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5303U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5303U
CN213585303U CN202022585908.7U CN202022585908U CN213585303U CN 213585303 U CN213585303 U CN 213585303U CN 202022585908 U CN202022585908 U CN 202022585908U CN 213585303 U CN213585303 U CN 213585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stator core
layer
slot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59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antroll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antroll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antroll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59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5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5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5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包括: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上的多个相绕组,并在定子铁芯径向所容纳的槽内部的个数将每个槽分为M层;其特征在于:每个相绕组均包括相串联一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和一个第四导体组;在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的技术方案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各相绕组间串联的汇流排,各相绕组的第一导体组、第二导体组、第三导体组及第四导体组之间能够直接连接,实现每相绕组和中性点能够设置于任一槽和绕组的任一层,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定子绕组包括多个发卡导体,将多种发卡导体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多种类型导体中包括U形导体,S形导体,穿进定子铁芯的槽内,形成所需电机的三相绕组,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发卡导体的种类较多,排布方式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汇流条和汇流排以连接各相绕组的支路及中性点;
现有技术中90%以上的定子绕组均是每极每相槽数均大于等于2,但如果定子绕组各相间串联连接的结构中,会出现位于同一层槽内的焊接端部扭曲方向或扭曲槽间距不一致,制造工艺复杂,成形困难,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采用的导体的种类少,排布方式简单,可以取消汇流条与汇流排,使得位于定子槽内径向同一层的槽内部延伸的焊接端部扭曲方向和扭曲槽距一致,实现各相绕组间的引线端和中性点设置于同一径向任一槽任一层,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该多个槽形成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
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上的多个相绕组,并在定子铁芯径向所能容纳的槽内部的个数将每个槽分为M层,M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每个相绕组均包括相串联一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和一个第四导体组;
第一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第四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第一导体组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四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相邻设置;
第一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一导体,第四导体组包括:第四大导体及第四小导体;第一导体组及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
除第一导体组及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外,其余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
相绕组具有多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M-1层的焊接端和M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相绕组的多个连接焊接端的节距相同,M为偶数。
进一步地,多个第三导体组位于第一导体组和/或第四导体组同一径向方向的其余层,相绕组的多个第二导体组位于除第一导体组和第四导体组定子铁芯周向方向外的其余层。
进一步地,相绕组具有2*Q第三导体组,2*Q第三导体组相同,或2*Q第三导体组不同,Q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第二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组的每个第二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N层和N+1层内;
第三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三导体,和/或,不同的第六大导体和第六小导体,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的N+1层和N+2层内,其中,N为奇数。
进一步地,第二导体组包括:不同的第五大导体和第五小导体,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N层和N+1层内;
第三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三导体,和/或,不同的第六大导体和第六小导体,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的N+1层和N+2层内,其中,N为奇数。
进一步地,相绕组具有连接引线的延伸端及连接出线的延伸端,引线的延伸端与出线的延伸端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
进一步地,引线的延伸端位于定子铁芯径向M-1层,出线的延伸端位于定子铁芯径向M层,或引线的延伸端位于定子铁芯径向M层,出线的延伸端位于定子铁芯径向M-1层。
进一步地,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K,K大于等于2,每个导体组包括K个导体。
进一步地,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焊接端均位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的外部,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插线端均位于定子铁芯的第二端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定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该多个槽形成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上的多个相绕组,并在定子铁芯径向所能容纳的槽内部的个数将每个槽分为M层,M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每个相绕组均包括相串联一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和一个第四导体组;第一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第四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第一导体组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四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相邻设置;第一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一导体,第四导体组包括:第四大导体及第四小导体;第一导体组及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除第一导体组及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外,其余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相绕组具有多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M-1层的焊接端和M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相绕组的多个连接焊接端的节距相同,M为偶数。本申请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导体的种类少,排布方式简单,可以取消汇流条与汇流排,使得位于定子槽内径向同一层的槽内部延伸的焊接端部扭曲方向和扭曲槽距一致,实现各相绕组间的引线端和中性点设置于同一径向任一槽任一层,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定子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导体组的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四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二导体组的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三导体组的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三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二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四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一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二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三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相绕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相绕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相绕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各相绕组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各相绕组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本实用新型下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执行,各个实施例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图1、中A1A2的延伸方向为平行于定子铁芯轴向,本申请中节距为同一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之间沿周向的间隔,或节距为一个导体的一个焊接端对应的槽内部301间的跨距与另一个导体的一个焊接端对应的槽内部301间的跨距之和;需要注意地,本申请中定子铁芯径向内层第一层,可以为远离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为内层第一层,也可以为靠近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为内层第一层。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20,定子铁芯20具有多个槽21形成在定子铁芯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
如图1至图2、图13至图15所示,定子绕组10,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20上的多个相绕组以便在电相位上彼此不同,并在定子铁芯20径向方向上形成偶数层,本实施例中相绕组(U相绕组或V相绕组或W相绕组)在定子铁芯径向方向上形成4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偶数层可以是四层、六层、八层及以上偶数层。实施例中电机定子为发卡电机中的电机定子。
结合图13至图14,在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定子绕组10,定子绕组10安装在定子铁芯20上,即安装在定子铁芯20上的多个相绕组以便在电相位上彼此不同,其中,定子绕组10为三相(即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绕组,且每极每相槽于等于2;转子的每个磁极都设置有两个槽21,本实施例每极每相槽数为2,该转子具有八个磁极并且对三相定子绕组10的每一相都如此,设置在定子铁芯20中的槽21的数目等于48(即2X8X3),结合图15,在本实施例三中定子绕组10,定子绕组10安装在定子铁芯20上,即安装在定子铁芯20上的多个相绕组以便在电相位上彼此不同,其中,定子绕组10为三相(即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绕组,且每极每相槽于等于3;转子的每个磁极都设置有三个槽21,本实施例每极每相槽数为3,该转子具有六个磁极并且对三相定子绕组10的每一相都如此,设置在定子铁芯20中的槽21的数目等于54(即3X6X3),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包括相串联的1个第一导体组、12个第二导体组(或8个第二导体组)、2个第三导体组、1个第四导体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20由相邻的两个槽21限定一个齿部22定子铁芯20由层叠多个环形磁性钢板形成定子铁芯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面25、26,其他传统的金属板也可以替代磁性钢板使用。
如图3、图13、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第一导体组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导体150,每个第一导体15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303(均向左),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该第一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的第四层;如图4、图13、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第四导体组包括:第四大导体100A、第四小导体100B,该第四导体组的第四大导体100A、第四小导体100B中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不同定子铁芯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303(均向右),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该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的第一层;
第一导体组的第一个第一导体1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25、31槽,第一导体组的第二个第一导体1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26、32槽,第一导体组的两个第一导体150的两个槽内部分别依次位于定子铁芯第四层周向相邻的两个槽中。第四导体组的第四大导体1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19、26,第四导体组的第四小导体1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20、25,第四导体组的第四大导体100A的两个槽内部在定子铁芯周向第一层包围第四小导体100B的两个槽内部。结合图13至图14,定子铁芯槽25、26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右侧设置,定子铁芯槽25、26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四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左侧设置,即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导体组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四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相邻设置。
如图5、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二导体组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二导体350,每个第二导体35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不同的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1层和第2层,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3层和第4层。第二导体组的第一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1、7,第二导体组的第二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2、8,由此可见,第二导体组的两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分别依次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两个槽中。
如图8、图14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二导体组包括:第五大导体300A、第五小导体300B,该第二导体组的第五大导体300A、第五小导体300B中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不同的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五大导体或一个第五小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1层和第2层,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五大导体或第五小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3层和第4层。第二导体组的第一个第五大导体3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1、8,第二导体组的第二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槽2、7,由此可见,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五大导体300A的两个槽内部包围该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五小导体300B的两个槽内部。
如图6、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三导体组包括:两个第三导体250,每个第三导体25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2层和第3层。
如图8、图14所示,在实施例二中,两个第三导体组,其余第一个第三导体组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导体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第二个第三导体组包括:第六大导体200A、第六小导体200B,该第二导体组的第六大导体200A、第六小导体200B中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2层和第3层。需要注意地是,实施例二中的两个第三导体组可以不相同,也可以同,如实施例一中,两个相同第三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三导体,或两个相同的第三导体组包括第六大导体及第六小导体。
结合图13至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每个相绕组具有31个连接焊接端,15个连接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一层的焊接端和第二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16个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三层的焊接端和第四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本实施例中M为2、4.具体地,第一个连接焊接端由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250位于第4层的第1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与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250位于第3层的第7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在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的第四层与第三层连接形成,该第一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对应的两个槽内部间的节距为整节距6,第二个连接焊接端由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250位于第2层的第1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与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250位于第1层的第7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在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层与第一层连接形成,该第二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对应的两个槽内部间的节距为整节距6,相应地,其余29个连接焊接端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个、第二个连接焊接端的连接方式相似,每一个连接焊接端的节距为整节距6,区别仅在于导体的槽内部位于不同的层槽,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在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的技术方案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各相绕组间串联的汇流排,各相绕组的第一导体组、第二导体组、第三导体组及第四导体组之间能够直接连接,实现每相绕组和中性点能够设置于任一槽和绕组的任一层,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发卡绕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如图10、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一导体150,每个第一导体15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303(均向左),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该第一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的第四层;如图9、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三中,第四导体组包括:两个第四大导体100A、一个第四小导体100B,该第四导体组的两个第四大导体100A、一个第四小导体100B中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303(均向右),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该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的第一层;第一导体组的第一个第一导体1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8、37,第一导体组的第二个第一导体1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9、38,第一导体组的第三个第一导体1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0、39,第一导体组的三个第一导体150的两个槽内部分别依次位于定子铁芯第四层周向相邻的三个槽中。第四导体组的第一个第四大导体1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9、29,第四导体组的第二个第四大导体100A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0、30,第四导体组的第四小导体100B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28,第四导体组的两个第四大导体100A的两个槽内部在定子铁芯周向第一层包围第四小导体100B的两个槽内部。结合图15,定子铁芯槽28、29、3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右侧设置,定子定子铁芯槽28、29、3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四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左侧设置,即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一导体组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四导体组沿定子铁芯周向相邻设置。
如图11、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三中,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二导体350,每个第二导体350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不同的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1层和第2层,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3层和第4层。第二导体组的第一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1、10,第二导体组的第二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2、11,第二导体组的第三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槽3、12,由此可见,第二导体组的三个第二导体350的两个槽内部分别依次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三个槽中。
如图12、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三中,第三导体组包括:两个第六大导体300A、一个第六小导体300B,该第二导体组的第六大导体300A、第六小导体300B中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不同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21的外部的插线端302,插线端302位于槽21轴向外部25端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位于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303(两个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焊接端303位于槽21轴向外部26端分别同层连接该导体的两个槽内部301,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第2层和第3层。
结合图15所示,每个相绕组具有35个连接焊接端,17个连接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一层的焊接端和第二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18个焊接端为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第三层的焊接端和第四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本实施例中M为2、4.具体地,第一个连接焊接端由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300位于第4层的第1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与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300位于第3层的第10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在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的第四层与第三层连接形成,该第一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对应的两个槽内部间的节距为整节距9,第二个连接焊接端由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300位于第2层的第1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与另一个第二导体组的一个第二导体300位于第1层的第10槽的槽内部连接的焊接端在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层与第一层连接形成,该第二个连接焊接端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对应的两个槽内部间的节距为整节距9,相应地,其余33个连接焊接端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个、第二个连接焊接端的连接方式相似,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在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的技术方案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各相绕组间串联的汇流排,各相的第一导体组、第二导体组、第三导体组及第四导体组之间能够直接连接,实现每相绕组和中性点能够设置于任一槽和绕组的任一层,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发卡绕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第一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三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的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四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三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的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结合图13至图14,该相绕组的12个第二导体组位于除定子铁芯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外的其余槽第1槽、第2槽、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37槽、第38槽、第43槽、第44槽的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第四层;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的第28槽、第29槽、第30槽、第37槽、第38槽、第39槽,第三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的第28槽、第29槽、第30槽、第37槽、第38槽、第39槽,第四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第19槽、第20槽、第21槽、第28槽、第29槽、第30槽,第三导体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的第19槽、第20槽、第21槽、第28槽、第29槽、第30槽;结合图15,该相绕组的8个第二导体组位于除定子铁芯第19槽、第20槽、第21槽、第28槽、第29槽、第30槽,第37槽、第38槽、第39槽外的第1槽、第2槽、第3槽、第10槽、第11槽、第12槽、第46槽、第47槽、第48槽的其余槽的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第四层。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中,每一相绕组具有两个第三导体组(本实施例中槽内导体层数为4,此时Q=1,当槽内导体为大于4的偶数时,Q大于1,当槽内导体为6层时,Q=2,当槽内导体为8层时,Q=3,Q的值与槽内导体的层数有关,当槽内导体大于等于4的偶数时,槽内导体每增加2层,Q值增加1,在实施例一中两个相同的第三导体组,在实施例三中两个相同的第三导体组200,在实施例二中两个不同的第三导体组,其中一个第三导体组150,另一个第三导体组200。
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第二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二导体350,第二导体组的每个第二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第四层,在实施例一中,第三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三导体,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在实施例三中,第三导体组包括两个第六大导体和一个第六小导体,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
在实施例二中,第二导体组包括不同的第五大导体200A、第五小导体200B,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第四层,两个第三导体组不同,一个第三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三导体,且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另一个第三导体组包括第六大导体和第六小导体,且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二层、第三层。
结合图13至图15,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相绕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还具有连接引线的延伸端和连接出线的延伸端,在实施例一中,连接引线的延伸端U1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四层,该相绕组的连接出线的延伸端U2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三层,即该相的引线端的延伸端与出线端的延伸端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当然该相绕组连接引线的延伸端U1也可以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二层、连接出线的延伸端U2也可以位于定子铁芯轴向第26端的径向第一层,需要注意地,本申请中连接引线的延伸端U1可以为定子铁芯径向第三层,连接出线的延伸端也可以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四层。
结合图13至图14,在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2,每个导体组包括2个导体,结合图15,在本实施例三中,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3,每个导体组包括3个导体。
结合图1、图2、图13、图14、图15,在本实施例中,每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焊接端303位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的外部26,每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插线端302均位于定子铁芯的第二端25的外部。
示例性地,如图16所示,为电机的串联绕组的星形接法,如图17所示,为电机的串联绕组的三角形接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定子,采用上述电机定子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汇流排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该多个槽形成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上且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
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多个相绕组,并在所述定子铁芯径向所能容纳的槽内部的个数将每个槽分为M层,M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相绕组均包括相串联一个第一导体组、多个第二导体组、多个第三导体组和一个第四导体组;
所述第一导体组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所述第四导体组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所述第一导体组与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所述第四导体组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一导体,所述第四导体组包括:第四大导体及第四小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组及所述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的不同所述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所述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所述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个焊接端;
除所述第一导体组及所述第四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外,其余每个导体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的不同所述槽的内部的两个槽内部、位于所述槽的外部的插线端及位于所述槽的外部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个焊接端;
所述相绕组具有多个连接焊接端,所述连接焊接端为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同一径向相邻的M-1层的焊接端和M层的焊接端连接形成,所述相绕组的多个所述连接焊接端的节距相同,M为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导体组位于所述第一导体组和/或所述第四导体组同一径向方向的其余层,所述相绕组的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组位于除所述第一导体组和所述第四导体组定子铁芯周向方向外的其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具有2*Q所述第三导体组,2*Q所述第三导体组相同,或2*Q所述第三导体组不同,Q大于等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组的每个第二导体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N层和N+1层内;
所述第三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三导体,和/或,不同的第六大导体和第六小导体,所述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的N+1层和N+2层内,其中,N为奇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不同的第五大导体和第五小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N层和N+1层内;
所述第三导体组包括:相同的第三导体,和/或,不同的第六大导体和第六小导体,所述第三导体组的每个导体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的N+1层和N+2层内,其中,N为奇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具有连接引线的延伸端及连接出线的延伸端,所述引线的延伸端与所述出线的延伸端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相邻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的延伸端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M-1层,所述出线的延伸端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M层,或所述引线的延伸端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M层,所述出线的延伸端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M-1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K,K大于等于2,每个所述导体组包括K个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焊接端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端的外部,所述相绕组的每个导体组的每个导体的每个插线端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二端的外部。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
CN202022585908.7U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Active CN213585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5908.7U CN21358530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5908.7U CN21358530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5303U true CN213585303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6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5908.7U Active CN21358530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53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35165B1 (en) * 2021-08-11 2024-01-31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Motor stator, motor, and vehicle
WO2024115449A1 (de) * 2022-11-28 2024-06-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Wicklung, komponent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icklu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35165B1 (en) * 2021-08-11 2024-01-31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Motor stator, motor, and vehicle
WO2024115449A1 (de) * 2022-11-28 2024-06-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Wicklung, komponent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ickl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85303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332565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531933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26042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1478480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8530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5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332566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188019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1908498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46789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82159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332564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8530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1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637231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62653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626538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63723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63723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47206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0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03385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0

Address after: 300308 No. 1, Xishi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ongzheng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No. 1, Xishi Road,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ANTROLL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9, West 11th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Pilot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308

Patentee after: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No.1, Xishi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ongzheng Auto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