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0319A -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0319A
CN111450319A CN201910672068.7A CN201910672068A CN111450319A CN 111450319 A CN111450319 A CN 111450319A CN 201910672068 A CN201910672068 A CN 201910672068A CN 111450319 A CN111450319 A CN 111450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in
vascularized
pdms
materials
c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20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0319B (zh
Inventor
张利军
邢孟秋
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720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031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7831 priority patent/WO20210126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0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0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0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0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2Polypept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degradation products
    • A61L27/222Gela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36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 A61L27/38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 A61L27/3804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ells or progenitors thereof, e.g. fibroblasts,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kidney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36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 A61L27/38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 A61L27/3804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ells or progenitors thereof, e.g. fibroblasts,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kidney cells
    • A61L27/3808Endothelial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507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for artificial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30/00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A61L2430/22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hollow organs, e.g. bladder, esophagus, urether, uter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otan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体外细胞培养、体内移植等步骤。该预脉管化材料可在制备创面修复材料、支架材料、器官再造材料、组织替代材料、组织填充材料或包裹材料等中应用。预淋巴管化材料具有的叶脉网络结构与人体的淋巴管网结构相似;预血管化材料具有的树叶叶脉的网状分支结构与人体的微血管网络结构相似。具有适于可预期的应用机械性能,可保持足够的完整性直至组织向内生长并愈合;具有易于加工塑形为产品的特性和可接受的储存寿命;但不会在体内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或毒性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化是创面修复的必要条件。早期血管化可以提高移植物成活率,创面修复效率和质量。现已证明预血管化的材料较未预血管化的材料可提早3天建立血液循环,可见,预血管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良好的应用效果。
各种原因引起淋巴管损伤和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淋巴水肿和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修复淋巴管损伤,改善淋巴管功能的方法和手段仍未有明显改进。因此,探索一种可以修复淋巴管功能和结构的方式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既往的研究中,使用的预血管化材料和制备手段主要有:使用支架材料,如脱细胞基质,复合种子细胞(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体外培养获得预血管化材料;或者使用细胞膜片技术,如Okano教授等人利用温敏材料体外培养细胞膜片,复合血管内皮细胞后获得具有3D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现已应用于角膜、食管等组织器官的修复研究。预淋巴管化材料的制备手段主要是皮肤组织中提取的混合细胞,体外培养获得淋巴管和血管的材料的技术。
以上技术的总特征为利用生物、化学、材料学或工程技术手段制备支架材料,复合血管内皮细胞构建血管化材料。其中生物技术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异体或异种的组织,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脱细胞,以获得基质材料,整个流程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在临床应用方面更是涉及伦理和排异问题;体外培养细胞膜片,需要具有制备温敏材料的技术和平台,体外培养具有足够组织量的3D血管化材料需要多层膜片叠加,存在技术手段相对复杂,操作流程较多的问题;高分子材料涉及材料的改性、微观结构、组织形容性、降解率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等问题。皮肤组织混合细胞培养的方式,细胞提取和培养周期较长,获得的组织厚度不足,不适用于大面积的皮肤或组织修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在制备创面和组织修复材料、支架材料、器官再造材料、组织填充材料或包裹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制备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
步骤2. 将步骤1中获得的生物材料消毒、清洗后,置于细胞培养基中静置过夜,然后接种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将接种有细胞的互成镜像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的预脉管化材料;
或,
将接种有细胞的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与无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的预脉管化材料;
或,
将消毒后的互成镜像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或者将消毒后的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与无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后进行细胞灌注培养,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的预脉管化材料。
优选地,所述生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天然多糖,如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香菇多糖;(2)两性多糖衍生物,如聚乳酸、聚已内酯及其衍生物;(3)天然高分子类水凝胶,如壳聚糖水凝胶;(4)GelMA、明胶、透明质酸及其改良材料等。
优选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 将天然植物的叶脉结构置于培养皿或其他容器中,背面朝上,润湿,使其与容器底面贴合;
步骤12. 聚二甲基硅氧烷制膜:制备PDMS并将其覆盖步骤1中叶脉结构表面进行固化后,取下叶脉后得到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
步骤13. 聚二甲基硅氧烷倒模:制备PDMS并将其平铺于步骤2中的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的表面进行固化后,取下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得到与叶脉相同结构的PDMS模板;
步骤14. 取GelMA溶液或明胶置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
优选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3D打印技术,以生物材料为“打印墨水”,以叶脉结构为模板,打印出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
优选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以激光打印技术为基础,以固化的生物材料为基质,以叶脉结构为模板,打印出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
所述预脉管化包括预血管化和预淋巴管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仿生技术制备预脉管化组织工程材料,其由生物相容的可吸收性支架及由一种或多种细胞,并且采用或未采用生物反应器、微流控设备处理和培养。此类预脉管化材料可用于修复或填充受损或病变组织。在组织工程材料领域,脉管化或血管化的速度和效率影响移植物的存活率及其组织填充和修复效果。预脉管化的材料可以明显缩短这一过程。因此本发明中使用的仿生技术,即利用叶脉走形与组织微循环脉管化结构相似这一特点,使用“拓模、3D打印技术、激光打印技术等”方法,使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GelMA或明胶等)与细胞培养技术,获得预脉管化材料。
本发明中具有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或明胶起到支架材料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适于可预期的应用机械性能,可保持足够的完整性直至组织向内生长并愈合;具有易于加工塑形为多种产品的特性和可接受的储存寿命;但不会在体内引起明显的炎性反应或毒性反应。
优选地,步骤11中所述天然植物的叶脉结构由以下任一方法制备得到:
方法一:将树叶置于8~12%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5~10分钟后,流水洗去残留氢氧化钠溶液,镊子轻刮或毛刷刷去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
方法二:将树叶放在水中煮沸5~10分钟后,流水洗去残留溶液,镊子轻刮或毛刷刷去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
方法三:将树叶置于3~5%氢氧化钠和2~5%无水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煮沸5~10分钟后,在清水中洗去腐蚀溶液,再用毛刷刷掉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
优选地,所述制备PDMS的方法为:将硅酮和固化剂混合,两者混合比例8~12:1,除气泡后,于温度25~150℃下,固化反应10分钟~24小时。进一步优选地,PDMS固化条件为:于温度65℃下固化反应4小时。
优选地,步骤12和步骤13中PDMS薄膜的厚度为1mm~10mm;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2和步骤13中PDMS薄膜的厚度为2mm~5mm;
优选地,除气泡的方法包括抽真空、离心。所述离心方法:将硅酮和固化剂混匀后以1500~3000rpm/分,离心5~30分钟。
优选地,步骤14中所述交联固化包括以下任一方法:
用磷酸盐缓冲液(DPBS)制备浓度5%~20% GelMA,与四甲基乙二胺(TEMED)混合,加入冰上预冷的过硫酸铵,迅速混匀后,即平铺于步骤3得到的已于冰上或2~8℃预冷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其中优选地,固化成型条件为于-20℃静置8~24小时,然后于4℃复温4~24小时。
或,在浓度为0.01%~1%的Irgacure2959溶液中加入GelMA混合,取一定量混合液倒于由步骤S13中的PDMS模板表面,在UV灯下照射10~600秒,交联固化成型。其中优选地,交联固化成型条件为在365nm,10~20W的UV灯下照射10~60秒。
优选地,步骤2中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任一方法:
具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置于在无菌环境中,室温下置于70%~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再使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DPBS)或PBS清洗1~5次,每次浸泡2~10分钟;
或,对具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进行紫外光消毒或气体消毒。优选地,紫外光消毒30分钟;所述气体消毒为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或,对具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进行70%~75%酒精浸泡同时紫外消毒或气体消毒。气体消毒时间为30分钟。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细胞和细胞培养基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几种:
1)血管内皮细胞,包括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5~10%FBS,1%双抗,血管生长因子;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或分化的因子或蛋白;
2)干细胞,所述干细胞包括,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脂肪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干细胞培养基:10%FBS,α-MEM、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高糖培养基(DMEM)和/或定向分化培养基,1%双抗;
3)成纤维细胞;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培养基:DMEM,10%FBS,1%双抗;
4)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干细胞培养基:Essential 6™ Medium;
5) 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5-10%FBS,1%双抗,血管生长因子;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的因子或蛋白。
优选地,所述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是异体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可是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
优选地,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中的一种或几种,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或分化的因子或蛋白。
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
一种上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在制备创面和组织修复材料、支架材料、器官再造材料、组织替代材料、组织填充材料或包裹材料、原位诱导再生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构建的预脉管化材料,既可以应用实体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如皮肤、乳腺、肝脏、脾脏;也可以通过改良支架材料的物理特性制备成修复食管、气管、胃、肠道、心脏等空腔脏器的内膜或外层修复;还可以用于整形美容领域中的组织填充或包裹等。
优选地,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在接种细胞后可叠加,或与无叶脉结构表面的预脉管化材料叠加,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
优选地,优选地,所述创面和组织修复材料、支架材料、器官再造材料、组织替代材料、组织填充材料或包裹材料、原位诱导再生材料包括:皮下填充材料、真皮组织萎缩或缺损填充材料、肌组织缺损填充或替代材料、乳房填充或替代材料、鼻填充或替代材料、臀部填充或替代材料、或假体包裹材料、人造血管化皮瓣、血管化人造组织、原位缝合替代材料、补充缺失或失活组织/器官的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具有树叶叶脉的网状分支结构与人体的微循环网络结构相似,在创面修复中能够至少提早3天建立血液循环,提高移植物成活率。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天然植物的叶脉结构,广泛存在,易于获得,可根据不同的器官和组织中对脉管直径的需要选择不同树种来源的叶子作为结构模板。
本发明中使用的仿生技术,创新地利用树叶的叶脉走形与组织微循环脉管化结构相似这一特点,使用“拓模”的方法,制备出与叶脉相同结构的PDMS模板。
本发明中具有叶脉结构表面的生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GelMA或明胶等)起到支架材料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调整交联方案,使其具有适于可预期的应用机械性能,可保持足够的完整性直至组织向内生长并愈合;具有易于加工塑形为多种产品的特性和可接受的储存寿命;但不会在体内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或毒性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天然植物的叶脉结构;
图2为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图3为具有叶脉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模板;
图4为叶脉结构表面GelMA;
图5中的A图为GelMA,B图为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
图6中的A图在具有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表面接种血管内皮细胞后,免疫荧光染色图;B图为无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表面接种血管内皮细胞后,免疫荧光染色图,红色为actin,蓝色为DAPI。
图7为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eic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图8~11分别为实施例2~5的免疫荧光染色图,红色为actin,蓝色为DAPI,以及红色和蓝色的叠加图。
图12为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植入裸鼠体内3周后,取出拍摄的图片。
图13为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植入裸鼠体内12周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解释和阐明,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有任何形式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材料、设备、化学品、培养基等均为普通市购获得。
实施例1
一种仿生的预血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叶脉结构制作:选择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中度成熟,叶肉淡黄色,叶脉黄褐色。将树叶置于10%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10分钟后,流水洗去残留氢氧化钠溶液,镊子轻刮或毛刷刷去叶肉,保留完整叶脉结构,如图1所示;
将叶脉结构置于培养皿或其他容器中,润湿,使其完全与容器底面贴合;叶脉铺置方法:叶脉结构的背面朝上(即树叶背面朝上),叶脉结构的另一面朝向培养皿;
步骤2. PDMS制膜:使用市购来的道康宁SYLGARD™184有机硅弹性体并按其说明书制作PDMS,将硅酮和固化剂以10:1混合,混匀后以1500rpm/分,离心30分钟;将离心后的PDMS倒于培养皿中覆盖步骤1中叶脉结构表面,厚度约2mm,静置于桌面,抽真空,减少气泡;65℃反应4小时PDMS固化后。恢复至室温后,取下叶脉后得到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如图2所示;
步骤3. PDMS倒模:再次按步骤2的方法制备PDMS,平铺于步骤2中的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的表面,PDMS的覆盖厚度约2mm,其余同步骤2,得到与叶脉相同结构的PDMS模板,如图3所示;
步骤4.取GelMA溶液置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如图4和5所示;
具体的,用DPBS溶液制备浓度5%GelMA,与APS和TEMED混合后迅速平铺于步骤3得到中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于-20℃静置12小时,4℃复温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的具叶脉结构的GelMA紫外消毒30分钟,放入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中静置过夜后,接种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后可以获得预血管化材料。
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5-10%FBS,1%双抗,血管生长因子;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接种有细胞的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图7中标示“leaf”)与无叶脉结构的GelMA(图7中标示“flat”)叠加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该预血管化材料可在制备创面修复材料中应用。
预血管化材料的表征实验:
实验方法:将HUVECs(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密度为40×104 cells/cm2。第3天,吸取培养基,用PBS(磷酸盐缓冲液)洗2次,5分钟每次,加入10%中性多聚甲醛溶液,室温固定30分钟,吸去甲醛后,加入PBS 洗3次。加入0.2%Triton-PBS,室温30分钟,吸除,再加入1%BSA-PBS,室温封闭1小时,洗净,加入Actin(1:50)溶液,孵育1小时,吸去,PBS洗3次,5分钟/次,加入DAPI (1:1000) ,孵育8分钟。PBS洗3次,5分钟/次。PBS少量,保持湿润,荧光显微镜(Leica DMi8)下拍照,如图6A所示。
说明:红色为actin(细胞骨架蛋白),蓝色为DAPI(细胞核标记物),图6A中白色线为叶脉结构,右下角比例尺为100µm。
图7采用与图6A相同的实验方法:即染色方法与图6A相同。然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eic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照。图7从截面角度拍摄不同部位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维结构,以及在通道表面形成的细胞层。
从图6A可以看出在该仿生脉管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沿着叶脉结构进行分布生长,形成的具有树叶叶脉的网状分支结构与人体的微循环网络结构相似,在创面修复中能够至少提早3天建立血液循环,提高移植物成活率。相比较图6B可知,无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表面接种血管内皮细胞后,无法形成与人体的微循环网络结构相似的预血管化材料。
实施例2
一种仿生的预血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叶脉结构制作:选择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中度成熟,叶肉淡黄色,叶脉黄褐色。将树叶放在水中煮沸5分钟后,流水洗去残留溶液,镊子轻刮或毛刷刷去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保留完整叶脉结构,清洗后备用;
将叶脉结构置于培养皿或其他容器中,润湿,使其完全与容器底面贴合;叶脉铺置方法:叶脉结构的背面朝上,叶脉结构的另一面朝向培养皿;
步骤2. PDMS制膜:使用市购来的道康宁SYLGARD™184有机硅弹性体并按其说明书制作PDMS,将硅酮和固化剂以8:1混合,,混匀后以3000rpm/分,离心5分钟;将离心后的PDMS倒于培养皿中覆盖步骤1中叶脉,厚度约4mm,静置于桌面,抽真空,减少气泡;25℃反应24小时PDMS固化后。恢复至室温后,取下叶脉后得到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
步骤3. PDMS倒模:再次按步骤2的方法制备PDMS,平铺于步骤2中的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的表面,PDMS的覆盖厚度约5mm,其余同步骤2,得到与叶脉相同结构的PDMS模板;
步骤4. 取GelMA溶液置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
具体的,用DPBS溶液制备浓度5%GelMA,与APS和TEMED混合后迅速平铺于步骤3得到中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于-20℃静置8小时,4℃复温12小时;
步骤5. 将步骤4的具叶脉结构的GelMA置于在无菌环境中,37℃下使用无菌DPBS清洗2次,每次在DPBS中浸泡2分钟,然后置于干细胞培养基中静置24小时后依次接种脂肪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后获得所述预血管化材料。干细胞培养基:10%FBS,α-MEM,1%双抗。
将接种有细胞的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与无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叠加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将该预血管化材料在制备修复支架材料中应用。
预血管化材料的表征实验:
实验方法:将脂肪干细胞接种于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密度为5×104 cells/cm2,后再接种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密度为40×104 cells/cm2。第3天,吸取培养基,用PBS(磷酸盐缓冲液)洗2次,5分钟每次,加入10%中性甲醛溶液,室温固定30分钟,吸去甲醛后,加入PBS 洗3次。加入0.2%Triton-PBS,室温30分钟,吸除,再加入1%BSA-PBS,室温封闭1小时,洗净,加入Actin(1:50)溶液,孵育1小时,吸去,PBS洗3次,5分钟/次,加入DAPI (1:1000) ,孵育8分钟。PBS洗3次,5分钟/次。PBS少量,保持湿润,荧光显微镜(Leica DMi8)下拍照,如图8所示。
说明:红色为actin(细胞骨架蛋白),蓝色为DAPI(细胞核标记物),右下角比例尺为100µm。
从图8可以看出在该仿生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沿着叶脉结构进行分布生长,形成的具有树叶叶脉的网状分支结构与人体的微循环网络结构相似,在创面修复中能够至少提早3天建立血液循环,提高移植物成活率。
实施例3
一种仿生的预血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市购来的叶脉结构置于培养皿或其他容器中,润湿,使其完全与容器底面贴合;叶脉铺置方法:叶脉结构的背面朝上,叶脉结构的另一面朝向培养皿;
步骤2. PDMS制膜使用市购来的道康宁SYLGARD™184有机硅弹性体并按其说明书制作PDMS,将硅酮和固化剂以12:1混合,混匀后以3000rpm/分,离心5分钟;将离心后的PDMS倒于培养皿中覆盖步骤1中叶脉,厚度约0.1mm,静置于桌面,抽真空,减少气泡;100℃反应8小时PDMS固化后。恢复至室温后,取下叶脉后得到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
步骤3. PDMS倒模:再次按步骤2的方法制备PDMS,平铺于步骤2中的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的表面,PDMS的覆盖厚度约1mm,其余同步骤2,得到与叶脉相同结构的PDMS模板;
步骤4. 取GelMA溶液置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
具体的,在浓度为1%的Irgacure2959溶液中加入GelMA混合,取一定量混合液倒于由步骤S3中的PDMS模板表面,在UV灯下照射30秒,交联固化成型。交联固化成型条件为在365nm,15W的UV灯下照射30秒。
步骤5. 将步骤4的具叶脉结构的GelMA置于在无菌环境中,室温下使用无菌DPBS清洗2次,每次在DPBS中浸泡10分钟,然后置于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静置6小时后接种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后获得所述预血管化材料。成纤维细胞培养基:DMEM,10%FBS,1%双抗。
将接种有细胞的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与无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叠加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将该预血管化材料在制备整形美容领域的组织填充/替代材料或包裹材料中应用。创面和组织修复材料、支架材料、器官再造材料、组织替代材料、组织填充材料或包裹材料、原位诱导再生材料包括:皮下填充材料、真皮组织萎缩或缺损填充材料、肌组织缺损填充或替代材料、乳房填充或替代材料、鼻填充或替代材料、臀部填充或替代材料、或假体包裹材料、人造血管化皮瓣、血管化人造组织、原位缝合替代材料、补充缺失或失活组织/器官的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预血管化材料的表征实验:
实验方法:将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密度为5×104 cells/cm2,再接种血管内皮细胞,密度为40×104 cells/cm2。第3天,吸取培养基,用PBS(磷酸盐缓冲液)洗2次,5分钟每次,加入10%中性甲醛溶液,室温固定30分钟,吸去甲醛后,加入PBS 洗3次。加入0.2%Triton-PBS,室温30分钟,吸除,再加入1%BSA-PBS,室温封闭1小时,洗净,加入Actin(1:50)溶液,孵育1小时,吸去,PBS洗3次,5分钟/次,加入DAPI (1:1000) ,孵育8分钟。PBS洗3次,5分钟/次。PBS少量,保持湿润,荧光显微镜(LeicaDMi8)下拍照,如图9所示。
说明:红色为actin(细胞骨架蛋白),蓝色为DAPI(细胞核标记物),右下角比例尺为100µm。
从图9可以看出在该仿生脉管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沿着叶脉结构进行分布生长,形成的具有树叶叶脉的网状分支结构与人体的微循环网络结构相似,在创面修复中能够至少提早3天建立血液循环,提高移植物成活率。
实施例4
一种仿生脉管结构的预淋巴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叶脉结构制作:选择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中度成熟,叶肉淡黄色,叶脉黄褐色。将树叶置于3.5%氢氧化钠和2.5%无水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煮沸5-10分钟后,在清水中洗去腐蚀溶液,再用毛刷刷掉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保留完整叶脉结构,备用;
将叶脉结构置于培养皿或其他容器中,润湿,使其完全与容器底面贴合;叶脉铺置方法:叶脉结构的背面朝上,叶脉结构的另一面朝向培养皿;
步骤2. PDMS制膜:使用市购来的道康宁SYLGARD™184有机硅弹性体并按其说明书制作PDMS,将硅酮和固化剂以10:1混合,混匀后以2000rpm/分,离心15分钟;将离心后的PDMS倒于培养皿中覆盖步骤1中叶脉,厚度约3mm,静置于桌面,抽真空,减少气泡;150℃反应10分钟PDMS固化后。恢复至室温后,取下叶脉后得到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
步骤3. PDMS倒模:再次按步骤2的方法制备PDMS,平铺于步骤2中的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的表面,PDMS的覆盖厚度约3mm,其余同步骤2,得到与叶脉相同结构的PDMS模板;
步骤4. 取GelMA溶液置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
具体的,在浓度为1%的Irgacure2959溶液中加入GelMA混合,取一定量混合液倒于由步骤S3中的PDMS模板表面,在365nm,20W的UV灯下照射10秒,交联固化成型;
步骤5. 将步骤4的具叶脉结构的GelMA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后,放入淋巴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中静置12小时后接种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后获得所述预淋巴管化材料。
淋巴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5-10%FBS,1%双抗,血管生长因子;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接种有细胞的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与无叶脉结构表面的GelMA叠加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淋巴管化材料。将该预淋巴管化材料在制备修复支架材料中应用。
预淋巴管化材料的表征实验:
实验方法:将淋巴管内皮细胞接种于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淋巴管化材料,细胞密度为40×104 cells/cm2。第3天,吸取培养基,用PBS(磷酸盐缓冲液)洗2次,5分钟每次,加入10%中性甲醛溶液,室温固定30分钟,吸去甲醛后,加入PBS 洗3次。加入0.2%Triton-PBS,室温30分钟,吸除,再加入1%BSA-PBS,室温封闭1小时,洗净,加入Actin(1:50)溶液,孵育1小时,吸去,PBS洗3次,5分钟/次,加入DAPI (1:1000) ,孵育8分钟。PBS洗3次,5分钟/次。PBS少量,保持湿润,荧光显微镜(Leica DMi8)下拍照,如图10所示。
说明:红色为actin(细胞骨架蛋白),蓝色为DAPI(细胞核标记物),右下角比例尺为100µm。
从图10可以看出在该仿生的预淋巴管化材料,细胞沿着叶脉结构进行分布生长,形成的具有树叶叶脉的网状分支结构与人体的淋巴管网络结构相似。
实施例5~7
一种仿生的预血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施例5~7的步骤1~3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的步骤4. 2%-20%质量体积比的明胶(猪或牛来源)溶于去离子水中,平铺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厚度0.1~2mm,用0.25%~2.5%戊二醛溶液在37℃下交联4~6小时。交联后的明胶材料用去离子水浸泡和清洗,去除未反应的戊二醛。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明胶;
实施例6的步骤4. 2%-20%质量体积比的明胶(猪或牛来源)溶于去离子水中,平铺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厚度0.1-2mm,用0.5-2g/L ED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在37℃下交联4-8小时。交联后的明胶材料用去离子水浸泡和清洗,去除未反应的戊二醛。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明胶;
实施例7的步骤4. 2%-20%质量体积比的明胶(猪或牛来源)溶于去离子水中,平铺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厚度0.1-2mm,用EDC/NHS交联,0.5-2g/L ED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0.1-0.5g/L 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37℃下交联4-8小时。交联后的明胶材料用去离子水浸泡和清洗,EDC和NHS。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明胶;
步骤5. 将步骤4的具叶脉结构的明胶置于在无菌环境中,室温下使用无菌DPBS清洗2次,每次在DPBS中浸泡10分钟,然后置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基中静置6小时后接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复种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后获得所述预血管化材料。干细胞培养基:Essential 6™ Medium,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如前所述。
将接种有细胞的具有叶脉结构的明胶叠加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将该预血管化材料在制备创面修复材料中应用。
关于实施例5制备的预血管化材料的表征实验:
实验方法: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结构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密度分别为5×104 cells/cm2和40×104 cells/cm2。第3天,吸取培养基,用PBS(磷酸盐缓冲液)洗2次,5分钟每次,加入10%中性甲醛溶液,室温固定30分钟,吸去甲醛后,加入PBS 洗3次。加入0.2%Triton-PBS,室温30分钟,吸除,再加入1%BSA-PBS,室温封闭1小时,洗净,加入Actin(1:50)溶液,孵育1小时,吸去,PBS洗3次,5分钟/次,加入DAPI (1:1000) ,孵育8分钟。PBS洗3次,5分钟/次。PBS少量,保持湿润,荧光显微镜(Leica DMi8)下拍照,如图11所示。
说明:红色为actin(细胞骨架蛋白),蓝色为DAPI(细胞核标记物),右下角比例尺为100µm。
从图11可以看出在该仿生的预血管化材料,细胞沿着叶脉结构进行分布生长,形成的具有树叶叶脉的网状分支结构与人体的微循环网络结构相似,在创面修复中能够至少提早3天建立血液循环,提高移植物成活率。
实施例8
一种仿生的预血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施例8的步骤1~4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的步骤5. 将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后的互成镜像结构的GelMA叠加后进行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灌注培养,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的预脉管化材料。
实施例9 应用实施例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具叶脉结构的GelMA别接种细胞(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后,叠加,移植到裸鼠体内,3周后可见血管长入胶内,图12中黑色箭头指示为血管或血管网。其中,见图12A和12B为血管根部,图12C为血管末梢,图13为体内植入后第12周,可见裸鼠血管长入叶脉结构内,其走行与叶脉结构相似。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制备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
步骤2. 将步骤1中获得的生物材料消毒、清洗后,置于细胞培养基中静置过夜,然后接种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将接种有细胞的互成镜像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的预脉管化材料;
或,
将接种有细胞的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与无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的预脉管化材料;
或,
将消毒后的互成镜像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或者将消毒后的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与无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叠加后进行细胞灌注培养,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三维脉管化网络结构的预脉管化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 将天然植物的叶脉结构置于培养皿或其他容器中,背面朝上,润湿,使其与容器底面贴合;
步骤12. 聚二甲基硅氧烷制膜:制备PDMS并将其覆盖步骤1中叶脉结构表面进行固化后,取下叶脉后得到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
步骤13. 聚二甲基硅氧烷倒模:制备PDMS并将其平铺于步骤2中的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的表面进行固化后,取下具有叶脉“镜面结构”的PDMS薄膜,得到与叶脉相同结构的PDMS模板;
步骤14. 取GelMA溶液或明胶置于步骤3得到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然后取下PDMS模板,得具有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3D打印技术,以生物材料为“打印墨水”,以叶脉结构为模板,打印出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
优选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以激光打印技术为基础,以固化的生物材料为基质,以叶脉结构为模板,打印出具有叶脉结构的生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所述天然植物的叶脉结构由以下任一方法制备得到:
方法一:将树叶置于8~12%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5~10分钟后,流水洗去残留氢氧化钠溶液,镊子轻刮或毛刷刷去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
方法二:将树叶放在水中煮沸5~10分钟后,流水洗去残留溶液,镊子轻刮或毛刷刷去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
方法三:将树叶置于3~5%氢氧化钠和2~5%无水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煮沸5~10分钟后,在清水中洗去腐蚀溶液,再用毛刷刷掉叶肉,清洗后可获得叶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PDMS的方法为:将硅酮和固化剂混合,两者混合比例8~12:1,除气泡后,于温度25-150℃下,固化反应10分钟-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4中所述交联固化包括以下任一方法:
用磷酸盐缓冲液制备浓度5%~20% GelMA,与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加入冰上预冷的过硫酸铵,迅速混匀后即平铺于步骤3得到的已于冰上或2~8℃预冷的PDMS模板的表面进行交联固化成型;
或,在浓度为0.01%~1%的Irgacure2959溶液中加入GelMA混合,取一定量混合液倒于由步骤S3中的PDMS模板表面,在UV灯下照射10~600秒,交联固化成型;
优选地,步骤2中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任一方法:
具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置于在无菌环境中,室温下置于70%~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再使用无菌DPBS或PBS清洗1~5次,每次浸泡2~10分钟;
或,对具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进行紫外消毒或气体消毒;
或,对具叶脉结构的GelMA或明胶进行70%~75%酒精浸泡同时紫外消毒或气体消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细胞、细胞培养基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几种:
1)血管内皮细胞包括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5~10%FBS,1%双抗,血管生长因子;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或分化的因子或蛋白;
2)干细胞包括,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如脂肪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干细胞培养基:10%FBS,α-MEM、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高糖培养基和/或定向分化培养基,1%双抗;
3)成纤维细胞;
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成纤维细胞培养基:DMEM,10%FBS,1%双抗;
4)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养基:Essential 6™ Medium;
5) 自体、异体或异种来源的淋巴管内皮细胞;
淋巴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5-10%FBS,1%双抗,血管生长因子;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的因子或蛋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权利要求1~8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在制备创面和组织修复材料、支架材料、器官再造材料、组织替代材料、组织填充材料或包裹材料、原位诱导再生材料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创面和组织修复材料、支架材料、器官再造材料、组织替代材料、组织填充材料或包裹材料、原位诱导再生材料包括:皮下填充材料、真皮组织萎缩或缺损填充材料、肌组织缺损填充或替代材料、乳房填充或替代材料、鼻填充或替代材料、臀部填充或替代材料、或假体包裹材料、人造血管化皮瓣、血管化人造组织、原位缝合替代材料、补充缺失或失活组织/器官的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910672068.7A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1450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2068.7A CN111450319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CT/CN2020/077831 WO2021012677A1 (zh) 2019-07-24 2020-03-04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2068.7A CN111450319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0319A true CN111450319A (zh) 2020-07-28
CN111450319B CN111450319B (zh) 2021-07-02

Family

ID=7167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2068.7A Active CN111450319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0319B (zh)
WO (1) WO202101267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3257A (zh) * 2021-08-04 2021-09-17 上海大学 一种用于体外自组装血管化的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06184A (zh) * 2022-03-28 2022-06-10 苏州大学 诱导血管生成的间充质干细胞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077737A (zh) * 2023-04-07 2023-05-09 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含血管结构的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022A (zh) * 2011-05-23 2011-09-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活性细胞-水凝胶类器官结构体的立体成形方法
CN102488569A (zh) * 2011-11-15 2012-06-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立体微流道多孔支架的分层制造方法
CN102923639A (zh) * 2012-08-08 2013-02-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植物叶脉的仿生微流道系统精确成形方法
CN104027847A (zh) * 2014-06-20 2014-09-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附带血管网流道的人工软组织体的制造方法
CN107073168A (zh) * 2014-07-29 2017-08-18 苏黎世大学 组织移植物
CN107693846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清华大学 一种具有多层血管结构的仿生血管化软组织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1908A1 (en) * 2008-04-24 2009-10-28 Tonen Chemical Corporation Microporous Membra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2423272B (zh) * 2011-09-20 2016-03-30 复旦大学 一种具有网络通道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KR20220151226A (ko) * 2012-09-04 2022-11-14 셀룰래리티 인코포레이티드 조직 생성 방법
KR20210043023A (ko) * 2012-09-04 2021-04-20 안트로제네시스 코포레이션 조직 생성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022A (zh) * 2011-05-23 2011-09-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活性细胞-水凝胶类器官结构体的立体成形方法
CN102488569A (zh) * 2011-11-15 2012-06-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立体微流道多孔支架的分层制造方法
CN102923639A (zh) * 2012-08-08 2013-02-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植物叶脉的仿生微流道系统精确成形方法
CN104027847A (zh) * 2014-06-20 2014-09-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附带血管网流道的人工软组织体的制造方法
CN107073168A (zh) * 2014-07-29 2017-08-18 苏黎世大学 组织移植物
CN107693846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清华大学 一种具有多层血管结构的仿生血管化软组织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文娟: "学科跨界:现代再生生物医学与植物构架研究", 《科技与创新》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3257A (zh) * 2021-08-04 2021-09-17 上海大学 一种用于体外自组装血管化的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06184A (zh) * 2022-03-28 2022-06-10 苏州大学 诱导血管生成的间充质干细胞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077737A (zh) * 2023-04-07 2023-05-09 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含血管结构的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0319B (zh) 2021-07-02
WO2021012677A1 (zh)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1550B (zh) 一种促进软骨损伤修复的共交联双网络水凝胶支架的制备方法
Fernández-Pérez et al. Decellularization and recellularization of cornea: Progress towards a donor alternative
Ozdemir et al. Biomaterials-based strategies for salivary gland tissue regeneration
CN111450319B (zh)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43518A (zh) 人工组织前体及制备其的方法
Fishman et al. Stem cell-based organ replacements—airway and lung tissue engineering
CN101925675A (zh) 生物工程化组织构建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2892880A (zh) 生物工程化组织构建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777437A (zh) 生物活性天然生物基质组合物
KR20100046037A (ko) 생체 내에서 유강장기 또는 유강장기의 일부분의 재생을 증진하기 위한 보철기구
WO2011023843A2 (es) Elaboración de tejidos artificiales mediante ingeniería tisular utilizando biomateriales de fibrina y agarosa
US20200324021A1 (en) 3D Printed Scaffold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CN110354311A (zh) 细胞外基质复合透明质酸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生物材料
Sahranavard et al. 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 of 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based bio-inks for cartilage regener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Elalouf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the biomaterials used in 3D bioprinting of organs
CN101366977A (zh) 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6937A (zh) 脱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墨水
Bashiri et al. 3D-printed placental-derived bioinks for skin tissue regeneration with improved angiogenesis and wound healing properties
US20050123520A1 (en) Generation of living tissue in vivo using a mold
Ríos-Galacho et al. An overview on the manufacturing of functional and mature cellular skin substitutes
JP5154434B2 (ja) 非無機化(non‐mineralized)結合組織の工学のためのビブリオ・ディアボリカス(Vibriodiabolicus)種により分泌される多糖の使用
CN110755174B (zh) 一种生物混合型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JP4344112B2 (ja) 生体組織様構造体、骨髄幹細胞の培養方法および培養用キット
US20180051255A1 (en) Three-dimensional scaffold culture system of functional pancreatic islets
Sassi et al. Scaffold and Cell-Based Tissue Engineering Approaches as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Blood Vessel Dise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