风量120立方米/吨小时,供氧10%,风机控制按设定程序进行;
④冷却阶段:巴氏灭菌结束后,要在4小时内将料温降到48度,平均每小时降3度,在48度的选择调节点进行特异性选择,环境控制按程序操作;
⑤选择培养阶段:在48度料温的调节点进行为期2—3天的选择培养,使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得到大量繁殖,风量100—150立方米/吨小时,供氧充足,空温要服务于料温,如果选择正确,在后期,料温会呈爬升现象,但要把料温控制在稍低于50度的范围,风量175立方米/吨小时,如果出现难以抑制的大于50度的情况,说明选择效果不好,需要确认;
⑥降温播种阶段;当发酵料呈棕褐色,料内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菌斑,菌丝体,闻不到氨味或其它刺激性异味,略带有甜面包味,草茎柔软疏松有弹性,用手拉即断,不粘无滑感,不污手时,说明发酵结束,这时需加大新风量将料温从48度降到25度,进行出料播种;经过正确隧道发酵获得的二期培养料质量控制数据为:水份66—68%、PH值7.5-7.7、氨气 50—100ppm、氮1.9-2.1%、灰分27—32和碳氮比14—16:1;
B3:播种及菌丝培育:经过B2步骤后,将培养料的温度降到26~28℃,利用专用运料车转运至出菇房的自动化上料机处,进行播种上料作业,在培养料的表面覆盖一层地膜,即可进行菌丝培育;
S3:三次发酵:
C1:覆草炭土菌丝培育:在培养料表面均匀的覆盖一层草炭土,厚度控制在3~4cm,覆草炭土完毕后,对培养床面的草炭土浇水,浇水量为每日 1~1.5L/㎡,持续约5~7天,;
C2:搔菌、调整与降温刺激:
c1:搔菌:菌丝可以穿透草炭土厚度的70~80%时,使用耙等工具,将草炭土表面2cm左右厚度耙松,主要目的是想将直径大于3㎝的草炭土打散,使菌丝可以更加容易和均匀的向外生长,以利于菇蕾均匀的扭结;
c2:调整:需要将床面上多余的草炭土用耙等工具除掉,使长出床面的菌丝更均匀,让整个栽培室整齐扭结,为以后的统一管理、集中采摘打下基础;
c3:对培养床面的培养料浇水一次,浇水量为0.5~0.8L/㎡,将室温控制在15~17℃,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2℃以下,空气湿度控制在70~78%,二氧化碳浓度800~1000ppm,降温过程需要30~38小时完成,持续约3天,之后,当菇蕾直径为0.5~1.5cm时,再次对栽培床面进行浇水,每日2.5~ 3L/㎡,将草炭土水分调整在77~79%,需在三天内将水浇完;
C3:采摘蘑菇:分四批采摘蘑菇,每批采摘周期为3~4天,前三批每次采摘结束后,对培养床面进行浇水,每日1.5~2L/㎡,持续3~4天。此步骤中,室温控制在18~20℃,培养料温度控制在19~22℃,空气湿度控制在65~80%,二氧化碳浓度800~1500ppm,使用带孔的普通纸箱及保鲜膜进行包装,通过纯物理冷链控温保鲜技术,使温度保持在0~2℃,不使用任何其它设备和化学保鲜剂,可以使蘑菇的保鲜期由原有的2~3天,延长至15~ 25天,蘑菇采摘期,使用低温刺激、强通风等工艺手段,将蘑菇表面的外膜变厚,提高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S4:下料:将使用过的培养料取出,转入新的培养料,进行下一周期的蘑菇生产,蘑菇生产后的废培养料能作为有机生物肥,可以直接施用到农田,能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10%~20﹪,并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固氮、保肥、提高地温的作用。
所述A1步骤中,所述蘑菇工厂麦草的储备用方块草捆形式码垛,每个产季收储一年所用的麦草用量,按生产计划分批投料,投料时,将麦草解捆,抖松,因麦秸在压捆过程中草茎被压扁,重新抖松后吸水较容易;鸡粪选干燥的,结块需要粉碎,当鸡粪水份大于50%时按体积的1/2加入松散的酒糟进行预发酵,鸡粪在使用前用4—5天时间进行调质,使鸡粪含水适宜,结构松散,以利混合。
所述S1步骤中,所述高压灭菌锅灭菌时,温度维持在120~135℃,时间为30-40min。
所述B1步骤中,良好的料仓一次发酵所获得的培养料数据是:水份 73.5-74.5%、PH值8.1-8.2、氨气750-950ppm、氮含量1.7-1.9%、灰份25 —29和碳氮比21—26:1。
所述B3步骤中,所述播种量为0.6~0.8kg/㎡,培养料的温度控制在24~ 26℃,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11000ppm。培养280~300小时,理化指标应为:水分:65~67%、N:2.2~2.4%和PH:6.4~6.9。
所述C1步骤中,所述草炭土在使用之前,需要加入碳酸钙,比例为:草炭土85%、碳酸钙15%;加入碳酸钙和石膏的目的是用于提高PH值,增加钙元素含量以及提高覆土的比重,将草炭土的PH调整7.5~7.8、水分调整到 75~78%,所述室温控制在20~23℃,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湿度控制在93~95%,二氧化碳浓度,前4天控制在8000~10000ppm,后4天控制在10000~13000ppm。
所述c2步骤中,所述室温控制在25℃,料温控制在27℃以下,湿度控制在95%,二氧化碳浓度15000~16000ppm,保持12~24小时。
所述c3步骤中,所述室温控制在16~18℃,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0~22℃左右,空气湿度控制在65~70%,二氧化碳浓度800~1200ppm。
该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采用氮离子、单孢杂交和紫外线照射诱变三种方法对杏鲍菇的菌株孢子进行选育,再采用拮抗选取步骤选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势高产菌株,然后采用工厂化栽培对其进行种植,使得杏鲍菇不仅不受自然条件影响,而且还产量高,品质好且稳定,满足了市场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一次发酵:
A1:原料制备:选用麦草1000kg、鸡粪1400kg和石膏110kg制备培养料,其中麦草含水量为18%,含氮量为0.48%,鸡粪含水量为45%,含氮量为3.0%,培养料中初始含氮量为1.6%,碳氮比为23:1,粪草比为4.8:5.2;
A2:浸料、秸秆与蓄禽粪混合建堆:
a1:麦草在浸料池内完成预湿,将松散的麦草用铲车推进浸料池反复混合和浸水,浸料预湿时间48小时,在此期间用铲车翻料3-4次,48小时后捞料并在料场建堆;
a2:将80%调质后的鸡粪加80%石膏粉,建小堆混合,将含水量调至60-65%,在混料生产线上,鸡粪石膏将和捞料建堆的麦草进行混合,根据培养料的水份含量灵活调解以达到73-75%,混料调质后,取多点料样测量以下数据,水份、含氮量、灰分、碳氮比和PH值,调质后关键的质量控制数据为:初始含氮量1.5-1.7%,水份73-75%,PH值8.3-8.5%,碳氮比23-27:1;
A3:料仓一次发酵:培养料经过A2步骤后,立即用一次入料机装入料仓,进行一次发酵,环境的控制按设定程序进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料温会快速升温到70—80℃,在第4—5天料温开始下降;
S1:二次发酵:
B1:出一次发酵料仓,入二次发酵室:经过A3步骤处理后,打开料仓,用入料机把培养料转到另一个料仓,进行再次发酵,在转仓过程中,将余下的20%鸡粪和20%石膏加入培养料中,重新启动发酵后,料温会再度上升到70—80℃,再经过4—5天料仓发酵结束;;
B2:隧道二次发酵:经过良好的料仓发酵的培养料运进二次发酵隧道进行巴氏灭菌,时间7—9天,在装隧道时用甩头入料机将一期末培养料松散一致的抛堆成宽4米厚1.8-2.1米的料堆,堆料密度每平米一吨;
B3:播种及菌丝培育:经过B2步骤后,将培养料的温度降到26~28℃,利用专用运料车转运至出菇房的自动化上料机处,进行播种上料作业,在培养料的表面覆盖一层地膜,即可进行菌丝培育;
S3:三次发酵:
C1:覆草炭土菌丝培育:在培养料表面均匀的覆盖一层草炭土,厚度控制在3~4cm,覆草炭土完毕后,对培养床面的草炭土浇水,浇水量为每日1~1.5L/㎡,持续约5~7天,;
C2:搔菌、调整与降温刺激:
c1:搔菌:菌丝可以穿透草炭土厚度的70~80%时,使用耙等工具,将草炭土表面2cm左右厚度耙松;
c2:调整:需要将床面上多余的草炭土用耙等工具除掉,使长出床面的菌丝更均匀,让整个栽培室整齐扭结,为以后的统一管理、集中采摘打下基础;
c3:对培养床面的培养料浇水一次,浇水量为0.5~0.8L/㎡,将室温控制在15~17℃,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2℃以下,空气湿度控制在70~78%,二氧化碳浓度800~1000ppm,降温过程需要30~38小时完成,持续约3天,之后,当菇蕾直径为0.5~1.5cm时,再次对栽培床面进行浇水,每日2.5~3L/㎡,将草炭土水分调整在77~79%,需在三天内将水浇完;
C3:采摘蘑菇:分四批采摘蘑菇,每批采摘周期为3~4天,前三批每次采摘结束后,对培养床面进行浇水,每日1.5~2L/㎡,持续3~4天。此步骤中,室温控制在18~20℃,培养料温度控制在19~22℃,空气湿度控制在65~80%,二氧化碳浓度800~1500ppm;
S4:下料:将使用过的培养料取出,转入新的培养料,进行下一周期的蘑菇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步骤中,所述蘑菇工厂麦草的储备用方块草捆形式码垛,每个产季收储一年所用的麦草用量,按生产计划分批投料,投料时,将麦草解捆,抖松,;鸡粪选干燥的,结块需要粉碎,当鸡粪水份大于50%时按体积的1/2加入松散的酒糟进行预发酵,鸡粪在使用前用4—5天时间进行调质,使鸡粪含水适宜,结构松散,以利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高压灭菌锅灭菌时,温度维持在120~135℃,时间为3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1步骤中,良好的料仓一次发酵所获得的培养料数据是:水份73.5-74.5%、PH值8.1-8.2、氨气750-950ppm、氮含量1.7-1.9%、灰份25—29和碳氮比21—2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3步骤中,所述播种量为0.6~0.8kg/㎡,培养料的温度控制在24~26℃,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11000ppm。培养280~300小时,理化指标应为:水分:65~67%、N:2.2~2.4%和PH:6.4~6.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步骤中,所述草炭土在使用之前,需要加入碳酸钙,比例为:草炭土85%、碳酸钙15%;加入碳酸钙和石膏的目的是用于提高PH值,增加钙元素含量以及提高覆土的比重,将草炭土的PH调整7.5~7.8、水分调整到75~78%,所述室温控制在20~23℃,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湿度控制在93~95%,二氧化碳浓度,前4天控制在8000~10000ppm,后4天控制在10000~130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2步骤中,所述室温控制在25℃,料温控制在27℃以下,湿度控制在95%,二氧化碳浓度15000~16000ppm,保持12~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3步骤中,所述室温控制在16~18℃,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0~22℃左右,空气湿度控制在65~70%,二氧化碳浓度800~1200ppm。
CN202010336330.3A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Active CN111527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6330.3A CN11152798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6330.3A CN11152798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7980A true CN111527980A (zh) 2020-08-14
CN111527980B CN111527980B (zh) 2024-04-12

Family

ID=7197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6330.3A Active CN11152798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79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3152A (zh) * 2020-11-04 2021-02-0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CN114577993A (zh) * 2022-03-07 2022-06-03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双孢蘑菇堆料石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885767A (zh) * 2022-12-08 2023-04-04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级发酵生产大球盖菇的方法以及大球盖菇与芹菜轮作的栽培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999428A (zh) * 2006-12-27 2007-07-18 王贤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1585727A (zh) * 2008-05-19 2009-11-25 李畅 一种蘑菇配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1617611A (zh) * 2009-07-13 2010-01-06 王春宝 节能环保型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设备及设施
CN103125271A (zh) * 2013-03-06 2013-06-05 王玉良 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及生产菇室
CN103382138A (zh) * 2013-07-12 2013-11-06 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135382A1 (en) * 2013-06-28 2016-05-19 Archiduc Usil Bvba Holder and method for the commericial growing,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or sale of mushrooms
CN105777379A (zh) * 2016-04-11 2016-07-20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工厂化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999428A (zh) * 2006-12-27 2007-07-18 王贤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1585727A (zh) * 2008-05-19 2009-11-25 李畅 一种蘑菇配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1617611A (zh) * 2009-07-13 2010-01-06 王春宝 节能环保型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设备及设施
CN103125271A (zh) * 2013-03-06 2013-06-05 王玉良 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及生产菇室
US20160135382A1 (en) * 2013-06-28 2016-05-19 Archiduc Usil Bvba Holder and method for the commericial growing,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or sale of mushrooms
CN103382138A (zh) * 2013-07-12 2013-11-06 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7379A (zh) * 2016-04-11 2016-07-20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工厂化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牛贞福;冀永杰;国淑梅;: "我国北方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误区及解决途径", 食用菌 *
牛贞福;国淑梅;徐金强;周丽霞;田华英;: "棉材栽培双孢蘑菇高产稳产关键控制点分析", 中国果菜 *
陈茜;王建立;郭亚萍;陈青君;王守现;魏金康;: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3152A (zh) * 2020-11-04 2021-02-0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CN114577993A (zh) * 2022-03-07 2022-06-03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双孢蘑菇堆料石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885767A (zh) * 2022-12-08 2023-04-04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级发酵生产大球盖菇的方法以及大球盖菇与芹菜轮作的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7980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7980B (zh)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CN101627698B (zh) Ⅲ区制三次发酵双孢菇生产工艺
CN106234034A (zh) 一种双孢菇工业化培育方法
CN107396751B (zh) 草原黑蘑人工栽培方法
CN104541963A (zh)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4541969A (zh) 一种双孢蘑菇生长菌剂及利用该菌剂的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3583226A (zh) 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9122029A (zh) 一种双孢蘑菇的高产栽培工艺
CN108243832A (zh) 花脸蘑的人工种植方法
JPH0625A (ja) 食用きのこの栽培法および培地
CN106673760A (zh) 一种利用木腐菌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4488550A (zh) 一种反季节工厂化栽培蘑菇方法
CN104115670A (zh) 利用桑杆、木薯渣和甘蔗叶生产香菇的方法
CN109006282B (zh) 灵芝与水稻轮作休耕用养结合方法
CN107926481B (zh) 一种草菇的纯稻草栽培方法
KR20070111243A (ko) 잿빛만가닥버섯 재배용 배지 및 이를 이용한잿빛만가닥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06542884B (zh) 一种草菇培养基、袋栽装置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KR100652892B1 (ko) 양송이 버섯 재배용 배지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무살균 양송이 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08689743A (zh) 工厂化双孢蘑菇生产工艺
CN104920007B (zh) 一种草莓和双孢蘑菇互生栽培的方法
KR20060055213A (ko) 양송이 버섯 재배용 퇴비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CN1027216C (zh) 应用农n菌剂生产草菇的方法
CN116326421B (zh) 一种促进平菇增产的方法
Kovalov Substantiation of application of EM-products in closed resource-saving agroeco complexes
CN107739226A (zh) 一种用于双孢菇栽培的菇渣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