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7671B - 旋转机的固定子 - Google Patents

旋转机的固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7671B
CN111527671B CN201880083740.2A CN201880083740A CN111527671B CN 111527671 B CN111527671 B CN 111527671B CN 201880083740 A CN201880083740 A CN 201880083740A CN 111527671 B CN111527671 B CN 111527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egment
slot
segment constituting
accommod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37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7671A (zh
Inventor
诹访园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dens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eidens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densha Corp filed Critical Meidens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27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7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使线圈端部小型化并且不用变更绕组配置而能够使用多个电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具备:定子铁芯(12),具有沿着周向设置的多个槽(14);节段(22),由扁线构成且被容纳于槽(14);以及分布式绕组,将由沿着径向配置的多个节段(22)构成的单位线圈(21)配置于定子铁芯(12)的周向而形成,其中,将以互不相同的多个槽间隔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的节段(22)连接而形成单位线圈(21)。

Description

旋转机的固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机的固定子。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高电压车辆用旋转电机:具有顺序接合型节段定子线圈,其中设置邻接的多个同相槽,并且作为节段(segment)设置与通常节段(9槽间距)不同且具有互不相同的槽间距的特殊节段和特殊U相节段,从而能够使多个同相槽邻接,能够实现由匝数增加带来的旋转电机的电压变高,同时抑制所伴随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配置的发明:如图7所示,在由层叠多片圆环状电磁钢板而成的定子铁芯12和卷绕于定子铁芯12的三相绕组20构成的旋转电机固定子10中,组合将线圈芯线卷绕为大致六边形而成的16个单位线圈21而构成各相绕组,在槽14,紧邻第1号单位线圈21配置第2号单位线圈21,以下依次相邻地配置第3号、第4号、第5号、……、第14号、第15号,绕圆周方向两周而形成为第16号单位线圈21,其中该槽14是在定子铁芯12的圆环状的内周侧开口、沿径向延伸且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的沟槽。在该结构中,配置为第1号单位线圈21与第9号单位线圈21错开了1个槽的量而部分重合,同样地,将线圈编号设为i时,i号线圈与(i+1)号线圈错开1个槽的量而部分重合。
此外,在图7中,仅示出了作为三相绕组中的1相的那部分的U相绕组20。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定子铁芯12的周向上配置有48个(SL1~SL48)槽14,在其中的16个中配置有U相绕组2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8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61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此,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节段的配置存在如下问题:在变更端子电压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考虑绕组配置,无法容易地进行对端子电压的变更。
另外,上述的专利文献2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用相同形状的线圈芯线构成单位线圈,因此难以使线圈端部(coil end)变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机的固定子,该旋转机的固定子能够使线圈端部更小,并且能够通过不变更绕组配置而变更连接方法而适用于多个电压规格。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第1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具有沿着周向设置的多个槽;
节段,由扁线(rectangular wire)构成,被容纳于所述槽;以及
分布式绕组,将均由沿着径向配置的多个所述节段构成的单位线圈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而形成,
其中,所述单位线圈为将以互不相同的多个槽间隔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的所述节段连接而形成。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第2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配置有2n个所述单位线圈(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
在所述分布式绕组中,将最先卷绕的所述单位线圈设为第1号线圈,将最后卷绕的所述单位线圈设为第2n号线圈,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两个所述槽与构成第n号线圈、第(n+1)号线圈以及所述第2n号线圈的每个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两个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其它两个所述槽与构成第2号线圈、所述第(n+1)号线圈以及第(n+2)号线圈的每个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两个所述槽相同,
构成第(1+2i)号线圈(其中,i为1至(n/2-1)的自然数)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两个所述槽与构成第2i号线圈、第(n+2i)号线圈以及第(n+1+2i)号线圈的每个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两个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其它两个所述槽与构成第(2+2i)号线圈、所述第(n+1+2i)号线圈以及第(n+2+2i)号线圈的每个的所述节段被容纳的两个所述槽相同。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第3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段包括具有第一槽间隔的第一节段和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槽间隔的第二槽间隔的第二节段,
所述单位线圈为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而形成,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n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所述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2n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n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2n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所述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所述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所述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第4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各相的单位绕组被串联连接,其中每个单位绕组为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串联连接n个所述单位线圈而成。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第5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各相的单位绕组被并联连接,其中每个单位绕组为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串联连接n/2个所述单位线圈而成。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第6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段为将一根扁线的两端弯曲而形成为发夹状,并且两端被插入到互不相同的所述槽,
所述节段中的从所述定子铁芯突出地弯曲的一个节段的前端部连接于其它所述节段的所述前端部或相端子或中性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通过以互不相同的多个槽间隔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节段来形成单位线圈。能够在一个节段的轴向的内侧配置其它节段。与以往的单位线圈相比,能够使节段密集来形成单位线圈。这可以减小线圈端部尺寸。另外,在对线圈端部直接进行液体冷却的情况下,通过使节段密集从而能够使制冷剂充分遍及线圈端部整体,冷却效果提高。另外,即使节段的配置相同,也能够通过变更由节段配置形成的单位线圈的连接关系来选择串联布线或并联布线。此外,即使在采用并联布线时,也能够防止产生循环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中将部分绕组串联连接时的U1相的节段的配置例的说明图。
图2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中将部分绕组串联连接时的U2相的节段的配置例的说明图。
图3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中将部分绕组并联连接时的U1相及U2相的节段的配置例的说明图。
图4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中将部分绕组并联连接时的U3相及U4相的节段的配置例的说明图。
图5为将各相的部分绕组串联连接时的接线图。
图6为将各相的部分绕组并联连接时的接线图。
图7为示出以往的旋转电机固定子中的、卷绕有1相的量的分布式线圈的情形的图。
附图标记
10:旋转电机固定子;12:定子铁芯;14:槽;20:U相绕组;21:单位线圈;22:节段;22A:第一节段;22B:第二节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旋转机的固定子进行说明。
实施例
使用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的详情。此外,除各相的绕组的配置以外,本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的构造与图7所示上述的旋转电机固定子10大致是同样的,因此,在以下说明中,对于起到与图7所示上述部件同样作用的部件附加相同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图1及图2中示出将作为部分绕组的U1相和U2相串联连接构成U相绕组时的节段22的配置例。图1为U1相的配置,图2为U2相的配置。另外,图3及图4中示出将作为部分绕组的U1相至U4相并联连接构成U相绕组时的节段22的配置例。图3为U1相及U2相的配置,图4为U3相及U4相的配置。此外,关于V相绕组及W相绕组,除了插入节段22的槽14的周向位置不同之外,为与U相绕组大致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将一根导体芯线(扁线)的两侧弯曲而形成为发夹状而成的结构作为节段22。该节段22的两端被分别插入到不同的槽14,节段22的从定子铁芯12突出的部分(以下称为前端部)被弯曲,与例如其它节段22的从定子铁芯12突出的前端部、U相端子或中性点N等连接。
在图1至图4中,用实线示出各节段22的头部侧,用虚线示出各节段22的腿部侧(连接侧)。在图1至图4中,Sa为用于辨别节段22的附图标记,按照连接的顺序设为a=1、2、……、64,例如第1号节段22显示为S1。另外,SLb为用于辨别槽14的附图标记,沿着周向按照顺序设为b=1、2、……、48(参照图7),例如第1号槽14显示为SL1。另外,Nc为用于辨别在槽14内节段22被容纳(插入)的位置的附图标记(以下称为导体编号),从外径侧起按照次序设为c=1、2、……、8。另外,Cd为用于辨别由同心状地卷绕的多个节段22构成的单位线圈21的附图标记,按照连接的顺序设为d=1、2、……、16,例如第1号单位线圈21显示为C1。此外,在定子铁芯12的周向上配置2n个(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n=8)单位线圈21。
另外,图1至图4中,白圈示出节段22的U相端子侧,黑圈示出节段22的中性点N(参照图5、6)侧。另外,对连接于U相端子的节段22被容纳的槽14的位置附加点号,对连接于中性点N的节段22被容纳的槽14的位置附加斜线。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单位线圈21为两个种类的节段22(第一节段22A、第二节段22B)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而构成。第一节段22A被形成为其两端以5个槽间隔被插入于槽14。第二节段22B被形成为其两端以7个槽间隔被插入于槽14。
更具体而言,如图1及图3所示,将j设为0至(n/2-1)的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j=0、1、2、3),第(1+2j)号单位线圈21由第(1+8j)号、第(2+8j)号、第(3+8j)号、第(4+8j)号、第(5+8j)号这5个节段22构成。
第(1+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1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1的位置。第(2+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2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3的位置。第(3+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4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5的位置。第(4+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6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7的位置。第(5+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8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8的位置。
在第(1+2j)号单位线圈21中,如图中虚线所示,第(1+8j)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与第(2+8j)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第(2+8j)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与第(3+8j)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第(3+8j)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与第(4+8j)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第(4+8j)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与第(5+8j)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
另外,第(2+2j)号单位线圈21由第(6+8j)号、第(7+8j)号、第(8+8j)号这三个节段22构成。
第(6+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3+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7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6的位置。第(7+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4+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5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4的位置。第(8+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3+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3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2的位置。
在第(2+2j)号单位线圈21中,如图中虚线所示,第(6+8j)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与第(7+8j)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第(7+8j)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与第(8+8j)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
然而,在第8号单位线圈21中,第30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号槽14的导体编号N7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44号槽14的导体编号N6的位置。第31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号槽14的导体编号N5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43号槽14的导体编号N4的位置。第32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号槽14的导体编号N3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44号槽14的导体编号N2的位置。
另外,如图2及图4所示,设为j=0、1、2、……、(n/2-1)(在本实施例中,j=0、1、2、3),第(9+2j)号单位线圈21由第(33+8j)号、第(34+8j)号、第(35+8j)号、第(36+8j)号、第(37+8j)号这五个节段22构成。
第(33+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1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1的位置。第(34+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2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3的位置。第(35+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4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5的位置。第(36+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6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7的位置。第(37+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8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8的位置。
另外,第(10+2j)号单位线圈21由第(38+8j)号、第(39+8j)号、第(40+8j)号这三个节段22构成。
第(38+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4+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7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6的位置。第(39+8j)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3+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5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8+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4的位置。第(40+8j)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4+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3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7+12j)号槽14的导体编号N2的位置。
然而,在第16号单位线圈21中,第62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号槽14的导体编号N7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43号槽14的导体编号N6的位置。第63号节段22为第一节段22A,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1号槽14的导体编号N5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44号槽14的导体编号N4的位置。第64号节段22为第二节段22B,U相端子侧被容纳于第2号槽14的导体编号N3的位置,中性点N侧被容纳于第43号槽14的导体编号N2的位置。
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各单位线圈21中,通过将具有两种槽间隔的节段22(22A及22B)同心状地配置于槽14,形成为构成一个单位线圈21的节段22被容纳于四个槽14的状态。
而且,构成第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的各相的端子侧(以下称为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n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及与该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2n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相端子侧。
另外,构成第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n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及与该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2n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的相端子侧。
另外,构成第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2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及与该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n+2)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中性点侧。
另外,构成第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2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及与该第(n+1)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n+2)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的中性点侧。
另外,构成第(1+2i)号单位线圈21(其中,i为1至(n/2-1)的自然数)的第一节段22A的各相的端子侧(以下称为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2i)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及与该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n+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相端子侧。
另外,构成第(1+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2i)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及与该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一方邻接的第(n+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的相端子侧。
另外,构成第(1+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2i)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2+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及与该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n+2+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中性点侧。
另外,构成第(1+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槽14为与如下的槽14相同:其中容纳有与该第(1+2i)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2+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二节段22B及与该第(n+1+2i)号单位线圈21的另一方邻接的第(n+2+2i)号单位线圈21的第一节段22A的中性点侧。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中,能够如下地制作U相绕组:如图1及图2所示,将第5号、第8号、第13号、第16号、第21号、第24号、第29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分别与第6号、第9号、第14号、第17号、第22号、第25号、第30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设由此而将第1~8号单位线圈21串联连接而成的结构为U1相绕组,将第37号、第40号、第45号、第48号、第53号、第56号、第61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分别与第38号、第41号、第46号、第49号、第54号、第57号、第62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设由此而将第9~16号单位线圈21串联连接而成的结构为U2相绕组,通过将第32号节段22的中性点N侧的腿部和第33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的腿部连接,能够制作将U1相绕组和U2相绕组串联连接而成的U相绕组。
同样地,如图5所示,通过将V1相绕组和V2相绕组串联连接而制作V相绕组,将W1相绕组和W2相绕组串联连接而制作W相绕组,利用Y接线对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进行接线,从而能够使定子线圈成为串联绕组构造。
另外,能够如下地制作U相绕组:如图3及图4所示,将第5号、第8号、第13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分别与第6号、第9号、第14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设由此而将第1~4号单位线圈21串联连接而成的结构为U1相绕组,将第21号、第24号、第29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分别与第22号、第25号、第30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设由此而将第5~8号单位线圈21串联连接而成的结构为U2相绕组,将第37号、第40号、第45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分别与第38号、第41号、第46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设由此而将第9~12号单位线圈21串联连接而成的结构为U3相绕组,将第53号、第56号、第61号节段22的中性点侧分别与第54号、第57号、第62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连接,设由此而将第13~16号单位线圈21串联连接而成的结构为U4相绕组,将第1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的腿部、第17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的腿部、第33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的腿部和第49号节段22的U相端子侧的腿部连接,并且将第16号节段22的中性点N侧的腿部、第32号节段22的中性点N侧的腿部、第48号节段22的中性点N侧的腿部和第64号节段22的中性点N侧的腿部连接,从而能够制作将U1~U4相绕组并联连接而成的U相绕组。
同样地,如图6所示,将V1~V4相绕组并联连接而制作V相绕组,将W1~W4相绕组并联连接而制作W相绕组,利用Y接线对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进行接线,从而能够使定子线圈成为并联绕组构造。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通过以互不相同的多个槽间隔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节段22来形成单位线圈21,能够在第二节段22B的轴向的内侧配置第一节段22A,因此与以往的单位线圈相比较,能够使节段22密集来形成单位线圈21,能够实现线圈端部的小型化。另外,在对线圈端部直接进行液体冷却的情况下,通过使节段22密集从而能够使制冷剂充分遍及线圈端部整体,冷却效果提高。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即使节段22的配置相同,也能够通过变更各单位线圈21的连接关系来选择(切换)串联布线或并联布线,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旋转机的端子电压,便利性提高。另外,即使在采用并联绕组构造时,也能够防止产生循环电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根据需要来设定构成各相的绕组的单位线圈21的数量、构成单位线圈21的节段22的数量、节段22的槽间隔等。

Claims (7)

1.一种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具有沿着周向设置的多个槽;
节段,由扁线构成,被容纳于所述槽;以及
分布式绕组,将均由沿着径向配置的多个所述节段构成的单位线圈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而形成,
其中,所述单位线圈为将以互不相同的多个槽间隔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的所述节段连接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配置有2n个所述单位线圈,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
在所述分布式绕组中,将最先卷绕的所述单位线圈设为第1号线圈,将最后卷绕的所述单位线圈设为第2n号线圈,
所述节段包括具有第一槽间隔的第一节段和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槽间隔的第二槽间隔的第二节段,
所述单位线圈为在径向上交替且同心状地配置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而形成,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第n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2n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n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2n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所述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第n+2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第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第n+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其中i为1至n/2-1的自然数,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相端子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第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构成所述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以及构成第n+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构成所述第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与构成所述第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构成所述第n+1+2i号线圈的所述第二节段以及构成所述第n+2+2i号线圈的所述第一节段的每个的中性点侧被容纳的所述槽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各相的单位绕组被串联连接,其中每个单位绕组为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串联连接n个所述单位线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各相的单位绕组被并联连接,其中每个单位绕组为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串联连接n/2个所述单位线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段为将一根扁线的两端弯曲而形成为发夹状,并且两端被插入到互不相同的所述槽,
所述节段中的从所述定子铁芯突出地弯曲的一个节段的前端部连接于其它所述节段的所述前端部或相端子或中性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段为将一根扁线的两端弯曲而形成为发夹状,并且两端被插入到互不相同的所述槽,
所述节段中的从所述定子铁芯突出地弯曲的一个节段的前端部连接于其它所述节段的所述前端部或相端子或中性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机的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段为将一根扁线的两端弯曲而形成为发夹状,并且两端被插入到互不相同的所述槽,
所述节段中的从所述定子铁芯突出地弯曲的一个节段的前端部连接于其它所述节段的所述前端部或相端子或中性点。
CN201880083740.2A 2017-12-25 2018-11-16 旋转机的固定子 Active CN111527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7241A JP6508318B1 (ja) 2017-12-25 2017-12-25 回転機の固定子
JP2017-247241 2017-12-25
PCT/JP2018/042406 WO2019130893A1 (ja) 2017-12-25 2018-11-16 回転機の固定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7671A CN111527671A (zh) 2020-08-11
CN111527671B true CN111527671B (zh) 2021-07-16

Family

ID=6642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3740.2A Active CN111527671B (zh) 2017-12-25 2018-11-16 旋转机的固定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6944B2 (zh)
EP (1) EP3731378B1 (zh)
JP (1) JP6508318B1 (zh)
CN (1) CN111527671B (zh)
WO (1) WO20191308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6918A1 (ja) * 2017-12-14 2019-06-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JP7128702B2 (ja) * 2018-09-25 2022-08-31 株式会社Soken 回転電機
DE102020213647A1 (de) 2020-10-29 2022-05-05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elektrische Maschine
DE102022203671A1 (de) 2022-04-12 2023-10-1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für eine dreiphasige Elektromaschine, Elektromaschine und Kraftfahrzeug mit Elektromaschi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808A (ja) * 2002-06-12 2004-01-22 Denso Corp セグメント順次接合型ステータコイルを有する高電圧車両用回転電機
JP2012016195A (ja) * 2010-07-01 2012-01-19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固定子
CN104584391A (zh) * 2012-07-06 2015-04-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29900A (zh) * 2013-05-17 2016-0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2016013031A (ja) * 2014-06-30 2016-01-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17110949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4729B2 (ja) 1995-01-24 2004-02-09 株式会社東芝 三相電機子巻線
JP3515283B2 (ja) * 1995-08-18 2004-04-05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326095A1 (de) * 2002-06-12 2004-04-15 Denso Corp., Kariya Spule aus sequentiell verbundenen Segmenten für eine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2007151393A (ja) * 2007-01-16 2007-06-14 Denso Corp 車両用タンデム式回転電機
JP4715934B2 (ja) * 2009-02-20 2011-07-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5相モータ
JP5541585B2 (ja) * 2010-12-28 2014-07-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2012200101A (ja) * 2011-03-23 2012-10-18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703918B2 (ja) 2011-04-08 2015-04-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固定子
JP5502913B2 (ja) * 2012-01-23 2014-05-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918353B2 (ja) * 2012-03-29 2016-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構造
JP5840295B2 (ja) * 2012-07-26 2016-0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757282B2 (ja) * 2012-11-07 2015-07-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JP5959726B2 (ja) * 2013-04-02 2016-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6120987B2 (ja) * 2013-11-29 2017-04-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機械の電機子
CN105917555B (zh) * 2014-01-17 2018-09-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WO2015145696A1 (ja) * 2014-03-27 2015-10-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ステ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CN106104976A (zh) * 2014-03-31 2016-1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6008989B2 (ja) * 2014-04-24 2016-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この固定子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JP6156268B2 (ja) * 2014-06-27 2017-07-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6324521B2 (ja) * 2014-09-22 2018-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6235504B2 (ja) * 2015-02-17 2017-11-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分布巻の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モータおよびその巻線配置方法
JP6173507B1 (ja) * 2016-03-04 2017-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8207231A1 (de) * 2018-05-09 2019-11-1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n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808A (ja) * 2002-06-12 2004-01-22 Denso Corp セグメント順次接合型ステータコイルを有する高電圧車両用回転電機
JP2012016195A (ja) * 2010-07-01 2012-01-19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固定子
CN104584391A (zh) * 2012-07-06 2015-04-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29900A (zh) * 2013-05-17 2016-0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2016013031A (ja) * 2014-06-30 2016-01-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17110949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95805A1 (en) 2020-12-17
CN111527671A (zh) 2020-08-11
JP6508318B1 (ja) 2019-05-08
US11056944B2 (en) 2021-07-06
WO2019130893A1 (ja) 2019-07-04
EP3731378A1 (en) 2020-10-28
EP3731378B1 (en) 2022-06-08
JP2019115180A (ja) 2019-07-11
EP3731378A4 (en) 202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7671B (zh) 旋转机的固定子
US11063488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9276446B2 (en) Active part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inclined coils in the winding head area
CN109451775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US20140021815A1 (en) Electricity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ring and electric motor
CN106849435B (zh) 旋转电机
JP2005312278A (ja) 回転電機の集中巻き型ステータコイル
JP2009131058A (ja) ステータの巻線構造
CN116195172A (zh) 定子和电动机
CN111478477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1555505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147847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KR20140096389A (ko) 모터
CN213585303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26042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1478480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1908498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1239494U (zh) 一种电机绕组及电机定子
CN112436619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332564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1478485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US20240022131A1 (en) Lap Windings for Electric Machine with Series Connection on Outside Diameter
CN212033859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281060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