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9803B -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9803B
CN111469803B CN202010373066.0A CN202010373066A CN111469803B CN 111469803 B CN111469803 B CN 111469803B CN 202010373066 A CN202010373066 A CN 202010373066A CN 111469803 B CN111469803 B CN 111469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code
vehicle
theft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30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9803A (zh
Inventor
刘灿昆
许秋华
鲁奇迹
汪宁
薛鹏
祁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30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9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9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9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9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9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02Locking of control actuating or transmitting means
    • B60R25/003Locking of control actuating or transmitting means locking of control actuating means
    • B60R25/007Locking of control actuating or transmitting means locking of control actuating means of hand actuated control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涉及车辆安全领域。防盗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用于在接受到解锁请求后生成认证请求指令;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指令后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进行认证交互,并在所述认证交互通过后生成解锁指令;及防盗锁,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换挡机构中,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解锁指令释放所述换挡机构中的N挡位,以解锁所述车辆。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有效防止新能源电动车辆被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有锁转向管柱、锁传动系统或者锁换挡机构等。目前最成熟的方法是锁转向管柱,但是该方法存在结构设计复杂,并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易造成防盗系统锁住转向管柱,如果此时车辆正在行驶过程中,转向管柱被锁住会导致方向盘无法转动,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其次是锁换挡机构,例如自动挡的车辆,可以采用锁P挡来实现整车的防盗,但是该方法仅适用于带有自动变速箱的车辆,而新能源电动车辆不带自动变速箱,因而该方法不适用于新能源电动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新能源电动车辆被盗的防盗系统。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防盗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新能源电动车辆被盗的防盗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所述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换挡机构,所述动力电池用于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所述防盗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器,用于接受解锁请求并生成认证请求指令;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指令后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进行认证交互,并在所述认证交互通过后生成解锁指令;
防盗锁,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换挡机构中,与所第二控制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解锁指令释放所述换挡机构中的N挡位,以解锁所述车辆。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生成随机数,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一编码,然后将所述随机数和所述第一编码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二编码,并在判定所述第一编码和所述第二编码后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四编码,最后将所述第四编码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并在判定所述第三编码与所述第四编码一致后生成解锁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管理所述动力电池;
所述第二控制器生成所述解锁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解锁指令切换所述动力电池,以允许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车辆的启动提供动力。
可选地,所述防盗系统还包括:
报警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判断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所述电压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电压异常报警。
可选地,所述防盗锁包括:
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
锁销,与所述传动结构及所述换挡机构均连接,所述锁销用于根据所述传动结构的控制执行锁止或解锁所述换挡机构的N挡位。
可选地,防盗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换挡机构中的固定位,所述锁销设置成与所述固定位配合;
在执行锁止时,所述锁销与所述固定位连接;
在执行解锁时,所述锁销与所述固定位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包括:
根据解锁请求生成认证请求指令;
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进行认证交互,并在所述认证交互通过后生成解锁指令;
根据所述解锁指令释放所述车辆的换挡机构中的N挡位,以解锁所述车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进行认证交互包括:
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生成随机数,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一编码;
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二编码;
判断所述第一编码和所述第二编码是否一致;
若是,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四编码,及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
判断所述第三编码和第四编码是否一致;
若是,则生成解锁指令。
可选地,在生成解锁指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解锁指令切换所述车辆的电源,以允许所述车辆启动。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进行认证交互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进行电压异常报警。
本发明提供的防盗系统,设置了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防盗锁,通过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之间的认证交互实现防盗,采用两个控制器进行认证交互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防盗等级。而防盗锁设置在换挡机构中,用于锁住换挡机构中的N挡位,在N挡位被锁住时车辆停留在N挡位不能换挡而无法行驶,如此,当认证交互失败时,防盗锁不会解锁N挡位,以此来实现防盗。因新能源电动车辆中没有设置自动变速箱,使得现有技术中锁P挡位的方式不适用于该类型车辆,而本实施例中采用锁N挡位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有效防止新能源电动车辆被盗。
进一步地,防盗锁包括传动机构和锁销,并且通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即可实现换挡机构的锁止或解锁,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均较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中的防盗锁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的结构框图。车辆包括动力电池50和换挡机构40。动力电池50为车辆提供动力。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10、第二控制器20和防盗锁30。第一控制器10用于在接受到解锁请求后生成认证请求指令。第二控制器20与第一控制器10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认证请求指令后与第一控制器10进行认证交互,在所述认证交互通过后生成解锁指令。防盗锁30,设置于车辆的换挡机构40中,与所第二控制器20连接,用于根据解锁指令释放换挡机构40中的N挡位,以解锁车辆。第一控制器10、第二控制器20和防盗锁30的动力来源于动力电池50。第一控制器10与动力电池50连接,用于管理动力电池50,包括控制动力电池50为车辆和车辆的附件供电。
本实施例的方案提供的防盗系统,设置了第一控制器10、第二控制器20和防盗锁30,通过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之间的认证交互实现防盗,采用两个控制器进行认证交互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防盗等级。而防盗锁30设置在换挡机构40中,用于锁住换挡机构40中的N挡位,在N挡位被锁住时车辆停留在N挡位不能换挡而无法行驶,如此,当认证交互失败时,防盗锁30不会解锁N挡位,以此来实现防盗。因新能源电动车辆中没有设置自动变速箱,使得现有技术中锁P挡位的方式不适用于该类型车辆,然而自动变速箱成本非常高,为了防盗在新能源电动车辆中加设自动变速箱将会使得新能源电动车辆的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而本实施例中采用锁N挡位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有效防止新能源电动车辆被盗。
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可以为车辆现有的控制器,也可以在车辆上新增加。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10为无钥匙启动控制器,第二控制器20为电子旋钮换挡控制器。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第二控制器20和防盗锁30均可以通过CAN线通讯连接。
优选地,第二控制器20设置成每次生成的随机数不相同,如此,可以增加破解防盗系统的难度。
根据ISO-26262中对功能安全的要求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转向系统上锁的安全等级为D(最高等级),为了满足此要求,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转向系统中设置电子转向锁来解决,因而使得该系统需要双电源输入(一个供给原转向系统,另一个供给电子转向锁),并且内部需要两个单片机进行备份和降低故障率,因此导致其电路复杂及成本较高。而ISO-26262中对于换挡机构4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被锁止的功能安全级别为B等级,相较于转向系统低两个等级,而采用锁换挡机构40的方式仅需要单路电源的输入即可,因而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锁换挡机构40的方式实现防盗还满足了ISO-26262的要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20进一步配置成根据认证请求指令生成随机数,然后将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一编码,然后将随机数和第一编码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0。第一控制器10进一步配置成将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二编码,判断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是否一致,若是,将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四编码,将第四编码发送给第二控制器20。第二控制器20进一步配置成将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判断第三编码与第四编码是否一致,若是,则生成解锁指令。
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分别对随机数进行加密获得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然后由第一控制器10比较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若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一致,则第一次认证交互通过。然后,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分别对随机数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和第四编码,然后由第二控制器20比较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若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一致,则第二次认证交互通过。只有第一次认证通过后才进行第二次认证,且只有两次认证均通过后第二控制器20才生成解锁指令。如此,通过两次认证交互极大地提高了防盗等级。
优选地,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二预设规则均是动态的,每次防盗系统被触发后执行不同的第一预设规则和不同的第二预设规则。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还通过在认证交互的节点设置时间限制来提高防盗等级。例如,从第一控制器10将认证请求指令发送给第二控制器20至第二控制器20将随机数和第一编码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0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则第一控制器10判定认证失败,不会解锁车辆,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破解第一编码所需的最短时间进行设置,例如为200-600ms。再如,从第二控制器20将随机数和第一编码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0至第二控制器20接收到第四编码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时,重新进行第一次认证交互和第二次认证交互,当第一次认证交互和第二次认证交互均超过三次时第二控制器20重新生成随机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破解第四编码所需的最短时间进行设置,例如为30-100ms。再如,从第一控制器10向第二控制器20发送第四编码至第一控制器10接收到解锁指令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三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三预设时间时,则第一控制器10判定认证失败,不会解锁车辆,第三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破解第三编码所需的最短时间进行设置,例如为200-600ms。又如,从第二控制器20生成解锁指令至防盗锁30解锁完成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四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时,则第一控制器10判断解锁失败。
参见图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10与动力电池50连接,第一控制器10还用于管理动力电池50。第二控制器20生成解锁指令后,还将解锁指令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0,第一控制器10根据解锁指令切换动力电池50,以允许动力电池50为车辆的启动提供动力。因车辆的动力源为动力电池50,所以只有在第一控制器10接收到解锁指令后切换动力电池50后车辆才可以启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两次认证通过并解锁换挡机构40后还需要切换动力电池50,才可以启动车辆,如此,更进一步提高了防盗等级。
继续参见图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防盗系统还包括报警器60,与动力电池50和第二控制器20均连接。第二控制器20与动力电池50连接,第二控制器20还用于判断车辆的动力电池50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第二控制器20控制报警器60进行电压异常报警。具体地,预设范围为18-32V。优选地,在第二控制器20生成随机数之前判断动力电池50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生成随机数并进行后续认证交互。进一步地,电压异常报警可以分为低压报警和高压报警,当电压低于预设范围时进行低压报警,当电压高于预设范围时进行高压报警。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次认证交互失败后,第二控制器20重新进行第二次认证交互,当第二认证交互的次数超过两次并且均失败时,第二控制器20生成新的随机数,并重新进行两次认证交互。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防盗锁30解锁N挡位之前,第二控制器20还需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解锁条件,若不满足则不解锁N挡位,并发送解锁失败原因给驾驶员。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中的防盗锁30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防盗锁30包括传动结构31和锁销32。传动结构31与第二控制器20连接。锁销32与传动结构31及换挡机构40均连接,锁销32用于根据传动结构31的控制执行锁止或解锁换挡机构40的N挡位。具体地,例如锁销32可以在传动结构31的推动下做伸缩运动。如此,通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即可实现换挡机构40的锁止或解锁,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均较低。
参见图2,防盗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换挡机构40中的固定位41,锁销32设置成与固定位41配合。在执行锁止时,锁销32与固定位41连接,锁销32卡入固定位41中,车辆不可进行换挡。在执行解锁时,锁销32与固定位41分离,锁销32从固定位41中脱离,车辆可以进行换挡。在车辆停止后,主驾驶位的车门打开,锁销32卡入固定位41中,进行上锁防盗。
优选地,在所有认证交互失败时第二控制器20均发出防盗警报,以提醒驾驶员车辆发生异常。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的流程框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包括:
S10:根据解锁请求生成认证请求指令;
S20:根据认证请求指令进行认证交互,并在认证交互通过后生成解锁指令;
S30:根据解锁指令释放车辆的换挡机构40中的N挡位,以解锁车辆。
本实施例的方案提供的防盗方法,采用认证交互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防盗等级。而通过锁住换挡机构40中的N挡位使得车辆停留在N挡位不能换挡而无法行驶,如此,当认证交互失败时,防盗锁30不会解锁N挡位,以此来实现防盗。因新能源电动车辆中没有设置自动变速箱,使得现有技术中锁P挡位的方式不适用于该类型车辆,而本实施例中采用锁N挡位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有效防止新能源电动车辆被盗。
根据ISO-26262中对功能安全的要求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转向系统上锁的安全等级为D(最高等级),为了满足此要求,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转向系统中设置电子转向锁来解决,因而使得该系统需要双电源输入(一个供给原转向系统,另一个供给电子转向锁),并且内部需要两个MCU进行备份和降低故障率,因此导致其电路复杂及成本较高。而ISO-26262中对于换挡机构4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被锁止的功能安全级别为B等级,相较于转向系统低两个等级,而采用锁换挡机构40的方式仅需要单路电源的输入即可,因而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锁换挡机构40的方式实现防盗还满足了ISO-26262的要求。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的流程框图。如图4所示,根据认证请求指令进行认证交互包括:
S21:根据认证请求指令生成随机数,将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一编码;
S22:将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二编码;
S23:判断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是否一致;
S24:若是,将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及将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四编码;
S25:判断第三编码和第四编码是否一致;
S26:若是,则生成解锁指令。
优选地,随机数是动态的,每次生成的随机数不相同,如此,可以增加破解防盗系统的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分别对随机数进行加密获得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然后比较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若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一致,则第一次认证交互通过。然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分别对随机数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和第四编码,再比较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若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一致,则第二次认证交互通过。只有第一次认证通过后才进行第二次认证,且只有两次认证均通过后第二控制器20才生成解锁指令。如此,通过两次认证交互极大地提高了防盗等级。
优选地,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二预设规则均是动态的,每次防盗系统被触发后执行不同的第一预设规则和不同的第二预设规则。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还通过在认证交互的节点设置时间限制来提高防盗等级。例如,根据认证请求指令将随机数加密生成第一编码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则判定认证失败,不会解锁车辆,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破解第一编码所需的最短时间进行设置,例如为200-600ms。再如,生成第一编码之后开始至生成第四编码时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时,重新进行第一次认证交互和第二次认证交互,当第一次认证交互和第二次认证交互均超过三次时重新生成随机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破解第四编码所需的最短时间进行设置,例如为30-100ms。再如,生成第四编码至生成解锁指令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三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三预设时间时,则判定认证失败,不会解锁车辆,第三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破解第三编码所需的最短时间进行设置,例如为200-600ms。又如,从生成解锁指令至防盗锁30解锁完成的时间设置为不超过第四预设时间,当以上过程用时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时,则判定解锁失败。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生成解锁指令之后还包括:
根据解锁指令切换车辆的电源,以允许车辆启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两次认证通过并解锁换挡机构40后还需要切换动力电池50,才可以启动车辆,如此,更进一步提高了防盗等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在根据认证请求指令产生随机数之前还包括:
判断车辆的动力电池50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电压不在预设范围内,则进行电压异常报警。具体地,预设范围为18-32V。优选地,在生成随机数之前判断动力电池50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生成随机数并进行后续认证交互。进一步地,电压异常报警可以分为低压报警和高压报警,当电压低于预设范围时进行低压报警,当电压高于预设范围时进行高压报警。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次认证交互失败后,均重新进行第二次认证交互,当第二认证交互的次数超过两次并且均失败时,第二控制器20生成新的随机数,并重新进行两次认证交互。
优选地,在所有认证交互失败时均发出防盗警报并发送失败原因给驾驶员,以提醒驾驶员车辆发生异常。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车辆为新能源电动车,所述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换挡机构,所述动力电池用于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器,用于接受解锁请求并生成认证请求指令,所述第一控制器为无钥匙启动控制器;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为电子旋钮换挡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指令后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进行认证交互,并在所述认证交互通过后生成解锁指令,解锁指令向第一控制器和防盗锁传输;
防盗锁,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换挡机构中,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解锁指令释放所述换挡机构中的N挡位,以解锁所述车辆;
动力电池被切换以允许动力电池为车辆的启动提供动力,所述切换由所述第一控制器接受到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的解锁指令后进行;
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分别对随机数进行加密获得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然后由第一控制器比较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若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一致,则第一次认证交互通过;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分别对随机数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和第四编码,然后由第二控制器比较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若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一致,则第二次认证交互通过;只有第一次认证通过后才进行第二次认证,且只有两次认证均通过后第二控制器才生成解锁指令;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二预设规则均是动态的,每次防盗系统被触发后执行不同的第一预设规则和不同的第二预设规则;
所述第二控制器配置成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生成随机数,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一编码,然后将所述随机数和所述第一编码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在判定所述第一编码和所述第二编码一致后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四编码,最后将所述第四编码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并在判定所述第三编码与所述第四编码一致后生成解锁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管理所述动力电池;
所述第二控制器生成所述解锁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解锁指令切换所述动力电池,以允许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车辆的启动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判断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所述电压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电压异常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锁包括:
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
锁销,与所述传动结构及所述换挡机构均连接,所述锁销用于根据所述传动结构的控制执行锁止或解锁所述换挡机构的N挡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换挡机构中的固定位,所述锁销设置成与所述固定位配合;
在执行锁止时,所述锁销与所述固定位连接;
在执行解锁时,所述锁销与所述固定位分离。
7.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方法,其使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器根据解锁请求生成认证请求指令;
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进行认证交互,并在所述认证交互通过后生成解锁指令;
防盗锁根据所述解锁指令释放所述车辆的换挡机构中的N挡位,以解锁所述车辆;
第二控制器生成解锁指令后,还将解锁指令发送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根据解锁指令切换动力电池,以允许动力电池为车辆的启动提供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进行认证交互包括:
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生成随机数,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一编码;
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加密后获得第二编码;
判断所述第一编码和所述第二编码是否一致;
若是,将所述随机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四编码,及将所述随机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进行加密获得第三编码;
判断所述第三编码和第四编码是否一致;
若是,则生成解锁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解锁指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解锁指令切换所述车辆的电源,以允许所述车辆启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指令进行认证交互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进行电压异常报警。
CN202010373066.0A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Active CN111469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3066.0A CN111469803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3066.0A CN111469803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9803A CN111469803A (zh) 2020-07-31
CN111469803B true CN111469803B (zh) 2022-05-17

Family

ID=7175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3066.0A Active CN111469803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98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8966B (zh) * 2020-10-14 2022-05-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换挡器的防盗方法及其系统
CN114701447A (zh) * 2022-04-20 2022-07-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防盗认证系统、车辆及车辆的防盗认证方法
CN116653854A (zh) * 2023-07-11 2023-08-29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7273Y (zh) * 2002-12-05 2004-01-07 王伟鹏 机动车防盗装置
JP4156493B2 (ja) * 2003-11-04 2008-09-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装置及びidコード管理装置
CN106627489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防盗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9849848B (zh) * 2017-11-30 2021-09-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8466598B (zh) * 2018-03-19 2020-02-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安全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8511834A (zh) * 2018-03-27 2018-09-07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设备、电源设备及电动汽车
CN109094516A (zh) * 2018-09-30 2018-12-2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方法及防盗系统
CN110843729B (zh) * 2019-11-29 2021-06-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9803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9803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CN104002765B (zh) 一种汽车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CN101503087B (zh) 电子转向柱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44749A (zh) 一种汽车手机解锁系统及其解锁方法
CN103010157B (zh) 一种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
DE10314575A1 (de) Startsteuergerät
CN103038106B (zh) 用于保护电气操纵的驻车制动器的方法和控制器
WO2012117550A1 (ja) 車両のシフトロック装置
JP2010023548A (ja) 車両機能制限システム及び車両機能制限対応キー
CN105096411B (zh) 用于车门的动力闩锁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11190746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防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002714A (ja) 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4291029B (zh) 一种车载电子转向管柱锁安全上电控制方法
CN112477808A (zh) 一种氢能汽车防盗系统
KR100765831B1 (ko) 차량 도난 방지 시스템의 시동장치
JP7136873B2 (ja) オートバイ及び可搬型無線装置を備えるシステム
US1178040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with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odes
JP5296716B2 (ja) 車両のドアロック装置
JP5093516B2 (ja)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
JP3901934B2 (ja) 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のアンサーバックシステム
JP7440634B2 (ja) 安全駐車システム
CN105980219B (zh) 电动转向锁定控制装置
CN103029679B (zh) 一种隐性的汽车防盗装置
CN111976645B (zh) 一种电子转向柱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50062362A (ko) 차량용 전자식 키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Address after: Room 612, building 1,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 & D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2, building 1,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